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952例临床分析

太田痣952例临床分析

一、太田痣95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张守民,尹光文,李雪莉,李振鲁[1](2018)在《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0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PPV)的临床表现和分型特点。方法综合分析本院皮肤科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例儿童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0例患儿中女性多见,根据Happle的传统分类,最常见的为Ⅱ型(70.00%),其次为Ⅲ型(20.00%),1例未分类;根据Happle新分类,7例为phakomatosis Cesioflammea,2例为phakomatosis Spilorosea,1例未分类。7例有太田痣。结论儿童PPV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及漏诊,综合分析病史和全面检查有助于精准诊断和治疗。

刘艳,曾维惠,李迪,甄彩娥,周俊,李蕊联,苏慧[2](2018)在《太田痣患者116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诊疗的1 168例太田痣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总结1 168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皮损颜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太田痣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3.28,女性就诊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发病年龄两者相当,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间皮损类型、颜色深浅、诊断年份和月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太田痣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分型上具有分布特征。

张艺琼,姜嵩,熊英,李琼艳,朱惠平,陈媛,谭雅心,苏虹,杨智[3](2017)在《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及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疗效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回顾性调查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的云南地区太田痣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激光疗效、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受调查患者男女比例为1:3.72。29例患者出生即有(17.1%),儿童期发病多见(67.1%),部分青春期发病(27.1%)。双侧患病者仅占总患者数的3.53%。男性发病高峰出现在婴儿期01岁,女性发病的两个高峰分别是03岁、1018岁。治疗4次时,患者和医生评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9%、80.0%;治疗6次时,患者和医生评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7.9%;治疗4次时,褐色皮损患者疗效优于蓝黑色皮损患者;Tanino分型中Ⅰ、Ⅱ型患者疗效优于其他分型;病程<10年的患者疗效优于病程>10年的患者。不同首次治疗年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以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5%,三岛分型Ⅱ型更易发生色素沉着;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色沉风险同时也增加。复发率为6.47%,发病年龄越早越容易复发。结论就诊的云南地区太田痣患者的发病临床特征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但趋势相似。使用调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太田痣安全有效,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患者治疗次数越多,痊愈率越高;褐色皮损及Tanino分型Ⅰ、Ⅱ型患者疗效更优;患者首次治疗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治疗相同次数所达到的总有效率越高,因此越早治疗越好。

尹瑞瑞,孙玉娟,李丽,王忱,马琳[4](2017)在《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8例儿童PPV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分型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男女均可发病,以女性患儿多见,平均年龄2.8岁。鲜红斑痣是最常见的血管性改变,太田痣并发蒙古斑为最常见的色素性改变,血管和色素的嵌合为棋盘样模式。根据最新的Happle分型方法分类,Cesioflanmea型17例,Melanorosea型1例。8例患儿有系统受累。3例患儿的面部皮损行激光治疗,疗效显着。结论:儿童PPV应全面体检和长期随访,血管和色素性皮损可尽早行激光治疗。

张艺琼[5](2017)在《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及Q开关Nd:YAG1064nm激光疗效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回顾性调查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首诊并接受调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治疗的云南地区太田痣患者170例,对其发病特点、激光疗效、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等情况以问卷形式随访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受调查患者男女比例为1:3.72。29例患者出生即有(17.06%),儿童期发病多见(67.06%),部分青春期发病(27.06%)。双侧患病者占3.53%。男性发病高峰出现在婴儿期:0-1岁,女性发病的两个高峰分别是0-3岁、10-18岁。所有患者治疗1-6次,治疗4次时,患者和医生评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99%、80%;治疗6次时,患者和医生评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4%、97.85%;不同治疗次数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4次时,褐色皮损患者疗效优于蓝黑色皮损患者(P<0.05) ; Tanino分型中Ⅰ、Ⅱ型患者疗效优于其他分型(P<0.05);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疗效优于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P<0.05)。首次治疗年龄≤1岁者疗效优于1-10岁者,1-10岁者疗效优于10-20岁者,10-20岁者疗效优于>20岁者,四者差异有显着性(P<0.05);随访半年以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47%,三岛分型Ⅱ型更易发生色素沉着;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色沉风险同时也增加。复发率为6.47%,发病年龄越早越容易复发。[结论]:就诊的云南地区太田痣患者的男女比例、发病年龄等发病临床特征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但趋势相似。使用调Q开关Nd:YAG1064nm激光治疗太田痣安全有效,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发生率低。患者治疗次数越多,痊愈率越高;褐色皮损及Tanino分型Ⅰ、Ⅱ型患者疗效更优;患者首次治疗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治疗相同次数所达到的总有效率越高,因此越早进行激光治疗,疗效越好。

叶振杰,周峻,陈黎,李榕,吕萍[6](2016)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方法太田痣患者3 162例,运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120次治疗,3 162例太田痣痊愈2 846例,皮肤色素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1例患者经6次激光治疗后皮损颜色无明显消退,放弃治疗,其余患者色素明显减退,疗效显着,目前正在继续观察治疗中。有12例患者经410年后复发,再治疗25次后均消退,尚未发现再复发,总有效率为99.9%。8例遗留轻微增生性瘢痕,但未明显影响外观。结论应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该疗法明显优于CO2激光、冷冻、磨削、植皮术等。

张艺琼,杨智[7](2016)在《太田痣的发病机制及激光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太田痣又可称眼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色素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虽然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但调Q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被大众所认可。本文对太田痣的发病机制和激光治疗太田痣的新进展以及影响疗效的一些因素进行总结,为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副作用提供借鉴。

鲁茜雅,王育珏,涂亚庭,杨井[8](2016)在《太田痣激光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田痣是一种发生于真皮的色素增加性疾病。调Q激光能有效治疗太田痣,但仍然有一定的复发率(0.6%1.2%)。太田痣的复发时间一般为治疗后的10个月10年。太田痣的复发主要与紫外线照射、性激素水平、治疗次数及治疗面积不足等因素有关。

王娟,王中影,姚秀华,张兰芳,张思平,胡白[9](2015)在《太田痣患者352例生活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太田痣(nevus of Ot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调查352例太田痣患者的生活质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太田痣患者生活质量轻度、中度受影响者分别占45.17%和47.16%,其余7.67%患者对生活质量重度影响;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发病年龄、皮损呈单/双侧分布、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工作学习状态、皮损部位、皮损面积以及黏膜是否受累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皮损面积、发病年龄是影响太田痣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OR>1)。结论太田痣对绝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有着轻、中度影响,女性、皮损面积大、发病较晚是影响太田痣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王永贤,周俊[10](2015)在《颧部褐青色痣及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目的回顾颧部褐青色痣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法对颧部褐青色痣相关文献进行描述与总结。结果颧部褐青色痣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脉冲激光治疗是目前常用安全的方法。常用的治疗波长包括Q-1 064nm,Q-755nm,Q-694nm和Q-YAG倍频532nm,其中Q-翠绿宝石激光755nm有效率更高,色素沉着发生程度更轻。激光术后色素沉着发生率很高,术后防晒并配合外用胶原蛋白敷料、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可减轻色素沉着程度。结论目前颧部褐青色痣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且存在争议,脉冲激光治疗是主要方式,Q-翠绿宝石激光755nm波长是目前治疗颧部褐青色痣较好的选择,但术后仍难避免不同程度色素沉着。

二、太田痣95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田痣95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PPV伴发的疾病
    2.3 色素与血管性病变的镶嵌方式
3 讨论

(2)太田痣患者116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主要指标定义: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及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疗效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 临床资料
        2. 仪器
    二、方法
    三、疗效评价标准[1]
        1. 疗效
        2. 复发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临床特征。
        1. 性别比例
        2. 发病年龄
        3. 皮损情况
        4. 诱发因素
        5. 家族史
        6. 合并症
    二、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
    三、不同皮损颜色与疗效关系。
    四、首次治疗年龄与疗效的关系。
    五、皮损分型与疗效的关系。
    六、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七、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八、复发与各因素的关系。
讨论

(4)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2结果
    2.1血管性疾病
    2.2色素性疾病
    2.3并发疾病
    2.4分型
    2.5治疗情况
    2.6随访情况
3讨论

(5)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及Q开关Nd:YAG1064nm激光疗效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

(6)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判断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7)太田痣的发病机制及激光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太田痣的分类
2 太田痣发病机制
3 治疗方法
    3.1 红宝石激光器
    3.2 翠绿宝石激光器
    3.3 Nd:YAG激光器
    3.4 皮秒激光
4 影响激光治疗疗效的因素
    4.1 年龄
    4.2 性别
    4.3 部位
    4.4 激光波长
    4.5 治疗次数
5 复发
6 结语

(8)太田痣激光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日晒
2 性激素
3 治疗次数及治疗面积不足
4 其他相关因素
5 避免或减少治疗后复发的措施

(9)太田痣患者352例生活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 2 调查内容
        1.2.1临床资料收集
        1.2.2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1.3调查方法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DLQI完成情况
    2.2太田痣患者和白癜风患者人口学特征
    2.3太田痣和白癜风患者得分情况
    2.4太田痣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5太田痣患者DLQI得分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6 DLQI问卷效度和信度评价
    2. 7 DLQI各条目和DLQI总分之间相关分析
3 讨论

(10)颧部褐青色痣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2 组织病理
3 临床表现及类型
4 鉴别诊断
    4.1 颧部褐青色痣与太田痣鉴别
    4.2 颧部褐青色痣与黄褐斑鉴别
5 临床治疗
    5.1 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波长治疗策略
    5.2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755nm波长治疗策略
    5.3 Q-开关Nd:YAG激光倍频532nm波长治疗策略
    5.4 Q-开关Nd:YAG1 064nm与倍频532nm波长联合治疗策略
    5.5 Q-开关红宝石激光694 nm波长治疗策略
6 激光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6.1 色素沉着
    6.2 色素减退或脱失
7 小结

四、太田痣95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0例分析[J]. 李敏,张守民,尹光文,李雪莉,李振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06)
  • [2]太田痣患者1168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J]. 刘艳,曾维惠,李迪,甄彩娥,周俊,李蕊联,苏慧. 中国美容医学, 2018(03)
  • [3]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及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疗效的回顾性研究[J]. 张艺琼,姜嵩,熊英,李琼艳,朱惠平,陈媛,谭雅心,苏虹,杨智.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7(05)
  • [4]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8例临床分析[J]. 尹瑞瑞,孙玉娟,李丽,王忱,马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7(07)
  • [5]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及Q开关Nd:YAG1064nm激光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 张艺琼.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6]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观察[J]. 叶振杰,周峻,陈黎,李榕,吕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28)
  • [7]太田痣的发病机制及激光治疗进展[J]. 张艺琼,杨智. 皮肤病与性病, 2016(04)
  • [8]太田痣激光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 鲁茜雅,王育珏,涂亚庭,杨井. 中国美容医学, 2016(01)
  • [9]太田痣患者352例生活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王娟,王中影,姚秀华,张兰芳,张思平,胡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12)
  • [10]颧部褐青色痣及其研究进展[J]. 王永贤,周俊.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5(05)

标签:;  ;  ;  ;  ;  

太田痣952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