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风险为本审计模式的思考

关于完善风险为本审计模式的思考

一、关于完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房巧玲,高思凡[1](2021)在《数据基础审计模式: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审计供给侧改革》文中认为传统审计模式束缚了审计供给,与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审计需求不适应,审计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数字技术为审计供给侧改革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促使传统审计模式向数据基础审计模式转型升级。但是,这面临着审计数据标准体系建设任务重、审计人员数字技术不能完全胜任数据基础审计模式的要求、审计组织变革等诸方面的挑战,因此必须推动审计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构建适应数据基础审计模式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审计组织方式的科学性与适配性和完善数据基础审计应用的伦理规范。

陈凯[2](2021)在《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研究》文中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适应这一新的功能和定位,因此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而预算作为财政制度的核心内容,必然要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的角色。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基础的现代预算制度,其目标是“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现代预算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内容完整、编制科学、执行规范、监督有力、讲求绩效和公开透明,而现代预算制度最直接表现形式就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决算差异作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直接结果,对于充分把握预算管理水平,发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立足于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事实,深入分析预决算差异的整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在系统呈现预决算差异特征事实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对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影响我国预决算差异的主要因素。首先,全方位、多角度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特征和演变趋势。结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体系,分别从总量层面、结构层面、区域异质性层面等不同角度对预决算支出差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次,根据预决算差异背后的逻辑,归纳总结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并结合我国预算功能取向,为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充分借鉴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并根据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阶段的全周期运行特点,从“预算过程+预算结构”两个维度梳理出可能影响预决算差异的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主体互动因素,并借助实证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第三,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法,分别利用基于R2的夏普利值分解和MQ指数测度不同因素对预决算差异的贡献度,探寻预决算差异的主要来源,充分认识我国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第四,总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内部动态特征,结合从年初预算--调整预算--决算的预算周期,分析预决算差异在年度内普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型模式的原因。最后,通过借鉴美、法、日等国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实践经验,更清晰认识我国政府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推动我国的预决算差异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各级政府预决算差异具有普遍性,且存在结构性差别。整体特征分析发现:2013年以来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规模均大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支成为预决算差异的突出表现形式;2011年以后预决算差异度出现下降,但绝对规模不降反增,2017年支出预决算差异规模超过2011年达到新高;地方层面的预决算差异规模和差异度均高于中央;省级预决算差异、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三者呈倒“V”形,调整差异通常为正,执行差异通常为负,但是决算数通常仍会大于年初预算数。结构特征分析发现:支出科目越细化预决算差异越大,离散程度越高;中央预决算差异稳定度更高,且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和节能环保支出等科目预决算差异较大,而地方在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农林水支出等科目预决算差异较大;项目支出预决算差异总体大于基本支出预决算差异。区域特征分析发现,调整差异的区域特征明显,但执行差异的区域特征并不明显,其中东部地区调整差异更小,因此总体来看东部地区预决算差异小于中西部地区。(2)预决算差异具有普遍性、不可预知性、非对称性、成因多样性、适度性,要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具有的五大属性决定了预决算差异的复杂性,因此认识预决算差异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导致预决算差异的主要成因出发,分类视之,即理性认识客观因素,主动化解不合理因素,鼓励支持节支因素。基于“预算过程+预算结构”二维逻辑框架,将预决算差异的成因归类为六类——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和主体互动因素。(3)通过预算管理主体间的博弈分析发现,财政部门、支出部门和监督部门之间的互动行为影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规范性,进而影响预决算差异。预算编制过程中,影响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博弈均衡的因素有: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的削减比例、财政部门审核预算的成本、支出部门虚报预算的成本、财政部门和支出部门的信息不对称从程度会影响预算编制过程的均衡结果。支出部门之间的博弈表明,由于预算规模既定,社会获得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总量也是一定的,而这种竞争活动是需要相应成本的,其最终结果应该是某种“负和”的社会损失。预算监督过程中,通过分析是否财政结余的博弈过程发现,均衡结果与监督部门对未及时结余的惩罚力度F、实质结余资金规模B、结余后第二年度的削减规模、支出部门选择不结余的处理成本、监督部门选择监督的成本有关。(4)通过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对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的回归发现,经济不确定程度、转移支付占比、晋升压力、政策不确定性、潜在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支出结构、财政透明度会显着影响预决算差异。内部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因素的作用路径不同,对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的影响存在不同,部分因素在调整差异中显着而执行差异中不再显着——经济预测偏差、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透明度,部分因素在调整差异中不显着而预算执行差异中显着——经济不确定程度、财政分权、政策不确定性、潜在GDP增长率、人均GDP。(5)通过利用Shapely分解和MQ指数对预决算差异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分解,发现我国的预决算差异最主要的来源是制度因素和管理因素,并同时受到经济因素影响。其中制度因素主要作用于影响调整差异,管理因素在执行差异中的作用更为明显。(6)预决算差异的成因具有地区异质性,通过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官员晋升压力、财政收入增速、财政分权;中部地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财政分权、人均GDP和转移支付占比;而西部地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财政收入增速、经济增速和转移支付占比。时间异质性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延续,影响因素结构存在一些规律性变动——转移支付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宏观经济预测差异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总体来说,我国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预决算差异。我们要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分类施策——“理性认识客观因素,主动化解不合理因素,鼓励支持节支因素”,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执行效率,更好履行政府受托责任。要认识到我国当前阶段预决算差异的主要成因是制度性因素和管理因素,以及预算调整差异和预决算执行差异性质的不同,未来需不断优化制度并强化预算管理。具体政策建议为:一是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加强财政预算法治化建设。二是加强各项制度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理顺政府间收支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三是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提高宏观预测能力,并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加快推进项目支出标准建设,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四是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管理,规范预算调整流程,建立预算调整控制机制。五是优化制度设计,协调预算主体良性互动,完善预算监督体系,营造公开透明预算环境。六是强化绩效意识,将预决算差异纳入预算绩效管理。

张玉玲[3](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初心如始,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拒腐防变的新路,一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本源、传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和显着优势的监督体系,是能够保持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始终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在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仍是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逐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应该完善和发展的短板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为逻辑主线,渐次展开本文的研究与论述。本文总体结构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论文正文部分由六章内容构成,分别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式。分别从基本概念界定、十大要素的梳理整合和“多维立体协同”监督模式及其特点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二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分别阐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厘清监督主体、强化问责——“谁来监督”,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从内容逻辑视角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的坚守、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精神内核的继承创新、对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的秉承、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思想的域外借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分别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世界维度,分析回答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第四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首先,依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脉络,分三个阶段梳理其发展历程: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二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978-2012);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2012——)。其次,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体系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分别从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两个方面,阐释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第五章主要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与现实贡献。首先,通过古今中外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显着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优势,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其次,基于显着优势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方面的现实贡献: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从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剖析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成果颇丰,但当前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和国家监督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二是党内监督的短板——“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有待加强;三是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基于对现实挑战的剖析,本文提出新时代应对现实挑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三条对策:一是完善协同监督机制,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协同性;二是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三是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分别从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完善和发展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宏观提炼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的未来展望。本文基于以上六章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必由之路。第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制度密码”。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管住公权力”的“中国智慧”。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研究,协同监督机制研究,权力配置、运行和制约机制研究,以及关于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阐释,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王雅静[4](2021)在《浑水做空中概股对审计的启示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开上市成为越来越多的公司获取资金、扩大规模的一种途径,由于中外上市条件严格程度不同,一些中国企业选择在条件较为宽松的境外上市,中国概念股便应运而生,其中赴美上市的公司占据多数。然而,在国外上市需要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处于良好的态势,随后出现了中概股公司为粉饰报表进行财务舞弊的乱象,以浑水为代表的境外做空机构针对有舞弊嫌疑的公司进行详细调查并出具报告,成功做空多家上市公司,使得造假坐实,境外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心受到影响,即“中概股信任危机”。与此同时,审计因无法识别财务舞弊导致失败的案例频频发生,做空的出现对市场发展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也给中概股以及审计机构的形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浑水做空中概股流程,借鉴其做空方式以更好地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降低审计风险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结合浑水做空过的中概股公司,以瑞幸咖啡为例,对浑水做空流程进行研究,探究其发现财务舞弊的方式与手段。通过对做空方式与审计方式进行比较,提出了一些对审计的启示,为完善现行审计模式提供了相关的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浑水做空目标公司时,首先关注其商业模式,将公司产品服务、销售模式等与同行业对比评估,分析竞争优劣势,并结合专家意见,发现财务舞弊嫌疑从而选定目标。经过长期调研搜集舞弊证据,通过对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逻辑关系分析与合理性分析等分析程序出具做空报告。结合具体案例,将现行审计模式与做空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其存在的异同发现,二者对于被审计或调查单位整体分析上思路一致,使用手法也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在目的、可用资源、获取收益以及使用的具体手段上有所不同。因此,为应对新型多样的财务舞弊方式有效地发现财务舞弊行为,审计机构有必要借鉴浑水做空机构的做空方式中可取之处,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减少审计失败案例的发生,保护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

管淑慧[5](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认为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周奎俊[6](2021)在《新零售企业数据式审计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进步,传统的零售行业也在积极寻求着变革,向“新”零售方向转变,现实中表现为:精细化运作、多渠道协同经营、利用自身经营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科学精准决策等。商业模式作为联系企业和消费者的纽带和企业赢利的途径,在新零售企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新零售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财务管理方式与传统零售有着明显区别,因此在对新零售企业进行审计时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一种适当的审计方法。本文首先对商业模式和新零售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并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数据式审计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在新零售业态下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并分析了企业在商业模式中应当关注的重点角度: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能否保持客户粘性。接着分析了在商业模式转变下审计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并参考已有文献从审计的要素、审计的取证技术和审计的流程等方面建立了一个数据式审计的框架,在各方面都考虑了新零售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数据式审计的要素方面主要包含整体层面和业务层面,其中整体层面要注意企业商业模式的审计和信息系统的审计,在业务层面主要包括原始数据的审计和对交易循环的审计。在取证技术方面要注意实地调查法的运用,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继而,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瑞幸咖啡的财务舞弊为例,介绍瑞幸事件的来龙去脉、瑞幸的舞弊手段以及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并将前部分构建的数据式审计框架运用到对案例公司的审计中,通过对瑞幸咖啡商业模式的审计发现其中的缺陷和不可持续性,通过运用数据式审计这一新的思路发现瑞幸咖啡财务舞弊的事实。最后,探究在新零售业态下审计模式优化的一般思路。主要包括审计理念上的转变、多渠道获取审计证据、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在审计理念上的优化包括从商业模式入手全面评估风险,树立全样本审计理念。在从多渠道获取审计证据之后要建立适合数据式审计模式的审计证据评价标准,同时合理利用审计人员职业判断。

韩慧[7](2020)在《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和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都赋予了体育社会组织新的任务与使命。然而囿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现阶段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既不规范也不成熟,这必然导致其难以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评估是监管的重要抓手,做实做强评估工作对于提升体育社会组织监管水平、引导和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理论探索还较为滞后,难以为评估实践提供有效指导。为此,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系统论理论、评估相关理论、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体育社会组织为对象,围绕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这一主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在过去的实践当中,虽取得了评估意识有所提升、评估运行逐步常规化、评估效用逐渐显现等成效;但与此同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包括评估推进动力不足、评估约束薄弱、评估协调不畅、评估主体有待培育、评估指标体系有待完善、评估程序与方法有待改进等。以日本、英国、美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慈善事业起步较早,在体育社会组织监管与评估方面较早地进行了实践,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以评为重,将评估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环节;严格约束,构建全方位评估法律规范体系;多元协调,基于整体管理效应推动评估发展;因地制宜,评估主体的选择与本国国情相符;多维评价,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全方位考量。第二,评估实践发展亟待理论指导,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理论界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研究是不够的,而且还存在一些误区。不少研究都只是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当作一项技术性工作,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程序、评估方法等实施操作层面的完善,弱化了评估工作的复杂性。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必须在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工作机制下开展,否则评估只能是零散的一般评价活动,而不是一项系统的监管工作,评估的价值作用也难以真正实现。第三,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借助系统论基本理论,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要素和结构进行了厘清。研究认为,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要素主要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其他相关主体、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程序与方法、评估制度以及评估环境。同时基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困境和发展目标考量,本文提出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主要由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这四方面结构内容组成。这四大机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总体形态和特定功能。第四,对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动力机制,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提供了科学分析框架。通过ASD理论指导,解析了当前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建立的现实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构造策略,即打造有为政府,强化评估的推动力;建立有效组织,激活评估的内驱力;吸纳社会公众,增强评估的助动力;加大政策支持,提升评估的牵引力;营造文化氛围,发挥环境的作用力。第五,对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运行机制,在评估主体模式上,研究提出了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合作评估模式优化的策略建议。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上,通过两轮专家德尔菲法完成了指标遴选和权重设置,最终确立了体育社团、体育社会服务机构和体育基金会三类体育社会组织的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程序与方法构建环节,研究设计了七个评估步骤;同时选取了适用于本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程序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第六,针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中可能会出现的“道德风险”行为,提出了相应的约束思路,并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约束机制进行了构建,具体包括:完善评估监管法律规范,扎紧制度围栏;推动形成评估行业自律,提升监管质效;加强评估伦理道德建设,树立评估自觉;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实现阳光运行等。第七,通过对当前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存在的协调困境的分析,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启示,提出了整体性理论视角下评估协调机制的构建策略,那就是整合结构,建立整体管理框架;整合目标,锚定公共利益实现;整合理念,深化合作共赢意识;整合法规,增强协同制度保障;整合平台,推进信息交流共享。第八,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最理想的效果是达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功能涌现。系统论揭示了整体效应、构材效应、协同效应和环境效应共同形成“整体功能涌现”。这决定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必须遵循整体化、层级化、协同化、动态化的机理;采取整体着眼、统筹推进,部分着手、层层转化,依循规律、多维协同,常态实施、动态调整的方式;且需把握好一些关键要点,包括坚持系统思维、科学组织管理、优化外部环境、用好政策调控。

李妍彤[8](2020)在《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银行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它的普遍存在,给当前的生活、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银行的信贷业务作为银行界最重要的部分,关乎到银行的发展,并且信贷业务几乎是席卷各个领域,覆盖了整个行业。近年来,贷款业务的风靡让金融界有了很好的发展趋势,而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接触面最广的,所以这个方向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申请贷款的企业,个体的基数越来越多,银行的损失就在于钱借出去未能偿还,这就会造成很多不良贷款和坏账,这使银行自负盈亏。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近几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率约为2.68%,较之前增加1.5个百分点,这项数据非常明确地指出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还是有很大的风险。而就如何降低风险,这就需要针对银行信贷内部的控制进行有限研究,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减少不良贷款率,从而实现信贷业务的双面性,达到共赢的目的。本文以C市Y银行为例,通过相关案例主要研究了 Y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针对信贷业务的特殊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而后针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以Y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现状,侧面指出在信贷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缺陷和不足,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同时,针对Y银行内控制度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和技术保障。并就不良贷款率如何降低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建议。通过研究表明,基于对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体系结构基本是完善的,有效性也属于基本有效。但是,在信贷业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而此次研究着重就问题本身提出了优化方案,配备相关的保障措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提高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控制活动的管理、强化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对信贷管理的监督。以上措施和方法,着重提高了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同时,希望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提供借鉴。

吴昊[9](2020)在《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单内,中国企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公司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越美国。而在这些企业当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完成或正在构建财务共享模式。财务共享模式的诞生解决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诸多问题,也充分体现了各类跨地域型企业新的财务管理理念。伴随施行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所而临的内控风险也变得更为复杂。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内部控制所产生的风险和问题是可辨认、可控制的。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传统的各类业务流程被重组再造,企业组织结构与职能分配发生了重大变革,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和风险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内部控制是否全面有效执行,成为了这类大型企业成败的关键。基于上述背景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的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对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梳理,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价,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对财务共享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内涵与方法充分掌握之后,以我国大型上市餐饮企业H公司为例,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以及其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动因、组织架构与职能和目前运行效果。然后从内部控制COSO五要素的角度出发,对H公司现行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控现状进行整理,归纳出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与新要求,并对其运行与设计现状进行小结。之后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价打分,结合收集的数据与实践情况,最终发现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方面的表现为基本有效,控制活动方面为不够有效。在对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出现的关键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笔者给出了具体的、可执行的优化对策。在如今“大数据”“财务云”背景下,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为H公司以及其他实施财务共享模式的企业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提供参考,切实解决企业出现的内部控制问题,提升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企业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

梅士伟[10](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通过人力资本增值而为现代社会提供强大的发展内驱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历经建国以来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革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教系统。然而,由于高等学校(本论文研究对象限定为我国公办高等学校)外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场参与机制不规范、社会公众参与不充分,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主体道德行为失范、权力监督体系不完善,致使高校腐败易发频发,关键领域问题凸显,大案要案警钟不断,窝案串案时有发生,制约大学的教育教学、学术创造、服务社会、文化赓续使命,消解其学术本质和公益属性,弱化其道德标高和社会公信力,迟滞“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步伐。高校腐败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折射出现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党和国家及社会公众的需要。因而,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连带,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价值依归,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结构转向。我国现行高校腐败治理主要基于政府作为高校举办者的地位,通过执政党和政府及作为其政治属性延伸的高校党委行使腐败治理权力,对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行使者实施控制、监督、惩治,保证高校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与权力运行的规范化,达到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治理目标。而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校办学资金来源日益多样化,多元利益相关者愈来愈迫切地要求与政府主体共同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在治理理论的引导下,处理多元利益主体对高校的利益诉求,进一步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成为高校反腐倡廉的“新边疆”。因而,本文基于治理理论与机制设计理论,以高校腐败治理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高校腐败的表现样态与成因机理”“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容结构与绩效评价”“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生问题与优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治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进行理论阐释,揭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是“动力系统、控权逻辑、规则供给、行动框架”的统一,进而厘清各要素的实质内涵。通过治理系统的外部情境和内部环境解构治理动力,通过权力监督、制约与惩治的合理性、有效性分析控权逻辑,通过规则体系与规则生成阐释规则供给,通过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与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梳理行动框架,从学理层面理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内涵。随后,对高校腐败治理的演进历程进行考察。按照时间序列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反腐败工作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并梳理出每个阶段治理机制的主要特征。(1)1949-1978年,以思想改造为核心,以运动式批判为主导;(2)1978-1989年,以纠正行风为特征,以整风式拒腐为主导;(3)1989-2002年,以遏制寻租为基础,以专项式打击为主导;(4)2002-2012年,以体系建设为中心,以系统化惩防为主导;(5)2012至今,以顶层设计为重点,以制度化治本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动力系统---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行动框架---从运动式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再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高度关注高校教职员工对高校腐败治理的心理感知,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与三级编码方法梳理出目前高校腐败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具体机制: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并分别探讨两类机制的具体构成,包括科层治理机制所涵盖的控制、监督、惩治、制度建设、问责,以及网络治理机制所涵盖的信任、合作、制约、技术创新、文化惯例等要素的确切内涵,从而系统构建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复次,鉴于高校腐败治理的实践性,运用量化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中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遵循“网络治理机制---科层治理机制---腐败治理绩效”的主体关系,经由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应然样态,即高校腐败治理的完整运行体系应当是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的整合体。最后,结合高校腐败治理机制过程的演进分析,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面临的运行困境,一是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二是机制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弱化,三是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割裂。据此,从科层治理机制与网络治理机制整合与互动的角度,提出优化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建议。一是重塑行动者的主体性,二是提升治理动力的集成性,三是强化治理过程的协同性,四是重点强化问责、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研究中国高校腐败治理机制问题,在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开始。本文运用治理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来探讨和设计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体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一是立足治理理论视角来探讨中国高校腐败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从高校腐败研究的制度、体制层面深入到高校腐败治理的具体机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统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剖析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结构模型与绩效水平,提出优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二、关于完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完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基础审计模式: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审计供给侧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供求视角下审计模式的演进逻辑及理性透视
    (一)审计模式的历史演进
        1. 账项基础审计模式。
        2.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
        3.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二)传统审计模式对审计供给的制约和改革需求
        1. 抽样审计的制约。
        2. 现场审计的制约。
        3. 手工审计的制约。
        4. 事后审计的制约。
        5.“黑箱”审计的制约。
三、审计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数据基础审计模式
    (一)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审计供给侧重塑
        1. 从抽样审计转向详细审计。
        2. 从以现场审计为主转向以远程审计为主。
        3. 从以手工审计为主转向以智能审计为主。
        4. 从事后审计转向持续审计。
        5. 从“黑箱”审计转向“透明”审计。
    (二)数据基础审计模式的含义
        1. 什么是数据。
        2. 什么是基础。
        3. 什么是数据基础审计模式。
    (三)数据基础审计模式与传统审计模式的关系
四、数据基础审计模式的流程设计及数字技术的运用
    (一)数据基础审计模式的基本流程
        1. 审计计划阶段。
        2. 验证数据生态系统可靠性阶段。
        3. 持续性数据监控阶段。
        4. 延伸审计阶段。
        5. 审计报告阶段。
    (二)数字技术在数据基础审计模式中的运用
        1. 数字技术在数据基础审计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2. 数字技术在数据基础审计模式中的应用举例。
五、数据基础审计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数据基础审计模式面临的挑战
        1. 数据标准化建设的挑战。
        2. 审计人员数字技术方面胜任能力的挑战。
        3. 审计组织变革的挑战。
        4. 道德伦理风险的挑战。
    (二)强化数据基础审计模式应用的对策建议
        1. 推动审计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
        2. 构建适应数据基础审计模式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
        3. 变革审计组织结构。
        4. 完善数据基础审计模式的伦理规范。

(2)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预决算差异
        1.4.2 预算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
        1.4.3 预决算差异度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研究创新
        1.5.2 本文研究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预决算差异的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1.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预决算支出差异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
        2.2.3 晋升竞争理论
        2.2.4 政府预算管理相关理论
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事实分析
    3.1 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制度现状分析
        3.1.1 预算编制的制度现状
        3.1.2 预算执行的制度现状
        3.1.3 决算审查的制度现状
        3.1.4 结转结余的制度现状
        3.1.5 其它相关制度现状
    3.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整体特征分析
        3.2.1 全国层面
        3.2.2 中央与地方层面
        3.2.3 省级层面
        3.2.4 部门预算层面
    3.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结构特征分析
        3.3.1 全国层面
        3.3.2 中央与地方层面
        3.3.3 省级层面
    3.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区域特征分析
    3.5 中国预决算差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5.1 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立法层级不够高
        3.5.2 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调整差异较大
        3.5.3 公共决策与预算衔接不畅
        3.5.4 部门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约束
        3.5.5 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执行监管不到位
        3.5.6 约束机制不健全,未充分纳入绩效管理
    3.6 本章小结
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分析及成因研究
    4.1 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分析
        4.1.1 普遍性
        4.1.2 不可预知性
        4.1.3 非对称性
        4.1.4 成因的多样性
        4.1.5 适度性
    4.2 中国预决算差异的基本判断
    4.3 预决算差异的分析框架及影响因素分析
        4.3.1 技术因素
        4.3.2 制度因素
        4.3.3 政策因素
        4.3.4 经济因素
        4.3.5 管理因素
        4.3.6 主体互动因素
    4.4 预决算差异管理的客观定位
    4.5 本章小结
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主体博弈分析
    5.1 预决算差异的主体博弈概述
    5.2 预算编制: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博弈
        5.2.1 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5.2.2 部门预算编制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2.3 不完全信息两期序贯博弈(部门预算博弈策略)
    5.3 预算编制:支出部门之间的博弈
        5.3.1 博弈特点
        5.3.2 策略空间
        5.3.3 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5.3.4 均衡分析
    5.4 预算监督:支出部门与监督部门之间的博弈
        5.4.1 博弈特点
        5.4.2 策略空间
        5.4.3 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5.4.4 均衡分析
    5.5 影响因素分析与政策启示
        5.5.1 主体博弈因素分析
        5.5.2 政策启示
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分析
    6.1 回归模型设定
        6.1.1 静态面板模型
        6.1.2 动态面板模型
    6.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6.3 预决算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6.4 预算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成因的实证结果
    6.5 时空异质性分析
        6.5.1 地区异质性分析
        6.5.2 时间异质性分析
    6.6 稳健性检验
    6.7 本章小结
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成因的贡献度分解
    7.1 测度贡献度的基本原理
        7.1.1 基于R~2的贡献度指标——夏普利值分解
        7.1.2 基于方差分解和均值分解的MQ指数
    7.2 预决算差异的贡献度分解
        7.2.1 基于R~2的贡献度指标
        7.2.2 基于方差分解和均值分解的MQ指数
    7.3 预决算差异贡献度的内部动态分析
        7.3.1 基于R~2的贡献度指标
        7.3.2 基于方差分解和均值分解的MQ指数
    7.4 时空异质性分析
        7.4.1 地区异质性分析
        7.4.2 时间异质性分析
    7.5 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的主要成因
        7.5.1 调整差异的成因分析
        7.5.2 执行差异的成因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预决算差异的国际比较研究
    8.1 美国
        8.1.1 美国联邦政府支出预决算差异状况
        8.1.2 美国预决算差异管理实践
    8.2 日本
        8.2.1 日本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状况
        8.2.2 日本预决算差异管理实践
    8.3 法国
        8.3.1 法国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状况
        8.3.2 法国预决算差异管理实践
    8.4 国际经验及启示
        8.4.1 健全法律体系,提高预算法治化水平
        8.4.2 预算编制科学精细,预算执行规范有序
        8.4.3 严控预算调整,强化监督问责
        8.4.4 预算信息充分公开,提高预算管理透明度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预决算差异管理的基本原则
        9.2.1 坚持预算法定原则
        9.2.2 坚持问题导向原则
        9.2.3 坚持权责一致原则
        9.2.4 坚持系统观念
    9.3 相关政策建议
        9.3.1 加强财政预算法治化建设
        9.3.2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制度有效衔接
        9.3.3 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降低预算调整差异
        9.3.4 增强预算执行规范性,严控预决算执行差异
        9.3.5 完善预算监督约束体系
        9.3.6 预决算差异充分纳入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一:2016-2019年中央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情况(59个部门)
附录二:各国预算和决算相关数据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性观点简介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模式
    一、基本概念阐释
        (一)权力、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公权力与腐败
        (二)监督、监督制度、监督体系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化
        (二)学界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的探讨
        (三)梳理与整合:党和国监督体系的“十大要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结构模式
        (一)“多维立体协同”监督结构模式及其结构分析
        (二)“多维立体协同”结构模式的特点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
        (一)党内监督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二)国家监督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廉政为民政府
        (三)社会监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筑人民监督网
    二、厘清监督主体——“谁来监督”
        (一)厘清党内监督多元主体
        (二)厘清国家监督多元主体
        (三)厘清社会监督主体
    三、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
        (一)党内监督对象始终坚持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相结合
        (二)国家监督逐步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
        (三)社会监督对象的统一性和全覆盖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
        (一)压实责任,党内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二)强化责任担当,国家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三)依法有序监督,社会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
    一、始终坚守马列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内核的坚守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继承
    二、始终继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的精神内核
        (一)学习借鉴苏联的党政监督模式
        (二)党政监督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三)重视党政监督法规建设
        (四)建立局部政权条件下的行政监察制度体系
    三、始终秉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
        (一)对我国传统法治监察思想的传承
        (二)对我国传统监察制度体系建设思想的借鉴
        (三)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的扬弃
    四、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思想的借鉴
        (一)各国应在共同反腐中交流互鉴
        (二)对资产阶级权力监督思想的批判吸收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度框架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
        (二)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恢复发展(1978-2012)
        (三)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发展(2012——)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必须坚持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
        (三)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
        (四)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五)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五章 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
    一、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四)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
    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贡献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二)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
        (三)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
        (四)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
第六章 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与完善对策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
        (一)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二) “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短板
        (三)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二、健全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对策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协同监督机制
        (二)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难题
        (三)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浑水做空中概股对审计的启示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中概股
        2.1.2 做空与做空机制
        2.1.3 舞弊审计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有效市场理论
        2.2.3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第三章 浑水做空瑞幸咖啡案例分析
    3.1 浑水调研公司概况
        3.1.1 做空动因
        3.1.2 做空中概股公司的理由及结果
        3.1.3 被做空中概股公司的行业分布
        3.1.4 被做空中概股公司的市值分布
    3.2 浑水做空瑞幸咖啡案例梳理
        3.2.1 案例选择原因
        3.2.2 瑞幸咖啡公司概况
        3.2.3 做空时间线
    3.3 浑水做空流程
        3.3.1 选定做空目标
        3.3.2 对做空目标长期调研
        3.3.3 对调研信息综合评估
第四章 审计模式与做空方式的比较分析
    4.1 现行审计模式分析
    4.2 审计模式与做空方式相近方面
        4.2.1 整体分析思路上相似
        4.2.2 使用方法上有共同之处
    4.3 审计模式与做空方式不同方面
        4.3.1 目的不同
        4.3.2 所能获取收益不同
        4.3.3 可使用资源不同
        4.3.4 使用手段不同
    4.4 审计模式与做空方式异同综述
第五章 浑水做空瑞幸咖啡对审计的启示
    5.1 完善现行审计模式
        5.1.1 风险评估阶段
        5.1.2 风险应对阶段
    5.2 加强审计人员道德风险监督
    5.3 设立独立机构负责审计费用收缴
    5.4 建立对审计机构的奖励制度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6)新零售企业数据式审计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
        1.3.2 关于新零售的研究
        1.3.3 关于数据式审计的研究
        1.3.4 关于瑞幸咖啡的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商业模式
        2.1.2 商业模式的风险
        2.1.3 新零售
        2.1.4 数据式审计
    2.2 理论基础
        2.2.1 数据式审计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3 新零售与数据式审计
    3.1 新零售与商业模式
        3.1.1 新零售企业的转变
        3.1.2 新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重点
    3.2 新零售企业审计模式转变
    3.3 数据式审计模式的构建
        3.3.1 数据式审计的内容
        3.3.2 数据式审计模式的取证技术
        3.3.3 数据式审计的一般流程
4 案例分析
    4.1 瑞幸咖啡及瑞幸事件
        4.1.1 瑞幸公司简介
        4.1.2 瑞幸咖啡商业模式
        4.1.3 瑞幸事件概述
    4.2 瑞幸咖啡舞弊手段分析
        4.2.1 虚增收入
        4.2.2 费用造假
    4.3 瑞幸咖啡新零售对传统审计的挑战
5 数据式审计模式在瑞幸咖啡中的应用分析
    5.1 整体层面
        5.1.1 关于瑞幸商业模式的审计
        5.1.2 关于瑞幸咖啡信息系统的审计
    5.2 业务层面
    5.3 关于管理层道德审计
6 新零售企业审计模式优化策略
    6.1 审计理念上的优化
        6.1.1 关注商业模式及其缺陷
        6.1.2 树立全样本审计理念
    6.2 多渠道获取审计证据
    6.3 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7)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是加强组织监督管理的现实需要
        1.1.2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是破解组织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1.1.3 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外体育社会组织研究
        1.4.2 国内外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研究
        1.4.3 综述小结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创新点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动因
    2.1 核心概念
        2.1.1 体育社会组织
        2.1.2 评估
        2.1.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
        2.1.4 第三方评估
        2.1.5 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理论
        2.2.2 行动者-系统-动力学理论
        2.2.3 评估相关理论
        2.2.4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5 各理论的指导价值与启示
    2.3 现实动因
        2.3.1 机制在任何一项复杂工作中都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
        2.3.2 建立一套系统的工作机制是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的关键
        2.3.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尚未建立阻碍了评估工作的有效推进
    2.4 本章小结
3.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考察
    3.1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现状透视
        3.1.1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的历程回溯
        3.1.2 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现状调查
        3.1.3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开展的成效与困境
    3.2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探究
        3.2.1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缘起
        3.2.2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实践
        3.2.3 发达国家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4.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总体设计
    4.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理论解析与构建思路
        4.1.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概述
        4.1.2 系统论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解析
        4.1.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构建思路
    4.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要素的厘定
        4.2.1 评估主体
        4.2.2 评估客体
        4.2.3 其他相关主体
        4.2.4 评估指标体系
        4.2.5 评估程序与方法
        4.2.6 评估制度
        4.2.7 评估环境
    4.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结构的设定
        4.3.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结构设定的逻辑依据
        4.3.2 动力-运行-约束-协调“四位一体”评估机制结构的确立
        4.3.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各子机制的辩证关系
    4.4 本章小结
5.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动力机制
    5.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解构
        5.1.1 行动者-系统-动力学(ASD)——关注和研究系统变迁动力的理论框架
        5.1.2 基于ASD理论的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解构
    5.2 基于ASD理论的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要素分析
        5.2.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行动者要素分析
        5.2.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制度要素分析
        5.2.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环境要素分析
    5.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建立的现实困境
        5.3.1 政府推动不力
        5.3.2 组织内驱弱化
        5.3.3 公众助动缺失
        5.3.4 制度牵引乏力
        5.3.5 环境作用式微
    5.4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动力机制的建构策略
        5.4.1 打造有为政府,强化评估的推动力
        5.4.2 建立有效组织,激活评估的内驱力
        5.4.3 吸纳社会公众,增强评估的助动力
        5.4.4 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制度的牵引力
        5.4.5 营造文化氛围,发挥环境的作用力
    5.5 本章小结
6.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运行机制
    6.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主体模式的优化
        6.1.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主体及其模式辨析
        6.1.2 不同主体模式的优劣势比较及适应性分析
        6.1.3 体育社会组织政社合作评估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6.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6.2.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框架的设立
        6.2.2 体育社团、体育社会服务机构、体育基金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6.2.3 实证检验: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实践
    6.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程序设计与方法选择
        6.3.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程序的设计
        6.3.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6.4 本章小结
7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约束机制
    7.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中的“道德风险”行为
        7.1.1 权力寻租
        7.1.2 弄虚作假
        7.1.3 通融关照与开后门
        7.1.4 努力程度低与随意化
    7.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道德风险”行为的不良影响
        7.2.1 扭曲折损评估功能
        7.2.2 损害被评组织权益
        7.2.3 引发评估信誉危机
    7.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道德风险”行为约束的总体思路
        7.3.1 “法治”与“德治”协同
        7.3.2 “自律”与“他律”结合
        7.3.3 “罚”与“赏”并举
    7.4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约束机制的具体构建
        7.4.1 完善评估监管法律规范,扎紧制度围栏
        7.4.2 推动形成评估行业自律,提升监管质效
        7.4.3 加强评估伦理道德建设,树立评估自觉
        7.4.4 加快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实现阳光运行
    7.5 本章小结
8.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的协调机制
    8.1 深度剖析: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困境的表现
        8.1.1 “评”与“管”脱节
        8.1.2 推诿与责任转嫁
        8.1.3 政策执行壁垒
        8.1.4 “信息孤岛”效应
    8.2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碎片化:评估协调困境的内生根源
        8.2.1 管理结构碎片化
        8.2.2 目标理念碎片化
        8.2.3 制度框架碎片化
        8.2.4 管理平台碎片化
    8.3 整体性治理: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建构的应然之道
        8.3.1 整体性治理:针对“碎片化”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
        8.3.2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建构的学理默契
        8.3.3 整体性治理理论对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建构的理论启示
    8.4 整体性治理下体育社会组织评估协调机制的建构
        8.4.1 整合结构,建立整体管理框架
        8.4.2 整合目标,锚定公共利益实现
        8.4.3 整合理念,深化合作共赢意识
        8.4.4 整合法规,增强协调制度保障
        8.4.5 整合平台,推进信息充分共享
    8.5 本章小结
9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
    9.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理想图景
        9.1.1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理想图景:整体功能涌现
        9.1.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整体功能涌现”的形成分析
    9.2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的运作机理
        9.2.1 整体化
        9.2.2 层级化
        9.2.3 协同化
        9.2.4 动态化
    9.3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方式
        9.3.1 整体着眼,统筹推进
        9.3.2 部分着手,层层转化
        9.3.3 依循规律,多维协同
        9.3.4 常态实施,动态调整
    9.4 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运作的要点
        9.4.1 坚持系统思维
        9.4.2 科学组织管理
        9.4.3 优化外部环境
        9.4.4 用好政策调控
    9.5 本章小结
10.研究结论与不足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1:《上海市体育社会组织评估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2: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一轮专家评议表
    附件3: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二轮专家评议表
    附件4: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二轮专家咨询各项指标的得分与权重
    附件5:评估指标体系实证检验调查问卷
    附件6:学习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概述
        2.1.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容
        2.1.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控特征
    2.2 内部控制概述
        2.2.1 内部控制概念
        2.2.2 内部控制五要素
    2.3 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2.3.1 内部控制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 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理论
        2.4.1 内部控制有效性特征
        2.4.2 内部控制实现的目标
        2.4.3 内控有效性评价方法
第三章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3.1 Y商业银行概况
    3.2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现状
        3.2.1 信贷资产状况
        3.2.2 贷存情况分析
        3.2.3 不良贷款率情况分析
        3.2.4 信贷资产质量情况
    3.3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分析
        3.3.1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组织架构
        3.3.2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流程
        3.3.3 Y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3.4 Y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类别
第四章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价及问题分析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1.1 定性评价方法
        4.1.2 定量评价方法
    4.2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控评价方法的应用
        4.2.1 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
        4.2.2 抽样测试法应用
    4.3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
        4.3.1 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分析
        4.3.2 抽样测试评价结果分析
    4.4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运行问题分析
        4.4.1 控制环境方面
        4.4.2 风险评估方面
        4.4.3 控制活动方面
        4.4.4 信息与沟通方面
        4.4.5 监督方面
第五章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优化设计
    5.1 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5.1.1 目标
        5.1.2 原则
    5.2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优化
        5.2.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5.2.2 提高风险评估意识
        5.2.3 加强内部控制活动管理
        5.2.4 强化信息沟通
        5.2.5 加强监督管理
第六章 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保障性措施
    6.1 制度保障
        6.1.1 严化考核标准
        6.1.2 建立新的薪酬体系
    6.2 业务保障
        6.2.1 改变信贷资产投放方向
        6.2.2 进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
        6.2.3 信贷风险转接
    6.3 人员保障
        6.3.1 加大招聘力度,提升员工素质
        6.3.2 改变培训模式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不足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Y银行信贷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整性评分
    (二) 基于隶属度的Y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调查问卷
    (三) 信贷业务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表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9)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综评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财务共享与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2.1 财务共享理论概述
        2.1.1 财务共享的内涵与特点
        2.1.2 财务共享的基础理论
        2.1.3 财务共享模式分类
    2.2 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2.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2.2.2 内部控制的目标
        2.2.3 内部控制的要素
    2.3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2.3.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内涵
        2.3.2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方法
第三章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概况
    3.1 公司基本情况
    3.2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概况
        3.2.1 H 公司财务共享模式构建动因
        3.2.2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组织架构及职能
        3.2.3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运行效果
    3.3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现状
        3.3.1 内部环境现状
        3.3.2 风险评估现状
        3.3.3 控制活动现状
        3.3.4 信息与沟通现状
        3.3.5 内部监督现状
    3.4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与要求
        3.4.1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3.4.2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对内部控制的要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基于AHP的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模糊综合评价
        4.1.1 评价方法的选取与运行思路
        4.1.2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层次分析模型构建
        4.1.3 确定评价指标评语集
        4.1.4 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
        4.1.5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4.2 内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H公司财务人员流失率高
        4.2.2 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存在障碍
    4.3 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风险管理机构权责分配问题
        4.3.2 风险分类与识别不完善
    4.4 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4.1 业务流程问题
        4.4.2 纸质票据寄送成本高
    4.5 信息与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5.1 沟通问题效率低下
        4.5.2 信息传递欠完整
    4.6 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6.1 内部审计不到位
        4.6.2 监督重服务不重管控
第五章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问题优化对策
    5.1 内部环境优化对策
        5.1.1 改善员工激励措施
        5.1.2 调整办公时间及人员
    5.2 风险评估优化对策
        5.2.1 改善财务共享模式下风险评估体系
        5.2.2 细化财务共享模式下风险识别与分类
    5.3 控制活动优化对策
        5.3.1 改善流程体系
        5.3.2 完善流程标准化
        5.3.3 提高流程均衡性
        5.3.4 加强会计资料无纸化传递
    5.4 信息与沟通优化对策
        5.4.1 完善财务共享模式下信息沟通机制
        5.4.2 科学设置信息处理与传递的流程
    5.5 内部监督优化对策
        5.5.1 完善内部审计流程
        5.5.2 绩效考核重视管控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附录2 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执行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10)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总趋势的行动连带
        (二)现代社会权利本位的价值依归
        (三)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结构转向
    二、研究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贡献
    三、研究述评
        (一)国内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逻辑演进
        (二)国外高等教育腐败治理机制研究的总体图示
        (三)既有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思路安排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高校腐败
        (二)治理机制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机制设计理论
第二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机理剖析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动力系统
        (一)系统情境的宏观驱动
        (二)治理网络的开放赋能
        (三)主体价值的内生激发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控权逻辑
        (一)高校权力监督的有效性
        (二)高校权力制约的正当性
        (三)高校权力惩治的现实性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规则供给
        (一)生成路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统一
        (二)规则执行:强制、激励与认同接续
    四、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行动框架
        (一)合法性逻辑下的结构化行动
        (二)工具性逻辑下的专项式整治
        (三)情境性逻辑下的参与式合作
第三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历程
    一、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历史变迁
        (一)1949-1978年:动员群众,思想改造,运动式批判
        (二)1978-1989年:清理整顿,纠正行风,整风式拒腐
        (三)1989-2002年:破除垄断,遏制寻租,专项式打击
        (四)2002-2012年:体系建设,点面结合,系统化惩防
        (五)2012年至今:顶层设计,聚焦监督,制度化治本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演进逻辑
        (一)动力转换:从权威驱动向改革驱动转变
        (二)控权逻辑:从权力监督向“监督-制约”均衡转变
        (三)规则供给:从强制供给向协商供给转变
        (四)行动框架:从运动式为主向专项式和制度化转变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经验回视
        (一)坚持党的领导,规范机制运行的方向性
        (二)坚持专业化反腐,发挥纪检监察机构职能
        (三)坚持系统化反腐,形成整体性治理格局
        (四)坚持以责任制为核心,推动渐进式治理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探析
    一、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扎根理论编码方法
        (二)理论性取样
    二、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三级编码
        (一)开放性编码
        (二)主轴性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三、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内容结构的深层意涵
        (一)科层治理机制
        (二)网络治理机制
第五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预测问卷设计
        (三)正式问卷与实证分析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理论模型拟合及路径分析
        (一)结构方程的拟合
        (二)直接作用下的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三)直接作用下的科层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
        (四)中介作用下网络治理机制对腐败治理绩效的影响探究
    三、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假设结果汇总
        (二)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运行困境
    一、机制目标的导向性在内外碰撞中被消解
        (一)“组织-环境”框架下的“脱耦”
        (二)多层次目标体系的功能冲突
    二、治理主体的协调性在制度形塑中被割裂
        (一)规制缓和与政府监督博弈失衡
        (二)低组织化造成社会监督行动局限
        (三)身份困境导致纪检监督的结构性悖论
        (四)校内民主监督的“空心化”矛盾
    三、机制运行的合法性在现实安排中被弱化
        (一)治理的公共性欠缺
        (二)多重关系诱发治理的内卷化
        (三)路径依赖导致治理工具单一
第七章 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优化方略
    一、行动者主体性的生态化建构
        (一)以角色转换优化党委政府控制职能
        (二)以激励相容强化主体责任
        (三)以嵌入化激发纪检监督的“结构洞”优势
        (四)完善基于“日常生活”的实体性师生监督
        (五)以自主性保障社会主体的参与性
    二、治理动力集成性的多元化整合
        (一)权力驱动与权利驱动的互动
        (二)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的重构
        (三)以权威驱动调适利益驱动
    三、治理过程协同性的动态化平衡
        (一)高校腐败治理与政府腐败治理的目标协同
        (二)透明度与回应性的认知协同
    四、关键影响路径的功能性再造
        (一)构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的问责机制
        (二)从数据民主向技术治理进阶
        (三)一体性推进制度化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关于完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基础审计模式: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审计供给侧改革[J]. 房巧玲,高思凡. 当代财经, 2021(08)
  • [2]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研究[D]. 陈凯.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10)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D]. 张玉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浑水做空中概股对审计的启示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D]. 王雅静. 河北大学, 2021(02)
  • [5]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6]新零售企业数据式审计研究 ——以瑞幸咖啡为例[D]. 周奎俊.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7]体育社会组织评估机制研究[D]. 韩慧.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9)
  • [8]Y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研究[D]. 李妍彤.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6)
  • [9]H公司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 吴昊.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5)
  • [10]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D]. 梅士伟. 吉林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关于完善风险为本审计模式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