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P在VPN中的应用

RSVP在VPN中的应用

一、RSVP在VPN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明[1](2014)在《DS-TE应用MPLS VPN网络解决时延问题的研究》文中提出多协议标签交换核心之处就是标签概念的引入和应用。多协议标签交换主要有CE、PE、P三部分组成,CE也叫用户边缘路由,主要为用户接入VPN业务,PE也叫服务提供商边缘路由,它与CE直接相连,具有MPLS网络中LER的功能,同时还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虚拟路由转发表,以此实现多个VPN用户的隔离和VPN业务标签的分发。P也叫骨干网核心路由,它具有MPLS网络中LSR的功能,完成快速转发和控制任务。DS-TE技术是区分服务模型和流量工程模型的集合,在区分服务模型中数据分组根据业务等级分为不同的优先级,体现在封装中的TOS字段,由6位二进制数组成,共分为12个级别,最高级别属于网络控制类;最低级别属于尽可能服务类。当MPLSVPN接收到具有区分服务等级的数据包时PE(LER)会将PHB映射成标签中的EXP字段,将12个优先级转化成8个优先级,然后根据不同的优先级选择不同LSP资源。流量工程模型在MPLS VPN中的作用是防止过多同类型或同优先级的转发等价类占用同一个或同几个LSP资源而造成其他一些带宽资源被浪费,MPLS TE所需要使用的功能部件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分组转发、信息分发、路径计算和信令部件。所以,流量工程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VPN网络中的拥塞的情况发生。因此,DS-TE技术是一种既满足了用户的通信需求又能为运营商避免资源浪费情况的双重保障技术。BH算法出发点是解决带宽浪费的问题,所以算法的抢占原则和代价公式都是以带宽的利用率为主。当前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由于光线通信的发展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带宽资源,国内的各大运营商也陆续开始对带宽业务降价促销。所以企业用户的可用的带宽资源已经不再是限制通信服务质量的瓶颈。BH-PREPT算法在避免级联抢占方面有较好的性能,缺点是过多的关注了由于抢占LSP造成带宽浪费的代价而使算法的复杂度和对设备要求提高很多。作者提出改进的BH-PREPT算法即LH-PREPT算法。该算法有着兼顾避免级联抢占和抢占优先级代价最小的特点,在通信网络性能方面主要体现在VPN用户的主要业务的时延有所减少。作者根据当前的VPN业务对通信网络性能的需求对总代价计算公式H(l)进行了简单的修正,将y (l)修改成y2(l)以增加优先级抢占代价在总代价中的比重。为了兼顾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时延特性的提高,算法在带宽资源和LSP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户的通信分组将直接抢占当前的LSP资源以减少时延;当通信资源有限或LSP无法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时,算法会将当前的LSP隧道捆绑使用以增加LSP资源的利用率。最后作者使用OPNET仿真了两种算法的通信场景,在两个场景中的通信节点分别采用LH-PREPT算法策略和BH-PREPT算法策略,然后作者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后得出了新算法在减少通信时延方面有较好的性能结论。

许小华[2](2014)在《IP城域网差别化服务实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MPLS VPN技术在城域网上的广泛部署和使用,该技术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实时语音、在线视频、海量数据以及其他Internet业务的需求。基于MPLS所构建VPN的网络,利用公网路由来传递私网VPN路由并对各VPN业务流量进行有效的隔离,从而为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提供了高效的保证,所以城域网MPLS VPN网络如何提升差别化Qos的服务水平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将对MPLS的Qos区分模型和MPLS流量工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MPLS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着手,介绍了MPLS VPN网络VPNV4路由的传递过程以及MBGP/MPLS VPN的实现技术。其次通过对MPLS VPN的QOS和流量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给出了MPLS VPN网络中MPLS区分服务的实现模型和感知区分服务的流量工程实现的解决方案。最后根据不同的网络应用环境和全网可用带宽资源情况,阶段性的对MPLS DifferServ、MPLS流量工程和DS-TE技术实施部署。依托仿真的网络实验室条件,结合某省运营商的城域网网络建设项目,优化了MPLSVPN网络部署的方案,并从该城域网现有的NGN、VPN、互联网专线业务以及未来即将开展的IPTV等业务的差异化需求为出发点,以用户的最终最优的主观体验为目标,对MPLSDifferServ及感知区分服务的流量工程进行部署。根据现网的实际业务应用,在实验环境中设计了三种MPLS VPN网络Qos的部署场景,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为下一阶段城域网Qos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陈平[3](2013)在《基于MPLS网络的QoS在某特钢企业中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特钢企业通过不断的并购重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在企业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也从单一的数据业务扩展到语音、视频与数据业务并存,不同地域间的生产基地,彼此之间经常需要进行信息传输、语音电话、视频会议等。随着业务数量的增长及业务种类的不断丰富,不同用户的不同业务应用争抢线路带宽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网络中经常会出现拥塞,延迟等问题。保证企业网络中重要数据的稳定传输成为企业网络管理的重点。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结合了第二层的交换和第三层路由的特点,将第二层的交换和第三层的路由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十分简洁的方式完成信息的传送,并且能够满足不同数据业务传输时不同的服务质量需求。本文重点研究了MPLS技术及其QoS问题,结合特钢企业网络的实际需要,讨论了企业网络中的服务质量(QoS)问题,详细的介绍了基于MPLS的企业网络的设计和实现,给出了特钢企业网络中的QOS保证。由于企业网络中所承载的数据不仅仅是业务数据,还有语音、视频等多媒体的重要数据,它们对带宽、延迟、实时性的要求各不相同。为支持具有不同服务需求的语音、视频以及数据等业务,要求企业网络能够区分出不同用户的通信,进而为之保障相应的服务质量。为此采用了服务质量控制技术,如传输调度、分组丢弃等。最后,对QoS的主要设计指标进行局部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特钢企业网络中基于MPLS网络的QoS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廖蓓蕾[4](2012)在《基于MPLS三层VPN的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各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信息交互变得十分重要,为了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公共业务隔离开来,企业开始纷纷组建自己的专用网。在传统的IP上建立VPN网络,一般采用隧道技术转发数据,随着规模的扩大,网络的扩展变得十分困难,使得VPN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数据交换技术—MPLS的出现,为VPN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解决方案。基于MPLS的VPN技术很快在VPN市场脱颖而出,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目前行业VPN应用的主要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在汇聚型以太网交换机平台上设计并实现基于MPLS的三层VPN功能的方案。为此,首先从MPLS的工作原理入手,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在此前提下,研究传统IP VPN所采用的技术,指出其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引出基于MPLS的VPN技术。本文针对三层MPLS VPN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讨论MPLS VPN在实际应用中的解决方案,最后将MPLS VPN与传统IP VPN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总结MPLS VPN的优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在汇聚型以太网交换机上实现三层MPLS VPN的功能需求,提出总体实现方案,将其划分为三大模块:MPLS VPN控制模块、对BGP的扩展模块和数据转发模块,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并最终实现。在交换机系统中集成三层MPLS VPN模块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测试MPLS VPN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案能够成功实现三层MPLS VPN功能。

蒋大勇[5](2012)在《基于MPLS VPN的QOS在山东电信网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基于MPLS的虚拟专用网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MPLS VPN能够利用公众骨干网络广泛而强大的传输能力,降低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的建设成本,极大地提高用户网络运营和管理的灵活性,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对信息传输安全性、实时性、宽频性、方便性的需要,所以受到大型跨地域集团用户的欢迎。随着用户的迅猛增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现有运营商城域网网络中的QoS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业务层面的实际请求中使用标准的协议传送QoS等级,承载层面如何根据业务等级调配合理的网络资源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基于采用MPLS VPN技术组网的山东电信运营商,针对如何在网络中实现QoS能力展开研究。山东电信IP城域网上目前已经拥有上万的大客户互联网专线用户、120万公众宽带用户、NGN约5万VoIP语音用户和部分地市的大客户VPN专线业务。但现有的IP城域网仅能满足基本的互联网业务需求,缺少QoS、MPLS VPN、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策略部署,不能实现业务差异化识别和区分优先级承载,无法满足语音和视频业务的承载质量。本文为适应目前综合业务IP化承载发展需要,详细描述了对现有山东电信IP城域网的优化改造,通过将IP城域网调整为具备综合业务承载能力的高品质、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QoS的IP承载网,以使山东电信IP城域网结构更加合理,可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业务的接入和承载,也为基于IMS的下一代多业务核心承载平台演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舒韵[6](2012)在《MPLS/BGP VPN组播相关协议的研究与改进》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发展和多协议扩展BGP(MP-BGP)的出现,MPLS/BGP VPN技术逐步发展起来并已成为一种主流的第三层VPN技术;与此同时,网络用户对各种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的分布式、多媒体等应用的需求也日益剧增。当需要在MPLS/BGP VPN中实施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的应用,便产生了对MPLS/BGP VPN组播的需求。虽然两类技术在各自的领域已经较为成熟,但在MPLS/BGP VPN上实施组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两种技术的融合进行研究和改进,本文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从MPLS/BGP VPN的实现机制及RSVP-TE P2MP的工作原理入手,研究分析了MPLS/BGP VPN中实施组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工作:1.分析MPLS/BGP VPN组播系统的模型结构需求,对MVPN系统结构框架和各模块之间交互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实现了转发平面的核心路由和接口模块。2.深入研究信令模块RSVP-TE P2MP协议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当前隧道保护和嫁接子LSP方法在MPLS/BGP VPN组播中的局限,随后在现有RSVP-TE P2MP协议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保护和嫁接子LSP方案。其中的保护方案通过定义一种新的RSVP类型,在服务提供商网络边缘路由器上实现节点保护,链路保护及LSP部分保护;利用现有RSVP-TE P2MP协议的对象类型,通过定义新的消息,设计了改进的嫁接方案。3.为对本文提出的RSVP-TE P2MP保护和嫁接方案进行验证,在ubuntu操作系统下通过UNIX网络编程,首先设计并实现了参照RFC4875的RSVP-TE P2MP协议的隧道建立部分,通过在首端PE路由器上发送Path消息,检查沿途路由器接收和发送的Path/Resv消息内容和标签转发表,验证了Path/Resv消息及PE/P路由器处理消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4.在以上基础上分别实现了本文作者提出的保护和嫁接方案,通过分别在PE路由器上发送带保护的Path消息和Join消息(嫁接消息),对沿途路由器接收和发送的Path/Join/Resv消息内容以及标签转发表进行检查,验证了新方案与RSVP-TE P2MP的兼容性和可靠性。

李海华[7](2011)在《BGP MPLS VPN数据转发过程分析》文中指出对BGP MPLS VPN网络的体结构、网络层面中双层标签的功能及双层标签的分发过程进行认真分析。BGP MPLSVPN网络的体结构中的路由器有提供商路由器、提供商边缘路由器、用户边缘路由器三类。一个VPN标签分组内外双层标签分别由扩展BGP协议和标签分发协议提供,内标签标识数据分组发向哪一个服务商边缘路由器及属于哪一个VPN,外层标签建立MPLS骨干网中的标签交换通道。最后给出一个VPN标签分组的转发示例来说明数据分组转发的全过程。

王俊[8](2011)在《基于MPLS的跨域VPN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用网(MPLS VPN: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e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VPN。它在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上应用MPLS技术,简化核心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方式,可以满足多种灵活的业务需求,保证不同业务之间的有效隔离并为不同业务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随着MPLS VPN应用范围的扩展,网络规模的扩充,逐渐出现了不同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之间(跨运营商或者地区)开通MPLS VPN的需求,也就推动了跨域MPLS VPN的研究。本文针对MPLS VPN的跨域实现方案,MPLS VPN的CoS穿透以及其QoS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IP QoS实现模型和MPLS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MPLS QoS的实现。其次,分析了基于RFC2547的三层MPLS VPN的实现原理,并从多个方面将其与传统VPN进行比较,同时对MPLS VPN跨域的三种实现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并从安全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进行对比。最后,针对跨域MPLS VPN中如何实现CoS穿透性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选择合适的仿真平台对该方案进行测试;同时对跨域MPLS VPN和IPSec VPN的QoS性能进行测试,并对两者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MPLS VPN技术被各大运营商作为网间互联及发展大客户的首选工具,本文对跨域MPLS VPN的实现技术进行研究,并在仿真平台上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为跨域MPLS VPN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熊思[9](2011)在《虚拟专用网的组播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使用点到多点传输方式的组播技术得到了发展,在IPTV、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多媒体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与此同时,虚拟专用网(VPN)因为在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受到了企业用户的青睐。随着VPN应用的多样化,在VPN中开展组播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虽然组播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BGP/MPLS VPN也得到了部署,目前VPN中的组播方案仍然是当前IETF组织的一大研究热点。加上用户对跨域、外联网接入、高可用性等应用提出了明确的需求,本文对VPN中的组播技术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IP组播和BGP/MPLS VPN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机制出发,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的工作:1.研究了组播VPN当前存在的两种典型方案(Rosen方案和NG MVPN方案)的原理和机制,分析了两种方案在可扩展性、安全性、灵活性等方面的性能特点,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对比。2.分析了组播VPN实现外联网接入的困难和挑战,并且基于广泛使用的Rosen方案,设计了一种组播VPN实现外联网接入的方法。该方法将组播虚拟专用网间的互联转化为骨干网边缘设备上不同组播虚拟路由转发实例间的互联。设计了PIM的RPF流程和数据的转发流程,并在某公司的路由器平台上进行开发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影响原有组播业务的基础上,接收者能够接收其他VPN的组播流,实现了组播VPN的外联网接入。3.对网络中关键节点的组播高可用性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高可用组播路由器重启的方法,该方法对组播路由协议PIM-SM进行了扩展,增加了两种协议报文和两种定时器。路由器发生重启后,会借助邻居路由器和备份的转发信息迅速恢复其控制平面的组播状态。分析表明,该方法能使组播状态恢复所需的时间从分钟级降低为秒级,提高了路由器的可用性,减少了设备重启对组播业务造成的影响。

朱珊珊[10](2010)在《宁夏电信城域网MPLS VPN的规划》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网络,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发展,客户分布日益广泛,合作伙伴增多,移动办公人员也随之剧增。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网的运行模式也有了新的概念。传统企业网基子固定地点的专线连接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远程办公室、公司各分支机构、公司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公司与客户之间都可能要建立连接通道以进行信息传送。MPLS以及MPLS VPN是能够满足新一代专用网络业务的解决方案的技术,在MPLS/IP公共网络上提供VPN业务受到运营商和客户两方面的业务驱动。运营商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VPN业务提供新的、差异化的服务和向企业网市场渗透实现业务增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合一、灵活的带宽复用和提高扩容效率来降低运维成本,而对于企业客户,通过公共网络提供商组建私有网络,可以加快网络的建设,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带宽扩展也很便利,还大大简化了网络运维的复杂性。相对于传统的VPN技术来说,MPLS VPN可以实现底层标签自动的分配,在业务的提供上比传统的VPN技术更廉价,更快速。同时MPLS VPN可以充分的利用MPLS技术的一些先进的特性,更容易实现跨运营商骨干网服务质量的保证。MPLS VPN还可以向客户提供传统基于路由技术VPN无法提供的业务种类,比如像支持VPN地址空间复用。MPLS VPN将成为构建VPN网络的主流技技术。具体到MPLSVPN的实现方式,根据运营商边界设备PE是否参与客户的路由,运营商在建立基于IP/MPLS的VPN时有两种选择:第三层的解决方案,通常称作是L3 MPLS VPN。第二层的解决方案,通常称作是L2 MPLS VPN。MPLS VPN便于实现三网合一,即在同一网络平台上实现基于IP的数据、语音和视频的远程通信,代表了VPN的发展方向。MPLSVPN能够利用公用骨干网络强大的传输能力,降低企业内部网络Internet的建设成本,极大地提高用户网络运营和管理的灵活性,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对信息传输安全性、实时性、宽频带和方便性的需要。本文首先介绍了VPN的产生背景,对VPN的体系结构和几种类型的VPN作了详细的阐述;其次介绍了MPLS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应用分别讲解了L2 MPLS VPN和L3 MPLS VPN的工作过程和二者之间的对比,然后介绍的是根据MPLS及VPN原理设计出的宁夏电信实际MPLS VPN的应用组网方式,最后介绍了MPLS VPN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全文通过对VPN原理和MPLS原理的深入研究设计出的宁夏地区VPN网络,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了大用户要求依托公网传递私有数据建立局域网络的问题,从而加快了网络的建设,降低了网络建设的成本,安全可靠,大大简化了网络运维的复杂性。

二、RSVP在VPN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SVP在VPN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DS-TE应用MPLS VPN网络解决时延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
第2章 MPLS VPN 技术原理
    2.1 MPLS 技术概念与原理
        2.1.1 MPLS 的核心技术
        2.1.2 MPLS 的工作过程
    2.2 MPLS VPN 概念与相关技术
        2.2.1 MPLS VPN 转发过程
        2.2.2 MPLS 对 VPN 的 QoS 支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 MPLS 的 VPN 网络的 QoS 解决方案
    3.1 DiffServ 模型与 MPLS 相结合保证 VPN 网络 QoS
    3.2 DS-TE 与 MPLS 相结合保证 VPN 网络 QoS
        3.2.1 MPLS 流量工程
        3.2.2 区分服务感知的流量工程(DS-TE)
        3.2.3 基于 DS-TE 的 MPLS VPN 的网络模型
        3.2.4 当前 DS-TE 在 VPN 中应用的主要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 DS-TE 的 MPLS VPN的 LSP 抢占算法的研究
    4.1 LSP 的抢占规则
        4.1.1 抢占实施前提
        4.1.2 抢占目标函数
    4.2 基于 DS-TE 的 MPLS VPN 的 BH-PREPT 抢占算法
    4.3 基于 DS-TE 的 MPLS VPN 的新抢占算法的研究
        4.3.1 背景讨论
        4.3.2 算法的核心思想
        4.3.3 LH-PREPT 算法模型
    4.4 网络模型设计与仿真的研究
        4.4.1 实验环境设置
        4.4.2 网络拓扑设计
        4.4.3 网络参数配置
        4.4.4 两个仿真场景的设计
        4.4.5 仿真结果对比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IP城域网差别化服务实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整体结构及各章内容简介
第二章 IP城域网相关技术原理分析
    2.1 MPLS技术
        2.1.1 MPLS基本概述
        2.1.2 MPLS体系结构
        2.1.3 MPLS工作过程
    2.2 BGP/MPLS VPN技术
        2.2.1 VPN技术概况
        2.2.2 BGP/MPLS VPN网络结构
        2.2.3 MPLS VPN基本原理
    2.3 服务质量(Qos)应用模型
        2.3.1 集成服务模型
        2.3.2 DifferServ区分服务模型
        2.3.3 多协议标签的Qos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P城域网差别化服务实现技术
    3.1 MPLS DifferServ提供的差别化服务保证
        3.1.1 MPLS DifferServ应用模型
        3.1.2 MPLS DifferServ工作流程
    3.2 MPLS流量工程
        3.2.1 MPLS TE技术的实现
        3.2.2 MPLS-TE实现QoS保证
    3.3 区分服务感知的流量工程
        3.3.1 DS-TE相关概念
        3.3.2 DS-TE带宽约束模型
        3.3.3 DS-TE抢占机制
        3.3.4 DS-TE技术的实现
        3.3.5 DS-TE实现差别化服务的应用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差别化服务在某省城域网中的应用
    4.1 IP城域网的网络架构
        4.1.1 IP城域网的路由设计
        4.1.2 IP城域网的BGP设计
        4.1.3 BGP/MPLS VPN网络的优化
    4.2 IP城域网的的业务模型
    4.3 城域网各业务模型的差别化服务实现
        4.3.1 差别化服务设计思路
        4.3.2 MPLS DifferServ在PE端的应用
        4.3.3 大客户VPN业务的MPLS流量工程应用
        4.3.4 DS-TE实现最小带宽的保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实验环境下对差别化服务的性能测试
    5.1 仿真实验环境设计
    5.2 仿真网络的设计
        5.2.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5.2.2 各VPN业务的Qos策略设计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MPLS网络的QoS在某特钢企业中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MPLS技术与QoS技术
    2.1 MPLS技术
        2.1.1 MPLS概述
        2.1.2 MPLS网络结构
        2.1.3 MPLS工作原理
        2.1.4 MPLS技术的核心
    2.2 QoS概述
        2.2.1 QoS基本工作机制
        2.2.2 QoS的关键指标
        2.2.3 QoS的IntServ模型
        2.2.4 QoS的DiffServ模型
    2.3 小结
第3章 企业的MPLS VPN和QoS设计
    3.1 特钢企业网络现状分析
        3.1.1 特钢企业网络特点
        3.1.2 特钢企业的网络需求
        3.1.3 特钢企业网络的总体规划
    3.2 企业网络MPLS VPN设计
        3.2.1 企业网络MPLS VPN结构设计
        3.2.2 MPLS VPN的QoS模型
        3.2.3 企业网络MPLS VPN的数据转发设计
    3.3 企业网络的QoS设计
        3.3.1 企业网络的QoS总体设计
        3.3.2 MPLS对DiffServ的支持
        3.3.3 数据的分类和标记
        3.3.4 DiffServ实施策略
    3.4 小结
第4章 企业的MPLS VPN和QoS实现
    4.1 MPLS VPN实施方案
        4.1.1 网络拓扑结构
        4.1.2 设备选择
        4.1.3 MPLS VPN的配置
    4.2 QoS实施方案
        4.2.1 QoS的实现过程
        4.2.2 核心层的QoS配置
        4.2.3 汇聚层的配置
        4.2.4 接入层的配置
    4.3 小结
第5章 企业网络系统测试
    5.1 测试目的
    5.2 测试内容及方法
    5.3 测试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MPLS三层VPN的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内容章节安排
第2章 MPLS 技术研究
    2.1 MPLS 技术原理
        2.2.1 MPLS 技术简介
        2.2.2 MPLS 工作原理
    2.2 MPLS 技术应用
        2.2.1 MPLS 的 QoS 保证
        2.2.2 MPLS 流量工程
        2.2.3 MPLS 在 VPN 中的应用
    2.3 MPLS 技术优势
第3章 三层 MPLS VPN 技术研究
    3.1 VPN 技术
        3.1.1 VPN 关键技术
        3.1.2 VPN 技术特点
    3.2 三层 MPLS VPN 技术原理
        3.2.1 MPLS VPN 网络结构
        3.2.2 MPLS VPN 关键技术
        3.2.3 MPLS VPN 工作流程
    3.3 MPLS VPN 应用解决方案
        3.3.1 分层 VPN
        3.3.2 VPN 嵌套
        3.3.3 跨域 MPLS VPN 解决方案
    3.4 MPLS VPN 特性分析
第4章 MPLS VPN 网络功能设计与实现
    4.1 需求分析
        4.1.1 业务需求分析
        4.1.2 功能需求分析
    4.2 总体实现方案设计
    4.3 MPLS VPN 模块设计
        4.3.1 接口设计
        4.3.2 VPN MIB 表
        4.3.3 VPN 管理模块
        4.3.4 VPN 路由更新
    4.4 MP-BGP 模块设计
        4.4.1 接口设计
        4.4.2 邻居管理
        4.4.3 更新消息处理
        4.4.4 路由策略
        4.4.5 路由发布
    4.5 数据转发模块设计
        4.5.1 硬件表项
        4.5.2 数据转发流程
第5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网络的组建
    5.2 实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5.2.1 功能测试
        5.2.2 性能测试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5)基于MPLS VPN的QOS在山东电信网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本人工作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MPLS VPN的背景技术介绍
    2.1 MPLS简介
        2.1.1 MPLS工作的基本模式
        2.1.2 MPLS VPN的网络结构
    2.2 三层MPLS VPN技术
        2.2.1 基于MPLS的VPN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2.2.2 BGP/MPLS VPN中几个重要概念
        2.2.3 BGP/MPLS VPN的体系结构
        2.2.4 三层MPLS VPN技术的优势
    2.3 二层MPLS VPN技术
        2.3.1 Martini MPLS L2VPN
        2.3.2 Kompella MPLS L2VPN
        2.3.3 CCC方式的L2VPN
        2.3.4 基于MPLS的二层VPN特点
第三章 IP QoS技术
    3.1 QoS的引入
    3.2 服务质量控制技术
    3.3 综合服务(IntServ)体系模型
        3.3.1 IntServ模型
        3.3.2 服务资源预留协议(RSVP)
    3.4 区分服务Diffserv体系模型
        3.4.1 Diffserv概述
        3.4.2 Diffserv的体系结构
        3.4.3 Diffserv的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电信基于MPLS的VPN网络设计
    4.1 概述
    4.2 山东电信网络需求
    4.3 基于MPLS的VPN网络设计
    4.4 山东电信城域网VPN部署
        4.4.1 MPLS、LDP规划
        4.4.2 MP-IBGP与VRR规划
        4.4.3 跨域VPN规划
        4.4.4 RD和RT规划
第五章 山东电信基于MPLS VPN的QoS设计
    5.1 山东电信IP城域网QoS等级标准
    5.2 山东电信IP城域网QoS部署带宽规划
    5.3 山东电信城域网QoS部署原则和保障策略
    5.4 城域网CR设备QoS部署
    5.5 城域网SR和BRAS设备QoS部署策略
        5.5.1 部署策略
        5.5.2 配置说明
第六章 基于MPLS VPN的QoS部署配置实现与测试
    6.1 VPN部分的配置实现
        6.1.1 MPLS、LDP配置模版
        6.1.2 VPN配置规范与模版
        6.1.3 MP-BGP配置模版
    6.2 QoS部分的配置实现
        6.2.1 IP城域网CR设备的配置模板
        6.2.2 IP城域网BAS设备的配置模板
        6.2.3 IP城域网SR设备的配置模板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MPLS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6)MPLS/BGP VPN组播相关协议的研究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MPLS/BGP VPN组播框架研究
    2.1 MPLS/BGP VPN相关知识
        2.1.1 VPN技术
        2.1.2 MPLS技术
        2.1.2.1 MPLS术语
        2.1.2.2 MPLS TE体系结构
        2.1.3 BGP技术
        2.1.4 MPLS/BGP VPN
        2.1.4.1 MPLS VPN模型
        2.1.4.2 在MPLS/BGP VPN中的路由传播
        2.1.4.3 MPLS/BGP VPN网络中的报文转发
    2.2 MVPN系统需求
        2.2.1 MVPN
        2.2.1.1 组播分发树
        2.2.2 BGP的两种主要功能
        2.2.3 PSMI
        2.2.3.1 不同种类的PMSI
        2.2.3.2 P隧道实例化PMSI
        2.2.4 MVPN小结
第三章 MVPN系统框架设计与转发平面实现
    3.1 系统框架与各模块
    3.2 转发平面实现方式
        3.2.1 MVRF实现方式
        3.2.2 PMSI实现方式
        3.2.3 转发平面流程设计
    3.3 系统验证
        3.3.1 验证拓扑
        3.3.2 验证实例
        3.3.3 验证结果
第四章 RSVP-TE P2MP研究与设计
    4.1 RSVP(资源预留协议)
        4.1.1 RSVP P2MP消息类型
        4.1.2 RSVP P2MP重要对象
        4.1.3 组播分发树编码
        4.1.4 RSVP-TE P2MP信令模型
    4.2 RSVP-TE P2MP设计
        4.2.1 PE/P路由器设计
        4.2.1.1 控制平面相关数据设计
        4.2.1.2 转发平面相关数据设计
        4.2.1.3 RSVP-TE P2MP消息设计
        4.2.1.4 RSVP-TE P2MP相关流程设计
    4.3 RSVP-TE P2MP验证
第五章 隧道保护机制研究与改进
    5.1 MPLS-TE保护
        5.1.1 路径保护
        5.1.2 局部保护
        5.1.2.1 局部保护术语
        5.1.2.2 对标签栈的需要
        5.1.2.3 链路保护
        5.1.2.4 结点保护
        5.1.2.5 局部保护的局限
    5.2 一种新的保护方案
        5.2.1 PE/P路由器设计
        5.2.1.1 控制平面相关数据设计
        5.2.1.2 转发平面相关数据设计
        5.2.1.3 RSVP-TE P2MP保护消息设计
        5.2.1.4 RSVP-TE P2MP相关流程设计
    5.3 RSVP-TE P2MP保护机制验证
        5.3.1 链路保护
        5.3.2 结点保护
        5.3.3 部分保护
        5.3.4 新保护方案验证结论
第六章 RSVP-TE P2MP嫁接子LSP研究与改进
    6.1 概述
        6.1.1 全状态更新
        6.1.1.1 全状态更新在MVPN的不足
        6.1.2 增量更新
        6.1.2.1 增量更新在MVPN的局限
    6.2 一种新的嫁接方案
        6.2.1 嫁接方案简介
        6.2.2 PE/P路由器设计
        6.2.2.1 控制平面相关数据设计
        6.2.2.2 RSVP-TE P2MP嫁接消息设计
        6.2.2.3 RSVP-TE P2MP嫁接相关流程设计
    6.3 RSVP-TE P2MP嫁接子LSP方案验证
        6.3.1 RSVP-TE P2MP嫁接子LSP方案验证实例
        6.3.2 嫁接结论
第七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BGP MPLS VPN数据转发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2 BGP MPLS VPN网络结构
    2.1 网络构件
    2.2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 虚拟路由器 (VRF, VPN Routing Forwarding) 。
        第二, 路由目标 (RT, Route Target) 。
        第三, 路由区分符 (RD) 。
3 控制层面
    3.1 双层标签的功能
    3.2 外层标签分发采用LDP协议
    3.3 用扩展BGP协议分发内层标签
4 数据转发过程
5 结束语

(8)基于MPLS的跨域VPN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IP QoS
    2.1 网络服务质量的定义
    2.2 CoS 概念
    2.3 实现IP QoS 的机制
        2.3.1 综合服务模型
        2.3.2 区分服务模型
第三章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原理
    3.1 MPLS 概念介绍
    3.2 MPLS 体系结构
        3.2.1 MPLS 节点结构
        3.2.2 MPLS 网络结构
    3.3 标签发布协议
        3.3.1 LDP 基本概念
        3.3.2 LDP 消息类型
        3.3.3 LDP 会话协商过程
        3.3.4 LDP 环路检测
    3.4 LSP 的建立
        3.4.1 标签发布和控制
        3.4.2 LSP 的建立过程
        3.4.3 LSP 的嵌套
    3.5 MPLS 转发
        3.5.1 MPLS 转发过程
        3.5.2 倒数第二跳弹出
    3.6 MPLS QoS 的实现
        3.6.1 基于综合服务的MPLS QoS
        3.6.2 基于区分服务的MPLS QoS
第四章 MPLS VPN 技术
    4.1 VPN 概述
    4.2 基于MPLS 的VPN
        4.2.1 MPLS VPN 网络相关概念介绍
        4.2.2 MPLS VPN 体系结构
    4.3 MPLS VPN 与传统专网的比较
第五章 跨域的MPLS VPN
    5.1 VRF-VRF 方案
    5.2 MP-EBGP
    5.3 MultiHop MP-EBGP Between RRs
    5.4 三种跨域互联方案对比
第六章 跨域MPLS VPN 的CoS 穿透性测试
    6.1 CoS 穿透性问题的提出
    6.2 CoS 穿透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6.3 测试平台的构建
        6.3.1 OPTION B/C 跨域方案CoS 穿透性测试平台构建
        6.3.2 OPTION A 跨域方案 CoS 穿透性测试平台构建
    6.4 CoS 穿透性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6.4.1 OPTION B/C 跨域方案 CoS 穿透性测试及结果分析
        6.4.2 OPTION A 跨域方案 CoS 穿透性测试及结果分析
第七章 跨域 MPLS VPN 的 QoS 性能测试
    7.1 测试平台的选择
    7.2 测试平台的构建
    7.3 QoS 性能测试及测试结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虚拟专用网的组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VPN 的组播方案
        1.2.2 当前研究热点
        1.2.3 高可用组播技术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文章结构和主要章节内容
第二章 组播和虚拟专用网综述
    2.1 组播概述
        2.1.1 组播分布树
        2.1.2 组播协议
        2.1.2.1 PIM-SM 相关术语
        2.1.2.2 PIM-SM 消息类型
        2.1.2.3 PIM-SM 路由信息表
        2.1.2.4 组播分布树的建立
        2.1.2.5 PIM-SSM 协议
        2.1.3 组播报文的转发
    2.2 BGP/MPLS VPN 概述
        2.2.1 VPN
        2.2.2 MPLS
        2.2.2.1 MPLS 对VPN 的意义
        2.2.2.2 MPLS 的实现
        2.2.3 BGP
        2.2.3.1 BGP 对VPN 的意义
        2.2.3.2 BGP 协议基本操作
        2.2.3.3 BGP 扩展团体属性
        2.2.3.4 BGP 多协议扩展
        2.2.4 BGP/MPLS VPN
        2.2.4.1 路由发布
        2.2.4.2 数据转发
第三章 组播虚拟专用网方案的研究
    3.1 可扩性和最优性分析
    3.2 ROSEN 方案
        3.2.1 总体方案概述
        3.2.2 控制平面:PIM
        3.2.2.1 PE 的自动发现
        3.2.2.2 default MDT
        3.2.2.3 data MDT
        3.2.3 方案性能分析
    3.3 NG MVPN 方案
        3.3.1 总体方案概述
        3.3.2 控制平面:扩展的MP-BGP
        3.3.2.1 PE 的自动发现
        3.3.2.2 C 网络组播路由的分发
        3.3.2.3 VPN 数据流和组播隧道的绑定
        3.3.3 方案性能分析
    3.4 方案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播虚拟专用网间互联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4.1 实现原理
        4.1.1 问题分析
        4.1.2 解决方案
    4.2 详细设计
        4.2.1 模块分析
        4.2.2 控制平面
        4.2.2.1 数据结构设计
        4.2.2.2 中间MVRF 选择
        4.2.2.3 外联网接口的创建
        4.2.2.4 RPF 过程
        4.2.2.5 成员加入
        4.2.3 转发层面
        4.2.3.1 数据结构设计
        4.2.3.2 数据转发
    4.3 功能测试
        4.3.1 测试环境
        4.3.2 测试方案
        4.3.3 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可用组播技术的研究
    5.1 研究背景
        5.1.1 ForCES 路由器架构
        5.1.2 组播高可用性分析
    5.2 详细设计
        5.2.1 设计原理
        5.2.1.1 RR 模块
        5.2.1.2 HR 模块
    5.3 性能分析
        5.3.1 协议状态的恢复
        5.3.2 控制转发状态同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宁夏电信城域网MPLS VPN的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作者的主要工作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MPLS VPN关键技术及分析
    2.1 MPLS简介
        2.1.1 MPLS工作的基本模式
        2.1.2 MPLS VPN的网络结构
    2.2 三层MPLS VPN技术
        2.2.1 基于MPLS的VPN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2.2.2 BGP/MPLS VPN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2.2.3 BGP/MPLS VPN的体系结构
    2.3 二层MPLS VPN技术
        2.3.1 Kompella MPLS L2 VPN
        2.3.2 Martini MPLS L2 VPN
        2.3.3 基于MPLS的二层VPN特点
    2.4 三层VPN和二层VPN技术比较
    2.5 IP QoS协议及体系结构
        2.5.1. IntServ模型
        2.5.2. DiffServ模型
第三章 宁夏电信IP城域网优化总体设计
    3.1 总体设计原则
        3.1.1 可靠性
        3.1.2 扩展性
        3.1.3 一致性
        3.1.4 开放性
        3.1.5 安全性
        3.1.6 先进性
        3.1.7 可管理性
    3.2 现状分析
        3.2.1 宁夏电信骨干现状
        3.2.2 存在的问题简述
    3.3 优化设计思路
        3.3.1 网络结构设计
        3.3.2 工程全网拓扑设计
        3.3.3 节点设计
第四章 宁夏电信MPLS VPN承载设计
    4.1 三层VPN实施概要
        4.1.1 VPN标示规范
        4.1.2 三层VPN的PE部署
        4.1.3 VPN RR设置
        4.1.4 PE与CE的协议选择
        4.1.5 VPN路由设计
    4.2 二层VPN实施概要
        4.2.1 VPLS节点设计示例
        4.2.2 VPN标示规范
    4.3 MPLS TE设置
        4.3.1 节点MPLS TE/FRR实施概要
        4.3.2 主备LSP设计
    4.4 测试结果
第五章 MPLS VPN业务承载实现设计
    5.1 三层VPN业务
        5.1.1 域内三层MPLS VPN业务开通
        5.1.2 跨域三层MPLS VPN业务开通
    5.2 二层VPN VPLS业务
        5.2.1 VPLS专线业务开通
        5.2.2 二层VPN VLL业务规划
        5.2.3 点对点VLL业务开通
    5.3 QoS设计
        5.3.1 QoS策略基本原则
        5.3.2 QoS实施
        5.3.3 QOS等级规划
        5.3.4 QOS部署概要
    5.4 测试结果
第六章 论文总结及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6.1 全文总结
    6.2 MPLS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
致谢

四、RSVP在VPN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DS-TE应用MPLS VPN网络解决时延问题的研究[D]. 李金明. 吉林大学, 2014(10)
  • [2]IP城域网差别化服务实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许小华. 西北大学, 2014(09)
  • [3]基于MPLS网络的QoS在某特钢企业中的设计与实现[D]. 陈平. 东北大学, 2013(07)
  • [4]基于MPLS三层VPN的技术研究与实现[D]. 廖蓓蕾.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2(04)
  • [5]基于MPLS VPN的QOS在山东电信网中的研究与应用[D]. 蒋大勇.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1)
  • [6]MPLS/BGP VPN组播相关协议的研究与改进[D]. 王舒韵.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7]BGP MPLS VPN数据转发过程分析[J]. 李海华.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06)
  • [8]基于MPLS的跨域VPN研究[D]. 王俊. 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9]虚拟专用网的组播技术研究[D]. 熊思.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10]宁夏电信城域网MPLS VPN的规划[D]. 朱珊珊.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RSVP在VPN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