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同航天材料专家

张立同航天材料专家

一、张立同 航空航天材料专家(论文文献综述)

万帆[1](2019)在《气相渗硅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工艺、结构及力学损伤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纤维增强碳和碳化硅双基体复合材料(C/C-SiC)已成为航空航天热结构系统以及先进制动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且极具发展潜力的先进多功能陶瓷基复合材料。本文针对现有气相渗硅(GSI)制备C/C-SiC复合材料研究的不足,主要开展了GSI制备C/C-SiC复合材料关键工艺参数设计及其对材料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并通过X射线断层扫描(XCT)以及数字体积关联技术(DVC)对GSI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损伤失效模式及机理的研究,探究了不同结构C/C-SiC复合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联系。本文研究丰富了GSI制备工艺的理论基础以及复合材料结构和力学损伤机理研究方法,为实现C/C-SiC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调控提供了参考,主要工作如下:1、探讨了GSI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三维针刺复合材料密度、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1700℃)和较长的反应时间(2h)都有利于GSI反应程度的提高;研究了GSI反应中C/C-SiC复合材料的结构、SiC相空间分布以及孔隙大小和分布等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变化的情况,揭示了三维针刺结构C/C-SiC复合材料的逐步致密化过程,总结得出了SiC的形成机理,丰富了C/C-Si C复合材料GSI制备的理论基础。三维针刺整体结构C/C中间体的GSI反应主要发生在网胎层区域,C-Si反应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Si蒸气接触C纤维后吸附并反应生成SiC,然后包裹住纤维表面形成薄层;2)SiC薄层生成后反应由C和Si在SiC层中的扩散控制,反应速率随SiC层厚度增加和反应空间的不断减少逐渐减缓直至停止,未反应完的Si残留在材料内。反应生成两种类型的SiC相:C纤维表面生成的较为均匀细致的SiC层;SiC层外与Si相接触的大小不一、呈不规则多面体的SiC晶粒。利用XCT技术与溶酸腐蚀法的结合,提取了材料SiC相的三维实体,结果表明在GSI反应2h的样品中SiC相已呈空间连续结构。2、开展了三维针刺结构C/C-SiC复合材料的弯曲、压缩和拉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弯曲强度和模量随着GSI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到2.0h GSI样品时分别为185.4 MPa和25.8GPa,纤维界面结合趋于适中,断口拔出纤维较长。针刺纤维束在弯曲加载中会成为裂纹穿过的脆弱环节。2.0h GSI样品的横向(平行针刺方向)和纵向(垂直针刺方向)压缩强度和模量分别为269±4.8MPa、21.1±0.7 GPa和272.9±3.7MPa、14.1±0.6GPa,在以针刺为样品厚度和宽度的两个方向上拉伸强度分别为115.7±7.8MPa和109.4±5.2MPa。拉伸破坏中无纬布层存在大量纤维束拔出,网胎层断面较为平整。利用XCT结合DVC技术分析了2.0h GSI样品在三个不同加载方向上的压缩损伤失效模式及机理,主要包括损伤类型和发展全过程以及样品三维形变场和最终失效模式等,结果表明基于损伤的DVC应变分析能准确反映样品内部损伤的方式、区域及程度,证明了针刺纤维束在纵向压缩下对损伤及裂纹发展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原位压缩试验发现样品在加载破坏中存在六种主要的近似裂纹的损伤类型,包括无纬布纤维束的界面剥离、内部损伤以及短切网胎层基体和针刺纤维束的损伤。3、开展了三维五向结构C/C-SiC复合材料的气相制备、力学性能以及损伤失效机理研究,设置了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P)作为对比,研究了工艺类型对材料组成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四点弯曲原位测试从内部初始损伤以及损伤发展的角度直观和清楚地解释了两种材料的损伤模式及机理:GSI样品纤维束界面结合强度较高,裂纹近似径直穿过纤维束和基体扩展,且由于存在纤维硅蚀及较多束内初始裂纹等缺陷导致材料强度较低(140±7MPa),而PIP样品主裂纹趋向于沿基体和纤维束的界面扩展,扩展路径长、耗能大,材料虽然密度较低但最终强度较高(344±36MPa)。DVC分析量化了原位弯曲加载中GSI和PIP复合材料内部损伤发展对模量降低的影响程度,两种材料的模量都由初始荷载时的大于100GPa减小到最终荷载时的小于40GPa。原位压缩测试中纵向压缩样品(纤维束方向)在最大量程压缩应力下(209 MPa)形成了由基体裂纹和束内及束间裂纹组成的连通性裂纹网络结构,样品一侧出现了连接上下的贯穿裂纹,而横向样品在127 MPa压缩应力后呈现灾难性脆性断裂,产生了斜对角贯穿裂纹。GSI样品束内初始裂纹在弯曲加载中随着荷载的增加而扩展延伸,但与新生垂直于纤维束的裂纹连接较少,而在纵向压缩加载中则会随荷载增加扩展出束外,形成界面和束间裂纹。4、研究了C/C中间体结构类型对经GSI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的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疏松、均匀且连续性好的孔隙结构有利于GSI反应充分进行,如短切碳纤维毡的孔隙结构,使得反应面积大,生成SiC最多,并呈现空间均匀多孔网络状,而具有较大纤维束的C/C结构C-Si反应主要在纤维束表面发生,生成SiC也基本分布在纤维束的表面,呈薄壳状。本文研究表明,经GSI工艺能有效制备较为致密且性能较好的C/C-SiC复合材料,但需对C/C中间体结构以及工艺参数等进行优化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XCT和DVC分析结合能够有效用于材料损伤失效机理研究,获取三维形变、识别力学损伤,甚至判断力学加载中样品尺寸的平整度。

王晶[2](2018)在《LA-CVI法制备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文中研究指明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法具有对纤维造成的损伤小、基体纯度高、工艺设备简单等优点,是连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arbide Composites,C/SiC)产业化的少数几种主要制造技术之一。随着新型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保持构件承受机械载荷和气动载荷条件下的力学性能,CVI法制备构件时面临构件厚度增加(>4mm)与封闭式结构两大挑战,这对CVI制备过程的渗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厚壁、复杂C/SiC复合材料构件的快速致密化与性能调控,是CVI技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丞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以提高C/SiC复合材料的渗透率与强韧化性能为目标,提出了采用飞秒激光辅助CVI(Laser Assisted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LA-CVI)法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新思路。通过系统研究飞秒激光对预制体传质通道制备的影响规律,以及传质通道对复合材料沉积速率、密度均匀性、性能等的调控机制,并结合传质模型和相应模拟计算进行验证,以期提高复合材料的渗透率与致密度,调控复合材料强韧性。在此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第二相增韧封填预制体传质通道,拓展其功能性。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研究了飞秒激光加工传质通道时,其扫描方式、加工功率、扫描速度及螺旋线扫描间距对其影响规律,并结合激光作用机理研究,获取了飞秒激光制备传质通道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单环线扫描加工方式仅能获得环形沟壑,而螺旋线扫描加工方式可以制备出高质量微孔;当激光加工功率小于4W时,只能制备出盲孔。当激光加工功率高于6W时,能够制备出的传质通道质量较高,但当功率过高的时候,会导致传质通道边缘区域严重氧化;激光加工扫描速度小于600mm/s时,其等效光斑耦合数目增多,且光斑重叠率较大,可获得质量较好的直通孔,扫描速度大于600mm/s时,等效光斑耦合数目会相应减小,加工孔锥度较大;激光加工扫描间距小于6μm时,其光斑耦合率较大,加工区域内受到激光脉冲能量的多次重复作用,可获得高质量通孔,当扫描间距增至15μm时,加工区域内所获取能量会低于材料去除阈值,仅能形成盲孔,而孔入口处直径则基本无改变。(2)研究了预制体传质通道对C/SiC复合材料微结构的调控规律,并应用传质演变耦合模型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LA-CVI法致密化效果明显,C/SiC复合材料均具有致密带、致密化涂层与SiC颗粒三大典型固有形貌,且致密化涂层的宽度均为100μm左右,并未随传质通道的直径发生任何变化;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随着传质通道间距的减小,呈现上升的趋势,致密化相对范围越大;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范围随着传质通道纵向排数的增多而增大,致密均匀化效果显着;初始密度为1.5g/cm3的预制体,介入传质通道制备,其复合材料致密化效果的明显高于初始密度为1.8g/cm3的预制体。(3)研究了LA-CVI-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断裂失效行为,结合裂纹扩展失效模式与断面结构,分析了传质通道结构对C/SiC复合材料均匀性与力学性能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传质通道直径越小,其强化作用越明显,当传质通道直径大于0.9mm时,强化作用小于应力集中影响,导致弯曲性能下降;传质通道的间距越大,力学性能调控效果越小;当传质通道纵向排布为3排时,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与抗弯强度最佳,纵向排布为5排时,因最小净截面的平均应力水平的增加,率先达到材料发生失效损伤水平;初始密度为1.5g/cm3的预制体,介入传质通道制备,单位时间内SiC的有效渗透率高,沉积率较高低,有效承载能力提高;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LA-CVI-C/SiC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较CVI-C/SiC复合材料而言,弯曲强度提高了16.17%;压缩强度提高了13.8%;剪切强度提高了50%,拉伸强度基本不变。(4)研究了在LA-CVI-C/SiC复合材料传质通道中封填SiCw/CNTs的复合材料工艺规律与性能调控。采用真空浸渍法结合CVI法制备的LA-CVI-C/SiC+SiCw+SiC复合材料,因为引入了高强度、高热导的SiCw作为第二相,使得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较封填之前提升了13.6%,实现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调控,整体热导率较CVI-C/SiC复合材料热导率提升了4倍;采用真空浸渍法结合CVI法制备的LA-CVI-C/SiC+CNTs+SiC复合材料,高强度、高导电的CNTs弥散于增强纤维与基体之间,实现了LA-CVI-C/CNTs/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较封填之前提升了13.2%,导电性能提升了将近260倍,整体有效热导率遵循复合原理,整体热导率较CVI-C/SiC复合材料热导率提升了25倍。

科苑[3](2013)在《张立同——惟有事业最风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3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洋溢着热烈而庄严的气氛,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令人瞩目的是我国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终于诞生了,共有两项成果获此殊荣,其中一项是由我国西北地区高校惟一的女院士、位于古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教授率领的科技创新团队在"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的成果获得,为张立同院士颁奖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

张玲玲[4](2010)在《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科研团队作为高等学校进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创新能力的强与弱,创新水平的高与低,直接决定了一所高校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中的地位,进而影响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但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缺陷,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领域的突出问题,如不加以变革,将有可能导致高校,乃至国家整体科研创新竞争力落后的危机。因此,本文深入探讨和剖析了团队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对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阐明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分析了高校科研团队及其创新能力、团队创新能力管理的内涵,阐述了团队理论、团队动力学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第三章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国内外五所着名高校科研团队的成功经验;第四章针对前一章的内容深入剖析了团队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和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第五章对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六章针对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是结论,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概述,提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文的研究包括两个重点:一是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团队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包括群体创造力是构成团队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基于知识共享的互动机制是团队创新能力的关键、团队成员的探索热情是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同时,归纳出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团队的性质与任务、团队的组织结构、团队的知识共享、团队的领导方式、团队的文化与氛围、团队中的信任,并以此作为提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的依据。二是基于对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的深入探讨,提出了提升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策略,主要涉及到五点:一要优化团队领导方式,二要重视对创新团队的组织管理,三要营造创新的团队文化氛围,四要搭建团队知识共享平台,五要完善团队绩效评估体系。

西同[5](2009)在《张立同:新材料领域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者》文中提出张立同是我国着名航空航天材料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九届人大代表和中共十七大代表。1938年出生在四川重庆,在逃避日本飞机狂轰滥炸中长大,幼小的她知道中国没有飞机抵抗,"航空报国"成为她终生的追求。她敢为人先,始始终站在国际前沿、根据国家需求开展教学与科研。从

铭心[6](2007)在《张立同 铸造“摔不碎的陶瓷”》文中研究指明重大的科技难题,从来都是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谁就是英雄。要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使自己的发展不被他人控制,唯有自力更生。

吴志菲[7](2006)在《复合型巾帼院士张立同》文中研究指明走上主席台,67岁的张立同院士接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奖,总理问,“你是哪儿的?”张立同告诉总理,“我是西工大的。”显然总理此前对这位女科学家及她的科研成果已有耳闻,他说,“哦,研究陶瓷的。”三句不离本行,在领奖的间隙里,张立同匆匆向总理介绍自己的陶瓷:“我们的陶瓷是摔不碎的。”总理亲切地向张立同表示祝贺。

李彩香,黄迪民,刘银中[8](2006)在《张立同: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文中研究表明巾帼院士张立同是我国着名航空航天材料专家。1938年4月出生于重庆,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9年—1991年在美国NASA空间结构材料商业发展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大型空间站用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三十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四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16项,已授权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硕士和博士生78名。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6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005年被授予陕西省最高技术成就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0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彩香[9](2006)在《惟有事业最风光——记着名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女院士张立同》文中指出2005年3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洋溢着热烈而庄严的气氛,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令人瞩目的是我国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终于诞生了,共有两项

吕贤如[10](2006)在《张立同:在愉快和热爱中工作》文中研究说明我很幸运,在张立同——这位我国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开拓者谢绝了一家又一家知名媒体的采访之后,竟有幸两次坐在她面前畅谈。也许,这要感谢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大会搭建了平台。 优雅的风韵、谦和的态度、发自心底的微笑、充满爱意的眼神……张立同给我的印象完全出乎

二、张立同 航空航天材料专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立同 航空航天材料专家(论文提纲范文)

(1)气相渗硅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工艺、结构及力学损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C/C-SiC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C/C-SiC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1.2.2 C/C-SiC复合材料在摩擦制动领域中的应用
    1.3 C/C-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1.3.1 化学气相渗透法(CVI)
        1.3.2 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
        1.3.3 渗硅法(SI)
    1.4 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化与调控研究现状
        1.4.1 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化研究
        1.4.2 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调控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在碳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1.5.1 XCT在碳陶复合材料三维微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5.2 原位加载XCT技术在碳陶复合材料力学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过程与研究方法
    2.1 论文总体研究思路和方案
    2.2 主要试验原料、设备及过程
        2.2.1 试验原料
        2.2.2 设备与过程
    2.3 材料测试与表征
        2.3.1 材料密度与组成分析
        2.3.2 材料结构分析
        2.3.3 材料常规力学性能测试
        2.3.4 X射线断层扫描及原位力学加载分析
第三章 气相渗硅工艺设计以及反应中SiC形成机理研究
    3.1 气相渗硅温度的设计及其对材料组成结构的影响
        3.1.1 气相渗硅温度设计
        3.1.2 反应温度对材料密度组成的影响
    3.2 气相渗硅时间设计及其对材料密度组成的影响
        3.2.1 气相渗硅时间设计
        3.2.2 反应时间对材料密度组成的影响
    3.3 三维针刺结构C/C-SiC复合材料结构与SiC形成机理研究
        3.3.1 反应时间及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影响
        3.3.2 复合材料X射线断层扫描三维结构分析
        3.3.3 三维针刺结构复合材料气相渗硅中的SiC形成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针刺结构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
    4.1 气相渗硅制备三维针刺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
        4.1.1 弯曲性能及损伤失效机理
        4.1.2 压缩性能及损伤失效机理
        4.1.3 拉伸性能及损伤失效模式
    4.2 气相+液相渗硅制备三维针刺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
        4.2.1 液相致密后复合材料的组成及结构
        4.2.2 液相致密后材料的弯曲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维五向编织结构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
    5.1 三维五向结构C/C-SiC复合材料的气相制备、组成及结构
        5.1.1 复合材料的制备
        5.1.2 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组成分析
        5.1.3 复合材料结构的SEM和 XCT分析
    5.2 三维五向结构C/C-SiC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及损伤失效机理
        5.2.1 材料弯曲性能的三点弯曲测试分析
        5.2.2 原位弯曲加载工况设置
        5.2.3 材料弯曲损伤失效模式及机理
    5.3 三维五向结构C/C-SiC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及损伤失效机理
        5.3.1 原位压缩加载工况设置
        5.3.2 材料压缩损伤失效模式及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C中间体结构类型对C/C-SiC复合材料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
    6.1 C/C中间体组成及结构
    6.2 C/C中间体结构对C/C-SiC复合材料密度、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6.2.1 复合材料密度及组成
        6.2.2 复合材料各相组成结构
        6.2.3 复合材料孔隙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LA-CVI法制备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SiC复合材料组成单元
        1.2.1 增强相
        1.2.2 界面相
        1.2.3 基体
        1.2.4 涂层
    1.3 C/SiC复合材料常规制备方法
        1.3.1 热压烧结法
        1.3.2 先驱体浸渗裂解法
        1.3.3 反应熔体浸渗法
        1.3.4 化学气相渗透法
    1.4 C/SiC复合材料强韧化研究
        1.4.1 CVI工艺改进
        1.4.2 CVI工艺模拟验证
        1.4.3 第二相强韧化与功能化
    1.5 C/SiC复合材料微孔的飞秒激光制备机理
        1.5.1 飞秒激光辐照C/SiC复合材料物理机制
        1.5.2 飞秒激光制备C/SiC复合材料微孔模型
        1.5.3 飞秒激光制备C/SiC复合材料微孔工艺
    1.6 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目标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目标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的方法
    2.1 材料来源
        2.1.1 C纤维和预制体
        2.1.2 制备热解碳界面所用的气源
        2.1.3 制备SiC基体所用的气源
        2.1.4 SiCW浆料
        2.1.5 CNTs溶液
    2.2 复合材料的制备
        2.2.1 热解碳(PyC)界面层的制备工艺
        2.2.2 SiC基体的制备工艺
        2.2.3 气体传质通道制备
        2.2.4 LA-CVI法制备C/SiC复合材料
        2.2.5 SiCW定向封填LA-CVI-C/SiC复合材料
        2.2.6 CNTs定向封填LA-CVI-C/SiC复合材料
    2.3 复合材料结构及表征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3.2 物相组成
    2.4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2.4.1 密度和气孔率测试
        2.4.2 力学性能测试
        2.4.3 电导率测试
        2.4.4 热扩散与热导率
第3章 LA-CVI-C/SiC复合材料的传质通道制备工艺优化
    3.1 引言
    3.2 激光加工扫描方式的影响
        3.2.1 单环线扫描加工方式
        3.2.2 螺旋线扫描加工方式
    3.3 激光加工参数的影响
        3.3.1 飞秒激光加工功率
        3.3.2 飞秒激光扫描速度
        3.3.3 飞秒激光扫描间距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A-CVI-C/SiC复合材料的传质通道微结构设计与过程模拟验证
    4.1 引言
    4.2 建立传质演变耦合模型
        4.2.1 建立气体扩散的模型
        4.2.2 传质模型
        4.2.3 孔隙率演变方程
    4.3 传质通道设计对C/SiC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影响与耦合验证
        4.3.1 传质通道直径的影响与耦合验证
        4.3.2 传质通道间距的影响与耦合验证
        4.3.3 传质通道排布的影响与耦合验证
        4.3.4 传质通道介入时机的影响与耦合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LA-CVI-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失效机制
    5.1 引言
    5.2 传质通道设计对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5.2.1 弯曲性能及失效机制
        5.2.2 拉伸性能及失效机制
        5.2.3 压缩性能及失效机制
        5.2.4 剪切性能及失效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LA-CVI-C/SiC复合材料的定向封填与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SiCw定向封填LA-CVI-C/SiC复合材料
        6.2.1 微观结构
        6.2.2 力学性能
        6.2.3 热导性能
    6.3 CNTs定向封填LA-CVI-C/SiC复合材料
        6.3.1 微观结构
        6.3.2 力学性能
        6.3.3 介电性能
        6.3.4 热导性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致谢

(3)张立同——惟有事业最风光(论文提纲范文)

执着铸辉煌
勇敢闯禁区
悉心育英才

(4)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团队与高校科研团队
        2.1.2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
        2.1.3 团队创新能力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团队理论
        2.2.1 团队动力学理论
        2.2.3 创新管理理论
3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的案例及其经验
    3.1 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
        3.1.1 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3.1.2 卡文迪什实验室创新的成功经验
    3.2 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
        3.2.1 林肯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3.2.2 林肯实验室创新的成功经验
    3.3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3.3.1 媒体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3.3.2 媒体实验室创新的成功经验
    3.4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3.4.1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3.4.2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创新的成功经验
    3.5 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团队
        3.5.1 张立同团队的基本情况
        3.5.2 张立同团队创新的成功经验
4 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分析
    4.1 团队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
        4.1.1 群体创造力是构成团队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4.1.2 基于知识共享的互动机制是团队创新能力的关键
        4.1.3 团队成员的探索热情是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
    4.2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团队的性质与任务
        4.2.2 团队的组织结构
        4.2.3 团队的知识共享
        4.2.4 团队的领导方式
        4.2.5 团队的文化与氛围
        4.2.6 团队中的信任
5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5.1 团队原始创新能力不强
    5.2 团队科研创新目标不明确
    5.3 信息与创新成果交流不畅
    5.4 团队领导方式尚需改进
    5.5 团队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5.6 缺乏团队创新文化氛围
    5.7 知识共享平台建设不利
    5.8 团队绩效评估需要改进
6 提升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策略
    6.1 优化团队的领导方式
        6.1.1 制定科学的团队领导选拔制度
        6.1.2 适当协调团队内外部的事务和关系
        6.1.3 定期对团队领导方式进行评价
    6.2 重视对创新团队的组织管理
        6.2.1 合理设置团队的组织结构
        6.2.2 合理调配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
        6.2.3 明确团队成员的组织责任
    6.3 营造创新的团队文化氛围
        6.3.1 强化团队创新理念
        6.3.2 营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团队环境
        6.3.3 建立公平竞争与开放合作的协调机制
    6.4 搭建团队知识共享平台
        6.4.1 建设和完善团队信任机制
        6.4.2 建立团队内外部的知识共享渠道
        6.4.3 制定激励知识共享的团队措施
    6.5 完善团队绩效评估体系
        6.5.1 确定团队绩效评估体系的原则
        6.5.2 细化团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6.5.3 注重整体与成员评价的相互协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张立同:新材料领域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者(论文提纲范文)

为我国近终形“无余量”熔模铸造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四项
为发展我国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做出重大贡献, 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领导团队探索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化获得成功, 使我国从此具有批量生产构件的能力

(8)张立同: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执着为祖国
勇攀新高峰
悉心育人才

四、张立同 航空航天材料专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气相渗硅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工艺、结构及力学损伤机理研究[D]. 万帆.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2]LA-CVI法制备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D]. 王晶.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3]张立同——惟有事业最风光[J]. 科苑. 今日科苑, 2013(17)
  • [4]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 张玲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10(10)
  • [5]张立同:新材料领域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索者[J]. 西同. 国防科技工业, 2009(01)
  • [6]张立同 铸造“摔不碎的陶瓷”[J]. 铭心. 创新科技, 2007(02)
  • [7]复合型巾帼院士张立同[J]. 吴志菲. 华人时刊, 2006(12)
  • [8]张立同:没有创新就没有超越[J]. 李彩香,黄迪民,刘银中. 中国人才, 2006(17)
  • [9]惟有事业最风光——记着名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女院士张立同[J]. 李彩香. 国防科技工业, 2006(06)
  • [10]张立同:在愉快和热爱中工作[N]. 吕贤如. 光明日报, 2006

标签:;  ;  

张立同航天材料专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