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绝经后阴道出血267例分析

高原地区绝经后阴道出血267例分析

一、高原地区绝经后阴道出血267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沈偲[1](2020)在《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建立并验证宫腔镜检查必要性预测模型,筛选低危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宫腔镜检查。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宫腔镜检查且同时进行过TVS检查的5114例病例资料作为宫腔镜检查必要性预测模型评分体系的建立数据和验证数据。观察我院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疾病发病趋势及分布,了解宫腔镜检查和TVS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患者临床信息进行评估,确定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预测因子。根据Logisticβ回归系数分别对这些预测因子进行赋分,以建立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对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其校准能力。结果:我院从2007年开展宫腔镜检查和手术以来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2014年以后增长幅度较大,占比最高的病种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的诊断效能显着高于TVS(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ET增厚、有绝经后出血、分娩次数少、BMI高是EC和AEH患者共同危险因素,ET值异常(即绝经前病例ET≥8mm或绝经后出血病例ET≥4mm或绝经后无出血病例ET≥11mm,1分)、年龄≥45岁(1分)、分娩次数≤1人(1分)、BMI≥24kg/m2(2分)、TVS提示有血流信号(2分)和血流信号丰富(7分)、宫腔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占位(5分)、有绝经后出血或有异常子宫出血(17分)是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预测因素。按照评分计算小于10分的患者为低危患者,在建模组中的AUC为0.918(P<0.001,95%CI:0.908-0.928),预测灵敏度为0.928,特异度为0.908;在验证组中的AUC为0.931(P<0.001,95%CI:0.914-0.948),预测灵敏度为0.952,特异度为0.910;所有患者的AUC为0.921(P<0.001,95%CI:0.912-0.930),预测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909。结论:本研究基于患者临床特征所建立的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具有很高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当方法二评分<10分可进行随访,评分≥10需进行宫腔镜检查,可筛查低危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

尹正芳[2](2017)在《12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青海地区12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以及患者年龄、绝经年限、子宫内膜厚度、宫腔深度、出血持续时间等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01月-2016年12月因绝经后子宫出血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125例,排除阴道、宫颈病变、卵巢输卵管肿瘤所致的出血,以及1年内应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查患者血中性激素水平,经阴超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宫腔镜检查子宫内情况,所有患者行诊刮术或宫腔镜下活检术,取出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125例中,出血原因以良性病变为主,占77.6%(97/125),其次为恶性病变28例,占22.4%。绝经后子宫出血大多发生在60岁以前,占61.6%(77/125),此时良性病变53.6%(67/125),恶性病变8.0%(10/125),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绝经后子宫出血多发生于绝经1-5年,占48.0%(60/125),此时的病变以良性器质性病变为主,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恶性肿瘤所占的比例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绝经10年以上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达15.2%(19/125);增生性内膜子宫内膜厚度多≤8mm,子宫内膜癌内膜厚度多>8mm,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病变的宫腔深度、出血持续时间有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27例中雌激素升高的12例占44.4%,高血压10例占32.3%,糖尿病8例占30.0%,超重或肥胖14例占51.9%。结论:(1)12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中以良性病变为主,恶性病变次之;(2)随着绝经年龄的增长、绝经年限的延长、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逐渐升高;(4)宫腔体积明显增大、出血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时,要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6)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在子宫内膜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积极治疗可能预防内膜癌的发生。

丁文[3](2011)在《西藏地区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出血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子宫切除术是目前西藏地区最常见的妇科手术之一。子宫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膀胱损伤、出血、手术后发热和阴道残端裂开。本综述的目的是总结经阴道、腹部或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阴道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各种手术治疗方法。并发现发病最常见的时期是术后14周。发病的最常见诱因是术后活动增多,性交,增加腹内压。患者表现为阴道出血。结论: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继发于阴道创伤、阴道器械操作或各种腹内压增加的情况。应在术前、术中、术后预防阴道出血的发生,该并发症一旦发生,需要急诊处理及严密观察,必要时手术治疗,以防止发生进一步的损伤或危及患者生命。

张凤芝[4](2011)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绝经后子宫出血是指更年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以后出现的子宫出血,包括服用激素替代治疗时的不规则出血,是老年妇女门诊就诊的常见症状之一。有报道认为8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于绝经后妇女,绝经后出血患者中有10%~15%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因此,绝经后出血越来越引起围绝经期保健工作者的重视。有关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目前有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B超、宫腔声学造影、细胞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等。如何采取最适宜的检查方法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也一直是临床妇科医生所关心的问题。传统认为B超和诊刮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内镜技术的应用,宫腔镜检查并定位活检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逐渐被现代妇科医生所接受,成为诊断宫内病变的金标准。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宫腔镜检查与诊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应用宫腔镜检查的129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每位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必要时行宫腔镜下定位活检。以子宫全切术标本、宫腔镜下手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切除术)标本、宫腔镜定位活检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取得的子宫内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结果结合宫腔镜检查结果为联合诊断标准,对比宫腔镜检查与诊刮组织病理学结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预测值。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3%、95.74%、88.89%、96.77%;子宫粘膜下肌瘤分别为:83.33%、99.19%、83.33%、99.19%;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46.15%、99.14%、85.71%、94.26%;子宫内膜癌分别为:93.75%、98.23%、88.23%、99.11%。诊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28%、100%、100%、85.45%;黏膜下子宫肌瘤分别为:33.33%、100%、100%、96.85%;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76.92%、93.1%、55.55%、97.29%;子宫内膜癌分别为:68.75%、100%、100%、95.76%。两者相比较,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高于诊刮(P<0.01)),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及子宫内膜增生的特异性高于诊刮(P<0.05);诊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特异性高于宫腔镜(P<0.0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阳性预测值高于宫腔镜(P<0.01)。结论宫腔镜检查对于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宫内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宫腔镜直视下定位活检能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弥补了诊刮对疾病诊断的漏诊。

谢莹莺[5](2001)在《高原地区绝经后阴道出血267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分析、明确高原地区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2 6 7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 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中 ,阴道炎最多 ,占 30 .34% (81/ 2 6 7) ,其次宫颈炎 ,占 2 1.35 % (5 7/ 2 6 7) ,恶性肿瘤逐年减少 ,占 9.73% (2 6 /2 6 7) ,但随年龄增长 ,绝经时间延长 ,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结论 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 ,应重视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 ,作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可以阻止肿瘤的发生。

周秀丽[6](2019)在《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月经复旧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滋肾育胎丸治疗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的月经复旧情况,研究滋肾育胎丸的调经作用,拓展滋肾育胎丸的临床运用范围。方法:自2017年2月20日至2018年6月30日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年龄为10~55岁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272例,滋肾育胎丸组和地屈孕酮组各136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滋肾育胎丸为观察组,地屈孕酮为对照组,分不同年龄段(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复旧情况及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孕酮水平变化、不良反应。采用SPSS19.0软件,通过计量检验、计数检验、等级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滋肾育胎丸的临床疗效。结果:收集病历272例,滋肾育胎丸组和地屈孕酮组各136例,其中滋肾育胎丸观察组和地屈孕酮对照组各有18例和14例脱落,最终完成临床试验240例。滋肾育胎丸观察组127例,平均年龄为35.69± 12.72岁,其中青春期崩漏32例,平均年龄为15.28±0.88岁,育龄期崩漏57例(无生育要求32例,有生育要求25例),平均年龄分别为39.15±1.32岁、35.76±2.91岁,围绝经期崩漏38例,平均年龄为47.44±1.65岁。地屈孕酮对照组113例,其中青春期崩漏27例,平均年龄为15.92±1.93岁,育龄期崩漏56例(无生育要求34例,有生育要求22例),平均年龄分别为36.35±2.96岁、35.13±3.25岁,围绝经期崩漏30例,平均年龄为49.13±3.073岁。各年龄阶段观察组和治疗组的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滋肾育胎丸对崩漏月经复旧的影响:(1)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前后月经积分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3.15±1.93分,经量为1.04± 1分,经色为0.42±0.5分,经质为0.52±0.88分,月经周期为1.5±0.87分,治疗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33±0.75分,经量为0.33±0.75分,经色为0.34±0.48分,经质为0.41 ±0.81分,月经周期为0.54±0.89分;治疗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6±0.94分,经量为0.27±0.68分,经色为0.31 ±0.46分,经质为0.38±0.79分,月经周期为0.41±0.81分;治疗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49±0.86分,经量为0.41 ±0.81分,经色为0.36±0.48分,经质为0.38±1.17分,月经周期为0.41±0.81分。治疗1月、2月、3月月经周期、阴道出血时间、经量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2月经色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3月经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滋肾育胎丸组停药后与治疗前月经积分比较:滋肾育胎丸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85±1.17分,经量为0.52±0.88分,经色为0.39±0.49分,经质为0.39±0.8分,月经周期为0.39±0.8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77±1.29分,经量为0.38±0.79分,经色为0.31±0.46分,经质为0.3±0.72分,月经周期为0.35±0.76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71±1.25分,经量为0.41±0.81分,经色为0.33±0.47分,经质为0.27±0.68分,月经周期为0.35±0.76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滋肾育胎丸组不同年龄阶段月经治疗前后比较:①青青期患者月经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3.38±1.01分,经量为0.94±1.01分,经色0.50±0.51分,经质为0.63±0.94分,月经周期为1.19±1.00分,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1.19±1.86分,经量为0.56±0.91分,经色为0.44±0.51分,经质为0.50±0.88分,月经周期为0.38±0.79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1.19±1.33分,经量为0.50±0.88分,经色为0.38±0.49分,经质为0.38±0.79分,月经周期为0.19±0.59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88±1.34分,经量为0.50±0.88分,经色为0.44±0.50分,经质为0.25±0.67分,月经周期为0.19±0.59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周期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育龄期无生育要求患者月经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2.88±1.83分,经量为1.38±0.94分,经色1.31±0.47分,经质为0.38±0.79分,月经周期为1.50±0.88分,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3±1.07分,经量为0.38±0.79分,经色为0.312±0.47分,经质为0.31±0.74分,月经周期为0.25±0.67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50±1.02分,经量为0.19±0.59分,经色为0.16±0.37分,经质为0.19±0.59分,月经周期为0.25±0.67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50±1.02分,经量为0.31±0.74分,经色为0.16±0.37分,经质为0.13 ± 0.49分,月经周期为0.25±0.67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月经周期、阴道出血时间、经量、经色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育龄期有生育要求患者月经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2.56±1.36分,经量为0.72±0.98分,经色0.48±0.51分,经质为0.48±0.87分,月经周期为1.68±0.75分,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1.04±1.17分,经量为0.56±0.92分,经色为0.40±0.50分,经质为0.40±0.82分,月经周期为0.48±0.87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4±1.11分,经量为0.32±0.75分,经色为0.44±0.51分,经质为0.32±0.75分,月经周期为0.48±0.87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4±1.11分,经量为0.32±0.75分,经色为0.44±0.51分,经质为0.24±0.66分,月经周期为0.48±0.87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月经周期、阴道出血时间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围绝经期患者月经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3.58±2.29分,经量为1.05± 1.01分,经色1.39±0.50分,经质为0.58±0.92分,月经周期为1.63±0.79分,停药1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68±1.34分,经量为0.58±0.92分,经色为0.35±0.10分,经质为0.37±0.79分,月经周期为0.47±0.86分;停药2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74±1.50分,经量为0.47±0.86分,经色为0.32±0.47分,经质为0.32±0.74分,月经周期为0.47±0.86分;停药3月阴道出血时间积分为0.79±1.44分,经量为0.47±0.86分,经色为0.32±0.47分,经质为0.42±0.83分,月经周期为0.47±0.86分。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月经周期、阴道出血时间、经量与治疗前相比,积分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滋肾育胎丸组与地屈孕酮组治疗月经比较:两组月经情况分别在治疗1月、2月、3月后进行对比,滋肾育胎丸组分别有40.15%(51/127)、59.84%(76/127)、56.69%(72/127)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地屈孕酮组分别有75.22%(85/113)、77.87%(88/113)、75.22%(85/113)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滋肾育胎丸组与地屈孕酮组患者停药月经比较:两组月经情况分别在停药1月、2月、3月进行对比,滋肾育胎丸组分别有66.92%(85/127)、59.05%(75/127)、65.35%(83/127)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地屈孕酮组分别有59.29%(67/113)、46.02%(52/113)、60.18%(68/113)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滋肾育胎丸对全身情况的影响(1)血红蛋白: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为103.37±21.94g/L,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为117.20±9.86g/L,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屈孕酮组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为95.42±24.13g/L,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为113.92±11.85g/L,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全身症状情况:滋肾育胎丸组患者头晕、腰膝酸软、乏力、面色萎黄、小便清长等症状在治疗1月、治疗2月、治疗3月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育胎丸组患者耳鸣症状在治疗1月、治疗3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鸣、手足不温等症状治疗后2月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育胎丸组患者头晕、腰膝酸软、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在停药1月、停药2月、停药3月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育胎丸组和地屈孕酮组临床症状积分前后差值比较,停药1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月,滋肾育胎丸组和地屈孕酮组在耳鸣、小便清长、腰膝酸软方面的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月,两组在腰膝酸软方面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滋肾育胎丸对排卵功能影响(1)孕酮水平: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前平均孕酮值为1.52±2.20nmol/L,治疗后为25.61±19.76nmol/L,治疗前后孕酮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后平均孕酮值为25.61±19.76nmol/L,与地屈孕酮组(治疗后平均孕酮值为23.15±19.86n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基础体温:滋肾育胎丸组治疗后,基础体温单相为42例,双相为85例,地屈孕酮组治疗后基础体温单相为47例,双相为6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滋肾育胎丸青春期组、育龄期有生育要求组、育龄期无生育要求组、围绝经期组患者基础体温恢复双相百分比分别为65.63%、71.88%、76.00%、5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滋肾育胎丸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共12例,其中口腔溃疡5例,牙龈肿痛7例,总不良反应率为9.44%。地屈孕酮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共11例,其中头痛4例,乳胀7例,总不良反应率为9.73%,肝功能二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治疗前后均未见异常。结论:滋肾育胎丸可促进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月经复旧,改善其月经及全身症状,不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易于患者接受,可推广使用。

王琴[7](2019)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与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特点和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和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对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探索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并诊断为“中、重度子宫脱垂”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两组,即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组(A组,20例)和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组(B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月、6月)的盆腔脱垂程度、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等。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B两组患者术后POP-Q分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B组少(P<0.05);(3)两组患者术后6月PISQ-12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但B组改善优于A组(P<0.05);(4)两组患者术后6月PFDI-20和PFIQ-7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1)两种术式对子宫脱垂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且近期治愈率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少,但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在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2)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对术者在腹腔镜下行缝合、打结、骶前区分离等技术要求高,而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操作易学,故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更易推广;(3)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应用网片,价格昂贵,住院花费大,对经济能力要求高;(4)对于子宫脱垂患者,术前应综合评估基本情况,合理选择术式,尽可能体现个体化治疗;对于性生活活跃、能耐受长时间手术、身体素质较佳、经济条件允许者,可优先考虑选择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对于年老体弱、一般状况欠佳、经济负担重者,选择行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5)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对于两种术式远期疗效、并发症、术后复发等有待大样本、长期随访观察。

朱北川[8](2018)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及MRI特征研究:与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卵巢颗粒细胞瘤(the ovarian granular cell tumor,OGCT)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卵巢卵泡膜细胞瘤(the ovarian thecoma,OT)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两者鉴别诊断水平,达到精准医疗目的。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OGCT(OGCT组,n=49)临床资料及MRI特征,并与同期经病理证实的OT(OT组,n=21)对照,记录两组患者患病年龄、病史、临床表现、月经及子宫变化等临床情况,记录肿瘤位置、大小,分析肿瘤质地、信号、增强及腹腔积液等MRI特征,并对数据统计学处理,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等。结果:两组术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7%(3/28)和33.3%(7/21),差别(Χ2=2.515,p=0.113)无统计学意义。患病年龄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将年龄按绝经后、≥30岁绝经、<30岁分段细化后再次分析,发现绝经后患者年龄差别(p=0.017)有统计学意义。腹盆腔包块、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紊乱、子宫增大、子宫肌瘤/腺肌症、腹痛、体重下降等发生概率的差别(p均≥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异常出现概率的差别(p=0.010)有统计学意义,但异常子宫内膜增厚幅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67≥0.05)。两组左右侧发生概率及肿瘤长径、短径的差别(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肿瘤质地、信号不均匀性、T2WI及DWI信号等发生概率的差别(p=0.000、0.000、0.000、0.004,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病灶边缘清晰,肿瘤实性部分强化程度、腹腔积液及囊内出血等发生概率的差别(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GCT与OT临床及MRI表现相似,但OGCT子宫内膜异常更常见且绝经后患病年龄更小;绝大多数OGCT呈囊实性,信号不均匀,T2WI上呈高信号,DWI呈稍高-高信号等更为常见。

姜泽允[9](2016)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期取环对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和取环成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口服戊酸雌二醇3 mg/次,1次/d,连服7 d,对照组及观察组均术前晚阴道置米索前列醇片200μg,次日上午行取环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宫颈软化好、疼痛程度轻,取环成功率达到100%,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成功率高。

二、高原地区绝经后阴道出血267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原地区绝经后阴道出血267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常见子宫内膜病变
        1.2.1 子宫内膜癌
        1.2.2 子宫内膜增生
        1.2.3 子宫内膜息肉
    1.3 检查方法
        1.3.1 经阴道超声
        1.3.2 宫腔镜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子宫内膜病变分布趋势及两种检查比较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病史资料整理
        2.2.4 统计学分析及图表绘制
    2.3 结果
        2.3.1 基本情况
        2.3.2 病种分布
        2.3.3 时间分布及趋势
        2.3.4 TVS检查与宫腔镜检查比较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子宫内膜病变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一: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分析
        3.3.1 年龄
        3.3.2 身体质量指数(BMI)
        3.3.3 血红蛋白(Hb)
        3.3.4 月经婚育史
        3.3.5 临床表现
        3.3.6 TVS表现
        3.3.7 合并症
        3.3.8 子宫内膜癌临床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
    3.4 结果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危险因素分析
        3.4.1 年龄
        3.4.2 身体质量指数(BMI)
        3.4.3 血红蛋白(Hb)
        3.4.4 月经婚育史
        3.4.5 临床表现
        3.4.6 TVS表现
        3.4.7 合并症
        3.4.8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临床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一:各计量资料临界值
        4.3.1 年龄
        4.3.2 BMI
        4.3.3 绝经后出血持续时间
        4.3.4 ET
        4.3.5 宫腔分离宽度
    4.4 结果二:风险模型建立及验证
        4.4.1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方法一)
        4.4.2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方法二)
        4.4.3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验证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4+4)学位论文要求

(2)12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研究方法
        2.2.1 性激素测定
        2.2.2 宫腔镜检查
        2.2.3 子宫内膜厚度测定
        2.2.4 代谢疾病诊断标准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
    3.2 年龄与临床诊断结果的关系
    3.3 绝经年限与子宫内膜病理结果
    3.4 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理结果
    3.5 良、恶性病变的宫腔深度和出血持续时间
    3.6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相关因素
第4章 讨论
    4.1 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
    4.2 年龄、绝经年限与子宫内膜病理类型
    4.3 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的意义
    4.4 宫腔深度、出血持续时间与子宫内膜癌相关
    4.5 相关因素的作用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西藏地区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出血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2 方法
    2.1 经阴式子宫切除术
    2.2 经腹子宫切除术
    2.3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3 高危因素
4 临床表现及处理
5 预防
6 结论

(4)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绝经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月经复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崩漏的研究
        一、病名研究
        二、病因病机研究
        三、治疗研究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崩漏的研究
        一、病名的变迁
        二、机制研究
        三、治疗进展研究
    第三节 滋肾育胎丸治疗崩漏的理论探讨
        一、滋肾育胎丸的组方分析
        二、滋肾育胎丸药理分析
        三、滋肾育胎丸相关研究
        四、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和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病例脱落、剔除
        六、研究方法
        七、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滋肾育胎丸组与地屈孕酮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二、滋肾育胎丸组与地屈孕酮组患者疗效比较
        三、滋肾育胎丸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积分比较
        四、滋肾育胎丸组患者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五、不同年龄阶段运用滋肾育胎丸治疗后恢复排卵情况比较
        七、滋肾育胎丸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积分比较
        八、不良反应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分析
        一、滋肾育胎丸对崩漏月经复旧的影响
        二、滋肾育胎丸对全身症状的影响
        三、滋肾育胎丸对排卵功能影响
    第二节 总结讨论
        一、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具有复旧调经作用
        二、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具有改善排卵的作用
        三、滋肾育胎丸改善脾肾不足型崩漏患者全身症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与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特点和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式
        2.2.2 术前准备
        2.2.3 麻醉方法
        2.2.4 手术体位
        2.2.5 手术器械
        2.2.6 具体手术方法
        2.2.7 术中注意事项
        2.2.8 术后护理及管理
        2.2.9 观察指标及术后随访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
        3.1.1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3.1.2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
        3.1.3 两组患者术前POP-Q各指示点比较
        3.1.4 两组患者POP分度比较
    3.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3 月及6月POP-Q测量情况
        3.3.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月POP-Q各指示点比较
        3.3.2 两组患者术后3 月及6月POP-Q各指示点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3.4.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PFDI-20 评分情况
        3.4.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月、6月PFIQ-7 评分情况
        3.4.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PIFQ-12 评分情况
    3.5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3.6 住院花费
    3.7 复发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子宫脱垂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
        4.1.1 遗传因素
        4.1.2 年龄
        4.1.3 雌激素水平与绝经
        4.1.4 体重指数
        4.1.5 生育因素
        4.1.6 盆腔创伤史
        4.1.7 长期腹压
        4.1.8 种族及文化
        4.1.9 其他因素
    4.2 POP的处理及治疗
        4.2.1 非手术治疗
        4.2.2 手术治疗
    4.3 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与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概述
        4.3.1 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
        4.3.2 腹腔镜下骶骨阴道固定术
    4.4 围手术期的处理
    4.5 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的防治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
致谢
附件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B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
附录C 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
附录D 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
作者简介

(8)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及MRI特征研究:与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四、高原地区绝经后阴道出血267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D]. 沈偲.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12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资料分析[D]. 尹正芳. 青海大学, 2017(10)
  • [3]西藏地区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出血病例分析[J]. 丁文. 西藏科技, 2011(04)
  • [4]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张凤芝. 郑州大学, 2011(04)
  • [5]高原地区绝经后阴道出血267例分析[J]. 谢莹莺.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1(04)
  • [6]滋肾育胎丸对脾肾不足型崩漏月经复旧的临床观察[D]. 周秀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与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特点和疗效分析[D]. 王琴. 青海大学, 2019(04)
  • [8]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及MRI特征研究:与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对照研究[D]. 朱北川. 江苏大学, 2018(01)
  • [9]戊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期取环对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和取环成功率的影响[J]. 姜泽允. 河北医药, 2016(05)

标签:;  ;  ;  ;  ;  

高原地区绝经后阴道出血267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