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法合成大比表面积氧化钇及其表征

沉淀法合成大比表面积氧化钇及其表征

一、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rge Surface Area Yttrium Oxide by Precipitation Method(论文文献综述)

余英智[1](2021)在《Ni/Y2O3催化氨分解制氢研究:载体的形貌及镍与载体相互作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氢能源由于其清洁、高效、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然而,氢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存在一些安全问题,比如由于氢能的易燃、易爆的性质会给氢能的储存和运输带来麻烦。考虑氨作为储存氢能的载体可以克服上述氢能在使用时遇到的问题。因此,要让氨在合适时间、地点释放出氢能成为学者们要克服的障碍。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大量科研工作者们致力于氨分解制氢反应中在低温下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剂的研究。本文在研究氨分解反应机理后,从载体的形貌、镍基的颗粒大小、掺杂改变催化剂催化性能及镍基与载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来研究Ni/Y2O3催化剂催化氨分解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水热法在不同pH环境下的前驱体溶液成功地合成了不同形貌的Y2O3载体,并用这些Y2O3载体负载Ni纳米颗粒,并将其用于通过NH3分解生产不含COx的H2。H2-TPD和TEM分析的结果表明,Y2O3载体的形貌和晶体尺寸将影响Y2O3载体表面上Ni的粒径和Ni在表面上的分散程度。H2-TPR和XPS测试结果表明Ni不与Y2O3缔合。实验表明5Ni/Y11催化剂在GHSV=12,000 m L·h-1·g-1cat和650℃达到100%的氨分解转化率,其高活性的原因在于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面积,适当的碱度和较小的活性金属粒径(活性金属Ni的高分散度)。(2)通过制备的PMMA模板浸渍含有不同金属的前驱体溶液成功合成了具备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载体。BET和SEM表征结果表明与其它载体相比3DOMYAl载体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负载镍基后用于氨分解制氢反应,5Ni/3DOMYAl催化剂展示出优异的活性;这归因于与其它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比表面积与孔容均大于其它样品,Ni金属与载体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镍金属在载体上分散更均匀,该催化剂Ni的颗粒更小,镍基分散度更高。此外,我们还对Ni/3DOMYAl催化剂中镍含量组分进行调控,结果表明10Ni/3DOMYAl催化剂活性最佳。

杨敬超[2](2020)在《Mn-Ti基低温NH3-SCR催化剂的制备及Sm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生成大量的氮氧化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威胁。工业中氮氧化物的去除方法主要以氨作还原剂,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然而,目前工业中该催化剂所需要的活性温度窗口在300~400℃范围内,这使得部分烟气需要加热才能达到此温度,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又因该催化剂置于脱尘和除硫装置之前,极易受到粉尘覆盖和硫酸化,大大减少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因此,低温NH3-SCR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所青睐。本文以Mn和Ti两种元素作为催化剂组分,采用溶胶凝胶法考察不同制备条件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柠檬酸量及不同金属来源等对Mn-Ti基催化剂的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影响。通过各种表征结果分析发现,焙烧时间和p H值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活性几乎无影响。而焙烧温度、不同金属来源及柠檬酸量等制备条件的改变对催化剂的结构和低温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氧化还原性能和表面化学吸附氧等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其中制备条件为柠檬酸:金属离子=6:1、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5 h、p H=6、Mn(硝酸锰):Ti(钛酸四丁酯)=2:1时制备的Mn-Ti催化剂呈现出较优异的低温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为135℃时,该催化剂就可实现100%NOx转化率。同时,该催化剂还具有最宽的活性温度窗口,约为95~315℃。为了提高Mn-Ti基催化剂的低温NH3-SCR催化活性及抗硫性能,分别采用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和并流共沉淀法对Mn-Ti基催化剂进行Sm掺杂。考察不同制备方法、Sm含量及焙烧温度等对Sm-Mn-T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影响,分析经Sm改性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耐硫能力的变化。结果发现由并流共沉淀法制备出的0.1Sm-Mn-Ti-400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呈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低温NH3-SCR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m的掺入对0.1Sm-Mn-Ti-400催化剂在低温区的NOx转化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用,并具有最宽的活性温度窗口,约为60~315℃。通过各种表征综合对比分析发现,Sm元素的掺入,不仅通过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氧化还原性能、化学吸附氧量和表面Mn4+物种含量等提高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还能有效阻止SO2向SO3的转换,从而提升催化剂的耐硫性能。

段旭[3](2020)在《草酸钇结晶过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氧化钇的粒度大小决定了其应用的效果,不同粒度的氧化钇可以制取出不同领域所需要的材料。目前,国内外有关氧化钇的研究大都是在小颗粒氧化钇,而对大粒度的氧化钇的研究比较少。草酸沉淀法是制取较大粒径氧化钇的办法。草酸钇作为氧化钇的良好前驱体,其粒径大小直接决定了煅烧后得到氧化钇粒径的大小。因此本文以制备大颗粒的草酸钇为目标,对草酸钇结晶过程的结晶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且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各个因素对草酸沉淀氯化钇结晶过程的影响,从而得到草酸沉淀氯化钇结晶最优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热力学方面,由动态法测定了常压下318.15 K343.15 K草酸钇在不同浓度草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数据。采用Apelblat方程以及多项式经验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关联,关联结果良好,其中经验方程关联优于Apelblat方程。通过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了草酸钇在不同草酸溶液中溶解的溶解焓与溶解熵。结果表明,草酸钇在不同浓度的草酸溶液中的溶解过程均为非自发的放热过程,而且溶解过程中焓变对该过程的影响较大。在结晶动力学方面,采用间歇动态法,对草酸钇反应结晶过程进行研究。回归得到了草酸钇在草酸溶液中的成核速率方程及生长速率方程,并讨论了过饱和度、温度等因素对草酸钇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增大,草酸钇生长速度以及成核速度都会增大,且生长更容易发生;增大过饱和度,生长速度以及成核速度都会变大;增大悬浮密度,草酸钇成核速度也会随之变大。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通过考察温度,加料速度,草酸浓度,搅拌速率等条件对于草酸钇粒径的影响,最终确定出最优化操作工艺条件。利用响应曲面法获得的最优参数为:反应温度60℃,草酸加料速度1.01 ml/min,沉淀剂草酸浓度1.5mol/L。在该优化条件下,得到草酸钇的D50达到53μm。采用最优条件进行3次试验,得到实际的草酸钇的D50的平均值为51.8μm,试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2.26%,这表明响应曲面法建立的草酸钇D50的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红[4](2020)在《CeCl3溶液直接制备大比表面积CeO2的研究》文中指出稀土作为具有实用意义及发展远景的新型能源材料,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我国乃至全球现已查明资源量最大的矿床为以轻稀土资源为主的包头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其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96%左右,其中98%的稀土资源为镧、铈、镨和钕。我国在功能性材料中应用最多的元素是占稀土资源50%的轻稀土铈;传统氧化铈的制备方法是以液相法为主,包括沉淀法、水解法、溶胶-凝胶法和醇盐水解法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液相法制备氧化铈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反应的条件以及过程较苛刻,且在洗涤过程中易引入杂质、造成离子流失、消耗大量水等弊端。以氯化铈为原材料采用新型绿色短流程工艺(喷雾热解-焙烧法)制备大比表面积氧化铈的方法可有效避免以上缺点。结合热力学理论分析,对采用喷雾热解法制备大比表面积的氧化铈进行研究;首先在其他工况不变的情况下,即氯化铈-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5,载气压力为0.3MPa,二次焙烧温度为700℃、时间为2h条件下,研究喷雾热解温度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设置炉膛温度变量分别为500℃、650℃、750℃、850℃进行研究,当炉膛温度为650℃时,制备得到的氧化铈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小的晶粒尺寸,分别为40.21m2/g和19.19nm,故此温度为最佳喷雾热解温度。在喷雾热解温度确定的基础上,对氯化铈-柠檬酸的摩尔比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以确定出最佳的氯化铈-柠檬酸摩尔比;在确定的工况下即炉膛温度为650℃,载气压力为0.3MPa,二次焙烧温度为700℃、时间为瞬间焙烧(3min)的条件下,氯化铈-柠檬酸的摩尔比分别为1:0、1:0.5、1:1、1:1.5、1:2、1:2.5进行研究,当n(CeCl3):n(C6H8O7)=1:1.5时氧化铈为最大比表面积的最佳摩尔比,制备得到的氧化铈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小的晶粒尺寸,分别为87.02m2/g和11.84nm,故此摩尔比为最佳的氯化铈-柠檬酸摩尔比。在确定的喷雾热解温度和氯化铈-柠檬酸摩尔比的实验参数上对二次焙烧温度对氧化铈比表面积影响进行研究;在确定的实验参数下,即炉膛温度为650℃,载气压力为0.3MPa,氯化铈-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5,二次焙烧为瞬时焙烧,对二次焙烧温度分别为500℃、600℃、700℃、800℃进行研究,当二次焙烧温度为500℃时,制备得到的氧化铈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小的晶粒尺寸,分别为106.49m2/g和14.27nm,故此温度为最佳的二次焙烧温度。此外,研究中还发现由柠檬酸制备的前驱体溶液经喷雾热解法制备的氧化铈经二次焙烧后产品的氯离子含量明显降低,用SEM-EDS分析产品的氯离子含量在未检出至0.43%(个别最高)之间,其中700℃焙烧下送检样品氯离子含量仅为0.024%(采用化学法测定产品中氯离子的含量),低于稀土生产厂碳酸盐焙烧生成氧化铈产品中的氯离子含量。因此,综上可知以氯化铈为原材料,柠檬酸为添加剂采用新型绿色短流程工艺喷雾热解-焙烧法制备氧化铈的最佳实验工艺条件为:炉膛温度为650℃,氯化铈-柠檬酸摩尔比为1:1.5,载气压力为0.3MPa,二次焙烧温度为500℃的瞬时焙烧;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大比表面积氧化铈中的氯离子含量低于稀土生产厂以碳酸盐焙烧生成氧化铈中的氯离子含量。

朱远益[5](2020)在《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高效储能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研发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新型先进储能器件已经成为了当今新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关键。超级电容器是一类重要的新储能元件,其发展基石离不开高效的、理想的储能材料。因此,具有高容量的电极材料是解决电容器发展所需的一类重要物质。电极材料的性能与其本身的化学特性和物理性质有关,如导电性、微观结构和比表面积等。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被认为是一类高电化学活性、易制备、原料来源广泛的储能材料。基于此,本论文主要是围绕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电极材料的设计和调控进行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稀土钇(Y)元素可以改善电极材料的固有导电性,我们将钇作为掺杂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Y掺杂Ni(OH)2的复合材料。研究了Y掺杂量对Ni(OH)2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Ni(OH)2的晶相由?相向?相转变,且晶格间距增大;同时,在最佳掺杂量(Y3+/Ni2+摩尔比为10%)下合成的Y-Ni(OH)2材料获得的比表面积为119.35 m2/g。Y掺杂的Ni(OH)2在电流密度为1.5A/g下获得的最佳比容量为735.46 C/g,远高于未掺杂样品的279.7 C/g。同时,该材料经过3000个循环后,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其容量保持率为80.39%。(2)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有机表面活性剂,乙醇作为溶剂,160℃溶剂热反应15 h,合成一种高导电性的Y掺杂Ni(OH)2复合材料。研究了溶剂热条件下六水硝酸钇的起始加入量对Ni(OH)2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钇引入量的增加,Ni(OH)2的结晶度逐渐降低,但样品的比表面积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Y的引进加速了电极体系内部的反应动力学并提高了电荷转移效率。Y-Ni(OH)2电极不仅具有增强的比电容,而且获得了良好的寿命,其容量保持率为72.39%,优于未掺杂Ni(OH)2的48.7%。组装的Y-Ni(OH)2//AC的水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1093.7 W/kg时,获得了68.3 Wh/kg的能量密度。经过8000次循环后,该器件的保持率为82.37%。(3)采用Y作为掺杂剂,石墨烯作为额外导电物种,CTAB作为有机表面活性剂,通过一锅溶剂热法合成一种新型的Y-Ni(OH)2/石墨烯(Y-Ni/GNS)异质结构。Y和石墨烯的并入改善Ni(OH)2的导电性;同时石墨烯的引进改善了整个电极表面的湿润性,促进了电解质离子的渗透。Y-Ni/GNS异质结构在1 A/g下获得822.3 C/g的比容量,经过60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保持率达到了76.24%。组装成元件后,获得了81.6 Wh/kg的能量密度。(4)基于铝和镍的高电化学活性,我们采用烘箱热法(90℃/6h)将这两者掺杂到四氧化三钴中,合成了一种Al-Ni双掺杂的三元氧化物(AlNiCo-O)。在AlNiCo-O氧化物中,Ni、Co和Al这三者表现出强的协同电化学作用,同时镍钴金属提供了双重的氧化还原可逆反应。AlNiCo-O电极具有良好的电荷存储能力,在1 A/g下获得了1008.5 C/g的比容量。此外,基于AlNiCo-O电极组装的混合超级电容器在881.4 W/kg的功率密度下,具有63.3 Wh/kg的能量密度。(5)基于3D网状结构是由一种纳米薄膜和纳米线构成的网状材料,我们采用泡沫镍作为生长基底,通过水热(120℃/6h),随后高温(300℃/2h)退火获得Co3O4纳米线,然后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将NiCo-LDH均匀沉积在Co3O4纳米线表面,得到了一种Co3O4/NiCo-LDH网络结构。通过控制沉积时间,控制了Co3O4表面上的NiCo-LDH纳米薄膜的厚度;研究了NiCo-LDH的负载量对整个电极体系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NiCo-LDH膜的负载质量增加,Co3O4/NiCo-LDH电极的比电容也随之下降。在沉积时间120s下合成的Co3O4/NiCo-LDH电极的比容量最佳,为1067 C/g。组装的Co3O4/NiCo-LDH//AC器件获得了74.4 Wh/kg的能量密度,其对应的功率密度为989 W/kg,且经过7000次循环后,该器件的比电容仅损失了8.43%。(6)基于核壳结构是一种由纳米片/纳米线和纳米片组成的高性能储能材料,我们采用烘箱热法和电沉积法,构建了一种NiCo2S4纳米片包覆NiCo-LDH纳米片的核分支结构。高活性的NiCo2S4材料通过高效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整个体系提供大量的电荷,弥补了内层NiCo-LDH的不足。由于内外层活性物质之间具有强的协同电化学作用,核壳型NiCo2S4@NiCo-LDH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储能特性,在1 A/g下达到1385.7 C/g的比容量。组装的NiCo2S4@NiCo-LDH//AC元件具有93.21 Wh/kg的最大能量密度,展现出优异的存储能力。

高国华[6](2020)在《碳酸钠沉淀制备超细氧化钇的机理及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细氧化钇比普通氧化钇的光、耐热、化学等特性更加优良,并且价格更高,广泛应用于高新材料领域。目前多数超细氧化钇的制备工艺受制于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设备要求高等问题,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然而碳酸钠沉淀工艺具有成本低、无污染、操作简单等优势,易实现工业化,但是碳酸钠沉淀稀土料液不易结晶,而且在不引入分散剂的情况下难以获得分散性良好的超细氧化钇粉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氯化钇料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碳酸钠为沉淀剂,详细研究了碳酸钇的沉淀结晶过程以及焙烧过程,获得了碳酸钇沉淀结晶机理和焙烧机制,开发了超细氧化钇碳酸钠沉淀制备技术,最终得到了分散性良好的超细氧化钇。其沉淀结晶机理可以为其他晶型碳酸稀土的制备提供理论参考,本技术的开发实施也具有减少大量积压的普通氧化钇、提高稀土功能材料性能和产品附加值以及促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实时在线颗粒分析系统(FBRM-PVM)可实时原位在线追踪颗粒数目变化情况以及图像信息,能将结晶过程可视化。本文采用FBRM-PVM对碳酸钇沉淀结晶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温度和pH的实验研究发现,在80 oC,pH为5.96.0条件下,碳酸钇的结晶过程是诱导成核→晶粒生长→奥斯瓦尔德(Ostwald)熟化的动态平衡过程,此时可获得具有一定结晶度的沉淀产物。为了进一步增加碳酸钇的结晶度,又对碳酸钇的陈化过程和晶种循环过程进行了研究,其中陈化过程对碳酸钇的结晶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但其中存在的剪切成核和接触成核现象使得体系内颗粒平均粒径减小。而晶种循环过程中,晶种的核晶作用可以促进结晶转化并且加速Ostwald熟化,晶体生长过程为成核→针状和片状生长→针状与片状晶体聚集成类球形晶体,最终在1次晶种循环的条件下得到了粒径12.0μm且分散性均匀的晶型碳酸钇。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料液浓度等沉淀条件对碳酸钇粒径的影响,获得了沉淀最佳工艺。最终在并流加料、氯化钇浓度为1.0 mol·L-1、反应温度为40 oC、pH在5.5-6.5范围内、加料速度为10 mL·min-1、搅拌转速为600 r·min-1的较优条件下得到了结晶度较高、D50=14.8μm、(D90-D10)/2D50=0.64的Y2(CO3)3·2H2O。所得碳酸钇通过搅拌陈化,针状和片状聚集的类球形聚合晶体逐渐溶解分散,并转化为分散性均匀的小颗粒晶体,其在40oC条件下,搅拌陈化48 h后用1500 mL常温水自然过滤淋洗后获得了杂质含量低于100ppm、粒径D50=3.77μm、粒径分布(D90-D10)/2D50=0.70<1的超细碳酸钇。为实现超细碳酸钇焙烧过程中粒径等性质的遗传性,防止团聚,对上述获得的超细碳酸钇(Y2(CO3)3·2H2O)进行了热分解过程和动力学研究,发现其热分解过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焙烧温度低于350 oC时,失去自由水和结晶水,生成Y2(CO3)3,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在45.07、103.19 kJ·mol-1之间,指前因子A为3.68 s-1,反应级数在1.8左右;第二阶段:焙烧温度为350 oC546 oC时,Y2(CO3)3失去2个CO2,生成Y2O2CO3,受机理函数Avrami Erofeev(n=4)方程控制,对应的分解函数为g(α)=[-ln(1-α)]5,表观活化能E为385.44 kJ·mol-1,指前因子为A为7.71×1022 s-1,反应级数在1左右;第三阶段:焙烧温度大于546 oC时,Y2O2CO3继续失去一个CO2,生成Y2O3,受机理函数Avrami Erofeev(n=1/3)控制,对应的分解函数g(α)=[-7)9)(1-α)]1?3,表观活化能E为505.44 kJ·mol-1,指前因子为A为3.95×1028 s-1,反应级数在1左右。最后以上述热分解机理为指导,通过对焙烧条件的调控,发现超细碳酸钇在50 oC下干燥24 h,然后在200 oC保温3 h—350 oC保温1 h—550 oC保温2 h的三段式保温、升温速率9 oC·min-1的条件下得到了D50=3.00μm、(D90-D10)/2D50=0.89、晶体表面呈粒径40-50 nm的小颗粒聚集的超细氧化钇粉体,与二水碳酸钇的热分解机理具有一致性。

蒋小强[7](2020)在《新型铁氧体蒙脱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酰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水体铀污染的问题逐渐引起社会重视。吸附法是目前最为广泛的铀去除手段,但传统吸附材料往往因吸附能力低、回收分离性差、吸附选择性弱等不足,限制了其工业应用。因此,研究具有易分离特性、快速高效的新型铀吸附剂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论文采用尿素沉淀法制备出Y2O3包覆的Fe3O4、MnFe2O4、ZnFe2O4、CoFe2O4、NiFe2O4纳米颗粒,以及系列钇掺杂和无定型碱式碳酸钇改性的Fe3O4/蒙脱石、MnFe2O4/蒙脱石、ZnFe2O4/蒙脱石、CoFe2O4/蒙脱石、NiFe2O4/蒙脱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以上所制备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此外,通过热重分析仪(TGA)讨论了钇掺杂和碱式碳酸钇两种改性方法对铁氧体/蒙脱石的热稳定性,确定了碱式碳酸钇组分为Y(OH)CO3。进而,本论文研究了Y2O3@铁氧体、Y掺杂铁氧体/蒙脱石、无定型碱式碳酸钇改性铁氧体/蒙脱石复合材料的UO22+吸附性能。溶液pH=24范围内复合材料对UO22+的吸附最佳pH值为4。通过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讨论了接触时间、UO22+浓度对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的影响,Y2O3@铁氧体理论吸附容量为105.7227.2 mg·g-1,Y掺杂铁氧体/蒙脱石理论吸附容量为194.9450.5 mg·g-1,无定型碱式碳酸钇改性铁氧体/蒙脱石实际吸附容量为750922 mg·g-1。混合溶液(UO22+、Cr3+、Pb2+、Ni2+、Cd2+、Rb+)中复合材料对UO22+、Cr3+、Pb2+具有高吸附选择性,UO22+、Cr3+、Pb2+平衡吸附容量最高分别达到203 mg·g-1、196 mg·g-1、185 mg·g-1,高于同类材料的吸附选择容量。其吸附机理概述为UO22+与复合材料表面的羟基络合,金属阳离子与羟基形成表面单离子层,进而阻止共存离子的吸附,从而复合材料表现出吸附选择性。最后,本论文研究了所制备复合材料对UO22+的吸附循环和磁分离特性,吸附循环3次UO22+去除率>60%。综上,本论文通过不同钇化合物改性提高了铁氧体-蒙脱石的吸附能力,制备出的3类新型磁性吸附材料具有高吸附性且能通过外加磁场实现快速分离和回收,其在工业铀废水和铀矿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而以上研究也拓宽了磁性吸附材料的种类,为往后磁性吸附材料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张富青[8](2019)在《中空氧化铈基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催化增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环保型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光催化作为充分利用太阳能降解有机物、解水产氢(氧)、二氧化碳转换的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稀土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被认为是有巨大潜力的光催化半导体,其中氧化铈因为良好的紫外光响应能力和稳定性而受到关注。然而,氧化铈相对较差的光吸收能力以及高的电子-空穴对复合机率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设计具有良好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能力和高效电子-空穴对分离与转移能力的氧化铈基催化剂,对提高其光催化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论文选择从理论模拟计算入手,深入探讨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设计合成中空氧化铈基复合光半导体材料,并通过化学(物理)吸附、掺杂、形貌调控等技术手段优化其光催化性能;再通过系统表征其结构、形貌与光催化性能,并结合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瞬/稳态荧光光谱等手段综合分析复合材料的电子结构、电子-空穴对分离与转移机制,探讨其光催化增强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第一性原理对碳量子点复合中空氧化铈微球(CQDs/h-CeO2)的电子结构及其表面电荷密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引入CQDs之后,复合材料的能带间隙能够明显降低,对可见光的响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差分电荷密度理论计算对界面处的电荷转移进行了预测,理论上CQDs的引入阻止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对光催化反应是有利的。随后,通过水热法及浸渍手段制备得到了NCQDs/h-CeO2复合空心微球,对其结构及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发现NCQDs/h-CeO2的光吸收边在600 nm左右,较h-CeO2(450 nm)的吸收边明显红移,表明NCQDs的复合拓宽了材料的光吸收范围;其平带电位为-0.73 eV,明显比h-CeO2(-0.68 eV)更负;交流阻抗测试显示,其曲率半径小于h-CeO2,表明其表面光生载流子的传输速率高,有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在可见光照射下,NCQDs/h-CeO2复合材料降解罗丹明B的速率可达到h-CeO2材料的2.35倍。(2)以硫酸亚铁和硝酸铈为主要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Fe掺杂量的Fe/h-CeO2光催化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e掺杂可将材料的光吸收范围拓宽至可见光,并有效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其中0.25%的Fe/h-CeO2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降解RhB活性,降解效率可以达到h-CeO2的2倍。采用第一性原理对Fe/h-CeO2的电子结构及其态密度进行了理论模拟计算h-CeO2及Fe/h-CeO2的禁带宽度分别为1.62 eV和1.29 eV;掺杂Fe之后,对比纯态CeO2,复合材料的能带间隙明显减小;FT-IR、XPS及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少量Fe掺杂改变了h-CeO2的导带及价带能级位置,增加氧空位的数量,使得Fe/h-CeO2材料表面活性位点增多,有助于增强光催化活性。(3)以氧化铈中空微球为载体,萘二羧酸为有机配体,铁为金属中心,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系列Fe-MOFs/CeO2复合光催化剂。结果表明,复合样品以直径约为500 nm的中空CeO2微球为载体,表面为Fe-MOFs包覆的毛刺状壳层,壳层厚度约为100 nm。复合MOFs后,Fe-MOFs/CeO2样品的禁带宽度可降低至1.62 eV,均低于纯h-CeO2和MOFs,说明复合MOFs后可有效改善样品对光的响应范围及能带结构;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MOFs复合可引入具有π-π共轭结构的萘环,使光生电子空穴的传输路径更短,减少了体相中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同时,MOFs的包覆在提高样品吸附性能的同时还可改善样品表面与电解液之间的电荷传输特性,有效降低与电解液之间的电荷传输电阻,进一步提高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经暗吸附24 h并在可见光照射2 h后,Fe-MOFs/CeO2复合样品与纯h-CeO2分别降解了72%和45%的RhB。(4)以钇碳球作为模板,通过水热结合热处理方法得到了多层氧化铈/氧化钇复合空心微球,系统研究了复合微球的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多层微球的核层主要为Y2O3,壳层主要为CeO2,层与层之间存在较大空隙,以“点接触”方式结合;相比于纯h-CeO2空心球,Y2O3核层的引入可改变材料的电子结构,降低禁带宽度。由于YCe复合微球层层之间存在难以形成紧密结合的异质结界面,体系中可供电子、空穴传输的通道极少,使复合微球的电荷传输电阻相较于h-CeO2有大幅增加,阻碍了光生电子-空穴转移至材料表面的光催化活性中心,降低了光催化活性。

索浩[9](2019)在《基于FIR技术的稀土掺杂上转换测温材料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度的准确测量在工业生产、电子行业、科学研究、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等多个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众多测温技术中,基于稀土离子热耦合能级的荧光强度比技术具有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等优势,因而迅速成为了温度探测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稀土掺杂上转换测温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发光性质、低毒性、生物背景荧光干扰小、较深的组织穿透性等优点在生物组织或细胞内的温度探测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本论文以提高荧光强度比技术的灵敏度为宗旨,以构建多功能上转换纳米平台为目标,通过筛选基质和掺杂离子、控制合成条件、设计核壳结构等方案,旨在实现对上转换发光、温度传感和光热转换性能的优化,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理论探究,最终评估多功能上转换纳米平台在生物组织内测温和光热杀菌方面的应用潜力。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选取具有较低声子能量的新型复合氧化物Ba5Gd8Zn4O21为基质,Ho3+、Er3+和Tm3+离子为发光中心,Yb3+离子为敏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具有绿、红和蓝三基色发射的上转换荧光粉。我们分别实现了来自Ho3+离子高效稳定的上转换纯绿光发射和来自Er3+离子上转换发光颜色的双模调制,并详细探究了其发光和调制机理。我们进一步评估了基于Er3+绿光2H11/2/4S3/2和红光4F9/2的Stark能级以及Tm3+蓝光1G4的Stark能级的温度传感性能,并系统研究了发光颜色和掺杂浓度对灵敏度的影响。此外,利用荧光强度比技术监测了Tm3+/Yb3+共掺杂样品中的光热转换性能,这也为多功能上转换纳米平台的构建打下了前期基础。(2)从生物应用角度出发,选取稀土氟化物YF3为基质,Er3+和Tm3+离子为发光中心,Yb3+离子为敏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多重形貌的上转换微/纳米晶。我们系统分析了YF3:Yb3+/Er3+的形貌和尺寸对上转换发光和温度传感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了其在生物组织内测温的可能性。此外,通过增加Yb3+掺杂浓度提高了YF3:Yb3+/Tm3+微米晶位于“生物光学窗口区”的3F2,3→3H6与3H4→3H6跃迁强度比值。我们进一步评估了基于3F2,3/3H4能级的温度传感特性,并系统研究了Yb3+掺杂浓度对测温灵敏度和光热转换效应的影响,证明该体系在生物组织内的光学温度传感和光热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3)为了实现灵敏度的最优化,我们系统研究了基质声子能量和局部对称性扰动对上转换发光和温度传感特性的影响。首先,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实现了由Yb3+/Er3+共掺杂YF3向YOF和Y2O3的转变,并分析了上转换发光颜色调制的内在机理。利用J-O理论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详细分析了声子能量和化学键共价性与测温灵敏度的内在联系。此外,我们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三方相La2O3:Yb3+/Er3+纳米晶,并引入立方相Lu2O3和Y2O3作为对照,详细探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借助Eu3+作为荧光探针,我们详细研究了稀土离子的掺杂在三个基质中引起的局部对称性变化,很好地解释了La2O3:Yb3+/Er3+具有最强上转换发光的原因。通过对比三个样品的温度传感特性,我们结合J-O理论探究了基质局部对称性扰动与测温灵敏度的内在联系,并利用La2O3:Yb3+/Er3+纳米晶在组织内实现了高信噪比和灵敏度的实时温度探测,为上转换测温材料的性能优化提供了新思路。(4)为了避免980 nm激光对生物组织的热损伤,我们采用在808 nm处具有较大吸收截面的Nd3+作为敏化剂,并通过包覆SiO2提高体系的生物相容性,分别构建了Nd3+/Yb3+/Er3+共掺杂的蛋黄-蛋壳结构GdOF@SiO2和橄榄状LuVO4:@SiO2@Cu2S上转换纳米平台,并分析了三掺体系的能量传递过程。在808 nm激发下,系统研究了蛋黄-蛋壳结构、Nd3+离子掺杂和光热转换介质Cu2S包覆对上转换发光、光热转换和温度传感性能的影响。此外,我们探究了样品在808 nm激发下实现组织内“温度自监控”光热过程的潜力,并进一步评估了样品对细菌的光热杀伤效率。这种集荧光成像、温度传感和光学加热多功能于一体的808 nm响应上转换纳米平台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宗昊[10](2019)在《用于高温捕集CO2的氧化钙基材料颗粒的吸附及耐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变暖时代背景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众多的CO2分离方法中,钙循环脱碳技术(CaL)以其高吸附量且成本低廉的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此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两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氧化钙基CO2吸附剂在高温吸脱附循过程中会由于烧结而导致吸附效率逐渐降低。另一方面,氧化钙基吸附剂需要进行颗粒成型才能在流化床上进行应用,且流化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磨损,甚至会导致吸附剂跑剂而影响其循环利用,降低钙循环技术的经济性。挤出-滚圆法是将粉体吸附剂制作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吸附颗粒的一种简单方法。然而该方法在提高吸附颗粒机械性能的同时常常会以降低吸附颗粒的吸附性能为代价。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希望获得吸附性能及抗磨损性能俱佳的氧化钙基吸附材料。首先,文中筛选并使用四种造孔剂通过挤出-滚圆法制备了多种吸附颗粒,并对造孔剂添加量及造孔剂尺寸大小对吸附颗粒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造孔剂对吸附颗粒的作用特性。此外,本文还研究了Y2O3/MgO的添加对氧化钙基吸附剂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混合方式、湿法球磨水量及Y与Mg添加比例对合成吸附颗粒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发现添加5%聚乙烯造孔剂制得的吸附颗粒有最佳的CO2吸附量(0.155g/g)及煅烧后较高的机械抗磨损性能(4.0 N),比纯氢氧化钙吸附颗粒分别高出14%、25%。这主要由于造孔剂的使用使吸附颗粒内部孔隙结构得到改善,提高了吸附的化学控制阶段的反应速率,同时,低添加量造孔剂在低温时分解,减小了颗粒在高温煅烧时造成的机械强度损失。(2)造孔剂粒径的大小对钙基CO2吸附颗粒的性能有一定影响。造孔剂颗粒越小,吸附剂的吸附量越大,在机械性能方面,造孔剂尺寸为12微米时吸附颗粒达到最大的抗压强度。(3)实验中发现,采用湿法球磨制备出的吸附颗粒吸附性能最好,在用最佳的液固比1:1及Y2O3/MgO质量比2:1时制得的吸附颗粒有更优秀的循环吸附性能,同时在62个吸脱附长循环后,其吸附量为0.140 g/g,比纯氢氧化钙吸附颗粒提高31.2%。其原因主要是湿法球磨制得的吸附颗粒有更佳均匀的晶粒及固体载体分布,同时,颗粒内部的孔隙结构得到了提高。(4)在机械性能及抗磨损研究中发现,采用最佳固液比及Y2O3/MgO质量比的吸附颗粒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及抗磨损性能。其机械强度大小为9.0 N,较纯氢氧化钙颗粒提高约172.7%;经过10小时的磨损测试,其磨损率为0.419%,仅为纯氢氧化钙颗粒的1/3。本文对氧化钙基吸附剂的研究工作丰富了该方向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化利用钙循环技术提供了相关依据。

二、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rge Surface Area Yttrium Oxide by Precipitation Meth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rge Surface Area Yttrium Oxide by Precipitation Method(论文提纲范文)

(1)Ni/Y2O3催化氨分解制氢研究:载体的形貌及镍与载体相互作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氢能源
        1.1.2 氢能源载体-氨
    1.2 氨分解制氢
        1.2.1 氨分解制氢
        1.2.2 氨分解反应热力学分析
        1.2.3 热催化法氨分解反应机理
    1.3 氨分解制氢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1.3.1 氨分解催化剂的类型
        1.3.2 贵金属催化剂
        1.3.3 过渡金属催化剂
        1.3.4 合金催化剂
        1.3.5 氮化物和碳化物型催化剂
        1.3.6 氨分解催化剂失活探究
    1.4 氧化钇型催化剂结构以及用于氨分解制氢性能研究
        1.4.1 氧化钇材料介绍
        1.4.2 氧化钇用于氨分解催化剂的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气体以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及气体
        2.1.2 实验仪器
    2.2 催化剂的表征
        2.2.1 BET分析
        2.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5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2.6 氢气程序升温脱附(H_2-TPD)
        2.2.7 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3 催化剂活性测试装置
        2.3.1 催化剂活性测试
        2.3.2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第3章 Ni/Y_2O_3催化剂催化氨分解制氢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Y_2O_3载体的制备
        3.2.2 Ni/Y_2O_3催化剂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i/Y_2O_3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
    3.4 催化剂的表征
        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4.3 Y_2O_3载体与Ni/Y_2O_3催化剂的N_2吸脱附分析
        3.4.4 载体与催化剂的XRD分析
        3.4.5 新鲜催化剂的XPS分析
        3.4.6 H_2-TPR分析
        3.4.7 CO_2-TPD分析
        3.4.8 H_2-TPD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有序大孔(3DOM)Y-Al混合氧化物负载镍用于氨分解制氢反应
    4.1 引言
    4.2 催化剂的制备
        4.2.1 PMMA的制备
        4.2.2 载体的制备
        4.2.3 催化剂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载体和PMMA的SEM表征
        4.3.2 催化剂的SEM和TEM分析
        4.3.3 载体及催化剂的BET分析
        4.3.4 载体及催化剂的XRD分析
        4.3.5 H_2-TPR和 H_2-TPD分析
        4.3.6 CO_2-TPD分析
        4.3.7 XPS分析
        4.3.8 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时期的研究成果

(2)Mn-Ti基低温NH3-SCR催化剂的制备及Sm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NO_x的形成和危害
        1.1.2 NO_x的控制标准和净化技术
    1.2 烟气脱硝技术
        1.2.1 SNCR技术
        1.2.2 SCR技术
    1.3 低温NH_3-SCR催化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贵金属催化剂
        1.3.2 分子筛催化剂
        1.3.3 碳基催化剂
        1.3.4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4 低温NH_3-SCR催化剂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气体
    2.3 实验仪器
    2.4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2.4.1 扫描电镜测试
        2.4.2 氮气物理吸脱附测试
        2.4.3 X射线衍射测试
        2.4.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测试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5 催化剂活性性能评价
        2.5.1 实验装置
        2.5.2 催化剂性能测试及评价方法
第3章 Mn-Ti基催化剂的制备及NH_3-SCR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方法
    3.3 Mn-Ti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
        3.3.1 不同Mn-Ti配比时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及表征分析
        3.3.2 不同柠檬酸量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及表征分析
        3.3.3 改进柠檬酸量后不同Mn-Ti比的NH_3-SCR催化剂的表征及评价
        3.3.4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及表征分析
        3.3.5 不同焙烧时间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及表征分析
        3.3.6 不同pH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及表征分析
        3.3.7 不同金属源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及表征分析
        3.3.8 空速和SO_2对NH_3-SCR反应活性的影响
        3.3.9 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重复性试验
        3.3.10 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Sm改性Mn-Ti基催化剂低温NH_3-SCR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制备方法进行Sm改性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4.2.1 浸渍法进行Sm改性催化剂活性测试及表征分析
        4.2.2 溶胶凝胶法进行Sm改性催化剂活性测试及表征分析
        4.2.3 并流共沉淀法进行Sm改性催化剂活性测试及表征分析
    4.3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4.4 不同Mn源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4.5 SO_2 对低温NH_3-SCR反应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草酸钇结晶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稀土元素
        1.1.2 我国稀土资源概况
        1.1.3 稀土的应用
    1.2 稀土氧化物
        1.2.1 氧化钇概况
        1.2.2 常见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1.3 结晶理论概述
        1.3.1 晶体成核
        1.3.2 晶体生长
        1.3.3 结晶动力学研究基础与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结晶热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结晶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1.4.3 响应曲面法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草酸钇结晶热力学实验
        2.3.1 草酸钇溶解度计算
    2.4 草酸钇结晶动力学实验
        2.4.1 结晶动力学实验数据的测定
    2.5 草酸钇优化实验
第三章 草酸钇结晶热力学性质研究
    3.1 热力学理论研究
        3.1.1 固液相平衡
        3.1.2 状态方程法
        3.1.3 活度系数法
        3.1.4 经验简化方程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草酸钇在草酸溶液中的溶解度的测定
        3.2.2 草酸钇在草酸溶液中溶解度的关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草酸钇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4.1 结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2 实验数据处理与讨论
        4.2.1 结晶动力学模型的确定
        4.2.2 草酸钇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响应曲面法优化草酸钇结晶工艺
    5.1 结晶条件对草酸钇沉淀结晶的影响
        5.1.1 草酸加料速度对草酸钇粒度的影响
        5.1.2 温度对草酸钇粒度的影响
        5.1.3 搅拌速率对草酸钇粒度的影响
        5.1.4 草酸浓度对草酸钇粒度的影响
    5.2 响应曲面法优化草酸钇结晶
        5.2.1 响应实验设计
        5.2.2 模型建立及回归分析
        5.2.3 草酸钇D50的响应曲面分析
    5.3 最优结果分析及模型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CeCl3溶液直接制备大比表面积Ce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稀土
    1.2 世界及我国稀土资源概况
        1.2.1 世界稀土资源概况
        1.2.2 国内稀土资源
    1.3 大比表面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3.1 负载CeO_2的大比表面积γ-Al_2O_3 的制备及应用
        1.3.2 大比表面积氧化钕的制备及应用
        1.3.3 大比表面积α-MnO_2的制备及应用
        1.3.4 大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
        1.3.5 Y掺杂CeO_2大比表面积材料
    1.4 现有制备稀土氧化物的方法
        1.4.1 溶胶-凝胶法(Sol-Gel)
        1.4.2 水热法
        1.4.3 电化学法
        1.4.4 沉淀法
        1.4.5 微乳液法
        1.4.6 尿素水解法
        1.4.7 其他方法
    1.5 喷雾热分解技术概况
    1.6 喷雾热分解法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1.6.1 喷雾热解法在制备薄膜中的应用
        1.6.2 喷雾热解法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1.6.3 喷雾热解法在催化剂材料中的应用
        1.6.4 喷雾热解法在制备高温超导氧化物薄膜材料中应用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课题创新点
2 实验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备
    2.2 检测仪器
        2.2.1 X射线衍射仪
        2.2.2 双离子场发射扫描电镜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2.4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
    2.3 实验原料
    2.4 实验过程
    2.5 实验方案设计
3 喷雾热解温度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
    3.1 反应方程的热力学分析
    3.2 Scherrer公式
    3.3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3.4 喷雾热解温度变量下XRD物相分析
    3.5 二次焙烧样品电镜扫描分析及能谱分析
    3.6 二次焙烧样品透射电镜分析
    3.7 二次焙烧样品比表面积分析
    3.8 粒径分析
    本章小结
4 柠檬酸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
    4.1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4.2 柠檬酸变量下XRD物相分析
    4.3 二次焙烧样品电镜扫描分析
    4.4 二次焙烧样品透射电镜分析
    4.5 二次焙烧样品比表面积分析
    4.6 粒径尺寸分析
    本章小结
5 二次焙烧条件对氧化铈比表面积的影响
    5.1 二次焙烧时间的影响
    5.2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5.3 二次焙烧样品XRD物相分析
    5.4 不同焙烧温度下电镜扫描分析及能谱分析
    5.5 二次焙烧样品透射电镜分析
    5.6 二次焙烧样品比表面积分析
    5.7 粒径尺寸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超级电容器的概述
        1.1.1 双电层电容器
        1.1.2 法拉第赝电容器
        1.1.3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1.2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1.2.1 基于RuO2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1.2.2 基于MnO2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1.2.3 基于镍钴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水热法制备钇掺杂氢氧化镍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钇掺杂氢氧化镍的制备
        2.2.2 材料的表征
        2.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2.3.1 Y-Ni(OH)_2的基本特性
        2.3.2 Y-Ni(OH)_2的电化学性能
        2.3.3 Y-Ni10//AC器件的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溶剂热法制备钇掺杂氢氧化镍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钇掺杂氢氧化镍的制备
        3.2.2 材料的表征
        3.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3.3.1 Y-Ni(OH)_2的基本特征
        3.3.2 Y-Ni(OH)_2的电化学性能
        3.3.3 YNi5//AC器件的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钇掺杂氢氧化镍复合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Y-Ni(OH)_2/石墨烯的制备
        4.2.2 材料的表征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4.3.1 Y-Ni(OH)_2/石墨烯的基本特征
        4.3.2 Y-Ni(OH)_2/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
        4.3.3 Y-Ni/GNS//AC器件的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三元AlNiCo-O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三元AlNiCo-O氧化物的制备
        5.2.2 材料的表征
        5.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5.3.1 三元AlNiCo-O氧化物的基本特征
        5.3.2 三元AlNiCo-O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
        5.3.3 AlNiCo-O//AC器件的性能
    5.4 本章小结
6 Co_3O_4/NiCo-LDH网络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Co_3O_4/NiCo-LDH材料的制备
        6.2.2 材料的表征
        6.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6.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6.3.1 Co_3O_4/NiCo-LDH材料的基本特征
        6.3.2 Co_3O_4/NiCo-LDH的电化学性能
        6.3.3 Co_3O_4/NiCo-LDH//AC器件的性能
    6.4 本章小结
7 CoNi-LD@NiCo2S4 核壳结构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CoNi-LDH@NiCo_2S_4 材料的制备
        7.2.2 材料的表征
        7.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7.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7.3.1 CoNi-LDH@NiCo_2S_4 材料的基本特征
        7.3.2 CoNi-LDH@NiCo_2S_4 的电化学性能
        7.3.3 CN-LDH@NCS NSs//AC器件的性能
    7.4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碳酸钠沉淀制备超细氧化钇的机理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氧化钇的性质及资源现状
        1.1.2 超细氧化钇的优势及应用
    1.2 超细氧化钇的制备方法
        1.2.1 固相法
        1.2.2 传统沉淀法
        1.2.3 新型合成方法
    1.3 晶体的成核生长过程
        1.3.1 沉淀过程
        1.3.2 陈化过程
        1.3.3 焙烧过程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实验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过程
        2.2.1 碳酸钇沉淀结晶过程研究
        2.2.2 超细碳酸钇制备工艺研究
        2.2.3 超细碳酸钇热分解行为研究
    2.3 测试方法
第三章 碳酸钇沉淀结晶过程研究
    3.1 温度-pH对碳酸钇沉淀结晶过程的影响
        3.1.1 沉淀结晶过程最佳温度-pH的确定
        3.1.2 沉淀结晶过程的原位粒径及实时图像分析
        3.1.3 沉淀结晶过程产物的XRD、SEM和粒径变化分析
    3.2 陈化过程对碳酸钇结晶过程的影响
        3.2.1 沉淀产物陈化过程探索
        3.2.2 陈化过程的原位粒径及实时图像分析
        3.2.3 陈化过程产物的XRD、SEM和粒径变化分析
    3.3 晶种循环对碳酸钇结晶过程的影响
        3.3.1 晶种循环过程探索
        3.3.2 晶种循环过程的原位粒径及实时图像分析
        3.3.3 晶种1 次循环过程所得碳酸钇的XRD、SEM和粒径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细碳酸钇制备工艺研究
    4.1 沉淀工艺的选择
        4.1.1 氯化钇浓度对碳酸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4.1.2 氯化钇加料速度对碳酸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4.1.3 搅拌转速对碳酸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4.1.4 沉淀温度对碳酸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4.2 陈化过程对碳酸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4.2.1 陈化温度和陈化时间的确定
        4.2.2 陈化搅拌器的选择
    4.3 不同洗涤方式对杂质含量的影响
        4.3.1 抽滤淋洗的影响
        4.3.2 自然过滤淋洗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细碳酸钇热分解机理及焙烧制度研究
    5.1 超细碳酸钇热分解过程研究
    5.2 超细碳酸钇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5.2.1 Kissinger法求解活化能与指前因子
        5.2.2 Ozawa-Flynm-Wall法求解热分解活化能
        5.2.3 Crane法计算热分解反应级数
        5.2.4 Coats-Redfem法研究热分解反应机理
    5.3 焙烧制度研究
        5.3.1 焙烧温度对氧化钇晶型、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5.3.2 升温速率对氧化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5.3.3 保温时间对氧化钇晶型、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5.3.4 分段焙烧对氧化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新型铁氧体蒙脱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酰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铀污染的概述
        1.1.1 铀污染的来源
        1.1.2 铀污染的危害
        1.1.3 铀污染的治理
    1.2 磁性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磁性吸附材料的概述
        1.2.2 磁铁矿/磁赤铁矿吸附材料
        1.2.3 铁氧体吸附材料
        1.2.4 无机表面改性磁铁矿吸附材料
        1.2.5 有机表面改性磁铁矿吸附材料
    1.3 蒙脱石及其磁改性吸附材料、钇氧化物吸附材料
        1.3.1 蒙脱石及其磁改性吸附材料
        1.3.2 钇氧化物吸附材料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1.4.1 论文立意
        1.4.2 论文思路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表征方法
    2.2 吸附实验
        2.2.1 零电荷点的表征
        2.2.2 铀酰离子的标准吸附曲线
        2.2.3 共存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
        2.2.4 理论吸附模型
第三章 Y_2O_3 包覆MFe_2O_4 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UO_2~(2+)吸附性能
    3.1 Y_2O_3 包覆MFe_2O_4 纳米颗粒的制备
    3.2 Y_2O_3 包覆MFe_2O_4 纳米颗粒的表征
        3.2.1 结构表征
        3.2.2 形貌表征
    3.3 Y_2O_3 包覆MFe_2O_4 纳米颗粒的吸附研究
        3.3.1 零电荷点表征
        3.3.2 pH值的影响
        3.3.3 吸附动力学
        3.3.4 吸附等温线
        3.3.5 循环稳定性表征
        3.3.6 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掺杂MFe_2O_4/MM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UO_2~(2+)吸附性能
    4.1 Y掺杂MFe_2O_4/MMT复合材料的制备
    4.2 Y掺杂MFe_2O_4/MMT复合材料的表征
        4.2.1 结构表征
        4.2.2 形貌表征
        4.2.3 热稳定性
    4.3 Y掺杂MFe_2O_4/MMT复合材料的吸附研究
        4.3.1 零电荷点表征
        4.3.2 pH值的影响
        4.3.3 吸附动力学
        4.3.4 吸附等温线
        4.3.5 循环稳定性表征
        4.3.6 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定型碱式碳酸钇改性MFe_2O_4/MMT材料的制备及其UO_2~(2+)吸附性能
    5.1 无定型碱式碳酸钇复合MFe_2O_4-MMT材料的制备
    5.2 无定型碱式碳酸钇复合MFe_2O_4-MMT材料的表征
        5.2.1 结构表征
        5.2.2 形貌表征
        5.2.3 热稳定性
    5.3 无定型碱式碳酸钇复合MFe_2O_4-MMT材料的吸附研究
        5.3.1 零电荷点表征
        5.3.2 pH值的影响
        5.3.3 吸附动力学
        5.3.4 吸附等温线
        5.3.5 循环稳定性表征
        5.3.6 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复合材料吸附机理的研究
    6.1 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
    6.2 铁氧体对复合材料UO_2~(2+)吸附性能的影响
    6.3 不同钇氧化物改性对复合材料UO_2~(2+)吸附性能影响
    6.4 复合材料吸附选择性机理的研究
    6.5 研究展望
    6.6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中空氧化铈基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催化增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半导体光催化的研究进展
        1.2.1 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1.2.2 增强光催化反应活性的策略
    1.3 氧化铈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
    1.4 氧化铈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氧化铈基光催化材料的合成
        1.4.2 氧化铈基光催化材料应用
        1.4.3 氧化铈基光催化材料的设计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氮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氧化铈空心微球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机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简要说明
        2.2.3 样品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eO_2及CQDs/CeO_2的能带结构及表面电荷转移的理论模拟
        2.3.2 NCQDs/h-Ce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组成分析
        2.3.3 NCQDs/h-Ce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微观结构与形貌表征
        2.3.4 NCQDs/h-Ce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孔隙结构与比表面积
        2.3.5 NCQDs/h-Ce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及电子结构
        2.3.6 NCQDs/h-CeO_2光催化性能
        2.3.7 NCQDs/h-CeO_2光催化反应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Fe元素掺杂氧化铈中空微球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铁掺杂中空微球(Fe/h-CeO_2)的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掺杂CeO_2的能带结构及光吸收性能理论模拟计算
        3.3.2 Fe/h-CeO_2的晶体结构及组成分析
        3.3.3 Fe/h-CeO_2的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
        3.3.4 Fe/h-CeO_2的光电性能测试
        3.3.5 Fe/h-CeO_2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Fe基MOFs复合中空氧化铈微球的设计及其光催化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试剂与仪器
        4.2.2 样品制备
        4.2.3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e-MOFs/h-CeO_2的物相组成与分子结构
        4.3.2 Fe-MOFs/h-CeO_2的微观形貌及孔隙结构
        4.3.3 Fe-MOFs/h-CeO_2的光吸收性质及能带结构
        4.3.4 Fe-MOFs/h-CeO_2的光催化降解RhB的活性
        4.3.5 Fe-MOFs/h-CeO_2的电荷分离及转移机理
        4.3.6 光催化增强机制
    4.4 结论
第5章 氧化钇/氧化铈多层中空微球的设计及其光催化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试剂与仪器
        5.2.2 样品制备
        5.2.3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钇铈微球(YCe)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
        5.3.2 钇铈微球(YCe)的形貌及形成机制
        5.3.3 钇铈微球(YCe)的孔隙结构和光吸收性能及分析
        5.3.4 钇铈微球(YCe)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5.3.5 YCe微球的电荷分离与转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论文的创新点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9)基于FIR技术的稀土掺杂上转换测温材料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稀土离子简介
    1.3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
        1.3.1 上转换发光机制
        1.3.2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
    1.4 基于热耦合能级的荧光强度比技术
        1.4.1 基于热耦合能级荧光强度比技术的原理
        1.4.2 基于热耦合能级荧光强度比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手段
    2.1 样品的制备方法
    2.2 实验试剂和设备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和结构精修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散射光谱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2.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5 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
第三章 Ba_5Gd_8Zn_4O_(21):Yb~(3+)/RE~(3+)(RE=Ho,Er, Tm)体系的上转换发光及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样品的制备
    3.3 Ba_5Gd_8Zn_4O_(21):Yb~(3+)/Ho~(3+)的高效上转换绿光发射机理探究
        3.3.1 晶体结构分析
        3.3.2 上转换发光稳定性分析
        3.3.3 高效上转换纯绿光发射的机理分析
    3.4 Ba_5Gd_8Zn_4O~(21):Yb~(3+)/Er~(3+)的双模上转换光谱调制和温度传感研究
        3.4.1 晶体结构分析
        3.4.2 掺杂浓度对上转换发光颜色的调制
        3.4.3 激光脉冲宽度对上转换发光颜色的调制
        3.4.4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3.5 Ba_5Gd_8Zn_4O_(21):Yb~(3+)/Tm~(3+)的上转换温度传感和光热转换特性研究
        3.5.1 晶体结构分析
        3.5.2 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3.5.3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3.5.4 光热转换特性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F_3:Yb~(3+)/RE~(3+)(RE=Er,Tm)上转换微/纳米晶的形貌调控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样品制备及表征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组织内温度传感实验
    4.3 YF_3:Yb~(3+)/Er~(3+)上转换微/纳米晶的形貌调控和组织内温度传感研究
        4.3.1 晶体结构和形貌调控
        4.3.2 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4.3.3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4.3.4 组织内温度传感实验
    4.4 YF_3:Yb~(3+)/Tm~(3+)上转换微米晶在“生物光学窗口区”的温度传感和光热转换特性研究
        4.4.1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4.4.2 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4.4.3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4.4.4 光热转换特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质声子能量和局部晶体场扰动对上转换发光和温度传感特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样品制备及表征
        5.2.1 样品的制备
        5.2.2 组织内温度传感实验
    5.3 基质声子能量对上转换发光和温度传感特性的影响
        5.3.1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5.3.2 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5.3.3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5.4 基质局部晶体场扰动对上转换发光和温度传感特性的影响
        5.4.1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5.4.2 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5.4.3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5.4.4 组织内温度传感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集光学测温和加热于—体的Nd~(3+)敏化上转换纳米光热转换体系的构建
    6.1 引言
    6.2 样品制备及表征
        6.2.1 样品的制备
        6.2.2 组织内“温度自监控”光热实验
        6.2.3 光热杀菌实验
    6.3 808 nm激发的蛋黄-蛋壳结构GdOF:Nd~(3+)/Yb~(3+)/Er~(3+)@SiO_2纳米胶囊的温度传感和光热转换特性研究
        6.3.1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6.3.2 上转换发光和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6.3.3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6.3.4 组织内“温度自监控”光热实验
        6.3.5 光热杀菌实验
    6.4 808 nm激发的LuVO_4: Nd~(3+)/Yb~(3+)/Er~(3+)@SiO_2@Cu_2S空心纳米平台的温度传感和光热转换特性研究
        6.4.1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6.4.2 上转换发光和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6.4.3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6.4.4 组织内“温度自监控”光热实验
        6.4.5 光热杀菌实验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10)用于高温捕集CO2的氧化钙基材料颗粒的吸附及耐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钙材料CO_2吸附性能研究
        1.2.1 钙前驱体筛选
        1.2.2 水合活化
        1.2.3 添加/掺杂改性
        1.2.4 吸附剂合成
    1.3 钙基吸附剂颗粒成型与抗磨损研究
        1.3.1 颗粒成型方法
        1.3.2 粘接剂筛选
        1.3.3 颗粒磨损评价方法
    1.4 文献总结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2 吸附材料制备、测试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装置
    2.2 颗粒制备
        2.2.1 材料混合
        2.2.2 颗粒成型
    2.3 性能测试
        2.3.1 吸附性能测试
        2.3.2 机械性能
    2.4 材料表征
        2.4.1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
        2.4.2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3 掺杂造孔剂的钙基吸附剂颗粒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造孔剂热解性能分析
    3.3 吸附颗粒基础表征
    3.4 造孔剂种类的影响
        3.4.1 吸附颗粒CO_2吸脱附性能
        3.4.2 吸附颗粒机械性能评价
    3.5 造孔剂添加量的影响
        3.5.1 吸附颗粒CO_2吸脱附性能
        3.5.2 吸附颗粒机械性能评价
    3.6 造孔剂颗粒尺寸的影响
        3.6.1 吸附颗粒CO_2吸脱附性能
        3.6.2 吸附颗粒机械性能评价
    3.7 本章小结
4 氧化钙基吸附剂Y_2O_3/MgO添加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混合方法的影响
        4.2.1 吸附颗粒基础表征
        4.2.2 吸附颗粒CO_2吸脱附性能
        4.2.3 吸附颗粒机械性能评价
    4.3 湿法球磨水量的影响
        4.3.1 吸附颗粒CO_2吸脱附性能
        4.3.2 吸附颗粒机械性能评价
    4.4 Y_2O_3与MgO比例影响
        4.4.1 吸附颗粒CO_2吸脱附性能
        4.4.2 吸附剂机械性能
    4.5 吸附剂长循环及流化态磨损测试
        4.5.1 吸附剂长循环吸附性能
        4.5.2 吸附剂流化态磨损性能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rge Surface Area Yttrium Oxide by Precipitation Method(论文参考文献)

  • [1]Ni/Y2O3催化氨分解制氢研究:载体的形貌及镍与载体相互作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D]. 余英智. 南昌大学, 2021
  • [2]Mn-Ti基低温NH3-SCR催化剂的制备及Sm改性研究[D]. 杨敬超.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草酸钇结晶过程优化研究[D]. 段旭.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CeCl3溶液直接制备大比表面积CeO2的研究[D]. 李红.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5]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 朱远益.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6]碳酸钠沉淀制备超细氧化钇的机理及工艺研究[D]. 高国华.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7]新型铁氧体蒙脱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铀酰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D]. 蒋小强.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中空氧化铈基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催化增强机制研究[D]. 张富青. 武汉科技大学, 2019(08)
  • [9]基于FIR技术的稀土掺杂上转换测温材料特性研究[D]. 索浩. 西北大学, 2019(01)
  • [10]用于高温捕集CO2的氧化钙基材料颗粒的吸附及耐磨性能研究[D]. 张宗昊.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沉淀法合成大比表面积氧化钇及其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