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

发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

一、发展中文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侯颖[1](2021)在《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中文教育浅析》文中认为国际中文教育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必须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中文教育宜准确把握"中国故事"的内涵与外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语言教育环境,兼顾"讲好中国故事"与"讲好他国故事",注重双向交流;注意"中国故事"的可接受性,不矫揉、不造作、不弘扬,采取以实事求是、客观平和的心态和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打造公共平台、推出公共产品,以教师、教材、教法等多角度"讲好中国故事"。

高欣[2](2021)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理性思辨和价值观念,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为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根基、薪火相传,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并且必然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可以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必然性,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等方面看,“双创”是必须的、必要的;同时,“双创”也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和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当前,“双创”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机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机遇等;当然,“双创”也会碰到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等一系列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双创”过程中,必须坚持批判性与继承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人文性与科技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原则,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好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双创”;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齐心戮力的协调机制和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做好国家顶层设计、融入日常社会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实现“双创”途径的多样化,切实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规律性,严格遵循需求内驱律、实践推动律、挖掘保护律和融合创新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双创”的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郝洁[3](2021)在《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地位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更多的人为传播中华文化付出不懈努力,国际交流也更加频繁,汉语国家化成为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而学习汉语更需了解中国文化,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把文化教学发展的有声有色,还值得所有对外汉语人努力思考。中国古诗词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锤炼,凝聚了民族传统与中华文化的精粹,如果将它运用到国际中文教育中,必将获益良多。本文以“诗教”理论为基础,以印度尼西亚(下文简称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为例,主要研究高级阶段学生的古诗词教学。基于该校古诗词教学缺失,结合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等方式,调查分析了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学生的古诗词教学情况,结合教学现状,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于高级阶段学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的路径,并且希望引起该校甚至相关部门的重视,为古诗词教学注入新动能。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在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分别从中国古诗词的特点、古诗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功能、古诗词对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实践意义三个方面阐析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学生进行学源情况分析,主要包括他们的汉语水平及热爱中国文化程度,环境适应情况及心理调试情况,现行教材中文化知识收录情况,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第三部分是该校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情况的实证分析,结合笔者在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做线上汉语教师助教的经历,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系列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教学模式的经验及不足、教学的难点及问题;第四部分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包括四个方面:对教学者的要求、培养高级阶段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培养高级阶段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第五部分笔者以《登高》为例,提供一份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古诗词教学设计,旨在将本论文的基本理念与方法通过一首具体的诗歌呈现展示出来。本文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强调古诗词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建议。一方面,笔者期望引起孔子学院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重视;另一方面,希望笔者所提出的系列教学策略能够对今后国际中文教育改进古诗词教学具有参考性价值,最终目的是,希望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一定的古诗词审美能力,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李庆[4](2021)在《文化传播视角下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中文化类话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文化类节目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接受,引起关注热潮。《非正式会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其节目形式与内容不断创新与优化,在同类型节目中大放异彩,经久不衰。《非正式会谈》不仅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方法逐渐增多,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语言教学已不再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唯一途径,于娱乐形式中交流与传播文化的新角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加大对以《非正式会谈》为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及其文化价值的研究,将对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有所裨益。本文以2015—2020年第一季到第六季《非正式会谈》节目中的中国文化类话题内容为研究对象,将节目与中华文化传播相联系,结合传播学的相关内容分析节目的文化传播要素,并通过问卷分析该节目对受众的影响调查,从而更形象直观地探究节目的中华文化传播意义及启示。研究表明,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同时,《非正式会谈》节目对中华文化传播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外汉语教师要不断丰富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思维,灵活运用课堂辅助教学手段传输中华文化。汉语学习者要拓宽了解文化知识的渠道,注重文化积累,并在跨文化适应中了解中国。

黎克才[5](2021)在《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进,我国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伴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呼吁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以进一步弥补教材史料的不足。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要求有更多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出现,以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地方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满足史料教学的需要,还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型,增强学生对地方、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本文主要从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传承、课程改革、课程教学的需要,以及书院文化原本就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等提出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践行新课程资源观、教育生活化理念和认知-发现理论,以及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课程资源的拓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等论证了论文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乡土文化和书院文化等重要概念与相关教育学理论的解读分析,为论文的研究理顺了思路,与奠定了理论基础。文中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为两广端溪书院文化全面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激活书院文化在教学领域的新生命力。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师生们普遍认同开发与利用地方书院课程资源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书院课程资源作为辅助性材料,渗透于教学时,应遵循主体性、科学性和适度性原则,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对课程教学起到真正的帮扶作用。两广端溪书院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可归纳为爱国文化、教学文化、修身文化、藏书文化、管理文化、伦理文化等六方面可用课程资源。文中还尝试以课程实例的形式,从理论说明、教学过程和归纳总结等对两广端溪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和历史活动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还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问题讨论法、图片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归纳分析法,以及深度教学法等等交叉相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书院课程资源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示范。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语部分。两广端溪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果是多重的,包括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优化课程资源;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形成地方办学特色等等。最后,笔者还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表达了日后继续扩大对古代书院、现代书院研究的展望。

黄成好[6](2021)在《中华才艺在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才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才艺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试图将中华才艺与汉语教学相结合,探索出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本文以亚美尼亚孔子学院契诃夫中学的才艺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是利用剪纸、折纸和中国结开展汉语教学,研究如何利用中华才艺辅助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汉语课堂教学,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案例,探索才艺教学在契诃夫中学汉语课堂的应用,并得出其教学的优点与不足,最后提出才艺教学的五项原则。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中华才艺在亚美尼亚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弘扬中国文化,学生在学习汉语知识的同时,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本文一共有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呈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概况及汉语文化教学现状,介绍了亚美尼亚孔子学院的基本概况、亚美尼亚孔子学院的文化教学现状以及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亚美尼亚汉语教学中引入中华才艺,本章首先对中华才艺进行概述,其次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在亚美尼亚汉语教学中引入适宜的中华才艺。第四章是中华才艺在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也是本文章的重点部分,通过剪纸、折纸和中国结的教学案例研究,分析才艺教学在汉语教学中应用的优点与不足,总结出才艺教学应该遵循的五个教学原则。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该研究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张艳霞[7](2021)在《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文中指出当今时代,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人类同命运、共呼吸的时代。文化外交作为继政治外交、经济外交之后的三大支柱外交之一,是赢得国际话语权、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对外介绍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政治选择道路,对内服务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大国,我国强调发挥文化外交深入人心的感召力和长远的影响力,以文明对话合作减少文明误读,以文化交流沟通促进文明多样性,主张在外交的总体战略下展开一系列文化外交工作,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背景,以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为研究对象,以“何以可能、何以推进”为逻辑主线,挖掘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形成发展的依据、指导理念、实践成效和路径等。全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文化外交概念进行释义和学理分析。第二章以宏观的视角分析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第三章则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讲话、新思想和新活动为参考蓝本,详细阐述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开展的必要性、多层目标和指导原则。而实践进展则主要围绕全方位地发展对外文化关系、多层次地深化务实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宽领域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三方面展开。第四章以辩证的视角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第五章基于以上理论,探寻深化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有效路径,为我国如何更好地开展文化外交提出五条具体建议:秉承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原则;结合时代需求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优化对外文化交流的传播路径;调动多主体协同参与;健全和完善文化外交的体制机制等。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吴文宙[9](2019)在《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香港树仁大学创始人钟期荣(1920——2014)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教育家。她先后求学于西迁到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学贯中西。自1955年起,她定居香港,执教于香港联合书院、崇基学院、浸会学院等,主要从事法学、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1971年,钟期荣有感于香港高等教育学位奇缺,大量有志青年被拒于高等学府门外,遂与丈夫胡鸿烈大律师一道自筹资金创办香港树仁书院(后更名为树仁学院、树仁大学),担任校长,以立德树人为己任。1994年,因她在香港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力,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香港事务顾问,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2000年,钟期荣因数十年可歌可泣、勤奋办学的业绩,对香港社会有重大贡献而获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2008年,她与丈夫胡鸿烈大律师一同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被誉为“教育的楷模”。本文梳理了钟期荣的教育人生,归纳了钟期荣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尝试了多角度评析钟期荣的高等教育思想,探讨了教育家办学的价值所在和香港地区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仁树仁”,主要涵盖以下三个内涵:以“仁”树仁,定位办学之路的办学观,以仁“树”仁,决定管理之策的治校观,以仁树“仁”,成就现代君子的育人观。在将近六十年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紧密相连的,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最终形成体系,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人文情怀和教育情怀。钟期荣创办的香港树仁大学如今享誉中外,是香港私人办学的典范。在整个办学治校过程中,她始终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高度重视中文在教学中的比重,积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力促进了香港年轻一代乃至香港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窦金启[10](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二、发展中文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文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中文教育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的“中国故事”的内涵与外延
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语言教育环境中,兼顾“讲好中国故事”与“讲好他国故事”,注重双向交流
三、要注意“中国故事”的可接受性,不矫揉、不造作、不弘扬,以实事求是、客观平和的心态和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四、打造公共平台、推出公共产品,从教师、教材、教法等多角度“讲好中国故事”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联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构成系统、突出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问题的提出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语义分析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践行过程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双创”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双创”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双创”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双创”
        (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必须“双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然性
        (一)它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的必然要求
        (二)它是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
        (一)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实践机遇: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三)开放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问题
        (一)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
        (二)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
        (三)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原则与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
        (一)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人文性与科技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主要内容
        (一)器物文化的“双创”
        (二)制度文化的“双创”
        (三)道德行为文化的“双创”
        (四)人文精神文化的“双创”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遵循的规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学理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特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容分析
        (一)需求内驱律
        (二)实践推动律
        (三)挖掘保护律
        (四)融合创新律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与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
        (二)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
        (三)齐心勠力的协调机制
        (四)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途径
        (一)做好国家顶层设计
        (二)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三)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理论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发展趋势
        (一)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
        (二)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
        (三)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阐析
    (一)中国古诗词的特点
        1.韵律美
        2.情感美
        3.意境美
    (二)古诗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功能
        1.利于汉语学习者记忆与背诵
        2.利于汉语学习者的情感共通
        3.古诗词美育教化的陶冶功能
    (三)古诗词对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实践意义
        1.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
        2.提升语言的交际水平
        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学生学源情况分析
    (一)汉语水平及热爱中国文化程度
    (二)环境适应情况及心理调试情况
    (三)现行教材中文化知识收录情况
三、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情况分析
    (一)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使用情况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方法分析
    (二)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模式的经验及不足
        1.讲授式教学
        2.开放式教学
        3.探究式教学
    (三)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的难点及问题
        1.教材中无古诗词收录
        2.古诗词教学集体缺失
        3.学习的难度系数偏大
四、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对教学者的要求
        1.教学重视程度的建议
        2.教材选择与使用建议
        3.对于教学内容的建议
    (二)培养高级阶段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1.物质环境的创设
        2.语言环境的创设
        3.引导学生正迁移
        4.丰富的教学活动
    (三)培养高级阶段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
        1.古诗词中的情感熏陶
        2.体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3.引导学生创作诗词
    (四)高级阶段学生古诗词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对比教学法
        3.混合教学法
五、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古诗词教学设计——以《登高》为例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文化传播视角下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中文化类话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非正式会谈》节目概况分析
    2.1 《非正式会谈》的节目设计
    2.2 《非正式会谈》的节目构成
        2.2.1 主持人
        2.2.2 嘉宾
        2.2.3 话题
    2.3 《非正式会谈》的环节设置
第三章 《非正式会谈》中文化类话题分析与研究
    3.1 话题内容
        3.1.1 汉字
        3.1.2 成语
        3.1.3 中国古典文学
        3.1.4 风俗习惯
        3.1.5 地理环境
        3.1.6 饮食文化
        3.1.7 艺术文化
    3.2 话题特点
第四章 《非正式会谈》的传播学分析
    4.1 《非正式会谈》的“5W”传播模式分析
        4.1.1 传播主体
        4.1.2 传播内容
        4.1.3 传播媒介
        4.1.4 传播对象
        4.1.5 传播效果
    4.2 《非正式会谈》受众问卷调查分析
        4.2.1 调查对象
        4.2.2 调查目的
        4.2.3 调查内容
        4.2.4 调查情况分析
第五章 《非正式会谈》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与启示
    5.1 《非正式会谈》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
        5.1.1 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5.1.2 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5.2 《非正式会谈》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启示
        5.2.1 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启示
        5.2.2 对汉语学习者的启示
        5.2.3 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启示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2.拓展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现实需要
        3.书院文化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
    (二)选题的意义
        1.研究意义
        2.实践意义
    (三)课题相关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3.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综述
        4.对两广端溪书院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二、地方传统书院文化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与实施
    (二)问题与归因分析
三、书院文化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适度性原则
四、高中历史教学萃取与选用两广端溪书院文化课程资源
    (一)整合与提炼两广端溪书院的课程资源
        1.文本资源
        2.实物资源
        3.口述资源
        4.电子资源
    (二)突出两广端溪书院文化的主题内涵
        1.弘扬书院爱国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2.渗透书院教学文化,潜移默化育人
        3.关注书院修身文化,落实立德树人
        4.挖掘书院藏书文化,丰富文化底蕴
        5.审视书院管理文化,培养时代新人
        6.提炼书院伦理文化,培育和谐观念
五、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两广端溪书院文化的实施策略
    (一)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书院文化
        1.新课导入时的有机渗透
        2.教学拓展处的有机渗透
        3.试题命制时的有机渗透
    (二)历史活动课拓宽书院文化渗透的渠道
        1.运用图片展或手抄报
        2.举行演讲比赛活动
        3.举办专题讲座
        4.组织实地参观
        5.充分运用图书馆资源
结语
学生调查问卷
教师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中华才艺在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2 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概况及汉语文化教学现状
    2.1 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概况
        2.1.1 师资概况
        2.1.2 学生情况
        2.1.3 各教学点课程类型及使用教材
    2.2 亚美尼亚汉语文化教学现状
        2.2.1 孔子学院和高校教学点文化教学现状
        2.2.2 孔子课堂和中学教学点文化教学现状
        2.2.3 2019-2020 年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汇总
    2.3 亚美尼亚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3.1 课程设置
        2.3.2 教材使用
        2.3.3 学生认知
3 亚美尼亚汉语教学中引入中华才艺
    3.1 语言教学中的中华才艺
        3.1.1 中华才艺分类
        3.1.2 中华才艺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3.1.3 中华才艺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3.2 教学对象分析
        3.2.1 文化背景分析
        3.2.2 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分析
        3.2.3 学习动机特点分析
    3.3 亚美尼亚汉语教学中引入适宜的中华才艺
        3.3.1 剪纸技艺
        3.3.2 折纸技艺
        3.3.3 中国结艺
4 中华才艺在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4.1 利用剪纸开展汉语教学实践案例
        4.1.1 线下教学案例
        4.1.2 线上教学案例
    4.2 利用折纸开展汉语教学实践案例
        4.2.1 线下教学案例
        4.2.2 线上教学案例
    4.3 利用中国结开展汉语教学实践案例
    4.4 优点与不足
    4.5 教学原则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创新之处与难点
        (一)论文创新之处
        (二)论文难点
第一章 文化外交的内涵和功能
    第一节 文化外交的概念与特征
        一、文化外交的概念厘定
        二、文化外交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一、文化外交是赢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武器
        二、文化外交是塑造国家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外交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有力工具
        四、文化外交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渊源
        一、文化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世界文化交往相关论述
        三、直接来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外交的经验总结
        四、他方借鉴:流行于国际社会中的文化理论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现实基础
        一、政治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二、经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就
        三、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
        四、外交基础: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目标原则和实践进展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目标和原则
        一、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必要性
        二、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目标旨向
        三、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指导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实践进展
        一、全方位地发展对外文化关系
        二、多层次地深化文化交流工作
        三、宽领域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机遇
        一、文化全球化提供便利
        二、民心相通铸就文化交流之路
        三、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助力
        四、网络媒体技术的推力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现实困境
        一、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
        二、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认知不全面
        三、传播渠道受限约束文化外交拓展
        四、传统对外文化交流模式亟待更新
第五章 新时代深化中国文化外交的有效路径
    第一节 秉承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原则
        一、勇于接受外来新鲜事物
        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经验
        三、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渗透行径
    第二节 结合时代需求创新文化交流内容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文化
        三、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三节 优化文化交流传播路径
        一、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二、发挥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向外辐射力
        三、借助“一带一路”唤起沿路国家的历史文化记忆
    第四节 调动多主体协同参与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二、发挥社会文化组织的协同性作用
        三、引导民众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第五节 健全和完善文化外交体制机制
        一、建构协调配合的文化外交管理机制
        二、增强文化外交战略的全面性和长效性
        三、健全和完善文化外交政策法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钟期荣的教育人生
    第一节 钟生岐巍才
        一、生于荆楚,家学渊源
        二、少年立志,求学名校
        三、考场夺魁,喜获良缘
    第二节 远水扬清波
        一、外交苏联,初探仁道
        二、留学欧洲,融贯中西
    第三节 香江冀传薪
        一、执教各校,崭露锋芒
        二、聚焦香港,心系内地
        三、树仁之母,桃李天下
第二章 钟期荣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办学:以“仁”树仁,定位办学之路
        一、办学理念:孔孟之道不失为济世良方
        二、办学目标:仁风长存
        三、办学保障:独立自主
    第二节 治校:以仁“树”仁,决定管理之策
        一、以师为本,融洽师生关系
        二、引进走出,另觅发展之途
    第三节 育人:以仁树“仁”,成就现代君子
        一、敦仁:健全人格
        二、博物:专通并育
第三章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学以报国的爱国情怀
        二、中外交融的人文情怀
        三、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
    第二节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树立了香港私人办学的典范
        二、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第三节 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的现实反思
        一、大学生德育状况值得审视
        二、办学治校需要教育家
        三、文化认同问题有待重视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钟期荣生平(1920——2014)
附录二 香港树仁大学发展历程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发展中文教育 弘扬中华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中文教育浅析[J]. 侯颖. 继续教育研究, 2021(06)
  •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D]. 高欣.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研究[D]. 郝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文化传播视角下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中文化类话题研究[D]. 李庆.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5]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优秀传统书院文化的调查分析与实践研究 ——以两广端溪书院为例[D]. 黎克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中华才艺在亚美尼亚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黄成好.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7]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D]. 张艳霞. 兰州大学, 2021(02)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钟期荣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吴文宙. 深圳大学, 2019(09)
  • [10]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发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