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

元素化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

一、元素化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王峰,闫春燕,伊文涛,马杰[1](2022)在《建构学习仪式感 提升学习主动性——以元素化学学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结合元素化学课程特色和当代大学生心理性格特征,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素养能力为重点,构建元素代言人、身边的化学(现象、实验)、翻转课堂等一系列课内外学习活动,以学习活动的仪式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塑造愉悦学习的情境,克服焦虑厌学的情绪,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以学科育人的思想贯穿课程始终,营造有形有实、充满活力的元素化学课堂。

郑兴芳,李东娇,姜晓蕾,陈爱霞[2](2021)在《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学的教学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元素化学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元素化学内容繁杂,知识点多。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好地掌握元素化学的内容,本文对元素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从元素化学与化学原理的结合、元素化学内容的专题总结、元素化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突出生活实例与元素化学的联系、融入最新科研成果等五个方面入手,对元素化学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

何建刚,乔雪玲[3](2021)在《新时代下对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几点思考——以《稀土元素化学》课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稀土元素化学课程为例,结合当下"线上+线下"教学环境,对新时代下本科生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几点思考,具体包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发掘多渠道互动方式;改变传统考核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了实践探索,实施效果令人满意。

李布和[4](2021)在《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建构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活处处是化学,化学学科是学生了解身边的物质的金钥匙。高中化学不仅是对初中化学的深化,它更是有自身的规律体系。在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化学学科五核心素养,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因此,在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内容教学中,重视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建构化学核心观念的是非常必要的。化学观念中有物质观、微粒观、元素观、结构观、分类观、转化观、守恒观和科学价值观等八大基本观念,其中,分类观、转化观、守恒观对于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中起关键作用。当学生认识到八大基本观念并掌握化学物质间的变化规律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并把学到的规律应用于实践,强化已知的化学规律。本文首先查阅了大量与“化学观念”、“元素化合物观念建构”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文献了解到“化学观念建构”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的内容及意义,并对观念、化学基本观念和“元素化学观念图”分别进行了概念界定;针对元素化学内容进行设计了“钠元素化学观念图”、“铝元素化学观念图”和“铁元素化学观念图”,并运用到了实际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对非金属元素C和金属元素Ca进行了转化规律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转化规律是不同的,从而对钠、铝、铁几种金属的教学设计做铺垫;通过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做习题、推导未学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期中、期末化学成绩的对比等对实验班进行了教学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元素化学教学中运用“元素化学观念图”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及学习效率,进一步完善学生头脑中观念框架的构建,有利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亢洋[5](2021)在《高中化学教师教科书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2019版)在最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中已经广泛使用。那么化学教师是怎样使用该教科书的?哪些因素影响教师们的使用?本研究建立了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水平分类体系,编制了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访谈提纲,开展半结构化访谈,结合扎根理论,提取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因素。首先,搜集与述评教科书使用情况、应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明确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汇总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水平分类标准,建立了使用、调整、取代、创造、省略的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水平分类体系。其次,以建立的水平分类体系为框架,结合六位高中化学教师2019年济宁市教学能手比赛的教学视频,划分六位教师教学行为所属的教科书使用情况,编制了高中化学教师使用教科书情况及影响因素的访谈提纲。然后,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开展实测:对教学视频中的六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多角度深入了解教师对新版教科书使用的看法。接着,对访谈音频进行文字转录,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转录稿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提取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教师教科书的使用及教科书编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教科书的使用方式存在使用、调整、取代、创造、省略五种情况。(2)教师、教科书、课程资源、学生、情境因素共同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其中教师本身是影响教科书使用的最重要因素。研究的创新点:(1)编制的化学新教科书使用访谈提纲,为评量化学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新工具;(2)提出的教师使用教科书影响因素的结论,为教师更好地使用教科书提供了新依据。

陈凌文[6](2021)在《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基本理念作为育人主旨之一。作为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教学素材,教材承载着国家课程的内容和理念,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和践行国家育人理念时均以其作为重要参考资料,其重要性与课程标准不相上下。在全新的育人理念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了《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鉴于全国仅有部分地区因启动了新高考改革而改用新版本教材,其余地区尚未改用或刚刚改用新版本教材,值此新旧教材交替之际,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2004年版和2019年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改革方向,内化核心素养育人内涵,以期为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旧教材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教材的编撰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而设置的这一基本事实,通过对比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相关内容,了解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变化对于教材可能带来的影响,明确教材比较的方向。首先,从宏观角度比较新旧教材在内容排版、内容选择和内容结构层面的差异,再者,站在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微观角度,深入对比新旧教材在科学探究、化学实验、化学史和CTSE教育内容的具体呈现情况,以上即本文的主要部分。为保证研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并坚持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访谈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展开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和云南省高一、高二两个分别采用新旧教材的不同年级高中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一线教师对新旧教材的认识,以及高中生对自己所学教材的感受,综合二者的认识和看法,对静态教材对比研究进行补充。最后,总结新旧教材在宏观结构和微观细节呈现的具体差异,根据新教材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客观优势,提出新教材使用的些许建议。新教材内容版式设计更加新颖,图表内容更加清晰,数据更贴近时代;内容知识体系安排合理,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进阶和认知思维逻辑,有力地分散了必修内容的难点;教材所包含的教学栏目更加丰富,许多栏目极富探究性和开放性。新教材科学探究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实验要求更高、更明确,切实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基本技能;化学史和CTSE教育内容选材更加广泛,格外注重体现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全方位融合发展高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旧教材存在难点集中,实验和探究活动偏少,版面和内容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容易造成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知识掌握,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上手等现象;新教材在排版和内容安排上的调整,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学生使用时获取知识的效率更高,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新教材在有效分散难点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栏目的使用和教学内容安排及要求的变动,仍需要一线教师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根据上述对比研究和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在必修课程阶段,本文提出以下新教材使用时的教学建议:一是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学活动,时刻围绕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二是注重学生科学思维与方法的构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三是塑造“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四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实验和探究育人功能。

乔婉婷[7](2021)在《职前化学教师PCK向课堂实践的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课改的层层深入,素质教育发展到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PCK),是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体现。它包含了多个领域的知识,是教师对知识的认知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关键。教师的PCK思维模型向课堂实践的转化是教师能否达成有效教学,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职前教师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其教师素养的培养对未来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因而关注职前化学教师PCK思维模型在课堂实践中的转化,对帮助职前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多种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武汉市某部属师范院校两位大三化学师范生,以“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为研究载体,收集了两位职前化学教师在《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课程中五次微格课的教学设计文本、反思文本、概念图、三线表、《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课程的微课录像以及课后反思性访谈作为研究其PCK水平和转化及影响因素的数据材料。通过系统整理国内外权威文献后,选择Park的五角大楼模型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筛选出合适的PCK分析框架和评价量表。从职前化学教师的PCK思维模型及课堂教学PCK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两位职前化学教师PCK思维模型与课堂教学PCK的差异,归纳其PCK思维模型向课堂实践转化的特点。并通过五次微格课程的进阶分析,探查影响职前化学教师PCK思维模型向课堂PCK的转化的因素,为职前化学教师的培养提出建议。通过研究发现,两位职前化学教师的PCK思维模型与课堂教学PCK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PCK各维度的发展并不均衡。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职前化学教师PCK的转化特点如下:(1)科学教学取向转化缓慢。两位职前化学教师的PCK思维模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教学取向(OTS)水平,但教学行动力弱,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策略与表征知识(KISR)与科学课程知识(KSC)难以整合,转化水平较低。职前化学教师的教学处在模仿阶段,对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并没有深入地理解,教学策略与化学学科知识无法很好地融合,转化水平较低;(3)科学学习评价知识转化水平偏低。在教学设计中,两位职前教师都提出了丰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维度,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并没有实施;(4)潜在的学生科学理解的知识,无法很好地进行转化。影响职前化学教师PCK转化的因素有:(1)科学教学取向;(2)教学反思;(3)学科教学知识;(4)化学学科知识;(5)教师的指导;(6)对学生的看法;(7)同伴协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在职化学教师PCK向课堂实践的转化,对职前化学教师关注较少。本文则是针对职前化学教师PCK的转化进行的研究,并为促进职前教师PCK向课堂实践转化水平的提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2)国内外针对化学教师PCK转化的研究,多是基于教师已有的PCK现状,没有关注到教师PCK转化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是不断成长的。本研究则通过对职前化学教师在一个学期中不同阶段的PCK与教学实践的分析,不仅研究其PCK的转化,同时关注职前化学教师PCK与教学实践的成长。

杨敏[8](2021)在《深度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视频分析》文中认为“核心素养”作为当下教育界的时代热词,受到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视。培育核心素养成为了化学教育的热点,而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又需要深度教学。那么,何为深度教学?中学化学深度教学又是什么样的?广大一线教师又如何判断,从哪些角度去判断自身的教学是属于人们常道的“灌输式”教学(浅层教学)还是倾向于深度教学,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对教学进行改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深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目前少有基于深度教学理念对教师现有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和反思的研究,深度教学在化学学科中的研究也较少。教师的教学经验主要来自课堂,每一堂课都是由一个个的课堂教学行为组成,有必要基于深度教学理念构建以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具体行为作为参考依据来判断课堂教学倾向于深度还是浅层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深浅倾向分析体系,分析教师课堂教学的深浅倾向及在教学行为上的具体表现。本研究基于反思性发展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文献梳理,论述了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说明了深度教学的内涵、知识观、教师观、学生观、实践价值与实现策略,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其他研究者有关深度教学与浅层教学的研究,从教学目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五个维度将深度教学与浅层教学进行了差异性比对,增进人们对深度教学的认识;本研究还结合国内多位研究者对化学学科内涵、价值、化学育人价值实现途径等多方面的研究,又对中学化学深度教学与中学化学浅层教学进行了差异性比对,解答了何为中学化学深度教学这一问题。然后,本研究参照以往研究者借助视频分析工具对课堂师生互动行为进行编码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以Nvivo12为视频分析工具、以中学化学深度教学除教学目的以外的四个维度作为分析角度、以师生互动行为比率作为分析变量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深浅倾向分析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按照上文所述的操作办法,对四节优质课与四节常态课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优质课整体上倾向于深度,常态课整体上倾向于浅层的结论,并从具体课堂教学行为的采用、教学理念转化的前提和反思研究的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深化课堂,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建议。

朱万强,方程,李军旗,赵华俊[9](2020)在《元素化学教学的思考:我们在教学中还缺少了哪些不该缺少的内容》文中认为针对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可能被教师忽略的一些环节,如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辩证思维、激发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并进行了讨论。

杨钦莲[10](2020)在《基于知识分类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以高中化学必修一为例》文中提出经查阅文献可知,基于知识分类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数量比较多,但很多文献都是围绕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展开的。有部分文献重理论,缺少教学的验证。故本论文根据化学内在逻辑关系对化学必修一的知识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化学概念性知识、原理知识、元素化学知识和实验化学知识,设计相关的案例并在教学中实施,试图能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基于知识分类理念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建构不同知识类型的学习模型。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灵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POE策略性、问题驱动策略、假设法等,侧重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论文重点的研究内容是探讨化学概念性知识、原理知识、元素化学知识和实验化学知识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并设计了相关的教学案例。化学概念性知识大多数比较抽象,具有静态性、从属关系等,故可采用课前查阅资料,形成概念认知;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归纳整理,形成概念网络这三个过程展开,侧重于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原理知识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较强,故可采用创设情境;形成原理;应用原理三个流程展开,侧重于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元素化学知识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故可采用课前发放导学案;课中让学生从物质化合价或分类的角度预测物质的性质和设计实验并验证这两个流程展开,侧重于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素养。实验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其教学策略可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和POE教学策略,侧重于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问卷的编制围绕化学知识分类教学的现状、分类的教学效果和四种不同知识类型最适宜的教学策略三方面展开,通过问卷星随机发放80份教师问卷,主要是了解基于知识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教学的应用价值。对问卷统计分析,可知本论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价值,能为新手教师提供教学参考。结合问卷的结果及学生课堂和课后作业的反馈情况可知,本论文对四种不同知识类型所设计的教学策略是合理有效的,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发言的质量,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成化学核心素养。

二、元素化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素化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建构学习仪式感 提升学习主动性——以元素化学学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元素化学教学背景分析
    1.1 教学内容分析
    1.2 大学新生的学情分析
2 开展元素化学系列活动,增强元素学习的仪式感
    2.1 “我为元素代言”
    2.2 自主制作趣味实验视频
    2.3 创建“化学轨道”微信公众号
3 开展翻转课堂,增强教师职业的仪式感
    3.1 基于雨课堂+异步SPOC平台的课前自主学习与成果分享
    3.2 基于雨课堂+SPOC平台的课中互动交流
    3.3 基于雨课堂+SPOC平台的课后学习效果测试与反馈
4 课程思政春风化雨,建立教育者的仪式感
    4.1 安全意识的培养贯穿课程始终
    4.2 “四有”好老师的教育情怀渗透于教学全程
5 结语

(2)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学的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元素化学与化学原理的结合
2 元素化学内容的专题总结
    2.1 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2.2 对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专题总结
3 元素化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
4 突出生活实例与元素化学的联系
5 融入最新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6 结束语

(3)新时代下对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几点思考——以《稀土元素化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1 引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精讲”与“导思”结合
    1.3 适当增加双语教学内容
2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发掘多渠道互动方式
3 改变传统考核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建立全方位反馈机制
5 结语

(4)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建构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化学观念研究现状
        1.2.2 元素化合物基本观念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验研究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观念”的界定
        2.1.2 “化学基本观念”的界定
        2.1.3 “元素化学观念图”的界定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3章 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建构
    3.1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体系的特点
        3.1.1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体系特点
        3.1.2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难点分析
    3.2 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建构
        3.2.1 “钠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建构
        3.2.2 “铝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建构
        3.2.3 “铁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建构
    3.3 结论
第4章 高中化学“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实践研究
    4.1 研究方案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对象
    4.2 高中“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实践研究
        4.2.1 在《物质的分类》教学中观念建构教学实践
        4.2.2 “钠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实践研究
        4.2.3 在《铝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实践研究
        4.2.4 在《铁及其化合物》中观念建构教学实践
第5章 “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实践效果分析
    5.1 书写化学反应式和课后测验准确度的对比分析
        5.1.1 书写化学反应式准确度对比分析
        5.1.2 课后测验准确度对比分析
    5.2 推导化学反应准确度对比分析
    5.3 化学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5.3.1 期中化学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5.3.2 期末化学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5)高中化学教师教科书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教师教科书的使用
    2.2 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因素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分类体系的构建
        3.2.2 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的探析
        3.2.3 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访谈提纲的编制
        3.2.4 教师教科书使用影响因素的调查
4 理论基础与假设
    4.1 理论基础
        4.1.1 扎根理论
        4.1.2 教师教材观
    4.2 研究假设
5 研究设计
    5.1 研究流程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对象
    5.4 研究工具
        5.4.1 访谈问题拟定的思路
        5.4.2 访谈提纲的编制
6 资料分析与结果
    6.1 教师教科书的使用情况
        6.1.1 教师对教科书知识的呈现
        6.1.2 教师对教科书功能栏目的处理
    6.2 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影响因素
        6.2.1 教师使用教科书影响因素的质性分析
        6.2.2 教师使用教科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6.2.3 教师使用教科书影响因素的综合讨论
    6.3 教师教材观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8 研究反思
    8.1 研究局限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A教师访谈转录稿
    附录三 B教师访谈转录稿
    附录四 C教师访谈转录稿
    附录五 D教师访谈转录稿
    附录六 E教师访谈转录稿
    附录七 F教师访谈转录稿
致谢

(6)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改革背景
        1.1.2 教材研究背景
        1.1.3 教学需要的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同版本化学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1.2.2 国内新旧化学教材对比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1.5.2 化学教材
第2章 实验版和2017 版《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部分对比
    2.1 必修课程结构设计的对比
    2.2 必修课程呈现方式的对比
    2.3 必修课程具体要求的对比
    2.4 《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部分对比总结
第3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旧教材的内容对比
    3.1 内容排版对比
        3.1.1 封面设计
        3.1.2 正文设计
        3.1.3 插图设计
        3.1.4 内容排版对比总结
    3.2 内容选择对比
        3.2.1 旧教材内容选择
        3.2.2 新教材内容选择
        3.2.3 内容选择对比总结
    3.3 内容结构对比
        3.3.1 旧教材内容结构
        3.3.2 新教材内容结构
        3.3.3 内容结构对比结论
第4章 人教版必修新旧教材核心素养体现情况对比
    4.1 科学探究对比
        4.1.1 数量及分布
        4.1.2 内容与方式
        4.1.3 新旧教材的科学探究活动实例
    4.2 化学实验对比
        4.2.1 数量及分布
        4.2.2 实验内容
        4.2.3 实验类型
        4.2.4 新教材化学实验活动实例
    4.3 化学史对比
        4.3.1 数量和分布
        4.3.2 史料内容
        4.3.3 史料的指导方式
        4.3.4 新教材化学史实例
    4.4 CTSE对比
        4.4.1 化学与技术
        4.4.2 化学与社会
        4.4.3 化学与环境
        4.4.4 新教材CTSE教育内容实例
    4.5 新旧教材核心素养体现情况总结
第5章 师生对人教版必修新旧教材的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5.1 教师对人教版必修新旧教材的访谈研究
        5.1.1 访谈目的
        5.1.2 访谈方式
        5.1.3 访谈对象
        5.1.4 访谈设计
        5.1.5 访谈结果
    5.2 学生对人教版必修新旧教材的问卷调查研究
        5.2.1 调查目的
        5.2.2 调查工具
        5.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5.3 调查研究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对课程标准的对比结论
        6.1.2 对新旧教材内容的对比结论
        6.1.3 对新旧教材核心素养体现情况的对比结论
        6.1.4 师生对新旧教材认知调查的结论
    6.2 研究启示与教学建议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的研究成果

(7)职前化学教师PCK向课堂实践的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PCK研究的重要性
        1.1.2 PCK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核心概念
        2.1.1 职前化学教师
        2.1.2 学科教学知识(PCK)
        2.1.3 化学学科教学知识(CPCK)
    2.2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3.1 PCK研究现状
        2.3.2 PCK转化研究现状
        2.3.3 PCK的影响因素研究
        2.3.4 职前教师PCK研究现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对象
        3.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4.2 研究载体的选择
    3.5 研究工具设计
        3.5.1 数据编码工具
        3.5.2 PCK水平评价工具
    3.6 研究过程
        3.6.1 数据来源
        3.6.2 视频转录与编码
        3.6.3 文本分析
    3.7 研究信度与效度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职前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思维模型分析
        4.1.1 职前化学教师A的学科教学知识
        4.1.2 职前化学教师B的学科教学知识
        4.1.3 小结
    4.2 职前化学教师课堂PCK分析
        4.2.1 职前化学教师A的课堂PCK
        4.2.2 职前化学教师B的课堂PCK
    4.3 两位职前教师PCK思维模型向课堂PCK的转化
        4.3.1 PCK与课堂PCK的差异及转化特征分析
        4.3.2 影响PCK向课堂实践转化的因素
5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1.1 职前化学教师PCK转化特点
        5.1.2 影响职前化学教师PCK思维模型向课堂实践转化的因素
    5.2 研究的相关建议
    5.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3.1 研究的创新点
        5.3.2 研究的不足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课堂教学PCK编码评分量表
附录二 职前化学教师A教学设计资料(部分)
附录三 职前化学教师B教学设计资料(部分)
致谢

(8)深度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视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培育学科素养成为化学教育的热点
        1.1.2 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转化需要深度教学
        1.1.3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视频编码分析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研究思路图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深度教学
        1.6.2 课堂教学行为
        1.6.3 视频分析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核心素养
        2.1.2 深度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人本主义理论
        2.2.3 反思性发展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案例的选择
    3.2 研究工具的选用与设计
        3.2.1 研究工具Nvivo12
        3.2.2 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3C-FIAS编码系统
        3.2.3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编码准则
    3.3 课堂教学深浅倾向分析体系的构建
        3.3.1 变量的计算以及常模
        3.3.2 不同分析维度的分析变量选择
        3.3.3 课堂教学深浅倾向结果的可视化
    3.4 应用Nvivo12 的教学视频分析操作步骤
    3.5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5.1 信度问题
        3.5.2 效度问题
第四章 课堂教学深浅倾向分析结果与比较
    4.1 对优质课的分析
        4.1.1 对H1 的分析
        4.1.2 对H2 的分析
        4.1.3 对H3 的分析
        4.1.4 对H4 的分析
    4.2 对常态课的分析
        4.2.1 对N1 的分析
        4.2.2 对N2 的分析
        4.2.3 对N3 的分析
        4.2.4 对N4 的分析
    4.3 案例课深浅倾向的对比分析
        4.3.1 H与N的对比分析
        4.3.2 八个课例的分别对比分析
        4.3.3 基于不同知识类型的两两对比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课堂教学深浅倾向分析结论
    5.2 深化课堂,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对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3C-FIAS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分类编码系统
    附录2: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分类编码
    附录3:变量计算及常模列表
    附录4:H1 课堂教学视频编码脚本
    附录5:H2 课堂教学视频编码脚本
    附录6:H3 课堂教学视频编码脚本
    附录7:H4 课堂教学视频编码脚本
    附录8:N1 课堂教学视频编码脚本
    附录9:N2 课堂教学视频编码脚本
    附录10:N3 课堂教学视频编码脚本
    附录11:N4 课堂教学视频编码脚本
    附录12:课堂教学案例视频编码密度表
    附录13:课堂教学案例视频编码层次图
    附录14:课堂教学案例视频编码参考点数图
    附录15:课堂教学案例视频编码覆盖率图
    附录16:八个课例不同分析维度深浅倾向结果汇总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论文

(9)元素化学教学的思考:我们在教学中还缺少了哪些不该缺少的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 凝炼知识,向学生传达章节知识要点
    1.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1.1.1 金属热还原时的“反常”
        1.1.2 氢氧化物的碱性以及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
        1.1.3 关于盐的溶解性
2 利用小问题,培养学生敏锐质疑的科学精神
    2.1 不该被忽略的“化学史”
    2.2 结构决定性质,坚定学生理解化学现象的本源
3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学生未来探究能力的培养

(10)基于知识分类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以高中化学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知识分类
        2.1.2 教学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信息加工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目的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法
        2.3.4 研究技术路径
3 化学必修一的知识分类研究及现状分析
    3.1 化学必修一的知识分类
        3.1.1 概念性知识
        3.1.2 原理知识
        3.1.3 元素化学知识
        3.1.4 实验化学知识
    3.2 不同类型的知识的现状分析
        3.2.1 概念性知识的现状分析
        3.2.2 化学原理知识的现状分析
        3.2.3 元素化学知识的现状分析
        3.2.4 实验化学知识的现状分析
4 基于知识分类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4.1 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及案例研究
        4.1.1 化学必修一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及案例研究
        4.1.2 化学必修一原理知识的教学策略及案例研究
        4.1.3 化学必修一元素化学知识的教学策略及案例研究
        4.1.4 化学必修一实验化学知识的教学策略及案例研究
5 调查问卷分析
    5.1 问卷的编制
    5.2 问卷的发放
    5.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总结与展望
    结论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四、元素化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构学习仪式感 提升学习主动性——以元素化学学习为例[J]. 王峰,闫春燕,伊文涛,马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2(04)
  • [2]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学的教学探讨[J]. 郑兴芳,李东娇,姜晓蕾,陈爱霞. 广东化工, 2021(21)
  • [3]新时代下对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几点思考——以《稀土元素化学》课程为例[J]. 何建刚,乔雪玲. 广东化工, 2021(16)
  • [4]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学观念图”的建构及实践研究[D]. 李布和.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中化学教师教科书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亢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D]. 陈凌文. 西南大学, 2021(01)
  • [7]职前化学教师PCK向课堂实践的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D]. 乔婉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8]深度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视频分析[D]. 杨敏.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9]元素化学教学的思考:我们在教学中还缺少了哪些不该缺少的内容[J]. 朱万强,方程,李军旗,赵华俊.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10]基于知识分类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以高中化学必修一为例[D]. 杨钦莲.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元素化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