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桑葚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一、桑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楚鎏慈[1](2021)在《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收集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临床经验与核心验方;对宋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探讨宋师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2010年1月-2020年9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门诊就诊,由导师宋立群教授诊治的567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例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于症候、方药等进行数据挖掘,结合宋师相关医案、论着进行研读,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宋师辨治经验及核心经验方。2.选取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我们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宋师经验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5、OMIM、Pharm GKB等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肾病的基因靶点,使用Uniprot、Perl及R软件将药物相关成分靶点及疾病相关基因靶点进行整合汇总,筛选出共同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构建药物与疾病调控网络,利用STR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运用R软件进行GO与KEGG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并可视化,使用Autodock vina对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最终纳入567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首诊处方,共计诊次2194次,男性(358例,63.14%)多于女性(209例,36.86%);宋师辨证分型后将本虚证型分为脾肾亏虚证(401例,70.72%)和肝脾肾虚证(166例,29.27%),兼夹的标实证分为水湿证(259例,46.67%)、血瘀证(156例,27.51%)及不兼实证(152例,26.82%)。2.症状情况:本研究纳入的567例病例中,主要症候为腰膝酸软、尿多泡沫、呕恶纳呆、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手足浮肿、肢体浮肿、面目浮肿等;脾肾亏虚证的主要症候为腹胀便溏、少气懒言、呕恶纳呆、面色萎黄等;肝脾肾虚证的主要症候为咽干口燥、盗汗、视物模糊、大便干结、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口渴喜饮等;水湿证的主要症候为肢体浮肿、手足浮肿、肢体困重、形体肥胖、胸闷不舒等;血瘀证的主要症候为皮下瘀斑、口唇紫暗、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尿血等。3.处方用药情况:首诊处方567张,共涉及中药217味,总使用频数9831次,频次排名前10味的中药为:黄芪、白术、金樱子、女贞子、芡实、茯苓、覆盆子、沙苑子、菟丝子、白果;脾肾亏虚证特色用药为:陈皮、锁阳、石莲子、桑螵蛸;肝脾肾虚证特色用药为:桑椹、墨旱莲、山茱萸、牛膝、山楂、鸡内金;水湿证特色用药为:桑白皮、路路通、穿山龙、苏木;血瘀证特色用药为: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大蓟炭、小蓟炭、丹参、郁金、鸡血藤、瓜萎;用药药性主要为平性药,其次为温性药、寒性药,药味以甘性药、苦性药、酸性药为主,归经以肾经,脾经和肝经为主,宋立群教授常用药对组合6对,药物组合9组,567首方剂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4.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经过筛选得知,宋师经验方中46种活性成分可作用于糖尿病肾病的223个靶点,主要活性成分为β-胡萝卜素、β-谷苗醇、鞣花酸、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苦参碱、槲皮苷、芝麻素等;核心靶点为MYC、JUN、CCND1、TP53、CDKN1A、RB1、AKT1、MAPk1、RELA、CTNNB1 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聚合酶Ⅱ转录调节复合物活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转录调节复合物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 K-Akt信号通路,Th 17细胞分化机制,p53信号通路等;度值最高的有效成分配体与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得到19对配体-受体(结合自由能≤-5.0KJ·mol-1)的分子对接结果。结论:1.黄芪、白术、茯苓、覆盆子、女贞子、芡实、金樱子、菟丝子、沙苑子为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2.宋师认为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时始终秉承“肝脾肾同调,补虚扶正;湿与瘀并治,泻实祛邪”的诊疗思路。3.宋师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该方主要通过调节AGE-RAGE、IL-17、TNF等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糖脂代谢反应、胰岛素效应及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学功能,从而作用于糖尿病肾病,以达到控制其发生、发展的目的。

王小雪[2](2021)在《中西药联合盆底生物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益肾养血调膜汤联合芬吗通及盆底生物刺激疗法对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妊娠情况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为本病提供更多的治疗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益肾养血调膜汤+芬吗通+盆底生物刺激治疗;对照组:芬吗通+盆底生物刺激治疗。每个月经周期监测排卵并指导同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经周期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妊娠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子宫内膜厚度比较:观察组治疗周期共计82个,对照组治疗周期共计80个。两组未妊娠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比较:观察组治疗周期共计82个,对照组治疗周期共计80个。两组未妊娠患者治疗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平均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宫内妊娠情况:治疗后观察组宫内妊娠10例,宫内妊娠率为34.48%,对照组宫内妊娠7例,宫内妊娠率为25.00%,两组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血调膜汤联合芬吗通及盆底生物刺激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灌注阻力,改善中医证候,提高妊娠率。

杨杰[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罗秀丽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统计学方法,初步探索和归纳罗秀丽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及诊治思维,总结并传承罗秀丽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学术思想,为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拟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且服用中药的NSCLC患者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88例患者,收集处方共255首,将患者基本信息及处方导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表格中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初步整理和频数分析,总结出高频药物,并对高频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然后将高频药物导入SPSS20.0,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最后总结出高频药物组合和中医治法。结果:本研究纳入中药共268味,总使用频次5323次,其中高频药物共61味,高频药物使用总频次为3981次,高频药物分属14个类别,药性以温性、平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辛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脾经、肝经、胃经为主。高频药物组合有木香、砂仁;六神曲、炒麦芽;鸡血藤、桑椹;款冬花、紫菀;黄连、黄芩;陈皮、法半夏等共有12对,其中关联性最高的药物组合为木香、砂仁。公因子共21个,治法包括理气健脾,消痞和胃;燥湿化痰,散结消肿;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益气养阴,固表止汗;攻毒散结等。结论:1.黄芪、党参、麸炒白术、山药、当归、鳖甲、麦冬、玄参、石上柏、白花蛇舌草、芦根、法半夏、苦杏仁、浙贝母、桔梗、红花、蜈蚣、全蝎、陈皮、茯苓为罗秀丽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核心用药。木香、砂仁,鸡血藤、桑椹,款冬花、紫菀,石韦、山慈菇,五味子、防风常用药物组合。理气健脾,消痞和胃;燥湿化痰,散结消肿或清热润肺,止咳平喘;攻毒散结消肿;滋阴养血,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核心处方为:黄芪30g党参30g麸炒白术20g茯苓20g陈皮10g法半夏15g甘草10g木香15g砂仁10g当归20g红花10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藤梨根30g石上柏30g全蝎10g蜈蚣2条玄参20g桔梗20g鸡内金30g浙贝母20g。纵观全方,罗师治疗NSCLC的思路可分为三大方面:(1)首要从正气亏虚入手,着重补益人体脾胃之气;(2)抗肿瘤亦不可忽视,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化痰润肺,攻毒散结之法;(3)兼顾伴随症候,注重全面调理,标本兼顾。2.正气亏虚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关键病机,痰浊、瘀血、热毒、阴寒邪气等是重要病理因素,相互影响,久之酿生癌肿。以扶正固本为根本,并用化痰、散结、祛瘀并用,标本兼顾,为罗秀丽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思路。

田义敏[4](2021)在《桑葚醇提物工艺优化、生物活性及速溶精粉制备研究》文中提出桑葚(Mori Fructus)是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果实,不仅味道可口,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中医认为桑葚具有乌发明目、安神解酒、养颜益肾、滋阴养血等功效,在许多中药着作中均有记载,如《本草纲目》、《本草拾遗》《本草求真》等。桑葚作为一种农产品水果,从古至今不仅被人们作为药材,同时也被作为一种食品而被利用,具有很好发展前途,可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和饮食发展,促进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但桑葚是一种特殊的水果,成熟快、采摘期较短,极易腐烂,不利于鲜果的储存和异地运输,对于大面积种植桑树产业而言,对桑葚进行深加工是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近年来,桑葚在食品领域应用较广,如桑葚酒、桑葚汁、桑葚果醋等,基本以桑葚饮品为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桑葚鲜果的储存与运输的问题,但对于个人的携带与储存依然存在不便,且以桑葚为原料制备的功能性食品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以桑葚为原料,以花青素含量、溶解度以及得率的综合评价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提取条件,并对优化提取条件后获得的桑葚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的测定,探讨桑葚提物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活性,并以桑葚提取物为原料制备桑葚速溶精粉,以期为桑葚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实验的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1.桑葚提取工艺研究以花青素含量、溶解度以及得率的综合评价为指标,对提取溶剂、溶剂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再采用3因素3水平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并对优化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浓度70.00%、料液比1:10.00(g:m L)、超声时间35.00 min,且在最佳条件下提取得到的桑葚醇提物中花青素含量为49.87 mg·g-1,溶解度为32.10 g/100g,得率为8.26%。2.桑葚醇提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以桑葚提取工艺优化得到的桑葚醇提物为研究对象,首先以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指标,对桑葚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得出桑葚醇提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60μg·m L-1和320μg·m L-1时,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桑葚醇提物的质量浓度与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正相关。其次采用LPS诱导小鼠建立急性炎症模型,通过检测小鼠生化指标的含量、炎症因子的表达,得到其桑葚醇提物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后采用MTT法检测桑葚醇提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率,以及采用细胞划痕实验研究桑葚醇提物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桑葚醇提物对人胃癌细胞MKN-45和人肺癌细胞NCI-H292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桑葚醇提物明显抑制了肿瘤细胞MKN-45和NCI-H292的迁移能力,且与时间呈正相关。3.桑葚速溶精粉的研究制备以桑葚醇提物为原料制备桑葚速溶精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桑椹速溶精粉中各辅料的添加比例,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结果显示,桑椹速溶精粉感官评分的最佳料液比为1:10(g:m L),最佳辅料添加比例为麦芽糊精50%、白砂糖20%、香兰素0.1%、磷酸二氢钾0.2%。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桑葚速溶精粉的营养成分、理化指标以及微生物指标,结果显示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标准。

谢建伟[5](2021)在《尿潜血阳性患者的诊断思路及焦剑主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从肾内科医师的角度探讨对尿潜血阳性患者进行合理的诊断与鉴别的思路,以提高临床接诊的效率,对尿潜血阳性患者进行准确分诊,避免出现误诊、漏诊,而造成病情的延误,并对肾性血尿的患者采取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采用数据挖掘的方式研究导师焦剑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中医药用药规律,结合导师的临床经验分析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辨证诊治思路,为慢性肾炎血尿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法:1.通过阅读并查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内科学》、第八版《诊断学》、《内科学·肾脏内科分册》、第三版《肾脏病学》及《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关于血尿及与血尿相关疾病的论述,书写读书摘要,对各疾病的诊断要点进行总结,从肾内科医师的角度探讨针对尿潜血阳性患者初步的临床诊断思路。2.收集2018年1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就诊于导师门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且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资料,共收集病案61例,中药处方264首。应用Excel表格录入患者信息,并对其一般情况、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经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按中药名称及其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分类等分别录入到Excel表格中,建立数据库,对各药物的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得出高频次药物(累计使用频次高于60次),即核心药物,应用Excel表格建立核心药物表;对各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分类等进行统计描述,并绘制图表。将核心药物表分别导入SPSS Modeler 18.0软件及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中,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与聚类分析,总结出焦剑主任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中医药用药规律及临床辨证思路。结果:1.通过文献分析,汇总与血尿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疾病主要有:(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中临床分型主要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按病理分型主要包括:Ig 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炎等。(2)继发性肾病,包括: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肥胖相关性肾病等。(3)急性间质性肾炎。(4)遗传性肾病,包括: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多囊肾病等。(5)泌尿外科疾病,主要包括:尿路感染、泌尿系肿瘤、尿路结石、肾结核等。此外,因服用一些带有色素的药物或食物,可导致假性的肉眼血尿;因严重的创伤或是输血反应,可导致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尿检前因剧烈运动、性交或是女性月经等因素可导致一过性的血尿;因使用抗凝药物或肾损害药物,而引起血尿的发生。2.本研究总计收集病历61例,累计诊次264次,其中男性26人,占总数的42.6%,女性35人,占总数的57.4%,男女比例为1:1.35;年龄分布情况,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9.52±15.98岁,中位数为48岁。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舌象以“舌红”、“黄腻苔”多见;脉象以“弱脉”、“弦细脉”为主;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标实证多为“湿热证”。本研究共涉及中药169味,其中使用频次超过60次的有20味中药,根据使用频次高低排列,依次为黄芪220次;五味子174次;土茯苓166次;丹参138次;川芎133次;白术118次;蒲公英97次;墨旱莲94次;甘草92次;金樱子89次;女贞子89次;升麻89次;苎麻根82次;金银花74次;半枝莲71次;当归68次;牡丹皮67次;山茱萸67次;小蓟65次;仙鹤草62次。中药功效统计结果显示,使用频次超过200次的有7类,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以及解表药,使用频次共计3638次,约占总频次的81.4%。四气统计结果显示,寒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约占总频次的43.9%,随后依次是温性、平性、凉性、热性。五味统计结果显示,根据个数排列依次为甘、苦、辛、咸、酸、涩、淡;根据使用频次排列依次为甘、苦、辛、酸、涩、淡、咸。归经结果显示,累计使用频次超过1000次的6位依次是肝经、肺经、脾经、胃经、肾经、心经。通过药物关联性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基础方:黄芪、丹参、川芎、土茯苓、五味子。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药物组合5组,分别是女贞子、墨旱莲、苎麻根、仙鹤草;金银花、甘草;蒲公英、半枝莲;黄芪、土茯苓、丹参、川芎、五味子;升麻、白术、金樱子。结论:1.从肾内科医师的角度,当患者以尿潜血阳性就诊时,临床上应首先进行病史采集,对血尿的来源进行初步的鉴别;其次,通过尿沉渣镜检排除假阳性,并结合尿相差显微镜检查鉴别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对可疑泌尿外科疾病的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并及时转诊;对肾性血尿的患者进一步系统检查,必要时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治疗。2.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临床治疗用药上焦剑老师以补虚药为主,尤其注重补气药的应用,根据不同兼证,配合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等进行辨证论治,补泻兼施,寒温并用,驱邪而不忘扶正。通过此次研究发现本病最常见的本虚证为脾肾气虚证、标实证以湿热证为多见,焦剑老师在治疗本病时,常以补益脾肾、清热利湿为基本治法。因肾虚血瘀常贯穿本病始终,临床治疗上,焦剑老师常兼用活血化瘀之品。

林呈翰[6](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统计工具-数据挖掘,在古代医籍诊案的基础上,对现代期刊中玉液汤进行频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等。揭示玉液汤之诊治用药规律,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运用。研究方法:对1955~2018年的中医期刊文献库记载的所有玉液汤进行搜索下载,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等,逐条记录玉液汤临床医案诊疗信息。将这些信息规范药名、病名、症状和证候等术语,对这些医案建立数据库,并运用MedcaseV3.2数据挖掘工具进行统计处理,依据统计数据重点在症状、病种、方药、病机等几个方面深入挖掘分析探讨玉液汤。研究结果:提炼期刊中484诊次医案进行数据研究分析,性别方面,232诊次为女性,252诊次为男性患者;年龄方面,最大者为76岁,最小者仅4岁(小儿夏季热);年龄段方面,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年龄段分别为:50~59岁、40~49岁、30-39岁这三个年龄段。①中西医病名方面,频率在5%以上的所有中西医疾病病名主要有糖尿病、冠心病这两种病名。依据频次排序前十位西医病种中,其中内分泌系统疾病占多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甲亢、重症肌无力;频次在十次以上的中医病种为:消渴病、胸痹、项痹、内燥,疾病种类统计显示分布广泛,中医特色之异病同治突显无疑。②临床表现方面,主症总数共计30类别,频率大于30%的主症包括乏力、口干、多饮、神疲、尿频、尿有泡沫、寐差、头晕、心烦。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所有症状间只有口干与乏力两组项集支持度最高,多饮与口干的项集支持度次之。神疲、乏力与多饮三个症状为置信度最高的症状。关联项集分析显示,关联项集最多的症状是乏力(达8项),次之为口干(共7项集)。③舌苔方面,统计显示最常见的舌质为质红(61.78%),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质红明显高于其余舌质出现的频率。频率最高的舌苔为苔薄白(31.40%)、苔薄(25.21%),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频率均在20%以上,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明显高于其余舌苔出现的频率。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A→B示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的关联度最密切,支持度非常高。B→A示苔薄白、苔薄与舌质红的关系也较密切,其中的支持度也是最高,从内关联分析来看,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之高。④脉象方面,频率数据分析,细脉频率最高,其次为弦脉,由高到低脉象依次为细脉(85.74%)、弦脉(57.44%)、滑脉(43.80%)、数脉(25.83%),频率均大于20%。对脉象相兼性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统计分析,A→B示细脉与弦脉的关联度也大,B→A示弦脉与细脉的关系也较密切,说明,常见的相兼脉为弦脉和细脉,弦滑细脉为常出现的三脉相兼脉。⑤病机方面,统计显示,频率最高的病机有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两种病机,气阴两虚病机频率最高(72.73%),这两个病机频率均在5%以上。对病机之间进行内关联分析,其中有三组关联度最高,分别为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肾虚胃燥与气阴两虚组,血瘀内阻与气阴两虚组,第一组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的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0331,置信度为1.000。对治法进行内关联分析,数据显示,其中两组治法关联度高,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其中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4261)。⑥药物方面,药物频次分析所示,排序在前十的高频次药物分别为:黄芪、葛根、山药、五味子、知母、天花粉、鸡内金、丹参、生地黄、麦冬。其中除玉液汤原方剂药物外,丹参(38.22%)、生地黄(30.79%)、麦冬(30.37%)药物频率较高。对药物进行内关联数据分析,其中黄芪一味与葛根、五味子、知母、山药均呈双向相关性。⑦药物外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显示,与黄芪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乏力、多饮、头晕、口干;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症状主要有乏力、多饮、口干、头晕;与五味子、山药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均为多饮、口干、乏力;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主要有苔薄、质淡、质淡红、质红;与黄芪之间产生外关联规则的舌象主要有质淡红、质暗、质淡、苔薄白、苔薄;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苔薄、质暗、苔薄白、质淡红;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质淡、苔薄、质淡红、质红、苔薄白;滑脉与黄芪关联度最高,与黄芪相关度较高的脉象还有滑、弦、数脉,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滑、弦、细。结论:本次研究所示,临床中运用玉液汤治疗涉及的中西医疾病种类分布非常广泛,王旭导师临床善用此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疗效显着。虽然治疗病种不一,但统计示频率最高的病机为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治法关联度最高的有两组,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王旭教授临证常用玉液汤益气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配以活血化瘀通络。并注重量体裁衣,以证选方,对症下药。原方中黄芪-葛根为核心药对,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来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导师在糖尿病诊疗过程中无时不体现中医治病思想,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规则中的多种证候和药物的一致性,在临床处方配药上可以考虑采用异病同方的治疗手段,增强中医治疗疾病的灵活性。

任蓁,刘思莹,穆琢莹,穆欣[7](2021)在《具有降脂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中补阴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高脂血症证候分型中肝肾阴虚型占7.99%,药食同源物品中的补阴药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合理使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脂水平。《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经多次修订,至今名单中公布的药食同源物质共110种。通过中国知网逐一查询110种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实验研究论文,整理出具有降血脂药理作用的物质共48种,其中补阴药5种:枸杞子、玉竹、桑椹、黄精、黑芝麻。归纳整理5种补阴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医护人员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李德龙[8](2021)在《桑不同入药部位降糖有效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黄酮植物代谢组对桑各入药部位成分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对桑不同入药部位防治糖尿病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然后运用分子对接与亲和超滤从桑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通过迈维黄酮代谢组检测平台分析桑不同入药部位的成分差异,然后从TCMSP、TCMID等数据库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试验的方法以及亲和超滤的实验筛选桑不同入药部位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果:1.黄酮代谢组鉴定出130种代谢物,包括47种黄酮、23种黄酮醇、16种黄酮类、8种花青素、8种异黄酮、14种黄烷酮和2种原花青素以及12种多酚类物质。通过聚类分析,PCA和OPLS-DA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的样本进行了清晰的分离。结果表明,桑叶和桑枝中总黄酮的含量基本相同,但其中大多数的黄酮类代谢物的含量高于桑椹。与桑叶相比,桑枝和桑椹中黄酮和黄酮醇化合物的含量普遍下调,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黄酮类、花青素、黄酮醇、异黄酮代谢通路,不同入药部位间的差异代谢物具有重要的降糖活性。2.桑的不同入药部位主要有11个差异活性成分,调控MAPK8、AKT1、VEGFA、IL6、PPARG等32个核心靶点。靶点主要涉及急性炎症反应、有机氮化合物的反应、细胞增殖调控、对胰岛素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白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来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3.12个小分子进行对接后,11个小分子对接打分高于阈值,其中以1-脱氧野尻霉素、荞麦碱、白藜芦醇、异槲皮苷、异鼠李素等打分较高。对部分化合物活性验证表明异槲皮苷、异鼠李素、紫云英苷、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白藜芦醇、各入药部位提取物具有很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4.通过亲和超滤筛选得到了隐绿原酸、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紫云英苷、木犀草素、白藜芦醇、山奈酚6种有效成分,并初步建立了比较好的亲和超滤筛选方法。结论:通过黄酮代谢组研究对桑的不同入药部位降糖成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网络药理学叶预测出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抗糖尿病差异;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层面上,桑的三个入药部位中桑叶与桑枝活性相当,并且都大于桑椹的α-葡糖糖苷酶抑制活性,各方法在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筛选上都具有比较好的准确性,为从中药中筛选抗糖尿病活性成分提供了方法思路。

张群群[9](2020)在《滋肾安神口服液的研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临床经验方滋肾安神汤为基础,研制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制剂“滋肾安神口服液(ZSASOL)”,并对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以及初步药效学进行研究考察,以期为新药研发和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1.以KM小鼠睡眠时间及睡眠潜伏期为药效学指标,评价各种提取方式对小鼠睡眠结果的影响,并由此优选出最佳提取方式。2.在单因素实验考察的基础上,以有效成分丹参素、斯皮诺素提取量的总评“归一值”为指标,采用星点试验设计法对ZSASOL的提取工艺、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成型工艺。3.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枸杞子、当归、制何首乌、陈皮进行定性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主要活性成分丹参素和斯皮诺素进行含量测定,制订ZSASOL的质量标准草案。4.采用室温留样观察法对ZSASOL进行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5.以PACA建立KM小鼠失眠模型,以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上台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等为指标,进行ZSASOL的初步药效学研究。结果:1.ZSASOL的最佳提取方式为水提取。2.最佳水提工艺参数为:加11倍量水,浸泡24min,提取2次,每次2h。最佳澄清方式为醇沉,最佳醇沉工艺参数为: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10(室温),加95%乙醇使醇含量达70%,静置24h(4℃~8℃)。3.建立了ZSASOL中4种药味的TLC鉴别方法,根据主要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结果,该制剂中丹参素的含量应不低于0.518mg/ml,斯皮诺素的含量应不低于0.015mg/ml,且自制口服液中各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均小于0.2%,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5%,表明制剂的质量稳定性良好。4.初步药效学实验证明ZSASOL有较好的助眠效果且停药后无苯二氮卓类明显的反跳现象。结论:1.ZSASOL制备工艺简便、有效,适用于大工业生产。2.质量标准控制方法准确、可靠,制剂的稳定性良好。3.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ZSASOL安神助眠功效明显,停药后无明显反跳现象,安全可靠,为后续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刘春柳[10](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挖掘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及学术经验,并进一步探究不同证型核心药物组合治疗慢性肾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张宗礼教授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病历,建立Excel数据库,统计患者一般信息,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药物使用频次、药性功效,分析处方关联规则,得出核心药物组合,挖掘新方。2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慢性肾炎不同证型核心药物组合的化学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3.2.1将其作用关系进行网络展示。在OMIM、Drugbank数据库及Di GSe E在线文本筛选慢性肾炎疾病靶点。筛选药物组合化学成分对应靶点与慢性肾炎相关靶点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通过Cyto NCA筛选其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并通过Omic Share Tools可视化呈现。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48例,共计517诊次,处方517首。纳入研究患者年龄分布于21-75岁,男性67人,女性81人。纳入病例中,本虚标实证442诊次。其中,脾肾气虚兼湿热证最多,肝肾阴虚兼湿热证次之。脾肾气虚兼湿热型慢性肾炎处方176首,用药116味,性寒味甘、归脾经药物应用频次最多,根据药物功效分类,涉及15大类,利水渗湿药应用频次最多,其次为补虚药、清热药等;药频统计结果显示,应用频次50次以上的药物共16味,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获得高频药物组合28个,关联规则药物组合29个;在“支持度个数为100,置信度为0.9”的条件下,得出核心药物组合“黄芪-茯苓-当归-车前草”;新方分析结果显示,衍化核心药物组合16个,挖掘新方8首。肝肾阴虚兼湿热型慢性肾炎处方130首,用药134味,性寒味甘、归肝经药物应用频次最多,根据药物功效分类,涉及17大类,补虚药应用最多,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等;药频统计结果显示,应用频次20次以上的药物共24味;关联规则结果显示,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5个,关联规则药物组合33个,在“支持度个数为52,置信度为0.9”的条件下,得出核心药物组合“女贞子-旱莲草-车前草、金银花-淡竹叶”;新方分析结果显示,衍化核心药物组合18个,挖掘新方9首。2筛选出脾肾气虚兼湿热型核心药物组合化学成分30种,获取潜在靶点230个,检索得到慢性肾炎疾病靶点441个,两者交集基因58个,其中AKT1、VEGFA、IL6等为核心靶点。通过基因作用机制分析,获得GO基因注释条目115个(p<0.05),包括生物过程条目87个,细胞组成条目10个,分子功能条目18个;KEGG通路富集条目98个(p<0.05)。肝肾阴虚兼湿热型核心药物组合化学成分38种,获取潜在靶点239个,与慢性肾炎交集基因57个,其中AKT1、VEGFA、EGFR等为核心靶点。分析得出GO基因注释条目115个(p<0.05),包括生物过程条目84个,细胞组成条目9个,分子功能条目22个;KEGG通路富集条目90个(p<0.05)。结论:1采用高层次数据挖掘方法可优化张宗礼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学术经验整理与总结。同时,也为张宗礼教授中医肾病经验传承与临证辨治该病提供了可靠思路与参考依据。2核心药物组合治疗慢性肾炎机制探究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本研究结果为阐释其作用机制与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证型核心药物之间存在化学成分与潜在靶点的交集,通过其作用机制分析,从微观视角阐释了中医“同病异治”的学术内涵。

二、桑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文献综述
    1. 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2 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2.1 数据挖掘在中医领域的运用情况
        2.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领域的运用情况
    3. 技术路线
二: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究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组方规律及经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简介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2.2 疾病分期及疗效判定分析
        2.3 症候分析
        2.4 方剂分析
    3. 讨论
        3.1 宋立群教授学术经验及治学态度概述
        3.2 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采撷
        3.3 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3.4 验案举隅
三: 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方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宋师治疗DKD Ⅲ-Ⅳ期经验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
        1.3 糖尿病肾病作用靶点筛选
        1.4 药物-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的构建
        1.5 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图的构建
        1.6 GO生物功能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1.7 分子对接
    2 结果
        2.1 宋师治疗DKDⅢ-Ⅳ期自拟经验方的活性成分筛选情况
        2.2 自拟经验方的潜在作用靶点及DKD相关基因靶点
        2.3 自拟经验方-糖尿病肾病共同靶点汇总
        2.4 自拟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调控网络构建
        2.5 自拟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功能蛋白互作网络
        2.6 GO功能富集分析
        2.7 KEGG通路富集分析
        2.8 分子对接
    3 讨论
结论
创新点说明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2)中西药联合盆底生物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及剥脱标准
        2.6 终止临床实验标准
    3 治疗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4 卵泡监测方法
    5 观察指标及方法
        5.1 安全性指标观测(详见附表B)
        5.2 疗效观测指标及方法
    6 疗效判定
        6.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6.2 宫内妊娠判定标准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情况比较
        2.1 年龄比较
        2.2 不孕年限比较
        2.3 不孕类型比较
        2.4 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2.5 治疗前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比较
        2.6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 研究结果比较
        3.1 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3.2 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组间比较
        3.3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3.4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PI、RI)治疗后组间比较
        3.5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6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7 宫内妊娠情况比较
    4 安全性检测结果
分析讨论
    1 中医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认识
    2 西医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认识
        2.1 病因机制研究
        2.2 治疗方法研究
        2.3 评价指标研究
    3 立法依据
        3.1 补肾活血法治疗本病依据
        3.2 芬吗通联合盆底生物刺激疗法治疗本病依据
    4 方药分析
        4.1 方义分析
        4.2 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分析
        5.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5.3 两组妊娠情况比较
    6 问题与展望
        6.1 问题
        6.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罗秀丽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对象
    1.1 方药数据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数据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原始数据资料库的建立
    2.2 数据资料规范化处理
    2.3 统计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3.2 频数分析结果
    3.3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
4.讨论
    4.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分析
    4.2 高频药物频数及功效归类分析
    4.3 高频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4.4 高频药物的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
5.核心处方分析
6.罗秀丽教授论治NSCLC经验总结
    6.1 对NSCLC病因病机的认识
    6.2 治法特点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4)桑葚醇提物工艺优化、生物活性及速溶精粉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主要缩写语说明
本文主要仪器说明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桑葚
        1.1.1 桑葚的概述
        1.1.2 桑葚的化学成分
        1.1.3 桑葚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1.2 桑葚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1.3 桑葚生物活性研究
        1.3.1 抗氧化
        1.3.2 抗炎
        1.3.3 抗肿瘤
        1.3.4 降血糖
        1.3.5 其他生物活性
    1.4 桑葚产品的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1.4.1 桑葚在药用产品中的应用
        1.4.2 桑葚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4.3 桑葚在其他产品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提取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2 桑葚提取工艺
        2.2.3 花青素含量、溶解度和得率的测定
        2.2.4 单因素考察
        2.2.5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2.3 数据的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溶剂对花青素含量、溶解度和得率的影响
        2.4.2 溶剂浓度对花青素含量、溶解度和得率的影响
        2.4.3 料液比对花青素含量、溶解度和得率的影响
        2.4.4 超声时间对花青素含量、溶解度和得率的影响
        2.4.5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2.5 验证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桑葚醇提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细胞来源
        3.1.4 小鼠来源
    3.2 桑葚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3.2.1 溶液的配制
        3.2.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2.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3.3 桑葚醇提物的体内抗炎活性研究
        3.3.1 溶液的配制
        3.3.2 炎症模型的建立、实验分组及药物处理
        3.3.3 小鼠脏器指数的计算
        3.3.4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及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检测
    3.4 桑葚醇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3.4.1 溶液的配制
        3.4.2 细胞复苏及冻存
        3.4.3 细胞培养及传代
        3.4.4 桑葚醇提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3.4.5 桑葚醇提物对肿瘤细胞时间-剂量关系的研究
        3.4.6 桑葚醇提物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研究
    3.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
        3.6.1 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6.2 各组小鼠脏器指数的变化
        3.6.3 各组小鼠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表达
        3.6.4 桑葚醇提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3.6.5 桑葚醇提物对肿瘤细胞时间-剂量关系的影响
        3.6.6 桑葚醇提物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桑葚速溶精粉的研究制备
    4.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桑葚速溶精粉的制备方法
        4.2.1 制备流程
        4.2.2 桑葚速溶精粉辅料添加的评定
        4.2.3 正交试验优化各辅料的添加量
    4.3 桑葚速溶精粉各指标的测定
        4.3.1 理化指标的检测
        4.3.2 微生物指标的检测
        4.3.3 营养成分测定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桑葚速溶精粉的感官评分结果
        4.5.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5.3 桑葚速溶精粉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
        4.5.4 桑葚速溶精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尿潜血阳性患者的诊断思路及焦剑主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尿潜血阳性患者的诊断思路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焦剑主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用药规律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验案举隅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 玉液汤方证理论研究
        1.1 玉液汤方源流
        1.2 组方意义发微
        1.3 配伍特点探讨
        1.4 组方影响深远
    2 玉液汤现代临床应用
        2.1 糖尿病
        2.2 甲亢
        2.3 干燥综合征
        2.4 慢性胃炎
        2.5 流行性出血热
        2.6 小儿夏季热
        2.7 乳腺增生
        2.8 尿崩症
    3 玉液汤现代药理研究
        3.1 复方药理研究
        3.2 单味药药理研究
    4 数据挖掘应用概况
        4.1 数据挖掘简介
        4.2 常用挖掘方法
        4.3 中医临床应用
    5 评诉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医案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的预处理
        2.2 医案信息纳入方法
        2.3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入选医案的基本信息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3.4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疾病分布
        4.2 临床表现
        4.3 舌苔脉象
        4.4 病机治法
        4.5 处方用药
        4.6 药物聚类分析
第三部分 玉液汤化裁配伍
    1 组方药物分析
        1.1 中医研究
        1.2 现代药理研究
    2 临证加减配伍
        2.1 加味玉液汤
        2.2 生津玉液汤
        2.3 复方玉液汤
        2.4 黄芪玉液汤
        2.5 金津玉液汤
    3 数据挖掘探讨
    4 临床验案举隅
    5 导师运用玉液汤经验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具有降脂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中补阴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具有降脂功效的补阴药
    1.1 玉竹
    1.2 桑椹
    1.3 黄精
    1.4 枸杞子
    1.5 黑芝麻
2 小结

(8)桑不同入药部位降糖有效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方法区分桑不同入药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1.2 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
    2 桑不同入药部位降糖活性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 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3 分子对接结合酶法筛选桑不同入药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成分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2 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4 亲和超滤快速筛选桑不同入药部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4.1 材料与、试剂与仪器
        4.2 方法与结果
        4.3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中药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9)滋肾安神口服液的研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
        1.1 失眠的病因病机
        1.2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
    2 滋肾安神处方的分析研究
    3 处方中各药味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
        3.1 桑椹
        3.2 炒蕤仁
        3.3 丹参
        3.4 首乌藤
        3.5 炒酸枣仁
        3.6 合欢皮
        3.7 陈皮
        3.8 五味子
        3.9 当归
        3.10 枸杞子
        3.11 炒柏子仁
        3.12 制何首乌
第二章 ZSASOL的制备工艺研究
    第一节 优选提取方式
        1 实验材料
        1.1 试验仪器
        1.2 动物
        1.3 原料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饮片提取
        2.2 小鼠造模
        2.3 分组及给药
        2.4 评价指标的测定
        2.5 结果
    第二节 水提取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验仪器
        1.2 原料与试药
        1.3 评价指标的测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吸水率的考察
        2.2 单因素优化水提取工艺实验设计
        2.3 星点-效应面设计方案及结果
        2.4 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2.5 水提工艺参数的优化及预测
        2.6 工艺验证试验
        2.7 总结
    第三节 澄清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验仪器
        1.2 原料与试药
        1.3 评价指标的测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初步澄清工艺筛选
        2.2 澄清工艺考察
        2.3 总结
    第四节 成型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验仪器
        1.2 原料与试药
        1.3 矫味剂的选取
        1.4 灭菌工艺
        1.5 中试10 批放大试验
        1.6 总结
第三章 ZSASOL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ZSASOL质量标准草案
    第二节 ZSASOL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1 药材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2 药品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2.1 名称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第三节 指纹图谱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验仪器
        1.2 原料与试药
        1.3 原料与试药
        1.4 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第四章 ZSASOL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验仪器
        1.2 原料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长期稳定性试验
第五章 ZSASOL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第一节 ZSASOL对正常小鼠睡眠的影响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验仪器
        1.2 原料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分组及给药
        2.2 实验安排
        2.3 结果
    第二节 ZSASOL对失眠模型小鼠睡眠的影响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验仪器
        1.2 原料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小鼠造模
        2.2 分组及给药
        2.3 实验安排
        2.4 结果
结语
    1 剂型的选择
    2 质量标准指标的选择
    3 初步药效学中药效范围的筛选及停药反应的确认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10)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
    1 研究对象
        1.1 处方收集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4 临床疗效评价
        1.5 病例入选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资料整理
        2.2 分析软件应用
        2.3 处方录入核对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统计
        3.2 证候分布
        3.3 脾肾气虚兼湿热证用药规律
        3.4 肝肾阴虚兼湿热证用药规律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核心药物成分及靶点收集
        1.2 化学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1.3 疾病靶点筛选
        1.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1.5 核心靶点GO注释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
    2 结果
        2.1 脾肾气虚兼湿热证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2.2 肝肾阴虚兼湿热证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分析
讨论
    1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规律
        1.1 一般情况统计结果讨论
        1.2 辨证分型统计结果讨论
        1.3 脾肾气虚兼湿热证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讨论
        1.4 肝肾阴虚兼湿热证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讨论
    2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
        2.1 脾肾气虚兼湿热证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讨论
        2.2 肝肾阴虚兼湿热证核心药物组合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讨论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阐释
    2 治则治法
    3 辨证论治
    4 中成药
    5 针灸治疗
    6 其他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中的应用现状
    1 中药用药规律总结
    2 名老中医经验归纳
    3 经典论着学术探究
    4 现代文献医案整理
    5 穴位配伍经验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1 网络药理学常用数据库
    2 网络药理学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桑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D]. 楚鎏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西药联合盆底生物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 王小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罗秀丽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D]. 杨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桑葚醇提物工艺优化、生物活性及速溶精粉制备研究[D]. 田义敏.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尿潜血阳性患者的诊断思路及焦剑主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用药规律[D]. 谢建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林呈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具有降脂作用的药食同源物质中补阴药的研究进展[J]. 任蓁,刘思莹,穆琢莹,穆欣. 中医药学报, 2021(04)
  • [8]桑不同入药部位降糖有效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D]. 李德龙.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9]滋肾安神口服液的研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D]. 张群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张宗礼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D]. 刘春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桑葚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