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装备整体概念体系研究

卫星装备整体概念体系研究

一、卫星装备总体概念体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伟[1](2020)在《群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在FAST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系统工程、复杂系统和复杂性的研究是当前各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研究人员面临越来越多的跨多学科的极大或极小的复杂系统工程。复杂系统工程在经济或科技发展中往往处于重要地位,有着较高的可靠性要求;这些系统多数处于研制、开发阶段,可借鉴的经验极少,在试验和投产初期故障较多;系统运行中有较详实的现场记录,但如何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需要做深入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研究团队前期在大型工程运输车辆、桥梁架设装备、冶金行业液压系统领域所展开的创新设计和可靠性研究工作,在给出群系统的定义、性质、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群系统基本理论体系,分析其功能实现过程,构建群系统可靠性工程方法,并在FAST射电望远镜可靠性工程中进行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给出了群系统、子系统和族系统概念和分类标准;从群系统集合性角度确定了群系统的数学符号、矩阵构造和图像呈现方法;提出系统同态概念,结合同态系数及计算方式,给出了同态分析的过程,建立了群系统同态判定标准;给出了在群系统理论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扩展研究的设计方法、可靠性工程、运行管理、反馈体系及应用探索等内容。(2)从群系统的功能性角度分析了影响群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要素及判断关键影响因素的方法,指导群系统的运行维护;基于目标导向的基本思想,提出了采用k-均值聚类的族系统划分方法,并分析了族系统数量的选择和评价指标计算;提出了群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和可视化方法;总结了子系统协调控制的形式及方法;给出了群系统的结构模型、系统合作协议的形式。(4)构建了群系统可靠性框图和模糊马氏退化数学模型表述形式,分析了群系统中的子系统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归纳出群系统的“三化两性”可靠性设计准则,设计了群系统的AGREE可靠性分配、降额设计和冗余可靠性设计方法,运用Duane模型和AMSAA模型完成了群系统可靠性增长分析,提出了基于阈值选择的群系统动态寿命预测方法,制定了群系统可靠性管理措施。(5)分析了FAST射电望远镜群系统的结构,采用python编程语对FAST健康监测数据进行了清洗及可视化,在分析了液压促动器单个系统的原理及构成基础上,开展了增长试验,建立了FAST液压促动器群系统可靠性模型,依托相关监测数据对可靠性模型进行验证,提出模型优化方案并进一步展开应用,根据可靠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了FAST射电望远镜的运维策略,保障FAST的科学观测与安全高效运维。对一类具有典型可归纳特点的复杂系统的特点、性质、概念、体系、功能和可靠性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群系统基本概念、性质及分类,研究了基本的描述研究方法及理论内容,分析了功能实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数据挖掘、协调控制、评价反馈等相关内容,提出了群系统可靠性工程方法并在FAST射电望远镜可靠性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胡雅璐[3](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以必修一人教版“水循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地理教学将逐渐向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向发展,而深度学习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地理概念则是串联地理知识的核心与关键词,是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学生对于地理概念的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深度学习与地理概念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采用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深度学习与地理概念的内涵、特征以及地理概念教学的现状、教学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基于地理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与深度学习的特征,利用专家咨询法,制定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诊断量表。同时,结合两位教学水平有所差距的教师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情况,对两位教师的课堂进行了诊断。第二,通过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本文总结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思想上,刚入职的地理教师忽视了地理概念的重要性;在概念感知教学阶段,忽视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学生间的感知差异;在概念理解教学阶段,忽视了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学生的思维过程、讨论活动的作用以及学生间的认知差异;在概念建构教学阶段,忽视了学生地理概念体系的完善;在概念形成教学阶段,忽视了对学生地理观念的培养。结合两位教师的跟踪访谈,笔者总结了造成两位教师教学有所差距的原因: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理论研究不足;学情分析不足;生本意识淡薄;活动设计不完善以及教学调控能力较弱。第三,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策略。概念感知阶段,教师应提供较多的直观地理事物,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表象,从学生已知和已有经验出发,建立概念间的关系,为概念的深度学习打下基础。概念理解阶段,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增加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以掌握概念的本质,达成深度理解;概念建构阶段,教师应关注到学生的迷思概念、新旧概念之间的对比,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达成概念转变,建立概念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新概念的深度建构;概念形成阶段,面向实际问题解决,帮助学生完成概念迁移,挖掘概念所蕴藏的深层地理意义,以促进学生获得深度感悟。最后,本文根据所提出的教学策略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实例,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实践地理教学参考。

韩淼[4](2019)在《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以乌江风景道路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域旅游和自驾车时代的到来,以及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大力实施,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时代趋势。风景道,作为交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新型旅游功能区、旅游产品和线型旅游目的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风景道必须由一条风景道向着风景道路网发展,与更大区域范围内旅游景区景点、城镇、交通枢纽等连接,实现网络化、多元化、系统化,才能更好实现交通流和旅游流顺畅,促进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并释放出强大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目前,学界对风景道路网研究尚属零星,而快速发展的风景道社会实践又亟待理论的指导,因此,对风景道路网进行理论研究,从本质上去把握和理解风景道路网,以指导和推动实践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研究基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将定性分析、定量研究、交叉学科知识应用和软件辅助技能等相结合,系统地对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以及风景道路网布局展开研究,以厘清风景道路网本质属性,为贵州省乌江风景道路网的发展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研究基础、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研究基础。研究基础为论文研究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深刻分析交旅融合发展、风景道发展背景下,提出开展风景道路网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研究价值和意义等;分别对公路网和风景道路网的概念体系、布局方法、节点重要度法布局等进行研究综述,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及贡献,发现研究不足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风景道路网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值得研究探索的方向;确定本文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分别是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构建,以及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研究。一是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构建。目前,风景道路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不足,立足于旅游学、交通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视野下,首次系统地构建了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提出了风景道路网概念,界定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风景道路线等;研究了风景道路网要素构成,对构成要素类型、构成原理等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风景道路网节点类型及功能特征,提出风景道路网组合节点,并对风景道路线等级划分、与一般公路关系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在继承传统公路网功能和特征基础上,完善了风景道路网功能和特征;深刻剖析风景道路网形成机理,提出了作用模式;完善了风景道路网布局概念、内容、目标、原则和影响因素等;最后,比较和总结风景道路网与一般公路网的区别与联系。论文从旅游和交通整体视角,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风景道路网内涵和本质属性,从源头厘清风景道路网相关基础理论,为进一步开展风景道路网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研究。风景道路网布局是实现合理构建风景道路网的重要途径。目前,对风景道路网布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泛风景道路网展开,且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研究基础,在系统分析公路网主要布局理论适宜性基础上,提出应用节点重要度法来布局风景道路网,并对此系统地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应用于风景道路网布局的局限性,并提出方法改进思路。其次,构建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从节点重要度指标、节点类别权重和指标权重,以及节点组合等方面构建新模型,是对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的继承、改进和创新;根据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结合风景道路网节点与风景道路线类型及等级的相关性,提出了风景道路网节点层次划分方法。最后,研究了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包括理论布局方案设计以及方案调整两方面,分别是:将路段重要度、空间连通圆与图论最小树理论结合,求解风景道路网最优树,是理论最优布局方案;提出理论布局方案优化调整的关键要点和思路。实证研究。将构建的风景道路网理论、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应用于贵州省乌江风景道路网,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研究区概况,包括自然地理、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社会经济等;其次,构建了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体系;再次,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布局应用于乌江案例,包括选择节点重要度指标和数据,计算节点类别权重和指标权重,计算节点重要度,划分节点层次,以及逐层求解乌江风景道路线重要度最优树,得到路网最优树,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对理论布局方案进行调整,最后形成合理的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案。通过将风景道路网理论和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方法应用于乌江案例,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能够较好地指导风景道路网的建设实践,具有实践应用意义和价值。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首次提出了风景道路网概念,初步构建了风景道路网相关理论基础,对风景道路网构成要素、风景道路网节点、风景道路线、功能及特征、形成机理、布局内容、与一般公路网区别与联系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解读和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二是基于风景道路网理论研究,从风景道路网节点体系、节点组合、节点与风景道路线类型及等级的相关性等分析,建立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指标体系、节点类别权重和属性权重,创新构建了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

苗海超[5](2019)在《《韩国国防:何去何从》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一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2018年,韩国发布了“国防改革2.0”计划,开启了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为朝鲜半岛周边主要国家之一,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韩国此次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相关动向。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选取的翻译材料是韩国前国防科学研究所所长郑洪勇所着的《韩国国防:何去何从》。该书作者对当前韩国的国防安全形势做出了评估,同时针对此前韩国国防改革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并就未来韩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篇翻译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阐明了此次翻译实践的目的;第二章是翻译项目简介,介绍本次翻译实践的背景、作品以及作者;第三章是翻译过程描述,叙述了本次翻译实践的整个过程以及翻译前后期的相关工作;第四章是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在这一章,笔者对本次翻译实践运用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韩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军事类文本的特点,分别从词汇、句子、篇章和文体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第五章是结语,总结本次翻译实践的收获和启示,反思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能够提升自己的韩汉翻译水平,进一步掌握韩汉翻译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加深自己对韩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了解,同时为我国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借鉴。

郑开雄[6](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丁聪[7](2017)在《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九一一”事件以后,面对风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小布什政府开启了新一轮军事改革。美国军事改革思想作为引领这场改革实践的指导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军事改革思想是一个动态的思想、理论、概念体系,渗透进了这场改革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和罗伯特·盖茨在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持续不断地推动美国军事制度的改革,试图满足美国打赢当下战争和赢得未来挑战的需求。拉姆斯菲尔德就任国防部长期间,积极推动美军转变军事学说,改革美军组织结构,调整军政关系,强化文官对军队的控制。另外,美国还广泛利用最新的技术,大力推动部队联合作战。盖茨就任国防部长后,继续推动美国的军事制度改革。他推动美国军事力量的再平衡,调整军队的官僚体制,平衡军政关系,革新军种文化,改革国防部的商业模式,并针对新兴国家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战略提出了应对措施。尽管在拉姆斯菲尔德和盖茨的军事制度改革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阻力,但是其改革仍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军事制度,影响到未来美国军事变革的趋势。

张旺勋[8](2015)在《基于复杂交互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方法》文中认为武器装备体系通过诸多子系统的交互协同来实现一定作战目标,完成武器装备单独运行难以完成的使命任务。然而其通过集成和相互作用产生新能力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安全问题。如武器装备体系整体的脆弱性问题;系统间交互关系可能面临的威胁风险;单个系统的故障、失效在体系中的传播、转化带来的级联效应;多个系统异常在体系中消极涌现的组合效应等。这些体系级的安全问题,与体系整体结构以及多系统的复杂交互有关,在武器装备集成到武器装备体系之前,一般不会出现也不属于单一装备系统安全的考虑范畴;另外武器装备体系安全问题涉及多方系统,难以在系统级考虑和解决。而传统的装备安全分析方法对武器装备体系安全问题分析存在不足,尤其是对武器装备体系整体的脆弱性、多系统交互关系异常、系统或链路异常在体系中的级联效应、组合效应等分析能力有限。因此需提出适应于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模型和分析方法,研究武器装备体系级的安全问题,为查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分析评价体系威胁风险提供技术支撑。论文在明确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基于体系工程有关涌现和复杂交互关系的思想,结合复杂网络、功能依赖网络等网络分析技术,从体系内部系统之间复杂交互关系的角度,提出面向武器装备体系的安全性建模分析方法,以此筛选、分析装备体系内的脆弱点、识别可能的威胁、分析不同威胁的风险后果等,为降低事故、规避风险、安全防护改进提供决策依据。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明确了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概念和体系威胁分类。体系安全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当前尚没有系统完整的定义或统一认可的描述。为此,在武器装备体系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装备体系安全性概念;并给出了武器装备体系威胁额4个分类,包括组合威胁、传播威胁、交互威胁和演化威胁;从不同方面对比了体系安全性与传统系统安全性的区别;探索了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与复杂交互关系、消极涌现的本质关系。(2)提出了基于复杂交互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框架。提出了基于复杂交互网络的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框架,从宏观的脆弱性和具体威胁风险两方面对体系安全性进行建模分析,更全面的把握装备体系安全要素。宏观的体系脆弱性分析得到了对武器装备体系安全较为关键的节点和链路,回答了“谁是最容易出现异常的对象?”和“谁最容易导致体系崩溃?”的问题;具体的威胁风险风险得到了对体系安全影响较为关键的威胁,回答了“体系面临哪些新的威胁?”和“谁是最需要防护的威胁?”的问题。(3)提出了基于CNEA的武器装备体系脆弱性分析方法针对纯拓扑分析方法可能存在的不足,在复杂网络的统计特征、拓扑结构、抗毁性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它评估技术如模糊综合评价等,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综合效能评估(Complex Networks&Comprehensive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CNEA)的体系脆弱性分析方法,从拓扑结构和非拓扑因素两方面全面分析装备体系的脆弱性。拓扑脆弱性分析以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等统计指标为依据,给出了脆弱性节点和边筛选以及体系是否拓扑脆弱的判断方法,并定义了体系拓扑脆弱性指标,对体系网络总体的拓扑安全性进行评价。非拓扑结构方面的安全性分析,以专家经验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方法等定性半定性或模糊方法为主。借鉴系统安全性评价中有关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的处理方法,通过易出异常和易造破坏两个指标及相关子指标来评价节点或链路在安全防护中的重要程度,从而筛选出关键节点和链路。(4)提出了基于FDNA的武器装备体系威胁分析模型为更好描述、分析传播威胁、组合威胁、交互威胁等装备体系安全问题,通过改进功能依赖网络分析技术(Functional Dependency Network Analysis,FDNA),提出了基于FDNA的威胁分析模型。针对FDNA的不足,从概念、参数、关系、计算机辅助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适当扩展和完善,使其能够更便于描述、分析传播威胁、组合威胁和交互威胁的传播过程、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之后,明确了基于FDNA的体系威胁模型构建过程,主要包括:明确体系组成、体系关键能力分析、通信和交互关系描述、模型转换等步骤。(5)提出了基于MATE的武器装备体系威胁风险评价方法武器装备体系的威胁风险评价需兼顾多种组件、关系、决策者、用户等众多因素,根据威胁发生的后果、概率、代价等进行评价。在FDNA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属性权衡空间探索(Multi-attribute Tradespace Exploration,MATE)的威胁评价方法,从价值属性的角度对各装备或链路面临的威胁,根据其对FDNA能力节点的影响,综合评价其对体系整体安全性的影响值,并在统一的权衡空间内对不同威胁进行分析和比较。基于MATE的威胁评价理论包括基于效用理论的价值描述、基于表格分析法和HAZOP的威胁辨识、基于MATE的威胁评价等核心内容。

侯洪涛[9](2015)在《面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多层可用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作为人类社会的重大时空基础设施,有如人脑的导航功能一样,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随着各类导航应用的精度、时间和使用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高可用性已经成为GNSS设计和建设时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全球四大GNSS的逐步建成,导航可用性分析已经成为各大系统相互兼容定位避免风险的关键手段。开展面向GNSS全系统可用性分析研究,一方面能够评价现有GNSS满足导航用户需求的能力,促进其改进和优化,另一方面能够牵引在建GNSS的总体设计和约束各分系统的工程建设。论文围绕如何基于导航系统底层部件可靠性进行GNSS全系统可用性分析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系统的提出了面向GNSS全系统可用性概念体系,突破了一些关键分析技术,比较好的解决了GNSS全系统可用性多层映射分析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面向GNSS全系统可用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传递过程的可用性多层映射分析方法框架。通过分析底层部件可靠性向顶层服务可用性映射分析的困难,研究了GNSS系统基本工作过程,提出了面向GNSS信息信号工作过程的导航可用性层次概念体系,首次把GNSS可用性分为系统可用性、链路可用性和服务可用性三大类自底向上、依次递进的层次关系,系统、全面的描述了GNSS的各类可用性指标。基于此概念体系和GNSS用户等效距离误差(User Equivalent Range Error,UERE)在信息信号工作过程中的影响传递,提出了面向GNSS的可用性多层映射分析方法框架。本框架把导航可用性分为导航系统资源层、链路功能层和用户服务层三层,给出了各层可用性之间的映射影响关系模型,并通过定义各层可用性分析模型,构建了底层部件可靠性和大系统服务可用性之间的一体化影响关系。(2)针对GNSS单星可用性分析,建立了基于连续时间Markov链(Continuous-Time Markov Chain,CTMC)和半马尔科夫过程(Semi-Markov Process,SMP)的单星可用性分析模型。针对导航卫星中关键载荷寿命周期和维修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部件对单星导航任务功能的可用性分析,基于CTMC建模的相关假设,研究了导航卫星CTMC瞬时可用性分析的过程,建立了基于CTMC的导航卫星可用性的通用分析模型,并用单部件卫星的可用性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针对不严格服从指数分布的载荷的可用性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SMP的导航卫星降阶分析模型,不是一般性的给出了基于SMP的导航卫星可用性求解方法。同时,利用单星可用性的通用分析模型,构建了标准化的卫星属性权重指标,建立了面向能力测度的导航星座可用性分析模型。(3)为了建立系统可用性和服务可用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面向数据龄期(Age of Data,AOD)影响的导航链路可用性映射技术方法。基于导航系统的求解原理和导航系统故障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UERE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导航地面网络的角度,建立了包含导航信息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的导航信息可用性关键指标计算模型,据此提出了基于AOD的导航信息可用性计算模型,量化了信息可用性和AOD之间的映射关系。从信号覆盖性和健康性指标研究了导航信号可用性,建立了AOD与用户测距误差(User Range Error,URE)之间的线性影响关系模型,从而建立了基于AOD的UERE误差预测模型,并用GALILEO数据验证了此模型的合理性。(4)针对顶层服务可用性,建立了基于导航加权精度(Weighted Dilution of Precision,WDOP)求解的服务可用性分析模型。在分析均匀星座导航精度衰减因子DOP求解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面向区域增强星座的加权DOP算法。针对精度仿真分析的时空有效性,研究得出了区域格网精度在[5o,9o]范围、时间分辨率在60秒的取舍原则,建立了面向区域增强星座的WDOP精度可用性计算模型。在详细研究导航系统完好性指标及其影响故障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面向多GNSS系统的RAIM完好性算法,给出了区域加权多GNSS系统中的多颗故障星故障判断和识别的算法过程,建立了基于RAIM的多GNSS系统的完好性可用性分析模型。最后详细研究了包含精度连续性和完好性连续性的GNSS连续性的计算模型,并建立了基于WDOP的区域增强星座的连续性可用性分析模型。(5)在上述方法框架和可用性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仿真模型可移植性规范(Simulation Model Portability Standard 2.0,SMP2.0),建立了仿真分析模型框架,开发了面向可用性分析的导航领域模型体系,设计和实现了GNSS系统可用性分析仿真原型系统。最后以某区域增强导航星座的卫星备份策略分析为例,应用所提可用性分析模型以及此原型系统进行了仿真,给出了基于可用性分析的初步备份策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张弛,彭丹华,黄柯棣[10](2015)在《武器装备运用知识表示方法及其仿真教学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武器装备运用仿真教学系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了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库为教学系统的知识表示提供支持。对武器装备运用领域的知识、知识表示和知识表示的方法进行了概要叙述和归纳分析。结合本体技术,参考现有的多种概念模型,根据领域专家提供的武器装备运用的数据、信息和经验,提取了武器装备运用的核心知识要点,构建了武器装备运用的领域知识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关于武器装备运用的知识库。介绍了仿真教学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武器装备体系运用规则专家系统模块,证明了所设计的知识库可以较好的应用于仿真教学系统。

二、卫星装备总体概念体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星装备总体概念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群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在FAST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系统科学起源与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系统科学研究现状
        1.3.2 复杂系统理论及方法
        1.3.3 可靠性工程研究现状
        1.3.4 复杂系统及可靠性问题总结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群系统理论研究
    2.1 群系统、子系统与族系统
        2.1.1 群系统cluster-system
        2.1.2 子系统sub-system
        2.1.3 族系统family-system
        2.1.4 群系统实例分析
    2.2 群系统的分类
        2.2.1 宏观与微观群系统
        2.2.2 固定、递增与递减群系统
        2.2.3 主观群系统
    2.3 群系统的集合性
        2.3.1 符号声明
        2.3.2 矩阵构造
    2.4 系统的同态
        2.4.1 同态判断
        2.4.2 初等变换
        2.4.3 同态分析
    2.5 理论扩展内容
        2.5.1 群系统设计方法
        2.5.2 群系统可靠性工程
        2.5.3 群系统运行管理
        2.5.4 评价反馈体系
        2.5.5 群系统应用扩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群系统功能实现
    3.1 群系统的功能性
    3.2 功能影响要素
        3.2.1 主观要素
        3.2.2 客观要素
        3.2.3 影响要素识别
    3.3 族系统划分
        3.3.1 基本思想
        3.3.2 划分方法
        3.3.3 族系统数量
        3.3.4 分族结果评价
    3.4 数据挖掘
        3.4.1 数据的意义与内涵
        3.4.2 数据采集方法
        3.4.3 数据处理方法
        3.4.4 数据可视化
    3.5 协调控制
        3.5.1 硬连接
        3.5.2 软连接
        3.5.3 同步控制
    3.6 结构模型与系统协议
        3.6.1 结构模型
        3.6.2 系统合作协议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群系统可靠性工程
    4.0 群系统的复杂性
    4.1 群系统可靠性模型
        4.1.1 可靠性框图
        4.1.2 可靠性逻辑关系
        4.1.3 可靠性数学模型
    4.2 群系统可靠性设计
        4.2.1 可靠性设计准则
        4.2.2 可靠性设计方法
    4.3 群系统可靠性增长
    4.4 群系统寿命预测
        4.4.1 阈值选择
        4.4.2 动态寿命预测
        4.4.3 与传统方法对比
    4.5 群系统可靠性管理
        4.5.1 可靠性计划
        4.5.2 可靠性管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FAST液压促动器群系统可靠性工程
    5.1 FAST群系统结构构建
        5.1.1 FAST系统结构
        5.1.2 群系统结构
    5.2 数据可视化处理
        5.2.1 数据清洗
        5.2.2 可视化处理
    5.3 FAST液压促动器群系统寿命预测
        5.3.1 液压促动器原理
        5.3.2 液压促动器群系统分析
        5.3.3 促动器群系统寿命预测
    5.4 可靠性增长试验
        5.4.1 可靠性增长试验台
        5.4.2 可靠性增长试验
    5.5 可靠性模型与应用
        5.5.1 群系统可靠性模型
        5.5.2 可靠性模型验证
        5.5.3 FAST射电望远镜运维策略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以必修一人教版“水循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1.2 概念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1.1.3 进行地理概念教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1.3.2 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1.3.3 基于深度学习的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深度学习
        2.1.2 地理概念
        2.1.3 地理概念教学
        2.1.4 深度学习与地理概念教学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目标分类理论
        2.2.2 深度学习理论
3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现状调查
    3.1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
        3.1.1 观察目的
        3.1.2 量表制定
        3.1.3 观察方法
        3.1.4 样本选择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现状分析
        3.2.1 地理概念感知分析
        3.2.2 地理概念理解分析
        3.2.3 地理概念建构分析
        3.2.4 地理概念形成分析
    3.3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3.3.1 忽视了地理概念的重要性
        3.3.2 概念感知教学阶段的问题
        3.3.3 概念理解教学阶段的问题
        3.3.4 概念建构教学阶段的问题
        3.3.5 概念形成教学阶段的问题
    3.4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教学理念陈旧,理论研究不足
        3.4.2 学情分析不足
        3.4.3 生本意识淡薄
        3.4.4 活动设计不完善
        3.4.5 教学调控能力较弱
4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策略
    4.1 地理概念感知教学策略
        4.1.1 直观感知,形成地理表象
        4.1.2 联系旧知,促进概念同化
        4.1.3 利用经验,优化概念感知
    4.2 地理概念理解教学策略
        4.2.1 关注前概念,促进概念转变
        4.2.2 自主思考,掌握概念本质
        4.2.3 合作交流,加深概念理解
    4.3 地理概念建构教学策略
        4.3.1 重视迷思概念,创建概念对比
        4.3.2 联系已有概念,建立概念联系
        4.3.3 利用概念图,结构化地理概念
    4.4 地理概念形成教学策略
        4.4.1 优化学习迁移,解决实际问题
        4.4.2 丰富迁移内涵,获得深度感悟
5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前景展望
附录
    附录一 课堂观察量表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水循环”同课异构教学实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以乌江风景道路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概念辨析与研究对象
        1.2.1 概念辨析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公路网相关研究
        2.1.1 公路网相关概念
        2.1.2 公路网布局
        2.1.3 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布局
    2.2 泛风景道路网相关研究
        2.2.1 泛风景道路网相关概念
        2.2.2 泛风景道路网布局
        2.2.3 泛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布局
    2.3 研究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风景道相关理论
    3.2 “点—轴”理论
    3.3 公路网布局理论
        3.3.1 四阶段法
        3.3.2 节点重要度法
        3.3.3 交通区位法
    3.4 旅游学相关理论
        3.4.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3.4.2 旅游设施分类与分级
        3.4.3 旅游线路相关理论
    3.5 图论相关理论
        3.5.1 图与树相关概念
        3.5.2 相关算法
    3.6 研究小结
4 风景道路网理论构建
    4.1 概念界定
    4.2 风景道路网构成
        4.2.1 构成要素
        4.2.2 构成原理
    4.3 风景道路网节点分析
        4.3.1 节点概述
        4.3.2 节点组合
    4.4 风景道路网路线分析
        4.4.1 路线概述
        4.4.2 关系分析
    4.5 风景道路网功能与特征
        4.5.1 风景道路网功能
        4.5.2 风景道路网特征
    4.6 风景道路网形成机理
        4.6.1 内生动力
        4.6.2 外生动力
        4.6.3 作用模式
    4.7 风景道路网布局
        4.7.1 布局概念
        4.7.2 布局目标
        4.7.3 布局原则
        4.7.4 影响因素
    4.8 风景道路网与一般公路网比较
    4.9 研究小结
5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5.1 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分析
        5.1.1 传统公路网节点重要度法
        5.1.2 方法局限
        5.1.3 方法改进
    5.2 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计算方法构建
        5.2.1 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指标分析
        5.2.2 风景道路网节点权重分析
        5.2.3 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模型
    5.3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5.3.1 节点分层
        5.3.2 路网布局
    5.4 研究小结
6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2 发展条件分析
        6.2.1 自然条件
        6.2.2 旅游资源条件
        6.2.3 社会经济分析
        6.2.4 旅游市场分析
    6.3 交通分析
        6.3.1 公路网分析
        6.3.2 水运分析
        6.3.3 航空分析
        6.3.4 铁路分析
    6.4 乌江风景道路网构建
        6.4.1 构建目标
        6.4.2 构建原则
        6.4.3 路网构建
    6.5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
        6.5.1 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分析
        6.5.2 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重要度计算
        6.5.3 乌江风景道路网布局
    6.6 研究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乌江风景道路网专家可信度调查问卷
附录 B 乌江风景道路网节点的类别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 C 乌江风景道路网社会经济及交通节点重要度指标数据
附录 D 乌江风景道路网旅游资源节点资源价值评分
附录 E 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节点重要度指标数据
附录 F 乌江风景道路网路段距离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韩国国防:何去何从》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历

(6)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1.3.1 应对气候变化
        1.3.2 城市空间结构
        1.3.3 适应
        1.3.4 研究范畴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2.5 小结
        2.5.1 综合评价
        2.5.2 研究展望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3.1 理论方法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系统耦合理论
        3.1.3 状态空间理论
        3.1.4 复杂系统理论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3.3.1 模型构建原则
        3.3.2 概念模型构建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3.5 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7.1 厦门区域概况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5.1.1 台风灾害
        5.1.2 风暴潮灾害
        5.1.3 暴雨洪涝灾害
        5.1.4 海平面上升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5.5 小结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6.4 小结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背景
    2.1 改革的内因
        2.1.1 国内政治推动军事改革
        2.1.2 军工复合体牵引军事改革
        2.1.3 国防科技支撑军事改革
    2.2 改革的外因
        2.2.1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推动
        2.2.2 传统安全威胁卷土重来
        2.2.3 非传统安全威胁呈愈演愈烈之势
第三章 21世纪初美军改革总体思想
    3.1 战略指导思想
        3.1.1 战略判断层面
        3.1.2 战略规划层面
        3.1.3 战略路径层面
    3.2 组织结构与编制体制思想
        3.2.1 军队管理扁平化思想
        3.2.2 制衡思想
    3.3 军事力量建设思想
        3.3.1 基于能力的军事斗争思想
        3.3.2 能力慑止思想
        3.3.3 基于能力的后勤和人才培养思想
第四章 激进阶段与温和阶段: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运用和实践的阶段性研究
    4.1 激进阶段的美军改革
        4.1.1 阶段划分依据
        4.1.2 激进阶段的重点改革实践
    4.2 温和阶段的美军改革
        4.2.1 阶段划分依据
        4.2.2 温和阶段的重点改革实践
第五章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评价
    5.1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的特点
        5.1.1 前瞻性和继承性兼具
        5.1.2 创新性与技术性互为补充
        5.1.3 突破性与局限性并存
    5.2 21世纪初美国军事改革经验与启示
        5.2.1 强调顶层设计、坚持将改革的权力汇聚
        5.2.2 通过法律、法规、文件将改革的成果固定下来
        5.2.3 在满足当下需求和应对未来挑战之间合理地分配资源
        5.2.4 军事改革的根本目标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5.2.5 军事改革的手段应循序渐进
        5.2.6 军事改革针对的敌人不应过于具体,方案不应过于透明
    5.3 美国军事改革未来走向
        5.3.1 军事高科技的追求永无止境
        5.3.2 联合作战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5.3.3 军事改革思想的持续革新
        5.3.4 精兵强效的国防部改革仍将继续
        5.3.5 军民融合推动军事科技创新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着
    二、中文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英文专着
    五、英文论文
    六、报刊及互联网信息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复杂交互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事件及启示
        1.1.2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的难点
        1.1.3 问题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系统安全性模型发展
        1.2.2 体系安全性及相关方法
        1.2.3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及相关方法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组织结构
        1.3.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概念及分析框架研究
    2.1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基本概念
        2.1.1 武器装备体系
        2.1.2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
        2.1.3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
        2.1.4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与系统安全性
    2.2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问题的本质
        2.2.1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与涌现
        2.2.2 涌现与体系内部交互关系
    2.3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框架
        2.3.1 现有方法的不足
        2.3.2 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要求
        2.3.3 基于复杂交互网络的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NEA的武器装备体系脆弱性分析
    3.1 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
        3.1.1 基本概念
        3.1.2 分析框架
    3.2 面向拓扑结构的武器装备体系脆弱性分析
        3.2.1 节点重要度指标
        3.2.2 链路重要度指标
        3.2.3 拓扑脆弱性指标
    3.3 面向非拓扑因素的武器装备体系脆弱性分析
        3.3.1 脆弱点重要度评价
        3.3.2 非拓扑脆弱性评价
    3.4 武器装备体系脆弱性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DNA的武器装备体系威胁分析模型
    4.1 基于FDNA-MATE的武器装备体系威胁分析方法
    4.2 功能依赖网络方法基础
        4.2.1 功能依赖网络的基本原理
        4.2.2 FDNA方法的应用
        4.2.3 FDNA的适用性
        4.2.4 功能依赖网络方法的不足
    4.3 功能依赖网络的完善和扩展
        4.3.1 概念完善
        4.3.2 参数扩展
        4.3.3 环形依赖关系消除
        4.3.4 计算机辅助分析
    4.4 基于FDNA的建模过程
        4.4.1 明确武器装备体系组成
        4.4.2 武器装备体系关键能力分析
        4.4.3 系统间交互关系描述
        4.4.4 实体关联模型转化为FDNA模型
        4.4.5 建模示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MATE的武器装备体系威胁风险评价
    5.1 分析框架
        5.1.1 定义价值属性
        5.1.2 辨识单一威胁
        5.1.3 生成组合方式
        5.1.4 提出威胁评价指标
        5.1.5 建立系统模型
        5.1.6 计算威胁后果
        5.1.7 综合评价和排序
    5.2 基于效用理论的价值描述
        5.2.1 明确使命任务
        5.2.2 确定利益相关者和决策者
        5.2.3 描述感兴趣的属性
        5.2.4 多属性决策
    5.3 基于表格分析法和HAZOP的威胁辨识
        5.3.1 系统威胁辨识
        5.3.2 链路威胁辨识
        5.3.3 威胁筛选
    5.4 基于MATE的威胁评价分析
        5.4.1 威胁评价指标体系
        5.4.2 威胁评价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BMDS体系安全性分析示例
    6.1 BMDS概述
        6.1.1 BMDS基本组成和作战过程
        6.1.2 BMDS分系统角色及交互关系
        6.1.3 BMDS体系结构
        6.1.4 分析目的及假设
    6.2 基于CNEA的BMDS脆弱性分析
        6.2.1 面向拓扑结构的脆弱性分析
        6.2.2 面向非拓扑结构的脆弱性分析
        6.2.3 面向脆弱性的安全性综合分析
    6.3 基于FDNA-MATE的BMDS威胁风险分析
        6.3.1 基于FDNA的BMDS威胁分析模型
        6.3.2 基于MATE的BMDS威胁风险分析
        6.3.3 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贡献
    7.2 下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9)面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多层可用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导航系统可用性分析面临的困难
        1.1.2 导航系统可用性分析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系统可用性概念及分析方法
        1.2.2 GNSS可用性概念
        1.2.3 导航系统可用性分析方法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1.3.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面向GNSS的可用性多层映射分析框架
    2.1 GNSS基本组成结构分析
        2.1.1 GNSS的通用组成框架
        2.1.2 GNSS的基本工作过程
    2.2 面向GNSS的全系统可用性层次概念定义
        2.2.1 基于信息信号工作过程的可用性层次概念体系
        2.2.2 面向GNSS的可用性相关定义
    2.3 基于UERE误差传递过程的可用性多层映射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TMC和SMP的导航星座可用性分析方法
    3.1 导航卫星故障类型及备份策略分析
        3.1.1 导航卫星的故障类型研究
        3.1.2 导航卫星备份策略研究
    3.2 基于CTMC的单星可用性分析模型
        3.2.1 模型假设及CTMC相关概念
        3.2.2 导航卫星CTMC瞬时可用性分析原理
        3.2.3 基于CTMC的导航卫星可用性求解方法
    3.3 基于SMP的单星可用性分析模型
        3.3.1 模型假设及SMP相关概念
        3.3.2 导航卫星SMP降阶分析模型
        3.3.3 基于SMP的导航卫星可用性求解方法
    3.4 面向能力测度的导航星座可用性分析方法
        3.4.1 面向能力测度的导航星座可用性模型
        3.4.2 星座能力值确定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AOD影响的导航链路可用性映射技术
    4.1 导航求解原理的影响因素指标分析
        4.1.1 基于导航精度计算原理的影响指标分析
        4.1.2 UERE误差影响组成分析
        4.1.3 导航系统故障影响因素分析
    4.2 基于信息质量的导航信息可用性度量
        4.2.1 导航信息可用性关键指标测定方法
        4.2.2 面向数据更新时延的导航信息可用性模型
    4.3 基于AOD的信号可用性建模
        4.3.1 面向区域增强星座的信号覆盖分析模型
        4.3.2 基于AOD的UERE误差预测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区域增强星座的导航服务可用性分析模型
    5.1 面向区域增强星座的导航精度可用性分析模型
        5.1.1 面向区域增强星座的导航精度计算方法
        5.1.2 区域格网精度和时间分辨率划分方法分析
        5.1.3 导航精度可用性计算模型及算例
    5.2 面向多GNSS的导航完好性可用性分析模型
        5.2.1 面向多GNSS系统的完好性的基本指标与计算方法
        5.2.2 基于RAIM的多GNSS系统的完好性可用性分析模型
        5.2.3 面向加权多GNSS系统完好性可用性的试验
    5.3 面向区域增强星座的导航连续性可用性分析模型
        5.3.1 导航系统连续性定义及计算模型
        5.3.2 面向区域增强星座的连续性可用性分析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SMP2的导航系统可用性分析设计与实验
    6.1 基于SMP2的仿真模型设计与开发方法
        6.1.1 基本设计理念
        6.1.2 基本结构视图
        6.1.3 仿真模型开发和集成方法
    6.2 面向导航系统可用性仿真分析的模型框架
        6.2.1 面向导航可用性分析的仿真模型框架
        6.2.2 面向导航可用性分析的领域模型体系
    6.3 基于可组合的导航系统可用性分析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6.3.1 导航可用性分析仿真系统工作原理
        6.3.2 导航可用性分析仿真系统体系架构
        6.3.3 基于可组合的导航可用性分析仿真系统的设计
    6.4 基于系统可用性分析的导航星座备份策略研究
        6.4.1 问题背景
        6.4.2 基本星座可用性分析
        6.4.3 考虑备份星时的星座可用性分析
        6.4.4 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论文主要贡献
    7.2 下一步研究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武器装备运用知识表示方法及其仿真教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武器装备运用领域知识概述
    (1) 描述性知识
    (2) 判断性知识
    (3) 过程性知识
2武器装备运用领域知识模型
    2.1确定领域基础层次
        2.1.1对象表示
        2.1.2行为表示
        2.1.3交互表示
        2.1.4态势表示
    2.2结合现有本体
    2.3确定核本体
    2.4概念体系的构建
    2.5完善公理—关系—实例
    2.6本体评价
3武器装备体系运用知识库设计
    3.1武器装备体系运用知识的提取
    3.2武器装备体系运用知识的表示
4在教学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4.1功能介绍
    4.2应用
5结论

四、卫星装备总体概念体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群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在FAST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蔡伟. 燕山大学, 2020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以必修一人教版“水循环”为例[D]. 胡雅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风景道路网布局 ——以乌江风景道路网为例[D]. 韩淼.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5]《韩国国防:何去何从》翻译实践报告[D]. 苗海超.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6]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
  • [7]21世纪初的美国军事改革思想研究[D]. 丁聪.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基于复杂交互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方法[D]. 张旺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11)
  • [9]面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多层可用性分析方法研究[D]. 侯洪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2)
  • [10]武器装备运用知识表示方法及其仿真教学应用[J]. 张弛,彭丹华,黄柯棣. 系统仿真学报, 2015(04)

标签:;  ;  ;  ;  

卫星装备整体概念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