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税率、政府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

最优税率、政府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

一、最优税率、政府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董雪[1](2021)在《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兼顾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并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2019年、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相继提出要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结构性减税等积极的财政收入政策。可见,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现行税收结构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外部出口大幅下降、内部结构亟需调整的内外双重压力,合理有效的税收调控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尤为重要,继续实施和完善大规模减税降费及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必然之举。有鉴于此,探究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实证检验了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效应与非对称影响效应,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探究了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首先,本文在理论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借助时变协整模型考察了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协整关系,并运用分位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随后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SV-TVP-FAVAR)模型分别考察了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时变协整关系与长期负向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仅表现为税收政策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总量视角来看,宏观税负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负向抑制效应;从结构视角来看,增加商品税主要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效应,增加所得税能够显着促进经济增长,但增加财产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抑制效应。其次,本文从短期视角出发,基于贝叶斯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探究了不同经济周期下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随后从长期视角出发,利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检验了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非对称效应,结果发现:从短期视角来看,在经济衰退期,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主要产生了微弱的正向冲击效应;在经济扩张期,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主要产生了负向冲击效应。从长期视角来看,我国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长期均衡关系与非对称效应,税收的负向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弱于其正向波动所带来的抑制效应。再次,本文在理论分析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机制基础上,运用带有潜在门限变量的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LT-TVP-VAR)模型考察了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时期及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税收结构对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供给的动态影响,试图厘清税收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以探究不同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合理税收结构。结果发现:在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税收结构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劳动力水平均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效应,而对技术进步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除了劳动力水平,税收结构对其他三类要素供给的时变影响效应均在经济复苏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较强,在经济危机时期较弱,而税收结构对劳动力水平的影响效应在三个时期内均较强;在响应的持续期方面,除劳动力水平外,税收结构对其他三个要素供给均具有短期影响效应,长期内影响效应基本不存在,而对劳动力水平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具有显着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基于税收经济效应理论分析了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需求传导渠道,并采用一个Metropolis-Hastings(MH)抽样规则下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系数结构向量自回归(SV-MH-TVP-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冲击对消费和投资的时变影响效应,随后基于时变方差分解思想探究了税收政策冲击对消费和投资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发现:宏观税负对消费产生了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消费产生了负向影响,而财产税对消费产生了正向影响;宏观税负对投资产生了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商品税对投资产生了正向影响,所得税和财产税对投资产生了负向影响;时变方差分解显示了不同时期我国税收政策对消费与投资变化的贡献程度存在着显着的异质性。本文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对我国税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时变性影响和非对称性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外部环境下我国税收政策对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要素供给、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因此,总量驱动与结构优化的双轮调控税收政策更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根据不同经济目标适时调整税收结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要素供给及经济内需侧重充分发挥结构性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乔永璞[2](2020)在《绿色财税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文中认为能源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约束力。在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稀缺性不断加剧的当下,围绕能源生产与消费引发的诸多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长期来看,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支撑,而能源过度开发和消耗将导致环境污染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在破坏经济持续增长基础的同时也将引致经济增速的下降,即能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在此“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绿色财税政策促进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共识。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财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运用3SLS计量方法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污染排放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将资源税、环境税、绿色研发补贴等政策手段纳入到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目标下绿色财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和解释不同类型绿色财税政策对经济增长、污染累积、社会福利的影响机理及效果差异。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不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曲线形状的差异。经济增长水平越高的地区,出现拐点时的能源消耗量越少,单位能耗带来环境污染越大、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也越大;(2)就资源税和环境税两种绿色税收来看,以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经济增长最大化为政策目标时,资源税的最优税率低于环境税的最优税率,且最优资源税税率下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高于最优环境税税率下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但污染排放水平同样较高;(3)就绿色研发补贴政策来看,相对于无补贴政策和严格补贴政策,动态补贴政策有助于经济增长水平的提升,同时抑制污染排放;(4)就绿色研发补贴政策的时点选择与经济增长、污染排放水平的关系来看,晚实施研发补贴在短期内有助于经济增长,而早实施研发补贴则有助于经济长期增长且污染累积水平最低。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已经跨过、正在逼近、尚未跨过倒U型曲线的拐点,继续增加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分别表现为抑制、小幅促进、促进作用;(2)资源税和环境税的实施在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污染排放等方面的效应不同,政策选择因目标而异,以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政策目标时,资源税的实施更有助于实现能源优化配置;以污染排放更低为政策目标时,环境税的实施更有助于实现能源优化配置;(3)从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长远目标来看,早实施绿色研发补贴政策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水平提升和环境污染下降的双重红利。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绿色财税政策收入与支出的视角,将资源税、环境税、绿色研发补贴纳入到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当中,构建了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不同政策目标下绿色财税政策的经济效应;(2)界定了资源税和环境税的概念和功能定位,并通过分析两者对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污染累积的影响,发现实施资源税能够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而实施环境税则能够更好地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的目标;(3)对能源企业实施绿色研发补贴进行深入推演,从无补贴、严格补贴和动态补贴三种情景分析发现动态补贴政策更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且环境污染积累最少,越早实施越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提速和环境污染下降的双重红利。

马宁[3](2020)在《多维度行业差异化碳税政策的设计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我国未来计划分行业、分地区推行差异化碳税政策。我国70%碳排放量来自于生产领域各行业,行业低碳化管理是重点,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行业差异化碳税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运用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优化方法,模拟了2021-2030年多种情景下对中国各行业征收差异化碳税的政策效应,从税率、纳税人和政策组合三个税收制度设计关键要素出发,考察了行业差异化碳税政策的设计和优化问题,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构建了多目标动态碳税-经济-环境模型,根据最优商品税理论增加了动态最优税率模块,可以研究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税率问题,尝试解决CGE模型只能模拟给定税率对宏观经济系统的冲击问题,为最优商品税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2)从调节税率的维度,研究了固定式统一税率模式、固定式差异化税率模式和动态式差异化税率模式的政策效应,揭示了最优的碳税税率设计策略。研究发现动态式差异化税率随时间动态递增,由于起征时点较晚且初期税率较低,造成各行业碳排放水平较高,后期需要较高税率才能完成减排目标,进而导致碳税负担较高和GDP增长波动幅度较大。而固定式统一税率模式则由于税率较低,无法完成减排目标。最优的税率模式是固定式差异化税率模式,应以一定适中的固定式差异化税率开征碳税,使各行业形成合理减排预期。(3)从调节纳税人的维度,比较了宽松碳政策情景和严格碳政策情景下固定式差异化税率模式的政策效应,识别了最优的纳税人设计策略。研究发现两种情景下政府根据行业减排绩效动态调节纳税人均能增加政策收益,严格碳政策情景的政策收益更高,是最优的纳税人设计策略。(4)从调节政策组合的维度,研究了碳交易和碳税混合碳减排政策背景下,宽松混合碳政策情景和严格混合碳政策情景下固定式差异化税率模式的政策效应,识别了最优的政策组合设计策略。研究发现混合碳减排政策为了减少环境政策推广的政治阻力,以环境目标的损失换取经济目标的收益,造成原最优固定式行业差异化碳税政策产生退化。(5)间接型高耗能行业对碳税政策不敏感,如“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直接能源消耗较低,受碳税调节直接影响较低,调整至低耗能行业则引发上游行业的碳排放增加。混合碳减排背景下,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效应将明显放大。对该类行业的低碳管理需要考虑技术标准等其他环境政策进行管理。

金戈,林燕芳[4](2020)在《长期增长中的最优政府间转移支付:基于地方公共服务的跨区域溢出效应》文中认为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代表性消费者的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引入地方公共服务的跨区域空间溢出效应,探讨了中央对地方的最优转移支付率、地方政府的最优财政政策及相应的最优税收。重点考察了收入税筹资模式下的次优配置,在逆向求解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函数的基础上,分析了次优路径上的中央对地方最优转移支付率及相应的最优中央收入税率,并解出了地方政府的最优公共支出水平与最优地方收入税率。研究主要发现:(1)中央对地方的最优转移支付率及相应的最优中央收入税率与地方公共服务对相邻地区产出的弹性系数正相关,与地方公共服务对本地区产出的弹性系数负相关;(2)次优转移支付率与第一优转移支付率之间存在着一个税收楔子;(3)当地方公共服务只对生产具有直接影响时,最优地方公共支出与产出的比例等于地方公共服务对本地及相邻地区产出弹性系数之和,并且这一结论与政府采取收入税或总额税筹资无关;(4)当地方公共服务不仅影响生产,同时也直接增进居民效用并对相邻地区产生跨区域的消费外部性时,中央政府应采取更高的转移支付率和更高的收入税率。

周志波[5](2019)在《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农业资源环境呈现总体持续恶化趋势,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不断遭到侵蚀和破坏,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同时面临内源性面源污染和外源性面源污染的双重压力,这将严重制约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时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因此,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规制问题,具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税在点源污染规制方面比较有效,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也证实,环境税规制点源污染具有有效性。但是,环境税制度能否向农业面源污染延伸呢?如果可行,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有效呢?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具有有效性?本文将在既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基准分析框架,利用实验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方法,分析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问题,随后放松相关经济假设,寻求最优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并就具体的制度设计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趋势、经济规制理论基础及规制工具选择。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全球和国内农业面源污染发展态势,阐述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和规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各种规制政策工具的比较优势。(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在外部性内生化和有条件的完全信息情境下,构建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基准分析框架,主要运用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等方法,从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进一步放松基准模型假设,引入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和污染者异质性,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集体罚款和污染总量型环境税机制下污染者的合作共谋行为,对两种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再检验。(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过程,在一个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研究基于环境税和环保补贴的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政策效应,并据此得出最优的政策工具组合。(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就中国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制度要素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提出具体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从技术层面讲,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技术可行性,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的比较优势。从政治层面讲,只要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政治可行性。(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两种机制在效率性和稳定性方面都令人满意。以规制效率性、实验组间稳定性和博弈轮次间稳定性三个指标为依据,对几种机制的优先级按由高到低排序为: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基本相当)→污染总量型环境税→集体罚款→污染总量型环境税—补贴。(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实现社会最优的方法很多,但最优的环境税规制政策组合包含三大工具,即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绿色农业发展补贴。(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以确保合意性。在制度模式选择层面,要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实行政策预告、试运行、专款专用等制度,并防止出现“框架效应”。在税制要素设计层面,需要重点关注规制对象、规制标准和规制手段,可以通过间接规制达到政策目标。在配套制度建设层面,需要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农业技术推广认证、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等方面加强保障。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结果,对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1)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应当根据面源污染的不同特征和各种规制政策的适用范围,进行分类规制、综合施策。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性比较优势,在污染排放弹性大、污染损害小且环境破坏可逆的情境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2)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需要从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同时给予面源污染者激励,建立一种双向激励机制,以更好地实现环境政策目标。(3)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表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和产出水平型环境税,在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具有效率性和稳定性,并且相对其他机制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建议调整当前关于污染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品和农业产出品的增值税政策,实行统一的增值税税率。一方面,理论上的增值税制度要求实行单一的税率,并尽量减少免税和不征税的环节,以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另一方面,对污染性要素投入品和产生污染较多的农产品征收统一的增值税,有利于纠正免税或实行低税率政策可能诱导面源污染过度排放的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四个方面的创新:(1)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鉴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易观测性,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突破传统庇古税(Pigouvian tax)理论的直接规制框架,按照间接规制思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规制,规避了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相关信息需求。(2)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在有条件的信息不对称情境下,考虑污染者与环境之间的反馈效应,假设农业面源污染者本身受到污染的影响,将面源污染的环境负外部性内生化,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及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3)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在环境税并未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实际单独征收的背景下,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政策情境进行模拟,使得研究结论更具可信性、政策建议更具可行性。(4)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构建一个基准框架,将四种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放在同一框架内进行比较分析,以无规制的情境为基准,模拟了各种规制机制的政策效应,并根据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层面的三个指标,对各种规制机制进行排序。

尹玉婷[6](2019)在《产业发展中财政补贴有效性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林张之争”反映了学界对我国现行支持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的效果评价存在不小的争议,新能源汽车骗补等事件频发反映了产业补贴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主要从制度分析的视角探究这种低效率补贴制度的状态、成因、影响与破解。低效率补贴制度体现在:从产业技术政策来看,财政补贴的规模较大,研发资金的落实不甚明确,研发产出与投入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存在较大差距;从产业组织政策来看,扶持大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仍然是我国历史的主流,扶持中小企业的功能性政策较多,成效微着;从产业结构政策来看,选择性干预色彩较为明显,尤其是行政性、指令性计划是主要手段,而经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容易产生产能过剩现象,市场适应性弱;从手段上看,行政干预、直接补贴仍然是主流,且效果并不显着,会引致企业、行业发展的依赖性,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另外,现行产业财政补贴政策往往产生了“骗取”、“套用”等现象,不仅造成补贴资源的浪费,还会给企业的生产创新造成负面激励,最终使得产业政策偏离制定的初衷。本文在探究低效率补贴制度的成因与影响的分析框架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人际关系性、寻租性与权利限制性这三个关键因素,围绕这三个关键因素解释了我国现行补贴制度的低效率问题。具体地,由于人际关系网能够提供合作中的信任保障,而我国非人际关系是嵌入在人际关系网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社会交换体系本质上是属于人际关系性的,产业政策也具有人际关系化交换的特征;以财政补贴主导的产业政策由于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影响,以及社会报酬结构的差异而具有寻租性;我国处于权利限制秩序的状态,在该秩序中产业政策对创新与竞争的支持不足,制度适应性效率不高。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社会秩序与产业政策的发展规律的梳理与分析,认为美国具备了非人际关系性、寻利性与权利开放性,其产业政策往往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且制度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效率;日本、韩国由于在影响产业政策的核心政治组织上实现了短暂的非人际关系化交换,经济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寻利带来的积极影响抵消了寻租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并没有全面实现非人际关系化交换,其社会秩序仍然是权利限制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后期给社会带来了腐败等遗留问题;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以补贴为主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人际关系化交换与寻租性,组织运行的权利受限,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其向功能性政策的转型是必由之路。因此,成功的产业政策一定具有非人际关系性、寻利性与权利开放性的特征,而失败的产业政策通常无法在核心政治组织内发展非人际关系化交换,具有严重的寻租程度与权利限制性。进一步地,本文通过对现行补贴政策的政治效率与经济效率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验证了我国补贴制度的低效率与三个关键因素的相关性。首先,在政治效率方面,通过对政治程序的考察认识到我国人际关系化补贴产生的政企合谋导致高昂的交易成本与低效率的补贴制度。具体地:1、考察事前代表性企业隐藏产业发展能力信号,使得中央政府产生补贴资源错配行为,得到四种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解,比较后发现若企业的伪装成本比较小,那么在政府不对高额补贴、或所有额度的补贴申请进行审核时,补贴制度的效率比较低;2、考察事后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三重委托代理关系中企业隐藏补贴使用行为导致企业“骗补”与政府“追缴”等现象产生,发现受政企合谋的影响,地方政府划拨补贴与实施追缴的政策是无效的,中央政府要使补贴使用制度有效,必须支付给地方政府与企业足量的信息租金;而补贴使用的效率取决于产业发展建设的难易程度与中央实施事后追缴的力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产业建设项目规模越大,发生“骗补”后追缴的力度越严苛,则补贴使用制度效率越低。其次,在经济效率方面,从企业、产业、市场三个层面考虑市场主体的发展问题,联系三类关键因素,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6年政府补贴数据,分析企业现行具有人际关系化交换的补贴制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寻租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现行补贴制度的权利限制性对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影响。具体地:1、在探究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方面,针对当前国内财政补贴现状,把我国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补贴分为人际关系化产业补贴和非人际关系化产业补贴,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旨在阐明人际关系化的补贴制度有碍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值最大化的目标,并根据理论框架建立了具有无效率影响因素的随机前沿模型,同时借助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进行稳健性分析,实证结果证明了:(1)直接补贴相较于间接补贴,对提升生产技术效率存在负面影响;(2)导致补贴无效率存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寻租实现的,而这种作用机制体现了人际关系化的补贴制度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政治联系作为一种“嵌入式自主”能够微妙地对这一负面机制进行矫正。2、在探究选择性补贴的寻租性与功能性补贴的寻利性时,运用固定效应、Logit与Tobit模型研究了政府补贴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发现选择性补贴具有明显的人际关系化交换特征;通过对企业是否具有寻租行为与政治联系的分样本检验,发现在人际关系化下,选择性补贴具有寻租性,会占用生产性资本,表现为投资不足,而功能性补贴具有寻利性,普遍易使生产投资过度;本部分研究还发现,政治联系作为一种“嵌入式自主”的治理方式,比人际关系化交换中的寻租方式更会促进企业投资;在产业层面,通过研究两类补贴的分布特征对行业结构的影响,发现选择性补贴会更大程度地降低市场竞争性;回到企业层面探寻其中的机制,通过Logit中介效应模型与交互项检验,发现前期选择性补贴由于提高了企业投资不足的概率,增加了市场份额下降的可能性,从而市场竞争性降低;然而,尽管投资不足会增加企业退市风险,但寻租下的选择性补贴会减少企业退出市场的可能性,因此,市场竞争机制易被人际关系化下的选择性补贴扰乱。3、在探究补贴对适应性效率的影响时,结合诺思对社会秩序理论的研究,通过分析我国补贴制度的性质、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对我国补贴制度的配置效率与适应性效率作出判断。本部分的边际贡献在于指出了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存在配置效率与适应性效率不统一的现象。研究发现:(1)低生产率或低盈利能力的企业尽管可以受到补贴资源的较大程度影响,但实际所享有的补贴资源比较少,补贴制度存在一定的配置不平衡性;(2)与税收优惠等间接补贴制度相比,财政直接补贴具有圈层效应,即以人际关系化交换为特征,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与低规模补贴中;(3)圈层性补贴不支持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升,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补贴制度的适应性效率低下;(4)间接补贴制度既有配置效率又有适应性效率。因此,现行的以财政补贴主导的产业政策不仅政治效率低下,还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投资效率,制度适应性效率不高,急需转型。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制度的转型需要突破三个关键因素,即人际关系性、寻租性与权利限制性,这意味着要在社会网络中发展非人际关系,增加制度可信性,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引导社会报酬结构以激励生产性活动,增加寻利收益。首当其冲的是转变政府直接干预的方式,发展以引导型、服务型为主的功能性补贴制度。

郭路,刘海洋,李芳芳[7](2018)在《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具有政府平衡预算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试图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的选择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当财政收入满足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时,税收结构调整不影响经济的福利。本文利用中国经济参数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财税结构进行了校准分析发现,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和基本宏观税负率处于一个合理区间;并给出了不同经济增长率水平下各税率的权衡关系。

张春宇[8](2017)在《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奠定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但是受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整体影响,分税制改革并不彻底,面临着事权层层下移、财权层层上移的困境,造成了地方财力不足、地方税体系薄弱、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财力与支出责任不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等新要求,以此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谈及的政府间税收关系是政府间财政关系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内容,深刻了解政府间税收关系对把握政府间财政关系至关重要,对整个财政体制改革也意义重大。目前,学术界对于财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事权划分、财权划分和转移支付。政府间税收关系属于财政关系的范畴,但不等同于财政关系。政府间税收关系是以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为基本前提、基于税制结构和税权配置而形成的各级政府之间关于税收收入的组织和分配关系,旨在有效配置公共资金、履行政府职能和发挥税收作用,其中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是理顺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基本前提,税收制度是理顺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制度基础,税权配置是理顺政府间税收关系的主线,中央与地方两级税收收入体系的重建与制衡是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税收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主体,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税收收入都是政府财力的重要保障,由此决定了税权是财权的核心。要保证财权与事权匹配、财力与支出责任相适应,首先要保证税权与事权基本匹配、税收收入与支出责任基本适应,这是研究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基本目标。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税收收入体系与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的制衡关系,研究这种制衡关系的平衡点是本文研究的根本落脚点。只有合理确定这一平衡点,才能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税权与事权基本匹配,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与支出责任基本适应,从而在结构上解决财政关系中存在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财政收入与支出责任不适应问题。完善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虽然是以合理划分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的税收收入为核心和重点,但不能以此为唯一目标,还必须考虑税收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说,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央与地方政府更好履行职能与更好发挥税收作用相结合。按照财政学的基本原理,税收的作用主要有三项:一是组织收入,二是调控经济,三是社会稳定。近期发生在税收领域的重大变革主要是两件大事,一是结构性减税,二是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实际上也可以纳入结构性减税的范畴,是结构性减税中的关键一步。按照结构性减税的整体要求,整体税负只减不增,并在税制结构内部使部分税种的税负水平适当降低。从结构上讲,这种降低既要有利于整个经济建设中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要有利于税制结构内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重调整。从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的税收关系考虑,合理划分政府间税收关系要以税权与事权基本匹配、税收收入与支出责任相适应为主要目标,同时要考虑税制结构的完善应有利于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发挥税收调控经济的作用。政府职能定位、税制完善、税权配置是影响和制约政府间税收关系的三个重要因素,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税收收入体系的构建,而中央与地方两级税收收入体系的构建问题恰恰是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核心问题。本文描述了目前我国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税制结构安排、税权配置和税收收入体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一是税收收入体系不平衡这一核心问题,即中央财力相对充盈、地方财力相对不足、地方财力对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高;二是共享税问题,即共享税种过多、共享方式繁杂、共享税比重过高等问题;三是地方税问题,即地方税主体税种欠缺、地方税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按照本文的研究思路,税收收入体系问题是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税收收入归属权问题。在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中,税收收入体系可以分为中央税收收入体系和地方税收收入体系,要完善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实质是重构中央与地方两级税收收入体系。将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对于研究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界定三者的界限争议较大。地方税体系建设是重新构建两级税收收入体系的关键所在,目前关于地方税体系的内涵以及如何完善也是理论界争议较多的问题。本文以税权配置为主线,对地方税、地方税体系的内涵做出了界定,同时从税权和税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总体思路:一是既要维持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同时也要激发地方政府活力;二是坚持优化税制结构和合理配置税权相结合,一方面要合理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另一方面要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使税制结构更加优化、使税权配置更加合理。本文认为,完善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的税收关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一蹴而就,要在事权划分明晰、税制结构优化和税权配置完善的综合治理中重新构建两级税收收入体系,使税权与事权基本匹配,税制结构与税权配置基本协调,税收收入与支出责任基本适应,确保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和地方政府的活力相统一,同时发挥好税收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只有税收收入在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划分合理,才能使事权与支出责任在各级政府间行使合理,进而决定了各级政府可以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应有作用,而这种作用发挥的前提恰恰是事权、税权和税制三个方面的良性互动。从政府层级上看,政府间税收关系应包括横向政府间税收关系和纵向政府间税收关系,横向政府间税收关系是平级政府之间的税收关系,具体包括平级地方政府之间和不同级别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关系,可能归属同一级别上级地方政府管辖,也可能归属不同级别上级地方政府管辖;纵向政府间税收关系是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税收关系,具体包括中央政府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关系。本文研究政府间税收关系以税权配置为主线,税权划分包括横向划分和纵向划分,横向划分是在同级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划分,纵向划分主要是在中央政府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其中,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的税收关系影响和制约着各级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正常运行,为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税收关系提供重要前提和借鉴,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6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政府间税收关系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归纳总结国内外关于财政分权、事权划分、税制结构、税权划分和地方税体系建设的主要文献和研究现状,限定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内涵和研究范畴,明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2章,着重对政府间税收关系做出一般性理论分析,指出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前提是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基础是税收制度,主线是税权划分,核心在于重构中央和地方两级税收收入体系,关键是完善地方税体系。第3章,重点分析了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效应。一是利用税收的无谓损失原理、拉弗曲线和拉姆齐法则对政府间税收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阐述税收分权的利弊;二是阐述了税收分权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只有赋予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实行税率分享制,才能激发地方政府活力,提高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三是以1998年至2015年税收收入、支出责任和GDP增长的数据为基础,着重分析了税收分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证明了税收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是分析了政府间税收关系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由于中国式分权框架下地方竞争和晋升压力的存在,税收分权对地区就业增长呈现较为显着的不利影响;五是分析了政府间税收关系与公平分配之间的关系,由于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可支配财力时,将更多资金转向投资性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入分配。第4章,着重介绍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现状,分别从事权与支出责任、税收制度、税权划分以及两级税收收入体系等4个方面阐述。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现状是缺少法律依据,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层层下移,地方财力凸显不足;税制结构的现状是欠缺地方税主体税种,直接税比重有待提高;税权配置的现状是缺少顶层设计,税收征管权和税收收入归属权交叉重叠现象严重;税收收入体系的现状是地方税体系有待完善。第5章,着重分析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存在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制约政府间税收关系的三个主要因素,即政府职能定位、税制结构和税权配置。然后,从分税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入手,深刻剖析了政府间税收关系的问题渊源。最后,提出了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和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核心问题是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失衡问题,两个基本问题即共享税问题和地方税体系问题,这里面包含了转移支付与地方财力比例失调、共享税比重过大、分税与分成如何权衡、地方税体系建设等分税制至今一直存在的问题。第6章,对未来我国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框架设计,包括根本目的、总体思路、主要原则和具体设想等,并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优化税制结构、合理配置税权和重建中央与地方两级税收收入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建议。

贾冰[9](2017)在《拉弗曲线有效性分析 ——基于不同国家企业所得税的经验数据》文中指出近二十年间,各国企业所得税税率整体出现下降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刨去几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和经济体量的提升,我们观察到世界各国企业所得税税收相对量却不断抬升,企业所得税/GDP从数据上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税率整体下降的背景下,我们无法用朴素逻辑简单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基于这个背景和问题,试图运用拉弗曲线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证明拉弗效应在企业所得税中的存在性。本文搜集整理了 1996-2016年全球36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经验数据,聚焦企业所得税,证明了拉弗曲线存在并测算出企业所得税率拉弗最优值。文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详细介绍了拉弗曲线的理论基础。随后文章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一些讨论,先介绍企业所得税发展以及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再结合拉弗曲线理论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本文的实证部分先介绍了模型、变量和数据,继而对全样本面板进行回归,使用改良模型进行再检验并使用滞后模型进行稳健性测试;随后将样本国划分为发达国家组、发展中国家组、金砖国家组这三个子样本,分别对子样本面板进行回归。最后将实证结果与中国企业所得税具体现实结合分析,试图用拉弗曲线解释2008年我国企业所得税下调的科学性,并用一个简单的时序模型进行尝试性验证。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全样本面板回归系数符合预期,企业所得税的拉弗曲线倒U型呈现,证明了拉弗曲线在企业所得税中的成立性,全样本企业所得税拉弗最优税率约为35%;第二,将全样本分为发达国家子样本和发展中国家子样本后,都证实了拉弗曲线形态成立,但在计算最优值过程中发现,发展中国家子样本最优税率小于发达国家子样本最优税率值。金砖国家子样本同样支持拉弗曲线成立的结论:第三,2008年前中国企业所得税是高于发展中国家最优税率值的,因此下调税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也能从2008年税率下调后企业所得税相对量稳步上升得到验证,考虑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空间,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可以稍微上浮的,但是在经济弱势时期,需要结合费改税等改革措施进行中和。

张碧菱[10](2017)在《基于差异化决策影响力的收入再分配偏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由收入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对于经济不平等的客观描述并不能准确反映个体对于收入再分配政策的支持程度。也就是说,收入不平等程度高并不能代表个体偏好覆盖面更广的再分配政策,或者支持更高的所得税税率。从另一方面而言,个体对于再分配政策的诉求还侧重于个人观点或者偏好的表达,公众的意见表达应予以重视,理想的再分配政策应满足大多数微观个体的利益偏好。鉴于此,本文引入收入再分配偏好来衡量个体对于再分配的支持和倾向程度,如是否支持某项政策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支持该政策。它是再分配在微观层面的主要体现,也是居民对当前收入分配情况认同度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认为,只有引入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选择机制将个体的再分配偏好转换为社会的再分配偏好,据此为收入不平等及其治理的研究奠定一个真正的微观基础,才可能更加清晰地探究如何调整过大的收入差距进入适度的范围。从研究方法来看,不同于传统的利用社会调研测度再分配偏好的手段,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引入所得税税率来代表个体的再分配偏好;从研究方向来看,不同于早期对于再分配偏好关于分配正义的探讨,本文抛开“无知之幕”的假设,将个体置身于特定的收入阶层,来观察经济利益、社会选择机制、个体特征等因素对其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就研究内容而言,本文将个体的经济收入与集体决策过程中个体的影响力相关联,假设个体的初始收入越高,其在后续社会执行税率的集体决策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影响权重。该假设背后隐含的现实观察为,富人相比穷人可能具有更多的社会政治资源,因而享有更高的决策话语权,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力更大。研究中社会集体决策过程采用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部分高收入个体更大的决策权重势必会导致最终结果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偏移。针对这种偏移是否会发生以及偏移程度有多大,本文首先引入不同个体差异化的决策权重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的理论研究主要基于经典的再分配偏好决定模型展开,这些以探讨均衡税率为基础的Meltzer-Richard模型等,将个体的劳动生产与再分配税率的选择相结合,将税率视为个体再分配偏好的直接体现。在仅考虑经济利益动机的框架下,个体的再分配需求应取决于再分配过程带来的净收益。因而个体的税率提案取决于自己的税前收入,收入越低的人可以从税收的转移支付中获得更多,因而支持较高的税率。在均衡税率的集体决策过程中,模型的推演基于“中位投票人”定理展开,即税率提案的中位数将获得最多的投票胜出。然而经典模型中的中位税率并不能很好地预测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引入富人具有更高的决策影响力来修正这一模型。修正的模型中增设两个外生参数,一个用于根据个体的税前收入将其划分为高收入或低收入阶层,另一个用于刻画高收入阶层额外的影响力权重。研究表明当高收入阶层的整体决策权重高于低收入阶层时,社会执行税率为高收入阶层中某一个体提出的方案,最终结果更倾向于高收入阶层的利益诉求,反之亦然。同时,差异化决策权重的存在,改变了个体对于最终执行税率的预期,从而影响了其在生产阶段的劳动供给行为。基于理论模型中新假设对于博弈均衡结果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设计了实验为理论预测提供微观的行为依据。实验的基本设计模拟了理论模型中的两阶段博弈,即每位实验参与者需进行生产、再分配两个环节的决策。由于初始的实验禀赋赋值(生产效率)会决定实验参与者处于哪一个社会收入阶层,而社会收入阶层又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其税率选择和劳动投入,所以本文在处理时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在具体化生产效率数值时参考了现实城镇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数据,根据模型中生产效率与初始收入的比例关系,换算出对应个体工资性收入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应个体财产性收入的资本生产率。二是在将具体数值赋予不同的实验参与者时,选择了实验方法中常用的“竞赛(tournaments)”方式决定参与者的初始禀赋,即通过一个需要参与者付出真实努力的比赛进行排名,按名次由高到低赋予生产效率值,借以模拟同一“社会”中的个体差别。在本文开展的两项实验研究中,均假定五人一组形成“小社会”,其中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人数比例为2:3,高收入阶层的决策权重是低收入阶层的两倍。基于工资性收入不平等探讨差异化决策影响力对居民再分配偏好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个体劳动生产效率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造成的决策影响力不对等确实会显着影响社会执行税率的大小。相比所有个体具有同等决策权重的参照组,给予高收入阶层额外的决策影响力显着降低了社会实际执行税率,使得最终结果更倾向于高收入阶层的利益诉求;但提升了社会经济效率、扩大了社会总财富,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等收入阶层的崛起。另一项基于财产性收入不平等探讨差异化决策影响力对居民再分配偏好影响的研究表明,过度重视高收入阶层的诉求,会使得原本差距过大的财产性收入不能通过税收机制进行有效调节,整体社会执行税率显着降低;虽然过高的税率会抑制社会资本总产出,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投机氛围,鼓励人们踏实工作。最后,根据生产效率设定的收入来源不同,本文进一步地将两个实验研究进行了横向对比,通过生产效率分布差异/社会选择机制两个维度对已有的四个实验设置进行两两对比,同时基于实验后的问卷调研信息,研究不同因素对个体税率提案、劳动供给及社会执行税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对不同来源的收入,虽然给予高收入阶层更高的决策权重都会显着降低社会执行税率,但居民对于不同来源收入的再分配偏好程度是不同的,居民对于财产性收入的再分配偏好显着高于工资性收入的再分配偏好,即普遍提出更高的税率提案;同时,性别、专业等个人身份特征也会显着影响个体的再分配偏好。

二、最优税率、政府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优税率、政府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税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1.2.2 税收政策的消费效应研究
        1.2.3 税收政策的投资效应研究
    1.3 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2.1 基于税收的经济增长理论
        2.1.1 索洛-斯旺模型
        2.1.2 卡斯-库普曼斯模型
        2.1.3 AK模型
        2.1.4 人力资本模型
        2.1.5 生产性公共资本增长模型
    2.2 最优税收理论
        2.2.1 最优商品税理论
        2.2.2 最优所得税理论
    2.3 税收乘数效应理论
        2.3.1 定量税税收乘数效应
        2.3.2 比例税税收乘数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检验
    3.1 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3.1.1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3.1.2 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3.2 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时变协整关系检验
        3.2.1 时变协整模型
        3.2.2 时变协整关系检验
        3.2.3 分位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3.3 不同时期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
        3.3.1 SV-TVP-FAVAR模型设定
        3.3.2 变量选取与共同因子提取
        3.3.3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
        3.3.4 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检验
    4.1 非对称计量模型设定
        4.1.1 ST-BVAR模型原理
        4.1.2 NARDL模型原理
    4.2 不同经济周期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短期非对称冲击效应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2.2 经济波动区制识别
        4.2.3 非对称冲击效应分析
        4.2.4 稳健性检验
    4.3 税收政策的正负向累积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非对称效应
        4.3.1 变量选取与模型参数估计
        4.3.2 累积动态乘数效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机制分析
    5.1 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驱动机理
        5.1.1 基本分析框架
        5.1.2 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理
    5.2 LT-TVP-VAR模型原理
    5.3 税收结构对要素供给的时变影响效应分析
        5.3.1 变量选取与平稳性检验
        5.3.2 脉冲响应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机制分析
    6.1 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机理
    6.2 SV-MH-TVP-SVAR模型原理
    6.3 税收政策对消费的动态冲击效应
        6.3.1 变量选取、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
        6.3.2 脉冲响应分析
        6.3.3 时变方差分解
        6.3.4 稳健性检验
        6.3.5 税收政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
    6.4 税收政策对投资的动态冲击效应
        6.4.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6.4.2 滞后阶数选择、先验设定与参数估计
        6.4.3 脉冲响应分析
        6.4.4 时变方差分解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项
致谢

(2)绿色财税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能源与环境
        1.2.2 可持续发展
        1.2.3 绿色财税政策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 能源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与最优开采路径
        2.1.2 能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
        2.1.3 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
        2.1.4 促进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财税政策
    2.2 文献评述与研究空间
        2.2.1 文献评述
        2.2.2 研究空间
3 能源与环境优化配置理论与绿色财税手段分析
    3.1 能源与环境优化配置理论及分析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可耗竭资源理论
        3.1.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3.1.4 外部性理论
    3.2 能源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2.1 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中的作用
        3.2.2 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
        3.2.3 政府介入能源市场的必要性
    3.3 政府纠正外部性的手段之一:绿色税收
        3.3.1 绿色税收的作用机理
        3.3.2 绿色税收对资源配置、环境改善与社会公平的影响
        3.3.3 以资源税和环境税为例的绿色税收手段
    3.4 政府纠正外部性的手段之二:绿色补贴
        3.4.1 绿色补贴的作用机理
        3.4.2 绿色补贴对相关主体的影响
        3.4.3 以研发补贴为例的绿色补贴手段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4.1 动态一般均衡框架的演进
    4.2 模型概述
    4.3 模型设定
    4.4 参数校准
    4.5 模型在具体领域的应用
    4.6 本章小结
5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
    5.1 模型设定
    5.2 数值模拟分析
    5.3 能源消耗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5.3.1 计量模型设定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3.3 能源消耗的经济效应
        5.3.4 稳健性检验
    5.4 能源开发的长期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5.4.1 能源资源开发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测度模型
        5.4.2 能源资源开发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估计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税收的经济效应模拟分析
    6.1 模型设定
    6.2 绿色税收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
    6.3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状态下的绿色税收政策选择
    6.4 本章小结
7 绿色研发补贴的经济效应模拟分析
    7.1 模型设定
    7.2 鞍点路径求解
    7.3 绿色研发补贴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
    7.4 动态补贴政策的时点选择和效果评估机制分析
        7.4.1 动态补贴政策的时点选择分析
        7.4.2 动态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估机制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完善中国绿色财税政策的思考
    8.1 强化绿色税收政策设计,策略性地实施绿色税收政策组合
    8.2 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手段相结合,激励企业绿色研发创新
    8.3 完善能源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分配资源收益
    8.4 加强财税手段的协同,形成政策组合拳
    8.5 完善配套支持保障措施,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多维度行业差异化碳税政策的设计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注释表
变量注释表
参数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统一碳税政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差异化碳税政策相关研究现状和国内外实践经验
        1.3.3 混合碳减排政策相关研究
        1.3.4 投入产出优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1.3.5 文献评述
    1.4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2.1 庇古税理论
    2.2 “双重红利”理论
        2.2.1 “双重红利”理论的提出
        2.2.2 “双重红利”理论的发展
    2.3 最优商品税理论:统一或差异
        2.3.1 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原理
        2.3.2 关于最优商品税理论的发展
        2.3.3 最优环境税理论
    2.4 一般均衡理论
        2.4.1 一般均衡理论原理
        2.4.2 一般均衡理论的应用和CGE模型
    2.5 碳税对宏观经济系统的影响机制和模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2.5.1 碳税对宏观经济系统的影响机制
        2.5.2 模型的理论分析框架
    2.6 概念界定
第3章 多目标动态碳税-经济-环境模型建立
    3.1 模型假设
    3.2 模型构建
        3.2.1 目标模块
        3.2.2 约束条件
    3.3 最优解排序
    3.4 宏观SAM表构建和参数设定
        3.4.1 行业划分
        3.4.2 SAM表构建
        3.4.3 模型参数设定
    3.5 基准情景设定
        3.5.1 经济增长
        3.5.2 技术进步率
        3.5.3 能源效率进步率
    3.6 模型检验、收敛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3.6.1 模型检验
        3.6.2 模型的收敛性
        3.6.3 敏感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税率调节维度的行业差异化碳税政策设计和优化
    4.1 行业划分和情景设置
        4.1.1 高耗能行业和低耗能行业划分
        4.1.2 政府调节税率的情景设置
    4.2 税率维度的碳税政策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4.2.1 既定减排目标下的动态最优税率
        4.2.2 税率维度的碳税政策环境效应
        4.2.3 税率维度的碳税政策经济效应
        4.2.4 税率维度的碳税政策收益比较和最优政策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纳税人调节维度的行业差异化碳税政策设计和优化
    5.1 政府调节行业纳税人的情景设置
    5.2 纳税人维度的碳税政策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5.2.1 行业纳税人变动情况
        5.2.2 纳税人维度的碳税政策环境效应
        5.2.3 纳税人维度的碳税政策经济效应
        5.2.4 纳税人维度的碳税政策收益比较和最优政策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混合碳减排政策的行业差异化碳税政策设计和优化
    6.1 混合碳减排制度设计
    6.2 混合碳减排模型构建
        6.2.1 碳交易模块
        6.2.2 供需模块
    6.3 碳交易和碳税政策组合的行业设置
    6.4 混合碳减排情景设置
    6.5 混合碳减排维度的碳税政策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6.5.1 混合碳减排背景下的碳税政策环境效应
        6.5.2 混合碳减排背景下的碳税政策经济效应
        6.5.3 混合碳减排背景下的碳税政策收益比较和最优政策设计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A

(4)长期增长中的最优政府间转移支付:基于地方公共服务的跨区域溢出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基本模型
    1.1 环境
    1.2 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的次序及求解过程
    1.3 分散均衡
2 地方政府的最优政策函数
3 中央政府的最优转移支付与收入税率
    3.1 中央的最优化问题
    3.2 基于中央最优转移支付的地方最优财政政策
    3.3 地方政府Cournot博弈产生配置扭曲了吗?
    3.4 最优干预政策与不干预政策的效果比较
    3.5 最优平衡增长路径
4 扩展模型
5 总结
附录
    附录1 第一优配置及其可实现性
        附录1.1 第一优配置: 社会计划者问题
        附录1.2 第一优配置与次优配置的比较
        附录1.3 实现第一优配置的可能性
    附录2 不等式(26)的证明
    附录3 υ*是φ(υ)全局唯一最大值解的证明
    附录4 不等式(41)的证明

(5)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标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理论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1.4.1 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
        1.4.2 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
        1.4.3 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
        1.4.4 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术语界定
    2.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主流研究
        2.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发轫
        2.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效应机制
        2.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率问题的质疑
        2.1.4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合作共谋问题
    2.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前沿
        2.2.1 合作共谋因素和团队绩效机制的引入回应质疑
        2.2.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引领理论前沿
        2.2.3 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得到更多关注
    2.3 相关研究评述
        2.3.1 国内外研究对比
        2.3.2 相关研究的贡献
        2.3.3 相关研究的不足
        2.3.4 今后研究的方向
        2.3.5 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
    2.4 理论借鉴
        2.4.1 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相关理论
        2.4.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相关理论
    2.5 基本概念界定
        2.5.1 污染
        2.5.2 环境税
        2.5.3 规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规制政策工具比较
    3.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3.1.2 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3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类型
        3.2.1 基于命令控制的规制政策
        3.2.2 基于市场机制的规制政策
        3.2.3 基于工程技术的规制政策
        3.2.4 基于公众参与的规制政策
    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工具选择
        3.3.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三大关键问题
        3.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和比较优势
        3.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的选择
    3.4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的常规政策工具
        3.4.1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基本类型
        3.4.2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比较优势
        3.4.3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经济规制工具
    3.5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政策需要突破的难题
        3.5.1 信息不对称
        3.5.2 污染排放与污染结果间的随机性
        3.5.3 面源污染对污染者的负外部性
        3.5.4 面源损害对污染者的反馈效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基准框架
    4.1 基准框架
        4.1.1 研究基础
        4.1.2 研究方法
        4.1.3 研究框架
    4.2 理论模型
        4.2.1 基本假设
        4.2.2 理论预测
        4.2.3 合作共谋行为
    4.3 实验设计
        4.3.1 实验描述
        4.3.2 实验参数设定
        4.3.3 评估标准:效率性和稳定性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要素投入决策
        4.4.2 各种规制机制的效率性和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染总量型环境税和集体罚款机制有效性再检验
    5.1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与农业面源污染者合作共谋
        5.1.1 公共物品供给与面源污染减排
        5.1.2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
        5.1.3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5.1.4 面源污染减排“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设计
    5.2 博弈模型和实验设计
        5.2.1 理论模型
        5.2.2 实验设计
    5.3 理论预测
        5.3.1 完全信息情境
        5.3.2 不完全信息情境
    5.4 实验结果分析解释
        5.4.1 实验结果
        5.4.2 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3 不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4 路径依赖效应
        5.4.5 偏好类型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
    6.1 研究基础
        6.1.1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发端
        6.1.2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设计
    6.2 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基本模型
        6.2.1 模型假设
        6.2.2 模型设定
        6.2.3 社会最优问题
        6.2.4 私人利润最大化问题
    6.3 最优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
        6.3.1 情境1:最优庇古税情境
        6.3.2 情境2:完全信息情境
        6.3.3 情境3:可以观测投入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3.4 情境4:可以观测部分产出和投入的有限信息情境
        6.3.5 情境5:可以观测产出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
    7.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
        7.1.1 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
        7.1.2 实行政策预告和试运行
        7.1.3 选择合意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
        7.1.4 对环境税收入实行专款专用
        7.1.5 减少环境税改革政策描述的“框架效应”
    7.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要素设计
        7.2.1 规制谁(规制对象)——差异化规制
        7.2.2 规制什么(规制标准)——间接规制
        7.2.3 如何规制(规制方法)——双向激励
    7.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配套制度建设
        7.3.1 法律法规制度配套建设
        7.3.2 财政预算制度配套建设
        7.3.3 农业技术推广认证配套制度建设
        7.3.4 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制度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
        8.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
        8.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组合包含三种工具
        8.1.4 科学的制度设计让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合意性
    8.2 政策启示
        8.2.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
        8.2.2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
        8.2.3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
        8.2.4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关注现实困难
    8.3 研究的贡献、不足和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4章实验统计数据
    附录2 第4章渐进值估计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产业发展中财政补贴有效性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理论背景及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产业补贴、制度分析与有效性判断
    第一节 产业发展与财政补贴
        一、产业发展政策与财政补贴手段
        二、我国产业补贴政策与效果回顾
    第二节 产业补贴的制度分析与有效性判断
        一、产业补贴的制度分析法
        二、产业补贴的有效性判断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影响补贴制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分析
    第一节 关键因素一:人际关系性与非人际关系性
        一、理论基础
        二、人际关系性与我国产业补贴政策
        三、非人际关系性与国外的产业政策
    第二节 关键因素二:寻租性与寻利性
        一、理论基础
        一、寻租性与我国产业补贴政策
        二、寻利性与国外产业补贴政策
    第三节 关键因素三:权利限制性与权利开放性
        一、理论基础
        二、权利限制性与我国产业补贴政策
        三、权利开放性与国外产业政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补贴中“错补”与“骗补”问题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理论回顾
    第二节 补贴拨款审核的博弈分析
        一、现实问题
        二、基本假定
        三、信号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四、政企合谋下的补贴申请制度
        五、关于完善补贴申请制度的建议
    第三节 补贴使用过程的博弈分析
        一、现状
        二、基本假定
        三、补贴划拨与“骗补”发生
        四、“追缴”力度与“骗补”治理
        五、关于完善补贴使用制度的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补贴与生产效率:基于企业发展的视角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现状分析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实证研究
        一、计量模型与研究假设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实证过程与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财政补贴与投资效率: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基础
    第二节 补贴、投资与竞争的逻辑框架
        一、选择性补贴与功能性补贴
        二、寻租与寻利
    第三节 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与数据搜集
        二、补贴的性质分析
        三、补贴的性质验证
        四、对竞争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财政补贴与适应性效率:基于市场环境的视角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逻辑
    第三节 实证研究
        一、补贴制度的配置效率判定
        二、直接补贴的性质分析
        三、补贴制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四、稳健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制度安排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与译着
    二、中文论文
    三、英文文献
附录 Ⅰ:附表
附录 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课题情况
    一、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主持的课题情况
致谢

(7)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 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二) 中国总体税负与税收结构的情况
二、文献综述
三、模型设定
    (一) 家庭
    (二) 生产技术
    (三) 生产
    (四) 政府
    (五) 私人资本的转移动态
    (六) 动态优化条件
    (七) 稳态均衡
        1. 经济增长率
        2. 最优财政支出结构与最优消费、转移支付和投资
四、校准
    (一) 参数设定与估计
        1. 资本折旧率 (δ) 与技术进步折旧率 (φ)
        2. 时间贴现因子 (ρ) 。本文中我们取为0.02。
        3. 私人生产部门人力-技术部门人力比 (m)
        4. 产出弹性估计
        5. 政府科教投入的产出弹性 (η)
    (二) 财政结构、最优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三) 对税率结构与经济增长率的校准
五、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

(8)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畴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畴
    1.3 文献综述
        1.3.1 财政分权研究综述
        1.3.2 事权划分研究综述
        1.3.3 税制结构研究综述
        1.3.4 税权划分研究综述
        1.3.5 地方税体系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和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理论渊源
        2.1.1 公共经济学理论为政府间税收关系提供基本理论支撑
        2.1.2 财政分权理论奠定政府间税收关系的理论基石
        2.1.3 契约经济学理论为政府间税收关系提供经济学分析框架
        2.1.4 委托代理理论为完善政府间税收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2.1.5 最优及次优税制理论为优化税制结构提供理论指导
        2.1.6 博弈经济学理论为政府间税权的合理划分提供理论支持
    2.2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基本前提—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2.2.1 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本内涵
        2.2.2 事权、支出责任与政府间税收关系
    2.3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制度基础—税收制度
        2.3.1 税制结构与政府间税收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3.2 具体税制影响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合理构建
        2.3.3 税收政策促进政府间税收关系的良性运转
    2.4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主线—税权划分
        2.4.1 税权综述
        2.4.2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税权的重要体现
        2.4.3 税收立法权是政府税权的逻辑起点
        2.4.4 税收行政权决定政府税权的良性运转
        2.4.5 税收司法权是政府税权的内在保障
        2.4.6 政府间税收关系中的税权划分
    2.5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核心—两级税收收入体系
        2.5.1 税收收入体系具有层级性
        2.5.2 完善地方税体系是制衡两级税收收入体系的关键
3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效应分析
    3.1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3.1.1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和税收无谓损失
        3.1.2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和最优税率
        3.1.3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和税收弹性
    3.2 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税收关系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3.2.1 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国家治理
        3.2.2 税权划分影响国家治理的认识误区
        3.2.3 完善地方税体系对国家治理的意义
    3.3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3.1 理论分析
        3.3.2 计量模型与指标选取
        3.3.3 实证分析及结论
    3.4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3.4.1 理论分析
        3.4.2 计量模型与指标选取
        3.4.3 实证分析及结论
    3.5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对公平分配的影响
        3.5.1 理论分析
        3.5.2 计量模型与指标选取
        3.5.3 实证分析及结论
4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现状分析
    4.1 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
        4.1.1 事权划分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
        4.1.2 事权与支出责任交叉错位
    4.2 税收制度的现状
        4.2.1 营改增之后税制更加简化
        4.2.2 直接税与间接税比例失衡
        4.2.3 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待改进
    4.3 税权划分的现状
        4.3.1 税收立法权的划分过于集中
        4.3.2 税收征管权的划分存在交叉
        4.3.3 税收收入归属权的划分偏离分税轨道
    4.4 两级税收收入体系的现状
        4.4.1 中央税收收入体系相对充盈
        4.4.2 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相对匮乏
        4.4.3 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比例有待改进
5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制约因素分析
        5.1.1 政府职能有待重新界定
        5.1.2 税收制度有待更新完善
        5.1.3 税收权限有待合理配置
    5.2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核心问题—两级税收收入体系失衡
        5.2.1 分税制后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收入关系持续失衡
        5.2.2 营改增后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收入关系失衡加重
        5.2.3 地方财力不足导致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高
        5.2.4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收入关系失衡的综合分析
    5.3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基本问题之一:共享税问题
        5.3.1 问题表现之一:共享税种过多
        5.3.2 问题表现之二:共享方式繁杂
        5.3.3 问题表现之三:共享比重过大
        5.3.4 共享税问题的综合分析
    5.4 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基本问题之二:地方税体系问题
        5.4.1 地方税的概念界定模糊
        5.4.2 地方税体系的问题表现
        5.4.3 地方税体系的问题分析
6 完善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框架设计及建议
    6.1 完善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框架设计
        6.1.1 完善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根本目的
        6.1.2 完善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总体思路
        6.1.3 完善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主要原则
        6.1.4 完善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的整体布局
    6.2 具体建议一: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
        6.2.1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6.2.2 处理好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6.3 具体建议二:完善税收制度、夯实政府间税收关系的制度基础
        6.3.1 综合考虑多元化目标
        6.3.2 合理构建复合税制
        6.3.3 优化税制结构
        6.3.4 适时调整税收政策
    6.4 具体建议三:合理配置税权、释放各级政府的活力和创造力
        6.4.1 纵横摆布合理配置税收立法权
        6.4.2 多方考虑合理配置税收征管权
        6.4.3 双管齐下合理配置税收收入归属权
    6.5 具体建议四:重建两级税收收入体系、均衡配置政府财力
        6.5.1 逐步改革共享税是重回分税制的根本途径
        6.5.2 重建地方税体系是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的关键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拉弗曲线有效性分析 ——基于不同国家企业所得税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税收理论与税收体系
        2.2.2 拉弗曲线形状与特征
        2.2.3 拉弗曲线内涵与基本假设
        2.2.4 拉弗曲线的扩展
3 企业所得税与拉弗效应
    3.1 企业所得税概述
    3.2 企业所得税的发展
        3.2.1 我国企业所得税发展
        3.2.2 全球企业所得税发展
    3.3 企业所得税发展的解释
        3.3.1 企业所得税税率的解释
        3.3.2 企业所得税税收的解释
4 实证分析与结果
    4.1 模型与变量
    4.2 数据说明
    4.3 面板回归
        4.3.1 基准模型
        4.3.2 全样本基准模型
        4.3.3 全样本改良模型
        4.3.4 全样本滞后模型
        4.3.5 收入分类子样本模型
        4.3.6 金砖国家子样本模型
        4.3.7 中国企业所得税再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差异化决策影响力的收入再分配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图解
        1.2.2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研究
        1.3.2 实证研究
        1.3.2.1 本研究采用实验数据的优越性分析
        1.3.2.2 本研究采用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分析
        1.3.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收入再分配研究理论综述
        2.1.1 基于静态生产要素的视角
        2.1.2 基于动态经济增长的视角
        2.1.3 基于政府干预的政策视角
        2.1.4 基于制度因素的视角
        2.1.5 小结
    2.2 收入再分配偏好的研究综述
        2.2.1 个体的再分配偏好为何存在
        2.2.2 个体的再分配偏好受何种因素影响
        2.2.3 与本研究相近文献的梳理与总结
第三章 差异化决策影响力对再分配偏好均衡税率的影响研究
    3.1 两阶段博弈模型的构建
        3.1.1 模型的基本假定
        3.1.2 劳动力市场
        3.1.3 执行税率的集体决策
    3.2 两阶段博弈模型的求解
        3.2.1 同等决策影响力的有限个代理人模型
        3.2.2 决策影响力不对等的无限个代理人模型
    3.3 博弈模型的理论预测
    3.4 博弈模型可能的理论贡献与实验应用
        3.4.1 模型可能的理论贡献
        3.4.2 实验经济领域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资性收入不平等探讨差异化决策影响力对再分配偏好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流程
        4.2.2 理论预测与待检假说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关于社会执行税率的检验
        4.3.2 关于社会执行税率演变趋势的检验
        4.3.3 关于社会收入的检验
        4.3.4 关于再分配政策的探讨
        4.3.5 社会福利分析
    4.4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五章 基于财产性收入不平等探讨差异化决策影响力对再分配偏好影响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财产性收入相关文献评述
    5.3 实验设计与待检假说
        5.3.1 实验流程
        5.3.2 待检假说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关于社会执行税率的检验
        5.4.2 关于不同机制对于社会执行税率的影响
        5.4.3 关于社会资本总产出的检验
        5.4.4 关于不同阶层最终收入的检验
        5.4.5 社会福利分析
    5.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个体再分配偏好的度量与差异研究
    6.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6.2 社会选择机制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
        6.2.1 基于低差异组的对比研究
        6.2.1.1 计量模型
        6.2.1.2 回归结果
        6.2.1.3 讨论与分析
        6.2.2 稳健性检验:基于高差异组的对比研究
        6.2.2.1 回归结果
        6.2.2.2 分析与讨论
    6.3 生产效率分布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
        6.3.1 基于同等决策影响力的对比研究
        6.3.1.1 计量模型
        6.3.1.2 回归结果
        6.3.1.3 分析与讨论
        6.3.2 基于差异化社会地位的对比研究
        6.3.2.1 计量模型
        6.3.2.2 回归结果
        6.3.2.3 讨论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2.1 正视利益冲突,动态化制度设计
        7.2.2 区分收入来源,合理化税制结构
        7.2.3 考虑交互影响,合意化收入差距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理论证明
附录2 实验说明(实验研究一)
附录3 实验说明(实验研究二)
附录4 实验小测截图(QUIZ)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最优税率、政府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董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2]绿色财税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D]. 乔永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3]多维度行业差异化碳税政策的设计和优化研究[D]. 马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长期增长中的最优政府间转移支付:基于地方公共服务的跨区域溢出效应[J]. 金戈,林燕芳. 经济学报, 2020(03)
  • [5]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 周志波. 西南大学, 2019(05)
  • [6]产业发展中财政补贴有效性的制度分析[D]. 尹玉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J]. 郭路,刘海洋,李芳芳. 经济问题探索, 2018(10)
  • [8]中央与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关系问题研究[D]. 张春宇.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9]拉弗曲线有效性分析 ——基于不同国家企业所得税的经验数据[D]. 贾冰. 厦门大学, 2017(02)
  • [10]基于差异化决策影响力的收入再分配偏好研究[D]. 张碧菱.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最优税率、政府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