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成绩动机调查及影响因素数理统计分析

青年学生成绩动机调查及影响因素数理统计分析

一、青年学生成就动机调查及影响因素的数理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孔冲[1](2021)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生动力已经上升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而纳入国家战略性框架之内,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已成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中,由于缺乏对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系统把握,不清楚影响因素对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影响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借助于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带来的可靠研究机遇,以上海市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聚焦“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借助于兴趣发展理论等理论依据和兴趣与体育兴趣的相关文献支撑,拓展了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出比较系统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次,以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和构建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研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最后,运用研发量表进行相关数据调查,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揭示出影响因素对小学生各阶段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暂时参与意愿、即时刺激的乐趣5个维度。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实用性、挑战性、注意力需求、课内重复参与意愿、成长的乐趣5个维度。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持续成长的乐趣、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重要性3个维度。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测量结构可确定为:自我实现的乐趣、覆盖课内外的自主参与意愿、自主性3个维度。(2)构建的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环境和个体因素2个一级指标;体育心理、制度和物质环境因素,期望价值、成就目标和体育知识技能6个二级指标;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参与、家庭体育参与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体育时间保障和政策执行情况,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课程能力、体育课程资源建设和体育参与服务供给,期望信念和任务价值,掌握趋向、掌握回避、成绩趋向和成绩回避,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18个三级指标;以及42个观测点指标。(3)经过严格的信效度检验,研发了4个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和2个影响因素量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5维度20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3维度8题)、《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3维度8题)、《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指标问卷》(3维度29题)和《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指标问卷》(3维度24题)。(4)在试点校变量上,试点校学生表现出比非试点校学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11)、暂时参与意愿(P=0.003)和即时刺激乐趣(P=0.003);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11)、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07)和成长的乐趣(P=0.013);更高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03)、持续成长的乐趣(P=0.000)、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18)和重要性感知水平(P=0.008);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3),更低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1)。(5)在生源地变量上,城区学生仅比郊区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持续成长乐趣(P=0.037<0.05)。在年级变量上,高低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所有阶段(P﹥0.05)均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变量上,女生表现出比男生更高的注意需求水平(P=0.026),而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高的从课内向课外拓展的重复参与意愿(P=0.03)和自主性(P=0.034)。在独生子女变量上,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高的暂时参与意愿(P=0.04),更高的实用性感知水平(P=0.043)、注意需求水平(P=0.026)和课内重复参与意愿(P=0.05)。在BMI变量上,肥胖学生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43)。在SES变量上,高SES学生表现出比低SES学生更高的体育个体兴趣萌芽整体发展水平(P=0.035)、重要性感知水平(P=0.015)、持续成长乐趣(P=0.026),以及更高的自我实现乐趣(P=0.008);而低、中SES学生则表现出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P=0.000/P=0.022)。(6)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61,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514)、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3.39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7.125)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体育物质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路径系数为0.22,其细分维度体育场地设施(t=2.570)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t=8.094)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7)在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路径系数为0.14,其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10.040)、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5.452)、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4.004)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1.383)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439,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完全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06;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645,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4。(8)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阶段,两个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9和0.54,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8.60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15.892)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t=1.996)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期望价值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28,且细分维度期望信念(t=7.454)、成就价值(t=8.380)和内在价值(t=11.572)也可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路径系数为0.08。在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37,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44;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181,远远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6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272,体育物质环境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075;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347,也低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54。(9)在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阶段,体育心理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19,且细分维度体育课堂教学氛围(t=7.839)、家庭体育参与氛围(t=8.348)和社会体育参与氛围维度(t=16.096)可以正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学校体育参与氛围(t=-3.624)可以负向预测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40。体育知识技能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21,掌握趋向与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路径系数为0.36。在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的的间接效应量为0.555;体育物质环境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69;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724,远远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19。在个体因素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育心理环境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176,通过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产生的间接效应量为0.32;体育环境因素的间接效应量共计0.496,略高于体育环境因素的直接效应量0.40。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研发的体育学习兴趣四阶段量表、环境影响因素量表和个体影响因素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研究的测量工具。(2)试点校较好的体育心理环境、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支持程度,造就了试点校学生既能够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强烈的参与意愿、以及较低的挑战性威胁和良好的互动体验;又可以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重要价值、表现出强烈的课外参与意愿和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3)非独生子女对他人关注渴求导致其能够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的实用价值,对体育学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注意需求水平和强烈的课内参与意愿。肥胖学生限于自身的身体条件,会对体育动作的完成自信心不足,因此表现出比正常学生更高的挑战性感知水平。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由于家庭可以提供更好的体育参与支持,使其不仅较少感受到体育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威胁,而且更好地感知体育学习对自身的重要价值、获得更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体育学习个体兴趣。(4)体育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均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且体育心理环境作用效果好于体育物质环境。其中,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最重要的环境影响指标。(5)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补充。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和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6)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期望价值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以及掌握趋向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和体育课程资源建设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期望价值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7)体育心理环境既可直接影响、又可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掌握趋向及体育知识技能的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制度环境可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物质环境只能通过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体育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内在影响方式是以体育心理环境的间接影响和体育制度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主体、以体育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和体育物质环境的间接影响为补充。家庭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掌握趋向和体育知识技能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间接影响最重要的个体指标;社会体育参与氛围是发挥体育心理环境直接影响最重要的环境指标。

郭晶晶[2](2021)在《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 ——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运动员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对运动成就动机的衰退和丧失比较敏感,心理疲劳产生的现象也已出现,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运动员的在日常生活和训练比赛,影响着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所以,一直以来,很多学者也一直致力于降低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通过了解不同变量的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运动成就动机和心理疲劳的现状,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对心理疲劳的影响,对于提高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采用杨勇引进挪威大学心理学家T.Gjesme和R.Nygand的成就动机量表和Raedeke和Smith(2001)的《运动心理疲劳问卷》对304位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调查分析得出:运动成就动机的得分是0.7081,说明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水平良好;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心理疲劳的得分是22.2787,说明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为轻度疲劳。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在运动成就动机方面,以追求成功为主,避免失败有待提高。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在不同变量学历和训练年限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不同变量性别和专业背景上无显着差异(p>0.05)。在心理疲劳方面,对运动的负面评价高于其他两个维度,说明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运动员的对运动的负面评价。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在不同学历上有显着差异性(p<0.05),不同变量性别、训练年限以及专业背景上分别在对运动的负面评价维度、成就感降低维度以及情绪/体力耗竭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大学生运动员(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运动成就动机和心理疲劳之间具有中度相关关系(0.691)显着负相关性;自变量(运动成就动机)负向影响因变量(心理疲劳),说明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对心理疲劳具有预测作用。

袁洋[3](2021)在《青少年综合性轮滑赛事参与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据近30年国民体质测验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青少年运动参与度逐年减少。体育赛事是体育参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检验青少年运动成果的重要手段,对青少年的运动参与有着激励作用。青少年群体因为对运动的热衷,进而演化成对赛事的追求,同时通过在赛事中的体验,达到在运动项目上的深度发展。因此,如何激发青少年参赛兴趣,提高青少年对运动项目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同时研究青少年参赛的影响因素,结合参赛青少年的特征和需求,为赛事组织方提出改善建议,将有利于提高国内轮滑赛事办赛水平,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赛事平台。本篇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的方法,从三场综合性轮滑赛事中选取青少年选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参赛特征和影响他们参赛的因素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青少年赛事参与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增强青少年对赛事的粘性、对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参赛的青少年多来自于城市,以男性为主,多处于7-12周岁阶段。青少年选手对轮滑运动的喜爱度较高,坚持1-3年的训练占多数,竞赛报名以轮滑俱乐部统一报名为主,对下次赛事的参赛意向度高。家长对青少年参赛的支持度较高,但对他们的参赛结果不够重视。在带领青少年参赛的过程中有超过一半的教练或家长不会为选手设置明确的竞赛目标,没有研究参赛竞争对手的习惯。2、对不同群体青少年的参赛动机做了差异分析,不同性别青少年的成就动机和心理动机有差异;不同年龄青少年的健康动机和能力动机有差异;不同实际居住地青少年的健康动机和社交动机有差异;不同父母文化程度青少年的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和心理动机有差异;练习轮滑年限不同的青少年的健康动机和能力动机有差异;家人支持程度不同的青少年除了成就动机没差异,其他参赛动机都有差异;不同参赛频率的青少年的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成就动机有差异。3、个人因素是青少年选择是否参赛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参赛选择,主要体现在父母对孩子在心理上的支持;竞赛因素主要体现在赛事服务和赛事组织两个方面;社会因素相较于其他三个因素对青少年参赛选择的影响较少。不同性别、年龄、实际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参赛频率的青少年都在家庭因素上有差异;不同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练习轮滑年限、参赛频率的青少年在社会因素上有差异;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因素有差异;不同实际居住地青少年在竞赛因素上有差异。4、对参赛动机和影响青少年参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家庭因素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动机、社交动机、成就动和心理动机,与孩子参赛的动机有着较大的关联性,直接影响青少年选手参赛的选择及对今后参赛兴的培养。家庭因素与能力动机没有相关性。影响青少年参赛的社会因素和社交动机、成就动机、能力动机及心理动机有正相关性,良好的社会运动氛围和社会环境对孩子参赛动机养成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王惠[4](2021)在《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研究:学习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倾向于运用防御性悲观策略来进行自我保护,适当的悲观能让学生在危机来临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防御性悲观的长期运用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走向极端,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防御性悲观水平与自尊、学习成就目标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了解初中生防御性悲观的现状,以及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验证学习成就目标在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自尊量表》和《中学生防御性悲观问卷》,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以及绥化市的558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并将研究结果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结论如下:整体上看,初中生防御性悲观处于偏低水平,部分防御性悲观学生较为典型,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将学习成就目标设置为掌握趋近的学生人数最多,设置为成绩回避的学生人数最少,测量结果普遍良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自处于低自尊、高防御性悲观以及成就目标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初中生自尊、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学习成就目标在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自尊可以直接影响防御性悲观,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学习成就目标来间接影响防御性悲观,并为降低防御性悲观水平提出相关教育建议:提高自尊水平、形成合理学习成就目标以及对防御性悲观进行干预。

王旭豪[5](2021)在《武汉市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及其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运动动机是影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它能够直接影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的运动参与动机得到提高时,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才会提高,进而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提升,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并将“健康第一”作为运动的指导思想。人格特质是一种经久不变的心理资源,不仅能够支配个体的运动行为、预测个体的运动动机,还会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如今高校网球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的基本特点及其运动动机进行研究,分析两者的关系,探究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对运动动机的影响,找出其中的联系,希望可以为高校网球课程的设置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以武汉市高校中参与网球运动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对大学生的基本人格特点和运动动机进行了解和分析,然后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通过回归分析进行检测,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其中得分较高的维度是开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外倾性居中,得分最低的为神经质;在大学生网球运动动机中总体上内部动机最强,外部动机次之,无动机处于最低水平。2、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的开放性得分明显低于男生,但是神经质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大二学生在尽责性和神经质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学生;艺术类学生的开放性和外倾性得分明显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生;农村大学生的开放性得分显着低于城镇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神经质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3、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运动动机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月消费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男生的内部动机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大二学生的外部动机和无动机的得分明显高于大一学生;艺术类大学生的内部动机得分显着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生;城镇大学生的内部动机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外部动机得分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月消费水平2000以上的大学生的无动机得分明显低于月消费水平1000-1500和月消费水平1500-2000的大学生。4、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开放性人格、尽责性人格、宜人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都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神经质人格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与无动机呈现显着的正相关。5、尽责性和开放性可以正向预测内部动机,神经质可以负向预测内部动机;尽责性可以正向预测外部动机,神经质可以负向测外部动机;神经质可以正向预测无动机。

荆文波[6](2021)在《参与式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向了新时代,新时期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各类人才的竞争,国家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2月,国务院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创建培养人才的模式,倡导合作式、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不断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参与式教学”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本研究拟探讨该方法与体育课程学习效果的之间的关系,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教学研究。通过选取首都师范大学2019级初等教育学院篮球公选课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22名男生,8名女生,对照班22名男生,8名女生,两个班级共计60人,进行为期八周的教学实验,在实验中尽量控制教学方法为整个教学实验中唯一变量。研究结果:(1)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身体素质、篮球技术水平、体育学习兴趣、成就动机水平各个维度之间均不存在差异性。(2)在身体素质上,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后都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P>0.05)。(3)在篮球技术上,对照班在原地定点投篮和一分钟全场往返上篮成绩有一定的提升,而实验班测试结果更具有显着性差异,在原地定点投篮项目上均值由2.06提升到3.00,一分钟全场往返上篮均值由2.83提升到3.86。相较于对照班提升幅度明显。(4)在体育学习兴趣上、实验班在“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程度”“课外自主学习程度”“喜欢体育课的程度”三个维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厌恶学习的程度”维度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在成就动机水平上,实验班在“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维度P值均小于0.05具有显着性差异且相较于对照班提升幅度明显。结论:(1)参与式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并无明显效果;(2)参与式教学能够有效巩固学生对技能水平的掌握;(3)参与式教学在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明显效果;(4)参与式教学能够提升大学生成就动机。

李昊煜[7](2020)在《济南市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篮球运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高校开展篮球公共选修课给了大学生一个继续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平台,通过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学习和运用,能够使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从而进一步的探索篮球运动的价值所在,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研究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了解当代大学生在篮球公共选修课上的需求与困惑,从而可以更好的让大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本文通过对济南市高校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及通过访谈的形式对篮球公共选修课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来了解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提出关于大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的假设理论,通过各种相关文献的查阅,参考相关的篮球运动动机量表以及结合自身的篮球运动经验,编制出济南市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量表,通过该量表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不同特征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差异,从而有助于高校更好地了解到学生学习的需要,对未来有针对性的开展篮球公共选修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调查研究了济南市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主要是针对在性别、年龄、篮球技能水平、生源地、篮球参与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1.从不同性别上看,不同性别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具有显着差异性,男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要强于女生。2.从不同年级上看,在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从不同生源地上看,不同生源地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具有显着差异性,城市生源地的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要强于农村生源地的学生。4.从不同运动水平上看,不同运动水平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具有显着差异性,高水平组的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要强于低水平组的学生。5.从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看,在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边加斌[8](2020)在《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健身运动能有效改善健身者的身体机能及身体形态,近年来逐渐融入了大众的生活,加之高校开始增设健身课程,健身运动受到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动机,了解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需求,进而引导、培养、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以期健身运动能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推广,为研究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从成都市五所大学健身房中随机选取500名在校大学生(每所学校100名),以现场问卷发放并立即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本文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对“运动动机量表”条目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制定了《高校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量表》以期符合调查研究的对象,最后对回收的问卷使用IBM 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比较高校大学生的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健身频率、健身年限与健身花费金额等各动机因素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1)男生和女生求刺激动机P值0.008<0.01、求知动机P值0.005<0.01、外部认同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男生和女生在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均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2)不同年级求成就动机P值0.001<0.01、求刺激动机和外部认同动机P值0.000<0.01、外部调节动机P值0.002<0.01、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各年级在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因素之间均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3)体育生和非体育生求刺激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在求刺激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均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4)大学生不同健身频率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均为0.000<0.01,各动机因素在不同健身频率上具有非常显着的差异性。(5)大学生不同健身年限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各动机因素在不同健身年限间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6)大学生不同健身消费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和无动机P值0.000<0.01,除了外部认同动机以外,各动机因素在大学生不同消费间存在着非常显着的差异性。研究结论:(1)在不同性别上,男生除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因素外,其他动机因素强度均高于女生。(2)在不同年级上,大三和大四学生的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和外部认动机因素强度均强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3)在不同专业上,体育生除了求知动机和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外各动机因素强度均强于非体育生。(4)在不同健身频率上,其中每周参与健身运动3次的大学生在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求知动机、外部认同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和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因素中最强。(5)在不同健身年限上,随着健身年限的增加除了外部调节动机和无动机强度均在增强,其中参与健身运动2年以上的大学生在求成就动机、求刺激动机、外部调节动机、外部认同动机、无动机因素强度最高。(6)在不同消费金额上,花费500元及以内的人数最多,而随着消费金额的增加,各动机因素也随着增强。

薛涛[9](2020)在《成就动机理论在小学排球垫球课堂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排球垫球教学中介入13周的成就动机理论实验干预,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个测试指标的差异,探究成就理论在体育课程的实践效果。为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理论提供参考,创新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研究内容:(1)实验前测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态度、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成就动机水平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2)分析不同班别、男女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态度、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成就动机水平以及排球垫球指标前后测试的差异;(3)分析不同班别、男女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态度、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成就动机水平以及排球垫球指标实验后测的差异。(4)通过逻辑归纳讨论成就动机对学生排球垫球教学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1)了解成就动机在课程教学中的干预方式。通过文献资料以及书籍阅读,掌握成就动机理论原理以及实践运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设计本研究的实验方案。(2)确定实验参与学生在实验前测试指标是否具有一致性。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验前测,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班别、男女不同性别学生是否具有一致性。(3)实验干预成就动机对小学生排球垫球教学。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实施实验教学干预,为期13周后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的教学差异。(3)验证成就动机对小学生排球垫球教学效果。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与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班别、男女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态度、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成就动机水平以及排球垫球指标前后测试和实验后测的差异。研究结果:(1)实验前不同班别与性别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结果和成就动机各个维度之间都不存在差异性。(2)在学习兴趣上,对照班运动参与和消极兴趣维度前后测有差异,实验班在学习兴趣四个维度上都有差异,实验班与对照班除了积极兴趣没有差异,其它三个维度都有差异;实验班运动参与后测男女性别有差异显着,其他维度上未出现性别差异。(3)在体育兴趣中,对照班兴趣参与和课堂表现前后测有差异,实验班前后测以及后测与对照班都呈现显着差异;在不同性别上,对照班与实验班前后测以及后测均为出现差异。(4)在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方面对照班与实验班前后测以及两个班后测均出现显着差异;而在性别上对照班与实验班前后测以及两个班后测都没有出现差异。(5)在成就动机上对照班前后测没有出现显着差异,而对照班前后测都出现显着差异,并且两个班的后测也出现了显着差异,;实验班的男女性别在追求成功维度上呈现差异。(6)实验班与对照学生在排球垫球进球数(对筐垫球)、自垫个数、技术评分三个方面均出现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在排球垫球学习上对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手段提高自身的成就动机水平,具有可行性和时效性。(2)运用成就动机理论的手段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有积极的影响。(3)运用成就动机理论的手段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4)运用成就动机理论的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垫球成绩。

张孟缘[10](2020)在《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提出,校园足球成为中国足球改革的重中之重。校园足球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但随之而来的是校园足球对高水平、高素质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迫切需求,小学作为校园足球的基础,更需要有能力、有理想的教练员的加入。众多学者和专家认为,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训练和教育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之一。山东作为足球人才大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庞大的社会需求。为了满足山东省对于小学校园足球优秀教练员的需要,可以借助于胜任特征理论。胜任特征理论作为管理学领域中能够区分优秀与一般从业者的手段。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借助于胜任特征理论来确定优秀的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胜任特征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胜任特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应用提出了建议,给山东省的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的选聘、职业规划、培训和绩效考核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将初步胜任特征指标进行了提炼。其次,通过德尔菲法的验证指标的可靠性并根据指标编制了胜任特征测量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量表进行了数理分。最终,提出和验证了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理论。研究认为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包括: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管理能力和认知能力四个维度以及14项胜任特征指标。专业能力包括训练计划制定、构建球队、培养学生、示范和指导能力和观察;个人特质包括成就动机、耐心和情绪管理:管理能力包括统筹协调、沟通能力和领导力:认知能力包括思考与反思、足球专业经验和善于学习。通过探索性因子结果证明了胜任特征各维度与理论结构一致,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了胜任特征模型与理想模型一致,使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理论的研究真实和可信。并通过与其他胜任模型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胜任特征模型与其他模型存在显着差异。基于本研究对山东省校园足球胜任特征对校园足球教练员的选聘、职业规划、培训和绩效考核提出建议。1:调整选聘机制,不仅仅只考核个人的专业能力,更多的侧重于个人潜在因素的考核。2:对教练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建议,帮助教练员了解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3:对于教练员培训,提出了基于胜任特征理论,增加教练员在培训中更多的交流,以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例子进行多样式的授课形式。4:对于绩效的考评不仅仅关注教练员过去的成绩,更要关注教练员未来的发展以及球队未来的发展。

二、青年学生成就动机调查及影响因素的数理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学生成就动机调查及影响因素的数理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困境:体育学习兴趣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
        1.1.2 健康战略:加强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是突破青少年健康困境的重要抓手
        1.1.3 实践困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理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内涵
        2.1.1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2.1.2 兴趣、体育学习兴趣的分类
    2.2 兴趣和体育学习兴趣测量的相关研究
        2.2.1 测量结构的研究
        2.2.2 测量工具的研究
    2.3 兴趣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3.1 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
        2.3.2 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
    2.4 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2.4.1 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2.4.2 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
    2.5 研究评述
    2.6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设
        2.6.1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总体理论假设模型
        2.6.2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阶段理论假设模型
        2.6.3 研究假设的提出
3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分析
        3.1.1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3.1.2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的内在测量结构
    3.2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3.2.1 初选指标体系
        3.2.2 确定咨询专家
        3.2.3 编制与发放专家问卷
        3.2.4 专家咨询结果与修订
        3.2.5 确定指标体系
    3.3 小结
4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影响因素量表的研发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被试
    4.3 研究方法
        4.3.1 文献资料法
        4.3.2 问卷调查法
        4.3.3 数理统计法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4.2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4.3 《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4.4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4.4.5 《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4.4.6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信效度检验
        4.4.7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5 小结
5 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被试
    5.3 研究方法
        5.3.1 问卷调查法
        5.3.2 数理统计法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5.4.1 上海市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现状
        5.4.2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的影响
        5.4.3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的影响
        5.4.4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的影响
        5.4.5 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
    附件2: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
    附件3:人口学变量信息
    附件4: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初始量表
    附件5: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初始量表
    附件6: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初始量表
    附件7: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初始量表
    附件8: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附件9: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初始量表
    附件10: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激发量表
    附件11:小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保持量表
    附件12: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萌芽量表
    附件13:小学生体育学习个体兴趣稳定量表
    附件14: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环境影响因素量表
    附件15: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个体影响因素量表
学习工作经历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2)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 ——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模型、研究假设
        1.4.1 研究模型
        1.4.2 研究假设提出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2.1.1 运动成就动机概念研究
        2.1.2 心理疲劳的概念研究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2.1 运动成就动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2.2.2 心理疲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逻辑分析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1.1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整体情况
        4.1.2 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1.3 不同学历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1.4 不同训练年限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1.5 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分析
    4.2 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2.1 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整体情况
        4.2.2 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2.3 不同学历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2.4 不同训练年限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2.5 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差异分析
    4.3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相关分析
        4.3.1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相关性分析
        4.3.2 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3)青少年综合性轮滑赛事参与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依据
        1.2.1 激发青少年选手参赛兴趣,提高青少年运动参与积极性的需要
        1.2.2 发现青少年赛事参赛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国内轮滑赛事办赛水平的需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及界定
        1.4.1 青少年
        1.4.2 赛事参与
        1.4.3 轮滑
    1.5 研究内容
2.文献综述
    2.1 关于参赛选手体育赛事参与特征的研究
    2.2 关于体育赛事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关于青少年轮滑项目参与现状的研究
    2.5 关于轮滑赛事的研究
    2.6 文献简评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青少年选手参与轮滑赛事的总体特征
        4.1.1 青少年参赛选手对轮滑喜爱度的调查与分析
        4.1.2 青少年参赛选手赛前训练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1.3 青少年参赛选手参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2 不同青少年群体参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4.2.1 不同性别青少年群体参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4.2.2 不同年龄青少年群体参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4.2.3 不同父母文化程度青少年群体参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4.3 不同青少年群体参赛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4.3.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青少年群体参赛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4.3.2 不同参赛特征的青少年群体参赛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4.4 影响青少年参赛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青少年参赛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4.2 不同参赛特征青少年参赛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5 青少年运动员参赛影响因素与参赛动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5.1 影响青少年参赛的个人因素与青少年参赛动机的相关分析
        4.5.2 影响青少年参赛的家庭因素与青少年参赛动机的相关分析
        4.5.3 影响青少年参赛的社会因素与青少年参赛动机的相关分析
        4.5.4 影响青少年参赛的竞赛因素与青少年参赛动机的相关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提高轮滑项目的普及率,加强轮滑与家庭的黏性
        5.2.2 拓展轮滑健身场地,优化全民轮滑环境
        5.2.3 增加轮滑赛事配套活动,增强轮滑赛事体验
        5.2.4 优化轮滑参与者的晋升渠道,实现轮滑俱乐部标准化运营
6.致谢
7.参考文献
8.附件
附件1 问卷
附件2 问卷效度检验评价表

(4)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研究:学习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防御性悲观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2.1.1 防御性悲观的相关研究
        2.1.2 自尊的相关研究
        2.1.3 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相关研究
    2.2 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2.2.1 学习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2.2.2 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2.3 自尊与学习成就目标的相关研究
    2.4 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中介的相关研究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过程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数理统计法
    3.4 研究工具
        3.4.1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
        3.4.2 自尊量表(SES)
        3.4.3 中学生防御性悲观问卷
4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的基本情况及差异分析
        4.2.1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的基本情况
        4.2.2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 初中生自尊的基本情况及差异分析
        4.3.1 初中生自尊的基本情况
        4.3.2 初中生自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4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的基本情况及差异分析
        4.4.1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的基本情况
        4.4.2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5 初中生自尊、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之间的关系
        4.5.1 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
        4.5.2 初中生自尊与学习成就目标的关系
        4.5.3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与学习成就目标的关系
        4.5.4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4.6 学习成就目标在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5 分析与讨论
    5.1 初中生自尊、学习成就目标与防御性悲观特点的分析讨论
        5.1.1 初中生学习成就目标的基本特点
        5.1.2 初中生自尊的基本特点
        5.1.3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的基本特点
    5.2 初中生自尊、学习成就目标与防御性悲观关系的分析讨论
        5.2.1 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
        5.2.2 初中生自尊与学习成就目标的关系
        5.2.3 初中生防御性与悲观学习成就目标的关系
    5.3 学习成就目标在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之间中介作用的分析讨论
6 结论
7 教育建议
    7.1 提高自尊水平
        7.1.1 教学上,重视学生自尊
        7.1.2 课程上,培养学生自尊
        7.1.3 管理上,保护学生自尊
    7.2 形成合理学习成就目标
        7.2.1 了解自身情况,促进自我认知
        7.2.2 注重培养掌握趋近目标,避免成绩回避目标
        7.2.3 正确看待考试,降低考试焦虑
    7.3 对防御性悲观进行干预
        7.3.1 加强重视防御性悲观
        7.3.2 运用方法降低防御性悲观
        7.3.3 正面评价预防防御性悲观
8 创新与不足
    8.1 创新
    8.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5)武汉市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人格特质综述
        2.1.1 人格的定义与特征
        2.1.2 人格特质理论的研究
        2.1.3 人格特质的测量
        2.1.4 人格特质在运动领域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运动动机综述
        2.2.1 运动动机的定义
        2.2.2 运动动机理论的研究
        2.2.3 运动动机的测量
        2.2.4 运动动机的相关研究
    2.3 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的相关研究综述
    2.4 研究述评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工具
        3.3.1 大五人格量表
        3.3.2 运动动机量表
    3.4 技术路线
    3.5 研究假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4.2 大学生人格特质、运动动机的总体情况
    4.3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现状分析
        4.3.1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4.3.2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4.3.3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专业性质上的差异
        4.3.4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生源所在地上的差异
        4.3.5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4.3.6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月消费水平上的差异
    4.4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现状分析
        4.4.1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4.4.2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4.4.3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专业性质上的差异检验
        4.4.4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生源所在地上的差异检验
        4.4.5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检验
        4.4.6 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在月消费水平上的差异检验
    4.5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相关分析
    4.6 人格特质对运动动机的回归分析
5 讨论与分析
    5.1 参与网球运动的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的现状
        5.1.1 人格特质的现状
        5.1.2 运动动机的现状
    5.2 人格特质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
    5.3 人格特质对运动动机的回归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参与式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任务
    1.5 文献综述
        1.5.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5.2 国外相关研究
        1.5.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4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
        1.5.5 文献综述小结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教学实验法
        2.2.4 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前各项测试指标分析
        3.1.1 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3.1.2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对比分析
        3.1.3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3.1.4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就动机对比分析
    3.2 实验后各项测试指标分析
        3.2.1 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与分析
        3.2.2 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对比与分析
        3.2.3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对比与分析
        3.2.4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就动机对比与分析
    3.3 参与式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中应用过程中教学反思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参与式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效果不明显
        4.1.2 参与式教学能够有助于提升学生篮球技能水平
        4.1.3 参与式教学能够提升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1.4 参与式教学能够提升大学生成就动机
    4.2 建议
        4.2.1 将参与式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进行广泛推广
        4.2.2 促进学生与教师主体观念转变,积极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4.2.3 加大公共体育课程中身体素质练习负荷
        4.2.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对于不同学生要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调查量表
    附录2 成就动机调查量表
    附录3 实验过程照片
    附录4 实验各项数据测试方法
    附录5 学生上课教案
    附录6 实验部分数据
    附录7
    附录8 专家访谈提纲

(7)济南市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动机相关概念
        1.3.2 体育运动动机主题研究的分析
        1.3.3 国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1.3.4 国内相关研究的综述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济南市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分析
        3.1.1 济南市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结构与因素分析
    3.2 调查结果统计
    3.3 济南市不同年级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的差异分析
    3.4 济南市不同性别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的差异分析
    3.5 济南市不同生源地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的差异分析
    3.6 济南市不同参与形式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的差异分析
    3.7 济南市不同技能水平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的差异分析
    3.8 济南市是否是独生子女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的差异分析
4 结论
5 建议
    5.1 培养高校学生对篮球运动价值的认识
    5.2 重视不同性别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上存在的差异
    5.3 关注不同参与方式的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的差异
    5.4 关注不同篮球技能水平的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动机的差异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调查
致谢

(8)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需求
        1.1.2 健身运动参与动机有关文献缺乏的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健身运动的相关研究
        2.1.1 健身运动的概念
        2.1.2 健身运动的发展相关研究
        2.1.3 健身运动在高校开展现状研究
    2.2 参与动机的相关研究
        2.2.1 动机的相关概念
        2.2.2 参与动机的相关概念
        2.2.3 关于动机的相关理论研究
        2.2.4 国内外关于运动参与动机的相关研究
        2.2.5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动机相关研究
    2.3 运动动机量表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3 测量工具
        3.3.1 信度的检测
    3.4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高校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4.1.1 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人群的性别调查
        4.1.2 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人群的年级情况调查
        4.1.3 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人群的专业情况调查
        4.1.4 大学生健身运动一周参与的频率情况调查
        4.1.5 大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年限情况调查
        4.1.6 大学生花在健身运动的金额情况调查
    4.2 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各因素相关研究
        4.2.1 关于求成就动机因素的分析
        4.2.2 关于求刺激动机因素的分析
        4.2.3 关于求知动机因素的分析
        4.2.4 关于外部认同动机因素的分析
        4.2.5 关于外部调节动机因素的分析
        4.2.6 关于外部内摄性调节动机因素的分析
        4.2.7 关于无动机因素的分析
    4.3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4.4 不同年级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4.5 不同专业大学生健身运动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4.6 大学生健身运动不同运动频率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4.7 大学生不同运动参与年限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4.8 不同健身消费金额的大学生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成就动机理论在小学排球垫球课堂应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1 选题依据
        1.1.1 成就动机理论的发展应用
        1.1.2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之需
        1.1.3 小学排球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名词释义与相关文献综述
        1.3.1 名词释义
        1.3.1.1 成就动机理论
        1.3.1.2 排球垫球
        1.3.2.1 “动机”理论的发展
        1.3.2 动机理论及成就动机理论相关研究
        1.3.2.2 成就动机理论的形成发展
        1.3.2.3 成就动机理论在国内发展
        1.3.3 成就动机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3.3.1 成就动机理论在非教育学领域的研究
        1.3.3.2 成就动机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研究
        1.3.3.3 成就动机理论在体育运动领域的研究
        1.3.4 排球及垫球教学的相关研究
        1.3.4.1 有关排球运动教学研究
        1.3.4.2 有关排球垫球教学的研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教学实验法
        2.2.2.1 实验设计理念
        2.2.2.2 实验对象
        2.2.2.3 实验时间与地点
        2.2.2.4 实验教学内容
        2.2.2.5 实验方法
        2.2.2.6 实验内容和评价方法
        2.2.2.7 实验过程
        2.2.2.8 实验控制
        2.2.3 问卷调查法
        2.2.3.1 问卷的选取
        2.2.3.2 问卷评分标准:
        2.2.3.3 问卷的信度
        2.2.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2.5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实验前参与学生差异性分析
        3.1.1 学习兴趣结果对比
        3.1.2 学习态度结果对比
        3.1.3 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结果对比
        3.1.4 成就动机对比
    3.2 成就动机理论应用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结果的影响
        3.2.1 对照组学生学习兴趣前后测试
        3.2.2 实验班学生学习兴趣前后测试
        3.2.3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兴趣实验后测对比
    3.3 成就动机理论应用对小学生体育态度结果的影响
        3.3.1 对照组学生体育态度前后测试
        3.3.2 实验组学生体育态度前后测试
        3.3.3 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态度实验后测结果对比
    3.4 成就动机理论应用对小学生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结果的影响
        3.4.1 对照组学生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前后测试
        3.4.2 实验组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前后测试
        3.4.3 实验组与对照组情景表现与合作精神后测结果对比
    3.5 成就动机理论应用对小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
        3.5.1 对照组学生成就动机前后测试
        3.5.2 实验组学生成就动机前后测试
        3.5.3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就动机后测结果对比
    3.6 成就动机理论应用对小学生垫球成绩的影响
第4章 讨论与分析
    4.1 成就动机课堂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4.2 成就动机课堂对小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影响
    4.3 成就动机课堂对小学生情境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影响
    4.4 成就动机课堂对小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
    4.5 成就动机课堂对提高排球垫球技术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10)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总体研究设计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关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现状
        2.1.1 胜任特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1.2 胜任特征的概念
        2.1.3 胜任特征模型
        2.1.4 胜任特征的建模方法
        2.1.5 胜任特征词典
        2.1.6 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
    2.2 关于教练员胜任特征的研究
        2.2.1 国内有关教练员胜任特征的研究
        2.2.2 国外有关教练员胜任特征的研究
        2.2.3 足球教练员素质、能力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调查对象
        3.1.2 访谈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行为事件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现状及能力需求理论分析
        4.1.1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
        4.1.2 校园足球对教练员能力的需求理论分析
    4.2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4.2.1 胜任模型构建流程
        4.2.2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指标提取
        4.2.3 胜任特征评测量表编制
        4.2.4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
    4.3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理论阐述
        4.3.1 胜任特征模型的结构分析
        4.3.2 专业能力
        4.3.3 个人特质
        4.3.4 管理能力
        4.3.5 认知能力
        4.3.6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对比分析
    4.4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
        4.4.1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招聘与选拔中的应用
        4.4.2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的应用
        4.4.3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绩效考核的应用
        4.4.4 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青年学生成就动机调查及影响因素的数理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量表研发与作用机制研究[D]. 孔冲.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与心理疲劳的关系研究 ——以河南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为例[D]. 郭晶晶. 延边大学, 2021(02)
  • [3]青少年综合性轮滑赛事参与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 袁洋.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4]初中生自尊与防御性悲观的关系研究:学习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D]. 王惠.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5]武汉市大学生人格特质和参与网球运动动机及其关系研究[D]. 王旭豪.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6]参与式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D]. 荆文波.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7]济南市高校学生参与篮球公共选修课的动机研究[D]. 李昊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8]成都市高校大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调查与分析[D]. 边加斌.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成就动机理论在小学排球垫球课堂应用效果的研究[D]. 薛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山东省小学校园足球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D]. 张孟缘.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标签:;  ;  ;  ;  ;  

青年学生成绩动机调查及影响因素数理统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