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流浪的精神病人

继续流浪的精神病人

一、继续流浪的精神病人(论文文献综述)

刘汉群[1](2021)在《流浪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X线影像学表现及防治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流浪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X线影像学表现及防治策略分析。方法将在我地区福利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时期)收治救治的流浪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患者总计36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常规肺结核患者3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表现差异,分析观察组X线影像学表现,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而观察组患者存在19例(52.78%)无症状表现,而对照组患者则有4例(11.11%)患者为无症状变现者,差异(P<0.05)有意义。察组患者X线影像学表现中,其中结核部位16.67%为左上肺,27.78%为右上肺,38.89%为双上肺,5.56%为中下肺,11.11%为广泛分布病灶。肺结核分型情况,2.78%为Ⅰ型肺结核,表现为结节阴影;2.78%为Ⅱ型肺结核,显示均匀分布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样结节阴影;88.89%为Ⅲ型肺结核,显示多为片絮状或云雾状影,散在分布于锁骨上、下区,密度不均,边缘模糊;5.56%为Ⅳ型肺结核,表现为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结论流浪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临床表现无症状者或症状不典型者居多,但是具有明显的X线下的表现。因此,通过广泛的筛查并采取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规范化抗痨治疗,可对流浪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的防控治疗做出贡献。

王蕴一[2](2020)在《“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建筑理论家比特瑞兹·克罗米娜所提出的“医学身体”概念。研究内容基于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联系不同时代医学以及建筑学等方面对于“身体”概念的理解,探寻“医学身体”是如何通过医学发展与空间设计之间的结合逐步为身体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不同时期对于身体的认识为基线,分析“身体-空间”关系的产生与演变,从中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为接下来“医学身体”与空间之间关系的分析作铺垫。第二部分:以时间发展顺序为基线,分析不同医疗与身体状态下健康空间的理解与塑造,在不同类型空间设计与“医学身体”的结合中,对新时代下“医学身体”的发展进行展望。第三部分:以不同空间设计策略的运用为基线,通过实践案例的具体分析,从三个主要方面对“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策略进行展开论述。第四部分:将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付诸于实际的空间实践中,以三种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医学身体”类型为设计目标,设计相应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用文字与图表分析来更好地印证课题的研究内容。

赵远[3](2020)在《特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为考察对象》文中指出2003年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出台实施之后,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经历了从收容遣送制度到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变,完成了从强制到自愿、从强制到管理的发展过程。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救助管理体系也存在不容回避的困境和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补救和完善。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与排头兵。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广州的城化市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国内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特大城市之一,庞大的人口特别是外来人员给广州带来了巨大的劳动力优势。但与此同时,与人口红利并存的还有人口带来的压力,流浪乞讨人员的大量存在成为了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总结归纳目前国内外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的研究理论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基于合作治理理论,构建特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和民政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对广州市救助管理机构等进行调研,分析广州市流浪乞讨现象、指出流浪乞讨人员在现阶段所呈现出新的群体特征并找到现象成因。同时,对广州市流浪乞讨的社会救助和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寻现今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本文立足广州,提出加强特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对策建议,深入探讨在合作治理理论框架下构建政府、社会力量及公众等共同参与的“网络式”救助管理模式之实践路径,以更好地促进特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王婷瑾[4](2019)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基于Y省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救助事业发展中,对流浪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不可置否。目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核心阶段,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趋近,党中央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中,将社会救助放于关键位置,对加强和改善社会救助提出了严格要求。近年,多件流浪乞讨人员极端事件接连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政府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因此,社会救助进程中,对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进行深入研究不可或缺,对加快建设流浪人员等社会底层群体的救助制度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的调查,在对流浪乞讨人员及其救助管理的概念阐释的基础上,选取善治理论、正义论、人权理论为研究视角,构建了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分析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观察法和统计资料分析等方法,对S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研究调查。通过对S市流浪乞讨问题的现状及政府救助管理状况作调查研究,对救助机构工作人员及受助人员访谈,同时收集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救助数据、对人员构成、服务对象等进行调查研究。从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来源地方式、入站方式求助内容、离站方式几方面来描述S市流浪乞讨人员结构。将S市流浪乞讨人员分为贫困流浪乞讨型、疾病流浪乞讨型、未成年流浪乞讨型、暂时困难流浪乞讨型和其他型等五种类型。从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政策、S市社会救助管理组织结构、针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对流浪乞讨人员展开社会救助的服务内容等几方面对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不健全、救助对象情况复杂、救助管理基础设施和人才投入不足、社会救助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工作方法有待改进等。最后结合和S市的实际情况,从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转变服务理念、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实施分层救助和管理、提高救助主体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S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提出完善和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尽管各救助主体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开展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实验实践,但并未将实践经验推广和应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总体仍停留在过去以物质救助为主的固有模式上。其次,目前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还是以自愿原则为主,若其不愿接受救助,则不能强制对其救助。但现实中大部分职业乞讨人员拒绝救助管理站对其救助,造成流浪乞讨人员犯罪数量上升,和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犯罪行为打击不力局面,社会治安存在巨大隐患。最后,救助临时性限制了教育矫治的效果。仅靠在救助管理站内十几天甚至几天矫正教育,效果极差。部分受助人员特别是受助未成年儿童由于种种原因沾染不良习气较重,甚至仇视社会和家庭,为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讨论。

胡静[5](2019)在《精神病人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L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后,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占疾病总负担的20%。世界卫生组织已警戒各国,心理行为问题还将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多,应该被重视。当前,绝大多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选择居家治疗,分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精神病人数量的逐年攀升,患者的社会融入问题也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L市精神病人群体的社会融入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精神病人在经济层面面临着就业排斥严重、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水准不高等问题;在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人际交往状况不佳和婚姻情况不佳的状况,相关的社会保障与支持也有缺乏;在政治维度,精神病人面临公民权利不足和政治影响力低的难题。在文化心理层面,精神病人群体有将他人的偏见内化为自我污名的现象,同时存在社会规范遵守方面的障碍。造成精神病人社会融入困难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体原因。精神病人由于长期用药,身体机能受损,健康水平很低,造成精神障碍患者参与社会劳动困难,在人际交往方面也难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而病人群体的生命质量被大幅降低。同时,精神障碍患者群体存在远离社会生活的心理倾向,更加大了精神病人融入社会的难度。第二,媒介原因。家庭和医疗机构是架设在精神病人与社会生活中间的桥梁,然而,他们在精神病人社会融入的进程中也发挥了负面作用。家属对精神病人的护理与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病人的病情反复,进而影响到病人经济、政治等社会融入的方方面面;又因对疾病认知不足与社会融入意识缺乏,而未曾培养病人的社会交往技能,造成后者社会功能的退化。医疗机构对患者隔离式与“宠爱”型的医疗理念与治疗方式,也阻碍了住院精神病人的社会融入。专业机构与人员短缺和医疗资源“占用”的现状使得大量精神病人难以得到优质的医学救治,进而严重影响到自身的社会融入。第三、社会民众因素。民众对精神病人持恐惧心理、对“强制医疗”精神病人有强烈的排斥态度,以及将精神病人进行隔离的情感倾向是阻碍精神病人社会融入的社会因素。针对以上现状与原因,可以从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精神卫生教育、全面提升精神医疗服务、发展精神科多元办医格局、加强精神科人力资源建设、健全保障体系,以及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展开促进精神病人社会融入的政策规划。

朱庆飞[6](2019)在《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途径探究 ——以海南省救助管理站为例》文中认为现代社会,注重对社会底层群体尤其是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共识,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新中国成立后受制于人口政策和户籍制度,对流浪乞讨人员一直采取管制的政策,直到2003年6月,救助管理代替收容遣送,自愿求助、无偿受助的关爱型救助逐步建立起来。仅2017年,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高达300多万人次,为实现兜底保障、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人权发挥了重要作用。救助成效突出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救助对象识别不准、救助需求了解不深、救助方式单一、部门配合不协调等,但其中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难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困扰当前救助管理工作的一大顽疾。本文以特殊流浪乞讨人员为研究对象,介绍海南省救助管理站在此类人员救助上的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特殊流浪乞讨人员身份信息甄别困难、相关救助部门联动度低、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求助需求难以满足、特殊流浪乞讨人员难以有效安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家、社会和家庭层面。在国家层面上,救助法律法规滞后,配套不完善、流出地政府监管职责缺失、缺乏专业救助管理工作队伍;在社会层面上,社会关注度低、民间资本进入度不高;在家庭层面上,突出表现在亲情关系和家庭监护责任的缺失。针对海南省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特殊流浪乞讨人员上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原因,为提高救助效率,发挥民政兜底保障作用,保护特殊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难的顽疾,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身份信息多方查询机制;完善救助政策法规,实现依法救助;打造技能多样、素质较高的专业救助队伍;加强救助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救助合力;分类救助,细化救助举措;在社会层面上,创新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民间力量;建立政府救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多元救助体系。在家庭层面上,大力弘扬孝老爱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王楚[7](2018)在《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性疾病临床管理研究 ——基于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十年管理经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行为方式对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性的影响,并提出建立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性疾病的无缝式管理模式,为决策者对这类人群的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宝贵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方法:以2008—2014年广西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救助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同期普通精神病入院患者和正常人群指标,分析流浪精神病患者群体中传染病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指标,并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u检验、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和多因素分析。提取数据分析结果和访谈得到的定性资料,整合提炼成功经验。结果:(1)2332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中,传染病患者为349例(14.7%),以男性、15~29岁、30~45岁患者为主;传染性疾病分类中,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和艾滋病患者依次为10.2%(239例)、3.3%(77例)、1.5%(36例)、0.4%(9例),男性病毒性肝炎(64.9%)明显多于女性(p<0.01),30~45岁梅毒患者最多(54.5%),无职业的肺结核病人(71.4%)显着多于有职业病人的(p<0.01),营养不良的艾滋病患者较多(88.9%)。(2)流浪精神病人群的传染病年均患病率高于普通精神病住院患者,高于同期正常人群。(3)职业是传染病患病的保护因素(OR=0.632,95.0%CI=0.466~0.857),流浪行为方式是传染病患病的危险因素(OR=1.997,95.0%CI=1.608~2.479)。结论:流浪行为方式是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性疾病高感染和高传染性重要方式,将流浪精神病人群体纳入政府传染病公共卫生管理范畴是有意义的。我们提出建立“社区疾病预防、医院医疗救治、政府科学安置”的无缝管理模式,为充实我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和流浪精神病人群管理体系做出贡献。

黄君[8](2017)在《制度环境、利益集团与政策企业家:J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的制定逻辑》文中研究说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需要政策支持,相关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是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基础。作为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城市的J市出台了一系列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本文以J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制定过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剖析政策主体在政策创制过程中的互动博弈过程,挖掘政策制定的动力机制,呈现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制定的行动政治图式,进而对现有的政策制定理论以及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反思。通过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经验研究与政策演进进行梳理后发现,已有研究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制定过程研究的关注明显不足。而对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阶段理论视角、制度环境解释视角、利益集团解释视角、个体解释视角等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梳理后发现,已有的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研究虽然各有所长,推进了对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理解,但仍然无法充分解释J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文章在对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理论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J市实践,建构了以制度环境、利益集团和政策企业家为核心要素的社会政策制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以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制定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对收集的多元资料深入分析。本研究具有以下发现:第一,制度环境规制并型塑着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的内容。制度环境决定了政策文本内容框架,使得制定出来的政策难以有创新性和突破性,并陷入“政策失灵”怪圈。第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的目标在利益集团博弈中渐行渐远。各个利益集团的分立区隔是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制定的最大障碍。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政策主体在考量具体的政策内容时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期望承担最少的责任,获得最大化的部门利益,而作为弱势群体的未成年人的利益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被忽视了。这使得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制定过程演化为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达致利益平衡的过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的制定表面上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维护未成年人权利而履行部门职责,承担责任的体现,实质上则成为部门应对责任,规避政治风险的重要手段。第三,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企业家是促使政策制定出台的重要力量。政策企业家具有典型的个人特质,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积极倡导并推动政策制定出台。此外,政策制定过程中会产生政策的自由量裁权,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政策制定中的一种有意作为,是各利益集团进行利益考量和风险规避的结果。同时,专家角色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仅为政策出台提供智力支持,也通过强调专业化而在政策中获得权力。某种程度上,专家与政策制定部门形成坚实的利益共同体。本研究认为,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制定过程中,一方面应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以未成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建立证据为本的社会政策制定原则,另一方面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部门联席机制,破除科层制弊端,改变落后的行政框架,积极主动寻求政策制定的突破。

郑岚[9](2017)在《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管理分析 ——基于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其产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因素,提炼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在对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进行救助中的临床管理经验,提出针对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全程救助体系。一方面为精神疾病医院对肇事肇祸等重性精神病人更好地进行管理、诊治提供参考与帮助,另一方面让更多的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得到有效救助并尽快回归社会、家庭。方法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是南宁市唯—广西卫生厅指定的“三无”精神病人救助救治医院,我们对该院2008年到2014年收治的2332例流浪精神病人中的742例肇事肇祸病人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此样本分析了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救助管理方式,并提炼成功经验做了整理归纳。结果研究发现:(1)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有比较显着的群体化特征,与非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在临床疾病和临床症状上有明显的区别。(2)男性、无职业、未婚、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流浪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发生率更高。(3)出现易激惹、幻觉、情绪高涨等精神症状都是导致流浪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在对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管理中对入院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对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加强了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医疗事故;打造专业医疗队伍,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并且重视出院安置,尽可能避免病人再次入院。针对医院的临床管理经验启示,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针对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快速识别,重视防范,高效治疗,妥当安置”全程救助体系,该体系主要针对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快速甄别、风险防范、医疗救治和出院安置四方面做了深入工作探讨,对于维护社会全民安全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甄别防范和救助帮扶都具有重大意义。

王楚,伍业光,潘竞志,黄月明,张超,郑岚[10](2017)在《流浪精神病患者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行为方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群体中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行为方式对传染病患病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08—2014年广西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救助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流浪精神病患者群体中传染病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指标,并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 332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中,传染病患者为361例(15.5%),以男性(60.9%)、1529岁(30.5%)、3045岁(52.6%)患者为主(P<0.01);传染性疾病分类中,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和艾滋病患者依次为10.2%(239例)、3.3%(77例)、1.5%(36例)、0.4%(9例),男性病毒性肝炎(64.9%)和肺结核患者(69.4%)明显多于女性(P<0.01),女性艾滋病患者(66.7%)明显多于男性(P<0.01),梅毒人数无性别差异;职业是传染病患病的保护因素(OR=0.639,95.0%CI=0.4560.896),常见精神病是传染病患病的危险因素(OR=1.662,95.0%CI=1.2232.260)。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群体是传染性疾病高发人群,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流浪行为方式在传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易感性,建议将流浪精神病人群体纳入传染病公共卫生管理范畴。

二、继续流浪的精神病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续流浪的精神病人(论文提纲范文)

(1)流浪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X线影像学表现及防治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与评价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表现差异
    2.2 观察组X线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2)“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身体-空间”概念的基础解读
    第一节 初识身体-古典建筑空间
        一、《建筑十书》与“维特鲁威人”
        二、理论的延续与革新
    第二节 回归身体-现象学空间
        一、失根后的诗意栖居
        二、知觉中的身体语言
    第三节 重解身体-隐喻空间
        一、身体政治与权利空间
        二、流动身体与游牧空间
        三、暴力身体与事件空间
    第四节 异化身体-多维结合空间
        一、由外至内——义肢化
        二、科技入侵——机械化
        三、虚实交换——媒体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医学身体”的演进研究
    第一节 健康与建筑:从维特鲁威到病房综合征
        一、锻炼体系建筑空间
        二、神经麻醉建筑空间
        三、饮食失调建筑空间
        四、自然疗法建筑空间
    第二节 疾病的隐喻:疗养院
        一、“最弱位置的人”
        二、看不见的秩序
        三、疾病诗学的反讽
        四、来自建筑的治愈
    第三节 X光线:隐私的窥视
        一、一种新的透明度
        二、一个特殊的屏幕
        三、建立新的视觉领域
        四、来自玻璃房的恐怖
    第四节 “心”的关怀:治愈性的寄托
        一、“受伤”的身体
        二、治愈的空间
        三、“身体-空间”的新探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策略
    第一节 “身体-空间”的关系延异
        一、从恐慌到富足
        二、从治疗到关怀
    第二节 “健康机器”的运转踪迹
        一、步行城市:健康的鼓励
        二、无障碍设施:可触的义肢
        三、垂直花园:城市的绿肺
        四、社区体系:年龄的融合
    第三节 “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策略
        一、空间设计的氛围营造:温暖
        二、空间设计的形式包容:开放
        三、空间设计的医学呈现:关怀
    第四节 “心”的交互基础架构
        一、去标签式的评判
        二、“心”的空间治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学身体”的空间实验性设计
    第一节 实验目的——拯救现代“受伤”的身体
        一、发现/身体威胁
        二、医治/环境塑造
        三、解毒/创伤愈合
    第二节 实验性设计一:《流动中的治愈》
        一、环绕/接触
        二、追踪/关怀
        三、流离/自由
    第三节 实验性设计二:《疲惫的“流浪者”》
        一、开放/呼唤
        二、错动/漫步
        三、漂泊/追寻
    第四节 实验性设计三:《陷阱》
        一、迷阵/未知
        二、错综/差异
        三、上下/悦动
    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 当代建筑中“医学身体”研究的意义与启示
    第二节 “医学身体”架构下空间设计的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特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1.1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学术史梳理
        1.2.1.2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实证研究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流浪乞讨人员
        2.1.2 城市管理
        2.1.3 救助管理
    2.2 乞讨行为的法律属性
    2.3 现行流浪乞讨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
        2.3.1 流浪乞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
        2.3.2 流浪乞讨救助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
    2.4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理论基础——合作治理理论
    2.5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做法与成效
    3.1 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现状
        3.1.1 流浪乞讨区域分布
        3.1.2 流浪乞讨的原因分析
        3.1.3 流浪乞讨人员分类
        3.1.4 流浪乞讨行为划分
    3.2 广州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的主要做法
        3.2.1 广州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的机构力量现状
        3.2.1.1 市级救助管理机构
        3.2.1.2 区级救助管理机构
        3.2.2 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政策
    3.3 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取得的成效
        3.3.1 救助管理工作机制基本健全
        3.3.2 救助机构软硬件日益完善
        3.3.3 街头救助力度不断加大
        3.3.4 社会力量参与更加深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1 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职业乞讨者救助难
        4.1.2 “跑站现象”管理难
        4.1.3 滞留人员安置难
    4.2 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救助对象分类不准
        4.2.2 民政部门单打独斗
        4.2.3 缺乏法律依据支持
        4.2.4 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4.2.5 学界、媒体作用模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北京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5.2 深圳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5.3 国外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
        5.3.1 英国
        5.3.2 美国
        5.3.3 法国
    5.4 国内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加强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对策
    6.1 完善分类救助和管理模式
        6.1.1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对象
        6.1.2 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对象
    6.2 完善协调工作机制
    6.3 通过立法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
    6.4 搭建完善的社会救助网络
    6.5 充分发挥学术界和媒体的作用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基于Y省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研究理论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流浪乞讨人员
        二、社会救助
        三、救助管理
    第二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研究理论视角
        一、人权理论
        二、正义论
        三、善治理论
    第三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研究理论分析框架
        一、社会救助内容
        二、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主体
第三章 S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结构与类型
    第一节 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简介
    第二节 S市流浪乞讨人员结构
        一、性别及年龄结构
        二、身体状况
        三、来源地方式
        四、入站方式
        五、求助内容
        六、离站方式
    第三节 S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类型
        一、贫困流浪乞讨型
        二、疾病流浪乞讨型
        三、未成年流浪乞讨型
        四、暂时困难流浪乞讨型
        五、其他
第四章 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现状
    第一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政策分析
    第二节 S市社会救助管理的组织结构
        一、S市人民政府救助工作程序
        二、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救助流程
    第三节 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服务内容
        一、针对成年人员提供服务
        二、针对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第五章 S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困境
    第一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政策不健全
        一、安置政策不完善,长期滞站现象无从应对
        二、缺乏配套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扶持政策
        三、社会救助制度本身弊端显露,应急措施无法可依
        四、相关制度不能有效衔接
    第二节 社会救助对象情况复杂
        一、救助管理对象的甄别界定不够明确具体
        二、特殊人群社会救助难,缺乏长效机制
        三、少数民族、境外群体救助难度大
    第三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管理基础设施和人才投入不足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
        二、社工、社保等专业救助人才缺乏
        三、社会救助资金缺口较大
    第四节 社会救助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
        一、管理方式及内容单一,社会力量参与度低
        二、跨地区部门协同力度有待加强
        三、慈善组织和企业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第五节 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方法有待改进
        一、救助管理理念落后
        二、救助机构对流浪者拒绝救助现象无从应对
        三、社会救助仅停留于物质,精神层面缺乏
        四、社会救助信息网络化建设水平低
第六章 完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健全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扶贫力度
        二、改进和细化救助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完善救助体系
    第二节 由社会救助管理向社会救助服务理念转变
        一、转变救助理念
        二、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
    第三节 建立社会救助多部门联动机制
        一、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等力量加入救助队伍
        二、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网络
        三、加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协同联合救助能力
    第四节 实施流浪乞讨人员分层救助和管理
        一、明确救助对象和范围
        二、按照人员类别分类救助和管理
        三、外籍人员及少数民族同胞特殊管理
    第五节 提高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主体管理能力
        一、建立长效化与常态化协同机制
        二、扩宽资金来源渠道
    第六节 加快社会救助基础设施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完善基础设施
        二、提升工作人员管理技能
        三、培养引进社会工作、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访谈受助人员基本情况
    附录二 流浪乞讨人员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精神病人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L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社会融入研究
        1.3.2 精神病人的社会融入研究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
        1.4.1 田野调查法
        1.4.2 问卷调查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精神病人
        2.1.2 社会融入
        2.1.3 强制医疗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融入理论
        2.2.2 人际互动理论
        2.2.3 参照群体理论
        2.2.4 符号互动论
3 精神病人社会融入现状
    3.1 经济维度
        3.1.1 就业排斥严重
        3.1.2 收入水平低,生活水准低
    3.2 社会生活维度
        3.2.1 人际交往状况不佳
        3.2.2 婚姻状况不佳
        3.2.3 社会保障与支持缺乏
    3.3 政治维度
        3.3.1 公民权利不足
        3.3.2 政治影响力低
    3.4 文化心理维度
        3.4.1 认同“污名”
        3.4.2 社会规范遵守障碍
4 影响精神病人社会融入的因素分析
    4.1 个体因素探析
        4.1.1 身体健康水平低
        4.1.2 心理上主动远离
    4.2 媒介因素研究
        4.2.1 家庭媒介
        4.2.2 医疗机构媒介
    4.3 民众因素探究
        4.3.1 民众对精神病人持恐惧心理
        4.3.2 民众对强制医疗精神病人持排斥态度
        4.3.3 民众倾向于将精神病人隔离
5 精神病人社会融入发展规划
    5.1 推行健康生活方式
        5.1.1 营造社会健康氛围
        5.1.2 增强患者身体素质
    5.2 加强精神卫生教育
        5.2.1 加强民众对精神疾病的理解
        5.2.2 增强家属对精神卫生的认知
    5.3 全面提升精神医疗服务
        5.3.1 转变医疗理念,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5.3.2 完善精神科医疗服务体系
        5.3.3 适当发挥中医药优势
    5.4 发展精神科多元办医格局
        5.4.1 完善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体系
        5.4.2 打造精神科服务产业集群
        5.4.3 建立专门机构帮扶精神病人融入社会
    5.5 加强精神科人力资源建设
        5.5.1 加强精神科专业医疗人员培养
        5.5.2 创新精神科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5.6 健全保障体系
        5.6.1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5.6.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6.3 加强精神法治建设
    5.7 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途径探究 ——以海南省救助管理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救助理论研究和救助政策
        1.2.3 研究趋势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研究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福利经济学
        2.1.2 国家责任
    2.2 概念界定
        2.2.1 特殊流浪乞讨人员
        2.2.2 救助管理站
        2.2.3 救助管理
3. 海南省救助管理站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现状
    3.1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现状
        3.1.1 海南省救助管理站简介
        3.1.2 流浪乞讨人员现状
    3.2 特殊流浪乞讨人员分类
        3.2.1 精神障碍者
        3.2.2 危重病患者
        3.2.3 真实身份信息不明者
        3.2.4 因法律纠纷长期滞站者
    3.3 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措施
4. 海南省救助管理站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面临的困境
    4.1 特殊流浪乞讨人员身份信息甄别困难
    4.2 相关救助部门联动度低
    4.3 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求助需求难以满足,分类救助有待加强
    4.4 特殊流浪乞讨人员难以有效安置
5. 海南省救助管理站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困境原因分析
    5.1 国家层面
        5.1.1 救助法律法规滞后,配套不完善
        5.1.2 流出地政府监管职责缺失
        5.1.3 缺乏专业救助管理队伍
    5.2 社会层面
        5.2.1 社会关注度低
        5.2.2 民间资本进入度不高
    5.3 家庭层面
6. 海南省救助管理站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途径
    6.1 国家层面
        6.1.1 建立身份信息多方查询机制
        6.1.2 完善救助政策法规,实现依法救助
        6.1.3 打造技能多样、素质较高的专业救助队伍
        6.1.4 加强救助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形成救助合力
        6.1.5 分类救助,细化救助举措
    6.2 社会层面
        6.2.1 建立政府救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多元救助体系
        6.2.2 创新政府购买服务,引入民间力量
    6.3 家庭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性疾病临床管理研究 ——基于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十年管理经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流浪精神病人群
        1.1.2 传染病现状
        1.1.3 流浪精神病人群的传染病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1.2.2. 实证研究法
        1.2.3 访谈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2.1 核心概念定义
        2.1.1 流浪精神病人
        2.1.2 传染病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传染病的研究现状
        2.2.2 卫生防治研究及防治管理现状
    2.3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临床资料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流浪精神病人群社会人口学概况
    3.3 南宁市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病患病情况
        3.3.1 总体概况
        3.3.2 发病情况
        3.3.3 人群分布特点
        3.3.4 传染病危险因素分析
        3.3.5 与正常人群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流浪精神病人群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4.2 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4.2.1 恶劣的生存环境增加预防难度
        4.2.2 流动性行为导致感染机会增加
        4.2.3 特殊的社会性行为致使其防病治病意识下降
        4.2.4 个人的不良行为增加传染性疾病感染及传播的可能
第五章 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病临床管理经验探索
    5.1 医疗硬件设施建设长抓不懈
    5.2 政策扶持力度不减
    5.3 尽快改变滞留安置现状
第六章 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病管理目标
    6.1 公平性
    6.2 预防性
    6.3 科学性
第七章 构建无缝式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病管理模式
    7.1 依托社区,疾病防治
        7.1.1 网格管理,防止流浪
        7.1.2 源头治理,卫生防疫
    7.2 医疗救治,各尽其能
        7.2.1 建立精神病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双向机制
        7.2.2 完善院内控制工作
    7.3 政府调控,处置有序
        7.3.1 妥善安置,及时返送
        7.3.2 明确分工,协调共赢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制度环境、利益集团与政策企业家:J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的制定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政策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经验研究与政策演进
        一、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经验研究回顾
        二、未保政策演进
    第二节 未保政策制定过程理论研究视角
        一、政策过程阶段理论解释视角
        二、政策制定的制度环境解释视角
        三、政策制定的利益集团解释视角
        四、政策制定的个体解释视角
    第三节 未保政策制定理论视角及经验研究的述评
        一、政策制定理论的特点
        二、政策制定理论的不足
        三、政策制定研究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概念
        一、政策制定过程
        二、利益集团
        三、政策企业家
        四、制度环境
    第二节 分析思路和研究框架
        一、分析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解释维度
    第三节 研究地点选取
        一、研究地点简介
        二、选取理由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一、研究方法选取
        二、资料收集
        三、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四、研究资料的效度
        五、研究伦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焦点事件:未保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第一节 未保政策议程触发的背景
        一、五个孩子闷死在垃圾箱
        二、未保政策议程的触发
    第二节 未保政策议程触发的影响因素
        一、外压:媒体关注与民众情绪表达
        二、内促:政府的责任意识与担当
        三、未成年人保护观念的变迁
    第三节 焦点事件与未保政策变迁
        一、焦点事件的作用机制
        二、焦点事件的政策变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度环境:未保政策制定的限制与突破
    第一节 未保政策制定的准备工作与程序
        一、未保政策制定的动因
        二、未保政策制定的准备工作
        三、未保政策制定的程序与合法性
    第二节 未保政策制定的文本规范与依据
        一、未保政策制定的文本规范要求
        二、未保政策文本内容的依据
    第三节 未保政策制定的惯例与突破
        一、行政效率低下,政策文本审阅时间长
        二、行政文化:事与责的规避与行政官僚等级作风
        三、未保政策制定中的“权——利——责”
        四、倒逼机制:未保政策制定出台的突破与可能
    第四节 未保政策制定的意识形态
        一、政策的意识形态
        二、家庭为本儿童观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利益集团:未保政策制定多元主体的互动博弈
    第一节 从政府到部门:未保政策制定中的责任传递
        一、行政体制中的政府与部门
        二、未保政策中的政府部门责任
        三、未保政策制定中的责任传递
    第二节 部门与部门:未保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互动与利益博弈
        一、未保政策涉及的部门及其职责
        二、部门内部:民政局与救助管理站互动与利益考量
        三、部门之间:未保政策文本中的部门责任与利益博弈
    第三节 部门与专业力量:未保政策制定的专业化构建
        一、未保政策制定中的专业力量
        二、未保政策制定的专业性建构
        三、专业性建构:未保政策的合法性与利益共谋
    第四节 部门与政策对象:被忽视的未保政策主体
        一、政策制定中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
        二、被忽视的政策主体:政策对象的声音和需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企业家:未保政策制定的助推与催化
    第一节 开启机会之窗: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的争取与推动
        一、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单位的申报与争取
        二、试点地区工作的推动和发展
    第二节 助推:政策企业家在未保政策制定中的推动
        一、领导重视,重视领导:政策企业家的方法和策略
        二、资源整合:专业团队与服务平台的建设
    第三节 催化:政策企业家在未保政策制定中的催化
        一、工作宣传与舆论营造:媒体报道的催化
        二、关系的协调和梳理:部门之间冲突的化解和疏导
        三、“名实分离”:政绩名分与意义的重构
    第四节 政策企业家的个人特质与未保政策制定
        一、政策企业家的价值观
        二、政策企业家的专业知识
        三、政策企业家的技巧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焦点事件引发未保政策变迁
        二、制度环境规制并型塑未保政策内容
        三、未保政策目标在利益集团博弈中渐行渐远
        四、政策企业家推动未保政策的制定
    第二节 相关讨论
        一、未保政策制定的“政策依据”怪圈
        二、谁的需要?未保政策制定出发点的迷思
        三、未保政策制定悖论:责任承担抑或风险规避
        四、未保政策的规则设定与自由裁量权
        五、未保政策制定过程的专家和官僚
    第三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加强》政策文本中各政策主体承担职责内容的修改过程
    附录二 访谈资料摘选
    附录三: 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管理分析 ——基于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回顾性分析法
        1.4.3 访谈法
    1.5 研究对象的界定
        1.5.1 精神病人
        1.5.2 流浪精神病人
        1.5.3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现状分析
    2.1 国内外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现状分析
        2.1.1 精神病人的比例和分布现状
        2.1.2 流浪精神病人的患病特点与比例
    2.2 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2.2.1 我国精神卫生的政策工作进展
        2.2.2 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的总体概况
    2.3 精神病医院对于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管理现状
        2.3.1 精神病医院对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情况
        2.3.2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临床管理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第三章 数据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概况
    3.2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救助情况
        3.2.1 基本情况分析
        3.2.2 入院方式分析
        3.2.3 精神疾病诊断分析
        3.2.4 精神症状分析
        3.2.5 肇事肇祸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2.6 伴躯体性疾病诊断分析
        3.2.7 伴传染性疾病诊断分析
        3.2.8 用药情况和疗效分析
        3.2.9 出院情况及住院费用分析
    3.3 数据分析讨论
        3.3.1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基本情况特征
        3.3.2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疾病情况
        3.3.3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治疗及管理情况
第四章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救助管理经验及启示
    4.1 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对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经验及成果
        4.1.1 扩大医院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救助需求
        4.1.2 重视精神建设和物质建设,创建良好救助环境
        4.1.3 加强医疗卫生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1.4 充分利用资源,全面做好救助工作
    4.2 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救助管理经验对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救助治疗的启示
        4.2.1 规范入院方式,最大化医疗资源利用
        4.2.2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
        4.2.3 打造专业医疗队伍,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4.2.4 重视出院途径,尽可能避免再入院
第五章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全程救助体系的构建和探讨
    5.1 构建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全程救助体系的必要性
        5.1.1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危害性
        5.1.2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特殊性
        5.1.3 完善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管理
    5.2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全程救助体系
        5.2.1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全程救助体系的构架
        5.2.2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全程救助体系的优势
    5.3 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全程救助体系的探讨
        5.3.1 做好甄别工作
        5.3.2 强化临床风险防范管理
        5.3.3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5.3.4 多部门协作,做好出院安置工作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流浪精神病患者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行为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表1)
    2.2 传染性疾病
        2.2.1 基本情况
        2.2.2 分布情况
    2.3 多因素分析 (表2)
3 讨论

四、继续流浪的精神病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流浪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X线影像学表现及防治策略分析[J]. 刘汉群. 智慧健康, 2021(13)
  • [2]“医学身体”架构下的空间设计研究[D]. 王蕴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特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为考察对象[D]. 赵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基于Y省S市人民政府救助管理站的调查[D]. 王婷瑾.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5]精神病人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以山西省L市为例[D]. 胡静.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特殊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途径探究 ——以海南省救助管理站为例[D]. 朱庆飞. 海南大学, 2019(06)
  • [7]流浪精神病人群传染性疾病临床管理研究 ——基于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十年管理经验的研究[D]. 王楚. 广西大学, 2018(01)
  • [8]制度环境、利益集团与政策企业家:J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的制定逻辑[D]. 黄君. 南京大学, 2017(01)
  • [9]肇事肇祸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管理分析 ——基于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的经验研究[D]. 郑岚. 广西大学, 2017(11)
  • [10]流浪精神病患者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行为方式[J]. 王楚,伍业光,潘竞志,黄月明,张超,郑岚. 中国公共卫生, 2017(06)

标签:;  ;  ;  ;  ;  

继续流浪的精神病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