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CCU冷壁伸缩缝的腐蚀与防护

RFCCU冷壁伸缩缝的腐蚀与防护

一、RFCCU冷壁式膨胀节的腐蚀与防护(论文文献综述)

张尧[1](2020)在《环氧氯丙烷废物处理锅炉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工业危废常采用焚烧的处理方法,对有毒危废进行焚烧处理,能产生大量余热,再利用余热锅炉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污染物,如不能对焚烧炉进行合理设计,反而会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首先对国内危险废弃物处理现状进行概述,着重介绍了化工企业用的一种废气废液焚锅炉,并介绍了这种能脱除氮氧化物、二恶英和氯化氢气体等有害物质的新型焚烧系统,并依托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这一能回收能量的焚烧炉系统。然后针对此次化工企业废气废液焚烧炉的具体设计要求,对燃烧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及选型,并对废气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具体包括:烟气成分分析、炉膛及受热面结构计算、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得到了锅炉设计的各项参数,通过在Inventor环境下正确运行程序完了成本项目的三维设计工作。此次锅炉所设计的废气废液焚烧系统,能满足所有进焚烧炉的废气废液完全焚化处理,并且处理能力也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对周边环境污染小,不仅综合利用了能源,还减少了碳排放。

杨艳[2](2019)在《锅炉燃烧器的低氮燃烧改造》文中研究指明燃煤电厂目前做为我国主要的供电来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随着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和生态文明观念以来,限制燃煤锅炉氮氧化物NOx的排放也成为了各大电厂首要的目标。目前我国各大燃煤发电厂为了能使排放的氮氧化合物NOx达到标准,采用最多的是还原烟气脱硝技术,但由于还原烟气脱硝技术的成本较高,燃烧器的低氮改造也成为各大燃煤电厂降低成本的一种措施。在综合研究各大燃煤电厂低氮燃烧器和依托目前燃烧系统的基础上,为保持锅炉较高的燃烧效率情况下,防止结渣、氮氧化物得到较大幅度地削减,进行以下低氮改造措施:燃烧器低氮氧化物NOx改造措施;防结渣、防腐蚀措施以及稳燃高效措施。改造范围主要包括主燃烧器部分和燃尽风部分。改造结果表明:经改造后的燃烧器拥有更好的炉内空气配重比例,在保证煤粉稳定燃烧的同时又能达到国家对氮氧化物NOx排放的要求。通过对改造后的燃烧器进行冷态实验和热态实验,并与其他燃煤电厂的燃烧器进行对比,得到改造后的燃烧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工艺参数。燃烧器改造之后,在纯煤工况下氮氧化物NOx从之前600mg/m3减少到了210mg/m3;煤气掺烧工况下,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从之前的410mg/m3减少到了160mg/m3。改造前后对比,锅炉效率略有提高。煤气掺烧工况下,锅炉效率由91.49%提高值91.79%,纯煤工况下,锅炉效率由92.92%,提高至93.79%。满足2016年国家环保标准,净烟气排放氮氧化物NOx为50mg/m3;改造后的燃烧器机组日均液氨消耗量减少1.5t,年节约液氨消耗的成本178.2万元;每天节约液氨1.5t,可节约0.7MPa蒸汽量0.92t,年节约蒸汽效益3万元。改后燃烧器在降低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同时,又能不影响工作效率,还很好的控制了脱硝的成本。图26幅;表14个;参52篇。

潘超[3](2018)在《制氢装置转化炉下猪尾管开裂失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转化炉是制氢装置的核心设备,而转化炉出口猪尾管则是转化炉的核心部位。连接转化炉管下部与出口集合管的弯弯曲曲的管子称为出口猪尾管,因形状类似猪尾而得名,既要传送工艺介质,又要吸收炉管和下集合管的热膨胀,以减小高温下炉管和下集合管的变形应力。因此出口猪尾管又是最容易发生泄漏着火的部位,分析清楚其产生裂纹的各方面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制氢装置长周期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通过国内几家炼油厂同类装置猪尾管的事故案例,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该问题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个难解决的问题。有多人做过研究和努力想找出本质原因,但是每个企业的问题不尽相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因此借他人经验结合我们生产实际来分析我们自己装置的问题也是种方法。首先从工艺原理、工艺条件入手,分析转化炉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传热方式和温度分布。通过转化炉的结构分析,研究炉管及猪尾管的受力状况。通过对失效猪尾管的外观检查、裂纹断面的微观形貌、能谱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化学成分及表面氧化物分析,对本装置猪尾管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在理论上对引起猪尾管开裂失效的原因一一进行深层次分析:先天设计缺陷导致热应力集中引起裂纹;结构形变应力导致薄弱环节开裂;焊接质量不过关导致热裂纹;碳化物沉淀产生了贫铬现象,而铬是抗晶间腐蚀的重要元素,它的减少势必引起耐腐蚀性能下降,最终导致发生沿晶界的腐蚀。高应力下高温转化气中氢在温度变化时的缺陷区域的聚集和析出产生了氢脆;金属材料高温下的蠕变变形和蠕变断裂。最为重要的是生产上异常波动,导致炉温的大幅变化,能加重和加快上述的所有影响,从而导致设备产生裂纹,其寿命急剧缩短。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来降低失效发生的可能性: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材料、加工方法、技术要求、焊接检验、热处理来保证焊接质量,不产生裂纹,不产生缺陷,不析出碳化物;升级材质到高温性能更好的Incoloy 800HT,在同等工艺条件下使用寿命更长,出问题的几率更小;采用普通压力管道强度的弹性力学公式计算,需要增加壁厚才满足其在高温下的强度要求;开展结构优化和分析,改变猪尾管的形状来减小最可能断裂的两个焊缝的应力;保证生产上的平稳,不发生大幅波动,不加大应力,不加重对设备的影响。而从本质安全上考虑采用冷壁集合管,不用猪尾管则从源头上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因此要想转化炉长周期安全运行,焊接上必须没有缺陷,其次优化相应结构减少应力,最重要的是保证生产平稳,炉温不能大幅波动。猪尾管的事故重复发生,不是大家不重视,而是没有分析透彻,分析全面。引起裂纹的原因很多,不能顾此失彼,要有重点,但也不能忽略某一个。相应的措施也要对照原因全部照顾到,对症下药。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制氢装置猪尾管裂纹案例是由于本身结构应力集中加上碳化物的析出弱化了晶界,引起晶间腐蚀,在高温蠕变、氢脆共同作用下产生裂纹。同时生产上的异常,造成炉温大幅波动,加速和加大了裂纹的产生。因此要想转化炉长周期安全运行,焊接上必须没有缺陷,其次优化相应结构减少应力,最重要的是保证生产平稳,炉温不能大幅波动。

唐涛[4](2018)在《高温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研究》文中认为金属波纹管膨胀节多用于吸收因压力或温度变化而使设备或管路产生的轴向、横向和角向位移,而且由于其具有的柔性特性,也可用于高频设备和管道的减震和密封。高温高压金属波纹管膨胀节作为普通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升级产品,其主要特点是其设计压力高、使用温度高,在设计、材料选用、制造、焊接工艺、质量等方面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及现场环境使用。本课题对典型高温膨胀节的设计制造进行了研究。分析膨胀节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分类及选型。研究高温膨胀节的设计标准和方法,分析研究高温波纹管膨胀节设计参数的计算、校核。针对攀钢炼铁厂4#高炉热风炉拱顶联络管燃烧室与混风室间的两台高温波纹管膨胀节的参数指标,采用国标GB/T12777并参照美国EJMA标准进行设计计算。采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辅助设计,通过设计软件复核验证。对高温波纹管膨胀节的生产工艺、关键质量保证措施、试验项目及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优化完善了有效、可靠的生产工艺。通过产品性能测试及实际应用,对设计计算和控制工艺进行验证。本文通过对冶金企业典型高温波纹管膨胀节的设计和制作进行研究,设计并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高温膨胀节产品,保证攀钢炼铁厂4#高炉检修圆满完工,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为后续设计制造该类高温波纹管膨胀节,建立扎实的理论及应用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马云飞[5](2017)在《热红外温敏技术在RFCCU衬里运行维护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重油催化裂化装置(RFCCU)加工原料的不断加重,装置运行的经济效益在炼油厂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装置长周期运行已成为各炼油厂争相的追求目标,然而反应再生系统器壁的过热问题,内部衬里不同程度的冲刷磨蚀问题,导致了反应再生系统这一核心加工设备局部超温,运行期间甚至超过设计温度。装置运行时设备内部高温催化剂对碳钢金属器壁磨损严重,易导致器壁磨蚀穿孔,严重时将直接导致装置非计划停工。热红外温敏技术及其配套的热红外检测设备已经得到全面发展,红外检测热图的清晰度和准确率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应用先进的红外热成像仪器对反应再生系统器壁超温部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测扫描,将红外扫描热图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到主要易超温部位:集中在90°或45°弯头位置,容器接管的下料位置,接管的相贯焊缝位置以及局部器壁的中间位置。本文对催化剂磨蚀90°弯头典型的衬里破坏形式进行仿真模拟,通过Solidworks建模、Gambit划分网格、ANSYS软件中的Fluent进行气固两相流的模拟、计算,得出典型弯管模型最易冲刷磨蚀的部位,为典型过热区域的冲刷磨蚀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为实际操作提供生产监测指导。本文从装置历次检修衬里的破坏形式入手,详细分析反应再生系统不同部位的衬里结构型式,分析出弯头部位块状过热区域与高速催化的冲刷磨损有关,接管接缝部位的带状过热区域主要是该部位衬里开裂破损所致,直管部位以及器壁中间位置的超温只要是由于内部衬里施工质量以及衬里料施工过程中受潮或者烘干升温不到位所致,小接管等狭小区域的过热是高速气流、涡流所致。经过对过热区域的检测和分析,详细制定容器器壁过热的治理措施:装置生产过程中进行在线贴板处理,解决容器外壁局部过热磨损问题;装置停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衬里进行修复和更换,并严格制定衬里烘干曲线,全过程控制衬里的施工质量,全面保障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平稳安全运行。

戴毅,王佳兵[6](2012)在《1#催化裂化装置烟机入口管线焊缝开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催化烟机入口高温烟气管线发生裂纹,在对此类故障的简短回顾之后,采用应力分析软件对此管道做了分析。根据应力计算结果和可能的失效原因,分析得出了审慎的结论以及一些整改建议。

徐祥[7](2007)在《IGCC和联产的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在今后几十年内很难改变,但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可持续发展。以煤气化为基础的IGCC和联产是在我国当前能源环境面临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能源、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高效能源系统,可以同时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等方面的需求。本文以“十五”和“十一五”期间IGCC和联产系统和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为背景,根据分阶段实施的步骤并结合示范系统进行如下方面的研究:1.煤气化电力-甲醇联产示范工程运行及评价通过我国首座煤气化电力-甲醇联产示范工程的运行试验,对示范系统的各种运行模式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比较和评价,验证了所建立的关键单元及子流程的模型;得出联产系统比分产系统总能利用效率高3.14个百分点,验证了联产系统的优越性;同时,采用合理的系统评价指标对各种运行模式进行量化分析,指出了提高系统总能利用效率的途径。2.120MWe级及200MWe级IGCC电站系统方案设计与性能预报对我国即将建设的典型IGCC示范工程——120MWe级及200MWe级IGCC电站进行系统设计和比较,通过对采用不同气化技术的IGCC电站的技术、经济分析,得出以粉煤加压密相输运床气化技术为基础的IGCC在效率、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优势,为示范工程的技术方案优选提供依据。3.60MWe电—16万吨/年合成油联产系统方案设计与性能预报基于示范工程情况,对采用鲁奇加压固定床气化炉并结合煤层气利用的油电联产示范工程进行两种技术方案的设计、计算和比较,并在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性分析。现有结果表明,以一部分煤层气替代煤制取合成气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4.煤直接制氢系统研究对引入CO2吸收体的煤直接制氢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反应条件对制氢效率和产物中氢纯度的影响,初步确定了系统的主要参数。对不同工艺路线的直接制氢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引入CO2吸收体的煤直接制氢系统具有较高的制氢效率,且具有CO2捕集与封存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基于煤直接制氢技术的未来先进联产系统,为氢电联产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杨锦明[8](2006)在《波纹管膨胀节在烟气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文中指出对烟气能量回收系统波纹管膨胀节的选型及特性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分析了膨胀节形式的选择及合理布置对保护机组和余热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对出现的影响装置安稳运行的膨胀节破损及腐蚀泄漏问题,提出了技术防护措施。

蔡祥义[9](2005)在《4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与方案设计》文中提出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新近兴起的清洁燃烧技术,它能够实现低温燃烧,从而降低了SO2、NOx的排放量(在燃烧同样的煤的情况下与目前正流行的煤粉炉相比),所以该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燃煤锅炉的SO2、NOx污染问题,所以目前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在一些中小型锅炉上得到了较好的利用。本文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特点并且与现在流行的煤粉炉进行了对比,充分显示了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越性,对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概况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同时也说明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的必然性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趋势。 本文是作者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写成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一台460t/h、14.0MPa锅炉进行整体方案的布置及结构设计。 本锅炉的整体布置是按照现有中小循环流化床的受热面布置进行设计的。只有部分受热面在中小型锅炉没有的情况下才进行了自行设计。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原有受热面进行了结构调整。布置方案如下: 炉前给煤系统,脱硫剂给料系统,炉膛:内设水冷屏(受热面积约104 m2)、过热屏(受热面积约678.2 m2)、再热屏(受热面积约352 m2),汽冷式蜗壳旋风分离器,顶棚管过热器(受热面积约65m2),高温过热器(受热面积约574 m2),高温再热器(受热面积约544.32m2),低温过热器(受热面积约1221.4 m2),省煤器(受热面积约7453m2),并列式空气预热器,尾部烟道。热灰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来进入料腿,进入U型返料器返回炉膛作为床料进行下一轮燃烧。 2.对整台锅炉各受热面进行了详细的热力计算,确定和校核了结构布置时的受热面的布置方式和受热面面积,保证了结构布置所确定受热面积的正确性,及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3.对炉膛进行了洋细的说明 主要论述了在高参数、工质蒸发细热量减小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通过在炉膛内增设屏式受热面(水冷屏面积、过热屏面积、再热屏面积)的方式来增加炉膛吸热量,并且描述了屏式受热面对与锅炉水冷壁之间的相互配合,屏是如何从锅炉水冷壁中间穿出的。 炉膛开口部分论述了各孔在水冷壁处的开孔方式,及水冷壁生产制造时应采取的措施。

项忠维,莫剑,喻健良,马路,陈学安,邹晓昆,李锋,原欣[10](2005)在《催化裂化装置用膨胀节失效案例分析及壁温对其寿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查阅文献基础上 ,整理了国内主要催化裂化装置膨胀节的失效案例 ,并分析了产生失效的主要原因。首次用远红外测温仪对装置中的膨胀节进行了温度分布测量 ,发现垂直安装的膨胀节温度分布比较均匀 ,而水平安装和倾斜安装的膨胀节最低点的温度最低 ,最高点温度最高。分析认为 ,产生这种温度分布的原因是催化剂粉尘在最低点不断沉积导致膨胀节最低点壁温逐渐降低。并认为水平安装和倾斜安装的膨胀节容易失效也是由于催化剂粉尘不断沉积导致壁温低于露点温度从而引起应力腐蚀开裂。并提出了避免最低点温度降低的措施 ,以提高膨胀节的寿命。

二、RFCCU冷壁式膨胀节的腐蚀与防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FCCU冷壁式膨胀节的腐蚀与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环氧氯丙烷废物处理锅炉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国内外危险废弃物处理现状
        1.1.2 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
        1.1.3 危废处理技术
    1.2 环氧氯丙烷工业相关化合物的介绍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配套余热锅炉
    2.1 工程设计背景
    2.2 工程设计必要性
    2.3 焚烧锅炉设计
        2.3.1 锅炉设计方案
        2.3.2 技术标准规范
        2.3.3 焚烧锅炉设计参数
        2.3.4 废气、废液焚烧工况
        2.3.5 锅炉总体布置
        2.3.6 主要受热面结构尺寸
    2.4 焚烧锅炉性能计算
        2.4.1 相关物性参数计算
        2.4.2 鳍片管热面特性
        2.4.3 热力计算
        2.4.4 水动力计算
        2.4.5 烟风阻力计算
    2.5 焚烧锅炉布置
        2.5.1 SCR进口温度的调节
        2.5.2 燃烧器特点
        2.5.3 刚性梁及锅炉支撑
第3章 基于INVENTOR的建模
    3.1 三维软件在锅炉行业应用现状
    3.2 概念草图的设计
    3.3 INVENTOR建模技术示例
    3.4 设计的重用
    3.5 Inventor的二次开发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锅炉配套设备选型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4.1 排污罐选型
        4.1.1 计算方法及确定
        4.1.2 排污罐的选择
    4.2 水洗碱洗塔
        4.2.1 HCl气体的性质
        4.2.2 工艺流程和盐酸制备
    4.3 加药装置
        4.3.1 加药相关参数计算
    4.4 PTFE换热器设计
    4.5 烟囱设计
        4.5.1 烟囱参数的计算
        4.5.2 烟囱选用
    4.6 氮氧化物和二恶英脱过程—SCR设计
        4.6.1 SCR原理
        4.6.2 SCR流程图
第5章 锅炉运输及吊装优化
    5.1 公路运输现状
    5.2 运输和起吊的选择
第6章 焚烧系统实际应用效果
    6.1 煮炉
    6.2 锅炉控制回路
        6.2.1 省煤器1 给水流量控制
        6.2.2 汽包液位控制
    6.3 现场运行结果及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
    7.2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锅炉燃烧器的低氮燃烧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锅炉燃烧器
        1.1.1 燃烧器简介
        1.1.2 煤粉燃烧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1.2 氮氧化物NO_x成因以及影响因素
        1.2.1 氮氧化物NO_x生成机理
        1.2.2 影响氮氧化物NO_x生成的因素
    1.3 降低氮氧化物NO_x燃烧技术
        1.3.1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1.3.2 浓淡燃烧技术
        1.3.3 再燃技术
        1.3.4 烟气再循环技术
    1.4 低氮燃烧器现状
        1.4.1 直流式低氮燃烧器
        1.4.2 旋流式低氮燃烧器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方案
    2.1 燃烧器低氮氧化物NO_x改造措施
    2.2 防结渣、防腐蚀措施
    2.3 稳燃高效措施
第3章 工艺改造范围
    3.1 改造范围
        3.1.1 主燃烧器部分
        3.1.2 燃尽风部分
        3.1.3 热控部分
    3.2 具体改造部分
        3.2.1 项目热工配置
        3.2.2 新增SOFA燃烧器摆动用气动执行机构
        3.2.3 主燃烧器区二次风门、摆动喷嘴气动执行机构
        3.2.4 燃烧器改造新增I/O测点统计
        3.2.5 气源管路
        3.2.6 电缆及电缆敷设
    3.3 改造方案整体布置
        3.3.1 燃烧器纵向布置
        3.3.2 燃烧器横向布置
    3.4 改造设计方案
        3.4.1 一次风的改造设计
        3.4.2 二次风的改造设计
        3.4.3 燃尽风的改造设计
    3.5 主要施工组织
        3.5.1 四角水冷壁管割除
        3.5.2 一次风组件和二次风喷口的更换
        3.5.3 二次风口及燃尽风口封堵,贴壁风口安装
        3.5.4 连接风道制作以及上部燃尽风道制作
        3.5.5 水冷壁弯管恢复直管
        3.5.6 挡板风箱改造
        3.5.7 弯头更换
    3.6 改造前后对比
第4章 冷态试验
    4.1 水压试验
    4.2 一次风速测量、调平
    4.3 二次风挡板特性试验
第5章 热态试验
    5.1 煤气掺烧工况调试
    5.2 纯煤工况调试
第6章 效益分析
    6.1 环保效益
    6.2 直接经济效益
    6.3 间接经济效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制氢装置转化炉下猪尾管开裂失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第2章 转化炉炉型结构及出口管系
    2.1 炉型及结构
        2.1.1 炉型分类
        2.1.2 结构特点
        2.1.3 操作难易度
    2.2 转化炉管系
        2.2.1 转化炉管系流程
        2.2.2 转化炉管系零件
        2.2.2.1 上集合管
        2.2.2.2 上猪尾管
        2.2.2.3 转化炉管
        2.2.2.4 下猪尾管
        2.2.2.5 下集合管
    2.3 对流室管系
第3章 装置工艺及转化炉分析
    3.1 工艺原理概述
    3.2 工艺流程
    3.3 工艺流程说明
        3.3.1 原料精制系统主流程
        3.3.2 转化系统主流程
        3.3.3 净化系统主系统
    3.4 转化炉的分析
        3.4.1 恒力弹簧系统
        3.4.2 转化炉工艺参数
第4章 下部猪尾管开裂情况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4.1 下部猪尾管开裂情况
    4.2 实验室检测分析
        4.2.1 外观检查
        4.2.2 化学成分分析
        4.2.3 金相组织及夹杂物分析
        4.2.4 显微硬度测试
        4.2.5 断口分析
第5章 失效原因分析与讨论
    5.1 设计缺陷
    5.2 结构形变应力
    5.3 碳化物沉淀
    5.4 高应力下高温转化气中氢对材质的影响
    5.5 工艺操作影响
    5.6 焊接工艺影响
        5.6.1 焊接热裂纹
        5.6.2 焊件的表面清理
        5.6.3 控制热量输入
        5.6.4 焊接缺陷
    5.7 金属材料高温蠕变理论和典型蠕变曲线
        5.7.1 蠕变变形
        5.7.2 蠕变断裂
第6章 应对措施
    6.1 工艺操作方面
        6.1.1 日常生产时
        6.1.2 开停车期间
        6.1.3 生产异常时
    6.2 猪尾管本身性能提升
        6.2.1 材质升级
        6.2.2 增加壁厚
        6.2.3 开展结构优化降低猪尾管工作应力
    6.3 从本质安全考虑
    6.4 焊接工艺的执行和优化
        6.4.1 焊接方法
        6.4.2 焊接材料
        6.4.3 坡口加工
        6.4.4 焊口组对
        6.4.5 焊接工艺参数
        6.4.6 焊接人员要求
        6.4.7 焊接环境
        6.4.8 焊接技术要求
        6.4.9 焊接检验
        6.4.9.1 外观检查
        6.4.9.2 无损检测
        6.4.10 热处理
        6.4.11 焊接试件的性能试验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温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发展及现状
        1.2.1 国外金属波纹管膨胀节发展现状
        1.2.2 国内金属波纹管膨胀节发展现状
    1.3 金属波纹管膨胀节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
        1.3.1 工程近似法
        1.3.2 数值法
    1.4 膨胀节的基本类型及选择
        1.4.1 类型分类
        1.4.2 选型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温波纹管膨胀节的设计
    2.1 引言
    2.2 高温波纹管膨胀节的设计
        2.2.1 设计流程
        2.2.2 波纹管的基本参数计算
        2.2.3 波纹管的基本应力计算
        2.2.4 波纹管的疲劳计算
        2.2.5 波纹管的刚度计算
        2.2.6 波纹管的稳定性计算
        2.2.7 波纹管膨胀节反力计算
    2.3 高温波纹管膨胀节的设计实例
        2.3.1 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2.3.2 热风炉拱顶联络管用高温膨胀节设计计算
        2.3.3 燃烧室与混风室间高温膨胀节设计计算
        2.3.4 膨胀节设计计算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波纹管的优化与设计软件的运用
    3.1 结构优化
    3.2 材料优化
    3.3 波纹管膨胀节设计优化
    3.4 建立高温膨胀节参数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波纹管膨胀节的生产制造
    4.1 高温膨胀节生产工艺
    4.2 膨胀节结构工艺
        4.2.1 波纹管管体双层设计和制作
        4.2.2 控制波纹管管体工作温度
    4.3 波纹管管体成形
        4.3.1 管体液压成形
        4.3.2 管体成形后固溶处理
        4.3.3 管体纵缝焊接
    4.4 焊接工艺
        4.4.1 316L不锈钢焊接工艺评定
        4.4.2 316L不锈钢与碳钢及碳钢焊接工艺评定
    4.5 制作、组装及焊缝
        4.5.1 制作
        4.5.2 组装
        4.5.3 焊缝
    4.6 高温膨胀节性能测试
        4.6.1 检测规定
        4.6.2 检测项目及要求
    4.7 高温金属膨胀节的量产
        4.7.1 用户使用情况
        4.7.2 高温膨胀节生产情况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热红外温敏技术在RFCCU衬里运行维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1 热红外温敏技术概述
        1.1.1 红外热成像原理
        1.1.2 红外热成像应用
    1.2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概述
        1.2.1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生产原理
        1.2.2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简介
        1.2.3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衬里介绍
    1.3 热红外温敏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主要研究成果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热红外温敏技术在RFCCU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2.1 热红外温敏技术与重油催化裂化壁温检测
    2.2 反再系统典型超温部位热红外扫描
        2.2.1 反应再生系统接管部位热红外扫描
        2.2.2 反应再生系统弯头部位热红外扫描
        2.2.3 反应再生系统人孔部位热红外扫描
        2.2.4 反应再生系统直管部位热红外扫描
        2.2.5 反应再生系统器壁部位热红外扫描
        2.2.6 反应再生系统膨胀节部位热红外扫描
    2.3 反应再生系统超温部位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应再生系统红外热图外壁超温的原因分析及模拟
    3.1 反应再生系统外壁超温的原因分析
        3.1.1 反应再生系统衬里的主要结构型式
        3.1.2 反应再生系统的衬里破损的原因分析
    3.2 反应再生系统典型超温部位模拟计算
        3.2.1 反应再生系统典型过热部位分析建模
        3.2.2 反应再生系统典型过热部位网格划分
        3.2.3 反应再生系统典型过热部位分析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应再生系统红外热图外壁超温的治理措施
    4.1 反应再生系统超温部位贴板处理
    4.2 反应再生系统超温部位衬里更新修复
    4.3 更换衬里结构型式
    4.4 全过程控制衬里施工质量及衬里烘干步骤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6)1#催化裂化装置烟机入口管线焊缝开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简介
2 使用工况
3 导致失效的环境
    3.1 管道材料
    3.2 操作介质
    3.3 环境影响综述
4 可能的失效原因
    4.1 可能的波纹管失效原因
    4.2 可能的焊缝开裂原因:
5 应力分析
6 腐蚀性环境讨论
7 其他失效因素
    7.1 磨蚀的可能
    7.2 疲劳引起波纹管开裂
    7.3 δ-铁素体高温下转化为σ相
8 结论与建议
    8.1 最可能的原因
    8.2 改进措施

(7)IGCC和联产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煤炭联产是中国能源的重要选择
        1.1.1 我国能源需求与资源结构
        1.1.2 目前能源利用系统是不可持续的
        1.1.3 IGCC和联产是重要选择
    1.2 IGCC及联产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IGCC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IGCC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联产发展现状
        1.2.4 小结
    1.3 联产发展路线图
    1.4 本文工作内容
第二章 IGCC和联产系统中关键技术现状及分析
    2.1 空分
    2.2 气化
        2.2.1 加压固定床
        2.2.2 流化床
        2.2.3 喷流床
        2.2.4 输运床气化技术
    2.3 净化
        2.3.1 除尘
        2.3.2 脱硫
    2.4 合成气燃气轮机
        2.4.1 燃机的发展现状
        2.4.2 用于IGCC和联产的燃气轮机
        2.4.3 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
    2.5 煤炭液化技术
        2.5.1 直接液化
        2.5.2 间接液化
        2.5.3 煤炭液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2.6 化石能源直接制氢
        2.6.1 甲烷直接重整制氢
        2.6.2 常规煤气化、一步制氢
        2.6.3 美国ZEC系统
        2.6.4 日本HyPr-RING系统
        2.6.5 美国Fuel-Flexible计划
    2.7 几种先进的能源技术
        2.7.1 燃料电池及其混合动力循环
        2.7.2 载氧体燃烧-气化技术
        2.7.3 湿空气透平(HAT)
    2.8 小结
第三章 煤气化电力-甲醇联产示范工程评估及分析
    3.1 示范工程设计、集成与优化
        3.1.1 系统集成措施
        3.1.2 优化后的电力-甲醇联产系统
    3.2 单元模型建模和验证
    3.3 示范工程运行工况计算与分析
        3.3.1 甲醇单产系统
        3.3.2 电单产系统
        3.3.3 满负荷并联系统
        3.3.4 部分负荷并联系统
        3.3.5 部分负荷串并联(联产)系统
        3.3.6 满负荷串并联(联产)系统
    3.4 示范工程评价及效益
        3.4.1 示范工程技术方案及指标评价
        3.4.2 示范工程经济评价及效益分析
第四章 IGCC示范工程方案设计与性能预报
    4.1 2×6B联合循环电站改造为IGCC的方案研究
        4.2.1 技术方案
        4.2.2 经济评价
        4.2.3 市场前景及效益
    4.2 新建200MWe级IGCC电站方案研究
        4.2.1 技术方案
        4.2.2 经济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油电联产示范工程方案设计与性能预报
    5.1 方案一
    5.2 方案二
    5.3 系统流程模拟结果及技术性能对比
    5.4 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5.5 结论
第六章 直接制氢系统研究
    6.1 煤直接制氢系统研究
        6.1.1 煤直接制氢系统的构成
        6.1.2 计算方法
        6.1.3 计算结果
    6.2 三种不同的直接制氢系统
        6.2.1 加氢气化、重整系统
        6.2.2 尾气燃烧系统
        6.2.3 三种制氢系统比较
    6.3 煤直接制氢系统的发展
        6.3.1 直接制氢—混合循环氢电联产系统
        6.3.2 基于载氧体的氢电联产系统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论文及专利
参加科研课题
致谢

(9)4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与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原理和特点
    2.1 循环流化床的原理
    2.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条件
    2.3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点
    2.4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其它燃烧方式的经济性对比
3 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现状
    3.1 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现状
    3.2 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现状
    3.3 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趋势、整体布置及结构特点
4 460循环流化床锅炉总体方案布置
    4.1 4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计划
    4.2 燃烧方式选择
    4.3 热力系统
    4.4 锅炉的主要技术参数
    4.5 工质吸热量分配比例(%)
    4.6 锅炉主要部件结构
    4.7 锅炉所配安全附件
    4.8 锅炉脱硫、氮氧化物排放
    4.9 锅炉的防磨、密封、低温腐蚀等措施的说明
    4.10 其它
    4.11 热力计算汇总
5 炉膛
    5.1 燃烧份额的分布
    5.2 炉膛的主体结构
    5.3 炉膛各部分的具体设计时的思考
    5.4 上部炉膛受热面的布置
    5.5 炉膛内的开孔
6 高温旋风分离器
    6.1 旋风分离器的主要形式及尺寸
    6.2 旋风分离器的设计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催化裂化装置用膨胀节失效案例分析及壁温对其寿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失效案例及原因分析
    2.1 吉化公司炼油厂[1]
    2.2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2~4]
    2.3 宁夏灵武马家滩炼油厂[5~7]
    2.4 武汉石油化工厂[8, 9]
    2.5 独山子石化总厂[10]
    2.6 原因分析[11~16]
        2.6.1 腐蚀介质原因
        2.6.2 应力原因
3 催化裂化装置用膨胀节壁温分布规律
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四、RFCCU冷壁式膨胀节的腐蚀与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 [1]环氧氯丙烷废物处理锅炉的设计与研究[D]. 张尧. 浙江大学, 2020(02)
  • [2]锅炉燃烧器的低氮燃烧改造[D]. 杨艳.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3)
  • [3]制氢装置转化炉下猪尾管开裂失效分析[D]. 潘超.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8)
  • [4]高温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研究[D]. 唐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5]热红外温敏技术在RFCCU衬里运行维护的应用研究[D]. 马云飞.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6]1#催化裂化装置烟机入口管线焊缝开裂分析[J]. 戴毅,王佳兵. 广东化工, 2012(03)
  • [7]IGCC和联产的系统研究[D]. 徐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7(04)
  • [8]波纹管膨胀节在烟气能量回收系统的应用[J]. 杨锦明.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2006(02)
  • [9]4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与方案设计[D]. 蔡祥义. 山东大学, 2005(08)
  • [10]催化裂化装置用膨胀节失效案例分析及壁温对其寿命的影响[J]. 项忠维,莫剑,喻健良,马路,陈学安,邹晓昆,李锋,原欣. 化工装备技术, 2005(01)

标签:;  ;  ;  ;  

RFCCU冷壁伸缩缝的腐蚀与防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