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金融违纪的主要原因

乡镇金融违纪的主要原因

一、乡镇财政违纪的主要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曹岩[1](2020)在《石家庄市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及效能提升》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及“坚持和完善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做出重大安排部署。乡镇政府政治生态是否清廉、社会治理能力是否达标、社会环境是否和谐都直接影响国家政权的根基。乡镇纪委作为基层的党纪监督部门,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基层政府和广大乡村廉洁环境,影响农村群众对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任度,并且对基层信访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摸清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效能、充分发挥乡镇纪检监察功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迫在眉睫。文章根据行政监督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反腐败等相关理论,研读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经验,结合笔者本人的工作实践,通过对石家庄市H县乡镇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概况、机构设置、职能和人员配备、取得的成效等方面内容数据搜集,了解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的现状。通过数据统计、个案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出H县乡镇纪检工作人员兼职情况还存在、乡镇纪委编制不足、有违纪线索积存现象、信访压力影响办案、后勤保障不到位这五方面的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工作环境、执纪能力角度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乡镇纪检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提高乡镇纪委案件查办能力、完善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基础保障、加强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对策。

孙宇涵[2](2020)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S镇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对乡镇基层的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但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提高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乡镇财政资金安全性,防止乡镇出现财务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现象,降低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廉政风险,本文以江苏省S镇2015年至2019年财政资金监管情况为案例,分析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水平、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的举措。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本文结合乡镇财政资金涉及项目多、单项财政资金量小的特点,分别从乡镇财政总资金监管、补助性资金监管、专项资金监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资金监管、非税收入监管五个方面分别对S镇资金监管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S镇在资金监管过程中主要存在财政部门无力监管、监管制度执行不严、基层政府间存在“共谋现象”、预算软约束及预算执行不到位、资金监管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S镇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不健全、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不健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队伍建设不足、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意识薄弱、资金监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题。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最后探索了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水平的完善举措,从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队伍建设、提高乡镇领导干部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水平、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各部门职责五个方面分析了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可行性措施。

庞羽[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以陕西杨陵T村为例》文中提出农村“三资”管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必须不可少的一个管理环节,在农村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三资”,农村“三资”管理就是农村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的管理。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农村所要承担的任务是非常重要且艰巨的,并且报告指出我国小康社会想要建设成功、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想要完全建设成功,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亦是实现中华民族复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兼具现实和历史两个重大意义。因此处理好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就是解决好社会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本论文主要选取了杨陵区T村为例,分析了其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成因,提出了改善和完善T村农村“三资”管理的对策。论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选取了杨陵区T村农村“三资”管理个例,在以明确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内涵与相关理论概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及交谈,贴近农民群众来进一步了解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中,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在通过分析宝鸡市J村、杨凌示范区X村的农村“三资”管理先进做法后,根据问题成因,从制度、管理、监督追责、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陕西杨陵T村农村“三资”管理的方法与途径,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严格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乡镇财政所为依托,成立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和农村财务审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一村一组一账”制度,完善集体资产与集体资源登记工作,减少集体“三资”流失,用制度来管控、约束相关工作人员及其行为;二是加强“三资”管理队伍建设,在乡镇层面就是要充实基层财政所工作队伍,硬件软件同时提升,在农村就是要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素质,定期对其进行财务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最新“三资”管理知识来提升专业水平,提高镇村干部及广大农民群众对“三资”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加大财务公开力度,增加上级部门监督、村监会内部监督以及外部的村民民主监督,对于违规行为要加强追责、严肃处理;四是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两手抓,发展本村特色展业,盘活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美化农民生活环境,使农民生活富裕,农村更加宜居,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席建军,谢助民[4](2020)在《关于新时代提升乡镇财政监督效能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乡镇财政监督是县区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县级财政部门相关监督检查职能调整背景下,如何提升乡镇财政监督效能也成为当前的重要命题。结合湖南省永州市部分县区乡镇财政的实际情况,本文就乡镇财政监督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围绕进一步优化财政监督理念,构建与助力乡村振兴等新任务相适应的乡镇财政监督新机制,打造乡镇财政监督新格局作出全面分析探讨。

曹梦越[5](2020)在《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腐败是政治之“殇”,反腐乃新生之“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基层扶贫事业实现从粗放转向精准的跨越式发展。基层政府虽处于国家权力机构最末梢,却是带领基层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可是,当前基层政府中部分公职人员在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仍然凸显,严重危害基层党群关系,削弱政府公信力。新时代以来,我国的反腐力度不断增强,党中央重点关注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在基层扶贫领域的反腐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本文的研究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反腐理论与制度反腐理论作为研究指导。首先,筛选出新时代基层政府部分公职人员在扶贫领域腐败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基础,结合其腐败现状中所呈现的腐败特征进行后续的反腐分析。其次,采取三阶段控制原理作为分析逻辑,从事前预防、过程监督、事后惩处的三个环节对基层政府扶贫领域的反腐举措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公开曝光扶贫领域腐败案件、推进扶贫领域民主法治建设形成的预防屏障;对基层政府不断开展的扶贫领域督查暗访与专项调研形成的监督屏障;对基层政府腐败人员从严从重的惩处形成的惩治屏障,是扶贫领域反腐之合力,对保障我国基层扶贫攻坚成效与促进基层整体的反腐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反腐是一场拉锯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预防、监督、惩治而言,基层政府扶贫领域的反腐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扶贫领域管人、管钱、管权、管事的反腐制度设计尚存缺漏,制度执行力亟待加强,过程监督的横纵不协调,事后惩处责任追究制度的不健全与立法层次的不统一均为当前反腐之阻力,基层政府扶贫领域的反腐形势依旧无比严峻。最后,根据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本文对优化基层政府扶贫领域的反腐进行了思考,提出坚持“制度为基、执行为主”的反腐基础,形成“预防为先、注重反馈、惩戒为重”的基层政府扶贫反腐思路,以期在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形成上下联动,内外互通的反腐动态系统,促进反腐预防效果的提升,用更加精密的反腐网络确保我国基层政府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

林思妤[6](2020)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 ——以L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来,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开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审计实务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因此,研究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访谈等方法。首先,梳理了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文献,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主体与客体、审计内容上进行了阐述,构建了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框架;其次,以L县审计局开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通过访谈审计工作人员并结合自身所在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经验,同时综合考虑全国其他地方开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总结了基层审计机关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关于审计主体、客体、方法上以及在审计责任界定、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整合审计资源、提高社会影响力、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加快准则制度建设、完善审计评价体系、落实审计结果运用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问题,对其审计主体、客体、方法和审计评价、责任界定、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适用于其工作开展的经验,为丰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相关理论起到一定作用,也可为以后开展相关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彭嵩涛[7](2020)在《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区B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末梢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干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是乡村治理的骨干力量。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无论是学界理论探讨还是各地实践探索,都把经济社会管理中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作为创新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为解决当下村干部人员结构不够优化且素质较低等问题,逐步形成了以职业化为特征的村干部管理新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梳理,从基本概念入手,阐释村干部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具体涵义,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B镇作了典型案例分析,认为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尽管受到学界诸如村干部角色矛盾、传统思想冲突、加重财政负担等方面的质疑,并在探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它是从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管理路径,不仅是村民自治条件下创新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的客观需要,更具有现实选择性和历史必然性。本文以B镇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B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从推行背景和管理现状得出B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村级工作规范化,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揭示出B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年龄结构断层、性别比例失衡、文化程度偏低、专业技能较差、干群关系悬浮、财政负担加重、违纪违法行为多发以及合法性与合理性冲突等问题,并从村干部综合素质偏低、激励措施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职业化需求不对等、国家顶层设计滞后等五个方面,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层次地剖析,得出这些内外因制约着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有效实施,也是目前徐州乃至苏北等欠发达地区在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在分析问题探寻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即建立健全“六大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重点是配优人员结构、加强村级干部培养;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标准和责任机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严格落实坐班制度;三是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从政治待遇、薪资标准、养老保障上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四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由党委考核工作,纪委考核廉政,村民考核满意度的考核方式;五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全面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六是建立健全顶层设计机制,实现职业化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效衔接。笔者认为上述对策建议从管理制度上为全面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可复制、可实践的现实和理论依据,对徐州乃至苏北等欠发达地区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杜俊奇[8](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丁志玮[9](2019)在《广东省河源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开展各项工作的支点,是群众依靠的基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廉政与否,对党群干群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大影响。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绝对拥护和支持,才能使执政党获得最牢固的执政根基。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但在一些地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还较为突出,人民群众仍有不满意的地方。为真正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震慑效应,把准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特点,瞄准剖析易发多发的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本文以发生在广东省河源市辖内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书籍、资料等方式,分析河源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原因、特点,总结普遍性规律,发现共性问题,充分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对问题成因进行仔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和改善河源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现状的对策和建议。目前,涉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另辟新径,以此作为研究主题,并以河源市为例,把研究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作为切入点,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进行收集、归类、梳理,仔细研究、深入分析,总结出好的思路、做法和经验,为有效预防和惩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提出制度化、科学化的解决方案,对促进基层纪检监察和基层治理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徐浩[10](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二、乡镇财政违纪的主要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镇财政违纪的主要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石家庄市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及效能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制度和理论
    2.1 概念
        2.1.1 乡镇
        2.1.2 纪检监察
    2.2 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及办案流程
        2.2.1 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制度
        2.2.2 乡镇纪检监察办案流程
    2.3 理论基础
        2.3.1 行政监督理论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3 反腐败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概况
    3.1 基本情况
        3.1.1 H县概况
        3.1.2 机构设置
        3.1.3 对H县乡镇纪检干部的个案访谈情况
    3.2 存在的问题
        3.2.1 纪检工作人员兼职情况还存在
        3.2.2 纪委岗位编制不足
        3.2.3 有违纪线索积存现象
        3.2.4 信访压力影响办案
        3.2.5 后勤保障不到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制度机制的制约
        4.1.1 晋升考核机制的制约
        4.1.2 财务制度的制约
        4.1.3 办案机制的制约
    4.2 工作环境复杂
        4.2.1 纪检工作本身的复杂性
        4.2.2 乡镇机关任务的复杂性
        4.2.3 乡镇纪委工作目标的冲突性
        4.2.4 乡镇案件线索的复杂性
        4.2.5 乡镇办案环境的复杂性
    4.3 乡镇纪委执纪能力水平较低
        4.3.1 干部队伍流动性强
        4.3.2 工作人员年龄偏大
        4.3.3 干部队伍专业不对口
        4.3.4 干部队伍培训和指导不够
        4.3.5 乡镇纪委自身执纪权限有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效能提升的对策
    5.1 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5.1.1 构建机构设置上的双重领导体制
        5.1.2 简化案件审批制度上的双重管理体制
        5.1.3 实现以县级纪委为主的乡镇纪委人事安排
        5.1.4 建立由县纪委主导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考核制度
    5.2 提高乡镇案件查办能力
        5.2.1 建立乡镇纪委和县纪委联合办案的机制
        5.2.2 探索乡镇纪委成员集中到县纪委办案工作方式
        5.2.3 规范线索及案件复查制度
    5.3 完善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基础保障
        5.3.1 落实办公办案物质保障
        5.3.2 明确乡镇纪检工作经费预算额度
    5.4 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5.4.1 合理配置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5.4.2 优化乡镇纪检干部晋升程序
        5.4.3 建立以案代训的培训制度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H县乡镇纪检现状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S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性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特色与创新性
第一章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相关理论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概念及范围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概念
        (二)乡镇财政资金的范围
    二、乡镇财政资金的理论依据
        (一)财政分权理论
        (二)委托代理与寻租理论
        (三)公共财政理论
第二章 江苏省S镇财政资金的使用及监督现状
    一、江苏省S镇的基本情况
        (一)S镇2016年至2019年财政资金运行情况及数据分析
        (二)S镇财政资金监管机构设置情况
        (三)S镇财政资金监管总系统运行现状
    二、江苏省S镇补助性资金监管情况
        (一)S镇2015年至2019年补助性资金数据分析
        (二)S镇补助性资金监管流程分析
    三、江苏省S镇专项资金监管情况
        (一)S镇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二)一事一议监督系统运行现状
        (三)阳光扶贫系统运行现状(扶贫资金监管系统)
    四、江苏省S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资金监管情况
        (一)S镇2016年至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数据分析
        (二)S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拨付流程分析(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三)S镇债务监管系统运行现状
    五、江苏省S镇非税收入资金监管情况
        (一)2017年以前S镇非税收入监管情况
        (二)2017年以后S镇非税收入监管情况
第三章 江苏省S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江苏省S镇财政资金监管违法违纪案例分析
        (一)原S镇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例
        (二)S镇站所单位私设银行账户案例
        (三)S镇村干部套取财政补贴案例
        (四)S镇违规发放津补贴案例
        (五)S镇站所单位违规收费案例
    二、江苏省S镇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S镇乡镇财政部门无力监管
        (二)S镇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执行不严
        (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
        (四)乡镇预算软约束及预算执行不到位
        (五)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重结果轻过程
    三、江苏省S镇财政资金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不健全
        (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不健全
        (三)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队伍建设不足
        (四)乡镇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意识薄弱
        (五)资金监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第四章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完善举措
    一、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
        (一)建立全面化的资金监管制度
        (二)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考核制度
        (三)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公开公示制度
    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
        (一)合理划分乡镇财权与事权
        (二)建立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
        (三)强化乡镇预决算管理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队伍建设
        (一)提高乡镇基层财政人员的资金监管水平
        (二)财政系统内部试用“轮岗制度”
        (三)强化上级部门资金监管业务指导
    四、提高乡镇领导干部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水平
    五、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各部门职责
        (一)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多部门联动机制
        (二)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以陕西杨陵T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文献评价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三资”管理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农村“三资”管理的定义
    2.2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相关理论
        2.2.1 内部控制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政府职能理论
        2.2.4 集体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T村“三资”管理现状
    3.1 T村概况
    3.2 T村“三资”管理现状
        3.2.1 集体资金村财镇管
        3.2.2 集体资产及时清查统计
        3.2.3 集体资源设置登记台账
    3.3 T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3.3.2 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3.3 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T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管理制度缺失与执行不力并存
    4.2 管理人员数量与质量有待提高
    4.3 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4.4 现有“三资”缺乏有效利用
第五章 陕西其他村庄“三资”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宝鸡市J村“三资”管理做法
        5.1.1 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5.1.2 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
        5.1.3 加大文化输出力度
    5.2 杨凌示范区X村“三资”管理做法
        5.2.1 完善制度、加强人员建设
        5.2.2 规范“三资”档案管理
        5.2.3 大力发展多种现代化特色产业
    5.3 对T村“三资”管理的经验借鉴
        5.3.1 增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
        5.3.2 加大特色产业的发展
        5.3.3 以清查为基础
        5.3.4 提高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认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第六章 完善杨陵T村“三资”管理对策建议
    6.1 健全T村“三资”管理制度
        6.1.1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6.1.2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6.1.3 规范资源管理制度
    6.2 加强T村“三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6.2.1 镇财政所“三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6.2.2 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6.3 提高“三资”管理认识、加大监管力度
        6.3.1 提高村民思想认识
        6.3.2 执行“一村一组一账”制度加强监管
        6.3.3 加大追责问责力度
    6.4 社会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美化两手抓
        6.4.1 发展T村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
        6.4.2 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力
        6.4.3 保护T村自然环境
        6.4.4 重塑T村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T村农村“三资”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T村账务审计结论
    附录 C 2019年T村6月-10月财务公布
    附录 D 三资清查情况(资产)
    附录 E 三资清查情况(资源)
致谢
作者简介

(4)关于新时代提升乡镇财政监督效能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乡镇财政监督工作任重道远
    (一)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是强化履职尽责的需要
    (二)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是推进依法理财的需要
    (三)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是推进乡村廉政建设的需要
二、对乡镇财政监督现状的基本估价
三、造成乡镇财政监督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的影响与乡镇财政监督“小马拉大车”的现实并存
    (二)乡镇财政监督机制不畅的影响与乡镇财政监督环境不优的现状并存
    (三)县区重视财政资金使用审批的监管与忽视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管并存
    (四)县区重视财政监督的位置与模糊财政职责的边界并存
    (五)县区倚重传统方式的监督与忽视监督方式方法的创新并存
    (六)县区重视财政监督的安排部署过程与忽视财政监管成果的运用并存
    (七)重视财政监督的责任与忽视监督责任的风险并存
    (八)偏重于交任务压担子与忽视强素质提效能并存
    (九)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权责不对等与监管脱节的问题并存
四、新时代提升乡镇财政监督效能的基本思路
    (一)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新理念
    (二)创新科学合理管用的财政监督制度构建新机制
    (三)建立职责分明手段明确措施有力的监督体系打造新格局
    (四)健全县(区)乡(镇)一体化的财政体制机制提供新保障

(5)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二、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三、文献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
        二、基层政府
        三、腐败与反腐
    第二节 研究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反腐理论
        二、国外相关反腐理论
第三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腐败现状
    第一节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腐败的形式
        一、无中生有骗取扶贫款项
        二、欺上瞒下挪用扶贫资金
        三、优亲厚友垄断扶贫项目
        四、受贿索贿获取不法利益
    第二节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腐败的特征
        一、腐败主体基层化
        二、谋财型腐败突出
        三、腐败行为集体化
    第三节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腐败的危害
        一、阻碍基层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影响国家扶贫战略目标的实施
        三、影响基层党群关系与政府公信力
第四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举措及成效
    第一节 新时代扶贫领域反腐的顶层设计
        一、中央关于扶贫反腐监督执纪的全面部署
        二、中央关于扶贫腐败的直接督办与专项巡视
    第二节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的反腐举措
        一、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预防举措
        二、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过程监督
        三、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惩治举措
    第三节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积极成果
        一、一定程度保障了我国基层扶贫攻坚成效
        二、以点及面促进基层反腐廉政建设新发展
第五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反腐的事前预防尚有缺漏
        二、扶贫反腐的过程监督尚存不足
        三、扶贫反腐的事后惩治威慑不够
    第二节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制约因素
        一、预防层面
        二、监督层面
        三、惩治层面
第六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思路和对策分析
    第一节 强化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基本思路
        一、制度为基,执行为主
        二、全程控制,以防为先
        三、环环相扣,注重反馈
        四、全民动员,惩戒为重
    第二节 强化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事前预防保障力
        二、加强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事中监督约束力
        三、强化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的事后惩戒威慑力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 ——以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涵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第二节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与客体
        一、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
        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客体
    第三节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一、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发展变化
        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第四节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受托经济责任基本理论
        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第二章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审计力量不足,难以达到审计全覆盖
        二、审计影响力不够,经济责任审计易受忽视
        三、审计方法传统,专业技术应用未普及
        四、责任界定标准难把握,易受主观影响
        五、审计评价指标难应用
        六、审计结果运用不足
    第二节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审计机关资源有限
        二、经济责任审计得不到相关部门重视
        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难度大
        四、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五、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六、审计结果得不到充分利用
第三章 完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
    第一节 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一、增强审计机关自身队伍建设
        二、加强与社会审计及中介机构的合作
        三、调整绩效考评体系
    第二节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社会影响力
        一、争取各级部门重视
        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宣传
        三、加强请示汇报
    第三节 探索新的审计方式方法
        一、计算机审计与现场手工审计相结合,实现优势相互融合
        二、多元信息融合搭建审计分析平台
    第四节 加快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建设
        一、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界定的实施细则
        二、出台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的实施细则
    第五节 完善审计评价体系
        一、确定审计评价原则
        二、规范审计评价内容
        三、科学合理设置评价指标
    第六节 落实审计结果运用
        一、及时公开审计结果
        二、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
        三、提高运用审计结果的程度
第四章 L县X乡长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第一节 L县审计工作总体情况
        一、审计项目开展的基本情况
        二、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L县X乡长经济责任审计案例介绍
        一、审计基本情况
        二、审计程序
        三、审计内容
        四、审计责任界定、评价及结果运用
    第三节 L县X乡长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
        一、审计主体
        二、审计客体
        三、审计方法
        四、审计责任界定
        五、审计评价
        六、审计结果运用
    第四节 L县X乡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与建议
        一、L县X乡长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不足
        二、开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改进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区B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村干部概念
        2.1.2 村干部职责
        2.1.3 村干部特征
        2.1.4 职业化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韦伯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2.3 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4 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B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现状分析
    3.1 B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推行背景
        3.1.1 B镇简介
        3.1.2 B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普遍指导意义
    3.2 B镇村干部队伍管理现状
        3.2.1 B镇村干部基本信息
        3.2.2 B镇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
        3.2.3 B镇村干部薪酬待遇及保障
        3.2.4 B镇村干部选举、任免及后备干部培养
        3.2.5 B镇村干部考核制度
        3.2.6 B镇村账镇管制度
    3.3 B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成效显着
        3.3.1 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稳定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3.3.2 推动了村级工作规范化,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
        3.3.3 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章 B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村干部自身缺陷
        4.1.1 年龄结构断层
        4.1.2 性别比例失衡
        4.1.3 文化程度偏低
        4.1.4 专业技能较差
    4.2 干群关系悬浮
    4.3 财政负担加重
    4.4 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多发
    4.5 合法性与合理性冲突
第五章 B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职业化程度不彻底
        5.1.1 村干部自身综合素质仍偏低
        5.1.2 村干部激励措施制度不完善
        5.1.3 村干部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5.2 职业化需求不对等
    5.3 国家顶层设计滞后
第六章 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对策
    6.1 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
        6.1.1 落实选人用人标准
        6.1.2 拓宽人才准入渠道
        6.1.3 科学配比人员结构
        6.1.4 加强后备干部培养
    6.2 建立健全工作标准和责任机制
        6.2.1 明确岗位职责
        6.2.2 落实坐班制度
        6.2.3 完善治理体系
    6.3 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6.3.1 解决政治待遇
        6.3.2 提高薪资标准
        6.3.3 完善养老保障
    6.4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6.4.1 工作考核
        6.4.2 廉政考核
        6.4.3 村民考核
    6.5 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6.5.1 优化培训体系
        6.5.2 丰富培训内容
        6.5.3 创新培训方式
    6.6 建立健全顶层设计机制
        6.6.1 加大宏观指导力度
        6.6.2 积极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二)“党外”的概念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四)选好选准主委。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一)政治优势
        (二)智力资源优势
        (三)利益表达优势
        (四)社会活动优势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一)建国初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
        (三)新时期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一、内部监督内容
        二、内部监督实践
        三、内部监督成效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一、制度基础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二、法理依据
        (一)根本法依据
        (二)专门法依据
        (三)行业法依据
        (四)有关法规依据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一)宗教界
        (二)工商联
        (三)村委会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一)内外监督不力
        (二)外部环境影响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一)统领推进作用
        (二)警示威慑作用
        (三)法治保障作用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立体监督
        四、坚持务实管用
        五、坚持理论创新
        六、坚持用权公开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三、谈心谈话机制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五、廉政诫勉机制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后记

(9)广东省河源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外相关研究
        2. 国内相关研究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特色及具备的实验条件
        1. 本文的特色
        2.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农村基层
        2. 党员干部
        3. 违纪违法
        4. 纪检监察的概念及其主体
        5. 纪检监察的职能
        6. 纪检监察的工作格局
    (二) 理论基础
        1. 反腐倡廉理论
        2. 在纪检监察下纪与法协同理论
        3. 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理论
三、广东省河源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 广东省河源市农村基本情况
    (二) 广东省河源市农村基本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
        1. 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2. 抓好廉政教育工作
        3. 拓宽信访举报渠道
        4.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四、广东省河源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主要特征
    (一) 违纪违法类型多样化
    (二) 违纪违法人员权力化
    (三) “窝案”“串案”现象严重
    (四) 顶风违纪现象突出
    (五) 个别干部涉黑涉恶现象明显
五、广东省河源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党员队伍建设跟不上新时代发展要求
        1. 基层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
        2. 基层党员意识较弱,法纪意识淡薄
        3. 基层党员权利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后备力量匮乏
    (二) 干部队伍建设不能满足改革发展需要
        1. 基层干部队伍呈现老龄化,缺少优秀人才
        2. 基层干部待遇报酬太低,影响工作积极性
        3. 基层干部队伍存在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三) 制度设计还不够规范
    (四) 信息公开制度执行不到位
    (五) 监督执纪乏力
    (六) 黑恶势力渗入基层政权
六、解决广东省河源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建设,提升勤政廉政素质
        1. 逐步实现基层党员干部的年轻化和高学历化
        2. 完善基层党员干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3.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
    (二) 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
        1. 加强基础性的制度建设
        2. 加强程序性规范建设
        3. 强化机制落实
    (三) 强化信息公开,引导公众参与
        1. 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
        2. 建立群众激励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反腐工作
        3. 全面推行“镇村人民监督员网群制度”做实监督
        4. 借助“腾讯为村”改变农村基层治理治理方式
    (四)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优势
        1. 创新工作机制,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2. 强化主业功能,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3. 凝聚反腐工作合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五) 认真贯彻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1. 强化责任担当,确保专项行动不走过场
        2. 判定清“黑‘恶”,是开展好专项行动的关键
        3. 发挥打“伞”职能定位,纪检监察机关积极作为
七、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
        二、文献综述
        三、可能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一、过度执行
        二、虚假执行
        三、目标置换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一、现实倒逼改革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强化政治巡视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乡镇财政违纪的主要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家庄市H县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现状及效能提升[D]. 曹岩.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S镇为例[D]. 孙宇涵.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资”管理研究 ——以陕西杨陵T村为例[D]. 庞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4]关于新时代提升乡镇财政监督效能的思考[J]. 席建军,谢助民. 财政监督, 2020(15)
  • [5]新时代基层政府扶贫领域反腐研究[D]. 曹梦越. 华侨大学, 2020(01)
  • [6]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 ——以L县为例[D]. 林思妤.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区B镇为例[D]. 彭嵩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9]广东省河源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及对策研究[D]. 丁志玮.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乡镇金融违纪的主要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