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召开——张建龙为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

中国林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召开——张建龙为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

一、中国林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召开——张建龙为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孙玉芳[2](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曾凡勇[3](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施瑛[4](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赖继年[5](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提出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张宁[6](2012)在《参与与行动:西北多民族聚居大城市中社会组织防治艾滋病的田野调查 ——以兰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政府确定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艾工作机制。工作机制对社会力量参与艾病防治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留下了“想象空间”,而社会组织是社会力量中参与防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了不可或缺的社会角色并取得了显着成效。论文通过对西北多民族聚居大城市——兰州市的三个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防治艾病的行动进行了民族学观察,通过民族志式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各类型社会组织如何运用组织文化资本参与防治艾滋病,并从中观察到三个社会组织的相关行动以建构在各自组织结构中开展防艾活动,从而达到艾病的宣传预防、行为干预、关怀救助等组织功能目标。论文首先在学术史述评中,对国内外学界关于艾滋病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细致梳理和回顾;其次,论文对我国和甘肃省社会组织参与防艾问题进行了论述;在第四章到第六章中对一个宗教组织——西湖清真大寺、和两个草根民间组织——兰州市男男性接触者工作组和兰州市感染者/患者关爱组织参与防艾行动进行民族学的研究;最后运用民族学理论讨论三类社会组织参与艾病防治行动的学科解读并对社会组织参与防艾提出了相关建议。

徐金梅[7](2011)在《祁连山青海云杉木材性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指出本论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开展了木材性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揭示气候变化对木材性质的影响和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期为林木培育管理适时调整培育措施提供理论指导,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对策和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科学基础。本文选取祁连山三个海拔(2600m、2800m、3000m)的青海云杉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木材性质快速测定仪(SilviScan-3(?))测定了14个木材性质参数(年轮细胞径向直径、细胞壁厚,年轮、早材和晚材的微纤丝角、宽度、密度、弹性模量),在分析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和各个木材性质参数随海拔和时间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各个木材性质参数年表(共42个),采用相关分析和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分析了木材性质对主要气候因子(温度和降雨量)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温度对细胞壁厚、木材密度、弹性模量有正影响,对细胞径向直径、宽度、微纤丝角有负影响。生长季(5~9月)温度对木材性质参数影响较大;木材性质参数对温度的敏感性在海拔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早材和晚材木材性质参数对温度的敏感性基本相同,早材和晚材木材性质参数中包含的温度信息基本都体现在了年轮木材性质参数中。海拔2600m处细胞壁厚与2、5、6、7、8、9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2800m处与上年12月和当年9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3000m处与上年12月和当年1、5、6、7、9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海拔2600m处年轮和早材密度与6、7、8、9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晚材密度与月平均温度的相关性不显着。海拔2800m处年轮和早材密度与上年12月和当年6、7、9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晚材密度与4、8、9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海拔3000m处年轮密度与上年12月和当年6、9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早材密度与上年12月和当年1、6、7、9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晚材密度与月平均温度的相关性不显着。海拔2600m处年轮弹性模量与7、8、9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早材弹性模量与7、8月显着正相关,晚材弹性模量与6、7月显着负相关。海拔2800m处年轮弹性模量与上年12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早材弹性模量与月平均温度的相关性不显着;晚材弹性模量与8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海拔3000m处年轮弹性模量与5、7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早材弹性模量与6、7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晚材弹性模量与8月平均温度显着正相关。三个海拔的细胞径向直径均与6、7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海拔2600m和3000m处年轮、早材和晚材宽度均与6、7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海拔2800m处年轮宽度、早材宽度与月平均温度相关性不显着,晚材宽度与7月平均温度显着相关。海拔2600m处年轮和早材微纤丝角与5、6、7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晚材微纤丝角与4、8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海拔2800m处年轮和早材微纤丝角与6、7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晚材微纤丝角与8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海拔3000m处年轮和早材微纤丝角与6、7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晚材微纤丝角与4、7、8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2.降雨量对细胞径向直径、宽度、微纤丝角有正影响,对细胞壁厚、木材密度、弹性模量有负影响。春季和生长季(3~9月)降雨量对木材性质参数影响较大;随着海拔的增加,木材性质参数对降雨量的敏感性越来越弱;早材木材性质参数对降雨量的响应比晚材木材性质参数对降雨量的响应敏感,早材和晚材木材性质参数中包含的降雨量信息基本都体现在了年轮木材性质参数中。海拔2600m处细胞径向直径与5、6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2800m处与6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3000m处与月降雨量的相关性不显着。海拔2600m处年轮和早材宽度与3、5、6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晚材宽度与降雨量的相关性不显着。海拔2800m和3000m处的年轮、早材和晚材宽度与月降雨量相关性均不显着。海拔2600m处年轮微纤丝角与5、6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早材微纤丝角与6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晚材微纤丝角与8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海拔2800m处年轮和早材微纤丝角与6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晚材微纤丝角与8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海拔3000m处年轮微纤丝角与月降雨量的相关性不显着,早材微纤丝角与6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晚材微纤丝角与8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三个海拔的细胞壁厚均与3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海拔2600m处年轮密度与3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早材密度与6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晚材密度与月降雨量的相关性不显着。海拔2800m处年轮密度与3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早材和晚材密度与月降雨量的相关性均不显着。海拔3000m处年轮密度与3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早材密度与月降雨量的相关性不显着,晚材密度与1、8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海拔2600m处年轮弹性模量和早材弹性模量与6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晚材弹性模量与7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海拔2800m处年轮弹性模量与上年10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早材弹性模量与当年1、6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晚材弹性模量与4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海拔3000m处年轮弹性模量与上年10月降雨量显着正相关,早材弹性模量与5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晚材弹性模量与8月降雨量显着负相关。3. 1957~2008年间温度和降雨量对木材性质参数影响的程度不同,对年轮细胞径向直径、年轮细胞壁厚、年轮宽度、年轮密度、年轮微纤丝角、年轮弹性模量6个木材性质参数的影响程度在22%~41%之间,其影响大小排序为:年轮细胞径向直径>年轮微纤丝角>年轮细胞壁厚>年轮密度>年轮弹性模量>年轮宽度。4.研究区温度在1987年发生了突变,温度在1957年至1986年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在1987~2008年的增加趋势明显,降雨量无明显变化。利用木材性质参数对1987~2008年温度响应显着的响应函数方程可初步得出,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当温度增加1℃时,年轮细胞径向直径将减少2.33μm、年轮微纤丝角将减少2.44°、年轮密度将增加0.13g/cm3。由此推断,树木通过减少细胞直径、木材微纤丝角,增加木材密度等的方式来适应气候变暖。

史蔷[8](2011)在《热处理对圆盘豆木材性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材是一种具有众多优点的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但也有一些影响其利用的缺点。现有多种克服其缺点、改善其性能的物理或化学改性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化学物质,在木材改性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对人体产生危害。本研究采用一种绿色、无污染、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的高温热处理方法,以近年引进国内的非洲热带树种圆盘豆(Cylicodiscus spp)木材为实验材料,研究热处理对圆盘豆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其性能变化的机理,确定圆盘豆木材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提高圆盘豆木材尺寸稳定性,改善圆盘豆木材颜色和光稳定性,保证圆盘豆木材力学强度下降在许用范围之内。这对拓宽圆盘豆木材实木加工利用的应用范围,提高圆盘豆木材的附加值,进一步深化木材热处理研究,开拓热处理材应用领域,丰富木材科学的内涵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木研究采用全因素试验设计的方法,热处理温度为160℃、180℃、200℃、220℃,热处理时间为2h、4h、6h、8h。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高温干燥箱内,对尺寸规格为500mm(纵向)×125mm(径向)×25mm(弦向)的试材分心材和边材2组试材进行高温、低氧含量的热处理。通过测量心、边材对照材及心、边材热处理材的颜色、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光稳定性等各项性能,研究热处理对圆盘豆木材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圆盘豆木材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并综合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核磁共振波谱、紫外光谱、气-质联用等多种方法对热处理前后的圆盘豆木材及其木粉抽提物进行分析检测,探明热处理圆盘豆木材尺寸稳定性提高、颜色变深,力学强度变化的内在机理,得出了如下结论:1.最佳热处理工艺严格地说有两类,一类是根据热处理材用途所确定的,有针对性的、确切的热处理工艺,一类是根据尺寸稳定性提高度和强度下降度所确定的一般性的热处理工艺,此处所指的是后一种。根据热处理实验和性能检测实验,确定了温度和时间2个处理因子中,温度为主要因子。最佳热处理工艺,温度为200℃、时间为6小时。在此热处理条件下,尺寸稳定性达到稳定提高,体积抗干缩率和体积抗湿胀率平均提高25%以上,而抗弯强度下降在许用范围之内,心材、边材平均下降率约为25%。2.热处理显着降低了圆盘豆木材的吸湿性和吸水性。心材对照材的平衡含水率为10.39%,热处理后心材平衡含水率为4.36%~8.06%,热处理后阻湿率为22.43%~58.04%;边材对照材的平衡含水率为10.57%,热处理后边材平衡含水率为4.53%~8.38%,热处理后阻湿率为20.72%~57.14%。心材对照材的吸水率为51.43%,热处理后心材吸水率降低为36.7%~52.85%,热处理后吸水率最大降低率为30.04%;边材对照材的吸水率为54.95%,热处理后边材吸水率为36.7%~52.85%,热处理后吸水率最大降低率为33.21%。3.热处理显着提高了圆盘豆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明显提高。心材对照材气干体积干缩率为10.93%,热处理后心材气干体积干缩率为6.18%~10.55%,热处理心材最大气干体积抗干缩率为43.66%;边材对照材气干体积干缩率为11.23%,热处理后边材气干体积干缩率为6.78%~11.01%,热处理后边材最大气干体积抗干缩率为39.63%。心材对照材全干体积干缩率为14.35%,热处理后心材全干体积干缩率为9.31%~13.94%,热处理心材最大全干体积抗干缩率为35.67%;边材对照材全干体积干缩率为14.69%,热处理后边材全干体积干缩率为9.88%~14.06%,边材最大全干体积抗干缩率为39.19%。心材对照材气干体积湿胀率为11.05%,热处理后心材气干体积湿胀率为6.37%~10.98%,热处理心材最大气干体积抗湿胀率为42.35%;边材对照材气干体积湿胀率为11.27%,热处理后边材气干体积湿胀率为6.86%~10.96%,热处理后边材最大气干体积抗湿胀率为39.13%。心材对照材饱水体积湿胀率为13.53%,热处理后心材饱水体积湿胀率为9.56%~13.06%,热处理后心材最大饱水体积抗湿胀率为40.35%;边材对照材饱水体积湿胀率为14.28%,热处理后边材饱水体积湿胀率为9.74%~13.86%,热处理后边材最大饱水体积抗湿胀率为40.17%。4.热处理圆盘豆木材颜色加深。同一试件热处理前后相比,热处理后心、边材:明度L*值降低,红绿色品指数a*值先升高后降低,黄蓝色品指数b*值降低,色饱和度C*降低,表面光泽度Ag*稍微降低,总体色差值△E升高,心材总体色差值△E为4.7~35.52,边材总体色差值△E为10.59~39.04。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160℃~220℃)和热处理时间(2h~8h)的延长,与热处理前相比,热处理心、边材的颜色越来越暗深,而且边材颜色变化比心材颜色变化更加明显。5.热处理增强了圆盘豆木材的光稳定性。经氙灯照射100小时后,同一试件氙灯照射前后比较,光照后的心、边材:心材对照材总体色差△E为3.15~20.15,热处理心材总体色差△E为0.97~15.58,心材热处理材的总体色差小于心材对照材的总体色差,说明热处理使心材的光稳定性增强;边材对照材的总体色差值△E为5.6~23.79,热处理边材的总体色差值为△E为2.28~14.45,边材热处理材的总体色差小于边材对照材的总体色差,说明热处理使边材的光稳定性增强。6.热处理圆盘豆木材的全干密度略有降低。热处理后,圆盘豆心边材全干密度稍有下降。心材对照材全干密度为0.867g/cm3,热处理后心材全干密度为0.865 g/cm3~0.765 g/cm3,降低范围为0.23%~11.76%。边材对照材全干密度为0.872 g/cm3,热处理后边材全干密度为0.868 g/cm3~0.775 g/cm3,降低范围为0.46%~11.12%。7.热处理圆盘豆木材力学强度降低。低温并且短时间的热处理对木材的抗弯强度影响不大,但是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160℃~220℃)和处理时间(2h~8h)的延长,木材的抗弯强度降低。心材对照材抗弯强度为168MPa,热处理后心材抗弯强度为87~156 MPa,降低了7.14%~48.21%,边材对照材抗弯强度为165 MPa,热处理后边材抗弯强度为95~148 MPa,降低了10.33%~42.42%。在低温(160℃)条件下,热处理能提高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降低。心材对照材抗弯弹性模量为17.1 GPa,热处理心材抗弯弹性模量变化率为-6.43%~5.26%;边材对照材抗弯弹性模量为16.85GPa,热处理边材抗弯弹性模量变化率为-11.04%~9.61%。心材对照材表面硬度为0.36KN/mm2,边热处理心材表面硬度最大升高率为8.33%,最大降低率为25%;边材对照材表面硬度为0.31 KN/mm2,热处理边材表面硬度最大升高率为12.9%,最大降低率为16.13%。8.热处理材尺寸稳定性提高的机理。热处理使木材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基团数量减少,纤维的相对结晶度升高14.16%~26.02%;半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基团、乙酰基团数量减少,半纤维素发生降解反应;木质素发生降解、综合反应,使木材尺寸稳定性增加。9.热处理材颜色变深的机理。热处理后木质素发生了降解、缩合反应,共轭体系延长,发色基团数量增加,心边材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峰增强,抽提物中含有多种多酚类物质,热处理后带有与芳环共轭的发色基团的物质浓度升高,热处理后木材中有大量多酚类低分子物质产生,有机溶剂抽提物含量增加,抽提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木材颜色加深。10.热处理材力学强度降低的机理。热处理使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分子的羟基基团、乙酰基团数量减少,半纤维素发生降解反应;木素发生氧化、降解和缩合反应,纤维素大分子链断裂、纤维素的聚合度降低,使木材力学强度降低。

姚昆仑[9](2007)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刘德良[10](2006)在《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在查阅大量中外城市林业/森林研究文献、相关学科对城市植被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林业引进、发展的现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首次就城市、城市化与中外城市林业,中外城市林业产生和发展,中外城市林业的绿化实践,中外城市林业的人才培养,中外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中外城市林业的组织保障体系6个方面展开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就中外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21世纪制约中国城市林业发展的3大瓶颈、探索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中外城市林业的比较研究,以世界的眼光,本文前瞻性的明确和阐明了中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城市林业理论,特别是回答和解决了当前中国城市林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绿化实践、行政管理体制、法制法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措施:①理论研究上,探讨了制约21世纪中国特色城市林业建设的三大瓶颈,其中土地是中国特色城市林业发展的基础瓶颈;资金是推动中国特色城市林业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机制是中国特色城市林业高效有序运行的保证;提出了城市林业是一门横断学科的观点,因为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领域、对象、范畴、层次、问题和关系的多学科特点和超越各单独学科范畴的特点来看,城市林业不是原有学科的水平交叉,而是更高水平上的整合与提高;②绿化实践上,探讨了加强和改进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5项对策:以规划为龙头,坚持以高起点规划带动高标准建设;依法治绿;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社会化兴绿的良好氛围;建绿与护绿并举;树立“近自然”森林和生态绿化的理念;③人才培养上,探讨了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高等教育体系,并对拟议中的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2种对策;一是对风景园林专业进行“城市林业化”改造;二是直接创办城市林业本科教育,并借鉴欧美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课程结构体系;④科学研究上,提出了从5个方面加强和提高城市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主张,一是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学中心;二是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实验基地;三是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平台、开展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

二、中国林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召开——张建龙为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林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召开——张建龙为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6)参与与行动:西北多民族聚居大城市中社会组织防治艾滋病的田野调查 ——以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重点和难点
        1.2.4 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1.3 田野点介绍及相关说明
        1.3.1 田野点及调查对象介绍
        1.3.2 相关概念说明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理论准备、分析框架
        1.4.1 研究的理论准备
        1.4.2 论文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二章 学术史回顾
    2.1 国外学界关于艾病防治的研究回顾
    2.2 国内学界关于艾病防治的研究回顾
    2.3 对相关研究现状的述评
第三章 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的防治
    3.1 全球及中国艾滋病流行总体趋势及防治挑战
    3.2 社会组织参与防治的特点与现状
    3.3 甘肃省艾滋病流行概况
    3.4 甘肃省社会组织参与防控艾滋病情况与分析
第四章 宗教组织——清真寺参与宣传预防行动的个案研究
    4.1 宗教组织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4.2 宗教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行动概述
    4.3 清真寺参与宣传预防艾滋病行动个案
    4.4 对清真寺参与防艾行动的结构功能分析
    4.5 清真寺的社会资本作用分析
第五章 MSM组织参与行为干预行动的个案研究
    5.1 艾滋病与男男性接触者
    5.2 MSM组织与艾滋病防治
    5.3 “牵手”工作组行为干预的行动个案
    5.4 对MSM组织参与防艾行动的结构功能分析
    5.5 MSM组织的社会资本作用分析
第六章 PLWHA关爱组织参与关怀救助行动的个案研究
    6.1 艾滋病患者(PLWHA)与艾滋病
    6.2 PLWHA关爱组织与艾滋病防治
    6.3 感染者同盟-诚爱家园关怀救助行动个案
    6.4 对PLWHA关爱组织参与防艾行动的结构功能分析
    6.5 PLWHA关爱组织的社会资本作用分析
第七章 余论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7.2 民族学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防艾行动的思考
    7.3 对当前社会组织参与防艾行动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祁连山青海云杉木材性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2 年轮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3 木材细胞结构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2.4 非气候因子对木材细胞结构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木材资料的获取
        2.2.1 树种和采样点的确定
        2.2.2 木材样本的采集
        2.2.3 木材性质参数的测定
    2.3 气候资料的获取
    2.4 木材性质参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2.4.1 确定木材形成的正确年代
        2.4.2 建立木材性质参数年表
        2.4.3 木材性质参数年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第三章 木材性质参数的获取
    3.1 引言
    3.2 木材样本的采集
        3.2.1 采样点概况
        3.2.2 采样方法
    3.3 木材性质参数的测定
        3.3.1 样本制作
        3.3.2 测量方法
        3.3.3 木材性质参数的预处理
第四章 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气候资料选取
    4.3 祁连站台温度和降雨量变化特征分析
        4.3.1 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4.3.2 降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木材细胞结构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木材细胞结构年表的建立
        5.2.3 木材细胞结构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木材细胞结构随海拔和时间的变化
        5.3.2 木材细胞结构年表
        5.3.3 木材细胞结构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径向生长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径向生长量年表的建立
        6.2.3 径向生长量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径向生长量随海拔和时间的变化
        6.3.2 径向生长量年表
        6.3.3 径向生长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4 小结
第七章 木材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数据来源
        7.2.2 木材密度年表的建立
        7.2.3 木材密度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木材密度随海拔和时间的变化
        7.3.2 木材密度年表
        7.3.3 木材密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7.4 小结
第八章 木材微纤丝角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数据来源
        8.2.2 木材微纤丝角年表的建立
        8.2.3 木材微纤丝角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8.3 结果与讨论
        8.3.1 木材微纤丝角随海拔和时间的变化
        8.3.2 木材微纤丝角年表
        8.3.3 木材微纤丝角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8.4 小结
第九章 木材弹性模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数据来源
        9.2.2 木材弹性模量年表的建立
        9.2.3 木材弹性模量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9.3 结果与讨论
        9.3.1 木材弹性模量随海拔和时间的变化
        9.3.2 木材弹性模量年表
        9.3.3 木材弹性模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9.4 小结
第十章 气候变化对木材性质影响的估算
    10.1 引言
    10.2 材料与方法
        10.2.1 数据来源
        10.2.2 方法
    10.3 结果与讨论
        10.3.1 气候因子对木材性质参数的影响程度
        10.3.2 变暖趋势对木材性质参数的影响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8)热处理对圆盘豆木材性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木材热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2 国内木材热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热处理优化工艺的确定
        1.4.2 热处理对圆盘豆木材性能的影响
        1.4.3 热处理材性能变化的机理
第二章 热处理材料与工艺
    2.1 引言
    2.2 热处理材料
        2.2.1 圆盘豆木材的基本材性
        2.2.2 热处理试件制备
    2.3 热处理工艺
        2.3.1 原理
        2.3.2 热处理过程
第三章 热处理木材的物理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全干密度
        3.3.2 吸湿含水率
        3.3.3 吸水性
        3.3.4 干缩性
        3.3.5 湿胀性
    3.4 小结
第四章 热处理木材的力学性能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抗弯强度
        4.3.2 抗弯弹性模量
        4.3.3 硬度
    4.4 小结
第五章 热处理木材的颜色
    5.1 引言
    5.2 表色系统
    5.3 试验材料与方法
        5.3.1 试验材料
        5.3.2 试验方法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圆盘豆心材颜色变化
        5.4.2 圆盘豆边材颜色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热处理木材的人工加速老化性能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2.1 心材颜色变化
        6.2.2 边材颜色变化
    6.3 小结
第七章 热处理材性质变化机理
    7.1 引言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方法
        7.2.2 试验材料
    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7.3.1 热处理材尺寸稳定性增加机理试验结果分析
        7.3.2 热处理材颜色变化机理试验结果分析
        7.3.3 热处理材力学强度降低机理试验结果分析
    7.4 小结
        7.4.1 热处理材尺寸稳定性增加的机理
        7.4.2 热处理材颜色变化的机理
        7.4.3 热处理材力学强度降低的机理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9)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资料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奖励
    第一节 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第二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一、授官赐爵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六、其它奖励方式
    第三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奖励
        二、医学领域的奖励
        三、农田水利方面的奖励
        四、军事科技方面的奖励
        五、营造方面的奖励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的奖励
    第四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一、授奖基本是帝王的个人行为
        二、科技奖励缺乏评审机制
        三、科技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四、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形式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奖励
    第一节 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一、顺治与康熙期间的科技奖励情况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第二节 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及科技奖励制度萌芽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二、洋务运动对科技奖励的推动
        三、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第三节 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一、授奖的"奖品"注重官职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制定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
        四、科技奖励的对象以人为主
        五、科技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制度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第二节 民国研究机构和社团的科技奖励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奖励
        二、学术团体所设的科技奖励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奖励的评价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
        二、以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人员为授奖对象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铺垫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
        一、初创阶段(1949年—1966年)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第二节 改革后国家科技奖励状况分析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第三节 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一、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现状分析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分析
    第四节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几点思考
    第五节 当代中国科技奖励的作用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与社会文明进步中的贡献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三、高度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五、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和加强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与外国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20世纪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一、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奖项推动了世界科技奖励的发展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五、二十世纪全球科技奖励的几点探讨
    第二节 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获奖候选人的遴选机制比较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第三节 影响科技奖励声望的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四、奖项名称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五、奖金强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八、宣传力度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第四节 科技奖励强度演变的比较分析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强度的演变
        二、我国科技奖励强度的演变
    第五节 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比较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分析比较
    第六节 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审工作
        二、重视和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四、奖项的设立与时俱进
        五、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六、政府科技奖励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第七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前景展望
        一、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将逐渐成为设奖的主体
        二、逐步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以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三、注重从科技战略的需求来设置科技奖项
        四、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步入专业化和职业化轨道
结语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二、关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三、几点结论
附录一 有关科技奖励理论的评述
    第一节 有关科技奖励制度起源说的评述
        一、关于优先权之争与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评述
        二、关于专利制度与对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评述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四、科技奖励制度起源的交换理论
        五、关于对科技奖励信用循环理论的评述
    第二节 有关科技奖励的心理学评述
        一、西方激励理论的类型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科技奖励其他问题的评述
        一、科技奖励导致的社会分层问题
        二、科技奖励中的"优势积累"——马太效应
附录二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历史沿革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10)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1.2.1 关于中外
        1.2.2 关于城市林业
        1.2.3 关于比较研究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背景说明
        1.4.1 当前中国城市林业建设的宏观背景
        1.4.2 当前中国整体发展在世界大国中的地位
2 城市、城市化和中外城市林业
    2.1 城市与城市发展
        2.1.1 城市的概念、城市要素和城市功能
        2.1.2 国内外城市标准和统计口径的界定
        2.1.3 城市的发展
    2.2 中外城市化进程分析
        2.2.1 世界城市化进程分析
        2.2.2 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2.2.3 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2.3 城市化的负效应及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
        2.3.1 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环境公害事件
        2.3.2 中国的城市生态问题
        2.3.3 城市问题的生态学探讨
    2.4 城市化与中外城市林业
        2.4.1 城市化及其负效应是城市林业产生与发展的宏观背景
        2.4.2 城市森林是改善和缓解“城市病”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中外城市林业的产生与发展
    3.1 北美城市林业的起源与发展
        3.1.1 时代背景
        3.1.2 直接动力
        3.1.3 北美城市林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3.1.4 北美城市林业发展大事记
        3.1.5 北美城市林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2 其它发达国家城市林业概念的引进与发展
        3.2.1 欧洲
        3.2.2 日本
        3.2.3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历程
        3.2.4 其它国家
    3.3 发展中国家城市林业思想的引进与发展
        3.3.1 马来西亚
        3.3.2 菲律宾
        3.3.3 其它
    3.4 中国城市林业思想的引进与发展
        3.4.1 中国城市林业发展大事记
        3.4.2 中国城市林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3.5 本章小结
4 中外城市林业实践的比较研究
    4.1 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的实践
        4.1.1 美国城市森林的现状与问题
        4.1.2 英国的城市森林
        4.1.3 俄罗斯的城市森林
        4.1.4 日本
        4.1.5 澳大利亚的城市绿化建设
        4.1.6 其他国家
    4.2 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绿化实践
        4.2.1 进程
        4.2.2 典型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
    4.3 中外城市森林绿化实践的比较研究
        4.3.1 绿地建设标准(指标)低
        4.3.2 城市森林绿地的系统性差
        4.3.3 城市森林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
    4.4 启示与对策
        4.4.1 当前中国城市绿化实践建设的评价
        4.4.2 对策
    4.5 本章小结
5 中外城市林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5.1 北美(美国)
        5.1.1 概述
        5.1.2 城市林业教育
        5.1.3 城市林业技术培训
    5.2 欧洲城市林业高等教育
        5.2.1 概况
        5.2.2 欧洲城市林业教育发展
        5.2.3 城市林业教育的规模和地位
        5.2.4 多学科方法
        5.2.5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
        5.2.6 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5.3 其它国家
    5.4 我国城市林业人才培养
        5.4.1 城市林业高等教育
        5.4.2 园林、城市规划与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城市林业教育
        5.4.3 其它技术培训
    5.5 中外城市林业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5.5.1 学历教育比较研究
        5.5.2 非学历教育比较研究
    5.6 启示与对策
        5.6.1 启示
        5.6.2 对策
    5.7 本章小结
6 中外城市林业科学研究的比较研究
    6.1 国外城市林业科学研究
        6.1.1 重要学者及主要理论建树
        6.1.2 典型研究机构与项目
    6.2 中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
        6.2.1 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
        6.2.2 主要研究机构简介
        6.2.3 主要研究项目简介
    6.3 中外城市林业科学研究的比较研究
        6.3.1 研究规范性
        6.3.2 研究系统性
        6.3.3 研究方法与手段
        6.3.4 研究内容
    6.4 启示与对策
        6.4.1 未来中国特色城市林业研究的方向
        6.4.2 启示与对策
    6.5 本章小结
7 中外城市林业组织保障体系的比较研究
    7.1 行政管理体制
        7.1.1 国外典型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
        7.1.2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
        7.1.3 比较研究
    7.2 法制法规建设
        7.2.1 国外典型国家
        7.2.2 中国
        7.2.3 比较研究
    7.3 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体系
        7.3.1 行业和专业协会
        7.3.2 自愿者组织和民间团体
        7.3.3 市民
        7.3.4 比较研究
    7.4 启示与对策
        7.4.1 组建新型的中国城市林业管理机构
        7.4.2 制订《城市林业管理条例》
        7.4.3 树立全社会办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
    7.5 本章小结
8 启示与对策——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
    8.1 中外城市林业学科地位探讨
        8.1.1 中外对城市林业概念的理解
        8.1.2 国外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
        8.1.3 中国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争议
        8.1.4 城市林业学科地位的解读
    8.2 土地、资金与机制——制约21 世纪中国城市林业发展的瓶颈
        8.2.1 土地——城市林业发展的基础
        8.2.2 资金——推动城市林业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
        8.2.3 机制——城市林业高效有序运行的保证
        8.2.4 讨论
    8.3 探索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
        8.3.1 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平台,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城市森林
        8.3.2 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8.3.3 建设高效有序的中国特色城市林业组织保障体系
        8.3.4 园林与城市林业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8.4 结论与讨论
        8.4.1 结论
        8.4.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副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四、中国林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召开——张建龙为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3]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6]参与与行动:西北多民族聚居大城市中社会组织防治艾滋病的田野调查 ——以兰州市为例[D]. 张宁. 兰州大学, 2012(04)
  • [7]祁连山青海云杉木材性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徐金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8]热处理对圆盘豆木材性能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史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4)
  • [9]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10]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D]. 刘德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中国林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召开——张建龙为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