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部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对西部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一、对西部发展旅游业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立辉[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银桥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民族要着力发挥本民族文化特色,推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产业兴旺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不断加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通过田野调查与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大理州银桥镇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目的是从银桥镇产业发展透视民族地区乡村有哪些产业、如何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典型经验以及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银桥镇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群规模不突出、特色产业品牌优势不足,产业融合程度不明显、产业发展的合作化组织不健全、从业人员结构有待调整等。并通过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来加以改进,对于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在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环境下,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在新形势下实现突破性发展;二是通过田野调查方法,对大理州银桥镇从事不同产业的从业者进行深度访谈,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支撑研究结论;三是银桥镇作为“民族团结示范镇”、“生态文明示范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着丰富的产业发展的实际案例和操作空间,研究其民族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耿方蕊[2](2020)在《基于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度评价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4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自此文化和旅游统筹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深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既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有利于发挥旅游对文化发展的传播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政府也一直积极推动文化旅游走向进一步融合。我国西部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为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充分可能。经过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西部地区间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发挥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本文首先讨论了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以及政策作用机制,然后以西部地区12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2008-2017年十年间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12省区的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地文旅融合差异,明确文旅融合协调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薄弱环节。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相关,融合协调水平程度逐年提高,但区域内差距较明显,且制约因素不尽相同。政府在文旅融合统筹规划、文化艺术科研、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消费引导、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品牌营销宣传等方面的职能发挥存在不足,可以通过完善文旅融合规划布局和顶层设计、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活力、推动科研创新发展、建立文旅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等路径来优化调整政府职能以促进新时代西部各省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扎西央宗[3](2020)在《旅游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变迁 ——基于扎尕那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在切实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影响,从而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迁。本论文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了旅游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变迁问题。在研究中,以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扎尕那为个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扎尕那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其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通过对该村旅游开发前后基本情况的比较,有针对性对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扎尕那民族文化变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共六个部分。绪论中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明确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田野点的基本概况,从扎尕那的区位、历史沿革和民族宗教与旅游资源状况进行阐述,包括扎尕那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学艺术景观和传统文化景观,重点对扎尕那的地文资源、水域资源、天象与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匠作民俗、建筑文化、婚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文化、节庆文化、藏药文化和水磨文化作了较为详实的解读,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探究了扎尕那旅游开发的历程,归纳了不同时期扎尕那旅游开发的特点,针对性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第三章旅游开发中的扎尕那民族文化变迁,主要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迁和语言文化五个方面的变迁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其中衣食住行的变化和传统观念、价值观、妇女的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语言的变迁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面。第四章探讨了旅游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走向,认为旅游开发视角下的扎尕那民族文化变迁面临传统文化逐渐淡化、存在文化冲突和社区参与程度不足等突出问题,呈现出政府主导、“传承”与“创新”并存、“消解”与“构建”伴生、精神文化变迁先于物质文化变迁等鲜明特征,今后的扎尕那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应从“包装”本地文化资源入手、使民族文化得到复兴、社区参与等方面重点谋划,力争使民族文化在发挥旅游价值的同时,保持其本生性的基本风貌。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经过时间沉淀和旅游冲击后还能传承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发生变迁的同时,也在积极的调适,但其核心的文化内涵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多方参与。

张江峰[4](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段晓丽[5](2019)在《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也为西部的旅游业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机遇,赢来了许多机会。因此系统的研究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在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上的差异,并努力寻求致使该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表现明显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指导区域城市旅游的合理开发与发展,已变成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以西部地区的1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重庆为研究对象。利用指标参考频率统计和专家咨询,选择指标体系并直接借鉴,然后通过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确定主成分分析法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评价了2002年至2016年西部12个省市的旅游竞争力,同时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Arc GIS10.2软件绘制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等级分布图,得出时空演变特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进展、内容、方法、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相关的概念(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和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第三部分为指标体系的选取,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并梳理指标体系,接着对各体系中指标进行引用频数的统计再结合专家指导,最终选定使用高频指标最多的现有的指标体系,直接借鉴。第四部分是对西部11个省会城市和1个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使用SPSS17.0软件和Excle处理计算数据,得到每个城市的旅游总体竞争力和各主成分竞争力,最后计算了2002年至2016年西部12省市旅游竞争力的得分及排名。第五部分为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时空演变分析,对已得到的旅游竞争力得分及排名进行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分析,时间维度主要运用Excle进行数据整合,绘制图表,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时间维度动态变化特征;空间维度主要运用Arc GIS10.2软件,得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等级演变分布变化特征图,最后结合时间和空间的演变特征,提出建议。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及不足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较低,各城市旅游水平发展极不平衡,总体上还是属于旅游竞争力较弱区域。2002年至2016年,西部省会城市和重庆中大多数城市的旅游总体竞争力没有太大变化,其中重庆、成都、西安始终占据前三位;银川、兰州、西宁、拉萨始终在后四位,整体呈现南高北低格局。分别观察各主成分得分,发现多数城市在各主成分中得分为负值,结果呈现出明显的“低水平”现象。在各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经济实力和旅游业绩对城市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影响最大,直接决定了其得分等级。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旅游舒适度对整体的旅游竞争力影响较小。第四和第五主成分为城市旅游生态环境,对城市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影响最小,且基本为负面影响。从空间等级演变特征看,2002年至2016年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城市旅游竞争力等级处于第四等级强级的城市数量较少,但是处于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即弱级和较弱级的城市数量较多,可见西部地区整体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还是比较弱。鉴于此,提出了均衡西南西北地区城市旅游发展,增强城市总体经济实力提高旅游市场投入,优化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吸引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旅游舒适度,保护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建议。

王新越[6](2014)在《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步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组织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呈现出“旅游化”的趋势。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景观在空间上的拓展,城镇生活方式的普及等等,都为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物质、文化等基础,也为旅游化的形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伴随着“十二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目前工业化对我国城镇化的主导作用已经开始减弱,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先后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它们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新型城镇化可以以旅游化为引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旅游化的进程,二者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旅游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旅游学、产业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函数法、聚类分析与灰色预测等定量方法,按照“内涵—机理-测度-协调关系—类型”的思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与功能、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旅游化的产生与形成,并在现代旅游产业概念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旅游化的内涵。旅游化就是指通过旅游活动与旅游文化的普及、旅游空间与领域的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要素发展完善、旅游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等功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使其发展成为国家或区域支柱产业,并广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因此,“旅游化”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通过分析旅游化与旅游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解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根据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强弱将二者相互作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然后,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对城镇化的要求,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旅游化内涵出发,统筹考虑旅游产业规模和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功能,构建旅游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影响城镇化系统和旅游化系统的评价因子;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1年城镇化和旅游化评价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再根据建立的旅游化、城镇化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省市城镇化、旅游化发展水平,重点分析2000年以来各地区城镇化、旅游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结构性动因。研究表明,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国内旅游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与旅游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最后,根据2000-2011年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定量分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确定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采用耦合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的方法,建立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模型,评价2000-2011年各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二者正在逐渐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隆起带,北京、上海和浙江是二者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再对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类型的研究,将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现状,划分为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3个基本类型,并选择典型地区对该种类型的发展模式运行效果进行预测与检验;再针对不同类型提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方向与主要动力,为国家和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刘志强[7](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既有一定的优势,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40余年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其加以研究,以便扬长避短,促其可持续发展。本文回顾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探索培育、初步发展、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4介阶段,得出其发展中“保障之根、动力之源、当务之急”的启示,认为其经历了发展层次由“双高速度”提升为“支柱产业”等的转变。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认识到其生态环境的波及广泛、影响深远等特征,民族文化的赋存地域性等特征,区域经济的开发矛盾性等特征,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明显后发等优势。在入境旅游分析中,得出西南省区对东南亚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等结论;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得到旅游接待人数收敛发展等论断;在旅游绩效评估中发现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地位在不断加强、市场多元化逐步显现、重大政策决策支撑有力、重要交通条件得以改善、旅游安全任重道远、行业协会发展滞后等表征;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是旅游发展有序化、旅游位移便捷化、旅游开发专题化等等。论文最后提出西部民族地区今后要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有效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切实促进旅游产业转型、推进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致力区域旅游合作与产业均衡战略措施。

杨霞,刘晓鹰[8](2013)在《旅游流量、旅游构成与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文中提出文章利用2000!2010年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从旅游流量及旅游构成两个方面对旅游发展与西部地区贫困减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旅游流量与贫困减缓之间呈"U"形曲线关系,存在门槛效应,只有越过门槛值,旅游流量对贫困减缓才会产生积极作用;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及旅游收入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有显着正向影响;国内旅游比入境旅游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效果更显着;吃、住、行、游和娱乐对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旅游购物与当地贫困减缓之间却存在负向关联。(2)同时,实证数据也证实了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贫困减缓最为稳健的动力和源泉。(3)最后对发现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陈茜茜[9](2012)在《城市旅游与西部城镇化关联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十年多以来,作为西部开发的中心环节城镇化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旅游产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被人们所认识,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支柱性产业和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如何将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需要从旅游产业推动型的城镇化模式切入,将城市旅游与城镇化两个系统相连接,基于城市旅游的“二次创业”的战略决策,结合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目的进行城市旅游的优化结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立足西部,需要认清城市旅游与城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情况,城市旅游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城市旅游的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途径。带着上面的问题展开文章的讨论,运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西部城镇化系统和城市旅游系统为研究对象,试图构建城市旅游对城镇化的效应系统,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度,为城市旅游的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首先,从国内外关于城市旅游、城镇化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综合评述,了解现阶段对城市旅游和城镇化的研究进展情况。探讨城市旅游和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结合城镇化理论、旅游经济系统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展开文章的研究做理论基础。其次,对西部城镇化系统进行研究,探讨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总结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构建西部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做理论分析。将西部城镇化与城市旅游相结合,研究城镇化进程对城市旅游的作用,分别从提供空间依托和服务保障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再次,基于城市旅游的视角,进行城市旅游对西部城镇化的效应分析。通过对城市旅游基本理论的分析,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三个层面构建城市旅游对城镇化的效应系统,并对系统特征进行阐述。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便于量化的角度,构建城市旅游对西部城镇化效应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昆明为实证进行城市旅游与城镇化的关联分析。先是阐明昆明城市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前面两部分的理论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昆明空间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水平进行定量测度。根据城镇化水平的测度结果,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城市旅游效应指标对城镇化水平的关联度计算,得出城市旅游发展的环境破坏问题较为严重,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一定的有效作用,而对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在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城市旅游规划、城市供给能力和旅游带动性三方面提出城市旅游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和建议。研究结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城市旅游与西部城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两个系统;城市旅游对西部城镇化效应的过程中具有内在的特征表现;通过昆明的实证分析得出城市旅游效应指标与城镇化水平的关联度,发现城镇化背景下昆明城市旅游发展的环境破坏问题突出,旅游经济效果不明显,需要提高城市旅游产品质量。

杨建翠[10](2012)在《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 ——以九寨沟县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各级各地政府进行了长久的多方面探索,但很多地区还是苦于找不到一条很好的途径实现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对川西地区城镇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对我国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川西民族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探索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为主要目的,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整合发展为主线,以城镇化研究体系和旅游经济效应研究体系搭建论文构架,以旅游业关联带动性对城镇化的影响为切入点,以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九寨沟县为实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旅游人类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城镇建设与管理等学科知识,对旅游业对推进城镇化的效应和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深入研究。论文在深入剖析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指出川西民族地区原来的城镇化模式受到一定制约,发达地区通过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推动的新城镇化模式在川西民族地区暂难实现。在新的城镇化背景下,川西民族地区需要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文中根据川西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特点,提出部分具有旅游业发展优势的川西民族地区可以通过旅游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以此作为川西民族地区其他城镇化路径的补充,多途径多力量共同推动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同时也指出了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条件约束性。为了论证川西民族地区实施旅游业推进城镇化路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详细剖析了川西民族地区走旅游业推进城镇化路径的可行性,并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九寨沟县作为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旅游业的集聚、扩散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在九寨沟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空间扩张、城镇三次产业联动及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水平提升,人口集中和城镇化转移等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此揭示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正面、负面效应,为川西民族地区实施旅游推进城镇化道路提供科学论证和经验借鉴。文中针对川西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的特殊性和城镇化发展基础条件,对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提出了一些战略性对策及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将旅游业推动城镇化作为补充,多途径多力量共同推动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指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城市地理学、旅游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民族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EVIEWS软件和EXCEL软件,构建了测度旅游业对城镇化影响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指标、相关系数分析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新计量模型和新方法。鉴于旅游业推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对城镇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人还定量测度了游客和外来从业人员对九寨沟县城镇化率提升的影响。这些创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为旅游业与城镇化研究、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以及民族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关于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既拓展了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民族经济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又能为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对西部发展旅游业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西部发展旅游业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银桥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文献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五、相关概念的要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产业发展
        (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必要逻辑
第一章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政策
    一、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政策提出的背景与依据
        (一)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对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重要论述
        (二)乡村振兴的政策依据
    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
        (一)国家层面推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
        (二)云南省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
        (三)大理白族自治州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
第二章 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银桥镇基本概况
        (一)地理状况
        (二)民族成分
        (三)民族经济
        (四)民族文化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银桥镇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一)农业发展状况
        (二)大理石产业发展状况
        (三)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第三章 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银桥镇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二)特色产业品牌优势不足
        (三)产业发展的合作化组织不健全
        (四)从业人员结构有待优化提升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产业发展内驱力不足
        (二)产业发展保障力度不够
第四章 大理银桥镇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推动产业融合,以调结构促产业振兴
        (一)整合银桥镇农业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二)发掘银桥镇民族文化,发展具有白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业
    二、发展大理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以品牌促产业振兴
        (一)打造大理石画文化名片,注重发展特色产业
        (二)发展白族文化创意产业,凸显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三、完善合作化组织体系,以政策保障促产业振兴
        (一)充分利用政府财政扶持的利好
        (二)坚持招商选商,继续引进和培育有代表性企业
    四、培育专业人才,以人才振兴促产业振兴
        (一)重视民族教育对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落实能人返乡政策,吸引技术人才扎根乡村
    五、依托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以“产业+环境提升”促生态宜居
        (二)以“产业+乡土文化”促乡风文明
        (三)以“产业+基层党建”促治理有效
        (四)以“产业+共建共享”促生活富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度评价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文旅融合相关研究
        1.2.2 文旅融合中的政府职能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文旅融合
        2.1.2 耦合协调度
        2.1.3 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职能理论
        2.2.2 系统耦合理论
        2.2.3 产业融合理论
第三章 文旅融合与政府职能的学理关系
    3.1 文化旅游的互动基础与价值
        3.1.1 文化和旅游的互动基础和关系
        3.1.2 文旅融合的价值
    3.2 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必要性
        3.2.1 政府规制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3.2.2 文旅融合利于实现政府治理目标
    3.3 文旅融合中的政策作用机制
        3.3.1 产业激励机制
        3.3.2 消费引导机制
        3.3.3 技术创新机制
    3.4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3.4.1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3.4.2 西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发挥现状
第四章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4.1 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产业综合评价函数建立
        4.2.1 数据来源
        4.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4.2.3 综合评价函数建立
    4.3 耦合协调度模型
        4.3.1 耦合度模型
        4.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4.4 变异系数模型
第五章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评价结果分析
    5.1 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5.1.1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5.1.2 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5.2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水平分析
        5.2.1 耦合度分析
        5.2.2 耦合协调度分析
        5.2.3 耦合协调度变动程度分析
    5.3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的问题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文旅融合中的政府职能优化路径
    6.1 完善文旅融合规划布局和顶层制度设计
        6.1.1 强化组织领导
        6.1.2 统筹规划文旅产业布局
        6.1.3 完善文旅产业配套政策
    6.2 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活力
        6.2.1 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6.2.2 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6.3 推动科研创新发展
        6.3.1 支持文化艺术科研工作
        6.3.2 建立创新驱动机制
        6.3.3 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6.4 建立文旅人才培养机制
    6.5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
        6.5.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6.5.2 持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6.5.3 加强文化旅游宣传营销
        6.5.4 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旅游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变迁 ——基于扎尕那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二)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理论基础
        (一) 基本理论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一) 实地调查
        (二) 文献研究法
        (三) 跨学科交叉研究法
第一章 田野点基本情况
    一、扎尕那简介
        (一) 区位概况
        (二) 扎尕那地理环境概况
    二、历史沿革和民族宗教
        (一) 扎尕那历史沿革
        (二) 扎尕那民族宗教概况
    三、扎尕那旅游资源
        (一) 自然景观
        (二) 人文景观
第二章 扎尕那旅游开发演进的视角
    一、扎尕那旅游发展初期
        (一) 当地居民萌生旅游开发意识
        (二) 当地旅游促进政府政策的扶持
    二、扎尕那旅游发展中期
        (一) 居民参与旅游经营
        (二) 居民参与旅游传播
        (三) 居民参与旅游收益的分配
        (四) 居民参与环境保护
    三、扎尕那旅游发展后期
        (一) 旅游开发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二) 旅游文化传承与保护持续向好
        (三) 旅游环境优化
第三章 旅游开发中的扎尕那民族文化变迁
    一、生态文化变迁
        (一) 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
        (二) 地貌的变化
    二、物质文化变迁
        (一) 生计生活的变化
        (二) 饮食文化的变化
        (三) 居住文化的变化
        (四) 服饰文化的变化
        (五) 交通文化变迁
    三、社会文化变迁
        (一) 传统观念的改变
        (二) 风俗习惯的变化
        (三) 价值观的变化
        (四) 婚姻及妇女地位的变化
        (五) 生活方式的变化
    四、民间宗教文化变迁
        (一) 民间宗教信仰与环境保护
        (二) 宗教信仰的主体地位稍有下降
    五、语言文化变迁
第四章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走向
    一、旅游开发进程中扎尕那民族文化中凸显的问题
        (一) 部分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二) 主客之间存在文化冲突
        (三) 参与和不参与旅游的居民贫富差距拉大
    二、旅游开发进程中扎尕那民族文化变迁的特征
        (一) 主体特点:政府主导型
        (二) 形式特点:“传承”与“创新”并存
        (三) 过程特点:“消解”与“构建”伴生
        (四) 顺序特点:物质文化变迁先于精神文化变迁
    三、旅游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
        (一) 旅游开发应从“包装”本地文化资源入手
        (二) 旅游开发使民族文化得到复兴
        (三) 扎尕那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
结语
    一、对扎尕那民族文化变迁与发展的认知
    二、民族文化交流在扎尕那民族文化变迁中的作用
    三、扎尕那民族文化功能的转移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5)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2 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 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的确定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3.3 指标体系的确定
4 中国西部12 省市2002-2016 年旅游竞争力评价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4.2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4.3 2002-2016 年西部省会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西部12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
    5.1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
    5.2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等级特征
    5.3 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时空演变结论
    5.4 提升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不足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综合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所用研究方法
        1.3.3 研究逻辑框架
        1.3.4 主要创新点
2 旅游化与城镇化基础理论
    2.1 旅游化的内涵解析
        2.1.1 旅游化的内涵
        2.1.2 旅游化与城镇化
        2.1.3 旅游化与工业化
        2.1.4 旅游化与信息化
        2.1.5 旅游化与农业现代化
    2.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2.2.2 我国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理论依据
        2.3.1 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
        2.3.2 消费结构演变理论
        2.3.3 精神与心理需求理论
        2.3.4 协调发展理论
3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3.1 影响旅游化与城镇化形成发展的共同因素
        3.1.1 国家政策
        3.1.2 区位条件
        3.1.3 经济基础
        3.1.4 社会基础
        3.1.5 历史基础
        3.1.6 文化基础
        3.1.7 全球化与区域化
    3.2 旅游化对城镇化的作用
        3.2.1 旅游产业规模与城镇化
        3.2.2 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与城镇化
        3.2.3 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与城镇化
        3.2.4 旅游产业的文化功能与城镇化
        3.2.5 旅游产业的教育功能与城镇化
        3.2.6 旅游产业的生态功能与城镇化
        3.2.7 旅游产业的组织功能与城镇化
    3.3 城镇化对旅游化的作用
        3.3.1 人口城镇化与旅游化
        3.3.2 经济城镇化与旅游化
        3.3.3 社会城镇化与旅游化
        3.3.4 空间城镇化与旅游化
        3.3.5 生态环境城镇化与旅游化
        3.3.6 生活方式城镇化与旅游化
        3.3.7 城乡一体化与旅游化
        3.3.8 城镇创新研发能力与旅游化
    3.4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类型
        3.4.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
        3.4.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
        3.4.3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
4 城镇化的界定与测度
    4.1 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数据来源
        4.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4.2 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4.2.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4.2.3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4.3 城镇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4.3.1 全国城镇化构成要素
        4.3.2 31 省市城镇化构成要素
    4.4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4.4.1 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4.4.2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4.4.3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5.旅游化的界定与测度
    5.1 旅游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2 数据来源
        5.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5.2 旅游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5.2.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5.2.3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5.2.4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其他指标
    5.3 旅游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5.3.1 全国旅游化构成要素
        5.3.2 31 省市旅游化构成要素
    5.4 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5.4.1 全国旅游化发展水平
        5.4.2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5.4.3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6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动力机制与协调发展关系
    6.1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分析
        6.1.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
        6.1.2 旅游化各子系统与城镇化各子系统
    6.2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6.2.1 面板数据检验
        6.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6.2.3 模型选择
        6.2.4 结果分析
    6.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6.3.1 耦合度模型
        6.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等级划分
    6.4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协调发展度的时空变化
        6.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6.4.2 协调发展度的时间变化
        6.4.3 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变化
7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类型与发展方向
    7.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
        7.1.1 发展方向与理念
        7.1.2 运行条件
        7.1.3 运行效果预测与检验
    7.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
        7.2.1 以旅游化为主动力模式
        7.2.2 以城镇化为主动力模式
    7.4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
        7.4.1 发展方向与理念
        7.4.2 运行条件
        7.4.3 模式细分
8 结语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2.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2.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阶段
        2.2.1 第一阶段(1971年—1990年)探索培育期
        2.2.2 第二阶段(1991年-1999年)初步发展期
        2.2.3 第三阶段(2000年-2008)规模扩张期
        2.2.4 第四阶段(2009年-至今)质量提升期
    2.3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价
        2.3.1 团结稳定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保障之根
        2.3.2 国家帮扶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动力之源
        2.3.3 认清自己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当务之急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3.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条件
        3.1.1 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
        3.1.2 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条件
        3.1.3 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条件
    3.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3.2.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
        3.2.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3.3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3.1 旅游资源别具特色
        3.3.2 天然的区位优势
        3.3.3 明显的后发优势
        3.3.4 中东部对西部的对口支援
        3.3.5 淳朴的人文社会环境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入境旅游发展分析
    4.1 亲景度分析
    4.2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4.3 空间功能分析
        4.3.1 旅游空间集聚指数
        4.3.2 旅游中转指数
    4.4 流质指数分析
    4.5 满意度分析
    4.6 发展展望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国内旅游发展分析
    5.1 旅游接待人数分析
        5.1.1 旅游接待空间差距明显
        5.1.2 旅游接待人数收敛发展
    5.2 国内旅游收入分析
        5.2.1 旅游收入差异显着
        5.2.2 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5.3 旅游收入地位分析
        5.3.1 旅游收入地位作用显现
        5.3.2 旅游收入地位波动提升
    5.4 旅游人均消费分析
    5.5 发展展望
第六章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绩效评价
    6.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同全国旅游业发展比较
        6.1.1 民族地区旅游接待人数与全国比较
        6.1.2 民族地区旅游收入与全国比较
        6.1.3 民族地区旅游与全国发展趋势比较
    6.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绩效特征
        6.2.1 旅游产业地位不断加强
        6.2.2 市场多元化逐步显现
        6.2.3 重大政策决策支撑有力
        6.2.4 重要交通条件得以改善
        6.2.5 旅游安全任重道远
        6.2.6 行业协会发展滞后
        6.2.7 金融危机阴霾未散
        6.2.8 旅游营销活动强化
        6.2.9 旅游成为刚性需求
        6.2.10 带薪休假刺激旅游
    6.3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展望
        6.3.1 政策支持,旅游发展有序化
        6.3.2 交通可达,旅游位移便捷化
        6.3.3 亮点突出,旅游开发专题化
        6.3.4 需求增加,旅游指向休闲化
        6.3.5 组成改变,消费结构多元化
        6.3.6 全面促进,区域发展协调化
        6.3.7 共同打造,旅游推介合作化
        6.3.8 投资选择,旅游景区重点化
        6.3.9 通货膨胀,经营成本增加化
        6.3.10 “三公”压缩,业务下降可能化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措施
    7.1 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
    7.2 有效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
    7.3 切实促进旅游产业转型
    7.4 推进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
    7.5 坚持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7.6 致力区域旅游合作与产业均衡
    7.7 重视当地社区居民利益诉求
    7.8 加强旅游法律法规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8)旅游流量、旅游构成与西部地区贫困减缓(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计量模型的设定与变量说明
    2.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2.2 变量说明
        2.2.1 被解释变量 (因变量)
        2.2.2 解释变量 (自变量)
3 实证分析和结果说明
    3.1 数据来源
    3.2 计量方法及实证结果
    3.3 实证结果说明
        3.3.1 旅游流量与贫困减缓的关系
        3.3.2 旅游构成与贫困减缓
        3.3.3 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贫困减缓
4 主要结论及建议

(9)城市旅游与西部城镇化关联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西部开发战略和政策导向
        二、 西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三、 昆明对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关注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内容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述评
        二、 国内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一、 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诠释
        一、 城市旅游
        二、 城镇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城镇化理论
        二、 旅游经济系统理论
        三、 产业关联理论
第二章 西部城镇化对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西部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一、 西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 西部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西部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 西部城镇化系统分析
        二、 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节 西部城镇化对城市旅游的作用
        一、 城镇化进程是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依托
        二、 城镇化进程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服务保障
第三章 城市旅游对西部城镇化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关于城市旅游的分析
        一、 城市旅游的基本条件
        二、 城市旅游类型及发展模式
        三、 西部城市旅游特征
    第二节 城市旅游对西部城镇化的效应系统
        一、 城市旅游对西部城镇化的效应
        二、 城市旅游对西部城镇化效应系统特征
    第三节 城市旅游对西部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城市旅游因素
        二、 西部城镇化因素
第四章 城市旅游与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昆明城市旅游发展背景
        一、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二、 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三、 城市旅游发展空间演进
        四、 城市旅游产品结构特征
    第二节 昆明城镇化水平的定量分析
        一、 数据来源
        二、 主成分分析方法
        三、 城镇化水平测度
    第三节 昆明城市旅游与城镇化关联度分析
        一、 城市旅游对城镇化效应系统分析
        二、 关联度的定量分析
        三、 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第四节 昆明城市旅游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路径与建议
        一、 制定与城镇化发展相符的城市旅游规划
        二、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增强城市供给能力
        三、 发挥城市旅游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 ——以九寨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价值
    1.4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内容结构
    1.5 研究方法
    1.6 田野调查选点说明及数据选用说明
    1.7 论文创新点
    1.8 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有待深入的研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相关研究
    2.2 旅游业与城镇化关系相关研究
    2.3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关系相关研究
    2.4.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相关研究
第三章 旅游业与城镇化关系研究相关理论及方法
    3.1 城镇化基础理论
        3.1.1 城镇的定义
        3.1.2 城镇化的定义及内涵
        3.1.3 城镇化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
    3.2 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研究相关理论
        3.2.1 增长极理论及其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指导
        3.2.2 产业集聚理论及其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指导
        3.2.3 产业关联理论及其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指导
        3.2.3.1 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关联理论
        3.2.3.2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
        3.2.3.3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
        3.2.3.4 产业关联理论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指导
第四章 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4.1 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
        4.1.1 川西民族地区古代城镇的发展模式
        4.1.2 川西民族地区现代城镇发展模式
    4.2 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特点及滞后原因
        4.2.1 环境制约产业发展,城镇化动力不足
        4.2.2 人口集聚难度大,城镇数量少、规模小
        4.2.3 产业结构层次低,人口城镇化转移程度低
        4.2.4 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经济支撑不足
        4.2.5 城镇布局分散,城镇建设难度大
        4.2.6 城镇建设资金缺乏,城镇设施薄弱
        4.2.7 农民文化技能水平低,城镇化转移难度大
第五章 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5.1 川西民族地区迫切需要探索城镇化新路径
        5.1.1 川西民族地区传统城镇化模式受制约
        5.1.2 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新模式在川西民族地区暂难实施
    5.2 川西民族地区具有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良好条件
        5.2.1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提供了资源优势
        5.2.2 经济转型要求创造了旅游业发展机遇
        5.2.3 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提供了持续动力
        5.2.4 日益完善的设施提供了保障
        5.2.5 政府扶持提供了强大支持
    5.3 旅游业发展优势区可通过旅游业推进城镇化
第六章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实证研究——以九寨沟县为例
    6.1 九寨沟县城镇化发展基础
    6.2 九寨沟县城镇体系
    6.3 九寨沟县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条件
        6.3.1 旅游资源丰富且等级高,城镇化要素集聚引力大
        6.3.2 旅游区位优越,有利于规模化集聚
        6.3.3 产业转型要求使旅游业被培育为经济增长极
        6.3.4 逐渐完善的设施保障旅游业和城镇发展
        6.3.5 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和旅游城镇快速发展
        6.3.6 政府引导扶持旅游业和旅游城镇快速健康发展
        6.3.7 不断提升的旅游产品和品牌形象增强了集聚力
    6.4 旅游业推进九寨沟县城镇化的效应及机制分析
        6.4.1 受资源等级影响,形成差异化旅游增长区
        6.4.2 旅游业推动城镇体系完善和城镇功能调整
        6.4.3 旅游业促进九寨沟县城镇化率提升
        6.4.4 旅游城镇 “飞地型”布局,城镇空间以不同方式拓展
        6.4.5 旅游城镇产业以旅游业为主体差异化集聚和扩散
        6.4.6 旅游产业链延伸,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6.4.7 旅游业成为城镇化主要经济支柱
        6.4.8 旅游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6.4.9 旅游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镇化转移
        6.4.10 旅游业促进城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6.4.11 旅游业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加速提升
    6.5 旅游业对九寨沟县城镇化发展的负效应分析
        6.5.1 过度依赖旅游业,城镇化发展风险大
        6.5.2 区域旅游业差异扩大了经济社会差异
        6.5.3 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城镇化带动效应不足
        6.5.4 旅游业漏损效应大,减弱旅游业对区域内拉动效应
        6.5.5 早期规划引导不足,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6.5.6 当地居民文化技能低,工作机会被外来人员挤占
        6.5.7 传统文化受旅游业冲击,城镇内涵失去原真性
第七章 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对策及措施
    7.1 旅游业与其他优势产业结合,多途径推动城镇化发展
    7.2 政府引导扶持,保障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7.3 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业集聚力
    7.4 三次产业联动,增强城镇风险抵御力
    7.5 调整产品、设施并促销,降低淡旺季差异
    7.6 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城镇
    7.7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城镇建设进程
    7.8 建立公平利益分配机制,降低区域差异
第八章 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1:村民调查问卷
附件 2:宾馆调查问卷
致谢

四、对西部发展旅游业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银桥镇为例[D]. 马立辉. 大理大学, 2021(09)
  • [2]基于西部地区文旅融合协调度评价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 耿方蕊. 兰州大学, 2020(01)
  • [3]旅游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变迁 ——基于扎尕那的调查与思考[D]. 扎西央宗.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中国西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研究[D]. 段晓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新越.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7]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研究[D]. 刘志强. 内蒙古大学, 2013(01)
  • [8]旅游流量、旅游构成与西部地区贫困减缓[J]. 杨霞,刘晓鹰. 旅游学刊, 2013(06)
  • [9]城市旅游与西部城镇化关联的个案分析[D]. 陈茜茜. 云南财经大学, 2012(02)
  • [10]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 ——以九寨沟县为例[D]. 杨建翠. 西南民族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对西部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