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喀斯特山区树种配置初探

滇东南喀斯特山区树种配置初探

一、滇东南岩溶山区树种配置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彧娜[1](2021)在《马山岩溶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文中指出目前,岩溶区植被恢复对植物、土壤、微生物整体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对固氮树种纯林及混交林的比较研究。本研究以固氮珍贵树种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DOP)、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 us)纯林(AFP)、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DA)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恢复灌丛(SL)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室内生化分析测试和统计分析,分别对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等进行研究,以揭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岩溶区石漠化植被恢复中的树种和林分类型选择以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修复模式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SL群落有植物43种,优势植物功能群为蕨类植物功能群(Fe FG)、木本植物功能群(WFG)和禾草植物功能群(GFG),优势种为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IV:31.00)、黄荆(Vitex negundo)(17.91)和小花露籽草(Ottochloa nodosa)(8.71);DOP、AFP和MDA的物种组成分别是48种、41种和37种,他们的共有优势植物功能群为杂草植物功能群(Fo FG)、Fe FG和GFG,优势种相应为窃衣(Torilis scabra)(16.26)、肾蕨(14.72)、荩草(Arthraxon hispidus)(9.37),鬼针草(Bidens pilosa)(23.37)、肾蕨(11.65)、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8.12),和鬼针草(25.87)、荩草(9.42)、肾蕨(8.30)。DOP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着高于SL(P<0.05),而其它林分与SL无显着差异(P>0.05)。(2)三种人工林0-10cm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含量无显着差异,而土壤有机质、有机碳、速效磷含量显着高于SL;相反,三种人工林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显着低于SL,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与SL无显着差异。DOP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着高于其它林分和SL,而交换性钙则显着低于SL。AFP的土壤交换性镁显着高于其它林分和SL。MDA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显着高于DOP和SL。三种人工林对10-20cm土壤的修复作用与0-10cm的相似,但强度明显减弱。(3)不同植被修复模式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及酶活性。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含量低于SL;除了真菌PLFA含量外,DOP的其它微生物群落PLFA含量高于其它林分;DOP真菌细菌比低于其它林分和SL。DOP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显着高于其它林分,但与SL差异不显着;而MDA和AFP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则显着低于SL。人工林的土壤水解酶活性低于SL,而DOP水解酶活性高于其它林分;DOP和MDA氧化酶活性显着低于SL,AFP酚氧化酶显着高于其它2种林分和SL,其它2种林分则显着低于SL;AFP与SL的土壤过氧化酶活性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DOP和MDA。(4)综合评估3种人工林的修复效果表明,无论是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的恢复,还是土壤微生物功能的恢复,均以DOP的效果最明显。因此,以DOP来修复南亚热带岩溶石漠化生态系统将是较好的选择。

马卓辉[2](2019)在《云南省石漠化研究综述》文中提出自石漠化的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围绕云南省石漠化的分布、成因以及防治进行了许多研究,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对于石漠化的成因以及石漠化的历史演变过程尚未明晰、缺少对历史时期云南省石漠化变迁与防治的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内容。

黄莉[3](2019)在《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石漠化形势严峻,有石漠化土地约320万公顷,居全国第二,另有潜在石漠化200万公顷,抓好石漠化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以云南省石漠化治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我省11州市石漠化治理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5种具有代表性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分别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六子登科”综合治理模式、“生态+产业”融合模式、“生态+扶贫”治理模式、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笔者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支撑,运用SFIC模型进行分析,提出治理建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协同治理部门责任。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稳定投融资体制机制。三是合理谋划项目、构建石漠化综合治理体系。四是完善外部监督,强化信息交互。

李祖国[4](2019)在《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人地矛盾突出,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喀斯特区环境问题一直是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与重建是目前喀斯特生态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采用群落调查法、实验法和AHP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对喀斯特区分布最广的白云岩和石灰岩石质生境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草灌阶段10种具较好适应性和观赏性的物种,进行正交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基于实验模拟研究,推理得到喀斯特石质生境特征及利用的关键技术,要点如下:采用分形理论和空间句法理论揭示岩石结构面孔裂隙形态和结构特征;依据揭示特征及调查所得原生基质特征对岩石孔隙进行水分养分利用、但不种植植物,对裂隙进行水分养分利用、并种植植物,植物种植方式依据类似原生生境野外调查及本研究所得结果的植物种类组成、群落配置原理等进行配置。(2)基于上述石质生境模拟技术,结合草灌阶段植物群落基质特征、岩石类型、物种、格局、模式及尺度的调查结果,构建仿喀斯特石质生境适生群落,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草灌群落配置技术要点为:对石质生境进行调查分析,以原生性(原生物种、原生岩石)、适应性为原则,以喀斯特区分布最广泛的石质生境(白云岩、厚层石灰岩和薄层石灰岩结构面孔裂隙石质生境)为基础,在垂直、水平两个空间层面上对植物群落进行配置。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对群落模式(灌草、藤草和藤灌草)、群落尺度(1m×1m、2m×2m和3m×3m)、物种格局(聚集、随机和均匀)和石质生境进行组合,构建仿喀斯特石质生境适生群落。以模拟生境、群落为基础,采用常规植物培育技术,对模拟仿石质生境群落进行培育。(3)石质生境草灌群落景观恢复综合评价技术要点为:采用德尔菲法筛选代表性的指标,用AHP法对德尔菲法筛选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计算,通过计算值划分出群落质量等级,分析总结提出优化策略。其具体步骤为:通过德尔菲法筛选出涵盖生境特征、土壤特征、群落特征和生态服务功能特征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构建的石质生境草灌群落植物配置技术评价体系进行权重赋值,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该体系进行评价,总结得出岩石结构面孔裂隙整合度、间隙度和群落美学度、土壤微生物、水分和温度及地下生物量、存活率等指标是影响植物群落发展的关键因子,在进行草灌群落恢复时须着重考虑。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计算值进行分析,推理得到喀斯特石质生境群落配置关键技术要点:a.较大尺度群落具有更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针对平面空间受限的区域可采用水平加垂直搭配模式对生境资源进行充分利用;b.白云岩和薄层石灰岩石质生境的水热调控能力较强,可有效改善群落生境空间,间接促进群落发展,针对调控能力较弱的厚层石灰岩石质生境,可选用对生境改造作用强、适应性能力强、速生、可多次繁殖等特征的物种进行群落构建,如葛藤;c.物种聚集和均匀分布下,植物通过构建种内竞争关系,促进群落形态和结构的形成,提高群落抗干扰能力;d.藤灌草和灌草群落群落空间结构完善,成层现象明显,在空间上对水热进行截留,为下层空间提供缓冲地带,使群落下层空间趋于稳定,对生境具有积极改造作用,促进石质生境微系统向稳定方向转化;e.火棘、金丝桃、马桑和葛藤、芒草对生境的适应和改造能力强,生长较快,覆盖程度高,观赏价值佳,是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的适生物种,可进行推广利用。(4)采用分形理论和空间句法理论,揭示出白云岩结构面孔裂隙具有层次分明、离散、破碎、连接紧密、控制性强的特征;石灰岩孔裂隙具有层次模糊、连通性差、系统性弱、异质性强的特征。岩石结构面孔裂隙形态结构不同,群落存在差异,根据差异性特征筛选出火棘、金丝桃等10个物种进行正交试验组合,设计构建仿原生群落。观测分析得出:灌草、藤灌草群落在垂直方向发展较快,藤草在水平方向生长迅速;藤灌草、藤草模式群落盖度大;群落总体向聚集(斑块化)方向转化,物种集中种植模式下转化速率最为明显。葛藤、火棘和金丝桃对生境适应性最好,马桑、三叶木通和南天竹适应性较差;芒草、鸭跖草对石质生境适应性较好,其余草本留存率低。植物通过调节地径和生物量占比来适应生境。白云岩和薄层石灰岩对石质生境土壤急速增(降)温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模拟石质生境土壤养分存在较大亏缺,N、P和K含量总体低于喀斯特生境平均水平,SOC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受群落尺度与群落模式影响较大。物种格局和配置模式对K含量影响较大;放线菌与土壤pH呈极显着相关,土壤细菌随时间逐渐降低;岩石孔裂隙特征与土壤指标相关性弱,与群落指标相关性较弱,土壤指标与群落指标相关性较强。群落美景度、水养涵养能力和固碳能力受多重因子影响;葛藤、火棘、马桑、金丝桃固碳能力高。

常恩福,李娅,李品荣,侬时增,刘永国,王竣[5](2018)在《岩溶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2002年、2005年、2009年、2016年8月,分别对西畴县法斗乡岩溶山地11块植被恢复模式固定样地的上、中、下部位的土样进行4次调查测定,分析不同树(草)种11种植被恢复模式和恢复年限下林地土壤养分变化及其恢复状况。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恢复14 a后,恢复年限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N含量、速效P含量、速效K含量、土壤pH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植被恢复后增幅及恢复效果明显;土壤速效N含量也可得到明显的恢复;土壤速效P含量呈"缓增-急增-缓降"的变化规律,土壤速效P含量未能得到明显恢复和改善;土壤速效K含量呈现出"缓降-急降-缓增"的变化规律,其恢复效果并不明显;土壤pH值在7 a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4 a后林地土壤pH值得到有效降低并趋于稳定。限制性养分速效P及速效K含量的恢复明显滞后于有机质及速效N的恢复,说明限制性养分要得到明显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基于植被恢复进程中土壤养分变化及恢复状况,建议选择模式7(香木莲+墨西哥柏木+清香木)等6种模式为云南岩溶山地人工植被恢复的优化模式。

王建宇[6](2018)在《贵州石漠化区植被恢复及树种选择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指出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区石漠化与北方区沙漠化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症结所在。贵州地处于我国西南山区石漠化区域的核心地段,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与治理成败与否直接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改善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基于前人研究基础,综述了石漠化成因及主要类型划分,结合已有植被恢复生态学理论,系统阐述了贵州石漠化区植被恢复研究现状,并揭示了影响植被恢复效果的重要关键因素。此外,专门针对树种选择技术研究展开了相关论述,总结了现有的主要恢复模式、关键物种配置模式,并分析了现存模式的优劣,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及建议。

李隽宜[7](2016)在《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的林分生长、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肥力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区域,喀斯特山区面积9.77×10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1%。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干扰频繁,土地石漠化现象加剧,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西马山县典型石漠化区域为研究区域,通过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三种不同治理模式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林分生长、植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探讨和评价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功能恢复速率及效果,旨为我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树种和不同治理模式林分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存在一定的差异。降香黄檀的成活率较高,顶果木的较低,混交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2)不同树种和不同治理模式林分的平均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年生林分,顶果木纯林的年平均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为1.73cm和1.87m,降香黄檀纯林的相应为1.26cm和1.33m;混交林中,顶果木的年平均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是1.81cm和2.07m,降香黄檀的相应为1.15cm和1.39m。顶果木在混交林中生长得更好。(3)不同治理模式对群落的植物组成和多样性有显着影响。在石漠化地区实施人工造林均能显着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但显着降低群落的个体数。人工造林还将改变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存在着外来入侵种增加的风险。(4)不同治理模式对林地土壤肥力有一定的改善,尤其对土壤表层(0~20cm)的改良作用更明显。降香黄檀对土壤肥力的改良作用优于顶果木。(5)采用降香黄檀和顶果木治理石漠化不仅能够快速恢复森林景观,提高石漠化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同时还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在广西南亚热带石漠化地区大力推广,尤以营造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最佳。

侯远瑞[8](2014)在《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桂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跨广西4个市的19县(市、区)。该区域石漠化面积大,石漠化退化程度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区位重要,经济贫困,治理难度大。如何选择适生树种,进行人工造林快速恢复该区域植被,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生态建设任务。本文通过对7年生的9个参试树种的造林保存率、生长量及枯落物持水特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筛选出桂西南石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并完善其栽培经营技术,为桂西南石漠化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试验研究的9个造林树种造林保存率最高的是银合欢[Leucaena leucacephala (Lam.)De Wit.],保存率达100%,柚木(Tectona grandis L.f.)、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秋枫(Bischofia javanica Bl.)、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Wight ex Am.)等树种造林保存率也达80%以上,达到或超过国家造林保存率验收标准,可初步认为这5个树种适宜在桂西南石漠化地区推广造林。(2)9个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中任豆、柚木、银合欢、顶果木树高及胸径生长快,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1.1m以上,年平均胸径生长量达0.9cm以上;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 (Linn).Skeels]、秋枫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树高及胸径生长速度中等,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5m,平均胸径生长量达0.5cm以上;人面果(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Pierre)和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树高生长较慢,苏木胸径生长最慢。任豆的单株材积最大,其次为柚木,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达63.02m3/hm2和47.26m3/m2。银合欢和顶果木单株材积生长速度中等,海南蒲桃、樟树、人面果、秋枫、苏木单株材积生长速度较慢。初步认为任豆、柚木、银合欢、顶果木可作为用材林树种在桂西南石漠化地区推广造林,以快速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森林植被,并增加该地区的森林蓄积量。(3)试验研究的9个树种之间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差异明显,枯落物总蓄积量变化范围为1.55t/hm2~6.74t/hm2,总蓄积量最大的柚木是苏木的4倍多。枯落物总蓄积量大小顺序为:柚木>樟树>银合欢>顶果木>秋枫>人面果>海南蒲桃>任豆>苏木。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持水量差异较大,未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最大是苏木,为其自身质量的2.26倍;而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最大是任豆,为其自身质量的2.35倍。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关系呈对数函数关系,浸水前1/6h持水量增长幅度最大,浸泡时间到达2-4h后,持水量增长幅度减小,24h后基本达到饱和。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关系呈幂函数关系,不同枯落物层均表现出浸水前期的吸水速率变化最快,在前1/6h达到了最大值,随后吸水速率逐渐降低,在前2h期间吸水速率降低最快,4h至8h逐渐减缓,8h后明显减缓,24h基本趋向饱和。不同树种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差异显着,9个树种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为2.08t/hm2~8.89t/hm2,其中柚木的有效拦蓄量最大,是苏木有效拦蓄量的4倍多;各树种有效拦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柚木>樟树>顶果木>任豆>秋枫>银合欢>人面果>海南蒲桃>苏木。(4)依据试验研究结果,结合桂西南石漠化特点,综合认为轻度石漠化土地可采用任豆、柚木、顶果木等速生树种营造用材林。中度石漠化土地可推广任豆、柚木、顶果木、银合欢、秋枫等树种。对重度及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可采用银合欢、苏木等树种的种子进行人工直播造林,同时结合封山育林快速恢复该类型石漠化土地的植被。

吕杰[9](2014)在《滇东南岩溶山区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滇东南地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属典型岩溶山区。区内碳酸盐岩大面积出露,在独特的地球化学作用下,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由于喀斯特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贫瘠,分布不连续,且受喀斯特二元地质结构的影响,保水能力低下,石漠化现象十分普遍。加之岩溶生态系统变易敏感度高,灾变承受能力低,环境容量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滇东南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的传统农业经济区,土地面积仅占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仅占5%,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长期以来,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掠夺式开发利用,使得岩溶区上覆植被被严重破坏,快速的水土流失很快使下伏的基岩直接暴露地表,石漠化迅速蔓延,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展岩溶山区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关联耦合协调模拟研究,有助于科学地认识岩溶山区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对区域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深入考察了滇东南岩溶山区水土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况,基于3S技术,利用多时段、多平台的遥感影像数据,调查分析了区域石漠化现状分布格局、时空变化规律、成因驱动因素;系统分析了区域水土资源结构、开发利用现状与供需平衡关系,构建了区域水土资源匹配格局测算模型,定量分析了水土资源的时空匹配程度;综合运用熵权赋值法和GIS综合指数模型框架,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了生态环境脆弱性;以互动响应为切入点,分析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响应机理,基于系统耦合协调理论,构建基于区域水资源子系统、土地资源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模型,对区域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进行了耦合协调评价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结合广南县水土资源禀赋情况,进行了实证模拟研究,提出了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策略。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石漠化遥感调查与驱动因素分析。滇东南岩溶山区是云南省石漠化最集中连片的分布地区,石漠化类型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为主。根据石漠化研究调查结果,1992年至2012年二十年间,石漠化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且强度石漠化增加的速度较快,生态环境呈现持续恶化趋势。导致区域石漠化演化绝非某一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岩溶石漠化并不等同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生态环境质量最差的地区,其特征主要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变速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包括灾害)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来体现。2、水土资源利用时空匹配格局研究。滇东南岩溶山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最突出的特点是缺土、少水,特殊的环境演变背景使其水土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区域内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且难以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分布零散,土层薄,易流失,极易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土资源利用时空匹配系数测算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县(市、区)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地貌类型多样、差异明显,水土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因此水土资源时空匹配呈现出较强的地域差异性。3、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研究。区域生态环境集中体现出环境界面变异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承灾能力弱、稳定性差等一系列脆弱性的特征。滇东南30个岩溶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有4个极度脆弱县,4个重度脆弱县,8个中度脆弱县,7个轻度脆弱县,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形势。滇东南岩溶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反映了岩溶区特殊的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综合作用。根据滇东南岩溶山区实际情况,滇东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机制主要包括山地系统脆弱性、岩溶地质化学脆弱性和人文脆弱性等,多重机制制约是造成滇东南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系统脆弱性的本质。4、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关联耦合协调研究。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互动耦合关系,其耦合协调度是衡量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2003-2012年十年间,区域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基本稳定,均在0.9以上,而耦合协调度变化较为明显,2003-2005属于中级耦合,2005-2008年属于良好耦合,2008-2012年属于优质耦合。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2003年到2012年区域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且始终属于两者同步型,这表明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趋势良好,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比较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5、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构建因果关系图、系统流图,设计系统参数和计算结构方程式,构建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共包含133个活性方程,其中状态方程8个,流率方程20个,表函数12个,其他方程,包括辅助变量和外生变量等93个。系统动力学模型调试与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在数值上具有敏感性,模型的结构是稳定的。从解决广南县水土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出发,设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并进行动态仿真和评价,结果表明协调方案是广南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方案,对实现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有指导意义。

田秀玲,吕娜,朱飞鸽,倪健[10](2012)在《贵州省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现状分析》文中指出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已经成为决定西南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植被的生态恢复无疑是极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之一,物种选择又是重中之重.通过互联网搜索、文献阅读和野外实地考察,针对喀斯特分布极广且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省,本研究调查和分析了喀斯特山区植被生态恢复过程中所选择的物种分布现状,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希望能对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恢复,尤其是对即将全面铺开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在贵州省78个岩溶县(市、区)的328个地点,共调查收集到用于植被恢复的物种87种,其中生态林物种26种(主要是松、杉、柏、香椿、杨树和车桑子等),经济林物种47种,包括26种药用植物(太子参、天麻等)和其他21种经济林物种(茶、油茶、梨、桃、李、板栗等),另外有牧草14种(白花三叶草、黑麦草、紫花苜蓿等).这些物种聚集或零散种植在不同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大区:A区(黔西高原山地)、B区(黔中丘原山地)、C区(黔东低山丘陵)和D区(无石漠化).就恢复效果而言,油茶、茶、中药材、花卉栽培及草地畜牧业均显示出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板栗、核桃、花椒、桃、梨等经济林物种也在其生长适宜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植被生态恢复中所营造的人工林,均存在树种单一、物种配置简单、经营粗放等问题,林分的整体功能和生态、经济效益较低,亟待进行改造;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物种配置措施.

二、滇东南岩溶山区树种配置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东南岩溶山区树种配置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马山岩溶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岩溶区石漠化概况及植被生态特征
        1.1.1 岩溶区石漠化概况
        1.1.2 岩溶区植被生态特征
    1.2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1.2.1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
        1.2.2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3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1.3.1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2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3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4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点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2 研究材料及特点
        2.2.1 降香黄檀
        2.2.2 顶果木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样地概况
        2.3.2 林下植物群落调查
        2.3.3 土壤样品采集
        2.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测定
        2.3.6 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测定
        2.3.7 土壤酶活性测定
        2.3.8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测定
    2.4 数据处理
        2.4.1 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2.4.2 林下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计算
        2.4.3 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多样性指数计算
        2.4.4 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计算
        2.4.5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计算
        2.4.6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林下植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3.1.1 林下植物优势科
        3.1.2 林下植物种类组成
        3.1.3 林下植物功能群
        3.1.4 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
    3.2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1 土壤含水率
        3.2.2 土壤容重
        3.2.3 土壤pH值
        3.2.4 土壤有机质、有机碳
        3.2.5 土壤全氮、全磷、全钾
        3.2.6 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效氮
        3.2.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交换性镁
    3.3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3.1 土壤氧化酶和水解酶
        3.3.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3.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3.3.4 土壤微生物PLFA多样性
        3.3.5 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变化
        3.3.6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强度
        3.3.7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
        3.3.8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
    3.4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植物多样性、功能群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3.4.1 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3.4.2 植物功能群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3.5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分析
        3.5.1 土壤微生物PLFA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3.5.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3.5.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3.5.4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和6 大类碳源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3.5.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相关性
    3.6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地上植物群落与地下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4.1.2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3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1.4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4.1.5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资助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云南省石漠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省石漠化分布及成因的研究
    (一) 石漠化分布的研究
    (二) 石漠化成因研究
二、石漠化综合性防治研究
    (一) 整体石漠化综合防治研究
    (二) 区域石漠化综合性防治研究
三、石漠化与植被恢复研究
    (一) 整体石漠化与植被恢复
    (二) 区域石漠化与植被恢复
四、小结

(3)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石漠化研究综述
        (一) 国外学者对石漠化的研究概况
        (二) 国内学者对石漠化的研究概况
        (三) 石漠化治理理论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 云南省石漠化治理现状
    一、云南省石漠化现状
        (一) 云南省石漠化分布
        (二)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现状
    二、石漠化成因
        (一) 自然因素
        (二) 人文因素
    三、云南省石漠化特点
        (一) 石漠化土地集中分布于滇东、滇东南地区
        (二) 石漠化土地以轻、中度为主
        (三) 岩溶土地石漠化主要发生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峭山地
        (四) 石漠化分布地区经济状况总体贫困
    四、云南省石漠化危害
        (一) 自然灾害频繁
        (二) 加剧贫困
        (三) 生态恶化
第二章 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分析研究
    一、云南省石漠化治理概况
        (一) 滇中地区
        (二) 滇东、滇东北地区
        (三) 滇南、滇东南地区
        (四) 滇西、滇西南地区
        (五) 滇西北地区
    二、各州市石漠化治理比较分析
        (一) 相似之处
        (二) 不同之处
    三、石漠化治理模式总结
        (一)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二) “六子登科”综合治理模式
        (三) “生态+产业”融合模式
        (四) “生态+扶贫”治理模式
        (五) 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四、云南省石漠化治理成效
    五、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存在困难与问题
        (一) 石漠化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二) 岩溶地区生境依然十分脆弱
        (三) 石漠化发生的驱动因素依然存在
        (四) 工程建设资金瓶颈依然未破解
第三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石漠化治理
    一、基于SFIC模型的石漠化治理
        (一) 初始条件
        (二) 催化领导
        (三) 制度设计
        (四) 协同过程
        (五) 结果与问责
    二、构建协同治理下的石漠化治理体系
        (一) 治理主体
        (二) 组织架构
        (三) 治理流程
        (四) 治理目标
        (五) 信息交互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分析
    二、对策建议
        (一)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协同治理部门责任
        (二)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稳定投融资体制机制
        (三) 合理谋划项目、构建石漠化综合治理体系
        (四) 完善外部监督,强化信息交互
    三、相关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喀斯特小生境研究现状
        1.2.2 喀斯特植物适应性及其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1.2.3 植被恢复中植物群落的物种选择与配置研究
        1.2.4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与重建
    1.3 样本选择原理及依据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喀斯特石质生境样地选择与调查
    1.4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实验方案设计
第二章 不同喀斯特石质生境特征揭示与利用技术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样地的选择及依据
        2.1.2 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喀斯特岩石结构面特征分析
        2.2.2 喀斯特石质生境模拟技术分析
        2.2.3 喀斯特石质生境的利用技术分析
    2.3 讨论
        2.3.1 喀斯特白云岩、石灰岩结构面孔裂隙特征及植被优势种分析
        2.3.2 喀斯特石质生境岩石结构面孔裂隙模拟技术
        2.3.3 喀斯特石质生境岩石结构面孔裂隙的利用技术
    2.4 小结
第三章 模拟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草灌群落及生境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样地概况
        3.1.2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模拟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技术分析
        3.2.2 模拟生境不同配置模式下草灌群落形态结构及适应性特征分析
        3.2.3 模拟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草灌群落生境特征分析
        3.2.4 模拟石质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关系特征分析
    3.3 讨论
        3.3.1 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下植物配置模式技术
        3.3.2 模拟生境不同配置模式下草灌群落特征及发展动态
        3.3.3 模拟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草灌群落生境特征
        3.3.4 模拟石质生境下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关系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模拟石质生境群落美学、水源涵养及固碳功能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群落美学度评价
        4.1.2 土壤截留量
        4.1.3 冠层截留量
        4.1.4 固碳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群落美学度分析
        4.2.2 植物搭配模式下植物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4.2.3 植物搭配模式下植物固碳功能分析
    4.3 讨论
        4.3.1 模拟石质生境植物群落美学特征
        4.3.2 模拟石质生境水源涵养特征
        4.3.3 模拟石质生境植物群落固碳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质量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AHP法)
        5.1.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Fuzzy)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模拟生境下群落影响因子权重分析
        5.2.2 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技术评价分析
    5.3 讨论
        5.3.1 模拟生境下群落影响因子权重特征
        5.3.2 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技术
        5.3.3 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策略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1.1 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体系
        6.1.2 喀斯特石质生境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策略
    6.2 结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Ⅰ:SBE群落美学评价过程及照片
附件Ⅱ:喀斯特石质生境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指标权重评价表
附件Ⅲ:喀斯特石质生境群落植物种调查概况
致谢

(5)岩溶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
2材料与方法
    2.1植物配置模式
    2.2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2.3数据处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植被恢复年限与土壤化学指标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征
    3.3土壤速效N、速效P及速效K含量的变化特征
        3.3.1土壤速效N含量的变化特征
        3.3.2土壤速效P含量的变化特征
        3.3.3土壤速效K含量的变化特征
    3.4土壤p H的变化特征
4结论和讨论

(6)贵州石漠化区植被恢复及树种选择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漠化研究现状
    1.1 石漠化概念
    1.2 石漠化的成因
    1.3 石漠化类型划分
    1.4 石漠化森林群落退化特征
        1.4.1 生物多样性变化
        1.4.2 群落结构及食物链发生变化
        1.4.3 物流能流发生不良变化
        1.4.4 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下降
2 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2.1 石漠化植被恢复的重要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2 自我设计理论
        2.1.3 生态演替理论
        2.1.4 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
        2.1.5 结构-功能理论
    2.2 植被恢复的科学内涵
    2.3 影响植被恢复的因素
        2.3.1 恢复区的立地条件
        2.3.2 土壤种子库
        2.3.3 恢复种组选择
        2.3.4 人为抚育管理
3 石漠化树种选择技术研究及主要配置模式构建
    3.1 树种选择技术研究
        3.1.1 树种选择原则
        3.1.2 树种选择具体要求
        3.1.3 树种选择技术
    3.2 主要配置模式构建
4 问题分析及展望
    4.1 强化石漠化树种选择基础理论研究
    4.2 加强石漠化治理模式理论与示范研究
    4.3 加强不同尺度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

(7)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的林分生长、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肥力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现状及进展
        1.1.1 "喀斯特"的定义及内涵
        1.1.2 石漠化的定义及内涵
        1.1.3 喀斯特石漠化形成机理
    1.2 石漠化治理概况及人工造林研究
    1.3 立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地资源与土壤
        2.1.5 植被与植物资源
        2.1.6 马山县石漠化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树种选择与治理模式构建
        2.2.2 群落调查与林分测定
        2.2.3 土壤调查、样品采集和理化性质的测定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3.1.1 成活率
        3.1.2 保存率
    3.2 林分生长量
        3.2.1 苗高及地径生长量
        3.2.2 树高及胸径生长量
    3.3 不同治理模式群落的科属种组成
    3.4 不同治理模式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
        3.4.1 不同治理模式群落的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3.4.2 不同治理模式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3.5 不同治理模式林地的土壤肥力变化
        3.5.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3.5.2 土壤养分含量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治理模式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
        4.1.2 不同治理模式对幼龄林分生长的影响
        4.1.3 不同治理模式对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1.4 不同治理模式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4.2 结论
        4.2.1 不同治理模式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4.2.2 不同治理模式的幼林林分生长
        4.2.3 不同治理模式的群落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4.2.4 不同治理模式林地的土壤肥力
    4.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石漠化治理研究现状
    2.1 漠化成因及危害研究
    2.2 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
    2.3 石漠化治理封山育林技术研究
    2.4 石漠化治理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
    2.5 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2.6 广西石漠化治理研究状况
    2.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3 研究区基本概况
    3.1 桂西南石漠化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概况
        3.1.3 桂西南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试验区基本概况
        3.2.1 试验区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概况
        3.2.2 试验区植被及土壤自然概况
        3.2.3 试验区社会经济状况
4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保存率
    4.1 试验地概况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2.3 试验林营建及管理措施
        4.2.4 试验林造林保存率调查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5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生长量
    5.1 试验林基本概况
    5.2 试验林调查及分析方法
        5.2.1 造林树种胸径、树高调查方法
        5.2.2 造林树种单株材积计算方法
        5.2.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造林树种树高生长量对比分析
        5.3.2 造林树种胸径生长量对比分析
        5.3.3 造林树种材积生长量对比分析
    5.4 小结
6 桂西南石漠化造林树种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6.1 研究区概况
    6.2 研究方法
        6.2.1 林下枯落物采集与蓄积量测定
        6.2.2 枯落物持水动态的测定
        6.2.3 枯落物持水能力的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蓄积量的比较
        6.3.2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量差异分析
        6.3.3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关系分析
        6.3.4 不同树种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关系分析
        6.3.5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能力的比较
    6.4 小结
7 桂西南石漠化土地类型与造林树种应用
    7.1 石漠化土地类型划分
    7.2 桂西南石漠化土地现状
    7.3 桂西南石漠化的主要特点
    7.4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应用策略分析
        7.4.1 轻度石漠化土地
        7.4.2 中度石漠化土地
        7.4.3 重度石漠化土地
        7.4.4 极重度石漠化土地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不同树种造林保存率
    8.2 不同造林树种生长量
    8.3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特性
    8.4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A 课题实施相关图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滇东南岩溶山区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1.5 主要完成工作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与内涵
    2.2 研究尺度
    2.3 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漠化遥感调查与驱动因素分析
    3.1 区域概况
    3.2 石漠化遥感调查
    3.3 石漠化驱动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土资源利用时空匹配格局研究
    4.1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4.3 水土资源利用时空匹配格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研究
    5.1 生态环境问题诊断
    5.2 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5.3 生态环境脆弱性机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关联耦合协调研究
    6.1 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关联分析
    6.2 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
    6.3 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差异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研究
    7.1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7.2 可持续利用方案设计与案例仿真模拟
    7.3 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参考文献

四、滇东南岩溶山区树种配置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山岩溶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D]. 张彧娜. 广西大学, 2021
  • [2]云南省石漠化研究综述[J]. 马卓辉. 保山学院学报, 2019(03)
  • [3]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D]. 黄莉. 云南大学, 2019(03)
  • [4]基于模拟喀斯特石质生境的景观恢复中草灌群落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 李祖国. 贵州大学, 2019(07)
  • [5]岩溶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J]. 常恩福,李娅,李品荣,侬时增,刘永国,王竣.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2)
  • [6]贵州石漠化区植被恢复及树种选择技术研究进展[J]. 王建宇. 绿色科技, 2018(04)
  • [7]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的林分生长、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肥力比较[D]. 李隽宜. 广西大学, 2016(06)
  • [8]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选择研究[D]. 侯远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2)
  • [9]滇东南岩溶山区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拟研究[D]. 吕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2)
  • [10]贵州省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现状分析[J]. 田秀玲,吕娜,朱飞鸽,倪健.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02)

标签:;  ;  ;  ;  ;  

滇东南喀斯特山区树种配置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