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楷模:玉阳诗词探析

成为楷模:玉阳诗词探析

一、成为典范:渔洋诗作及诗论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杨彦纺[1](2017)在《互动性:对孙康宜性别研究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着名汉学家孙康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关注中国古典文学,由此进入性别研究领域。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和“受害论”的偏颇。海外性别研究硕果满枝,却未引起西方性别批评者的关注和运用,孙康宜以自己在明清文学中发现的新型两性关系呼吁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研究,从而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互动互鉴。本文以孙康宜的互动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孙康宜有关明清两性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互补的互动关系,以及中西性别理论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借鉴的互动研究,并将其置于当代文化研究的潮流和明清闺阁诗集再出版以及再研究热潮之中,考察互动性问题研究对于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的多重意义。本文从绪论、第一至三章、结语五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介绍孙康宜性别研究中互动性问题提出的缘由,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不足作进一步反思和总结。这是本文理论阐释的基石,也是了解孙康宜性别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孙康宜的性别理论,也有助于中国性别批评的发展。第一章系统地考察孙康宜两性间的互动性问题,这是孙康宜性别研究的第一个维度。以论述性别术语“文化的双性同体”、“性别面具”、“声音互换”为主,并从横向比较这三个术语及与西方相关术语之间的异同,挖掘明清女性在两性之间互动关系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孙康宜对女性文学史的补白工作,从而宏观地把握其研究路径。第二章尝试追踪孙康宜互动性问题提出的文本依据、理论缘由以及研究的后续空间,这是孙康宜性别研究的第二个维度。主要分析孙康宜提出中西性别理论互动研究的缘由,结合国内外性别研究最新动向,参考相关美国汉学界的性别研究成果,深入理解其研究的实质,并对孙康宜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性问题研究之不足提出自己的认识。第三章以域外语境下的东西方文化与阴阳文化为切入点,探究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两个维度间的联系,也是本文的特色之一(以往学者并未将两者结合起来论述),并结合当代文化研究的潮流,对互动性问题研究成果在中西双向促进、性别理论的国际性发展以及对当今明清闺阁诗集再出版和研究热潮的多重意义作进一步评价与思考。最终以互动性为视点,打开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门,完成对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的再研究。结语部分对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作进一步总结,阐释孙康宜性别研究之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正确看待中国古代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时代特征,阐释出作品的价值内涵,使中国文学与文化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始终焕发出它所应用的光芒和魅力;另一方面也启发我们,在全球多元文化的今天,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西方理论的普适性,并在中西文化互动交流的潮流中,保持中国文学所拥有的特质。

徐方芳[2](2016)在《王士禛在扬期间文学活动研究》文中认为扬州时期是王士禛文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扬州地区自然、人文环境的浸润,加上个人天分和努力,让王士禛仕宦扬州期间得以在文学领域大展宏图,进行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活动。这些以游历吟咏、交游赠答和雅集唱和为主要形式的文学活动,促进了王士禛的诗词创作和诗词理论的发展,也使他的文学造诣和文坛声望不断提高,为日后成为文坛盟主作了铺垫。同时,王士禛在扬州期间的文学活动重申、强调并提升了扬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为扬州平添了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本文分四个章节对王士禛在扬州期间的文学活动作了全方位的研究。第一章,考察王士禛扬州文学活动的背景。第一节,介绍清代以前扬州辉煌的历史、优越的区位和深远的文脉。第二节,介绍清初扬州的破败荒芜和残存的风雅,指出百废待兴的扬州呼唤有能力有文采的官员来重现扬州文化的辉煌,同时扬州依然保持的文人来往聚集地的地位也有利于诗文创作者的成长。第三节,介绍未至扬州之前王士禛的才学、诗名及表现出来的组织倡导能力与亲和力,凸显亟待重建的历史名城和青年才俊的遇合是值得期待的文化幸事。第二章,考察王士禛在扬州的期间的揽胜交游活动,并分析其意义。第一节,主要考察王士禛在扬州城市名胜古迹和属县(仪征、高邮)等的游览、探访,对一些名胜古迹的凭吊修复以及伴随这些活动的诗文创作情况。第二节,论述王士禛对南京、镇江、苏州等周边地区的游历揽胜和吟赏咏叹情况。第三节,研究王士禛与扬州周边各种身份的诗人的交往情况,考量这些交往活动对王士禛诗词创作、诗坛声誉、其他个体诗人及对整个江南诗人圈的影响。第三章,探究王士禛在扬州期间组织、参与的雅集唱和活动,分析这些活动产生的文学史意义和对扬州文化建设的作用。第一节,总体介绍王士禛在扬州期间与其他诗人的诗词唱和情况。第二节,考察王士禛在扬州期间的两次红桥修禊历史真相,重点以虹桥成名、“绿杨城郭”扬州名片的形成、红桥修禊传统的传承、讨论这些活动对建设重申扬州文化名城地位的价值;探究雅集唱和的文学史意义,分析这些活动对王士禛的和对其他诗人、清初扬州文坛乃至全国文坛的影响。第四章,研究王士禛在扬州期间的总体文学成就,分析这些成就与扬州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活动的关系。第一节,整体概括王士禛在扬州时期的文学成就,探讨扬州的人文自然环境对王士禛文学造诣的滋养,同时指出这些成就对于扬州文化的意义。第二节,分析王士禛在扬州期间的诗歌创作情况,诗歌的风格特征和《神韵集》的编选,《二家诗选》的编选和《论诗绝句》等表现其诗论的文本归纳其诗歌思想,探讨扬州时期在他的诗歌创作生涯和诗歌理论“神韵说”酝酿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以《衍波词》为基点,总结王士禛在扬州期间的词创作状况,根据《花草蒙拾》等词论和《倚声初集》等词集的选编,分析他在扬州期间词学思想的发展,以及词学思想对某些词人(如陈维崧),词派(阳羡词派),乃至清词的整体影响。

程玲[3](2014)在《《渔洋诗话》神韵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士祯是清康熙年间文坛领袖。他继承了新城王氏的家学渊源,从明代的复古思潮吸取经验教训,通过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相互融合,逐步建构起了神韵诗学的理论体系,进而影响了后世大批学者。王士祯晚年创作《渔洋诗话》,忆往事述平生,将自身体悟与前代及当时山水诗的审美特征相融汇,通过流连山水,点染风物,主要从三个方面标举神韵:第一,树立神韵标杆,以戴叔伦、司空图、严羽等人“以神论诗”的诗学理论为基础,以王孟韦柳的诗歌创作为模范,以论诗绝句的创作为实践,形成了神韵诗学体系;第二,强调内在神韵与外在形式并重,诗歌创作讲究才调典雅,力求风格清远、注重法律严谨,将诗歌形式与自身情感有机结合,由外而内追求神韵本真;第三,立足于雅正以求真,由学古到自创,通过鉴赏他人诗歌,例举神韵典范,从王维、陶渊明等人诗作的形象美与意象美中找寻神韵之境的清真古淡。王士祯《渔洋诗话》继承欧阳修闲话漫谈式的创作手法,以神韵视角完美诠释了诗话的代言特性,神韵之真通过诗话特有的审美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王士祯强调兴会神到、诗禅一致和不可凑泊,这恰恰与诗话所特有的诗无达诂、从变从义的精神追求相吻合。王士祯的神韵诗学对同时期的性灵说、格调说和肌理说都有所影响,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批判。而王国维“境界说”则是对王士祯神韵诗学的升华,脱空寂求无我,融旷达于自然,变清远为洒脱,从一定意义上延续和发展了王士祯的神韵诗学。这些都展示了王氏神韵诗学的宝贵价值和深远影响。

张亚琼[4](2013)在《《渔洋感旧集》研究》文中认为《感旧集》是清初文学家王士禛编选的一部收录清初诗人诗作的诗歌总集。本文以清乾隆十七年卢见曾刻《感旧集》为准,从文献和文学两个方面入手,对该集进行全面的研究。全文主要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探讨是集的编选缘由、体例、版本及成书过程,对编选该集的背景作全面分析。第二,分别从诗评中的“神韵说”、“神韵说”的发展、诗歌中的“神韵说”以及“宗宋观”四个方面来探讨《感旧集》的诗歌理论,并从所入选遗民、贰臣、“国朝”诗人的选诗看王士禛诗歌理论的发展。第三,《感旧集》交游研究,分别从王士禛与遗民诗人的交游、与贰臣诗人的交游、与“国朝”诗人的交游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并分析王士禛的交游轨迹及生平事迹。第四,《感旧集》所选录诗歌内容研究,分别从明清易代的沧桑感怀和疏离现实政治的雅趣高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五,从《感旧集》的文学图谱、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影响、批评五个方面看该集对后世的影响。《感旧集》作为清初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大量的文献及诗歌资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遗民、贰臣及“国朝”诗人的生存状态及情感状态,是一部研究清初文学的重要着作,并且在选人、选诗等方面对后世诗歌总集的编选有深远的影响。

叶根华[5](2013)在《从“影响的焦虑”看《谐铎》的创作个性》文中研究指明沈起凤《谐铎》是清代十分重要的文言小说集,自问世二百余年以来,学术界对其研究延绵不断,然绝大多数论者皆以之为“步武《聊斋》”之作,未能较好地发现其创作特色和个性。美国当代着名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理论,为研究《谐铎》的创作个性提供了绝佳的窗口。沈起凤《谐铎》对蒲松龄《聊斋志异》存在严重的“影响的焦虑”,与《阅微草堂笔记》等同时期的小说一样,面临着极为艰难的创作困境。作为后来者,沈起凤至少从小说的内容到形式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开拓创新,这些方面包括:“谐”与“铎”交融的美学风貌、女强男弱现象及对士风、学风的批评、《谐铎》与沈起凤女性观、“笔头减寿”与忏悔意识、金钱主题小说与金钱观、乾嘉学风与小说的学问气息、佛教与《谐铎》的释风禅味、戏剧与《谐铎》的戏曲风韵、体例的精致化、语言艺术等多个方面。历经这样一番艰难的创新之路,沈起凤之《谐铎》终自成一家,发展出一种属于自己的美学风格,逐步摆脱了《聊斋志异》的影响的焦虑。不过,《谐铎》在艺术上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谐铎》的创新之路得到了后世论者的认可,并对它之后的小说家产生了影响的焦虑。这也进一步表明,《谐铎》在小说艺术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奠定了《聊斋志异》之后与《阅微草堂笔记》并驾齐驱的小说史地位。

刘利侠[6](2011)在《论王士禛《秋柳诗》的文学史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士禛《秋柳诗》具有独特的文学史意义。本文在吉川氏"新美说"的基础上,从思想内涵和社会影响两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总体来说,《秋柳诗》在继承遗民诗悼明、怀旧主题的基础上,对顺治末年的社会心理做了细腻而深入的揭示。既展现出当时沉闷的社会气氛,又透露出打破这种沉闷的渴望;既充满了对清初士人群体的关心和同情,又包含着对自我未来的思考和探究。其情感和内涵,切中了时代脉搏、契合了社会心理,为其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遗民群体的广泛支持。其含蓄的艺术表现、温和的情感基调,顺应了顺康之际统治上层对文化变革的需求,对其政坛和诗坛地位的取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利侠[7](2011)在《清初咏物诗研究》文中提出在清诗研究中,有很多尚待开发的领域,清初咏物诗研究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清初顺治至康熙四十年约六十年间的咏物诗创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人性、艺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涵。本文的结构分上编“总体论”和下编“作家论”,由绪论和正文九章构成。上编中之绪论,主要揭示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考察咏物诗的源流和传统。主要从咏物诗的产生、艺术手法的演变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节为咏物诗探源,指出咏物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体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南风》、《卿云》等古逸诗。原始歌谣中的《弹歌》,是最古老的咏物诗。《诗经》的赋比兴传统和《易经》中的“观物取向”、“立象以尽意”,都对咏物诗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咏物诗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与生俱来的亲密,是由农耕民族的性质决定的。第二节围绕赋、比、兴的艺术传统展开,讨论其产生、内涵以及在咏物诗艺术表现中的主导作用和发展演变。第三节从儒、释、道三家的自然观中论,分析其所赋予咏物诗的不同审美内涵和人文精神。第二章,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本章将清初咏物诗作者分为遗民、贰臣、承平诗人三个创作群体进行研究。第一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首先对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清前尤其是宋代遗民咏物诗的思想进行对比,揭示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第二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在对清前贰臣咏物诗思想略作考察之后,选取清初贰臣中最具代表性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家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当下贰臣文学研究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进行了反思。第三节,探讨承平诗人的咏物诗,从宦海沉浮和润饰太平两方面,选取宋琬、施闰章、王士禛、朱彝尊等人的咏物诗创作展开分析。第四节,对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第三章,清初咏物诗艺术研究。第一节为清初咏物诗题材论。从清初咏物诗的题材概况、时代特征和对传统咏物诗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三方面展开讨论。第二节,将清初咏物诗的艺术特征归纳为如下三方面: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体物与抒情兼顾的典故运用。第三节,讨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指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经历了“立象以尽意”、“物我合一”和“澄怀味象”三个阶段。第四章,清初咏物诗学研究。清初诗学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儒家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其次,清代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后阶段,具有数千年文学创作的丰厚积淀,诗歌传统的艺术精神也无疑得到继承和强调。王夫之诗学是诗歌现实精神与艺术美的统一。他于文学讲求“匡维世教”,于咏物崇尚“比兴”,同时又提出“内极才情,外周物理”的艺术追求。其关于情景关系所作的探讨,是对古代诗歌抒情性和艺术性的高度总结。王士禛的“神韵说”,是承上启下的诗学观。从含蓄蕴藉地抒情,超远平淡地写景,到最终无病呻吟、言之无物,正好阐释了康熙年间诗歌的发展趋势。康熙御制的《佩文斋咏物诗选》,以诗教为先,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但因此对咏物诗文学特质的论述,打破了前人将咏物诗与齐梁宫体诗相提并论的偏颇,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这部咏物诗选集,对于了解古人的咏物诗观念意义重大,其体例也多被后来的选本所继承。下编中之第五章,为王夫之咏物诗专论。《落花诗》是王夫之的代表作,以其强烈的政治意识而着称。第一节缘此展开,从诗学观念和情感诉求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作品中蕴含的政治内涵作出分析。第二节,从创作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三方面,对王夫之咏物诗和屈骚所蕴含的共同文学品质进行发掘,揭示在共同的地域文化哺育下两位末世英才人格与追求上的暗合与默契,以及传统民族精神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在新时代所绽放的异彩。第六章,钱谦益咏物诗专论。咏棋诗是牧斋独具特色的诗歌题材,不仅记录了其在抗清各个时期的情感历程,且围棋特殊的文化和哲学内涵,正是对其人格性情的最佳阐释。此外,钱谦益尚有红豆诗、雁字诗、落叶诗和咏柳诗等,都具有探讨的价值。第七章考察吴伟业“梅村体”诗歌中的咏物诗,揭示其中极为突出而往往被评论家所忽视的生命意识。“梅村体”将咏物诗篇幅拉长,其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都有极大的丰富和创新。本章选取其《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和《白燕吟》作了思想和艺术的集中探讨。第八章,王土禛咏物诗专论。王士祺被称为开一代风气的“骚坛宗主”,不论其在诗坛或政坛所取得的成就,都与《秋柳诗》有极大的关系。对于《秋柳诗》解读,历来各执一词,本章于此也试加分析。《秋柳诗》的出现,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哀婉悲情的基调、怀旧伤今的主题,赢得了遗民诗人的赏识;其含蓄蕴藉的表达和温柔敦厚的美感,则与康熙所倡的诗教观念相契合。可以说,此诗既是对清初遗民诗主题和情感的继承和总结,也蕴含着新的时代精神。王士禛入仕之后诗风大变,从意气奋发到歌颂升平,最终变为无病呻吟,了无趣味,被后人称为“一代宗师才力薄”。本章对其“神韵”观在咏物诗中的表现也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晚年的创作进行了平议。第九章,探讨清初三位重要遗民诗人的咏花诗。咏花是清初遗民咏物诗中最为普遍的题材,其中既包含着遗民共同的心理诉求,也表现出不同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归庄通过逐花、看花的疏狂,忘记现实痛苦,实现眼前美好的生命体验;余怀“看花诗”则具有一种浓重的伤感和怀旧情绪,表现对旧朝繁华的赞美和对青春放浪生活的留恋。屈大均诗中的梅、菊,在更多时候则是其人格象征和生命的体验。

薛海丹[8](2011)在《王士祯《唐贤三昧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贤三昧集》成书于王渔洋晚年,表现出他成熟的神韵说诗学思想。本文从版本梳理和文本研究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唐贤三昧集》现存古籍的版本情况,由此我们可以来了解本书的流传情况。第二部分则结合渔洋的诗论与具体作品来阐述、补充“三昧”、“神韵”的内涵“伫兴之言,味外之味”。经过整理选本的入选诗人与篇目,我们发现选本选录了以王维为中心的诗人群体。他们作品的特点之一是以释入诗,这正好可以诠释选本没有选入李、杜诗歌的原因。第三部分讨论《唐贤三昧集》在渔洋选本系统中的地位。

赵文君[9](2009)在《论美国学者孙康宜之明清女性文学研究》文中提出美国着名学者孙康宜以其在明清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突出的研究成果,成为当代国际汉学界颇具影响力的汉学家,她的研究成果亦引起了国内学界对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孙康宜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以及其诸多女性主义研究方面的论着虽已相继被译介到国内,但国内尚未对孙康宜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再研究。本文在系统研读孙康宜关于明清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研究论着的基础上,探讨了孙氏对明清女性文学作品和明清女性的文学地位的研究。本文认为,孙氏的研究,立足于女性主义视角,结合“文学文化史”的研究方法,成功地揭示了沉寂的明清女性文学作品的价值及其文学地位。同时本文也对孙氏研究中的缺憾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给相关研究提供某些借鉴。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孙康宜融汇多元文化的学术背景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指出孙氏得天独厚的多元“文学文化”背景是其研究之根基。第二章是对孙康宜明清女性作品研究的再研究,重点是系统地梳理了孙氏的研究发现,这是本文的创新之一。第三章从孙氏的文学文化史出发,考察了孙氏对明清女性文学“经典”地位变迁的认识,以及明清女性文学的文学史地位。同时笔者认为,孙氏的文学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不适用于文化遽变时期,明清女性文学的近代沉寂也有现代性的作用。这是本文的又一创新之处。第四章品评了孙康宜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价值和其研究带来的思考。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以孙康宜的研究论着为主要文本依据,在研究中注意回归经典,回归历史真实,并综合考查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追踪孙康宜的理论依据,理论运用和研究特点,最后对其研究的合理性和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做评价,最终完成对孙康宜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再研究。

李翠萍[10](2006)在《红色经典《朝阳沟》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文中研究说明红色经典《朝阳沟》是一部豫剧现代戏,创作于1958年,历时48个春秋,现在已成为文化的一种表征。论文拟从《朝阳沟》的生产、传播、影响力及文本自身等方面探讨《朝阳沟》的经典化,以及红色经典在当下后现代语境中的去经典化,把其纳入文化领域的研究,以具体文本解析中国红色经典的生成与当下的接受。考察不同时代作品的经典化过程与去经典化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人对文学经典的接受方式与阅读态度,不仅具有文学史的意义,而且也是勘测社会文化史的重要线索。

二、成为典范:渔洋诗作及诗论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为典范:渔洋诗作及诗论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动性:对孙康宜性别研究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孙康宜性别研究简介
        (一) “互动性”概念阐释
        (二) 孙康宜性别研究的发展脉络
        (三) 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的概要介绍及产生背景
    二、国外研究概况
        (一) 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论着概况
        (二) 国外学者对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的反响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一) 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成果的译介
        (二) 国内对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的关注
    四、反思与总结
第一章 两性间的互动性:孙康宜性别研究的第一个维度
    第一节 孙康宜对“文化的双性同体”的建构及其延展
        一、明清诗学中“文化的双性同体”
        二、“文化的双性同体”与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的比较
        三、“文化的双性同体”与西方之“姐妹情谊”的比较
    第二节 明清诗学中的“性别面具”、“声音互换”研究
        一、隐喻诗中的“性别面具”
        二、文学声音中的“声音互换”
        三、“文化的双性同体”、“性别面具”、“声音互换”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明清女性与两性互动性问题研究
        一、明清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
        二、孙康宜对女性文学史的补白
第二章 中西间的互动性:孙康宜性别研究的第二个维度
    第一节 中西性别理论互动性问题的提出
        一、中西性别理论互动性问题提出的缘由
        二、中西性别理论互动性问题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中西性别理论互动性问题研究的内容
        一、美国汉学界的性别研究成果
        二、对身体的解读
        三、对女性声音的再阐释
        四、女性作家与文人文化传统的延续
    第三节 中西性别理论互动性问题研究的作用及评价
        一、纠偏到互补:中西性别理论互动性问题研究的作用
        二、反思与展望:中西性别理论互动性问题研究的评价
第三章 互动性:孙康宜海外性别研究的多重意义与思考
    第一节 两性间的互动性与中西间的互动性问题研究的联系
        一、域外语境下的东西方文化与阴阳文化
        二、“文化的双性同体”与中西性别理论的互动
    第二节 互动性问题研究对中国性别研究的启示
        一、审视中西文化的异质性
        二、注重文本的发掘和细读
        三、借鉴中西比较研究法
    第三节 孙康宜互动性问题研究的多重意义
        一、质疑反思西方的“唯别是论”
        二、激发明清妇女诗歌的再研究热潮
        三、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互动互鉴
    第四节 对孙康宜跨语际下的互动性问题研究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2)王士禛在扬期间文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值得期待的遇合——王士禛扬州文学活动的背景
    第一节 淮左名都 诗歌之城——清前之扬州
    第二节 八分废墟 二分明月——清初之扬州
    第三节 簪缨世家 少有诗名——未至扬州的王士禛
第二章 王士禛在扬州的文学活动之揽胜交游
    第一节 王士禛在扬州境内的游赏与修复
    第二节 王士禛对扬州周边地区的游历咏叹
        一、六渡金陵
        二、过江之行
        三、梦依吴地
    第三节 王士禛与各类诗人的交往切磋
        一、与门人及后进诗人的交往
        二、与同龄诗人的交往
        三、与诗坛泰斗级诗人的往
        四、与遗民诗人的交往
第三章 王士禛在扬州的文学活动之雅集唱和
    第一节 彼此呼应的诗词唱和
    第二节 影响深远的红桥修禊
        一、两次红桥修禊概况
        二、红桥修禊的深远意义
第四章 王士禛在扬州的文学活动之作诗立说
    第一节 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发展
        一、诗歌创作概况
        二、诗歌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词创作及词学观
        一、词创作与《衍波词》
        二、词学理论及其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着述及发表论文

(3)《渔洋诗话》神韵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作者与写作背景
    第一节 王士祯其人
        一、 家学渊源,少有才名
        二、 日了公事,夜接词人
        三、 宗唐宗宋,神韵名扬
    第二节 《渔洋诗话》的写作背景
        一、 雅俗之合流
        二、 复古之趋势
        三、 怀旧之深情
第二章 《渔洋诗话》神韵诗学内涵
    第一节 渊源论
        一、 崇尚以神入诗
        二、 直追王孟韦柳
        三、 推尊论诗绝句
    第二节 创作论
        一、 注重才调典雅
        二、 力求风格清远
        三、 强调法律严谨
    第三节 鉴赏论
        一、 心仪典雅庄重的形式
        二、 情注镜花水月的意象
        三、 神往清真古淡的意境
第三章 《渔洋诗话》的代言特征
    第一节 代言性的美学指向
        一、 改变以意逆志的方向
        二、 追求诗无达诂的目标
        三、 坚持从变从义的准则
    第二节 代言性的叙述方式
        一、 客观叙述与主观叙述
        二、 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
        三、 实体表达与替代言说
    第三节 以话言诗的求真意识
        一、 每有制作,伫兴而就
        二、 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三、 不可凑泊,需落实处
第四章 神韵诗学的深刻影响
    第一节 与清中期四大诗学的对比
        一、 神韵诗学与性灵说
        二、 神韵诗学与格调说
        三、 神韵诗学与肌理说
    第二节 对“境界说”的精神启迪
        一、 脱空寂求无我
        二、 融旷达于自然
        三、 变清远为洒脱
结语
附录:《渔洋诗话》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渔洋感旧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感旧集》之编选、体例及版本研究
    第一节 《感旧集》编选之缘起及成书
        一、《感旧集》编选之缘起
        二、《感旧集》的编选条件
        三、《感旧集》的成书
    第二节 《感旧集》的编选体例
        一、选人
        二、选诗
        三、其他
    第三节 《感旧集》的编刻及版本研究
        一、《感旧集》的编刻及编刻人员考
        二、《感旧集》的版本
第二章 《感旧集》所体现王士禛的诗学理论
    第一节 宗唐观与“神韵”诗风
        一、从《感旧集》中入选诗人和诗歌评论看
        二、作品中所体现的“神韵”特征
        三、从《感旧集》看“神韵说”的发展
    第二节 “宗宋观”
第三章 《感旧集》交游考论
    第一节 王士禛与遗民诗人之间的互动
        一、政治方面的疏离
        二、诗歌交游之频繁
        三、生活方面的救助
    第二节 王士禛与贰臣诗人之间的互动研究
    第三节 王士禛与“国朝”诗人之间的互动研究
第四章 《感旧集》所选录诗歌内容研究
    第一节 明清易代的沧桑感怀
        一、反映明清之际的历史事件
        二、贰臣诗人的失节之痛
        三、故国之思
    第二节 疏离现实政治的雅趣高风
        一、山水游赏
        二、翰墨风雅
        三、喜好佛道
        四、师友交往
第五章 《感旧集》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感旧集》的文学图谱
    第二节 诗学思想的价值
    第三节 文献价值
    第四节 《感旧集》的影响
    第五节 对《感旧集》的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从“影响的焦虑”看《谐铎》的创作个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二、关于“影响的焦虑”理论与课题研究的可能性
第一章 从“影响的焦虑”看《谐铎》的创作困境
    第一节 《聊斋志异》影响下的创作焦虑
    第二节 《阅微草堂笔记》等同时期文言小说的压制与引导
第二章 从“影响的焦虑”看《谐铎》的创作个性(上)
    第一节 “谐”与“铎”的交融:《谐铎》的美学风貌
    第二节 女强男弱现象及对士风、学风的反思
    第三节 《谐铎》中沈起凤的女性观
    第四节 “笔头减寿”问题与沈起凤的忏悔意识
    第五节 金钱主题小说与沈起凤的金钱观
第三章 从“影响的焦虑”看《谐铎》的创作个性(下)
    第一节 乾嘉学风与《谐铎》的学问气息
    第二节 佛教与《谐铎》的释风禅味
    第三节 戏剧与《谐铎》的戏曲风韵
    第四节 《谐铎》体例的精致化
    第五节 《谐铎》的语言艺术
第四章 从“影响的焦虑”看《谐铎》的小说史地位及其对后世文言小说的影响
    第一节 《谐铎》的小说史地位及艺术上的不足
    第二节 《谐铎》的影响及后来者的焦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6)论王士禛《秋柳诗》的文学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吉川幸次郎的“新美”说
二、《秋柳诗》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三、社会影响与政治收益

(7)清初咏物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 总体论
    绪论
        一、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咏物诗的发源与传统
        第一节 农耕背景与原始思维下的咏物诗探源
        一、农耕背景下中国诗歌的"物性根基"
        二、原始歌谣中的两类咏物诗
        三、《易经》对咏物诗的影响
        第二节 赋、比、兴与咏物诗的艺术传统
        一、赋、比、兴及其诗学意义
        二、赋、比、兴对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开创
        三、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发展和演变
        第三节 儒、释、道与咏物诗的文化传统
        一、"诗言志"与"比兴为上"——从儒家诗学观说起
        二、从"观物取象"到"格物穷理"——儒家功利性审美与咏物诗
        三、"物我为一"和"以情观物"——道家的感性美学与咏物诗
        四、"见山三阶段"——禅宗对咏物诗审美境界的开拓
    第二章 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
        第一节 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
        一、遗民咏物诗的思想传统
        二、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
        三、宋明遗民咏物诗思想的比较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
        一、贰臣心理及清前贰臣咏物诗传统
        二、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
        三、贰臣心理的人文关怀
        第三节 宦海沉浮与润饰太平
        一、宋琬的狱中悲吟
        二、施闰章的故园之思
        三、王士禛的盛世之音
        四、朱彝尊的宦游与酬唱
        第四节 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
        一、从复明之志到悼亡和缅怀
        二、从人格自赏到困惑与思考
        三、从渴望突破到盛世情怀
    第三章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清初咏物诗的题材
        一、题材概况
        二、题材的时代性特征
        三、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手法
        一、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
        二、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
        三、切题抒情的典故运用
        第三节 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
        一、立象尽意
        二、物我合一
        三、澄怀味象
    第四章 清初咏物诗学研究
        第一节 清前咏物诗学观照
        一、先秦汉魏六朝咏物诗学
        二、唐代咏物诗学
        三、宋代咏物诗学
        四、金元咏物诗学
        第二节 《佩文斋咏物诗选》编者的咏物诗学观
        一、御选与宏阔缜密的体例
        二、广泛的咏物诗观念——兼论咏物诗的界定
        三、对咏物诗诗教价值的发掘
        第三节 王夫之的咏物诗学观
        一、王夫之的"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论
        二、王夫之的情景论
        第四节 王士禛的咏物诗学观
        一、"神韵说"的提出与诗学内涵
        二、"神韵说"观照下的咏物诗评
        第五节 叶燮的咏物诗学观
        一、"理"、"事"、"情"的诗学内涵
        二、妙于事理的咏物观
下编 作家论
    第五章 王夫之咏物诗研究
        第一节 王夫之《落花诗》的政治情怀
        一、"匡维世教"、"外周物理"的诗学支持
        二、摇落、萧索的政治背景与"情"、"物"的"相值相取"
        三、《落花诗》政治意识探析
        第二节 王夫之咏物诗的屈骚传统
        一、"发愤抒情"的创作模式
        二、忠贞、执着的精神特质
        三、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及其他
    第六章 钱谦益咏物诗研究
        第一节 钱谦益咏棋诗研究
        一、钱谦益的咏棋诗创作
        二、钱谦益咏棋诗的思想内涵
        三、钱谦益咏棋诗中的人生境界
        第二节 钱谦益的其他咏物诗
        一、钱谦益《初学集》中的咏物诗
        二、钱谦益《有学集》中的咏物诗
    第七章 吴伟业咏物诗研究
        第一节 "梅村体"咏物诗中的生命意识
        一、感怀今昔,系一代之兴废
        二、物是人非,叹人生之无常
        三、悲天悯人,对战争的强烈批判
        四、命运多舛,对文人命运的悲观体验
        五、仕与隐的两难,生命价值的追问
        第二节 "梅村体"咏物诗艺术探析
        一、引小物以寓大旨的《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
        二、从袁凯《白燕》到梅村《白燕吟》
    第八章 王士禛咏物诗研究
        第一节 《秋柳诗》新解
        一、《秋柳诗》的解读困境
        二、《秋柳诗》新解
        三、《秋柳诗》创作心态探析
        第二节 《秋柳诗》的文学史意义
        一、吉川幸次郎的"新美"说
        二、《秋柳诗》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三、社会影响与政治收益
        第三节 王士禛咏物诗的"神韵"之美
        一、"神韵说"的内涵及形成
        二、《秋柳诗》的神韵之美
        三、王士禛早期其他咏物诗中的"神韵"
        四、王士禛中后期咏物诗平议
    第九章 清初遗民代表诗人咏花诗研究
        第一节 归庄、余怀的"看花诗"研究
        一、归庄、余怀看花诗的创作
        二、归庄、余怀"看花诗"的思想内涵
        三、归庄、余怀"看花诗"的遗民意识
        第二节 屈大均的咏花诗研究
        一、屈大均及其咏物诗创作
        二、屈大均顺治十六年的咏梅诗
        三、屈大均后期的咏梅诗
        四、屈大均咏菊诗探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王士祯《唐贤三昧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贤三昧集》的版本情况
第二章 《唐贤三昧集》之"三昧"、"神韵"
    第一节 以释入诗,不选李杜
    第二节 "伫兴之言,味外之味"
第三章 《唐贤三昧集》在渔洋唐诗选本中的地位
    第一节 宗唐意识的逐渐强化
    第二节 属意盛唐:《唐贤三昧集》的集大成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论美国学者孙康宜之明清女性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孙康宜:融汇多元文化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孙康宜其人 第二节
    孙康宜的学术成就 第二章
    孙康宜对明清女性文学作品的研究 第一节
    孙康宜对女性主义思想的接受 第二节
    “性跨越所指”的文学体验 第三节
    “拟代”文学范式的突破 第三章
    孙康宜对明清女性文学地位的研究 第一节
    文学文化史概念的提出与应用 第二节
    明清女性文学的经典化 第三节
    “后来”忽略的“清灵”之美 第四章
    孙康宜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价值与思考 第一节
    “男女双性”的诗学理想 第二节
    社会史与文学史的复调对话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红色经典《朝阳沟》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红色经典《朝阳沟》的生产
    一、红色经典的界定及构成
    二、经典与权力话语
    三、《朝阳沟》的出炉
    四、《朝阳沟》经典剧本的形成
    五、《朝阳沟》的理想化情结
第二章 《朝阳沟》的传播
    一、1958年至文革前的传播
    二、《朝阳沟》传播条件
    三、新时期《朝阳沟》的传播
第三章 《朝阳沟》成为艺术典范
    一、经典作品的内部构成因素
    二、现代戏的成熟范式
第四章 《朝阳沟》的影响力
    一、“银环”的影响力
    二、形成民俗文化
    三、成为文化品牌
    四、《朝阳沟》捧出的童星
第五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去经典化
    一、经典的“大化”命运
    二、摇滚版《银环同志》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论文
在校发表论文
后记

四、成为典范:渔洋诗作及诗论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性:对孙康宜性别研究的考察[D]. 杨彦纺.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2]王士禛在扬期间文学活动研究[D]. 徐方芳. 扬州大学, 2016(02)
  • [3]《渔洋诗话》神韵诗学研究[D]. 程玲. 广西民族大学, 2014(03)
  • [4]《渔洋感旧集》研究[D]. 张亚琼. 苏州大学, 2013(11)
  • [5]从“影响的焦虑”看《谐铎》的创作个性[D]. 叶根华. 宁夏大学, 2013(03)
  • [6]论王士禛《秋柳诗》的文学史意义[J]. 刘利侠. 名作欣赏, 2011(29)
  • [7]清初咏物诗研究[D]. 刘利侠.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8]王士祯《唐贤三昧集》研究[D]. 薛海丹. 广西大学, 2011(07)
  • [9]论美国学者孙康宜之明清女性文学研究[D]. 赵文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10]红色经典《朝阳沟》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D]. 李翠萍. 暨南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成为楷模:玉阳诗词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