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40 Gb/s 的 U 波段中使用拉曼放大器表征全 WDM 波段光电二极管模块

在 40 Gb/s 的 U 波段中使用拉曼放大器表征全 WDM 波段光电二极管模块

一、Characterization of Full-WDM-Band Photodiode Modules Using Raman Amplifiers in the U Band at 40 Gb/s(论文文献综述)

宁建[1](2017)在《光学超晶格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5 μm波段中红外激光在大气中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而且众多原子及分子的特征吸收峰也坐落于该波段,因此该波段激光在前沿科学、军事、光谱学、遥感探测、医疗诊断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波段激光器一直是国防和民用领域竞相研发的重点。利用光参量振荡器(OPO)技术,将成熟的近红外波段激光进行频率下转换,能够实现中红外波段激光的宽带、连续调谐输出,可以弥补一些离子掺杂(如Ho3+、Er3+ Tm3+)激光器在波长发射和调谐方面的不足。在众多非线性晶体材料中,基于准相位匹配的光学超晶格材料,特别是周期极化铌酸锂或钽酸锂晶体(PPLN、PPLT),具有非线性系数大、通光范围宽、波长调谐方式多样、生长制备较为容易、适合于1064nm泵浦等优点,是目前中红外大功率OPO的理想选择。拓宽中红外激光输出波长范围,提高OPO的转换效率、输出功率、光束质量和稳定性一直都是人们研究的方向。针对这一命题,本论文将泵浦源设计、光束整形以及OPO谐振腔设计相结合,选用周期性极化掺镁铌酸锂(PPMgO:LN)及化学计量比钽酸锂(PPSLT)晶体,实现了宽调谐窄线宽连续波,大能量长脉冲,多波长、宽调谐及高功率纳秒脉冲中红外OPO输出。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介绍了中红外激光的重要应用,对目前产生中红外激光的主要技术途径进行了对比,并概述了光学超晶格OPO的研究现状。2.简单介绍了相位匹配技术,描述了准相位匹配技术和实现波长调谐的原理与方法,对OPO基础知识及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3.结合单块非平面环形腔(NPRO)单频激光器和混合腔(Innoslab)板条激光放大器,开展宽调谐、窄线宽连续波中红外OPO研究。得到了 83.4 W、线宽17.69kHz的高功率 1064nm激光输出;并在基于PPMgO:LN的环形腔OPO中,实现了 1344.6-5103.2 nm的宽调谐窄线宽中红外激光输出。4.采用具有高峰值功率的脉冲模式工作的激光二极管(LD)作为泵浦源,进行了大能量长脉冲中红外OPO探索。以Nd:YVO4为激光增益介质,腔内泵浦PPMgO:LN晶体,在结构紧凑的直腔中,得到了大能量微秒量级脉冲参量光输出,3.336、3.500、3.789 μm 处的单脉冲能量分别为 3.99、3.31、2.50 mJ。5.研究了多波长、宽调谐纳秒中红外OPO。针对OPO需要偏振激光泵浦的特点,利用偏振分束技术,将由非偏振光纤激光分束后的两路偏振光共同耦合进同一块PPSLT晶体的两个不同通道,在同一谐振腔中,实现了四波长激光同时输出;利用多周期PPMgO:LN晶体,实现了 1346.6-5076.8 nm宽调谐纳秒中红外OPO输出。6.利用调Q激光技术,结合多级Innoslab板条放大器,对高功率中红外OPO进行了研究。用侧面抽运Nd:YLF调Q激光泵浦PPMgO:LN晶体,得到了单脉冲能量为1.1 mJ的3.796 μm中红外激光输出;以多级Innoslab板条放大器为OPO泵浦源,在3.791 μm和2 μm波段分别实现了 10.2 W和33.3 W的中红外激光输出。另外,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工程化探索,设计并完成三台宽调谐、高功率纳秒中红外OPO样机,推动中红外激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

李乃庚[2](2014)在《全波段薄膜滤波型CWDM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域网建设的加快,更高速率、更大容量的信息传输成为了热点,人们希望得到更好的网络服务,但也希望有更低的消费支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粗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其更低造价、较高速率、更好的适应性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法布里-珀罗滤光片为基础设计了单通道薄膜滤光片和多通道薄膜滤光片,用于CWDM系统的复用/解复用,并设计了CWDM的系统结构,测试薄膜滤波型复用器/解复用器的性能指标是否合格,并提出了高速率CWDM传输系统的系统结构,为进一步扩容打下了基础。在单通道薄膜滤波器的设计中,考虑到材料的稳定性,我们仍然选用Ta2O5和SiO2这两种常用材料做为高低折射率膜层的材料。为了设计出性能更佳的滤波器,先对单通道的特性影响因素:不同高低折射率之差、不同干涉级次、不同反射层数、不同腔数、不同的入射角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数学上的计算方法找到了性能较好的基本膜层结构,然后将这些膜层结构作对比分析,确定一个相对最优解,并制作出了18个单通道薄膜滤波器。在多通道薄膜滤波器的设计中,采用了均衡型结构的设计,这样构成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器结构更加合理,大大减小了插入损耗。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增强滤波器性能,分析了多通道特性影响因素:不同间隔层厚对通道间隔的影响、不同间隔层厚对纹波的影响、反射膜系对带宽的影响、不同位置的间隔层对带宽和纹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8通道复用器/解复用器的基本结构,并将几种性质较优的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设计了用于8通道的复用器/解复用器。薄膜滤波器设计完成后,对CWDM传输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将8通道复用器/解复用器应用于CWDM系统中进行了性能的检测,参照CWDM系统技术标准对重要参数进行了对比,证明了均衡型薄膜滤波器的优越性,同时,针对CWDM容量较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速率CWDM传输系统的方案。

靳江涛[3](2007)在《WDM无源光接入系统传输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无源光接入系统中引入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光纤带宽的利用率,更好的解决接入网瓶颈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WDM的无源光网络下行方向传输实验系统,从功率损耗,信道串扰,误码特性等多方面测试了系统的传输特性,分析了影响传输性能的因素。系统共分两路信道,使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波长间隔0.8nm,高性能LiNbO3电光晶体作为外调制器。使用光纤Bragg光栅+耦合器的组合作为窄带滤波器进行信号解复用器。光纤光栅具有高的反射率和边模抑制比,且价格低廉,能够很好的抑制邻道串扰和噪声。实验测得通道最大插损12.5dB,邻道串扰小于-36dB。接收信号眼图清晰、眼开度较大、眼皮厚度小。接收灵敏度达到-27.09dBm,功率代价0.52dB。结果表明采用FBG作为WDM器件应用到PON能够满足传输性能要求,是一种经济、可行、有效的无源光网络升级方案。

王着元[4](2005)在《拉曼光纤放大器及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基于光纤中受激拉曼散射现象的基本原理,围绕拉曼光纤放大器和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平均功率分析法的矩阵迭代法,并利用该算法对拉曼光纤放大器进行了仿真。从泵浦源的选择、不同类型增益光纤的影响、噪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等几方面对分布式拉曼光纤放大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制备了满足WDM系统实际应用要求的分布式拉曼光纤放大器样机,并进行了相关性能参数的测试。传输距离为60公里时,该样机平均开关增益在17.89dB,平均等效噪声指数为-2.6dB,增益平坦度为1.57dB,放大带宽为80nm,平均偏振依赖增益为0.17dB。提出了一种将C波段和L波段的泵浦光沿光纤反向传输的分布式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结构,减小了泵浦光之间由于拉曼相互作用引起的噪声。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宽带分立式拉曼放大器——宽带双程分立式拉曼光纤放大器,并对其增益、噪声、偏振依赖增益等特性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结构的拉曼光纤放大器极大地提高了增益效率,并抑制了ASE噪声。首次提出了基于取样光纤光栅的新型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对取样光栅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实际刻写了满足要求的取样光栅。在此基础上,利用该种光栅和拉曼光纤放大器实现了波长间隔分别为100GHz、50GHz以及25GHz的多波长激光输出,满足ITU标准,并具有较好的室温稳定性。此外,对基于可调光纤F-P干涉仪的多波长可调谐拉曼光纤激光器也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在1530~1610nm的波长范围内可连续调谐的双波长激光输出。

胡智勇[5](2004)在《宽带光纤放大器技术与光通信光源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光纤放大器技术和光源技术是 DWDM 传输系统的核心技术。本论文主要围绕宽带光纤放大器技术、多波长光源技术和可调谐光源技术取得如下研究成果:一、宽带 EDFA 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1. 使用模拟软件 OptiAmplifier 4.0 对 L 波段 EDFA 的本征增益平坦特性及级联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优化设计,并给出了特定条件下的本征增益平坦的近似计算公式,实验获得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符合很好。2. 使用并联结构进行了 C+L 宽带 EDFA 的实验研究,小信号增益大于 20 dB,可用带宽约 70 nm(15301561 nm,15671607 nm)。二、宽带 FRA 与宽带 EDFA/FRA 混合放大器的数值模拟1. 数值模拟了 7 个波长泵浦的宽带增益平坦 FRA,通过合理配置泵浦波长和泵浦功率,可实现 80 nm(15301610 nm)范围内±0.5 dB 的平坦增益。2. 数值模拟了分立式 EDFA/FRA 混合放大器,结合增益均衡滤波器,对设定的多波长信号得到了 75 nm (15301605 nm)范围内约 22.7 dB 的平坦增益。三、多波长半导体光放大器-光纤环形腔激光器(SFRL)实验研究1. 报道了一种基于 SOA 的结构简单的新型双波长 SFRL,其中以两个中心波长不同的 FBG 作为选频滤波器,在室温下实现了稳定的双波长输出。2. 以 F-P 腔做为梳状滤波器的多波长 SFRL,在室温条件下得到了具有高信噪比、窄线宽、高稳定度的 7 个波长输出,峰值功率相对起伏小于 4%3. 利用高双折射光纤环形镜(Hi-Bi FLM)的梳状滤波特性的多波长 SFRL,在室温下获得了基本符合 ITU 标准 100 GHz 的 15 个波长以上的输出,线宽 0.1 nm,各信道峰值功率相对起伏小于 12%四、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的研究1. 宽可调谐 SOA 基高双折射环形腔激光器:在 SFRL 的腔内串接一段高双折射光纤,通过调节腔内偏振控制器和偏振片,获得了 15551604 nm 范围的可调谐激光输出。我们获得的 L 波段可调谐,以及 49 nm 的宽可调谐范围,在国内外均属首次。2. 离散可调谐掺铒光纤环形腔激光器:使用高双折射光纤环形镜和一个选择信道的可调谐薄膜滤波器,获得了 C 波段 41 个离散波长的可调谐输出,各信道波长输出的功率起伏几乎为零。

二、Characterization of Full-WDM-Band Photodiode Modules Using Raman Amplifiers in the U Band at 40 Gb/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racterization of Full-WDM-Band Photodiode Modules Using Raman Amplifiers in the U Band at 40 Gb/s(论文提纲范文)

(1)光学超晶格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近红外固态激光器发展现状
    1.3 光学超晶格光参量振荡器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光学超晶格光参量振荡器基础
    2.1 非线性光学基础知识
    2.2 相位匹配
        2.2.1 相位匹配方式
        2.2.2 准相位匹配的实现
        2.2.3 准相位匹配波长调谐
    2.3 光参量振荡器
        2.3.1 光参量发生、放大及振荡
        2.3.2 光参量振荡器工作模式
        2.3.3 光参量振荡器谐振腔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窄线宽连续波激光泵浦光学超晶格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3.1 高功率窄线宽连续波近红外激光器
        3.1.1 激光线宽测量方法
        3.1.2 单块非平面环形腔激光器
        3.1.3 混合腔板条放大器
        3.1.4 高功率连续波近红外激光器输出特性
    3.2 宽调谐窄线宽连续波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3.2.1 线宽压缩技术与光参量振荡器搭建
        3.2.2 宽调谐窄线宽连续波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输出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脉冲激光泵浦光学超晶格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4.1 脉冲激光二极管泵浦长脉冲近红外激光器
        4.1.1 脉冲激光二极管介绍
        4.1.2 脉冲激光二极管泵浦近红外激光器输出特性
    4.2 外腔长脉冲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4.3 内腔长脉冲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秒激光泵浦光学超晶格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5.1 多波长纳秒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5.1.1 近红外光纤激光器介绍
        5.1.2 多波长纳秒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5.2 宽调谐纳秒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5.2.1 宽调谐纳秒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输出特性
        5.2.2 样机研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调Q激光泵浦光学超晶格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6.1 大能量纳秒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6.1.1 侧面泵浦Nd:YLF声光调Q近红外激光器
        6.1.2 大能量纳秒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6.2 高功率纳秒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6.2.1 多级混合腔板条放大器
        6.2.2 高功率3.8微米纳秒光参量振荡器
        6.2.3 高功率2.0微米纳秒光参量振荡器
        6.2.4 样机研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附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全波段薄膜滤波型CWDM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WDM 的发展现状
    1.2 光学薄膜技术的设计基础
        1.2.1 光学薄膜的设计理论
        1.2.2 光学薄膜的制备技术
    1.3 光学薄膜的应用领域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波分复用(WDM)及薄膜滤波器的理论分析
    2.1 波分复用(WDM)理论分析
        2.1.1 波分复用(WDM)原理
        2.1.2 波分复用系统组成及功能
    2.2 薄膜滤波器的理论基础
        2.2.1 光的电磁理论
        2.2.2 薄膜滤波器光学特性分析
    2.3 薄膜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2.3.1 法布里-珀罗滤光片
        2.3.2 全介质法布里-珀罗滤光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用于 CWDM 的单通道 F-P 型薄膜滤波器的设计
    3.1 CWDM 复用器和解复用的选择
    3.2 CWDM 薄膜滤波器的设计基础
        3.2.1 CWDM 系统对薄膜滤波器的设计要求
        3.2.2 CWDM 薄膜滤波器的结构
    3.3 单通道 CWDM 薄膜滤波器的设计
        3.3.1 薄膜材料的选择
        3.3.2 单通道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3.3.3 薄膜滤波型 CWDM 的设计过程
        3.3.4 薄膜滤波器的设计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用于 CWDM 的多通道 F-P 型薄膜滤波器的设计
    4.1 薄膜滤波型 CWDM 复用器和解复用的结构
    4.2 多通道 CWDM 窄带滤光片的设计基础
    4.3 多通道 CWDM 窄带滤光片的设计
        4.3.1 多通道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4.3.2 多通道滤波器设计过程
    4.4 插入损耗特性的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薄膜滤波型 CWDM 系统性能测试
    5.1 CWDM 的性能指标
        5.1.1 中心波长的标准化
        5.1.2 CWDM 的器件性能参数指标
    5.2 实验验证
        5.2.1 系统搭建
        5.2.2 数据分析及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WDM无源光接入系统传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无源光网络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波分复用技术简介
    2.1 波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2.2 DWDM 解复用技术和器件
    2.3 光纤布拉格光栅
第三章 无源光接入技术介绍
    3.1 无源光接入网络的结构
    3.2 基于时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技术
    3.3 基于波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技术
    3.4 WDM 与PSPON 相结合的复合PON 技术
第四章 复合PON 传输系统设计与仿真
    4.1 PON 传输系统的设计
    4.2 系统传输性能的评价标准
    4.3 系统传输性能仿真
第五章 基于FBG 解复用器的PON 传输系统实验
    5.1 实验系统的建立和测试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多速率传输系统的建立和测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存在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4)拉曼光纤放大器及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1.1.1 波分复用技术
        1.1.2 基于波分复用的全光网
    1.2 WDM光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
        1.2.1 光纤传输技术
        1.2.2 光源技术
        1.2.3 光放大技术
    1.3 本文工作介绍
第二章 WDM光通信系统中的拉曼放大技术
    2.1 拉曼光纤放大器(RFA)概述
        2.1.1 RFA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1.2 RFA的结构及特点
        2.1.3 RFA在WDM系统中的应用
    2.2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理论基础
        2.2.1 受激拉曼散射(SRS)
        2.2.2 光纤中SRS的特点
        2.2.3 RFA的物理过程的数学描述
        2.2.4 RFA的特性
    2.3 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研究
    3.1 多波长泵浦RFA的仿真分析
    3.2 宽带分布式RFA的实验研究
        3.2.1 泵浦源的选择
        3.2.2 采用不同增益光纤类型的比较
        3.2.3 分布式拉曼放大器的噪声随温度的变化
    3.3 C波段与L波段泵浦沿光纤反向传输的RFA的实验研究
        3.3.1 实验装置
        3.3.2 结果及分析
    3.4 宽带分布式RFA的样机研制
        3.4.1 系统设计
        3.4.2 样机性能指标的测试
        3.4.3 10Gbit/s系统传输实验
    3.5 小结
第四章 双程分立式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研究
    4.1 双程分立式RFA的结构
    4.2 双程分立式RFA的仿真分析
    4.3 双程分立式RFA的实验研究
        4.3.1 实验装置
        4.3.2 结果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5.1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概述
        5.1.1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的发展概况
        5.1.2 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5.2 基于取样光纤光栅的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
        5.2.1 取样光纤光栅的设计与特性研究
        5.2.2 基于取样光纤光栅的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5.3 基于光纤F-P滤波器的多波长可调谐拉曼光纤激光器
        5.3.1 光纤F-P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5.3.2 法布里—珀罗腔用来调谐滤波的原理
        5.3.3 基于光纤F-P滤波器的多波长可调谐拉曼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及授权的专利
致谢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表
作者简况表
指导教师简况表

(5)宽带光纤放大器技术与光通信光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2 光通信系统光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3 新型超宽带光纤放大器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EDFA 与 FRA 概述
    2.1 EDFA 概述
    2.2 FRA 概述
    2.3 FRA 与 EDFA 的比较
    2.4 EDFA 和 FRA 研究进展
    2.5 小结
第三章 宽带 EDFA 研究
    3.1 宽带 EDFA 概述
    3.2 C-band EDFA 增益平坦研究
    3.3 低噪声、本征增益平坦 L 波段 EDFA
    3.4 宽带(C+L)EDFA 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宽带光纤喇曼放大器与混合放大器研究
    4.1 DWDM 概述
    4.2 WDM 泵浦 FRA 设计
    4.3 混合光纤放大器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研究
    5.1 多波长光源概述
    5.2 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
    5.3 SFRL 特点、模型
    5.4 基于级联 FBG 的双波长 SFRL
    5.5 基于 F-P 梳状滤波器的多波长 SFRL
    5.6 基于高双折射光纤环形镜梳状滤波器的多波长 SFRL
    5.7 小结
第六章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
    6.1 引言
    6.2 可调谐 SFRL
    6.3 离散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
    6.4 分光比可调耦合器研究
    6.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附录
致谢

四、Characterization of Full-WDM-Band Photodiode Modules Using Raman Amplifiers in the U Band at 40 Gb/s(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学超晶格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研究[D]. 宁建. 山东大学, 2017(08)
  • [2]全波段薄膜滤波型CWDM系统研究[D]. 李乃庚. 吉林大学, 2014(10)
  • [3]WDM无源光接入系统传输特性研究[D]. 靳江涛. 吉林大学, 2007(02)
  • [4]拉曼光纤放大器及多波长拉曼光纤激光器的研究[D]. 王着元. 东南大学, 2005(02)
  • [5]宽带光纤放大器技术与光通信光源技术[D]. 胡智勇. 天津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在 40 Gb/s 的 U 波段中使用拉曼放大器表征全 WDM 波段光电二极管模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