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采样限制电路分析

嵌入式系统采样限制电路分析

一、嵌入式系统中采样限幅电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源[1](2021)在《基于输出侧参数估算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杨红波[2](2019)在《基于Android的数据采集系统》文中研究表明数据采集器是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广泛应用的基础性装置,然而传统有线网络数据采集器却存在布线繁琐、移动性差、更新升级不便等问题。为此,本文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嵌入式系统技术结合,提出设计一种基于Android的无线网络数据采集系统。本文提出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连续采样、定时采样两大工作模式,可实现最高128KHz频率的8路模拟电压信号的调理、采集、无线传输、存储及波形显示等功能。该系统由以STM32F407处理器为核心设计的数据采集端以及基于Android系统通用硬件平台与APP软件联合开发的数据接收端两大部分构成,同时为二者的无线WiFi通信选取了相关的通信协议,设计了专用的数据帧格式。数据采集端在硬件设计上,由信号调理电路分别实现8路模拟电压信号的限幅、低通滤波、隔离放大、差分放大、比例放大、电压跟随,由以STM32F407处理器为核心的主控电路实现模拟信号的A/D转换,并以DMA方式将采样数据经SPI接口传输给W5500以太网通信电路,最后经WiFi无线路由器转发给数据接收端。数据采集端在STM32F407程序设计上,借助STM32CubeMx软件生成的STM32F4库函数实现了STM32F407处理器的主程序、初始化程序、多通道A/D转换程序、DMA中断服务程序,借助W5500以太网控制器官方库函数,实现了以太网通信程序。另外,对W5500以太网控制器官方库函数进行了改进优化,有效提高了以太网数据通信速率。数据接收端由带WiFi功能的Android系统通用硬件平台及本文设计的APP软件构成。该APP采用MVC软件架构模式,设计了注册登录、实时采集、回放采集三大工作界面,设计了多用户注册登录程序、Socket通信程序、波形显示程序、数据交互与处理程序、数据存储程序,实现多个用户的登录注册,并在Socket的TCP/IP协议通信程序下完成与数据采集端的数据交互,以及对数据采集过程以图像化用户界面方式进行无线操控、波形显示、数据文件存储并Excel表格展示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可有效实现对模拟电压信号的调理、采集、WiFi无线网络传输、存储、Excel表格展示、实时波形显示及历史数据波形回放等功能。

宋宇[3](2019)在《基于AA32416对数放大器的便携式鱼探仪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捕鱼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捕鱼设备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捕鱼从业者主要凭自身经验进行捕鱼作业,不仅要求捕鱼者有较高的经验水平,而且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严重影响了捕鱼产量的提高,因此研制出性能可靠且便携性好的探鱼设备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近年来,民用声纳探测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理论方法已经日趋成熟,本文基于声纳探测的基本原理,结合电子电路软硬件相关知识,设计了一款基于AA32416对数放大器的便携式鱼探仪。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鱼探仪发展趋势,阐明了设计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向,提出了产品设计的基本需求,根据产品设计需求完成了鱼探仪的总体框架结构设计,并详细说明了超声波作为探测手段的相关理论基础。在硬件设计方面,本文介绍了鱼探仪系统中硬件电路的主要器件选型和电路具体设计,阐述了各个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参数要求。其中硬件电路主要由STM32主控电路、声纳探头驱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电源电路、存储电路、显示电路和声纳探头组成,由STM32控制整个电路的工作流程,声纳探头驱动电路驱动声纳探头发射超声波,信号处理电路以AA32416对数放大电路为核心,负责处理分析声纳探头回波信号。在软件设计方面,该鱼探仪以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为框架,编写了PWM发射程序、ADC数据采集程序、信号有效性判定程序和抗干扰程序等核心应用程序,并将结果最终通过TFT液晶显示屏呈现给用户。最后本文完成了鱼探仪系统软硬件的测试,硬件方面主要进行了声纳探头驱动信号质量测试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效果测试,软件方面主要进行了系统的探测效果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次设计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功能需求,系统软硬件工作基本稳定、可靠。

张洪彬[4](2016)在《激光在线测量系统综合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目前汽车焊装车间白车身激光在线测量系统控制柜内控制模块过多,接线复杂,且在高强度工作时柔性视觉传感器线缆容易断裂造成短路等问题,设计了基于高性能STM32F407处理器的激光在线测量系统综合控制器。该控制器利用以太网与测量计算机通信,通过RS-485总线与多个视觉传感器相连,控制其快速、可靠地对白车身进行测量。同时在电源输出端采用电压取样的短路保护措施,并利用改进的限幅去极值平均滤波算法对电压采样值进行处理。通过在北京长安汽车焊装车间近一年的应用表明,该控制器能够很好地完成现场白车身激光在线测量系统的控制任务。与原有控制系统相比,该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成本低,实时性好的优点。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综合控制器的设计要求,分别对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及数据滤波算法进行选择,完成了白车身激光在线测量系统综合控制器的设计方案。2.详细分析了综合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分别对供电系统,CPU最小系统,以太网通信模块,RS-232及RS-485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控制测量模块电路原理图进行详细设计,并对综合控制器PCB设计要点进行说明。3.搭建综合控制器系统软件平台,对综合控制器嵌入式系统软件进行设计,使控制器能够实现正常通信;为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对数据转换机制及其可靠性进行分析;同时,在现有数据采集算法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自身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限幅去极值平均滤波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系统短路故障。4.搭建实验平台,对综合控制器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保证现场测量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任鹏[5](2014)在《智能电网中通信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智能电网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大量的采用信息化技术和分布式发电技术,能够实现电网中状态检测和监控、按需配置电能资源等功能,并具有很强的自愈和恢复能力,是目前电网发展的方向,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当前,智能电网的相关研究十分广泛和丰富,且多集中在通信传输技术和控制技术两个方面。电力线通信以电力线作为通信信道,与智能电网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和便利性,但电力线信道中的信号特性复杂多变,对通信的可靠性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此外,智能电网中的控制系统需要执行多个功能任务,对其软件化任务调度的实时性的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以智能电网中的通信及控制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了智能电网的基本原理与功能结构、电力线信道中信号特性分析与预测方法、基于喷泉码的多载波高可靠传输技术、智能电网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与嵌入式多任务调度算法等五个关键点,具体内容概括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智能电网的基本原理与功能结构。研究了智能电网的基本原理,对智能电网的功能结构进行了分析,针对智能电网中的通信和控制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梳理。第二部分研究电力线信道中信号特性分析与预测方法。设计了信号特性分析算法框架,采用逆序法、替代序列法、递归图与相空间重构方法分别分析信号的平稳性、非线性与确定性。以低压电力信号为实例对象,确定其为平稳、非线性信号,且具有确定性分量的复杂信号。并基于其特性,采用多小波支持向量机对其进行预测。第三部分研究基于数字喷泉码的多载波可靠传输技术。设计了结合LT码的多载波通信传输系统的系统结构,利用喷泉码无码率的特点,实现了OFDM信号的峰均比控制和信息的可靠传输。为了降低LT码的解码代价,针对度分布,在鲁棒孤波度分布(RSD)和二进制度分布(BED)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滑动RSD度分布和截断BED度分布,并将二者联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开关度分布,通过仿真试验,确定了开关点的位置,在小度值数据包和大度值数据包之间取得平衡,有效的提高的译码的成功率,并降低了译码代价。第四部分研究智能电网的控制系统结构和相关电路分析。在传统的配电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力资源与设备资源调度配置系统的硬件系统,通过固态功率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力资源的调度与配置,并在其基础上研究了一种电气设备连接状态检测方法,实现了电气回路全状态下设备资源连接状态的检测与调度。另外,针对研究中遇到的信号时延特性的问题,根据电路理论建立了RC多阶链式电路时延特性的微分方程组,通过矩阵变换的方法,提出了RC多阶链式电路在“斜坡”信号下的时延特性模型,在计算精度方面,本模型的误差远小于Elmore模型的“斜坡”信号的50%传播时延误差,在计算效率方面,相比于波形松弛法的多次迭代,本模型只需一次计算即可达到10-8误差级别。第五部分研究智能电网控制系统的多任务实时调度算法。根据智能电网对电力配置和控制的功能要求,设计了嵌入式系统下的一种多任务实时调度算法,并建立了一套约束模型对调度算法进行实时性评估,设计了相关的模拟试验,推导出了任务调度的超时百分比与不同类型任务执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

严伟[6](2014)在《以ARM为核心的嵌入式Linux在双电源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作为一种保障线路供电连续性的重要电器,在重要的负荷线路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网设备的智能化已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双电源核心控制器进行分析和设计,以使其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满足电网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将ARM处理器与嵌入式Linux相结合的双电源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对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双电源的整体控制功能。具体设计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系统硬件设计。基于ARM9内核的S3C2440芯片进行双电源的控制系统设计,并在处理器最小系统的基础上完成液晶显示电路、参数采集电路、动作执行电路以及故障报警电路等各功能电路的设计与制作。2、系统软件设计。本文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作为软件支撑平台,通过操作系统层的应用程序开发,实现双电源的软件控制功能。具体设计内容包括:开发环境搭建,设备驱动程序编写以及基于QT的应用程序开发。并对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字滤波以及软件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针对双电源系统中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引入使双电源系统的软件设计更为方便,功能的添加和修改更加灵活。

彭莉峻[7](2011)在《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液压设备凭借其运行中的诸多优点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生产安全和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针对液压系统安全稳定、节能的运行而开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液压设备的三相电压、电流信号蕴含了大量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而开发基于三相电信号融合的液压设备诊断技术以及液压设备功率优化控制技术都有赖于实时准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本设计根据现有各类数据采集系统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本项目前期研究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开发了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论文完成的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分为下位机硬件和上位机功能软件两部分。下位机硬件采用了基于PXI6251数据采集板卡和以LPC2103为核心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两种模式,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针对两种模式的特点设计了相关硬件电路,实现对三相电信号准确、有效的采集和传输。其中以LPC2103为核心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中设计有大容量数据存储模块,在无上位机支持的场合能够完成实时数据存储任务,扩展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环境。上位机功能软件在LabVIEW环境下,根据下位机硬件的两种应用模式分别进行程序开发。针对实时数据,首先与下位机通信实现数据的接收、显示和存储;其次,利用对称分量法和加汉宁窗FFT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实现对液压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程序开发采用了多线程模式,保证了多任务下数据采集的实时性。针对已保存的历史数据开发了数据回放和数据分析功能模块。下位机硬件模块经过多次调试和修改后制作完成,针对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和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项目的需要,配合上位机功能软件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本论文完成的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可靠稳定的运行,并准确的采集三相电信号,同时能够监测液压设备的运行状态,为研究基于三相电信号的液压设备故障诊断、功率优化控制方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晁创[8](2011)在《基于STC12C5A60S2的电焊护目镜黑度值测试仪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电焊护目镜是依靠焊接工人的手动操作,来遮挡焊接引弧时的强烈辐射光线对眼睛的伤害,但由于人体反应时间的限制,这种手动的操作方法仍然不可避免地对人眼带来瞬间的灼伤。因此一种依靠焊接时弧光的引发与熄灭,自动控制电焊护目镜在亮态与暗态之间转换的变光焊接护目镜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针对变光电焊护目镜的遮光号数值的测试仪器的设计与制作,它通过单片机控制标准测试光源,红外调制光源和太阳能光源的依次工作,从而模拟出电焊护目镜在黑态和亮态时的工作情景,再通过采样和计算透过护目镜的光强经光电转换及放大后的电压值,进而达到测量变光电焊护目镜亮态或黑态遮光号的目的。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光电转换接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微弱光强和大量程范围光强的探测,包括有光电接收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限幅电路和线性稳压电源等部分。(2)系统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主要目的是通过单片机控制标准测试光源,红外调制光源和太阳能光源的工作,从而模拟出焊接时的引弧过程,进而分别实现对变光电焊护目镜黑态或亮态遮光号数值的测量。(3)系统控制部分软件的设计与编写,主要是通过软件完成设备检测流程的控制,包括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等。通过以上相关工作,项目现已完成对整个系统硬件电路及软件控制部分的设计和联合调试,并初步达到设备测量要求。最后进一步分析了设备在测量时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测试仪器测量精度的方案。

许琴[9](2010)在《嵌入式手持式数字存储示波器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存储示波器在工程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最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之一。数字存储示波器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最近几年发展最快的电子测量仪器。随着现代测量对电子仪器的精度、速度、智能化、多功能等各方面要求的提高,基于单片机的传统测量仪器由于很难完成操作系统的嵌入、文件的管理、各种接口的集成、大容量存储器的扩展等功能,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国外数字存储示波器技术与产品已经逐渐成熟,而国内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存储示波器意义重大,为进一步开发高性能数字存储器技术而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也可以促进我国电子测量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关于实时采样的数字存储示波器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启动代码的移植;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信号参数测量;人机交互。本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与性能指标:系统上电后从NAND FLASH加载启动,实现相关硬件的初始化工作,加载运行操作系统Linux;根据当前设置的时基值,控制A/D转换器以指定的频率对模拟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并实现对所采集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包括屏蔽无效数据位、间隔取数据点等处理;模拟输入信号峰峰值、平均值、周期和脉宽参数测量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参数测量误差在0.5%以内;设计并实现人机交互接口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包括界面显示、波形显示、触摸屏控制。本文的应用程序都是在Qt/Embedded环境下开发的。应用程序的作用是通过调用设备驱动程序来控制系统硬件工作以及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该数字存储示波器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上电后,程序从NAND FLASH顺利加载运行,完成对硬件的初始化,实现了操作系统的成功运行;参数测量软件模块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可以对模拟输入信号进行参数测量,测量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0.5%以内;以640×480分辨率的LCD显示屏作为用户端输出设备,体积小,携带方便,手持操作简单可靠。

王利民[10](2010)在《基于S3C2410的嵌入式氢气浓度监测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已得到了国际能源界的一致认同。并且它在石油化工、电子工业、食品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携带极其不方便、极易泄漏的气体。在室温和标准大气压下,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比达到4.1%~74.1%时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为了消除使用氢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开发出一套适用性强、灵敏度高、稳定可靠、价格低廉的氢气浓度监测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检测技术与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方案开发了一套基于ARM的嵌入式氢气浓度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信号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核心控制模块、存储模块、显示与报警模块、调试下载模块组成。本系统首先针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设计了低噪声、高抗干扰的前端信号调理电路,实现对氢气浓度信号的有效提取;然后为系统的核心器件ARM处理器S3C2410设计了电源电路、存储接口电路、LCD显示接口电路以及调试下载接口等外围电路;接下来为S3C2410移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并开发了A/D设备驱动程序,搭建了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通过该平台,完成了按键处理、数字滤波、显示与报警等应用程序设计;另外还介绍了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工具包Qt/Embedded,并设计了简单、直观、可靠的图形用户界面实现了数据实时显示与超限预警等功能;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本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基于S3C2410的嵌入式氢气浓度监测系统性能好,功耗低,体积小,成本少,还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可为各种嵌入式应用提供一套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在加氢站、汽车轿厢、工业现场等不同环境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嵌入式系统中采样限幅电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嵌入式系统中采样限幅电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Android的数据采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数据采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Android系统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现状
        1.2.3 嵌入式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功能概述
    2.2 系统方案设计
        2.2.1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2.2.2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2.2.3 系统测试方案设计
    2.3 本章总结
3 系统通信协议与数据帧格式设计
    3.1 系统通信协议选取说明
        3.1.1 以太网通信协议
        3.1.2 SPI通信协议
        3.1.3 Socket通信协议
    3.2 通信协议的数据帧格式设计
    3.3 本章总结
4 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硬件设计概述
    4.2 系统硬件原理图设计
        4.2.1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与仿真
        4.2.2 主控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4.2.3 W5500以太网通信电路设计
    4.3 系统硬件PCB设计及实物展示
    4.4 本章总结
5 系统STM32F407程序设计
    5.1 系统STM32F407程序设计概述
    5.2 系统STM32F407程序设计
        5.2.1 主程序设计
        5.2.2 初始化程序设计
        5.2.3 多通道A/D转换程序设计
        5.2.4 DMA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5.2.5 基于W5500的以太网通信程序设计
    5.3 本章总结
6 系统APP软件设计
    6.1 系统APP软件设计概述
    6.2 界面布局程序设计
        6.2.1 注册登录界面布局设计
        6.2.2 实时采集界面布局设计
        6.2.3 回放采集界面布局设计
    6.3 多用户注册登录程序设计
    6.4 Socket通信程序设计
    6.5 波形显示程序设计
    6.6 数据交互与处理程序设计
        6.6.1 各组件间数据交互处理
        6.6.2 异步消息交互处理
    6.7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6.8 本章总结
7 系统测试
    7.1 系统测试目的与内容
    7.2 系统硬件测试
        7.2.1 电源电路测试
        7.2.2 电压调理电路测试
    7.3 系统STM32F407程序测试
        7.3.1 多通道AD采样功能测试
        7.3.2 W5500以太网通信功能测试
    7.4 系统APP软件测试
        7.4.1 登录功能测试
        7.4.2 Wi-Fi通信功能测试
        7.4.3 实时采集波形显示功能测试
        7.4.4 回放数据波形显示功能测试
        7.4.5 数据存储功能测试
    7.5 系统总体测试结果
    7.6 本章总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基于AA32416对数放大器的便携式鱼探仪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鱼探仪发展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与整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3 系统关键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
        2.3.1 超声波及其应用
        2.3.2 超声波在水中传播
        2.3.3 超声波在水下探测优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STM32 主控电路设计
        3.1.1 STM32 时钟电路设计
        3.1.2 STM32 复位电路设计
    3.2 声纳探头驱动电路设计
    3.3 声纳探头电路设计
    3.4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3.4.1 电压限幅电路设计
        3.4.2 滤波电路设计
    3.5 对数放大处理电路设计
        3.5.1 对数放大器概念
        3.5.2 对数放大器参数指标
        3.5.3 对数放大器选型
        3.5.4 对数放大电路设计
    3.6 电源电路设计
        3.6.1 充电电路设计
        3.6.2 降压电路设计
    3.7 显示电路设计
    3.8 存储电路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FreeRTOS系统介绍
        4.1.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介绍
        4.1.2 FreeRTOS核心代码简介
        4.1.3 FreeRTOS任务调度机制
        4.1.4 FreeRTOS的消息队列通信
    4.2 系统软件主流程设计
    4.3 系统软件子程序设计
        4.3.1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4.3.2 PWM发射程序设计
        4.3.3 ADC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3.4 信号有效性判定程序设计
        4.3.5 抗干扰程序设计
        4.3.6 TFT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4.3.7 存储控制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
    5.1 声纳探头驱动电路波形质量测试
    5.2 信号处理电路处理效果测试
    5.3 鱼探仪探测效果测试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C(鱼探仪硬件电路原理图)
附录 D(鱼探仪硬件电路PCB图)
致谢

(4)激光在线测量系统综合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激光在线测量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串口服务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1.4 本章总结
第二章 综合控制器的系统方案
    2.1 综合控制器需求分析
    2.2 系统关键技术选型
        2.2.1 硬件平台选型
        2.2.2 软件平台选型
        2.2.3 数据采集算法选择
    2.3 系统整体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综合控制器硬件电路分析
    3.1 供电系统
    3.2 CPU最小系统
    3.3 通信模块
    3.4 存储模块
    3.5 控制测量模块
    3.6 综合控制器PCB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控制器软件平台的搭建
    4.1 uC/OS-Ⅱ的分析与移植
        4.1.1 uC/OS-Ⅱ的体系结构
        4.1.2 uC/OS-Ⅱ的运行机制
        4.1.3 uC/OS-Ⅱ的移植
    4.2 TCP数据处理过程及LwIP的移植
        4.2.1 TCP数据处理过程
        4.2.2 嵌入式LwIP在uC/OS-Ⅱ中的移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控制器软件系统分析
    5.1 综合控制器软件需求分析
    5.2 软件总体分析
    5.3 进程间通信
        5.3.1 串口转以太网通信
        5.3.2 以太网转串口通信
        5.3.3 输出电压检测
    5.4 数据转换机制及其可靠性分析
        5.4.1 数据转换机制
        5.4.2 通信可靠性分析
    5.5 一种改进的限幅去极值平均滤波算法研究
        5.5.1 算法描述
        5.5.2 算法滤波效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验证与分析
    6.1 综合控制器与上位机通讯及控制功能测试
    6.2 综合控制器与视觉传感器组网通信实验
    6.3 系统短路故障检测实验
    6.4 综合控制器现场性能测试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智能电网中通信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与研究现状
        1.2.1 发展趋势
        1.2.2 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智能电网的原理与通信控制的问题
    2.1 引言
    2.2 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2.3 智能电网中的通信与控制
        2.3.1 智能电网中通信与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2.3.2 通信的相关问题
        2.3.3 控制的相关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线信道中信号特性分析与预测
    3.1 引言
    3.2 干扰信号特性分析流程
        3.2.1 逆序法
        3.2.2 替代数据法
        3.2.3 递归图与相空间重构
    3.3 电力线信道信号实例特性分析
        3.3.1 干扰信号的成分分析
        3.3.2 平稳性分析
        3.3.3 非线性分析
        3.3.4 确定性分析
    3.4 干扰信号的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字喷泉码的多载波传输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喷泉码的基本概念
        4.2.1 删除信道与纠删码
        4.2.2 喷泉码的基本原理
    4.3 喷泉码的度分布
    4.4 基于喷泉码的OFDM信号峰均比控制
    4.5 开关度分布的研究
    4.6 度分布的性能仿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电网负载检测方法与电路分析
    5.1 引言
    5.2 控制系统中配电控制模块设计
        5.2.0 固态功率控制技术
        5.2.1 电气设备连接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5.2.2 电路试验
    5.3 RC电路时延特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嵌入式多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6.1 引言
    6.2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6.2.1 嵌入式的定义及发展
        6.2.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6.2.3 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
    6.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多任务调度算法
        6.3.1 任务及任务状态
        6.3.2 多任务实时调度
    6.4 智能电网控制系统的任务调度算法
    6.5 任务调度算法评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以ARM为核心的嵌入式Linux在双电源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ARM处理器及嵌入式Linux系统简介
    2.1 ARM处理器概述
    2.2 S3C2440 芯片介绍
    2.3 嵌入式Linux系统简介
第三章 双电源系统结构及采样算法介绍
    3.1 系统结构概述
    3.2 电压采样算法
    3.3 采样同步算法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4.2 S3C2440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4.2.1 时钟电路及复位电路设计
        4.2.2 系统电源电路
    4.3 存储单元设计
    4.4 液晶显示电路
    4.5 电压采集调理电路
    4.6 频率采集电路
    4.7 电机投切控制电路
    4.8 故障报警电路
    4.9 合闸检测电路
    4.10 硬件抗干扰措施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5.1.1 主机开发环境搭建
        5.1.2 Bootloader移植
        5.1.3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5.1.4 内核文件编译与移植
        5.1.5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5.2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5.2.1 字符型设备驱动的基本结构
        5.2.2 电压信号A/D采样驱动程序
        5.2.3 频率采样驱动程序
        5.2.4 电机投切驱动程序
        5.2.5 合闸检测及故障报警驱动程序
        5.2.6 LCD驱动程序
        5.2.7 驱动程序的加载
    5.3 应用程序流程的设计
        5.3.1 主程序工作流程
        5.3.2 自动处理程序工作流程
        5.3.3 手动处理程序工作流程
    5.4 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设计
        5.4.1 图形化开发环境的构建
        5.4.2 应用程序运行环境构建
        5.4.3 应用程序移植
    5.5 数字滤波功能的实现
    5.6 软件抗干扰设计
    5.7 试验结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3 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及总体目标
        1.3.1 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1.3.2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与方案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同步采集方法与数据预处理分析方法研究
    2.1 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2.1.1 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同步采集的意义
        2.1.2 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同步采集方法
    2.2 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2.2.1 对称分量法及应用
        2.2.2 加窗FFT算法及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下位机模块设计及实现
    3.1 硬件电路总体方案及架构
    3.2 信号采集及调理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3.2.1 传感器模块
        3.2.2 限幅模块设计
        3.2.3 滤波模块的设计
        3.2.4 整流电路
    3.3 虚拟仪器数据采集硬件模块
    3.4 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
        3.4.1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3.4.2 电源模块
        3.4.4 数据存储模块
        3.4.5 按键及程序指示灯模块
        3.4.6 通信接口模块
    3.5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
    3.6 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功能软件开发
        3.6.1 主程序设计
        3.6.2 初始化程序设计
        3.6.3 运行模式1 程序设计
        3.6.4 运行模式2 程序设计
        3.6.5 运行模式3 程序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上位机功能软件设计及实现
    4.1 上位机功能软件总体方案
    4.2 PXI6251 实时数据模块设计与实现
        4.2.1 数据采集模块
        4.2.2 数据显示与保存模块设计与实现
        4.2.3 实时数据分析模块
    4.3 嵌入式采集系统实时数据模块设计与实现
        4.3.1 串口数据接收程序设计
        4.3.2 实时数据显示及保存程序
        4.3.3 串口数据分析模块
    4.4 历史数据回放与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4.4.1 历史数据回放模块
        4.4.2 历史数据分析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方案
        5.1.1 PXI6251 测试方案
        5.1.2 基于LPC2103 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测试方案
    5.2 试验数据及分析
        5.2.1 液压系统空载试验
        5.2.2 液压系统加载试验
        5.2.3 液压系统冲击试验
        5.2.4 电机正常运行试验
        5.2.5 电机缺相试验
        5.2.6 电机不对中试验
    5.3 误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8)基于STC12C5A60S2的电焊护目镜黑度值测试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1.2 项目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1.3 黑度值测量的研究现状
2 变光电焊护目镜黑度特性的评估方法及测试仪的整体设计
    2.1 自动变光电焊护目镜结构及原理
    2.2 电焊护目镜的光线透射比与黑度值
    2.3 电焊护目镜黑度测试仪的设计思路及整体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变光电焊护目镜黑度值测试仪的硬件部分设计
    3.1 黑度测试仪的光路部分设计及分析
    3.2 黑度测试仪的硬件电路部分设计
    3.3 黑度测试仪的电源管理
    3.4 本章小结
4 变光电焊护目镜黑度值测试仪的控制软件设计
    4.1 控制思想及程序流程图
    4.2 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测试仪器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5.1 电焊护目镜黑度值测试仪的组装及相关实验设计
    5.2 测量仪器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5.3 测试仪器误差理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电焊护目镜黑度测试仪的整体外观图
附录2 硬件部分电路图
附录3 软件控制部分部分代码

(9)嵌入式手持式数字存储示波器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概述
    1.2 数字示波器的发展概述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技术
    2.1 嵌入式系统概述
        2.1.1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2.1.2 嵌入式系统的构架
    2.2 嵌入式系统调试
        2.2.1 模拟开发调试
        2.2.2 嵌入式在线仿真
        2.2.3 远程调试
    2.3 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工具
        2.3.1 软件开发工具
        2.3.2 硬件开发工具
    2.4 嵌入式系统的内核移植
    2.5 嵌入系统的根文件系统制作
    2.6 嵌入式 LINUX 系统 GUI 设计分析
        2.6.1 图形用户界面
        2.6.2 嵌入式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简介
第三章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1 功能需求分析
        3.1.1 控制面板及功能介绍
        3.1.2 功能分析
    3.2 功能需求
    3.3 开发平台选择
        3.3.1 微处理器CPU 的选择
        3.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第四章 硬件系统分析
    4.1 硬件系统实现框图
    4.2 硬件电路原理分析
        4.2.1 数据采集电路
        4.2.2 液晶显示(LCD)模块
        4.2.3 时基电路分析
第五章 应用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软件的组成
    5.2 数据采集
    5.3 数据处理
    5.4 参数测量的算法与实现
        5.4.1 幅度类参数测量
        5.4.2 时间类参数测量算法
    5.5 人机交互实现
        5.5.1 波形显示
        5.5.2 波形抽取与插值
第六章 系统软件测试
    6.1 人机界面测试
    6.2 控制功能测试
    6.3 性能指标测试
        6.3.1 测试仪器
        6.3.2 扫描速度测试
        6.3.3 垂直灵敏度测试
        6.3.4 测量范围的测试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S3C2410的嵌入式氢气浓度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气体浓度检测的常用方法
    1.3 嵌入式系统简介
        1.3.1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1.3.2 嵌入式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1.5 本章小结
2 系统总体结构
    2.1 传感器选择与信号特征分析
        2.1.1 传感器的比较与选择
        2.1.2 信号源特征分析
    2.2 系统总体结构
        2.2.1 系统设计要求
        2.2.2 系统总体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硬件结构
    3.1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基础
        3.1.1 微弱信号定义
        3.1.2 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3.1.3 信号源与输入级的匹配
    3.2 信号采集部分电路
        3.2.1 低噪声放大电路
        3.2.2 滤波电路
        3.2.3 A/D 转换电路
        3.2.4 采样限幅电路
        3.2.5 电路抗干扰措施
    3.3 微处理器外围接口电路
        3.3.1 ARM 处理器 S3C2410 介绍
        3.3.2 电源电路
        3.3.3 Flash 接口电路
        3.3.4 SDRAM 接口电路
        3.3.5 LCD 接口电路
        3.3.6 串行接口电路
        3.3.7 JTAG 调试接口电路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
    4.1 嵌入式软件系统概述
        4.1.1 嵌入式软件系统层次结构
        4.1.2 嵌入式Linux 软件开发模式与步骤
    4.2 创建交叉开发环境
        4.2.1 交叉开发环境
        4.2.2 交叉编译工具链
        4.2.3 制作交叉编译工具链
    4.3 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
        4.3.1 系统引导程序移植
        4.3.2 Linux 内核移植
        4.3.3 Linux 根文件系统移植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软件结构
    5.1 ADC 驱动程序开发
        5.1.1 设备驱动概述
        5.1.2 A/D 驱动程序设计
    5.2 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5.2.1 主程序设计
        5.2.2 按键处理程序设计
        5.2.3 数字滤波程序设计
        5.2.4 显示与报警程序设计
    5.3 QT/Embedded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5.3.1 QT/Embedded 简介
        5.3.2 创建QT/Embedded 开发环境
        5.3.3 图形界面程序的开发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调试与实验
    6.1 系统的搭建
    6.2 系统的测试
    6.3 系统的误差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嵌入式系统中采样限幅电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输出侧参数估算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周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Android的数据采集系统[D]. 杨红波.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3]基于AA32416对数放大器的便携式鱼探仪设计与研究[D]. 宋宇. 湖南大学, 2019(06)
  • [4]激光在线测量系统综合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D]. 张洪彬. 天津大学, 2016(07)
  • [5]智能电网中通信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任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6]以ARM为核心的嵌入式Linux在双电源上的应用研究[D]. 严伟.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3)
  • [7]液压设备三相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彭莉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8)
  • [8]基于STC12C5A60S2的电焊护目镜黑度值测试仪的研制[D]. 晁创.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9]嵌入式手持式数字存储示波器软件设计[D]. 许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10]基于S3C2410的嵌入式氢气浓度监测系统[D]. 王利民. 重庆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嵌入式系统采样限制电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