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表示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一、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表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平,孙成金,刘卫华[1](2021)在《奇异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文中研究说明完善了奇异型随机变量的定义,给出了随机变量类型的判别方法以及奇异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常规计算方法.构造了取值半连续的连续型随机变量,澄清了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取值一定连续的误区,并得出了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连续函数未必是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结论.

程海奎,张伟[2](2021)在《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材设计与教学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选择性必修课程中概率内容的编写思考与教学建议。教材根据概率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展研究,构建研究路径,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对条件概率、随机变量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等重要概念的抽象,培养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注重分析随机试验的本质特征和概率模型的建构,应用随机思想进行判断或决策;注重通过类比、联想、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概率对象的性质。总之,通过构建研究路径以及核心概念、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为学生从不确定性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曹会蕊[3](2021)在《基于非高斯概率模型的图像分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像分类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图像分类是指根据某种分类规则将图像自动分到一组预定义类别中的过程。图像分类已经被广泛研究,大量图像分类算法被相继提出。概率混合模型因其表达能力强而受到了极其广泛的关注,并成功应用于分类问题,其中包括图像分类。在基于概率混合模型的分类方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概率分布作为基础分布来描述数据的潜在分布对分类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混合模型分类方法一般采用高斯(Gaussian)分布的假设来构建混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然而,实际应用中所产生的很多数据,如图像、文本、音视频数据等,具有高斯分布无法描述的特性,如非对称性、有界性、重尾性等。因此,基于高斯分布的这种假设往往会造成模型建构不合理,从而导致分类结果不理想。非高斯混合模型的相关应用的核心在于模型的推理与学习,其主流学习方法在每次迭代优化过程中都需要对全体训练集进行计算,属于批量学习,无法处理大规模数据或者动态流数据,也无法在含有大规模数据或流数据的实际应用中推广。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研究基于非高斯混合模型的图像分类算法。首先,针对以狄利克雷混合模型为代表的非高斯混合模型的贝叶斯估计无法推导出解析解表达式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完备的随机变分推断算法,通过凸函数性质、泰勒级数展开等策略,找到抽样数据的初始变分目标函数的下界,利用随机优化和自然梯度下降算法求解得到变分后验分布的解析解表达式,在同一框架内解决了参数估计和模型选择问题;其次,利用人工合成数据集来测试本文提出算法的准确性与计算效率;大量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比较准确的估计模型参数和混合分量个数,但是具有比批量学习方法更快的收敛速度、更低的计算成本;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解决图像分类问题,在开源图像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朱亚新[4](2021)在《高中数学新旧教材概率部分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为例》文中指出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为过去十余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指导.随着新时代发展,教育部重启了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的修订对数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比较基于新旧课标编写的新旧数学教材具有重要意义.概率内容与传统数学内容如函数、几何、代数等有所不同,概率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为人们从不确定性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概率内容在高中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对新旧两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概率内容进行比较,以促进教师对新教材概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达到更好地指导教学的目的.本文选取《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和《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课程标准、教材结构、知识体系(包括知识结构和具体知识点、内容广度与深度)、辅助知识建构的方式(包括数学探究、信息技术、数学例题)、习题、教材难度等六个方面对两版教材概率内容进行比较,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新教材继承并发挥了旧教材的章节结构特色,增强了学习引导性;(2)新教材遵循课标“突出主线,精选内容”的理念对概率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概率知识体系更加完善;(3)新旧教材均注重概率知识的建构过程,但新教材概率部分的数学活动资源更丰富;(4)新教材更注重体现概率问题解决的途径,提供了更多的方法指导;(5)新教材更新了概率内容的背景素材和教学工具的选取,体现时代发展;(6)新教材扩大了概率部分的内容广度、深度、习题综合难度,从而加大了概率教材的整体难度.基于比较内容和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概率内容的相关教学建议:(1)结合新课标要求,把握概率重点与难点;(2)关注新旧教材概率内容变化,帮助学生建立概率知识体系;(3)注重新教材概率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学生素养发展;(4)倡导体验式、探究式的概率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对概率内容的理解;(5)适当丰富概率情境的创设,加强概率与现实的联系;(6)重视信息技术与概率内容的融合,提高概率教学的实效性.

罗荔龄[5](2021)在《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概率教学研究与教学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率论拥有丰富的思想方法,其中随机思想与随机方法是其独有的特征,它丰富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转变我们确定性思维的局限。本研究以高中概率单元为例,基于问题驱动重构教学,探索如何将问题驱动教学理论与数学教学相融合。研究主要对以下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释:(1)通过课堂实录与线上访谈对高中教学现状进行了解分析,进一步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高中概率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问题驱动理论从内涵和意义上进行深度剖析。(2)对概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分析,了解概率因何产生发展?概率的发展经由哪几个重要阶段,概念产生的根源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高中概率课程,重新审视高中概率教学内容,为教学重构带来启示作用。(3)对现行的两版高中数学教材概率单元的教材内容深度剖析,从知识体系、内容安排、章节引入方式、概念表述与具体内容呈现进行两版教材的差异分析,分析教材编写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4)以问题驱动理论为基础,重构概率教学内容与顺序,从整体教学顺序上建议先概率再统计,将概率内容放在一个学期集中授课,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样本空间、古典概型和随机变量为核心概念将整个高中概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概率教学重构。本文有以下研究结论:(1)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概率教学内容重构。本文通过对高中概率教学现状分析以及高中概率教学研究文献分析,掌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概念本质理解不足,缺乏对概率发展历史的了解,未能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而教师的数学素养,他们对概率知识的理解是教学课堂上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概率历史的梳理,概率的发展经历三个重要时期,从历史的角度看高中概率课程,重新审视高中概率单元内容,对教材深度剖析,找到教材中存在的不足,在问题驱动理论下进行高中概率教学重构,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时重视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解决三个问题,(1)整体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采用概率—统计的教学顺序;(2)教学遵循历史发展顺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体现知识间的本质联系。以样本空间,古典概型、随机变量三个核心概念为主线进行教学重构。(3)关键概念引入严格定义。如,概率的定义、随机变量定义。重构后的教学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思想方法的获得。(2)深读教材,挖掘数学本质,形成高中概率教学案例设计梳理历史,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反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遵循历史发展的线索,概念产生的根源,从问题驱动的角度重新组织概率教学,形成较完整的高中概率的具体课时教学案例设计,可供一线教师参考。问题驱动的教学理论下的数学教学重视剖析概念本质,重视通过真实有效的问题驱动学生课堂积极思考。以期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概念辨析不清,学生被动思考的教学现状。(3)为中学数学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强调从宏观层面上对学科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挖掘知识蕴含的思想方法。整体把握学科发展历史顺序、逻辑顺序,寻求最合适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大方向,结合教材内容对单元教学内容的重构,即需要对教学内容基于历史角度进行审视,整体的把握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的编排顺序,确定整体教什么。微观层面结合学生数学现实、对具体的概念课或原理课的教学内容重构,确定具体的课时教什么。问题驱动理论为一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确定以及教学的组织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问题驱动的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对数学教学的重新理解,更好的实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王超军[6](2020)在《遥感时空信息熵及在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生态可持续性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难点所在。论文视生态系统为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生命体,“生命赖负熵为生”,进而从熵的视角研究生态可持续性的交叉学科意义,旨在探索一套基于时空信息熵的分析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时间信息熵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讨论。计算时间序列NDVI数据的熵值往往依赖于基础函数模型的选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新的计算方式并加以改进,提出了“时间信息熵”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直接基于观测数据得到熵的估计值。与常用方法相比,它的适用范围更广。在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研究背景下,结合生态弹性,讨论了时间信息熵的生态学意义,并总结了基于时间序列NDVI数据的熵值表征生态弹性时需要注意的各项因素。(2)空间信息熵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讨论。由于“维度不匹配”问题的存在,信息熵实际上难以反映生态系统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针对此现象,本文引入“邻近度”的概念,将空间属性定量化表达,提出了“空间信息熵”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和算法比较,一方面验证了空间信息熵符合“熵”的一般特性;另一方面,与其他类似方法相比,新方法对格局的空间变化信息更为灵敏。故它能够用于表征生态系统格局在空间分布的无序性和异质性。结合生态复杂度,讨论了空间信息熵的生态学意义。(3)初步建立了“熵视角下的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当前研究多是从生态系统格局、或生态系统动态分途讨论生态可持续性。在熵的计算问题得到解决后,本文尝试将“格局”和“动态”有机结合起来:生态系统格局的空间信息熵能够提供关于系统所处宏观状态的客观判断依据,而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信息熵与土地利用格局结合起来,其生态学含义可以得到更恰当的解释,能够为生态治理提供更客观的依据。(4)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将上述“分析框架”用于延河流域,结果表明:当地生态系统格局的有序性提升,生态复杂度增强;生态系统动态以有序和较有序为主(61%),生态弹性能力总体增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项生态保育和管理的参考建议。

刘一敏[7](2020)在《中澳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A版与澳大利亚VCE课程为例》文中认为随着2019年新教材发布,新一轮的国际教材比较研究需要更新。“概率与统计”作为处理繁杂数据的有效工具,也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模块,对其进行研究必要和意义。本文选取中国人教版A版教材(2019年)和澳大利亚MM3&4(2016年)教材,对“概率与统计”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利用解释结构模型与概念图结合的方法和文本比较法,分别讨论“概率”与“统计”两部分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整体结构、知识的编排顺序和内容选取)进行教材整体上的比较,以对两国教材“概率”和“统计”有大致了解。其次,利用“课程难度模型”研究两国教材分别在“概率”与“统计”两部分的课程综合难度(课程的广度、深度、习题的难度)差异,并着重对习题(知识点数量、性质水平、情境水平)进行较为细致的对比分析。为了对澳大利亚的教材文本特色做深入比较,选择最有代表的模块——信息技术的应用(工具类型、内容环节和呈现方式、水平等级)进行深入挖掘。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对中澳两国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领域结论以及对我国教材编写的启示和建议。通过对中澳两国数学教材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内容选择与编排方面,澳大利亚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更多、结构更简单,中国人教版教材是螺旋上升的编排模式。在内容编排方面看,中国人教版教材是按“统计→概率→统计”进行的,澳大利亚MM3&4教材是按“概率→统计”进行的。在内容选取上看,两国的内容选取差别主要在“统计”部分,而在“概率”部分的知识点重合较多,并且澳大利亚教材知识点选取较为丰富。课程综合难度方面,澳大利亚教材的广度大于中国教材且造成差异的原因来自“概率”部分;课程深度层面上看,在“概率”部分,澳大利亚高于人教版,在“统计”部分与此相反;澳大利亚的习题数量几乎是中国的两倍,中国教材习题难度大,原因在于中国注重习题的理解和掌握,澳大利亚则注重基础知识和对例题的模仿。从习题难度的角度可看出两国对学生赋予的期望,这也说明了中国对学生知识理解的高要求。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中国的信息技术工具类型较多于澳大利亚,主要是多在计算机数学软件方面,而澳大利亚只使用CAS计算器;中国的呈现方式较为均衡,而澳大利亚教材较为单调,大部分以“融合”为主;从内容环节上看,两国差异较大,中国人教版主要以探索新知为主,而澳大利亚教材以例题为主;两国都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展开。最后我们分析了两国教材在概率与统计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级,总体来说中国人教版信息技术运用比较均衡,但是澳大利亚的优势在于将信息技术融入教材正文,把它视为中学生测试的必要手段和必备素养,中国教材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基于此,提出了“概率与统计”内容在这三方面的启示:(1)内容的结构、选取与编排方面的建议:适当地调整“概率与统计”内容编排顺序;适当增加正态分布的知识内容,尤其是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2)课程内容难度方面的建议:适当增加概率部分的习题情景广度,注重多元文化背景结合。(3)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的建议:中国教材正文中适当加入易于学生实践的现代技术内容;中国教材重“融合”少“旁白”;中国教材重视信息技术在考试评价中应用。

孔繁辉[8](2020)在《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库存优化与定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供应链网络的内部结构与商业运作模式,以线下实体店、PC网店、移动网店、直播平台等并存的全新零售模式促使全渠道供应链网络逐渐形成。全渠道供应链网络供需关系的跨渠道性使得网络运行效率低下、内部协调能力较差,特别是库存系统紊乱以及产品定价恶性竞争问题突出。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全渠道供应链网络中的库存优化与定价策略问题,以全渠道供应链中网络节点物流量预测结果为基础,对全渠道供应链网络中的库存控制与动态定价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全渠道供应链网络整体运行效率与内部协调能力。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的运行特征及模式。在对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内部业务构成、网络运行环节以及运行过程分析基础上,深入分析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的显着特征,认清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的高度集成性和供需关系跨渠道性,在此基础上,剖析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的全新运作模式,探究多核心辐射模式对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内部优化造成的影响。(2)全渠道供应链网络优化要素分解。将全渠道供应链网络优化要素分为网络节点物流量、库存成本与定价策略,其中,对节点物流量进行预测是研究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库存优化与定价策略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节点企业根据物流量指标构建随机型库存决策模型,从而合理优化库存系统,同时,网络节点在充分考虑库存因素基础上对各营销渠道定价进行动态调整。(3)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节点物流量预测。物流量是供应链网络中节点成员进行业务往来的载体,也是企业协调物流系统的重要桥梁,节点成员通过对网络物流量的合理控制,实现对库存与定价决策的自我调节。对于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而言,节点成员间的物流联系更加复杂,这就对物流量预测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浅层学习模型在预测中过拟合问题凸显,因此本文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对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节点物流量进行智能预测。(4)以物流量为基础的库存优化模型构建。库存优化的核心是通过制定最优的订货批量以及最佳的订货时间,从而最小化库存成本。在全渠道供应链网络中,库存系统需求率可以通过网络节点物流量直观体现,节点企业根据前一订货周期内的需求率以及订货批量,对下一订货周期的需求率做出理性判断,进而构建随机型库存决策模型,实现库存系统的供需平衡。(5)考虑库存因素的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定价策略。将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定价与库存优化相联动,在零售商全渠道营销共建共享库存情形下,分析网络节点不同渠道间价格冲突的相互作用原理,构建以零售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非线性规划方程。当顾客需求服从均匀分布,各个渠道中的定价策略对自身以及其他渠道市场需求同时产生影响时,零售商在各个渠道间的定价策略存在纳什均衡。综上,本文从全渠道视角出发,将移动渠道和社交媒体渠道等新兴互联网营销渠道纳入供应链网络优化研究,打破了单一渠道或双渠道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的渠道限制,最大程度上贴近供应链网络运行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深度学习算法运用到供应链网络节点物流量预测中,构建了栈式自编码器智能预测模型,该模型可通过多次迭代训练抽象数据的本质特征,预测结果比以往浅层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本文将物流量、库存和定价联合建模,以节点物流量预测为基础构建了随机型库存决策模型,以库存优化为前提求解出零售商在不同渠道的纳什均衡定价。

蒋捷[9](2020)在《核密度估计器的改进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简称p.d.f.)估计是指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估计未知分布的数据集的概率密度函数。它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简称KDE)方法,又称为Parzen窗口法,是一种常用的无参数的概率密度估计方法。如何确定最优窗口宽度参数是KDE方法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经典的KDE方法为基础,从两个方面对经典KDE进行改进:(1)典型的确定最优窗口宽度参数的方法是最小化积分均方误差(Mean Integrated Square Error,简称MISE),MISE是一个常用的度量估计p.d.f.与真实p.d.f.之间误差的函数标准,这会导致在确定最优窗口宽度参数时引入一个和真实p.d.f.有关的未知项,经典的KDE方法采用启发式的策略来估计这一未知项,从而导致用未知去估计未知现象的发生,这会使得估计的p.d.f.不稳定。受熵这个概念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最小熵的核密度估计器(Minimum Entropy-based Kernel Density Estimator,简称ME-KDE),不同于经典的KDE以MISE作为目标函数,ME-KDE以给定数据集的代入熵作为目标函数,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确定最优窗口宽度参数时,不会再引入未知项,从而使估计的p.d.f.的稳定性增强。此外,为了计算最优窗口宽度参数,此处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不动点迭代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ME-KDE模型相比于经典的KDE方法,不仅提升了p.d.f.估计的精确度,同时也增强了p.d.f.估计的稳定性。(2)在处理流式数据或者大规模数据的p.d.f.估计问题时,经典的KDE方法因为需要针对所有数据进行训练而存在训练时间太长和计算资源浪费等不足。受增量学习这个概念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增量学习的核密度估计器(Incremental Kernel Density Estimator,简称I-KDE),经典的KDE方法在面对新到达的数据时,总是将新数据和原有数据结合在一起,然后对所有数据进行重新训练,而本文提出的I-KDE模型则是采用流数据计算的方式,先对新到达的数据进行p.d.f.估计,随后使用基于新数据的估计p.d.f.去更新基于原有数据的估计p.d.f.,随着新数据的不断到达,这个更新过程也是动态的。为了保证I-KDE模型的收敛性,本文在此处设计了一个基于无偏交叉验证的多变量不动点迭代算法,这个算法可以确定最优窗口宽度参数。之后,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证明了I-KDE模型的收敛性,不动点迭代算法的收敛性以及I-KDE模型的估计性能。

牛纪德[10](2020)在《不确定设计边界下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筑节能措施的推进,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逐步提升,内扰负荷占比增加使得建筑空调负荷的不确定性突显。同时,随着能源供给侧及需求侧的改革,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能源供给中承担重要角色,建筑将从“降耗时代”跨入“赋能时代”。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固有间歇性及不确定性将增加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确定性设计方法由于未考虑设计边界的多重不确定性,在经济性及可靠性设计方面存在不足。此外,随着建筑从能源消费者角色到能源产销者角色的转变,未来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电力与热力的协同,设计与运行的耦合将成为新的设计常态,建筑能源系统复杂性也将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设计困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开展了建筑能源系统设计复杂性问题分析,进而继续考虑负荷、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对不确定设计边界下的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应对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的复杂性难题,本文基于数学规划理论,发展了三类具备不同设计复杂度的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模型。采用设计与运行一体化的精确优化算法对模型全局最优搜索。通过与案例原设计方案对比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模型在实现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中的有效性及优越性。(2)在完备不确定性边界场景集合生成方法方面,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与信息熵理论结合的完备不确定性场景集合生成方法。首先建立了用于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边界条件生成的蒙特卡洛仿真架构,以相对熵作为蒙特卡洛仿真收敛性判定指标,以蒙特卡洛仿真收敛判定随机场景集合的不确定信息完备性。基于完备不确定性边界场景集合,探究了设计边界不确定性对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目标及设计方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会给建筑能源系统优化目标值及配置方案带来显着影响。基于单一确定场景的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存在供能不足的风险。因此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阶段应该考虑设计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以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及供能可靠性。(3)面对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及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考虑荷侧一维不确定性的随机规划方法。为了在随机规划模型中考虑包含完备不确定性信息的负荷场景集合,同时保证模型的可解性及高效可解性,本文构建了一种用于随机负荷场景集合的时频域数据降维方法—Bin法。Bin法的优势在于时域到频数域降维过程中可以保证不确定性信息的无损,即降维是有效的,同时降维后的数据维度与随机场景集合数量无关,即降维是高效的;进一步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引起的建筑能源系统源侧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及其时序互相关性的随机规划方法。在Bin法基础上继续发展了Bi-Bin法用于实现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场景降维。与Bin法相比,Bi-Bin法可以考虑源/荷之间的时序互相关性,保证了时频域数据降维过程的有效性。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随机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及求解高效性。并通过与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案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完备信息的随机规划方法在实现建筑能源系统设计方案经济性及可靠性方面的优势。(4)储能能够提升能源系统柔性,而储能策略的随机性也增加了能源系统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面对源/荷/储多维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储多维不确定性条件的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方法。构建了典型年及典型日双重场景缩减技术,保证了随机规划模型可解性,同时兼顾了设计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由于随机规划模型考虑了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因此随机规划方法可以实现不确定性设计条件下建筑能源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继续探讨了储能在应对源/荷不确定性时的效能,案例结果表明储能柔性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负荷预测偏差。因此面对未来负荷以及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有必要考虑储能系统的规划,提升建筑能源系统的供能柔性,增加系统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

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表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表示(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非高斯概率模型的图像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极大似然方法
        1.2.2 贝叶斯估计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第二章 相关知识
    2.1 概率论相关理论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
        2.3.1 均匀分布
        2.3.2 指数分布
        2.3.3 高斯分布
    2.4 非高斯分布
    2.5 边缘概率
    2.6 条件概率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概率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3.1 概率混合模型的介绍
    3.2 概率混合模型的参数估计
        3.2.1 极大似然估计法
        3.2.2 贝叶斯估计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变分推断
    4.1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定义
    4.2 变分推断方法的基本理论框架
    4.3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变分后验分布求解
    4.4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变分推断方法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随机变分推断方法
    5.1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贝叶斯框架
    5.2 随机变分后验分布求解
    5.3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随机变分推断方法框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的应用研究
    6.1 合成数据集验证算法准确性
    6.2 真实数据集下的图像分类方法
        6.2.1 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6.2.2 图像分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中数学新旧教材概率部分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综述
        2.1.1 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2.1.2 概率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
        2.1.3 数学教材难度研究
        2.1.4 研究综述小结
    2.2 理论基础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框架
    3.4 研究工具
4 新旧高中数学教材概率内容比较研究
    4.1 课程标准的比较
        4.1.1 课程理念的比较
        4.1.2 课程目标的比较
        4.1.3 概率课程内容的比较
    4.2 概率教材结构的比较
        4.2.1 章节编排及分布比较
        4.2.2 章节结构特点的比较
    4.3 概率知识体系的比较
        4.3.1 知识结构比较
        4.3.2 部分知识点比较
        4.3.3 内容广度比较
        4.3.4 内容深度比较
    4.4 辅助概率知识建构方式的比较
        4.4.1 数学探究比较
        4.4.2 信息技术比较
        4.4.3 数学例题比较
    4.5 概率习题的比较
        4.5.1 习题数量比较
        4.5.2 习题的呈现方式比较
        4.5.3 习题综合难度比较
    4.6 概率教材难度的比较
        4.6.1 概率教材难度比较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4.6.2 概率教材难度比较结果及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教学建议
    5.3 教学案例研究与设计
        5.3.1 案例选取说明
        5.3.2 案例研究依据和过程
        5.3.3 案例设计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论文不足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概率教学研究与教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的因由
        1.1.1 概率论的教育价值
        1.1.2 高中数学教学的内涵
        1.1.3 一堂同构异构概率课的启示
        1.1.4 一道高考题的思考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框架和研究的创新之处
        1.4.1 论文的框架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中概率内容的教学现状和教学研究综述
    2.1 高中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2.1.1 课堂一线教师在高中概率内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2 线上访谈中教师反映出来的问题
    2.2 国内关于高中概率内容的研究
        2.2.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2.2.2 高中概率内容课程标准研究
        2.2.3 高中概率内容的教材比较研究
        2.2.4 对高中教师概率内容的教研分析
        2.2.5 学生在概率内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2.6 高中与大学概率内容教学衔接的启示
    2.3 外国关于概率内容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影响学生概率学习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2.3.2 学生概率学习困难及其理解偏差的研究
        2.3.3 解决学生概率学习困难的方法的研究
    2.4 关于概率内容研究的文献述评
        2.4.1 文献的共性
        2.4.2 关于概率内容研究的思考
    2.5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理论简述
        2.5.1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的内涵
        2.5.2 问题驱动数学教学理论的意义
        2.5.3 问题驱动与探究式学习
第三章 概率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教学启示
    3.1 概率论的历史发展
        3.1.1 概率论的起源
        3.1.2 概率论的产生
        3.1.3 概率论的发展
        3.1.4 公理化下的概率论
    3.2 从概率论历史发展看概率概念的发展
    3.3 概率论历史的教学启示
第四章 我国高中概率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4.1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中数学概率内容要求的变迁
        4.1.1 新世纪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概率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4.2 高中概率单元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
        4.2.1 教材编写建议
    4.3 教材内容分析
        4.3.1 两版教材编写的共性分析
    4.4 两版教材的不同点分析
        4.4.1 知识体系与内容结构
        4.4.2 章节引入方式
        4.4.3 概念表述及具体内容上的差异分析
    4.5 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5.1 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4.5.2 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知识点的建议
第五章 高中概率教学重构与教学案例设计
    5.1 高中概率教学重构
    5.2 高中概率教学案例设计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概率教学重构
        6.1.2 深读教材、挖掘数学本质,形成高中概率教学案例设计
        6.1.3 为中学数学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6.2 研究的启示
        6.2.1 促进教师数学素养的提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6.2.2 转变学生被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
        6.2.3 重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有效的思想交流
    6.3 研究展望
        6.3.1 教学案例的进一步开发与实践
        6.3.2 教学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遥感时空信息熵及在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可持续性研究
        1.2.2 熵在生态系统动态演变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1.2.3 熵在生态系统格局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1.2.4 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熵的概念及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2.1 概述
    2.2 熵的概念
        2.2.1 热力学熵
        2.2.2 信息熵
        2.2.3 熵的辨析
    2.3 遥感数据在生态可持续性中的应用
        2.3.1 遥感数据的特点
        2.3.2 遥感数据中的噪声
    2.4 熵视角下的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2.5 小结
第3章 遥感时间信息熵方法
    3.1 概述
    3.2 模型选择难题
    3.3 生态系统年际间动态变化
    3.4 时间信息熵方法
        3.4.1 熵的度量方法
        3.4.2 遥感时间信息熵
    3.5 时间信息熵和生态弹性
    3.6 小结
第4章 遥感空间信息熵方法
    4.1 概述
    4.2 空间信息熵方法
        4.2.1 维度不匹配问题
        4.2.2 空间邻近度
        4.2.3 空间信息熵
    4.3 实验设计和算法比较
        4.3.1 模拟数据
        4.3.2 实际数据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
        4.4.2 实际数据结果与分析
    4.5 空间信息熵和生态复杂度
    4.6 小结
第5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介绍
    5.1 概述
    5.2 延河流域概况
        5.2.1 地理位置
        5.2.2 气候和水文特点
        5.2.3 植被分布
        5.2.4 社会经济背景
        5.2.5 生态建设政策
        5.2.6 生态可持续性问题
    5.3 研究数据介绍
        5.3.1 土地利用数据
        5.3.2 NDVI数据
        5.3.3 气象数据
    5.4 小结
第6章 熵视角下的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6.1 概述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研究区生态格局的组成特征分析
        6.3.2 研究区生态格局的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6.3.3 研究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3.4 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变化特征分析
    6.4 讨论
    6.5 建议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A 时间信息熵方法的推导和证明过程
附录B 关于H_(SC)和IJI的说明

(7)中澳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A版与澳大利亚VCE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教材比较研究
        一、国际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教材比较研究类型
        四、概率与统计教材分析
    第二节 研究工具的综述
        一、教材知识结构研究工具
        二、课程难度模型研究工具
        三、教材研究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节 澳大利亚VCE课程
        一、课程体系
        二、课程组合
        三、评价方式
        四、考试方式
        五、澳大利亚VCE课程的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工具
        一、基于ISM的概念图制作流程
        二、基于郭玉峰改进的课程难度模型
        三、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
第四章 中澳教材概率与统计的知识结构与编排顺序比较
    第一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整体结构比较
    第二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编排顺序比较
        一、概率部分的比较
        二、统计部分的比较
    第三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知识选取的比较
        一、概率部分的比较
        二、统计部分的比较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澳教材概率与统计的内容难度比较
    第一节 课程广度G的量化
    第二节 课程深度S的量化
    第三节 习题难度水平X的量化
        一、习题难度操作性定义
        二、概率与统计内容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第四节 概率与统计课程难度量化结果
第六章 中澳教材概率与统计的信息技术运用比较
    第一节 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的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
        一、中澳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的分析思路
        二、中澳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的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
        三、中澳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等级划分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工具类型
        二、呈现方式和内容环节
        三、应用形式
        四、水平等级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的结论
        一、内容的结构、选取与编排方面
        二、课程内容综合难度方面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
    第二节 “概率与统计”内容的建议与启示
        一、内容的结构、选取与编排方面的建议
        二、课程内容难度方面的建议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的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库存优化与定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物流量预测
        2.1.1 物流量预测
        2.1.2 深度学习预测算法
    2.2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库存优化
        2.2.1 库存系统构成
        2.2.2 库存优化决策
    2.3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定价策略
        2.3.1 产品动态定价
        2.3.2 弹性定价策略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运行特征及模式
    3.1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运行流程
        3.1.1 网络结构
        3.1.2 网络运行环节
        3.1.3 业务运行过程
    3.2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运行特征
        3.2.1 供需关系跨渠道性
        3.2.2 节点信息共建共享
    3.3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模式
        3.3.1 推-拉式模式
        3.3.2 多核心辐射模式
    3.4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优化要素分解
        3.4.1 网络物流量预测
        3.4.2 库存成本控制
        3.4.3 节点动态定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物流量预测
    4.1 问题描述与假设
    4.2 深度学习模型选择与构建
        4.2.1 模型选择
        4.2.2 特征提取
        4.2.3 主成分分析
        4.2.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物流量预测
        4.3.1 预测步骤
        4.3.2 模型输出
    4.4 数值算例
        4.4.1 算例描述
        4.4.2 预测结果分析
        4.4.3 性能度量与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节点库存优化
    5.1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节点库存优化目标
    5.2 随机型库存决策
        5.2.1 随机变量
        5.2.2 库存决策模型
    5.3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节点库存优化模型构建
        5.3.1 问题假设与符号说明
        5.3.2 构建的优化模型
        5.3.3 求解步骤
    5.4 数值算例
        5.4.1 算例描述
        5.4.2 库存优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考虑库存因素的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定价策略
    6.1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定价特点
        6.1.1 多种销售模式并存
        6.1.2 渠道冲突显着
    6.2 考虑库存因素的全渠道供应链网络节点动态定价模型
        6.2.1 问题描述与假设
        6.2.2 模型参数
    6.3 弹性定价策略分析
        6.3.1 模型构建
        6.3.2 模型分析
    6.4 数值算例
        6.4.1 算例描述
        6.4.2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核密度估计器的改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核密度估计器概述
    2.1 核密度估计器
        2.1.1 核密度估计器的模型
        2.1.2 核密度估计器的影响因素和度量标准
    2.2 最优窗口宽度参数的确定方法
        2.2.1 拇指准则RoT
        2.2.2 无偏交叉验证UCV
        2.2.3 有偏交叉验证BCV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最小熵核密度估计器
    3.1 熵的计算
    3.2 ME-KDE模型
    3.3 实验验证
        3.3.1 算法3.1的收敛性
        3.3.2 ME-KDE模型的估计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增量核密度估计器
    4.1 I-KDE模型
    4.2 理论证明
    4.3 实验验证
        4.3.1 算法4.1的收敛性
        4.3.2 I-KDE的收敛性
        4.3.3 I-KDE的估计性能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内容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不确定设计边界下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供给侧能源结构转型及面临挑战
        1.1.2 建筑能源需求转变及面临挑战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1.4 本文研究对象的共性特征阐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荷侧一维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现状
        1.2.2 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及时序相关性问题研究现状
        1.2.3 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储能系统规划问题研究现状
        1.2.4 不确定性规划模型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复杂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建立及分析
    2.1 概述
    2.2 不同复杂度的建筑能源系统
        2.2.1 考虑荷侧一维不确定性的建筑能源系统
        2.2.2 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建筑能源系统
        2.2.3 源/荷/储多维不确定的建筑能源系统
    2.3 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法
        2.3.1 建筑能源系统确定型优化设计模型的紧凑形式
        2.3.2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2.4 确定性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2.4.1 案例1 结果分析
        2.4.2 案例2 结果分析
        2.4.3 案例3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确定性场景生成方法与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
    3.1 概述
    3.2 不确定性场景生成方法
        3.2.1 不确定性信息的概率模型
        3.2.2 蒙特卡洛仿真方法
        3.2.3 基于JS散度的相似度度量及收敛性判据
    3.3 概率密度分布模型的讨论
        3.3.1 输入参数描述
        3.3.2 相似度度量
    3.4 不确定性分析
        3.4.1 蒙特卡洛仿真收敛性判断
        3.4.2 设计边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3.4.3 设计方案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3.4.4 供能可靠性分析结果
    3.5 敏感性分析
        3.5.1 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3.5.2 敏感性分析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荷侧一维不确定性的随机规划方法
    4.1 概述
    4.2 建筑供冷系统随机规划方法
        4.2.1 负荷一维不确定性下优化设计问题的简化数学描述
        4.2.2 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
        4.2.3 存在难点及问题
    4.3 基于Bin法的时序不确定性场景降维方法
    4.4 基于负荷完备信息的随机规划模型
        4.4.1 随机规划模型建立
        4.4.2 系统历年平均负荷不保证率约束
        4.4.3 随机规划模型有效性及求解高效性验证
    4.5 案例分析
        4.5.1 不确定性负荷场景集合
        4.5.2 随机规划模型的有效性及求解效率验证结果
        4.5.3 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4.5.4 不同保证率下的系统优化设计结果
        4.5.5 信息完备度对优化设计结果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及互相关性的随机规划方法
    5.1 概述
    5.2 基于Bi-Bin法的源/荷不确定性数据降维方法
        5.2.1 难点描述
        5.2.2 Bi-Bin方法
    5.3 考虑源/荷完备信息随机规划模型
        5.3.1 随机规划模型构建
        5.3.2 系统历年平均供能不保证率及不保证量约束
    5.4 模型有效性测试
        5.4.1 测试情景设计
        5.4.2 有效性测试结果
    5.5 案例边界条件分析
    5.6 案例结果及讨论
        5.6.1 优化配置结果对比分析
        5.6.2 可靠性及运行经济性测试
        5.6.3 供能可靠度对优化配置结果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考虑源/荷/储多维不确定性的随机规划方法
    6.1 概述
    6.2 时域内的随机规划模型
        6.2.1 目标函数
        6.2.2 约束条件
    6.3 概率化场景生成及缩减方法
        6.3.1 特征矩阵构造方法
        6.3.2 场景缩减方法
        6.3.3 典型年及典型日缩放因子
    6.4 场景缩减结果分析
        6.4.1 典型年场景缩减结果分析
        6.4.2 典型日场景缩减结果分析
        6.4.3 随机规划模型输入边界
    6.5 案例结果及分析
        6.5.1 随机规划方案与确定性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6.5.2 储能在应对不确定性时的柔性效应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建筑能源系统确定性优化设计模型
附录 B 场景缩减参数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表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奇异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J]. 王建平,孙成金,刘卫华. 高师理科学刊, 2021(11)
  • [2]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材设计与教学建议[J]. 程海奎,张伟.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1(16)
  • [3]基于非高斯概率模型的图像分类方法研究[D]. 曹会蕊.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4]高中数学新旧教材概率部分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A版为例[D]. 朱亚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概率教学研究与教学重构[D]. 罗荔龄. 广州大学, 2021
  • [6]遥感时空信息熵及在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中的应用[D]. 王超军. 清华大学, 2020
  • [7]中澳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A版与澳大利亚VCE课程为例[D]. 刘一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全渠道供应链网络库存优化与定价策略研究[D]. 孔繁辉.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9]核密度估计器的改进方法研究[D]. 蒋捷. 深圳大学, 2020(10)
  • [10]不确定设计边界下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研究[D]. 牛纪德. 天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表示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