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混合油粘度计算混合油比重的新方法

一种从混合油粘度计算混合油比重的新方法

一、一种由混合油粘度求混合油比例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贾东洲[1](2021)在《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量润滑是一种清洁、高效、低耗、低碳的冷却润滑剂供给新方法,避免了传统浇注式润滑大量使用矿物性切削液的高成本、威胁自然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的技术难题,已在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领域广泛应用。尽管微量润滑方式实现了润滑剂的减量化供给,然而依然存在以下技术瓶颈:微量润滑剂依靠高压气体雾化,其液滴粒径、分布及输运随气流场扰动难以精准可控,常伴有PM10和PM2.5可吸入细小液滴生成,不但降低了润滑剂有效利用率,而且依然对环境和人员健康存在一定威胁,无法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难加工材料磨削。基于以上迫切需求和技术瓶颈,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EMQL)新工艺。新工艺采用静电场和气流场协同雾化、可有效降低雾化液滴平均粒径和分布跨度,并提高其沉积和渗透性能。在学位论文工作开展前,静电雾化的优势已经通过加工验证性实验证实。然而,对于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静电喷嘴雾化机理、雾化液滴输运及界面撞击动力学机制、切削区多场协同冷却润滑机理等科学本质尚未揭示,无法实现微量润滑剂参数化精确可控供给。针对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喷嘴雾化特性及磨削区作用机理等科学本源问题,论文开展了静电喷嘴多能场驱动作用下环状液膜撕裂破碎雾化和小液团破碎雾化理论研究工作。研究了荷电液滴界面撞击动力学行为,揭示了电场强化换热机理,探索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磨削区冷却润滑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静电喷嘴环状液膜撕裂雾化和小液团破碎雾化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磨削加工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荷电喷嘴环形液膜破碎初次雾化机理,揭示了电场参数与气流场参数对喷嘴出口处环形液膜厚度、横向波长及纵向波长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荷电工况下环状液膜K-H波动和R-T波动规律,建立了环膜撕裂雾化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得到了电场参数和流场参数对液滴平均粒径、粒径分布跨度R.S值和PM10/PM2.5百分比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2)基于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喷嘴在不同喷雾截距上的液滴粒径测定实验,分析了气场参数、电场参数对雾化体积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包含气体初始速度、喷嘴电压、射流距离等影响因素的小液团破碎雾化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研究了静电雾化过程中气体动能损失、液体表面张力势能变化及电场力做功变化规律,依此建立了静电雾化系统能量分配比例模型。(3)建立了不同气压和电压条件下微液滴速度演变模型,得到了液滴撞击液膜前的初始速度和粒径;构建了荷电液滴撞击液膜动态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回弹、铺展及飞溅破碎三类液滴撞击液膜行为,揭示了外加电场对液滴撞击液膜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了荷电液滴与液膜撞击过程中速度场、压力场及空间电荷密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液冠形成机理及液滴发生回弹、铺展及飞溅破碎行为的动力学机制。(4)研究了针板式电极结构空气介质条件下电晕放电过程,分析了正电晕放电和负电晕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及碰撞规律,结合高电压作用下微观粒子间电离、复合、吸附等电化学反应,建立了空气介质电晕放电简化模型;结合静电雾化磨削区换热边界条件,依据静电场控制方程、两相流场控制方程以及多物理场耦合方程,构建了基于EHD电场强化换热效应的温度场数学模型,并研究了模型换热空间电场、速度及压力分布特性。(5)开展了干磨削、浇注式、气动微量润滑和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四种工况下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i-6Al-4V平面磨削加工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润滑工况下的磨削力、摩擦系数、磨削比能及工件表面形貌,揭示了外加电场在磨削区的润滑机理。结合正交实验法和信噪比分析,进行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射流参数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供气压力、喷嘴电压和喷嘴角度,对微量润滑剂破碎雾化过程及荷电液滴与液膜撞击行为进行了验证。(6)开展了基于生物活性剂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增益磨削钛合金实验研究,分析了卵磷脂添加项对大豆油表面张力,动力粘度、电导率以及荷质比的影响机制;研究了不同卵磷脂掺混比例混合油液磨削工况下的工件表面形貌和面粗糙度,揭示了卵磷脂磨削区润滑增益机制。进行了干磨削、浇注式、微量润滑和静电雾化微量润滑不同工况下钛合金磨削实验,并利用热电偶法测量了磨削区温度,分析了外加电场对磨削区冷却机制。

吴迪[2](2021)在《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以及造成社会恐慌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病原体传染病监测和防治的工作意义重大。在面对突发的未知病原体疫情时,如何做到快速而准确的筛查、鉴定以及追踪传染源,为研制相应的药物、疫苗以及挽回患者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病原生物学的诊断中,此技术通过体外酶促合成特异性DNA实现生物体外的特异性DNA复制。这种可以将微量的DNA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的技术,具有特异性和灵敏度高、产率高、操作快速便捷以及重复性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检测、生物科研、食品安全监测、农产品检测等方面。传统的核酸检测流程,一般有采样、样本运输、实验室核酸提取、配制检测试剂、混入样本、送入核酸检测仪进行扩增、产物检测等多个步骤,整个流程耗时较长,且实验操作复杂,对环境及人员要求较高,难以满足病原体即时检测的需求。因此,开发体积小通量低的集成式一体化的PCR检测微装置,不仅可以防止交叉污染,还易于实验操作的进行,使得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进行检测,从而不局限于专门的实验室和训练有素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本论文针对细菌等病原体的即时检测,通过研究了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微腔式PCR扩增模块与连续流动式PCR扩增模块,提出了一种一体化PCR方法,并且设计了一种基于核酸提取扩增及检测一体化的PCR扩增新装置,将病原体遗传物质的提取、PCR扩增以及产物检测三部分集成为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体系,此方法免除了复杂的实验操作流程,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检测效率。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对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进行了设计及实验研究,包括其三种末端模式,分别为基于材料透气性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基于毛细石英管流阻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以及基于多倍拉伸毛细特氟龙管流阻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并且综合考虑流体管阻、芯片透气属性与流道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基于菲克定律建立了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数学模型,为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实现流体在微管道内的长时间连续、稳定、匀速流动提供新型的控制机理,并实现了高温条件下的单相微流体在长管道中稳定传输与多相流体稳定传输控制。对PCR扩增微装置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微腔式PCR微装置和连续流动式PCR微装置。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中的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设计并构建包括基于油浴加热的微腔式PCR微装置、片上恒温单热源连续流动式PCR微装置以及片外恒温单热源连续流动式PCR微装置等满足多场景应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为PCR仪的小型化与高度集成化奠定了基础。并且基于利用帕尔贴效应的片外恒温单热源连续流动式PCR扩增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一套PCR原理样机,该样机利用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实现单相流体在微管道内的长时间匀速稳定流动,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帕尔贴效应以及陶瓷的导热特性实现了单一恒温热源,达到了体积小、功耗低的目标。研究并设计了一体化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的PCR微装置。该装置体积小、便携化、成本低、操作简单,可实现病原体自动化、高特异、高灵敏检测。研发了基于Chelex-100和蛋白酶K的DNA提取方法,结合高温以缩短操作时间,确定了各成分配比与高温时间的最优化分配方案。为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结合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了片上式和片外式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开展了病原体检测系列实验,对提取细菌和人类毛发等核酸的性能进行评价,实现了“sample-in-answerout”的检测目标。此外,微装置中的微型凝胶电泳产物检测模块不仅可以应用于病原体核酸扩增后的产物检测,还可以后续应用于流行病序列分析、追踪传染源、基因测序等方面。综上所述,本文针对PCR装置中的微泵模块、扩增模块,以及病原体的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的研究,简化了样本检测步骤,降低了样本检测时间,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邱宇星[3](2020)在《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稠油资源在石油资源中的占比超过20%,对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埋藏较深的稠油油藏,水驱开发较难见效,不能得到理想的采收率,以研究区为例,1997年5月开始注水开发,截止到2012年4月,已开发15年,含水率高达85%,目前采出程度仅6.18%,采出程度低,泡沫驱作为一种先进的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其在地层中优良的封堵性能及对流体的选择性,具备很大的发展前途。而针对研究区原油具有高粘度的特点,在泡沫驱提高波及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泡沫降低原油粘度从而调整流度比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进而提高最终采收率,这对稠油开发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进行可降粘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通过泡沫降粘实验确定了有效浓度为0.1%,温度70℃以上泡沫体系能达到最优降粘效果。然后采用搅动法,在研究区油层条件下,对多类起泡剂开展了筛选和评价,得到了发泡性能较好,稳定性较强的KX-048起泡剂,进而对该起泡剂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证实了随矿化度的增加,起泡剂性能下降;原油存在消泡的作用,含油量上升将会降低泡沫的封堵能力,但当含油量为10%时,泡沫仍然能满足泡沫驱的性能要求。泡沫的压力测试表明,压力越高,其发泡能力和稳定性越强。泡沫的封堵能力测试表明,当有效浓度达到0.1%时,泡沫的阻力因子达到峰值58.9;当气液比为1.0:1.0,泡沫具有理想的封堵效果,当渗透率高于485×10-3μm2时,泡沫的阻力因子将趋于稳定,为65左右,泡沫体系具有较强的封堵性能。最后进行泡沫流度改善实验研究和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KX-048起泡剂通过降低原油粘度明显降低水油流度比,降幅达70%以上,同时增强泡沫油流度比,控制驱油体系的平面推进,防止窜流和指进现象。对比KX-048与XHY-4,KX-048起泡剂对流度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见气时间更晚,综合含水率可降为68.32%,比XHY-4起泡剂降低了6.46%,XHY-4提高采收率为11.57%,KX-048提高采收率为19.96%,表明降低稠油粘度后,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更为明显。

荣国强[4](2019)在《低阶煤浮选的界面特性及药剂捕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低阶煤储量丰富,其高效利用对支撑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焦煤等高阶煤相比,低阶煤界面组成与结构复杂,浮选药剂作用机理尚不明晰,捕收剂的界面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论文以神东长焰煤和蒙东褐煤两种典型低阶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分子模拟-测试表征-浮选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低阶煤难浮的界面特性、烃类油捕收作用机制、混合捕收剂的浮选指标及界面作用机理,为低阶煤浮选捕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低阶煤浮选界面特性及其水化特性。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多、表面粗糙、裂隙和孔隙发育、易水化;采用诱导时间测量仪对低阶煤颗粒-气泡/捕收剂诱导时间进行研究,揭示了低阶煤颗粒-气泡/油滴的粘附/脱附机理;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低阶煤水化特性,发现吸附在低阶煤表面的水分子在水/煤界面形成较大的重叠区,水分子与低阶煤分子之间形成了大量的氢键,水分子对含氧位点的吸附亲和力强于对含碳位点的吸附亲和力,界面水的迁移率低于体相水;通过接触角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低阶煤接触角小,易被水润湿,与试验结果相符。揭示了烃类油捕收剂与低阶煤的浮选界面行为和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FTIR、GC/MS、Zeta电位、XPS、接触角、粘附角、诱导时间、浮选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模拟及试验表明十二烷难以在低阶煤表面吸附和铺展;柴油等烃类油对低阶煤表面的吸附强度小、对含氧位点作用弱,药剂用量大,浮选性能差。研究了二元混合捕收剂和混合油/废弃油捕收剂的浮选指标,揭示了单一及二元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界面的吸附行为。选取页岩油、废机油、植物油、动物油、地沟油等混合油/废弃油作为低阶煤浮选捕收剂,开展了低阶煤-油类捕收剂的浮选对比试验,页岩油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用量低效果好,废机油可有效提高低阶煤颗粒表面疏水性,提高低阶煤的浮选产率和浮选速度,植物油、动物油及地沟油等生物油的浮选指标整体好于矿物油。与传统烃类油捕收剂相比,矿物油和生物油在可燃体回收率和选择性方面更有优势。研究了二元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界面上的协同吸附和孔隙效应,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低温冷冻干燥、低场核磁共振等技术,揭示单一捕收剂及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结构。单一的十二烷分子仅吸附在碳原子上,难以覆盖含氧官能团;单一的十二酸分子容易自聚,降低了十二酸在低阶煤表面的铺展速度和覆盖效率,增加了捕收剂消耗量;十二烷和十二酸的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显着提高了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覆盖率,在十二酸分子的定向作用下,十二烷分子可以吸附在含氧位点上,极性-非极性混合捕收剂具有协同吸附效应。研究了混合捕收剂在低阶煤表面及孔隙的扩散规律,揭示了极性-非极性混合捕收剂封孔效应降低捕收剂用量的机理,混合捕收剂可在低阶煤表面孔隙的颈部聚集,阻止捕收剂在孔隙内部的无效吸附。研究了矿物油和生物油类捕收剂的低阶煤浮选捕收机理。页岩油粘度大,含有较长碳链的烃类,烯烃类物质含量高,可提高低阶煤表面疏水性;废机油既含有极性成分又含非极性成分,同时,废机油中的金属离子可强化极性成分在低阶煤表面吸附,强化协同吸附;植物油捕收剂中化学成分种类较少,极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花生油和大豆油中羧酸类成分占比高,橄榄油中烯烃类成分占比高,这两类主导成分的活性高,易与低阶煤表面的含氧位点作用;动物油中主导成分为油酸,可与其他药剂混合使用;地沟油中主导成分为酯类,由于极性-非极性成分的协同吸附和酯类化合物的靶向性,浮选性能良好,解决了地沟油品质均一化和物料稳定性问题;本研究中选取的典型矿物油和生物油为天然混合油/废弃油,其浮选捕收规律与二元混合捕收剂的界面作用机理和浮选指标相匹配,为低阶煤浮选药剂理论研究、捕收剂定向筛选和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论文有图96幅,表32个,参考文献162篇。

柴秀航[5](2019)在《月桂酸型塑性脂肪结晶网络表征及其结构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月桂酸型塑性脂肪因其具有好的氧化稳定性、结晶特性以及优越的物理结构特性而广泛应用在食品中。而脂肪食品的物理性质如质地、风味和口感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受脂肪结晶网络的影响。因此,了解脂肪结晶网络的各个结构因素有助于通过结构控制调控塑性脂肪的结构特,从而改善脂肪食品的品质。本文以月桂酸型塑性脂肪为原料,基于脂肪结晶网络结构层次,从分子、纳米和中尺度结构等方面,建立塑性脂肪结晶网络的表征方法,并研究了外界因素对脂肪结晶网络结构的影响,同时对脂肪结晶网络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考察,并建立了微观结构与宏观特性之间的关系。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建立了月桂酸型塑性脂肪结晶网络的表征方法。分子结构中,全氢化棕榈仁油以月桂酸和三月桂酸甘油三酯为主,是典型的月桂酸型油脂。等温结晶发现,随着结晶时间的延长全氢化棕榈仁油的晶型发生了转化,从α晶型逐渐转为β’晶型。广角X衍射(WXRD)进一步证实了其晶型为β’晶型,并通过小角X衍射(SXRD)得出全氢化棕榈仁油结晶样品的纳米片晶的厚度为15.75nm,实现了脂肪结晶网络分子层面尺寸的表征。Cryo-TEM结果显示脂肪结晶网络的纳米结构呈片状结构,长度主要尺寸范围在900 nm~1199 nm,宽度主要尺寸在700 nm-899 nm之间,其长宽比大约为1.5:1;同步辐射小角X散射(SAXS)结果表明,纳米片晶散射体的回旋半径为41.54 nm,纳米片晶散射体的平均尺寸为214.12nm,实现了脂肪结晶网络纳米结构的观察和尺寸的表征。PLM结果显示,全氢化棕榈仁油脂肪结晶网络的微观结构呈球形颗粒状,随着结晶时间的延长,晶体数量增多,晶体尺寸也在不断的增大。并采用分形维数对脂肪结晶网络微观分形特性进行了表征,实现了微观尺寸的定量分析。(2)研究了月桂酸型塑性脂肪中微量成分对脂肪结晶网络的影响。采用柱层析法对全氢化棕榈仁油和全氢化椰子油进行纯化,对比考察了月桂酸型塑性脂肪中微量成分(甘一酯、甘二酯、游离脂肪酸)对脂肪结晶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中微量成分并不影响脂肪甘油三酯的组成,却能提高塑性脂肪的滑动熔点和结晶成核起始温度。由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可知,脂肪中微量成分能够减低成核表观活化能,缩短成核诱导时间,但是抑制脂肪结晶生长,降低了脂肪结晶生长速率。X衍射和微观结构表明,脂肪中与甘油三酯分子结构相似的微量成分能够参与到结晶位点,促进晶型转化,降低纳米片晶厚度,并促进脂肪结晶网络的微观结构的改变,即由粗糙的晶体结构转变成晶体细腻,分布均匀,具有较高分形维数的微观结构。(3)考察了脂肪结晶网络中液油的扩散行为及其内在影响因素。基于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和共聚焦显微镜,建立了脂肪结晶网络中液态油流动行为的评价方法,并考察了脂肪结晶网络微观和纳米结构对脂肪结晶网络中液油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脂在脂肪结晶网络中的扩散系数受固体脂肪含量(SFC)和微观纳米结构的影响。有效扩散系数(Deff)和脂肪结晶网络中可流动部分的体积分数(Mf)随着SFC的减少而增大,随微观结构致密程度的增大而降低。对各个结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SFC越低,分形维数越小,晶体厚度越大,平均晶体颗粒直径越大,渗透因子越高,液油扩散越快。(4)研究了脂肪结晶网络中液油微观粘度的变化及其潜在的影响机制。采用分子转子法研究了脂肪结晶网络中液油微观粘度的变化行为,并分析了其内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脂肪结晶网络中液油微粘度受固体脂肪含量(SFC)、纳米和微观结构的共同影响。较高的SFC导致更密集的晶体网络,从而产生较高的微粘度。而且,纳米片晶越小,分形维数越大,脂肪结晶网络中的填充度越高,从而产生较高的微粘度;研究结果也表明,油脂的宏观粘度并不是脂肪晶体网络中包埋液油的实际粘度。通过数学拟合结果发现,FHRSO/SO混合体系的纳米片晶临界厚度小于PKS/SO混合体系的临界厚度。然而,不同的脂肪结晶网络中,其分形维数的临界值相同,都为1.86。最终分析表明,脂肪结晶网络中的微粘度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即液油分子之间摩擦引起的流体本身的体积粘度,以及由晶体网络约束引起的油和脂肪晶体之间的摩擦引起的粘度。(5)研究了脂肪结晶网络的分型特性及其与宏观特性之间的关系。采用小变形流变机制研究了基料油脂肪结晶网络的分形维数,并分析微观因素和宏观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甘油三酯组成的变化可导致塑性脂肪的固体脂肪含量、微观结构、硬度和储存模量的改变。再者,混合样品的脂质组成、结晶温度(4~30℃)和SFC的变化引起了流变特性的改变。其中,储存模量与样品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正相关;不同温度下脂肪结晶网络的质量分形维数随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形模型分析发现,脂肪的储存模量(G’)的变化主要是由于SFC和脂肪晶体网络微观结构的共同作用导致的。较小的平均晶体颗粒直径、较高的SFC和分形维数可使得塑性脂肪较高的储存模量。

张少君[6](2019)在《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文中认为溢油事故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海洋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生态灾难。溢油事故发生后,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可以快速清理大部分的溢油,但对于残留在海水表面的薄油膜、悬浮油、乳化油,生物法降解最为经济有效。而采用生物法处理溢油存在三个关键问题:其一,石油成分非常复杂,采用单一降解菌很难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二,采用游离态的降解菌处理海上浮油尚存在一定缺陷,投放到现场多因比重大、亲油性差、适应环境性差等问题而导致降解菌大量损失;其三,海洋中生物降解溢油过程极为复杂,应用经典动力学模型处理溢油缺乏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其可行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菌群、载体和溢油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混合菌群,解决溢油多组分的同时降解问题。从溢油污染的海滩沉积物中分离得到5种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并复配构成菌群MF371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的构建,初步鉴定菌群包括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食烷菌属、海杆菌属和微球菌属。对温度、盐度、pH值、表面活性剂等一系列环境条件优化后,菌群的7 d降解率从72.24%提高至92.67%。对降解残油组分的分析显示,菌群在降解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因此可同时降解溢油中的多组分。为了探讨菌群降解的作用机制,以鼠李糖脂(Rha)作为先导化合物,提出并建立一种溶剂体系的新算法,应用于HSCCC分离纯化菌群的次生代谢产物,经一步分离纯化得到6种纯度均高于84.41%的Rha。对添加Rha的菌群细胞的疏水、增溶和乳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Rha的浓度与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增强呈正相关性,添加高浓度的Rha有助于烷烃的乳化和降解。(2)为解决生物降解效率低的问题,制备了一系列可漂浮、疏水性、生物亲和性强的固定化菌群导弹载体,来增加菌群与浮油的有效接触。首先,制备了接触角θ为149.300°、机械强度为2.52 mN的大孔SA/PVA载体,通过对组分比例和密度的调控实现该载体的浮漂性。然后,以聚乳酸作为基质,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内部携带极性基团、外部接枝疏水脂肪族聚酯的可漂浮疏水性大孔聚乳酸(RMPLA)载体。实验测得RMPLA对油粒子的饱和吸附率高达18.17 g/g,固定化菌群的7 d降解率为88.95%。最后,将Fe3O4纳米粒子经PEG和SDS修饰得到双亲性胶体磁核,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接触角θ为133.4°、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95 emu/g的磁性Fe3O4StMD载体,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处理船舶机舱产生的乳化油废水。经过12h的降解,固定化比游离态菌群处理乳化油的降解率提高了 13.86%,体现了反应启动快、处理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污染可望成为解决海洋油污染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替代办法。为了分析菌群的降解中间产物,制备Fe3O4MNG@CTAB作为分散固相萃取材料,通过对多环芳烃及模式化合物菲的降解中间产物检测,结果显示检测限低至1.5~5.0 ng/L、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74.01%~94.67%。分析证明,通过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两条代谢途径,菌群最终完全降解溢油。(3)采用实验数据验证经典动力学方程的适用性,明确菌群降解溢油的限速步骤。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描述载体与溢油的吸附效应,计算得到表观活化能Ea为21.65 kJ/mol,确定载体的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通过吸附动力学分析,证明粒子内扩散并不是吸附过程的唯一速率控制步骤。通过降解动力学验证了菌群对菲的吸附速率远大于其降解速率,造成菲在菌体表面和内部富集,而促使其降解速率远大于其溶解速率,推断出溶解过程是菌群降解溢油的限速步骤。该研究成果可为大规模的菌群应用于海洋溢油污染治理提供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支持。

肖怡[7](2019)在《发动机润滑油旋转式粘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动机润滑油有着润滑、清洁、密封、冷却、抗氧化等重要作用。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而逐渐下降,润滑油粘度也随之改变。当润滑油粘度达到换油指标时,需要进行更换,以避免引起发动机的磨损和故障。因此,对润滑油粘度进行在线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发动机润滑油粘度在线检测传感器,主要内容包括:在粘度产生原理和传统旋转法基础上,开展了新型粘度传感器原理的研究,提出了通过电机电流间接测量油液粘度的方法。利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转子旋转时的油液流动状态和粘滞力矩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并计算相关参数,确定了润滑油粘度和传感器电机转速、转矩、电流等的关系,建立了传感器的数学模型。针对粘度传感器的核心部件转子作结构设计,设计出四种结构的转子。通过Fluent仿真软件对四种转子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和数值计算,得到在不同油液粘度下的粘滞力矩和电机电流,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转子对不同粘度的油液均有一定的分辨率,在润滑油工作温度70℃100℃时,圆柱转子粘度测量精度达到0.01A/(mm2/s),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数据拟合得到圆柱转子粘度与电流的关系曲线,并进一步讨论了油液密度引起的测量误差。另外,对粘度传感器进行了旋转轴承和密封设计。根据粘度测量原理进行传感器硬件与软件设计。以主控板模块、粘度检测模块为主要硬件,设计了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同时建立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加工设计粘度传感器样机并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包括转子结构对比试验、圆柱转子试验、传感器标定试验和验证试验。转子结构对比试验表明:四种转子对不同的粘度均有一定的分辨率,在不同油液中电机电流的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接近,整体相对误差在0.0467%3.365%。以圆柱转子为研究对象,在20℃100℃不同粘度油液中进行电流测试,结果表明在70℃以上高温油液中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利用润滑油柴油混合液对传感器进行标定试验,得到传感器粘度检测的标定方程,通过进一步试验对标定方程进行验证,测试值和标准值误差在2.619%5.380%,尤其在低粘度时,粘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黄轶[8](2020)在《超稠油脱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辽河油田作为全国最大的超稠油生产基地,采出液具有“三高一低”的典型特征,即重度高、粘度高、沥青及胶质含量高、含蜡量低,在国内其他油田的原油开采及地面集输工艺中并不常见,也导致了超稠油的处理要比普通原油相对困难,因此,针对超稠油脱水处理技术的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一联作为辽河油田最大的超稠油集中处理站,目前面临着破乳剂适用性差、老化油处理效率低、破乳剂投加稳定性差、换热系统能耗大的生产难题,影响着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对特一联超稠油物性分析,在室内开展超稠油脱水及污水处理模拟实验,并在特一联进行现场应用,研究发现:当脱水环境温度90℃、一级破乳剂加药浓度170mg/L时,一级罐出油含水率均值为17.15%、出水含油量均值为2161mg/L、悬浮物含量均值为9400mg/L;当脱水环境温度95℃、二级破乳剂加药浓度450mg/L时,二级罐出油含水率均值为1.32%,满足原油销输要求;当污水处理温度89℃、净水剂加药浓度200mg/L时,污水罐出水含油量均值为225mg/L、悬浮物含量均值为252mg/L,满足污水外输要求。经过参数调整和现场验证,明确了两段式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处理特一联超稠油的有效性,同时针对老化油高效处理工艺、动态自控加药系统及SAGD高温换热器进行了流程改造,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技术工艺对提升超稠油处理工艺质量和降低综合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祝浪涛[9](2018)在《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表征方法与试井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气驱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目前许多油藏产出大量的伴生气,是一种有效驱替介质,如果能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采收率,而且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随着油藏混合气驱开发的不断深入,注入混合气与原油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气驱开发动态变得极其复杂,并为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的表征和传统动态反演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在深入研究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油藏数值模拟、相态平衡、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表征方法及试井理论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采用相平衡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混合气、纯气与原油之间的组分传质规律、物性变化特征和混相特征,明确了混合气驱作用机制。基于混合气驱作用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井网动力学制约条件下,注采井间压力、流体流度和流体储容系数的分布特征,并基于此提出了采用“界面表皮”技术描述不同组成流体交界面处的附加压力降,同时建立了幂律函数模型表征流体流度和储容系数时空变化特征的表征模型,为气驱注采井试井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理论支撑。然后,以混合气驱过程中压力、流体流度及流体储容系数分布规律为基础,通过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注入井初期、注入井后期、生产井初期和生产井后期四类气驱直井试井模型,同时考虑了各区交界面处附加压力降、混合油气流度幂律非线性变化和混合油气储容系数非线性变化特征;综合利用解析、Laplace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等方法对以上四类气驱非线性渗流试井模型进行了求解,并研究了这些试井模型的渗流特征。此外,基于以上渗流模型对影响试井曲线特征的相关主控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为气驱注采井的参数反演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最后,基于不同注采井试井模型,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求极值和多元回归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气驱注入井和采出井的压力特征点与试井解释参数间的关系表达式,建立了气驱注采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气驱注采井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方法。根据典型挥发性油藏基本参数,建立混合气驱五点井组数值模型,并应用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技术评价气驱波及特征和流体分布特征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评价气驱开发效果和监测气驱开发动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总而言之,本论文以卡沙甘油田数据为基础,在深入研究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之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于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的表征方法和试井理论,为混合气驱开发动态监测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支撑。

朱闪[10](2018)在《稠油掺稀气举工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稠油资源丰富,但绝大部分稠油油藏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其开采步伐。本文在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井筒流动机理出发,以稠油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井筒压力温度耦合模型,为了初步观察稠油与稀油的混合过程,验证井筒压降模型的准确性,开展了稠油掺稀气举模拟实验。实验中搭建了高5.7m的实验管柱,套管直径为80mm,油管直径为30mm,套管底部和顶部分别安装了压力传感器,油管的顶部安装了压力传感器。然后将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与计算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现场实际井为例,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工艺参数优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稠油井为研究对象,将井筒分为三段,环空中的流体压降计算采用Mukherjee&Brill模型来计算,油管中的压降分两段进行计算,掺稀点以下按照常规井计算,掺稀点以上由于注入了稀油与气体,改变了稠油的粘度与气液比,本文在对井筒上升流模型进行优选的基础上,找出了适合的压降计算模型,建立了稠油掺稀气举井筒压力温度耦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2)以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作为编程工具,基于Hagedorn-Brown压力计算和Hasan-Kabir温度计算方法以及环空Mukherjee&Brill压力计算方法,编制稠油掺稀气举井筒压力温度耦合计算程序,实现对稠油掺稀气举井井筒压力温度的预测。(3)搭建稠油掺稀气举模拟实验架,实验架总高5.7m,实验中套管直径为80mm,油管直径为30mm,实验中先给定一个液量,然后改变气量,待气量和液量稳定后,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将测得的实验数据与程序计算的数据进行对比,说明压降模型的可靠性。(4)利用所编程序分析了掺稀量对井筒温度以及压力的影响、注气量对井筒温度及压力的影响、定产量条件下掺稀量与注气量的关系、稠油产量与注气量的关系、稠油产量与掺稀量的关系等,并以塔河的一口井为例,在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情况下,优选出了该口井的最佳掺稀量与注气量,并得到了在该掺稀量与注气量条件下的井筒压力与温度分布情况。(5)现场实例应用分析,为了验证掺稀气举工艺在稠油井的可行性以及对稠油生产的影响,开展了现场试验,地层原油在常温下几乎呈固体状态,并且在实施实验之前,该口井己采用掺稀生产。现场分别进行了两次试验:第一次是试验的对象是新疆塔河油田的YQX井,试验中将稀油与氮气同时从环空注入;第二次的试验对象是TK677井,试验中将稀油与天然气从环空注入。分析所得到的试验数据,说明掺稀气举的可行性及效果。本文将理论研究、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掺稀气举工艺,为稠油的开采提供了指导。

二、一种由混合油粘度求混合油比例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由混合油粘度求混合油比例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注释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传统磨削加工冷却方式及其危害
        1.1.2 绿色磨削加工冷却方式及优劣性能评价
    1.2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切削研究现状
    1.3 液体雾化概述
        1.3.1 雾化分类
        1.3.2 雾化质量评价
    1.4 液体雾化过程分析
        1.4.1 连续相破碎雾化
        1.4.2 小液团破碎雾化
    1.5 课题来源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论文框架结构
        1.7.1 课题研究意义
        1.7.2 论文框架结构
第2章 静电喷嘴环膜破碎微液滴粒径数学模型及其雾化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喷嘴环状液膜不稳定性波动研究现状
    2.3 静电雾化喷嘴环状液膜PIV观测实验
        2.3.1 PIV图像数据采集系统
        2.3.2 气压对液膜不稳定性影响分析
        2.3.3 电压对液膜不稳定性影响分析
    2.4 荷电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
        2.4.1 液膜厚度数学模型
        2.4.2 纵向波长数学模型
        2.4.3 横向波长数学模型
    2.5 荷电液滴平均粒径数学模型计算及误差分析
        2.5.1 模型输入参数确定
        2.5.2 数学模型计算结果
        2.5.3 验证性试验及模型误差分析
    2.6 静电雾化液滴粒径分布特性
        2.6.1 粒径分布跨度R.S分析
        2.6.2 PM10 与PM2.5 百分比浓度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荷电射流主段破碎微液滴粒径与能量分配比例模型及实验验证
    3.1 引言
    3.2 荷电小液团破碎雾化实验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方案
        3.2.3 粒径测量结果与分析
        3.2.4 喷嘴远端液滴粒径分布跨度分析
        3.2.5 喷嘴远端PM10 与PM2.5 百分比浓度分析
    3.3 小液团破碎雾化液滴粒径数学模型
        3.3.1 破碎雾化粒径数学模型建立
        3.3.2 液滴粒径模型验证
    3.4 雾化系统能量分配比例模型
        3.4.1 雾化系统表面张力势能变化
        3.4.2 雾化系统动能变化
        3.4.3 雾化系统电势能变化
    3.5 能量分配比例模型结果及分析
        3.5.1 模型输入参数确定
        3.5.2 模型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荷电微液滴撞击平面液膜动力学机理
    4.1 引言
    4.2 荷电微液滴撞击平面液膜动力学分析
        4.2.1 荷电液滴撞击行为理论建模
        4.2.2 荷电液滴撞击行为物理建模
        4.2.3 模型计算结果
    4.3 荷电液滴撞击液膜行为
        4.3.1 液滴回弹动力学行为分析
        4.3.2 液滴飞溅破碎动力学分析
    4.4 多角度液滴撞击液膜行为
        4.4.1 非荷电液滴多角度撞击液膜
        4.4.2 荷电液滴多角度撞击液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场强化植物油基微量润滑油膜换热机理与温度场动态模型
    5.1 引言
    5.2 针板式电极放电机理
        5.2.1 针板式电极电晕放电过程
        5.2.2 电晕放电粒子间反应及理论模型
        5.2.3 电晕放电阀值电压计算
    5.3 电场强化油膜换热理论模型
        5.3.1 电场强化换热理论建模
        5.3.2 电场强化换热物理建模
    5.4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动力学分析
        5.4.1 空间电场特性分析
        5.4.2 空间速度场分析
        5.4.3 空间压力场分析
    5.5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研究
        5.5.1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对比分析
        5.5.2 电压对空间换热强度的影响规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钛合金磨削机理及表面完整性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装置及材料
    6.3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润滑机制与实验验证
        6.3.1 实验方案
        6.3.2 实验结果
        6.3.3 电场作用下的润滑机制分析
    6.4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参数优化正交实验
        6.4.1 实验方案
        6.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3 验证性实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物活性剂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磨削增益机制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装置及材料
    7.3 实验方案
    7.4 生物活性剂对基础油物理属性的影响机制
        7.4.1 生物活性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7.4.2 生物活性剂对运动粘度的影响
        7.4.3 生物活性剂对电导率的影响
        7.4.4 生物活性剂对荷质比的影响
    7.5 表面形貌评价及生物活性剂润滑增益机制分析
        7.5.1 工件表面完整性评价
        7.5.2 生物活性剂磨削区润滑增益机制
    7.6 磨削区温度评价及热量分配比例系数
        7.6.1 磨削区温度评价
        7.6.2 磨削区热量分配比例系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2)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PCR技术的发展
        1.1.2 微流控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1.2.1 微流体控制技术
        1.2.2 集成式PCR方法
        1.2.3 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PCR技术中的流体自发传输
    2.1 引言
    2.2 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的流体传输原理
        2.2.1 基于材料透气性的微泵流体传输原理
        2.2.2 基于毛细管流阻的微泵流体传输原理
    2.3 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的设计与搭建
        2.3.1 基于材料透气性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
        2.3.2 基于毛细管流阻的自压式气体扩散微泵
    2.4 实验设计及操作
        2.4.1 基于材料透气性的微泵搭建
        2.4.2 基于毛细管流阻的微泵搭建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基于材料透气性的微泵流体传输性能
        2.5.2 基于毛细石英管流阻的微泵流体传输性能
        2.5.3 基于多倍拉伸毛细特氟龙管流阻的微泵流体传输性能
        2.5.4 微液滴的自动生成与传输
        2.5.5 高温下微流体长距离稳定传输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油浴控温的微腔式PCR微装置设计
    3.1 引言
    3.2 微装置的结构及设计
        3.2.1 微装置的搭建
        3.2.2 微装置操作流程
    3.3 材料与方法
        3.3.1 实验设备
        3.3.2 实验试剂与耗材
        3.3.3 实验方案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CR微装置的温度控制
        3.4.2 PCR质粒检测
        3.4.3 PCR细菌检测
        3.4.4 不同管径PCR检测效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恒温单热源连续流动PCR微装置设计
    4.1 引言
    4.2 微装置的控温原理及操作
        4.2.1 温度控制方案
        4.2.2 进样方法
    4.3 微装置的搭建
        4.3.1 片上式单一热源分区加热CF-PCR微装置
        4.3.2 片外式单一热源CF-PCR微装置
        4.3.3 基于帕尔贴效应的片外式CF-PCR微装置
    4.4 材料与方法
        4.4.1 实验设备、试剂与耗材与引物设计
        4.4.2 实验样品准备
        4.4.3 PCR反应实验与产物检测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片上式CF-PCR微装置病原体检测
        4.5.2 基于PDMS传热的片外式CF-PCR微装置病原体检测
        4.5.3 基于帕尔贴效应CF-PCR微装置温度控制及病原体检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设计
    5.1 引言
    5.2 微装置的方案选择
        5.2.1 基于Chelex-100 法核酸预处理方法
        5.2.2 产物检测微型电泳模块的搭建
        5.2.3 片上式一体化PCR微装置
        5.2.4 片外式一体化PCR微装置
    5.3 材料与方法
        5.3.1 实验设备
        5.3.2 实验试剂与耗材
        5.3.3 实验样品准备
    5.4 结果与讨论
        5.4.1 Chelex-100 法预处理结果
        5.4.2 片上式一体化PCR微装置病原体检测
        5.4.3 片外式一体化PCR微装置病原体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稠油分类标准
        1.2.2 国内外稠油油藏特征
        1.2.3 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泡沫驱油技术研究进展
        1.3.1 泡沫驱概况
        1.3.2 泡沫驱油技术在稠油油藏的应用
    1.4 化学降粘技术发展现状
        1.4.1 乳化降粘技术
        1.4.2 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技术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泡沫驱稠油降粘机理及实验评价
    2.1 稠油降粘机理
    2.2 试验区流体物性分析
        2.2.1 原油组分
        2.2.2 原油物性
        2.2.3 地层水性质
    2.3 降粘效果实验评价
        2.3.1 实验目的及方法
        2.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3 实验步骤
    2.4 稠油降粘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胶质、沥青质光谱分析
        2.4.2 有效浓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2.4.3 温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2.4.4 降粘时间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稠油泡沫驱油体系适应性评价
    3.1 泡沫体系稳定性评价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4 实验步骤
        3.1.5 高温高压泡沫稳定性
    3.2 KX-048起泡剂适应性评价
        3.2.1 矿化度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
        3.2.2 起泡剂抗油性能评价
        3.2.3 压力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
        3.2.4 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吸附特征
    3.3 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封堵能力
        3.3.1 实验方法
        3.3.2 有效浓度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3.3.3 气液比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3.3.4 渗透率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泡沫体系改善流度比实验研究
    4.1 泡沫驱流度控制机理
    4.2 泡沫驱流度控制实验研究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流程及步骤
    4.3 线速度对泡沫流度控制的影响
        4.3.1 水油流度比
        4.3.2 泡沫油流度比
    4.4 有效浓度对泡沫流度控制的影响
        4.4.1 水油流度比
        4.4.2 泡沫油流度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降粘型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
    5.1 实验准备
        5.1.1 实验目的及方法
        5.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1.3 实验步骤
    5.2 XHY-4、KX-048驱油效果评价
    5.3 泡沫驱见气特征
    5.4 单管出口端泡沫体系降粘效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低阶煤浮选的界面特性及药剂捕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低阶煤浮选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低阶煤样品及试验试剂
    2.2 试验仪器
    2.3 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低阶煤浮选界面特性
    3.1 低阶煤表面官能团及形貌分析
    3.2 低阶煤颗粒-气泡诱导时间
    3.3 低阶煤水化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4 低阶煤表面润湿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试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烃类油捕收作用分析
    4.1 烃类油捕收剂在水环境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2 柴油对低阶煤的浮选界面作用
    4.3 低阶煤-柴油-气泡相互作用
    4.4 本章小结
5 混合捕收剂浮选指标
    5.1 二元混合捕收剂浮选试验
    5.2 矿物油及生物油类捕收剂浮选试验
    5.3 油类捕收剂浮选对比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混合捕收剂界面作用机理
    6.1 二元混合捕收剂界面作用机理
    6.2 矿物油及生物油类捕收剂界面作用机理
    6.3 混合捕收剂效能及界面作用共性规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月桂酸型塑性脂肪结晶网络表征及其结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月桂酸型脂肪的物化性质及其应用
        1.1.1 月桂酸型脂肪的来源及物理、化学性质
        1.1.2 月桂酸型脂肪的应用
    1.2 脂肪结晶网络结构表征及其影响因素
        1.2.1 脂肪结晶网络的定义及其结构层次
        1.2.2 脂肪结晶网络的不同尺寸结构及其表征
        1.2.3 影响脂肪结晶网络结构的因素
    1.3 脂肪结晶网络的结构特性
        1.3.1 机械性能
        1.3.2 分形特性
        1.3.3 脂肪结晶网络的持油能力
    1.4 脂肪结晶网络与宏观特性(流变特性)之间的关系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月桂酸型塑性脂肪结晶网络表征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脂质组成
        2.3.2 熔化结晶性质和等温结晶特性
        2.3.3 同质多晶和晶域
        2.3.4 纳米片晶的形貌表征及其化学组成
        2.3.5 同步辐射小角X散射
        2.3.6 脂肪结晶网络的微观形态及定量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月桂酸型塑型脂肪中微量成分对脂肪结晶网络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甘油三酯的纯化
        3.3.2 脂质组成
        3.3.3 熔化结晶性质
        3.3.4 晶型和纳米片晶厚度分析
        3.3.5 固体脂肪含量和结晶动力学
        3.3.6 Avrami分析
        3.3.7 微观结构和分形维数
        3.3.8 影响机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脂肪结晶网络中液油的扩散行为及其内在影响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脂肪结晶网络中液油迁移评价方法的建立
        4.3.2 固体脂肪含量(SFC)对液油扩散行为的影响
        4.3.3 脂肪结晶网络的微观结构对液油扩散行为的影响
        4.3.4 固体脂肪含量、纳米和微观结构的综合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脂肪结晶网络中液油微观粘度的变化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的探讨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液体油中分子转子荧光探针灵敏度的分析
        5.3.2 脂肪晶体网络中液体油微粘度的评价
        5.3.3 固体脂肪含量(SFC)对微粘度的影响
        5.3.4 纳米和微观结构对微粘度的影响
        5.3.5 影响机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脂肪结晶网络的分型特性及其与宏观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脂质组成
        6.3.2 固体脂肪含量
        6.3.3 硬度的变化
        6.3.4 小变形机制流变学特性
        6.3.5 分形模型分析
    6.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上溢油处理技术
        1.1.2 石油烃降解菌
        1.1.3 石油烃降解菌群
    1.2 石油烃降解菌群降解溢油的影响因素
        1.2.1 石油烃的理化性质
        1.2.2 石油烃降解菌的种类
        1.2.3 温度
        1.2.4 营养条件
        1.2.5 氧的含量
        1.2.6 酸碱环境
        1.2.7 盐度
        1.2.8 生物表面活性剂
    1.3 固定化石油烃降解菌的载体
        1.3.1 无机材料
        1.3.2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3.3 合成高分子材料
        1.3.4 复合载体材料
        1.3.5 可漂浮载体材料
    1.4 动力学研究
        1.4.1 吸附动力学
        1.4.2 降解反应动力学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与降解性能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
        2.2.1 石油烃降解菌的特性分析
        2.2.2 石油烃降解菌显微镜形态观察
        2.2.3 16S rDNA测定
        2.2.4 生理生化鉴定
        2.2.5 菌群的复配
    2.3 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因素
        2.3.1 温度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2.3.2 盐度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2.3.3 菌群耐盐性的提升
        2.3.4 pH值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2.3.5 溶解氧对菌群的影响
        2.3.6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群的降解效果影响
    2.4 鼠李糖脂协同菌群降解溢油的作用机制
        2.4.1 Rha的分离纯化
        2.4.2 pH值对Rha增溶烷烃的影响
        2.4.3 Rha的临界胶束浓度
        2.4.4 Rha对细胞表面的疏水性的影响
        2.4.5 菌群的降解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漂浮载体的制备与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的性能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可漂浮的SA/PVA载体制备及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性能
        3.2.1 可漂浮的大孔SA/PVA载体的制备
        3.2.2 SA/PVA载体的吸附性能
        3.2.3 SA/PVA载体的FTIR光谱
        3.2.4 SA/PVA载体的疏水性
        3.2.5 SA/PVA载体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3.2.6 SA/PVA载体的传质性能
        3.2.7 接种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2.8 SA/PVA载体的生物亲和性
        3.2.9 固定化与游离态菌群的降解效果比较
    3.3 可漂浮的RMPLA载体制备及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性能
        3.3.1 可漂浮的RMPLA微球的接枝聚合
        3.3.2 RMPLA载体的吸附性能
        3.3.3 RMPLA载体的FTIR光谱
        3.3.4 RMPLA载体的静态接触角
        3.3.5 RMPLA载体固定化菌群
        3.3.6 RMPLA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原油
    3.4 可漂浮的Fe_3O_4StMD磁性载体制备及处理油船洗舱水
        3.4.1 Fe_3O_4StMD载体的吸附性能
        3.4.2 Fe_3O_4StMD载体的静态接触角
        3.4.3 Fe_3O_4StMD载体的X射线衍射
        3.4.4 Fe_3O_4St/MAA/DVB载体的磁性
        3.4.5 Fe_3O_4St/MAA/DVB载体固定化菌群
        3.4.6 Fe_3O_4StMD载体的吸附机理分析
        3.4.7 Fe_3O_4StMD载体的石油降解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AHs及菌群降解中间产物的富集检测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4.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胶束形成剂与形成胶束的关键因素
        4.2.1 胶束形成剂的优选
        4.2.2 胶束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4.3 Fe_3O_4MNG@CTAB富集检测材料的表征测试
        4.3.1 VSM表征磁性强度
        4.3.2 Zeta电位测试胶束的形成过程
        4.3.3 FTIR表征官能团的变化
        4.3.4 XRD表征颗粒的粒径
        4.3.5 SEM表征材料的形貌
    4.4 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离子强度和pH值
        4.4.2 吸附平衡时间
        4.4.3 解吸附溶解和解吸附时间
    4.5 方法学验证
    4.6 菲的菌群降解中间产物分析及代谢途径解析
        4.6.1 菌群降解中间产物的色谱分析
        4.6.2 菲的菌群降解途径解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定化菌群的吸附动力学与降解动力学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5.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2 可漂浮载体的吸附动力学
        5.2.1 可漂浮载体的吸附平衡
        5.2.2 吸附速率动力学
        5.2.3 表观活化能
        5.2.4 粒子内扩散动力学模型
    5.3 固定化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5.3.1 底物降解速率方程
        5.3.2 游离态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5.3.3 固定化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5.3.4 生物降解的限速步骤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符号说明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发动机润滑油旋转式粘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粘度的基本概念
        1.2.1 粘度产生原理与分类
        1.2.2 润滑油换油指标
    1.3 粘度检测方法分类
        1.3.1 常用粘度测量方法
        1.3.2 新粘度测量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1.4.1 粘度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4.2 粘度测量技术的不足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旋转式粘度传感器模型与理论分析
    2.1 粘度传感器检测原理
    2.2 油液粘滞力矩分析
        2.2.1 边界层理论
        2.2.2 雷诺方程
        2.2.3 雷诺定律
        2.2.4 粘滞力矩推导
    2.3 传感器直流电机
        2.3.1 直流电机工作特性分析
        2.3.2 直流电机计算
        2.3.3 永磁直流微电机参数
    2.4 粘度传感器数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感器结构设计与数值计算
    3.1 转子结构设计
    3.2 不同结构转子数值计算
        3.2.1 CFD基本方法
        3.2.2 仿真模型与仿真条件设置
        3.2.3 油液速度场分析
        3.2.4 转子切应力分析
        3.2.5 粘滞力矩数值计算
        3.2.6 电流计算与精度分析
    3.3 圆柱转子数值计算
        3.3.1 粘滞力矩数值计算
        3.3.2 油液速度场分析
        3.3.3 转子切应力分析
        3.3.4 粘度与电流方程
        3.3.5 传感器精度分析
    3.4 换油电流数值计算
    3.5 密度对测量的影响
    3.6 其他部件设计
        3.6.1 轴承设计与摩擦力矩分析
        3.6.2 密封设计与摩擦力矩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硬件与软件设计
    4.1 传感器硬件设计
        4.1.1 单片机控制模块
        4.1.2 粘度检测模块
        4.1.3 温度检测模块
        4.1.4 显示模块
        4.1.5 电源模块
        4.1.6 通讯模块
    4.2 传感器软件设计
        4.2.1 软件设计环境
        4.2.2 主程序
        4.2.3 粘度测量程序
        4.2.4 液晶显示程序
        4.2.5 温度测量程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感器试验研究
    5.1 试验系统的搭建
    5.2 转子结构对比试验
        5.2.1 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5.2.2 试验与数值计算对比
    5.3 圆柱转子试验
        5.3.1 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5.3.2 试验与数值计算对比
    5.4 传感器标定试验
        5.4.1 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5.4.2 传感器标定方程
    5.5 传感器验证试验
    5.6 误差分析
    5.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超稠油脱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稠油集输现状
        1.2.1 稠油降粘技术
        1.2.2 稠油集输工艺流程
    1.3 国内外稠油脱水技术
        1.3.1 稠油脱水技术
        1.3.2 稠油脱水工艺流程
        1.3.3 稠油脱水主要处理设备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特一联超稠油物性分析
    2.1 特一联概况
        2.1.1 中控系统
        2.1.2 原油脱水系统
        2.1.3 污水处理系统
        2.1.4 原油销输系统
        2.1.5 导热油伴热系统
    2.2 特一联进液物性分析
    2.3 超稠油脱水处理难点分析
第三章 特一联超稠油脱水实验
    3.1 破乳剂的筛选
        3.1.1 实验原料
        3.1.2 破乳剂的合成
        3.1.3 破乳剂破乳性能评价
    3.2 超稠油脱水实验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器材
        3.2.3 实验方法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超稠油污水处理实验
        3.3.1 净水剂作用机理分析
        3.3.2 超稠油污水净化实验
        3.3.3 净水剂配伍实验
第四章 特一联超稠油脱水工艺优化
    4.1 热化学脱水工艺流程及参数
        4.1.1 热化学脱水工艺流程
        4.1.2 热化学脱水工艺指标参数
    4.2 超稠油脱水现场效果
        4.2.1 一级原油脱水效果
        4.2.2 二级原油脱水效果
        4.2.3 脱出水处理效果
    4.3 老化油处理工艺优化
        4.3.1 老化油处理新工艺
        4.3.2 老化油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4.4 加药系统自控化升级
        4.4.1 原加药系统运行状况
        4.4.2 自控化加药系统原理
        4.4.3 自控化加药系统实施效果
    4.5 SAGD热源回用工艺优化
        4.5.1 特一联热源分布情况
        4.5.2 SAGD热源回用工艺改造
        4.5.3 SAGD热源回用工艺实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表征方法与试井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驱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1.2.2 气驱波及特征表征方法研究现状
        1.2.3 气驱流体物性分布特征表征方法研究现状
        1.2.4 气驱试井及动态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混合气驱作用机制及热力学性质表征方法研究
    2.1 混合气驱作用机制研究
        2.1.1 改进相平衡计算方法
        2.1.2 混合气/纯气组分传质作用规律分析
        2.1.3 混合气/纯气对流体物性变化特征作用规律分析
        2.1.4 混合气/纯气混相特征分析
    2.2 气驱流体热力学性质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2.2.1 气驱组分数值模型建立
        2.2.2 气驱波及特征分析
        2.2.3 气驱储层压力分布特征
        2.2.4 气驱流体物性分布特征分析
    2.3 气驱热力学性质变化特征表征方法研究
        2.3.1 气驱压力变化特征表征方法研究
        2.3.2 气驱流体物性变化特征表征方法研究
    2.4 流体物性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2.4.1 压力对流体物性分布特征的影响
        2.4.2 注入流体组成对流体物性分布特征的影响
        2.4.3 储层流体对流体物性分布特征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混合气驱注入井不稳定渗流模型建立及求解
    3.1 混合气驱初期注入井两区径向复合试井模型
        3.1.1 物理模型
        3.1.2 数学模型及求解
        3.1.3 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3.1.4 参数敏感性分析
    3.2 混合气驱后期注入井三区径向复合试井模型
        3.2.1 物理模型
        3.2.2 数学模型及求解
        3.2.3 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3.2.4 参数敏感性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混合气驱生产井不稳定渗流模型建立及求解
    4.1 气驱初期生产井两区径向复合试井模型
        4.1.1 物理模型
        4.1.2 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4.1.3 参数敏感性分析
    4.2 混合气驱后期生产井三区径向复合试井模型
        4.2.1 物理模型
        4.2.2 数学模型及求解
        4.2.3 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4.2.4 参数敏感性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混合气驱动态反演技术研究
    5.1 混合气驱注入井试井曲线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5.1.1 混合气驱初期注入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5.1.2 混合气驱后期注入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5.2 混合气驱生产井试井曲线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5.2.1 混合气驱初期生产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5.2.2 混合气驱后期生产井特征点辅助调参拟合方法
    5.3 小结
第6章 混合气驱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技术及其应用
    6.1 气驱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方法
        6.1.1 气驱时空试井解释技术
        6.1.2 气驱时空动态评价技术
    6.2 气驱时空试井动态评价方法应用
        6.2.1 五点井组数值模型及压力分布特征分析
        6.2.2 气驱时空试井动态评价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符号变量说明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稠油掺稀气举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井筒温度场研究概况
        1.2.2 稠油掺稀工艺研究概况
        1.2.3 稠油气举工艺研究现状
        1.2.4 井筒压降计算研究概况
    1.3 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工作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掺稀气举模拟实验
    2.1 实验的目的及内容
    2.2 实验装置及主要配套措施
        2.2.1 实验供给装置
        2.2.2 实验流动管路装置
        2.2.3 实验测试与监测系统
    2.3 实验条件
    2.4 实验步骤
    2.5 实验现象及数据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掺稀气举井井筒流动规律
    3.1 井筒传热理论
        3.1.1 地层温度分布理论模型
        3.1.2 油井井筒传热模型
        3.1.3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3.1.4 松弛长度的计算
    3.2 掺稀气举井井筒温度模型
    3.3 掺稀降粘机理
    3.4 掺稀粘度计算
    3.5 油管压力梯度计算模型
    3.6 环空压力梯度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掺稀气举程序设计及模型评价
    4.1 程序数据输入界面
    4.2 掺稀气举工艺界面
    4.3 计算结果界面
    4.4 低压下井筒压力计算模型评价
    4.5 高压下油管压力计算模型优选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掺稀气举工艺
    5.1 掺稀敏感性分析
    5.2 掺稀气举敏感性分析
    5.3 工艺参数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现场实验分析
    6.1 注氮气实验
        6.1.1 YQX井基础数据
        6.1.2 注入油气选择及要求
        6.1.3 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6.1.4 注气掺稀气举施工工序
        6.1.5 工艺参数设计
        6.1.6 实验结果
    6.2 注天然气掺稀实验
        6.2.1 实验目的
        6.2.2 注天然气掺稀气举的基本原理
        6.2.3 实验设计思路
        6.2.4 地面工程设计依据
        6.2.5 实验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四、一种由混合油粘度求混合油比例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D]. 贾东洲.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核酸预处理扩增检测一体化PCR微装置的研究及应用[D]. 吴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3]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D]. 邱宇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低阶煤浮选的界面特性及药剂捕收作用机理研究[D]. 荣国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月桂酸型塑性脂肪结晶网络表征及其结构特性研究[D]. 柴秀航. 江南大学, 2019(03)
  • [6]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D]. 张少君.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发动机润滑油旋转式粘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 肖怡.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超稠油脱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D]. 黄轶.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9]混合气驱油藏流体作用机制表征方法与试井理论研究[D]. 祝浪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10]稠油掺稀气举工艺技术研究[D]. 朱闪.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一种从混合油粘度计算混合油比重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