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麦岭矿肥项目环保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黄麦岭矿肥项目环保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一、黄麦岭矿肥工程环保设施通过国家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洪诗佳[1](2019)在《基于矿业经济区的湖北省磷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磷矿资源约束矛盾的日益突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如何提高磷矿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前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湖北省作为我国磷矿资源大省,磷矿储量居全国第一,其天然的资源优势在对当地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地方经济结构单一、资源消耗速度加快、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为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为此,对湖北省磷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评价,了解湖北省磷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期达到以最少资源消耗和最小生态环境破坏,获取最大效益产出的目的,是湖北省磷矿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立足上述背景,本研究首先对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了探讨,全面梳理了磷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并基于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产业经济学、资源禀赋理论等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关理论的探讨,对矿业经济区、磷矿资源保护、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本文构建了磷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后,选取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为磷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的同时,对湖北省矿业经济区磷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实际采矿能力、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以及环境治理投资对磷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效率具有显着影响;湖北省磷矿经济区综合效率值整体偏低,且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四大磷矿区之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水平相差较大,主要受技术水平与规模效益影响。最后,依据前期调研现状与实证结果,从技术改进、资源整合、政策法律制定等几个方面针对性提出了促进湖北省磷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刘蓓,李进,李新[2](2018)在《提质增效,内外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文中提出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省黄麦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该公司自成为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体板块企业以来,通过提质增效、内外发展,发展新型肥料、精细化工、新材料、矿产资源、产城融合五大产业板块,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申文,陈千汉,刘仲红,熊继传,李书涛[3](2015)在《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深入分析湖北省矿产资源特点,从调整结构、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研发深度,制定和完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和措施。

严炜[4](2014)在《湖北省磷矿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矿产资源的富裕度和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联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矿产资源是耗竭性资源,只有保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的发展过分依赖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以单纯的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为特征,因此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如何确保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若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拉动作用、贡献份额及其对经济、环境发展的承载力、影响力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价。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充满复杂性和探索性。对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一直是产业经济学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一些当代产业战略研究学者认为,目前已经进入了战略优先的时代。因为在当今时代,由于资源与市场的一体化和有限性,造成了资源的极度稀缺、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急剧恶化。因此,“不谋寰宇者不足以谋本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当前”。重视和加强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已成为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前沿和研究重点。磷矿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在磷化学工业和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许多国家已经将磷矿资源列为战略资源。我国也已将其列为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20个紧缺矿种之一,以配额方式限制出口。磷矿资源的一系列下游产品在农业、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全球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耕地面积缩减及诸多国家、地区对喜磷作物扩大种植的农业生产形势下,对磷肥需求的增长直接影响到磷矿资源的消费,所以磷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安全及人类的生产发展。我国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是纵向比发展快、进步大、成效显着,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但与国外发达国家比,我国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从磷矿资源的地理分布及经济发展及对磷矿资源的需求情况看,磷矿资源具有明显的稀缺性。湖北是我国最主要的磷矿资源富集省份之一。做为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产能大省的湖北,磷矿资源优势十分明显,磷及磷化工业一直是湖北的优势矿种和主导产业之一,这从湖北省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多次就磷矿资源开发利用和磷及磷化工业发展制定和颁布专门文件,2011年首批实施的7个整装勘查项目中磷矿资源勘查项目就占了4个即可得到佐证。但怎么尽快将这种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湖北磷及磷化工业如何响应省委、省政府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磷及磷化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和磷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针对上述重大科学问题,进行以磷及磷化工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为重点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做为新时期湖北磷及磷化工业的整体谋划,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北磷及磷化工业的历史与现状的较全面系统的回顾与总结,依据湖北省情、矿情和国内外矿业环境现状分析,以推进和实现湖北磷及磷化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和磷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研究目标,以湖北磷矿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为基础,应用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和产业比较优势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建立磷及磷化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拉动力、承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湖北磷矿资源勘查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拉动力及承载力现状及前景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确立磷及磷化工业在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和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拉动作用。重点研究湖北磷及磷化工业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从而为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推动湖北磷及磷化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和磷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此,笔者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用1年多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并深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湖北磷矿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相关资源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相关专题的深入研究,力求使研究工作有较坚实的基础、较高的起点和较开阔的思路,使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的研究内容,贯穿磷矿资源勘查开发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和促进湖北磷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一研究主线,同时也较系统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定性和定量两种角度进行了湖北磷及磷化工业对湖北经济发展拉动力、贡献率、承载力、竞争力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新时期湖北磷及磷化工业的发展战略和有效路径。论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为磷矿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第三部分是全国及湖北省磷矿资源形势分析,第四部分是磷及磷化工业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部分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磷矿资源的需求预测,第六部分磷及磷化工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与贡献率分析,第七部分为湖北磷及磷化工业的最优发展战略,第八部分为湖北省磷及磷化工业的最佳发展路径。前言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其意义。阐述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提出论文的创新点。明确提出实施中部率先战略,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在世纪之交把握大局,不失时机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格局中,湖北省的磷矿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分布相对集中,具有形成特色支柱产业的资源基础。第一章矿产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首先对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主要阐述了矿产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工业化的阶段及结构演变;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资源优势与区域工业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区域发展的优势导向战略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的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磷及磷化工业是湖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磷矿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影响磷矿资源消费的基本因素;磷矿资源消费的基本规律等。第二章全国及湖北磷矿资源形势分析: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和趋势。主要进行了全国磷矿资源形势分析;指出全国及湖北磷矿资源的主要禀赋特点是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磷矿资源质量差,采选成本高;矿床类型齐全,但以沉积磷块岩矿床为主:伴生资源丰富,可利用的伴生资源多。从主要产区产能、产量及消费、磷的出口贸易、中低品位磷矿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探讨了全国及湖北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从需求预测、资源保证程度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磷矿资源的供需形势。指出磷矿资源地质勘查成就显着;资源整合工作初见成效;磷及磷化工业发展迅速;磷矿开发利用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亦面临着不容乐观的严峻形势:开采成本偏高,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资源整合力度亟需加强;中低品位磷矿开发利用势在必行;精细化已成为磷化工发展的必然方向;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第三章磷矿资源产业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湖北磷矿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磷矿资源开发的现状、潜力和存在的问题。主要阐述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磷矿资源的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湖北磷矿资源经济评价;磷矿资源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磷矿资源保证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第四章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磷矿资源的需求预测:主要进行了磷矿资源供应与需求关系分析,包括已探明磷矿资源的可供性评价、成矿远景和资源总量预测、磷矿资源满足磷化工发展需求的保证程度、矿产品供应能力分析、磷矿资源需求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磷矿资源的使用和消费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对磷化工业发展的需求、磷化工发展对磷矿资源的需求、磷矿资源需求预测;磷矿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依据及基本原则;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区域经济发展对磷矿资源的需求预测、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磷矿资源的需求预测、湖北磷化工(磷肥)需求预测。第五章磷矿资源产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与贡献率分析:主要探讨了磷及磷化工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及贡献率;通过对磷及磷化工(磷肥)对湖北经济发展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力评价证明:湖北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及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湖北仍需依靠磷矿资源这一优势矿种,在全面提高科技含量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及产品结构,以保证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今后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第六章湖北磷矿资源产业发展战略构建:论文指出研究湖北磷及磷化工业发展战略,绝不能就湖北论湖北,就磷矿论磷矿,而应将其放到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和产业格局中加以考察,这是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的重要依据。论文分析了湖北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其特点;湖北磷及磷化工业发展战略背景;湖北磷矿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优势和主要障碍;提出了湖北磷及磷化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即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实施以磷矿资源优势逐步转换为磷矿资源产业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坚持资源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相结合,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并将这一战略表述为:以磷矿资源为基础,以磷化工业为依托,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经济、生态效益为中心,加快磷矿开发利用的步伐;以形成结构优化的磷及磷化工产业集群为目标,促进磷及磷化工企业在开拓和竞争中成长,推动磷矿开发利用走采选结合、矿化结合、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协调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导与保证合理开发磷矿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湖北磷及磷化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第七章湖北磷矿资源产业发展路径设计:主要设计了适合湖北磷及磷化工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主要是要素驱动—重视资源扩张,保证磷矿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夯实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持续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实施高质量矿床勘查战略;将大型矿集区和整装勘查区建成大型磷矿生产基地;将大型磷矿生产基地建成大型磷化工基地;创新驱动—重视和加强对中低品位磷矿的开发利用研究:加强中低品位磷矿石选矿研究:重视直接利用技术研究;加强中低品位磷矿石在磷化工中的利用研究;重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贯彻《矿产资源法》,扶持和管好地方小矿;加强磷矿环保立法工作,强化国家对磷矿环境监督与保护;实施科学开采,实现磷矿持续发展;强化政府在磷矿资源开发中的引导与监管作用;加快打造磷及磷化工产业集群;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构建区域创新技术体系;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重组区域空间结构。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运用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理论和数量经济方法研究湖北磷矿资源勘查开发与经济发展关系是本文的新探索。一是首次以单矿种为对象,就磷矿资源产业在湖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进行了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的专题探索与研究;二是首次从磷矿资源、磷矿采选和磷矿深加工三个方面和区域和产业二个层面对磷矿资源的勘查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深入揭示了磷矿行业的主要特点、发展规律,包括磷矿资源分布、行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从战略制定和路径选择二个层面,首次明确提出了以“要素驱动战略”为基础,“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实现湖北磷矿资源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并针对上述发展战略提出了以“资源扩张”、“资本运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和谐共赢”及“持续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实施高质量矿床勘查”、“重视和加强低品位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打造磷及磷化工产业集群,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湖北磷及磷化工业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最优路径选择。

杨波[5](2012)在《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尾矿库是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用以储存矿山选矿等工艺产生的大量尾矿,是矿山企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辅助设施,但同时由于尾矿库的特性,它也是一个人造的危险源,其安全与稳定对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发生尾矿库安全事故74起,事故类型以尾矿库溃坝、洪水漫顶、排洪设施破损、排洪系统堵塞、机械伤害为主,事故共造成死亡、失踪共362人。特别是,2008年9月8日,山西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的溃坝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19万元,影响极其恶劣。根据资料显示,截至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尾矿库11946座,其中,在用库6640座,在建库1507座,停用库1710座,已闭库2089座;四、五等小型尾矿库占总数的大部分,约为94.1%左右。在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存在缺陷的情况依旧存在,尾矿库领域亟需不断改善。同时,全国尚有16座尾矿库的等别未确定,892座尾矿库的安全状况未确定,这些潜在因素将增加尾矿库安全管理的压力。尾矿库一旦失事发生溃坝事故,将对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区域和谐稳定,后果往往触目惊心。因此开展尾矿库事故统计分析,建立适应现代安全管理的在线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能综合反映尾矿库安全状态的安全系数进行安全预警研究,并对其安全状况作出预警,能有效监测尾矿库运行状态,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程度进行预警预报,对于尾矿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纵观国内外尾矿坝研究状况,学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1)国内对于尾矿坝的研究较多,但对尾矿库及尾矿库区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尾矿库区域安全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的总结分析。(2)与土石坝、水坝等方面的监测相比,国内在尾矿坝监测方面的技术尚不成熟,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对尾矿库安全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监测项目不完善、监测制度不够合理、监测资料缺乏系统分析、监测手段落后与安全监测的自动化水平低等。(3)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和预警技术上仍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尾矿库监测仪器仍采用传统仪器,监测手段仍为人工现场采集数据,不能实时获取尾矿库的运行数据,而且测量数据存在较大误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也不能同步,以致不能及时地发现并预报尾矿库安全隐患。基于此,论文着力尾矿库安全监测与预警研究,依托湖北省黄麦岭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项目,开展了尾矿库安全监测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研究了我国尾矿库安全生产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进行尾矿库安全监测与预警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国内外尾矿库安全监测、安全预警研究现状及发展,分别指出我国尾矿库安全监测与预警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在黄麦岭尾矿库安全监控关键技术研究的背景下,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技术路线。(2)通过对我国尾矿库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尾矿库事故类型及原因,指出了尾矿库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并从系统观点出发,分析了尾矿库区域安全影响因素。(3)以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为基础,分析了规范要求的各项监测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尾矿库安全监测指标相互二联的关系矩阵,优化构建了尾矿库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对尾矿库安全监测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以规范要求为基础,以风险分析为补充的监测点布设方案,并以黄麦岭尾矿库作为工程实例应用研究。(4)分别研究了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及实现过程,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将二者结合运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尾矿库安全预警模型。(5)在建立尾矿库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MATLAB编程实现GA-BP神经网络结构优化、网络训练,设定以尾矿库安全系数为基础的安全预警准则,依托工程实例进行尾矿库安全预警预测,结果证实其在尾矿库安全预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预测效果良好。本文针对黄麦岭尾矿库在线监测项目,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尾矿库安全监测与预警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谢盛青[6](2011)在《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渐耗竭,许多露天矿山正在或即将转入地下开采。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矿山,面临许多重大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以实现露天开采平稳地过渡到地下开采,使矿山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持稳定。本文针对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开采技术条件,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案设计等综合手段,对矿山露天转地下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露天转地下岩石力学参数进行试验并进行工程折减,得出了满足数值模拟计算需要的工程岩体力学参数,为安全隔离层厚度的确定、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基础资料。(2)利用综合公式法及数值分析法,确定露天坑坑底标高+5m以上矿体留设为永久隔离层。(3)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地下采用王家山竖井开拓系统方案,并对矿井防排水、通风等影响露天转地下顺利进行的主要系统进行了设计,估算出整个开拓系统投资为37758.94万元。(4)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确定地下开采选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该方法具有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能力大、矿石损失、贫化率低等优点,且能较好的保护露天坑、地表主要构筑物,如选厂、公路、废石场等,能够较好的保证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通过对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带来的特殊技术问题。研究成果不仅为依托矿山稳产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了重要保障,而且可为类似矿山提供有益的借鉴。

湖北省人民政府[7](2008)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政发[2008]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湖北省人民政府二○○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肖爱林[8](2007)在《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界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热点,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采购与供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本论文以湖北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的真实案例为背景,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采购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运用当前先进的现代供应链管理及采购管理经验和理论,分析了该公司当前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供应商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首先,本论文从该公司的供应商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在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过分关注价格、缺乏供应商选择评估标准、缺乏沟通及信息不畅等问题。其次,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结合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物资分类模型对该公司的物资进行分类并对供应商的选择与采购员的要求作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一套符合该公司采购管理要求的供应商选择、绩效评估系统作了重点讨论,同时对采购部的组织结构重组和建立信息系统提出了具体建议。最后,对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的未来供应商管理前景作了初步探讨,建议该公司通过运用条形码技术、借助INTERNET和EDI技术信息系统等来完善物资管理系统功能,逐步实现供应商管理库存,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水平。

王振刚[9](2004)在《湖北省磷肥生产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化肥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在编制“十五”计划时,有关部门曾经预测2005年中国需要磷肥1050~1100万吨P2O5,2015年需要1150~1200万吨P2O5。然而,在磷肥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磷肥生产所排放的砷、氟、磷石膏等污染物也日益增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剧。因此,为进一步减少磷肥生产环境影响,增强磷肥生态环境友好度与竞争力,本文以黄麦岭和大峪口磷肥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湖北省磷肥生产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以期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磷肥工业进一步清洁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是一种对产品、生产工艺以及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压力进行识别和量化的工具。本文在简要介绍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发展、应用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湖北省及全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建立了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模型。该模型针对磷肥生产所造成酸化、富营养化、固体废物、烟尘和粉尘、生态毒性五个方面的环境影响,以1999年区域或局地环境污染状况为根据,计算了1999年标准人当量基准值,并估计2005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计算了各种环境污染类型所占的权重。然后将实际磷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依照其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并计算了各种环境影响类型的环境影响潜值。 研究结果表明,黄麦岭磷肥生产造成的酸化、富营养化、固体废物、烟尘和粉尘、生态毒性五种环境影响潜值分别为0.035、0.113、69.7、0.029、10.41;大峪口磷肥生产造成的五种环境影响潜值分别为0.097、0.0277、86.93、0.125、0.327。由此可见,在磷肥生产所造成的五类环境影响中,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潜值最大,是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同时,酸化、富营养化、烟尘和粉尘、生态毒性四种环境影响潜值仍较大,也不可忽视。 由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主要建议,(1)湖北省应利用本省磷矿资源丰富的条件发展磷肥产业,可将磷肥厂建设在磷矿矿区附近,以减少磷矿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对大气的污染。(2)在磷肥生产的同时,应根据磷肥生产氟化物排放量大的特点,大力进行副产品的生产,如利用氟化物生产氟化铵等。(3)加强对无组织污染物排放的管理,将产生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粉尘、氟化物的设备厂房密闭,并装备除尘脱氟系统。(4)固体废物产生的环境污染是湖北省磷肥生产造成的主要污染,应加快开发研究废渣综合利用的多种途径,如将硫铁矿渣应用于水泥生产,将磷石膏渣应用于石膏板的制作等,以此来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5)由专人专班对污染物处理进行管理,防止由于处理过程中出现的事故使得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加重。

曹金绪[10](2003)在《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硕 士 生:曹金绪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国土资源管理指导教师:吕贻峰 教授矿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山作为矿业的基础,其开发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利用往往伴随着环境破坏与污染。人们对矿山环境的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要求我们在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即在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还需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止环境质量向负的方向发展。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科学细致地研究矿山环境的特点、矿山环境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环境的演化是非常复杂的,矿山环境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复合开放系统,其环境质量变化通常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包括渐变、突变、连续、间断、波动、周期、积累等多种演变形式,表现在空间上,则是景观生态系统的消长、进退和更换,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动、演化和重构,环境质量的进化和退化。由于矿山环境的变化或退化通常产生于人类作用于它之后,当其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难以逆转,并向人类报复,造成对人类的危害。因此控制矿山环境恶化的有效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在其发生退化质变之前,能及早提出预告、报警,及时采取措施;并加以有效抑制、减缓、控制和整治,则有可能转变演化方向,变逆向演替为正向演替,使矿山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为此,我们必须研究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质量的演化趋势、退化程度、演化速度等,这样对环境质量进行预测预警则成为目前矿山环境科学的一个研究趋势。所谓矿山环境开发预警就是对矿山开发过程中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逆化演替、退化、恶化的及时报警。目前,人们对矿山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等几个方面,对矿山环境预警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矿山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的研究也仅处于萌芽状态。预警系统脱胎于军事领域,其走上民用舞台,先后在宏观经济调控、灾害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作为一类部门专业预警系统,是实施矿山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亟待我们深入研究。由于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的基本原理、方法、模型的研究仍没有展开,本文综合国内外预警系统研究的成果,对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的原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主要问题如下:(1)矿山开发环境预警概念框架的建立。首先理清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与其他预警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建立一个<WP=6>合理的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的概念框架。这个框架主要包括环境、预警、警义、警情和预警指标等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阐述。(2)矿山环境预警原理、预警模型及预警方法的研究。借鉴经济与灾害预警系统的成熟的理论,结合矿山环境的特点,提出矿山环境预警的基本原理。对矿山环境预警模型和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矿山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预警参数的选择、预警类型的划分、矿山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以及环境预警数学模式方法等。(3)在矿山环境预警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设计实用的矿山环境预警信息系统为矿山环境管理服务。包括系统建设的基本条件、系统规划及开发方法,系统开发过程、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应用子系统设计等。(4)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的实证浅析。主要结合湖北省黄麦岭磷矿山环境预警进行实证分析,以进一步检验和丰富有关的预警理论及其主要技术。主要分为:预警指标体系构造、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预警模型和规则,权重确定方法、警度划分等级与规则、,警兆识别方法、排警调控的手段与规则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我们初步形成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为矿山开发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可行的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二、黄麦岭矿肥工程环保设施通过国家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麦岭矿肥工程环保设施通过国家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矿业经济区的湖北省磷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矿业经济区
        2.1.2 矿产资源保护
        2.1.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资源产业经济学
        2.2.4 资源禀赋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北省磷矿经济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湖北省磷矿经济区资源概况及分布状况
        3.1.1 湖北省磷矿资源概况
        3.1.2 湖北省磷矿经济区概况
    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依据
        3.2.2 指标选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湖北省磷矿经济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4.1 评价方法选择
        4.1.1 三阶段DEA模型
        4.1.2 三阶段DEA模型操作具体步骤
    4.2 数据收集与整理
    4.3 基于三阶段DEA的湖北省磷矿经济区综合评价
        4.3.1 第一阶段基于传统DEA模型的效率评价
        4.3.2 第二阶段基于SFA模型的影响因素评价
        4.3.3 第三阶段基于投入调整后的DEA模型效率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各环境因素对湖北省磷矿经济区综合效率的影响
        5.1.2 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湖北省磷矿经济区综合效率评价特征
    5.2 对策建议
        5.2.1 加强企业技术力量,推进矿山资源整合
        5.2.2 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先进技术共享平台
        5.2.3 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5.2.4 完善激励政策,提升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积极性
        5.2.5 推进“三型”矿山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提质增效,内外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黄麦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2 提质增效、内外发展促进黄麦岭公司转型升级
    2.1 内部发展
    2.2 外部发展
3 结语

(3)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内涵及意义
    1.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内涵
    1.2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1.2.1 矿产资源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十分珍惜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1.2.2 湖北省省情、矿情决定了要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2.3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服务于“建成支点, 走在前列”发展战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
    2.1 全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做法
        2.1.1 加强科研, 推进技术进步
        2.1.2 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 做大做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
        2.1.3 大力推进“三型”矿山建设, 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2.1.4 大力推进采选加一体企业建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1.5 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2.1.6 提高准入条件, 完善市场机制
    2.2 存在的问题
        2.2.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不健全
        2.2.2 资源消耗过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2.2.3 综合利用技术不够先进
        2.2.4 准入条件低、监管不到位, 能力建设滞后
        2.2.5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3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对策
    3.1 加强政策导向, 推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3.2 坚持科技领先,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3 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3.3.1 调整优化资源型产业结构
        3.3.2 延长矿产品产业链
    3.4 推进“三型”矿山建设, 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3.4.1 加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3.4.2 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3.4.3 探索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
    3.5 创新监管方法, 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约束机制
        3.5.1 健全科学的“三率”指标评价体系
        3.5.2 加强矿山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核查
        3.5.3 加强准入条件管理
        3.5.4 完善矿业市场退出机制

(4)湖北省磷矿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磷矿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1.1 矿产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
        1.1.1 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1.2 资源优势与湖北工业化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1.2 促进经济发展的磷矿资源开发利用
        1.2.1 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简史
        1.2.2 磷矿资源:社会-经济的物质基础之
        1.2.3 磷肥对农业经济的贡献
        1.2.4 磷矿资源产业:湖北经济的支柱产业
    §1.3 磷矿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1.3.1 影响矿产资源消费的基本因素
        1.3.2 影响磷矿资源消费的基本因素
        1.3.3 磷矿资源消费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全国及湖北磷矿资源形势分析
    §2.1 全国磷矿资源形势分析
        2.1.1 我国磷矿资源禀赋特点
        2.1.2 我国磷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1.3 我国磷矿资源的供需分析
        2.1.4 资源短缺-磷矿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2.2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特征及发展现状
        2.2.1 湖北磷矿资源禀赋特征
        2.2.2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发展现状
        2.2.3 取得的主要成就
        2.2.4 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三章 磷矿资源产业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1 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对磷矿资源的需求
        3.1.1 湖北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3.1.2 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磷矿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3.2 湖北经济结构分析
    §3.3 湖北磷矿资源经济评价
        3.3.1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概况
        3.3.2 湖北磷矿资源经济评价
        3.3.3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优势分析
    §3.4 磷矿资源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4.1 矿产资源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3.4.2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3.4.3 湖北磷矿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5 磷矿资源保证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3.5.1 湖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3.5.2 矿产资源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第四章 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磷矿资源的需求预测
    §4.1 磷矿资源需求预测的依据及基本原则
        4.1.1 磷矿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4.1.2 磷矿资源需求预测的基本原则
    §4.2 磷矿资源需求预测的理论基础与模式建立
        4.2.1 理论基础
        4.2.2 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
    §4.3 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磷矿资源的需求预测
        4.3.1 湖北磷矿石需求预测
        4.3.2 湖北磷化工(磷肥)需求预测
第五章 磷矿资源产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与贡献率分析
    §5.1 目的意义
        5.1.1 磷矿资源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5.1.2 研究方法
    §5.2 磷矿资源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拉动力及贡献率分析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5.2.2 矿产资源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分析
        5.2.3 矿产资源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拉动作用分析
        5.2.4 磷矿资源产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评价
第六章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发展战略构建
    §6.1 产业战略研究的要义
    §6.2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6.2.1 湖北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其特点
        6.2.2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发展背景
        6.2.3 湖北磷矿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
        6.2.4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6.3 要素驱动—重视和加强磷矿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6.3.1 持续加强地质找矿工作,实施高质量矿床勘查战略
        6.3.2 将大型矿集区和整装勘查区建成大型磷矿生产基地
        6.3.3 将大型磷矿生产基地建成大型磷化工基地
    §6.4 创新驱动—重视和加强对低品位磷矿的开发利用研究
        6.4.1 加强中低品位磷矿石选矿研究
        6.4.2 重视直接利用技术研究
第七章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发展路径设计
    §7.1 产业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的基本思路
        7.1.1 强化政府在磷矿资源开发中的引导与监管作用
        7.1.2 加快打造磷及磷化工产业集群
        7.1.3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1.4 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构建区域创新技术体系
        7.1.5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7.1.6 重组区域空间结构
    §7.2 湖北磷矿资源产业的发展路径
        7.2.1 路径1:科技创新
        7.2.2 路径2:资源扩张
        7.2.3 路径3:资本运营
        7.2.4 路径4: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和谐共赢
        7.2.5 路径5: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尾矿库安全监测研究现状
        1.2.2 预警理论研究现状
        1.2.3 尾矿库安全监测及预警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尾矿库及其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 尾矿库概述
    §2.2 尾矿库事故原因分析
        2.2.1 我国尾矿库现状
        2.2.2 尾矿库事故数据统计分析
        2.2.3 尾矿库事故原因分析
    §2.3 尾矿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3.1 尾矿特性
        2.3.2 尾矿坝坝体稳定性
        2.3.3 排洪系统安全状况
        2.3.4 区域地质条件
        2.3.5 区域水文气象条件
        2.3.6 区域社会环境
        2.3.7 尾矿库安全管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
    §3.1 尾矿库安全监测指标体系
        3.1.1 基于规范要求的监测项目
        3.1.2 基于ISM优化的安全监测指标体系
    §3.2 监测点优化布置研究
        3.2.1 基于规范原则的监测点布置
        3.2.2 基于风险分析为补充依据的监测点布置
        3.2.3 尾矿库安全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优化流程
    §3.3 黄麦岭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实例
        3.3.1 黄麦岭尾矿库工程概况
        3.3.2 监测项目设计
        3.3.3 监测设备选型
        3.3.4 监测点布置
        3.3.5 监测系统组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尾矿库安全预警模型
    §4.1 尾矿库安全预警基本理论
        4.1.1 预警的内涵及其理论框架
        4.1.2 尾矿库安全预警
    §4.2 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4.2.1 BP神经网络发展概述
        4.2.2 BP神经网络模型
        4.2.3 BP算法及其实现
        4.2.4 BP神经网络的优缺点
    §4.3 遗传算法基本理论
        4.3.1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4.3.2 遗传算法的运行过程
        4.3.3 遗传算法的优点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安全预警模型
        4.4.1 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优化
        4.4.2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及其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尾矿库安全预警实现
    §5.1 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5.2 BP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5.2.1 网络影响因素选取
        5.2.2 网络结构层及节点数的确定
    §5.3 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权值、阈值的优化
        5.3.1 种群规模及其初始化
        5.3.2 适应度函数
        5.3.3 遗传算法优化操作
        5.3.4 遗传算法终止及BP网络执行
    §5.4 网络训练
        5.4.1 数据准备
        5.4.2 MATLAB程序实现
    §5.5 预警准则
    §5.6 网络预测及其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露天转地下开采研究现状
        1.2.1 露天转地下隔离层确定
        1.2.2 露天转地下开采阶段的开拓系统
        1.2.3 露天转地下开采方法
        1.2.4 露天转地下开采特点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矿山概况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状况
    2.2 矿区地质概况
        2.2.1 地层与构造
        2.2.2 矿体空间位置
        2.2.3 矿体规模与产状及品位
        2.2.4 矿石自然类型
    2.3 开采现状
        2.3.1 露天开采现状
        2.3.2 选矿生产现状
        2.3.3 尾矿设施
    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4.1 水文地质条件
        2.4.2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2.4.3 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
第三章 岩石力学试验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加工
    3.3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3.3.1 抗拉强度试验(劈裂法)
        3.3.2 单轴岩石变形试验
    3.4 黄麦岭岩石试样物理力学性质汇总
    3.5 岩体工程力学参数折算
        3.5.1 岩体工程力学参数折算方法
        3.5.2 关于弹性模量折减
        3.5.3 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求解
        3.5.4 黄麦岭磷矿岩体力学参数折算
第四章 露天转地下安全隔离层厚度
    4.1 安全隔离层厚度的理论分析
        4.1.1 厚跨比法
        4.1.2 荷载传递交汇线法
        4.1.3 结构力学方法
        4.1.4 空场长宽比方法
        4.1.5 普氏地压力计算方法
    4.2 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
        4.2.1 一定跨度不同采空区高度的数值计算
        4.2.2 不同跨度采空区顶板不同安全厚度数值计算
    4.3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露天转地下矿床开拓方案
    5.1 露天转地下生产能力确定
        5.1.1 开采顺序
        5.1.2 矿山工作制度
        5.1.3 生产能力确定
        5.1.4 矿山服务年限
    5.2 阶段高度
    5.3 地表错动界线确定
    5.4 开拓方案选择
        5.4.1 开拓方案初选
        5.4.2 开拓系统优选
    5.5 开拓方案
        5.5.1 开拓系统
        5.5.2 主要井巷工程
        5.5.3 有关建议
        5.5.4 基建井巷工程量
        5.5.5 矿山正常生产同时工作面数
    5.6 露天转地下安全过渡时间安排
    5.7 矿井防排水
        5.7.1 首采区矿井涌水量计算
        5.7.2 井下防水措施
        5.7.3 井下排水方案
        5.7.4 井下排水设施
        5.7.5 后期井下排水
    5.8 通风系统
        5.8.1 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
        5.8.2 通风工作制度及通风时间
        5.8.3 矿井风量和负压计算
        5.8.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5.8.5 风机选型的原则与依据
        5.8.6 设备选择
    5.9 投资概算
    5.10 小结
第六章 地下采矿方法方案选择与设计
    6.1 采矿方法初选
    6.2 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择
        6.2.1 分段空场分段出矿和爆力运搬法嗣后充填采矿方法标准方案
        6.2.2 分段空场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
        6.2.3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6.2.4 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则
    6.3 厚大矿体采矿方法
    6.4 综合经济指标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及建议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8)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2 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现状
    2.1 公司整体概况
    2.2 公司主要生产流程
        2.2.1 主要产品介绍
        2.2.2 磷酸二铵生产流程
        2.2.3 主要原材料
    2.3 供应商管理现状
        2.3.1 采购部组织结构
        2.3.2 采购业务流程
        2.3.3 主要供应商
        2.3.4 供应商管理
    2.4 供应商管理问题分析
3 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对策研究
    3.1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机制
        3.1.1 供应商分类
        3.1.2 物资分类
        3.1.3 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
        3.1.4 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
        3.1.5 供应商绩效评价模型
    3.2 建立公司内联外通的信息网络
    3.3 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过程
    3.4 组织结构重组
4 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前景探讨
    4.1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关键措施
    4.2 VMI 实施的必要条件
    4.3 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实现VMI 管理尚需解决的问题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湖北省磷肥生产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1.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及其特点
        1.1.2 生命周期评价的步骤
        1.1.3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1.1.4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1.2 我国磷肥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磷肥的种类和生产方法
        1.2.2 磷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3 湖北省磷肥生产的资源消耗与污染情况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2章 磷肥生产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2.1 目标定义和范围界定
        2.1.1 目标定义
        2.1.2 范围界定
    2.2 清单分析
    2.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2.3.1 分类
        2.3.2 特征化
        2.3.3 影响评价模型的建立
        2.3.4 影响评价模型参数的确定
    2.4 生命周期解释
第3章 黄麦岭磷肥生产生命周期评价
    3.1 黄麦岭磷肥生产概况
    3.2 黄麦岭磷肥生产的主要工艺
        3.2.1 采矿的主要生产工艺
        3.2.2 选矿的主要生产工艺
        3.2.3 硫酸的主要生产工艺
        3.2.4 磷酸的主要生产工艺
        3.2.5 磷铵的主要生产工艺
        3.2.6 合成氨的主要生产工艺
    3.3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3.3.1 废气
        3.3.2 废水
        3.3.3 废渣
    3.4 清单分析
        3.4.1 磷肥生产废气排放情况
        3.4.2 磷肥生产废水、污水排放情况
        3.4.3 磷肥生产废渣排放情况
    3.5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3.6 生命周期解释
第4章 大峪口磷肥生产生命周期评价
    4.1 大峪口磷肥生产概况
    4.2 大峪口磷肥生产的主要工艺
        4.2.1 采矿的主要生产工艺
        4.2.2 选矿的主要生产工艺
        4.2.3 硫酸的主要生产工艺
        4.2.4 磷酸的主要生产工艺
        4.2.5 重钙的主要生产工艺
    4.3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4.3.1 废气
        4.3.2 废水
        4.3.3 废渣
    4.4 清单分析
        4.4.1 磷肥生产废气排放情况
        4.4.2 磷肥生产废水排放情况
        4.4.3 磷肥生产废渣排放情况
    4.5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4.6 生命周期解释
第5章 湖北省磷肥行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建议
    5.1 磷肥行业环境污染状况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5.1.1 磷肥行业主要环境污染状况
        5.1.2 磷肥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5.2 湖北省磷肥行业清洁化生产技术现状
    5.3 湖北省磷肥行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预警系统研究概述
        1.1.1 经济预警系统的研究
        1.1.2 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
        1.1.3 区域综合预警系统的研究
        1.1.4 环境预警系统的研究
        1.1.5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的研究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概念框架及基本原理
    §2.1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的概念框架
        2.1.1 环境预警的基本概念
        2.1.2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
    §2.2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的基本原理
        2.2.1 预警原理的结构模式
        2.2.2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的基本原理
    §2.3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分析
        2.3.1 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2.3.2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特征
第三章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模型及方法
    §3.1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3.1.1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1.2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3.1.3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3.2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的技术方法
        3.2.1 环境预警类型
        3.2.2 环境预警的数学模式
        3.2.3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警限的确定
    §3.3 矿山开发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3.3.1 矿山开发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2 矿山开发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3.3.3 矿山开发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的确立方法
    §3.4 矿山可持续发展预警方法
        3.4.1 矿山可持续发展预警
        3.4.2 协调度预警模型及警度划分
        3.4.3 协调发展度预警模型
第四章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信息系统的研制
    §4.1 环境预警信息系统概述
        4.1.1 信息系统与环境预警信息系统
        4.1.2 环境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4.1.3 环境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4.2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信息系统系统分析
        4.2.1 需求分析
        4.2.2 数据流程分析
        4.2.3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选择
    §4.3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信息系统系统设计
        4.3.1 系统总体设计
        4.3.2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3 应用子系统设计
        4.3.4 基本功能模块设计
    §4.4 数据挖掘技术在预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4.4.1 数据挖掘技术简述
        4.4.2 预警数据的挖掘
第五章 矿山开发环境预警实证浅析
    §5.1 黄麦岭磷矿山概况
        5.1.1 黄麦岭磷矿山自然环境现状
        5.1.2 磷矿山环境污染源分析
        5.1.3 影响磷矿山自然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5.2 黄麦岭磷矿山自然环境预警分析
        5.2.1 自然环境预警指标体系
        5.2.2 自然环境预警指标无量纲化
        5.2.3 自然环境预警警限的确定
        5.2.4 自然环境预警评价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黄麦岭矿肥工程环保设施通过国家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矿业经济区的湖北省磷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综合评价研究[D]. 洪诗佳.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4)
  • [2]提质增效,内外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J]. 刘蓓,李进,李新. 磷肥与复肥, 2018(12)
  • [3]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 申文,陈千汉,刘仲红,熊继传,李书涛.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03)
  • [4]湖北省磷矿资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严炜.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 [5]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 杨波.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1)
  • [6]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平稳接替技术研究[D]. 谢盛青. 中南大学, 2011(01)
  • [7]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行动计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8(02)
  • [8]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对策研究[D]. 肖爱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9]湖北省磷肥生产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D]. 王振刚. 武汉理工大学, 2004(03)
  • [10]矿山开发环境预警系统研究[D]. 曹金绪. 中国地质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黄麦岭矿肥项目环保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