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血清PⅢPHA水平的变化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血清PⅢPHA水平的变化

一、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血清PⅢPHA水平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湛梦茹[1](2021)在《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对HBV复制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全球疾病负担重,其中大部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均在5岁之前被感染。目前没有能够彻底清除HBV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能够实现CHB患者的功能性治愈,是具有前景的乙肝治疗策略之一。慢性HBV感染时免疫系统往往是免疫耐受或衰竭状态。免疫检查点是表达在免疫细胞表面对免疫反应起活化或抑制作用的分子,通过对他们的调节能够打破这种耐受状态。共刺激分子OX40/OX40L、4-1BB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receptor)superfamily,TNF(R)SF)的成员,在免疫反应的活化尤其是T细胞的活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是免疫球蛋白受体CD28亚家族的成员,作为抑制性的信号分子与免疫系统的耐受或衰竭有关。然而目前为止,这些免疫检查点能否作为免疫调节的靶点治疗CHB尚不能明确。相对于婴幼儿,成人对HBV可以产生更强的更有效的免疫反应从而清除病毒,其中发挥年龄依赖性作用的免疫分子尚不清楚。本研究立足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背景下,通过对OX40/OX40L、PD-1、4-1BB在CHB患者中的表达特点的研究,从而明确其临床意义,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接着我们在rAAV8/1.3HBV小鼠模型中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研究其对HBV复制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以期为以OX40为靶点治疗CHB的策略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首先收集人的样本用以检测免疫检查点OX40/OX40L、PD-1、4-1BB的表达情况。外周血样本来自我们从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纳入的64名慢性乙肝患者和另外招募的37名健康志愿者。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包括52名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和12名应用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健康志愿者包括24名成人和13名儿童。从外周血中分离出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肝脏组织病理标本来自18名进行肝脏穿刺的患者和6名进行肝脏血管瘤手术的成人患者。其中18名慢性乙肝患者包括9名慢性乙型肝炎发作的患者和9名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未发作的患者。在收集的人的样本中我们先后检测了OX40/OX40L、PD-1、4-1BB的表达情况。为了研究OX40/OX40L在人群中的表达特点,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膜形式的OX40和OX40L(membrane-bound OX40,m OX40;membrane-bound OX40L,m OX40L)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可溶性形式的OX40和OX40L(soluble OX40,s OX40;soluble OX40L,s OX40L)水平;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肝组织中OX40和OX40L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之后为了研究PD-1和4-1BB在CHB患者中表达特点,我们应用前期检测OX40/OX40L的人群样本外加从我院病理科另申请到的6名儿童的肝组织样本,对PD-1和4-1BB在CHB患者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我们应用磁珠分选的方法将PBMCs中的CD4+和CD8+T细胞分选出来,应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了各个T细胞亚群PD-1和4-1BB mRNA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中可溶性的PD-1和4-1BB(soluble PD-1,s PD-1;soluble 4-1BB,s4-1BB)的水平;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肝组织中关于PD-1和4-1BB的表达情况。最后我们将以上检测结果与CHB患者的疾病特点及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探究他们在慢性乙肝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及与年龄的关系。基于前期临床样本的结果,我们应用尾静脉注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的方法构建了rAAV/1.3HBV小鼠模型,首次将OX40激动性的单抗应用于该模型以观察其产生的作用。为了明确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对HBV复制的作用,我们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内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的水平,用q RT-PCR法检测HBV DNA定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肝组织内HBs Ag和乙肝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 Ag)的表达水平。为了明确激活OX40靶点对HBV复制的作用的同时产生的肝脏炎症变化,我们应用微孔板法检测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水平,应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小鼠肝脏炎症病理变化。为了观察这个过程中伴随的免疫变化,我们分离了小鼠肝脏内浸润的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其中T细胞亚群的比例进行了检测,同时我们应用流式微球检测法(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对该过程中小鼠血清中Th1、Th2、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行了评估。期间我们还对小鼠脾脏的长度和重量进行了评估与检测。为了探究上述过程的机制,我们在rAAV8/1.3HBV小鼠模型的基础上将CD4+和CD8+T细胞进行分别剔除,构建了CD4+和CD8+T细胞缺陷的rAAV8/1.3HBV小鼠模型,连同安慰剂组小鼠同时给予OX40激动剂。应用上述检测方法分别对模型中病毒学变化和血清转氨酶变化进行了检测。同时为了进一步从mRNA水平研究激活OX40靶点对HBV复制的作用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我们分离了小鼠肝内的淋巴细胞对其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mRNA sequencing,mRNA-seq)。测序所得的差异表达的m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DEmRNAs)分别纳入火山图和聚类热图,并分别应用Go功能富集及KEGG、Reactome通路富集的方法对这些DEmRNAs所富集的功能和通路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关于OX40/OX40L在人的样本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外周血PBMCs中表达OX40+T细胞的百分比在CHB患者中是减少的,其中在高病毒载量组和肝炎发作组中这种减少的趋势尤其明显,且OX40+T细胞的百分比与血清病毒学指标呈负相关。而OX40L+B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在CHB患者的PBMCs中是增多的,同样的这种增多的趋势在高病毒载量组和肝炎发作的组中也比较明显,且他们主要与肝脏炎症指标呈正相关。同时我们还发现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s OX40/OX40L表达明显升高,同样的这种增多的趋势在高病毒载量组和肝炎发作组比较明显,且s OX40/OX40L的水平与病毒复制及肝脏炎症指标均呈正相关。另外ETV治疗前后血浆中s OX40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同时我们发现肝组织中OX40/OX40L的表达趋势与血浆中s OX40/OX40L表达趋势相似,即在CHB患者中是表达升高的,且在肝炎发作的患者中升高的趋势更明显。最后我们发现在健康人外周血中总T细胞中OX40+细胞的百分比,CD4+T细胞中的OX40+细胞的百分比,CD14+单核细胞中OX40L+细胞的百分比及血浆中s OX40的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具有年龄依赖性。其次关于PD-1和4-1BB在人群中表达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CHB患者中无论是PBMCs中CD4+T细胞还是CD8+T细胞中PD-1 mRNA的水平与健康组相比均是升高的,这与CHB患者肝脏组织中PD-1的表达趋势是一致的。在CHB患者血浆中s PD-1也是升高的,且这种升高的趋势在高病毒载量组和肝炎发作组也比较明显,ETV治疗前后s PD-1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另外血浆中s PD-1的水平不仅与HBV的病毒学指标呈正相关还与肝脏炎症指标呈正相关。4-1BB在CHB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大致与PD-1相似,简单来讲血浆中的s4-1BB的水平在CHB患者中也是异常升高的,且在高病毒载量组和肝炎发作组升高趋势比较明显,ETV治疗前后s4-1BB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血浆中s4-1BB水平主要与血清病毒学指标呈正相关。肝组织中4-1BB的表达趋势与血浆中s4-1BB的趋势相似,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B患者的肝脏组织中4-1BB的表达水平更高。而在总PBMCs、CD4+T细胞以及CD8+T细胞中4-1BB mRNA的水平在CHB患者中均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最后我们观察到在健康人群中无论是PD-1还是4-1BB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组均无明显差异。通过对上述免疫检查点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的分析,我们选择将OX40靶点激动剂应用于已经构建成功的rAAV8/1.3HBV小鼠模型中。我们发现小鼠血清中HBs Ag和肝内HBV DNA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血清中HBs Ag的水平在第8天达到最低值。同时我们观察到小鼠肝组织内HBs Ag和HBc Ag表达与安慰剂组相比也有减少的趋势。但激活OX40靶点似乎对血清HBV DNA及HBe Ag水平没有影响。在HBV小鼠模型中激活OX40靶点HBV被抑制的同时还伴随着肝脏炎症的产生,表现为血清中ALT和AST不同程度的升高,肝脏组织内炎症细胞的浸润。除此之外,小鼠肝脏内T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CD8+T细胞比例的升高及Th1、Th2及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升高,且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均表现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与病毒清除的过程一致。另外我们发现使用OX40激动剂能够引起小鼠脾脏的增大。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该模型中应用OX40激动剂的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主要表现在血清HBs Ag、肝内HBV DNA的下降水平,CD8+T细胞比例升高的水平以及脾脏增大的程度上。在应用OX40激动剂抑制HBV过程相关机制的探索中,我们发现CD4+/CD8+T细胞缺陷和免疫正常的rAAV8/1.3HBV小鼠同时给予OX40激动剂后,在给药第8天和第12天CD4+T和CD8+T细胞缺陷的小鼠血清中HBs Ag水平与免疫正常组HBV小鼠相比均是升高的,其中以CD8+T细胞缺陷的小鼠升高趋势更明显。与免疫正常组的小鼠相比,CD4+T细胞缺陷小鼠肝内HBV DNA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CD8+T细胞缺陷小鼠则有轻度升高趋势。对于小鼠血清ALT水平,免疫正常的和CD4+T细胞缺陷的HBV小鼠给予OX40激动剂后转氨酶均有所升高,而CD8+T细胞缺陷的HBV小鼠则没有明显升高。关于应用OX40激动剂和安慰剂的HBV小鼠肝内淋巴细胞基于mRNA水平的转录组学测序结果显示,经过OX40激动剂处理后小鼠肝内淋巴细胞表达上调的mRNAs有3008个,下调的有2269个,并可聚类成簇。经Go功能富集分析后,我们发现在生物进程方面这些DEmRNAs主要富集到了白细胞的分化,染色质及组蛋白的修饰调节等过程;在细胞成分方面他们主要富集到了核内的染色质、异染色质及中心体等细胞组成成分上;而在分子功能方面他们主要富集在转录、翻译及小分子GTP酶的结合、Ras GPT酶结合等功能上。经KEGG通路富集分析我们发现这些GEmRNAs主要富集在HBV、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HTLV)、EB病毒感染相关通路、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趋化因子及NF-kapa B等信号通路。而经Reactome分析这些GEmRNAs主要富集在中性粒细胞脱颗粒,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转录调控等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结论:免疫检查点OX40/OX40L、PD-1及4-1BB在人的样本中的表达特点向我们提示这几个免疫检查点可能均与慢性HBV感染相关。但其中只有OX40的表达与HBV病毒学指标呈负相关,考虑其与病毒清除密切相关,且只有OX40/OX40L表达呈年龄依赖性。因此我们将OX40激动剂首次应用于rAAV8/1.3HBV小鼠模型,发现激活OX40靶点对HBV复制具有抑制作用,是一个具有前景的治疗CHB的免疫检查点,但激活OX40靶点不能完全清除HBV因此未来可能还需要联合其它治疗方式。对于激活OX40靶点抑制HBV复制的机制显示该过程相对依赖CD4+T细胞似乎更依赖于CD8+T细胞,CD4+T细胞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但未来对于HBV的免疫治疗我们也许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CD8+T细胞上。

黄仕鹏[2](202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人工肝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治疗对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再进一步利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graph)的方法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志愿者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谱,拟从代谢组学水平寻找可用于ACLF诊断与评估预后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比较各组之间的代谢物谱,揭示肝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共137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7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32例。2.研究方法: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收集血液样本,首先将所有ACLF患者分为内科治疗联合人工肝治疗组(人工肝治疗组)25人,仅内科治疗组(对照组)50人。通过两组间临床症状、生化检验指标的比较对判定人工肝疗效,并分析与ACLF预后相关的因素。研究结果:1.人工肝治疗组与内科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黄疸、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均有得到改善。相比内科治疗组患者,人工肝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更显着。2.人工肝组行人工肝治疗后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MELD评分均下降(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钠离子升高(p<0.05)。3.对比两组之间不同ACLF分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人工肝治疗组ACLF早期、中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ACLF晚期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运用GC-MS技术,检测ACLF组、CHB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得出GC-MS分析色谱图,部分色谱峰在ACLF患者中与CHB组、健康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同样存在明显差异。5.利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构建主成分分析(PCA)模型以及OPLS-DA聚类分析,能够成功建立ACLF模型并且能够将三组较好区分。继续采用RF方法对ACLF组、CHB组、健康对照组以及人工肝治疗前后特征性代谢物质进行分类,继而得到多维标度图(MDS),结果表明,ACLF患者代谢谱与CHB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明显不同。急性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6.继续利用RF算法,对三组样本以及人工肝前后样本的氨基酸、糖类和脂肪酸代谢产物的分布、分类情况进行详细系统分析,确定各组代谢产物的变量重要度。在ACLF组、CHB组以及健康对照组样品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甘氨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胆固醇等。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组中具有明显差异的物质包括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乳酸、L-蛋氨酸、氨基丙二酸、胆固醇。进一步对比以上特征性物质在各组之间的变化可发现,在ACLF组中苏氨酸、L-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都较CHB组、健康对照组显着上升,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在ACLF组中水平下降。7.本研究对具有预后半段及病情监测作用的特征性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表明这些特征代谢物质与MELD评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而甘氨酸、氨基丙二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硼酸、2-(甲氧基亚氨基)-丙酸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研究结论:1.人工肝治疗可以改善ACLF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等。并且人工肝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早期及中期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2.运用GC-MS技术,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对照组及慢加急性肝衰竭行人工肝治疗组的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发现各组之间存在多种差异性代谢物,并且通过对代谢物谱的比较,鉴定出与肝衰竭严重相关并可评估预后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血清代谢组学用于动态监测肝衰竭病情变化及评估人工肝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潜能。

张佳[3](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讨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肝癌发生率与临床疗效差异,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型门诊初始开始抗病毒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访至今的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中药暴露程度不同,划分为中西医结合组(120例)和西药组(55例),以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时间为观察终点,未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以2020年12月为观察终点,规范化、回顾性收集患者初诊至观察终点期间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队列的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HBV DNA阴转率、肝功能的复常率,并对肝硬化、肝癌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延缓肝硬化、肝癌发生的作用。结果:(1)中西医结合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79年,西药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15年。截止研究终点,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3.33%,西药组为12.73%,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7)。肝癌累积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0.83%,西药组为7.2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8)。(2)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两组患者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生率进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生率均低于西药组,Log Rank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P肝硬化=0.023,P肝癌=0.017)。(3)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风险进行多因素分析,基线时HBe Ag阳性(HR=5.85,95%CI:1.13-30.35,P=0.035)、饮酒(HR=9.56,95%CI:1.50-60.85,P=0.017)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HR=0.17,95%CI:0.04-0.77,P=0.021)是发生肝硬化的保护因素。高水平AFP(HR=9.64,95%CI:1.29-72.30,P=0.027)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医药结合治疗可能为肝癌发生的潜在保护因素(HR=0.108,95%CI:0.011-1.040,P=0.054),但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4)。(4)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HBV DNA水平、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DBIL等)、AFP水平,自身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西药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5)患者使用中药治疗,以辨证服用中药汤剂最多(68.76%),其次为中成药,包括扶正化瘀胶囊(23.44%)、海珠益肝胶囊(1.56%)、抗纤软肝颗粒及(1.56%)及五酯滴丸(1.56%)等。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使用西药,能够降低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率。(2)多因素分析得知,基线时HBe Ag阳性、饮酒是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肝硬化的保护因素;高水平AFP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3)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HBV DNA水平、促进病毒学反应,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DBIL等)、AFP水平,治疗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西药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杨妮[4](2021)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且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000万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死于CHB相关的肝硬化、肝癌人数约30万[1]。CHB治疗的目标是最大程度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组织学损伤,延缓和降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CHB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其次是保肝、抗炎、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等治疗。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不及西药,但在改善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和延缓疾病进程方面有显着作用。临床上用于抗HBV的药物主要为核苷(酸)类似物(NAs)及干扰素(IFN)两大类。推荐的一线NAs类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目前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主要在于减肥和预防、治疗并发症,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临床尚无推荐的保肝降酶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CHB患者合并NAFLD,两种损害因素叠加,可使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率进一步上升。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慢性肝病的“三部曲”,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对CHB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所盛国光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七五”期间,我院承担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纤维化的研究”,联合全国多家组织单位采用中药方剂治疗CHB,发现解毒为CHB治疗的关键,由此提出CHB的中医病机为湿热毒邪致病。“八五”期间,我们由解毒入手,研究叶下珠制剂抗HBV的疗效,验证了清热解毒法在治疗CHB中的作用。CHB病势迁延难愈,与中医“痰”的病例特点类似。CHB日久难愈,毒痰互结,导致肝失疏泄,气血郁滞不通,由此,“九五期间”,盛国光教授团队提出CHB的病因病机为“毒痰瘀”,确立“解毒、化痰、消瘀”的治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海珠益肝胶囊,并应用于临床。《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从脾论治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在当代治疗CHB也具有指导意义。盛国光教授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乏力为CHB患者最常见症状,且常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腹泻、便溏等消化道症状,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用太子参、枸杞子等扶正益气之品时,对于CHB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指标改善疗效较好。据此,“十五期间”,盛国光教授进一步提出CHB“毒、痰、瘀、虚”的病机特点,从健脾入手,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太子参、枸杞子二味药材,形成了海珠益肝加味方。前期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海珠益肝加味方能多途径改善肝功能,对提高CHB患者生活质量有显着效果。中医认为,CHB合并NAFLD发病主要与肝、脾、肾相关,气虚、气滞、痰浊、水湿、瘀血等为主要病理因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HB合并NAFLD患者常伴有乏力、肝区不适、腹胀、便溏等症状,由此提出脾虚痰湿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临床治疗通过健脾化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基于以上,本研究采用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目的:本研究通过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CHB合并NAFL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湖北省中医院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肝病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诊断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及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常规护肝治疗以及海珠益肝加味方水煎剂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调整用药。两组接受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肝脏脂肪CAP值、HBV DNA定量、乙肝全套定量、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AL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AS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均可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联用中药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更佳。2.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血清TG有改善作用,但无明显优势。3.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CAP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C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相比,二者均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CAP水平有正向作用,但联合中药治疗与单纯恩替卡韦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相比,对改善CAP并无明显优势。4.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比较:血清HBV DNA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单纯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与联用中药的治疗方案相比,联用中药对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无明显优势。5.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联用中药治疗对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有明显正向作用。6.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8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用中药对于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病情有显着优势。结论: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能够改善脾虚湿阻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及CAP水平,对于改善中医症状有较好疗效,但对HBV DNA阴转率无明显影响。

甘国林[5](2019)在《巴菟补肾益肝颗粒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前期已证实巴菟补肾益肝颗粒联合ETV抗病毒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和评估巴菟补肾益肝颗粒联合ETV控制CHB患者病情进展的临床疗效,初步形成疗效确切且可供推广应用的CHB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00例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科门诊或住院的CHB经ETV治疗观察1年,且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兼有湿热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巴菟补肾益肝颗粒联合ETV,对照组单纯予ETV。两组均继续观察治疗24月。在入组前(0月)和治疗6月、12月、18月、24月检测并计算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AFP、Fibroscan等,在入组前(0月)和24月检查肝脏MRI等,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组ALT、AST水平整体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HBV-DNA转阴率76.92%,HBe Ag血清转阴率40.90%(9/22),HBe Ag/HBe Ab转换率30.43%(7/22),对照组HBV-DNA转阴率62.5%,HBe Ag血清转阴率26.08%(6/23),HBe Ag/HBe Ab转换率17.39%(4/23)。治疗组HBs Ag下降更明显(P<0.05),但两组HBs Ag下降幅度上差异不明显(P>0.05)。3.两组HA、LN、PCⅢ、ⅣC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Fibroscan值水平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B超积分值整体明显下降,对照组B超积分值整体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01)。本试验中完成MRI检查的共61例,观察患者中发生肝硬化的共10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7例)。对照组肝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5.治疗组APRI指数、FIB-4指数、GPR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组AFP、AFU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更大(P<0.05)。7.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显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下降幅度差异显着(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4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8.本试验和前期试验具有一定连续性,部分病例在前期治疗及本试验观察期间未发现ETV耐药者,且为期24月治疗中90例患者均未见血常规、肾功能等损害,亦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巴菟补肾益肝颗粒联合ETV治疗肝肾不足兼湿热证CHB患者可以改善肝功能,提高e抗原转阴率和转换率,降低HBs Ag水平和HBV DNA滴度,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胁痛、纳差、乏力、耳鸣、腰膝酸软、口苦等症状,改善肝纤维化程度,逆转和延缓肝纤维化进程,能够明显控制CHB的疾病进展。

张涛[6](2019)在《恩替卡韦联合消胀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消胀方治疗肝郁脾虚证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肝郁脾虚证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恩替卡韦联合消胀方)和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均观察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HBV-DNA定量、细胞免疫、肝纤维化指标、APRI评分、FIB-4评分、Fibro Scan、肝硬化B超积分、肝硬化CT分级和肝纤维化、肝癌风险基因型(TNF-α基因型)的变化,评价消胀方治疗肝郁脾虚证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着下降,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其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5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ALT水平明显下降,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其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ST水平在治疗后下降明显,治疗组AST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B水平稍有上升,而对照组水平稍有下降,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BIL在治疗后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其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的水平稍有下降,对照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水平稍有上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治疗后HBV-DNA水平显着下降,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其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为87.23%,对照组HBV-DNA转阴率为76.0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和CD8+T水平升高显着,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D4+T和CD4+T/CD8+T水平均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CIII和LN治疗前后水平基本相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V-C和HA的水平显着下降,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其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组治疗后APRI评分明显下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组治疗后FIB-4评分显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其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治疗组治疗后Fibroscan(k Pa值)明显降低,肝硬化程度得到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其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10.治疗组治疗后肝硬化B超积分和CT分级有所好转,对照组治疗后肝硬化B超积分有所升高和肝硬化CT分级未见明显变化,但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治疗组肝纤维化、肝癌风险基因型(TNF-α基因型)有45例为GG型,2例为GA型,对照组均是GG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恩替卡韦联合消胀方能明显减轻肝郁脾虚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证候。2.恩替卡韦联合消胀方能促进肝功能的恢复,调节细胞免疫,抑制乙肝病毒复制。3.恩替卡韦联合消胀方能够减轻患者肝硬化的程度,能够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Fibro Scan和APRI评分。

袁伦志[7](2019)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文中提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HBV感染具有严格的宿主种属特异性和肝细胞嗜性,其感染人肝细胞后能够持续复制,诱发宿主免疫耐受状态、逐步形成慢性化、直接或间接诱导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并造成重症肝炎、肝衰竭、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脏疾病。目前,虽然预防性疫苗的普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HBV新发感染率,但是已批准上市的临床药物仍然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实现功能性治愈。由于HBV的天然宿主人类和猩猩等大型灵长类动物用于研究收到严格的伦理限制,因此发展能够最大限度模拟HBV感染和发病的动物模型成为进一步认识HBV感染发病机制,以及研发和评价新一代抗HBV药物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建立了转基因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旱獭、北京鸭和树鼩等替代模型,然而它们都不能完全模拟HBV在人类中感染发病的自然史,因此,建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特别是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用于支持HBV感染发病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已有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一直存在原代人细胞来源匮乏和体外难以扩增、个体差异大、多种细胞移植不匹配、伦理问题、造模周期长、实验窗口期短和难以模拟HBV感染相关的终末期肝脏疾病等限制。因此,建立一种方便易用的、能够支持HBV感染发病研究的新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对于进一步推进HBV相关基础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发展十分必要。本论文中,我们利用临床分离的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同时重建了同源的人源肝脏和免疫系统,并将此种双嵌合人源化小鼠用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病理生理学研究。我们对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感染自然史、相关肝脏疾病、天然宿主动物、感染细胞和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基于前期研究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考察,我们发现hBMSCs具有重建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的巨大的潜力,并选择其作为我们构建新型双嵌合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细胞材料。我们使用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免疫缺陷FRGS小鼠,发现其能够在小鼠体内迅速转分化为具有活性的人肝细胞和多种人免疫细胞,同时证明暴发性肝衰竭的肝脏微环境是驱动hBMSCs在免疫缺陷FRGS小鼠体内大量快速转分化为人源肝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要驱动因素。我们在hBMSCs移植的免疫缺陷FRGS小鼠(hBMSC-FRGS)体内建立了HBV慢性感染,实现A,B,C,D四种常见HBV基因型病毒感染超过50周。我们连续监测了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病毒DNA及蛋白水平,证明被HBV感染的小鼠血清内含有具备感染活力的HBV病毒颗粒。我们初步研究了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的免疫病理生理学变化,在感染进行和持续和过程中同步分析了小鼠肝内人源免疫细胞、人源细胞因子、肝脏炎症进展和HBV特异性人源抗体水平等指标,证明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出现持续的肝脏炎症和免疫耐受状态。我们在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观察到一系列的指示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典型性指标,包括:肝硬化血清学指标持续增高、小鼠肝脏组织中肝硬化相关人源基因表达持续上调、小鼠肝脏组织中胶原纤维堆积持续增加、纤维结节生成、肝小叶结构被破环、肝板塌陷、肝脏外表粗糙体积固缩等。综上所述,我们建立了肝脏和免疫系统双重人源化的hBMSC-FRGS小鼠模型,将其用于HBV感染和相关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HBV感染后小鼠产生肝脏炎症并且逐步发展为典型的肝硬化。

李金成[8](2009)在《健康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免疫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不同免疫应答人群T细胞亚群、T调节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HA和HBsAg干预前后Foxp3 mRNA的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的检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与T细胞亚群活化、免疫调节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对1024名大专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进行初筛,选取其中无任何血清学标志物的个体进行常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全程接种完后45日行HBV血清学检查。选取其中18例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HBsAb阳性者作为应答组,22例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HBsAb阴性者作为无应答组,10例未接受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的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不同反应人群全血,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69、CD4、CD8、CD25等进行检测,计算不同T细胞亚群百分比,如CD69+、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CD25+Treg细胞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HA和HBsAg刺激前后Foxp3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不同反应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HA和HBsAg刺激后IL-4、IL-12、IL-18、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1.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06级大专生1024人,其中血清无任何标志物的有405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1.7%。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乙肝血清学显示:男、女生无、弱应答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约65%免疫应答个体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属于高反应组。2.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CD4+CD69+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1.81±1.33%、0.64±0.48%、和0.56±0.39%,应答组CD4+T细胞中CD69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7<0.01),也明显高于无应答组。但无应答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各组CD8+CD69+T细胞占CD8+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0.43±0.25%、3.05±1.69%、和3.11±2.41%,应答组与对照组和无应答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3.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CD3+CD4+T细胞占CD3+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50.84±6.36%、53.67±6.68%和51.02±9.30%,各组结果比较,差异没有显着性意义(p>0.05);各组CD3+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41.02±4.41%、42.69±7.35%、和42.36±8.34%,统计学分析,组间结果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4.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0.59±0.46%、0.77±0.40%、和1.30±1.44%,统计学分析,组间结果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的表达。PHA和HBsAg刺激前,Foxp3的表达在应答组和无应答组、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在PHA和HBsAg刺激后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相比,p=0.111(p>0.05),两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应答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6.应答组、无应答组、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PHA和HBsAg刺激后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应答组与对照组IFN-γ的浓度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应答组与对照组IL-18、IL-4、IL-12的浓度相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0μg每次全程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率为5.5%,在应答人群中,弱应答率为13%,中应答率为22%,强应答率为65%。2.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与Th细胞早期活化不足、Ts细胞活化增加有关。3. 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乙肝疫苗接种应答的负性调控。4.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与IFN-γ分泌不足有关。

盖丽丽[9](2007)在《小柴胡片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了解正常人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否具有功能上的差异,探讨慢乙肝患者体内HBV持续感染的机制。2.从细胞免疫学角度评价小柴胡片治疗前后慢乙肝病人外周血DC的抗原提呈功能的变化,并探讨打破HBV持续感染状态可能办法。3.探索HBcAg负载对DC抗原提呈能力及刺激CTL特异性活化的影响,从而尝试将HBcAg负载作为刺激慢乙肝病人DC功能恢复或上调的新办法。研究方法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收集临床试验中出现良好临床应答的5例患者的肝素抗凝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调整细胞浓度至2×106个/孔,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贴壁培养3小时后,获得单核细胞,再添加rhGM-CSF和rhIL-4终浓度分别达到100ng/ml和500U/ml,置37℃、5%CO2细胞培养箱继续培养,至第7天添加rhTNF-α,使其终浓度达到60ng/ml,继续培养至第11天,荧光显微镜下采集成熟DC的图像。收集培养的DC,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志CD1a、CD80、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水平,并将DC与自体T淋巴细胞进行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鉴定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2.HBcAg负载对DC刺激细胞增殖能力和CTL分泌IFN-γ水平的影响:我们引入了具有极强免疫原性的HBcAg刺激培养治疗后的慢乙肝患者DC,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分析负载前后DC表面标志表达水平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再利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分析抗原负载后DC对于CTL的活化,特别是IFN-γ的分泌水平的变化,考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改善与机体内细胞免疫功能之间是否存在联系。3.HBcAg负载的DC对CTL应答的影响:CTL应答的强弱可以通过细胞毒性试验进行判定。我们将治疗后的慢乙肝患者DC用HBcAg负载后作为刺激细胞与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为效应细胞,以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转染了HBV病毒的HepG2.2.1.5细胞作为靶细胞,运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LDH释放试验)检测CTL对两种靶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而评价HBcAg负载DC对CTL应答能力的作用。研究结果1.成功诱导培养出5例正常人及5例获得临床应答的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来源DC,并进行了鉴定:培养11天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胞体可见大量毛发样突起,细胞形态不规则,呈半悬浮生长状态,细胞增殖不明显,具备典型DC的形态学特征;正常人群与CHB患者的外周血DC在分子表面标志CD1a、CD80、CD83、CD86的表达分别为(49.8±3.3)%VS(40.5±2.9)%、(75.0±1.2)%VS(43.3±1.9)%、(21.3±2.8)%VS(6.8±1.4)%、(56.0±1.1)%VS(72.3±3.0)%,两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而HLA-DR则分别为(95.7±1.2)%和(96.7±1.0)%,两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120);正常人和CHB患者DC与自体T细胞在1:60混合比的刺激指数SI分别为(2.20±0.14)VS(1.84±0.03),两者比较有显着差异(t=5.722,P=0.000)2.CHB患者接受治疗前后CD1a、CD80、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率分别为(40.5±2.9)%VS(41.1±2.6)%、(43.3±1.9)%VS(44.1±2.0)%、(6.8±1.4)%VS(8.6±0.8)%、(72.3±3.0)%VS(73.1±2.3)%和(96.7±1.0)%VS(97.1±0.7)%,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P=0.748,0.488,0.122,0.543,0.503);经HBcAg刺激的DC与无HBcAg刺激的DC相比,两者的分子表面标志表达率也基本无太大的改变,但其中的CD83的表达分别为(11.0±1.2)%和(8.6±0.8)%,两者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最适混合比培养下,正常人组与CHB治疗前、CHB治疗后(无HBcAg负载)和CHB治疗后(HBcAg负载)的DC刺激增殖SI分别为:2.20±0.14、1.85±0.03、1.95±0.03、2.06±0.02和1.95±0.03,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00,P<0.005,P<0.000)。HBcAg负载DC刺激PBLs与无HBcAg负载DC刺激PBLs均能活化较多的CTL,并分泌出较高水平的IFN-γ,5例CHB病人分别用HBcAg负载的DC刺激PBLs,均显示出强烈的刺激CTL分泌IFN-γ的作用,与无HBcAg负载的DC相比,其刺激强度有显着差异(P<0.05)。3.5例接受治疗的CHB患者的外周血单核来源DC经过HBcAg刺激后,对于两种靶细胞——HepG2和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7.93±3.00)%和(77.73±3.63)%,两者间比较有显着差异(t=-16.284,P=.000);未经HBcAg刺激的DC对两种靶细胞——HepG2和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47.42±2.02)%和(64.45±1.76)%,两者间比较也有显着差异(t=-24.559,P=0.000);无HBcAg负载DC刺激自体PBLs与未受DC刺激的自体PBLs对两种靶细胞HepG2和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之间也有显着差异(t=-13.527,P=0.000;t=-15.526,P=0.000);HBcAg负载DC刺激自体PBLs与未受DC刺激的自体PBLs对两种靶细胞HepG2和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之间也有显着差异(t=-3.881,P=0.001;t=-22.345,P=0.000);5例接受治疗的CHB患者DC经HBcAg刺激或无HBcAg刺激与HepG2反应产生CTL杀伤率各自进行比较,分别为:(56.40±1.57)%VS(46.60±4.12)%、(59.17±2.64)%VS(49.20±0.46)%、(55.67±0.71)%VS(48.00±1.44)%、(58.23±1.10)%VS(46.60±0.89)%和(62.00±0.44)%VS(46.70±0.75)%,病例1经HBcAg刺激与否的自身比较无显着差异(t=2.83,P=0.104),病例2、3、4、5经HBcAg刺激与否的自身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6,0.010,0.006.0.00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经HBcAg刺激或无HBcAg刺激与HepG2.2.1.5反应产生CTL杀伤率各自进行比较,分别为:(74.67±1.29)%VS(61.90±0.60)%、(81.77±0.72)%VS(63.73±0.21)%、(74.17±1.40)%VS(64.47±0.85)%、(76.33±1.34)%VS(65.73±1.21)%和(81.70±1.45)%VS(64.40±0.70)%,5个病例经HBcAg刺激与否的自身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03,0.000,0.012.0.005,0.006)。研究结论1.CHB患者外周血DC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我们认为,DC的刺激增殖能力下降与其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下降有一定关系,可能是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下降导致DC抗原提呈能力的下降,进而影响了DC的刺激增殖能力。提高CHB患者DC的抗原提呈能力可能有助于HB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清除。2.慢乙肝病人接受小柴胡汤治疗前后DC的表面标志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但治疗后的表达呈上升趋势,表明治疗后CHB患者外周血DC的黏附分子的表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调,经HBcAg刺激后CD83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DC的成熟度提高、抗原提呈能力的恢复有一定关系;综合表面标志表达水平、AMLR和ELISPOT的结果,我们认为,HBcAg负载可以使治疗后患者的DC抗原提呈能力得到上调或恢复,从而使DC启动的Th和CTL细胞免疫应答得到增强或恢复。3.CHB患者DC经HBcAg冲击后,能有效提呈HBcAg,诱导HBcAg特异性CTL反应。我们的实验证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DC经HBcAg抗原冲击后,能有效的诱导HBV特异性CTL。该结果为DC作为免疫佐剂进行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实验依据。小柴胡汤作为治疗慢乙肝的有效方剂已被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均有影响。考虑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仅接受了小柴胡汤片剂的治疗,并未进行西医临床的抗病毒治疗,结合我们整个DC功能的实验究结果分析,可以推断,小柴胡汤片剂可能对患者外周血DC的抗原提呈功能的恢复或上调具有一定作用,因而可能使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提高。

刘亚梅[10](2007)在《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设想乙肝慢性化机制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低反应性、NK活性降低、Th1类细胞因子水平下降等免疫功能不全、体内高滴度病毒含量及对感染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有关。目前尚未发现根除HBV的药物,尚未明确HBV免疫耐受发生在哪一个应答环节或关键步骤上。中药复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机体免疫功能表现出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有效地促进HBV的清除。从CHB病毒水平与机体免疫状念二者的相关性入手,运用中药复方(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进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2研究目的本课题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联合ADV治疗CHB患者前后病毒DNA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进行抗病毒、免疫调节和中西医结合疗效研究,为防治CHB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以体外细胞模型来探讨中药抑制HBV复制的机理和意义。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探讨中医药治疗HBV的疗效及作用机制。3研究方法3.1疏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51例肝郁脾虚兼脾肾阳虚型CHB患者按随机数字分成A、B、C三组。A为疏肝健脾补肾方组;B为疏肝健脾补肾方+ADV组;C为ADV对照组,每组各17例。A组患者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疏肝健脾补肾方,6个月为1用药疗程;B组患者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疏肝健脾补肾方和ADV;C组患者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ADV。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均检测肝功能、免疫功能和病毒学指标。观察CHB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自动生化仪上用常规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ALT、AST、STB、A/G等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乙肝两对半ELA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e;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自然杀伤细胞;放免法检测血清IL-2。3.2疏肝健脾补肾方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用2.2.15细胞作为体外模型,将疏肝健脾补肾方药物原液倍比稀释成7个浓度上药,同时设无药物细胞组进行对照。上药8天后收集上清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并计算药物对抗原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3.3疏肝健脾补肾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实验前把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疏肝健脾补肾方160g/kg/d组、80g/kg/d组、40g/kg/d组、20g/kg/d组、10g/kg/d组和正常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以确定不同浓度的疏肝健脾补肾方安全剂量范围。动物禁食16h后一次性灌胃给予受试药物,观察5d,逐日记录中毒症状、死亡情况,死亡动物应及时尸解,记录病变情况,肉眼观察其病变组织。给药后同时观察动物死亡数、耸毛、蜷卧、耳廓苍白或充血、突眼、步履蹒跚、大小便、瘫痪、昏迷、抽搐、步态、呼吸困难等情况。最后断头处死所有动物。3.4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的干预作用实验动物共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为6-8周龄非HBV转基因雄性BALB/C小鼠10只,灌以等量灭菌等渗生理盐水;SPF级HBV转基因雄性小鼠50只,HbsAg均为阳性,随机分为以下5组:模型组(灌以等量灭菌等渗生理盐水)、疏肝健脾补肾方低剂量组(按10g克生药/kg体重/天灌胃)、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剂量组(按20g克生药/kg体重/天灌胃)、疏肝健脾补肾方高剂量组(按40g克生药/kg体重/天灌胃)、ADV组(按50mg/kg体重/天灌胃ADV),每组10只。每天按时喂药,连续21d。采血前禁食12h,最后1次采血后处死动物。分别于给药前1天(T0)、给药第10天(T10)、给药第21天(T21)、停药后3天(P3)取血,离心取血清,-80℃冻存,用ELASA法检测血清HBsAg,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中HBV DNA。取脾,按常规制备脾单细胞悬液,上流式细胞仪用荧光标记抗体法测定脾T淋巴细胞亚群,用放免法测定脾培养上清中的IL-2、ELISA法测定脾培养上清中的IFNγ。取病变明显处的肝脏作病理学切片及HbcAg免疫组化。4研究结果4.1疏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B组在胁肋胀痛、腹胀便溏、畏寒肢冷、抑郁烦闷、身倦乏力、少腹腰膝冷痛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其它二组。临床疗效方面,三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三组在ALT、AST、TSB、A/G等肝功能恢复方面效果均好,其中B组(疏肝健脾补肾方+ADV)ALT复常率高于单一中药、西药组。三组HBV DNA转阴率总体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以B组(疏肝健脾补肾方+ADV)转阴率最高。A组、B组、C组治疗前后HBV DNA含量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尤以B组为甚。上述结果提示,中西医联合用药比单一中药和单一西药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更好。三种治法均可增加CD3+、CD4+百分比,减少CD8+细胞百分比,尤以A组、B组增加CD3+细胞、A组增加CD4+细胞、B组减少CD8+细胞的效果更为显着。而ADV单用时增加CD3+、CD4+和减少CD8+的作用则较弱。B组可同时非常显着性提高NK细胞活性和IL-2分泌;C组仅对NK细胞有正向激活作用,对IL-2则无显着影响;相反,A组对NK细胞活性影响不显着,对IL-2水平则有显着提升作用。B组治疗前后CD3+百分比的增加、NK细胞的增加、CD8+百分比的减少与HBV DNA载量的减少呈显着正相关。A组治疗前后CD4+百分比的增加与HBV DNA载量减少呈显着正相关。B组、C组患者各1例偶见药物不良反应。4.2疏肝健脾补肾方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疏肝健脾补肾方对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30.28m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半数抑制浓度为25.96 mg/ml、36.46 mg/ml,治疗指数分别为1.17、0.83。说明疏肝健脾补肾方能低效抑制细胞表达HBsAg,且有毒性作用,而无抑制HBeAg抗原的作用。4.3疏肝健脾补肾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疏肝健脾补肾方160g/kg/d组显示出一定的不良反应。从第2天开始均表现出纳差、饮水量少、乏力、行动迟缓、蜷卧、大便溏泄等情况。在第4天死亡1只,在第5天死亡2只。经解剖发现肝脏呈暗红色,胃肠肿胀并扭曲。可能由于药物的浓度太大,引起小鼠肝脏水肿、出血、坏死所致。而疏肝健脾补肾方80g/kg/d组、40g/kg/d组、20g/kg/d组、10g/kg/d组给药后动物一般状况良好,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未见动物死亡。因此,本课题实验所用剂量均在80g/kg/d以下范围进行。4.4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的干预作用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大剂量及ADV组HBV Tg鼠血清HBsAg转阴率分别在给药后第10天、第21天、停药后第3天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ADV具有较好的减少HBV Tg鼠血清HBV DNA载量的作用,但停药后3天有反跳。疏肝健脾补肾方大、中剂量组均具有降低HBV Tg血清HBV DNA载量的作用,尤其以大剂量效果明显,虽然没有减少到ADV组的水平,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且停药后无明显反跳,说明中药作用持久、平稳。模型组Tg鼠肝脏病理改变类似临床轻度肝炎表现,随着中药疏肝健脾补肾方浓度的增大,炎症得以缓解,大剂量组的肝板排列整齐,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而ADV治疗小鼠肝组织汇管内见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无纤维组织增生,但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大剂量和ADV均能减少肝组织中HbcAg表达,尤其以大剂量明显。疏肝健脾补肾中药能够上调HBV转基因小鼠CD3+、CD4+、CD4+/CD8+,下调CD8+T细胞比值水平,具有正向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尤其以大剂量组效果更为显着。ADV也具有提高HBV转基因小鼠细胞免疫的功能(如CD3+百分比),但作用相对中药较弱。运用大、中、小剂量疏肝健脾补肾方和ADV均能提高HBV转基因小鼠血清IL-2、IFN-γ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且运用大剂量和中剂量的疏肝健脾补肾方治疗后IL-2、IFN-γ水平已高于正常对照组。疏肝健脾补肾方中剂量组CD3+、IFN-γ与给药前后HBV DNA载量的减少呈显着正相关,疏肝健脾补肾方大剂量组CD4+、CD8+、CD4+/CD8+与给药前后HBV DNA载量减少呈显着正相关。5结论1、疏肝健脾补肾方是较好的免疫调节剂,能明显地增强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使低下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2、疏肝健脾补肾方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进而抑制HBV复制,这符合中医的“扶正”以“祛邪”理论。3、ADV具有较好的减少体内血清HBV DNA载量的作用,而疏肝健脾补肾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强于ADV。中西医结合用药能明显改善CHB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整体功能。

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血清PⅢPHA水平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血清PⅢPHA水平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对HBV复制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
    1.2 慢性HBV感染的免疫应答
        1.2.1 慢性HBV感染中固有免疫反应
        1.2.2 慢性HBV感染中适应性免疫反应
    1.3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进展
        1.3.1 靶向固有免疫的治疗策略
        1.3.2 靶向适应性免疫的治疗策略
        1.3.3 其它免疫治疗策略
    1.4 免疫检查点OX40/OX40L、PD-1、4-1BB研究现状
        1.4.1 OX40/OX40L相关研究进展
        1.4.2 PD-1 相关研究进展
        1.4.3 4-1BB相关研究进展
第2章 OX40/OX40L及其可溶性分子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1 实验材料
        2.1.1 人的样本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外周血采集及血浆分离与保存
        2.2.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
        2.2.3 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OX40/OX40L的表达
        2.2.4 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内OX40/OX40L的表达
        2.2.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sOX40/OX40L水平
        2.2.6 统计处理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
        2.3.2 慢性乙肝患者中OX40/OX40L及其可溶性分子的表达
        2.3.3 慢性乙肝患者中OX40/OX40L及其可溶性分子的水平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PD-1、4-1BB分子及其可溶性形式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1 实验材料
        3.1.1 人的样本来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复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准备血浆
        3.2.2 磁珠分选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
        3.2.3 PBMCs中总RNA的提取
        3.2.4 qRT-PCR检测PBMCs中PD-1和4-1BB mRNA水平
        3.2.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sPD-1和s4-1BB
        3.2.6 免疫组化检测肝脏内PD-1和4-1BB的表达
        3.2.7 统计处理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
        3.3.2 慢性乙肝患者中PD-1及其可溶性形式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3.3.3 慢性乙肝患者中4-1BB及其可溶性形式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rAAV8/1.3HBV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在HBV小鼠模型中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对HBV复制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和r AAV8/1.3HBV病毒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建立经尾静脉注射腺相关病毒的HBV模型
        4.2.2 检测小鼠血清内HBsAg、HBe Ag水平
        4.2.3 小鼠肝脏灌流分离肝内浸润淋巴细胞
        4.2.4 小鼠肝脏组织全基因组DNA提取
        4.2.5 qRT-PCR法检测小鼠HBV DNA定量
        4.2.6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内T细胞亚群比例
        4.2.7 CBA法检测小鼠血清内细胞因子
        4.2.8 检测小鼠血清ALT,AST水平
        4.2.9 处理小鼠肝脏组织和制备切片
        4.2.10 小鼠肝脏组织HE染色
        4.2.11 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
        4.2.12 数据统计处理
    4.3 实验结果
        4.3.1 rAAV8/1.3 HBV小鼠模型的构建
        4.3.2 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抑制HBV复制同时伴随着肝脏炎症的产生
        4.3.3 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抑制HBV复制的同时伴随着T细胞亚群比例及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
        4.3.4 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抑制HBV复制具有药物剂量依赖性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抑制HBV复制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小鼠体内CD4~+和CD8~+T细胞的剔除
        5.2.2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的T细胞
        5.2.3 小鼠血清HBsAg和肝脏组织内HBV DNA的检测
        5.2.4 小鼠血清ALT水平检测
        5.2.5 小鼠肝脏灌流分离肝内浸润淋巴细胞
        5.2.6 小鼠肝脏内淋巴细胞mRNA的提取及文库构建测序
        5.2.7 数据统计处理
    5.3 实验结果
        5.3.1 CD4~+T和CD8~+T 细胞缺陷的rAAV8/1.3HBV小鼠模型的构建
        5.3.2 激活OX40靶点抑制HBV复制的过程相对于CD4~+ T细胞似乎更依赖于CD8~+ T细胞的作用
        5.3.3 激活OX40靶点抑制HBV复制的过程中基于mRNA测序的小鼠肝内浸润淋巴细胞的转录组学研究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表
前言
一、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分析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慢加急性肝衰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1.3 慢加急性肝衰竭分期
        1.1.4 肝衰竭各种并发症诊断标准
        1.1.5 实验对象分组
        1.1.6 慢加急性肝衰竭治疗方法
        1.1.7 临床观察指标
        1.1.8 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评估标准
        1.1.9 样本采集
        1.1.10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1.2.2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对比
        1.2.3 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1.2.4 ACLF患者治疗前临床数据对比
    1.3 讨论
    1.4 结论
二、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物质 GC-MS 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对象分组
        2.1.3 样本采集
        2.1.4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1.5 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
        2.1.6 样本的处理
        2.1.7 色谱的条件
        2.1.8 质谱的条件
        2.1.9 升温的程序优化
        2.1.10 GC-MS检测
        2.1.11 统计方法介绍
        2.1.12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2.2.2 血清样本代谢物定性及定量分析
        2.2.3 差异性代谢物质的鉴定
        2.2.4 质量控制
        2.2.5 ACLF组的多变量分析
        2.2.6 差异性代谢物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1.全文结论
    2.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肝脏疾病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 真实世界研究的认识
        1.1 真实世界研究概念
        1.2 真实世界研究特点
        1.3 真实世界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的区别
        1.4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现状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治疗概况
        2.1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2.2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概况
        2.3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概况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趋势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观察时间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类型及分组
        2.1.1 研究类型
        2.1.2 分组依据
        2.2 治疗方式
        2.2.1 抗病毒治疗
        2.2.2 中医药治疗
        2.3 病例资料收集
        2.3.1 患者一般资料
        2.3.2 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
        2.3.3 药物治疗资料
        2.4 随访形式
        2.4.1 疗效观察指标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3.2 研究对象的基线情况
        3.3 研究对象的中医药使用情况
        3.4 肝硬化、肝癌发生情况
        3.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累积发生率分析
        3.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累积发生率分析
        3.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风险的多因素分析
        3.8 病毒学检测情况
        3.9 血清lgHBV DNA(IU/ml)水平比较
        3.10 血清ALT、AST、GGT、TBIL、DBIL、AFP水平比较
讨论
    1 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真实世界队列研究结果讨论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降低临床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1.2 中西医干预下病毒学应答、突破发生率差异不显着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HBV DNA阴转率较西药组不显着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肝功能指标及AFP较西药组不显着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多因素分析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中医药治疗分析
    2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
        2.1 HBV持续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关系
        2.2 HBsAg定量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关系
        2.3 肝功能指标及AFP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不良结局的关系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认识
    2 证候分型认识
    3 治则治法认识
    4 中医药治疗方法临床应用的认识
        4.1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常用中药汤剂、单味中药及中成药
        4.2 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4.3 特色的中医药外治法提供治疗新选择
    5 中医药优势、困境与出路
    参考文献
致谢

(4)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1.1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特色
    2 慢性肝病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探讨
        2.1 《内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2.2 《难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2.3 《金匮要略》关于肝脾的论述
        2.4 现代医学对肝脾关系的认识
    3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从脾论治慢乙肝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中医证候积分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两组治疗前后ALT、AST水平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
        3.5 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
        3.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3.7 两组疗效比较
        3.8 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4 讨论
        4.1 CHB合并NAFLD的发病机制
        4.2 CHB合并NAFLD的中医病因病机
        4.3 海珠益肝加味方组方分析
        4.4 肝功能(ALT、AST、TG)改变分析
        4.5 CAP值水平改变分析
        4.6 抗病毒疗效分析
        4.7 中医症状积分改变的分析
        4.8 总体疗效分析
        4.9 不足与展望
第三部分 典型病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巴菟补肾益肝颗粒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资料与方法
    1.试验设计
        1.1 试验分组
        1.2 试验对照
        1.3 样本量估算
    2.研究对象
        2.1 一般资料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辨证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标准
        2.6 中止标准
    3.研究方法
        3.1 临床分组、治疗和疗程
    4.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4.1 疗效指标及观察时间
        4.2 中医临床症候标准评分
        4.3 疾病进展控制的标准
    5.统计方法
    6.技术路线
二.结果
    1.基线水平比较
    2.血清学指标
        2.1 血常规
        2.2 肝功能
        2.3 血清 HBV-DNA 转阴率比较
        2.4 HBsAg 血清学水平的比较
        2.5 血清 HBeAg 转阴率、HBe Ag/HBeAb 转换率
        2.6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2.7 肿瘤相关指标
    3.影像学观察指标
        3.1 Fibroscan值
        3.2 肝纤维化、肝硬化B超积分
        3.3 MRI检查观察肝硬化、肝癌发生率
    4.肝纤维化模型指标
        4.1 APRI指数
        4.2 FIB-4指数
        4.3 GPR指数
    5.中医症候积分
    6.安全指标
        6.1 血常规
        6.2 肾功能
三.讨论
    1.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发展和转归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发展及其转归的认识
    3.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认识
    4.巴菟补肾益肝颗粒组方及药物分析
    5.巴菟补肾益肝颗粒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疗效分析
        5.1 肝功能指标分析
        5.2 HBV-DNA滴度、HBeAg转换及HBsAg水平分析
        5.3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分析
        5.4 肿瘤相关指标分析
        5.5 影像学观察分析
        5.6 肝纤维化诊断模型指标分析
        5.7 中医症候积分分析
        5.8 安全性观察分析
    6.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四.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6)恩替卡韦联合消胀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语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终止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估算
        3.2 分组与用药
        3.3 观察指标
        3.3.1 疗效指标
        3.3.2 疗效评定
        3.4 统计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基线水平比较
    2.观察指标分析
        2.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2 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2.3 凝血酶原时间比较
        2.4 HBV-DNA水平比较
        2.5 细胞免疫的比较
        2.6 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2.7 APRI评分变化比较
        2.8 FIB-4评分变化的比较
        2.9 FibroScan的比较
        2.10 肝硬化B超积分的比较
        2.11 肝硬化CT分级的比较
        2.12 肝纤维化、肝癌风险基因型(TNF-α基因型)的比较
三、讨论
    1.西医对乙肝后肝硬化的认识
        1.1 乙肝后肝硬化的形成机制
        1.1.1 肝星状细胞的激活
        1.1.2 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降解
        1.2 乙肝后肝硬化与免疫的关系
        1.3 乙肝后肝硬化的西医治疗
    2.中医对乙肝后肝硬化的认识
        2.1 乙肝后肝硬化的病因病机
        2.2 .肝病实脾的理论依据
        2.3 消胀方的组方分析
    3.临床疗效分析
        3.1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3.2 肝功能指标的分析
        3.3 凝血酶原时间的分析
        3.4 HBV-DNA水平的分析
        3.5 细胞免疫功能的分析
        3.6 肝纤维化指标的分析
        3.7 肝硬化诊断模型(APRI和 FIB-4)的分析
        3.8 FibroScan的分析
        3.9 肝硬化B超积分与CT分级的分析
        3.10 肝纤维化、肝癌风险基因型(TNF-α基因型)分析
四.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 1.知情同意书
    附件 2.
    附件 3.
    附件 4.
    附件 5.研究综述:疏肝健脾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7)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乙型肝炎病毒
        1.1 HBV的起源与进化
        1.2 HBV的病毒结构
        1.3 HB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
        1.4 HBV的感染机制和生命周期
    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造成的相关肝脏疾病
        2.1 HBV感染的主要宿主
        2.2 HBV的全球流行状况
        2.3 HBV感染的自然历史过程
        2.4 HBV感染慢性化诱发的相关肝脏疾病
        2.5 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
        3.1 基于人肝癌细胞系的HBV稳定复制细胞系
        3.2 基于原代人肝细胞和原代树鼩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3 基于人肝脏祖细胞系HepaRG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4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5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原代猪肝细胞和原代猴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6 基于人干细胞分化获得类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4.1 灵长类HBV感染模型
        4.2 树鼩HBV感染模型
        4.3 土拨鼠替代模型
        4.4 北京鸭替代模型
        4.5 HBV转基因小鼠
        4.6 基于病毒基因组转染的HBV复制小鼠模型
        4.7 人类肝脏单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感染及抗病毒研究
        4.7.1 免疫缺陷小鼠和细胞移植
        4.7.2 uPA缺陷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4.7.3 HSV-tk/NOG小鼠模型
        4.7.4 Fa~(-/-)Rag2~(-/-)IL2rg~(-/-)(FRG)小鼠模型
        4.7.5 FRGS小鼠模型
        4.8 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相关疾病研究
        4.8.1 AFC8-hu HSC/Hep小鼠模型
        4.8.2 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FRGN和uPA-NOG小鼠
        4.8.3 A2/NSG-hu HSC/Hep小鼠
        4.8.4 HIS-Hep-FRGN小鼠
        4.8.5 HIS-HUHEP-uPA/NRG小鼠
    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5.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现
        5.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
        5.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
        5.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分子机制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7.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耗材和试剂
        7.1 主要仪器
        7.2 常规耗材
        7.3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常规基础试剂
        7.4 定性和定量检测试剂盒
        7.5 实验用主要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7.6 常规PCR引物
        7.7 常规抗体和荧光素
        7.8 实验动物和细胞
    8. 常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8.1 ELISA/CLEIA检测
        8.2 Western Blot检测
        8.3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8.4 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染色实验
        8.5 常规流式细胞技术
        8.6 常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9. hBMSC-FRGS小鼠模型构建和鉴定
        9.1 hBMSCs分离、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和鉴定
        9.2 FHF-FRGS小鼠的构建及hBMSCs移植手术
        9.3 肝脏灌流分离肝内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
        9.4 分离鉴定人源细胞及检测相关标志物
        9.5 鉴定人源肝细胞和鼠源肝细胞是否发生融合
    10. HBV感染相关病毒学和病理学检测
        10.1 不同基因型HBV病毒生产与纯化
        10.2 HBV蛋白与核酸检测方法
        10.3 hBMSC-FRGS小鼠人源免疫反应分析
        10.4 肝硬化诊断方法
    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FRGS小鼠
        12.1 hBMSCs表型鉴定
        12.2 hBMSCs移植拯救FHF-FRGS小鼠免于死亡
        12.3 hBMSC-FRGS小鼠实现人源肝细胞嵌合
        12.4 hBMSC-FRGS小鼠实现多种人源免疫细胞嵌合
        12.6 嵌合肝脏内的人源肝和鼠源肝细胞未发生融合
        12.7 hBMSC-FRGS小鼠长期安全性评估
        12.8 FHF肝脏微环境是hBMSCs转分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12.9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hBMSC-FRGS小鼠支持慢性化HBV感染
        13.1 hBMSC-FRGS小鼠支持多种基因型HBV感染
        13.2 hBMSC-FRGS小鼠支持C基因型HBV感染慢性化
        13.3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
        14.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肝人源内免疫细胞变化
        14.2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人源细胞因子变化
        14.3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发生重症肝炎
        14.4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产生特异性针对HBV抗原的T细胞
        14.5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血清HBV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
        14.6 第三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诱发人源肝硬化
        15.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15.2 HBV感染肝hBMSC-FRGS小鼠组织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15.3 肝硬化区域种属特异性鉴定
        15.4 第四部分小结
第四章 讨论
    16. HBV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发展历程
    17.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人类肝脏再生和免疫系统重建
    18. HBV感染慢性化和诱导肝脏疾病发生的关键机制
    19. 新型HBV抗病毒治疗策略与关肝脏疾病的防治措施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8)健康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免疫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应用
    2.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组分及机制
    3.HBV疫苗接种免疫应答相关免疫机制研究的进展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和结果
    第一部分 健康成人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调查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
    第二部分 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在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 免疫调节细胞(Treg 细胞)对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免疫应答的影响
    第四部分 IFN-γ、IL-4、IL-12、IL-18在不同乙肝疫接种免疫应答人群中的表达
第三章 讨论
    1.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调查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
    2.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3.免疫调节细胞(rTge细胞)对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的影响
    4.FIN-Y、IL-4、IL-12、IL-18在不同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应答人群中的表达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无效原因分析与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业绩

(9)小柴胡片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慢性乙肝的认识
        1. 病因病机
        2. 治疗方面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肝的认识
        1. 发病机理
        2. 治疗方面
    第三节: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概况
        1.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肝符合中医学的辨证论治规律
        2. 药理作用研究
        3. 临床疗效研究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试验一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实验二 HBcAg负载对DC刺激增殖能力和CTL分泌IFN-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实验三 HBcAg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对CTL应答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慢性乙型肝炎与免疫调节的关系
        1 T淋巴细胞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2 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3 NK细胞抑制与清除HBV的机制
        4 肝细胞在HBV感染与清除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第二节 乙肝病毒转基因鼠模型研究进展
        1 HBV转基因鼠模型的研制
        2 HBV转基因鼠与免疫耐受
        3 HBV转基因鼠在抗HBV治疗中的应用
        4 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慢性乙型肝炎西医学治疗进展
        1 干扰素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2 拉米夫定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3 阿德福韦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4 恩替卡韦治疗CHB临床研究进展
        5 不足之处
    第四节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治疗
        3 中药抗病毒免疫治疗进展
        4 疏肝健脾补肾方药调节CHB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5 中医药治疗CHB的评价
    第五节 研究设想
第二部分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调节机制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
        2 入选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分组及一般资料
        5 两组一般条件的均衡性比较结果
        6 治疗方法
        7 研究内容与方法
        8 疗效评定标准
        9 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三组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比较
        2 三组肝功能复常率比较
        3 三组抗病毒疗效比较
        4 三组调节免疫功能比较
        5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不良反应
    第三节 讨论
        1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3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的影响
        4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5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抗病毒与免疫调节相关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 疏肝健脾补肾方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的干预作用
    第一节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实验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部分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存在的问题
    3 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疏肝健脾补肾方治疗CHB临床疗效指标观察表
    附录2 外文缩略词表
    附录3
        附图1 各组肝组织病理切片
        附图2 各组肝组织HbcAg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血清PⅢPHA水平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激活免疫检查点OX40对HBV复制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湛梦茹. 吉林大学, 2021(01)
  • [2]慢加急性肝衰竭代谢组学变化及人工肝治疗疗效分析[D]. 黄仕鹏. 南昌大学, 2021(01)
  • [3]基于真实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张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D]. 杨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5]巴菟补肾益肝颗粒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D]. 甘国林.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恩替卡韦联合消胀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D]. 袁伦志. 厦门大学, 2019(08)
  • [8]健康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免疫功能研究[D]. 李金成. 中南大学, 2009(02)
  • [9]小柴胡片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的影响[D]. 盖丽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疏肝健脾补肾方对CHB患者、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 刘亚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后血清PⅢPHA水平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