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灶性视网膜电图的变化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灶性视网膜电图的变化

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曾海波,余东琴,姜铎[1](2021)在《OCT检查在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在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德兴市人民医院接诊的50例(55眼)疑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后先后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OCT检查。以FF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OCT检查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比较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OCT检查与FFA检查的征象。结果 FFA检查结果显示55眼中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6眼,非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9眼;OCT检查共检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5眼,检出率为97.83%;以FFA检查为金标准,OCT检查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灵敏度为95.65%、特异度为88.89%、准确率为94.55%。FFA检查中46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荧光素渗漏,26眼为扩散型渗漏、18眼为喷出型渗漏、2眼为不典型渗漏;OCT检查中无论FFA荧光渗漏点或非渗漏点均发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异常改变,34眼为单纯神经上皮脱离、12眼为神经上皮脱离伴色素上皮脱离。结论 OCT检查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准确率较高,与FFA检查一致性较好,有助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赵玥,张苏,臧晓,蒋沁,姚进[2](2021)在《靶向导航激光连续波阈值下功率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靶向导航激光连续波阈值下功率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CCSC患者28例2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17例17只眼, 女性11例11只眼;均单眼发病。患者平均年龄(36.24±5.14)岁, 平均病程(4.7±1.3)个月。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自身荧光、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及其血管成像、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微视野检查。BCVA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 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靶向导航激光系统行连续波阈值下功率治疗。治疗后2周及1、3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 观察患眼BCVA、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10°范围平均光敏度(MS)以及黄斑中心区1环、2环P1波振幅密度变化。治疗前后CMT、SFCT、MS以及黄斑中心区1环、2环P1波振幅密度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 1、3个月, 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74±0.16、0.57±0.16、0.22±0.05、0.21±0.06, 平均CMT分别为(512.33±31.56)、(350.40±36.61)、(256.49±22.38)、(253.45± 23.65)μm, 平均SFCT分别为(462.82±25.38)、(462.37±39.54)、(461.51±29.36)、(461.25± 34.55)μm, 平均MS分别为(16.32±5.41 )、(17.53±4.23)、(19.52±4.12)、(21.35±2.77)dB。患眼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BCVA (t=6.52、5.71、6.01, P=0.00、0.00、0.00)、CMT (t=3.08、6.57、4.90, P=0.01、0.00、0.00)、SFCT (t=7.01、6.54、4.85, P=0.08、0.07、0.17)、MS (t=6.17、4.25、5.46, P= 0.02、0.00、0.00)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眼黄斑中心区1环、2环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64.37±18.25)、(85.31±13.98)、(98.35±14.52)、(98.40±22.17)nV/deg2和(36.12±18.32 )、(44.02±17.15)、(62.35±14.85)、(63.17±15.79)nV/deg2。患眼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黄斑中心区1环(t=5.11、9.03、4.27, P=0.03、0.00、0.00)、2环(t=5.11、9.03、4.27, P=0.03、0.00、0.00)P1波振幅密度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靶向导航激光连续波阈值下功率治疗CCSC可提高患眼BCVA、黄斑区视网膜振幅密度及黄斑中心凹MS, 降低CMT、SFCT。

黎艳珍[3](2021)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渗漏点在OCT上的定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扫描,分析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影像学特征,为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并通过分析渗漏点对应处的OCT影像学特征,探讨在未行FFA检查时对于急性CSC渗漏点初步定位的方法,以期为无法行FFA检查的患者提供定位渗漏点的方法。方法:经眼底照相、OCT行病灶区加密扫描及FFA检查排除其他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且为初次发病的CSC患者62眼,观察CSC患者的FFA表现及OCT上视网膜各层的形态改变,分析CSC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或机制;并通过Adobe Photoshop软件叠加急性CSC患者的FFA图片与OCT图片观察渗漏点对应的OCT影像学特征。结果:在急性CSC患者中,OCT影像学特征包括典型的浆液性神经上皮层脱离(SRD)、PED/RPE小隆起、RPE缺损;视网膜外层可见多少不一的高反射点、光感受器外节层(PROS)随病程进展而呈光滑、增厚或颗粒状外观以及SRD下高反射性纤维蛋白渗出、神经视网膜外层下陷等;且有一项新发现,即位于黄斑区SRD的外核层可见高反射带。FFA上主要表现为明确的渗漏点及晚期勾勒出神经上皮层脱离区域。与急性CSC相比,慢性CSC的影像学特征更复杂多变。OCT影像学特征包括不局限于黄斑区的大范围SRD、RPE损害可呈RPE小隆起、断裂、缺损、萎缩或增殖等改变;视网膜外层可见较多点状高反射物、光感受器层呈颗粒状外观以及SRD下致密的纤维蛋白渗出;脉络膜可见高反射点及脉络膜血管壁高反射改变;SRD内视网膜外核层也可见高反射带这一新发现的影像学特征。少数患者可能因视网膜的长期受损而发生黄斑水肿、视网膜褶皱、视网膜前膜等并发症。FFA无明确的渗漏点,主要表现为RPE微漏或RPE染色;并发RPE萎缩者呈现透见荧光,造影晚期勾勒出SRD积液随重力下移所致的RPE损伤区域;并发RPE增殖者表现为遮蔽荧光。通过对急性CSC患者病灶区的OCT加密扫描发现与渗漏点对应的OCT特征如下:通过FFA图片及OCT图片在Adobe Photoshop软件上叠加分析显示,脱离区存在的57个RPE改变(RPE小隆起/PED)中,与渗漏点对应的有40个(70.18%),而在这40个RPE改变上方PROS变薄的有35眼(87.50%),其中27眼(77.14%)的渗漏点位于SRD的上半部分。与渗漏点相对应的RPE小隆起上方的PROS层平均厚度为22.7±9.0 um,RPE小隆起以外SRD区域的PROS层平均厚度为66.1±19.7 um,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上皮层脱离上缘到渗漏点的平均距离百分比为38.38%±2.35%。结论:OCT及FFA是CSC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随访的重要手段,掌握其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的诊疗及认识其发病机制。通过与RPE小隆起/PED共存的PROS层变薄、SRD区域的纤维蛋白渗出及其间的低反射腔、视网膜外层的下陷及RPE断裂等OCT影像学特征可初步定位渗漏点,为不适合行激光光凝封闭渗漏点的患者减少有创性检查FFA的使用,也为因妊娠或对荧光素钠过敏等原因无法行FFA检查的患者行激光光凝封闭渗漏点提供指导。

毕业歌,蔡善君[4](2020)在《多焦视网膜电图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相结合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是一种应用人为闪光刺激评估视网膜功能的诊断性检查工具,可在较短时间内将视网膜受测区域功能图像化,相对客观的反应视网膜功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对视网膜的微细形态结构进行横截面扫描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定量分析黄斑区形态结构,还可以为多种眼底血管性疾病甚至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提供诊疗及科研价值。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将两者结合从形态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全面的了解疾病的进展,从而更有利于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和预后。

王俊文,李拓[5](2020)在《多焦视网膜电图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是视网膜电图(ERG)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它能够客观、准确、定量地检测视网膜各个细小部位的功能,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视网膜疾病中,它不仅在视网膜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最近的研究发现它在疾病的随访和预后评估中也具有重要价值,甚至其应用范围可向基础研究推广。因此本文对mfERG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李德治[6](2020)在《ICGA联合OCT评估激光与光动力治疗CSC前后病变区脉络膜厚度及荧光的变化规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ICGA联合OCT评估激光光凝术与半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前后病变区域的脉络膜厚度以及病变区荧光的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纳入60例60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等相关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的患者。根据FFA上渗漏点与黄斑中心的位置关系以及病程,将其分为两组:半剂量光动力(PDT)治疗组: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500um以内或慢性迁延不愈的患者;激光治疗(LP)组: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500um以外且病程小于6月;每组各30例30眼,PDT组采用1/2剂量维替泊芬PDT治疗;LP组采用普通黄激光治疗。并于治疗后1个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频域OCT,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并转化为log MAR视力记录;治疗后第3月复查BCVA、频域OCT、FFA及ICGA检查。病灶处脉络膜平均厚度的测量使用ICGA结合EDI-OCT测量病灶中心点及病灶的中心点分别到病灶上、下、左、右边缘的中点处共五个点的脉络膜厚度,计算出它们的均值代表病灶区域脉络膜厚度。ICGA中荧光灰度比值的变化由PDT处理区域与未处理参考区域的荧光灰度比结果记录。BCVA和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的变化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log MAR BCVA比较,LP组:治疗前(0.31±0.26)、治疗后1月(0.06±0.07)、3月(0.04±0.09),治疗后1月、3月log MAR 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67,P<0.001;F=25.26,P<0.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1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906,P=0.345);PDT组:治疗前(0.31±0.21)、治疗后1月(0.11±0.15)、3月(0.05±0.15),治疗后3月、1月log MAR 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084,P<0.001;F=19.08,P<0.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1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53P=0.091)。(2)两组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治疗后1月PDT组28只眼(93.3%)视网膜下积液完全吸收,LP组22只眼(73.3%)黄斑区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完全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38);治疗后3月:LP组有3只眼复发(90%),PDT组所有患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均完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4,p=0.236)。(3)每组治疗前、治疗后3月,以及两组治疗后3月病灶区平均脉络膜厚度变化:PDT组:治疗前平均脉络膜厚度(420.47±25.47),治疗后3月(337.33±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823 P<0.001)。LP组:治疗前平均脉络膜厚度(416.90±29.31),治疗后3月(399.67±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288 P<0.001)。治疗后3月PDT组平均脉络膜厚度与L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54 P<0.001)。(4)每组治疗前、治疗后3月,以及两组治疗后3月ICGA中荧光比值变化:PDT组:治疗前平均荧光灰度比值(1.29±0.09)、治疗后3月(1.0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9 P<0.001)。LP组:治疗前平均平均荧光灰度比值(1.33±0.09)、治疗后3月(1.18±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6 P<0.001)。治疗后3月PDT组平均荧光灰度比值与L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1 P<0.001)。(5)LP组中最终脉络膜平均厚度和平均灰度比值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r=0.383,P=0.037)。结论:(1)PDT及LP治疗均有助于提高CSC患者视力,PDT治疗可更迅速的促进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的吸收。(2)PDT及LP均使高灌注区脉络膜平均厚度降低,PDT对高灌注区脉络膜平均厚度降低更明显。(3)PDT组脉络膜病变区平均荧光比值的降低较LP组明显,即PDT对脉络膜高灌注的改善程度更好。

杨欢[7](2017)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以及与视力和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厚度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以及与视力和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厚度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5例单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年龄在2058岁,男性36例,女性9例;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记录方式表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厚度;通过RETIScan多焦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德国ROLAND公司)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选取一阶函数核的各项检测值。设立正常对照组共20例(40只眼),年龄在2353岁,男性14例,女性6例,均接受与实验组相同的检查并记录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结果: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的平均值为(0.46±0.17)LogMAR。正常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为(222.3±9.17)μm,范围为205241μm;实验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为(484.36±105.34)μm,范围为289682μm,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平均厚度为(328.09±108.18)μm,范围为96532μm;实验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显着(t=16.547,P<0.05)。实验组1环P1波及N1波振幅、12环P1波及1环N1波振幅密度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着降低(P<0.05),12环P1波潜伏期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分析相关性可知,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与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平均厚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与1环N1波振幅、振幅密度之间呈显着负相关,与1环P1波潜伏期间呈显着正相关;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平均厚度与1环P1波、N1波潜伏期呈正相关,余无相关性。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与正常人相比有显着差异,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下的积液量与黄斑区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与正常人相比,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明显;其改变与视力、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平均厚度之间存在相关。临床上将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多焦视网膜电图相结合可更客观准确地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形态和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疗及随访。

查文丽,陈梅珠,余海跃,王云鹏[8](2015)在《OCT与mf-ERG在CSCR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R)为我国常见眼底疾病。近年来OCT在研究CSCR视网膜下渗出及分析视网膜结构改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脉络膜深层成像OCT(EDI-OCT)清晰地呈现了脉络膜形态学改变。此外,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证实了CSCR所引起的视网膜功能障碍,OCT和mf-ERG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理解CSCR结构和功能异常间的相关性。众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CSCR的临床诊治、预后评估及随访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周琳,卢彦[9](2015)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确诊的10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根据FFA分为神经上皮脱离组、色素上皮脱离组、神经上皮合并色素上皮脱离组;将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结果:(1)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观察组患者的Sfct、Nct、Sct、Tct、Ict均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均P<0.05);神经上皮合并色素上皮脱离组的Sfct、Nct、Sct、Tct、Ict均高于神经上皮脱离组和色素上皮脱离组(均P<0.05);(2)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1环和2环P1波的反应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环、4环和5环P1波的反应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能够准确评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脉络膜厚度,并且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薛友余,王丽君,杨华伟,雷宁玉[10](2014)在《中浆患者黄斑区形态、视功能与A型行为评分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A型行为问卷评分、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视网膜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SC患者40例(40只眼)。应用A型行为问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进行检查。对上述数据作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CSC患者A型行为问卷评分(33.80±6.36)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呈负相关(r=-0.515,P<0.01),A型行为问卷评分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302.42±71.62)μm呈正相关(r=0.378,P<0.05),BCVA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呈负相关(r=-0.738,P<0.001),mfERG P1波1、2环的反应密度与A型行为问卷评分呈负相关(P<0.05),mfERG P1波1、2环的反应密度与BCVA呈正相关(P<0.01),mfERG P1波1环潜伏期与BCVA呈负相关(P<0.01),mfERG P1波1、2环的反应密度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呈负相关(P<0.01),mfERG P1波1环潜伏期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A型行为与CSC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矫正A型行为者的不良行为特征对CSC的预防甚至治疗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OCT检查在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FFA检查
        1.2.2 OCT检查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FFA检查与OCT检查对病变的检出情况
    2.2 OCT检查与FFA检查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结果
    2.3 OCT检查与FFA检查征象比较
3 讨论

(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渗漏点在OCT上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方法
        2.1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
        2.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急性中浆的渗漏点在OCT上定位的研究
    目的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多焦视网膜电图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相结合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mf-ERG技术成像原理
2 OCT技术成像原理
3 mf-ERG与OCT结合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3.1 眼底疾病伴发黄斑水肿
    3.2 黄斑病变
    3.3 视网膜退行性变及视神经异常
    3.4 青光眼
4 OCT与mf-ERG结合在全身疾病中的应用
5 展望

(5)多焦视网膜电图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视网膜血管疾病
    1.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2黄斑病变
    2.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2.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3黄斑裂孔
    2.4黄斑视网膜前膜
3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
    3.1视网膜色素变性
    3.2眼底黄色斑点症
4小结与展望

(6)ICGA联合OCT评估激光与光动力治疗CSC前后病变区脉络膜厚度及荧光的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以及与视力和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厚度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疗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8)OCT与mf-ERG在CSCR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OCT在CSCR中的应用
2mf-ERG在CSCR中的应用
3OCT和mf-ERG在CSCR中的联合应用
4总结

(9)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1.2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受试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结果
    2.2不同病变程度CSC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结果
    2.3两组受试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
3讨论

(10)中浆患者黄斑区形态、视功能与A型行为评分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观察方法
        1.2.1视力
        1.2.2 A型行为问卷评分
        1.2.3 OCT测量
        1.2.4 mf ERG测量
        1.2.5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型行为问卷评分与BCVA的相关分析
    2.2 A型行为问卷评分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的相关分析
    2.3 BCVA与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的相关分析
    2.4 A型行为问卷评分与mf ERG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2.5 BCVA与mf ERG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2.6 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与mf ERG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四、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OCT检查在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探讨[J]. 曾海波,余东琴,姜铎. 基层医学论坛, 2021(28)
  • [2]靶向导航激光连续波阈值下功率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 赵玥,张苏,臧晓,蒋沁,姚进.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08)
  • [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渗漏点在OCT上的定位[D]. 黎艳珍.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多焦视网膜电图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相结合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毕业歌,蔡善君.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05)
  • [5]多焦视网膜电图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王俊文,李拓. 国际眼科杂志, 2020(10)
  • [6]ICGA联合OCT评估激光与光动力治疗CSC前后病变区脉络膜厚度及荧光的变化规律[D]. 李德治.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以及与视力和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厚度的相关性[D]. 杨欢. 川北医学院, 2017(01)
  • [8]OCT与mf-ERG在CSCR中的应用进展[J]. 查文丽,陈梅珠,余海跃,王云鹏. 国际眼科杂志, 2015(09)
  • [9]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 周琳,卢彦.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08)
  • [10]中浆患者黄斑区形态、视功能与A型行为评分的相关研究[J]. 薛友余,王丽君,杨华伟,雷宁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03)

标签:;  ;  ;  ;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灶性视网膜电图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