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部分15岁以上农村居民健康知识调查

滕州市部分15岁以上农村居民健康知识调查

一、滕州市农村部分15岁以上居民健康知识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乔慧[1](2021)在《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广场舞因其种类丰富,入队的随意性强,在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同时,对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价值。《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纲要中第14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提高人们科学健身的意识与素养。”广场舞组织者在广场舞的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提高广场舞组织者的体育素养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不断增长的科学健身的需求,更好地推动广场舞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广场舞组织者的获得感是自身素养的提高与自我实现的有机统一,对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的研究是获得感在大众体育领域的拓展与延伸,可以有效的提升广场舞组织者的获得感、深入了解并稳定广场舞组织者队伍、保障与推动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广场舞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广场舞本身的价值、利弊及广场舞的发展历程,本研究以广场舞活动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枣庄市296名广场舞组织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体育素养与获得感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获得感在人口特征上的差异,初步探究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广场舞组织者以女性为主、年龄多在41-60岁之间,文化程度多以高中或中专为主,收入状况较为乐观,职业呈现多样化,组织锻炼年限在5年以上的居多,年限相对较长;锻炼情况符合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绝大多数广场舞组织者没有接受过广场舞指导且都是志愿服务性的。2.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的体育知识素养、体育能力素养、体育行为素养、体质水平素养较好,体育心理素养高于一般水平。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组织锻炼年限的广场舞组织者的体育素养存在显着差异:男性组织者高于女性,51-60岁的组织者高于其他年龄段,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均高于其他群体,收入在3000元以上/月的群体均高于1000元以下/月的群体,组织锻炼年限在6-9年、10年以上的群体体育素养最高。3.枣庄市不同性别、年龄、收入、组织锻炼年限的广场舞组织者的获得感存在显着差异。男性广场舞组织者高于女性,51-60岁的群体高于其他,6-9年的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最高。4.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和获得感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心理)五个维度与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客观获得感、主观获得感、整体获得感)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5.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能够正向预测其获得感,且获得感会随着体育素养的增加而增加。体育素养维度中的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心理与客观获得感之间呈显着正向预测,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行为、体育心理与主观获得感、整体获得感也呈正向预测。

宋成玉[2](2020)在《“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文中指出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而“撤村建居”是城镇化的一个必然产物,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必由之路,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在“撤村建居”过程中,农民搬进了农村社区,成为社区居民,居住相对集中,政府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这一过程有利于土地的流转,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对“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进行评价研究,能够反映出“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是否真正融入社区生活,通过对比“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同农村居民以及城市社区居民的差异,发现“撤村建居”后的居民信息素养情况。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分化已经是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寻找“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居民产生信息分化的原因,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量化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信息分化现象。对“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进行评价能够对“撤村建居”后形成的社区,在配套信息设施以及提供信息服务上提供参考。对于“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重点关注对提升“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的信息化配套服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撤村建居”后农村社区居民作为土地流转的主要承包者,其信息素养的提升对于农业信息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有更多的就业需求,更好生活条件的要求,这使得信息获取与技能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的重要。让“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掌握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农业发展,对于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现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发放420份调查问卷,从“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涵盖的内容出发,除居民的居住社区、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外,加入信息价值认知、信息获取识别、信息理解应用、信息共享交流、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并对6个“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和4个城市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座谈,了解“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依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方式测算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层次聚类普的方式进一步细化对比分析,对“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进行评价,发现“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比农村居民稍高但是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与城市社区居民存在明显的信息分化现象。“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学历初中以下占到40%左右,平均年龄偏大,收入比城市社区居民偏低,信息意识初步觉醒但对信息的使用少,信息获取方式简单,信息安全意识还不够强,信息辨别能力有待提高。“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信息基础设施较城市社区有一定差距,信息化服务不足。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政府的投入还不够,保障措施还不够有力,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其次在于信息技能的教育培训跟不上;再次就是“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收入不高限制了其信息资源与技术的消费水平;最后在于“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自身文化水平低,信息安全意识、辨别意识不强。结合国内外提升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的经验做法,对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二是要提供“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信息服务与教育体系;三是要合理布局企业提供就业机会,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居民收入;四是要加强教育,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居民信息安全意识、信息辨别能力等。

李洋[3](2020)在《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问题,连续十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将农业发展作为主题。但现实却是我国农业的处境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需要。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农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环境,劳动力老化和断层,谁来种地问题迫切需要回答;与之相对应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求呈井喷之势,如何通过社会化的服务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求成为农业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作为采用“金丰公社”服务模式,立足滕州市本地发展的初创公司,更是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未知和挑战,公司发展的前景更是需要合理规划,特别是要充分分析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认清自身状况和问题,客观评价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状况,从而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文以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工具方法对公司进行分析。首先,对公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其次,运用PEST分析法对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应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从资源和能力方面对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公司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并运用SWOT矩阵进行综合分析。再次,在SWOT矩阵分析的基础上,明晰公司愿景,以更适合公司的发展,确定了长短结合的战略目标,制定了相关战略方案。最后,提出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配套的战略保障措施。在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的业务发展中,应采取集中差异化战略,继续坚持发展具有相对优势服务项目,继续开展化肥等农资销售服务,大力拓展农作物托管植保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要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拓展种植农作物品种、强化作物深加工,提升企业利润。要持续深化企业为农民服务的价值观,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不断发掘并满足农民的新需求,优化服务项目,提升自身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公司长远稳健发展。同时,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最基层运营主体,相关研究也能给国内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的战略落地提供借鉴参考。

王晨[4](2020)在《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健身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新业态,更是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2017年5月国家文化总局提出了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倡议,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同年8月,国家文化总局遴选出了96家第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的试点项目,山东滕州市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也有幸位列其中。在此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就显得更加迫在眉睫,显示出更强的实践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使用居民参与骑行特色小镇建设意愿调查问卷,龙阳镇政府访谈及龙阳镇企业访谈三个手段搜集第一手资料,具体从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三个角度分别进行调查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特色小镇的概念、类型和模式等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对美国庆典镇等几个地区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特色小镇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相关经验。紧接着,文章专门围绕研究的重点龙阳镇建设骑行特色小镇的成功之处进行分析,从龙阳镇建设特色小镇的规划任务、规划内容和重点项目入手,分析其建设优势,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前期问卷调查结果,从龙阳镇建设骑行特色小镇的资源条件、政策支持、经济状况、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龙阳镇建设特色小镇的现状,并由此发现存在于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整体规划不完善、旅游投入建设水平低、项目吸引力不足、企业参与不够等几个方面。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策略。本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龙阳镇骑行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体系,为骑行旅游特色小镇科学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企业等社会多元主体参与骑行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张孟林[5](2019)在《基于GIS技术分析枣庄市农村地区2014-2016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感染性腹泻病例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空间分布情况,为感染性腹泻病防治和优化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枣庄市农村地区20142016年感染性腹泻病例,采用SPSS19.0和Excel201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描述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的三间分布特点。运用GIS10.2软件,对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全局自相关和局域自相关进行分析,描述感染性腹泻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通过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估计枣庄地区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趋势。结果:1.2014-2016年枣庄市共报告感染性腹泻2480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7/10万、30.6/10万、36.9/10万,报告发病率逐年升高。男性报告发病率40.1/10万高于女性报告发病率24.0/10万,男女性别比为1.81∶1。2014年至2016年男性居民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居民,三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04,P=0.0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人群,发病1290例,占52.0%;其次55岁以上人群,发病412例,占16.6%。报告病例数构成比居前5位的职业分别是散居儿童1162例(46.9%)、农民847例(34.2%)、学生117例(4.7%)、工人109例(4.4%)、幼托儿童75例(3.0%)。一年四季均有感染性腹泻病病例报告,发病时间分布呈夏、秋季两个高峰,夏季高峰出现在67月,秋季高峰出现在1011月。2.全局自相关分析Moran’s I结果显示,2015年和2016年感染性腹泻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18,P=0.047;Moran’s I=0.29,P=0.006)。2014-2016年平均发病率和3年分别发病率高/低聚类指数分别为0.069、0.064、0.068、0.070,P均大于0.05,显示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在空间上不存在高/低聚类情况。3.局域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Getis-Ord Gi*)显示,感染性腹泻病发病在行政区划范围内呈不同的聚集类型,其中,―热点区域‖(Z>1.96)分布在山亭区徐庄镇、凫城镇、齐村镇、西集镇和滕州羊庄镇。聚类分析和异常值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出现高值聚类(H-H)的有1个乡镇(山亭区凫城镇),2015年度有2个乡镇(山亭区凫城镇和西集镇)是高值聚类(H-H),2016年度有3个乡镇(山亭区徐庄镇、凫城镇和西集镇)是高值聚类(H-H)。4.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显示,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枣庄市中东部,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枣庄市农村地区感染性腹泻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中东部区域为发病的―热点‖区域。结论:1.感染性腹泻病仍是枣庄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时间分布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人群分布主要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为主,男性高于女性。2.感染性腹泻发病在空间上呈中东部地区发病率高,向其它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应以此为指导,确定感染性腹泻病的重点防控地区,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

严锦航[6](2019)在《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及其治理研究 ——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因病致贫已成为一项社会顽疾。在因病致贫的人群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由于其生存环境、健康存量、社会资本等多重条件的约束,易受重大疾病风险冲击,成为因病致贫的高危人群。因此,研究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发生机理、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治理路径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首先从因病致贫的问题演化、概念界定与具体测度、影响效应、影响因素与治理策略六个方面梳理了因病致贫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基于社会支持视角,从理论上探讨了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发生机理。即因病致贫不仅是风险冲击的结果,也是社会支持不足的结果。“外部风险冲击(健康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支持应对不足(社会网络、社会资源与社会资本)-因病致贫后果(因病致贫、因贫致病与贫病交加)”构成了因病致贫的传导路径。再次,通过对西部三省九县的1072个老年人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本文具有以下发现:第一,西部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病致贫的发生率较高且发生程度较深。第二,西部农村老年人个体特征中年龄、教育年限、抑郁倾向、自理状况、慢性病患病因素对因病致贫具有显着影响。第三,从社会网络支持来看,子女的经济状况、亲戚朋友数量、与亲戚朋友的关系、经常居住地等因素显着影响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第四,从社会资源支持来看,常在身边亲人数、与亲戚朋友是否经常联系、高龄津贴、医疗保险、医疗机构服务、政治参与等因素显着影响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第五,从社会资本支持来看,子女经济支持、亲戚朋友经济支持、养老金支持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支持显着影响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以及西部农村地区的具体社会情境,提出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治理路径。

邱焕龙[7](2018)在《滕州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剧以及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政府通过政策逐步释放农村经济活力。盘活农村经济需要有外资注入或内生价值挖掘变现,在这一前提下,内生价值挖掘中的农民资产抵押创新亟待破冰。2016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同意山东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区)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标志着山东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正式开展。试点地区农民住房财产变成“活资本”,突破多年以来农民住房不能用于抵押贷款,农村经济发展外延性融资困难这一制度瓶颈。本文以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山东省滕州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工作开展的社会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滕州市试点工作开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借鉴国内其他试点地区典型的农房抵押贷款运行模式,归纳得出滕州存在的若干差距,结合地域经济特点,尝试提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试点工作模式——“乡民服务理事会”模式。乡民理事会是以一个或多个村庄聚集点为单位成立的村民自治组织,其成员为具有现行贷款需求和贷款意愿的农村村民,以乡民服务理事会代替农户成为整个程序运行的主体,充分挖掘发挥农村传统信用环境和社会氛围有效压减违约风险的作用,且以批量集中形式代替农户个体办理前置手续,降低农户个人申请难度,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资金申请数额更加灵活,提高了申请效率。通过对该模式的设计,以求对滕州市开展试点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帮助农户快速、高效办理农房抵押贷款融资,盘活初始资金,助推农村经济更加健康高效发展。

谷国政[8](2018)在《我国农地金融的障碍因素与政策创新研究 ——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地金融的改革、创新与完善已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发展土地市场的关键,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条件之一。本文以滕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运用Eviews5.0统计软件对177个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滕州市农地金融的障碍因素,实现调研数据的绩效评价与研究理论的现实对接,从农地金融的需求、供给和管理三个角度探究农地金融发展的障碍因素,解读农地金融发展的矛盾,构建农地金融政策体系的创新框架,厘清农地金融发展的矛盾,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研究结论如下:理论分析表明,农地金融的障碍因素主要源自供给侧、需求侧和监督管理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多元经营主体自身的弱质性,以及部分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营不规范,导致了融资难;二是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多元经营主体的认知存在偏差,不愿提供适应农业生产需求的信贷融资产品和服务;三是农地金融发展尚存在法律制约,相关政策供给滞后,农地金融的政策环境和相关体制机制亟待提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地金融的发展。对滕州市农地金融障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的年龄越大,经营规模越大,融资障碍程度越大。如果进行了注册审批,融资障碍则相对减小;(2)经营主体管理者与信贷员越熟悉,其获得农地融资贷款的障碍就越小,金融机构是否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第三方进行担保对经营主体获得银行贷款并不构成明显的障碍,金融机构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时提供抵押物会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度;(3)政府提供越多的支农资金担保,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越普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的障碍程度就会越小;政府是否提供贴息贷款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经营主体的融资并不构成明显的障碍。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供给侧、需求侧和政府管理三个方面对农地金融政策进行完善:(1)把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机遇,提升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引导经营主体的规范运作,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申贷的合理性;(2)深化金融机构支农助农业务创新,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金融产品的惠农针对性,并适当放宽贷款门槛;(3)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完善金融体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实现农地金融政策的合理有效运行。

刘腾[9](2017)在《滕州市医养结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指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基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以及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长期分离的大背景而出现的。所谓医养结合就是将医疗和养老相结合,在传统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医疗服务给予极高重视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政府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应扮演引导者、监管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但是在目前滕州市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过程中,政府履行自身责任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缺乏顶层设计、宣传力度不够、医护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不到位、资金扶持不完善、未建立评估和监督体系标准、未建立医养结合风险规避机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其产生的原因,比如政府推行医养结合的动力不足、政府财政赤字严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给政府履责带来困难,政府懒政现象存在,工作主动性差等。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可以从加强对医养结合的宣传力度、做好医护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完善资金扶持、建立评估监督体系、建立风险规避机制等方面完善政府责任。

王桂敏[10](2013)在《山东省滕州市50岁及以上居民白内障患病率及手术服务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我国是全世界3个盲人高发地区之一,约有盲人近700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其中,有50%是由于白内障所致。手术治疗被公认是根治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提高手术数量并保证手术质量是消除白内障引起的盲和视力损伤的重点所在。目前,白内障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我国白内障手术服务利用情况也鲜有研究。本研究主要从社会医学研究角度出发,探索白内障相关因素,并分析白内障手术服务利用情况及障碍因素,为白内障防制策略制定提供依据。目的了解山东省滕州市50岁及以上居民白内障患病率、白内障手术率及手术覆盖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滕州市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划分为基本抽样单位(BSU),随机整群抽取27个调查点,对调查点5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眼部检查及问卷调查。现场检查与调查于2008年4-7月间进行,其前先对居民进行检录。视力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以协和医院赵家良教授开展的全国眼科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的界定标准计算白内障患病率、手术率及手术覆盖率。正式调研前进行了预试验。整个研究从调查前、现场调查阶段和调查后三个环节分别采取了相关措施以保证研究质量。结果本研究共检录50岁及以上居民5557人,实际受检4916人,应答率为88.46%。(1)受检4916人,白内障患者1308人,患病率为2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病率29.8%,男性患病率为22.6%(P=0.000);50-59岁组患病率为6.6%,60-69岁组患病率为27.1%,70-79岁组患病率为58.1%,80岁及以上组患病率78.5%(P=0.000);文盲组患病率为33.4%,小学以下组患病率为15.6%,小学组患病率为14.4%,初中及以上组患病率为12.1%(P=0.000);在婚者患病率为21.1%,独身者患病率为53.3%(P=0.000);人均年收入0-元组患病率为50.6%,1000-元组为28.8%,3000-元组为19.4%,5000-元组为14.6%(P=0.000);低保户居民患病率为48.3%,非低保户居民患病率为25.8%(P=0.000);自评健康好、中、差者患病率依次为19.5%、31.2%、42.8%(P=0.000);亲属中有盲与低视力者患病率为34.0%,无者患病率为26.1%(P=0.002);不吸烟者患病率为24.4%,吸烟者患病率为27.3%,以前吸现已戒者患病率为33.5%(P=0.004);从不饮酒者患病率为17.3%,偶尔饮者患病率为24.2%,经常饮者患病率为29.4%,以前喝现已戒者患病率为27.0%(P=0.000);口味偏淡、中等、偏咸者患病率依次为24.2%、27.6%、31.4%(P=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人均年收入、自评健康、亲属有无盲及低视力及饮酒状况等因素是白内障患病的危险因素。(2)受检4916人中,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为65人,手术率为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手术率1.0%,男性手术率为1.6%(P=0.048);50-59岁组手术率为0.0%,60-69岁组手术率为1.2%,70-79岁组手术率为3.7%,80岁及以上组手术率4.2%(P=0.000);文盲组手术率为1.7%,小学以下组手术率为0.1%,小学组手术率为0.3%,初中及以上组手术率为0.7%(P=0.034);在婚者手术率为0.8%,独身者手术率为3.7%(P=0.000);人均年收入0-元组手术率为2.8%,1000-元组为1.5%,3000-元组为0.7%,5000-元组为0.7%(P=0.000);低保户居民手术率为4.5%,非低保户居民手术率为1.2%(P=0.000);有医疗保障者手术率为1.4%,无医疗保障者为0.4%(P=0.041);自评健康好、中、差者手术率依次为1.0%、1.3%、3.4%(P=0.000);自感视力状况好、中、差、盲者手术率依次为0.2%、1.1%、4.1%、9.7%(P=0.000);自感眼部不适者手术率为2.2%,无不适者为1.2%(P=0.017);认为白内障可以治愈者手术率为1.8%,不可治愈者为0.7%,不清楚者为1.0%(P=0.0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感视力状况、白内障能否治愈认知及有无医疗保障是白内障手术率的影响因素。(3)应当施行白内障手术97人中,接受白内障手术人数为35人,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为3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手术覆盖率35.6%,男性手术覆盖率为37.5%(P=0.868);50-59岁组手术覆盖率为25.0%,60-69岁组手术覆盖率为45.0%,70-79岁组手术覆盖率为46.8%,80岁及以上组手术覆盖率11.5%(P=0.018);文盲组手术覆盖率为37.2%,小学以下组手术覆盖率为50.0%,小学组手术覆盖率为0.0%,初中及以上组手术覆盖率为33.3%(P=0.587);在婚者手术率为30.2%,独身者手术覆盖率为40.7%(P=0.284);人均年收入0-元组手术覆盖率为35.7%,1000-元组为38.7%,3000-元组为20.0%,5000-元组为42.9%(P=0.683);低保户居民手术覆盖率为55.6%,非低保户居民手术覆盖率为34.1%(P=0.202);有医疗保障者手术覆盖率为41.3%,无医疗保障者为11.8%(P=0.022);自评健康好、中、差者手术覆盖率依次为37.5%、33.3%、40.0%(P=0.857);自感眼部不适者手术覆盖率为42.3%,无不适者为33.8%(P=0.440);认为白内障可以治愈者手术覆盖率为45.0%,不可治愈者为25.0%,不清楚者为31.1%(P=0.286)。结论(1)山东省滕州市50岁及以上居民白内障患病率为26.6%,白内障手术率为1.3%,白内障手术覆盖率36.1%;(2)白内障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人均年收入、自评健康、亲属有无盲及低视力及饮酒状况等因素相关;(3)白内障手术率与年龄、自感视力状况、白内障能否治愈认知及有无医疗保障等因素相关;(4)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与年龄及有无医疗保障等因素相关。

二、滕州市农村部分15岁以上居民健康知识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滕州市农村部分15岁以上居民健康知识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广场舞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
        1.1.2 广场舞组织者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骨干力量
        1.1.3 提升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满足人们科学健身的需求
        1.1.4 获得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1.1.5 广场舞对创建健康文明枣庄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假设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广场舞
        2.1.2 广场舞组织者
        2.1.3 体育素养
        2.1.4 获得感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2.1 广场舞的相关研究
        2.2.2 体育素养的研究
        2.2.3 获得感的研究
        2.2.4 文献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地调研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4.1.1 个人基本情况
        4.1.2 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
        4.1.3 其他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
    4.2 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情况的分析
        4.2.1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的构成要素
        4.2.2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的各维度分析
        4.2.3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人口特征的差异分析
    4.3 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情况分析
        4.3.1 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构成要素
        4.3.2 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的各维度分析
        4.3.3 广场舞组织者获得感人口特征的差异分析
    4.4 枣庄市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关系
        4.4.1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相关性
        4.4.2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客观获得感的回归分析
        4.4.3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主观获得感的回归分析
        4.4.4 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整体获得感的回归分析
    4.5 枣庄市广场舞舞队组织者访谈调查案例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政府方面
        5.2.2 社会方面
        5.2.3 个人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农村居民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相关理论及国内外进展
    2.1 信息素养相关概念与理论
    2.2 信息素养评价的概念
    2.3 数字鸿沟的概念
    2.4 “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概念
3 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的内容、目的及问卷设计
        3.1.1 调查的内容
        3.1.2 调查的目的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 调查的具体情况
        3.2.1 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情况
        3.2.2 信息素养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3 调查数据分析
4 “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评价情况
    4.1 评价的总体情况
        4.1.1 相对于农村村民信息素养稍高
        4.1.2 相对于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素养偏低,且存在分化现象。
        4.1.3 特殊情况分析
    4.2 “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相对城市社区较低的原因分析
        4.2.1 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不高
        4.2.2 收入依然较低
        4.2.3 缺乏信息共享交流平台
        4.2.4 缺乏对信息真实性的掌握
        4.2.5 缺乏信息安全意识
    4.3 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相对城市社区较低产生的影响
        4.3.1 信息分化现象严重
        4.3.2 社区融入困难
5 提升“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信息素养策略
    5.1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水平
    5.2 完善信息服务与教育体系
    5.3 提供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5.4 加强教育,提升信息安全意识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2.信息素养访谈提纲
    附录3.问卷调查村居名单
    附录4.问卷调查社区(村)居民信息素养评价体系赋值情况表
致谢

(3)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战略管理理论
3 公司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公司基本情况
        3.1.1 股权结构及股东
        3.1.2 公司简介
        3.1.3 公司组织结构
        3.1.4 公司运作模式
    3.2 公司发展现状
        3.2.1 业务开展情况
        3.2.2 公司财务情况
        3.2.3 公司运营效益
    3.3 公司面临的问题
        3.3.1 发展思路问题
        3.3.2 人员素质问题
        3.3.3 种植作物单一
        3.3.4 市场环境障碍
4 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行业环境分析
        4.2.1 行业现状
        4.2.2 竞争状况
        4.2.3 竞争对手分析
    4.3 内部环境分析
        4.3.1 组织资源分析
        4.3.2 人力资源分析
        4.3.3 财务资源分析
        4.3.4 技术资源分析
        4.3.5 运营能力分析
        4.3.6 营销能力分析
        4.3.7 发展能力分析
    4.4 公司SWOT分析
        4.4.1 机会分析
        4.4.2 威胁分析
        4.4.3 优势分析
        4.4.4 劣势分析
        4.4.5 SWOT矩阵
5 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5.1 公司使命与定位
    5.2 公司愿景和目标
    5.3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5.4 发展战略实施
        5.4.1 打造服务新格局
        5.4.2 优化运营新秩序
        5.4.3 打造全品类服务体系
6 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6.1 构建科学内部管理体系
    6.2 健全人才管理体系
    6.3 拓宽融资渠道
    6.4 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6.5 搭建全方位协作体系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专家访谈法
        1.3.3 实地考察法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2 骑行特色小镇概念、模式和类型
    2.1 特色小镇概念
    2.2 特色小镇建设模式
        2.2.1 特色小镇是产业与旅游融合的产业之镇
        2.2.2 特色小镇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文旅空间
        2.2.3 特色小镇是打造生态与旅游相结合的景观胜地
    2.3 旅游特色小镇类型
3 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的成功表现
    3.1 建设规划相对完善清晰
        3.1.1 相对完善的任务规划
        3.1.2 相对明晰的规划内容
        3.1.3 独具特色的规划原则
    3.2 优势的特色项目开发
        3.2.1 项目开发基础较好
        3.2.2 重点项目开发完善
4 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发展的条件分析
    4.1 龙阳镇发展的区位条件优越
    4.2 资源条件丰富
    4.3 设施条件
        4.3.1 道路交通设施及图文解说设施
        4.3.2 环境卫生设施
        4.3.3 安全设施
        4.3.4 购物设施
        4.3.5 餐饮住宿设施
        4.3.6 康体娱乐设施
    4.4 良好的经济状况
        4.4.1 龙阳镇整体经济状况
        4.4.2 龙阳镇居民经济状况
        4.4.3 商业开发围绕骑行小镇开展
    4.5 政策大力支持旅游发展
        4.5.1 政策的支持
        4.5.2 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推动
        4.5.3 政府聚力进行开发建设
    4.6 旅游行业引导特色小镇建设
    4.7 社会关注度持续提升
5 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 政府整体规划尚待完善
    5.2 龙阳镇旅游者的客源分布不够广泛
    5.3 龙阳镇旅游者消费结构引导不得力
    5.4 龙阳镇旅游收入增长不理想
    5.5 项目吸引力欠缺
        5.5.1 项目体验者状况
        5.5.2 项目数量
        5.5.3 项目开放时间
        5.5.4 项目类型
        5.5.5 项目活动质量
        5.5.6 项目组织管理与服务
        5.5.7 项目活动收费
        5.5.8 项目活动收益
    5.6 运营管理不完善
        5.6.1 培训及营销不完善
        5.6.2 内部问题频出
    5.7 企业参与不足
6 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发展的对策分析
    6.1 完善政府规划,加强政策支持
        6.1.1 提升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
        6.1.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6.2 保障多元化资源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6.2.1 叠加旅游、文化、社区功能
        6.2.2 促进产城融合的形成
        6.2.3 聚集高端市场主体和要素
    6.3 突出特色,提升项目吸引力
        6.3.1 增强产品项目创新
        6.3.2 增加骑行旅游载体项目数量
        6.3.3 举办丰富多彩的骑行文化活动
        6.3.4 打造骑行文化特色产业价值链
    6.4 提倡全民共建,加强社会支持
        6.4.1 增强宣传力度和品牌塑造
        6.4.2 提升服务水平,开设特色服务
        6.4.3 提升运营管理能力
        6.4.4 严控房地产化倾向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居民参与骑行特色小众建设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 B 龙阳镇政府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GIS技术分析枣庄市农村地区2014-2016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1.1 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收集
        1.2 行政区域人口数据
        1.3 枣庄市矢量地图
    2 研究对象
    3 数据库的建立
    4 统计分析方法
        4.1 描述统计分析
        4.2 空间相关性分析
        4.2.1 全局自相关
        4.2.1.1 莫兰指数(Moran's I)
        4.2.1.2 高/低聚类分析(Getis-Ord General G)
        4.2.2 局域自相关分析
        4.2.2.1 热点分析(Getis-Ord Gi*)
        4.2.2.2 聚类和异常值(Anselin Local Moran I)
        4.2.3 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
结果
    1 枣庄市各乡镇人口基本情况
    2 枣庄市各乡镇地理位置信息
    3 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
    4 感染性腹泻空间分布
    5 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
    6 饮用水水质状况对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致谢

(6)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及其治理研究 ——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结构安排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老年人因病致贫问题的研究现状
    2.1 贫困研究议题中因病致贫问题的演化
    2.2 因病致贫的概念界定与具体测度
    2.3 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影响效应研究
    2.4 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研究
    2.5 老年人因病致贫的治理策略研究
    2.6 老年人因病致贫相关研究的文献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社会支持与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
    3.1 概念界定
        3.1.1 贫困的界定与测度
        3.1.2 因病致贫的界定与测度
    3.2 理论框架
        3.2.1 理论视角:社会支持理论
        3.2.2 研究框架:社会网络、社会资源与社会资本
    3.3 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发生机理
第四章 实证分析: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
    4.1 西部农村的基本情况
    4.2 西部农村老年人基本情况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描述
    4.3 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发生现状
        4.3.1 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发生率
        4.3.2 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发生强度
    4.4 社会支持对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影响研究
        4.4.1 社会网络支持对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影响研究
        4.4.2 社会资源支持对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影响研究
        4.4.3 社会资本支持对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影响研究
    4.5 实证小结
第五章 治理路径: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的治理对策
    5.1 拓展西部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网络支持
        5.1.1 强化老年人的子女“保障网”
        5.1.2 扩展老年人的社交“朋友圈”
        5.1.3 完善老年人的健康“服务网”
    5.2 优化西部农村老年人的社会资源支持
        5.2.1 连接农村社会养老人力资源
        5.2.2 丰富农村精神文化活动资源
        5.2.3 整合社会健康保障政策资源
        5.2.4 优化老年基本健康服务资源
        5.2.5 引导老人利用社会政治资源
    5.3 提高西部农村老年人的社会资本支持
        5.3.1 鼓励子女提高资本支持力度
        5.3.2 探索社会慈善资本支持路径
        5.3.3 提升养老保险资本支持水平
        5.3.4 加强老年福利资本支持强度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滕州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1.4.1 创新之处
        1.4.2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民住房财产权
        2.1.2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
        2.1.3 乡民理事会
    2.2 相关理论
        2.2.1 现代产权理论
        2.2.2 信贷担保理论
3 滕州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现状
    3.1 滕州市发展概况
    3.2 滕州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运作情况
        3.2.1 政府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3.2.2 制定保障制度
        3.2.3 试点取得的初步成效
    3.3 农户参与试点调研
        3.3.1 调研方式选择
        3.3.2 调研数据描述性分析
    3.4 调研结论
4 试点地区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房屋确权登记工作滞后
    4.2 基层工作人员任务繁重
    4.3 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较大,存在畏难情绪
        4.3.1 贷款前期审查任务繁重
        4.3.2 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较高
        4.3.3 抵押物清处置困难
5 国内典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及经验
    5.1 国内典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
        5.1.1 浙江丽水“信用担保”模式
        5.1.2 贵州金沙“两代两免一支持”模式
        5.1.3 福建晋江“批量授信、银村共建”模式
    5.2 国内典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经验
        5.2.1 相同点基本一致
        5.2.2 值得借鉴的地方
        5.2.3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构思
6 构建新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
    6.1 模式主体及框架
    6.2 “乡民服务理事会”模式优势
        6.2.1 简化农户办事流程,提高放贷效率
        6.2.2 自发互助担保,降低贷款成本
        6.2.3 灵活放款额度,扶持“种子”农户
        6.2.4 压缩重复工作,减轻基层压力
        6.2.5 充分发挥农村熟人自治作用,降低抵押风险
        6.2.6 处置农房突破村级限制,解除各方后顾之忧
    6.3 模式可行性分析
        6.3.1 符合当前发展形势
        6.3.2 经济上成本效益
        6.3.3 法定符合相关规定
        6.3.4 模式执行具有可操作性
    6.4 实行该模式的保障性措施
        6.4.1 确立农房不动产确权颁证、价值初级评估一体化工作模式
        6.4.2 强化政策扶持,完善乡民服务理事会软硬件设施
        6.4.3 制定相应的金融产品激励措施
        6.4.4 注重处理遗留问题的灵活性
        6.4.5 把握好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定位
        6.4.6 注重项目引导
        6.4.7 强化政策宣传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我国农地金融的障碍因素与政策创新研究 ——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
        2.1.2 农地经营权
        2.1.3 土地金融
        2.1.4 农地金融
    2.2 农地金融的基本理论
        2.2.1 产权理论
        2.2.2 农地融资理论
        2.2.3 金融地理学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滕州市基本情况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 滕州市农地金融发展现状
        3.2.1 滕州市农地金融发展概况
        3.2.2 滕州市农地金融主要特点
    3.3 滕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况
第4章 农地金融障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 农地金融需求侧障碍分析
        4.1.1 基于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的障碍分析
        4.1.2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障碍分析
        4.1.3 基于农业公司的障碍分析
    4.2 农地金融供给侧障碍分析
        4.2.1 经营主体与信贷员的关联性
        4.2.2 金融产品与农业生产的错配
        4.2.3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不完善
    4.3 政府与政策性障碍分析
        4.3.1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法律制约
        4.3.2 政策供给滞后导致体制机制不健全
        4.3.3 惠农政策补贴低与农技服务环境差
第5章 农地金融障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样本分析与数据来源
    5.2 样本总体情况
        5.2.1 样本的简要描述
        5.2.2 样本的土地经营管理现状
        5.2.3 样本的政策认知与融资需求情况
    5.3 农地金融障碍因素的定量分析
        5.3.1 模型选取与构建
        5.3.2 变量说明与赋值
        5.3.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第6章 农地金融的政策创新设计
    6.1 把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机遇
        6.1.1 提升经营者的管理能力
        6.1.2 加强经营主体运作规范
        6.1.3 促进经营主体申贷合理性
    6.2 深化金融机构支农助农业务创新
        6.2.1 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
        6.2.2 增强金融产品的惠农针对性
        6.2.3 适当放宽抵押贷款准入门槛
    6.3 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
        6.3.1 完善农地金融制度与法规
        6.3.2 健全农地金融的体制机制
        6.3.3 加大农地金融政策宣传力度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滕州市医养结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2 医养结合与政府责任的理论阐释
    2.1 医养结合的相关界定
    2.2 政府责任的相关界定
    2.3 相关理论基础
3 滕州市发展医养结合和政府履责的现状
    3.1 滕州市发展医养结合中政府履责的状况
    3.2 滕州市政府履行医养结合养老责任存在的问题
    3.3 滕州市政府履行医养结合养老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
4 完善滕州市政府履行医养结合养老责任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政府的引导责任
    4.2 完善政府的监管责任
    4.3 完善政府的支持责任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山东省滕州市50岁及以上居民白内障患病率及手术服务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四、滕州市农村部分15岁以上居民健康知识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场舞组织者体育素养与获得感的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D]. 乔慧.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撤村建居”后的农村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D]. 宋成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3]滕州金丰农业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4]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骑行特色小镇发展问题研究[D]. 王晨.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5]基于GIS技术分析枣庄市农村地区2014-2016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D]. 张孟林. 青岛大学, 2019(03)
  • [6]西部农村老年人因病致贫及其治理研究 ——基于社会支持的视角[D]. 严锦航. 西北大学, 2019(01)
  • [7]滕州市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创新研究[D]. 邱焕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我国农地金融的障碍因素与政策创新研究 ——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D]. 谷国政.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2)
  • [9]滕州市医养结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刘腾.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10]山东省滕州市50岁及以上居民白内障患病率及手术服务利用研究[D]. 王桂敏. 山东大学, 2013(11)

标签:;  ;  

滕州市部分15岁以上农村居民健康知识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