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MAG聚丙烯POY纺丝设备的灵活改造

NEUMAG聚丙烯POY纺丝设备的灵活改造

一、NEUMAG丙纶POY纺丝设备的柔性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曹宇恒[1](2020)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长丝加弹过程的结构与性能变化》文中研究表明从二十世纪初成功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到二十世纪中期聚乙烯和聚丙烯等通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再到后来的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合成高分子材料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大多数合成高分子材料在自然条件下降解缓慢,通过填埋、焚烧等处理方法又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从而对环境治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研究开发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脂肪族聚酯因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可在自然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等特性,已成为研究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主要方向之一。如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良,被广泛应用于农用地膜、食品包装等塑料制品。但由于其熔体稳定性差、熔体强度低、结晶度高等原因,PBS的纺丝、后加工难度大,使得PBS在纤维领域应用较慢。近年来,PBS预取向丝(POY)和PBS牵伸丝(DY)的制备取得了较大突破,达到了中试规模。然而,在对PBS-POY(以下简称POY)或PBS-DY(以下简称DY)进行加弹制备PBS-DTY(以下简称DTY),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POY的集束性差,尤其是经牵伸后单丝间发散现象严重;(2)POY在牵伸加弹过程中易产生较多的“白粉”;(3)DTY的断裂强度不升反降,断裂强度仅为原丝的40%~60%,这与常规涤纶、锦纶等纤维加弹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形成较大反差。为此,本课题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开展以下四方面的探讨。1.根据PBS纤维特性,选用三种不同的常用油剂:PET、PTT和PP纺丝油剂,对其成分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三种油剂乳液的表面张力接近,但PTT油剂油膜强度、乳液电导率较高,用此油剂制得POY集束性较好。但得到的POY随存放时间延长,纤维表面油膜发生破裂,含油率降低,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增加,单纤维间发散现象变得严重,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也有所增大。2.通过DSC、TG对生产车间收集到白粉与同一批次PBS切片进行测试,发现白粉熔点为121℃,略高于PBS切片(115℃),其熔融焓(128.04J/g)比PBS切片完全结晶熔融焓(110.3J/g)高;TG曲线出现三个平台,热失重率分别为74.8%、17.4%和7.8%。进一步对白粉进行核磁氢谱、碳谱以及红外分析,发现白粉与PBS切片具有相同的重复单元。对白粉进行特性黏度、GPC、质谱和XRD测试发现,白粉由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物组成,其中低聚物中还有部分PBS环状二聚体存在。3.利用强伸度仪、自主研发捻度仪、二维X射线衍射仪等测试仪器,探讨不同牵伸倍数、假捻温度和假捻度(D/Y)对假捻丝性能与结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POY经牵伸后,DY的断裂强度随着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的增加而增加。(b)POY经加捻-退捻后,DTYP(指POY加工成的DTY)断裂强度均低于POY;随着假捻温度升高,DTYP断裂强度先升后降,在假捻温度为80℃,强度损失率(6.95%)最低;随着D/Y增加,强度损失率提高,当D/Y=2.2时可达14%。(c)DY经加捻-退捻后,DTYD(指DY加工成的DTY)断裂强度均低于DY;随着假捻温度升高,DTYD断裂强度先升后降,在假捻温度为80℃,强度损失率为6.7%;随着D/Y增加,DTYD断裂强度降低,当D/Y=2.2时强度损失率为11%。综上所述,牵伸过程会提高PBS纤维的断裂强度,而假捻过程会使PBS纤维断裂强度降低,选择适当的温度可有效降低纤维强度损耗率。4.在中试加弹机上,分别用POY和DY制备了两种加弹丝(DTYP和DTYD),并对制得的DTY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TYP的断裂强度均低于POY(强度损失率40%~60%),其断裂强度随着牵伸倍数、变形温度增大而增大,随着D/Y增加而降低。对于DY-DTY路线,牵伸倍数只能设定在1.01左右,所制备的DTYD断裂强度较低,强度损耗率高达74.8%。综上所述,中试试验机上制备的DTY强度损耗率高于实验室制备的DTY。

皮凤东[2](2019)在《柔性化熔融纺丝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据统计,2017年全球化纤总产量达到6694万吨,中国化纤产量4714万吨,增长5%,占全球化纤产量的71%,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在化纤产量增加的同时,化纤产品的开发更加迅速,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高。柔性化熔融纺丝是指在同一纺丝设备上,采用或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装置,生产出多品种纤维的技术。它包含设备柔性化,工艺柔性化和产品柔性化。纺丝工艺是限制柔性化纺丝生产的主要因素,当纺丝设备扩大产品规格的生产范围时,要考虑该品种与现有设备的生产工艺的匹配问题,保证新开发的纤维品种能实现生产的稳定性。本文从纺丝组件设计和纤维性能分析入手,结合纤维的生产工艺,基于多组分柔性化复合纺丝试验平台,开发了同板异形纤维和原液着色多色丝,进一步丰富了试验平台的生产品种,为柔性化纺丝的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同板异形纤维的生产中,纤维的挤出成形较为复杂,本文从聚合物流变学理论研究入手,运用纺丝熔体挤出成形的基本方程,基于异形喷丝板的常规设计方法,设计了圆形-三叶形同板异形喷丝板,使用POLYFLOW软件对同板异形纤维的纺丝熔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熔体在不同孔形微孔中剪切速率、压力以及速度的差异。观察实验室制备的同板异形纤维的截面可得:增大纺丝流量,圆形纤维的均匀性提高,但三叶形纤维的异形度明显降低;提高纺丝速度可以明显提高三叶形纤维的异形度。论文从单丝纤度,纤维结晶度等因素对同板异形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对纤维拉伸的理论模型进行研究,运用拉伸的本构关系,然后,使用POLYFLOW软件对同板异形纤维的丝条温度和结晶度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丝条温度沿纺程的变化规律。对同板异形纤维进行冷拉测试,发现随着纤维纤度的增大,纤维的屈服点上移,对应的屈服强力和断裂强力也随之增大。对同板异形纤维样品进行结晶度测试,发现纺丝流量相同时,纤维的单丝纤度对结晶度影响不大;纤维的截面形状对结晶度的影响也不大,这与结晶度的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对于同一形状的纤维,随着纤维结晶度的降低,纤维的屈服点下移,纤维的屈服强力和断裂强力也降低。对原液着色多色丝进行研究,基于多色丝的配色原理,从丝束中不同颜色单丝的位置分布考虑,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流道形式,选择了同心圆分配形式的流道。通过POLYFLOW软件的数值模拟优化,设计并加工了多色丝的纺丝组件,基于多组分柔性化复合纺丝试验平台,制备了原液着色多色丝,证明了多色丝生产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原液着色多色丝无需进行染整加工,能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极具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纺制的原液着色多色丝经3000 m/min的牵伸速度可形成POY丝,其总色差能满足工业化生产中的要求,对原液着色多色丝的工业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3](2017)在《201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 展会评估系列报道之五 化纤机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估设备:聚合与干燥设备短纤维及后加工设备长丝纺丝设备长丝后加工设备化纤长丝自动落筒等智能化物流包装系统化纤设备配件与附件本届纺机展化纤设备参展商主要来自中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内容涉及聚合、干燥、长丝纺丝及后加工设备、短纤维纺丝及后处理设备、特种纤维专用设备、化纤设备专用部件和配套件等。展商提出或展示了自己的工程化技术,以工程设计、工程承包或交钥匙

吉鹏[4](2016)在《亲水共聚酯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凭借良好的加工性能、成本优势及服用过程中良好的挺括性,聚酯纤维已经广泛应用在家纺、服用及产业用等领域。但是由于聚酯分子链排列规整度高、缺乏有效的吸附基团,导致其吸湿性差。在标准温湿度大气环境下聚酯纤维回潮率仅为0.4%、易产生闷热感,静电现象严重(纤维体积比电阻≥1014 Ω·cm),大大降低其服用舒适性。从人体服装应用性能研究角度分析,纤维的吸水性对于其服用舒适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运动状态下或炎热环境下对于服装的要求,因此提高聚酯纤维的亲水性能是目前聚酯纤维差别化产品功能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基于天然高吸湿性纤维与聚酯纤维吸放湿特性,设计和制备具有良好润湿性、导湿性与快速排湿性能的新型改性聚酯纤维为研究核心。围绕新型共聚酯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纤维吸放湿机理、工程化制备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酯交换原理在聚酯合成中引入柔性亲水改性组分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制备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ethylene glycol, PETG),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测试结果表明PETG共聚酯的化学组分与理论投料比一致,PETG为目标产物。基于A-B型嵌段共聚物模型计算理论,以PEG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0、2000、6000 g/mol,相对精对苯二甲酸(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PTA)投料比为60wt%共聚合PETG800、PETG2000、PETG6000为对象,展开序列结构的研究。序列结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PEG投料质量比下,PETG800、PETG2000、PETG6000嵌段数分别为19、11与7。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与聚酯形成无规共聚酯结构,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EG与聚酯则形成嵌段有序的共聚酯,PEG在共聚酯中主要分布于无定形区域。随着PEG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共聚酯分子链中PEG链段数摩尔比例减少而PET链段数摩尔比例增加,促进了相分离结构的产生,表现出了嵌段共聚酯的微相分离结构逐渐增强。激光共聚焦(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测试验证了PETG共聚酯微相结构的形成。采用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研究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ETG共聚酯的熔融行为影响机制。基于Flory平衡结晶理论对共聚酯熔点衰减分析得出,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EG (Mn=2000-8000 g/mol)与聚酯形成嵌段结构,相对于常规的聚酯(Tm=255.81℃),熔点下降不明显;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G (Mn=100-1000 g/mol)与聚酯形成无规结构,熔点下降明显。进一步对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ETG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展开研究。实验中分别对处于完全熔融状态的PETG样品不同降温速率进行冷却,观察结晶曲线与焓变△Hm。系统研究PETG共聚酯结晶度Xt与温度T、时间t,建立PETG共聚酯半结晶时间t1/2与PEG相对分子质量关系曲线。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共聚酯的半结晶时间t1/2逐渐减小。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G在共聚酯中反应中,链段接入到聚酯主链中,共聚酯链段运动相比较常规聚酯链段活化能更高,在相同的冷却速率下所需要更多的时间,表现出了起始结晶温度增加,半结晶时间增大。共聚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较好的符合Mo方法。针对PETG共聚酯热性能下降的问题,在合成阶段中原位引入无机氧化锌纳米粉体(Zinc oxide, ZnO)。为解决ZnO纳米粉体在聚合物中分散均匀性差的问题,利用硬脂酸对ZnO表面展开化学修饰。修饰后的ZnO在基体中分散均匀性得到提高。同时修饰后的ZnO起到了物理交联点的作用,在高温下可以限制热稳定性较差的PEG链发生热运动,较未改性的PETG共聚酯样品最快热分解的温度提升40℃。在结构与热性能研究基础上,对PETG共聚酯与水分作用机理展开研究。表面润湿性能测试结果说明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及投料质量比的增加PETG共聚酯的表面润湿性能逐渐增强,液态水分表面接触角<60°(常规聚酯表面接触角≥85°)。利用所建立的低场核磁方法对PETG共聚酯/水体系弛豫特性展开研究,利用“二维相关光谱”(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COS)方法对PETG共聚酯水分吸附-脱附动力学过程中展开了表征,解决一维红外谱峰重叠辨析率低问题。结果表明研究PETG共聚酯与水分子的结合存在着两种主要形式:氢键形式的强结合,自由态的弱结合。PEG相对分子质量对PETG共聚酯的自由态水分的吸附能力具有显着影响作用。在吸附起始阶段嵌段共聚酯对水分吸附主要是基体中的氢键结合,随着吸附的进行弱结合水分主要增加;在脱附过程中,结合作用力弱的水分先脱附,氢键结合的水分再变化。模拟人体在大量运动状态下出汗的情况(45℃/40RH%环境下脱附过程)对Cotton、PET纤维吸附水的弛豫时间、信号幅值动态变化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otton纤维、PET纤维中均存在着三种不同形式的吸附水:结合水、中间态水与自由水。在脱附过程自由水先进行脱附,而结合水、中间态水呈现出了先增大的特点。脱附过程中三种不同结合形式的水分相互作用从而呈现出弛豫变化谱图。通过引入相对吸附比例参数,建立了P2b(氢键形式吸附水弛豫信号占总信号比例)对纤维的表面润湿性、吸湿性影响的作用关系,随着P2b的增加纤维的润湿性能与吸湿性逐渐增强;P21(纤维微孔结构吸附水弛豫信号占总信号比例)形式的中间吸附对纤维液态水分吸附关系,液态水分吸附随着P21的增加而增加,建立聚酯纤维吸湿速干性结构设计要求。选择PEG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 g/mol,投料质量比为10wt%的PETG共聚酯样品在熔融纺丝成型过程中形态结构进行调控,得到PETG2000共聚酯中空纤维,纤维的回潮率达到≥1.2%,纤维表面接触角<60°,瞬间吸湿速率提高了2倍,同时改性共聚酯纤维聚酯基体比例占到了>85%,具有良好的速干特性。PETG共聚酯纤维抗静电性得到提升,纤维体积比电阻<1010Ω·cm,同时染色具有“常压沸染”的特点。参照国标测试方法,经织造得到PETG织物在水洗前后均具有“秒干”特性。最后,在大量的小试聚合与纺丝实验基础上,通过工程化试验过程中改性组分、添加位点等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确定了熔体直纺制备亲水共聚酯纤维的方案,实现了亲水共聚酯规模化生产的目的。

赵永霞[5](2016)在《化纤加工装备》文中研究说明纵观ITMA 2015上展出的化纤装备和技术,优质、高效、智能、柔性、"三省"(节能、节省人力、节省空间)仍是其主要发展方向。比如领先企业Oerlikon Manmade Fibers(欧瑞康化学纤维事业板块)继续推广其"e-save"节能理念,围绕其推出具有独特优势的技术、装备和解决方案;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推出了新一代卷绕头ECO ORCAⅡ,与前一代产品相比,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因此可节省人力。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6](2015)在《话“纤”》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全国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同期略降低0.2个百分点,其中化纤业增速则回升3.5个百分点。作为纺织分行业中的"佼佼者",2015年化纤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库存减亏明显,化纤企业利润增长相对较快,对全行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7%。最新公布的2014"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22家纺织企业光荣上榜,其中8家为化纤企业。

赵永霞,高波,杨崇倡[7](2012)在《化纤加工装备的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力、能源等成本的上升,以及行业日益强烈的环保诉求,化纤产品制造商在进行技术改造或引进新装备前日益将高效、节能、节省人力和占地面积等作为重要的参考点。纵观ITMA ASIA+CITME 2012上国内外化纤装备供应商的参展情况,不管是实物展示还是样本资料,他们的产

邹荣华,俞镇慌[8](2010)在《国内外非织造装备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格局——纺粘、熔喷与后整理设备》文中研究表明纺粘、熔喷设备Spunbond & Meltblown Machinery参加ITMAASIA+CITME2010并可提供成套纺粘生产线的国外企业有Oerlikon Neumag(欧瑞康纽马格)公司

赵永霞,赵庆章,王鸣义,王玉萍[9](2009)在《涤纶长丝产业链的升级与创新》文中提出近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涤纶长丝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行业中的一些潜在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对于企业来说,如何依靠产业链的升级与集成创新走出目前的困境,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迫在眉睫,这也正是本专题的主旨所在。

王妮[10](2005)在《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成形原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纤维因其特性(卷曲、光泽、缩绒性等)优异,使毛织物具有诸多优良的特性,如柔软、蓬松、弹性好、活络、光泽柔和、自然等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一方面羊毛纤维受产量、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毛织物难以满足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改变后,人们对于服用纺织品在“可机洗”、“洗可穿”、“易保养”、形态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国内外早就开始了化纤仿毛的研究。经多年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经历了许多代的产品。异收缩纤维的应用,是化纤仿毛在观念和技术突破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但在以往研究中,没有在纱线过渡中的不稳定结构和最终织物的稳定结构之间建立完整的模型来指导仿毛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仅用两种收缩率不同的纤维混纺,最终影响了产品的仿毛效果和服用性能。本文在对以往化纤仿毛技术全面总结、回顾的基础上,认为化纤仿毛的关键是毛织物的结构特征—织物中纱线之间基本相互挤紧,而纤维之间蓬松、有空隙,提出了以多分散性、异收缩性、异卷曲性、导湿、光泽、身骨等方面相结合的化纤仿毛设计新原则。依此,以各单根长丝的异收缩为主,同时辅以线密度、卷曲、模量、刚度等的相互配合,首次推导出在纱线截面各层次形成蓬松、丰满的仿毛纱结构所需要的纱线内不同卷曲度单根长丝热收缩率分布及不同收缩率长丝质量比例的理论模型,为进一步提高化纤仿毛的效果和仿毛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短纤维形成多异性的混纤纱,可在纺纱中混纺不同性能的纤维。对于长丝,除工艺复杂外,考虑到设备生产率、成本等问题,采用类似的混并方法是不可取的。本文按照预取向丝(POY)—后加工两步法设计了两类截面形状不同、线密度不同的预取向丝(皮丝和芯丝)在后加工过程中复合的生产步骤。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同一喷丝板上不同孔径大小及不同截面形状的喷丝孔,生产具有多异性纤维的可能性,尤其是单丝之间异收缩和异线密度的形成机理,即对于同一喷丝板,喷丝孔截面积的不同,导致各孔熔体与孔壁的粘滞阻力不同,截面积大的喷丝孔,其内熔体流动相对阻力小,流速高,流量大,在相同的卷绕速度下,有效拉伸比小,冷却凝固慢,所得单丝线密度大,取向度低。截面积小的喷丝孔则反之。依此原理,完成了新型化纤仿毛长丝纱芯层纱线喷丝板的设计及POY纺丝生产,为新型化纤仿毛长丝纱内单丝多异性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在预取向丝后加工过程中,热拉伸和热定形形成所需结构与性能。本文还研究了热拉伸和热定形对新型化纤仿毛长丝纱多异性的芯丝和异形截面形状皮丝这两种差别化涤纶长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后加工对两种差别化涤纶长丝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发现热处理温度对两种试样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即: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涤纶长丝的熔点、起熔温度、终熔温度均略有升高。另外,两种涤纶长丝的熔程不同,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大。这主要是因为高聚物的熔融行为与其结晶的形成条件密切相关。熔程的不同说明涤纶牵伸丝的熔程与纤维的品种有着很大的关系,而熔程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可能是由于DSC所测得的常规所谓结晶区的熔融吸热量,包含了其较难区分的非晶区的粘流转变吸热量,而随着后加工处理温度的升高,涤纶结晶部分和非结晶部分比例

二、NEUMAG丙纶POY纺丝设备的柔性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EUMAG丙纶POY纺丝设备的柔性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长丝加弹过程的结构与性能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可生物降解材料
        1.2.1 可生物降解材料分类
        1.2.2 可生物降解材料应用
    1.3 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
        1.3.1 聚羟基烷酸酯(PHA)
        1.3.2 聚己内酯(PCL)
        1.3.3 聚乳酸(PLA)
        1.3.4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1.4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研究进展
        1.4.1 PBS结构与性能
        1.4.2 PBS塑料改性研究进展
        1.4.3 PBS纤维研究进展
    1.5 纤维加弹技术发展
        1.5.1 假捻原理
        1.5.2 假捻器分类
        1.5.3 影响加弹过程与产品质量的因素
        1.5.3.1 POY质量
        1.5.3.2 纺丝油剂性能
        1.5.3.3 纤维制备过程中“白粉”
        1.5.3.4 加弹机工艺参数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纺丝油剂对POY性能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油剂乳液配制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纺丝油剂性能
        2.3.1.1 原油和乳液外观及有效成分
        2.3.1.2 原油和乳液pH值和电导率
        2.3.1.3 原油红外光谱分析
        2.3.1.4 原油运动粘度
        2.3.1.5 原油和乳液表面张力
        2.3.1.6 原油油膜强度
        2.3.2 POY性能随存放时间的变化
        2.3.2.1 表面形貌
        2.3.2.2 含油率
        2.3.2.3 动/静摩擦系数
        2.3.2.4 体积比电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纤维制备过程白粉成因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白粉结构与性能
        3.3.1.1 ~1H NMR和~(13)C NMR分析
        3.3.1.2 红外光谱图(FTIR)分析
        3.3.1.3 DSC分析
        3.3.1.4 TG分析
        3.3.1.5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3.3.1.6 质谱分析
        3.3.1.7 XRD分析
        3.3.2 白粉产生与形成
        3.3.2.1 低聚物的产生
        3.3.2.2 PBS白粉迁移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捻-退捻模拟设备上DTY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2.2.1 拉伸丝(DY)制备工艺流程
        4.2.2.2 假捻丝(DTY)制备工艺流程
        4.2.3 纤维性能的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OY拉伸前后结构与性能的变化
        4.3.1.1 拉伸温度和拉伸倍数对DY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2 拉伸温度和拉伸倍数对DY取向度的影响
        4.3.1.3 拉伸温度和拉伸倍数对DY结晶性能的影响
        4.3.2 POY假捻处理前后结构与性能的变化
        4.3.2.1 假捻温度和假捻度对DTYP假捻张力的影响
        4.3.2.2 假捻温度和假捻度对DTYP力学性能的影响
        4.3.3 DY假捻处理前后结构与性能的变化
        4.3.3.1 假捻温度和假捻度对DTYD假捻张力的影响
        4.3.3.2 假捻温度和假捻度对DTYD力学性能的影响
        4.3.3.3 假捻温度和假捻度对DTYD晶体取向度的影响
        4.3.3.4 假捻温度和假捻度对DTYD结晶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BS-DTY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5.2.2 纺丝
        5.2.2.1 PBS-POY制备
        5.2.3.2 PBS-DY制备
        5.2.2.3 PBS-POY/DY制备DTY
        5.2.3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DY性能分析
        5.3.1.1 拉伸温度对DY力学性能的影响
        5.3.1.2 牵伸倍数对DY力学性能的影响
        5.3.1.3 POY和DY的结晶和取向
        5.3.2 POY-DTY性能分析
        5.3.2.1 D/Y对DTY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5.3.2.2 牵伸倍数对DTY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5.3.2.3 变形温度对DTYP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5.3.3 DY-DTY性能分析
        5.3.3.1 牵伸倍数对DTYD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柔性化熔融纺丝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柔性化熔融纺丝的发展现状
        1.2.1 柔性化熔融纺丝技术概述
        1.2.2 柔性化熔融纺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柔性化熔融纺丝的制约因素
    1.3 熔融纺丝组件的研究现状
    1.4 同板异形纤维的研究进展
    1.5 原液着色纤维的研究
    1.6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内容
    1.7 课题的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熔融纺丝成形理论及纤维拉伸理论研究
    2.1 纺丝熔体的流动学方程
        2.1.1 流动场的连续方程
        2.1.2 流动场的运动方程
        2.1.3 流动场的能量方程
        2.1.4 本构方程
    2.2 纤维拉伸的理论模型
        2.2.1 线性粘弹性的微分表达式
        2.2.2 线性粘弹性的积分表达式
        2.2.3 非线性粘弹性的力学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熔融纺丝挤出成形的数值模拟
    3.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3.2 原液着色多色丝熔体挤出成形的数值模拟
        3.2.1 原液着色多色丝的流道设计
        3.2.2 流道内熔体模型的建立
        3.2.3 边界条件及模拟参数的设定
        3.2.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3.3 同板异形纤维的挤出成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3.4 同板异形纤维拉伸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3.4.1 同板异形纤维拉伸成形过程分析
        3.4.2 同板异形纤维冷却成形过程分析
        3.4.3 同板异形纤维拉伸成形过程中结晶现象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板异形纤维实验研究
    4.1 同板异形纤维的实验制备
        4.1.1 圆形-三叶形喷丝板的设计计算
        4.1.2 圆形-三叶形纤维的纺丝流程
    4.2 同板异形纤维的截面图案测试分析
        4.2.1 纤维截面图案获取实验平台
        4.2.2 圆形-三叶形纤维截面图案分析
    4.3 同板异形纤维的拉伸实验研究
        4.3.1 单纤维的拉伸实验研究
        4.3.2 纤维的纤度对纤维屈服点的影响
    4.4 同板异形纤维的结晶度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液着色多色丝的研究
    5.1 原液着色多色丝介绍
    5.2 原液着色多色丝的实验制备
    5.3 原液着色多色丝的色彩分析
        5.3.1 原液着色多色丝的配色原理
        5.3.2 色度测量设备
        5.3.3 原液着色多色丝的色度
        5.3.4 原液着色多色丝的色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201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 展会评估系列报道之五 化纤机械(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与干燥设备
    展出情况
    展品评述
2短纤维及后加工设备
    展出情况
        1) 涤纶短纤维设备
        2) 粘胶设备
        3) 其他差别化短纤维设备
        4) 其他短纤维辅助设备
    展品评述
3长丝纺丝设备
    展出情况
    展品评述
4长丝后加工设备
    展出情况
        1) 假捻变形机
        2) 空气变形机
    展品评述
        1) 多锭位
        2) 特色化
        3) 功能化
5化纤长丝自动落筒等智能化物流包装系统
    展出情况
6化纤设备配件与附件
    展出情况
        1) 过滤器
        2) 齿轮泵
        3) 喷丝板
        4) 喷丝板检测系统
        5) 煅烧炉
        6) 失重计量系统
        7) 化纤瓷件
    展品评述

(4)亲水共聚酯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酯纤维结构特性
        1.2.1 聚酯的结构与性能
        1.2.2 形态特征
        1.2.3 化学性能
        1.2.4 挺括特性
        1.2.5 吸湿性与染色性能
    1.3 亲水改性研究方法进展
        1.3.1 分子结构设计研究
        1.3.2 共混改性研究
        1.3.3 纤维形态结构调控方法
        1.3.4 混纺研究
        1.3.5 后整理
        1.3.6 其它改性方法
    1.4 纤维吸湿机理研究进展
        1.4.1 纤维的吸湿热力学理论
        1.4.2 纤维的吸放湿动力学
        1.4.3 纤维材料与水分作用力的研究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共聚酯的分子设计及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本章实验中所用到的原料及试剂
        2.2.2 共聚酯的分子设计
        2.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ETG共聚酯的制备
        2.3.2 PETG共聚酯的序列结构
        2.3.3 PETG共聚酯的凝聚态结构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ETG共聚酯热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设备及实验
        3.2.1 本章实验中主要原料
        3.2.2 纳米ZnO粒子的制备及修饰
        3.2.3 PETG/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ETG共聚酯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3.3.2 PETG共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3.3.3 无机粒子ZnO对PETG共聚酯热性能作用机理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ETG共聚酯亲水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本章实验中所用到的原料及试剂
        4.2.2 表征与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TG共聚酯表面水分润湿性及吸附性
        4.3.2 PETG共聚酯水分吸附机理的研究
        4.3.3 嵌段共聚酯吸附-脱附动态过程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ETG共聚酯纤维制备及吸放湿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本章实验中所用到的原料及试剂
        5.2.2 设备仪器
        5.2.3 共聚酯熔融纺丝成型
        5.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纤维多重结构吸附能级方法学建立
        5.3.2 亲水共聚酯纤维吸放湿机理
        5.3.3 纤维抗静电与染色性能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PETG亲水共聚酯纤维工程化制备试验
    6.1 引言
    6.2 工程化试验
        6.2.1 本章试验中所用到的原料
        6.2.2 本章试验设备
        6.2.3 配方及工艺的确定
        6.2.4 纤维织造工艺及织物性能评价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共聚酯纤维的半连续生产工程化设计与生产
        6.3.2 共聚酯纤维的连续化生产工程化设计与生产
        6.3.3 高含量亲水聚酯母粒在线添加工程化
        6.3.4 工程化技术目前应用前景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课题展望
博士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5)化纤加工装备(论文提纲范文)

1 长丝生产设备
    1.1 双组分长丝
    1.2 纺前着色长丝
    1.3 BCF纱
2 短纤设备
3 变形加工
    (1)高效率
    (2)节能
    (3)柔性
    (4)高品质
4 卷绕装置
5 其他专件和配件
    5.1 牵伸辊等
    5.2 喷嘴
    5.3 在线监测及控制系统
6 智能控制系统
    (1)工作和产品追踪
    (2)更高效运营的工具
    (3)模块化和可适应的全球网络化生产

(7)化纤加工装备的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纺丝设备
2 加捻设备
3 假捻变形机
4 空气变形丝机
5 卷绕设备
6 喷丝板

(8)国内外非织造装备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格局——纺粘、熔喷与后整理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纺粘、熔喷设备Spunbond&Meltblown Machinery
    一、国外公司
        1.欧瑞康纽马格公司
        2.日本卡森公司
        3.日本Nippon Nozzle公司
        (1)水针板
        (2)熔喷板
    二、国内公司
        1.宏大研究院
        (1)熔喷生产线
        (2)丙纶纺粘生产线
        2.邵阳纺机
        (1) PP纺粘生产线
        (2) PET纺粘生产线
        3.大连华阳
        (1) PET纺粘热轧生产线
        (2) PET纺粘针刺生产线
        (3) PP纺粘热轧生产线
        (4)双组分(PE/PP)复合纺粘热轧生产线
        (5)双组分(裂片型、海岛型)复合纺粘水刺生产线
        (6)双组分(海岛型)复合纺粘针刺生产线
        (7)双组分复合纺粘热熔粘合生产线
        4.大连合纤所
    三、评述
        (1)国内外纺粘、熔喷装备行业的新格局
        (2)大型化、差别化是国内纺粘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向
        (3)优胜劣汰、行业整顿,做强中国的纺粘、熔喷装备行业
非织造后整理设备Nonwoven Finishing Machinery
    一、国外公司展出情况
        1. Andritz Küsters公司
        2. AIGLE Macchine公司
        3. BomBi Meccanica公司
        4. Brueckner Plant Technologies公司
        5. Hansa Industrie–Mixer公司
        6. K.I.Industry公司
        7. LACOM Vertriebs公司
        8. MENZEL (U.K.)公司
        9.Schott&Meissner Maschinen–und
        1 0. Strahm Hi–Tex Systems公司
        1 1. WUMAG TEXROLL公司
        1 2. Zimmer Mashinenbau公司
    二、国内公司展出情况
        1.鑫强先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易成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3.闳业机械有限公司
        4.无锡市鑫都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5.无锡市鹏程植绒机械有限公司
        6.上海誉辉化工有限公司
        7.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
        8.南通华一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9.江苏天明机械集团
        10.江苏海大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11.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
        13.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4.江阴市国光轧光机纤维辊有限公司
        15.宜兴市建达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16.佛山市科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三、总结
更正启事

(9)涤纶长丝产业链的升级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引语: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化纤行业影响重大
国内涤纶长丝行业的发展及趋势
    1 当前化纤行业的总体运行情况
    2涤纶及涤纶长丝行业的发展现状
        2.1涤纶行业运行基本正常
        2.2涤纶长丝行业处于深刻调整期
        2.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运行状况分析
        (1) 投资增速虽然明显减缓, 但反弹压力不大
        (2) 部分常规产品产能过剩, 结构性矛盾突出
        (3) 产品开发能力弱, 同质化竞争激烈
    3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核心竞争力
专家视点:产学研合作是现代纺织科研的一条必经之路
    赵庆章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员
涤纶长丝行业的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1 行业的节能降耗
        1.1 能耗大幅降低
        1.2 原料消耗进一步减少
        1.3 取水量进一步下降
    2 涤纶长丝生产技术与设备的开发
        2.1 民用涤纶长丝生产技术
        2.2 产业用涤纶长丝纺丝设备
    3 废弃物的回收与治理
        3.1 废水、废液的排放
        3.2 废气废物的排放与治理
        3.3 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理利用
    4 企业的成功实例
专家视点:节能降耗将是提高涤纶长丝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高污染的企业一定会被淘汰
    王玉萍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高级工程师
涤纶长丝产品的开发及发展趋势
    1优化涤纶长丝产业链
        光学增白纤维
        阳离子染料可染纤维 (CDP、ECDP)
        0.3~0.5 D/f的超细长丝
        常温分散染料可染纤维 (DDP、EDDP)
        全消光、大有光等异光泽度纤维
    2扩展应用领域
        波斯纶 (仿腈纶)
        仿羊毛复合长丝
        包芯纱
        复合空气变形纱 (塔丝隆丝) ATY
        并列复合自卷曲纤维
        海岛型复合纤维
        易水解纤维
        涤纶工业丝
    3差别化、功能化产品的开发
        异形截面纤维
        竹炭纤维
        除臭纤维
        银系超细粉末抗菌纤维
        双组分复合超细纤维
        抗紫外线纤维
        蓄光性发光纤维
    4 再生涤纶长丝产品的开发
        4.1 国内外发展概况
        4.2 再生涤纶长丝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4.3 再生涤纶长丝新品种的开发
专家视点:差别化、功能化产品的研发为涤纶长丝行业的市场开拓和提高附加值、增加效益带来了希望
    王鸣义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涤纶事业部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结语:整合产业链,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10)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成形原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 化纤仿毛的发展历史
        1.1 短纤仿毛
        1.1.1 短纤仿毛的工艺路线
        1.1.2 短纤仿毛的原料
        1.2 中长纤维仿毛
        1.3 长丝仿毛
        1.4 化纤仿毛的基本思路
        1.4.1 形态模拟
        1.4.2 结构模拟
        1.5 化纤仿毛的成就与局限性
        1.5.1 化纤仿毛的成就
        1.5.2 化纤仿毛的局限性
    2 纱线结构的研究
        2.1 纱线结构及其研究
        2.1.1 纱线中纤维的转移
        2.1.2 纱线的结构模型
        2.1.3 纱线中纤维的聚集状态
        2.2 毛型纱线、毛纤维的结构特征及对仿毛化纤的要求
        2.2.1 毛型纱线的结构特征
        2.2.2 毛纤维的结构特征
        2.2.3 对化纤提出的要求
    3 混纤丝的分类与生产
        3.1 混纤丝的分类
        3.2 混纤丝的生产方法
    4 涤纶的发展及当前提出的问题
        4.1 涤纶的发展特点
        4.2 当前提出的问题
    5 本文的工作
        5.1 必要性及意义
        5.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试样与测试方法
    1 测试仪器与方法
        1.1 DSC测试
        1.2 X衍射测试
        1.3 声速测试
        1.4 双折射率测试
        1.5 热收缩率测试
        1.6 复丝线密度测试
        1.7 纤维直径测试
        1.8 强度、伸长度性能测试
        1.9 扫描电镜测试
        1.10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1.11 密度梯度法测试纤维密度与结晶度
        1.12 KES织物手感测试
        1.13 织物密度试验
        1.14 折皱回复性试验
        1.15 起毛起球试验
        1.16 勾丝试验
        1.17 纱线芯吸试验
    2 试样与方案设计
        2.1 平牵工艺实验试样
        2.2 芯吸实验试样
        2.3 平牵工艺实验方案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的设计
    1 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的设计原则
    2 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的设计基础
        2.1 传统毛纱的加捻
        2.2 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设计前提
    3 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的理论模型
        3.1 纱线截面纤维的质量分布
        3.2 纱线截面纤维的收缩率分布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芯层预取向丝纺丝工艺原理与加工工艺研究
    1 同板多异丝用喷丝板设计原理和规律探索
        1.1 多异喷丝板设计的理论基础
        1.1.1 纺丝箱的设计
        1.1.2 纺丝组件设计
        1.1.3 喷丝板的设计
    2 预取向丝成形工艺原理
        2.1 流动状态的判别
        2.2 POY单丝直径、线密度与喷丝孔直径的关系
        2.3 POY单丝取向度与喷丝孔直径的关系
    3 芯层 POY生产设计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芯丝拉伸工艺研究及加工设计
    1 拉伸与热定形对涤纶长丝熔融的影响
        1.1 实验结果
        1.2 回归与分析
        1.2.1 回归
        1.2.2 分析
    2 拉伸与热定形对涤纶长丝收缩率的影响
        2.1 实验结果
        2.2 回归与分析
        2.2.1 回归
        2.2.2 分析
        2.3 试样的干热收缩率与沸水收缩率的关系
        2.4 水分对涤纶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2.5 不同温度下试样的干热收缩率
    3 拉伸与热定形对涤纶长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结果
        3.2 分析与讨论
    4 拉伸与热定形对涤纶长丝结构的影响
        4.1 结晶度测试
        4.2 取向度测试
        4.3 密度测试
    5 芯层POY牵伸加工的实现
    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皮层预取向丝加工工艺原理、生产设计及皮芯复合技术
    1 化纤仿毛长丝纱外层纤维的选择及其POY生产
        1.1 化纤仿毛长丝纱外层纤维截面的选择
        1.2 外层五叶形截面纤维的成形
    2 外层五叶异形 POY丝的后加工
    3 皮芯复合
    4 新型化纤仿毛长丝纱的性能
    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织物形成过程及性能
    1 织造、染色与后整理
        1.1 织物生产工艺设计的主要原则
        1.2 织造
        1.3 染色和后整理
    2 织物性能
        2.1 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织物的外观形态
        2.2 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织物的性能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NEUMAG丙纶POY纺丝设备的柔性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长丝加弹过程的结构与性能变化[D]. 曹宇恒.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柔性化熔融纺丝关键技术研究[D]. 皮凤东. 东华大学, 2019(03)
  • [3]201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 展会评估系列报道之五 化纤机械[J].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纺织机械, 2017(06)
  • [4]亲水共聚酯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 吉鹏. 东华大学, 2016(02)
  • [5]化纤加工装备[J]. 赵永霞. 纺织导报, 2016(01)
  • [6]话“纤”[J].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纺织报告, 2015(07)
  • [7]化纤加工装备的技术进展[J]. 赵永霞,高波,杨崇倡. 纺织导报, 2012(09)
  • [8]国内外非织造装备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格局——纺粘、熔喷与后整理设备[J]. 邹荣华,俞镇慌. 纺织导报, 2010(09)
  • [9]涤纶长丝产业链的升级与创新[J]. 赵永霞,赵庆章,王鸣义,王玉萍. 纺织导报, 2009(02)
  • [10]新型涤纶仿毛长丝纱成形原理及应用研究[D]. 王妮. 东华大学, 2005(04)

标签:;  ;  ;  ;  ;  

NEUMAG聚丙烯POY纺丝设备的灵活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