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

一、手术室病人心理需要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梅[1](2021)在《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其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的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以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在一个较大的、有代表性的手术室护士样本中了解其工作压力源现状(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管理及人际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管理及人际方面、病人护理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及身心健康状况(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躯体症状),并基于优势分析进一步探讨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的不同维度对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大小,为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加强医院管理、改善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而维护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从山东省选取8所三级综合性甲等医院的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93份,回收有效问卷388份,有效回收率是98.7%。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患者健康问卷中的抑郁模块(9-item depression module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以及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分别评估手术室护士的一般人口学及职业相关资料、工作压力源、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及躯体症状。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优势分析等。以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手术室护士的一般资料情况:本研究中,49.7%(193/388)的手术室护士年龄在20~29岁之间;女性护士居多,占总样本的81.7%(317/388);有伴侣护士居多,占总样本的62.4%(242/388);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护士居多,占总样本的82.5%(320/388);第一学历为中专、大专和本科及以上的手术室护士分别占总样本的24.5%、49.0%及26.0%;合同制护士较多,占总样本的61.6%(239/388);职称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的比例分别为31.2%、37.9%、28.6%、1.8%;43.8%(170/388)的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工作时间≤5年;47.2%(183/388)的手术室护士月收入>6000元。2.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的描述性分析: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总分平均为(65.91±20.08)分,各条目得分的均分为(1.88±0.57)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得分最高,条目平均得分为(2.21±0.79)分,其次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条目均分为(2.11±0.72)分;其余工作压力源得分由高至低依次是:病人护理方面的压力(条目均分为(1.82±0.59)分)、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压力(条目均分为(1.74±0.72)分)和管理人际方面的压力(条目均分为(1.65±0.58)分)。3.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描述性分析:手术室护士焦虑症状得分平均为(5.35±4.83)分,其中无焦虑症状、有轻度焦虑症状、有中度焦虑症状及有重度焦虑症状的手术室护士分别占总样本的49.0%、33.8%、12.1%、5.2%。以10分为焦虑症状阳性的划界分,本研究中手术室护士的焦虑症状阳性率为17.3%。手术室护士的抑郁症状得分为(6.09±5.33)分,其中无抑郁症状、有轻度、中度、中重度至重度抑郁症状的手术室护士分别占总样本的44.8%、34.3%、13.4%以及7.5%。以10分为抑郁症状阳性的划界分,本研究中手术室护士的抑郁症状阳性率为20.9%。手术室护士的躯体症状得分为(8.37±6.59)分,其中无躯体症状、有轻度、中度、重度躯体症状的手术室护士分别占总样本的34.0%、32.0%、17.5%以及16.5%。4.不同一般资料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比较的单因素分析:手术室护士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得分在年龄、性别、有无伴侣、最高学历等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无夜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症状:P=0.002;抑郁症状:P<0.001),有夜班的手术室护士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得分显着高于无夜班的手术室护士;手术室护士躯体症状得分在不同年龄(P=0.017)、有无伴侣(P=0.008)、最高学历(P=0.003)及有无夜班(P<0.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20~29岁、有伴侣、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及有夜班的手术室护士躯体症状得分较高。5.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身心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的不同维度均与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和躯体症状呈正相关(r=0.335~0.525,均P<0.001),且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的不同维度间呈强相关(r=0.621~0.792,均P<0.001),因此,优势分析比多元回归分析更适合比较工作压力源的不同维度对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大小。6.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的优势分析(1)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焦虑症状影响的优势分析:工作压力源不同维度预测焦虑症状的相对贡献由高至低分别为: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0.073)、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0.065)、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0.065)、病人护理方面(0.034)以及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0.024)。其中,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贡献最大,占28.0%,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贡献次之,均占24.9%,然后依次是病人护理方面的压力(贡献13.0%)、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压力(贡献9.2%)。(2)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抑郁症状影响的优势分析:工作压力源的不同维度预测抑郁症状的相对贡献由高至低分别为: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0.096)、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0.082)、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0.063)、病人护理方面(0.057)以及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0.031)。其中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贡献最大,占29.2%,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贡献次之,占24.9%,然后依次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贡献19.1%)、病人护理方面的压力(贡献17.3%)、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压力(贡献9.5%)。(3)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躯体症状影响的优势分析:工作压力源不同维度预测躯体症状的相对贡献由高至低分别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0.069)、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0.060)、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0.054)、病人护理方面(0.042)以及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0.024)。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贡献最大,占比27.7%,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贡献次之,占比24.1%,然后依次是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贡献21.7%)、病人护理方面的压力(贡献16.9%)、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压力(贡献9.6%)。结论1.手术室护士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及躯体症状较为严重,值得关注。2.不同工作压力源中,手术室护士在工作量和时间分配方面的压力得分最高。3.手术室护士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对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预测权重最大。4.手术室护士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对躯体症状的预测权重最大。

张雨娜[2](2019)在《聚焦解决模式对喉癌、下咽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构建适合喉癌、下咽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聚焦解决干预模式;2.评价聚焦解决模式对改善喉癌、下咽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提高疾病应对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分别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和浙江省肿瘤医院,两家三甲医院住院选择手术治疗的喉癌、下咽癌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包括术前宣教、情绪疏导和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策略,包括描述问题、建构具体可行的目标、探查例外、给予反馈、评价进步五个步骤。研究工具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医学应对量表、手术室焦虑度简化量表及生理指标、护理满意度问卷,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等,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①医院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两次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抑郁评分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医学应对能力:患者的主要应对方式是面对,其次是回避,屈服较少。两组患者经术前1天干预,入手术室时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有明显改善,在面对和回避两个因子上,试验组面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屈服因子上,试验组得分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手术室焦虑度简化量表: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试验组2.35±1.84,对照组4.68±3.48)均低于干预前(试验组4.77±2.78,对照组5.16±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手术室干预后全麻诱导前患者焦虑度比较显示,试验组焦虑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压、心率: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在四个不同时间点(术前1天、入手术室、全麻诱导前、术后3天)测量,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对在手术室等候期间干预前后两个时间点进行分析,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变化值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⑤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干预后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术式导致的功能损伤度与患者的负性情绪成正比。3.患者围手术期印象最深刻、最焦虑无助的时段为手术室等候期。结论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较常规心理护理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喉癌、下咽癌患者术前(尤其是手术室等候期)负性情绪,稳定术前血压,提高疾病应对能力及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但是在干预时机、干预时长和干预的延续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卢瑛[3](2019)在《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修订适合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测评问卷,调查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现况,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对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全方位感触,与量性研究互补,挖掘量性研究结果中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以及组织支持感对其急救能力的深层次影响,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升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方法,修订了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并进行信效度的检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人口统计学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组织支持感问卷调查上海手术室适任证书培训基地4家医院432名护士的急救能力等现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运用目的性选样抽取量性研究样本中的8位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结果:(1)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为27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47。(2)本研究测得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为110.95±13.09,呈较高水平。(3)本研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具备急诊工作经验、参加过急救或是急救培训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较高。(4)本研究的最佳尺度回归分析显示,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影响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自我效能感、组织支持感、能级、护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否有急诊工作经验、是否参加过急救,9个因素共可以解释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47.1%的变异(Adjusted R2=0.471)。手术室护士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参加过急救、参加过急救培训、拥有急诊工作经验者、自我效能感高、积极应对得分高、消极应对得分低、组织支持感高,急救能力水平越高。(5)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及管理者的焦点小组访谈,得出个人的成败经验及归因、替代经验或模仿、他人的评价、身心状态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使命感、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上级支持、合理授权、重视护士贡献、提供培训通过影响手术室护士的组织支持感进而影响其急救能力。结论:(1)本研究修订的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评价。(2)本研究中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呈现较高水平。(3)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自我效能感、组织支持感、能级、护龄、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是否有急诊工作经验、是否参加过急救。手术室护士能级越高、护龄越长、参加过急救、参加过急救培训、拥有急诊工作经验者、自我效能感高、积极应对得分高、消极应对得分低、组织支持感高,急救能力水平越高。可见,手术室护士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手术室管理者为其创造的良好工作氛围将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提高,保持较强的职业胜任能力,确保护理质量。(4)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针对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组织支持感的可控影响因素,形成提升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相应策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王伟[4](2019)在《现代综合医院烧伤医疗单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烧伤医疗单元是指包括大型的烧伤研究所、烧伤医疗中心、烧伤专科等医疗场所。主要承担着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重症监护、康复护理等服务。我国的烧伤科室建设伴随着烧伤医学的发展,已经有近70年的历程。长期的发展和建设,综合医院内的烧伤医疗单元均存在着规模过小、布局模式不合理、功能房间不全、卫生隔离不严格等问题,所以本文通过研究,进一步梳理、探讨关于烧伤医疗单元建筑空间设计的各种问题。本文围绕着烧伤医疗单元的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结合现代的烧伤医学、社会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现代医疗工艺等基础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烧伤医疗单元,进行环境、空间、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与行为特征的走访调研。总结出我国烧伤医疗单元在现阶段的一些典型建筑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图解表达等研究方法,对烧伤护理单元的分类、建设位置、规模大小、平面布局模式、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组织、功能房间详图、其他专业设计要求等各方面,系统阐述了烧伤医疗单元的设计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并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注重成果的可实践性,将设计理论与相关案例紧密结合,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利详细分析研究。希望对医院建筑的研究者、设计者、建设者都能有益的帮助。

何娟[5](2019)在《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协同干预机制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术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精细化的医疗需求,人们对药品、医疗设施的需求正部分转化为对服务、体验方面的需求。此时,设计正不断地介入医疗服务系统中,以推动形成更丰富、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我国当前在儿童医疗服务领域中,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常见的儿童焦虑干预的手段在执行时受到医护人员精力有限、儿童难以持续配合等因素影响,尚未形成有效的干预机制。因此,有必要利用设计手段来介入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通过设计思维和方法,深入理解儿童的焦虑情绪,为儿童构建完整的焦虑干预系统,提升患儿在围术期间的整体体验。笔者首先通过对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协同设计等相关文献进行桌面研究,从儿童在围术期必经的三个治疗阶段出发,归纳总结了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的四个核心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从协同设计的角度介入解决这四个问题的可能性。基于桌面研究的基础开展了实地调查,从儿童围术期的流程和接触点出发,对桌面研究的结论进行验证,并深入探讨了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体验中的阶段特性和需求,确定从认知、互动、环境和支持四个方面对儿童围术期进行焦虑干预,分别归纳了这四个方面的焦虑干预需求和协同介入的可能,结合协同设计的特性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动机,探讨了协同设计方法介入儿围术期焦虑干预的机会,并设计了相关主题的协同实践。最后结合桌面研究和实地调研的结论,输出了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协同干预机制与焦虑干预设计策略。在输出协同干预机制时,笔者将围术期儿童焦虑干预流程分为平台构建、问题探索、概念转化和延续性保障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每个阶段的协同目标、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协同工作方式,以及每个阶段的协同工作运行机制。在输出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策略时,考虑到儿童群体的特性,重点关注儿童在围术期间的整体体验和服务感知。提出从认知角度,针对性地筛选医疗信息,借助数字媒体的力量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信息呈现方式,并提出情境化的信息感知策略,全方位多触点地帮助儿童在围术期建立医疗认知;从互动角度,挖掘患儿在围术期的互动动机,建立多样化的互动模式和奖励机制;从环境角度,提出诊疗空间识别及情感化环境的概念,为患儿建立整体的空间感知;最后,借助社会支持的力量,通过多维度手段为患儿提供支持,帮助其缓解焦虑建立诊疗信心。本文从围术期焦虑干预的角度出发,意在将儿童围术期的基础诊疗体验向情感化的综合服务体验推进,从协同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从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为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提供支持,形成可持续的服务闭环,最终输出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设计介入策略,推动设计思维介入儿童医疗领域的发展。

张媛[6](2019)在《男护士职业身份认同的叙事探究 ——以成都市12名男护士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男护士职业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并分析影响男护士职业身份认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为完善我国男护士的培训教育规划及职业生涯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克兰迪宁和康纳利的三维叙事探究法,遵循目的性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参与者,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直至资料达到饱和,采用“情境分析”方法对转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选取成都市6所三甲医院的12名男护士作为研究参与者,通过资料分析找到十二名男护士的共有故事主线“萌芽期——成长期——沉淀期”,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主题和顺序对参与者的访谈故事进行重构,最终形成十二个不同的男护士职业身份认同建构故事。结论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三点结论:第一,社会大众对于护理行业的认知较为匮乏和片面,导致高校难以招收真正喜爱和了解护理(学)专业的男护生,因此男护生在校期间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如此,“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背景和“学以致用”的传统观念使得男护生仍然把护士职业作为自己的首要选择。第二,男护士在职业身份维度上把自己归类为医务工作者、护士和男护士三种群体。通过不同内、外群体之间的社会比较,男护士会采用一些积极区分策略来突出自身的价值和重要性,提高自己的自尊,构建自己的职业身份认同。第三,男护士的职业身份认同不是单独形成的,而是在与其他职业各方面的比较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是一个动态连续的发展过程,该过程受到不同阶段的文化背景、社会家庭支持、职业需要满足、人际关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路晓琳[7](2019)在《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工作疏离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旨在调查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工作疏离感现状,并探讨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工作疏离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减少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心理资本水平,降低工作疏离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7月,选取辽宁省的三级综合医院的介入手术室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护士心理资本量表以及工作疏离感问卷进行调查。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的得分为(77.30±18.98)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用工性质、职称、月收入的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介入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的得分为(71.26±15.25)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介入手术室工作年限、职称、用工性质的介入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疏离感的得分为(31.44±8.73)分,不同年龄、职称、婚姻状况、介入手术室工作年限、收入的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疏离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得分与工作疏离感得分呈正向相关(r=0.521,P<0.01);工作压力得分与心理资本得分呈负向相关(r=-0.528,P<0.01);工作疏离感得分与心理资本得分呈负向相关(r=-0.431,P<0.01)。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对工作疏离感起预测作用(β=0.497,t=8.274,P<0.001),工作压力对心理资本起预测作用(β=-0.506,t=-8.948,P<0.001),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对工作疏离感均起预测作用(工作压力:β=0.377,t=5.452,P<0.001;心理资本:β=-0.238,t=-3.311,P<0.001)。结论1、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工作疏离感均呈中等水平。2、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疏离感呈正相关;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工作疏离感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3、工作压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介入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疏离感,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对介入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疏离感产生影响。4、护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工作疏离感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相应干预措施,达到降低介入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疏离感的目的。

黄灿[8](2018)在《VR环境中镇定型音乐对眼病患者在术前焦虑中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用VR手段模拟眼科手术室场景,探讨此场景对术前眼病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2,VR手术室场景下镇定型音乐聆听对人焦虑水平的影响;3,理论结合实践,理论阶段的研究成果为开发“VR音视力”产品奠定理论基础;4,结合叙事医疗设计理念设计出针对眼病患者术前降低焦虑产品“VR音视力”。方法:采用临床对照实验,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眼科日间病房n=65例术前患者,随机将被试分为实验组(VR模拟手术室环境,有音乐)n=33和对照组(VR模拟手术室环境,无音乐)n=32,采集被试皮电SC/GSR值数据;心率HR(BVP)数据;心率变异性RMSSD、SDNN数据;STAI焦虑量表数据;VREQ术前虚拟现实量表数据;将被试样本进行人口学分析,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做F检验分析、T检验分析、拟合性分析、M值与SD值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基线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2,对照组实验前、后阶段比较可得对照组皮电SC/GSR数据、心率HR(BVP)数据、STAI焦虑量表T-AI数据有差异但不显着(0.01<P<0.05),差异位于焦虑程度升高处;STAI焦虑量表S-AI数据呈显着性差异(P<0.01),差异位于焦虑程度显着升高处;心率变异性RMSSD、SDNN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焦虑程度不变;3,实验组实验前、后阶段比较可得实验组皮电SC/GSR数据、STAI焦虑量表数据呈显着性差异(P<0.01),差异位于焦虑程度显着降低处;心率HR(BVP)数据、心率变异性RMSSD、SDNN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焦虑程度不变。结论:1,眼科患者SC/GSR、HR(BVP)、S-AI、T-AI指标会在VR模拟手术室环境时增加;2,眼科患者SC/GSR、S-AI、T-AI指标会在VR模拟手术室环境辅以镇定型音乐时降低;3,心率变异性RMSSD和SDNN不影响眼科患者焦虑值;4,镇定型音乐在心率HR(BVP)上依旧发挥了其降低眼科患者焦虑值的作用;5,实验组中SC/GSR、HR(BVP),对照组中T-AI拟合曲线拟合程度良好;6,VR模拟手术室场景对眼科患者的压力感略小于眼科患者期待中的真实手术室场景;7,眼病患者观看VR环境中模拟手术室时,50岁以上、小学及以下学历、已婚、女性、职员焦虑上升程度最大,18-5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未婚、男性、自由职业者焦虑上升程度最小;8,眼病患者观看VR环境中模拟手术室,同时聆听镇定型音乐时,18-50岁小学及以下学历、未婚男、自由职业者焦虑缓解程度最大,50岁以上专科学历、已婚、女性、职员焦虑缓解程度最小。设计实践:VR环境中镇定型音乐可以降低眼科患者术前焦虑,在设计过程中,1,利用眼病患者术前焦虑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叙事医疗设计理念设计“VR音视力”;2,用户调查与诊断,调研出用户环境、用户群体和用户需求;3、设计与规划,“VR音视力”设计概念与设计方案的规划、技术实现探讨、交互界面设计;4、测试与评估,对利益相关者的评估、了解眼病患者和医护人员需求,做反思性的设计评价。

陈大好[9](2018)在《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系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确定适合难度评估并代表手术室护理工作量的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2.确定适用于评估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的难度维度指标及其权重。3.确定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的难度系数。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初拟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条目池,便利抽取广州市八家三甲医院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召开专家论证会,确定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和难度维度指标,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难度维度指标权重;采用德尔菲法对手术室护理专家进行三轮函询,对本研究确定的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的各项难度维度指标的难度等级进行评分,采用EXCEL,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通过文献检索并在临床科室发放126份调查问卷及组织11名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确定了78项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四个难度维度指标及其权重,四个指标内容及其权重分别是“操作技能复杂程度(0.5463)”、“操作者要求(0.2339)”、“操作负荷强度(0.1085)”和“操作风险(0.1113)”。2.共有15名手术室护理专家完成了三轮德尔菲法咨询,平均年龄46±5.33岁,手术室平均工作时间为26.73±4.92年,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专家占46.7%,均为本科学历。三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88.2%、100%。三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825、0.838、0.867。三轮肯德尔协调系数W为0.535、0.680、0.776及其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1,专家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三轮咨询问卷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40、0.964、0.977。难度系数排列前三位的是“侧卧牵引床体位摆放及观察(7.2687)”、“头颅固定体位摆放及观察(7.254)”、“颅脑体位架式侧卧位摆放及观察(7.2433)”。排列后三位的是“无菌单的铺置(2.046)”、“更换静脉输液液体(1.9176)”、“无接触式戴无菌手套(1)”。结论1.咨询专家参与研究的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程度高,能获得可靠程度及价值较高的难度评分信息,使难度系数统计结果客观可信。2.78项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均为临床常见并适合进行难度评估的项目,包括手术室常见基础护理技术、专科配合技术、医疗设备护理操作技术及手术体位摆放及观察,可增强手术室护理工作量统计的合理性。3.难度维度指标内容涵盖面广,权重值合理,体现手术室专科内涵,适用于手术室专科护理领域。4.手术体位摆放及观察的难度系数平均值最高,是反映手术室专科内涵的重点及难点项目,本研究得到的难度系数为手术室护理工作量统计及手术室护理专业化发展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杨琳[10](2018)在《全身麻醉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麻醉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围麻醉期体验、提高麻醉安全性。但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本研究旨在以现有证据为基础,从医护专家、患者需求等方面对全麻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探讨,从而构建全麻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概括综述、医护专家访谈和患者访谈的方法,综合现有证据、专家意见和患者需求三部分结果,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麻醉健康教育内容初稿;进一步以患者投入式研究为理论依据,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最终确立全麻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终稿。结果:1、概括综述:纳入313篇文献和12篇麻醉协会资料,形成5个主题、18个子主题。2、医护专家访谈:纳入10名麻醉医护专家,形成5个主题,16个子主题。3、患者访谈:纳入拟实施全麻手术的患者11名,总结其术前术后对麻醉信息的需求,共形成8个主题。4、内容分析: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形成全麻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初稿,包括5个主题、18个子主题和79个条目。5、焦点小组访谈:纳入12名麻醉健康教育实施者(医护)、8名麻醉健康教育接受者(患者)参与访谈。最终形成全麻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终稿,包括5个主题、18个子主题和72个条目。结论:1、已有多国、多角色的麻醉医护研究者/协会关注术前麻醉健康教育。概括综述获得五个主题,提供麻醉概述的健康教育,为患者参与奠定基础;提供围麻醉期过程的教育,鼓励患者参与配合照护;提供全麻风险和益处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参与应用。2、医护专家访谈所得主题部分覆盖了概括综述的结果,同时补充了部分子主题和条目,提高了全麻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的临床适用性3、患者对麻醉信息的需求从对麻醉的疑问、误解、术后再认知中均有所体现。医患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在构建麻醉健康教育内容中纳入患者麻醉信息需求,保障了教育内容的有效性。4、焦点小组访谈促使麻醉健康教育内容契合我国当前医疗环境;医护组从临床专业性上规范了健康教育内容;患者组对研究结果贡献较少,但引发思考,未来需进一步探索。5、本研究构建的全麻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为未来开展麻醉健康教育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依据,便于未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形式、工具等一系列探索,结合发展中的患者麻醉满意度问卷等,验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不断改进更新。

二、手术室病人心理需要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术室病人心理需要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其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的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
    1.2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身心健康状况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
        2.1.1 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2.1.2 手术室护士的躯体健康状况
    2.2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现状
        2.2.1 压力与压力源定义
        2.2.2 工作压力及工作压力源定义
        2.2.3 工作压力及工作压力源的测量工具
        2.2.4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现状
    2.3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身心健康状况
        2.3.1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焦虑、抑郁症状
        2.3.2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躯体症状
        2.3.3 已有研究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优势分析的应用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样本量
    3.3 研究工具
        3.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3.3.2 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3.3.3 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
        3.3.4 患者健康问卷中的抑郁模块(9-item depression module of the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
        3.3.5 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15,PHQ-15)
    3.4 质量控制
    3.5 统计分析
    3.6 伦理考虑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手术室护士一般资料的描述性分析
    4.2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的描述性分析
    4.3 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4.4 不同一般资料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比较
        4.4.1 不同一般资料手术室护士在焦虑症状得分上的比较
        4.4.2 不同一般资料手术室护士在抑郁症状得分上的比较
        4.4.3 不同一般资料手术室护士在躯体症状得分上的比较
    4.5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身心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4.6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的优势分析
        4.6.1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焦虑症状影响的优势分析
        4.6.2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抑郁症状影响的优势分析
        4.6.3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躯体症状影响的优势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状况
        5.1.1 手术室护士焦虑、抑郁症状
        5.1.2 手术室护士躯体症状
    5.2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总分及不同工作压力源维度的得分状况
    5.3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的优势分析
        5.3.1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焦虑、抑郁症状影响的优势分析
        5.3.2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躯体症状影响的优势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7.1 本研究的创新性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聚焦解决模式对喉癌、下咽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理论依据与操作性定义
        (一) 理论依据-聚焦解决模式
        (二) 操作性定义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研究对象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
        3. 样本量计算
    二、研究方法
        (一) 病例分组
        (二) 方案设计与干预措施
        1. 成立研究小组
        2. 预试验
        3. 干预措施
        4. 干预形式与时间
        5. 问卷量表评估时机
        (三) 评价指标
        (四) 质量控制
        (五) 统计方法
        (六) 技术路线
        (七) 科研伦理
    三、结果
        (一) 两组喉癌、下咽癌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二)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应对能力、血压比较
        1. 医院焦虑抑郁筛查结果
        2. 手术室焦虑度简化量表结果
        3. 医学应对方式结果
        4. 血压、心率测量结果
        (三) 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较
        (四) 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感受调查结果(附表G)
    四、分析与讨论
        (一) 喉癌、下咽癌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二) 喉癌、下咽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 不同术式对喉癌、下咽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四) 聚焦解决模式对喉癌、下咽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五) 聚焦解决模式对喉癌、下咽癌患者应对能力影响效果分析
        (六) 聚焦解决模式对喉癌、下咽癌患者血压影响分析
        (七) 聚焦解决模式可提高喉癌、下咽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八) 喉癌、下咽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调查分析
        (九)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3)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见图1-2)
2 文献回顾
    2.1 护士急救能力的培养进展
    2.2 护士急救能力相关评价工具
    2.3 急救能力的影响因素
        2.3.1 人口社会学因素
        2.3.2 个人因素
        2.3.3 组织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修订《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原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简介
        3.2.2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修订
        3.2.3 质量控制
        3.2.4 预调查
    3.3 研究结果
        3.3.1 护士一般资料(见表3-2)
        3.3.2 效度评价(见表3-3)
        3.3.3 信度评价
        3.3.4 形成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3.4 讨论
        3.4.1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效度分析
        3.4.2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的信度分析
4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现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手术室护士的一般资料
        4.3.2 问卷的信度检验
        4.3.3 统计描述
    4.4 讨论
        4.4.1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情况
        4.4.2 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3 自我效能感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4 应对方式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4.5 组织支持感对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得分的影响分析
    4.5 小结
5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的质性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5.3.2 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5.3.3 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
        5.3.4 相关人口社会学因素
    5.4 讨论
        5.4.1 依据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4.2 依据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4.3 依据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来提升手术室护士的急救能力
    5.5 小结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局限性与展望
    6.3 创新点
    6.4 本研究对护理管理的建议
        6.4.1 发挥组织支持优势,提升急救质量
        6.4.2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升急救能力
        6.4.3 因人而异开展工作,聚焦重点人群
参考文献
附件一:《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测评问卷》
附件二:知情同意书
致谢
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4)现代综合医院烧伤医疗单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基础
        1.1.0 .背景
        1.1.1 .国外烧伤医疗单元的发展状况
        1.1.2 .国内烧伤医疗单元的发展状况
        1.1.3 .烧伤医疗单元专科专属医治空间研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相关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3.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烧伤医疗单元概述
    2.1 .烧伤医学
        2.1.1 .烧伤医学概念说明
        2.1.2 .烧伤病人的分类
        2.1.3 .烧伤患者心理
        2.1.4 .烧伤患者的特点及治疗难点
        2.1.5 .烧伤患者的护理
    2.2 .烧伤医疗单元
        2.2.1 .烧伤医疗机构的特殊要求
        2.2.2 .烧伤治疗单元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2.3 .我国烧伤科室现状
        2.2.4 .我国烧伤科室建筑空间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烧伤医疗单元的功能布局研究
    3.1 .概述
        3.1.1 .烧伤医疗单元的分类
        3.1.2 .烧伤医疗单元的设计的相关规范
        3.1.3 .烧伤医疗单元设计的基本原则
    3.2 .外部环境要求及选址
        3.2.1 .烧伤理疗单元的外部环境特点
        3.2.2 .烧伤医疗单元的位置
    3.3 .空间构成、规模及特点
        3.3.1 .烧伤医疗单元的规模
        3.3.2 .烧伤医疗单元的空间分区
    3.4 .烧伤医疗单元的组合形式
        3.4.1 .单廊式烧伤医疗单元
        3.4.2 .复廊式烧伤医疗单元
        3.4.3 .三廊式烧伤医疗单元
        3.4.4 .中心式烧伤医疗单元
        3.4.5 .混合式烧伤医疗单元
    3.5 .烧伤治疗单元的流线组织形式
        3.5.1 .人流流线组织(包括医护人员、病患及其他流线)
        3.5.2 .物品流线组织(包括洁净、污染物品流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烧伤医疗单元的功能房间研究
    4.1 .功能房间设计要点
        4.1.1 .`病人治疗区
        4.1.2 .辅助治疗区
        4.1.3 .医护办公区
    4.2 .人性化环境设计
        4.2.1 .人性化理念的提出
        4.2.2 .人群行为和使用要求
        4.2.3 .功能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4.2.4 .烧伤患者的社会服务与特殊教育空间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关烧伤医疗单元工程实际案例分析
    5.1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大楼改造工程(烧伤专科楼改造)
        5.1.1 .概况介绍
        5.1.2 .空间和流线分析
        5.1.3 .手术室改造
        5.1.4 .病房改造
        5.1.5 .BICU改造
        5.1.6 .总结
    5.2 .长海医院烧伤科(新建大型烧伤医疗中心)
        5.2.1 .烧创伤中心位置与规模
        5.2.2 .烧创伤中心位置与规模
        5.2.3 .空间和流线分析
        5.2.4 .人性化设计
        5.2.5 .总结
    5.3 .上海电力医院烧伤科(新建小型烧伤科)
        5.3.1 .医院概况
        5.3.2 .烧伤科位置与规模
        5.3.3 .空间和流线分析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烧伤医疗单元的其他专业要求
    给水排水
    暖通设计
    电气设计
    医用气体设计
附录二:烧伤医疗单元内部特殊设备
附录三:图表目录
附录四: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5)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协同干预机制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社会关注度持续上升
        1.1.2 设计手段成为介入医疗领域的新手段
        1.1.3 协同设计思维为儿童医疗问题的解决带来新思路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设计介入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
        1.2.3 协同设计介入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流程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流程
第二章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相关概念及协同设计的介入
    2.1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相关概念
        2.1.1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相关概念
        2.1.2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干预现状
        2.1.3 影响儿童围术期焦虑的因素分析
    2.2 协同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
        2.2.1 协同设计的相关概念辨析
        2.2.2 协同设计介入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
        2.2.3 协同设计介入医疗领域的方法与机制
    2.3 协同设计方法介入儿童医疗领域的价值与关键
        2.3.1 协同设计方法介入儿童医疗领域的价值
        2.3.2 协同设计方法方法介入儿童医疗领域的关键
        2.3.3 协同设计方法介入儿童医疗领域的挑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协同干预机会
    3.1 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的系统要素
        3.1.1 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的内容
        3.1.2 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的需求层次
        3.1.3 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的利益相关者
    3.2 儿童围术期中焦虑干预的问题和需求
        3.2.1 儿童围术期的流程和接触点
        3.2.2 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的阶段性服务问题
        3.2.3 影响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的关键因素
    3.3 协同思维介入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的可能性
        3.3.1 协同介入认知干预的可能性
        3.3.2 协同介入互动干预的可能性
        3.3.3 协同介入环境干预的可能性
        3.3.4 协同介入支持干预的可能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相关调研与分析
    4.1 调研概述
        4.1.1 调研的目的
        4.1.2 调研的方法
        4.1.3 调研的计划
    4.2 用户旅程界定
        4.2.1 患者初步访谈
        4.2.2 用户体验审核法
        4.2.3 患者体验旅程界定
    4.3 问题探索
        4.3.1 POEMS环境洞察
        4.3.2 深度访谈
    4.4 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的需求总结与协同介入的可能性分析
        4.4.1 焦虑干预的需求与协同机会汇总
        4.4.2 焦虑干预的利益相关者协同动机
        4.4.3 协同干预的可用资源评估
        4.4.4 协同介入焦虑干预的机会
    4.5 协同介入焦虑干预的可能性实践
        4.5.1 介入认知干预方面的协同实践
        4.5.2 介入互动干预方面的协同实践
        4.5.3 介入环境干预方面的协同实践
        4.5.4 介入支持干预方面的协同实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协同干预机制与设计策略
    5.1 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协同干预机制建立
        5.1.1 协同机制概述
        5.1.2 平台构建阶段的协同干预机制
        5.1.3 问题探索阶段的协同干预机制
        5.1.4 概念转化阶段的协同干预机制
        5.1.5 机制延续阶段的协同干预机制
    5.2 儿童围术期焦虑干预策略
        5.2.1 基于信息易明性的认知干预策略
        5.2.2 基于动机发掘的互动干预策略
        5.2.3 基于情感化的环境干预策略
        5.2.4 多维度介入的支持干预策略
    5.3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片和表格来源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6)男护士职业身份认同的叙事探究 ——以成都市12名男护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国外男护士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二、国内男护士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 相关概念及理论背景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 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参与者
    三、资料收集
    四、资料的整理分析
    五、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六、研究的质量控制
    七、伦理考虑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
    一、研究参与者一般资料
    二、研究参与者的故事
第六部分 分析及讨论
    一、男护士的专业选择——主动、被动与盲目
    二、男护士的择业心态——就业心情急切,不愿放弃前期投入
    三、男护士的职业需要——职业认同、职业管理、职业发展
    四、男护士的压力来源——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
    五、男护士的身份认同——社会比较与积极区分策略
    六、男护士的职业规划——终身职业型、权衡利弊型、边走边看型
第七部分 结论与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三、研究反思和局限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工作疏离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二、调查问卷
    三、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四、致谢
    五、个人简介

(8)VR环境中镇定型音乐对眼病患者在术前焦虑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语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焦虑相关理论
        1.1.1 焦虑的定义及分类
        1.1.2 焦虑模型
    1.2 术前焦虑相关理论
        1.2.1 术前焦虑的表现与危害
        1.2.2 术前患者焦虑影响因子
        1.2.3 术前焦虑辅助治疗方法
        1.2.4 术前焦虑量表
    1.3 音乐对术前焦虑的影响
        1.3.1 音乐治疗的历史
        1.3.2 音乐对术前焦虑的临床应用
        1.3.3 音乐对眼科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
        1.3.4 镇定型音乐
    1.4 眼科疾病相关理论
        1.4.1 眼科疾病简介
        1.4.2 眼科疾病术前焦虑
    1.5 虚拟现实手段介入医学研究
        1.5.1 认识层面的哲学问题
        1.5.2 虚拟现实医学应用领域
    1.6 以人为中心的医疗设计
        1.6.1 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
        1.6.2 医疗服务设计
        1.6.3 叙事医疗
第二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案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2.3 创新点
    2.3 研究方案
        2.3.1 研究步骤
        2.3.2 实验程序
    2.4 研究预期与假设
        2.4.1 研究预期
        2.4.2 研究假设
第三章 实验准备
    3.1 研究伦理
    3.2 实验材料
        3.2.1 研究场所
        3.2.2 虚拟现实实验设备
        3.2.3 生理指标检测器材
        3.2.4 音乐播放设备及镇定型音乐
    3.3 测量工具
        3.3.1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
        3.3.2 VREQ术前量表(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VREQ)
        3.3.3 被试基本信息表(Subject Basic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SBIQ)
        3.3.4 生理指标
第四章 VR环境中镇定型音乐对眼病患者在术前焦虑中的影响
    4.1 实验被试
        4.1.1 被试样本人口学资料
        4.1.2 选入标准
        4.1.3 排除标准
        4.1.4 分组原则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程序
        4.3.1 实验前阶段
        4.3.2 实验阶段
        4.3.3 实验后阶段
    4.4 数据处理
        4.4.1 数据收集
        4.4.2 统计标准
        4.4.3 实验结果
第五章 综合讨论
    5.1 数据结果讨论
        5.1.1 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数据无差异
        5.1.2 眼科患者SC/GSR、HR(BVP)、S-AI、T-AI指标会在VR模拟手术室环境时增加
        5.1.3 眼科患者SC/GSR、S-AI、T-AI指标会在VR模拟手术室环境辅以镇定型音乐时降低
        5.1.4 RMSSD和 SDNN不影响眼科患者焦虑值
        5.1.5 眼科患者HR(BVP)有无音乐的比较分析
        5.1.6 实验组中SC/GSR、HR(BVP),对照组中T-AI拟合曲线拟合程度良好
        5.1.7 VR模拟手术室场景对眼科患者的压力感略小于眼科患者期待中的真实手术室场景
    5.2 眼病患者人口学特征与术前焦虑关系分析
        5.2.1 增加焦虑情况
        5.2.2 降低焦虑情况
    5.3 对研究预期与研究假设的解释
        5.3.1 对研究预期的解释
        5.3.2 对研究假设的解释
        5.3.3 补充解释
    5.4 对设计实践的价值
    5.5 研究的局限性
第六章 VR音视力设计实践
    6.1 设计理念
        6.1.1 叙事医疗
        6.1.2 叙事医疗产品服务设计流程
    6.2 用户调查与诊断
        6.2.1 用户环境
        6.2.2 用户群体
        6.2.3 设计需求
    6.3 设计与规划
    6.4 测试与评估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支持机构
    7.2 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1: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附件2:手术特质-状态焦虑量表
附件3: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需要量表
附件4:主观单位的焦虑程度评分量表
附件5:VREQ术前量表
附件6:实验被试基本信息表
附件7:知情同意书
附件8:信息保密协议
附件9:设计手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部分活动及荣誉

(9)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系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护理专业化发展中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系数研究的重要性
    2.2 医疗护理研究领域的难度和难度系数研究现状
    2.3 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系数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技术路线
    3.2 研究设计类型与性质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程序与步骤
    3.5 资料分析
    3.6 质量控制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的确立
    4.2 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维度的构建及维度权重的确定
    4.3 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系数的确定
第五章 讨论
    5.1 对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的讨论与分析
    5.2 关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维度和维度权重的讨论
    5.3 关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系数的讨论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6.4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10)全身麻醉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国内外研究现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主要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4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
第二部分 全身麻醉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
    第一阶段 全身麻醉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初稿的构建
        1 概括综述
        2 医护专家访谈
        3 患者访谈
        4 全身麻醉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初稿
    第二阶段 全身麻醉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的确立
        1 目的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小结
    1 主要研究成果
    2 主要创新之处
    3 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4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手术室病人心理需要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对其身心健康状况影响的优势分析[D]. 杨晓梅. 山东大学, 2021(09)
  • [2]聚焦解决模式对喉癌、下咽癌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D]. 张雨娜.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卢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现代综合医院烧伤医疗单元建筑设计研究[D]. 王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儿童围术期焦虑问题的协同干预机制与设计策略研究[D]. 何娟. 江南大学, 2019(04)
  • [6]男护士职业身份认同的叙事探究 ——以成都市12名男护士为例[D]. 张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介入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工作疏离感的相关性研究[D]. 路晓琳.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1)
  • [8]VR环境中镇定型音乐对眼病患者在术前焦虑中的影响[D]. 黄灿.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9]手术室护理工作项目难度系数研究[D]. 陈大好. 暨南大学, 2018(02)
  • [10]全身麻醉患者术前麻醉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D]. 杨琳.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手术室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