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张曼[1](2020)在《我国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文中提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制造业生产和国际投资呈收缩趋势,不断累积的高额债务和不断恶化的信贷质量使得金融市场风险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全球范围掀起新一轮竞争性减税浪潮。面对如此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不断增大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一直着眼“放水养鱼”,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产业结构不平衡的现状;大力推进减税降费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增长,提高企业利润率,改善营商环境。为了分析在减税降费背景下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本文在梳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量,采用具有微观经济基础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模型共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假设家庭部门是代表性李嘉图家庭,在其一生效用最大化情况下选择劳动和消费;企业部门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并且具有新凯恩斯主义的价格粘性等特征;政府部门实行财政政策和符合泰勒规制的货币政策。基于Matlab软件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产生促进效果,可以刺激产出水平在短期内上升;第二,不同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机制不同,政府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的影响路径完全不一致;第三,政府减税政策的经济效果优于政府支出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比普惠性减税更加柔和;第四,扩张性政府投资支出对产出刺激效果最显着,对产出水平的影响很长远。通过上述模型分析,本文认为财政政策应该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满足社会的短期需求和追求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利率效应的长期优势,加大公共资源领域的投资,深化产业结构性改革,抵消贸易摩擦和跨国投资带来的负面供应冲击,提高长期产出水平并增加就业机会。

张龙[2](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49至2020年,新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多年,世界经济地位稳步提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同样具有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货币政策能够通过特定传导渠道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一直都是我国政策当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不同经济状态需要货币政策的不同调控取向和工具配合,有的经济状态重在货币政策的“松紧”切换,有的经济状态倾向货币政策的“量价”选择。不可否认,我国货币政策的盯住目标具有多元化特质,但至少都涵盖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两大目标。从宏观经济调控经验看,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选择和松紧取向较为成功,基本实现了宏观经济的阶段性目标。然而,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系统的时变特征愈加明显,内外部冲击更显复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着增加,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前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效性问题,各界已达成一些共识,多数学者认为货币政策具有宏观经济效应,但不同阶段和目标下,量价工具的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从Friedman的数量规则到McCallum的数量规则再到Taylor的价格规则,政策规则形式和内涵得到逐步完善,但各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动态视角下研究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与调控工具选择,有助于探究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议的根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框架。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系统“时变特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滞后效应”、行为主体“异质预期”、时点脉冲“随机波动”等关键性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延伸→解决问题→进一步思考与展望”的设定思路,通过VAR、MS-AR、MF-VAR、TVP-VAR、SV-TVP-FAVAR和DSGE等时变和动态模型分析不同情形下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包含与未包含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包含与未包含预期冲击等)。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搭设,文章的主要章节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基础:论文第1章和论文第2章。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意义、学术进展、主要思路和创新之处等问题。具体来说,本文第1章首先介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这一主题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后按照“货币政策有效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递进式思路,梳理评述研究主题相关的经典文献,在突出本文分析视角和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本文的分析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等内容,并基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基准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比较分析)、预期管理如何逆周期调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量价工具宏观调控有效性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的逆向调控)这三方面给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总结来看,论文第1章和第2章旨在为本文后续实证分析、计量检验等章节作基础铺垫。实证分析:论文第3章、论文第4章和论文第5章。实证部分主要回答了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经济变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效性等问题,并初步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其中,第3章是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的准备工作,通过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与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同频检验与混频检验。第4章为基准分析,在不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TVP-VAR模型对量价工具的经济效应进行时变分析,直观观测不同阶段下量价工具的宏观经济有效性差异。第5章为对比分析,首先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进行阶段性划分,并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性特征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SV-TVP-FAVAR模型对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三维脉冲分析、总量脉冲分析、分阶段脉冲分析和分区制脉冲分析,从而逐步论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同阶段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弱化强度等问题。计量检验:论文第6章和论文第7章。计量检验部分为本文重要章节,主要论证预期管理是否可以逆周期调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货币政策预期与技术进步预期之间是呈现同频共振“叠加效应”抑或震荡错位“抵消效应”?等问题。具体来说,本部分运用DSGE模型对未包含预期、包含货币政策预期、货币政策预期+技术进步预期下我国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宏观调控有效性进行计量检验,主要评价指标有冲击极值、调控幅度、响应周期、短期效应、阶段效应和长期效应,从而检验预期管理是否具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弱化效应的逆周期调控功效,并对宏观政策与技术进步不同预期冲击间可能存在的“抵消效应”或“叠加效应”进行创新型论证。结论、启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对前文的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和计量检验等章节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在总结全文实证分析结论和政策启示的基础上,指出论文可能存在的研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学术研究展望。研究不足和学术展望主要涉及到货币政策多重目标权衡两难、经济政策缺乏协调、发展质量考虑不足等三个方面。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行为主体异质预期等经济现实的基础上,通过VAR及拓展模型、DSGE及拓展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和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于构建新形势下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吴祺[3](2020)在《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迅速发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工程的圆满完成,彰显了我国强大的自主创新潜力,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科技创新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及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显着增强的环境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先进创新型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行业知识产权依存度偏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进口,国家技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演进与构成的梳理,客观评价了当前中国自主创新政策实践的成就、经验和问题,根据新构建的创新活动分析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和路径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运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我国创新政策的宏观整体效应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影响,并以财税政策为例,聚焦创新政策对企业微观层面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论证了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协同作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创新政策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创新政策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方面可能的创新成果:1、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现状评价。本文基于对我国自主创新政策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回顾了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历史,进而从主要成就、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客观系统的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实践水平和国际地位。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创新政策一直致力于解决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宏观政策为指导,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形成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优化。这背后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科技政策、创新体系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理解的逐步深化。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政府市场和良性互动、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和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科研投入夯实创新基础、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主创新还面临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等问题。2、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和典型模式。本文基于传统的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在其基础上优化完善,设计出用于分析中国创新活动的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将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路径归纳为“逼出来”、“等出来”、“争出来”、“网出来”这四种模式,并分别对各类创新模式的定义、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和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四种典型产业集群为例对各类创新模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第一种模式可称之为“逼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实行举国体制、集中科技精英、实施系统工程和增强综合国力为主要特征,其创新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和国防开支的持续增长,创新环境是国际封锁和军民融合同时并存,创新主体已由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逐步向军工集团和部分民营企业拓展。第二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一般以国家主导的大型项目和工程为依托,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因“时间差”、“空间差”和“政策差”等原因,该类创新往往具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要特征,从而提高了创新效率,降低了创新成本。以大型建筑央企为代表的创新主体为我国高铁、桥梁、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第三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发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基本特征,其主体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产业布局通常集中于战略新兴产业。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优秀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创新成果使企业实现了盈利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双赢。第四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网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信息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新兴互联网企业巨头为主体,以商业模式创新和强扩展性为主要特征,在移动社交、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成果显着,深刻改变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也存在垄断市场、滥用市场地位和复制商业模式等问题。3、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DEA超效率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时期差异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创新政策工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首先,中央及各级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刺激创新的供给及需求方面政策均有着正向作用,这说明这两类政策的落实情况比较到位,但是创新环境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其次,不同时期内的创新政策效果有着明显差异,在“十一五”期间仅有供给型的创新政策有着显着的促进效应,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没未起到显着推动效果。而在“十二五”期间仅环境型创新政策无明显正向效果,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均产生了一定效果。最后,我国创新政策绩效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整体创新绩效相对较高,且常年处于有效率状态,中西部地区的效率测算值则相对低下,长期均处于低效率或无效率状态,尤其是个别西部省份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十分明显。该部分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绩效水平,正确地揭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有利于引导政府对自主创新政策进行甄别和选择。4、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除宏观层面的创新政策绩效测度外,本文还关注了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这一微观层面的效果。考虑到创新政策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于研究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财税政策这一典型的创新政策为代表,并将其细分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探究该类政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具体提升效果。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未享受财税政策的企业而言,享受了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相对于只享受了税收优惠的企业,同时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这一研究结论表明,单一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只有通过不同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配合,并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才能最大程度的创新政策的激励效果,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创新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要明确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差异化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的创新价值实现机制,发挥政府的规制保障作用,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中国自主创新体系;二是创新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应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地区发展水平,尤其要考虑不同地区各类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否则会出现不同类别政策抵触现象,从而很难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三是以金融信贷、税收优惠为代表的环境型政策工具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绩效评价中均未体现出应有的激励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均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环境型创新政策工具的完善和落实,营造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创新环境。

任烜秀[4](2020)在《价格和技术进步对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的作用机理分析 ——基于山西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国民经济的发展促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国家大力支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长期将发展煤炭产业作为本省的发展战略核心,在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但随着国际国内煤炭市场需求饱和、煤炭价格下跌、经济形势下滑,原本火热的煤炭市场瞬间进入寒冬期,山西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传统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然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情况,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但由于煤炭价格的波动,使得山西煤炭企业在收益高时,将更多的利润继续投入煤炭行业扩大生产,却不愿发展技术以待转型。而在煤炭价格较低、市场低迷时,企业又因资金短缺、缺乏技术等问题难以转型,致使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作为转型关键的技术进步,却并未能在山西转型的关键阶段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支撑经济转型。基于此种现象,本文梳理了价格和技术进步对经济波动影响的相关文献,发现以往文献在分析两种情况时,并未将这两大因素统一于一个模型之中进行解释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并且在关于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的相关研究中,我国学者往往只用一种资源产品价格作为解释变量。但是资源型地区经济往往拥有多种资源产业,并且每种资源产业都会带动该地区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为更好的解释整体价格水平对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影响,本文创新性地研究资源型地区整体产出价格水平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将价格和技术这两大影响因素融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以更好的解释价格和技术共同作用于经济波动时产生的影响情况。本文首先构建经济理论模型深入分析价格和技术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共同作用机理,推导出二者作用经济波动的关键方程。然后,依据关键方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山西数据为例,分静态预期和理性预期两种情况,通过时间序列门限回归模型和邹检验两种计量模型方法,从整体和分阶段两种角度验证理论结论和具体分析价格波动和技术进步对山西经济波动的作用。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最终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理论模型分析发现,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地区价格水平会和全国整体价格水平产生偏离差额。在静态预期下时,预期的全国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动会保持不变,经济波动会完全受资源型地区价格水平波动的影响;在理性预期下时,资源型地区价格水平会和全国整体价格水平产生偏差。当价格变动偏离差为正时,该地区企业扩大生产;反之,价格变动偏离差为负时企业缩减生产,进而产生冲击导致经济波动。技术进步同样会对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产生直接影响,这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基本相符。(2)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静态预期更符合山西的实际经济情况。结果显示:1978-1993年,由于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价格对山西经济波动作用不明显,主要是技术进步引起经济波动。1994-2007年,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成为山西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技术进步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偏弱,山西经济增长更加依赖资源价格的上涨而非技术进步。2008金融危机至今,价格冲击对山西经济波动作用减弱,技术进步成为引起经济波动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3)基于理论和山西实证分析,完全市场下,价格对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的冲击要大于技术进步,表现出企业发展更依赖价格变动而非技术进步,这导致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固化,技术进步落后,出现市场失灵现象,需要政府主动调节。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借鉴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构建出一个将价格水平和技术进步统一考虑的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理论模型,分析资源型地区价格水平和技术进步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机理,推导出二者作用经济波动的关键方程。然后,以山西数据为例,分静态预期和理性预期两种情况,通过时间序列门限回归模型和邹检验两种计量模型方法,验证了关键方程并分析山西经济。提出政府主动调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路径。

许浙川[5](2020)在《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质量成为教育发展重要取向的当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依然是当前中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确定了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纵观以往学前教育普及研究多是从某一侧面进行切入或研究某一主体在其中的作用,缺乏对学前教育普及问题的整体性关照。本研究所提出的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便是以一种生态性的视角来整体分析学前教育普及的道路选择问题。在微观研究盛行的时代,适当的中宏观研究实属必要。本研究围绕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解读与实践应答而展开,寻求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之道,以达到推进学前教育普及的目的。论文整体分为导言、正文(六章)和结语三大部分。导言部分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并围绕着承载力、教育资源承载力、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三个概念对以往研究做出梳理与述评。第一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初探。本章在对承载力历史发展演变的基础上结合学前教育现实,提出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现实样态、总体特征等进行了深度解构与阐述,为后续论文的展开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该章还对支撑承载力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二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循迹。本章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即快速恢复期(1979-1992)、持续徘徊期(1993-2009)、优化提升期(2010至今)。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追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经验启迪。第三章是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困境遭遇。本章以历史背景和园长的访谈资料作为基础,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现实样态作为问题分析的框架,具体呈现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在情境弹性力方面存在区域供能低下和赋权不足的困境;在资源基础力方面存在资源区域失衡和结构失衡的困境;在管理形塑力方面存在管理缺位、信息时滞和激励阙如的困境。第四章是以静态关照的方式回应承载力的困境遭遇。静态关照的核心便是深入挖掘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静态形态,以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即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建设。指标建设过程采用了三种方法,即用文本分析法从39份政策文件中提取承载力的相关要素;用德尔菲法对所提取的要素及其指标话语表达进行专家判断并生成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处理生成承载力指数以展示一种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省级数据测量,我们发现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逐步从阶梯状分布转变为“中部塌陷”的状态,东部保持领先优势、西部强势崛起、中部发展滞后。第五章是以动态把握的方式回应承载力的困境遭遇。动态把握的核心便是系统把握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形态,即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机制。同时,文章详细解析了平衡机制内部的驱动系统、承压系统和响应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明确高效运行的平衡机制应该具有螺旋上升的线路地图、激励相容的主体关系、信息通畅的系统网络和制度明晰的系统结构。第六章是基于静态关照与动态把握,以及国际经验参考的背景下生成本土的具体行动策略。本章首先扩展了研究的国际视野,选择了两个具有不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路径的西方大国(即美国和英国)作为国际经验参考。其次基于前述分析,从理念之维、制度之维、工具之维提出具体的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本土策略。在理念层面,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与循证实践的理念;在制度层面,需要改革学前教育供给与管理制度;在工具层面,需要组建承载力数据系统和专业评价机构。结语是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未来展望。此部分通过对前述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总结,阐述了承载力所应具有的三重向度,即内含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内置生态型思维的把握方式、内生承载力测量的评价工具,为未来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合理取向。

丁娅楠[6](2018)在《中国经济周期的实体冲击、金融驱动与货币政策调控》文中研究表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后,我国经济运行中不断出现各种衰退性泡沫风险,经济波动日趋显着。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驱动转移、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速换挡等一系列新问题,随着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和标准化,关于金融驱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机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另外货币政策作为防范金融冲击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对其目标、框架和实施规则的发展和完善也刻不容缓。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新常态时期我国经济波动特征进行整体掌握后,深入分析了经济波动的实体冲击和金融冲击两方面驱动因素产生的不同效应,并通过考察不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经济周期波动调控的有效性来指明货币政策的转型方向。全文的研究主要由如下六部分内容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阐明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指出在市场化进程逐渐完善和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探究经济波动的金融冲击因素和货币政策转型的必要性。然后对经济周期、金融冲击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第二章对我国经济波动的趋势性特征和波动态势进行了描述和检验,并对我国经济收缩模式成因进行了深度剖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经济波动的收缩模式的持续期、位势和波动幅度都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经济目前应该处于筑底回升阶段,一旦经济在反复中积蓄足够力量,我国经济仍有可能呈现类似于“软着陆”以后的连续活力W型反弹的“软扩张”。另外,经济收缩的程度与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应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深化改革,夯实经济基础,这样才能减轻经济收缩对宏观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第三章构建包含大量实体冲击的DSGE模型,并基于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和历史分解分析,来研究中国经济波动的实体冲击因素。结果表明,供给冲击是影响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重要因素,且长期作用更大,而需求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弱。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行,政府应该结合多种宏观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另外,各主要经济变量均会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这表明货币政策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第四章基于引入金融摩擦的DSGE模型对我国经济波动的金融冲击与传导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影响产出波动的主导因素是通胀冲击、技术冲击和资本质量冲击,当摩擦系数较低时,金融市场具有更强的传导与放大冲击的作用,换言之,“金融加速器”效应存在于我国金融市场中。而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各经济变量的短期反周期性和可调控性体现出了货币政策工具熨平经济波动的有效性。第五章考察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应差异。结果发现,随着经济周期的更迭,货币当局的利率政策操作会随之产生不同的调控作用,但总体上对产出的作用更为直接,收敛速度较快,可有效平抑经济周期波动。而短期内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对经济产生显着的推动作用,但当广义货币供给提高时,远期福利成本约束的存在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是必然趋势。第六章借助TVP-FA-VAR模型来研究社会融资规模这一新的货币政策指标对经济周期波动调控效应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若以抑制产出波动为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控效果比较适中,更合适作为中介目标。但随着M2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逐渐弱化,人民币贷款占比的不断下降,社会融资规模越来越成为货币当局监管货币环境的重要参考依据。另外,政府不应过度采取政策刺激来拉动经济复苏,要考虑到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复杂影响,避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

邵明振[7](2013)在《中国物价波动特征和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作为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调节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也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因此物价波动对整个经济系统运行有重要影响。同时物价总水平也是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是各国政府公认的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经逐渐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各个领域的物价也逐渐放开,价格机制成为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受外部影响日趋加深,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形成了我国物价波动的独有的特征。我们要从考察物价本身的历史波动周期当中,总结和认识其波动特征规律,以有利于发现新特征并对物价波动未来走势进行把握和预测。本文在阅读大量有关物价波动的中外文献基础上,收集相关材料和数据,利用数量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成果,对我国物价波动特征和预测进行研究和探索,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工作如下:一、用全局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EMD)对我国1983年以来的物价水平波动进行了分解,并在分析总结分解得到的各个频段物价波动的周期特征后,对我国物价波动历程特征进行定性描述。EEMD分解的结果具有丰富的经济学内涵:高频成分反映了短期供求和不规则因素对我国物价波动的影响;中频成分表明我国物价波动具有周期为1年左右的频率成分,这说明季节性因素对我国物价波动影响明显;低频成分反映了每次通货膨胀的发生对物价波动造成的冲击;同时分解剩余的趋势成分表明了我国物价总水平具有价格刚性以及上涨回落的非对称性等特征。接着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划分出了我国物价波动的同比月度通胀率周期,并参考EEMD分解出的定基比通胀率的低频成分,对1978年来我国物价波动的历程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和总结。二、运用具有持续期依赖特征的Markov转换DDMS (Duration Dependence Markov-Switching,简称DDMS)模型和Gibbs抽样方法,研究了我国物价波动(环比月度消费价格指数为测度指标)区制转移和持续期依赖特征。持续依赖性是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重要动态特征,虽然传统上对通货膨胀持续性研究较多,但对物价波动周期持续依赖性研究的文献还很少见。文中首先利用DDMS模型估计出的区制平滑转移概率,识别和确定了我国环比月度CPI(Consumer Price Index)"高水平(高通胀)区制”与“低水平(低通胀)区制”的转折点及其区间,同时发现高通胀区制向低通胀区制的转折点一般领先于通常的同比CPI下降的拐点,这对同比CPI拐点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再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发现通胀率在“低水平区制”具有明显的正持续期依赖特征,即我国由“低通胀区制”转入“高通胀区制”的概率会随着区制持续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大,而通胀率在“高水平区制”的正持续期依赖性不太明显。研究结果对我国物价波动监测及通货膨胀的预警有重要实践意义,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三、基于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对我国物价波动和汇率波动的非线性关系特征进行了实证和经验分析。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是以广义Lotka-Volterra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广泛用于数学、生态学中,近年来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取得了不少有意义的成果。在本章中建立了物价指数CPI和汇率指数NEERI(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Index)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CPI-NEERI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简称C-NNLDS)对我国物价波动和汇率波动的动态关系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物价波动和汇率波动存在着相互影响的非线性动态机制关系特征,也就是汇率的上升对我国物价的持续上升有抑制作用,并且高通胀率的时候这种抑制效果较明显。同时我国物价的上升一般不会形成汇率的下降而往往会使汇率上升(即本币的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现象),但在较高通胀率和较低汇率时容易形成物价持续上升和本币持续贬值的双恶化,这是要尽力避免的。文中在估计出物价指数和汇率指数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后,利用数学方法对系统模型的平稳性、相位图、以及冲击反应图进行了分析,比较准确地刻画反映了我国物价波动和汇率波动的相互影响机制和动态轨迹走向。这对我们认识我国物价波动和汇率波动的内在关系以及未来物价指数和汇率指数走势的预测及风险控制都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四、对我国月度消费价格指数的预测方法做了总结和探索研究。在总结目前CPI预测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时间序列的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半参数模型对我国月度CPI的短期预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利用BP神经网络非线性拟合和预测的优点,同时结合非参部分提高了BP神经网络拟合和预测的精度。另外本文还对CPI走势拐点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建立影响物价波动因素的Probit模型,能够根据影响物价波动的因素指标计算出未来CPI走势向上(向下)拐点出现的概率,这对CPI拐点出现的时间确认和预测有重要意义。在实践应用中表明,两种方法互相补充对我国CPI走势和具体值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具有较大的实践应用价值。当我们关注到物价出现变动时,往往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治理时期(吴敬涟,2003)。所以我们应当加深对物价波动规律和特征的认识和分析,加强对物价波动预测研究力度,以致在实践中能够尽早判定出物价未来走势,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即防止较高的通货膨胀发生、也防止持续的通货紧缩的出现,以达到防患于未然,把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本文从多角度用多方法对我国物价波动特征和预测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制定正确的货币、财政等经济调控政策,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刘满平[8](2013)在《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经济学思想诞生以来,有关宏观调控(西方对应的的称谓是政府干预)的讨论及争辩始终伴随在其中,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自凯恩斯主义出现后,有关宏观调控的理论在很多国家得到实践并获得良好的结果。我国也不例外,国内学者对宏观调控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模式、政策工具、力度等方面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但遗憾的是,这种研究角度比较单一,大多数是静态地分析和研究,不能详细地、全面地描述整个宏观调控的运行过程。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讨。基于此,本文试图借鉴系统理论观点,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宏观调控也不例外。无论是从宏观调控组成各要素,还是宏观调控运行、转换以及结果来看,都具有系统性。宏观调控是一个系统,从系统的角度看,宏观调控可以定义为政府基于特定的经济环境,选择运用适当政策工具影响或改变现实经济运行状态、实现预期调控目标的过程。它应该包括主体、政策、客体、方式、目标以及绩效等6个方面。宏观调控主体表明是谁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政策表明用什么政策来进行调控;宏观调控客体表明对什么进行调控;宏观调控方式表明主体和客体之间联系或作用类型,是直接还是间接;宏观调控目标表明进行宏观调控所要达到的预期;宏观调控绩效则表明进行宏观调控的实际结果。宏观调控是一项行为过程,有主体、有客体,还有目标、政策等等,实质上是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其内部6大构成要素在整个运行系统内按照自身的特点各司其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且也会随着整个宏观调控系统的转换而发生转换和变化。宏观调控是动态的、连续的变化过程,一轮完整的宏观调控系统完成后,将会向下一轮宏观调控系统转换或演变,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连续的转换或演变过程,主要是由于经济自身的运行会经常发生周期性波动,特别是对于正处于转轨期间的我国来说,由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失衡“双重失衡”的存在,无论横向还是综合比较,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的转换或演进更为频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我国至今已进行了8轮宏观调控。由于每轮宏观调控系统面临的经济环境、使用的政策不同,使得不同阶段的宏观调控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类型,得到的宏观调控绩效也就不同。而且,在我国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不同宏观调控系统之间发生着转换或演变,宏观调控系统组成各要素如调控主体、客体、政策等也在发生着质的改变。因此,从系统构成、转换等角度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运行、转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宏观调控结果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对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也是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通过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可以判断实施该项宏观调控是否值得?是否会取得更大的调控收益,付岀更少的调控成本?是否还会引起经济社会其他的成本?通过它还可以找出影响绩效发挥的体制、制度因素和外部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系统还不健全和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无论是调控政策协调性,还是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等,宏观调控系统运行都存在着困难和不足。为提高宏观调控系统的效果,就必须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加以完善。本文包括引言在内共分为7章内容,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的运行、转换和绩效进行分析。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进行进行总结评价,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从自身构成、运行转换以及结构评价等方面论证我困宏观调控具有系统性,并运用控制理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模型。第二章通过分析宏观调控系统转换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失衡三者之问的联系,试图寻找导致宏观调控系统转换的原因及本质。第四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系统整体转换情况进行全景式、过程式考察,对不同阶段的宏观调控系统特征和效果做出判断和评价。第五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组成各要素例如主体、客体、目标、政策等演变过程和特点,以求对整个宏观调控演变过程做全面的研究,并重点分析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的运行和转换特点以及效果。第六章对宏观调控系统绩效的具体内容作了界定,并通过构建一套相对量化的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方法,对每轮宏观调控系统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提出影响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绩效的因素。第七章通过分析影响宏观调控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提出构建一个有效稳定的宏观调控系统必须遵循的3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调控主体、对象、目标、政策等几个方面提出优化和完善宏观调控系统的对策建议。

徐澜波[9](2013)在《宏观调控法治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宏观调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用来诠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个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宏观调控的尝试并将其常态化。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和政府的行为需要法律和制度来规范而有所“克制”,以此民众的权利和利益才能得以尊重和保障。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和政府的行为也必须在法律和制度的“制约”与“规范”下得以有序、良性地运行,从而形成法治化的宏观调控。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是否应当实行法治化的宏观调控,以及在肯定宏观调控应当法治化前提下对宏观调控法治化内涵中的相关问题还有不同的认识,有必要从宏观调控和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内涵与特点出发,根据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的法律调整对象理论、宏观经济调节理论、权力与权利起源和分类理论、国家行为与权力监督理论、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理论等,分析我国宏观调控法治化和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的必要性、宏观调控手段规范化和宏观调控权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宏观调控权的政治和法律属性与宏观调控的可诉性;辨析宏观调控适宜于政策化调整、按宏观调控过程和阶段在国家机关之间配置宏观调控权、宏观调控手段等同于政府控制手段、宏观调控权的政治与法律属性是权利和权力与权利兼于一体、宏观调控是国家行为不具有可诉性等观点的认识误区。宏观调控法律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和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活动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关键是规范、控制宏观调控权力的运行,以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宏观调控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宏观调控手段搭配的不固定性、宏观调控严密而准确决策的困难性和宏观调控效果的不确定性等理由来否定宏观调控的法律化,既混淆了宏观调控的对象与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也是违背法治基本要求的,是将法治和法律实用化、工具化;以设权、分权、责任追究而实现的宏观调控法治化是不全面的法治化或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化,其设定的这种责任追究也是不全面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中如果缺少或者根本不需要这部分规范的话,就不是现代法治应有之义中的“法律化”宏观调控。规范的宏观调控内涵是“国家和政府运用经理论逻辑论证和实践证明的经济变量手段,直接作用于国民经济总量各构成,间接影响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各种再生产行为,以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公平分配等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经济管理活动”。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必须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依法明确宏观调控的主体及其宏观调控权范围、划定宏观调控的领域、明确宏观调控的手段、程序、法律责任等等。虽然将宏观调控权的政治和法律属性界定为兼具权力和权利特性的观点其基本立论是有客观基础的,特别是其强调权力来源于权利和利益、权力离不开权利的分析,符合权力是权利主体共同为维护权利而尊崇的社会公共力量这一权力产生的客观性;但是,其没有准确理解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以权力与权利的联系性取代了两者各自的本质属性,混淆了国家及其代表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调节经济的职能及其行为与由国家实现其经济调节职能而委托具体的社会经济组织(主要是国家投资的企业)从事特定的市场经营功能与行为,来实现具体的经济目的和指标两者之间的不同宪政属性。按照这种观点指导和规范我国宏观调控实践也会给宏观调控法治化造成一定的偏差,不利于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真正的法治化。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是典型的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宏观经济指标协调发展的规划应该成为宏观调控手段;产业政策缺乏自己特有的调节产业结构的措施和方法,难以成为独立的宏观调控手段;政府对汇率的控制和干预措施中有部分措施(中央银行参与市场外汇买卖)可纳入宏观调控手段;政府的价格干预措施不符合间接干预社会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特质,难以成为宏观调控手段;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主要是以既有的行政直接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目标、在客观对象等意义上所使用的,并非是调节宏观经济协调发展方法、措施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手段。与此相适应,在现代法治原则下,不管是一般国家管理意义上的还是宏观经济调控意义上的财政手段、税收手段的运用,要求赋予具有代议性的立法机关享有。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活动而需要民意监督和民意代表机关的代议与制约的要求,相对于运用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活动的就低得多了,该权力往往由中央行政政府所属的或者独立的中央银行或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所享有。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规划,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全民利益,其编制、审批应由全民参与,因此规划宏观调控权应当由具有从形式和实质代表性的国家代议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享有。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并影响汇率的由中央银行参与外汇买卖的活动属于国家参与的市场活动,其既代表了国家的意图又具有一定的经济主体身份,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我国将运用这一宏观调控手段的权利配置给我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符合实施该手段的专业对口性、实施宏观调控行为的统一性以及实现宏观调控(货币)目标的便利性要求,有利于对中国人民银行运用汇率手段调节人民币与外汇汇率行为的规范化。宏观调控是一个概括性的具有较丰富内涵的行使国家公权力的行为,特别是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的多样性决定了参与宏观调控的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的宪政性质有所不同,其所实施的宏观调控行为的宪政性质也有所不同,并因此承担不同的宏观调控责任后果;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的内涵是宏观调控的法律责任。司法审查宏观调控行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标准只能是宏观调控行为的合法与否,与宏观调控的内容如何、结果如何无关。从现代法治的应然性看,任何国家机关以及代行公权力的社会组织的宏观调控违宪、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都是不可豁免的。现有主张制定我国宏观调控基本法的着述过于强调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的抽象理性理由和意义,对其中基于我国宏观调控立法和法律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或弊端而需要宏观调控基本法予以调整和规制的必要性,没有进行具体事例的列举、分析、证明;并且,也未回答我国现有的用以调整运用货币、信贷、财政、税收、规划、汇率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所产生相关社会关系的单行法律、法规是否能够胜任现实宏观调控法治化需求的问题。单行的宏观调控法律、法规无法也不可能界定规范化的宏观调控概念,仅有单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无法对宏观调控目标及实施宏观调控手段的基本判断条件作全面性规范;完整配置宏观调控权力、明确宏观调控法律责任,建设宏观调控违法审查机制等需要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形成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需要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事关宏观调控权的配置、宏观调控的法律关系、宏观调控的绩效评估、宏观调控的监督管理、宏观调控的法律责任等。

蔡志远[10](2012)在《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采取的反周期财政措施,它通过财政收入、支出、借债水平等因素变动来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研究了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这些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周期性两个方面,其结论并不一致。尽管如此,在实践中,各国政府都将财政政策作为干预和管理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本文通过对财政政策周期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过程及原理,以期能得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启示和经济政策建议。在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考虑和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首先,本文归纳西方财政政策理论的主要观点,对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政策有效性和周期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同时,介绍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一般框架,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的实践过程进行梳理。其次,本文利用欧拉方程对李嘉图等价进行检验,认为在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李嘉图等价失效,这意味着在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重要的总需求效应,这也为经济收缩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随后通过脉冲响应曲线和投资方程分析,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政府财政支出增速的冲击反应并不显着,表明财政支出对固定资产投资不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支出序列与工业增加值增速序列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增加值增速与财政支出增速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影响关系,表明我国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在本文的第四章中,我们刻画并描述了财政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财政收入序列还是财政支出序列都具有不平稳性。对于政府收入序列而言,国家财政收入与各项税收收入的性质相似,都为一阶单整序列。财政支出序列则表现出了更强的持续性,单整阶数为2。支出与收入序列单整阶数不同,说明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序列间并不存在相应的共同趋势。由此说明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与财政收入变化并不同步。从数据上看,产出的周期性成分与财政收入的周期性成分表现出了较好的吻合性和同步性。但是,受周期性序列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的变化频率更大。财政支出与经济周期波动在短期表现出较强的相依性。这充分表明了财政激励政策只能在短期内改变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对于短期刺激经济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财政刺激政策却无法改变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波动态势,对于宏观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作用也有限。着眼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着实质性的转变,财政政策更应该起到引导经济转型而非主导经济转型的作用。财政收入与经济周期波动在各个波动成分上都表现出了较强的相依性,这说明我国财政政策表现出了显着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财政收入政策具有较好的经济稳定作用。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改进税制,合理调整税收结构有助于稳定实体经济,促进资源的合理再分配。在本文的第五章,我们通过对基础冲击设定冲击反应函数的符号约束,并假设基础冲击之间的正交性,得到了基础财政支出冲击和基础财政收入冲击。在两个线性无关的基础冲击张成的空间中,通过线性组合构建了积极财政支出政策冲击向量。从财政支出冲击向量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效果可以看出,积极财政支出对于产出而言有持续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消费却有较强的挤出作用。对于投资而言,积极财政支出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挤出作用并不明显。相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对于社会投资水平而言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挤入作用。美国国债违约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使得学者对于政府债务的规模问题再次予以重视。根据对国债期限结构的分析,我国还应继续完善国债品种和投资者种类,逐步建立统一的国债市场,推广金融衍生工具,完善国债期限结构的配套制度,以便更好发挥国债在宏观调控和金融方面的作用。从财政政策角度审视欧债危机,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财政政策必须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必须重视财政政策在赤字规模、主体行为、支出结构等方面的风险。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研究背景
        1.1.2 国内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发展历程
        2.1.1 新古典DSGE模型
        2.1.2 新凯恩斯DSGE模型
    2.2 财政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2.2.1 财政税收相关研究
        2.2.2 财政支出相关研究
        2.2.3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基于DSGE模型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我国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DSGE模型构建
    3.1 家庭部门
        3.1.1 李嘉图家庭的行为决策
        3.1.2 李嘉图家庭的效用最大化求解
    3.2 企业部门
        3.2.1 最终产品企业
        3.2.2 中间产品企业
    3.3 政府部门
        3.3.1 政府财政政策
        3.3.2 政府货币政策
    3.4 市场总约束
第4章 数据处理与检验
    4.1 模型参数处理
        4.1.1 参数校准法
        4.1.2 贝叶斯估计法
        4.1.3 我国有效税率的测量
        4.1.4 马尔科夫模拟估计结果
    4.2 模型有效性检验
        4.2.1 MCMC单变量诊断图
        4.2.2 多变量诊断图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财政支出政策冲击的经济效应分析
        5.1.1 政府消费性支出冲击的响应分析
        5.1.2 政府投资性支出冲击的响应分析
    5.2 财政税收政策冲击的经济效应分析
        5.2.1 消费税税率冲击的响应分析
        5.2.2 资本税税率冲击的响应分析
        5.2.3 劳动税税率冲击的响应分析
    5.3 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3.1 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5.3.2 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启示
        6.2.1 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6.2.2 财政政策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启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1.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1.2.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3.1 论文结构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
    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2.1.1 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2.1.3 混合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2.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2.3.1 政策承诺
        2.3.2 前瞻指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3.1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3.1.1 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3.1.2 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3.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因果关系分析
    3.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3.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因果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未纳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变效应分析
    4.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1.1 利率传导
        4.1.2 汇率传导
        4.1.3 资产价格传导
        4.1.4 信贷传导
    4.2 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应分析
        4.2.1 TVP-VAR模型
        4.2.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4.2.3 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4.2.4 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5.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总量分析
        5.1.1 SV-TVP-FAVAR模型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5.1.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总量脉冲分析
    5.2 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5.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阶段性划分与数字特征
        5.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
    5.3 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5.3.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均值法视角
        5.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MS-AR视角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预期与未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6.1 包含货币政策预期的DSGE模型
    6.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6.2.1 数据说明
        6.2.2 先验分布
        6.2.3 最优期限选择与贝叶斯估计
    6.3 未预期与预期视角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6.3.1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单指标评价
        6.3.2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多指标评价
    6.4 方差分解与稳健性检验
        6.4.1 方差分解
        6.4.2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重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7.1 包含货币政策预期与技术进步预期的DSGE模型
    7.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7.2.1 数据说明
        7.2.2 先验分布
        7.2.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7.2.4 最优期限选择与贝叶斯估计
    7.3 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数值模拟
        7.3.1 数量型规则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7.3.2 价格型规则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7.4 方差分解与稳健性检验
        7.4.1 方差分解
        7.4.2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结论、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创新驱动理论
        二、创新系统理论
        三、公共物品理论
    第二节 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的含义
        二、创新政策的分类
        三、创新政策的演进
    第三节 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绩效的内涵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方法
        三、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内容
    第四节 创新政策选择与优化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
        二、创新政策的优化策略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演进与构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政策的阶段划分
        一、全面恢复科技体系阶段(1978-1985 年)
        二、科技体系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5 年)
        三、科技体制改革深化阶段(1995-2005 年)
        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2006 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计划体系
        二、中国创新政策工具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我国创新政策演变的趋势分析
        一、从独立“科技政策”到“创新政策体系”演变
        二、从“政府导向”到“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协同演变
        三、从“单项政策”向“组合政策”转变
第三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评价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主要成就
        一、科研投入持续加强夯实创新基础
        二、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三、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优化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
        五、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
        一、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
        二、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
        三、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
        四、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
    第三节 中国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
        二、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
        三、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
        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
        五、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
第四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基于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第一节 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
        一、技术创新政策的三种分析框架
        二、基于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的创新活动研究框架设计
        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基于创新活动分析的研究框架
    第二节 “逼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十大军工集团为例
    第三节 “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建筑央企为例
    第四节 “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创业板公司为例
    第五节 “网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BAT为例
第五章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
    第一节 中国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及时间差异
        一、变量、数据及模型设定
        二、单位面板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三、实证分析结果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地区差异
        一、DEA评价模型及其适用性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
        三、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超效率评价分析
第六章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的区别
        二、理论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
        三、描述性统计
        四、单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主要实证结果
        一、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二、同时享受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价格和技术进步对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的作用机理分析 ——基于山西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内研究背景
        1.1.2 省内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价格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价格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1.2.3 技术进步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的国外研究现状
        1.2.4 技术进步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资源型地区
        2.1.2 价格偏离差
        2.1.3 技术进步
        2.1.4 静态预期
        2.1.5 理性预期
    2.2 相关理论
        2.2.1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2.2.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第3章 价格和技术进步对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的作用机理分析
    3.1 生产者行为
    3.2 消费者行为
    3.3 均衡
    3.4 价格与技术进步对经济波动作用的一般分析
    3.5 价格和技术进步对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的作用分析
        3.5.1 资源型地区的产出公式
        3.5.2 静态预期下的价格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分析
        3.5.3 理性预期下的价格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价格和技术进步对山西省经济波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4.1 价格和技术进步与山西省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分析
        4.1.1 价格水平与山西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分析
        4.1.2 技术进步与山西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分析
    4.2 数据来源
    4.3 计量模型设定
    4.4 变量选取
    4.5 数据处理
        4.5.1 山西省地区实际GDP增长率的波动项
        4.5.2 山西省价格水平变动率与全国价格水平变动率的差额
        4.5.3 山西省技术进步率的波动项
    4.6 实证分析方法
        4.6.1 时间序列门限回归模型
        4.6.2 邹检验
    4.7 基于静态预期的实证分析
        4.7.1 平稳性检验
        4.7.2 实证分析——时间序列门限回归
        4.7.3 实证分析——邹检验
    4.8 基于理性预期的实证分析
        4.8.1 平稳性检验
        4.8.2 实证分析——时间序列门限回归
        4.8.3 实证分析——邹检验
    4.9 实证结果分析
        4.9.1 静态预期与理性预期的比较和经济阶段的确定
        4.9.2 价格和技术进步对经济波动影响的分阶段实证结果分析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引导企业转型更加注重理性预期
    5.2 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资源配置作用
    5.3 加快推进传统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
    5.4 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构建新兴产业体系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5)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普及学前教育是当下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议程
        (二)普及学前教育需要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三)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研究缺少生态性的思维方式
    二、研究问题
        (一)理论本体问题—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为何?
        (二)客观现实问题—历史与现实中的状况如何?
        (三)实践应答问题—提升路径与具体策略是何?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承载力相关研究述评
        (二)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述评
        (三)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述评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德尔菲法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理论摸索: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初探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解读
        (一)承载力的内涵流变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释义
        (三)资源承载力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承压结构
        (一)施压方—承载对象
        (二)承载方—支撑结构
        (三)承压结果—承载水平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现实样态
        (一)现实总样态—指向有质量的学位供给
        (二)情境弹性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支撑条件
        (三)资源基础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基础条件
        (四)管理形塑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
    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特征
        (一)目标的双向寻优性
        (二)结构的系统性
        (三)边界的有限性与开放性
        (四)关系的递阶性与相互性
    五、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机制设计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历史循迹: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历史演进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快速恢复期(1978—1992)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入开启了承载主体多元化进程
        (二)承载媒介的空间附着导致了承载力边界的闭合性
        (三)承载标准的初步规定刻画了承载力的总体轮廓
        (四)学前教育的福利定位造成承载水平的普遍低质量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持续徘徊期(1993—2009)
        (一)政府将责任推向市场造成了承载主体的结构失衡
        (二)承载媒介的空间流动推动了承载力边界走向开放
        (三)承载标准的逐步颁布刻画了承载力的内部结构
        (四)学前教育的市场定位造成承载水平非公平低质量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优化提升期(2010—至今)
        (一)政府强化责任的承担促进了承载主体趋向于稳态
        (二)承载媒介质与量的提升标志着承载力的巨大进步
        (三)承载标准精确化规定提升了承载力的质量要求
        (四)学前教育的普惠定位促进承载水平的有质量均衡
    四、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演进的思考
        (一)多主体协同是主体结构趋向稳态的重要保证
        (二)资源流动的互补功能有利于区域分异的消解
        (三)标准精确化保证质量的同时不利于资源汇聚
        (四)合理的学前教育定位有利于承载水平的提升
第三章 现实审视: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困境遭遇
    一、情境弹性力层面的困境
        (一)供能低下:区域可用资源的限制
        (二)赋权不足:区域自主能力的低下
    二、资源基础力层面的困境
        (一)区域失衡: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
        (二)结构失衡:教师队伍补充的滞后
    三、管理形塑力层面的困境
        (一)管理缺位:专业力量建设的不足
        (二)信息时滞:政策响应对象的偏差
        (三)激励阙如:市场资源汇聚的乏力
第四章 静态关照: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指标建设
    一、指标建设对于困境突破何以必要
        (一)探寻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短板,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二)明确区域生境有效支撑能力,合理规划政府参与层级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建设的思路
        (一)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的相关研究经验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标设计原则与依据
        (三)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核心要素提取
    三、主成分分析法在测量中的应用—以省级面板数据为例
        (一)2011—2017年省级承载力的测评过程
        (二)2011—2017年省级承载力的简要分析
第五章 动态把握: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平衡机制
    一、平衡机制对于困境突破何以必要
        (一)展现承载力的运作路径,促进平衡路径的谋划
        (二)解析承载力的动态困境,提升管理形塑的能力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平衡机制的分析
        (一)承载力非平衡状态的动因—驱动系统
        (二)非平衡压力在结构中传导—承压系统
        (三)非平衡向平衡状态的复归—响应系统
    三、平衡机制高效运行的总体特征
        (一)运行的线路地图:螺旋上升
        (二)运行的主体关系:激励相容
        (三)运行的系统联结:信息通畅
        (四)运行的结构支持:制度保障
第六章 行动生成: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举措
    一、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美英经验参考
        (一)以强化公共部门介入为特征提升承载力的美国经验
        (二)以推动私人市场发展为特征提升承载力的英国经验
    二、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的本土策略构建
        (一)理念之维:可持续发展与循证实践理念的确立
        (二)制度之维:学前教育供给侧与管理制度的改革
        (三)工具之维:承载力数据系统与专业机构的组建
结语—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的三重向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中国经济周期的实体冲击、金融驱动与货币政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回顾
        1.2.1 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综述
        1.2.2 金融冲击的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回顾
        1.2.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回顾
    1.3 全文的结构安排与文章的创新点
        1.3.1 全文结构安排
        1.3.2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经济波动中的新常态与波动态势研究
    2.1 我国经济收缩的划分及其数值特征
    2.2 我国经济波动的趋势性特征和波动态势的实证研究
        2.2.1 经济收缩期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与持续性特征
        2.2.2 经济收缩期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协动特征
    2.3 我国经济收缩期形成原因解析
        2.3.1 经济收缩期形成原因的国际经验
        2.3.2 我国经济收缩期的宏观调控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经济波动的实体冲击因素研究
    3.1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视角的研究回顾
    3.2 构建包含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的DSGE模型
        3.2.1 引入消费习惯偏好的家庭部门设定
        3.2.2 包含垄断竞争的厂商设定
        3.2.3 包含利率平滑与前瞻性行为的货币政策
        3.2.4 市场出清
    3.3 模型参数估计与计量分析
        3.3.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3.3.2 模型参数的校准
        3.3.3 模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3.3.4 我国经济波动的脉冲响应分析
        3.3.5 我国经济波动的方差分解与历史分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经济波动的金融冲击与传导机制
    4.1 经济周期波动与金融摩擦相关的文献综述
    4.2 金融摩擦下我国宏观经济DSGE模型设定
        4.2.1 家庭跨期最优化决策
        4.2.2 金融摩擦与内生信贷约束
        4.2.3 生产部门利润最大化条件
        4.2.4 带有价格粘性的零售部门
        4.2.5 货币政策与总体约束条件
    4.3 我国宏观经济DSGE模型参数估计
        4.3.1 宏观经济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4.3.2 模型参数校准
        4.3.3 模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4.4 金融摩擦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动态分析
        4.4.1 金融摩擦下我国经济波动的脉冲响应分析
        4.4.2 金融摩擦下我国经济波动的方差分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利率与货币供给对经济周期的时变调控效应研究
    5.1 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研究综述
        5.1.1 货币政策转型的国际经验
        5.1.2 货币政策转型的中国特征
    5.2 TVP-VAR模型介绍
        5.2.1 TVP-VAR模型形式
        5.2.2 TVP-VAR模型估计
    5.3 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实时对比
        5.3.1 TVP-VAR模型的参数模拟
        5.3.2 经济周期对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对经济周期波动调控的有效性研究
    6.1 社会融资规模有效性研究回顾
    6.2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关联性分析
        6.2.1 相关性分析
        6.2.2 Granger因果检验
        6.2.3 协整关系检验
    6.3 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周期调控效应时变特征分析
        6.3.1 TVP-FA-VAR模型介绍
        6.3.2 社会融资规模冲击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6.3.3 三种中介指标冲击的响应情况对比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中国物价波动特征和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背景
    1.2 有关物价波动研究的国外国内文献综述
        1.2.1 物价波动时序特征的研究
        1.2.2 物价波动传导机制的分析和研究
        1.2.3 物价波动和经济周期波动
        1.2.4 物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和政策调控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物价波动相关概念及理论发展介绍
    2.1 物价波动的定义
    2.2 物价波动的测度
    2.3 物价波动相关理论基础及发展介绍
        2.3.1 物价总水平的货币数量论
        2.3.2 “物价-失业”菲利普斯曲线理论
        2.3.3 凯恩斯与新凯恩斯主义的物价刚性及通货膨胀理论
        2.3.4 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社会总供求决定理论
        2.3.5 物价波动理论最新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物价波动的全局经验模态分解及历程回顾
    3.1 我国物价波动的全局经验模态分解
        3.1.1 EMD及EEMD分解的基本原理
        3.1.2 我国物价波动的EEMD分解结果及分析
    3.2 我国物价波动历程回顾
        3.2.1 建国以来我国物价波动历程概述
        3.2.2 改革开放后我国物价波动周期的划分
        3.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价波动历程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物价波动持续期依赖性研究
    4.1 传统的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定义和度量
        4.1.1 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定义
        4.1.2 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度量
    4.2 持续期依赖性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过程
    4.3 具有持续期依赖性的马尔科夫转换(DDMS)模型
    4.4 我国物价波动区制转换与持续期依赖性的实证分析
        4.4.1 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
        4.4.2 我国物价波动周期DDMS模型的估计结果
        4.4.3 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区制及转换分析
        4.4.4 通货膨胀率波动的持续期依赖特征分析
    4.5 本章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五章 我国物价波动和汇率波动关系特征实证分析——基于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C-NNLDS)
    5.1 物价和汇率关系研究回顾
        5.1.1 购买力平价理论
        5.1.2 汇率对物价水平的传递研究
    5.2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引入和介绍
        5.2.1 广义Lotka-Volterra模型
        5.2.2 物价变动和汇率变动的非线性动力系统(C—NNLDS)模型
    5.3 实证分析
        5.3.1 变量的数据特征和非线性BDS检验
        5.3.2 平稳性检验
        5.3.3 参数估计和残差平稳性检验
        5.3.4 模型结果分析
        5.3.5 系统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5.3.6 相图分析
        5.3.7 系统的脉冲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月度消费价格指数预测方法探索与应用
    6.1 CPI预测方法研究发展现状
    6.2 基于时间序列的BP神经网络-半参数模型CPI预测
        6.2.1 非参数和半参数模型
        6.2.2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知识介绍
        6.2.3 BP神经网络模型
        6.2.4 BP神经网络-半参数建模原理和步骤
        6.2.5 BP神经网络-半参数建模的CPI预测
    6.3 基于影响因素的PROBIT模型CPI拐点预测
        6.3.1 因子分析法对物价影响因素的归纳提取
        6.3.2 PROBIT模型的建立和拐点预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政策建议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7.3 政策建议
    7.4 本文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问题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的构成要素及运行机制
    第一节 中国宏观调控的系统性
        一、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二、宏观调控具有系统性
    第二节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
        一、宏观调控主体
        二、宏观调控客体
        三、宏观调控方式
        四、宏观调控政策
        五、宏观调控目标
        六、宏观调控绩效
    第三节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模型
        一、宏观调控系统实质是一个控制系统
        二、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模型的建立
        三、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模型的相关说明
第三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转换的原因及本质
    第一节 宏观调控转换直接原因:经济周期性波动
        一、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明显
        二、经济周期性波动形成机理
        三、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性波动相互影响
    第二节 中国宏观调控转换本质原因:转轨期间双重失衡
        一、横向比较:转轨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更为剧烈
        二、我国经济转轨的界定和演进轨迹
        三、我国经济转轨的基本特征
        四、经济转轨中的经济双重失衡
        五、经济转轨中经济失衡程度的测定
        六、经济失衡程度测定结果判断
第四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的整体转换
    第一节 2008年以前宏观调控系统的整体转换
        一、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调控
        二、1984—1986年:“双紧式”宏观调控
        三、1987—1991年:“硬着陆式”宏观调控
        四、1993—1997年:“软着陆式”宏观调控
        五、1998—2002年:“激励或扩张式”宏观调控
        六、2003—2008年上半年:“结构式”宏观调控
    第二节 2008年—2010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系统转换
        一、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转换
        二、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转换
        三、地方政府的转换
        四、调控政策的转换
        五、本轮宏观调控特点
        六、本轮宏观调控结果
    第三节 2010年下半年—2011年宏观调控系统转换
        一、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转换
        二、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转换
        三、地方政府的转换
        四、宏观调控政策的转换
        五、本轮宏观调控特点
        六、本轮宏观调控效果
    第四节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整体转换的特点和经验
        一、中国宏观调控系统整体转换的特点
        二、中国宏观调控系统整体转换基本经验
第五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各构成要素的转换
    第一节 宏观调控主体的转换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从被动服从、消极博弈到主动博弈
        二、地方政府之间:从竞争博弈走向竞合博弈
    第二节 宏观调控客体的转换
        一、国民经济总体和总量的转换
        二、市场的转换
        三、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转换
    第三节 宏观调控目标的转换
        一、阶段划分
        二、目标次序选择
    第四节 宏观调控政策的转换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调控情况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情况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和演进
第六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绩效及评价
    第一节 宏观调控系统绩效内容和特点
        一、宏观调控系统绩效内容
        二、宏观调控系统绩效特点
    第二节 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
        一、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含义和目的
        二、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原则
    第三节 宏观调控系统绩效评价方法
        一、目标绩效评价
        二、收益与成本绩效评价
    第四节 影响宏观调控系统绩效的因素
        一、调控主体
        二、调控客体
        三、调控政策
        四、调控方式
        五、调控目标
第七章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的优化和完善
    第一节 宏观调控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
        一、宏观调控的协同性不够,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够
        三、封闭式宏观调控思维依然存在,开放性不够
        四、宏观调控在中观层面传导不畅
        五、行政性调控措施有待规范和约束
        六、宏观调控的法制化亟待加强
    第二节 宏观调控系统运行所面临的约束因素
        一、体制性或制度性因素
        二、外在约束条件
    第三节 构建更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我国宏观调控系统的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宏观调控法治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
2 宏观调控的法律调整与政策调整之辨
    2.1 宏观调控主要适宜于政策进行调整的主要观点及其理由
        2.1.1 以“行政组织法和行政程序法”来代替宏观调控全面立法的观点
        2.1.2 以“适当赋权”和“问责”代替宏观调控全面立法的观点 #0
        2.1.3 对宏观调控政策化观点的简要分析
    2.2 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否定对宏观经济规律已有的认知
        2.2.1 宏观调控法所规范的宏观调控是国家和政府调节、干预经济的活动和手段
        2.2.2 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并不能否定对宏观经济的规律可以认知以及国家干预经济之有效性
    2.3 经济波动、宏观调控效果、宏观调控手段的搭配和选择不是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
        2.3.1 经济波动并不能直接反映和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联系
        2.3.2 宏观调控的对象是经济波动
        2.3.3 宏观调控手段搭配的不固定性并不能否认宏观调控所引起的社会关系变动的既定性和可抽象性
        2.3.4 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调控必然引起的目的性的、直接的、可抽象的利益变化的社会关系
    2.4 西方国家政府宏观调控中的“相机抉择”并非否认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化
        2.4.1 西方国家“相机抉择”和“规则”之争的本质并非否认可对经济波动的认知和可对货币手段调节经济活动的规范
        2.4.2 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中的“规则”与我国宏观调控中的“法律”和“法治”并不完全同一
    2.5 宏观调控的法律化——法治国的应然要求和我国宏观调控实际要求
        2.5.1 法治国对国家和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或活动的要求
        2.5.2 国家或政府干预市场失灵的现实要求
        2.5.3 仅有设权、分权、责任追究而实现的宏观调控的法律化是不全面的
3 宏观调控和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内涵
    3.1 界定“宏观调控”内涵的路径和标准
        3.1.1 经济学界对于“宏观调控”的共识与分歧
        3.1.2 经济法学界对于“宏观调控”的共识与分歧
        3.1.3 科学、规范界定“宏观调控”的路径和标准
    3.2 宏观调控的特性
        3.2.1 宏观调控目标的社会经济宏观性和总体性
        3.2.2 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
        3.2.3 宏观调控行为的间接性
        3.2.4 由宏观调控特性规定的宏观调控内涵
    3.3 宏观调控法治化内涵
        3.3.1 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必要性
        3.3.2 宏观调控法治化理念和基础
        3.3.3 宏观调控法治化要义及其分歧
4 宏观调控权的法律属性辨析
    4.1 界定宏观调控权法律属性的各种观点梳理与分析
        4.1.1 界定宏观调控权法律属性的各种不同观点
        4.1.2 对前述观点的简要分析
    4.2 将宏观调控权界定为权利是对权力和权利之本质与特性的误解
        4.2.1 “权力只是政治学的概念而不是法学的概念”是对现代法学和法治的了解不够全面
        4.2.2 “权力不能法治化”是对法治内涵的误解
        4.2.3 “权力来源于权利并以权利为界”并不等于权力就是权利或者包含了权利
        4.2.4 “权利能有效制约权力”不等于权力必须权利化
        4.2.5 权力主体的正当维持利益不应当从权力行使和运行中取得
    4.3 将宏观调控权界定为兼有权力和权利特性缺乏理论与现实基础
        4.3.1 由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以外的机构享有宏观调控权并不等于宏观调控权兼具权利属性
        4.3.2 宏观调控权不属于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不能证明权力可以兼有权利特质
        4.3.3 国家投资、政府采购等能够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不能证明宏观调控权具有权利属性
    4.4 宏观调控权是国家的权力
        4.4.1 界定宏观调控权政治和法律属性的依据
        4.4.2 宏观调控的本质功能是国家调节经济的职能活动
        4.4.3 宏观调控的对象具有公益性和公共物品属性
        4.4.4 国家经济调节职能的实现客观需要以国家公权力的方式予以保障
        4.4.5 对宏观调控职能的不可放弃特性强化了宏观调控权的权力属性
5 宏观调控权配置论辨正
    5.1 配置宏观调控权的依据
        5.1.1 以权力的内涵、分类标准等概念为依据配置宏观调控权并不符合调控宏观经济的客观要求
        5.1.2 以宏观调控的对象及其特性作为宏观调控权配置的依据缺乏客观性
    5.2 确定宏观调控权的客观依据:宏观调控手段
        5.2.1 宏观调控手段是配置宏观调控权的客观依据
        5.2.2 哪些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权力需要宏观调控立法予以配置
    5.3 围绕宏观调控手段按照法治的基本原则配置宏观调控权
        5.3.1 运用财政手段的宏观调控权力的配置
        5.3.2 运用货币手段的宏观调控权力的配置
        5.3.3 运用计划的进行宏观调控权力的配置
        5.3.4 运用汇率手段的宏观调控权力的配置
        5.3.5 宏观调控权力配置的小结
6 宏观调控的可诉性问题
    6.1 主张宏观调控可诉性与主张宏观调控不可诉性主要理由的分歧
        6.1.1 在应然层面的理由分歧
        6.1.2 在实然层面的理由分歧
    6.2 以宏观调控是国家行为或决策行为而否定其可诉性并不符合法治实质意义
        6.2.1 不具有可诉性不是国家行为的一个本质特征
        6.2.2 以“全局性”作为国家行为不可诉性依据既无科学性也与现代法治本质不符
    6.3 宏观调控行为应不应该具有可诉性与能不能诉是两个范畴内的概念
        6.3.1 以宏观调控是决策行为否定其可诉性既不符合宏观调控自然属性也有悖法治实质
        6.3.2 宏观调控的内容和宏观调控结果不是宏观调控的司法审查内容
        6.3.3 法院自身的经济判断力不丰富并不影响其对宏观调控进行合法性方面的司法审查
    6.4 宏观调控可诉性内涵着的责任及其实现
        6.4.1 宏观调控可诉性的内涵是其他责任不能替代的宏观调控法律责任
        6.4.2 宏观调控法律责任的内容
        6.4.3 宏观调控可诉性的实现
7 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与完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
    7.1 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的必要性:既有论述及其评价
        7.1.1 现有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之必要性论述的概括
        7.1.2 对现有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必要性之论述的评价
    7.2 制定我国宏观调控基本法的最根本的客观需求和理由
        7.2.1 单行的宏观调控法律、法规无法也不可能界定规范化的宏观调控概念
        7.2.2 仅有单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无法对宏观调控目标及实施宏观调控手段的基本判断条件作全面性规范
        7.2.3 完整配置宏观调控权力,建设宏观调控违法审查机制等需要宏观调控基本法
        7.2.4 形成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需要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
    7.3 宏观调控立法的域外经验及其借鉴
        7.3.1 美国宏观调控立法的主要特点
        7.3.2 日本宏观调控立法的主要特点
        7.3.3 法国宏观调控立法的主要特点
    7.4 制定我国“宏观调控基本法”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7.4.1 立法模式与名称
        7.4.2 制定宏观调控基本法的基础理念与原则
        7.4.3 我国宏观调控基本法的基本结构与框架
        7.4.4 我国宏观调控基本法的核心内容
        7.4.5 与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
8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1.2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财政政策理论的主要观点
    2.2 财政政策有效性和周期性文献综述
        2.2.1 财政政策有效性
        2.2.2 财政政策的周期性
    2.3 财政政策体系一般框架
        2.3.1 财政政策目标
        2.3.2 财政政策工具
        2.3.3 财政政策种类
        2.3.4 财政政策实施主体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过程
        2.4.1 1979 年—1984 年经济转型的准备阶段
        2.4.2 1985 年—1991 年经济转型的适应阶段
        2.4.3 1992 年—1996 年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
        2.4.4 1997 年—2002 年通货紧缩的治理阶段
        2.4.5 2003 年—2007 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
        2.4.6 2008 年以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
第3章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及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分析
    3.1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检验
    3.2 “李嘉图等价”命题及欧拉方程检验
        3.2.1 引言
        3.2.2 李嘉图等价的理论模型和检验形式
        3.2.3 数据和经验分析方法
        3.2.4 李嘉图等价在中国的实证结果
        3.2.5 主要结论
    3.3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测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性
    4.1 我国财政政策主要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
    4.2 我国财政政策周期性识别及主要特征
        4.2.1 结构时间序列分解方法
        4.2.2 数据的选取和检验
        4.2.3 我国财政政策变量周期性成分识别
    4.3 我国财政政策周期性与经济周期相依性
        4.3.1 相依性度量方法
        4.3.2 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依性度量
        4.3.3 主要结论
第5章 积极财政支出政策的期限结构研究
    5.1 引言
    5.2 财政政策冲击的识别
        5.2.1 VAR 模型设定与识别方法
        5.2.2 施加符号约束 VAR 模型的估计和识别方法
    5.3 施加符号约束的我国财政政策冲击效果分析
    5.4 我国积极财政支出政策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
        5.4.1 积极财政支出政策的冲击反应函数
        5.4.2 积极财政支出政策的期限结构
    5.5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6章 国债期限结构的管理与风险监控
    6.1 国债期限结构的定义与构成
        6.1.1 国债期限结构的定义
        6.1.2 国债期限结构的一般构成
        6.1.3 合理国债期限结构的重要性
    6.2 国债期限结构的最优配置
        6.2.1 国债期限结构模型
        6.2.2 国债期限结构中的经济体假设
        6.2.3 国债期限结构中完全市场的拉姆齐配置
        6.2.4 国债期限结构中固定国债的最优期限结构
    6.3 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
        6.3.1 我国国债期限结构历史与现状
        6.3.2 我国国债的结构问题
        6.3.3 对国债期限结构的整的建议
    6.4 欧债危机与我国国债期限结构风险管理
        6.4.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分析
        6.4.2 欧债危机中对财政政策的争论
        6.4.3 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 张曼. 华侨大学, 2020(01)
  • [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D]. 吴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价格和技术进步对资源型地区经济波动的作用机理分析 ——基于山西的实证研究[D]. 任烜秀.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5]学前教育资源承载力研究[D]. 许浙川.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国经济周期的实体冲击、金融驱动与货币政策调控[D]. 丁娅楠. 吉林大学, 2018(12)
  • [7]中国物价波动特征和预测研究[D]. 邵明振.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8]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D]. 刘满平. 武汉大学, 2013(10)
  • [9]宏观调控法治化问题研究[D]. 徐澜波. 中南大学, 2013(03)
  • [10]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有效性研究[D]. 蔡志远. 吉林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宏观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