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高分子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

水溶性高分子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

一、水溶性高聚物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宾宾[1](2021)在《含螺恶嗪或螺吡喃结构的新型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特定波长光(或热)的作用下,螺恶嗪和螺吡喃类化合物能够在闭环体(无色态)与开环体(显色态)之间发生可逆反应,有望应用于光信息存储等领域,导致螺恶嗪和螺吡喃类化合物目前无法大规模投入实用的原因,一是其开环体热稳定性较差,在室温下极易返回闭环体;一是其抗疲劳性能尚达不到市场化需求。同时,小分子化合物不利于成膜成纤及器件化。将螺恶嗪或螺吡喃基团通过共价键引入高分子基质,通过空间位阻对光致变色过程的制约,能够有效延迟消色反应速率,提高其开环体的热稳定性,同时有利于成膜成纤及器件化.本论文正是在这一思路下展开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含螺恶嗪或螺吡喃基团的丙烯酸酯是制备光致变色材料最常用的单体。本论文首先在超声辐射条件下快速高效地合成了含羟基的螺恶嗪SO-OH和含羟基的螺吡喃SP-OH:进一步通过DCC/DMAP酯化法分别方便快捷地合成了含螺恶嗪基团的丙烯酸酯SOA和含螺吡喃基团的丙烯酸酯SPA:对上述四个螺恶嗪或螺吡喃类化合物进行了波谱表征,探讨了其光致变色性质。为了提高螺恶嗪基团开环体的热稳定性,同时制备水溶性的光致变色材料,本论文接着将螺恶嗪丙烯酸酯SOA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制备了水溶性的含螺恶嗪基团的羧甲基纤维素基光致变色材料CMC-g-SOA;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水溶性测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式对CMC-g-SOA 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共聚反应机理。紫外线照射能使CMC-g-SOA开环显蓝色,CMC-g-SOA开环体在水溶液中的消色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热消色稳定性较接枝前显着增强:历经10次光致致变色循环后相对吸光度下降1.17%,显示出CMC-g-SOA良好的抗疲劳性能。由于水溶性CMC和脂溶性SOA的接枝共聚在异相条件下进行,两种原料不能充分接触。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本论文继而以脂溶性硝化纤维素NC为母体,在均相条件下制备了含螺恶嗪基团的硝化纤维素基光致变色材料NC-g-SOA:通过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式对NC-g-SO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共聚反应机理。NC-g-SOA可以通过溶液法在玻璃片上成膜,紫外线照射NC-g-SOA的乙酸乙酯溶液或膜,能使NC-g-SOA开环显蓝色。NC-g-SOA开环体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和薄膜状态的热消色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分别为1.77×10-2 s-1和1.36×10-3 s-1。NC-g-SOA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和薄膜状态历经10次光致变色循环后相对吸光度分别下降 3.40%和 0.85%。无论将螺恶嗪基团引入CMC还是NC,都能显着地增强螺恶嗪基团开环体的热稳定性,但仅仅是增强,螺恶嗪基团光致变色过程中的稳定态仍然是闭环体(无色体)。本论文接着以含硝基螺吡喃基团的丙烯酸酯SPA为单体,将其与水溶性的羧甲基甲壳素CMCH共聚,制备了含螺吡喃基团的羧甲基甲壳素基光致变色材料CMCH-g-SPA;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水溶性测试等方式对CMCH-g-SP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共聚反应机理。X-射线衍射测试显示接枝反应破坏了 CMCH的半晶结构,使得CMCH-g-SPA水溶性增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证实,在水溶液中存在硝基螺吡喃基团的开环体结构MCA,接枝MCA的羧甲基甲壳素材料CMCH-g-MCA在水溶液中表现出逆向的光致变色行为,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除了溶剂水极性强以外,羧基阴离子与MCA结构中吲哚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对接枝在羧甲基甲壳素大分子链上的MCA结构起到了稳定作用。通过可见光照射CMCH-g-MCA水溶液在8 min内可以完成消色反应,随之的热显色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为4.64×10-4 s-1。CMCH-g-SPA在水溶液中历经10次光致变色循环后相对吸光度下降7.92%。

魏梦霞[2](2020)在《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油樟是我国四川宜宾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现今对油樟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于在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油樟精油上,水蒸气蒸馏提取技术具有能耗高、时间长、效率低等弊端。对油樟叶主要活性成分的利用主要集于在精油主要成分1,8-桉叶素,关于油樟叶资源其它活性成分的报道较少,特别是关于油樟叶的绿色化学可持续综合利用方面。因此本文以油樟叶为原料,对油樟叶资源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工艺创新性提取,包括油樟叶精油和油樟叶原花色素的方法创新性提取,精油和原花色素活性成分的创新性应用,以及对油樟叶精油提取剩余物利用,建立了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综合利用工艺路线。提出了油樟精油新型提取方法,高固体系酶解预处理油樟精油微波制备方法(HSEMHD),根据酸水解和柱前衍生化分析油樟叶细胞壁多糖的糖基结构,结合酶活力大小,确定了高固体系混合酶组成为0.25%果胶酶+0.65%纤维素酶+0.05%半纤维素酶+1.05%木聚糖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出了 HSEMHD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体系高固含量为14%,茶皂素添加量为6 g/L,pH为5,酶解温度为323.15 K,酶解时间为6h,液料比为24.45 mL/g,微波辐照时间为27.41 min,微波辐照功率为540 W,该实验条件下,油樟精油得率为73.21±2.32 mg/g;对油樟精油GC-MS分析,发现HSEMHD提取油樟精油的主成成分1,8-桉叶素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高固体系酶解预处理油樟叶过程,水资源消耗量较少,符合当今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杜仲胶为新型壁材,以油樟精油为芯材,采用挤压法制备了两种杜仲胶-油樟精油缓释颗粒,包括挤出机3 mm挤出孔径制备所得的缓释颗粒(3-SRP)和7mm孔径制备所得缓释颗粒(7-SRP)。分析了 3-SRP和7-SRP外观形态,表观密度、载药量、包封率、热稳定性等;随时间变化,杜仲胶-油樟精油缓释颗粒的油樟精油累积释放率变化过程符合Avrami’s方程;在低温条件下(277.15 K和293.15 K),缓释颗粒的精油释放过程为扩散-限制释放和一级动力学释放相结合的释放过程,在高温条件下(333.15 K)为一级动力学释放过程;将缓释颗粒应用于西红柿储藏过程,对西红柿的品质特性进行动态监测,包括果实硬度和果肉硬度,可溶性果胶含量和非可溶性果胶含量,果胶甲脂酶(PME)活性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发现缓释颗粒的加入有效的延缓了西红柿的品质下降趋势;经实验证明,缓释颗粒化油樟精油后,油樟精油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以天然高聚物杜仲胶为植物精油新型环保可降解壁材,制备所得精油缓释颗粒对精油具有较好的控释性,控释长效性,因此,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杜仲胶可广泛推广用作其它植物精油缓释颗粒的制备壁材。通过氯化氢催化法和置换反应制备了绿色溶剂甘氨酸乙酯硝酸盐([GlyC2]NO3)离子液体,以新型绿色安全[GlyC2]NO3离子液体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法同时提取了油樟叶低聚和高聚原花色素。对制备[GlyC2]NO3离子液体进行了 FTIR、DSC、1H-NMR分析;制备[GlyC2]NO3离子液体方法简单,操作性强,产物的收率和纯度较高;以2%[GlyC2]NO3离子液体用作油樟叶原花色素提取溶剂,当液料比为20 mL/g,微波功率为540 W,辐照时间为30 min,油樟叶低聚原花色素(OPC)和高聚原花色素(PPC)总得率为11.37±0.44 mg/g,提取液分级、纯化后,分离PPC和OPC的回收率分别为59.98%和40.02%,平均聚合度分别为2.49和12.48;70%乙醇与2%[GlyC2]NO3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油樟叶原花色素传质过程相似,因此[GlyC2]NO3离子液体有潜力作为乙醇的替代溶剂或助溶剂用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过程。以油樟叶低聚原花色素(OPC)为植物源有机还原剂,采用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装置制备纳米钯(PdNP)。确定了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PdNP的最佳方法:当OPC和Pd2+体积比为60:40,流速为1 mL/min,超声频率为45 kHz,功率为200 W,温度为333.15 K时,Pd2+转化量高达89.39%;制备所得PdNP结晶性良好,呈现不规则多面体形态,粒径为202.86±24.99 nm,纯度为80.94%;制备所得PdNP吸收和存储氢能力较强,对光催化降解染料甲基橙(MO)和次甲基蓝(MB)效果较好;以油樟叶OPC为植物源有机还原剂,采用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PdNP,制备过程连续可控,还原条件温和,无需添加其它还原剂,纳米颗粒稳定性好,制备PdNP纯度较高,有机还原制备PdNP光催化降解染料性能良好,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无相同报道。分析油樟叶高聚原花色素(PPC)对染料的吸附行为。对影响PPC吸附的实验因素,以及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孔雀石绿(MG)初始浓度越高,温度越高,PPC对MG的单位平衡吸附量Qe越大;吸附过程为单层化学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混乱程度增大的吸附过程;FTIR分析表明MG吸附于PPC表面主要依靠静电力(1586 cm-1)和氢键(3390 cm-1)作用;油樟叶PPC是一种良好的环境污染物吸附剂,该研究有效的拓展了油樟叶资源的高效多级综合利用领域。制备磁性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多孔微粒(Fe3O4@CLR),并讨论了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对染料的吸附行为。采用浸泡预处理结合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吸附剂Fe3O4@CLR,表征分析结果表明Fe3O4@CLR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强大的磁场响应能力,较大孔隙率和比表面积;Fe3O4@CLR磁性粒子对MG的吸附过程为单层化学吸附,为自发的吸热的混乱程度增大的吸附过程;以N2-MG水溶液-Fe3O4@CLR磁性粒子为三相体系,采用气液固磁稳定流化床(MSFB)分析Fe3O4@CLR对染料的动态吸附行为,当MG上样浓度为500 mg/L,上样流速为8mL/min,Fe3O4@CLR磁性粒子的上样量为20 g,磁场强度为42.87 Oe,平衡时,Fe3O4@CLR对MG的吸附量可达201.07±10.05 mg/g;Fe3O4@CLR磁性微粒回收并重复使用多次后,仍对MG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磁性多孔结构吸附剂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其它种类生物质酶解剩余物资源利用;吸附过程结合MSFB,在磁场中磁性吸附剂吸附后可实现较易分离,吸附剂可回收和再利用。本研究在油樟资源的应用领域率先强化了油樟叶资源的绿色化学应用,以化学过程和终端低排放、低污染为目标,实现了油樟叶中目标活性成分的高效分离及绿色化学应用,为油樟叶的高效多级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及技术支撑。

欧斌[3](2019)在《基于Fenton过程的高级氧化法处理聚苯胺及苯胺废液》文中研究指明聚苯胺是一种电导率高、氧化还原可逆性好的聚合物,在金属防腐、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聚苯胺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废液,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是制约聚苯胺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基于Fenton过程的高级氧化法是处理有机废液的有效方法。因此,研究基于Fenton过程的高级氧化法处理聚苯胺及苯胺废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测定了聚苯胺废液的主要理化性质和有机污染物。采用阳极氧化/阴极电-Fenton耦合的方法处理聚苯胺废液,研究了Fe2+浓度、电流密度对聚苯胺废液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测定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OH和SO4·-。在I=14 m A/cm2、p H=3.0、[Fe2+]=0.2 m M、O2速率=160 m L/min的条件下,处理360分钟后,聚苯胺废液的COD去除率为89%。使用处理后的聚苯胺废液合成的聚苯胺具有与使用新鲜溶液合成的聚苯胺相近的形貌和高比电容。其次,以电化学法制备的黑色TiO2纳米管为异相光催化剂、Ir O2/Ti为阳极、石墨毡(GF)为阴极,进行光电-Fenton/黑色TiO2法处理聚苯胺废液,研究了p H、Fe2+浓度、电流密度对聚苯胺废液COD去除率的影响。在I=16 m A/cm2、p H=3.0、[Fe2+]=0.2 m M、O2速率=200 m L/min、300 W Xe灯的条件下,处理360分钟后,聚苯胺废液COD去除率为96.4%。再次,采用高锰酸钾、浓硫酸氧化及在氨气气氛中加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化学修饰的石墨毡(M-GF)并对M-GF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发现M-GF的表面有大量的含氧、硫、氮官能团,M-GF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电催化性能,使用M-GF电极生成的H2O2浓度比使用GF电极的H2O2浓度高,研究M-GF电极的电催化生成H2O2性能和电-Fenton法降解苯胺,发现使用M-GF的电-Fenton法降解苯胺效率比使用GF的电-Fenton法降解苯胺效率高。最后,利用水热法合成了Co3Fe3O8/g-C3N4并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Co3Fe3O8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与g-C3N4纳米片作用,Co3Fe3O8与g-C3N4形成的异质结构提高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寿命。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类光-Fenton法降解苯胺的影响,ESR测定表明,Co3Fe3O8/g-C3N4的类光-Fenton法降解苯胺是一个复杂的多过程,涉及多种活性氧化物质,如O2·-、h+、·OH等。

但德忠,沈璐,祝艳涛[4](2006)在《环境样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是“分析试验室”定期评述“环境样品分析”的第8篇综述。它全面评述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国环境样品分析各个方面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生物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引用参考文献967篇。

杜建中,蓝敏红,梁绍平,张赞[5](2003)在《水溶性高聚物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文中提出利用水溶性高聚物在无机盐存在下可分成两相的特点,实现了碱性条件下,聚乙二醇-4000对水样中的苯胺的定量萃取.在pH=11.5溶液中,苯胺与8-羟基喹啉形成偶氮化合物,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定量测定(ε=2.4×104L·mol-1·cm-1).该方法快速、简单、无毒、干扰小,苯胺含量在0.12~2.0mg L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95%~105%,为水样中苯胺的测定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周天泽[6](1985)在《环境分析监测的近况与进展》文中认为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也提高了环境分析和监测在环境科学研究以至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由过去的草创阶段向提高和纵深方向发展。目前全国除各部门以及各大工厂的环境分析与监测力量外,在县级以上都有环境监测站,总数在2000个

江文[7](2019)在《羧化粘胶纤维及其功能化衍生物的酶法制备研究》文中指出粘胶纤维是以木材纤维素等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得的大宗人造纤维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等领域。本论文针对粘胶纤维存在的官能团单一、易受霉菌侵害等缺陷,对其进行修饰改性,引入抗菌等官能团,改善其功能性质。现有的化学修饰法普遍存在着专一性差、反应条件苛刻,适用面窄,废水多等不足,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粘胶纤维表面存在的反应官能团为羟基,活性较低,发生化学反应所需的条件较苛刻。假定将其氧化成反应活性更强的羧基,可制备出羧化粘胶纤维。生物酶催化化学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人体无害等特性,逐渐应用于化工、环保等领域。XXXXXX(XXX)能专一催化吡喃XXXC1位上的半缩醛羟基氧化,生成XXX酸。粘胶纤维表面的纤维素存在大量还原性末端,其末端吡喃XXX残基中的半缩醛羟基在XXX催化下可氧化成羧基,引入的羧基可发生成酯、酰胺等化学反应等。因此,羧化粘胶纤维可成为一种化合物,以该化合物为起始原料,通过修饰反应,可合成多种功能性纤维衍生物。研究表明在非水介质中,XXX逆转催化方向,由水解酯键转而合成酯、酰胺等。目前既未见用XXXXXX制备羧化粘胶纤维的研究,也未见有在非水介质中用酶催化合成纤维素功能衍生物方面的报道。基于此,本论文一方面分别分离制备出蚕蛹壳寡糖、?-聚赖氨酸和低聚萝卜原花青素,作为功能因子。一方面以粘胶短纤为起始原料,经XXX进行专一性氧化,制备羧化粘胶纤维;再以该纤维为载体,分别接枝分离制备出的功能分子,合成出相应的接枝纤维。系统研究分离制备上述功能因子的方法、合成接枝物的优化工艺条件,对合成物进行功能性表征,旨在为化学工程精细化工学科提供一条全酶催化合成功能性纤维衍生物的思路、方法和技术,丰富生物催化科学的实证支撑。本文获得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摘要如下:1.羧化粘胶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以粘胶纤维为原料,XXX为催化剂,专一性地将粘胶纤维还原性末端XXX残基C1位上的半缩醛羟基氧化为羧基,生成羧化粘胶纤维;经红外光谱、SEM、XPS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并确证羧化粘胶纤维的生成;制备羧化粘胶纤维的优化工艺为:反应pH=6.0、XXX/预处理粘胶纤维的质量比为0.06:1(w/w)、反应温度40oC、反应时间4.5 h;2.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以加工蚕蛹分离蛋白的副产物蚕蛹壳为原料,制备了脱乙酰度为90.64±0.86%,分子量为(2.56±0.15)?103 g/mol的蚕蛹壳寡糖;以羧化粘胶纤维为基础,在非水介质以诺维信XXX435催化制备了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经红外光谱、TG-DTA、SEM、和XPS分析确证蚕蛹壳寡糖中的氨基或羟基与羧化粘胶纤维的羧基成功反应,生成酰胺或酯;制备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异辛烷作为反应溶剂、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质量比0.8:1(w/w)、XXX/羧化粘胶纤维的质量比0.06:1(w/w)、pH=8.0、温度45oC、体系含水量为4.5%(w/w)。制备的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对阴离子染料的染色效果良好,但染色阳离子染料的效果差;此外,其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AP(COS)值分别为59.12%和43.83%。3.接枝?-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以市售平均分子量为9508 Da的?-聚赖氨酸为原料,分离获得抗菌性最佳,分子量为4443 Da的?-聚赖氨酸;以羧化粘胶纤维为基础,在非水介质中以诺维信XXX435催化制备了接枝?-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经红外光谱、TG-DTA、SEM、和XPS分析确证?-聚赖氨酸成功接枝;制备接枝?-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异辛烷作为反应溶剂、XXX/羧化粘胶纤维的质量比0.08:1(w/w)、酶pH=8.0、反应温度45oC、反应体系含水量为4.5%(w/w);制备的接枝?-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对阴离子和阳离子染料均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特别是对阴离子染料;?-聚赖氨酸的接枝羧化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且随接枝率的提升而增强;?-聚赖氨酸接枝粘胶纤维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AP(PL)值分别66.67%和55.09%。4.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以蚕蛹壳聚糖和2-苯乙胺为原料,合成了壳聚糖基交联苯乙胺树脂(PMCCR);并对其结构进行验证;以胭脂萝卜为原料,经甲醇和PMCCR分离得到低和高聚萝卜原花青素;以高聚萝卜原花青素为底物,N-乙酰神经氨酸裂解酶催化降解得到低聚原花青素,结果发现,经该酶降解,产物中低聚体占比提升至11.2%,而高聚体占比降低至47.3%;以羧化粘胶纤维为基础,在非水介质以诺维信XXX435催化合成接枝低聚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红外光谱、SEM和XPS确证低聚萝卜原花青素成功接枝;制备接枝低聚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异辛烷作为反应溶剂、XXX/羧化粘胶纤维的质量比0.08:1(w/w)、pH=8.0、温度50oC、体系含水量为4.5%(w/w);接枝低聚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性,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AP(PRO)值分别为50.82%和38.34%;接枝低聚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符合国家对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

任龙飞[8](2019)在《新型选择性渗透萃取膜的制备及其在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水环境中以苯酚高盐废水为代表的难降解有机高盐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苯酚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3类致癌物,对水生动植物、人类的健康危害显着。高盐条件下,苯酚处理常用的物理-化学法、膜分离法、生物处理法等普遍面临分离精度低、降解难度大、二次污染加剧等风险。集渗透萃取膜和污染物降解菌为一体的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extractive membrane bioreactor,EMBR)是处理苯酚高盐废水的有效途径。EMBR中选择性渗透萃取膜将废水和微生物完全隔开:在浓度差驱动下,废水中的苯酚可通过溶解-扩散机理透过膜,被微生物降解;而盐离子不能透过膜,不会影响微生物代谢活性,从而实现高盐废水中苯酚的高效分离、回收与降解。然而传统内置式EMBR(采用硅橡胶管式膜)受膜材料传质阻力大、传质系数低、生物膜过度附着等限制,其研究、应用、推广并不顺利。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以硅橡胶管式膜的主要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经高压静电纺丝制备新型高通量选择性渗透萃取膜,提高苯酚的跨膜传质系数;构建新型外置式EMBR,隔绝微生物与膜的接触,从根本上解决膜污染问题。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使用硅橡胶管式膜和普通活性污泥组建的传统内置式EMBR可处理苯酚高盐废水。探究了不同废水循环流量对苯酚渗透萃取和盐离子截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水循环流量为1.8 L h-1、微生物单元HRT为48小时,最适合苯酚高盐废水的分离与降解。随苯酚高盐废水(氯化钠浓度35.0 g L-1)中苯酚浓度的提高(1.0至5.0g L-1),渗透萃取过膜的苯酚浓度逐渐从55.6提高至273.9 mg L-1,同时氯化钠截留率高于99.97%。研究表明在最优条件下,硅橡胶管式膜的苯酚平均跨膜传质系数为1.29×10-7 m s-1,该内置式EMBR的最大苯酚降解容量为136.9 mg L-1 d-1。2)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以PDMS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为基质性高分子材料,以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和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 formamide,DMF)为复合溶剂,成功制备了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多孔膜。探究了PMMA浓度、PDMS/PMMA质量比、粘度、电压、推注流量、针头内径等一系列聚合物、纺丝液、过程参数对膜制备、膜形貌、膜纤维直径、膜孔径、膜表面粗糙度、膜表面浸润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表面粗糙度与表面水接触角呈正相关关系(R2为0.790-0.794)。该研究确定了超疏水亲有机的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多孔膜的最优制备条件为PDMS/PDMS交联剂/PMMA/THF/DMF质量比10/1/10/50/50,针头内径0.6 mm,正电压10.5 kV,负电压1.0 kV,针尖到接收器距离16 cm,推注流量1.0 mL h-1,纺丝时间500 min,温度25oC,湿度35%。所制备的膜表面水接触角162.0o,苯酚接触角0o,膜纤维直径1.28μm,膜孔径4.74μm,膜厚度78.7μm,膜表面粗糙度5.8μm。3)以超疏水亲有机的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多孔膜为膜材料构建无微生物的EMBR(即膜芳香烃回收系统,membrane aromatic recovery system,MARS),实现了苯酚高盐废水的原位分离。探究了不同水力条件、温度、pH对苯酚渗透萃取和盐离子截留的影响,发现废水流量0.90 L h-1、接收液流量1.26 L h-1是苯酚分离的最优水力条件,较高废水温度(40oC)和较低废水pH(2.5)也有助于提高苯酚的分离回收率。当废水中苯酚从2.0提高至10.0 g L-1时,苯酚的渗透萃取浓度逐步从427.4提高至2386.4 mg L-1,24小时后回收率稳定在21.2-23.9%;而当氯化钠浓度逐步从10.0提高至50.0 g L-1时,盐离子截留率稳定在99.96%以上,未受影响。在不使用NaOH、HCl等萃取剂的情况下,静电纺丝PDMS/PMMA膜的苯酚平均跨膜传质系数为6.7×10-7 m s-1。膜吸附-膜内扩散-膜脱附的分离机理,规避了传统膜分离中膜孔堵塞等问题,3个周期内,膜形貌、膜表面官能团、膜分离效果均保持稳定。4)以超疏水亲有机的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多孔膜为膜材料,以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为微生物,构建新型外置式EMBR,实现了苯酚高盐废水的原位分离与降解。外置式膜构型将膜与微生物隔离,生物膜过度生长问题不复存在。探究了外置式EMBR的最优水力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营养液流量均为0.188 L h-1时,苯酚的渗透萃取量适中,避免了微生物的碳源不足或过量。废水中苯酚浓度从2.5增加至20.0 g L-1时,渗透萃取进入微生物单元的苯酚浓度从14.1提高至290.7mg L-1;且盐离子截留率稳定。32天运行中,苯酚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9.2%-100%和30.4%-83.6%,最大苯酚降解容量为290.7 mg L-1 d-1。随进水中苯酚、氨氮及其代谢产物的去除,生物毒性(以发光细菌发光强度计)去除率显着升高,缓解了进水对微生物的抑制毒害作用。随废水中苯酚浓度的提高,驯化后的活性污泥释放的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含量逐步从5.76提高至16.12 mg gSS-1,多糖含量逐步从18.22降低至4.19 mg gSS-1,释放总量从23.98略微降低至20.31 mg gSS-1。可见,在毒性抵御、吸附传质等方面,蛋白质作用更为明显。与此同时,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逐渐演替为变形菌门和螺旋体菌门为主的结构。低浓度苯酚促进了phe、amoA、narG和nirS基因的扩增,而高浓度苯酚抑制了上述基因的扩增。该研究阐明了外置式EMBR中苯酚主要作为碳源被反硝化菌等异养菌消耗、降解。5)通过添加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对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多孔膜改性,制备了改性TPU/PDMS/PMMA静电纺丝渗透萃取复合膜。探究了TPU投加量对膜机械强度、膜形貌、膜孔径、膜表面浸润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TPU后,膜上氢键、纤维束结构、点结合结构增多,膜由多层结构趋于单层结构,有效改善了膜机械强度。当TPU/PDMS/PMMA质量比为3/4/1时,所制备膜与未添加TPU的膜相比,膜孔径减小42.4%、膜厚度减小68.0%、抗拉强度提高637.5%、断裂延伸率提高89.9%。同时,膜表面的氯化钠溶液接触角约143.4o、苯酚接触角约0o。与未添加TPU时相比,膜表面疏水性略有降低,但苯酚吸附性显着增强,对应的24小时内苯酚跨膜传质系数提高至7.3×10-7 m s-1,苯酚回收率提高至24.9%,盐离子截留率降低至99.86%。6)采用相转化技术,对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多孔膜改性,制备改性PDMS/PMMA静电纺丝-相转化渗透萃取复合膜。改性复合膜表面类似相转化PDMS层,截面为均匀分布的静电纺丝PDMS/PMMA和相转化PDMS层。随相转化PDMS层厚度的增加,改性复合膜的机械强度显着提高。与未改性膜相比,改性复合膜表面疏水性(水接触角116.7o)和亲有机性(苯酚接触角93.0o)显着降低。但改性复合膜较强的苯酚吸附能力和疏水表面,保证了苯酚的高效渗透萃取和盐离子的高效截留。该研究发现废水HRT为8小时、生物反应器进水HRT为24小时,苯酚的分离与降解效率最高:当废水中苯酚浓度从2.5增加至10.0 g L-1时,渗透萃取的苯酚浓度从77.5增加至508.9 mg L-1,苯酚降解率稳定在96.7%-100%,最大苯酚降解容量为508.9 mg L-1 d-1。改性复合膜用于内置式EMBR时,其生物膜厚度始终小于10μm,且水冲洗即可基本去除全部生物膜。该研究制备的超疏水亲有机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多孔膜具有传质阻力小、传质路径短、传质系数高等优势。溶解-扩散分离机理和外置式膜构型,规避了膜孔堵塞和生物膜附着等膜污染问题,膜稳定性显着改善。基于功能性高分子和相转化的膜改性,进一步提高了静电纺丝渗透萃取膜的机械强度和传质效率,进一步扩展了EMBR的膜选择范围和应用范围。新型静电纺丝渗透萃取膜及其在EMBR中处理苯酚高盐废水的研究拓展了静电纺丝膜和EMBR的研究领域,完善了静电纺丝膜和EMBR的研究体系,为有机高盐废水处理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处理方案,为有机污染物的回收及资源化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法,有助于缓解我国水环境中有机高盐废水污染问题,有助于保障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代鑫[9](2019)在《强酸浓度指示电极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酸度是评定溶液性质一项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食品等很多领域,酸度都是不可缺少的监测指标。在某些特殊生产工艺中,往往需要高酸度介质条件,但目前尚未有成熟的商品化高酸度检测器。本文致力于强酸浓度指示电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以该共聚物为选择性试剂,制备了一种对强酸浓度有识别性响应的PVC膜电极,据此建立了直接电位法测定强酸浓度的新方法。另外以四丁基溴化铵固化的P2W18杂多酸盐为修饰剂,制备了一种高酸浓度电化学传感器,据此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检测强酸浓度的方法。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以邻氨基酚和邻苯二胺为聚合前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在中性介质、100℃恒温条件下回流8 h,化学聚合法合成了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采用薄层色谱法初步确定产物中有4个低聚物和1个高聚物,其中一个低聚物不稳定,易挥发。通过索式提取和柱分离得到4种组分,并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每种组分的结构。为确定共聚物的形成,分别以单一的邻氨基酚或邻苯二胺为前体,在相同合成条件下分别合成了聚邻氨基酚和聚邻苯二胺。通过对比单聚物与共聚物的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确定了共聚物的形成。(2)以(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为强酸浓度选择试剂,PVC为成膜剂,制备了对高浓度酸有识别性响应的PVC膜电极。为了优选选择性试剂,还按相同方法分别制备了聚邻氨基酚和聚邻苯二胺电极。采用直接电位法研究并对比了三种电极对浓度为1.00~10.0 mol/L HCl和H2SO4的电位响应,最终确定最佳酸敏感修饰材料为(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该电极具有响应范围宽、稳定性好的优越性能:对HCl在1.00~7.00mol/L、对H2SO4在1.00~10.00 mol/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电位分别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E(m V)=21.3 c HCl(mol/L)-88.4(r=0.999)和E(m V)=32.3 c H2SO4(mol/L)-105(r=0.999),在180天之内线性关系能保持不变。实验结果还表明:在高酸度环境中常见离子不干扰酸浓度的测定。将本方法应用于模拟稀土离子提取生产工艺中酸度的监控,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为-1%(n=5),相对标准偏差为2%。该电极制备简单,使用方便,5~10 s内快速响应,为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强酸浓度奠定了基础。(3)利用四丁基溴化铵(TBAB)与水溶性(NH4)6P2W18O62杂多酸盐反应,合成了难溶离子缔合物TBAB-P2W18,实现了P2W18杂多酸的固化。以TBAB-P2W18为高浓度强酸的选择性响应试剂,将之与碳粉混合,制备了碳糊型电极(TBAB-P2W18CPE)。以TBAB-P2W18CPE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传感器在不同浓度的HCl、H2SO4、HNO3、HCl O4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曲线还原峰的峰电位与同种酸的浓度线性相关,对于1.00~12.0 mol/L的HCl溶液,线性回归方程为Epc2=0.0164c(H+)-0.414(r=0.998),以此为依据建立了HCl浓度的检测方法。TBAB-P2W18CPE对浓度为1.00~12.0 mol/L的H2SO4溶液、1.00~7.00 mol/L的HCl O4溶液也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常见稀土金属离子对该方法几乎不产生干扰,将本方法应用于模拟稀土提取液中酸浓度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3%,准确度良好。

艾丽[10](2018)在《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机理及应用》文中认为为突破涤纶分散染料印花高耗水、高废水和高废渣排放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微量印花新工艺。该新工艺是集液体分散染料、黏合剂和增稠剂于一体的印花方式,能从源头解决分散染料印花的高污染现状。主要研究内容有:1)探讨了采用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用分散剂MF研磨染料的方法;采用自制的SD-25研磨剂,试制了 5只标准液体分散染料(红MP、橙MP、紫MP、蓝MP、黑MP),评价了其应用性能和环保性等;考察了分散红60其碱性溶剂化变色现象,用XPS表征了蓝色斑点染色样品,推测了分散红60染色时出现蓝斑的成因,研究了聚酯聚醚(LV200)对分散红60的双重影响结果,探讨了抑制出现蓝斑的方法以及制备紫红色分散染料(紫红60-A)的方法。另外,比较了染料分散红60晶型对染色性能的影响。2)采用流变仪,研究了 2只天然增稠剂(海藻酸钠、黄原胶)和5只合成增稠剂(H98、PTF-S、H95、PTF-A、PTF-3)的流变性,提出并解释了“起始粘度常数”的物理意义,探讨了表面活性剂(OT18、AC10、610B和200A)、FC-650黏合剂、原染料以及增稠剂复配对合成增稠剂印花特征值的影响,建立了合成增稠剂微量印花特征值与印花清晰度的关系,比较了复配合成增稠剂对印花性能的影响。3)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 9种(A-I)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黏合剂,用FT-IR、XPS、TG-DTA评价了其结构差异和成膜拉伸性能,研究了黏合剂(C和E)对3只液体分散染料(蓝79、红179和橙30)固着率和升华量的影响,并考察了黏合剂对液体分散染料印花性能的影响;用SEM和TG-DTA 比较了黏合剂对纤维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的影响。4)采用紫外可见光吸光度仪,评价了 7种印花后处理方法的特点,比较了黏合剂对3只液体分散染料(蓝79、红179和橙30)在涤纶印花织物上的废水和色牢度差异,考察了 3只标准液体分散染料(黄MP、蓝MP、绿MP)在3种涤纶织物(涤氨纶、色丁、雪纺)上的微量印花性能,并简述了微量印花中各助剂的作用机理;采用自制液体分散染料、自制黏合剂和优选的增稠剂,在工厂平版筛网印花机和圆网印花机上进行了放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自制SD-25研磨剂制备的标准化液体分散染料,具有优良的放置稳定性,环保质量指标(24种致癌芳香胺、多氯苯、甲醛、喹啉和APEO)达到了欧盟REACH法规的质量要求。2)碱剂(硼砂或NaOH)能与分散红60发生可逆的变色现象,分散红60在碱性溶液中,520nm的Y带(π→π*跃迁)会慢慢消失,产生新的吸收特征峰(约595nm),而550nm的X带(n→π*跃迁)变化较小。控制染色条件,能制备出具有明显蓝斑特征的织物,经XPS表征存在新的B-N键的化学位移(179.6eV)。3)分散红60存在共振异构体,鲜艳红色组份(1-氨基-2-苯氧基-4-羟基-9,10-蒽醌)与蓝色组份(异构体,1-氨基-2-苯氧基-10-羟基-4,9-蒽醌)能相互转换,蓝色组份极不稳定,难以分离。基于聚酯聚醚(LV200)能与分散红60形成相互作用,能有效防止分散红60染色出现蓝斑,也能提高蓝色组份的稳定性,制备出紫红色的染料(紫红60-A)和染色制品。4)增稠剂的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双对数线性关系,具有剪切变稀的特征;当剪切速率为1s-1时(转子转速为4.77转/min),增稠剂粘度的对数为常数(定义为“起始流动指数”),该特征值更能真实地反映出“缓弹性粘度回复”性能。并用增稠剂的四个特征变量建立了与清晰度的关系,印花色浆需要同时满足如下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透网性和印花花型清晰度:1)起始流动指数C0≥4.25(平网印花)或3.69(圆网印花);2)PVI值=0.14~0.30;3)结构粘度指数ηs值=0.27~0.60;4)毛效H值≤0.5cm。5)增稠剂相互复配能改善微量印花效果,当增稠剂CY-1分别与PTF-S、PTF-3复配,PTF-S分别与H-98、HH-201 复配,其C0值都较高(5.90-6.82),ηs值为0.27-0.39,PVI值为0.18-0.26,H值都低于0.5cm,具有良好的印花清晰度,其K/S值下降率较低,具有较好色牢度(皂洗和摩擦色牢度≥4级),印花性能要优于海藻酸钠和CMC,这正是微量印花的优势。6)自制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黏合剂C和E,具有良好乳液稳定性和成膜性能,微量印花织物上的黏合剂膜具有较高的耐摩擦牢度,且手感柔软。添加黏合剂(C和E)有利于3只液体分散染料(蓝79、红179和橙30)在纤维上的固着,对抑制染料升华也是有益的,且对印花织物K/S值和颜色特征的影响较小。7)FTIR、XPS、TG-DTA和GPC测试表明,D4能开环并与丙烯酸酯发生了共聚反应;黏合剂C和E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不含有硬单体丙烯腈且D4含量较高的黏合剂C具有两个吸收热峰(317℃和394℃),而含有少量丙烯腈的黏合剂E仅有一个吸收热峰(389℃)。添加黏合剂E的织物,比未添加黏合剂的织物,失重温度下降了6.2℃(失重 5%)。8)微量印花中因自制标准化液体染料的使用,降低了对增稠剂的降粘作用,放样试验表明仅需要1.5-1.8%增稠剂H(平网印花)或1.2-1.5%(圆网印花)就能满足清晰度要求,如此能明显缩短染料固着扩散路程,增加染料固着率;同时少量黏合剂既能提高分散染料的固着率,又能抑制分散染料升华;因此,染料浮色较少,提高了色牢度,降低了印花后处理负担,甚至能免除还原清洗,仅需热水洗就能达到优异色牢度,大幅度降低了水消耗及废水和废渣量,这正是微量印花技术的优势。

二、水溶性高聚物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溶性高聚物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含螺恶嗪或螺吡喃结构的新型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螺恶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合成进展
        1.2.1 螺恶嗪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2.2 含螺恶嗪的双光致变色体系的合成
        1.2.3 螺恶嗪聚合物的合成
        1.2.4 水溶性螺恶嗪的合成
        1.2.5 微波、超声技术在螺恶嗪合成中的应用
    1.3 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合成进展
        1.3.1 螺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3.2 双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
        1.3.3 多螺吡喃化合物的合成
        1.3.4 螺吡喃聚合物的合成
        1.3.5 水溶性螺吡喃的合成
        1.3.6 微波、超声技术在螺吡喃合成中的应用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设备
3 羟基螺恶嗪SO-OH及其丙烯酸酯SOA的合成与光致变色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羟基螺恶嗪SO-OH的合成
        3.2.2 螺恶嗪丙烯酸酯SOA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表征
        3.3.2 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3.3.3 反应机理与合成优化
    3.4 小结
4 羟基螺吡喃SP-OH及其丙烯酸酯SPA的合成与光致变色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羟基螺吡喃SP-OH的合成
        4.2.2 螺吡喃丙烯酸酯SPA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表征
        4.3.2 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4.3.3 反应机理与合成优化
    4.4 小结
5 含螺恶嗪基团的羧甲基纤维素CMC-g-SOA制备与光致变色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CMC-g-SOA制备
        5.2.2 CMC-g-SOA结构表征与水溶性测试
        5.2.3 CMC-g-SOA光致变色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MC-g-SOA制备反应机理及结构推测
        5.3.2 CMC-g-SOA结构确认
        5.3.3 CMC-g-SOA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5.3.4 CMC-g-SOA光致变色机理探讨
    5.4 小结
6 含螺恶嗪基团的硝化纤维素NC-g-SOA制备与光致变色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NC-g-SOA制备
        6.2.2 NC-g-SOA固体薄膜制备
        6.2.3 NC-g-SOA结构表征
        6.2.4 NC-g-SOA光致变色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NC-g-SOA制备反应机理与结构推测
        6.3.2 NC-g-SOA结构确认
        6.3.3 NC-g-SOA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6.3.4 NC-g-SOA光致变色机理探讨
    6.4 小结
7 含螺吡喃基团的羧甲基甲壳素CMCH-g-SPA制备与光致变色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CMCH-g-SPA制备
        7.2.2 CMCH-g-SPA结构表征与水溶性测试
        7.2.3 CMCH-g-SPA光致变色性能测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CMCH-g-SPA制备反应机理与结构推测
        7.3.2 CMCH-g-SPA结构确认
        7.3.3 CMCH-g-SPA光致变色行为研究
        7.3.4 CMCH-g-SPA光致变色机理探讨
    7.4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油樟起源和地理分布
    1.2 油樟叶成分研究进展
        1.2.1 精油
        1.2.2 原花色素
        1.2.3 其它成分
        1.2.4 提取剩余物
    1.3 植物精油的提取方法
        1.3.1 传统提取方法
        1.3.2 新型提取方法
        1.3.3 酶预处理提取
        1.3.4 酶在高固体系中的应用
    1.4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
        1.4.1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的用途
        1.4.2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在果蔬储藏中的应用
        1.4.3 植物精油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
        1.4.4 杜仲胶(反式聚异戊二烯)作为缓释壁材的可行性
    1.5 原花色素提取
        1.5.1 传统提取方法
        1.5.2 新型提取方法
        1.5.3 提取溶剂
    1.6 低聚原花色素作为生物还原剂的应用
        1.6.1 纳米贵金属催化作用
        1.6.2 低聚原花色素用于纳米贵金属制备
        1.6.3 连续流微管反应
    1.7 高聚原花色素作为染料吸附材料的应用
        1.7.1 染料水污染处理现状
        1.7.2 天然有机吸附材料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7.3 磁稳定床及磁性生物吸附剂
    1.8 绿色清洁化学过程
    1.9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9.1 研究背景
        1.9.2 研究内容
        1.9.3 研究意义
2 高固体系辅助酶解预处理及油樟精油微波法制备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酶活力测定
        2.2.2 柱前衍生化测定油樟叶细胞壁多糖的糖基结构
        2.2.3 高固体系酶解预处理油樟精油微波法制备
        2.2.4 实验优化设计
        2.2.5 GC-MS分析油樟精油组成
        2.2.6 提取动力学分析
        2.2.7 混合酶回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因素结果分析
        2.3.2 PBD筛选影响显着因素
        2.3.3 BBD优化最佳条件
        2.3.4 验证实验
        2.3.5 酶的回收利用
        2.3.6 提取动力学分析
        2.3.7 GC-MS精油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杜仲胶-精油缓释颗粒的制备、表征及控释效果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杜仲胶-油樟精油缓释颗粒制备
        3.2.2 油樟精油GC-MS成分分析
        3.2.3 1,8-桉叶素标准曲线绘制
        3.2.4 缓释颗粒物化性能分析
        3.2.5 缓释颗粒表征
        3.2.6 缓释效果分析
        3.2.7 缓释颗粒果蔬储藏中的应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精油成分GC-MS分析
        3.3.2 缓释颗粒物理参数分析
        3.3.3 缓释颗粒表征
        3.3.4 缓释特性
        3.3.5 缓释颗粒在果蔬储藏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微波提取油樟低聚和高聚原花色素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氨基酸酯离子液体的制备
        4.2.2 离子液体表征
        4.2.3 离子液体提取油樟叶原花色素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离子液体表征
        4.3.2 影响因素分析
        4.3.3 不同功率下的提取动力学分析
        4.3.4 不同提取方法下的提取动力学比较
    4.4 原花色素分级和聚合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低聚原花色素为还原剂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纳米钯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装置
        5.2.2 超声场连续流动微管反应制备纳米钯
        5.2.3 钯离子转化率的定量测定
        5.2.4 纳米钯制备影响因素分析
        5.2.5 超声连续制备纳米钯的表征
        5.2.6 纳米钯光催化降解染料特性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制备纳米钯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纳米钯制备机理分析
        5.3.3 制备所得纳米钯的表征
        5.3.4 纳米钯光催化降解染料效果分析
        5.3.5 纳米钯光催化降解染料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高聚原花色素对染料的吸附作用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高聚原花色素吸附染料影响因素分析
        6.2.2 吸附过程分析
        6.2.3 吸附前后高聚原花色素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影响因素分析
        6.3.2 吸附过程分析
        6.3.3 PPC吸附前后表征
        6.3.4 吸附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磁修饰及对染料的吸附作用
    7.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1.1 实验材料
        7.1.2 实验试剂
        7.1.3 实验仪器
    7.2 实验方法
        7.2.1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制备过程
        7.2.2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表征
        7.2.3 气液固磁稳定床冷模实验
        7.2.4 MSFB实验操作
        7.2.5 磁性吸附剂的回收及重复利用
    7.3 结果与讨论
        7.3.1 静态吸附过程
        7.3.2 吸附等温线
        7.3.3 吸附动力学
        7.3.4 吸附过程热力学分析
        7.3.5 动态吸附过程
        7.3.6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表征
        7.3.7 磁修饰油樟叶提取剩余物的回收及重复利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Fenton过程的高级氧化法处理聚苯胺及苯胺废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导电聚合物
    1.2 聚苯胺
        1.2.1 聚苯胺的分子结构
        1.2.2 聚苯胺的掺杂及导电机理
        1.2.3 聚苯胺的氧化聚合机理
        1.2.4 聚苯胺各种结构间的转化
        1.2.5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1.3 聚苯胺的应用
        1.3.1 电极材料
        1.3.2 晶体管
        1.3.3 超级电容器
        1.3.4 电磁屏蔽和隐身材料
        1.3.5 防静电材料
        1.3.6 金属防腐
        1.3.7 传感器
        1.3.8 电致变色材料
    1.4 苯胺类废液及处理方法
        1.4.1 物理处理法
        1.4.2 物理化学处理法
        1.4.3 生物处理法
        1.4.4 化学处理法
    1.5 电解池阳极材料
    1.6 电解池阴极材料
    1.7 黑色TiO_2
        1.7.1 黑色TiO_2的合成方法
        1.7.2 黑色TiO2 的应用
    1.8 g-C3N4
        1.8.1 g-C_3N_4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1.8.2 g-C_3N_4 的应用
    1.9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阳极氧化/电-Fenton法处理聚苯胺废液及回收利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聚苯胺废液的制备
        2.2.3 电解体系
        2.2.4 聚苯胺的合成
        2.2.5 聚苯胺的脱掺杂
        2.2.6 聚苯胺电极的制备
        2.2.7 实验表征及分析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聚苯胺产率的研究
        2.3.2 阳极氧化法、电-Fenton 法及阳极氧化/电-Fenton 法的比较
        2.3.3 氧气速率对电化学生成H_2O_2浓度的影响
        2.3.4 Fe~(2+)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3.5 电流密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2.3.6 聚苯胺废液处理中苯胺低聚物的形成
        2.3.7 聚苯胺废液处理中的自由基测定
        2.3.8 处理后的聚苯胺废液的回收利用
        2.3.9 聚苯胺废液中合成聚苯胺的聚合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色TiO_2纳米管为异相光催化剂进行光电-Fenton法处理聚苯胺废液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聚苯胺废液的制备
        3.2.3 黑色TiO_2纳米管的制备
        3.2.4 光电-Fenton/黑色TiO_2法的反应体系
        3.2.5 实验表征和分析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黑色TiO_2纳米管的表征
        3.3.2 氧气速率对H_2O_2浓度的影响
        3.3.3 不同高级氧化法的比较
        3.3.4 各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3.3.5 电流效率和能量消耗
        3.3.6 TOC去除率和黑色TiO_2纳米管的可重复利用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GF为阴极进行电-Fenton法处理苯胺废液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M-GF的制备
        4.2.3 实验表征和分析方法
        4.2.4 电-Fenton法降解苯胺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M-GF的形貌特征
        4.3.2 M-GF的 XPS分析
        4.3.3 M-GF的 XRD和拉曼光谱分析
        4.3.4 M-GF的电化学表征
        4.3.5 M-GF的电化学生成H_2O_2
        4.3.6 M-GF的电-Fenton法处理苯胺废液和稳定性
        4.3.7 苯胺降解路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o_3Fe_3O_8/g-C_3N_4为异相光催化剂进行类光-Fenton法处理苯胺废液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g-C_3N_4 的制备
        5.2.3 Co_3Fe_3O_8/g-C_3N_4 的制备
        5.2.4 实验表征及分析方法
        5.2.5 类光-Fenton法的反应体系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Co_3Fe_3O_8/g-C_3N_4 的表征
        5.3.2 Co_3Fe_3O_8/g-C_3N_4的光吸收和电荷分离
        5.3.3 各种因素对类光-Fenton法的影响
        5.3.4 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
        5.3.5 50%-Co_3Fe_3O_8/g-C_3N_4的光催化降解苯胺机理
        5.3.6 苯胺的类光-Fenton法降解中间产物及可能的降解过程
        5.3.7 50%-Co_3Fe_3O_8/g-C_3N_4的重复利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环境样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采样和样品前处理技术
    1.2 超灵敏度、 高选择性分析方法
    1.3 无机污染物及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1.4 形态分析
    1.5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1.6 应急监测
2 大气样品分析
    2.1 布点和采样
    2.2 环境空气
    2.3 大气污染源
    2.4 大气沉降
3 水样品分析
    3.1 采样与样品预处理
    3.2 饮用水
    3.3 地表水
    3.4 地下水
    3.5 海水
    3.6 废水
4 土壤和沉积物
    4.1 样品预处理
    4.2 无机分析
    4.3 有机分析
    4.4 形态分析
5 生物样品分析
    5.1 人体组织
    5.2 生物样品
    5.3 形态分析
6 标准、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QC/QA)
    6.1 标准和技术规范
    6.2 QC/QA

(5)水溶性高聚物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2.2 工作曲线的绘制
    2.3 试剂用量的确定
    2.4 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
    2.5 显色时间及稳定性
    2.6 共存离子的影响
    2.7 方法的精密度
    2.8 合成水样的分析
        2.8.1 标准水样的测定
        2.8.2 回收率实验
3 结 论

(7)羧化粘胶纤维及其功能化衍生物的酶法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粘胶纤维简介
    1.2 粘胶纤维的改性研究现状
        1.2.1 物理改性
        1.2.2 化学改性
        1.2.3 生物改性
    1.3 XXXXXX简介
    1.4 抗菌性功能分子
        1.4.1 无机抗菌剂
        1.4.2 有机抗菌剂
    1.5 抗紫外线功能分子
        1.5.1 原花青素简介
        1.5.2 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1.5.3 原花青素的纯化方法
        1.5.4 降解原花青素高聚体的研究概况
    1.6 功能性分子接枝羧化粘胶纤维的方法简介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创新之处
        1.7.4 技术路线
2 酶催化制备羧化粘胶纤维的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酶催化制备羧化粘胶纤维
        2.3.2 粘胶纤维的羧化率测定
        2.3.3 羧化粘胶纤维的验证分析
        2.3.4 酶催化制备羧化粘胶纤维的工艺条件研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羧化粘胶纤维的验证分析
        2.4.2 酶法制备羧化粘胶纤维的优化工艺
        2.4.3 酶催化制备羧化粘胶纤维的正交试验
        2.4.4 酶催化制备羧化粘胶纤维的工艺验证实验
    2.5 本节小结
3 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蚕蛹壳聚糖的制备
        3.3.2 蚕蛹壳寡糖的制备
        3.3.3 酶催化制备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
        3.3.4 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验证分析
        3.3.5 酶催化制备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工艺条件研究
        3.3.6 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性能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制备蚕蛹壳寡糖的优化工艺
        3.4.2 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验证分析
        3.4.3 酶催化制备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单因素实验
        3.4.4 酶催化制备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正交试验
        3.4.5 酶催化制备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工艺验证实验
        3.4.6 接枝蚕蛹壳寡糖羧化粘胶纤维的性能表征
    3.5 本节小结
4 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4.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ε-聚赖氨酸的分离纯化
        4.3.2 酶催化制备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
        4.3.3 酶催化制备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的验证分析
        4.3.4 酶催化制备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的工艺条件研究
        4.3.5 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的性能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ε-聚赖氨酸的分离
        4.4.2 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的验证分析
        4.4.3 酶催化制备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的单因素实验
        4.4.4 酶催化制备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的正交试验
        4.4.5 酶催化制备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工艺验证实验
        4.4.6 接枝ε-聚赖氨酸羧化粘胶纤维的性能表征
    4.5 本节小结
5 接枝低聚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抗紫外线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5.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分离低和高聚萝卜原花青素
        5.3.2 酶降解高聚萝卜原花青素
        5.3.3 酶催化制备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
        5.3.4 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的接枝率分析
        5.3.5 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的验证分析
        5.3.6 酶催化制备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工艺条件研究
        5.3.7 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的性能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壳聚糖基交联苯乙胺树脂的验证分析
        5.4.2 制备壳聚糖基交联苯乙胺树脂的优化工艺
        5.4.3 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的制备
        5.4.4 酶催化制备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
        5.4.5 酶催化制备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的单因素实验
        5.4.6 酶催化制备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的正交试验
        5.4.7 酶催化制备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工艺验证实验
        5.4.8 接枝低聚萝卜原花青素羧化粘胶纤维的性能表征
    5.5 本节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得奖情况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新型选择性渗透萃取膜的制备及其在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有机高盐废水
        1.2.1 有机高盐废水污染现状
        1.2.2 有机高盐废水污染来源
        1.2.3 有机高盐废水污染危害
    1.3 有机高盐废水处理方法
        1.3.1 物理-化学法
        1.3.2 膜分离法
        1.3.3 生物处理法
        1.3.4 膜芳香烃回收系统
        1.3.5 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
    1.4 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EMBR)
        1.4.1 EMBR简介
        1.4.2 EMBR影响因素
        1.4.3 EMBR研究进展
        1.4.4 EMBR问题
    1.5 静电纺丝技术
        1.5.1 静电纺丝技术简介
        1.5.2 静电纺丝影响因素
        1.5.3 超疏水静电纺丝膜发展现状
        1.5.4 超疏水静电纺丝膜在EMBR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研究内容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目的、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传统硅橡胶管式膜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传质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实验装置
        2.2.3 膜性能表征
        2.2.4 条件优化
        2.2.5 苯酚分离实验
        2.2.6 苯酚降解实验
        2.2.7 苯酚传质系数计算
        2.2.8 化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硅橡胶管式膜表征
        2.3.2 运行条件优化
        2.3.3 苯酚高盐废水的分离
        2.3.4 苯酚高盐废水的降解
        2.3.5 苯酚高盐废水的毒性去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膜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静电纺丝液制备
        3.2.3 纺丝液性能表征
        3.2.4 静电纺丝膜制备
        3.2.5 静电纺丝膜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PMMA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3.3.2 PDMS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3.3.3 电压对膜性能的影响
        3.3.4 推注速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3.3.5 针头内径对膜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膜在膜芳香烃回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2 膜材料制备
        4.2.3 膜材料表征
        4.2.4 MARS实验装置
        4.2.5 流量影响
        4.2.6 污染物浓度影响
        4.2.7 pH、温度影响
        4.2.8 膜污染分析
        4.2.9 传质系数计算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膜性能表征
        4.3.2 不同流量对苯酚分离的影响
        4.3.3 不同苯酚浓度对苯酚分离的影响
        4.3.4 不同氯化钠浓度对苯酚分离的影响
        4.3.5 不同pH、温度对苯酚分离的影响
        4.3.6 长期MARS运行
        4.3.7 膜稳定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电纺丝PDMS/PMMA渗透萃取膜在外置式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5.2.2 实验装置
        5.2.3 废水及营养液
        5.2.4 化学分析
        5.2.5 毒性去除分析
        5.2.6 微生物响应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EMBR条件优化
        5.3.2 不同阶段中的苯酚分离
        5.3.3 不同阶段中的苯酚降解
        5.3.4 不同阶段中的氨氮去除
        5.3.5 不同阶段中的TOC去除
        5.3.6 不同阶段中的毒性去除
        5.3.7 不同阶段中的胞外聚合物变化
        5.3.8 不同阶段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5.3.9 不同阶段中的功能基因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改性TPU/PDMS/PMMA静电纺丝渗透萃取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6.2.2 改性膜制备
        6.2.3 改性膜静电纺丝液表征
        6.2.4 改性膜表征
        6.2.5 改性膜应用研究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改性膜表面形貌
        6.3.2 改性膜机械强度
        6.3.3 改性膜成分分析
        6.3.4 改性膜浸润性分析(静态接触角)
        6.3.5 改性膜浸润性分析(滚动角)
        6.3.6 改性膜浸润性分析(吸附能力)
        6.3.7 改性膜苯酚分离效果分析
        6.3.8 改性膜稳定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改性PDMS/PMMA静电纺丝-相转化渗透萃取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方法
        7.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7.2.2 改性复合膜制备
        7.2.3 改性复合膜表征
        7.2.4 改性复合膜应用研究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7.3.1 改性复合膜机械强度
        7.3.2 改性复合膜厚度优化
        7.3.3 改性复合膜表面形貌
        7.3.4 改性复合膜成分分析
        7.3.5 改性复合膜浸润性分析
        7.3.6 改性复合膜表面粗糙度分析
        7.3.7 HRT对苯酚分离效果分析
        7.3.8 改性复合膜苯酚分离效果分析
        7.3.9 改性复合膜苯酚降解效果分析
        7.3.10 改性复合膜生物膜附着分析
        7.3.11 改性复合膜膜清洗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9)强酸浓度指示电极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酸度测定的意义
        1.1.1 高浓度强酸的应用
        1.1.2 强酸浓度监控的意义
    1.2 高酸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光化学分析法
        1.2.2 电化学分析法
    1.3 以苯胺类衍生物为单体的聚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1.3.1 常用前体
        1.3.2 常用引发剂
        1.3.3 常见的合成物相
    1.4 杂多酸在酸度检测器件中的应用
        1.4.1 杂多酸材料的筛选
        1.4.2 杂多酸在酸度检测中的应用
        1.4.3 杂多酸的固化
        1.4.4 杂多酸修饰电极的制作方法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和试剂
        2.1.2 (邻氨基酚-邻苯二胺)共聚物的合成
    2.2 共聚物合成条件的实验结果与结论
    2.3 共聚产物成分与结构分析
        2.3.1 共聚物全成分薄层色谱分析
        2.3.2 索氏提取法分离
        2.3.3 可溶性组分的柱分离
        2.3.4 光谱分析
    2.4 结论
3 强酸浓度指示电极的设计与应用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强酸浓度指示电极的制备
        3.2.2 强酸浓度的直接电位法测定
    3.3 强酸浓度指示电极的制备方法研究
        3.3.1 电极修饰材料的筛选
        3.3.2 敏感膜的制备
    3.4 直接电位测定法的建立与方法评价
        3.4.1 高酸度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3.4.2 线性方程与线性范围
        3.4.3 温度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3.4.4 精密度与重现性
        3.4.5 电极使用寿命
        3.4.6 强酸浓度指示电极的选择性
    3.5 模拟稀土提取液酸度的测定
    3.6 结论
4 磷钨杂多酸碳糊高酸度电化学传感器初探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NH_4)_6P_2W_(18)O_(62)的固化
        4.2.2 TBAB-P_2W_(18) 碳糊电极的制备
        4.2.3 强酸浓度的测定
    4.3 P_2W_(18)杂多酸碳糊电极的制备
        4.3.1 P_2W_(18)杂多酸作为强酸浓度选择性试剂的可能性初探
        4.3.2 P_2W_(18)杂多酸固化剂的筛选
        4.3.3 TBAB-P_2W_(18)碳糊电极的制备
    4.4 强酸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方法评价
        4.4.1 高酸度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4.4.2 电激发信号的筛选
        4.4.3 检测信号的筛选
        4.4.4 循环伏安法扫描速度的确定
        4.4.5 TBAB-P_2W(18)碳糊电极对HCl浓度的响应及质量控制
        4.4.6 精密度、重现性及稳定性
    4.5 TBAB-P_2W_(18) 碳糊电极测定高酸度样品溶液的普适性
        4.5.1 TBAB-P_2W(18)CPE在H_2SO_4溶液中的标准工作曲线与线性范围
        4.5.2 TBAB-P_2W(18)CPE在HClO_4溶液中的标准工作曲线与线性范围
        4.5.3 TBAB-P_2W(18)CPE对HNO_3溶液测定的可能性探讨
    4.6 干扰离子试验
    4.7 模拟样品测定
    4.8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涤纶纤维印花加工技术特点
    1.2 “微量印花”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理论问题
        1.2.1 “微量印花”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基于“微量印花”三对矛盾问题的统一
    1.3 液体分散染料技术进展
        1.3.1 分散染料基本性能及商品化技术
        1.3.2 液状分散染料技术进展
    1.4 节能减排的涂料印花技术进展
        1.4.1 涂料印花用黏合剂研究进展
        1.4.2 合成增稠剂研究进展
    1.5 节能减排的喷墨印花技术进展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液体分散染料制备及助剂的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2.3.1 液体染料制备
        2.2.3.2 高温高压染色工艺
        2.2.3.3 晶体制备
        2.2.4 测试方法
        2.2.4.1 液体分散染料性质
        2.2.4.2 织物颜色特征性能
        2.2.4.3 液体染料及纺织品的环保性
        2.2.4.4 X-光电子能谱(XPS)
        2.2.4.5 红外测试(FTIR)
        2.2.4.6 热分析仪(TG-DTA)
        2.2.4.7 X-单晶衍射(XRD)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表面活性剂对液体分散染料研磨粒径的影响
        2.3.2 液体分散染料复配及性能
        2.3.3 标准化液体分散染料性能
        2.3.4 助剂(碱、聚酯聚醚)与分散红60相互作用
        2.3.4.1 分散红60溶剂化现象及溶液性质
        2.3.4.2 分散红60染色出现蓝斑的成因机理
        2.3.4.3 聚酯聚醚与分散红60相互作用及紫红色液体染料制备
        2.3.4.4 分散红60染料晶型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增稠剂流变性及在微量印花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2.4 性能测试
        3.2.4.1 增稠剂流变性
        3.2.4.2 增稠剂特征参数的测试和计算
        3.2.4.3 织物颜色特征性能
    3.3 结果和讨论
        3.3.1 增稠剂的流变性能
        3.3.1.1 增稠剂流变性的数学模型及特点
        3.3.1.2 增稠剂的起始流动指数及物理意义
        3.3.2 表面活性剂对增稠剂流变性的影响
        3.3.3 黏合剂和染料对增稠剂流变性的影响
        3.3.4 增稠剂复配体系对流变性的影响
        3.3.5 增稠剂特征值对印花清晰度的影响
        3.3.6 增稠剂对印花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
        3.3.7 复配增稠剂对染料提升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黏合剂制备和性能及在印花中的作用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3.1 黏合剂的制备
        4.2.3.2 微量印花工艺
        4.2.4 性能测试
        4.2.4.1 乳液粒径和Zeta电位
        4.2.4.2 黏合剂乳液稳定性
        4.2.4.3 颜色特征值、K/S值和色差
        4.2.4.4 染料固色率
        4.2.4.5 染料升华量
        4.2.4.6 红外测试(FTIR)
        4.2.4.7 X-光电子能谱(XPS)
        4.2.4.8 热分析仪(TG-DTA)
        4.2.4.9 扫描电镜(SEM)
        4.2.4.10 分子量(GPC)
    4.3 结果和讨论
        4.3.1 黏合剂制备及基本性能
        4.3.1.1 黏合剂乳液制备
        4.3.1.2 黏合剂的粒径、Zeta电位及稳定性
        4.3.1.3 黏合剂膜的机械性能
        4.3.2 黏合剂的结构与热性能
        4.3.2.1 黏合剂的FTIR
        4.3.2.2 黏合剂的XPS
        4.3.2.3 黏合剂的TG-DTA
        4.3.2.4 黏合剂的GPC
        4.3.3 黏合剂对印花性能的影响
        4.3.3.1 黏合剂对染料固着率的影响
        4.3.3.2 黏合剂对染料升华的影响
        4.3.3.3 黏合剂对K/S值和颜色特征的影响
        4.3.3.4 黏合剂对织物的手感影响
        4.3.4 黏合剂对纤维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的影响
        4.3.4.1 皂洗对纤维表面黏合剂的影响
        4.3.4.2 摩擦对纤维表面黏合剂的影响
        4.3.4.3 黏合剂对纤维热性能的影响
        4.3.5 黏合剂在微量印花中的作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微量印花工艺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3.1 液体分散染料的制备
        5.2.3.2 印花工艺流程
        5.2.3.3 批量放样印花工艺
        5.2.4 测试方法
        5.2.4.1 残液吸光度
        5.2.4.2 颜色特征值和色差
        5.2.4.3 废水COD值和废渣量
        5.2.4.4 色牢度及甲醛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微量印花后处理工艺优化
        5.3.2 微量印花工艺优势
        5.3.2.1 废水废渣排放少和COD较低
        5.3.2.2 优良的色牢度
        5.3.3 微量印花工艺的织物适应性
        5.3.3.1 不同织物的印花性能
        5.3.3.2 涤纶雪纺织物色牢度
        5.3.4 平版筛网和圆网印花批量放样试验
        5.3.4.1 平版筛网印花工艺
        5.3.4.2 圆网印花工艺
        5.3.5 微量印花机理(染料、增稠剂、黏合剂)
        5.3.5.1 微量印花色浆特点
        5.3.5.2 聚酯纤维表面及界面润湿
        5.3.5.3 聚酯纤维与分散染料相互作用
        5.3.5.4 微量印花三对矛盾问题的统一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四、水溶性高聚物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含螺恶嗪或螺吡喃结构的新型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孙宾宾.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油樟叶资源多级利用研究[D]. 魏梦霞.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3]基于Fenton过程的高级氧化法处理聚苯胺及苯胺废液[D]. 欧斌. 天津大学, 2019(01)
  • [4]环境样品分析[J]. 但德忠,沈璐,祝艳涛. 分析试验室, 2006(06)
  • [5]水溶性高聚物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J]. 杜建中,蓝敏红,梁绍平,张赞.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
  • [6]环境分析监测的近况与进展[J]. 周天泽. 环境科学丛刊, 1985(11)
  • [7]羧化粘胶纤维及其功能化衍生物的酶法制备研究[D]. 江文. 重庆大学, 2019(01)
  • [8]新型选择性渗透萃取膜的制备及其在萃取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D]. 任龙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强酸浓度指示电极的设计与应用[D]. 代鑫.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6)
  • [10]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机理及应用[D]. 艾丽. 苏州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水溶性高分子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