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宽:尝试“混合经营”

张玉宽:尝试“混合经营”

一、张玉宽:尝试“混业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朱丽静[1](2019)在《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保险业在二十世纪末金融全球化的形式下迅速发展。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深化和接受程度的提高,保险业已成为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产业。外资保险公司也因此进入中国市场,使其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保险业也会出现一些新问题。由于外资保险公司与我国保险公司的差别体现在结构和布局、发展和数量、资金管理能力和水平以及业务范围等方面,放宽对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家的限制,风险将是抗风险能力差的外资保险公司一旦陷入困境进而导致破产倒闭将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甚至会干扰整个金融国际体系的安全和稳定。由此激发的连锁反应可能波及世界其他金融市场,从而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为了维护国内保险市场的安全和稳定,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将合法审查或确认希望进入该国的保险公司的业务资格和业务能力,来维护保险业的安全稳定,保障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利。我国目前对外资保险机构采取的一种“谨慎欢迎”的态度,即是一种“有限制地、有选择地、有步骤地开放”的政策,反映在监管原则上即为适度的保护主义、平等互惠与国际规则靠拢的原则。“安全控制”和“加速开放”两者之间本就相互矛盾,过度的重视安全控制必然会导致开放速度的缓慢。加速开放也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安全隐患。正是这样的立法目的导致立法的内容不断摇摆,最终导致诸如上述关于引进外资的决定性规则中过于保守,而在如下关于经济安全的重要规则中过于激进的现状。虽然外资保险公司具有高效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基础,但这依然无法规避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保护我国金融市场的安全,规避国际化对外开放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是我国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立法的前提。同时把握国际保险监管合作的发展态势,借鉴国际监管合作经验,大力推进我国外资保险公司监管合作。兑现我国不断加强对外开放、构建公平健康的金融市场环境的承诺。并为提升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助力。

倪浩文[2](2014)在《基于COSO-ERM的信托公司风险控制优化研究 ——以A信托公司为案例的分析》文中指出作为我国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信托业近年来迅速发展,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已经突破十万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自1982年以来,相关部门对信托行业先后进行了六次清理整顿,每一次整顿的背后,其实都是风险管理能力的欠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监管制度尚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还存有缺陷。我国学术界目前对于信托行业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现有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某一类具体信托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缺乏从信托公司整体层面进行的思考。本文通过研究文献、调查分析等方法,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对A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风险控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企业风险管理和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之后对全面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进行了分析。随后,本文对我国信托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并对信托行业的风险管理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A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的现状,本文结合COSO-ERM框架设计了相应问卷,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该框架的三个维度入手,以八要素为主,发现了相应的问题,主要包括:股权分布不合理、各部门风险态度不统一、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缺陷、业务部门与风控部门冲突不断、缺乏完整有效的事项识别参考体系、风险评估方法有待完善、整体层面缺乏事前关于风险应对的准备、控制活动实施效果有待加强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对A信托公司的风险控制提出了优化建议,包括:(1)引入COSO-ERM框架,建立三维风险管理体系;(2)改善公司内部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3)结合风险管理,完善目标设定;(4)构建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5)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管理;(6)加强控制活动的执行效果:优化资金审批授权机制、加强事前尽职调查;(7)规范业务流程管理;(8)完善信托行业风险化解与缓冲机制:改进现有的赔偿准备金制度、提高信托产品的流动性、构建内外资金流动平台机制。相对于已有的、从业务层面探讨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而言,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两点:第一,针对A信托公司的特点,结合COSO-ERM这一权威框架对该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系统了解了该公司现阶段风险管理体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明确该公司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进程中还存在的差距;第二,以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基础,针对A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同时,由于其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所提出的优化建议也为我国信托行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和时间原因,问卷的设计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以此为依据进行的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然对个别人员就特定问题进行了补充访谈,但仍有待完善。在未来的研究中,采用更加全面的调查方法,获取更多可量化的数据,能够更加准确的发现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为更全面的优化措施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本文着重于对A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但在风险管理技术的探索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更多地尝试结合金融学相关理论,并参照国内外风险管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周国华[3](2012)在《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物流服务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是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而创新则是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研究影响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因素,从而为物流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支持。论文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这个核心问题,从其来源、结构分析到构建“主体—过程”的二维模型逐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文论证了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来源。从两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一是分析了基于企业边界的创新影响因素的来源,得出来源于内部的5个和外部的7个影响因素;二是进行了基于能动性的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分析,从能动性的角度,构建了“主体—客体—环境”三角概念模型。在该模型中,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公共部门5个方面构成了“主体”的内容;“环境”则包括一般的外部圈层(技术知识、社会环境、制度)和内部圈层(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组织结构、运作流程);并论证了两个基本假设:主体对物流服务创新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环境对物流服务创新产生具有间接的正向影响。其次,研究了物流企业新服务开发(NSD)过程。从一般的服务创新过程理论出发,阐明了物流服务创新的复杂性。对物流新服务开发过程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论述了早期(概念)、中期(设计)、后期(测试)三个阶段中主体作用发挥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物流企业对NSD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认识,物流企业新服务开发过程的全面性与物流企业规模成正相关关系。“概念构思”和“市场投放”是所有被调查的物流企业都开展的环节,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深度访谈还揭示出:新服务开发的关键环节因细分物流类别或物流服务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第三,研究了基于“过程—主体”两个维度的创新影响因素问题,提出了概念模型。该概念模型是由创新主体(员工、顾客、供应商)和创新阶段(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引入阶段)二维变量构成9个方块(九宫图)。论文分析了服务创新的主体问题,研究得出员工、顾客、供应商三个主体是最为重要的主体。对不同方块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物流企业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其创新主体发挥的作用是有区别的。最后,定量研究了物流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与三个阶段的创新产出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的研究结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辅助主体因素六大类,其中员工和顾客、供应商的贡献率较大;二是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每一因素对服务创新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建立了影响因素与三个阶段创新产出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在概念阶段和引入阶段,员工因素影响显着,而在开发阶段,则是供应商的影响显着。另外,外部和内部环境也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验证了基本假设: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中,创新主体对创新产出发挥直接的正向作用以及环境发挥着间接的正向作用。关于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适应性、具体创新产出的度量等问题。

方剑春,张阔[4](2004)在《混业经营,药店的救命草?》文中认为谁也不能否认,零售药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药店的利润非常“稀薄”,一般不会超过5个百分点。而大环境的变化更令零售药店惊魂难定:零售业要放开,GSP认证要通过,药品分类管理的脚步渐行渐近……难怪一家药店的经理感叹,医药是朝阳行业,但药?

金丰杰,李雪墨[5](2004)在《张玉宽:尝试“混业经营”》文中研究说明$T德威治在京城开出首家“10点利健康广场”,其董事长张玉宽称是检验“卖场品种组合”理论$E 在同行眼里,京城“平价药店”的始作俑者──德威治董事长张玉宽绝对是一个“搅局者”。在2003年初,张玉宽在“风平浪静”的北京扔出了他的第一枚“

二、张玉宽:尝试“混业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玉宽:尝试“混业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基本理论
    2.1 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的概述
        2.1.1 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的内涵
        2.1.2 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2.2 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的模式
        2.2.1 发达国家或地区完全准入类型
        2.2.2 发达国家或地区有限准入类型
        2.2.3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完全准入类型
        2.2.4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限准入类型
    2.3 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的原则
        2.3.1 保护主义原则
        2.3.2 平等互惠原则
        2.3.3 最惠国待遇原则
        2.3.4 国民待遇原则
第3章 我国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的监管现状与缺陷
    3.1 我国现行的外资保险监管法律体系
        3.1.1 我国外资保险监管的立法沿革
        3.1.2 我国外资保险监管部门
        3.1.3 我国对保险市场准入的限制规则
    3.2 我国现行的外资保险监管法律现状
        3.2.1 我国外资保险监管法律规则的发展
        3.2.2 我国外资保险公司监管的内容拓展
    3.3 我国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3.3.1 法律制度缺陷对保险市场发展的阻碍
        3.3.2 法律制度缺陷对保险市场安全的危害
第4章 WTO组织及发达国家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的监管法律规定
    4.1 WTO关于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的法律规定
        4.1.1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
        4.1.2 《有关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书协议》的规定
        4.1.3 《全球金融服务协议》条款
    4.2 WTO组织对外资保险监管的作用
        4.2.1 WTO组织对外资保险监管的积极作用
        4.2.2 WTO组织对外资保险监管的消极作用
    4.3 发达国家保险业监管现状
        4.3.1 英国
        4.3.2 美国
        4.3.3 日本
        4.3.4 韩国
    4.4 WTO组织及发达国家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的法律监管启示
        4.4.1 结合本土情况审慎选择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政策
        4.4.2 设立严格的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
        4.4.3 加强国际合作并建立信息获取和信息共享机制
第5章 我国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的完善
    5.1 明确本土法律体系的内在需求
        5.1.1 坚持加强对外开放的基本导向
        5.1.2 经营模式的转变
        5.1.3 为市场健康发展构建法律保障
    5.2 完善合理的立法体系
        5.2.1 树立经济安全优先的核心立法思想
        5.2.2 采用一般立法与特别立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5.3 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对应
        5.3.1 推进规则概念的同质化
        5.3.2 推进规则内容的实质化
        5.3.3 建立监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5.4 进一步完善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的具体规则
        5.4.1 谨慎降低市场准入规则壁垒
        5.4.2 补充完善许可费制度
        5.4.3 完善相关市场准入实体规则
        5.4.4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并拓展保险领域的国家监管合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2)基于COSO-ERM的信托公司风险控制优化研究 ——以A信托公司为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预期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全面风险管理内涵的研究综述
    2.2 有关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的研究综述
        2.2.1 ERM在总体层面的实施
        2.2.2 ERM在细分行业的实施
        2.2.3 ERM实施后的效果
    2.3 有关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
3. 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3.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3.2 COSO-ERM框架的内容
        3.2.1 目标维度
        3.2.2 要素维度
        3.2.3 控制单元维度
    3.3 COSO-ERM框架的创新性
4. 我国信托业的风险类型与风险管理特征
    4.1 我国信托行业的风险类型
        4.1.1 资金信托业务的风险类型
        4.1.2 财产信托业务的风险类型
    4.2 我国信托行业的风险管理特征
        4.2.1 股东在风险管理中起重要作用
        4.2.2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呈现多样性
        4.2.3 风险控制流程的执行有待加强
5. 基于COSO-ERM的A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5.1 A信托公司简介
        5.1.1 公司治理情况
        5.1.2 公司信息系统建立情况
        5.1.3 公司员工情况
    5.2 A信托公司现行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管理概况
        5.2.1 内部控制体系概况
        5.2.2 风险管理概况
    5.3 A信托公司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5.3.1 内部环境
        5.3.2 目标设定
        5.3.3 事项识别
        5.3.4 风险评估
        5.3.5 风险应对
        5.3.6 控制活动
        5.3.7 信息与沟通
        5.3.8 监控
6. 基于COSO-ERM的A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建议
    6.1 引入COSO-ERM框架,建立三维风险管理体系
    6.2 改善公司内部环境
        6.2.1 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6.2.2 完善公司内部组织结构
        6.2.3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6.3 结合风险管理,完善目标设定
    6.4 构建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
        6.4.1 一级指标体系
        6.4.2 二级指标体系
        6.4.3 三级指标体系
    6.5 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管理
    6.6 加强控制活动的执行效果
        6.6.1 优化资金审批授权机制
        6.6.2 加强事前尽职调查
    6.7 规范业务流程管理
    6.8 完善信托行业风险化解与缓冲机制
        6.8.1 完善信托赔偿准备金制度
        6.8.2 提高信托产品的流动性
        6.8.3 构建内外资金流动平台机制
7.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贡献与研究展望
        7.2.1 主要贡献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服务创新的概念
    2.2 服务创新的研究
    2.3 物流创新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物流服务理论
    3.1 物流的概念及其分类
    3.2 物流企业的界定
    3.3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特征
    3.4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分类
    3.5 本章小结
4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来源
    4.1 一般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
    4.2 基于企业边界的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来源
    4.3 基于能动性的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过程-主体的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5.1 主体参与服务创新
    5.2 物流服务创新过程
    5.3 基于过程-主体的影响因素结构及相互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1 测量变量
    6.2 数据收集与处理
    6.3 结果分析
    6.4 模型的构建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2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四、张玉宽:尝试“混业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外资保险公司市场准入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朱丽静.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3)
  • [2]基于COSO-ERM的信托公司风险控制优化研究 ——以A信托公司为案例的分析[D]. 倪浩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
  • [3]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 周国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2(10)
  • [4]混业经营,药店的救命草?[N]. 方剑春,张阔. 中国医药报, 2004
  • [5]张玉宽:尝试“混业经营”[N]. 金丰杰,李雪墨. 医药经济报, 2004

标签:;  ;  ;  ;  ;  

张玉宽:尝试“混合经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