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限流装置损耗特性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限流装置损耗特性研究

一、基于神经网络的限流装置损失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查虹丽[1](2021)在《电网地磁感应电流抑制措施的优化和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地磁暴引起的地磁感应电流(GIC)对电网稳定运行带来威胁,针对传统配置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效果评价指标较单一,本文采用优化算法对配置方案进行优化并提出基于暂态过程的评价指标对其抑制效果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GIC-Benchmark标准算例为例,建模计算了该电网在不同幅值均匀电场作用下的GIC,计算并确定了各个变电站中性点允许的直流电流限值,以电网GIC值和直流限值为依据确定了传统方案的布置方式和优化方案的约束条件。根据各变电站GIC大小确定了四种传统布置方案,分析了电容装置和电阻装置对GIC的抑制效果和存在问题,有必要采用优化算法对抑制措施的安装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将各变电站中性点的GIC低于限值作为约束条件,抑制装置数量最少和全网GIC总量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分析了普通多目标离散粒子群算法(MODPSO)的不足,通过修改惯性权重,利用改进MODPSO算法对抑制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分别考虑了电阻方案和电阻电容混合方案。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电场强度作用下,后者对GIC的抑制效果更好。在Powerworld Simulator平台上建立了标准算例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变化电场作用下电网中发电机无功出力和母线电压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四个基于暂态量的评价指标,即用发电机无功剩余量、母线电压偏移量、电压暂降持续时间及变压器绕组支路GIC能量共同评价优化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改进MODPSO算法的电阻优化方案和电阻电容混合优化方案对GIC扰动导致的暂态过程有一定的改善,减小了发电机无功出力,提高了电压水平,缩短了暂态过程时间,减小了 GIC能量,从暂态角度验证了两种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对比可知阻容优化方案效果更好。

宋苗苗[2](2020)在《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配电网采用的传统自动重合闸方式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产生的短路电流不仅会使断路器的工作条件变得恶劣,还会对系统造成较大冲击。特别是随着国内配电网中电缆的大量使用,架空线与电缆线并存的混合线路大量涌现,传统自动重合闸的重合失败率升高,使得自动重合闸可以提升供电可靠性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因此研究一种在重合之前判断配电线路上是否还有故障的配电网自适应重合闸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深度限流型配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方案,即在发生故障时投入试探阻抗元件,利用流过试探阻抗元件的电流幅值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从试探阻抗中电阻的比例、限流深度以及瞬时性与永久性故障判定的需求三个方面,理论分析了试探阻抗元件的阻值选取问题。基于合适的试探阻抗元件的阻值,提出了永久性故障判据,即流经主开关与试探阻抗元件回路的电流幅值大于整定值时为永久性故障,反之则判定为瞬时性故障,以实现自适应重合闸。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配电线路模型,研究了试探阻抗元件投入时负荷特性、励磁涌流和负荷低电压脱网对故障判据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对理论分析得出的试探阻抗元件阻值进行适当修正,就可以消除负荷特性对故障判据的影响;在故障判据中增加0.3s的延时就可以有效区分短路电流与励磁涌流;当负载率较大时,试探阻抗元件的投入会导致敏感负荷低电压脱网,瞬时性故障时流过主断路器--试探阻抗元件回路的电流降低,不会对故障判据造成影响。通过建立配电网系统模型,对纯架空线路、纯电缆线路以及混合线路在不同故障位置、不同过渡电阻时发生三相及两相相间瞬时性和永久性故障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永久性故障判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讨了铁芯电抗器和空芯电抗器设计试探阻抗元件的两种具体实现方法,得出相同阻抗值的空芯电抗器的尺寸远小于铁芯电抗器,最终选择以空芯电抗器来实现试探阻抗元件。

马莉[3](2020)在《基于快速开关型故障限流器的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措施与优化配置》文中研究说明

方勇[4](2019)在《基于LCL的PWM整流器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功率PWM整流器可以有效降低整流器对电网侧谐波污染,提高功率因数。传统的PWM整流器一般采用L型并网滤波器,电感量大、滤波效果差,而LCL滤波器滤波效果优于L型滤波器,故近年来被广泛使用。LCL滤波器具有三阶的滤波特性,不良的参数设计会导致系统振荡,增加硬件成本。本文在研究PWM整流器的基础上,基于LCL并网滤波器采用3D优化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减小功率器件的电流负担、更能有效的降低硬件设计成本。本文首先对PWM整流器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通过静止坐标系和旋转坐标系对其建模,选取了直接电流控制作为系统控制方式,对PWM整流器实现四象限运行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对LCL滤波器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就LCL滤波器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选择,建立3D模型分析,从提高功率因数、减少器件电流负担出发,确定参数选取范围,给出了限制区间。本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针对不同滤波器系统和不同LCL滤波器参数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验证了理论设计。再次,本文在硬件方面,设计了PWM整流器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等;在软件方面,设计了主程序、中断程序及其各个子程序。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实验平台。最后,本文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所设计的软硬件参数合理性。本文特别针对实验结果的并网电流功率因数和THD进行了重点分析,证明了LCL参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亦通过实验,实现了PWM整流器即四象限运行。

刘洋[5](2019)在《肺结核病灶自动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肺结核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在传染病中排名第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报告,通过初期医治和合适治疗可以预防大多数结核病患者的死亡。但不幸的是,目前的大多数诊断方法的成本都不允许在受结核病影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采用。结核病的诊断现在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在目前的结核病分析方法中,胸部X光片具有快捷、方便、便宜等特性,常被用作大范围普查的手段。随着医学数据量的增加,放射科医师越来越难以对所有患者的胸部X光片维持同等的诊断效率和水平,从而迫切需要高精度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体系来帮助放射科医师保持诊断质量。本文首先研究了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及其在目标检测任务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肺结核实验数据集,考虑到医学图像的特殊性,对肺结核胸片进行预处理,使肺部特征增强。接下来,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结核自动检测算法,基础检测网络框架采取RetinaNet模型,实现多尺度检测。然后,针对原始模型漏检率高的问题,从网络结构、参数等角度提出了Anchor结构参数初始化方法、Anchor-Oriented算法以及新的困难学习样本挖掘损失函数对原始模型进行优化,有效降低漏检率,提高检测精度。本文融合胸部分割方法设计了一个高精度的肺结核分类网络,设计作为降假阳约束加入到检测网络中。肺结核分类网络由基于U-Net的胸部分割路径和特征提取路径组成,全局平均池化运算和全卷积层实现类别预测。通过完整胸片和病灶图像块作为分类网络输入从而有效的利用胸片的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最后,为实现在不改变漏检率的条件下,降低模型误检率,将设计的高精度肺结核分类网络作为降假阳约束加入到检测网络中。当检测网络得到预测框之后,本文设计了一种有效的假阳约束算法,通过整合检测模型和分类模型的输出结果来获得最终的肺结核检测。本文提出的肺结核检测模型在两个测试集上达到了约92%的精确度。

魏涛[6](2019)在《湿式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及智能识别》文中研究表明气液两相流动状态是湿式除尘器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目前对湿式除尘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的研究还不深入,流动状态的定性认识缺乏基础分析数据。由于该研究的缺失,在工业开发中,无法对该类除尘器性能强化的技术创新形成有效指导;在设备运行时,难以实时观测和客观评价除尘器内部的运行状态,无法在较差的运行状态下及时做出调整,影响生产安全和净化效率。本文依托强对流型湿式除尘器为研究平台,采集除尘器气相高频压力信号作为原始分析数据,利用小波包分析与信息熵、递归分析、复杂性测度分析等理论,提取出与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动特征密切相关的细节特征参数;并通过与气液两相流动状态的实时图像信号进行比对,从气液两相流动的整体宏观特征到液滴、气泡等微观特征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依据除尘器气相压力信号选取相应的统计分析及小波包细节信息特征参数,设计开发了1套湿式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型在线监测系统,为实时调控除尘器运行在高效工作区提供定量依据,达到实时强化调节净化效率的目的。提出了一种衡量除尘器气相压力信号在不同频段能量分布均匀性的指标参数,即小波能量熵。研究了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中气相压力在不同频段上能量分布的均匀性。在同一液位下,小波能量熵值随气流速度增大,整体呈减小趋势,说明在气液两相接触过程中不同频段上能量分布越不均匀,反映出不同状态下除尘器中不同尺度捕集体的产生及动态分布情况;且不同流型下的小波能量熵值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区别效率达到92.5%,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流型识别准则。揭示了除尘器气相压力信号多尺度递归特性变化规律。结合小波包分解后的信息,从更为细节的角度展示不同流型下气相压力信号从低频段到高频段的变化过程,进一步反映除尘器气液两相接触过程中不同尺度捕集体随频率的动态演变规律;通过递归定量特征提取,发现递归定量分析特征对除尘器低液位气液共振流型的变化不够敏感,但对于其他流型的演变具有较强的区分度,且与小波能量熵测度分析结果相吻合,证明经小波包分解后的细节压力信息可以作为流型识别的依据。结合气相压力信号的序列复杂性测度研究分析,对不同流型下气的两种复杂性指标随气流速度的变化规律对递归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显示出较好的对应关系,为更深入的理解除尘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提供辅助判据。开发了一种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型的智能判别系统。依据除尘器气相压力信号选取相应的统计分析及小波包细节信息特征参数,建立了BP、RBF及Elman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湿式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动形态的判别,判别效率分别达到97.2%、98.2%和97.8%;同时,建立神经网络融合识别规则,利用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1套湿式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型智能识别系统,实现流型的实时监测。

张云栋[7](2018)在《串联补偿型故障限流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中短路故障引起的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发生短路故障时需要对线路中的过电流进行限制。故障限流器具有良好的限流性能,其中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具有限流效果好和便于配合系统重合闸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可控串补结构的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可以对电源电压跌落进行补偿并在发生短路故障后提高限流器的限流能力,本文通过JMAG建立了饱和铁芯模型,并通过Matlab/Simulink验证了其限流能力,设计了串补部分的拓扑及参数,通过Matlab/Simulink验证了其串补能力及对限流能力的提升。饱和铁芯偏置电流的控制环境是直流量和偶倍频谐波分量相叠加的非线性环境。为了有效地控制偏置电流,本文设计了基于滞环控制和模糊控制的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偏置电流控制系统,设计了相关的控制参数,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得出模糊控制具备更高的控制效率。接着本文设计了基于TMS320F28335型DSP的实验平台,该平台包括信号采集电路、调理电路、IGBT驱动电路、下位机软件和上位机软件等,通过实验验证了限流器在稳态运行和故障限流时的优良特性。经过改进的基于可控串补结构的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可以有效地对短路电流进行限制且可以对电源电压跌落进行补偿,在稳态运行的过程中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开关损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南虬[8](2018)在《船舶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船舶电力系统包含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现如今多数的船舶都为交流电力系统。相比于船舶交流电力系统,船舶直流电力系统有很多优势,例如直流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简单,功率分配时不用考虑无功功率的分配等。而且船舶储能设备,现代战舰弹射装置等在船舶中的应用都离不开直流电力系统。因此船舶直流电力系统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新方向。船舶直流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将对船舶的稳定航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短路是其最严重的故障之一,在短路时提升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成为船舶稳定运行先决条件。现如今对船舶直流电力系统短路保护的研究很少,所以对船舶直流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及其稳定性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基于工程项目的背景,明确船舶直流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构建了船舶直流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了整流发电机的空载建压、并网运行、突增突减负荷、短路故障等不同工况的仿真运行,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本文设计了一种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和新型固态直流故障限流器,分别对它们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及多种工况下的逻辑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第三,基于船舶电力系统拓扑结构,拟定了19个具有代表性的短路故障点,并完成了对各个短路点的短路电流计算和仿真验证。基于本文所设计的选择性保护系统元件的工作原理及船舶电力系统规范要求,实现了船舶直流电力系统选择性保护方案设计,并完成了对各个保护系统元件的整定值计算。第四,在专家系统和BP神经网络两者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把各个混合型直流断路器的工作状态作为专家系统的采样输入数据,各个短路点的断路器动作时刻的电流信号作为BP神经网络的样本输入数据,实现了对短路故障进行诊断与拓扑重构。第五,针对在线调参、实时监控和诊断验证等需求,综合利用LabVIEW、MATLAB及Veristand等软件的接口技术,实现了双机综合实时模拟平台的构建,并对船舶直流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模拟。

杨华锋[9](2018)在《中压配电网短路故障柔性限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系统发展,配电网各电压等级短路电流水平均不断增长。过大的短路电流,不但可能超出断路器开断能力,危及配电设备安全,甚至可能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短路发生初期即检测出故障、并对短路电流加以限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总结阐述了国内外短路故障早期检测和短路电流限制的研究情况;对中压配电网短路故障特征展开分析,根据短路电流的电气特征,提出将神经网络优化的小波检测方法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短路故障早期检测。所提方法,通过训练学习的方式,找到适用的小波函数,采用电流信号经小波变换得到的高阶细节分量作为检测判据。基于具有向电网注入综合性电压或电流能力,并且响应速度快、谐波特性好、适应大功率领域应用、已在谐波治理和无功补偿等方面成为研究热点的H桥变换器,并考虑中压配电网短路故障特征,本文首次提出以三个单相分压式H桥型拓扑结构方式,构成分压式H桥型柔性化故障限流器(Split Voltage H bridge Flexible Fault Current Limiter,SVHB-FFCL),实现中压配电网短路故障柔性限流。其中,每相SVHB-FFCL通过分压电容耦合并网,各分压电容之间采用串联方式,每个分压电容与一簇H桥变换器组经滤波电感的输出并联,每一簇H桥变换器组可采用级联或多重化方式,以适应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耐压耐流水平。基于上述,本文采用PSCAD/EMTDC搭建中压配电网仿真模型,获取短路故障仿真数据,利用MATLAB编写不同的早期检测算法程序,对比所提优化小波检测方法与其它传统检测法,仿真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搭建基于优化小波检测法的原理样机,在配电网物理仿真系统中实验验证,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提出方法的应用有效性。对提出的SVHB-FFCL,本文采用PSCAD/EMTDC搭建中压配电网限流应用的仿真模型,对SVHB-FFCL基于短路故障检测结果控制并投入,仿真其在不同故障类型、位置及网络结构运行方式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多电容分压式H桥型柔性限流技术,适应于配电网结构、运行方式等变化,对不同位置、类型的馈线短路故障,均能实现故障电流暂态柔性抑制,达到降低短路电流危害、减少断路器开断负担的目的,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杨春凯[10](2017)在《并网逆变器的逆最优控制及故障限流器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以火力发电为主的集中式发电和远距离输电的电网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分布式能源并网为研究对象,对逆变器的控制和系统短路故障处理进行了研究。目前逆变器控制有最优控制和PID控制,当逆变器的电感和电容为非理性状态时,由于系统的方程组含有误差项,最优控制的黎卡提方程很难求解,同时PID控制的时间常数也不能确定。对于系统的短路故障,由于短路引起的电流骤增对线路冲击很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接入桥式限流控制器。目前存在的桥式限流器IGBT控制有逻辑电路和模糊控制两种,但是逻辑电路和模糊控制灵敏度较低,开关动作延迟严重,可能因此不必要的误操作。逆变器的最优控制所需解决的急切问题是求解雅克比偏微分方程。但是很多时候雅克比偏微分方程很难求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逆最优控制方案引入逆变器控制系统,与最优控制原理相反,它不是通过对成本函数求导得出控制律,然后将控制律带入成本函数去解方程。而是设定稳定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得出控制律,然后用控制律反推成本函数。逆最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逆变器逆最优控制中黎卡提方程求解的复杂性,解决了当逆变器元件为非理想状态导致系统方程含有误差项时逆变器的控制问题。为了解决IGBT控制回路不能及时响应的问题,需要研究出新的故障限流器来应对日益增加的短路容量。本文在传统的故障限流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故障分类的新型桥式短路故障限流器。传统的办法控制单一,只能针对一些极端的短路情况,当短路点离电源很远的时候,控制回路的判断会有较大误差,有时甚至会出现IGBT门电路不动作的情况。将BP神经网络引入故障分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IGBT控制办法动作缓慢、判断单一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的智能分类模式,对桥式故障限流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进行了很大提升。

二、基于神经网络的限流装置损失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神经网络的限流装置损失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网地磁感应电流抑制措施的优化和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GIC计算及传统抑制方案存在的问题
    2.1 GIC的建模计算
    2.2 GIC-Benchmark算例的GIC计算分析
    2.3 变压器中性点允许直流量的确定
    2.4 传统抑制方案的抑制效果和存在问题
        2.4.1 传统电容隔直方案的问题
        2.4.2 传统电阻限流方案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目标离散粒子群算法的抑制装置优化配置
    3.1 采用普通MODPSO算法的电阻装置优化配置研究
    3.2 优化算法计算原理及计算流程
        3.2.1 含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处理方法
        3.2.2 支配、非劣及帕累托最优解的概念
        3.2.3 算法的计算流程和参数设置
    3.3 优化结果及分析
    3.4 采用改进MODPSO算法的电阻装置优化配置研究
    3.5 考虑限流电阻阻值大小的优化配置方案及结果
    3.6 电阻电容混合抑制的优化配置方案及结果
        3.6.1 阻容混合布置的处理方法
        3.6.2 优化模型及结果对比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暂态过程分析的优化方案的效果评价
    4.1 变化电场下暂态响应的规律研究及优化效果验证
        4.1.1 变化电场下暂态响应的规律研究
        4.1.2 优化方案的效果验证
    4.2 优化方案的效果评价指标
        4.2.1 基于暂态量的评价指标
        4.2.2 各方案的抑制效果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2)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2 带有深度限流装置的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方案
    2.1 基本原理
    2.2 试探阻抗元件阻值的选取
        2.2.1 从试探阻抗中电阻比例的角度
        2.2.2 从深度限流的角度
        2.2.3 从可靠区分故障性质的角度
    2.3 永久性故障判据
    2.4 本章小结
3 永久性故障判据的影响因素
    3.1 负荷特性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3.2 励磁涌流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3.2.1 不同合闸相角时的励磁涌流仿真
        3.2.2 不同合闸阻抗下的励磁涌流仿真
    3.3 负荷低电压脱网对故障判据的影响
        3.3.1 瞬时性故障时馈线上的电压降
        3.3.2 典型负荷低电压脱网特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算例验证
    4.1 仿真模型
    4.2 在纯架空线路的应用
    4.3 在纯电缆线路的应用
    4.4 在混合线路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试探阻抗元件的实现
    5.1 铁芯电抗器
    5.2 空芯电抗器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LCL的PWM整流器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PWM整流器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1.2.1 PWM整流器拓扑结构
        1.2.2 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1.2.3 并网滤波器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分析
    2.1 PWM整流器基本工作原理
    2.2 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方法
        2.2.1 静止坐标中的数学模型
        2.2.2 旋转坐标中的数学模型
        2.2.3 电流间接控制方式
        2.2.4 电流直接控制方式
    2.3 LCL滤波器原理及设计
        2.3.1 LCL滤波器传递函数及其分析
        2.3.2 基于LCL滤波器优化设计
        2.3.3 LCL滤波器参数整定
    2.4 三相PWM整流器系统仿真
        2.4.1 三相PWM整流器仿真模型建立
        2.4.2 系统仿真波形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相PWM整流器硬件装置设计
    3.1 PWM整流器设计需求
    3.2 三相PWM整流器控制芯片选型
    3.3 三相PWM整流器硬件构成
    3.4 主电路的设计
        3.4.1 直流侧电容设计
        3.4.2 功率开关管设计
        3.4.3 限流启动装置设计
    3.5 控制电路设计
        3.5.1 驱动电路
        3.5.2 采样调理电路
        3.5.3 逻辑保护电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相PWM整流器装置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4.2 主程序和中断程序
        4.2.1 主程序流程设计
        4.2.2 中断程序设计
    4.3 系统控制子程序设计
        4.3.1 ADC采样子程序
        4.3.2 锁相环子程序
        4.3.3 PI调节子程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功能测试实验
        5.1.1 驱动实验波形
        5.1.2 采样实验波形
        5.1.3 启动实验波形
    5.2 PWM整流器定向工作波形分析
        5.2.1 向电网发送无功实验
        5.2.2 整流工况下实验波形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清单
致谢

(5)肺结核病灶自动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结核病检测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目标检测与卷积神经网络
    2.1 卷积神经网络
    2.2 目标检测概述
    2.3 实验数据集处理
        2.3.1 数据集描述
        2.3.2 像素映射与数据增强
        2.3.3 直方图均衡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肺结核检测的深度学习模型
    3.1 多尺度检测算法
    3.2 RETINANET检测模型
        3.2.1 网络结构
        3.2.2 预选框生成策略
        3.2.3 焦点损失函数
    3.3 基于RETINANET的肺结核检测优化策略
        3.3.1 总体框架
        3.3.2 Anchor参数初始化策略
        3.3.3 Anchor-Oriented算法
        3.3.4 损失函数优化策略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评测指标
        3.4.2 检测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融合胸部分割信息的肺结核分类
    4.1 图像分割网络
        4.1.1 医学图像分割网络U-Net研究
        4.1.2 基于U-Net的胸部分割方法
    4.2 基于深层卷积网络的图像分类
    4.3 融合胸部分割的肺结核分类方法
        4.3.1 总体框架
        4.3.2 热图生成
        4.3.3 训练细节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评测指标
        4.4.2 分类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降假阳算法的肺结核检测网络
    5.1 肺结核检测降假阳补偿网络
    5.2 假阳约束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检测结果
        5.3.2 优化策略分离实验
    5.4 肺结核辅助诊断讨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湿式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及智能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湿法除尘技术研究现状
    1.3 气液两相流型判别研究进展
    1.4 湿法净化关键技术主要难题
    1.5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型与性能参数测量
    2.1 除尘器结构及除尘机理
    2.2 流型及性能参数测量
    2.3 流型
    2.4 气液两相流型与阻力损失的关联性
    2.5 气液两相流型与除尘效率的关联性
    2.6 本章小结
3 气相压力信号小波能量熵分布特性
    3.1 小波包分析
    3.2 小波能量熵
    3.3 小波函数的确定
    3.4 小波能量熵测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气相压力信号多尺度递归特性分析
    4.1 递归图
    4.2 递归定量分析
    4.3 气相压力的多尺度递归特性
    4.4 气相压力信号递归定量特征数据挖掘
    4.5 气相压力信号复杂性测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型智能识别系统
    5.1 流型特征参数选取
    5.2 神经网络算法概述
    5.3 基于神经网络融合的流型识别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串联补偿型故障限流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的研究现状
        1.2.2 串补设备的研究现状
        1.2.3 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偏置电流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的基本原理及仿真验证
    2.1 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2.1.1 磁饱和可控电抗器的结构
        2.1.2 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工作状态的分析
    2.2 “CIC”日字型铁芯-全气隙磁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及限流效果分析
        2.2.1 “CIC”日字型铁芯的电磁仿真及分析
        2.2.2 限流效果仿真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可控串补的改进型故障限流器的分析与仿真
    3.1 串联补偿的基本原理及数学分析
        3.1.1 串联补偿的动态调压分析
        3.1.2 串联补偿的功率调节分析
    3.2 基于铁芯磁控电抗器的串补限流装置的分析
        3.2.1 CCSC-FCL的拓扑分析
        3.2.2 饱和铁芯的气隙结构研究
    3.3 基于TCSC的改进型故障限流器的分析和仿真
        3.3.1 TCSC-FCL的拓扑分析
        3.3.2 基于TCSC的改进型故障限流器的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偏置电流控制系统的研究
    4.1 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偏置电流控制对象特性
    4.2 偏置电流控制系统电路拓扑
    4.3 偏置电流滞环比较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4.3.1 滞环控制原理
        4.3.2 偏置电流回路滞环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4.4 偏置电流模糊逻辑控制及仿真分析
        4.4.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
        4.4.2 偏置电流模糊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SP的饱和铁芯型故障限流器偏置电流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平台整体设计
    5.2 实验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5.2.1 铁芯样机设计
        5.2.2 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系统
        5.2.3 IGBT和SSR驱动设计
    5.3 实验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5.3.1 下位机设计
        5.3.2 上位机软件
    5.4 实验效果分析
        5.4.1 直流线圈电流由0增大到5A
        5.4.2 直流线圈电流由5A减小到1A
        5.4.3 短路限流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说明

(8)船舶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研究现状
        1.2.2 船舶电力系统保护系统元件与选择性保护的研究现状
        1.2.3 直流电力系统拓扑重构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船舶电力系统的分析与建模
    2.1 柴油机及其调速系统
        2.1.1 柴油机的数学模型
        2.1.2 柴油机的调速系统
    2.2 整流发电机及其励磁控制系统
        2.2.1 整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2.2.2 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
        2.2.3 整流发电机单机系统
    2.3 船舶直流电力系统
        2.3.1 船舶直流电力系统网络结构
        2.3.2 并联运行控制策略
        2.3.3 船舶直流电力系统运行仿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流断路器与直流故障限流器的设计与建模
    3.1 混合型直流断路器的设计
        3.1.1 机械开关的电弧数学模型
        3.1.2 混合型直流断路器拓扑结构
        3.1.3 混合型直流断路器工作原理的设计
        3.1.4 混合型直流断路器仿真验证
    3.2 固态直流故障限流器的设计
        3.2.1 固态直流故障限流器拓扑结构
        3.2.2 固态直流故障限流器工作原理的设计
        3.2.3 固态直流故障限流器仿真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短路电流计算与选择性保护
    4.1 发电机输出侧短路过程分析与仿真
        4.1.1 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理论分析
        4.1.2 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仿真分析
    4.2 整流输出侧短路过程分析与仿真
        4.2.1 整流输出侧短路理论分析
        4.2.2 整流输出侧短路仿真分析
    4.3 直流母线短路过程分析与仿真
        4.3.1 直流母线短路理论分析
        4.3.2 直流母线短路仿真分析
    4.4 逆变器输入侧短路过程分析与仿真
        4.4.1 逆变器输入侧短路理论分析
        4.4.2 单台发电机工作时逆变器输入侧短路仿真分析
        4.4.3 多台发电机运行时逆变器输入侧短路仿真分析
    4.5 直流母线电容放电分析与仿真
        4.5.1 直流母线电容放电理论分析
        4.5.2 直流母线电容放电仿真分析
    4.6 选择性保护方案的设计
        4.6.1 选择性保护拓扑结构分析
        4.6.2 各个短路的短路电流比较
        4.6.3 整定值计算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船舶直流电力系统拓扑重构
    5.1 基于专家系统的拓扑重构
    5.2 基于神经网络的拓扑重构
        5.2.1 针对船舶直流电力系统的神经网络设计
        5.2.2 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5.3 基于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结合的拓扑重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机综合实时模拟平台设计
    6.1 平台实时层软件的设计
        6.1.1 混合编程技术的选取
        6.1.2 导入文件的创建与VeriStand的配置
        6.1.3 实时层软件界面的设计
    6.2 平台界面层软件的设计
    6.3 LabVIEW与VeriStand通讯的实现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压配电网短路故障柔性限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短路故障早期检测
        1.2.2 短路故障限流器
        1.2.3 大容量变换器
    1.3 新型短路故障柔性限流技术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配电网短路故障早期检测
    2.1 配电网短路故障
    2.2 故障早期检测方法
        2.2.1 传统数学检测法
        2.2.2 小波检测法
    2.3 神经网络优化小波检测法
        2.3.1 小波神经网络
        2.3.2 优化小波检测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短路故障柔性限流方法
    3.1 数学建模
    3.2 主电路设计
        3.2.1 分压数与级数
        3.2.2 LC滤波器
        3.2.3 直流侧整流桥
    3.3 控制策略
        3.3.1 控制策略设计
        3.3.2 比例积分(PI)控制
        3.3.2.1 电流反馈控制
        3.3.2.2 电压反馈控制
        3.3.3 滑模反演控制
        3.3.3.1 级联型SVHB-FFCL滑模反演控制
        3.3.3.2 多重型SVHB-FFCL滑模反演控制
    3.4 调制策略
        3.4.1 调制策略设计
        3.4.2 载波移相正弦脉宽调制
        3.4.3 分布式换流脉宽调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压配电网短路故障早期检测方法验证
    4.1 仿真建模
        4.1.1 中压配电网仿真模型
        4.1.2 短路故障建模
        4.1.3 励磁涌流建模
    4.2 短路故障早期检测方法仿真验证
        4.2.1 优化小波检测法仿真
        4.2.2 检测算法对比分析
    4.3 短路故障早期检测原理样机设计与验证
        4.3.1 样机方案
        4.3.2 硬件设计
        4.3.3 软件设计
        4.3.4 实验验证
        4.3.4.1 配电网物理仿真系统
        4.3.4.2 样机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压配电网短路故障柔性限流仿真验证
    5.1 柔性限流方法实现方案
    5.2 PSCAD/EMTDC仿真建模
        5.2.1 SVHB-FFCL主电路
        5.2.2 控制与调制系统
    5.3 仿真分析
        5.3.1 主电路对比
        5.3.2 控制目标对比
        5.3.3 控制策略对比
        5.3.4 调制策略对比
    5.4 新型短路故障柔性限流方案仿真分析
        5.4.1 恶劣短路工况
        5.4.2 配电网结构变化
        5.4.3 运行方式变化
        5.4.4 分布式电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并网逆变器的逆最优控制及故障限流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并网逆变器控制的研究现状
        1.2.2 桥式故障限流器的发展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2章 预备知识
    2.1 逆最优控制及相关算法
    2.2 BP神经网络
        2.2.1 神经网络的发展
        2.2.2 神经网络的原理
        2.2.3 BP神经网络流程
    2.3 桥式故障限流器
        2.3.1 短路限流技术的背景
        2.3.2 桥式故障限流器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逆最优的逆变器控制
    3.1 分布式电源经三相逆变器接入微网的数学模型
        3.1.1 L型逆变器拓扑结构和数学方程
        3.1.2 LC型拓扑结构和数学方程
        3.1.3 LCL型拓扑结构和数学方程
    3.2 两种逆变器控制介绍
        3.2.1 线性最优控制
        3.2.2 PID瞬时值反馈控制技术
    3.3 基于逆最优控制的三相逆变器
        3.3.1 三相逆变器
        3.3.2 全局稳定和最小化证明
        3.3.3 最小化代价函数
        3.3.4 算法分析和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P神经网络桥式故障限流器
    4.1 两种常用的IGBT控制回路
        4.1.1 基于逻辑电路的IGBT控制
        4.1.2 基于模糊逻辑算法的IGBT控制
    4.2 基于神经网络分类的IGBT控制
        4.2.1 故障分类流程概况
        4.2.2 BP神经网络分类过程
        4.2.3 BP神经网络算法
    4.3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后继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基于神经网络的限流装置损失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网地磁感应电流抑制措施的优化和效果评价[D]. 查虹丽.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2]10kV配电网深度限流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研究[D]. 宋苗苗.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快速开关型故障限流器的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措施与优化配置[D]. 马莉.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 [4]基于LCL的PWM整流器设计与研究[D]. 方勇.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7)
  • [5]肺结核病灶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 刘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湿式除尘器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及智能识别[D]. 魏涛.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7]串联补偿型故障限流器的设计与研究[D]. 张云栋. 东南大学, 2018(05)
  • [8]船舶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及其稳定性研究[D]. 李南虬.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9]中压配电网短路故障柔性限流技术研究[D]. 杨华锋.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并网逆变器的逆最优控制及故障限流器设计[D]. 杨春凯. 东北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基于神经网络的限流装置损耗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