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与本质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与本质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及其实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芸[1](2020)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动互联技术的影响,新旧媒介此消彼长,媒介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也在快速转变。媒体融合背景下,建设移动新型主流媒体、重塑主流媒体与用户的连接成为我国媒体融合的主要目标。我国当前媒体融合进入到深度融合阶段,都市报融媒体建设是我国完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探索具有充满张力的格局意义。研究以信息系统使用理论、关系营销理论、信息素养理论、媒介生态理论为依据,使用了定量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动了数据、模型、访谈、问卷等多重工具和手段,探讨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要素,以都市报的融媒体发展的视角回应对我国四级媒体融合发展布局的“中部力量”建设的思考。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是都市报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维系用户、聚集用户的系统性战略,平台层面的粘性、产品层面的粘性、都市报从业者的融媒体素养、用户粘性是其粘性的构成要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反映了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基于价值连接的互动关系,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之间双向沟通、对用户需求了解和用户服务,他们为融媒产品的设计、制作、传播协同合作,他们在共生融合之中实现共赢。都市报融媒体以大数据技术驱动,赋能平台价值;平台之间的联动、协同发力和激发多层次的用户互动参与构建了平台粘性。都市报融媒产品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延伸价值和附加价值构建了产品粘性。都市报主体层面的融媒体意识、融媒体能力、融媒体知识、融媒体伦理与道德四个方面构成了都市报融媒主体的融媒体素养,人才的优势及其融媒体素养成为决定都市报融媒体市场竞争力的实质性因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是用户在使用都市报的多元融媒体传播平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持续使用行为,建立在用户的采纳开始,经过持续使用到粘性产生的行为演进过程,粘性的强弱反映着都市报和用户关系的强弱。研究以期望确认模型(ECM-ISC)为原型,构建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并通过持续使用意向影响粘性。满意度也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持续使用意向、感知转换成本、习惯均正向影响粘性。都市报融媒体可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升用户对都市报融媒体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提升用户满意度,进而逐步形成依存感,形成粘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以深描我国都市报融媒体的运行现状,研究发现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进程中希冀通过技术、产品、服务三个维度上对都市报的特质、功能形成延伸,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增加用户的满意度感知,进而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增强粘性。技术方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从平台建设方面实现跨媒体、跨业务的融合,解决内容、用户和连接方面的问题;产品方面,发挥都市报不可替代的专业化生产优势,转型战略从原来的“媒介拓展”调整到优质内容生产的本位上来,将优质内容向移动端迁移;服务方面,整合都市报长期积累的资源,以综合化的媒体创新服务,开拓都市报的市场新空间。都市报的融合行进之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在移动互联网思维引领下,技术、产品、业态、用户、体制机制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系统协调。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过程中,要在增强自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飞越高。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提升路径,要在都市报融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连接为核心的基础上,确立优质内容生产本位、优化业务流程,社交化传播、激活用户“价值”,技术驱动、与内容传播融通共享,树立融媒体意识、创新管理机制。在国外报纸提升粘性、建立与用户的新型关系策略中,我国的都市报可以借鉴通过创新团队组建、编辑部重组进行高品质的内容生产,实现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探索会员制、付费制等模式,与用户关系强连接;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关系,增强粘性;跨界融合、延长产业链。

张林林[2](2020)在《都市类报纸抖音短视频新闻运营研究 ——以《新安晚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功成[3](2020)在《垃圾分类环境主张建构研究 ——基于媒体和环保NGO的分析(2010-2019)》文中提出本文以环境问题建构论为理论视角,考察了垃圾分类的环境主张如何在垃圾焚烧风险之后被重现打捞,并被媒体和环保NGO共同建构的过程,进而分析二者如何展开对垃圾分类环境主张的建构。垃圾分类的环境主张是在技术争议的风险语语境下得以“再出场”的,其关键在于“垃圾围城”的潜在风险与焚烧技术的现实威胁实现了垃圾的“问题化”,该如何应对“垃圾围城”困境成为社会公众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在焚烧争议之后,媒体和环保NGO携手打捞起沉寂的垃圾分类环境主张,并展开主张表达。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大传播主体的话语文本展开分析,分析其在垃圾分类环境主张的社会化建构中如何进行话语建构与共识生产。面对“垃圾围城”的环境风险,政府所主张的垃圾焚烧方案因技术的不确定性风险引发争议,公众借助于焚烧所产生的物质二恶英实现了风险确认,垃圾分类作为解决“垃圾围城”的替代性方案在焦点事件中得以“再出场”,走入公共场域中引发广泛关注。面对焚烧争议,一方面,媒体吸纳民间话语放大垃圾分类的环境主张,呼吁政府“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将垃圾分类作为应对“垃圾围城”的长久之道。媒体基于自身的合法性地位,通过责任归因和治理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垃圾分类话语的“制度化”和“结构化”,并推动其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但随着焚烧议题脱敏与社会关注焦点转移,媒体垃圾分类环境主张的倡导话语逐步萎缩;另一方面,在焚烧争议之后聚焦垃圾治理的环保NGO也在酝酿生成中。环保NGO通过培育零废弃环保观念、组建话语联盟进行政策倡导以及开展仪式动员等策略倡导垃圾分类。随着国家—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提升,环保NGO的绿色话语实现了从草根性到专业性的蜕变。同时,其话语也不断“嵌入”主流话语中,其环境治理理性建设者角色不断凸显。十年间,媒体与环保NGO共同编织了垃圾分类主张的表达网络,二者呈现出“责任归因于政府”和“制度设计是关键”的环境主张建构协同性。同时,环保NGO还提供了零废弃的环保价值观供给和基层治理经验的知识供给,形成对垃圾分类主张建构的有效补充。但研究发现,在垃圾分类主张建构中媒体的主张表达中缺乏有效的环保价值观培育,未来应当着力构建生态价值共同体。并加强媒体与环保NGO的联合,以“制度归因”为着力点共同推动垃圾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此外,环保NGO的话语主张也有待突破环保圈层“回音壁”实现大范围扩散。

唐曙倩[4](2020)在《1992年-2012年中国报业市场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报业经历了两轮市场化的洗礼,分别为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市场化和1992年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开始的又一轮市场化。如果说,第一次市场化旨在打破思想禁锢和开始报纸作为“商品”的尝试,那么第二次市场化则是全方位引入市场化的操作,来发展和繁荣整个报纸行业。在党管媒体的大环境下,党和政府的新闻政策是报业市场化的指针和规范。那么,从1992年开始至报业整体衰落的2012年的20年间,党和政府究竟是通过哪些政策、如何来把控报业市场化的节奏的?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此20年间相关政策的梳理,探究市场变革中决策层所施与的影响和决策特点。立足于政策学的工具理论,本文以1992年至2012年间关于报业市场化的代表性政策条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将其按照不同阶段和不同政策工具类型进行了政策运用特点的分析。根据市场化的阶段性特征,报业市场化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92-1995年,报业市场自由化及报业快速扩张阶段;1996-2005年,报业市场深入发展及结构调整阶段;2006-2012年,报业市场机制完善及报业转型阶段。而按照不同阶段采用的不同工具,将政策涉及的工具分为强制性工具(compulsory tools)、自愿性工具(voluntary tools)和混合型工具(mixed tools)三类,分别进行工具应用层面的政策内容分析和工具选择层面的内在动机分析。研究发现,在报业市场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政策工具的使用也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2-1995年的初期,以各类放松限制的政策文件为代表的自愿性政策工具发挥了最明显的振兴市场的效果;1996-2005年,建立在初步形成的报业市场基础之上,严密的规则建设紧锣密鼓地开展,强制性政策工具的使用成为了最显着的阶段性特征;2006-2012年,伴随着新的媒介形式的冲击,引导和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的任务使得混合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次明显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对二十年间关于市场化的报业政策的工具分析,可以发现有关政策的发布和执行总体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心;自主实践先行,政策规划跟进;从掌控市场化到辅助市场化。

张学霞[5](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李倩[6](2019)在《移动融合转型背景下的党报及主要报纸传播效果研究 ——以全国296家报纸为例》文中指出当前移动互联网传播趋势不断加强,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移动传播渠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移动渠道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传统媒体内容的发布,也关系到主流舆论的引导。各类报纸纷纷入驻微博、微信公众号和聚合类新闻客户端,打造自有新闻客户端进行移动化转型,推进移动传播发展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应有之义。然而,报纸移动化转型的水平参差不齐,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受到挑战,如何让党报代表的主流话语在移动传播时代更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我国296家主要报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报纸类型视角切入,对党报及全国主要报纸移动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四类移动平台中,报媒更愿意布局微博平台和微信平台,同时也在持续发力自建新闻客户端;党报和都市报广泛布局移动平台,对象报和专业报稍显落后;不同类型报纸的移动融合传播效果、微博移动传播效果和微信移动传播效果均存在显着差异,而在聚合新闻客户端的移动传播效果和自建客户端的移动传播效果不存在显着差异。接着解释报纸类型与移动传播效果的关系,发现党报在移动融合中优势显着,但在转型意识、用户思维和机制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些是造成党报移动传播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党报要加强顶层设计,社会效益先行,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政治、内容和人才的优势;转变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合理规划移动平台布局;创新机制,推进深度融合。

戴婧怡[7](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言论作者个体机遇 ——以“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社会、媒体、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的变化引发媒体的多重转型,而紧紧依附着媒体进行言论表达的言论作者也经历了多重挑战和机遇。不管是把握机遇迎头赶上还是错失良机黯然退场,都会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带来巨大影响。自媒体时代本是言论兴盛,意见争鸣的新时代,却出现传统言论作者大批退场、转业的情况,令人警醒,又引人深思。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个体机遇的规律,有助于言论作者发挥主动性,抓住机遇,成功应对媒体转型,重回舆论场。然而既有研究通常关注某一时期社会环境或技术环境的改变对某个媒体、某一批媒体人造成的困境和机遇,少有站在整个媒体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剖析。并且,因言论作者个体间差异较大,所以很难站在整个群体的角度上总结媒体转型对其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因此,访谈具有典型性的言论作者,勾连其个人经历和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媒体环境,寻找媒体转型中的言论作者个体机遇,成为可行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访谈“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了解其从投稿到进入县委宣传部到进入媒体工作的经历,和其从纸媒到网站再到自媒体平台的言论表达过程,以及他获得“三农评论员”称号的辉煌和遭遇封号的过程,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背景,发现文化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工具,而媒体是将这种工具变为实际资源的一个重要中介。不同的媒体转型阶段,对言论作者运用文化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从表达力到批判力再到创新力,从表达形式到表达内容。言论作者需要洞察社会背景和媒体环境的变化,准确判断当下社会文化和媒体发展,寻找合适的应对方法并坚持不懈地行动,同时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国家政策制度,方能抓住机遇,成功完成转型。

张援,逯义峰[8](2018)在《中国大陆主要报纸抑郁症报道框架和责任归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中国大陆主要报纸527篇抑郁症报道的内容分析,以文化价值观和组织压力等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国报纸抑郁症报道的框架建构和责任归因问题,考察了党报和都市报在责任归因方面的差异及12年间的历时变化。研究发现,中国报纸报道抑郁症的解决办法时,责任归因于社会要多于个人;党报比都市报更多地将责任归因于社会。最后结合上述因素对中国媒体健康传播报道的框架建构和责任归因进行讨论。

胡夏霖[9](2018)在《家庭暴力议题的新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暴力是针对妇女的暴力的诸多形式的一种,因其发生在家庭的私领域中而具有隐蔽性的特点,然而其结果往往十分严重。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目前对于家暴议题的新闻建构研究还十分匮乏,相关研究呈现出数量少、内容单一的特点。本研究的切入点是机关报和都市报对家庭暴力这一性别议题的建构差异。本文认为,现实中我国的性别平等现状存在“政策先行、现实落后”的特点。以国家意识形态为向导的政策法规显示出对绝对的男女平等价值观念的理想预期,而以经济利益为取向的市场规律却常常表现出物化和歧视女性的倾向。政策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研究采用内容分析以及框架分析法,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解放日报》作为机关报样本来源;以《南方都市报》、《楚天都市报》以及《华西都市报》作为都市报样本来源。以期分析在“国家—市场”控制力量下,不同的新闻媒体对家暴议题的建构是否有较大差异。研究发现,样本中的报道存在五种不同的新闻框架,分别为“社会干预”、“人情情感”、“治安事件”、“矛盾冲突”、以及“陈述事实”。在主题框架的分布上,“社会干预”框架是机关报和都市报使用频率最高的主题框架。相比较而言,机关报的主题框架分布比较单一,而都市报则相对均衡。新闻框架在由高向低铺陈和组织的过程采用了不同策略,机关报呈现出“社会问题”—“全知叙述”—“隐喻修辞”的特点,而都市报呈现出“个人问题”—“戏剧呈现”—“夸张修辞”的特点。研究还发现,机关报和都市报对家暴问题的建构既有相似之处,亦相互分野。“国家”和“市场”对于家暴议题建构的影响并不是处于对等状态中。“国家”力量在家暴议题的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力量则处于依附的地位。

陈梦[10](2016)在《《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研究》文中指出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威胁社会公众的自由和安全。通过犯罪新闻报道,知悉犯罪事件、了解犯罪形态也是公众享有知情权的体现,报道犯罪新闻是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了望塔”的职责所在。对于犯罪新闻报道,都市报自诞生以来就热情有加。然而在现实中,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却时不时受人诟病。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犯罪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分析、文本框架分析和个案分析,梳理该报近两年犯罪新闻报道的特征和不足,最后提出建议。除了第一章绪论外,本文尚余四章。第二章在界定犯罪、犯罪新闻报道的概念,分析犯罪新闻报道的特征和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带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第三章以《南方都市报》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有的犯罪新闻报道为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和文本框架分析。第四章分别从《南方都市报》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昆明‘3.01’严重暴恐案”、“复旦投毒案”的报道进行个案分析。第五章为结论和建议。近两年,犯罪新闻报道作为《南方都市报》版面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南方都市报》对犯罪报道的处理,尤其在一些热点犯罪案件的报道文本中,能够体现出该报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但是仍存在着让人难以忽视的不足,包括选材上过于偏向人伦悲剧,报道格调不高;缺乏对犯罪原因的深层挖掘,报道深度不足;以及或肆意或不自觉的侵权问题。本文认为,新闻生产者对犯罪新闻报道的质量有着最直接,也最关键的影响,《南方都市报》可以着力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素质的强化,以及法律意识与知识的提高两方面,提高犯罪新闻报道的格调和社会效果。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及其实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及其实质(论文提纲范文)

(1)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都市报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融媒体研究
        1.2.4 关于粘性影响因素和粘性机理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释
    2.1 融媒体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1.1 融媒体的界定与内涵
        2.1.2 融媒体相关概念辨析
    2.2 粘性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2.1 粘性的界定与测量
        2.2.2 粘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信息系统使用理论
        2.3.2 关系营销理论
        2.3.3 信息素养理论
        2.3.4 媒介生态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3.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及其与资讯类平台差异
        3.1.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
        3.1.2 都市报融媒体与资讯类平台的差异
    3.2 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构成要素
        3.2.1 平台层面
        3.2.2 产品层面
        3.2.3 传播主体层面
        3.2.4 用户层面
    3.3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与相互作用
        3.3.1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
        3.3.2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分析
    4.1 相关理论基础
    4.2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4.2.1 模型构建
        4.2.2 变量构念与假设提出
    4.3 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4.4 样本数据及处理
        4.4.1 《钱江晚报》融媒体用户粘性影响因素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4.2 问卷信度、效度
    4.5 数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与案例考察
    5.1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
        5.1.1 都市报融媒产品运营
        5.1.2 都市报融媒平台运营
        5.1.3 都市报及其从业人员的融媒体素养
    5.2 技术驱动型: 《钱江晚报》
        5.2.1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传播和服务平台
        5.2.2 垂直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优质资源整合
        5.2.3 创新管理机制,助力提升产品的自我迭代能力
        5.2.4 个性化推荐、智能化互动,增强用户活跃度
    5.3 创新优质融媒产品型: 成都商报
        5.3.1 借力纸媒,打造区域新媒体集群
        5.3.2 内容为王,重视原创新闻
        5.3.3 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5.3.4 打造社群聚合平台,突出用户互动服务
    5.4 定制化、综合化媒体服务型: 安徽生活网
        5.4.1 综合平台+垂直账号全面布局,构建新媒体集群
        5.4.2 瞄准用户痛点,重点打造精细化、垂直化的城市生活服务
        5.4.3 联合多业态资源,提升品牌效应
        5.4.4 打造互动性的品牌主题活动,建立与用户的持久连接
    5.5 国外报纸融合转型的启示与借鉴
        5.5.1 跨界融合,向入口平台转型
        5.5.2 重组编辑部,深耕高品质内容
        5.5.3 付费制、会员制、订阅制等多种模式,以服务与用户强连接
        5.5.4 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与用户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提升策略
    6.1 以建设综合智慧平台为支撑,优化业务流程
    6.2 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本位,提升都市报融媒体品牌影响力
    6.3 以融媒体意识为贯穿,创新管理机制
    6.4 以用户参与为中心,激活用户“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垃圾分类环境主张建构研究 ——基于媒体和环保NGO的分析(201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综述
2 垃圾的产生与治理
    2.1 作为现代产物的垃圾
    2.2 现代性驱动下的近代垃圾治理
    2.3 改革开放后的垃圾治理政策
3 环境主张集成:风险语境下的垃圾分类主张再出场
    3.1 风险社会:垃圾危机爆发的现代语境
    3.2 焚烧争议:技术的“不确定性”后果
    3.3 环境主张集成:垃圾分类再出场
4 媒体的环境主张表达:责任归因与合法性建构
    4.1 媒体新闻框架与垃圾议题表征
    4.2 媒体的垃圾分类主张表达
    4.3 媒体的垃圾分类话语生产逻辑
5 环保NGO的环境主张表达:价值观培育与政策倡导
    5.1 环保NGO与绿色话语生产
    5.2 环保NGO的垃圾分类主张表达
    5.3 环保NGO的垃圾分类话语生产逻辑
6 垃圾分类主张协同建构及其未来展望
    6.1 媒体与环保NGO主张建构的协同与互补
    6.2 垃圾分类主张建构的阻碍性因素分析
    6.3 垃圾分类主张建构的未来展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4)1992年-2012年中国报业市场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1.新闻政策
        2.报业市场化
        3.政策工具
    (四)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及文本分析法
        2.报业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工具视角分析
二、报业市场化改革政策工具应用的阶段性分析
    (一)1992-1995 年:报业市场自由化及报业快速扩张阶段
        1.工具应用概述
        2.自愿性工具:报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及快速扩张
        3.强制性工具:报业改革体系规划及规则建构
        4.混合型工具:产业报告的“暗示”与领导人讲话的“明示”
    (二)1996-2005 年:报业市场深入发展及结构调整阶段
        1.工具应用概述
        2.自愿性工具:报业资本化运作及转企改制尝试
        3.强制性工具:报业市场和人员管理及报业集团建设
        4.混合型工具:确定改革合法性,内容市场化及提供改革支持
    (三)2006-2012 年:报业市场机制完善及报业转型阶段
        1.工具应用概述
        2.自愿性工具:大规模转企改制的推广及报纸退出机制的完善
        3.强制性工具:报业发展规划及特殊时期报业政策
        4.混合型工具:调整重大事件报道政策及引导报业转型
三、报业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一)1992-1995 年:市场化新阶段的探索
        1.报业发展:市场新环境和受众新要求
        2.工具选择:复杂环境下的市场工具运用
        3.工具运用:兼顾两种效益的尝试
    (二)1996-2005 年:市场化深入阶段的变革
        1.报业发展:业外资本入局和市场化的不利影响
        2.工具选择:报业质变中的强制性工具运用
        3.工具运用: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磨合
    (三)2006-2012 年:市场化深入阶段的变革
        1.报业发展:市场转型期的危机与应对
        2.工具选择:报业转型期的混合型工具支持
        3.工具运用:变化格局中的适应与改变
四、结论
    (一)报业市场化改革各阶段的政策工具总体应用情况
    (二)报业市场化改革政策工具运用的总体思路
        1.以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心
        2.自主实践先行,政策规划跟进
        3.从掌控市场化到辅助市场化
参考文献
致谢

(5)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当代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移动融合转型背景下的党报及主要报纸传播效果研究 ——以全国296家报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党报
        1.3.2 移动传播
    1.4 理论基础:传播效果理论
    1.5 文献综述
        1.5.1 移动端传播效果研究
        1.5.2 报纸类型研究
        1.5.3 报纸类型与传播效果的关系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与测量指标体系
    2.2 样本选择
    2.3 数据来源
3 党报及其他类型报纸的移动传播效果特征
    3.1 党报及其他类型报纸移动融合传播效果特征
        3.1.1 微博微信开通率领先,持续发力自建客户端
        3.1.2 党报都市报广泛布局,对象报专业报稍显落后
        3.1.3 百强中都市报占比最高,党报头部效应明显
        3.1.4 不同类型报纸移动融合传播效果存在显着差异
    3.2 党报及其他类型报纸在各移动平台传播效果特征
        3.2.1 第三方平台收效好,自建客户端两级分化明显
        3.2.2 不同类型报纸在微博的传播效果存在显着差异
        3.2.3 不同类型报纸在微信的传播效果存在显着差异
        3.2.4 不同类型报纸在聚合新闻客户端传播效果不存在显着差异
        3.2.5 不同类型报纸自建新闻客户端的传播效果不存在显着差异
4 报纸类型对移动传播效果影响的探析
    4.1 报纸移动传播效果特征分析
    4.2 报纸类型与移动传播效果的关系分析
        4.2.1 媒体融合语境,党报优势显着
        4.2.2 沿袭固有经验,观念和机制有待提升
5 提升党报移动传播效果的对策
    5.1 社会效益先行,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5.1.1 以先进技术搭载精品内容,把握舆论主导权
        5.1.2 探索新型经营模式,应对传播环境变化
    5.2 发挥政治、内容和人才的优势
    5.3 转变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
    5.4 合理规划移动传播平台布局
        5.4.1 布局社交媒体,规划平台数量
        5.4.2 平衡第三方平台和自建客户端
    5.5 创新机制,推进深度融合
        5.5.1 重构采编流程,创新内容生产
        5.5.2 存量和增量改革并举,提升人才素质
        5.5.3 兼顾量化和质化指标,健全效果评价体系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言论作者个体机遇 ——以“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媒体经历多次重大的转型
        1.1.2 言论作者面临新的转型
        1.1.3 媒体转型与个体探索密不可分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
        1.3.1 媒体转型
        1.3.2 言论作者
    1.4 文献综述
        1.4.1 作为方法的个体经历描述
        1.4.2 改革开放40 年媒体转型研究
        1.4.3 媒体人的发展出路与价值选择
    1.5 研究方法
        1.5.1 个案研究
        1.5.2 深度访谈
    1.6 思路与结构
    1.7 主要创新点与局限
        1.7.1 主要创新点
        1.7.2 主要局限
2 1980年代:机会留给爱文字的人
    2.1 媒体转型:关注民众的休闲生活需要
        2.1.1 媒体:四大晚报与周末版
        2.1.2 内容:杂文和小言论的兴起
        2.1.3 受众:为了切实的需求读报
    2.2 社会机遇:文字能力成为社会流动的硬通货
        2.2.1 人才:被挤出高考独木桥的人们
        2.2.2 机会:文学提供表能能力的方式
        2.2.3 机遇:文人走向行政事业单位
    2.3 发展反思:个体发展依赖于媒体急速扩张
        2.3.0 媒体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2.3.1 个体表达赢得社会共鸣
        2.3.2 “种田”也能改变自我和社会
3 1990年代:社会需要大量信息
    3.1 媒体转型:都市类媒体大发展
        3.1.1 媒体:都市报的发展繁荣
        3.1.2 内容:舆论监督成为社会风尚
        3.1.3 受众:带有消费主义取向的读者
    3.2 社会机遇:记者成为流动者
        3.2.1 人才:媒体需要优秀传媒人才
        3.2.2 机会:都市类媒体蓬勃发展
        3.2.3 机遇:可以自由流动的职业
    3.3 发展反思:社会流动背景下的信息饥渴
        3.3.1 越是阅读,越是渴望阅读
        3.3.2 言论表达既是工具也是目的
4 2000 年代:言论黄金时代
    4.1 媒体转型:言论成为立媒之本
        4.1.1 媒体:开始形成的媒体竞争格局
        4.1.2 内容:求独到、求深入、求互动
        4.1.3 受众:寻找事实背后的观点
    4.2 社会机遇: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表达者
        4.2.1 人才:无所不在的表达者
        4.2.2 机会:积极的言论环境
        4.2.3 机遇:畸高的稿费培养言论作者
    4.3 发展反思:剧烈变化的表达
        4.3.1 失去社会价值的批判表达
        4.3.2 专业言论作者退场的征兆
5 2010 年代:摆脱渠道的束缚
    5.1 媒体转型:自媒体平台的大发展
        5.1.1 媒体:自媒体平台成为新的霸主
        5.1.2 内容:融合中走向服务
        5.1.3 受众:既是受者,又是传者
    5.2 社会机遇:人人皆可成媒体
        5.2.1 人才:创作者掀起自媒体创业热潮
        5.2.2 机会:旧作者的坎坷自媒体之路
        5.2.3 机遇:名气带来转型机会
    5.3 发展反思:媒体发展与社会稳定
        5.3.1 自媒体在狂欢中乱象频生
        5.3.2 社会稳定需要媒体自觉
6 结语
    6.1 转型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6.2 机遇留给具有职业敏感的人
    6.3 转型还需考虑政策、责任等因素
参考文献
附录 :洪巧俊访谈笔录整理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中国大陆主要报纸抑郁症报道框架和责任归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一) 议题责任框架
    (二) 影响框架建构的文化和组织因素
    (三) 健康问题的报道框架和责任归因
二、研究方法
    (一) 抽样
    (二) 测量和信度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和结论

(9)家庭暴力议题的新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媒介与家庭暴力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与假设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家暴问题的提出以及本文理论基础
    一、家庭暴力——一个“被发现”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媒介建构理论
第二章 家庭暴力报道的文本特征
    一、界定总体
    二、选取样本
    三、分析单位
    四、类目建构
        (一) 报道概况
        (二) 报道特征
        (三) 媒介如何描绘家庭暴力
    五、分析结果
        (一) 家庭暴力议题报道概况
        (二) 家庭暴力报道特征
        (三) 报道如何描绘家庭暴力
        (四) 分析结果总结
第三章 家暴报道的新闻框架
    一、高层框架:家暴报道的主题框架建构
        (一) 家暴报道的主题框架
        (二) 机关报与都市报家暴报道的主题框架分布
    二、中层框架:家暴报道叙事策略
        (一) 家暴报道的中层叙事结构
        (二) 家暴报道的叙事视角
    三、低层框架:家暴报道的修辞风格偏向
        (一) 新闻措辞风格——劝服和淡化的策略
        (二) 隐喻的使用
    四、小结
第四章 机关报—都市报家暴报道新闻建构的分野
    一、机关报家暴议题建构特征
        (一) 界定:家庭暴力是社会问题
        (二) 归因:社会化与个人化归因方式并重
        (三) 驱动:宣传导向
    二、都市报家暴议题建构特征
        (一) 界定:家暴是社会问题也是个人问题
        (二) 归因:倾向于个人化归因
        (三) 驱动:配合宣传与利益导向
    三、新闻建构分野的原因
        (一) 发行机制与读者群体差异
        (二) “国家”话语与“市场”话语的相互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都市报和犯罪新闻报道
    第一节 犯罪和犯罪新闻报道
    第二节 犯罪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第三节 都市报和犯罪新闻报道
第三章 《南方都市报》近两年犯罪新闻报道概览
    第一节 《南方都市报》近两年犯罪报道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南方都市报》近两年犯罪报道的文本框架分析
第四章 《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报道:犯罪报道的娱乐化迷思
    第二节 昆明“3·01”严重暴恐案报道:审慎为主,重在正面的舆论引导
    第三节 复旦投毒案报道:“媒介审判”折射的越权和侵权问题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优势
    第二节《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不足及原因
    第三节 《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的优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本文所抽取的1637篇样本一览表
注释

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及其实质(论文参考文献)

  • [1]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D]. 李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都市类报纸抖音短视频新闻运营研究 ——以《新安晚报》为例[D]. 张林林. 安徽大学, 2020
  • [3]垃圾分类环境主张建构研究 ——基于媒体和环保NGO的分析(2010-2019)[D]. 李功成. 暨南大学, 2020(04)
  • [4]1992年-2012年中国报业市场化政策研究[D]. 唐曙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5]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移动融合转型背景下的党报及主要报纸传播效果研究 ——以全国296家报纸为例[D]. 李倩.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改革开放40年来媒体转型与言论作者个体机遇 ——以“三农评论员”洪巧俊为例[D]. 戴婧怡.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8]中国大陆主要报纸抑郁症报道框架和责任归因研究[J]. 张援,逯义峰.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8(04)
  • [9]家庭暴力议题的新闻建构研究[D]. 胡夏霖.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10]《南方都市报》犯罪新闻报道研究[D]. 陈梦. 暨南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与本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