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岁婴幼儿腹泻感染调查分析

0~5岁婴幼儿腹泻感染调查分析

一、0-5岁婴幼儿腹泻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骆洪梅[1](2020)在《2005-2019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5-2019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我国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报告病例流行特征及沙门菌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及血清型特征,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200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资料,采用R软件对报告资料进行清理,对报告了病原学检测结果的病例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例数据库。筛选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报告病例、沙门菌报告病例,分别建立2005-2019年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报告病例数据库和2005-2019年沙门菌报告病例数据库。2.采用报告发病数、报告发病率和构成比等指标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病原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在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总发病和死亡流行变化的基础上、从细菌和病毒两个层面对报告疾病负担较重的沙门菌和轮状病毒进行重点分析,包括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报告病例流行特征,不同年度、不同地区及不同年龄组报告的沙门菌血清型特征。3.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趋势拟合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05-2019年,全国通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3374496例,报告死亡病例53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66.41/10万;报告发病率从38.91/10万上升至98.63/10万,病原学确诊病例构成比从1.85%上升至14.29%。0-1岁的婴幼儿报告发病率最高,报告发病率为1344.58/10万,其次是60岁及以上老人,报告发病率为46.24/10万。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分别占50.81%(6795454例)和18.44%(2466553例)。每年有夏季(6-8月)和冬季(12月-次年1月)两个发病高峰。8.79%(1201226例)的病例报告了病原学诊断结果,92.67%(1113200例)为病毒性腹泻,其中92.15%(1025836例)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93.43%(958423例)为5岁以下儿童;7.20%(86450例)为细菌性腹泻,共涉及38种细菌性病原体,沙门菌占53.39%(42325例)居第一位,共报告190种血清型。2.2005-2019年,全国共报告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病例95842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9.81/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8.44/10万波动上升至2019年的167.55/10万。发病高峰期为11月至次年2月。我国儿童自6月龄起轮状病毒报告发病率迅速上升,24月龄以下儿童占82.70%(792633例),其中12月龄以内儿童占38.01%(364260例)。报告发病率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浙江、广东和北京;南方地区报告病例数是北方的9.87倍。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病例中,1.83%(17540例)的病例同时报告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3.2005-2019年,全国共报告沙门菌病例42325例。报告省份由16个增加到29个,报告机构由44个增加到782个。沙门菌病例全年均有报告,报告高峰为每年5-10月。报告发病率1岁以下的婴儿最高,为4.15/10万;其次是1-5岁的儿童,报告发病率为1.27/10万;65岁及以上年龄组和25-34岁年龄组分别排第三和第四位,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14/10万和0.13/10万。26.90%(11385例)的沙门菌病例报告了血清型分型;居前5位的依次为肠炎沙门菌(4140例,36.36%)、鼠伤寒沙门菌(1502例,13.19%)、伦敦沙门菌(687例,6.03%)、都柏林沙门菌(594例,5.22%)和斯坦利沙门菌(515例,4.52%)。肠炎、鼠伤寒、都柏林、德尔卑、伦敦、斯坦利、猪霍乱、鸡、山夫登堡、阿贡纳和汤卜逊沙门菌连续15年均排在前15位,是我国沙门菌的常见血清型。结论:1.2005-2019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报告发病率呈现持续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66.41/10万;报告发病高峰为6-8月和12月-次年1月。2.轮状病毒呈冬季高发流行,报告发病率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浙江、广东和北京;婴幼儿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易感人群,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报告发病率自6月龄起迅速上升,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报告病例中82.70%的为24月龄以下婴幼儿。制定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程序时应充分考虑婴幼儿感染的年龄特征。3.沙门菌感染呈夏季高峰,我国沙门菌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5种血清型依次为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伦敦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

张鹏宇[2](2020)在《平胃保安丸治疗小儿泄泻病(伤食泻)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小儿伤食泻,平胃保安丸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平胃散及清代《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之保安丸化裁而成,古方新用,在把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基础上,传承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观察、统计、分析平胃保安丸治疗小儿伤食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将古方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为临床上小儿伤食泻的诊疗提供一定帮助。方法:将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住院部及儿科门诊中于2019.02~2020.01就诊并诊断为泄泻~伤食泻的患儿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予免煎汤剂平胃保安丸治疗,对照组选用中成药保和丸(水丸)治疗,治疗5天后来院复诊,记录患儿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止泻具体时间,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共收集的伤食泄泻患儿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实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试验组有31例,对照组有30例。以下为实验分析结果:在31例试验组中有18例痊愈,4例有效,9例显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在30例对照组中有8例痊愈,3例有效,17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3%。经过SPSS秩和检验发现,在治疗伤食泻的总有效率上,两组药物统计结果为P≤0.01,说明在治疗小儿伤食泻方面试验组药物要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两组药物在止泻时间的比较上,P<0.01,表明试验组药物在止泻时间上比较明显比对照组药物短。在改善症状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P<0.05,表明在改善小儿伤食泻症状体征等方面,试验组药物优于对照组药物,尤其是在其改善患儿大便性状、增加患儿食量、改善患儿精神状况及矢气嗳气等症状上。结论:整体疗效方面,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及止泻时间等方面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在治疗小儿伤食泻过程中平胃保安丸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除此之外,其没有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因此可以在临床治疗小儿伤食泻方面进行推广。

蒋宁,谭冬梅,刘光武,瞿聪,谭琳,罗铭[3](2020)在《玉林市婴幼儿腹泻感染非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和耐药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婴幼儿感染的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了2018年玉林市中医医院综合儿科门诊3岁以下腹泻患儿401份粪便标本,按照《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沙门菌增菌、分离鉴定、分子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把检出优势的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技术(PFGE)进行分子分型;把优势血清型与其他血清型沙门菌的药敏结果进行比对来了解其不同之处。结果腹泻患者共分离出29株非沙伤寒沙门菌,检出率为7.2%(29/401)。血清型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占非伤寒沙门菌总数的62.1%(18/29)。18株鼠伤寒沙门菌可分为17个PFGE型别,其中2株为同一PFGE型,4株PFGE带型相近。药敏结果显示所有非伤寒沙门菌菌株均对亚胺硫霉素、头孢西丁、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敏感,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29株非伤寒沙门菌总体耐药率为96.6%(28/29),其中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6.2%(25/29),四环素为75.9%(22/29),氯霉素为69.0%(20/29),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为62.1%(18/29)。鼠伤寒沙门菌四环素耐药率高于其他血清型非伤寒沙门菌四环素耐药率;多重耐药方面:鼠伤寒沙门菌以4、5种耐药占比大,1或2种耐药占比较少,尤其是2种耐药比率明显低于其他血清型非伤寒沙门菌(P值=0.014)。结论婴幼儿感染的非伤寒沙门菌部分菌株高度同源且耐药情况相当严重。

吴凯,杜林,左方财,王恩会[4](2019)在《黔西南州1359例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析A群轮状病毒致婴幼儿腹泻的相关性,为该地区婴幼儿腹泻的诊治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为检测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标准的粪便标本采集方法,收集来自本院2017年1月至12月1 359例婴幼儿腹泻的粪便标本,用胶体金方法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对阳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A群轮状病毒感染婴幼儿与种族、性别、季节及年龄的相关性,并对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 359例婴幼儿腹泻感染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2.14%,其中以0岁、1岁及2岁婴幼儿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1.43%、32.43%及42.86%,各年龄阶段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879例,感染100例,感染率为11.38%,女童480例,感染65例,感染率为13.54%,不同性别婴幼儿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婴幼儿感染率差异较大,以4月、11月及12月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5.26%、17.07%及1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族以回族、壮族及土家族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1.88%、30.00%及25.00%,不同种族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A群轮状病毒感染以0~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不同性别婴幼儿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年4月、11月及12月份的发病率最高。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种族的婴幼儿应分别对待,注意婴幼儿的生活习惯,加强手卫生及生活环境的管理,预防A群轮状病毒感染,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周利平,张茂海,朱中华,高建军,陈佳[5](2019)在《大冶地区3673例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大冶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大冶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3673例婴幼儿腹泻新鲜粪便标本,采样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抗原,计算出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结果 3673例标本标本中990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总阳性率26.95%。1岁2岁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率在所有年龄段最高,达到38.89%;不同性别患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机会大致相同,10月至12月是本地区轮状病毒感染高峰期,病毒检出率达到37.99%。结论轮状病毒是大冶地区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6月龄3岁的儿童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10月12月是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高峰期应尽量对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积极预防和治疗。

谭梦婷,徐小红,林俊仪,罗玲,潘凤娟,熊苗,田小华[6](2018)在《0至3岁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文中提出目的探究03岁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住院并确诊的50例03岁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轮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指标进行描述。采用针对本研究自制调查表对患者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和生活行为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析导致R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描述统计学发现RV引起的腹泻于57月份和1112月份为高月份,相对应季节分别为夏季和冬季,在RV感染引起的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腹泻患儿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2、0.519,P=0.419、0.617),不同分子类型RV感染所致腹泻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0.219、0.948、0.628、0.435,P=0.315、0.640、0.330、0.428、0.509);按时接种疫苗(OR=0.52,95%CI:0.210.84)、良好洗手习惯(OR=0.35,95%CI:0.196.48)和母亲喂奶前洗手行为(OR=0.45、95%CI:0.210.93)均为患儿感染RV腹泻的保护因素,而小儿吮手指习惯(OR=3.37,95%CI:1.586.21)、腹泻患者接触史(OR=2.95,95%CI:1.874.05)及食用生冷不洁食物(OR=2.53,95%CI:1.098.75)为危险因素。结论 03岁婴幼儿RV感染所致腹泻全年均可发生,夏、冬季节为高发季节,按时接种疫苗、良好洗手习惯、纠正小儿吮手指习惯、不与腹泻患者接触及不食用生冷不洁食物可降低RV感染的发生。

刘爱玲,刘爱胜,吴敏[7](2018)在《某市区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深圳龙华区05岁门诊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分型A组感染现状及基因型流行特征,为防治RV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033例腹泻婴幼儿的1033份粪便标本,按年龄将其分为<0.5岁组(125例)、0.51岁组(492例)、13岁组(305例)和>3岁组(111例)4组。对1033份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RV抗原,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测序对A组RV阳性标本进行血清型分型,并统计分析A组RV感染季节分布及A组RV的G血清型和P血清型分布情况。结果:在1033份婴幼儿腹泻标本中检出A组RV抗原436份,阳性率为42.21%,男性略高于女性,但无明显差异。0.51岁组婴幼儿A组RV感染率最高(占61.18%),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62,P<0.05)。感染季节以第4季度A组RV感染率为最高(占53.54%),与第1季度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与第2和第3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5,x2=5.415;P<0.05)。RV的G血清型以G3血清型检出率最高(占53.21%),与G1、G2、G4和G9血清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4,x2=6.751,x2=11.582,x2=19.192;P<0.05);混合感染以G3G1血清型为主,占55.0%;RV的P血清型中以P[8]血清型检出率最高(占79.82%),与P[1]、P[4]、P[9]和P[6]血清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025,x2=31.635,x2=40.924,x2=49.516;P<0.05);混合感染以P血清型为主,占52.94%;RV的G和P血清型混合感染主要为G3P[8]和G1P[8]血清型,其阳性率分别为43.58%和28.90%。结论:A组RV是导致深圳龙华区05岁门诊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原体之一,好发于秋、冬季节和<1岁婴幼儿。基因型流行呈多样性变化,G3血清型、P[8]血清型、G3P[8]和G1P[8]血清型为本区主要流行基因型。

屠昌明,田园[8](2018)在《合肥地区2818例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的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解放军第105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2818例婴幼儿腹泻新鲜粪便标本,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818例标本中371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13.17%。不同性别婴幼儿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6月龄-2岁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率在所有年龄段中最高,1月至3月,10月至12月是本地区轮状病毒感染高峰期,病毒检出率占全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14年78.62%,2015年81.89%,2016年90.91%。结论轮状病毒是合肥地区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6月龄-2岁的儿童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每年的1-3月及10-12月是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高峰期应尽早对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积极预防和治疗。

张继巍[9](2018)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婴幼儿腹泻患病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Bayesian空间建模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兰州市七里河区各乡镇街道03岁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索Bayesian空间模型在小尺度地理单元婴幼儿腹泻患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先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兰州市七里河区03岁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然后借助空间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利用空间全局自相关分析、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和空间动态扫描分析技术探索研究地区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的空间聚集位置、聚集类型、聚集范围和聚集程度;最后在考虑空间随机效应因素对疾病影响的基础上,利用Bayesian空间模型估计和预测该地区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率及相对危险度。结果:本研究基于横断面调查法在兰州市七里河区15个乡镇街道共收集了3081份有效样本,其中腹泻样本为345份。研究结果发现:1.研究地区03岁婴幼儿2周腹泻标化患病率为11.20%(95%CI=10.09%-12.31%),男性标化患病率为11.75%(95%CI=10.17%-13.33%),女性标化患病率为10.52%(95%CI=8.96%-12.08%),不同性别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ν=1,P=0.206>0.05)。不同地区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19,ν=14,P<0.001),其中八里镇标化患病率最高,为17.98%(95%CI=11.79%-24.17%),其次为西园街道和魏岭乡,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7.49%(95%CI=12.20%-22.79%)和16.75%(95%CI=10.73%-22.76%),而西湖街道最低,为5.32%(95%CI=2.28%-8.37%);不同地区男性腹泻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369,ν=14,P=0.071>0.05),女性腹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23,ν=14,P=0.042<0.05)。不同年龄段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83,ν=14,P<0.00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腹泻患病率呈递减趋势(Z=6.663,P<0.001);在男性和女性中,该趋势均存在。2.空间聚集性分析发现该地区婴幼儿腹泻患病率无空间全局自相关性,呈随机分布。而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均存在空间局部自相关性,主要聚集在八里镇、西果园镇和魏岭乡等地。同时聚集的范围随年龄增加呈减小趋势(P<0.05)。其中聚集范围是以阿干镇质心为圆心,半径为85.61KM的圆形窗口,聚集率高达52.75%(95%CI=47.79%-58.02%)。3.Bayesian空间建模研究发现,同时考虑了空间相关性和非相关性随机效应因素的BYM模型为最优模型。以该模型对研究地区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率及相对危险度估计发现,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患病率地图更加平滑。通过Bayesian预测模型发现腹泻患病率及其相对危险度从七里河区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减小,而在其西北部地区相对较低。结论:1.兰州市七里河区03岁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在015个月的婴幼儿中;提示加强对该地区该年龄段婴幼儿腹泻疾病的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迫在眉睫。2.研究地区03岁婴幼儿2周腹泻患病率存在局部空间聚集性,聚集类型多样、聚集范围广泛、聚集程度较大。因此,开展婴幼儿腹泻患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突出。3.研究地区婴幼儿腹泻患病受空间随机效应因素的影响明显,各乡镇街道之间存在空间随机效应。BYM模型更适合拟合研究地区婴幼儿腹泻患病的横断面资料。Bayesian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当地婴幼儿腹泻患病状况。

王思宇[10](2017)在《泰安市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分析的研究》文中认为婴幼儿配方食品是婴幼儿除母乳外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它的质量安全关系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人们对如何保障婴幼儿食品的安全十分关注。近年来,婴幼儿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微生物污染是婴幼儿食品污染中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严重的一类污染,它能引起多种食源性疾病,对婴幼儿造成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影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问题。为了解泰安市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本文对泰安市市售的180份婴幼儿食品进行了微生物检验,并结合同期泰安市婴幼儿腹泻情况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婴幼儿腹泻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按照《GB 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要求,对180份婴幼儿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阪崎肠杆菌进行检验,未检出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菌群总数和大肠菌群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合格率100%;12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100 CFU/g,符合国家安全标准。2、自2016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科共收集346例腹泻患儿病例,结果显示:1岁以内的腹泻患儿较多,占63.87%;在时间上2、3月份就诊的腹泻患儿最多,占12.14%;在婴幼儿腹泻病例中,1月、2月病毒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4.29%和53.66%,其中轮状病毒检出83例,检出率为23.99%。3、结合婴幼儿食品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泰安市大型超市所售的婴幼儿食品是安全的,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根据婴幼儿病毒感染性腹泻多发于冬末春初这一现象,表明食品污染主要来自食品包装打开之后产生的,家长们应注意乳品的保存和食具的消毒,避免”病从口入”。

二、0-5岁婴幼儿腹泻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0-5岁婴幼儿腹泻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05-2019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腹泻概况
    2. 病毒性腹泻
    3. 细菌性腹泻
    4. 疾病负担
    5. 国内外腹泻监测介绍
    6.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介绍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分析方法
    3.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基本概况
    2. 流行特征
    3. 病原学确诊病例
    4. 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报告病例分析
    5. 沙门菌血清型分析
    6.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趋势变化分析
讨论
    1. 大疫情网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情况
    2. 报告死亡病例
    3. 病原学确诊病例分析
    4. 创新性
结论与建议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平胃保安丸治疗小儿泄泻病(伤食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理论研究
    1.祖国医学对小儿泄泻病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对治疗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于小儿泄泻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婴幼儿腹泻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家对婴幼儿腹泻病治疗的认识
二、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历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实验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4 疗效观察
        2.5 安全性评价
        2.6 统计学方法
    3.统计结果与分析
        3.1 基线比较
        3.2 疗效分析
        3.3 安全性分析
三、讨论
    1.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分析
    2.导师“运脾为健”学术思想浅析
    3.立题依据
    4.方义分析
        4.1 对照组药物保和丸(水丸)方义分析
        4.2 试验组药物平胃保安丸方义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小儿腹泻病中医治疗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1 技术路线图
附录 2 小儿泄泻临床研究观察表
附录 3 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附录 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玉林市婴幼儿腹泻感染非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和耐药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1.1.2 试验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方法
        1.2.1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1.2.2 PFGE分析
        1.2.3 聚类分析
        1.2.4药敏试验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腹泻患者检出情况
    2.2 鼠伤寒沙门菌聚类图
    2.3 药物敏感试验
3 讨论

(4)黔西南州1359例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 不同性别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结果分析
    2 不同年龄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结果分析
    3 不同季节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结果分析
    4 不同种族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结果分析
讨 论

(5)大冶地区3673例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剂与方法
2 结果
    2.1 轮状病毒感染年龄的分布
    2.2 轮状病毒感染时间的分布
    2.3 轮状病毒感染性别分布情况
3 讨论

(6)0至3岁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0~3岁婴幼儿RV腹泻流行病学特征
    二、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7)某市区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检测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组RV感染情况
    2.2 不同年龄婴幼儿A组RV感染情况
    2.3 A组RV感染季节分布情况
    2.4 A组RV的G血清型分布情况
    2.5 A组RV的P血清型分布情况
    2.6 A组RV的G血清和P血清型混合感染情况
    2.7 凝胶电泳分析
3 讨论

(8)合肥地区2818例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的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剂与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轮状病毒感染性别分布
    2.2 轮状病毒感染年龄分布
    2.3 轮状病毒感染时间分布
3 讨论

(9)兰州市七里河区婴幼儿腹泻患病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Bayesian空间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婴幼儿腹泻患病流行状况
    1.2 空间聚集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1.3 Bayesian空间分析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
    1.6 研究现场概况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2.3 资料收集
    2.4 地图数据的来源与预处理
    2.5 统计方法
        2.5.1 婴幼儿腹泻患病率描述性统计方法
        2.5.2 婴幼儿腹泻患病率空间聚集性统计方法
        2.5.3 婴幼儿腹泻患病率Bayesian空间建模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婴幼儿调查样本的分布特征
        3.1.1 不同地区婴幼儿腹泻患病率分布特征
        3.1.2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腹泻患病率分布特征
    3.2 婴幼儿腹泻患病率空间聚集性分析
        3.2.1 婴幼儿腹泻患病的空间全局自相关分析
        3.2.2 婴幼儿腹泻患病的空间局部自相关分析
        3.2.3 婴幼儿腹泻患病的空间动态扫描分析
    3.3 婴幼儿腹泻患病率的Bayesian估计
        3.3.1 Log-Normal(对数-正态)模型
        3.3.2 CAR(ConditionalAutoregressive)模型
        3.3.3 BYM(Besag,YorkandMollie)模型
        3.3.4 模型的比较
        3.3.5 预测模型
第四章 讨论
    4.1 兰州市七里河区婴幼儿腹泻患病状况分析
    4.2 兰州市七里河区婴幼儿腹泻患病空间聚集性分析
    4.3 兰州市七里河区婴幼儿腹泻患病Bayesian空间建模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泰安市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1.1 婴幼儿食品概述
        1.1.2 国内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
        1.1.3 婴幼儿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1.1.4 婴幼儿腹泻
        1.1.5 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污染与婴幼儿腹泻关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婴幼儿配方食品检测
        2.1.1 样品来源
        2.1.2 实验环境
        2.1.3 设备和仪器
        2.1.4 培养基及试剂
        2.1.5 检测方法
        2.1.6 统计分析
    2.2 婴幼儿腹泻情况调查
        2.2.1 调查时间
        2.2.2 调查对象
        2.2.3 调查方法
        2.2.4 质量控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抽样婴幼儿食品构成分析
        3.1.1 样品购买地类型构成
        3.1.2 进口样品生产国构成
        3.1.3 国产样品产地构成
    3.2 抽样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检测情况
        3.2.1 不同类型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检测情况
        3.2.1.1 菌落总数检测情况
        3.2.1.2 大肠菌群计数检测情况
        3.2.1.3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情况
        3.2.1.4 沙门氏菌检测情况
        3.2.1.5 阪崎肠杆菌检测情况
        3.2.2 不同购买地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检测情况
        3.2.3 国产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检测情况
        3.2.4 国内不同产地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检测情况
        3.2.4.1 国内不同产地婴儿奶粉微生物检测情况
        3.2.4.2 国内不同产地幼儿奶粉微生物检测情况
        3.2.4.3 国内不同产地营养米粉微生物检测情况
        3.2.5 进口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检测情况
    3.3 346例腹泻患儿的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3.3.1 腹泻标本年龄分布
        3.3.2 腹泻病例就诊时间分布
        3.3.3 346例腹泻病例粪便性状分布
    3.4 泰安市2016年5月~2017年4月346例腹泻患儿病毒检测结果
        3.4.1 346例腹泻病例病毒检测结果
        3.4.2 346例腹泻标本各年龄段病毒检出率
        3.4.3 腹泻病例病毒检测年龄分布
        3.4.4 2016年5月~2017年4月病例监测和病毒检出时间分布
    3.5 346例患儿所食用的配方食品情况
        3.5.1 346例患儿所食用配方食品品牌情况
        3.5.2 346例患儿所食用配方食品购买渠道
4 讨论
    4.1 婴幼儿奶粉微生物检测
        4.1.1 菌落总数检测未超标
        4.1.2 大肠菌群计数未超标
        4.1.3 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4.1.4 阪崎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未检出
        4.1.5 进口产品检测结果优于国内产品
    4.2 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污染原因及对策
    4.3 婴幼儿腹泻流行病学监测
        4.3.1 腹泻病例年龄分布
        4.3.2 腹泻病例就诊时间分布
        4.3.3 腹泻病例临床表现
    4.4 患儿腹泻病毒学检测结果
        4.4.1 病毒检出率
        4.4.2 病毒检出时间
        4.4.3 病毒感染年龄
    4.5 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4.5.1 奶粉抽样检测样品数少
        4.5.2 婴幼儿腹泻调查监测覆盖范围小
        4.5.3 婴幼儿腹泻调查不详细
    4.6 婴幼儿腹泻的预防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0-5岁婴幼儿腹泻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05-2019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D]. 骆洪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2]平胃保安丸治疗小儿泄泻病(伤食泻)的临床研究[D]. 张鹏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玉林市婴幼儿腹泻感染非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和耐药情况分析[J]. 蒋宁,谭冬梅,刘光武,瞿聪,谭琳,罗铭. 职业与健康, 2020(04)
  • [4]黔西南州1359例婴幼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分析[J]. 吴凯,杜林,左方财,王恩会.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11)
  • [5]大冶地区3673例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特征[J]. 周利平,张茂海,朱中华,高建军,陈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0)
  • [6]0至3岁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J]. 谭梦婷,徐小红,林俊仪,罗玲,潘凤娟,熊苗,田小华.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8(04)
  • [7]某市区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分析[J]. 刘爱玲,刘爱胜,吴敏. 中国医学装备, 2018(08)
  • [8]合肥地区2818例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的结果分析[J]. 屠昌明,田园.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02)
  • [9]兰州市七里河区婴幼儿腹泻患病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Bayesian空间建模研究[D]. 张继巍. 兰州大学, 2018(11)
  • [10]泰安市婴幼儿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及风险分析的研究[D]. 王思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6)

标签:;  ;  ;  ;  

0~5岁婴幼儿腹泻感染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