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罗佛教的神秘故事

略论新罗佛教的神秘故事

一、新罗佛教神异故事小议(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萍[1](2021)在《敦煌石窟回鹘佛教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穆禹含[2](2021)在《《三国遗事》文学研究》文中认为《三国遗事》是高丽王朝时代的一部不朽名着,在韩国普遍被认为是集历史书、民俗志、国文学资料集、汉文资料集、佛教史书为一身的史初汉文典籍。《三国遗事》收录的上古神话、民间故事、新罗乡歌等,从语言、原始资料、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三国遗事》有助于深入探讨朝鲜半岛的文学与文化,以及中朝文学文化交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韩国学术界十分重视《三国遗事》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丰硕,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国遗事》就再无研究的必要与空间。尤其是,目前国内没有全面、系统地研究《三国遗事》的论文或书籍,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关联的成果也是寥寥无几。由此,本文选择《三国遗事》文学研究为题,对《三国遗事》作一立足文本分析的研究。从历史唯物观点出发,以客观公正和辩证的态度,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文学、民俗学、社会历史批评等相关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全文共分六章,除第一章绪论外,第二至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介绍作者一然生涯、《三国遗事》的编撰基础、背景以及内容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国遗事》的特点及文学性。《三国遗事》的特点为,一是唯一的通史性着作,将上古神话记入历史;二是以记录佛教故事的形式记录佛教历史,具有佛教经典特点;三是以纪事为旨,具有野史特点。由此,其文学性体现在:注重保留原生文学风貌,将上古神话传说、上古诗歌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是朝鲜古代本土文学研究的资料库;记录大量的佛教相关故事是研究朝鲜佛教文学的重要典籍;保存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是打开朝鲜民间文学宝藏的钥匙。第三章以《三国遗事》中的神话为中心,探讨其性质、分类及特点,旨在挖掘《三国遗事》神话文本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朝鲜最早的神话为动物图腾信仰衍生出的动物图腾神话,《三国遗事》神话中的“熊、虎、鸟”等动物形象,就是动物图腾神话的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神话逐渐文明化、合理化,具有了社会神话特点。神话产生时期,原始信仰占据主导思想,体现出本土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的内涵。《三国遗事》中共有九篇神话,分为民族起源神话、建国始祖神话、其他国王神话、姓氏神话四类,所记录的神话着重描写了帝王诞生时的神异现象,借以说明朝鲜王与中国帝王一样神异非凡,反映了作者一然自身强烈的民族意识。《三国遗事》保存了朝鲜神话的原貌,研究这些神话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可以对朝鲜文学追根溯源,找寻朝鲜民族文化之根。第四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探讨其性质、分类与意义,以及对朝鲜后世小说文学产生的影响。《三国遗事》中共有大小民间故事93个,共分为7种类型,包括英雄与国王故事、志怪故事、信仰故事、宝物故事、孝善故事、梦幻故事、民俗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是《三国遗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这些民间故事中,寄托了一然的情怀,凸显了一然收录民间故事的目的与意义。通过这些民间故事,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不仅内容精彩、形象丰满,奇诡神异,精彩绝伦,且立意深远,文学造诣极高,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金庾信》故事主人公是朝鲜小说中民族英雄人物形象的原型;《桃花女、鼻荆郞》故事为后世人鬼相恋小说提供了题材;朝鲜三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沈清传》继承了《贫女养母》故事的母题;《调信》故事是朝鲜梦幻启悟小说的原型,是梦游录小说形成的基础。如果说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是对朝鲜文学的追根溯源,那么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就是梳理朝鲜文学的枝脉。第五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乡歌和赞诗。首先,探讨乡歌的产生背景、性质及分类,并结合背景故事解析了乡歌的本质;其次,探讨赞诗性质、艺术手法及思想意蕴,旨在研究《三国遗事》中诗歌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朝鲜乡歌产生于三国时期,一直发展到统一新罗时期,成为独一无二的民族诗歌艺术形式,仅保存下来的14首全部收录于《三国遗事》中。这些乡歌具有本土咒术歌、佛教歌曲、《诗经》中“颂”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把乡歌可分为三类,即咒术性质乡歌、佛歌性质乡歌、“颂”性质乡歌。这些乡歌有的风格淳朴,有的辞藻华美,有的表达民众情感,有的祈愿国泰民安,儒释道思想及本土信仰蕴藏其中,表达了民族感情和张扬了民族精神。《三国遗事》全文共有48首赞诗,这些赞诗有的补充说明叙述内容,有的表达自己的立场,有的发出赞美感叹。一然以丰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自己的立场与感悟,抒发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佛教理念与人生态度,同时这些赞诗以其丰富的艺术性,在朝鲜汉诗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歌是情感的表达,研究《三国遗事》中的诗歌,是感受民族情感与一然个人情感的过程,是探索朝鲜文学深层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第六章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旨在通过比较的方式,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首先,比较了《三国遗事》和《搜神记》,《搜神记》干宝着,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主角为鬼、妖怪、神仙,杂糅佛道,以记录神异诡怪之事为主。《三国遗事》也记录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神异故事。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比较《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中的精怪故事,探讨《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分析关联形成的原因。其次,以“梦”为切入点,运用平行研究方法,探讨《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中的“梦”。《三国遗事》中的“梦”主要有“胎梦”、“心想事成之梦”、“神助之梦”、“佛法之梦”,而《红楼梦》则通篇皆为一场“大梦”。通过比较发现,《三国遗事》是用“梦”来赞誉古朝鲜圣明帝王和历史英雄的伟大神奇,表露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而《红楼梦》则是通过写“人在梦中”来表露内心对世态残酷的痛苦感受,客观上揭示和批判了社会的腐朽与没落。《三国遗事》之“梦”体现了微观思维,把“梦”的小故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对“梦”的利用更注重在“史”方面的价值。而《红楼梦》之“梦”体现了宏观思维,“梦”是整个事件过程,对“梦”的利用更具有艺术性。两部作品用“梦”表述的形式与艺术,既表现为方法和手段也表现为内容与思想,都有着不朽的文学价值。《三国遗事》作为一部域外汉文典籍,在史学、宗教学、文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从文学层面上说,研究《三国遗事》对域外汉文学研究、朝鲜文学研究、中朝文学文化交流研究、东亚乃至亚洲文学研究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关《三国遗事》文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成果相对少,本文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民间故事与诗歌,同时进一步延伸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力求系统性和全面性,可谓是一种新的尝试。《三国遗事》因其保存了大量朝鲜民族本土文学作品和本身的文学成就,成为朝鲜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希望本文能对《三国遗事》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肖瑞基[3](2020)在《高句丽王权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句丽作为汉唐时期中国东北地区一个边疆民族政权,历二十八王,共705年。在绵长的国祚中,王位始终一脉相承,哪怕是高句丽后期泉氏专权,也并未出现篡位自立的现象。但与中原王朝的皇权所不同的是,中原王朝大多数皇权在创建初期就极为强势,然后随着王朝的衰落渐次衰败。而早期高句丽王权受贵族制约,权力较小,中期王权才开始加强,后期又逐渐衰败。始祖朱蒙至第六代太祖大王,这一时期为高句丽的部落联盟时期,早期的王权受其他部落势力的影响,它的职权以及行使范围仅限于桂娄部之内,高句丽联盟之事则需国王与贵族共同商议。美川王至长寿王,这一时期进入高句丽王国全盛时期,摆脱贵族权力的束缚后,中期王权通过对外战争迅速实现集权化,至长寿王时王权达到顶峰。长寿王迁都平壤使王权失去了桂娄部贵族的支持,加之后期对外战争接连失败,后期王权开始衰落。隋丽战争后,顺奴部泉氏崛起,至泉盖苏文时,高句丽王权彻底没落。本文通过对高句丽各时期王权变化,分析各个时期王权的形式以及成因,进而透视其对高句丽政治的影响。

袁耀辉[4](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指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邓新航[5](2019)在《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观音图像的演变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演变时期是唐宋,此间是观音图像体系系统化、规范化和多变化的重要阶段。唐宋正值巴蜀地区佛教艺术发展的繁荣期,在佛、菩萨、罗汉等诸多造像题材中,尤以观音造像表现得最为突出,与其他地区相比,其突出价值体现在:造像遗存数量巨大、造像题材种类繁多、造像谱系流变有序、造像组合丰富多变。唐宋巴蜀观音图像体系庞杂,可分为四个大类,且不同观音类别在题材种类、信仰形态、兴衰时间、区域分布、组合形式、造型样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现。其一,巴蜀圣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称名救难型”为主。此类观音造像在巴蜀遗存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其形象以一手持杨柳、一手持净瓶且头戴化佛冠的样式为主。除了最为常见的单尊观音外,还有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双观音和多观音,以及观音与地藏、阿弥陀佛、药师佛、文殊菩萨等不同尊像的多种组合,包括观音救难图像等。就单尊圣观音造像而言,其造型风格演变可大致分为六期七段,且不同时期在区域分布、造型样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双观音与多观音主要在唐代流行,是民众希冀观音救助速度加快、救助范围扩大的直接体现。观音与其他尊像的组合集中流行于盛唐至五代,尤以观音与地藏组合最受欢迎。这些组合在正统经典中找不到相应来源,不仅体现出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性、功利性、现实性,同时也体现出观音信仰与其他信仰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包容性。观音救难图像仅在晚唐、五代时有少量发现,可见其在蜀地并不流行。其二,巴蜀密教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为“密仪持咒型”。巴蜀是除敦煌以外的唐宋密教观音造像的重要流布区域,目前发现了千手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等多种题材。巴蜀密教观音造像的渊源在两京地区,故其出现时间要普遍晚于中原。从构图内容看,除千手观音造像外,巴蜀其他密教观音造像并没有发展出敦煌那样的经变或曼荼罗形式,这与蜀地民众的信仰选择和信仰目的有关。从造型样式看,巴蜀密教观音造像在相对严格遵循造像仪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石窟艺匠自己的理解与创造。从时间发展看,蜀地密教观音造像初兴于武周、盛唐,繁荣于中唐至五代,宋代也有延续,但在时间上有缺环。具体来看,不同观音题材在蜀地的时空分布有别:千手观音造像流传最广,盛唐在川北出现,中唐集中在川西,晚唐集中在川南和川中,五代则集中在川东,宋代迅速衰落;如意轮观音造像大致于盛唐后期出现,在五大区域均有分布,但整体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中晚唐和南宋早期这两个时间段;十一面观音造像遗存较少,但出现了其化现圣僧的造像,为它处鲜见;不空羂索观音造像于晚唐出现,主要在川中资中和川东大足地区流行,且时代有先后,前者集中于晚唐至五代初,后者集中于五代至两宋;马头观音造像于南宋才开始出现,主要在明王系统中流行。其三,巴蜀本土观音图像类,其突出特征是民间性。本土观音是唐代以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一大观音类型,是古代艺匠和民间信徒的共同创造,最具本土特色。目前在巴蜀出现了白衣观音、水月观音、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群像窟中以各种手姿持物所命名的不同观音题材。唐代白衣观音造像在蜀地的最新发现,对探讨其形象起源有重要意义。白衣观音形象可能在盛唐前期或更早就已在两京地区产生,吴道子应当绘制了此类画像,并将其传播到蜀地。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演变可分三期:中唐在眉山、安岳等地零星出现,流行一手托钵、一手持柳于胸且站立的造型;唐末、五代大量出现,集中分布在川西眉山、川中内江和川东安岳、大足等地,立姿、坐姿均有,流行双手持莲的造型;宋代在川东局部繁荣,造型各异,并与其他观音形象发生融合。水月观音形象的首创者并不是中唐周昉,可能也与吴道子有关。大约在中唐后期,成都地区就有水月观音壁画的绘制,目前蜀地石窟中现存有多尊晚唐水月观音造像;蜀地水月观音造像构图突出表现的是主尊、背光和岩座,而竹子、流水等背景元素则较少塑造;水月观音造像在蜀地分布较广,集中流行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这两个时段,且不同时期造型姿态还有丰富变化。观音群像窟独具时代性和地域性,时间上集中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地域上局限在大足,是当时活跃于川东一带文氏家族石窟艺匠的创造。此类洞窟中一般对称塑造十尊手姿持物均不相同的等身观音像,营造意图大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现世利益,其文本依据虽与千手观音经轨有关,但它们大都脱离了密教属性。至于数珠手观音造像,由于其具有特殊的信仰功能,因此才能从观音群像窟中独立出来。其四,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其信仰形态以“净土往生型”为主。观音在此类造像中是以胁侍菩萨的身份存在,最为常见的就是表现西方净土信仰的相关造像。此外,在释迦三尊像或药师三尊像中,观音也可作为其胁侍。此类观音造像也属于观音图像体系的一部分,在蜀地各个时期都比较流行,但由于其形象特征不很突出,加之蜀地造像残损严重,因此目前要准确辨识出此类观音造像还相当困难。总之,唐宋时期的巴蜀观音图像是观音艺术中国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陈媚[6](2019)在《佛教美术中的蝙蝠翅人形图像源流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包括壁画、雕塑等在内的中国古代佛教美术作品中,广泛存在着蝙蝠翅人形或近似蝙蝠翅人形的图像,但在相关研究中,对其身份的判断与解读存在着不少片面及谬误之处。晚唐敦煌绢画《行道天王图》中,最早出现了蝙蝠翅人形图像,而经过文献考证与图像对比,我们发现现存的五代绘画、高昌、柏孜克里克以及其他地区流行的《行道天王图》中却并未出现蝙蝠翅人形,可见蝙蝠翅人形的复杂性。本研究试图以“蝙蝠翅人形”为主线,归纳出不同时期图像的发展变化和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蝙蝠翅人形图像各个特征、元素的源流,发现其图像基本元素借用了畏兽形象。通过对比研究蝙蝠翅人形的主要元素和中亚、西亚有翼兽及欧洲撒旦造型的异同,可以探明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样式蝙蝠翅人形的源流关系。通过对佛教鬼子母相关题材中的蝙蝠翅人形图像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判定佛教美术中这一图像的真实身份应为夜叉。蝙蝠翅人形夜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民族文化、宗教、民俗、审美趣味的影响,并与蝙蝠翅人形雷公相互影响,后来又继续流行于元明清的水陆画中,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日本后又被误读,并与天狗的形象相融合,产生了图像上的变异。

高然[7](2019)在《新罗女王与唐罗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唐代是中国古代东亚藩属体制建立和东亚儒学文化圈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大致在同一时期,新罗也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巩固的藩属关系。统一新罗时代几与唐相始终,可以说对唐关系是新罗对外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在唐朝存续的300年中,新罗出现了善德(632—647)、真德(647—654)、真圣(887—897)三位女王,其中前两位女王在位时期正好处于新罗统一半岛的奠基阶段,对于新罗与唐朝关系以及

高然[8](2019)在《新罗女王与唐罗关系》文中认为唐代是中国古代东亚藩属体制建立和东亚儒学文化圈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大致在同一时期,新罗也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了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巩固的藩属关系。统一新罗时代几与唐相始终,可以说对唐关系是新罗对外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在唐朝存续的300年中,新罗出现了善德(632—647)、真德(647—654)、真圣(887—897)三位女王,其中前两

李思洋[9](2018)在《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明寺位于唐长安城延康坊西南隅,建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历时近两年建成;是唐代皇家敕建、国家供养的“国之大寺”。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于1985~1993年的三次考古发掘中揭露,是研究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十分难得的重要资料。本文在梳理和考察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尤其佛寺建筑发展概况、时代面貌及相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初唐为主要时代背景,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进行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并拟于此过程中深化对于初唐建筑的认识,明晰其面貌,厘清其于唐代建筑发展、演变以至时代范围更广的建筑史发展历程中的阶段、地位等。同时,在前辈学者以佛光寺为代表的成熟木构建筑体系和形制完成唐代建筑复原探讨的基础上,试以本文复原成果,为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的复原研究及初唐之建筑形象、面貌提供另一种符合具体时代背景与建筑发展特征的、具有合理性的可能形式。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等进行说明,对初唐时期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和西明寺遗址研究的相对空白加以阐述。在简要说明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隋唐及以前佛寺建筑、隋唐木构建筑研究的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概述和评析。第二章,对所有可见的西明寺相关资料进行爬梳,试图在梳理、分析及勘误的基础上为复原研究提供可能范围内最可凭借的基础支持。本章厘清了西明寺建设的时代,寺域范围、尺度,以及寺院的历史沿革、寺僧活动等;掌握了西明寺院落遗址的概貌;了解了前人成果对本研究的支持和局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复原探讨将以发掘资料为最重要基础,以初唐建筑的时代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章,主要对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工作中所凭借的初唐建筑时代特点进行探究,从院落布局、建筑类型与形式、木构方式、尺度规律、铺作层发展情况、柱额层与梁架层特征等有代表性的方面,对唐代建筑发展史中的初唐建筑进行定位;以此为基础,从院落组群、单体建筑、尺度规律三个方面对所得复原依据进行整合和说明。第四章,从整体方面对西明寺院落遗址进行复原探讨,以遗迹现象本身所直接、间接反映的地面建筑信息为基础,依据前文所得研究基础与复原依据,具体对遗址所反映的营造尺、模数制,及各殿宇、回廊的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探究。研究得到基本契合遗址尺度现象、且较符合建筑时代发展特点的营造尺;对初唐时期建筑模数制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并结合发掘报告、遗址照片等,在对相关遗迹现象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三座殿宇、四向回廊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完整院落的基本平面复原。第五章,在整体复原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所见遗迹信息的深入挖掘,基本完成殿宇、回廊及院落整体的具体复原探讨,涉及大木作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柱网配置的平面结构形式、建筑形式,及柱额、铺作、屋盖梁架等的具体结构、形制、尺度等;并绘制完成复原图。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进行总结,对相关探索、创新等进行说明;并对研究不足及未来的方向、展望等加以简要阐述。

杨胜男[10](2018)在《先秦两汉感生神话传说研究》文中指出感生神话是指感生母亲通过接触或者感应某种动物、植物及非生命物体而受孕的神话,我国夏商周三代始祖中的禹、契、后稷的出生神话都是感生神话,此外还有褒姒、刘邦的等人的感生传说。少数民族的感生神话传说也很丰富,有壮族的米洛甲神话、哈尼族的塔婆然神话、珞巴族的卡让辛神话等等。本文的目标是从纵向剖析的角度把握感生神话传说发展的脉络,对感生神话传说的内容进行分层处理,进而对其发生演变过程进行尝试性的推演。论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专门化的,全局性的研究视角下,对感生神话传说的发展阶段进行分层研究。感生神话的起源和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情节、内容、思想要素的动态变化反映了社会结构与文化心理的变迁。要正确把握感生神话的发展特点,就必须厘清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它所受到的来自信仰崇拜、天人观念乃至性别意识、社会权利结构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此,才能避免套用理论,笼而统之为感生神话传说定性的错误研究倾向。本文将感生神话传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感生神话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图腾信仰与氏族族源神话相结合的产物,它歌颂的是始祖女神的生殖能力,感生母亲直接感应图腾物,使得图腾胚胎进入体内而受孕,这个过程表现出先民强烈的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愿望。图腾感生神话也受到了卵崇拜思想的影响,于是又出现了感生母亲吞吃卵的受感情节,通过带有图腾标记的卵状感生物和具有生殖意味的吞吃行为来完成受孕过程。感生神话在起源阶段都着力突出女性的生殖作用和崇高的信仰地位,忽略男性和父亲的形象意义。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感生神话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父亲的形象开始加入到感生神话中,侵占原本属于母亲的生育权力。父亲形象的确立要么是以成为感生母亲配偶的方式,要么就改变原本占有生育功劳的女性性别,从而确立起父亲的主导地位。同时,感生神话的思想功能发生变化,它表现的信仰从起初的图腾与生殖崇拜逐步转向祖先崇拜,逐渐成为了“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的政治统治工具。秦汉以后,严格意义上的感生神话已经不再产生,感生传说以谶纬、史料的方式继续产生新的发展。汉代纬书以五德始终说为依据,对感生神话进行改造,使之符合五行相生的顺序以安排汉朝火德的政治形象,感生帝说从此具备了“政治神话”的特殊地位,根本作用是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从此,各代的政权变革纷纷借助感生说来确立政权的合法性,这就造成了史传作品中感生说大量出现的现象。除了对感生神话传说三个阶段规律的把握,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充分运用“二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同时注意利用西方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和少数民族神话传说材料。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本与现象分析,在吸取古今中外前人感生神话传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尤其注重根据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原则,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同时广泛采用少数民族传说、史诗、民间故事等材料,以丰富论证。这些材料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纸上之材料”的不足,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在汉族感生神话传说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以其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为进一步揭示感生神话传说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提供了可靠的实证。另一方面,本文对于感生神话传说发展脉络的梳理,也有益于深入这类少数民族神话传说的研究。

二、新罗佛教神异故事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罗佛教神异故事小议(论文提纲范文)

(2)《三国遗事》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三国遗事》中神话相关研究
        1.2.2 《三国遗事》中民间故事相关研究
        1.2.3 《三国遗事》中诗歌相关研究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国遗事》编撰及文学性
    2.1 一然与《三国遗事》
    2.2 编撰基础及背景
        2.2.1 编撰基础
        2.2.2 编撰背景
    2.3 特点及文学性
第三章 《三国遗事》中的神话
    3.1 《三国遗事》神话性质
    3.2 《三国遗事》神话分类
        3.2.1 民族起源神话
        3.2.2 建国始祖神话
        3.2.3 其他国王神话
        3.2.4 姓氏神话
    3.3 《三国遗事》神话特点
        3.3.1 神话与历史的双重性
        3.3.2 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
        3.3.3 帝王诞生异象
第四章 《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
    4.1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性质
    4.2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分类
    4.3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思想内涵
        4.3.1 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
        4.3.2 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
        4.3.3 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
    4.4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的小说化
第五章 《三国遗事》中的诗歌
    5.1 《三国遗事》中的乡歌
        5.1.1 乡歌产生背景
        5.1.2 乡歌性质及分类
        5.1.3 乡歌解析
    5.2 《三国遗事》中的赞诗
        5.2.1 赞诗性质
        5.2.2 赞诗艺术特色
第六章 《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
    6.1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
        6.1.1 《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之精怪故事
        6.1.2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及成因
    6.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
        6.2.1 “梦”在《三国遗事》中的表现形式
        6.2.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之“梦”的比较
        6.2.3 “梦”的艺术价值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高句丽王权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创新之处
    四、研究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五、主要内容
第一章 高句丽联盟形成与早期王权形式(公元前一世纪至三世纪)
    一、朱蒙南下与桂娄部的形成
        (一)朱蒙南下与王权势力的构成
        (二)桂娄部的形成
    二、高句丽联盟的组成与王权的巩固
        (一)桂娄部与其他部族的联姻
        (二)桂娄部对其他部落的征伐
    三、以王权为主导的三权并存制
        (一)王权的壮大与贵族权力的冲突
        (二)国相制度的确立与三权并存制
    四、早期王权的形式与成因
        (一)早期王权的形式
        (二)早期王权的形成原因
第二章 高句丽王国的形成与中期王权的加强(四世纪至五世纪)
    一、贵族权力的弱化与王权的加强
        (一)美川王对国相制度的废除
        (二)小兽林王改革与王权的强化
        (三)故国壤王的继续改革与王权的深化
    二、高句丽对外拓展与王权的加强
        (一)高句丽对辽东地区的拓展
        (二)高句丽南下的拓展
    三、长寿王迁都平壤对王权的影响及变化
        (一)迁都平壤与高句丽的发展战略
        (二)从好太王碑看王权的神化
        (三)五部贵族与王权利益的冲突
    四、中期王权的加强与成因
        (一)中期王权的形式
        (二)中期王权的加强原因
第三章 高句丽顺奴部崛起与后期王权的衰败(五世纪至七世纪)
    一、高句丽对外战争的失利与王权的衰败
        (一)对南北发展战略的摇摆不定
        (二)南进战略的失利
        (三)北进战略的失利
    二、权力平衡的打破与顺奴部的兴起
        (一)隋丽战争对高句丽涓奴部和绝奴部的削弱
        (二)顺奴部的崛起
    三、贵族执政时期的王权
        (一)泉盖苏文与“莫离支”的设立
        (二)唐丽战争与高句丽王权的终结
    四、后期王权的衰败与成因
        (一)后期王权的形式
        (二)后期王权的衰败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形成背景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分类及原则
        一、圣观音图像类
        二、密教观音图像类
        三、本土观音图像类
        四、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类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图像的形成背景
        一、经济背景
        二、文学背景
        三、佛教背景
第二章 唐宋时期巴蜀圣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一、初唐时期:隋风延续与标准形象的确立
        二、盛唐时期:大气丰腴风格的流行
        三、中唐时期:两种区域风格的形成
        四、晚唐时期:丰肥壮硕风格的出现
        五、五代时期:唐风遗韵
        六、两宋时期:女性化特征的鲜明
    第二节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组合样式与功能指向
        一、观音双尊与多尊并列:神力的多倍增强
        二、观音与地藏:现世拯救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三、观音、阿弥陀佛与地藏:净土往生与地狱拯救的结合
        四、观音、药师佛与地藏:治病延命、地狱拯救与净土往生的结合
        五、观音与其他尊像的任意组合:民众信仰需求的多样化体现
    第三节 唐宋巴蜀观音救难图像的缘起与演变
        一、唐代之前观音救难性格的形成及其在巴蜀的传播
        二、唐五代观音救难图像的发现与释读
        三、宋代以后观音救难图像的持续演变
第三章 唐宋时期巴蜀密教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密教造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唐五代巴蜀十一面观音造像考释
        一、十一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单尊十一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三、十一面观音化现圣僧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三节 唐宋巴蜀如意轮观音造像考释
        一、如意轮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如意轮观音画像
        三、如意轮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如意轮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四节 唐宋巴蜀不空羂索观音造像考释
        一、不空羂索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三、不空羂索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四、不空羂索观音造像在巴蜀流行的特殊原因
    第五节 唐宋巴蜀千手观音造像考释
        一、千手观音的经像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千手观音图像
        三、千手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
        四、千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分析
    第六节 宋代巴蜀马头观音造像考释
        一、马头观音的经典传译与造像仪轨
        二、大足石刻马头观音的造型特征
        三、其他地区马头观音图像的造型特征
        四、不同地区马头观音图像之比较
    第七节 唐宋巴蜀其他多臂观音造像考释
第四章 唐宋时期巴蜀本土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白衣观音造像的形成、分期及其他
        一、白衣观音造像产生的社会文化渊源
        二、吴道子与白衣观音造像的关系
        三、白衣观音的形象标志及其来源
        四、白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演变
        五、与其他地区白衣观音造像之比较
    第二节 唐宋巴蜀水月观音造型分析及相关问题
        一、周昉妙创水月观音图像新释
        二、艺术文献所载的水月观音画像
        三、水月观音的造型元素分析
        四、对两京水月观音造像传入巴蜀路线的思考
        五、水月观音与自在观音的关系
    第三节 宋代巴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一、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判断标准
        二、数珠手观音造像的遗存分布与特征
        三、数珠手观音造像的宗教内涵与形成依据
        四、对云南大理国观音画像的影响
    第四节 宋代巴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文本依据及相关问题
        一、观音群像窟的图像构成与营造意图
        二、观音群像窟营造的文本依据
        三、观音群像窟的设计意匠
        四、观音群像窟与文氏石窟艺匠
第五章 唐宋时期巴蜀佛三尊像中的观音图像
    第一节 唐宋巴蜀西方净土变中的观音造像特征演变
        一、西方净土经典的传译及其在巴蜀地区的流行
        二、“净土三经”中西方净土世界的基本景观与观音形象的描述
        三、西方三圣像中的观音造像
        四、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中的观音造像
        五、阿弥陀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六、观无量寿佛经变龛中的观音造像
    第二节 唐宋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一、巴蜀释迦三尊像中的观音造像
        二、与犍陀罗释迦三尊像中观音造像的比较
第六章 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与民众社会心理
        一、造像题记的时代分布与布局形式
        二、从造像题记看观音称名的演变
        三、供养人身份与造像组织形式
        四、造像时间与佛教节日
        五、造像对象与家庭伦理
        六、造像愿望与功利心理
    第二节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时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插图目录及图版来源
附录二 表格目录
附录三 唐宋巴蜀观音造像题记汇录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佛教美术中的蝙蝠翅人形图像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敦煌绢画《行道天王图》与蝙蝠翅人形图像的流传与存世
    第一节 蝙蝠翅人形图像的存世情况
        一、与毗沙门天组合的蝙蝠翅人形
        二、与罗汉像组合的蝙蝠翅人形
        三、与鬼子母组合的蝙蝠翅人形
    第二节 晚唐《行道天王图》与最早的蝙蝠翅人形图像
        一、毗沙门信仰与安西杀敌解围
        二、毗沙门信仰下《行道天王图》的流行
第二章 关于蝙蝠翅人形的角色争论及其辨析
    第一节 关于身份认定的诸种分歧
        一、“雷公”说
        二、“迦楼罗”说
        三、鬼子母夜叉众
    第二节 以“迦楼罗”为中心的蝙蝠翅人形身份辨析
        一、蝙蝠翅人形明显不具备迦楼罗的几个特征
        二、“迦楼罗”说的另一个缺陷是无法对毗沙门天王信仰之下的“持弓射蝙蝠翅人形”作出合理解释
    第三节 以“雷公”为中心的蝙蝠翅人形身份辨析
        一、雷公图像的核心特征与蝙蝠翅人形不符
        二、蝙蝠翅人形的部分“雷公”特征只是因为借用了畏兽形象
第三章 蝙蝠翅人形的图像元素、特征及其渊源
    第一节 蝙蝠翅人形图像基本特征来源于“畏兽”形象
        一、关于“畏兽图”的记载
        二、畏兽的基本图式未变,但名称存在争议
    第二节 鸟首兽首等特征所具有的西亚、中亚元素
        一、蝙蝠翅人形图像和西亚有翼兽的对比
        二、关于鸟首或兽首的对比
    第三节 与蝙蝠翅人形撒旦的图像元素对比
        一、与蝙蝠翅人形相似的魔鬼撒旦
        二、西方艺术中的“地狱图”与宋代绘画中的地狱小鬼对比
        三、半兽半人赋蝙蝠翅与撒旦赋蝙蝠翅的内涵相同
第四章 蝙蝠翅人形图像与夜叉
    第一节 人非人、畏兽与蝙蝠翅人形图像的关系
    第二节 佛教美术中的蝙蝠翅人形应为夜叉
        一、《鬼子母揭钵图》中出现的蝙蝠翅人形图像
        二、蝙蝠翅人形的特征符合唐宋时期对夜叉样貌的描述
        三、关于蝙蝠翅人形夜叉和小孩的组合
        四、夜叉和毗沙门天的组合符合此前中国佛教造像的既有传统
        五、飞来峰玉乳洞蝙蝠翅人形浮雕“夜叉传送舍利”有佛典和图像依据
第五章 宋元以来蝙蝠翅人形图像的继承及异域变异
    第一节 元明清水陆画中蝙蝠翅人形的流变
    第二节 蝙蝠翅人形夜叉在日本的误读与变异
        一、日本祛邪绘中毗沙门天和钟馗作为祛邪大神出现
        二、晚唐绢画《行道天王图》中应为借用钟馗形象持弓射杀夜叉
        三、夜叉即天狗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背景
第二章 西明寺资料爬梳
    2.1 寺院概况
    2.2 相关文献
    2.3 考古成果
    2.4 现状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复原依据
    3.1 院落布局及单体配置
    3.2 单体类型与形式
    3.3 木构方式
    3.4 尺度规律
    3.5 斗栱、铺作与铺作构造层
    3.6 柱额、梁架等特征
    3.7 小结
第四章 整体复原探讨
    4.1 营造尺
    4.2 模数与用“材”
    4.3 平面布置与开间尺度
    4.4 小结
    附: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柱网分布图
第五章 各单体复原探讨
    5.1 1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1号殿复原图
    5.2 2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2号殿复原图
    5.3 3号殿
        附:西明寺遗址3号殿复原图
    5.4 回廊
        附:西明寺遗址回廊复原示意图
    5.5 小结
        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立面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总剖面图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2 探索与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西明寺遗址复原院落鸟瞰效果图
    西明寺遗址复原1号殿人视效果图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隋唐时期建筑遗址及相关复原探讨(部分)
附录B 唐代壁画墓建筑画情况统计(部分)
附录C 西明寺史料梳理

(10)先秦两汉感生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一、神话与传说
        二、感生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其方法
第一章 感生神话的起源
    第一节 神灵隐现与感应孕子
        一、神话的产生
        二、感生神话的产生
        1、母系氏族背景
        2、图腾崇拜与氏族源起
        3、生殖崇拜与高禖文化
        三、感生神话要素分析
    第二节 卵认知与吞吃受孕
        一、卵认知与感生物
        1、卵的生殖意味
        2、卵状图腾感生物
        二、吞吃行为与受孕
        1、吞吃行为的生殖意味
        2、吞吃行为与感生受孕
第二章 父权社会(至夏商周)对感生神话的改造
    第一节 现身的父亲
        一、父亲形象的渗入
        1、米洛甲女性形象的变形与感生母亲配偶化现象
        2、“鲧复生禹”与生殖功能的转移
        二、感生神话孕子情节的变异
    第二节 失重的母亲
        一、从主角到配角——神话主体变更
        1、神话的主要表现对象
        2、母亲苦难的增加
        二、从重繁衍到隆祭祀——神话功能的转变
    第三节 突出的祖神
        一、图腾的衰落
        1、人的形象的独立
        2、作为保护者的动物
        二、“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
第三章 秦汉以来的“感生”阐释与创制
    第一节 汉代经学与感生帝说之争
        一、今古文经学关于感生的论争
        二、王充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第二节 纬书与感生
        一、纬学在汉代
        二、纬书与感生帝说
    第三节 古代韩国朱蒙感生说演变简析
结语
附录一 感生神话传说(汉前)
附录二 少数民族起源神话传说资料
附录三 历朝正史中的感生说(汉以来)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新罗佛教神异故事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石窟回鹘佛教艺术研究[D]. 周晓萍. 兰州大学, 2021
  • [2]《三国遗事》文学研究[D]. 穆禹含. 延边大学, 2021(02)
  • [3]高句丽王权嬗变研究[D]. 肖瑞基.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5]唐宋时期巴蜀观音图像研究[D]. 邓新航. 东南大学, 2019(01)
  • [6]佛教美术中的蝙蝠翅人形图像源流探讨[D]. 陈媚.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7]新罗女王与唐罗关系[J]. 高然. 唐史论丛, 2019(01)
  • [8]新罗女王与唐罗关系[A]. 高然. 唐史论丛(第二十八辑), 2019
  • [9]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D]. 李思洋. 南京大学, 2018(06)
  • [10]先秦两汉感生神话传说研究[D]. 杨胜男. 山东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略论新罗佛教的神秘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