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升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一、升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慧娟,朱鏐娈,王宪波,曾辉,马雅銮[1](2021)在《升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探讨临床使用升麻替代黑升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升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品种繁多。已知的升麻有15种,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药用升麻3种为升麻、兴安升麻和大三叶升麻。升麻化学成分复杂,目前已经分离出200多种化合物,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酚酸类物质、色原酮和挥发油类等成分,具有抗肿瘤、镇痛消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骨质疏松和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药理作用。升麻是我国常用的中药,其药用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临床升麻多用于组方配伍,单味升麻可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和炎症性疾病。本文综述了升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以期为升麻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孙慧娟[2](2020)在《升麻调控中性粒细胞活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和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对称性侵袭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持续性反复发作的关节滑膜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变后期可造成患者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并累及皮肤、肺、心脑血管系统,预后较差。中性粒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系统中数量庞大的细胞群,在RA外周血和关节腔滑膜液中数量显着增多。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通过多种途径促进RA滑膜炎症,加重关节骨破坏,我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筛选了升麻的三个有效单体,发现升麻和这三个单体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CIA)小鼠关节红肿和骨破坏程度、改善关节炎症,降低CIA小鼠骨髓、脾脏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CIA小鼠血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关节组织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本文以中性粒细胞为出发点,探讨升麻和这三个有效单体对中性粒细胞的调控作用,阐明升麻治疗RA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升麻治疗RA提供实验依据,为临床治疗RA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SD大鼠40只,雄性,8-12周,体重300±50g,给药前禁食不禁水4小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临床等效剂量的升麻水煎液灌胃1.2g/kg/d(成人每次用药临床常用剂量:升麻12g/60kg体重),每12小时1次,共5次,制备空白血清和升麻含药血清。采用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不同浓度的升麻含药血清处理后,LPS和IFN-γ刺激,分别通过Real-time PCR和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水平,确定升麻含药血清干预最佳剂量;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正常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并鉴定纯度。中性粒细胞预先用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三个有效单体处理1h后,1)给予趋化因子CXCL2,CXCL10和CCL3诱导3h,流式细胞仪检测趋化的中性粒细胞数量,研究升麻和升麻三个单体对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2)LPS刺激20h,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情况,研究升麻和升麻三个单体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3)LPS刺激3h,Real-time PCR和CB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水平,研究升麻对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4)PMA刺激5min,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情况,研究升麻和升麻三个单体对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5)LPS刺激3h,PicoGreen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形成的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traps,NETs)情况,研究升麻和升麻三个单体对中性粒细胞活化后形成NETs的影响研究结果:1.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正常小鼠骨髓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鉴定纯度≥95%;确定10%的升麻含药血清为最佳用药浓度。2.CXCL2,CXCL10及CCL3诱导3h,趋化至下室的中性粒细胞数目显着增多,且CXCL2诱导作用最强;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黄肉楠碱(Actein)均能有效抑制CXCL2、CXCL10、CCL3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升麻单体脱氧升麻亭(23-EPI-26-Deoxyactein,23-EPI)、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IFA)还可有效抑制CXCL2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3.LPS刺激20h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显着减少,升麻含药血清、升麻单体Actein,23-EPI和IFA能不同程度的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4.LPS刺激3h后,中性粒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10、IL-12b和TNF-αmRNA的表达显着升高,升麻含药血清能显着抑制中性粒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12b和TNF-α mRNA的表达;中性粒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IL-12p70、IFN-γ、MCP-1和TNF-α的水平均显着提高,升麻含药血清能显着降低培养上清中IL-12p70、IFN-γ和MCP-1水平。5.PMA刺激5min,中性粒细胞活化产生ROS显着增多,升麻单体23-EPI、IFA能显着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ROS。6.LPS和PMA刺激3h,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中cf-DNA含量增多、中性粒细胞释放NETs增加,升麻含药血清、23-EPI、IFA均能显着减少LPS诱导的细胞培养上清cf-DNA含量,升麻含药血清和IFA均能显着减少PMA诱导的细胞培养上清cf-DNA含量;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能不同程度的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NETs。结论:中性粒细胞体外给予趋化因子CXCL2、CXCL10、CCL3诱导后,趋化能力显着增强;给予LPS或PMA刺激后,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产生ROS和NETs显着增加,凋亡活动受到抑制。升麻和三个有效单体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抑制中性粒细胞合成和分泌炎性细胞因子、ROS产生和NETs形成,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并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结合前期体内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升麻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数目和功能,从而减缓、抑制RA的发生、发展。

宁晓[3](2020)在《云南升麻地下部分化学成分与镇痛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分三个章节总结硕士期间的研究工作,第一章介绍了云南升麻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第二章叙述了对云南升麻镇痛活性的研究,第三章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式对升麻镇痛机制进行了探究,此外还对2016年至今的升麻属植物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目的:研究云南升麻(C.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及镇痛活性。方法:运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等分离材料柱层析技术结合HPLC手段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小鼠醋酸扭体镇痛实验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镇痛活性测定;通过网络药理学相关的多个数据库进行镇痛机制的探究。结果:本实验从云南升麻(C.yunnanensis)地下部位70%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中分离鉴定了3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24(S)-3β,24,25-二羟基-9,10-开环-9,19-环羊毛甾醇-7(8),9(11)-二烯-16,23-二酮(1)、升麻苷H-2(2)、升麻醇(3)、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4)、25-乙酰氧基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苷(5)、12β-羟基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苷(6)、11β-羟基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苷(7)、12β-羟基升麻醇(8)、25-乙酰氧基升麻醇(9)、阿克特素(10)、23-表-26-去羟基阿科特素(11)、27-脱氧升麻烃(12)、羽扇豆醇(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升麻素(16)、升麻素苷(17)、去甲齿阿米素(18)、齿阿米素(19)、去甲基升麻素(20)、根皮苷(21)、阿魏酸(22)、异阿魏酸(23)、咖啡酸(24)、1-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25)、没食子酸(26)、3-(4-羟基-3-甲氧苯基)丙酸(27)、丹参素甲正丁酯(28)、双酚A(29)、3,5-O-二咖啡酰奎宁酸(30)、1-单亚油酸甘油酯(31)、di-2-ethyl hexyl phthalat(32);小鼠醋酸扭体镇痛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5、10的活性较好,对化合物进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其镇痛率达到51.17%与65.82%;云南升麻镇痛作用的主要成分为化合物1、14、16、18、20、22以及同类型化合物;云南升麻可通过调节FGF2、NTRK1、F2、MPP2等靶标进行作用来达到镇痛的作用。结论:云南升麻中主要含有升麻醇型三萜、acteol型三萜,以及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活性检测发现类三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的镇痛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该植物具有镇痛活性的合理性。

黄广欣,龚苏晓,许浚,姚奕,张铁军,刘昌孝[4](2020)在《升麻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文中提出升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我国传统发散风热类中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升麻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通过查阅文献,在对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定义,从生源途径、药效、传统药性、不同配伍中显效成分几个方面对升麻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升麻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宁晓,王敏,崔淑君,肖朝江,姜北[5](2020)在《云南升麻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云南升麻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大孔树脂等分离材料柱层析结合HPLC手段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相关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云南升麻地下部位70%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中分离鉴定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升麻苷H-2(1),升麻素苷(2),胡萝卜苷(3),β-谷甾醇(4),双酚A(5)。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任伟超,孙伟,孟祥霄,刘运伟,马伟[6](2019)在《升麻无公害种植技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升麻是东北地区重要道地药材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大,导致升麻野生资源日益减少。目前,升麻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栽培体系。因此,可直接以无公害种植标准对升麻药材进行无公害种植生产研究并推广。为了指导无公害升麻药材生产,生产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中药材,本文依据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结果,结合升麻药材的生长特性和研究现状,探索建立升麻药材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促进升麻药材无公害、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袁静静[7](2019)在《升麻提取物改善小鼠饮食诱导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热量饮食是导致全球肥胖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脂肪肝和高血脂症等降低人类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负担。从药食同源药物中寻找抗肥胖活性化合物,对于改善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升麻属植物具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抗骨质疏松、降血脂等作用,而升麻对饮食诱导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尚未见明确报道。本研究对升麻及其提取物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和代谢紊乱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性考察。首先考察升麻对小鼠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将5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不同饮食组,分别给予低脂、高脂或添加升麻的高脂饮食处理12周。结果表明,升麻显着降低高脂饮食组小鼠体重,并改善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和高血脂等代谢综合症状。进一步利用饮食诱导肥胖小鼠模型对升麻粗提物及其水相、石油醚相、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进行系统性的体内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升麻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具有类似于升麻的显着改善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作用,是升麻中起上述作用的主要活性组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升麻及其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可促进高脂饮食小鼠脂肪组织脂解,提高脂质利用率,并通过促进白色脂肪组织棕脂化增加能量消耗,从而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利用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脂肪化模型,对升麻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中的5种主要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黄肉楠碱(Actein)和脱氧升麻亭(23-epi-26-deoxyactein,DA)具有显着抑制前脂肪细胞脂肪化的活性,且同一浓度条件下,Actein的抑制作用较强。进一步考察Actein对3T3-L1前脂肪细胞脂肪化各阶段的影响,发现Actein在前脂肪细胞的前期分化和后期成熟过程都起到了抑制作用。为考察Actein对饮食诱导肥胖的影响,将5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个饮食组,分别给予低脂、高脂、添加0.001%或0.005%Actein的高脂饮食处理12周。结果表明,Actein具有显着改善小鼠饮食诱导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的作用。Actein与升麻及其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作用机制相似,可促进脂肪组织脂解及棕脂化,并提高机体能量消耗。此外,对于已经由高脂饮食诱导12周形成肥胖的小鼠,分别给予低脂、添加0.005%Actein的低脂、高脂或添加0.005%Actein的高脂饮食继续喂养8周后,Actein也可显着降低已经由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体重,并改善肥胖相关代谢紊乱。进一步考察Actein的作用机制发现,Actein对脂肪组织棕脂化和脂解的促进作用具有组织异质性,分别主要促进皮下脂肪组织(SAT)棕脂化和附睾脂肪组织(EAT)脂解。通过诱导血管基质部分细胞(SVFs)脂肪化以及构建Transwell共培养体系,我们考察了Actein促进脂肪细胞脂解和棕脂化的细节机制,发现Actein可通过激活AMPK的磷酸化直接促进白色脂肪细胞向浅棕色脂肪细胞的转化,但对EAT脂肪细胞脂解的促进作用需要通过SVFs介导。考察DA对3T3-L1前脂肪细胞脂肪化过程的影响,发现与Actein的作用阶段不同,DA主要通过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早期分化阶段起到抑制脂肪化的作用。为考察DA对饮食诱导肥胖的影响,将5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个饮食组,分别给予低脂、高脂、添加0.001%或0.005%DA的高脂饮食处理12周。结果表明,饮食中添加0.005%浓度的DA具有显着改善小鼠饮食诱导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的作用。进一步,我们测定小鼠脂肪组织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发现DA可显着促进高脂饮食小鼠脂肪组织中脂解相关基因Atgl、Hsl和Perilipin的表达,但并不抑制脂质合成相关基因Dgat1、Dgat2、Mogat2及Gpat3的表达,表明DA通过促进脂肪组织脂解而非抑制脂质合成,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测定脂解调控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饮食中添加DA可激活脂肪组织中AMPK和SIRT1-FOXO1信号通路,促进高脂饮食小鼠的脂肪组织脂解。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升麻改善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功效,并阐明了其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为预防和治疗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升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夏红旻,戴衍朋,孙立立[8](2018)在《升麻属植物环菠萝蜜烷型三萜化合物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升麻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成分是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根据结构特征分为升麻醇、氢化升麻醇、shengmanol、cimiacerogenin、阿克特醇、16,23-二酮、绿升麻醇及兴安升麻醇等类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细胞毒、抗骨质疏松、抗病毒、抗炎、抑制核苷转运、神经保护、抗氧化及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对升麻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骨架结构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以期为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孙启泉,左爱侠,张婷婷[9](2017)在《升麻属植物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升麻属植物含有三萜及其苷类、酚酸类、色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核苷转运、抗骨质疏松、抗氧化、抗抑郁等诸多生物活性,临床主要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对升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刘晓玲[10](2016)在《云南升麻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了从云南升麻果实中发现更多的活性分子,作者将对云南升麻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正向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化合物,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技术和化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随后,采用MTS法对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对白血病、肝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五株肿瘤细胞株的抑制活性进行筛选;同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本研究共分离鉴定了29个新化合物,其中17个为新化合物。在细胞毒活性筛选中,化合物1的IC50值为15.32,其他化合物的IC50值均大于40;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中,化合物5、6、16的抑制率分别为15.89、7.94、23.40。结论:本研究中分得的新化合物包括1个三萜生物碱类型和4个C-16、17位双键的9,19-环阿尔廷烷型三萜等罕见的升麻三萜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丰富了升麻属新颖三萜化合物的种类。化合物1对肺癌细胞有一定的体外肿瘤生长抑制活性,其他化合物对这五株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基本没有抑制活性;化合物5和16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基本没有抑制活性。

二、升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升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升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升麻的概况
2 升麻的化学成分
    2.1 三萜及其苷类
    2.2 酚酸类
    2.3 色原酮和挥发油类
3 升麻的药理作用
    3.1 抗肿瘤
    3.2 抗炎、免疫调节
    3.3 抑制核苷转运、抗病毒作用
    3.4 解痉、镇痛
    3.5 神经-内分泌调节
    3.6 抗骨质疏松
4 升麻的临床应用
5 结论

(2)升麻调控中性粒细胞活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升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骨髓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选和纯度测定
    2. 升麻含药血清干预剂量曲线
    3. 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对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
    4. 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5. 升麻含药血清对中性粒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6. 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影响
    7. 升麻含药血清和升麻单体对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云南升麻地下部分化学成分与镇痛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云南升麻地下部分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第1章 云南升麻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前言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2 第一批样品的提取与分离
        1.2.1 提取与萃取
        1.2.2 乙酸乙酯部位化合物的分离
        1.2.3 正丁醇部位化合物的分离
    1.3 第二批样品的提取与分离
        1.3.1 提取与萃取
        1.3.2 乙酸乙酯部位化合物的分离
        1.3.3 正丁醇部位化合物的分离
    1.4 实验结果
        1.4.1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1.4.2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1.5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云南升麻镇痛活性研究
    前言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阳性药的选择
        2.2.2 单体化合物镇痛实验
    2.3 实验结果
        2.3.1 阳性药实验结果
        2.3.2 单体化合物实验结果
    2.4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云南升麻镇痛作用机制研究
    前言
    3.1 分析平台
    3.2 分析方法
        3.2.1 靶点的预测与筛选
        3.2.2 分子-蛋白网络的构建
        3.2.3 靶点通路注释分析
        3.2.4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与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升麻化学成分靶点预测结果
        3.3.2 GO生物过程分析
        3.3.3 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3.3.4 KEGG代谢通路分析
        3.3.5 云南升麻化学成分镇痛作用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升麻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4)升麻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三萜及其苷类
    1.2 酚酸类
    1.3 色原酮类
    1.4 其他
2 药理作用
    2.1 抗炎、抗过敏作用
    2.2 抗病毒作用
    2.3 抗肿瘤作用
    2.4 抗骨质疏松作用
    2.5 抗核苷运转作用
    2.6 对胃肠平滑肌的抑制作用
    2.7 其他
3 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3.1 基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3.2 与传统药性相关的Q-marker预测分析
    3.3 与药效相关的质量标志物预测
    3.4 基于不同配伍中表达组分的Q-marker预测分析
4 结语

(5)云南升麻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提取与分离
    2.1 植物提取
    2.2 化合物分离
3 结构鉴定
4 讨论

(6)升麻无公害种植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无公害升麻栽培环境
2 无公害升麻药材种植技术
    2.1 种子基原鉴定
    2.2 选地和整地
    2.3 播种育苗
    2.4 幼苗移栽
3 合理施肥
4 无公害升麻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4.1 农业防治
    4.2 生物防治
    4.3 化学防治
5 无公害种植管理与药材采收
6 讨论及展望

(7)升麻提取物改善小鼠饮食诱导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肥胖概述
        1.1.1 肥胖的流行现状
        1.1.2 肥胖的危害
        1.1.3 饮食与肥胖
        1.1.4 肥胖的治疗
    1.2 脂肪组织与肥胖
        1.2.1 脂肪组织功能和分布
        1.2.2 脂肪细胞的来源与分化
        1.2.2.1 脂肪细胞的来源
        1.2.2.2 脂肪细胞的分化
        1.2.3 脂肪组织脂质合成
        1.2.4 脂肪组织脂解
        1.2.5 肥胖中的脂肪组织
    1.3 能量代谢与肥胖
        1.3.1 能量代谢与肥胖的关系
        1.3.2 能量代谢与白色脂肪组织浅棕脂化
    1.4 升麻的研究进展
        1.4.1 升麻属植物资源分布
        1.4.2 升麻的传统药用历史及现状
        1.4.3 升麻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5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耗材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3T3-L1前脂肪细胞培养
        2.3.2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细胞增殖实验
        2.3.3 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处理及油红染色
        2.3.4 饲料配制
        2.3.5 小鼠饲养
        2.3.6 小鼠能量代谢监测
        2.3.7 葡萄糖耐受测试(GTT)和胰岛素耐受测试(ITT)
        2.3.8 血清指标检测
        2.3.9 组织包埋与切片
        2.3.10 HE染色
        2.3.11 UCP1免疫组化
        2.3.12 细胞和组织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2.3.13 定量PCR
        2.3.14 细胞和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2.3.15 Western blot
        2.3.16 脂肪组织外植体培养及处理
        2.3.17 SVFs的分离、诱导及处理
        2.3.18 脂肪细胞与SVFs的 Transwell共培养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升麻及其提取物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
        3.1.1 升麻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3.1.2 升麻粗提物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3.1.3 升麻的乙酸乙酯相萃取物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3.1.4 升麻及其提取物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
        3.1.5 升麻及其提取物促进小鼠能量代谢和白色脂肪组织棕脂化
        3.1.6 升麻及其提取物促进小鼠脂肪组织脂解
        3.1.7 升麻乙酸乙酯相中的化合物Acein和 DA抑制3T3-L1 前脂肪细胞脂肪化
        3.1.8 结论
    3.2 Actein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
        3.2.1 Actein抑制3T3-L1 前脂肪细胞脂肪化
        3.2.2 Actein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
        3.2.3 Actein改善小鼠已经由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
        3.2.4 Actein促进小鼠能量代谢和白色脂肪组织棕脂化
        3.2.5 Actein促进小鼠脂肪组织脂解
        3.2.6 Actein促进SAT外植体棕脂化及EAT外植体脂解
        3.2.7 Actein促进SAT脂肪细胞棕脂化
        3.2.8 Actein促进SVFs介导的EAT脂肪细胞脂解
        3.2.9 Actein促进AMPK介导的白色脂肪细胞棕脂化
        3.2.10 结论
    3.3 DA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脂肪化并改善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3.3.1 DA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脂肪化
        3.3.2 DA通过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早期分化抑制其脂肪化
        3.3.3 DA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
        3.3.4 DA促进小鼠脂肪组织脂解
        3.3.5 结论
第四章 讨论、展望与创新点
    4.1 讨论与展望
    4.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升麻属植物环菠萝蜜烷型三萜化合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升麻属植物的资源分布
2 升麻属植物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成分的分类及结构
    2.1 升麻醇 (cimigenol) 母核类型
    2.2 氢化升麻醇 (hydroxyshengmanol) 母核类型
    2.3 Shengmanol母核类型
    2.4 Cimiacerogenin母核类型
    2.5 阿克特醇 (acteol) 类型
    2.6 16, 23-二酮 (16, 23-diketo) 类型
    2.7 绿升麻醇 (foetidonol) 类型
    2.8 兴安升麻醇 (dahurinol) 类型
    2.9 其他母核类型
3 升麻属植物环菠萝蜜烷型三萜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3.1 细胞毒活性
    3.2 抗骨质疏松活性
    3.3 抗病毒活性
    3.4 抗炎活性
    3.5 抑制核苷转运活性
    3.6 神经保护作用
    3.7 抗氧化活性
    3.8 抑菌活性
4 结语

(9)升麻属植物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三萜及其苷类
    1.2 酚酸类
    1.3 色酮类
    1.4 其他
2 生物活性
    2.1 抗肿瘤作用
    2.2 抗炎作用
    2.3 抗病毒作用
    2.4 抗核苷转运作用
    2.5 抗骨质疏松作用
    2.6 抗抑郁作用
    2.7 抗氧化作用
    2.8 其他
3 临床应用
    3.1 传统方剂配伍治疗多种疾病
    3.2 现代制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3.3 其他
4 结语

(10)云南升麻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ABBREVIATIONS)
第一章 云南升麻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云南升麻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1 分离与鉴定
        2 结果与讨论
        3 实验部分
    第二节 升麻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1 体外抗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
        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
    第三节 总结
        1 化合物分离鉴定及结构方面的总结
        2 化合物活性筛选的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升麻属植物资源分布、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第一节 升麻属植物的资源分布
    第二节 升麻属植物的三萜类化学成分
    第三节 升麻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工作情况
致谢

四、升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升麻的研究进展[J]. 孙慧娟,朱鏐娈,王宪波,曾辉,马雅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5)
  • [2]升麻调控中性粒细胞活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D]. 孙慧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云南升麻地下部分化学成分与镇痛活性研究[D]. 宁晓. 大理大学, 2020(05)
  • [4]升麻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黄广欣,龚苏晓,许浚,姚奕,张铁军,刘昌孝. 中草药, 2020(10)
  • [5]云南升麻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J]. 宁晓,王敏,崔淑君,肖朝江,姜北. 大理大学学报, 2020(02)
  • [6]升麻无公害种植技术探讨[J]. 任伟超,孙伟,孟祥霄,刘运伟,马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12)
  • [7]升麻提取物改善小鼠饮食诱导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袁静静.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升麻属植物环菠萝蜜烷型三萜化合物研究进展[J]. 夏红旻,戴衍朋,孙立立. 中国中药杂志, 2018(20)
  • [9]升麻属植物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孙启泉,左爱侠,张婷婷. 中草药, 2017(14)
  • [10]云南升麻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刘晓玲.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标签:;  ;  ;  ;  ;  

升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