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喉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我国白喉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一、我国白喉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1](2021)在《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善, 我国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过去十几年中大幅下降, 但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相比, 尚存在一定差距, 这与公众对疫苗接种认知不足、接种人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有关。本共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临床证据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及专家临床经验, 就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传播特点、临床表现、免疫预防等提出了建议, 为进一步指导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冯静静[2](2021)在《1950年代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防治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郑州常年因气候、洪涝灾害、群众生活环境差、医疗设备不足、封建迷信思想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各种疫病频发。特别是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伤寒、疟疾、乙脑等急性乙类传染病的肆虐,造成大量的人口患疫和死亡,严重阻碍了郑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建设。面对疫病丛生的局面,郑州市党和政府积极投身于公共卫生防疫事业中,明确防治疫病的政策法规,健全疫病防治卫生机构,利用各种途径开展防治疫病宣传,实行疫情调查制度和报告制度以及强化隔离治疗、预防接种、环境卫生整治等一系列防治疫病流行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蔓延。在防治疫病的过程中郑州市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这一时期卫生防疫运动中来,促使了传染病防治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郑州市在疫病防治过程中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的互动,不仅成功地遏制了传染病的肆虐,改善了郑州城市环境卫生面貌,而且提高了群众对新生政权的拥护,使人民群众认识到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是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国家的建设需要民众共同参与,为中国共产党新生政权在郑州的巩固奠定了良好的民意基础。本文以1950年代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防治为视角,着重论述了政府和民众防治疫病流行所采取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各种疫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积累了丰富的卫生防疫、改善环境、提高群众卫生防疫观念等宝贵经验,建立起一套卫生防疫体系。为当下党和政府理性而有组织地运用公共权力和社会力量进行防治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3](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李艳君[4](2021)在《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呼吸系统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造成全球约400万人死亡,在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生产力损失方面给社会经济以及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负担。此外,近年来新兴的呼吸道病毒,例如H5N1禽流感病毒、导致2009年流感大流行新型H1N1病毒以及2019年出现的SARS-Co V-2病毒等,均对全球健康和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感病毒感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与14%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相关,每年有5-10%的成年人和20-30%的儿童感染流感,导致全球300-500万例严重病例,约100万人死亡。尽管目前针对流感病毒有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由于病毒变异等多种综合因素,每年由于流感病毒感染仍会对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重大影响。流感的季节性表明,气象因素可能对其传播具有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约有340万例与流感相关的门诊病人和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中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根据积温分布,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气象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导致呼吸系统传染病病毒的生存和传播,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物的形成和分布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呼吸系统传染病中的肺炎是全世界儿童最主要的传染性死亡原因,2017年,肺炎导致全球超过80万名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占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的15%。有研究指出儿童肺炎感染水平不仅与病原体和遗传因素有关,气象和空气污染物也是导致儿童感染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每单位体重的空气吸入量大于成年人,并且鉴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各个器官仍然处于发育阶段,使得儿童成为一个对于危险因素暴露更加敏感的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儿童目前对空气污染的暴露是以前几代人未曾经历的,据预测,这一代在生命后期罹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水平将是空前的,肺炎引起的疾病负担可以也应该被预防。因而,探讨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物对我国儿童肺炎感染的影响对于人群加强个人防护以及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文简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和非药物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包括封城、封闭学校、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带口罩、手卫生、公共场所消杀、保持社交距离等。由于新冠与流感一样,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被认为是呼吸液滴,各种NPI的采用目的是大幅度减少人群的接触率,从而减缓病毒的传播,因此,这些针对新冠预防的NPIs措施对其他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传播也起到了相同的遏制作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在流感流行模式上是否还呈现出相似的季节性特点?或者说是否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影响力比较大的国际和国内水平的NPIs作用下,以上国家的新冠病例发展趋势是怎样变化的?此外,由于NPIs措施也是防控其它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在这些措施下,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哪些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降与否、高峰何在、幅度如何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在呼吸性传染病中,流感和新冠都能引发全球大流行,由于其影响规模广泛,波及人口众多,引发了全球学者的广泛研究,为了全面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我们首先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领域的发表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文献学基础。研究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全面了解气象因素和NPIs对流感以及COVID-19流行影响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而为本研究的设计开展提供翔实客观的文献学支撑。通过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国家、作者、研究主题以及文献被引情况等信息,并对文献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全面掌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所得结论将为本研究下一步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2)通过开展基于省级水平的流感流行模式以及流感流行和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NPIs措施对北温带国家新冠和流感流行趋势的影响,辨析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受各国疫情防控政策和NPIs措施影响,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的流感流行季节性特征和流感流行变化趋势,以在新冠和流感同时开展常态化防控的未来给出一定的支撑依据。(3)利用气象因素和大气质量监测指标对中国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的影响及建模分析,以探查大气污染物以及气象因素的短期效应与沈阳地区儿童肺炎门诊日就诊人次的相关性。(4)通过比较2009-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NPIs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的研究综合使用Cite Space和R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来呈现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已发表文献中科学知识的可视化。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获得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主题演化趋势以及当前研究热点,指导论文其他部分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研究通过利用月平均年度百分比(Monthly annual average percent,MAAP)作为评价流感病毒流行水平的指标,将MAAP之和达到全年75%的最少几个月份作为本年度流感流行期,绘制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图。通过SPSS软件计算各省气象因素和MAAP的相关性,根据第一部分的文献计量学结果,我们在此处纳入的气象学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及降水,进而应用R软件绘制全国逐月流感流行分布图及各省流感MAAP同气象因素趋势图。选取位于北温带的9个国家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基于人口密度计算各国的流感发病率,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展示各国2015/16至2019/20流感季流感病例整体及分型毒株的流行趋势,以及2020年1月以来,在WHO和各国代表性卫生事件及NPIs的作用下,不同国家之间流感病例和新冠病例的发病变化趋势。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NPIs措施,绘制各国新冠疫情发展变化趋势。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新冠发病数据的存储和前期处理,插图,涉及到的R包包括ggplot2以及ggpubr等。在文献计量学和第二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第三部分研究选定与气象因素相关性较强中国北方城市沈阳作为研究地点,通过构建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探讨环境气象因素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率的影响。在控制住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和周末效应之后,通过模型的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赤池信息准则)数值进行最优模型的选择,构建单污染物模型和多污染物模型。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有关NPIs措施的建模研究目前属于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第四部分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防控措施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假定传染病月别发病数据具有一定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的时间序列规律。通过传染病的月别历史发病率拟合最优的时间序列模型并预测下一年的传染病发病率。考查模型的准确性,候选模型包括指数平滑和SARIMA模型。结果:文献计量学显示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发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而NPIs与流感及新冠的相关性研究在2020年前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但2020年相关文献发表量呈现出暴发式增长。温度和湿度是气象因素和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相关性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在我国,随着纬度的增加,各地区流感流行的全年集中趋势越显着,流行期相对缩短,流行月份主要集中在冬春季,高纬度地区流感流行强度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较低纬度地区更显着。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四项气象学指标中,气压和各地区流感流行强度呈正相关,除中国南方个别地区,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感流行强度呈负相关。北温带各国历年流感流行曲线均呈现典型的单峰模式,且都集中在冬春季节流行,人口密度校正后的流感病例数显示美国和加拿大历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较其他国家严峻。受NPIs的影响,中国2019/20流感季的监测数据从第2周起就开始迅速下降,第9周左右就提前结束了本季流感,其他大部分国家本季流感流行趋势也在第10周左右集中出现下降趋势。中国在一系列严格的NPIs的出台和全民高度配合的下,于3月初就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进展,其他国家的新冠疫情发展在四月初到四月中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新冠发病趋势后续又出现不同程度的抬高。由于缺乏各国NPIs开展和执行力度的详细数据,我们选取的代表性公共卫生政策及重要疫情防控事件的发布时间点和各国新冠发病趋势的相关性并不明显。通过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情况和环境气象因素的建模分析,我们发现单污染物模型中O3对模型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PM2.5和SO2。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变量纳入到最终的多污染物模型当中。一定数值范围内,O3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效应随着其浓度的上升而变弱,平均气压和日均相对湿度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影响变化不大,风速达到3.5m/s左右时,对门诊量的影响最为显着,PM10则在125μg/m3浓度左右达到最大效应。通过对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发现时间序列模型对大多数病种发病率的拟合效果都比较良好。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与时间序列预测值相比,以飞沫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实际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结论:(1)温度和湿度是气象与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既往关于NPIs与流感的联合研究并不算多,2020年相关研究迅速增加,并将主题进一步细化,比如手卫生、接触追踪等,此外和NPIs相关的模型研究也形成了新的研究类别,关于NPIs与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建模研究可能将持续其研究热度。(2)据我们了解,本研究第一次在中国范围内以省为单位整合十余年的流感病例和气象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通过将病例数据进行MAAP转换,使流感在我国各地区的流行模式更加清晰,这种方法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季节性规律的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流行期确认的方法参考。选取的北温带9国历年流感流行期均呈单峰流行模式,且集中于在冬春季节高发,受国际及国内NPIs措施作用影响,北温带各国2019/20流感季均提前结束。(3)广义相加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不同环境气象因素条件下,沈阳地区儿童肺炎的发病情况,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PM2.5以及SO2是对儿童肺炎发病影响比较大的指标。(4)大部分传染病适用于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除了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外,应对COVID-19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呼吸道、消化道、血源及性传播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防控具有辅助作用。措施对呼吸道传染病作用最大,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

中华预防医学会[5](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中华预防医学会[6](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 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 借鉴国内外经验, 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 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 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7](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张倩,钟培松,许言午,费洁,李智,赵根明[8](2020)在《上海市嘉定区白喉类毒素抗体水平监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评价白喉类毒素接种策略效果。【方法】2010—2013年在该区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喉抗体,比较不同人群白喉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共调查1 029人,白喉IgG抗体GMT为0.325 IU/mL。白喉IgG抗体滴度达到部分保护水平(≥0.01 IU/mL)者1 003人,阳性率为97.47%;达到安全保护水平(≥0.1 IU/mL)占70.36%;达到长期保护水平(≥1.0 IU/mL)占35.57%。上海市户籍和外地户籍之间白喉抗体的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8,P<0.05;t=2.787,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白喉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62,P<0.001)。各年龄组GMT在0.029 IU/mL(30~岁)~1.526 IU/mL(5~岁)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白喉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500,P<0.001)。【结论】上海市嘉定区白喉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可真实反映该区白喉常规免疫的接种效果,初中三年级白破(DT)疫苗接种效果显着,可考虑青少年或成人适时接种1剂次含白喉类毒素成分的疫苗以维持免疫水平。

卞莲莲[9](2020)在《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动态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认为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少数患儿并发病毒性脑炎、脑干脑炎、肺水肿、急性弛缓性麻痹等重症甚至死亡。过去的二十年里,HFMD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亚太平洋地区频频暴发,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二十余种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可引起HFMD,其中EV-A组的EV-A71、CV-A16、CV-A6、CV-A10等为引起暴发和流行的主要病原。EV-A71感染易导致重症和死亡,为HFMD疫苗研发的首个目标。单价EV-A71灭活疫苗于2015年12月在我国大陆获批,并逐渐推广应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内容为基于Genbank中收录的世界范围历年EV-A71序列建立数据库,应用基于聚类的贝叶斯方法、系统地理发生学方法和群体动态分析方法,对世界和我国大陆地区EV-A71的演化和时空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欧洲为历史上世界EV-A71流行的核心输出地,显着输出路径迁移率总和为5.89transition/年,东亚对EV-A71的流行和演化起到枢纽作用;而我国大陆地区核心输出地为华东地区,显着输出路径迁移率总和为8.33 transition/年,结果阐明EV-A71演化和传播历史。群体动态结果显示,历史上世界EV-A71种群出现4次显着扩张,峰值分别为1996年、2003年、2008年和2012年,我国大陆地区EV-A71自1996年前后开始传播,种群扩张发生的时期与之一致。经历3次扩张事件之后,我国大陆地区EV-A71种群规模由2003年之前的20.58增长至2012年的249.84。2019年我国大陆EV-A71种群规模维持在较高水平(Ne:206.61),应加强对其流行的监测。对2015年后流行株各基因正选择压力位点进行筛选,结果显示2A-102位氨基酸位点为潜在的正选择压力位点,我国流行株主要为2A102Q株,该变异株可通过增强与142W和145E间氢键稳定2A蛋白酶C端构象,进而促进病毒复制。2A102Q株与我国大陆地区EV-A71持续流行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对EV-A71重要免疫原性、抗原性和毒力位点的比对研究,发现2015年后我国大陆有2株流行株在重要的线性中和表位PEP27和SP70序列中发生VP1T143P和VP1K218R位点的变异,需关注该变异位点可能引起疫苗免疫后逃逸。病毒的抗原位点和毒力位点未发现变异,结构区和非结构区未发现重组。第二部分内容,对广东(高州和阳春)和江苏(赣榆、射阳和新沂)共计5个中心开展HFMD病原谱研究,发现96%以上病例为CV-A16(63.6972.43%)和CV-A6(24.8132.38%)阳性,其次为CV-A10和EV-A71。对研究现场283月龄婴幼儿人群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与EV-A71、CV-A16和CV-A6不同,CV-A10的母传抗体阳性率在2月龄组中高达70.8780.37%,612月龄组未见显着降低,总体表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提示当地母婴均为高感染人群。5岁儿童CV-A10和CV-A6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3195.61%和85.1689.76%,表明CV-A10和CV-A6在儿童人群流行率极高,需密切监测病毒的基因变异和流行趋势。首次对婴幼儿人群开展CV-A2、CV-A4和CV-A5血清学研究,发现5岁儿童中该3种病原中和抗体阳性率低于CV-A6和CV-A10,但高于EV-A71和CV-A16,提示该3种病原已有较广泛的流行,应进一步关注。通过构建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分析了监测到的EV-A71、CV-A16、CV-A6和CV-A10流行株基因型,并通过贝叶斯方法对世界范围特别是我国大陆该4种病原流行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中EV流行株分别为EV-A71 C4亚型、CV-A16 B1/B2亚型、CV-A6 D3亚型和CV-A10 F3亚型,同样也是近年来我国大陆流行的主要亚型。近年来EV-A71和CV-A10种群规模处于平稳状态,CV-A16和CV-A6种群处于收缩期,然而2019年4种病原种群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Ne:95.89208.36),有暴发的潜在风险。研究发现广东和江苏人群EV-A71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6.44%和1.77%,应将EV-A71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在适龄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为了评价我国C4亚型EV-A71灭活疫苗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应用灭活疫苗临床免疫血清与10个不同亚型毒株开展交叉中和研究,结果显示疫苗免疫血清可对B0B4、C1、C2、C4JP、C4YA和C5株亚型EV-A71毒株产生与自然感染血清类似的广泛的交叉中和作用,我国大陆地区生产的C4亚型EV-A71灭活疫苗可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流行的B型和C型不同亚型EV-A71发挥保护作用,为我国EV-A71疫苗走向世界提供依据。目前我国大陆地区EV-A71种群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然而疫苗接种率较低,应将EV-A71疫苗纳入计划免疫。EV-A71 2A102Q位点可能与我国大陆地区C4亚型毒株持续流行相关,2015年后流行株出现的VP1T143P和VP1K218R位点变异可能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对这些变异位点应开展研究。CV-A16和CV-A6为引起HFMD发病的最主要病原,CV-A16为低感染率和高发病率,CV-A10为高感染率和低发病率,提示多价HFMD疫苗的研发的首要目标应为EV-A71/CV-A16/CV-A6三价疫苗。CV-A2、CV-A4和CV-A5在儿童人群流行率较高,HFMD防控中应监测其流行。我国C4亚型疫苗对不同亚型EV-A71均有良好的交叉中和效果,可防控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流行的EV-A71。研究结果为EV-A71疫苗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为多价HFMD疫苗研发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对全面防控HFMD具有重要意义。

王华庆,安志杰,尹遵栋[10](2019)在《国家免疫规划七种针对传染病70年防控成就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1950-2018年中国预防接种不同阶段天花、脊髓灰质炎(脊灰)、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七种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通过《中国疫情资料汇编》、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疾病发病、死亡数据,按照1950-1965年(突击接种前期)、1966-1977年(突击接种后期)、1978-1987年(计划免疫前期)、1988-2007年(计划免疫后期)、2008-2018年(扩大免疫规划时期)五个阶段比较七种疾病的发病和六种疾病(不含天花)的死亡。结果中国五个阶段七种疾病的年均发病数、发病率分别为487.42万例、765.25/10万,553.43万例、650.02/10万,154.69万例、154.57/10万,11.77万例、9.67/10万,4.29万例、3.16/10万;2008-2018年比1950-1965年分别下降99.12%、99.59%。五个阶段六种疾病的年均死亡数、死亡率分别为90 461例、14.20/10万,67 226例、7.90/10万,15272例、1.51/10万,1316例、0.11/10万,123例、0.01/10万;2008-2018年比1950-1965年分别下降99.86%、99.94%。1961年后无天花病例报告,1994年后无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2006年后无白喉病例报告。结论预防接种尤其是免疫规划(计划免疫)的实施使中国七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或消灭,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保证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实现了其他措施难以替代的社会效益。

二、我国白喉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白喉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1950年代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状况
        2.国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史料与方法
        1.研究史料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
        1.研究特色
        2.创新之处
    (五)核心概念界定
        1.时间界定
        2.区域界定
        3.急性乙类传染病概念界定
一、1950 年代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流行概况
    (一)疫病的流行
    (二)疫情流行月份与季节特征
    (三)疫病流行造成的社会危害
        1.人口疫死
        2.社会秩序受到影响
        3.各行各业受到冲击
        4.社会经济发展受阻
二、1950 年代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一)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
        1.气候因素的影响
        2.洪涝灾害的影响
    (二)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
        1.环境卫生条件差
        2.医疗设备不足
        3.封建迷信思想
三、1950 年代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一)政府的防疫措施
        1.完善疫病防治的政策法规
        2.建立卫生防疫组织
        3.开展卫生防疫宣传
        4.预防接种
        5.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6.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二)政府的治疫措施
        1.调查疫源地
        2.全面普查,澄清疫情
        3.交通检疫与隔离
        4.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群众防治疫病的措施
        1.群众积极参与
        2.驱邪避疫与土法防治
四、1950 年代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防治的成效与经验
    (一)疫病防治的成效
        1.培训了大批医务人员,增加了卫生医疗机构
        2.改善了市区卫生面貌,提高了群众卫生防疫观念
        3.降低了疫病的病发率和死亡率
        4.巩固了新生政权
    (二)防治疫病获得的经验
        1.坚持党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
        2.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三)防治疫病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少数人对防治疫病缺乏足够的重视
        2.少数部门之间缺乏协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总 则
    1.1 预防接种知情
        1.1.1 预防接种知情权
        1.1.2 预防接种同意权
        1.1.3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
    1.2 预防接种告知
    1.3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
        1.3.1 框架概述
        1.3.2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自身特点的双向性
        1.3.3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关系的二重性
        1.3.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和决策关系的决定性
        1.3.5 受种者选择和疫苗犹豫
    1.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意义
        1.4.1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获益
        1.4.2 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或接种单位获益
    1.5 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过程
        1.5.1 告知时机
        1.5.2 告知方式
    1.6 预防接种告知内容
        1.6.1 疫苗所预防疾病
        1.6.2 疫苗简介和接种建议
        1.6.3 预防接种禁忌
        1.6.4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置
        1.6.5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1.7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
        1.7.1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推荐
        1.7.2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流程
    1.8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
        1.8.1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的内容
        1.8.2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与宣传推广的区别
        1.8.3 自愿选择和费用自理
        1.8.4 同时接种和优先接种
        1.8.5 同效替代
    1.9 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推荐格式
2 乙型肝炎疫苗
    2.1 疫苗针对疾病
        2.1.1 病原学
        2.1.2 临床特征
        2.1.3 流行病学特征
    2.2 疫苗简介
        2.2.1 疫苗免疫原性
        2.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2.2.3 疫苗安全性
    2.3 接种建议
        2.3.1 免疫程序
        2.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2.3.3 接种禁忌
    2.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2.4.1 常见不良反应
        2.4.2 罕见不良反应
        2.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2.5 注意事项
        2.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2.5.2 特定事项
3 卡介苗
    3.1 疫苗针对疾病
        3.1.1 病原学
        3.1.2 流行病学特征
        3.1.3 临床特征
    3.2 疫苗简介
        3.2.1 疫苗效果
        3.2.2 疫苗安全性
    3.3 接种建议
        3.3.1 免疫程序
        3.3.2 接种禁忌
    3.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3.4.1 常见不良反应
        3.4.2 罕见不良反应
        3.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3.5 注意事项
4 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
    4.1 疫苗针对疾病
        4.1.1 病原学
        4.1.2 临床表现
        4.1.3 流行病学特征
        4.1.4 消灭脊灰进展
    4.2 疫苗简介
        4.2.1 疫苗免疫原性
        4.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4.2.3 疫苗安全性
    4.3 接种建议
        4.3.1 免疫程序
        4.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4.3.3 接种禁忌
    4.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4.4.1 常见不良反应
        4.4.2 罕见不良反应
        4.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4.5 注意事项
        4.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4.5.2 特定事项
5 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
    5.1 疫苗针对疾病
        5.1.1 病原学
        5.1.2 临床表现
        5.1.3 流行病学特征
    5.2 疫苗简介
        5.2.1 疫苗免疫原性
        5.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5.2.3 疫苗安全性
    5.3 接种建议
        5.3.1 免疫程序
        5.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5.3.3 接种禁忌
    5.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5.4.1 常见不良反应
        5.4.2 罕见不良反应
        5.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5.5 注意事项
        5.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5.5.2 特定事项
6 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
    6.1 疫苗针对疾病
        6.1.1 病原学
        6.1.2 临床特征
        6.1.3 流行病学特征
    6.2 疫苗简介
        6.2.1 疫苗免疫原性
        6.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6.2.3 安全性
    6.3 接种建议
        6.3.1 免疫程序
        6.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6.3.3 接种禁忌
    6.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6.4.1 常见不良反应
        6.4.2 罕见不良反应
        6.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6.5 注意事项
7 乙型脑炎疫苗
    7.1 疫苗针对疾病
        7.1.1 病原学
        7.1.2 临床表现
        7.1.3 流行病学特征
    7.2 疫苗简介
        7.2.1 疫苗免疫原性
        7.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7.2.3 疫苗安全性
    7.3 接种建议
        7.3.1 免疫程序
        7.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7.3.3 接种禁忌
    7.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7.4.1 常见不良反应
        7.4.2 罕见不良反应
        7.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7.5 注意事项
        7.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7.5.2 特定事项
8 脑膜炎球菌疫苗
    8.1 疫苗针对疾病
        8.1.1 病原学
        8.1.2 临床表现
        8.1.3 流行病学特征
    8.2 疫苗简介
        8.2.1 疫苗免疫原性
        8.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8.2.3 疫苗安全性
    8.3 接种建议
        8.3.1 免疫程序
        8.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8.3.3 接种禁忌
    8.4 注意事项
        8.4.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8.4.2 特定事项
9 甲型肝炎疫苗
    9.1 疫苗针对疾病
        9.1.1 病原学
        9.1.2 临床特征
        9.1.3 流行病学特征
    9.2 疫苗简介
        9.2.1 疫苗免疫原性
        9.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9.2.3 疫苗安全性
    9.3 接种建议
        9.3.1 免疫程序
        9.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9.3.3 接种禁忌
    9.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9.4.1 常见不良反应
        9.4.2 罕见不良反应
        9.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9.5 注意事项
        9.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9.5.2 特定事项

(4)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气象因素及非药物干预措施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检索策略
        2.3 分析工具
    3 结果
        3.1 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3.1.1 历年发文趋势
        3.1.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3.1.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3.1.4 关键词演化分析
        3.1.5 高被引文献分析
        3.2 NPIs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3.2.1 历年文献发表趋势
        3.2.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3.2.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3.2.4 关键词演化分析
        3.2.5 高被引文献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以及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
        2.2.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研究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
        3.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3.2.1 2015/16-2019/2020五个流感季各国流感流行趋势
        3.2.2 2020年COVID-19的流行趋势及国际国内标志性事件与NPIs的实施时间线
        3.2.3 全球防控新冠疫情背景下,北温带9国流感流行趋势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沈阳市大气污染及气象因素与儿童肺炎门诊人次关联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儿童肺炎门诊数据资料
        2.2 大气质量监测及气象数据资料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大气污染和气象资料的一般情况
        3.2 儿童肺炎门诊资料的一般情况
        3.3 各种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因素数值对儿童肺炎门诊量当日及滞后效应分析
        3.4 单污染物模型
        3.5 多污染物模型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发病数描述统计
        3.2 时间序列分析拟合与外推预测
        3.3 保护率的计算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总则
    1.1 预防接种知情
        1.1.1 预防接种知情权
        1.1.2 预防接种同意权
        1.1.3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
    1.2 预防接种告知
    1.3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
        1.3.1 框架概述
        1.3.2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自身特点的双向性
        1.3.3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关系的二重性
        1.3.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和决策关系的决定性
        1.3.5 受种者选择和疫苗犹豫
    1.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意义
        1.4.1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获益
        1.4.2 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或接种单位获益
    1.5 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过程
        1.5.1 告知时机
        (1)事先告知
        (2)接种时告知
        1.5.2 告知方式
        (1)面对面告知
        (2)信息化途径告知
        (3)反复多次告知
        (4)对特别重大利害关系条款的强调告知
        (5)其他必须要注意的事项
    1.6 预防接种告知内容
        1.6.1 疫苗所预防疾病
        1.6.2 疫苗简介和接种建议
        1.6.3 预防接种禁忌
        1.6.4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置
        1.6.5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1.7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
        1.7.1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推荐
        1.7.2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流程
        (1)确认受种者信息
        (2)介绍预防接种相关政策
        (3)告知标准的信息
        (4)核实健康状况
        (5)解答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相关问题
        (6)确认知情同意
        (7)存档知情同意书
    1.8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
        1.8.1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的内容
        1.8.2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与宣传推广的区别
        1.8.3 自愿选择和费用自理
        1.8.4 同时接种和优先接种
        1.8.5 同效替代
    1.9 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推荐格式
2 乙型肝炎疫苗
    2.1 疫苗针对疾病
        2.1.1 病原学
        2.1.2 临床特征
        2.1.3 流行病学特征
    2.2 疫苗简介
        2.2.1 疫苗免疫原性
        2.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2.2.3 疫苗安全性
    2.3 接种建议
        2.3.1 免疫程序
        2.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2.3.3 接种禁忌
    2.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2.4.1 常见不良反应
        2.4.2 罕见不良反应
        2.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2.5 注意事项
        2.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2.5.2 特定事项
3 卡介苗
    3.1 疫苗针对疾病
        3.1.1 病原学
        3.1.2 流行病学特征
        3.1.3 临床特征
    3.2 疫苗简介
        3.2.1 疫苗效果
        3.2.2 疫苗安全性
    3.3 接种建议
        3.3.1 免疫程序
        3.3.2 接种禁忌
    3.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3.4.1 常见不良反应
        3.4.2 罕见不良反应
        3.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3.5 注意事项
4 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
    4.1 疫苗针对疾病
        4.1.1 病原学
        4.1.2 临床表现
        4.1.3 流行病学特征
        4.1.4 消灭脊灰进展
    4.2 疫苗简介
        4.2.1 疫苗免疫原性
        (1)Sabin-IPV
        (2)Salk-IPV
        (3)bOPV
        4.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1)IPV
        (2)bOPV
        4.2.3 疫苗安全性
        (1)IPV
        (2)bOPV
    4.3 接种建议
        4.3.1 免疫程序
        4.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IPV
        (2)bOPV
        4.3.3 接种禁忌
        (1)IPV
        (2)OPV
    4.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4.4.1 常见不良反应
        (1)IPV
        (2)bOPV
        4.4.2 罕见不良反应
        (1)IPV
        (2)bOPV
        4.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IPV
        (2)bOPV
    4.5 注意事项
        4.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1)IPV
        (2)bOPV
        4.5.2 特定事项
        (1)IPV
        (2)bOPV
5 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
    5.1 疫苗针对疾病
        5.1.1 病原学
        5.1.2 临床表现
        (1)百日咳
        (2)白喉
        (3)破伤风
        5.1.3 流行病学特征
        (1)百日咳
        (2)白喉
        (3)破伤风
    5.2 疫苗简介
        5.2.1 疫苗免疫原性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5.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5.2.3 疫苗安全性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破伤风疫苗
    5.3 接种建议
        5.3.1 免疫程序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3.3 接种禁忌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5.4.1 常见不良反应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4.2 罕见不良反应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DTaP
        (2)DTaP-IPV/Hib
        (3)DT
        (4)破伤风疫苗
    5.5 注意事项
        5.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5.2 特定事项
        (1)DTaP
        (2)DTaP-IPV/Hib
        (3)DT
        (4)破伤风疫苗
6 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
    6.1 疫苗针对疾病
        6.1.1 病原学
        6.1.2 临床特征
        6.1.3 流行病学特征
    6.2 疫苗简介
        6.2.1 疫苗免疫原性
        (1)MMR
        (2) MR
        (3) MuV
        6.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6.2.3 安全性
        (1)MMR
        (2)MR
        (3)MuV
    6.3 接种建议
        6.3.1 免疫程序
        6.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6.3.3 接种禁忌
    6.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6.4.1 常见不良反应
        6.4.2 罕见不良反应
        6.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6.5 注意事项
7 乙型脑炎疫苗
    7.1 疫苗针对疾病
        7.1.1 病原学
        7.1.2 临床表现
        7.1.3 流行病学特征
    7.2 疫苗简介
        7.2.1 疫苗免疫原性
        (1)JE-L
        (2) JE-I
        7.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1) JE-L
        (2) JE-I
        7.2.3 疫苗安全性
        (1) JE-L
        (2) JE-I
    7.3 接种建议
        7.3.1 免疫程序
        (1)JE-L
        (2)JE-I
        7.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 JE-L
        (2) JE-I
        7.3.3 接种禁忌
        (1) JE-L
        (2) JE-I
    7.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7.4.1 常见不良反应
        (1) JE-L
        (2) JE-I
        7.4.2 罕见不良反应
        (1) JE-L
        (2) JE-I
        7.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JE-L
        (2)JE-I
    7.5 注意事项
        7.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7.5.2 特定事项
        (1) JE-L
        (2) JE-I
8 脑膜炎球菌疫苗
    8.1 疫苗针对疾病
        8.1.1 病原学
        8.1.2 临床表现
        8.1.3 流行病学特征
    8.2 疫苗简介
        8.2.1 疫苗免疫原性
        8.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8.2.3 疫苗安全性
    8.3 接种建议
        8.3.1 免疫程序
        (1)MPV-A和MPV-AC
        (2)MPCV-AC
        (3)MPV-ACYW
        8.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8.3.3 接种禁忌
    8.4 注意事项
        8.4.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8.4.2 特定事项
9 甲型肝炎疫苗
    9.1 疫苗针对疾病
        9.1.1 病原学
        9.1.2 临床特征
        9.1.3 流行病学特征
    9.2 疫苗简介
        9.2.1 疫苗免疫原性
        9.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1) HepA-L
        (2) HepA-I
        9.2.3 疫苗安全性
        (1)HepA-L
        (2)HepA-I
    9.3 接种建议
        9.3.1 免疫程序
        (1)HepA-L
        (2)HepA-I
        9.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HepA-L
        (2)HepA-I
        9.3.3 接种禁忌
        (1)HepA-L
        (2)HepA-I
    9.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9.4.1 常见不良反应
        (1)HepA-L
        (2)HepA-I
        9.4.2 罕见不良反应
        (1)HepA-L
        (2)HepA-I
        9.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HepA-L
        (2)HepA-I
    9.5 注意事项
        9.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1)HepA-L
        (2)HepA-I
        9.5.2 特定事项
        (1)HepA-L
        (2)HepA-I

(8)上海市嘉定区白喉类毒素抗体水平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不同年份白喉抗体水平
    2.3 不同户籍白喉抗体水平
    2.4 不同年龄白喉抗体水平
    2.5 不同性别白喉抗体水平
3 讨论

(9)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动态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动态研究
    1.前言
        1.1 EV-A71结构和功能位点
        1.1.1 EV-A71结构概述
        1.1.2 EV-A71中和表位
        1.1.3 EV-A71毒力位点
        1.1.4 EV-A71抗原位点
        1.1.5 2A蛋白
        1.2 群体动态推断
        1.3 系统地理发生学
        1.4 适应性进化及选择压力分析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 分析材料
        2.1.1 EV-A71序列的获取和筛选
        2.1.2 分析设备
        2.1.3 主要分析软件
        2.2 分析方法
        2.2.1 核苷酸序列替换饱和检验
        2.2.2 构建系统发育树
        2.2.3 贝叶斯进化起源分析
        2.2.4 系统地理发生学分析
        2.2.5 群体动态推断
        2.2.6 基因选择压力和位点差异分析
        2.2.7 重组分析
    3.结果
        3.1 数据筛选结果
        3.2 系统发育结果
        3.2.1 世界范围EV-A71系统发育树
        3.2.2 世界范围EV-A71的传播和演化
        3.2.3 我国大陆EV-A71的传播和演化
        3.3 群体动态结果
        3.3.1 EV-A71历史动态
        3.3.2 2015 年后流行的基因亚型的历史动态
        3.4 选择压力分析和关键位点变异结果
        3.4.1 2015 年后流行株各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3.4.2 2A-102位点分析
        3.4.3 2015 年后流行株关键位点变异情况
        3.5 重组分析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EV-A71 疫苗应用后HFMD流行病学研究
    1 前言
        1.1 我国大陆HFMD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1.1.1 病原构成特征
        1.1.2 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1.1.3 血清流行病学进展
        1.2 疫苗研发策略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样本来源
        2.1.2 细胞和毒株
        2.1.3 试剂和耗材
        2.1.4 仪器设备
        2.1.5 主要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HFMD病例标本核酸检测
        2.2.2.血清学检测
    3 结果
        3.1 HFMD病原谱
        3.1.1 HFMD病原谱
        3.2 2018 ~2019年广东和江苏HFMD主要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
        3.2.1 EV-A71分子流行病学
        3.2.2 CV-A16分子流行病学
        3.2.3 CV-A6分子流行病学
        3.2.4 CV-A10分子流行病学
        3.3 E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3.1 血清流调样本分布情况
        3.3.2 HFMD主要病原中和抗体阳性率和GMT
        3.3.3 中和抗体阳性率和GMT的月龄分布特征
        3.3.4 阳春7种病原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3.3.5 抗体水平高低分布情况
        3.3.6 多种EV感染
        3.4 EV-A71疫苗免疫原性和交叉中和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下一步计划
    3 创新点
    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致谢

四、我国白喉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J].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22)
  • [2]1950年代郑州市急性乙类传染病防治研究[D]. 冯静静. 渤海大学, 2021(02)
  • [3]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2021(04)
  • [4]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D]. 李艳君.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02)
  • [6]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02)
  • [7]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1(02)
  • [8]上海市嘉定区白喉类毒素抗体水平监测[J]. 张倩,钟培松,许言午,费洁,李智,赵根明. 上海预防医学, 2020(08)
  • [9]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动态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D]. 卞莲莲.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0(01)
  • [10]国家免疫规划七种针对传染病70年防控成就回顾[J]. 王华庆,安志杰,尹遵栋.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9(04)

标签:;  ;  ;  ;  ;  

我国白喉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