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窒息一例死亡方式分析

机械性窒息一例死亡方式分析

一、1例机械性窒息死亡方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喆,杨昱,杨超朋[1](2021)在《73例性窒息关联死亡法医学回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性窒息是一种特殊的机械性窒息,行为人一般具有异常或变态性心理,为了追求特殊性体验,独自在性活动中使用某种装置、手段或物质加强性刺激、增强性快感,由于行为过度或措施失误造成机体缺氧死亡。性窒息方式多以缢吊为主,也可见其他特殊方式,当事人以成年男性为主,常裸体或着女性服装,现场多留有色情文字、图片、影像、装饰、器具等。死亡性质以意外为主,偶可见猝死或利用性窒息手段杀人。本文对收集的73例与性窒息有关的死亡案例进行回顾分析,归纳总结出性窒息死亡法医学鉴定要点,可为法医认识、检验、处置此类非正常死亡提供参考。

温晓斌,封华,刘晓菲,孙全刚,陈庆,刘力[2](2021)在《PMCT在机械性窒息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机械性窒息是公安法医日常检案中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如何快速准确的判断死者是否为机械性窒息死亡、以及作案手段是判断案件性质、指引案件侦破方向的重要因素。在法医鉴定过程中,诊断机械性窒息需要结合尸体体表征象、尸体内部征象、组织病理学检验等多方面综合判断。PMCT在骨折的检测、异物的检测和气体的检测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作为常规检验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使用PMCT研究机械性窒息案例中舌骨骨折、甲状软骨骨折、椎间盘真空现象等多个征象的成果,讨论了PMCT诊断机械性窒息的应用价值与潜力,并对国内PMCT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潘红波,李明杰,胡师华,陈罡[3](2020)在《从法医学的角度分析57例体位性窒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体位性窒息的案例特点、致死原因、鉴定标准。方法:回顾分析1例及收集既往文献报道56例,共57例体位性窒息案例资料。结果:体位性窒息案例发生男性多于女性,发生年龄范围广(6~85岁),中位年龄32岁,15例涉及捆绑,8例涉及酒精。窒息环境多样,体位多为头颈部屈曲。结论:体位性窒息目前无统一鉴定标准,在排除机械性损伤死亡,排除致死的器质性病变,毒物检验(-),存在机械性窒息征象,含有体位性窒息的案例特点时,可作出诊断。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通过有效措施减少体位性窒息案例的发生。

李林峰,董贺文,柳丹凤,田甜,代号,刘敏[4](2019)在《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文中指出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寻找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为生前非典型电击死的判定以及其与死后即刻电击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制作大鼠非典型电击死模型、死后即刻电击模型、机械性窒息死亡模型、机械性损伤死亡模型和高温损伤死亡模型,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常规处死。取各组大鼠血清进行1H NMR代谢组学技术检测,筛选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非典型电击死组与机械性窒息死亡组、机械性损伤死亡组、高温损伤死亡组、对照组间比较,共筛选出4个具有鉴别价值的化学位移点及其对应的多种代谢物,包含醇类、酚类、糖类、氨基酸类等多种小分子物质;非典型电击死组与死后即刻电击组、对照组间比较,共筛选出8个具有鉴别价值的化学位移点及其对应的多种代谢物,包含糖类、氨基酸类、酯类、核酸等多种小分子物质。结论1H NMR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发现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的差异性代谢产物,有望为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的诊断以及生前电击与死后即刻电击的鉴别提供依据。

李晓洁,吕成鑫,李宇,于得水,谭治磊[5](2019)在《心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在火场尸体鉴定时的法医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火场尸体心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HbCO%)在火场案件中的法医学意义,为今后火场尸体的处理及鉴定提供便利和帮助,以便能更好更及时地为案件服务。方法归纳总结2011—2018年间锦州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接受委托的18例火场尸体的检验工作及尸检记录。结果 (1)生前焚烧致死中除死因为CO中毒的尸体心血中HbCO%达到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致死(烧死)的尸体心血中HbCO%通常较低;(2)死后焚尸的尸体死因多样,其心血中HbCO%较低或者检不出。结论尸体心血中HbCO%在火场案件的死因分析、生前焚烧致死还是死后焚尸鉴别和法医学鉴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进行火场尸体的鉴定时,一定要在法医尸检、案情调查、现场勘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后进行综合评定。

汪家文,夏冰,汪元河,李明杰,刘阳,周云飞,万昌武,王杰[6](2019)在《贵州省713例未成年人死亡案例法医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贵州省713例未成年人死亡案例的法医学特征,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积累基础资料,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和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1999-2015年间符合条件的共713例未成年人死因鉴定案例资料进行统计,从性别、年龄分布、死亡原因以及死亡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贵州省未成年人死亡案例的法医学特点。结果 1999-2015年16年间总尸检数为3 818例,其中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为713例(18.67%),男女比例为1.852∶1。死因构成中,疾病为首要死因(占64.38%),机械性窒息(13.04%)位居其次,机械性损伤(10.38%)位列第三。疾病死亡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居首(53.81%),心血管系统疾病(18.08%)、消化系统疾病(10.68%)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93%)按顺序位列前四。死亡性质方面自然疾病居首(64.38%),其次是意外死亡(27.49%),处于第三、四位的分别是他杀(5.33%)和自杀(1.54%)。结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以及机械性窒息、机械性损伤是贵州省未成年人死亡主要原因,应积极开展相应的疾病干预措施及伤害预防措施,以有效地降低未成年人死亡率。

皮之云[7](2019)在《压迫颈部室息死亡案例的损伤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研究缢死、勒死及扼死等压迫颈部窒息死亡案例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尸体颈部损伤的关系,且探讨缢死与勒死、勒死与扼死之间的主要区别,为压迫颈部所致窒息案例中死亡原因及案件性质的判定提供科学依据。[方 法]对2000年-2018年间昆明及曲靖地区所发生的97例缢死、56例勒死及72例扼死等压迫颈部窒息死亡案例资料经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S检验及t检验对年龄分布进行分析,采用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方程对尸体颈部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缢死与勒死、勒死与扼死之间各相关因素的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χ2检验。[结 果](1)对225例压迫颈部所致窒息死亡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基本特征为:本组缢死案例97例,男性多见,41-50岁多见,好发于3-5月,案发地点以居住地卧室多见,均无附加死因,最常使用的缢索为尼龙绳;本组勒死案例56例,女性多见,21-30岁多见,好发于9-11月,案发地点以居住地卧室及案犯居住地多见,常伴附加手段如捂堵口鼻部,最常使用的勒索为尼龙绳;本组扼死案例72例,女性多见,21-30岁多见,好发于12-2月,案发地点以居住地卧室及案犯居住地多见,常伴附加手段如捂堵口鼻部。(2)尸体颈部损伤及其相关因素:本组97例缢死案例,不同缢索所致不同索沟周围损伤的发生率不同,软缢索及硬缢索以皮下出血为主,半坚硬缢索以表皮剥脱为主,当缢沟位于甲状软骨水平时更易发生舌骨骨折,发生喉舌骨骨折的缢死人员多≥40岁;本组56例勒死案例,不同勒索所致皮下出血、喉舌骨骨折的发生率不同,硬质条索物所致皮下出血、甲状软骨骨折及舌骨骨折的发生率最高,当勒沟位于甲状软骨上方时更易发生舌骨骨折;本组72例扼死案例,男性扼死者甲状软骨骨折率高于女性。(3)缢死与勒死的区别:男性缢死者多于女性,女性勒死者多于男性,缢死者平均年龄大于勒死者;缢沟多位于甲状软骨上方,勒沟多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索沟周围损伤在缢死者中更常见;缢死者部分颈深部损伤及部分窒息征象的检出率高于勒死者,勒死者舌骨骨折率高于缢死者。(4)勒死与扼死的区别:扼死者部分颈深部损伤及部分窒息征象的检出率高于勒死者,扼死者甲状软骨骨折率高于勒死者。[结 论](1)本组压迫颈部所致窒息死亡案例的基本特征:缢死者中年男性多见,勒死及扼死者青年女性多见;缢死案例均无附加死因,勒死及扼死案例常伴附加手段;最常用的缢索及勒索均为尼龙绳。(2)死者性别及年龄分布、索沟水平位置、索沟周围损伤检出率、舌骨骨折率有助于区别缢死与勒死。(3)男性扼死者甲状软骨骨折率高于女性;甲状软骨骨折率有助于区别勒死与扼死。

张磊磊,李春生,高正义[8](2018)在《女性青年性窒息死亡法医学鉴定2例》文中研究说明1案例1.1案例1陈某,女,24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某年7月3日被他人发现在本校女生宿舍楼一层一间闲置的宿舍内死亡。现场勘验:宿舍门窗完好,无新鲜触摸、擦蹭、撬压痕迹。死者呈立位悬吊于双层床的床头,颈部可见一单股直径1.2 cm、质地较软、表面带有花纹的尼龙绳结成的开放式死套,绳子的上端打成死结固定在床

吕斌,吕承亮,童昉,梁悦,罗桑旦增,黄伟胜,刘育洛,周亦武[9](2017)在《机械性窒息他杀儿童5例法医病理分析》文中指出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5例尸检资料均来自于20132015年作者所在教研室,基本情况见表1。1.2研究方法1.2.1系统尸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依次进行尸表检查、系统尸体解剖,按顺序先解剖胸腹腔及颅腔,在颈部人工缺血后,逐层分离颈部皮肤、肌肉,进行颈部分层解剖,仔细检查舌

张巍,郑吉龙[10](2017)在《溺死诊断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于溺死尸体,尸表检查和解剖检验所见有时会缺乏特异性,溺死诊断一直是法医病理学中最为困难的工作之一。本文从病理学征象、实验室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及虚拟解剖技术等方面对溺死诊断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细致的综述,并展望溺死诊断的研究方向。

二、1例机械性窒息死亡方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机械性窒息死亡方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73例性窒息关联死亡法医学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资料
    1.1 案例来源
    1.2 统计结果
2 讨论
    2.1 性窒息的发生
        2.1.1 发生机制
        2.1.2 个体特点
        2.1.3 窒息方式
        2.1.4 死亡机制
        2.1.5 发生率
    2.2 死亡现场及尸体特点
    2.3 性窒息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2)PMCT在机械性窒息方面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MCT在机械性窒息方面研究概述
2 PMCT下机械性窒息尸体损伤情况
    2.1 骨折
        2.1.1 舌骨骨折
        2.1.2 甲状软骨骨折
        2.1.3 脊柱
    2.2 尸体软组织改变
        2.2.1 颈部皮下气肿和纵膈气肿
        2.2.2 软组织损伤
        2.2.3 脑放射性密度值改变
3 PMCT下机械性窒息尸体内真空现象
    3.1 骨折断端真空现象
    3.2 椎间盘真空现象
4 PMCT下机械性窒息尸体呼吸道内异物
    4.1 异物阻塞呼吸道
    4.2 液体吸入呼吸道
5 PMCT对机械性窒息的应用与发展

(3)从法医学的角度分析57例体位性窒息(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一)本单位病例案情资料
        1. 简要案情
        2. 解剖检验
        3. 组织病理学检验
    (二)既往文献资料来源
二、结果
    (一)死者情况
    (二)环境情况
    (三)体位情况
    (四)尸检分析
三、讨论

(4)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动物与分组
    1.3 动物模型制作及样品制备
    1.4 核磁共振波谱的采集及数据前处理
    1.5 模式识别分析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D-1H NMR)谱图初步对比
    2.2 标志代谢物筛选结果
        2.2.1 非典型电击死组与机械性窒息死亡组、机械性损伤死亡组、高温损伤死亡组、对照组间的比较
        2.2.2 非典型电击死组与死后即刻电击组、对照组间的比较
3 讨论
    3.1 代谢组学在非典型电击死诊断中的价值
    3.2 代谢组学在生前电击死与死后即刻电击死鉴别中的价值

(5)心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在火场尸体鉴定时的法医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
2 案件相关情况
    2.1 案件简要介绍
    2.2 案件情况汇总
3 结果
    3.1 案件概况
    3.2 死因情况及Hb CO%
    3.3 生前烧死和死后焚尸中的Hb CO%
    3.4 案件性质
4 分析讨论
    4.1 心血中Hb CO%与死因分析
    4.2 心血中Hb CO%与生前焚烧致死还是死后焚尸的鉴别
    4.3 心血中Hb CO%与法医学鉴定
5 研究意义

(6)贵州省713例未成年人死亡案例法医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性别及年龄
    2.2 死因分布
    2.3 疾病死亡构成
    2.4 机械性损伤构成
    2.5 中毒原因构成
    2.6 死亡性质
3 讨论
    3.1 性别及年龄分析
    3.2 死因分析
    3.3 死亡性质分析
    3.4 局限性分析
4 结论

(7)压迫颈部室息死亡案例的损伤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已刊论文目录
致谢

(8)女性青年性窒息死亡法医学鉴定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案例
    1.1 案例1
    1.2 案例2
2 讨论
    2.1 个体特征
    2.2 现场特征
    2.3 尸体检验特征

(9)机械性窒息他杀儿童5例法医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1.2研究方法
        1.2.1系统尸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
        1.2.2喉头软骨的检查方法
2结果
    2.1尸体检验
    2.2组织病理学检验
3讨论

(10)溺死诊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理学征象
    1.1 颈部肌肉出血
    1.2 胃黏膜撕裂
    1.3 肺质量及胸腔积液量检查
2 实验室检查
    2.1 硅藻检验
    2.2 电解质浓度检测
    2.3 水中其他微生物检测
    2.4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
3 虚拟解剖应用
4 展望

四、1例机械性窒息死亡方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73例性窒息关联死亡法医学回顾分析[J]. 曹喆,杨昱,杨超朋. 刑事技术, 2021(04)
  • [2]PMCT在机械性窒息方面的研究进展[J]. 温晓斌,封华,刘晓菲,孙全刚,陈庆,刘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1(02)
  • [3]从法医学的角度分析57例体位性窒息[J]. 潘红波,李明杰,胡师华,陈罡. 法制与社会, 2020(33)
  • [4]非典型电流损伤死亡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变化[J]. 李林峰,董贺文,柳丹凤,田甜,代号,刘敏. 法医学杂志, 2019(06)
  • [5]心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在火场尸体鉴定时的法医学意义[J]. 李晓洁,吕成鑫,李宇,于得水,谭治磊.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6)
  • [6]贵州省713例未成年人死亡案例法医学分析[J]. 汪家文,夏冰,汪元河,李明杰,刘阳,周云飞,万昌武,王杰. 中国司法鉴定, 2019(03)
  • [7]压迫颈部室息死亡案例的损伤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D]. 皮之云.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女性青年性窒息死亡法医学鉴定2例[J]. 张磊磊,李春生,高正义. 法医学杂志, 2018(03)
  • [9]机械性窒息他杀儿童5例法医病理分析[J]. 吕斌,吕承亮,童昉,梁悦,罗桑旦增,黄伟胜,刘育洛,周亦武.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04)
  • [10]溺死诊断的研究进展[J]. 张巍,郑吉龙. 法医学杂志, 2017(01)

标签:;  ;  ;  ;  ;  

机械性窒息一例死亡方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