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装扮及相貌备忘录

大学生职业装扮及相貌备忘录

一、大学生择业着装、仪表备忘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越[1](2020)在《旅游引致的乡村社区变迁 ——青山村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广布化和高度化,旅游引致的乡村社区变迁逐渐成为国内学界的关注热点。这类研究秉持了实证社会学的传统,大都采用案例调查方法。然而案例地选择集中在老少边贫地区,典型性有余,代表性不足。有鉴于此,本文选择青岛市崂山区青山村为个案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以期能为相关理论的建构提供新的实证素材和理论视野,同时期望能够为青山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社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对研究对象及其属性的认识,本文主要采用了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以一手材料为主,辅以二手文献资料,力图首先深描青山村旅游引致的社区变迁过程图景,在此基础上谨慎地阐释其变迁机理和一般理论意义。本研究发现:(1)青山村旅游引致的社区变迁在个体、家庭、社区层面上均有表现,且集中呈现在社区生计、聚落景观、社区生活方式、社区组织与制度等四个方面。(2)青山村旅游引致的社区变迁具有一系列特征:一是旅游生计模式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社区变迁的总体进程;二是旅游延缓了乡村社区的萎缩态势,使其保持了经济活力,从而具有人口凝聚和文化更新作用;三是随着旅游从业者和旅游生计型家庭数量的增长,村民个体意识逐步加强,村集体组织的权威性逐渐下降;四是旅游发展既是嵌入乡村社区的过程,又呈现出明显的脱嵌趋势;五是社区处在崂山风景名胜区内,特殊的景社关系使得社区变迁呈现显着的被动性。(3)青山村社区变迁的根本动力源于村民对经济效益的理性选择,外来旅游经营者成为社区变迁的新力量,政策始终是决定社区变迁方向、力度和绩效的外部关键因素,而变迁的本质是文化和制度的改变。本研究的理论启示主要有三:一是我国的乡村和乡村旅游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对旅游引致的乡村社区变迁的理论抽象亟需开展多案例综合研究和分类研究,以防出现过度概化的偏差;二是要尽力区别旅游引致的乡村社区变迁和一般现代化引致的乡村社区变迁,以提高相关研究的精准性;三是要尽力推动相关研究深入到制度层面,自上而下的制度优化固然重要,但基于乡村自治原则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无疑是最有效的路径。本研究认为,青山村的旅游发展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其中最为紧迫的问题是优化景区-社区关系,克服“透明罩”现象的束缚。

陈志铅[2](2020)在《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中提出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社会,作为一种技艺传承的方式和从业准入资格,学徒制一般是在行会等团体的组织监督下,由师傅与学徒家长签订《学徒协议》,由师傅向学徒传授技能,经考核合格的学徒获得具体行业的从业资格。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学徒制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已不再是一种从业资格的获得,但仍旧是技能培训的重要方式。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曾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工业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是英国在世界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不二法门,学徒制为劳动力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英国的学徒制起源于中世纪,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历经行会学徒制的辉煌,遭受工业革命打击后的没落,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进入20世纪,英国学徒制凭借顽强的生命力,重回世人眼前。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已经形成了结构完整,层次明晰的体系。囊括了准学徒制、青年学徒制、高级学徒制、高等学徒制、学位学徒制和成人学徒制等各种类型的学徒制。论文主要探讨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学徒制发展的历史过程。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步干预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本阶段英国政府通过颁布《1964年产业培训法》设立产业培训委员会,开始对学徒制的发展进行初步干预;放任自流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撒切尔夫人的上台,英国政府开始将解决青年人就业问题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目的,学徒制受到冷落,进入“自生自灭”状态;政府主导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10年代初),政府意识到以就业为目的的技能培训不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劳动力队伍,决心通过主导学徒制的发展来提升劳工素质;雇主主导阶段(21世纪10年代初至今),政府主导学徒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带来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学徒制的发展,政府认为有必要将主导权交给雇主。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的更新换代,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加强,英国现代学徒制为广大青年拓宽了工作本位学习的路径,成为他们学习知识与提升技能的纽带,有效地将国家发展战略、劳动力技能训练与雇主需求结合在一起,较好地满足国家、雇主和学徒的发展需要。尽管中英两国制度不同,文化各异,但英国在学徒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国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借鉴与关注。

吕琴[3](2018)在《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职业认知可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维度,即自我概念、专业认知、职业信息、职业规划,包括对个人职业性格、个人职业兴趣、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展趋势、就业信息、招聘信息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如今在中职学校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偏低、岗位竞争激烈、工作稳定性较差、离职率高等相关就业问题愈发凸显。对于要在21世纪的中小型企业、基层事业单位从事秘书相关工作的中职文秘专业学生来说,职业认知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只有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专业认知,加强职业信息获取意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更好地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提高就业质量,以便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文在查阅国内外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关于职业、认知、职业认知、中等职业教育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在借鉴相关学者对职业认知的研究的基础上,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南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南宁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这四所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调查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这两种基本方法,深入分析中职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培养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自我认知意识;二是对文秘专业认识不足;三是职业信息获取意识不强;四是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度不够。针对当前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优化的策略:一是建立全方位的职业自我指导工作,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如;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自我探索,正确认识自我;为文秘专业班级安排职业发展导师;建立个人在校成长综合档案。二是开展专业教育,增强学生专业认知。如强化新生入学教育,奠定专业思想基础;变换教学模式,培养专业兴趣;开展三年阶段式的专业认知教育。三是多渠道了解职业信息,加强职业信息获取意识。如拓宽职业信息获取途径;建立文秘专业就业信息数据库。四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观念认识;课程内容主题式学习,多种教学方法相补充;打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五是加强中职文秘专业实践活动,丰富职业体验。实训室实训、校内见习、“秘书工作室”、校外顶岗实习、校外社会实践五位一体。六是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职业认知教育形式。如举办文秘专业技能大赛;开展工作过程知识竞赛;体验职业生涯规划拓展活动;组织文秘专业的社团活动。

杜素绘[4](2017)在《百变的“自我呈现” ——一位大学生公益社团社长的人际交往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既是社会转型期,也是公益事业蓬勃发展期,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的实践育人功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亟待提高,而社会公益事业中的危机频频出现,研究大学生在参与社团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术界对于大学生社团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共性特征研究较多,缺乏针对大学生公益社团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个体发展的个性研究和质性研究。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研究范式,选取X高校的大学生公益社团Z社团的L社长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和实物分析法,挖掘和探析L在参与公益社团过程中重要的人际交往事件,以期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一些经验,并尝试性地为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建设建言献策。本研究以人际交往理论为基础展开,讨论了L的人际关系类型:公益型、工具型、混合型及情感型,通过“还原”L的人际交往的成功和失败事件,运用情境分析法、类属分析法探究L的人际交往的优势与困境,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参与社团对于L的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有:(1)社团交往对象的广泛性有助于激发L的人际知觉;(2)社团活动的公益性有利于塑造L积极的人际交往动机;(3)社团内外的人事处理有效锻炼了L的人际沟通能力;(4)社长职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增强了L的人际吸引力。而社团中对于L的人际交往的不利因素包括:(1)社团交往环境不佳,降低了L的人际交往效率;(2)人际交往机会不均等,挫伤了L人际交往的积极性;(3)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引发了L的人际交往冲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大学生公益社团建设的建议,并倡导高校、社会公益组织应与大学生公益社团联动合作,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公益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张菲菲[5](2017)在《高校优质微课的设计特征及其模型构建 ——基于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作品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社会逐步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微型的设备、平台、职业等使得微型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微课概念在微型化的时代背景下也随之产生。微课作为网络教育资源的一种,其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特点尤为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特点,因此微课的理念在国内外受到了极大的推崇,众多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微课的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探索实验。我国对于微课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出现的“微课热”现象使得对微课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践中微课的设计仍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出现微课视频仅仅是课堂片段的视频化、简单的屏幕录制PPT等现象,因此怎样提高微课的设计质量是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大量阅读微课相关文献书籍,对微课的概念、设计原则、特点、存在问题等有相对了解的基础上,立足于微课优秀实践案例的实证研究,选取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中两届获得特别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优秀微课共180个,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样本,使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进行微课各维度的研究状况与特征要素分析,进而得出关于不同知识类型的微课设计流程的特征模型。本论文的具体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为通过阅读文献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微课的发展有相对深入的理解;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对微课、微课程、微视频、微讲座等相近概念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对微课的理解,另外确定了微课教学设计的概念,使用掌握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个性化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高校优质微课案例分析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样本,构建基本情况、媒体技术运用、教学设计、教师素养四大维度的内容分析类目,最后进行信度检验;第四部分为微课获奖作品状况及特征分析,对高校优秀微课进行基本情况和媒体技术运用情况维度的状况分析,对教学设计和教师素养维度进行状况及特征要素分析;第五部分为高校优质微课设计特征的模型构建,对微课设计的整体流程进行总结性描述,通过对内容分析类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知识类型微课设计的差异因素,根据差异因素单独进行理论类知识、程序类知识、实验操作类知识、语言类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第六部分为总结与展望,阐述本研究的结论、创新与不足之处及对后期研究的展望。

王颖[6](2016)在《小组工作在提升贫困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 ——基于“赢在大学”项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校持续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尤其是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涌现出不少关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社会工作领域,还没有针对贫困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应用研究。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有助于缓解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摆脱就业困境,这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未来竞争力,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将在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同时,围绕其社会性别以及经济贫困的群体特征,在社会支持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等理论基础上,努力探寻出一条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综合考虑了群体特征,问题特征以及小组资源,最后决定采用小组工作方法提升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小组活动正式开展之前,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目前服务对象的家庭状况,学习实习情况,就业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服务对象的部分就业能力存在提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以提升服务对象的就业能力为最终目标,共设计了9次小组活动。在小组结束后,笔者运用《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问卷》和《就业能力自评表》对项目服务对象进行测试,以对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除了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笔者还运用了观察法、非结构性访谈法和填写项目跟进表等方法对项目的过程进行及时评估。最后得出本次小组活动在提升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达到了小组的预期目标,但是其中仍有不足等待进一步改进,相信未来这一模式将会更大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春花[7](2013)在《义务教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 ——基于上海市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作为推动人类自我发展与提升的实践活动,关联、牵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变革,教师通过职业活动与国家和民族息息相关、与孩子的生命生发紧密相连。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价值导向、参考标准和制度依据。全社会重视教育,希望通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国民教育不断改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的培养是历史的,人们往往根据人类对教育的认识提出发展要求、制定发展措施;教师的培养又是现实的,人们必须依靠基于实际生活中的教师职业现状为起点,才有可能有效的促进教师不断进步。德国的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从这个论断出发,我们的教育和教师的职业生活都处于困顿中。所以本研究以上海市某个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个案,通过调查、访谈以及叙事等方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进行记录、分析与研究,以尽可能丰富详实的资料突出教师在职业价值观与理想、职业感情体验与表达、工作现状与满足感以及专业适应与发展中的现实状态,体会教师职业生存中的欢乐和苦恼,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引发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教师的职业生存中有令人欣慰的事实。比如,教师能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理解教育改革的艰巨、明白教师职业感情对于教育者的重要性以及专业发展对于教师自身及教育活动的促进作用,但是,职业岗位生存着的教师实际上面对着众多的困难和窘境。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生存困窘的原因,既有自身特定的问题,也有外在的影响因素。教师自身的不良人格特征、苦恼的职业经历以及对职业缺乏主动追求的精神,主观上催生了教师职业生存的困窘。同时,源自教育自身问题对教师生命的抑制、源自学校基本运行方式对教师的限制、源自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的挑战以及源白社会教育功能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位以及家校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意识的缺乏等,客观上给教师的职业生存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和困惑,内外兼夹,注定了教师职业生存的困窘状态。身为中小学教师中的一员,本人认为改变教师的职业生存状况,提高教师职业生活的满意度和自豪感,是教育转型的需要、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厘清教育目的、尊重教育规律、改革学校管理、建立起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师终将找到自己,教育终将回归本源。

张明悦[8](2013)在《赣州三中“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90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深入,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启动与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正在从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转变。本文拟通过对赣州市第三中学“口语交际校本课程”的研究,分析高中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现实需求,以及高中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课程实施方面的现状,从而旨在为开发一套适合赣州三中校情的《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进一步提高赣州三中高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章,问题的提出。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口语交际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开发依据。本章主要介绍了口语交际校本教材的开发依据。开发依据部分包括理论依据、现实依据、技术依据。第三章,《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简介。本章主要包括了口语交际校本教材的教材体例说明以及教材内容安排。教材体例说明部分则从教材特色和框架结构两部分依次进行说明。教材内容安排部分则介绍了《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的每章具体内容。附录作为研究成果。此部分则是将上述三章内容作为基础,整合各种资料并结合赣州三中特有的学情及校情,而编制的适合赣州三中高中学生使用的口语交际训练教材。内容设置包括上篇“开口敢言”:倾听,说话,综合实践活动;中篇“开口能言”:朗诵,情景会话,口头报告,话题演讲;下篇“开口会言”:即兴述评,主题辩论,模拟应聘。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的编制时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料作为支撑,本教材的编制并不一定完整全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林晓兰[9](2013)在《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 ——基于上海外企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都市女性白领是中产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女性白领的发展壮大,是我国青年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和广泛就业的表征。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状况、收入水平、社会交往及婚育选择,都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开展对都市女性白领尤其是都市青年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研究,为认识和解读社会结构变动和中产阶层陷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对于检验和反思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理论进路与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身份建构”是指对身份进行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也包括一系列的外部建构力量。它既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共同产物,又是客观实在与主观努力的统一体,还是一种静态表征与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本文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为分析视角,在梳理都市女性白领身份意象的基础上,以上海外企的女性白领为的实证分析样本,用结构二重性来阐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心理机制,从职业身份(声望)、物化身份(财富)和交往身份(权力)三方面立体呈现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实践维度和行动逻辑,阐明她们身份危机和地位恐慌的意外后果,探寻她们身份再造和身份突围的协同策略。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来看,作为一种规范性要素,职场丽人和身份认同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理想预设和心理契约。职业身份、物化身份和交往身份分别是她们身份建构的权威性资源、表意性符码和配置性资源。而身份危机和身份突围则是她们基于反思性监控的理性化行动。本文认为,在中国本土化的语境下,都市白领是青年职业女性身份建构的参照系,不断晋升更高的白领层级是她们身份建构的努力方向。目前,对白领身份的社会界定相对清晰,个人界定相对模糊。在白领内部,还有较多的层次。伪白领游走在白领与蓝领的身份边界,希望早日成为真正的白领,底层白领希望晋升中高级白领,而中高级白领又梦想成为金领。本文中接受访谈的大多为青年职业女性,她们部分人对自己的白领身份还不太确定,身份归属既模糊又清晰。部分人还属于伪白领阶层。多数人认为,为达到白领身份,还需要不断努力。同时,白领的性别差异还非常明显,女性白领比男性白领肩负着更多的社会期待。都市女性白领面临的身份迷失与身份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身份认同的不准确或身份建构的实践路径有关。在身份建构的客观测量上,目前尚没有具体明确的指标体系。受阶层内部不同职业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区域、婚姻状况、户籍类型、工作年限,以及是否购置房产等变量的影响,都市女性白领在身份建构过程中的主观努力会表现出不同的样态。然而,她们身份建构的基本维度和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普遍有一种强烈的身份张力,这正是当下社会流动的总体趋势。总之,在社会转型加速期,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开展都市女性白领研究,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两个维度探讨都市女白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分析和反思我国当下的都市女白领在职业分化、收入分化、身份区分、关系建构等方面的行动逻辑,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从阶层地位来看,相对静止的社会流动和越来越相对固化的社会结构,是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外在约束;从心理机制来看,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在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冲突竞合与和谐共生是同步的;从女性主义角度看,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比男性白领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从主体性回归的角度看,如何跳出身份循环的怪圈,开展身份突围与身份重构,是都市女性白领面临的重大人生议题。

王元成[10](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二、大学生择业着装、仪表备忘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择业着装、仪表备忘录(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引致的乡村社区变迁 ——青山村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问题凝练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案例地说明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理论与文献评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三节 文献回顾
第三章 青山村生计方式的旅游化成长
    第一节 社区传统生计模式
    第二节 旅游作为一种生计方式的产生
    第三节 旅游生计方式的发展
    第四节 旅游生计方式的多样化
    第五节 传统产业的旅游化
第四章 青山村旅游引致的聚落景观变迁
    第一节 家屋形态的改变
    第二节 聚落形态的变迁
    第三节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第五章 青山村社区生活方式的变迁
    第一节 个体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变化
    第三节 妇女地位的变迁
第六章 青山村的社区组织与制度变迁
    第一节 集体经济的演变
    第二节 集体公信力的变化
    第三节 青山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第四节 旅游影响下经济制度的变迁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青山村社区变迁的总体特征及动力
    第二节 青山社区变迁的机理探析
    第三节 青山村案例的理论启示
    第四节 青山社区治理对策
    第五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受访者信息
附录2 :青山村的变迁概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一)学徒制
        (二)工作本位学习
        (三)职业教育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学徒制的历史研究
        (二)关于学徒制的理论研究
        (三)关于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研究
        (四)关于学徒制成本与收益的研究
        (五)关于学徒制具体项目的研究
        (六)史料情况说明
    四、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国学徒制的历史溯源(20 世纪60 年代以前)
    第一节 行会学徒制的发展
        一、行会的发展
        二、行会的组织架构及其功能
        三、行会学徒制的发展及其作用
    第二节 教区学徒制的运作
        一、《济贫法》与教区学徒制
        二、教区学徒制的开展
        三、教区学徒制的成本与收益
    第三节 传统学徒制的衰落
        一、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二、国家干预:相关法律的颁布与废除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步干预: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萌芽(20 世纪60~70 年代)
    第一节 政府对学徒制初步干预的动因
        一、人力资本:学徒制改革的催化剂
        二、工党执政:学徒制改革的推动者
        三、与工会斗争:学徒制改革的导火索
    第二节 政府对学徒制初步干预的措施
        一、成立各类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二、《1964 年产业培训法》的实施
        三、培训附加费的征收与发放
    第三节 初步干预阶段英国学徒制的开展
        一、学徒的选拔
        二、学徒制的类型
        三、学徒制的课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由放任: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受挫(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
    第一节 学徒制蛰伏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一、政治环境的改变
        二、经济政策的波动
        三、培训成本的高涨
        四、高等教育的冲击
        五、参与各方的疑虑
    第二节 自由放任阶段学徒制蛰伏的表现
        一、学徒制发展规模的萎缩
        二、学徒制发展空间被挤占
        三、学徒制进一步发展受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主导: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勃兴(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10年代初)
    第一节 政府主导学徒制发展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因素: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因素:改变技能培训现状的需要
    第二节 政府主导时期现代学徒制体系的构建
        一、“现代学徒制计划”的颁布
        二、青年学徒制的开展
        三、学徒制的组织保障
        四、学徒制的法制保障
        五、学徒制的经费保障
        六、学徒制的质量保障
    第三节 政府主导学徒制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雇主主导: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转向(21世纪10年代初至今)
    第一节 《理查德学徒制报告》的出台与学徒制的转向
        一、《理查德学徒制报告》出台的背景
        二、《理查德学徒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三、政府对《理查德学徒制报告》的回应
    第二节 雇主主导时期学徒制的发展
        一、新型学徒制的推出
        二、学徒制的组织保障
        三、学徒制的经费保障
        四、学徒制的质量保障
    第三节 雇主主导期学徒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二、应对的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分析、展望与启示
    第一节 英国学徒制的特色分析
        一、历久弥新:绵延将近千年
        二、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
        三、重视法治:依法开展工作
        四、注重分权:调动各方力量
    第二节 英国学徒制的发展趋势
        一、雇主成为开展学徒制项目的主导方
        二、高校成为学徒提升学历的重要平台
        三、加速社会流动促公平成为学徒制的使命
    第三节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一、保障参与者的权益
        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三、稳定经费保障机制
        四、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结语
附录
    附录1:1396 年苏格兰诺思汉普顿学徒契约
    附录2:1965 年英国学徒制种类一览表
    附录3:学徒毕业证书
    附录4:企业与培训机构关于开展学徒训练的协议(模板)
    附录5:青年学徒制案例
    附录6:学位学徒制案例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着作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
        (四)报告、报纸等
        (五)政策法规及其他
        (六)网络资源
    二、英文文献
        (一)着作
        (二)学位论文
        (三)期刊
        (四)报告
        (五)政策法规及其他
        (六)网络资源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一、期刊论文
    二、课题研究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一、教育经历
    二、工作经历

(3)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 研究目的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职业
        2.认知
        3.职业认知
        4.中等职业教育
        5.中职文秘专业
    (二) 职业认知的维度划分
        1.自我概念
        2.专业认知
        3职业信息
        4.职业生涯规划
    (三) 理论基础
        1.泰德曼的职业发展三阶段理论
        2.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
        3.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三、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工具
    (二) 调查数据分析及现状分析
        1.关于自我认知的现状分析
        2.关于专业认知的现状分析
        3.关于职业信息认知的现状分析
        4.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现状分析
    (三) 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存在的问题
        1.缺乏自我认知意识
        2.对文秘专业认识不足
        3.职业信息获取意识不强
        4.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度不够
    (四) 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少对职业自我的指导
        2.专业认知教育不完善
        3.职业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4.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不到位
四、提高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的培养策略
    (一) 建立全方位的职业自我指导工作,提高学生自我认知
        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自我探索,正确认识自我
        2.为文秘专业班级安排职业发展导师
        3.建立个人在校成长综合档案
    (二) 开展专业教育,增强学生专业认知
        1.强化新生入学教育,奠定专业思想基础
        2.变换教学模式,培养专业兴趣
        3.开展三年阶段式的专业认知教育
    (三) 多渠道了解职业信息,加强职业信息获取意识
        1.拓宽职业信息获取途径
        2.建立文秘专业就业信息数据库
    (四)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观念认识
        2.课程内容主题式学习,多种教学方法相补充
        3.打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五) 加强中职文秘专业实践活动,丰富职业体验
        1.实训室实训
        2.校内见习
        3.“秘书工作室”
        4.校外顶岗实习
        5.校外社会实践
    (六) 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职业认知教育形式
        1.举办文秘专业技能大赛
        2.开展工作过程知识竞赛
        3.体验职业生涯规划拓展活动
        4.组织文秘专业的社团活动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职文秘专业职业认知问卷调查
    附录二 中职文秘专业职业认知访谈提纲
    附录三 文秘专业职业(岗位) 认知文本
致谢

(4)百变的“自我呈现” ——一位大学生公益社团社长的人际交往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大学生公益社团的研究文献述评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文献述评
    (四)相关研究反思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信、效度及伦理道德问题
四、“自我呈现”的基础——L的人际交往关系分析
    (一)公益之缘,从心开始
    (二)为了社团而交往
    (三)志同道合,益路同行
    (四)公益路上的过客
五、百变的“自我呈现”——L的人际交往的成功事例探析
    (一)L的人际交往的成功事例探究
        1.L的公益型人际交往的成功事例探究
        2.L的工具型人际交往的成功事例探究
        3.L的混合型人际交往的成功事例探究
        4.L的情感型人际交往的成功事例探究
    (二)L的人际交往的优势分析
        1.具备良好的人际知觉
        2.具有明确的人际交往动机
        3.善用人际交往的策略
        4.注重发挥其人际吸引力
六、“自我呈现”的失利——L的人际交往的失败事例探析
    (一)L的人际交往的失败事例探究
        1.L的公益型人际交往的失败事例探究
        2.L的工具型人际交往的失败事例探究
        3.L的混合型人际交往的失败事例探究
        4.L的情感型人际交往的失败事例探究
    (二)L的人际交往的困境分析
        1.L的人际关系存在“退化”现象
        2.L的人际交往的功利化倾向明显
        3.L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不良心理
七、参与公益社团对L的人际交往的影响分析
    (一)参与公益社团对于L的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1.社团交往对象的广泛性有助于激发L的人际知觉
        2.社团活动的公益性有利于塑造L积极的人际交往动机
        3.社团内外的人事处理有效锻炼了L的人际沟通能力
        4.社长职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增强了L的人际吸引力
    (二)社团中对于L的人际交往的不利因素分析
        1.社团交往环境不佳,降低了L的人际交往效率
        2.人际交往机会不均等,挫伤了L人际交往的积极性
        3.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引发了L的人际交往冲突
八、研究的启示
    (一)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
        1.大学生个体“求发展”,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2.公益社团“重创新”,激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机
        3.高校管理者与教师“抓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信
        4.社会公益组织“促合作”,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二)对于大学生公益社团建设的启示
        1.大学生公益社团自身“发力”,增强社团内部的凝聚力
        2.高校社团管理部门提供“助力”,激发公益社团的活力
        3.社会公益组织形成“合力”,拓展公益社团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5)高校优质微课的设计特征及其模型构建 ——基于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作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网络信息技术支持的时代背景
        1.1.2 教育信息化背景
        1.1.3 微课在高校教学运用中的优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微课
        2.1.2 微课程
        2.1.3 微视频
        2.1.4 微讲座
        2.1.5 微课教学设计
    2.2 理论基础
        2.2.1 掌握学习理论
        2.2.2 认知负荷理论
        2.2.3 个性化学习理论
第3章 高校优质微课案例分析的研究设计
    3.1 研究样本确立
    3.2 内容分析类目构建
        3.2.1 基本情况内容分析类目
        3.2.2 媒体技术运用情况内容分析类目
        3.2.3 教学设计内容分析类目
        3.2.4 教师素养内容分析类目
    3.3 信度检验
第4章 微课获奖作品状况及特征分析
    4.1 获奖作品基本情况分析
        4.1.1 微课视频时长
        4.1.2 微课作者单位
        4.1.3 微课作者单位类别
        4.1.4 微课作者单位所属省份
        4.1.5 微课课程性质
        4.1.6 微课学科类别
    4.2 获奖作品媒体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4.2.1 微课视频录制方式
        4.2.2 微课视频艺术性
        4.2.3 微课视频质量
        4.2.4 微课视频字幕配备
        4.2.5 微课视频板书配备
    4.3 获奖作品教学设计特征分析
        4.3.1 Nvivo 8 质性分析软件介绍
        4.3.2 教案设计特征分析
        4.3.3 教学内容特征分析
        4.3.4 教学策略特征分析
        4.3.5 教学反思特征分析
    4.4 获奖作品教师素养特征分析
        4.4.1 教师的技术素养状况
        4.4.2 教师的语言规范状况
        4.4.3 教师的肢体动作状况
        4.4.4 教师的情感表现状况
        4.4.5 教师的板书行为状况
第5章 高校优质微课设计特征的模型构建
    5.1 高校优质微课设计流程
        5.1.1 前期分析阶段
        5.1.2 教学分析阶段
        5.1.3 媒体设计阶段
        5.1.4 视频录制及后期制作阶段
        5.1.5 评价反思修改阶段
        5.1.6 教师素养
        5.1.7 内容分析类目单因素方差分析
    5.2 理论类知识教学策略设计特征模型
    5.3 程序类知识教学策略设计特征模型
    5.4 实验操作类教学策略设计特征模型
    5.5 语言类知识教学策略设计特征模型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之处
        6.1.3 研究不足之处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小组工作在提升贫困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 ——基于“赢在大学”项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二章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贫困女大学生基本生活状况及就业能力现状
    二、小组工作方案的设计
第三章 小组工作方案的实施过程及分析
    一、小组初期
    二、小组中期
    三、小组后期
第四章 小组工作效果评估
    一、评估方法
    二、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三、就业能力提升效果的评估
    四、社会工作技巧运用的评估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一、小组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二、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7)义务教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 ——基于上海市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明朗与模糊
        (二) 疲惫的教师和艰难的教育改革
        (三) 无法承担的沉重责任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挑战
        (二) 人的发展和学校的责任
        (三) 从教师工作管理到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关照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问卷调查简介
    四、相关文献综述
        (一) 检索分析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 述评及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义务教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理论阐释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生存状态
        (二) 教师职业生存状态
        (三) 义务教育
    二、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阐释
        (一) 教师职业特征和角色扮演的分析
        (二) 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定位
        (三) 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具体阐释
第三章 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一、教师职业价值观与理想
        (一)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现状
        (二) 教师职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教师职业感情体验与表达
        (一) 教师职业感情体验与表达的现有状况
        (二) 教师职业感情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教师工作现状和满足感
        (一) 教师工作现状的客观现状
        (二) 教师工作现状的主观感受
        (三) 教师工作现状的问题分析
    四、专业适应与发展
        (一) 专业适应与发展基本状况
        (二)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观念对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影响
        (一) 本末倒置的教育目的限制了教师精神生命的张扬
        (二) 整齐划一机械的教育过程导致教师呆板迟钝的精神生活
        (三) 过分注重教育结果使教师疲于应付
    二、学校的基本运行方式对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影响
        (一) 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规约
        (二) 生硬的检查工作对教师职业生存的制约
        (三) 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消磨教师的学习培训兴趣
    三、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影响
        (一) 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二) 课程教材改革与教师的不适应分析
    四、社会环境对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影响
        (一) 家校不和谐的合作状态
        (二) 社会教育功能的缺失
    五、教师自身以及职业发展对其职业生存状态的影响
        (一) 教师人格特征的影响
        (二) 教师职业经历的影响
第五章 教师职业生存的应然状态与改善意向
    一、教师职业生存应然状态的找寻
        (一) 在法规和标准中探寻教师职业生存的应然状态
        (二) 在校园里发现理想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
    二、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改善意向
        (一) 观念转型 对教师职业生存主体的关照
        (二) 自我形构 教师自身职业知情行的重塑
        (三) 管理策动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
        (四) 社会依托 教师职业生存心理和精神的双重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赣州三中“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特色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特色
第2章 《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开发依据
    2.1 理论依据
        2.1.1 校本教材开发的教育哲学基础
        2.1.2 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2.2 现实依据
        2.2.1 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2.2.2 学生的需求现状
        2.2.3 现行教材的不足
    2.3 技术依据
        2.3.1 校本课程的目标指导
        2.3.2 选修教材编制方式
        2.3.3 职业教材编制方式
第3章 《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简介
    3.1 教材体例说明
        3.1.1 框架结构
        3.1.2 教材特色
    3.2 教材内容简介
        3.2.1 上篇——开口敢言
        3.2.2 中篇——开口能言
        3.2.3 下篇——开口会言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样章

(9)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 ——基于上海外企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身份建构理论回顾与经验研究
        1.2.2 都市女性白领研究的多维视角
        1.2.3 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都市
        1.3.2 白领
        1.3.3 都市女性白领
        1.3.4 身份
        1.3.5 身份建构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内容
        1.4.1 理论视角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身份起源:都市女性白领的前世今生
    2.1 历史迷思:都市女性白领的时空印象
        2.1.1 工业文明与白领兴起
        2.1.2 摩登上海与浪漫情愫
    2.2 群体肖像:都市女性白领的阶层特征
        2.2.1 职业声望与社会地位
        2.2.2 收入水平与性别限制
        2.2.3 文化品味与生活方式
    小结 职场丽人: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意象
第3章 身份认同:都市女性白领身份建构的心理机制
    3.1 身份边界与大众定位:都市女性白领的社会认同
        3.1.1 不同阶层眼中的都市女性白领
        3.1.2 都市女性白领与职场新“领”
    3.2 中产情结与身心图式:都市女性白领的自我认同
        3.2.1 认同偏移: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感知
        3.2.2 小资情调:都市女性白领的生活格调
        3.2.3 身体消费: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在场
    小结 身份的双重定位:在个人与社会之间
第4章 职业身份:都市女性白领的生产机制
    4.1 身份寻求: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获得
        4.1.1 都市女性白领的个人奋斗
        4.1.2 都市女性白领的代际传承
        4.1.3 都市女性白领的家族联姻
    4.2 身份维持: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坚守
        4.2.1 身份的在场:职场竞争与工作投入
        4.2.2 身份的增值:职业晋升与业余充电
    4.3 身份比较:都市女性白领的职业流动
        4.3.1 身份再生产机制:职业流动的方向与可能
        4.3.2 身份的不确定性:职业流动的风险与约束
    小结 身份的流动性:职业声望与职业生涯规划
第5章 物化身份:都市女性白领的消费镜像
    5.1 摩登身份与现代性的日常消费
        5.1.1 日常性消费:审美驱动
        5.1.2 生活日用品:品牌偏好
        5.1.3 支付便捷性:模式转型
    5.2 感性身份与开放性的身体消费
        5.2.1 美丽身体:外表修饰与身体呈现
        5.2.2 健康身体:养生意识与身体保健
        5.2.3 性别身体:男权宰制与身体抗争
    5.3 激情身份与精致化的奢侈品消费
        5.3.1 身份象征性:身份建构与地位竞赛
        5.3.2 身份品味化:生活品质与价值体验
        5.3.3 身份炫耀性:消费偏好与意义建构
    5.4 优雅身份与时尚化的闲暇消费
        5.4.1 身份时尚性与休闲社会化
        5.4.2 身份空间性与休闲商业化
        5.4.3 身份体验性与休闲项目化
    5.5 理性身份与选择性的文化消费
        5.5.1 身份关系建构与文化资本
        5.5.2 身份意识形态与趣味区分
        5.5.3 身份教育投资与价值凝结
    小结 身份的象征性:在激情与理性之间
第6章 交往身份:都市女性白领的关系场域
    6.1 身份区隔与社会交往的阶层化
        6.1.1 功利身份与高层交往
        6.1.2 群体身份与内部交往
        6.1.3 伦理身份与亲属交往
    6.2 身份编码与社会交往的符号化
        6.2.1 身份准入与交往场所
        6.2.2 身份标识与交往语言
        6.2.3 身份排他与交往惯习
        6.2.4 身份异化与虚拟社区交往
    小结 身份的权力化:社会交往的差序格局
第7章 身份危机:都市女性白领的地位恐慌
    7.1 身份迷失: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张力
        7.1.1 个体与群体的身份竞合
        7.1.2 家庭与社会的两难选择
    7.2 身份传递:婚与育的抉择
        7.2.1 终身托付:心归何处
        7.2.2 生命延续:生升两难
    7.3 身心节奏:灵与肉的共舞
        7.3.1 身体健康:沉重的肉身
        7.3.2 精神健康:漂泊的心灵
    小结 苦楚的浮华:身份建构的爱恨交织
第8章 身份突围: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再造
    8.1 家庭身份再造: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撤退
        8.1.1 身份取舍:从职场竞争到回归家庭
        8.1.2 价值转向:从物化张扬到消费利他
    8.2 职业身份再造: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顺应
        8.2.1 从身份纠结到职业认同
        8.2.2 从竞技场域到生活空间
    8.3 社区身份再造: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皈依
        8.3.1 都市女性白领的政治参与
        8.3.2 都市女性白领的社区参与
        8.3.3 参与公益慈善与宗教活动
    小结 主体性回归:身份建构的协同策略
第9章 结语: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张力与身份重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访谈提纲
附录2:都市女性白领受访对象情况一览表
附录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清单
卷内备考表

(10)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1. 研究目的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3. 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篇章结构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一、制度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二、道德性期望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三、自我期望
    四、角色领悟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4. 后续材料工作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1. 省委会议讨论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2. 投票选举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1. 会议通知
        2. 赴京报到
        3. 建团会议
        4. 预备会议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1. 会议议程
        2. 会议日程安排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六、会议简报交流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2. 简报的特点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1. 大会表决办法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一、代表视察
        1. 会前集中视察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二、执法检查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三、专题调研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五、列席有关会议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联系人民群众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一、专题培训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1. 履职经验交流
        2、履职专题研讨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结论与讨论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大学生择业着装、仪表备忘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引致的乡村社区变迁 ——青山村案例[D]. 张越. 青岛大学, 2020(08)
  • [2]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D]. 陈志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中职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D]. 吕琴.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百变的“自我呈现” ——一位大学生公益社团社长的人际交往叙事研究[D]. 杜素绘.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5]高校优质微课的设计特征及其模型构建 ——基于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作品的分析[D]. 张菲菲.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6]小组工作在提升贫困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应用 ——基于“赢在大学”项目的研究[D]. 王颖. 苏州大学, 2016(02)
  • [7]义务教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 ——基于上海市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个案研究[D]. 王春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8]赣州三中“高中口语交际训练校本教材”开发研究[D]. 张明悦. 赣南师范学院, 2013(07)
  • [9]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 ——基于上海外企的经验研究[D]. 林晓兰.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9)
  • [10]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大学生职业装扮及相貌备忘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