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2年《制冷技术》总目录

2001-2002年《制冷技术》总目录

一、《制冷技术》2001-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斌[1](2020)在《基于[BMIM][Tf2N]的德士古煤气化合成气的碳捕集和脱硫工艺》文中研究指明煤化工生产中的合成气净化系统直接影响整个煤气化过程及后续工序的稳定运行。低温甲醇洗技术是目前脱除合成气中酸性气体较为成熟的技术,其冷能消耗较大。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BMIM][Tf2N]的德士古煤气化合成气的CO2捕集和脱硫工艺,基于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工艺进行优化,结合余热制冷和余热发电技术改进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通过能量、?、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对集成工艺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离子液体[BMIM][Tf2N]作为物理溶剂在常温下同时脱除合成气中H2S和CO2等酸性气体的工艺,该工艺对CO2和H2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6%和95.3%。与低温甲醇洗工艺相比,该工艺在CO2产品气中CO2的摩尔分数和CO2脱除率方面较优,同时离子液体的损耗率低,回收能耗低。因此,离子液体是一种很好的可以替代冷甲醇用于大规模捕集CO2和脱除H2S的溶剂。在基于[BMIM][Tf2N]的合成气净化基础工艺上添加了热集成、CO2压缩和运输过程对流程进行改进。对工艺的能源、经济和环境分析结果显示过程的经济性能与环境性能存在矛盾。为了平衡该矛盾,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过程进行多目标优化,计算得到的多目标优化方案的CO2逸出量和年总费用分别比其理想最小值高5.9%和1.5%。针对提出的CO2捕集与分离技术存在的电耗、冷能消耗高的问题,提出有机朗肯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和合成气净化工艺集成的工艺。通过对该工艺在能源、?、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与计算发现,有机朗肯循环的热效率为0.148,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为0.1058;余热利用系统的?效率为42.88%;集成工艺的运行成本比基础工艺降低81%;总等效CO2排放量为2.03 kg CO2-eq/t。因此,集成工艺的提出有利于煤化工行业CO2的捕集与分离以及利用低品位余热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吴统元[2](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备受关注,而低碳、节能和高效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本项研究针对十一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住宅建筑能耗问题,收集了近二十年的统计数据,尝试建立基于统计数据的宏观计量模型,以揭示该大湾区各城市住宅能耗量的特征和变化趋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发现如下:首先,根据洛伦兹曲线理论,提出了“基于洛伦兹曲线的能耗统计数据分配法”,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城市级住宅建筑能耗计量模型(CRECM)。该模型基于能反映用能不均的洛伦兹曲线,将可获得的省级统计数据分配至数据缺失的城市,能有效地解决城市能耗统计数据的缺失问题。通过CRECM模型核算了2000~2017年十一个大湾区城市的住宅建筑能耗总量,然后计算出每个城市的户均能耗强度和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以反映住宅建筑的平均用能水平。结果表明,除香港地区外,大湾区各城市的住宅能耗历经了显着增长,各城市总增幅为15-324%,年平均增长率为0.8-8.9%。同时,大湾区各城市间的住宅建筑能耗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差异系数为31-48%,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可知,大湾区内部82.7-96.4%的住宅建筑用电量差异来源于港澳地区和珠三角城市间的差距。其次,基于STIRPAT模型理论,选取户均人口、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人均GDP、空调度日数、城市经度和纬度共6个影响因素,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住宅建筑户均用电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户均人口和人均GDP的增长普遍对城市的住宅建筑户均用电量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回归系数为0.919和0.600;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影响作用却不显着,原因在于部分大湾区城市过去十八年间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幅不大。气候条件中仅有城市纬度对户均用电量具有显着的负向作用,每增加1°就会减少0.269%的户均用电量。第三,采用政策工具分类理论,将我国现行的建筑节能政策分为强制型政策法规、经济激励性措施和信息型措施,基于此先回顾了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颁发的建筑节能政策,并分析了建筑节能政策的主管机构、政策法规体系及政策的实施结果。在确定了国家政策背景的基础上,对大湾区城市的住宅建筑节能政策进行评述,分析了政策结构和发展趋势,发现大湾区各城市颁发的住宅建筑节能政策以强制性政策法规为主,经济激励性措施和信息型政策较少。最后结合国家当前的政策背景和大湾区的现状,提出了推行建筑能耗总量控制和出台粤港澳三地通行标准的政策调整思路。本文提出的住宅建筑能耗计量模型和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乃至全国其他城市制定建筑节能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黄燕秋[3](2020)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陷入相对低迷状态的大背景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难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化、科技化等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掀起新一轮竞争浪潮。当前,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抢占国家实力竞争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举措,2010年10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2012年、2016年相继发布了“十二五”、“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行动指南,各省份积极响应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努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在系统梳理实践发展脉络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测度以及驱动因素进行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难点;其次从理论上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聚概念,阐明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第三,从统计上进一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口径和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介绍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貌以及分区域、分行业发展情况;第四,筛选测算方法、分别从区域和产业视角,运用区位熵和EG指数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视角下,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和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大部分省份在某一细分产业占据优势;产业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达到高度集聚水平,其他细分产业尚处于初见集聚现象的阶段,各细分产业的集聚水平均趋于平稳发展;第五,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识别区域视角下和产业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视角下,经济基础和教育水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创新能力、金融支持力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均有轻微抑制作用;产业视角下,产业规模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创新能力对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聚有显着推动作用,金融支持力度和政府干预对各细分产业的集聚未见明显促进作用;文章最后提出提高创新能力、加强金融扶持、注重各类政策灵活运用等建议。

欧阳松[4](2020)在《长沙高校近现代办公建筑改造能耗预测与MOPSO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高校近现代历史建筑作为高校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亦可作为教学办公性质继续实现建筑价值。本文以长沙地区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相关节能改造实例,基于调研数据根据不同建筑平面类型建立理论模型,对长沙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与多目标优化设计。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筛选能耗影响因素,构建节能改造能耗预测方程和多目标优化能耗函数数据库及主函数模型,实现基于能量平衡与成本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探究长沙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实现低能耗建筑和投资收益合理化的节能技术与设计策略。研究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1)梳理相关研究背景,对既有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本文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框架;通过调研梳理长沙现存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相关建筑节能改造实例,构建适用长沙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低能耗改造基本路线;(2)对相关基础理论作简要概述;利用单一变量法和敏感性方法分析各能耗影响因素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并构建对应的数学回归方程,为研究交互作用影响下能耗预测方程提供研究依据和参考,为构建多目标优化设计的能量平衡主函数奠定研究基础;(3)利用正交表L27313对13种建筑能耗影响因子(4个空列)设置3水平正交试验,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长沙地区高校近现代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能耗预测方程;(4)利用正交表L2556对6种建筑能耗影响因子(设置一个空列)5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基于25组模拟试验方案的建筑节能潜力;结合投资成本收益理论筛选5种能耗影响因素构建基于能量平衡与投资收益成本的子函数,根据能量平衡和投资收益理论构建主目标函数,建立适用于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析库,利用基于MATLAB编写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寻优计算,为长沙地区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余天翔[5](2019)在《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大量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使得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长远发展。为此需要提倡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商业建筑全年运行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大型超市建筑属于商业建筑的一种,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地都建起了大量的大型超市,且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型超市由于其货物种类和售卖形式的特殊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对其进行节能设计研究意义很大。但当前针对商业建筑中的商场建筑研究较多,而针对大型超市建筑,尤其是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的大型超市建筑的节能设计研究较少,因而本文希望可以做这方面的补充。本文首先对苏州大型超市进行了实地调研,掌握了苏州大型超市的基本情况,根据调研总结出节能设计路线即大型超市供暖空调节能、照明节能和通风节能。接下来针对苏州大型超市供暖空调和照明节能进行深入研究。对多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整理,梳理不同规范的节能措施。按照不同规范的节能措施,计算模拟出照明能耗和供暖空调能耗。分析得到的能耗数据,得出各措施的节能效果和总体节能效果。通过计算模拟发现了现有节能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研究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进一步节能措施。最后针对大型超市通风节能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说明了大型超市通风的必要性,提出在过度季节和夏季夜间利用自然通风维持室内空气质量。针对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空间设计捕风器通风,并利用CFD软件进行模拟验证。通过模拟得出捕风器通风完全可以保证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并找出了效果较好的捕风器的布置方式和大小。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苏州地区大型超市提出了针对性的节能设计策略,研究结果为既有超市节能改造和新建超市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李晓辉[6](2019)在《中国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暖正在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日常生活,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一项全球性行动。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他人为驱动因子,由此可见,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而且这种影响在不断增强。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的节能减排形势较其他国家而言更为严峻,加之以我国正经历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空间扩张等城镇化伴随效应加剧了我国的环境压力,寻求行之有效的低碳发展路径成为当务之急。从碳排放来源来看,建筑部门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所占比重正加速增长,由于具备减排潜力大、减排成本低等特点,建筑部门成为助推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城镇化与建筑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研究如何在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推进建筑碳减排,从而缓解城镇建筑面积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碳排放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基础数据缺乏的研究短板,学术界鲜有较为系统的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镇化作用于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为研究主题,首先结合排放因子法,以能源平衡表为数据基础,测算并分析了各省市的建筑碳排放数据,同时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采用单一指标法以城镇化率为评价指标将样本省市划分为三个城镇化发展区域;其次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人口、经济和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并考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从中筛选了6个对建筑碳排放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控制变量,构建了理论分析模型;然后基于STIRPAT方程以2001-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全国及区域层面各控制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计算,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估计结果具有显着的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的建筑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且存在较显着的区域差异性:高城镇化地区的人均建筑碳排放和建筑碳排放强度在研究期内始终高于中高城镇化地区和中等城镇化地区,但其增长速度最慢;(2)城镇化主要通过人口流动、经济发展和空间集聚三个传导渠道对建筑碳排放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随着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区域差异性,其中人口城镇化主要通过居民生活消费影响居住建筑碳排放,经济城镇化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发展影响公共建筑碳排放,空间城镇化则主要通过建筑规模扩大影响居住建筑碳排放和公共建筑碳排放;(3)从全国层面上看,城镇人口总量、城镇人口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比重和城镇建筑面积均在研究期内促进了建筑碳排放的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是主要驱动因素;而城镇建筑的“容积率”则对建筑碳排放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4)从区域层面上看,中等城镇化地区的城镇人口总量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建筑碳排放的促进作用不分伯仲,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城镇人口比重是中高城镇化地区的主要驱动因素,城镇人口总量则是高城镇化地区的首要驱动因素;另外,城镇建筑面积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区域均表现出对建筑碳排放的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建筑的“容积率”则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由缓解作用转变为驱动作用。这一结论也从侧面反映了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即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契合。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并考虑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建筑碳减排的框架体系,分别从宏观和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我国节能减排路径的选择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可以为建筑部门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魏海锋[7](2019)在《中国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性研究 ——基于建筑气候分区和经济分区视角》文中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需要国内各行业共同努力且有针对性的落实到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保持着逐年增长的趋势,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但是为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还需从降低碳排放强度着手,而目前中国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因此,需首先找出造成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差异化减排策略。鉴于此,本文结合城镇居住建筑的用能特点,选取建筑气候分区和经济分区作为研究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切入点,其中碳排放强度分为单位面积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构建了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测算模型,介绍了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测算方法,分析了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差异性;其次,分别对建筑气候分区和经济分区的范围进行界定,进而通过泰尔指数对两大分区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以验证其是否会对单位面积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空间差异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将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比较;最后,考虑到邻近地区之间各类影响因素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而对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产生间接影响,本文通过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并将城镇化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等其他相关影响因素纳入模型中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根据计量结果进一步分析建筑气候分区和经济分区对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并对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比较。研究表明:(1)从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测算结果来看,北方采暖地区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普遍高于非采暖地区;在非采暖地区中,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2)从区域差异分析来看,建筑气候分区对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均高于经济分区;建筑气候分区对城镇居住建筑人均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高于单位面积碳排放;经济分区对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高于人均碳排放。(3)从空间差异分析来看,在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的情况下,同样得出建筑气候分区对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均高于经济分区的结论。此外,在所有与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呈正相关的影响因素中,城镇化率对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最高;在所有与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呈负相关的影响因素中,人均居住面积对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最高,能源消费结构对城镇居住建筑人均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程度最高。

王青松[8](2017)在《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巨大挑战,大力开发和使用新型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共识。在各可再生能源类别中,风能目前已成为除了水能之外,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有大规模商业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具有丰富风能资源的国家均积极对其进行着开发利用,风能近年来持续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的地位。从各国利用风能的实际情况考察,风能利用的高速发展与各国相关法律和鼓励政策的保障与推动密不可分,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石。因此,对典型国家的风能法律与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细致比较分析先进国家风能立法和政策,归纳各国具有共同性的政策制定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具体建议,以期对我国风能产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和进入更为良性的发展轨道有所裨益。本文选取了世界风电装机总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和西班牙)以及风电在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和人均风电发电量均居于全球第一的丹麦共六个典型国家的风能利用法律和政策进行研究,将这些国家的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归纳为强制性法律制度、激励性法律制度和公共服务性法律制度三个类别分别进行了讨论。本文结构共六个部分,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导论分析了风能法律与政策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行文思路做了说明,对国内外现有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一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与政策制度变迁。本章第一节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整理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信息,对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丹麦和中国六个全球风能利用先进国家的风能利用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览,为下文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本章第二节细致梳理了典型国家发展风能的立法和政策,将各国风能利用的政策导向与制度变迁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技术研发与制度初设阶段、早期商业化与制度发展阶段、市场形成与制度稳定阶段和形势变化与制度调整阶段四个时期,阐述了每个阶段中各国利用制度的制定和发展情况,为下文比较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背景信息。第二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强制性制度。本章对利用先进国家实施的推动风能发展的强制性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发展目标制度、强制上网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风能领域强制性技术标准制度和环境保护要求五个具体领域,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其中重点介绍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设计和运行。强制性制度对风能利用可以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各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设计框架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第三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激励性制度。本章对利用先进国家实施的对风能利用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的有关激励性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电价支持制度、直接财政补贴制度、税收优惠制度、融资优惠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五个具体领域,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中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其中特别是对在德国、西班牙、丹麦和我国均作为主要激励制度的电价支持制度以及丹麦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了重点分析。激励性制度通过增加经济收益的方式引导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自发参与风能开发利用,实践效果非常显着。但激励性制度的设计需要选择好刺激领域和拿捏好经济刺激的尺度,一旦适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扭曲市场规律,形成巨大浪费,因此具体激励措施的选择和内容安排上都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同时进行严格执行。第四章为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公共服务性制度。公共服务性制度主要指在为了促进风能利用,政府所采取的目的在于建立公平市场秩序、提供平等竞争机会的间接调控手段。该类制度措施虽没有上两类制度效果直接明显,但能够为风能业发展提供更公平的外部环境,从而起到保障风能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本文归纳的公共服务性制度主要包括电力体制改革、公共研发制度、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和征收化石能源税制度四个具体领域,本章对不同国家在每个具体领域中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比较研究。公共服务性制度可以引导投资者、生产商、设备供应商与消费者正确认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意义、战略地位以及高成长性,为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其他制度的实行奠定外部环境基础。第五章为外国经验与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完善。本章第一节对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实施给我国的启示从成功经验和尚存问题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成功经验主要有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为引领,体系完备、内容具体的立法为保障,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基础,政府激励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公众参与为支撑和技术进步为动力等;尚存的问题主要是单纯采用支持性电价制容易形成较大财政负担和电网建设和管理还有待加强等。第二节则以前四章研究为基础归纳了我国风能利用的的成绩和尚存的问题,本文提出我国风能利用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坚定的发展决心、明确的目标引领、有力的电价支持等,同时认为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还存在发展规划和目标设计需要加强、立法不够完备、市场化支持措施还不充分、部分政策措施有待调整、电力体制需要改革、公众参与不够等问题。第三节以前文各国风能法律和政策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加强发展目标的约束性和制定的科学性、制定能源基本法并完善相关领域立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以市场化措施为主的政策体系、坚持必要的财税优惠措施、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公众参与机会等完善我国风能法律与政策的对策建议。特别是针对我国风能行业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阶段的现实情况,重点提出了我国应当尽快规定法律责任和设计可再生能源证书交易制度,从而全面设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具体建议。

蔡善柱[9](2016)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继1984年中国设立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开发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深入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沿海到内地,走过了一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域和转型发展的示范基地,也是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新常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产业特色不强、空间布局不优以及体制优势弱化等问题,经济技术开发区应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着力促进经济提升质效、城市提升品质、社会提升水平,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积极应对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制约。全面开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局面的任务刻不容缓。加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规律研究,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增长极理论、外部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空间分析、DEA分析、实地调研等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和手段,在系统分析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经济、社会、效率、空间演化发展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演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特征:设立数量的空间布局从东南沿海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省际分布具有正空间相关性,东部地区集聚显着;经济规模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呈现东大西小态势,东部地区尤其是江苏省始终是经济高度集聚中心;综合发展效率整体偏低,且西部地区高,东、中部地区低;动态效率则是东部地区高,西、中部地区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上经历6个发展阶段,有4种发展模式。影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因素有政策、要素、区位等外生因素,以及市场、产业、创新等内生因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2)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特征:经历起步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和转型发展四个阶段,具有点状集聚、点面结合集聚、面状拓展和飞地发展四种模式;空间上从北区南部向北部、从北区向东区“飞地”拓展;经济规模及其对芜湖市的贡献呈逐年增长,增长率巨幅波动;就业人口逐渐超过常住人口;综合发展效率偏低但位于全国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20位,动态效率在全国位列偏后;综合来看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分为分离阶段、融合阶段、均衡阶段等三个阶段。影响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外在因素主要有政策因素、区位因素、要素因素、城市化因素等,内在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创新因素等。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芜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动力。本文认为,为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新要求,作为区域经济核心支撑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必然要求。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切实将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积极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在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示范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脚地等方面做好扎实工作。加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研究,在实践上,对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调整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对丰富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开发区演化研究案例有一定的意义。

肖艳[10](2014)在《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典范,中国已经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令所有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羡慕;随着中国出口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世界主要贸易伙伴继续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与此同时,中国与亚太、非洲、拉丁美洲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也日益紧密。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及增长速度仍表现强劲,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社会普遍加大了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如何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谋求互利共赢,充分表达中国强烈的发展意愿的同时尊重其他发展中国国家的利益考量,从而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本文就中国与其他143个中低收入国家的货物贸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商品贸易额及商品贸易结构的特征;其次对中国与非洲国家间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然后分析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状况和投资结构,结合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现行合作机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构建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的战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下:第一章是陈述了该课题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列出了本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分别就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文献回顾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新殖民主义研究、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研究、中非合作研究、中亚合作研究、中南美洲研究、优惠贸易安排研究;在众多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列明了该课题研究将涉及的研究方法,为下一步论文的写作明确了方向。第二章就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界定进行了分类,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中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和部分小岛国成为其构成的主体;本课题研究目标体依据世界银行的收入标准划分标准,而收入划分标准随时间的推移呈现一定的波动。其次,就基本社会属性中的人口、地理面积、贫困状况、医疗服务、生育率、国民受教育情况、政体特征以及与台湾的邦交情况分别进行了概括总结,发现其共性和差异性;然后,就自然资源方面分析了七个领域的属性特征: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土地、森林、矿产;最后,就基本经济属性进行了概括总结: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公路、铁路、港口、航空)、通讯设施、电力及能源供应、GDP变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状况、债务情况分别作了大量的数据分析整理和概括说明,详细数据见附录,大量的分析对中国与这些国家可能的合作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梳理。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其商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最近60年的时间内,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出口在世界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变化趋势,并非持续上升,而是出现了明显的筑底反弹过程,底部区域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期间,进口则出现了与出口非常类似的状况;除去金砖五国后,出口和进口在全球的平均占比普遍在9%-27%间波动,中低收入国家的在全球贸易中的参与度仍然极低;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制造业产品出口和食品出口对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比较重要;从进口结构发现同为新兴经济体的金砖国家在对于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上是不尽相同的,金砖国家在全球的采购市场面临来自外界的竞争远远高于内部的竞争,内部合作的可能性极大。其次,就商品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区域结构特征分别进行了总结概括,地理远近的因素在出口目的地的选择上具有显着的影响,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进口来源国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阿拉伯国家间由于有共同的宗教背景使得该类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比较密切;第三,就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的总额变动和结构特征分别进行的分析总结;第四,就吸引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建立起对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发展现状的整体认识。第四章就中国与亚洲区、非洲区、中南美洲区、欧洲区、非洲区、小岛国中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贸易额变化情况和贸易商品结构情况作了细致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在大量的数据汇总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出口商品类型比较广泛,工业制成品出口满足了其他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中国自中低收入国家进口的商品结构中矿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进口占比较高。第五章由于全球在服务贸易的统计上还处于不完善的状况,故服务贸易的国别数据严重匮乏,将中国与非洲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状况进行梳理总结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基本可反映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间的服务贸易的特点;非洲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整体中的占比较低,中国服务贸易仍然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在高层次的服务贸易上中国出口能力略胜非洲国家;中非间服务贸易合作的现状和特征是:传统服务贸易稳步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快速起步;中非服务合作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非间服务贸易规模较小、中国对非相关服务贸易严重依赖中国的单方面扶持、中医药服务贸易方面的推广面临障碍;最后就中非服务贸易合作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第六章首先就中国2011年对外投资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概括:投资流量再创新高、对大洋洲、非洲、欧洲投资快速增长,对北美洲投资略有下降、大部分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活跃、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投资领域不断扩大;然后基于中国对全球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的数据,就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的产业分布进行了梳理,主要对电力、矿业、农业、银行业、制造业这五大行业的投资详细分析了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的产业趋势和规模;根据世界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资料预测不断上升的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吸引力和潜能排名变化,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创造新的方向和市场。第七章就目前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及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多哈回合中国融入以G20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集团化谈判机制;中国已启动多区域条件下对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的布局建设;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自贸区建设以税率优惠和贸易便利化为主;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货物贸易开放灵活性较高;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协议的开放程度较高;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长期援助成为关系发展的纽带。探讨了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自贸区建设满足了中国对资源性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高度需求;中国面临亚太区域经贸合作机制重叠交叉复杂性增加的困局;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机制覆盖范围小、常态机制缺乏;中国与欧洲区中低收入国家合作机制被欧洲发达国家的贸易给惠政策冲淡;中国与金砖国家合作制度化机制缺乏;中国与金钻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严重匮乏;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间发展战略规划仍未列入中国经贸发展的中心;故加强机制化建设应成为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八章就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制定背景,经贸合作新战略的目标和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就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政策选择谈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加快制定以发展为目标促进LMI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中长期战略纲要,从制度层面建立政府间、高层间定期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加快制定和实施对LMI国家的新贸易优惠安排时间表,加快制定对LMI国家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加强我国相关部门间会商制定对LMI国家投资的社会责任指南,构建促进LMI国家政府能力建设以及政府间的合作保障体系,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早日达成贡献力量。第九章明确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第一,明晰中国在各区域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的重点产业的明晰,相关项目的整合与推进,以实现和提升中国在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和参与度。第二,规划中国依赖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以实现基本生产物资储备和物资保障的战略布局。第三,如何激励地方政府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拓展与发展程度相关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特色产业领域的合作,以提升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放度和经济实力。

二、《制冷技术》2001-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冷技术》2001-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MIM][Tf2N]的德士古煤气化合成气的碳捕集和脱硫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德士古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工艺的发展现状
        1.2.1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简介
        1.2.2 合成气净化方法
    1.3 离子液体用于酸性气体脱除现状
        1.3.1 离子液体的简介
        1.3.2 离子液体在CO_2和H_2S吸收的应用
    1.4 利用余热的过程能量集成方案
        1.4.1 吸收式制冷在CO_2捕集中的应用
        1.4.2 有机朗肯循环在CO_2捕集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2 基于COSMO-SAC模型的用[BMIM][Tf_2N]脱除合成气中CO_2和H_2S的新工艺设计
    2.1 吸收CO_2和H_2S的离子液体的筛选
    2.2 离子液体的COSMO-SAC模型
        2.2.1 COSMO-SAC模型理论概述
        2.2.2 基于COSMO-SAC模型的离子液体在Aspen Plus的定义
        2.2.3 COSMO-SAC模型用于离子液体吸收CO_2和H_2S的模型验证
    2.3 基于[BMIM][Tf_2N]脱除合成气中CO_2和H_2S的工艺介绍
        2.3.1 工艺简介
        2.3.2 基于[BMIM][Tf_2N]的合成气净化工艺描述与建模
        2.3.3 基于[BMIM][Tf_2N]的合成气净化工艺的流程模拟
    2.4 工艺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分析
        2.4.1 离子液体进料流量对工艺的影响
        2.4.2 吸收塔压力和温度对工艺的影响
        2.4.3 闪蒸罐1的压力和温度对工艺的影响
        2.4.4 蒸馏塔压力对工艺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BMIM][Tf_2N]的合成气中CO_2捕集与分离工艺的能量、经济、环境分析与多目标优化
    3.1 基于[BMIM][Tf_2N]的合成气中CO_2捕集与分离工艺的流程介绍
    3.2 基于[BMIM][Tf_2N]的合成气中CO_2捕集与分离的分析方法
        3.2.1 基于[BMIM][Tf_2N]的CO_2捕集与分离过程的能量分析
        3.2.2 基于[BMIM][Tf_2N]的CO_2捕集与分离过程的经济分析
        3.2.3 基于[BMIM][Tf_2N]的CO_2捕集与分离过程的环境分析
        3.2.4 多目标优化
    3.3 基于[BMIM][Tf_2N]的CO_2捕集与分离工艺建模与模拟
    3.4 工艺参数的影响与多目标优化分析
        3.4.1 基于[BMIM][Tf_2N]的CO_2捕集与分离过程的操作变量对CO_2脱除率、能耗、投资和维护成本的影响
        3.4.2 基于[BMIM][Tf_2N]的CO_2捕集与分离过程的多目标优化方案设计
        3.4.3 基于[BMIM][Tf_2N]的CO_2捕集与分离过程与其他CO_2捕集与分离过程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耦合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和CO_2捕集和分离过程的工艺设计
    4.1 耦合有机朗肯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和CO_2捕集和分离过程的流程介绍
        4.1.1 合成气净化和CO_2捕集与分离过程
        4.1.2 利用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过程
        4.1.3 利用余热的吸收式制冷过程。
    4.2 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制冷过程的物性方法
    4.3 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制冷改进的CO_2捕集与分离工艺建模与模拟
    4.4 耦合吸收式制冷和有机朗肯循环过程的CO_2捕集与分离工艺的分析方法
        4.4.1 耦合吸收式制冷和有机朗肯循环过程的CO_2捕集与分离工艺的能量分析
        4.4.2 耦合吸收式制冷和有机朗肯循环过程的CO_2捕集与分离工艺的?分析
        4.4.3 耦合吸收式制冷和有机朗肯循环过程的CO_2捕集与分离工艺的经济分析
        4.4.4 耦合吸收式制冷和有机朗肯循环过程的CO_2捕集与分离工艺的环境分析
    4.5 CO_2捕集与分离过程的能量、?、经济与环境分析
        4.5.1 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工艺的能量分析结果
        4.5.2 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工艺的?分析结果
        4.5.3 集成过程的经济分析结果
        4.5.4 集成过程的环境分析结果
    4.6 过程比较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日益突出的住宅建筑节能问题
        1.1.2 我国缺失的建筑能耗统计体系
        1.1.3 值得重视的城市层面研究
        1.1.4 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低碳发展
    1.2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住宅建筑能耗研究现状
    2.3 住宅建筑能耗建模方法
        2.3.1 住宅建筑能耗定义
        2.3.2 自上而下模型(Top-down model)
        2.3.3 自下而上模型(Bottom-up model)
        2.3.4 对比分析
    2.4 住宅建筑能耗影响因素
    2.5 建筑节能政策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核算及差异分析
    3.1 引言
    3.2 建筑能耗的洛伦兹曲线理论及应用
        3.2.1 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的定义
        3.2.2 能源消费存在区域性不平等现象
        3.2.3 洛伦兹曲线在建筑能耗研究中的应用
    3.3 基于洛伦兹曲线的城市住宅建筑能耗计量模型(CRECM)
        3.3.1 建模思路
        3.3.2 模型构建
        3.3.3 住宅建筑能源消耗强度计算
        3.3.4 数据来源
    3.4 核算结果及差异分析
        3.4.1 各城市能耗特征
        3.4.2 差异分析
        3.4.3 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4.1 引言
    4.2 STIRPAT模型理论
        4.2.1 IPAT模型
        4.2.2 STIRPAT模型
    4.3 基于STIRPAT的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4.3.1 影响因素选择
        4.3.2 模型构建
        4.3.3 模型变量数据来源
    4.4 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模型检验
        4.4.3 模型形式确定
        4.4.4 模型估计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住宅建筑节能政策评述及调整思路
    5.1 引言
    5.2 政策工具分类理论
    5.3 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政策评述
        5.3.1 主管机构
        5.3.2 法律法规体系
        5.3.3 实施效果
    5.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节能政策评述
        5.4.1 广州
        5.4.2 深圳
        5.4.3 香港
        5.4.4 澳门
        5.4.5 节点城市
    5.5 大湾区住宅建筑节能政策未来调整思路
        5.5.1 现行政策总结
        5.5.2 未来调整思路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核算结果
    附录 B: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政策概览(1986-201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与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与涵义诠释
        2.1.2 产业集聚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新竞争优势理论
        2.2.4 新空间经济地理学
    2.3 文献综述
        2.3.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2.3.2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相关研究
        2.3.3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及统计口径说明
    3.2 基于区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业规模
        3.2.2 景气指数
        3.2.3 盈利能力
        3.2.4 地区优势产业
    3.3 基于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产业规模
        3.3.2 科研能力
        3.3.3 盈利能力
        3.3.4 产业政策
        3.3.5 国际地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4.1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指标选择
    4.2 基于区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4.3 基于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及识别
    5.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
    5.2 数据来源
    5.3 基于区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识别
        5.3.1 变量选取
        5.3.2 模型设置及结果
        5.3.3 识别结果分析
    5.4 基于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识别
        5.4.1 灰色关联分析法介绍
        5.4.2 变量选取及灰色关联度结果
        5.4.3 识别结果分析
    5.5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识别结果评价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长沙高校近现代办公建筑改造能耗预测与MOPSO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绿色校园建设
        1.1.2 近现代历史建筑概况
        1.1.3 能源现状
        1.1.4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2.1 长沙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
        1.2.2 低能耗建筑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综述
        1.3.2 低能耗建筑研究现状
        1.3.3 能耗预测方程研究现状
        1.3.4 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3.5 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4.3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2.1 回归分析
    2.2 正交试验
    2.3 多目标问题理论
        2.3.1 多目标问题基本概念
        2.3.2 Pareto非劣解集
        2.3.3 多目标优化方法的特点
    2.4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2.4.1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2.4.2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沙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及相关案例分析
    3.1 长沙近现代历史建筑概述
        3.1.1 长沙地理人文环境概述
        3.1.2 长沙气候特点
    3.2 长沙市近现代历史保护建筑现状概述
    3.3 长沙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能耗特征
    3.4 长沙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保护更新原则
    3.5 国内外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案例
        3.5.1 哈佛大学黑石街64号
        3.5.2 同济大学文远楼
    3.6 长沙高校近现代历史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分析
        3.6.1 改造理念
        3.6.2 节能改造技术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论模型建构与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4.1 理论模型建构研究
        4.1.1 理论模型建立的原则
        4.1.2 理论模型的建构
        4.1.3 可靠性分析
    4.2 建筑朝向能效分析
    4.3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4.3.1 墙体
        4.3.2 屋顶
        4.3.3 外窗
    4.4 建筑设备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4.4.1 遮阳系统
        4.4.2 照明系统
        4.4.3 设备功率密度和人员密度
        4.4.4 HVAC系统类型
        4.4.5 室内设计温度
    4.5 构建数学模型分析数据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能耗预测方程与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
    5.1 能耗预测方程及验证
        5.1.1 长方形建筑能耗预测方程研究
        5.1.2 L形建筑能耗预测方程研究
    5.2 长沙高校近现代办公建筑节能潜力研究
        5.2.1 能耗影响因素汇总
        5.2.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5.2.3 正交试验结果及节能潜力分析
    5.3 基于能耗与投资收益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5.3.1 基于成本理论的数学模型构建
        5.3.2 多目标优化主函数模型的构建
        5.3.3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设计研究
        5.3.4 最优改造方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附录 C 科学馆与七舍部分图纸
附录 D 部分基础仿真模拟时间参数表设置
附录 E 能耗预测正交实验模拟结果
附录 F 节能潜力能耗模拟结果
附录 G 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
致谢

(5)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1.1.2 中国商业及超市建筑的能耗现状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评述
    2.1 苏州地区气候特征
        2.1.1 苏州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1.2 苏州的气候特征
        2.1.3 针对苏州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2.2 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及基本能耗特点
        2.2.1 商业建筑的发展
        2.2.2 超市建筑的发展
        2.2.3 现代超市建筑的基本能耗特点
    2.3 常用的建筑节能技术
        2.3.1 被动式节能技术
        2.3.2 主动式节能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现状调研
    3.1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基本情况概述
        3.1.1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存在类型
        3.1.2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特点
        3.1.3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外围护结构做法
        3.1.4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设备使用情况
    3.2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路线
    3.3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室内环境调研
        3.3.1 测量点位选取
        3.3.2 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热环境测量与分析
        3.3.3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室内光环境测量与分析
        3.3.4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测量与分析
    3.4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能耗调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低超市供暖空调和照明能耗设计
    4.1 相关节能规范的梳理
    4.2 大型超市照明能耗计算分析
    4.3 大型超市供暖空调能耗模拟
        4.3.1 主要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性能与构造
        4.3.2 模拟软件介绍
        4.3.3 能耗模拟建模信息
        4.3.4 能耗模拟结果显示
        4.3.5 能耗模拟结果数据分析
    4.4 室内照明与供暖空调能耗总体分析
    4.5 进一步降低照明和供暖空调能耗的措施
        4.5.1 降低照明能耗措施
        4.5.2 降低供暖空调能耗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低超市通风能耗设计
    5.1 大型超市室内通风的必要性
        5.1.1 大型超市建筑封闭原因及问题
        5.1.2 相关规范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5.2 苏州大型超市室内自然通风的适用性研究
        5.2.1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方式与位置
        5.2.2 苏州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潜力
        5.2.3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时间与管理
    5.3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模拟验证
        5.3.1 模拟软件
        5.3.2 模拟对象
        5.3.3 捕风器通风设计
        5.3.4 捕风器通风模拟
        5.3.5 捕风器通风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1.1.2 快速城镇化加剧了我国的环境压力
        1.1.3 建筑部门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突破口
    1.2 文献综述
        1.2.1 城镇化相关研究
        1.2.2 建筑碳排放相关研究
        1.2.3 城镇化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的定义与度量
        2.1.1 城镇化的定义
        2.1.2 城镇化水平的度量
    2.2 建筑碳排放定义与构成
        2.2.1 建筑碳排放的定义
        2.2.2 建筑碳排放的构成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城镇化相关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系统科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城镇化与建筑碳排放概况
    3.1 城镇化发展概况
        3.1.1 人口城镇化
        3.1.2 经济城镇化
        3.1.3 空间城镇化
        3.1.4 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划分
    3.2 建筑碳排放概况
        3.2.1 建筑碳排放测算方法
        3.2.2 建筑碳排放数据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理论模型
    4.1 影响建筑碳排放的城镇化相关因素识别
        4.1.1 识别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4.1.2 因素识别过程
        4.1.3 因素识别结果
    4.2 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分析
        4.2.1 分析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4.2.2 确定系统结构
        4.2.3 各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4.2.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影响机理分析
    4.3 城镇化作用于建筑碳排放的理论模型构建
        4.3.1 关键影响因素选取
        4.3.2 理论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5.1 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5.1.1 IPAT环境影响方程
        5.1.2 STIRPAT随机环境影响方程
    5.2 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5.3 回归估计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5.3.2 面板协整检验
        5.3.3 回归模型选择
        5.3.4 计算结果
        5.3.5 有效性检验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总体影响
        5.4.2 区域差异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建筑碳减排对策建议
    6.1 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建筑碳减排框架体系
        6.1.1 理论依据
        6.1.2 框架体系构建
    6.2 宏观层面的建筑碳减排对策建议
        6.2.1 人口方面的对策建议
        6.2.2 经济方面的对策建议
        6.2.3 空间方面的对策建议
    6.3 区域层面的建筑碳减排对策建议
        6.3.1 中等城镇化地区的对策建议
        6.3.2 中高城镇化地区的对策建议
        6.3.3 高城镇化地区的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中国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性研究 ——基于建筑气候分区和经济分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各国共同协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1.1.2 中国积极制定政策以应对碳减排压力
        1.1.3 建筑领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所在
        1.1.4 城镇居住建筑是控制建筑碳排放的重点领域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现状
        2.1.1 建筑碳排放测算研究
        2.1.2 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2.1.3 基于空间视角的碳排放研究
    2.2 研究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低碳经济学理论
        2.3.3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4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3 中国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测算方法
    3.1 建筑碳排放强度测算模型构建
    3.2 数据来源及碳排放系数计算
        3.2.1 化石能源碳排放系数计算
        3.2.2 电力碳排放系数计算
        3.2.3 热力碳排放系数计算
    3.3 建筑碳排放强度测算结果分析
        3.3.1 建筑碳排放总量及强度总体特征
        3.3.2 建筑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分省特征
        3.3.3 建筑碳排放强度分省差异测度
        3.3.4 建筑碳排放来源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分析
    4.1 研究方法与范围界定
        4.1.1 基于泰尔指数的区域差异测算方法
        4.1.2 建筑气候分区的范围界定
        4.1.3 经济分区的范围界定
    4.2 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区域差异分析
        4.2.1 基于建筑气候分区视角的区域差异分析
        4.2.2 基于经济分区视角的区域差异分析
        4.2.3 建筑气候-经济分区视角下的区域差异比较
    4.3 城镇居住建筑人均碳排放区域差异分析
        4.3.1 基于建筑气候分区视角的区域差异分析
        4.3.2 基于经济分区视角的区域差异分析
        4.3.3 建筑气候-经济分区视角下的区域差异比较
    4.4 单位面积-人均碳排放区域差异比较
        4.4.1 基于建筑气候分区视角下的区域差异比较
        4.4.2 基于经济分区视角下的区域差异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5.1 研究方法
        5.1.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1.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5.1.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分析
        5.2.1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5.2.2 建筑气候区与经济区造成的空间差异性比较
    5.3 城镇居住建筑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分析
        5.3.1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5.3.2 建筑气候区与经济区造成的空间差异性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政策建议
    6.1 基于建筑气候区视角的政策建议
        6.1.1 强控北方集中供暖地区热力消耗
        6.1.2 探索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减排措施
        6.1.3 挖掘夏热冬暖地区节能减排潜力
    6.2 基于经济区视角的政策建议
        6.2.1 区域差异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6.2.2 区域差异化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目录
    C.附表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及法律与政策变迁
    第一节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概况
        一、美国
        二、德国
        三、印度
        四、西班牙
        五、丹麦
        六、中国
    第二节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变迁
        一、技术研发和法律与政策初设阶段
        二、早期商业化和法律与政策发展阶段
        三、市场形成和法律与政策稳定阶段
        四、形势变化和法律与政策调整阶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强制性制度
    第一节 发展目标制度
        一、美国等国家采取立法方式规定发展目标
        二、我国和印度以规划方式对发展目标进行安排
    第二节 强制上网制度
        一、德国、西班牙和印度给予风电强制上网的扶持
        二、美国和丹麦早期曾规定风电强制上网
        三、中国的全额保障上网制度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在美国的实施
        二、缓慢发展的印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三、丹麦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尝试
        四、形成中的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第四节 风机制造、风电入网等技术标准制度
        一、严格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的典范——丹麦、美国和德国
        二、西班牙的风电入网“双向义务”要求及调度控制
        三、中国的技术标准与机组认证要求
    第五节 风电场建设、风机树立环保要求
        一、美国风能利用环境保护联邦立法
        二、德国《环境相容性监测法》关于风能利用的规定
        三、丹麦风能利用环境立法
        四、主要存在于各类规划中的中国风能利用环境要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激励性制度
    第一节 电价支持制度
        一、固定电价制的代表性国家——德国
        二、西班牙和丹麦的灵活电价制
        三、美国早期的电价支持制度
        四、印度《可再生能源电价令》分级确定风电电价
        五、中国的风电“标杆电价”制度
    第二节 直接财政补贴制度
        一、美国和丹麦的风机装机补贴
        二、丹麦和德国的风机更新补贴
        三、印度实施的实际发电量补贴(GBI)
        四、中国的财政补贴制度
    第三节 税收优惠制度
        一、美国的税收抵免和加速折旧制度
        二、印度的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制度
        三、丹麦的公益性义务金减免和碳税返还制度
        四、中国的税收优惠制度
    第四节 融资优惠制度
        一、美国形式多样的融资优惠安排
        二、德国的信贷优惠措施
        三、中国立法中对融资优惠的原则规定
    第五节 公众参与制度
        一、丹麦全面细致的风电公众参与制度安排
        二、美国鼓励公众参与的措施
        三、德国的“能源合作社”机制
        四、中国鼓励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国家风能利用公共服务性制度
    第一节 电力体制改革
        一、美国电力体制改革实现充分竞争
        二、欧盟“电力指令”与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电力体制改革
        三、印度电力体制改革尝试引入竞争机制
        四、“渐入佳境”的中国电力体制改革
    第二节 公共研发制度
        一、美国的公共研发投入和组织实施
        二、德国的研发资金和机构支持
        三、丹麦对风能技术研发提供专项科研基金
        四、西班牙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支持技术创新
        五、中国的研发支持制度
    第三节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
        一、丹麦《能源执政协议》对电网建设的规定
        二、西班牙要求电网规划与风电场规划同步进行
        三、德国的“智能电网”建设要求
        四、美国通过立法要求电网现代化改造
        五、中国电网建设的相关规定与实践
    第四节 征收化石能源税
        一、丹麦的能源税制度
        二、德国的生态税制度
        三、美国的能源税制度
        四、我国的环境税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国经验与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完善
    第一节 其他典型国家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启示
        一、成功经验
        二、尚存问题与挑战
    第二节 我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尚存问题
        一、成功经验
        二、尚存问题和挑战
    第三节 中国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之完善建议
        一、科学制定发展目标,明确约束性目标的法律责任
        二、出台能源领域基本法,同时完善相关领域立法
        三、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升电网硬件水平
        四、加大体现市场机制要求的法律与政策的适用
        五、坚持必要的财税鼓励制度
        六、完善公共研发制度、明确技术发展方向
        七、扩大公众参与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书籍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研究报告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科研项目情况
后记

(9)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案例的确定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开发区演化的理论基础
        2.1.1 开发区形成理论
        2.1.2 开发区发展理论
        2.1.3 开发区科学发展理论
        2.1.4 开发区演化发展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2 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理论框架
        2.2.1 演化概念辨析
        2.2.2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框架
        2.2.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综述
    3.1 相关概念
    3.2 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进展
        3.2.1 发展条件与影响因素研究
        3.2.2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3.2.3 开发区与城市关系研究
        3.2.4 综合评价相关研究
        3.2.5 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研究
        3.2.6 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研究
    3.3 国外关于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进展
        3.3.1 关于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研究
        3.3.2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区问题的研究
        3.3.3 关于我国出口加工区及科学园的相关研究
    3.4 国内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述评
        3.4.1 国内研究内容分析
        3.4.2 国外研究评价
        3.4.3 国内外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第四章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研究
    4.1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省际时空演化
        4.1.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省际时空演化特征
        4.1.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省际空间相关性演化特征
    4.2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GDP)省际时空演化
        4.2.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GDP)省际时空演化特征
        4.2.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GDP)省际空间相关性演化特征
    4.3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要素演化
        4.3.1 政策制度演变
        4.3.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定位变化
    4.4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时空演化
        4.4.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质量研究方法
        4.4.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研究方法
        4.4.3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时空演化特征
    4.5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时空演化
        4.5.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增长路径与集散性发展过程
        4.5.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过程
        4.5.3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模式
    4.6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4.6.1 外生因素
        4.6.2 内生因素
        4.6.3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研究
    5.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
        5.1.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过程
        5.1.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模式
        5.1.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特征
        5.1.4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演化的动力分析
    5.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对芜湖市空间演化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演化研究
    6.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发展及其空间分布演化
        6.1.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企业发展特点
        6.1.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企业空间布局演化特征
    6.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及其演化特征
    6.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规模发展及其演化特征
    6.4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对芜湖市经济影响演化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演化研究
    7.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与社区发展演化
    7.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性基础设施发展演化
    7.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性基础设施发展演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演化研究
    8.1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质量研究方法
    8.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研究方法
    8.3 基于全国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演化
        8.3.1 基于全国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效率演化特征
        8.3.2 基于全国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动态效率演化特征
    8.4 基于自身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效率演化
        8.4.1 基于自身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效率演化特征
        8.4.2 基于自身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动态效率演化特征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集聚与溢出演化研究
    9.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集聚过程分析
    9.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溢出过程分析
    9.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进过程与机制分析
        9.3.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进过程与特征
        9.3.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进机制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阶段与动力机制研究
    10.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过程及其特征
    10.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10.2.1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0.2.2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0.3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11.1 主要研究结论
    11.2 创新点
    11.3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新殖民主义研究
        1.2.2 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研究
        1.2.3 中非合作研究
        1.2.4 中亚合作研究
        1.2.5 中南美洲研究
        1.2.6 优惠贸易安排研究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定和发展现状
    2.1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定
        2.1.1 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
        2.1.2 最不发达国家
        2.1.3 内陆国家
        2.1.4 小岛国
    2.2 收入划分标准的历史回顾
    2.3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基本社会属性特征
        2.3.1 人口特征
        2.3.2 地理面积特征
        2.3.3 贫困特征
        2.3.4 基本医疗服务特征
        2.3.5 国民教育特征
        2.3.6 政体特征
        2.3.7 与台湾之外交关系
    2.4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基本资源属性特征
        2.4.1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原油资源属性特征
        2.4.2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天然气资源属性特征
        2.4.3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煤炭资源属性特征
        2.4.4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属性特征
        2.4.5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属性特征
        2.4.6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森林资源属性特征
        2.4.7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属性特征
    2.5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基本经济属性特征
        2.5.1 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2.5.2 铁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2.5.3 港口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2.5.4 航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状况
        2.5.5 通讯基础设施状况
        2.5.6 电力及能源供应结构状况
        2.5.7 各项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2.5.8 货物和服务贸易贸易增长状况
        2.5.9 债务情况
    2.6 关于数据的说明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
    3.1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3.1.1 商品贸易整体情况
        3.1.2 商品贸易出口结构特征
        3.1.3 商品贸易进口结构特征
        3.1.4 商品贸易的出口区域结构特征
        3.1.5 商品贸易的进口区域结构特征
        3.1.6 服务贸易总额情况
        3.1.7 服务贸易结构情况
    3.2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投资中的地位
        3.2.1 对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回顾
        3.2.2 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回顾
        3.2.3 2010 年世界投资新动向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状况
    4.1 中国与亚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4.1.1 中国与东亚国家
        4.1.2 中国与西亚国家
        4.1.3 中国与南亚国家
        4.1.4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
        4.1.5 中国与中亚国家
    4.2 中国与非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4.2.1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关系的新发展
        4.2.2 中国与东部非洲国家
        4.2.3 中国与西部非洲国家
        4.2.4 中国与南部非洲国家
        4.2.5 中国与北部非洲国家
        4.2.6 中国与中部非洲国家
    4.3 中国与欧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4.3.1 中国与欧洲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状况
        4.3.2 中国与欧洲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的国别分析
    4.4 中国与中南美洲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状况
        4.4.1 中国与中南美洲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状况
        4.4.2 中国与中南美洲中低收入国家贸易的国别分析
    4.5 中国与中低收入小岛国的贸易状况
        4.5.1 中国与中低收入小岛国贸易状况概括
        4.5.2 中国与主要中低收入小岛国贸易的国别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非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策略选择
    5.1 非洲服务贸易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极端状况
    5.2 中国服务贸易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的状况未改变
    5.3 中非服务贸易合作现状
        5.3.1 传统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5.3.2 现代服务贸易快速起步
        5.3.3 中非服务合作中的问题
    5.4 中非服务贸易合作的策略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对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投资
    6.1 2011 年中国对外投资状况
        6.1.1 投资流量再创新高
        6.1.2 对大洋洲、非洲、欧洲投资快速增长,对北美洲投资略有下降
        6.1.3 大部分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
        6.1.4 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活跃
        6.1.5 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
        6.1.6 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6.2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2.1 全球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6.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6.2.3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
    6.3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分行业发展状况
        6.3.1 电力行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3.2 矿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3.3 农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3.4 银行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3.5 制造业对中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
    6.4 中低收入国家投资吸引力和潜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目前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合作机制及特点
    7.1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及特点
        7.1.1 多哈回合中国融入以 G20 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集团化谈判机制
        7.1.2 中国已启动与中低收入国家自贸区建设的经贸合作机制布局
        7.1.3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自贸区建设以税率优惠和贸易便利化为中心
        7.1.4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货物贸易开放灵活性较高
        7.1.5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贸易协议开放程度较高
        7.1.6 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长期援助成为关系发展的纽带
    7.2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7.2.1 自贸区建设满足中国对资源性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高度需求
        7.2.2 中国面临亚太区域经贸合作机制重叠交叉复杂性增加的困局
        7.2.3 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机制覆盖范围小、常态机制缺乏
        7.2.4 中国与欧洲区中低收入国家合作机制被欧洲发达国家给惠政策冲淡
        7.2.5 中国与金砖国家间合作机制存在制度化缺陷
        7.2.6 中国较金钻中低收入国家对外经贸合作机制显着匮乏
        7.2.7 中国与中低收入国家间发展规划仍未列入中国战略发展之中心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及实施
    8.1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制定背景
        8.1.1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渐失去经济增长之拉动力
        8.1.2 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亚洲周边国家争抢低端制造业的转移
        8.1.3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受阻,实现当地就业目标难度依旧、
        8.1.4 中国低端制造业强大的出口竞争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意愿增强
        8.1.5 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市场引人关注
    8.2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目标
        8.2.1 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8.2.2 确保中国经济转型的加速推进
        8.2.3 确保中国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8.2.4 确保中国对外投资的稳步推进
        8.2.5 确保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8.3 中国与总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原则
        8.3.1 坚持与树立世界大国形象相结合
        8.3.2 坚持以互利共赢作为合作的基本出发点
        8.3.3 坚持与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结合
        8.3.4 坚持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协调
        8.3.5 坚持以更新劳动密集型产业维护就业稳定相结合
    8.4 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的政策选择
        8.4.1 加快制定以发展为目标促进 LMI 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中长期战略纲要
        8.4.2 从制度层面建立政府间、高层间定期长效的沟通交流机制
        8.4.3 加快制定和实施对 LMI 国家的新贸易优惠安排时间表
        8.4.4 加快制定对 LMI 国家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
        8.4.5 加强我国相关部门间会商制定对 LMI 国家投资的社会责任指南
        8.4.6 构建促进 LMI 国家政府能力建设以及政府间的合作保障体系
        8.4.7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达成并积极推进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
        8.4.8 建设面向国企和民企的公开平等的投资绿色通道和保障机制
        8.4.9 分类指导过剩产能在 LMI 国家的全产业再造
        8.4.10 推进服务业对外合作交流营造有利于是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8.4.11 优化对 LMI 国家援助下的人才培养结构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制冷技术》2001-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MIM][Tf2N]的德士古煤气化合成气的碳捕集和脱硫工艺[D]. 刘晓斌.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住宅建筑能耗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统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D]. 黄燕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长沙高校近现代办公建筑改造能耗预测与MOPSO优化研究[D]. 欧阳松. 湖南大学, 2020(08)
  • [5]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D]. 余天翔.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6]中国城镇化对建筑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D]. 李晓辉. 重庆大学, 2019(01)
  • [7]中国城镇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性研究 ——基于建筑气候分区和经济分区视角[D]. 魏海锋. 重庆大学, 2019(01)
  • [8]风能利用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D]. 王青松. 武汉大学, 2017(06)
  • [9]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演化发展研究[D]. 蔡善柱. 安徽师范大学, 2016(01)
  • [10]中国与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经贸合作新战略研究[D]. 肖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2001-2002年《制冷技术》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