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

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

一、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朋朋[1](2021)在《数字图像与视频的源取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也是一个由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信息交互的网络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成像技术以及日益成熟的制作工艺使得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数字媒体获取设备数量激增。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数字媒体编辑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人人都可以对数字媒体进行编辑修改,然后上传到社交媒体平台与其他人分享。这对于数字媒体真实性和完整性验证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因此研究新的多媒体取证方案迫在眉睫。本论文以数字图像和视频为研究对象,进行捕获场景、捕获设备、编辑软件三个方面的源取证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普拉斯卷积神经网络的重获取取证算法。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重获取图像取证问题。使用拉普拉斯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消除图像内容干扰的同时放大重获取图像和原始场景图像间的差异,提升卷积神经网络对重获取取证特征的表征能力。在四种不同图像大小的数据集上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自适应融合残差网络的数字图像设备来源辨别算法。首先,探索自学习卷积预处理方式实现了取证信号的有效提取,其次设计了多尺度融合残差网络捕获更全面的设备取证特征;然后根据图像内容不同进行差异化处理并利用迁移学习技术精细化地提升网络性能。实验表明了提出方案对三个级别(品牌级别、型号级别、个体级别)设备取证任务的有效性。相比于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算法,提出的方案在低分辨图像情况下取得了更优异的性能。3.构建了高动态范围图像取证数据库,分析了高动态范围图像对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设备取证方案的影响,发现了高动态范围图像成像过程中多曝光图像对齐操作引入的像素位移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块一致性特征的高动态范围图像设备取证算法。具体地,所构建的数据库考虑了图像捕获方式、捕获内容、以及捕获设备的多样性,共包含了成对的标准动态范围图像和高动态范围图像5415张,是目前第一个公开的高动态范围图像取证数据库。在构建的图像取证数据库上对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设备取证方案进行评估,对比了图像类型、设备指纹类型对设备取证方案的影响。设计了块一致性特征,解决高动态范围图像的设备取证难点。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块一致性特征的有效性。4.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封装容器的数字视频完整性分析方案。首先,利用视频封装容器构建域-符号和值-符号,从而建立更好的视频封装容器特征表征方式;其次,通过似然比框架实现无关特征量的自动去除;最后构建决策树分类器,实现对视频源有效分类的同时,提供了简单的决策解释。我们在构建的包含7000条视频文件的视频取证数据库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可以有效辨别原始视频和篡改视频、以及视频编辑软件。即使对于经历了无重编码裁剪操作或者降采样到缩略图分辨率的视频,提出的方案依然可以进行有效辨别。另外,提出的方法不仅提升了运算效率、获得了更好的检测准确率,而且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决策解释。

李文清[2](2020)在《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现代媒体艺术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正在改变教育环境。作为一股新生力量,现代媒体艺术日渐推动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它极大拓展了美术教育的空间,增加了具有时代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美术教学内容。现代媒体艺术融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适应21世纪生存所需要的媒体素养与视觉素养。就目前美术教育形势来看,在学校美术教育普通高中阶段关于现代媒体艺术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课程开设率较低,教学内容较零散,重技法而轻鉴赏,教学方法较僵化、整体效果欠佳等。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尝试将单元教学设计理念运用于普通高中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中,研究在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中如何运用单元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评价的制定等,这些既构成了论文的研究重点,也是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通过单元教学理念的引入和教学实践,力求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内容更优化、教学方法更适宜、教学评价更完善、学生能力更全面。论文核心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现状调查阶段,主要通过查找文献、研读《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开展学生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当下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力图探寻合适的解决方案。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阶段,基于单元教学理念对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提出现代媒体艺术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为教学实践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教学实践阶段,将理论研究阶段形成的现代媒体艺术单元教学设计方案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过一定的教学评价,验证其在提高高中生识读能力、想象能力、审美判断力、现代媒体艺术创作与表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视觉素养和媒体素养等方面的有效性。意在为我国普通高中现代媒体艺术教学的顺利运行和长足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姚宏伟[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图像来源取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定数字图像完整性、真实性和原始性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亟需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最近的研究主要采用低效率的手工特征提取算法,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图像伪造技术的不断改进,数字图像来源、内容伪造痕迹变得越来越隐蔽,检测难度不断提升。因此研究指纹提取效率、检测正确率和精度更高的数字图像取证算法成为当前数字图像取证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JPEG格式数字图像来源识别和伪造区域与原始图像为不同成像来源的数字图像篡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为了提升检测正确率,设计了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来源取证算法。利用一种改进的CNN网络结构,实现64 × 64图像块上的图像来源检测;随后基于多数投票算法,综合多个图像块的投票结果来鉴定整幅图像来源,从而提升图像级别来源检测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攻击情况下,来源取证检测器对64 × 64图像块检测平均正确率高于93%;采用多数投票算法检测正确率接近100%;在JPEG压缩和添加随机噪声等攻击的情况下,提出的图像来源取证算法在图像块级别上正确率高于80.8%。其次,针对伪造区域与原始图像为不同成像来源的图像内容篡改检测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成像来源的数字图像内容取证算法。将每个标签的输出置信度与图像块纹理度融合生成CNN置信度,并采用检测密度系来数调整误检测率,从而提升了图像级别篡改检测正确率和像素级别图像篡改定位的精细度。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CNN置信度融合算法有效降低篡改区域边缘、低文理区域的误检测,并在图像级别篡改检测达到92.2%平均正确率;在像素级别的图像篡改定位上,采用融合算法后的最小检测单元从64 × 64降低到32×32,并在篡改区域达到90.5%检测正确率。本文研究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来源取算法和基于成像来源的数字图像内容取证算法,创新性地通过改进的CNN网络结构来提升图像来源检测的鲁棒性,并引入临近图像块的CNN检测置信度综合评估图像检测结果,为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数字图像来源和内容取证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

顾雯怡[5](2019)在《幼儿园“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的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运动是学前教育的重要领域与内容。幼儿身体各器官等都还未发育成熟,各机体组织也不够完善。因此运动中的保健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广泛应用于各领域,逐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微视频这种试听兼备、形式丰富、内容简短精炼的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微视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微视频教学的设计等也都逐步成为了热门话题。幼儿运动是需要一定的科学性。家长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运动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现在的家长工作忙碌,因此微视频的形式可以让家长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更多有效的亲子运动保健的知识。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从制定亲子运动保健微视频的角度切入,引导家长自主安排时间习得正确的保健方法和育儿理念,帮助家长更好的在亲子运动中助推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设计科学性、针对性很强的《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亲子运动中存在的问题等设计出相对应的运动方案及不同的保健建议,让微视频走入家庭,构建良好亲子关系。

朱宝洁[6](2019)在《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新兴的图像实践,自拍在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自拍的研究被千年前后迅速变化的社会趋势所引导,因为它们占据着社交媒体网站的动态、“光谱”墙,似乎显得无处不在。自拍所特有的自反性架构使其成为研究当代个体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摄影为自拍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可见性的潜力,使其成为当下个体进行身份重塑的有效工具。然而,在自拍的传播中,作为交往中介的自我图像在技术媒介的作用下混淆了真实与虚假的信息,这影响了对自我图像的接受,导致利用自拍进行身份重塑这一行为的失效。这一失效使自拍成为一种竭力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以寻求认同的社会角色扮演,使原本以身份重塑进行自我认同的行为变成了一种自我陶醉。自拍在个体自我认同中的角色失效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立足于现代个体自我认同的视角,联系自画像、摄影自画像以及自拍之间的渊源关系,可以发现,通过反身性自我投射进行自我认同明显呈现下列转向:一方面,参与自我认同的主体范围呈现出明显的扩大化趋势;从镜子到相机的私人化占有,使通过自我的反身性投射进行自我认同的途径增多;自我认同的方式简化;另一方面,自我认同越来越倾向于表层的、浅层化、不稳定的认同;自我认同越来越容易受到来自外界言说语境的干扰;自我认同所寻找的关于生命的真实体验被置换成虚拟的表演。从传统、现代到后现代,个体自我认同建立基础有着明显的改变,各个阶段的改变也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总体而言,自我认同的基础从以身份认同为主到以形象认同为主的转变是在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来的;从以形象为主到以图像认同为主的转变则是在图像与媒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中呈现出来的;从以图像为主的自我认同到以影像为主的自我认同则是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呈现出来的,这种反思是建立在对个体生命体验的缺失与被置换中的反问。从身份、形象、图像再到影像,是自我认同一步一步零散化、碎片化与不稳定化的过程。理解由自拍所引起的自我认同问题,首先需要对自拍的工具,即智能手机的技术化操作进行细致的思考,探讨智能手机的个性化设置、触摸手势以及APP代理如何将自我原本可以通过自我观看确认主体的过程变得异常艰难,从而导致了自我认同的困境;其次要认识和理解技术再现时代下个体的自我呈现与自我认识困境;除此之外,从本土文化的角度,对自拍所代表的审美、媒介、资本、图像合作的现象进行反思。自拍作为一个外来事物,对自拍的分析首先立足于西方视角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此之余,有没有一种新的可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自拍?这不仅是对自拍的重新认识,也是对现代自我的重新认识,这是后续需要继续关注的。

彭程[7](2019)在《数字图像源辨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软件功能推层出新和多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被伪造、遭篡改的事件在如今的社会中屡见不鲜,对公信媒体、国家政治、依法取证等多方面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危害了公民的信息安全。数字图像取证技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数字图像源识别是数字图像取证技术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目的是为了保证数字图像在存储和传播时的原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不同类型的数码相机生成的数字图像特征不同,因此利用这个特性作为数字图像源辨识的依据。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目前数字图像源识别技术大多是基于监督学习的方法,利用大量的相机模型图像样本训练分类器,以此达到图像样本被准确分类的目的。当训练样本中出现未知的相机模型样本,由于缺乏未知相机模型的训练样本,因此无法对未知模型样本进行精准分类。针对未知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优化和拓展训练的方法。首先提出两个衡量指标,利用差值模型计算指标,以此获得K近邻算法中最优参数K。然后通过K近邻算法检测,得到部分未知模型样本。在拓展训练中,利用通过K近邻算法检测后得到的训练集,训练结合减聚类算法的多类支持向量机,其中还研究了迭代训练的停止规则。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性能优于常用的4种方法。(2)数字图像样本足够多的条件下,利用局部二值模式特征做图像源识别任务的效果较佳,但样本数量较少时的识别率不高。因此提出一种在小样本条件下的选择性集成学习方法。基于部分特征代表样本的部分信息的思想,将一个样本映射成多个。再采用选择性集成学习方法的思想,对基分类器的生成和集成的两个步骤中间,添加优化基分类器数量步骤,解决基分类器过多而导致计算量冗余的问题。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的性能优于其它4种方法。

王瑾[8](2019)在《小学手机摄影课程的实践研究 ——以人像摄影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科技进步和手机摄影的普及,当代社会已经进入“全民摄影时代”,这使得将手机摄影引入中小学摄影教育成为可能。但是,尽管大多数持有手机的小学生都能够自如地使用手机摄影功能,而如何利用这一功能给小学生带来正面的作用,这个问题似乎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中小学摄影教育教学现状研究发现,目前在小学的艺术教育中对摄影尚不是十分重视,更遑论去利用手机为教学服务?因此,如何在小学艺术教育中重视摄影的功能,从而进一步能利用手机开展摄影教学,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手机摄影人像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为突破口,深入探讨手机摄影进入学校课堂的诸多问题。首先对手机摄影能够兴起的诸因素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指出由于手机摄影的兴起给中小学摄影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其次将手机对摄影课程的影响与可能性进行对比分析,理清国内外摄影教育现状,并针对传统摄影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提出新的教学目标。最后以人像摄影课程内容为例,提炼出手机介入人像摄影教学新的知识点,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手机摄影人像课程教学设计,制定详细的人像课程教案。文章的结论部分对手机摄影融入小学摄影教学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以笔者个人教学实践以及现实存在为依据,以手机这一新的媒介为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摄影课程中的诸多问题,弥补传统摄影教育的短板。促使中小学摄影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推动摄影教育的新发展。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终极教学目的。

凡伟[9](2019)在《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阜阳市第五中学为例》文中提出“读图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随着手机、平板、单反等设备的普及和摄影功能的提升,摄影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用照片将自己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分享给朋友,但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摄影知识知之甚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中,《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明确将“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纳入了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课之列,并且增加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两个重要模块。课程标准指出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特征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状态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对比高中美术各学习模块,“现代媒体艺术”模块中摄影课程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不可小觑。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拍摄越来越频繁,摄影课程将会是美术课程教学模块中知识“转化率”和“使用率”比较高的课程之一。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高中摄影课程教学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摄影常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课程教学了提供数据参考。第二章是将2017年版和2003年版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说明新课标对摄影课程要求提升,在对模块内容中摄影课程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制定摄影课程教学方案。第三章是根据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摄影教学中总结发现实践才能见真知。针对摄影教学中需要学生思考、教师示范讲解、完成主题式的目标任务,才能让摄影知识“落地生根”。第四章分析核心素养下摄影课程教学的目标,以及在上课时如何落实学生思考、教师示范、主题式教学进行教学实践。第五章是总结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反思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和对摄影教学的展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调查与教学实践等方法,对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研究。探索出适合高中美术摄影课程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通过学习摄影课程积极参与到日常摄影创作中,以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田妮莉[10](2019)在《视频源相机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视频源相机识别是数字多媒体信息取证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成像设备的普及,社交网络平台中涌现出各种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所拍摄的视频。这些视频中有些是涉及犯罪的,是法庭诉讼时的有力证据,而追溯其拍摄设备的来源是司法取证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大量的视频信息中并不含有主动写入或内嵌的关于其拍摄设备的任何信息,需要从视频数据本身去分析其来源设备。视频源相机识别被动取证正是这样一种技术,在没有任何关于成像设备的元数椐或主动内嵌的数字签名水印等信息的情况下,仅从视频数椐本身分析出其拍摄设备。本论文主要针对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所拍摄的视频数据进行研究,探索如何更好的获取能充分表征拍摄设备物理指纹的传感器模式噪声等特征信息的新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视频源相机识别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具体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基于二维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多旋转角度下传感器模式噪声的相位提取算法。针对现有的模式噪声提取方法在处理低比特率视频信号时所提取的相机指纹表征能力有限,导致视频源相机识别性能不高的问题,本论文提出,首先将每一个视频帧的总噪声模式变换到多个不同旋转角度的分数阶Fourier变换域;然后对每个变换矩阵的每个元素的模进行规范化处理;其次对规范化处理后的每一个矩阵进行相应角度的分数阶Fourier逆变换并取它们的实部;最后将同一帧的多个旋转角度对应的处理结果求平均,该视频的传感器模式噪声为所有帧中经过以上处理过程后结果的平均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两种算法相比,本论文提出的算法明显改善了低比特率视频源相机识别的性能。2.提出基于视频帧模式噪声奇阶统计矩特征向量零空间投影变换的特征提取方法。针对具有时变统计特点的低比特率视频源数码相机识别率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本论文提出,首先,将每个视频帧的总噪声模式转换为一维向量,计算它们的奇阶统计矩矩阵。为了减少计算量,使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这些奇阶统计矩构成的矩阵进行降维处理,仅获得各统计矩矩阵的主要成份。然后将所有帧的这些分量构成每个视频的初始特征向量。为了使初始特征向量的类内距离从最小化,类间距离最大化,接着进行了线性判别分析。由于类内类间距阵的许多特征值接近于零,于是求解了这一矩阵的零空间解向量,然后将每个视频的特征向量变换到解向量所构成的投影矩阵中,形成最终的特征向量。经研究发现这些新的特性向量是成对线性可分的。因此,使用一组感知器来对视频源相机进行识别。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相关性的方法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3.提出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传感器模式噪声预处理算法。目前的源相机识别研究中大多是从图像中提取表征相机指纹信息的传感器模式噪声来进行的,但是这些方法应用到智能手机所拍摄的视频上时,其识别性能还存在提高的可能。考虑到表征相机指纹的传感器模式噪声属于一种特殊的中频成份,而帧中提取的初始的噪声模式中不仅含有相似功能处理单元带来的其它低频噪声,也同样残留有表示视频内容细节的高频成份,本论文提出,针对视频中选定的少数帧,将帧中的初始的噪声模式分别按行和列转换为一维向量,然后进行经验模式分解,得到多个表征瞬时频率成份的本征内模函数IMFs,通过数值仿真实验的方式确定了经验模式分解后得到的频率分量的选取问题,最后,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三种智能手机视频源的识别中,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所提出的这种算法比现有的五种算法的识别性能都要更优。

二、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图像与视频的源取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2 源取证研究进展
    2.1 传统方案
        2.1.1 镜头失真
        2.1.2 传感器模式噪声
        2.1.3 去马赛克特性
        2.1.4 其他统计特征
    2.2 数据驱动型源取证技术
        2.2.1 重获取图像取证
        2.2.2 设备来源辨别
        2.2.3 计算机生成图像取证
        2.2.4 GAN生成图像取证
        2.2.5 社交媒体源辨别
        2.2.6 反取证和反反取证
    2.3 本章小结
3 拉普拉斯卷积神经网络重获取图像取证算法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网络结构设计
    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3.4.1 重获取图像取证数据库
        3.4.2 实验设置
        3.4.3 性能评估
        3.4.4 信号增强层有效性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内容自适应融合残差网络的设备来源辨别算法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网络结构分析设计
        4.3.1 内容自适应分析
        4.3.2 内容自适应融合残差网络
    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4.4.1 数据集与实验设置
        4.4.2 品牌级别的设备来源辨别
        4.4.3 型号和个体级别的设备来源辨别
        4.4.4 传感器模式噪声算法比较
        4.4.5 图像篡改定位性能评估
    4.5 本章小结
5 高动态范围图像设备取证
    5.1 引言
    5.2 数据库构建
    5.3 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相机源辨别算法性能分析
        5.3.1 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相机源辨别算法
        5.3.2 设备指纹类型以及图像类型分析
        5.3.3 相机源辨别算法可靠性分析
        5.3.4 高动态范围图像低PCE情况分析
    5.4 基于块一致性特征的高动态范围图像相机源辨别
    5.5 实验结果和分析
        5.5.1 实验设置
        5.5.2 图像类型分析
        5.5.3 设备指纹类型分析
        5.5.4 混合类型设备指纹分析
        5.5.5 PRNU算法性能评估
        5.5.6 块一致性特征性能评估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视频封装容器特性的高效视频完整性分析算法
    6.1 引言
    6.2 视频文件格式
    6.3 视频完整性分析
        6.3.1 视频封装容器的向量化表示
        6.3.2 似然比框架
        6.3.3 决策树分类模型
    6.4 实验结果和分析
        6.4.1 视频完整性验证
        6.4.2 视频篡改特性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的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实施现状
    第一节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内容分析
        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
        二、“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的教学启示
    第二节 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三、思考与建议
第二章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节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生成性原则
        三、资源性原则
        四、建构性原则
        五、综合性原则
    第二节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二、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计划
        三、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具体设计方案
第三章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认识现代媒体艺术》的教学案例
    第二节 《掌握现代媒体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动画制作》的教学案例
    第三节 单元教学实践的效果与反思
        一、单元教学实践的效果
        二、单元教学实践的反思
结语: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的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成效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4)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图像来源取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数字图像取证分类
        1.2.1 主动取证技术
        1.2.2 被动取证技术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数字图像来源取证研究概述
    2.1 引言
    2.2 数字图像来源取证研究现状
    2.3 数字图像取证框架
        2.3.1 图像预处理
        2.3.2 图像指纹提取
        2.3.3 取证模型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来源取证研究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及分析
    3.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来源检测算法
        3.3.1 图像预处理算法设计
        3.3.2 图像指纹提取算法设计
        3.3.3 取证优化算法设计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1 数据集和性能指标
        3.4.2 图像来源取证实验
        3.4.3 数字图像来源检测器鲁棒性评估实验
        3.4.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成像来源的数字图像内容取证研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及分析
    4.3 基于成像来源的数字图像内容取证算法
        4.3.1 图像预处理算法设计
        4.3.2 图像指纹提取算法设计
        4.3.3 置信度融合算法设计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数据集和性能指标
        4.4.2 图像预处理实验
        4.4.3 图像篡改检测实验
        4.4.4 图像篡改定位实验
        4.4.5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幼儿园“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的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运动保健
        1.2.2 微视频
        1.2.3 微视频教学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有关幼儿体育的认识的研究
        1.5.2 有关3-6 岁幼儿运动特点的研究
        1.5.3 有关幼儿运动保健的研究
        1.5.4 有关微视频的认识的研究
        1.5.5 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设计和实践的必要性
    2.1 关于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设计和实践的调研
        2.1.1 调查目的
        2.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2.1.3 调查实施
        2.1.4 调查结果
        2.1.5 调查结论及分析
    2.2 微视频运用于亲子运动保健教学的必要性
        2.2.1 传统亲子运动保健教学的缺陷
        2.2.2 微视频在亲子运动保健教学中应用的特点
第三章 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的设计
    3.1 幼儿运动现状及运动保健要点分析
        3.1.1 幼儿运动现状分析
        3.1.2 基于运动保健要点的分类
    3.2 幼儿园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的设计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3.2.2 针对性原则
        3.2.3 发展性原则
        3.2.4 需要性原则
    3.3 幼儿园亲子运动保健微视频的设计样式
        3.3.1 亲子运动保健微视频开发的理论基础
        3.3.2 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的设计样式
    3.4 幼儿园亲子运动保健微视频的实现方式
        3.4.1 基于教学方法的分类
        3.4.2 基于制作技术的分类
    3.5 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的设计框架
第四章 幼儿园“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的实现
    4.1 微视频的设计
        4.1.1 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内容
        4.1.2 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形式
    4.2 微视频的实践应用
        4.2.1 调查问卷分析
        4.2.2 实验家庭访谈调查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研究效果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幼儿园亲子运动保健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基于微视频的亲子运动保健效果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问题与视角
    0.2 现状与前瞻
第1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呈现
    1.1 自拍中的自我建构——身份重塑的自主化
    1.2 自拍中的虚拟自我——自我认同的虚假化
    1.3 自拍中的角色扮演——日常行为的表演化
第2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转向
    2.1 身份——形象: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一
    2.2 形象——图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二
    2.3 图像——影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三
第3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反思
    3.1 自我认同与个性化的技术幻象
    3.2 自我认同与自我呈现的困境思索
    3.3 自拍文化中自我认同的本土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自拍的调查问卷
附录B 自拍的神圣化:一种文化的历史
附录C 自拍的自反性:人们拍照的照片
附录D 把自拍定位在摄影史——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中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数字图像源辨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字图像源辨识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内容结构简介
第二章 数字图像源识别相关理论
    2.1 数码相机成像原理及特征分析
    2.2 模式噪声
    2.3 模式噪声的提取方法以及相关性检测
    2.4 源检测增强技术
    2.5 JPEG压缩图像来源取证技术
    2.6 小结
第三章 未知模型检测中的参数优化与拓展训练方法
    3.1 未知模型问题分析
    3.2 方法总体描述
    3.3 未知模型检测中的参数优化方法
        3.3.1 K近邻算法
        3.3.2 优化参数方法指标
        3.3.3 方法思路描述
        3.3.4 方法的验证及结果
    3.4 拓展训练
        3.4.1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
        3.4.2 减聚类算法
        3.4.3 训练方法
        3.4.4 拓展训练方法描述
        3.4.5 拓展训练的迭代次数分析
    3.5 实验结果
        3.5.1 实验环境及性能指标
        3.5.2 实验结果及比较
    3.6 小结
第四章 小样本条件下基于集成学习的相机模型识别方法
    4.1 小样本条件下的问题分析
    4.2 局部二值模型特征
        4.2.1 LBP特征
        4.2.2 LBP特征提取方法
    4.3 集成学习
        4.3.1 Boosting与 Bagging算法
        4.3.2 选择集成方法
        4.3.3 采样方式及性能指标
        4.3.4 选择性集成学习算法描述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实验数据集
        4.4.2 实验结果对比
        4.4.3 标记数据集的大小在实验中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小学手机摄影课程的实践研究 ——以人像摄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手机摄影与小学美术教育
    2.1 手机摄影概述
        2.1.1 手机摄影的缘起
        2.1.2 手机摄影的特点
    2.2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手机摄影普及教育的可行性
        2.2.1 小学生与手机
        2.2.2 学校美术教育功能
        2.2.3 日常生活的审美需要
    2.3 手机摄影进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
        2.3.1 有助于学生认知及艺术思维的发展
        2.3.2 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
        2.3.3 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
第3章 摄影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1 摄影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1 课程教学资源匮乏
        3.1.2 课程学习安排不合理
        3.1.3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3.1.4 课程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3.2 手机摄影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3.2.1 手机摄影人像教学与课程内容分析
        3.2.2 手机摄影人像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
        3.2.3 手机摄影人像课程教学案例设计
第4章 手机摄影人像课程教学案例
    4.1 案例一——《光的表现及运用》
    4.2 案例二——《人像摄影的取景构图》
    4.3 案例三——《捕捉身边的精彩》
    4.4 案例四——《从认识自我开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阜阳市第五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2、“读图时代”的到来
    (二) 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内容
        3、研究的方法
        4、研究的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
一、高中摄影课程教学背景分析
    (一) 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1、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2、图像传播方式的变化
    (二)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现代媒体艺术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美术课程目标
        2、现代媒体艺术与摄影教学
    (三) 高中生对摄影常识的调查研究
        1、调查目的及对象
        2、调查过程及方法
        3、调查数据分析
二、现代媒体艺术模块摄影课程教学分析研究
    (一) 2017年版与2003年版高中美术的课程标准对比研究
        1、新课标更突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根本任务
        2、美术课程结构及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的关联整合
        3、现代媒体艺术课程教学的学业质量及建议
    (二) 现行人美版高中美术实验教材“摄影”课程分析
        1、摄影部分占全书比例分析
        2、摄影基本知识及操作
        3、摄影类型介绍及鉴赏方法
三、核心素养下摄影课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 视图时代的图像识读及其延伸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图像识读
        2、课堂教学的感知解读
    (二) 实践现真知—知识的升华
        1、听视感知下的情景创设
        2、问答调动学生的思考
        3、教师示范激发的模仿
        4、主题任务触发学生的创作
四、核心素养下摄影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
    (一) 核心素养本位与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意图
        2、教学设计的目标
    (二) 核心素养下摄影教学设计与实施
        1、听视体验,学生畅游《摄影家的眼力》
        2、着重强调,学生理解《好照片的标准》
        3、生动比喻,学生掌握《相机拍摄的基本参数》
        4、后期处理,学生体验《如何突出拍摄主体》
五、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一) 本研究的成效及创新之处
        1、科技让摄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技能
        2、听视感知下情景创设,带学生走进魅力摄影世界
        3、知识“迁移”解释枯燥的相机基本参数
        4、主题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 本研究局限之处
    (三)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关于多媒体艺术教学模块摄影常识的调查问卷
    (二) 阜阳五中梵苏摄影社摄影棚基础搭建预算申请表
致谢

(10)视频源相机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分析
    1.2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机的传感器模式噪声
    2.1 传感器模式噪声
        2.1.1 相机的成像原理
        2.1.2 相机中的光电传感器
        2.1.3 传感器模式噪声的指纹特性
    2.2 传感器模式噪声的提取与检测识别方法
        2.2.1 模式噪声的数学模型
        2.2.2 经典的模式噪声提取方法
        2.2.3 常用的检测与识别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二维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低比特率视频源相机识别
    3.1 分数阶Fourier变换
        3.1.1 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有关定义
        3.1.2 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快速算法
    3.2 基于二维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传感器模式噪声处理算法
        3.2.1 符号定义
        3.2.2 低比特率视频帧中初始总噪声模式的分析
        3.2.3 基于二维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多角度相位平均的传感器模式噪声处理算法
    3.3 低比特率视频源相机识别仿真实验
        3.3.1 实验数据
        3.3.2 实验一: 不同旋转角度下视频帧传感器模式噪声的相关性实验
        3.3.3 实验二: 基于SVM的视频源相机识别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总噪声模式奇阶统计矩特征的低比特率视频源相机识别
    4.1 低比特率视频帧的光响应非均匀噪声多阶统计矩特性分析
    4.2 基于视频帧总噪声模式的奇阶统计矩特征的视频源相机识别算法
        4.2.1 奇阶统计矩初始特征的提取
        4.2.2 主成份分析
        4.2.3 线性判别分析
        4.2.4 感知器分类方法
    4.3 实验与分析
        4.3.1 实验数据
        4.3.2 仿真实验环境
        4.3.3 用于本次实验性能比较的已有方法
        4.3.4 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视频源智能手机识别
    5.1 经验模式分解
        5.1.1 一维经验模式分解
        5.1.2 二维经验模式分解
    5.2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智能手机视频中模式噪声的预处理算法
        5.2.1 符号定义
        5.2.2 简单画面视频中初始模式噪声区分度分析
        5.2.3 基于EMD的传感器模式噪声的预处理算法
    5.3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视频源智能手机识别实验
        5.3.1 实验数据
        5.3.2 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图像与视频的源取证技术研究[D]. 杨朋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普通高中美术现代媒体艺术课程单元教学研究[D]. 李文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图像来源取证研究[D]. 姚宏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5]幼儿园“亲子运动保健系列”微视频的设计与实践[D]. 顾雯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D]. 朱宝洁. 湘潭大学, 2019(02)
  • [7]数字图像源辨识技术研究[D]. 彭程.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8]小学手机摄影课程的实践研究 ——以人像摄影为例[D]. 王瑾.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阜阳市第五中学为例[D]. 凡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视频源相机识别研究[D]. 田妮莉.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