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脑”带来工作新氛围

“换脑”带来工作新氛围

一、“换脑”带来工作新气象(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蒙[1](2021)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行动 ——基于江苏盱眙N小学的实地考察》文中指出

刘晓芳[2](2020)在《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文中认为本文以“科幻现实主义小说”为研究对象,探索这一概念在新时期早期的历史化过程,厘清科幻小说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多元化探索方向。在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将探寻“科幻现实主义小说”在此时出现的历史条件,以及郑文光等科幻作家尝试为中国科幻文学开辟一条新路的艰苦努力。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旨在还原科幻小说在经历文革后的复兴语境。我们从文学/文化作品、事件和活动三个角度入手,勾勒新时期早期“科学热”的三个侧面,重现科幻文学在此时与新时期文学之间的对话互动。首先,借《哥德巴赫猜想》分析新的时代氛围下,知识分子尤其是科学家是如何成为“英雄”的;其次,全国科学大会喊出了“向科学现代化进军”的口号,大量科普/科幻类出版物应声涌现;再次,《人民文学》等主流文学刊物也开始注意到科幻文学,并在评奖活动中谨慎地予以认可。第二章旨在从理论层面探讨“科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提出来的逻辑和前提。通过对“科学”、“幻想”和“现实”三大关键词的内涵及其关系的重新阐释,我们看到郑文光等一批科幻作家对于“何为科幻文学”以及“科幻文学何为”这类问题的自觉思考。在时代的应召下,他们主张科幻小说要向现实回归,要将科学幻想与反映现实、思考现实甚至批判现实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科幻现实主义”的道路。第三章是从反思“伤痕”、建构“新人”、外星文明、机器人世界四个题材角度,对“科幻现实主义”文本实践展开剖析。此时的科幻主力军们将目光从未来拉回到现实,以自己的独特理解,或直接或投射,将现实融入科学幻想当中,体现了他们对芸芸众生的悲悯情怀和对现实历史的人文关怀。第四章旨在以历史化的眼光去看待“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沉寂。科幻文学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历过短暂的高潮之后,“突然”沉寂了下来,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国家层面的干预、文学界和科学界的双重忽视、自身创作的困境等因素综合在一起,都使得这一文类陷入失声,直至九十年代才重焕生机。

闫征[3](2018)在《浅谈重大主题报道的“微”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五周年》系列微视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服务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津云新媒体以系列微视频的方式,通过百姓视角,用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展现天津在新时代奋斗中凝聚的非凡力量。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五周年》系列微视频报道为例,对运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机制开展媒体融合及其成果进行阐述,探索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之举。

闫征,刘雁军[4](2018)在《试论重大主题报道的“微”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五周年》系列微视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新要求,津云新媒体以系列微视频的方式,通过百姓视角,用接地气、富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展现天津在新时代奋斗中凝聚的非凡力量,同时用技术与体制的创新驱动全媒体融合,让主旋律引领移动传播。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五周年》系列微视频报道为例,对运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机制打造融合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也是对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的有益探索。

刘孝孔[5](2017)在《对表对标新时代 创新创造新动能》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红色国企的临矿集团将在新时代激发新动能、创出新作为,让新思想的"魂"、新征程的"根"更加灵光、更加坚固。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党委在学习贯彻和落实上主要抓了四件事情。一是原原本本学。下发通知,提出学通是基础,弄懂是

王贵胜[6](2017)在《以崭新的风貌进入新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新时代呼唤着新气象新作为。"如何以崭新的风貌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的最新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

杜艺[7](2016)在《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独特风格》文中研究表明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三大推理小说国,出现了许多享誉中外的推理小说家,如江户川乱步、松本清张、横沟正史、土屋隆夫、岛田庄司、宫部美雪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本国广受追捧,而且在我国也颇受欢迎。2008年以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白夜行》为伊始,我国兴起又一轮日本推理小说热潮。《白夜行》以女主人公唐泽雪穗和男主人公桐原亮司“在绝望中挣扎的爱与恨”为核心以及唐泽雪穗作为“恶女”的种种复杂而又狠毒的行为。这种“绝望中的爱情”以及“恶女”形象所特有的复杂性,成为推理小说迷们争相讨论的焦点,网络上还出现了以《白夜行》这部小说为主的贴吧,对作者留下的所谓“漏洞”进行有逻辑、有思考的推理。不仅如此,《白夜行》的销量在亚马逊、当当等在线书店上,长期处在高居不下的位置,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只有东野的书能打败东野的书”,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本论文以后现代社会文化理论作为基础,分析探讨东野圭吾推理小说创作特点。第一部分,简要概述日本推理小说发展背景,从日本推理小说的滥觞江户川乱步开始,到将日本推理小说推至巅峰时代的松本清张,再到后现代社会中东野圭吾的炙手可热,论析东野圭吾的成功体现对前辈作家的历史传承;第二部分,通过对东野圭吾小说的发展阶段的特征性分析,说明他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个人原因;第三部分,主要以后现代理论为出发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宏观角度,深入阐述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作品的独特风格:在后现代社会,追求唯一性的二元对立思考模式被打破,多元思维开始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东野圭吾以多元视角灵活转换,情节时空腾挪交错的叙事策略,以爱恨善恶纠结、人性扭曲的“恶女”人性的罪行探究和以对现实生活空前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的艺术探究,表现了后现代社会传统理性消解,个性自由而众声喧哗,情欲放纵,人性深度异化裂变的时代文化特征。本文新意之处有二。一方面,是首次以后现代社会文化理论作为阐释依据,跳出了以往许多论文单纯从社会层面分析的狭隘视角,从更宏观的时代文化视角,分析东野圭吾推理小说叙事策略的后现代特征,从而说明其作品在我国具有后现代文化心理的青少年读者群中大受欢迎的文化原因。同时,本文还对此前论述不多的东野圭吾的艺术特色进行重新整合与分析,力求达到全面深入的阐述。另一方面是采用新角度对《白夜行》中唐泽雪穗的人物形象分析。以往的论文大都将唐泽雪穗童年的坎坷遭遇当成她最后异变的原因。观点虽然经典,但过于拘泥于文本,思路没有开阔。本论文用后现代理论解释唐泽雪穗的种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在传统之上,稍显新意。东野圭吾作为新一代日本推理小说的领军人物,在中国当代推理界的意义自不必说,而且通过对东野圭吾作品的研究,也是给我国的推理小说界的蓬勃发展提供一个成功的借鉴。

张晓宇[8](2015)在《国际法律视野下的清末教案研究(1860-1912)》文中研究表明自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得以进入中国内地传教设堂,租房买地。随着教会在内地的扩张,教案层见迭出。传统学术界对于教案史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对教案事实的梳理和对教案发生原因的探究,其论述模式也实现了从“反侵略”向“文化冲突”模式乃至当前“多学科视野”的转型,同时学术界对于近代国际法传入中国历史过程及其在外交交涉中的历史应用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只是将法学以及国际法史与教案史研究相进行的并不多见。本文之立意在于,将教案视作一种司法、外交事件,考察中外各方在教案交涉之中的国际法观念及其应用,探析“文明”的近代西方法律话语下教案的交涉和审判过程,揭示“宗教信仰自由”从国际法、外国法成为本国法的历程。在近代国际法理论中,禁止对基督徒进行迫害,否则基督教国家即可予以干涉。此外,根据维托里亚原则,传教权是“文明国家”的三大标准之一,禁止传教、迫害传教士都将引发他国之干涉。同时,外国人生命财产不得侵犯,否则即视同对其国籍国权利的侵犯。而近代来华传教士身兼前述二重身份,并受到以近代国际法所代表的自然法理论和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所代表的实在法体系的双重保护。在教案之交涉中,西方国家也屡屡引用国际法理论和条约来论证其行为的合法性。在教案交涉中西方列强采用炮舰政策对中国进行威胁,同时又引用国际法理论,称中国为不文明国家,因此对待中国无需适用欧洲严格之国际法规则。庚子事变中,西方国家积极引用自然法理论和实在法规则对其出兵和惩凶之行为进行辩护,在地面战场胜利的同时也要争取舆论的制高点,相反清政府则堕入“势不如人理亦亏”的双输境地。在“文明”对“野蛮”的国际法二元话语下,炮舰政策被传教士视为上帝打开中国大门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庚子之前,传教事业和政治特权之间的张力并未在大多数传教士身上凸显。在教案交涉的刺激下,清政府资助丁韪良完成了对《万国公法》的翻译,标志着西方近代国际法正式传入中国。不过由于文本和路径之限制,在教案交涉早期,清廷直接适用国际法进行抗辩的事例并不多见。随着国际法观念的宣传,进入1890年代后,清政府在教案交涉中屡次引用国际法,并在一些交涉中取得了成功。传统教案史的研究更为关注以中国人为被告的教案审判,致使以传教士为被告的教案审判几乎成为教案史研究的盲点。而乌石山教案和湖州教案的交涉、审判,证明了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政府而言,在领事裁判权体系下,教案交涉仍然存在成功解决的可能。乌石山教案中,丁日昌将“毁堂”案与“争地”分开处理,先将前者迅速审结以杜绝外交勒索之机会,随后将后案诉至英国在华最高领事法庭,为此积极搜集证据,寻找证人,聘请律师,最终获得事实上的胜诉,成功达到将传教士逐出福州城的目的。在湖州教案的交涉中,湖州士绅尝试了在当时所有可能的合法途径来解决教案,最终在美国驻华法院中与南监理会达成庭内和解,也成功的收回了湖绅最为看重的府学公地。乌石山教案和湖州教案的成功证明了教案“去宗教”化而回归其法律面向,方为教案解决之有效的途径。教案的交涉和审判对晚清司法体制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将宝坻县司法档案中的教案审判与中央交涉档案中的教案审判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教案审判的层级化特征,即审判结果的恰当性与审判层级呈反比,这是教案审判被外交化后的恶果。庚子之后,为调和民教关系,清政府着力思考的即是如何限制传教士干预词讼,规范民教争讼案件的审理,实现教案审理的“去外交化”,对此朝野内外提出了诸多建议,地方督抚也与传教士达成了诸多协议以规范教会、教士、教民之行为,新教传教士在这方面付出了较多之努力,地方士绅也在地方自治之风潮下设立民教调解机构,承担起民教调和的重任。要想解决教案审判和中外审判不平衡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废除领事裁判权,为此中国启动了司法改革。1910年北京真武庙产之争是新式法律体制下,以东正教会为幕后原告进行的庙产争讼案,在该案中,大理院等司法机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顶住了俄国公使和外务部之压力,发出了自己独立的声音,最终迫使东正教会重新履行合法租买手续。该案之审判也凸显了教案审判“去外交化”的重要性。庚子之后,西方之宗教自由观念传入中国并为新式知识分子和中国基督徒所接受。在修订后的刑律中,清政府详细规定了对宗教场所和礼拜活动的保护,不过在《奏定咨议局章程》等中强调政教分离,限制华人传教士的参政权,1908年宣布的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中也未能确立宗教自由原则。此外,新式学制和入仕中的祭拜礼仪,也引发了中国基督徒之不安。为了消弭教案,重构稳定的民教关系,新式知识分子也倡导实现宗教自由。相对而言,教外知识分子更为推崇欧式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宗教自由模式,强调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和国家对宗教有一定管制;而中国基督徒则更愿意选择美式共和制度下的宗教自由模式,强调禁设国教,以免除孔教对其的威胁。随着晚清立宪运动之展开,中国基督徒也发起了一系列运动,以实现传教自由和信仰平权,其核心目的即为宗教自由入宪。1906年清政府派遣大臣出洋考察时,旅美华人基督徒即上书要求宗教自由写入宪法,1909年开始,俞国桢积极组织了由华人基督徒为主体的圣经呈递运动,详细阐释了中国基督教自立化“挽回教权”的目标。受晚清国会请愿运动之影响,1911年,俞国桢、诚静怡等中国基督徒发起了宗教自由请愿运动,影响重大,遍及中国十六个省和26万中国新教徒。尽管支持者众多,反对声浪也非常强劲,有从神学立场之反对,亦有方法策略上之质疑。同时,革命与改良“赛跑”的景象同样存在于教会界。在时局之影响下,教会内部对于清廷之态度也分为立宪派和革命派,最终以俞国桢为代表的“立宪派”完成了从追求立宪到革命的转变,而基督徒长久以来对革命的支持,也最终成就了美式宗教自由的入宪。从近代传教条约所确立的“宗教宽容”到1912年宗教自由的入宪,宗教自由在中国经历了从国际法、外国法到本国法的艰难历程。宗教自由的入宪,也在宗教与外交之间有效地竖起了一道隔离墙,意义重大。

杨克敏[9](2014)在《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文中指出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一门学科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学术史的追溯。相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界对自身学术史的梳理工作明显是缓慢而滞后的。从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外国文学学术史论着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并没有进入有些学者的学术视野。有的将其从外国文学学术史中一笔抹杀,有的将其作为附件并入该时期的翻译活动中。对于外国文学这门学科来说,这样的学术史显然是不完整的,还有待于完善。基于此,本文将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新青年》、《小说月报》、《现代》、《西洋文学》、《民族文学》、《时与潮文艺》为经线,以中国现代社会的话语嬗变为纬线,在经纬交织中呈现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风貌,及其在中国百年外国文学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主要以梁启超、林纾、王国维为例,梳理外国文学研究在晚清的原初状态,以此作为引入本论题的铺垫。在晚清科学救国的国家话语下,梁启超在《清议报》上以日本政治小说为依托,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标志着外国文学作为话语对象在中国学界的首次登场,这预示着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功利色彩。王国维在《教育世界》上撰写的外国作家传记,既代表了中国百年外国文学学术史中的传记研究模式,也体现了独立于国家话语之外的个人美学话语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与其有着精神血脉上的延续,尤以民初孙毓修《欧美小说丛谈》最为明显。第二章分析一九一○年代中后期,在启蒙思想话语下,《新青年》对于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从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胡适的《易卜生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等文章可以看出,《新青年》将外国文学作为批评话语,在外国文学中寻求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的突破点。由此,进化文学史观、写实主义、欧洲中心主义成为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调。其中,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观念,使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从晚清时期的“国家”话语向“人”的话语转变。由此,俄国文学与弱小民族文学研究,因为“人”的话语获得生机。所以,本章认为,《新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是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策源地。第三章主要以《小说月报》为例,梳理一九二○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在文学革命话语下,《小说月报》直承《新青年》的衣钵,成为继《新青年》之后该时段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小说月报》将俄国文学与弱小民族文学作为文学“为人生”的主要支撑,进一步落实了“人”的话语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由此,形成了以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为中心、以俄国与弱小民族为代表的被压迫民族文学为主导的外国文学研究模式。此种研究模式代表着一九二○年代中国主流学界的外国文学观,成为建国后外国文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毛泽东称为之“鲁迅方向”。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式”的认识也在这里埋下了伏笔。第四章主要以《文学》、《现代》等刊物为例,梳理在多元话语并置下,一九三○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中国文学界的话语由“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环境与西方人道主义传统发生断裂,战后新兴文学与尖端文学构建了此时外国文学研究的秩序。其中,《拓荒者》、《萌芽》等左翼刊物将苏联、日本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与此相对,李健吾之于福楼拜、叶公超之于艾略特等经典作家研究的出现,则显示了一九三○年代革命阶级视角之外,学理层面上外国文学研究的实绩。《现代》这份具有左翼与自由主义双重视角的“非同人”刊物,以“现代”意识绘制了世界文学的图景。此外,《文学》关于“文学遗产”的争论,使莎士比亚成为研究热点。第五章主要以《西洋文学》、《民族文学》等刊物为例,梳理在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的不同话语背景下,一九四○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周立波在解放区鲁迅艺术学院的外国文学讲稿,预示了出《讲话》精神的要领;《西洋文学》在沦陷区的刊发,成为战争年代处于孤岛上人们重要的精神慰藉;国统区的《战国策》、《民族文学》力主战时文化重建,以叔本华、尼采学说为主要话语,倾力易卜生、歌德等的研究,则凸显了国统区另类的外国文学研究;《时与潮文艺》展示了学院派研究的特征,是此时段外国文学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而集中的一个刊物。第六章主要从总体上分析民国学人对外国文学研究探讨。在民国文学期刊刊载的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学者不但对外国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高屋建瓴地对外国文学研究本体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九二○年代,茅盾与郭沫若关于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争论,使外国文学研究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代,“怎样研究西洋文学”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总的看来,此时的外国文学研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普及外国文学常识的启蒙阶段,而且已经进入了学术研究的层面。

张金贤[10](2012)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干部能力建设研究 ——以嵊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干部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对于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三农”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技推广等一系列的政策最终都是要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才能落到实处。然而,村干部“亦官亦民”的双重身份,使得其既不能纳入国家干部体制建设内,也不能脱离国家而单独存在,这一群体的建设总体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对于村干部建设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探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村干部角色的变迁,并在此基础上对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理清了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嵊州市当前背景下村干部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目前嵊州市村干部建设中主要面临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对目前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形成了新的挑战、行政村调整后如何实现各行政村内各项事务的优化以及基层政治如何在统一和民主之间寻求到平衡等几个方面的挑战。在对嵊州市村干部建设的考察中,我们从村干部的选拨、培训、考核、监督管理以及激励等五个方面对村干部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发现目前村干部建设中主要存在着干部能力不够、年轻干部培养难度不断加大、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新村合并后村工作开展不顺利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对加强村干部建设提出了加强认识、完善村干部民主选举的渠道、健全教育培训机制以及深化对干部的考核等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最后认为对于村干部的建设问题,应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力图在效率和人力资本之间达到平衡。

二、“换脑”带来工作新气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换脑”带来工作新气象(论文提纲范文)

(2)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新时期早期的“科学热”
    第一节 《哥德巴赫猜想》与“科学家英雄”
    第二节 全国科学大会与“科学热”
    第三节 《人民文学》对科幻小说的接纳
第二章 作为理论概念的“科幻现实主义”
    第一节 “科学”的重构
    第二节 “幻想”的复苏
    第三节 “现实”的归返
第三章 作为文学实践的“科幻现实主义”
    第一节 抚摸“伤痕”,反思历史
    第二节 批判“旧人”,建构“新人”
    第三节 作为西方镜像的外星文明
    第四节 机器人世界的伦理思考
第四章 “科幻现实主义”的沉寂
    第一节 科幻文学成了“灰姑娘”
    第二节 “现实”的“霸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浅谈重大主题报道的“微”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五周年》系列微视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人民为中心, 开创重大主题的“微”视角
二、以网感为特色, 创新重大主题的“微”表达
    1. 纪录片——娓娓道来, 传递真情
    2. 动画片——趣味十足, 软性表达
    3. 情景剧——网言网语, 贴近生活
三、以“微”视频为切入, 释放“津云”的聚合效益
    1. 创建新平台, 用新技术引领内容传播
    2. 激活新理念, 实现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

(4)试论重大主题报道的“微”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五周年》系列微视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人民为中心,开创重大主题的“微”视角
二、以网感为特色,创新重大主题的“微”表达
    (一)纪录片——娓娓道来,传递真情
    (二)动画片——趣味十足,软性表达
    (三)情景剧——网言网语,贴近生活
三、以“微”视频为切口,释放“津云”的聚合效益
    (一)创建新平台,用新技术引领内容传播
    (二)激活新理念,实现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

(5)对表对标新时代 创新创造新动能(论文提纲范文)

紧抓升级“窗口期”新时代蓄新动能
“砸锅卖铁”去沉疴壮士断腕谋新生
突出“四个贡献率”建成创新型临矿

(6)以崭新的风貌进入新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思想
进入新时代要有新理念
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本领
进入新时代要有新精神
进入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7)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独特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背景
二、东野圭吾推理小说发展分期及阶段性特征
    (一) 前期(1985-1990):以本格推理为主,社会分析为辅进行创作
    (二) 中期(1990-2006):对本格推理的颠覆与重构
    (三) 后期(2006年——至今):对感情的书写
三、东野圭吾推理小说艺术探析
    (一) 东野圭吾的到来——国内推理小说新气象
    (二) 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1. 开拓人性挖掘的深层面,题材空前多样
        2. 后现代色彩的叙事技巧
        3. 剖析“恶女”之恶
        4. 简洁又具哲理内涵的语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际法律视野下的清末教案研究(1860-191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 选题意义
        (二) 理论范式的转换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教案史研究
        (二) 与教案有关的法学部分研究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史料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国际法理论与传教特权
    第一节 基督教与早期国际法
        一、基督教与早期国际法之关系
        二、早期国际法理论中的宗教干涉
    第二节 近代国际法之中的宗教干涉与外国人权利
        一、近代国际法之中的宗教干涉
        二、近代国际法中的外国人权利
        三、宗教干涉与不平等条约---中国人的观点
    本章小结:“文明”与“野蛮”---近代国际法的片面话语逻辑
第二章 教案交涉与国际法
    第一节 炮舰政策的国际法分析
        一、炮舰外交的运作模式
        二、从“炮舰政策”到“自护之权”
        三、炮舰政策的国际法评价
    第二节 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炮舰政策之态度
        一、传教士对待炮舰政策的态度---以戴德生为例
        二、炮舰与福音之间的张力
        三、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认知
        四、从“野蛮排外”到“文明排外”的转变
    第三节 庚子前后教案交涉中的国际法应用
        一、1891年长江教案与热河起事中的交涉
        二、巨野教案与国人国际法观念的进步
        三、庚子之后教案交涉中的国际法应用
        四、朝野对教案交涉和国际法律知识的宣传
    第四节 庚子事变后“惩凶”问题的国际法分析
        一、廷雍之死背后的法律逻辑
        二、被占领地区的司法审判
        三、未占领地区的“惩凶”交涉
        四、“恃势”与“恃理”--国际法话语有效性的再思考
    本章小结---教案交涉中国际法的应用
第三章 领事裁判权体系下的教案审判(上)—乌石山教案的法律审判
    第一节 乌石山地产争讼案的缘起与起诉
        一、乌石山教案之缘起
        二、起诉与答辩
        三、证人询问阶段
    第二节 最后陈述与判决结果
        一、被告律师哈南最后的辩护
        二、原告律师希尔的结案陈词---谁代表了自然正义?
        三、英国驻华最高法庭之判决
    第三节 “风水”与“自然正义”的对决---乌石山审判的法律分析
        一、乌石山教案审判的影响与讨论
        二、“民刑分理”与丁日昌在乌石山教案中的作用
        三、乌石山教案审判的法律意义
    本章小结---宗教与文化冲突案件的法律化
第四章 领事裁判权体系下的教案审判(下)---湖州海岛教案交涉的法律分析
    第一节 湖州教案之缘起与初期交涉
        一、湖州教案之缘起
        二、案件之初期交涉与上海谈判
        三、杭州审判与柔克义的裁定
    第二节 蓝华德合同与上海审判
        一、蓝华德合同的签订
        二、美国驻华法院的审判
        三、庭内和解协议的达成
    第三节 湖案诉讼的历史与法律分析
        一、关于湖案的既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湖州教案交涉的法律分析
        三、新派士绅的参与及“去官府化”特征
    本章小结---晚清教案的另类模式
第五章 教案审判对晚清司法制度之影响
    第一节 庚子事变后顺天府地方的民教诉讼---以宝坻司法档案为中心
        一、禁止教民追诉
        二、善后赔款的摊纳
        三、民教对峙中官员与传教士的协作
        四、对教民略有倾斜的司法审判
        五、教案审判的层级化特征
    第二节 民教调和机制的构建
        一、中央层面的努力
        二、朝臣之奏议
        三、成议与各方之努力
        四、先进的呼声
    第三节 新式法律制度下的教案审判---1910年北京真武庙产之争
        一、教案审判与晚清司法改革的关系
        二、真武庙产争讼案之缘起
        三、三审终审与强制执行
        四、法律机构对判决的坚持
        五、教案审判的法律化
    本章小结:晚清法律改革与教案交涉的“去外交化”
第六章 从外国法、国际法到国内法---近代宗教自由原则的确立
    第一节 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原则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庚子后关于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的讨论和立法
        一、尊孔与学制引发的讨论
        二、教务政策的反思与立宪的推动
        三、晚清修律与立宪中关于教案的立法
        四、请愿之前奏--圣经呈递运动
    第三节 宗教自由请愿运动的发起与辩论
        一、宗教自由请愿的发起与组织过程
        二、宗教自由请愿的宣传讨论与实施方法
        三、一则电文引发的大讨论
        四、传教自由权与本土法律资源的发掘
        五、政治角度的反对
        六、神学上的怀疑
        七、方法策略上的争议
        八、革命之达成
    本章小结:从条约到宪法---近代宗教自由原则的确立
结语
附录
    表一: 庚子年后宝坻县民教争讼案件表
    表二: 庚子年后顺天府关于义和团和教务的部分官方文书表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外国文学学”的提出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三、以文学期刊为切入点
第一章 晚清:外国文学研究的滥觞
    第一节 外国文学的引入与思想维度
    第二节 译作序跋对外国文学研究的贡献
    第三节 《教育世界》上的外国作家传记研究
第二章 《新青年》:启蒙思想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第一节 《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与进化论文学史观
        一、文学思潮研究范式的确立
        二、进化论文学史观的烙印
        三、进化论文学史观的思考
    第二节 《易卜生主义》与写实主义
        一、外国文学:思想大于艺术
        二、《易卜生主义》:只是一个写实主义
        三、只抓问题,不看戏剧
    第三节 《人的文学》与“人”的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一、“人性论”研究范式的凸显
        二、人道主义思想:被压迫民族文学研究的建构
        三、关于欧洲中心主义
第三章 《小说月报》:文学革命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第一节 《小说月报》的外国文学研究
        一、前期:外国文学的感知和想象
        二、后期:外国文学地图的绘制
    第二节 “为人生”: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确立
        一、以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研究为主导
        二、以俄国文学研究为中心
        三、弱小民族文学研究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式”认识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认同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
第四章 左联期刊与《现代》:多元话语并置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第一节 革命、阶级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一、左联期刊与外国文学研究
        二、关于“普罗文学”的研究
        三、《文学》:文学遗产问题的言说
    第二节 多重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一、关于“马雅科夫斯基之死”的讨论
        二、艾略特与福楼拜研究
        三、莎士比亚研究
    第三节 《现代》的外国文学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介与研究
        二、现代美国文学专号:现代意识构建世界文学图景
第五章 《西洋文学》、《民族文学》:多维视野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第一节 《讲话》精神指引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一、解放区的外国文学研究
        二、俄苏文学研究
        三、文学遗产问题的延续
    第二节 不同的现代旨趣:《西洋文学》、《战国策》与《民族文学》
        一、《西洋文学》的外国文学研究
        二、《近代西洋问题剧本》
        三、民族主义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四、陈铨的欧洲文学研究
    第三节 《时与潮文艺》:学院派研究的典范
        一、“女性”文学研究
        二、古典戏剧研究
        三、国别文学史研究
        四、作家研究
第六章 学人与话语: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讨论
        一、介绍: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存在方式之一
        二、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争论
        三、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的思辨
    第二节 “怎样研究西洋文学”的讨论
        一、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本体的探讨
        二、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三、关于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探讨
        四、关于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探讨
    第三节 曾虚白《欧洲各国文学的观念》
        一、以“文与质”为切入点
        二、“两希精神”在欧洲文学中的延续和发展
        三、东方佛教精神的注入
        四、关于文学流派的辨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干部能力建设研究 ——以嵊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
        1.3.1 村干部和村级政权的组织形式研究
        1.3.2 关于村干部激励机制的研究
        1.3.3 村干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3.4 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1.3.5 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2.1 村干部的界定
    2.2 村干部角色的变迁
        2.2.1 角色理论
        2.2.2 变迁中的中国村干部角色
    2.3 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定位以及作用
        2.3.1 村干部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3.2 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2.2.3 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嵊州市村干部的现状分析
    3.1 嵊州市村干部概况
    3.2 嵊州市村干部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3.2.1 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带来的新压力
        3.2.2 行政村调整后进一步加大了村级管理的难度
        3.2.3 基层民主政治中如何实现民主与统一
        3.2.4 村干部内部融合难度加大
    3.3 嵊州市村干部工作状态分析
        3.3.1 精神状态欠积极,冲劲不足
        3.3.2 工作投入不够,缺少责任心
    3.4 本章小结
4 嵊州市村干部建设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4.1 嵊州市村干部建设的主要实践
        4.1.1 村干部的干部选拔
        4.1.2 村干部的培训
        4.1.3 村干部的考核
        4.1.4 村干部的监督管理
        4.1.5 村干部的激励
    4.2 村干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2.1 村干部能力有待提高
        4.2.2 对干部的培养、管理有偏难的趋势
        4.2.3 村干部激励机制不完善
        4.2.4 新村运作尚不完整
5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5.1 提高对村干部队伍重要性的认识
    5.2 提高干部选拔的透明性
        5.2.1 科学制订任职资格条件
        5.2.2 拓宽选拔途径
        5.2.3 加强对民主选举的领导
    5.3 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5.4 完善激励机制
    5.5 改变单一的监督方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介
致谢

四、“换脑”带来工作新气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行动 ——基于江苏盱眙N小学的实地考察[D]. 李亚蒙.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未来照进现实 ——新时期早期“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78-1983)[D]. 刘晓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浅谈重大主题报道的“微”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五周年》系列微视频为例[J]. 闫征.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8(12)
  • [4]试论重大主题报道的“微”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五周年》系列微视频为例[J]. 闫征,刘雁军. 报林, 2018(03)
  • [5]对表对标新时代 创新创造新动能[J]. 刘孝孔. 山东国资, 2017(07)
  • [6]以崭新的风貌进入新时代[J]. 王贵胜. 新湘评论, 2017(23)
  • [7]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独特风格[D]. 杜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8]国际法律视野下的清末教案研究(1860-1912)[D]. 张晓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9]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D]. 杨克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10]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干部能力建设研究 ——以嵊州市为例[D]. 张金贤. 浙江农林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换脑”带来工作新氛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