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环境相结合,量化筛选评价因素

工程与环境相结合,量化筛选评价因素

一、工程与环境相结合,定量化筛选评价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杨颖[1](2021)在《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耕地土壤健康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与生态系统质量密切相关。开展耕地土壤健康状况评价,对于落实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当前国际上土壤健康评价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方法体系,强调基于土壤多功能性的土壤健康评价方法。然而我国目前土壤健康评价方面的工作大多围绕土壤生产功能,难以全面体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此亟需开展定量化评估土壤健康相关研究工作。本论文在梳理国际上成熟的土壤健康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黄淮海平原的封丘、栾城、禹城、商丘和东台等5个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为例,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区的土壤及气候、生物等环境背景数据,构建适合案例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从而综合评估各典型农田系统土壤健康状况和分析其变化趋势,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其土壤健康的对策和建议。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遵循“管理目标—土壤功能—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的程序,参考德国Müncheberg土壤评价系统,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将土壤多功能性划分为作物生产、持水净水、养分运移与缓冲、碳固存和栖息地与多样性等5项功能。并针对每项功能,分别按照固有属性(I)和动态属性(D)选取对应的基础项指标,然后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土壤健康基础评分I值和D值。在此基础上,考虑限制因子的影响程度,分别对I值和D值进行系数修正,并进行加和以获得土壤各功能的总评分。再对5项功能进行加权求和,从而获取土壤健康综合指数值。本论文对于土壤功能的评价不再局限于生产功能,而是针对土壤多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中将限制因子对固有属性和动态属性的影响进行了区分,不仅能体现土壤基础项指标的贡献,而且能反映不同限制因子的不同作用。(2)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水热条件较好,土层深厚,表层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p H介于7.9~8.8之间,整体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处于中等水平,暂无污染风险,耕作潜力较大。通过对封丘、栾城和禹城生态站综合样地和辅助样地土壤指标数据分析发现,各台站综合样地土壤肥力较高,未施肥的01号辅助样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样地,而实施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的禹城站02号辅助样地,其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地。由此可见,案例区内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存在一定差异。(3)从土壤物理、化学等指标的时间变化来看,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各站点土壤容重总体变化不大,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仅少数样地个别指标有所下降。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施肥、耕作等方式的改变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此外,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禹城站2015年NPP值与2000年相比提升了87.5%,增幅最大。总体而言,经过长期的土壤治理和保护性耕作,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4)土壤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案例区各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健康水平整体较好,其中商丘站土壤健康状况相对最优,而东台滩涂地区土壤盐碱化具有反复性和长期性,土壤健康综合评分偏低。封丘站土壤生产功能评分最高,生产力最大。从变化趋势来看,经过30多年的耕作和管理,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商丘站土壤健康评分提升速度最快,2015年综合样地土壤健康评分相较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提升了72.3%。栾城站土壤健康较为稳定且处于较优水平。封丘和禹城地区历史上曾受盐碱化威胁,经过盐碱土改良和中低产田改造,土壤健康水平也获得较大提升,增幅分别为24.9%和36.0%。东台地区水热条件较好,近年来土壤健康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其土壤健康综合指数仍偏低,盐碱化是其主要限制因子。进一步对土壤碳固存功能和生产功能进行验证,R2分别达到0.64和0.56,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方法较为合理。本论文对国际已有土壤评价框架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体系,并分析了案例区土壤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可为相近区域土壤健康管理提供一定支撑。

杨琬莹[2](2021)在《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公众审美及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增长,营造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已成为公众、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三方共同追求的愿望。然而,不少已建成的景观环境与公众目标相悖难以被公众接受,并在舆论的压力下面临“打破重来”的窘境。随之而来的反复拆建,对城市形象、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都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景观环境与公众接受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和业内学者不断思索的命题。本文以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多理论融合分析,以接受活动过程为依据,从接受活动中的实体、目标、中介、活动四个方面展开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的研究,建立公众接受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及设计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接受美学、知觉现象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环境中接受活动的结构要素进行分析,构建以“实体——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介——公众行为模式、目标——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活动——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评价分析。1)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接受效应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目标,本文以公众在景观环境中的接受活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从“审美接受”及“身体接受”两个角度揭示公共艺术接受效应产生的因素,构建由期待效应指标、召唤效应指标、交流效应指标、身体效应指标4个二级指标,及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2)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是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中的研究实体组成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景观类型、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确定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中物理要素集,并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物理要素进行成分提取及分析,提出由场所性因子、审美性因子、自然性因子、维护性因子组成的特征因子,并运用SBE分析方法及方格测量法对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物理要素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总结接受性景观环境特征和空间模式特征。3)基于SEM的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结论,采用SEM对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影响路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及筛选,解析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产生接受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路径以及公众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形成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解释框架。(3)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综合前文各个章节结论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以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研究为基础提出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根据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并运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提出包括信息收集与提取(Collect)、要素思维地图(Map)、景观模式应对(Pattern)的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最后,通过对西安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对策略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应用与探索。通过以上核心内容研究,本论文旨在为风景园林学中有关公众接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曹嘉铄[3](2021)在《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文中指出神农架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与生态脆弱性地带,以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禀赋而备受关注。伴随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脆弱性问题不断涌现。立足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以神农架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自然保护区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基于3S等相关技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神农架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典型环境因子在1996-2018年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此构建出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脆弱性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最终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策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提升区域景观与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系统脆弱性风险,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稳定,同时可为未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1996-2018年间,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特征显着,景观格局总体趋于整合而局部破碎化加重,典型环境因子反映出区域生态稳中向好。研究时段内,人工景观类型对自然景观类型的侵占作用明显,社会经济空间与生态空间相互融合的态势;区域植被覆盖状况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呈现良好态势,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较短时间尺度内人为因素是主要驱动力。经济、人口与政策等人为因素对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显着。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人工斑块对自然斑块造成侵蚀与分割;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的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3)1996-2018年间,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整体处于轻度脆弱,局部地区极度脆弱性风险逐步显现,生态脆弱性处于两极分化中。神农架地区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区域生态脆弱性整体上呈现出东北高而西南低的分布特征,其中极度脆弱与重度脆弱区域集中分布于神农架地区各乡镇主城区及公路沿线。(4)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及植被覆盖度是生态脆弱性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神农架地区整体生态脆弱性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是包括人为与自然因素在内的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5)生态脆弱性与景观格局具有较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其中,斑块数量与聚合度指数对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度较高。(6)景观生态格局优化及生态分级分区提升是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策略。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是推动神农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张涵[4](2021)在《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认为为解决城市雨水控制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及其建设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其相应的绿色海绵设施也在公园绿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具有独特地形条件的山体公园而言,如何有效提升海绵化改造后的综合效益,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能否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如何在已建和未建的城市山体公园中开展海绵化改造设计是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本文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综合评价识别现状建设问题,将海绵城市与山体修复结合探讨有效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效益的改造设计策略。本文以“背景研究——理论研究——评价研究——策略研究——实践研究”的总体思路,从综合评价角度出发,探究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及策略。首先,通过梳理研究背景明确了公园绿地向海绵型绿地转变的必然性,明确了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以提升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建设成效及市民满意度的必要性,梳理海绵城市、城市山体公园、综合评价的概念及国内外进展,并通过典型案例总结设计要点,为后文设计策略提供经验与借鉴。其次,对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对综合评价方法可行性分析及比较,确定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出包含生态环境效益、社会功能效益及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确定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重点因子。再次,文章重点对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建设措施及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城市山体公园地质条件独特、径流冲刷严重、生态恢复性差的特点,以问题及指标权重为导向,综合海绵城市理念与山体修复策略,得出规划层面中分类指导海绵区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指导,实践技术层面整合海绵技术、选择适宜的海绵设施,构建公园水文管理系统,耦合地形、水体、道路及广场、植物要素的海绵化改造设计方法。最后,在对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实地调研及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应用到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中解决当前问题,满足使用者需求,发挥公园复合功能,将其打造成雨水处理网络完善、具备综合效益的城市山地立体海绵体。进一步论证了在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中结合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安达[5](2021)在《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奶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朝阳产业,在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奶业产业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突显,逐渐成为行业领军者。在奶业产业总体改善的同时,奶牛养殖环节和乳制品生产环节都出现科技水平低下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大做强民族奶业,到2025年实现奶业全面振兴。河北省作为全国的奶业大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2019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开设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旨在提高奶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奶业振兴步伐,进入奶业发展新时代。为了检验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的实施效果,建立一套适用于奶业的规范、全面、可操作性的科技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十分重要。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进行研究,以技术创新理论和“4E”理论为理论基础,遵循目标一致性原则,明确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和科技专项绩效评价的概念,结合河北省奶业振兴现状、河北省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实施现状和绩效评价现状,构建一套符合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体系指标的权重,最后从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中选择一个已经完成预期绩效目标的T项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得出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提出对策和建议,并指出不足。本文的创新点:一是丰富了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工作内容。当前没有针对奶业技术创新专项的绩效评价研究,本文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前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创新专项的评估和验收工作提供借鉴。二是首次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奶业重大技术创新专项进行绩效评价。本文通过对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的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中的一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其他专项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范例。

冯慧[6](2020)在《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建设是现代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实施,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穿越山区的情况日趋增多。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在高速公路选线、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开展科学评估,制订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协调公路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山区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秦岭是我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功能,是国家层面确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同时秦岭山地也是连接我国南北骨干交通的重要咽喉。本研究针对现阶段道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宝汉高速西线(坎坪至石门段)作为研究样段,通过资料分析、野外考察、问卷调查、“3S”技术等方法,提出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明确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评价的空间尺度,构建了路域景观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例验证。文中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区域视角提出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分析框架,设定高速公路路域影响范围按照大-中-小(辐射区-基质区-核心区)三个尺度层次,用以判定不同尺度区域逐层递进的影响效应。以理想路线选择模型为切入点,建立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理想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因素指标进行评估,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及影响序列,判定不同尺度下的各指标对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相适宜平衡状态的影响关系,选取关键性指标带入到理想道路路线选择验证实例中,综合评价分析及问题诊断。2.设定路域评价范围,得出交通走廊生态安全区。以宝鸡渭河以南,汉中汉江以北,东以宝鸡市行政区边界及汉中市行政区边界为界,西以勉县、宁强县与汉江交汇点止的区域,作为路域大尺度(辐射区)评价范围。采用30m分辨率的区域生态系统分类数据,应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辐射区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估,明确各类功能重要性和敏感性的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从总体上看,辐射区域生态极重要区和极敏感区连片分布,面积9907.9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54.99%;其次为重要区面积7180.5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39.85%;一般区集中在平原和河谷一带,面积929.7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5.16%,说明辐射区整体上属于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在对其贯穿南北连接“宝鸡-汉中”高速公路的生态交通走廊应避开极重要区域,在重要、一般等级区域内进行规划。最终将交通走廊选在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均为重要等级的汉台区-勉县-留坝-凤县一线,所在区域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定的交通走廊位置适宜。3.在明确高速公路走廊位置的基础上,针对路域生态系统的基质区-核心区评价层次,从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水环境、动植物分布、环境敏感区等生态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区域内交通网、道路服务公众调查、景观现状、景观敏感性、各段路域景观环境等因素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得出高速公路路域内村镇、林带、水库、农田、地表饮用水、动植物通道、沿线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空间分布。根据路线走廊方案,经筛选和调整,选取公路重点区域敏感路段进行比选,结合经济投资分析,选取避让重点生态区域,沿河流走向布设线路,采用桥梁跨越、隧道穿行等的建设模式。制定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明确“避让多桥隧”公路模式设置的合理性。4.针对路域重点区域的重要节点及点位评价分析,提出生态保护优化策略。对节点区域道路景观提出沿线景观恢复对策及景观绿化设计的优化方案。规划设计道路沿线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通过美学价值改善其空间功能,合理确定沿线各服务区、停车区,进行构筑物环境区域的美学处理,完成沿线范围布线区域的农田景观、隧道景观、山水林带景观、湿地景观、乡村风景的特殊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方案。最后,在道路景观生态管理上,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本研究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人为道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问题,提出了从公路规划走廊选线、方案比选、重点段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的分析框架和管理对策,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支撑能力,保护原有生态环境,降低人为破坏度,实现路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王博娅[7](2020)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在高密度建设、历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显,绿色空间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抓手被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概念被广泛认知,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为解决生态问题供了新的途径,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途径解决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生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通过对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绿色空间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征,总结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问题。研究进而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综合性、不可替代性和人为主导性的特点,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要素配置、网络结构和功能引导措施三方面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评价,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其次,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发现,不同绿色空间类型之间的要素数量结构有明显差异,以灌草地为主要覆被类型;通过移动窗口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方向的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一道绿隔以内、东北、西北、南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越往边缘区推进,绿色空间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大,分布越连续。第三,借助生态绿当量的概念,分析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数量特征,结果显示,全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满足要求,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不满足要求;研究进而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结合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寻求生态优先前下综合效益最大时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适合比例,并针对不同情况出内部升和外部整合的优化建议。第四,研究基于图论理论和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构建了研究区内具有生态含义的功能性连接网络,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结构问题,并从斑块、路径、网络和结构等方面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网络的连接和强化、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优化途径。结合重要性计算和生态学原理,总结了三种重要斑块类型,分别为具有重要能量保持功能的“主导型斑块”,处于关键衔接位置的“枢纽型斑块”和连接较多路径的“过渡型斑块”;三种重要路径类型,分别承载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连接、重要斑块之间的连接、网络结构中的唯一连接;“三步走”网络优化策略,即先进行整体改善网络的组分间连接,再进行稳固加强的组分内连接,最后构建完善功能的局部小网络;三级结构整合建议,连接自然要素的一级网络,人工构建的贯穿全区的二级网络,加密结构的三级网络。此外,通过对全区、中心地区-核心区、核心区这三个圈层功能性连接网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研究单元,形成了不同的距离阈值,为进一步深化网络结构供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六个行政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式,包括点状辐射结构、枝状连接结构和网状复合结构,为不同模式下网络优化供了方向。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明确各片区的服务特征:一道绿隔以内是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区域,西北部地区是综合调节、支持和社会与文化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地区,东北区域和南部区域均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导类型。由此明确各分区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来保证绿色空间主导服务的高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维度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总结出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校发挥的重要方式,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优化供了方向。

马玉箫[8](2020)在《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减速提质的发展背景下帮助历史城镇更好、更准确地辨识与挖掘存量空间当中潜在价值,来避免老城内部特色趋同的发展倾向,是当下与未来探寻历史老城文脉延续、特色空间保护以其价值传达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历史城镇价值评价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到当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过程中,对于历史信息空间关联性与历史空间发展过程连续性评价因子相对缺失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利用“文脉空间单元”——这一承载特定历史时期记忆与价值,同时拥有相对完整文化信息的最小空间单位,作为历史城镇价值评价的对象。以发掘历史城镇文脉空间本身的规律与特色为目的,建立其在文化信息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对位关系,以探寻基于空间文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历史城镇空间本身的价值。西安明城区作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与精华,明城墙范围内的老城区是其历史资源最为集中,最能体现名城空间格局价值的历史地区。本文以西安明城区作为研究范围,探索其文脉背后蕴含的空间组织与运行规律。首先,以文脉理论及空间文脉相关理论为依据,建立文脉空间单元的概念、特征及价值内涵。其次,对自唐末韩建新城以来西安城市空间文脉要素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进行历时性梳理与分析,借鉴相关学科中关联性信息凝练与表达的方法,对西安明城区不同空间层次的文脉空间单元进行识别。最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其文脉空间单元价值进行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一、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要素及关联特征分析。对西安明城区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梳理,重点从唐末西安明城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空间形态演变两个方面对其文脉空间要素进行分析,探寻其空间文脉基因的空间关联规律,即关联要素及模式分析,进而对文脉要素关联类型进行一定的划分,对西安明城区整体的文脉空间特征进行了研判。二、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识别与图谱表达。引入生物学、地理学、城市形态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从城市边界、土地利用格局以及文脉关联聚集区三方面论述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的平面格局。从形态基因与关系基因两方面,对西安明城区总体和专项两个精度进行文脉空间单元的基因进行识别,以及单元类型进行划分,从而构建了对应的文脉空间单元图谱。三、西安明城区空间文脉价值评价体系及方法建构。以文脉空间单元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综合层次分析法给予指标权重,重点以专项层面各个类型的文脉空间单元的价值评分数据为基础,对其价值进行评价。并通过西安明城区空间文脉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及其文脉信息要素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构建,探寻西安明城区内文脉空间价值的分布规律。以此希望为未来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保护及利用、相关历史城镇的价值辨识与保护实践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童莉[9](2020)在《基于满意度分析的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城市生态功能退化、生境景观孤岛与破碎、历史文化延续薄弱、城市硬质建设与软质景观建设矛盾突出等。而综合生态修复、生境营造、记忆历史文化、串联开敞绿地空间等多种功能的生态游憩型绿道景观建设,能缓解并解决城市现状问题。通过问卷调研与实地访谈,对已建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的使用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城市绿道建设存在的使用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的规划设计策略,倡导以生态功能为导向、以休闲游憩为目的的环社区绿道设计,为上海的城市绿道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优化提升的改进意见。首先在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与实地调研访谈,获取符合城市绿道满意度评价的各项指标因子,再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绿道使用者满意度评价模型,模型以可进入性(交通状况)、生态人文景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综合印象5个方面为制约层,以沿线交通便利程度、线路安排、指示系统等20个评价因子为准则层。制作专家评分表并邀请专家对各项指标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分,将专家评分录入yaahp软件获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根据建立的评价模型,以上海市闵行区1号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与SPSS23.0统计分析方法,计算1号绿道使用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特征和使用者满意度综合评价值,结果显示:(1)闵行1号绿道的使用者主要来自周边居住区,使用者中退休的老年人占比最大;绿道使用频率较高,多数人在10分钟之内即可步行到达绿道进行运动健身与休闲娱乐活动;绿道使用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与行为特征存在差异。(2)使用者对1号绿道的整体满意度评价等级达到较好,评价结果也较好。其中综合印象、可进入性(交通状况)和生态人文景观的满意度评价分值较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评价分值较低。使用者对影响绿道的20项指标因子的评价等级大多集中在较好,个别因子满意度水平较低,评价等级为一般。(3)通过IPA分析,1号绿道的沿线交通便利程度、线路安排、指示系统、风景和环境、绿化植物景观、总体感受、推荐意愿这7个指标因子是满意度的优势所在,要继续保持,其余指标因子有待完善,从而提高整体满意度。基于1号绿道使用者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总结和剖析1号绿道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分析城市生态本底和现状景观环境基础上,以发挥生态功能为基础、休闲游憩为导向,提出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规划设计策略:一是注重绿道选址,靠近居住区,提高可达性、便民性;二是生态串联,形成链状或环状安全生态格局;三是展现地域文化、增加特色活动,提高绿道使用率;四是完善绿道各项设施,提升绿道综合服务功能。从服务于民的角度出发,绿道的选址应注重与居住区相结合,并基于上海市绿道建设概况,创新性提出环社区绿道概念。最后以闵行区浦江镇环社区绿道的规划设计为例,将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的规划策略和环社区绿道概念融入到绿道的方案设计中,打造满足居民需求的生态游憩型绿道景观。

陈亚亚[10](2020)在《全球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文中认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因在自然景观、地球科学、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而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破坏了遗产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严重威胁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灾害地质学原理和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植被作为承灾体,运用GIS和RS等手段,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和主要动力机制,从全球和典型案例地(“三江并流”)两个尺度,开展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生态易损性和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从而识别出地质灾害高风险和高生态损失地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全球尺度上,通过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与地质灾害、植被空间关系模型,实现了火山爆发、滑坡、地震三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定量评价和生态易损性定量评价,并基于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全球239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地质灾害生态风险分级。研究认为有30个(13%)世界自然遗产地其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较高,并且主要分布在地球板块边界和地震断裂带附近。地壳活动是导致世界自然遗产地产生各种地质灾害的主要动力。2、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分析了“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的环境地质特征及发育机制,认为研究区地质灾害是地球内外动力及人类工程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并且研究区地质灾害在空间上具有南北向条带状展布的特征,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地貌单元过渡带、断裂带和地震带、河流切割强烈与道路网密集的区域。3、基于地形坡度、地形起伏度、水系、岩土体性质、断裂构造、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8个指标对“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信息量模型;基于遥感技术提取植被NDVI值从而实现了研究区的生态易损性评价。4、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生态易损性评价结果,基于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认为“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34%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地质灾害生态风险,并且高风险主要集中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支流流经的河谷地带,而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高寒山区和城镇。

二、工程与环境相结合,定量化筛选评价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与环境相结合,定量化筛选评价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与土壤健康概念
        1.2.2 土壤功能及分类
        1.2.3 土壤健康评价指标
        1.2.4 土壤健康评价方法
        1.2.5 国内外土壤健康评价系统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1.4.1 技术路线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黄淮海平原
        2.1.2 野外台站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样地
    2.2 研究数据
        2.2.1 动态监测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基础地理数据
        2.2.4 其他资料和数据
    2.3 基础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与方法
    3.1 总体框架
    3.2 评价指标选取
    3.3 综合评价方法
    3.4 限制因子乘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壤健康指标特征及其变化
    4.1 土壤健康指标统计分析
        4.1.1 自然地理特征
        4.1.2 物理指标
        4.1.3 化学指标
        4.1.4 生物指标
        4.1.5 污染指标特征
    4.2 土壤健康指标变化特征
        4.2.1 物理指标变化
        4.2.2 化学指标变化
        4.2.3 生物指标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5.1 土壤健康评价
        5.1.1 指标分级与权重确定
        5.1.2 限制因子乘数的设定
    5.2 土壤健康现状及变化趋势
        5.2.1 土壤健康及变化
        5.2.2 评价结果验证
        5.2.3 土壤健康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公共艺术建设需求增长引发公众接受问题
        1.1.2 风景园林学视角协调公共艺术与公众关系
        1.1.3 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接受效应与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2 国内景观公共艺术研究综述
        1.4.3 景观接受研究
        1.4.4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理论启发与接受机制模型构建
    2.1 接受美学的启发
        2.1.1 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2.1.2 审美接受启发与局限
    2.2 知觉现象学的启发
        2.2.1 知觉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2.2.2 身体接受启发与局限
    2.3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启发
        2.3.1 景观美学的启发
        2.3.2 环境行为学的启发
    2.4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构成与理论模型构建
        2.4.1 接受活动中的结构要素分析
        2.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分析
        2.4.3 公众行为模式分析
        2.4.4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
        2.4.5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实现路径
        2.4.6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2.5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节
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1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的内涵
        3.1.1 接受效应的内涵认知
        3.1.2 接受效应的产生维度
        3.1.3 接受效应的接受层次
    3.2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建原则
        3.2.2 期待效应指标
        3.2.3 召唤效应指标
        3.2.4 交流效应指标
        3.2.5 身体效应指标
    3.3 公共艺术接受效应评价
        3.3.1 研究区域分析
        3.3.2 研究对象选取
        3.3.3 评价方法选择
        3.3.4 评价指标赋权
    3.4 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1 街道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4.2 公园环境接受效应评价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与评价分析
    4.1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提取
        4.1.1 指标来源
        4.1.2 问卷调查
        4.1.3 因子适宜性判断
        4.1.4 因子提取与命名
    4.2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因子分析
        4.2.1 场所性因子分析
        4.2.2 审美性因子分析
        4.2.3 自然性因子分析
        4.2.4 维护性因子分析
    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定量化评价
        4.3.1 评价体系
        4.3.2 研究步骤
        4.3.3 照片测量方法
        4.3.4 分析评价
    4.4 接受性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1 景观环境特征总结
        4.4.2 空间模式特征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接受机制影响路径及中介效应评价分析
    5.1 概念框架与研究假设
        5.1.1 概念框架
        5.1.2 研究变量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方法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5.2.1 问卷与量表设计
        5.2.2 问卷数据收集
        5.2.3 正式调查问卷
        5.2.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2.5 CFA分析
        5.2.6 相关分析及区别效度
    5.3 SEM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5.3.1 SEM拟合度分析
        5.3.2 SEM路径系数
        5.3.3 SEM模型修正
        5.3.4 中介效应检验
    5.4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1 公众行为模式在机制模型中介效应讨论
        5.4.2 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影响路径与效应讨论
        5.4.3 公共艺术景观环境特征与接受效应关系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应用
    6.1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原则
        6.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6.1.2 满足期待性原则
        6.1.3 整体性思维原则
        6.1.4 过程性思维原则
    6.2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策略
        6.2.1 易于识别的景观结构
        6.2.2 激活空间的景观比照
        6.2.3 空间留白的景观联想
        6.2.4 情感沉浸的景观体验
        6.2.5 支持行为的景观路径
        6.2.6 生态协同的景观表达
    6.3 公共艺术CMP景观设计模式
        6.3.1 信息收集与提取(C)
        6.3.2 要素思维地图(M)
    6.4 西安市华清宫街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实践与探索
        6.4.1 项目背景
        6.4.2 场地概况
        6.4.3 策略应用
        6.4.4 设计方法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2:西安公共艺术信息汇总表(部分)
附录3:调查问卷
附录4:预调研与量表修订

(3)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3.2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1.3.3 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生态环境演变及脆弱性理论研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生态环境的内涵
        2.1.2 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2.2 生态环境演变理论研究
        2.2.1 生态环境构成
        2.2.2 生态环境演变
        2.2.3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评述
    2.3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研究
        2.3.1 景观生态学
        2.3.2 景观格局
        2.3.3 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评述
    2.4 生态脆弱性理论研究
        2.4.1 生态脆弱性成因
        2.4.2 生态脆弱性分析框架
        2.4.3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2.4.4 生态脆弱性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环境
        3.1.4 自然资源
        3.1.5 社会经济基础
        3.1.6 旅游发展现状
    3.2 数据来源
        3.2.1 遥感影像的获取
        3.2.2 多源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
    3.3 遥感影像解译与精度评价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2 遥感图像分类
        3.3.3 遥感解译精度评价
        3.3.4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演变分析
    4.1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4.1.1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1.2 景观格局分布重心变化分析
        4.1.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4.2 典型环境因子提取与分析
        4.2.1 地形地貌分析
        4.2.2 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4.2.3 气候变化分析
        4.2.4 水环境变化分析
    4.3 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4.3.1 人为驱动因素
        4.3.2 自然驱动因素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神农架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5.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5.1.3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5.2 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法的生态脆弱性评价
        5.2.1 空间主成分分析
        5.2.2 生态脆弱性指数标准化
        5.2.3 生态脆弱性分级
        5.2.4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
    5.3 生态脆弱性动态变化分析
        5.3.1 回归拟合分析法
        5.3.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趋势
    5.4 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
        5.4.1 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年际变化
        5.4.2 分乡镇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分析
    5.5 讨论
        5.5.1 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5.5.2 生态脆弱性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神农架地区景观格局演变与生态脆弱性耦合分析
    6.1 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6.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6.1.2 典型指数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
    6.2 景观格局对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度分析
        6.2.1 偏回归平方和分析
        6.2.2 典型指数对生态脆弱性贡献度分析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7.1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策略
        7.1.1 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7.1.2 景观生态格局的优化
        7.1.3 生态环境的分级分区提升
    7.2 神农架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7.2.1 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7.2.2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7.2.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概念解析
        2.1.1 海绵城市
        2.1.2 城市山体公园
        2.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
        2.1.4 综合评价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海绵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2.2.2 海绵城市效益评价国内外研究近况
        2.2.3 综合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2.2.4 综合评价在海绵城市效益中的应用
    2.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典型案例研究
        2.3.1 重庆悦来新城会展公园
        2.3.2 青岛市崂山区浮山生态公园
        2.3.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2.3.4 典型案例要点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研究
    3.1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3.1.1 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3.1.2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3.1.3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3.2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2.3 指标释义
    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3.3.1 计算指标权重
        3.3.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3.4 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后综合效益评价标准
        3.4.1 确定评价等级
        3.4.2 建立评价标准
    3.5 本章小结
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策略研究
    4.1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4.1.1 必要性
        4.1.2 可行性
    4.2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目标
        4.2.1 立体海绵体目标
        4.2.2 雨水管理目标
        4.2.3 生态改善目标
        4.2.4 突出城市山体公园的海绵多功能目标
    4.3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思路
    4.4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原则
        4.4.1 海绵化改造与山体保护并重原则
        4.4.2 生态、生活、美观、功能统筹兼顾原则
        4.4.3 场地适宜性与安全性原则
        4.4.4 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原则
        4.4.5 海绵措施与山体文脉相结合原则
    4.5 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策略
        4.5.1 规划层面:建设与管理双向指导
        4.5.2 技术层面:海绵设施与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4.6 公园尺度的建设与管理
        4.6.1 明确适宜建设区域
        4.6.2 加强社会管理
    4.7 单元尺度的关键技术措施应用
        4.7.1 整合技术系统
        4.7.2 细化公园水文管理
        4.7.3 强化景观设计要素耦合
    4.8 本章小结
5 综合评价视角下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5.1 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5.1.1 基础概况
        5.1.2 现状海绵化改造概况
    5.2 现状海绵化改造综合评价
        5.2.1 实地调研评价
        5.2.2 市民满意度综合评价
        5.2.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5.3.1 改造设计目标
        5.3.2 改造设计策略
        5.3.3 改造设计依据
    5.4 总体改造设计
        5.4.1 海绵设施总体布局
        5.4.2 改造分区
    5.5 分区改造设计
        5.5.1 继续保持区
        5.5.2 改善提升区
        5.5.3 重点加强改造区
    5.6 海绵技术设施布局与节点设计
        5.6.1 渗透技术设施
        5.6.2 调蓄转输技术设施
        5.6.3 截污净化技术设施
        5.6.4 储存技术设施
        5.6.5 雨水资源化利用
    5.7 专项改造设计
        5.7.1 竖向设计与径流组织
        5.7.2 植物种植设计
        5.7.3 科普系统设计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
攻读学位期间设计获奖情况

(5)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的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绩效评价
        2.1.2 重大技术创新专项
        2.1.3 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
    2.2 重大技术创新专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绩效评价的“4E”理论
    2.3 重大技术创新专绩效评价原则
        2.3.1 评价指标与系统总目标的一致性
        2.3.2 评价指标与评价目的的一致性
        2.3.3 评价目的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
    2.4 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的方法选择
        2.4.1 德尔菲法
        2.4.2 因子分析法
        2.4.3 层次分析法
        2.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3 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现状
    3.1 河北省奶业振兴现状
        3.1.1 养殖规模
        3.1.2 养殖区域分布
        3.1.3 乳制品产量
        3.1.4 乳制品经营状况
    3.2 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实施与绩效评价现状
        3.2.1 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实施现状
        3.2.2 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现状
4 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4.1.1 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4.1.2 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 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各级权重的计算
        4.3.1 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
        4.3.2 各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介绍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T项目绩效评价
    5.1 T项目基本概况
        5.1.1 T项目承担单位简介
        5.1.2 T项目主要内容
        5.1.3 项目验收考核指标
        5.1.4 T项目进度安排和完成情况
    5.2 T项目的模糊综合评价
        5.2.1 模型选择与评价因素
        5.2.2 专家打分
        5.2.3 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
        5.2.4 一级指标的模糊评价
        5.2.5 项目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5.2.6 项目结果评价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6.2.1 完善承担单位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
        6.2.2 提高重大技术创新专项成果信息公开透明度
        6.2.3 建立项目效果追踪制度
        6.2.4 完善绩效评价研究方法
        6.2.5 针对不同创新专项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6.3 本文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绩效评价指标打分表
作者简介
致谢

(6)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 道路生态系统的发展
        1.3.1 道路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1.3.2 道路生态系统的建设应用
        1.3.3 道路生态系统应用效应比较
    1.4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案例选择与概况
        2.3.1 案例选择
        2.3.2 案例概况
    2.4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案
        2.4.1 数据采集
        2.4.2 研究方案
第三章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3.1 理论概念与研究框架
        3.1.1 理论概念
        3.1.2 高速公路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分析框架
    3.2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3.2.1 结构组成
        3.2.2 功能分析
    3.3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的理想道路模型构建
        3.3.1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区域界定的提出
        3.3.2 辐射区—基质区—核心区协调关系
        3.3.3 理想高速公路选线模型设想
    3.4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评价方法
        3.4.1 评价目的和任务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3 评价方法选择
        3.4.4 评价权重确定及结果应用
第四章 路域生态环境背景条件综合评估
    4.1 自然生态环境基础
    4.2 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4.3 路域辐射区评价范围划定
    4.4 辐射区生态系统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分析
        4.4.1 水源涵养
        4.4.2 土壤保持
        4.4.3 生物多样性
        4.4.4 水土流失敏感性
    4.5 交通走廊位置的确定
第五章 宝汉高速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5.1 基质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5.1.1 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
        5.1.2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5.1.3 植被与植物资源
        5.1.4 土地利用现状
        5.1.5 土壤侵蚀现状
        5.1.6 野生动物资源
        5.1.7 路域湿地及风景区现状
    5.2 基质区水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5.2.1 地表水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
        5.2.2 施工期、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3 基质区景观环境分析及评价
        5.3.1 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敏感性评价
        5.3.2 施工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5.3.3 营运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5.3.4 景观影响评价小结
    5.4 核心区交通通达度评价分析
        5.4.1 调查综述
        5.4.2 目的与内容
        5.4.3 交通量观测
        5.4.4 出行分布与特性
        5.4.5 交通量预测
        5.4.6 车型比例预测
        5.4.7 高速公路结构及规模设计
    5.5 路域主要控制因素问题诊断
        5.5.1 交通运输网现状及规划对路线方案布设的影响
        5.5.2 秦岭生态功能区影响分析
        5.5.3 环境保护的要求
        5.5.4 农村出行阻隔影响分析
        5.5.5 对沿线文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5.6 路域重要节点理想线路确定
        5.6.1 留坝至汉中段路线方案介绍
        5.6.2 留坝至汉中段工程方案比选
        5.6.3 留坝至汉中段路线走廊方案综合比较
        5.6.4 生态环境优化方案比选
        5.6.5 褒河梯级水库(规划)路段局部方案研究比选
        5.6.6 汉中石门水库路段局部方案研究比选
    5.7 理想线路方案选择
第六章 宝汉高速路域景观生态系统重点区优化策略
    6.1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总体优化策略分析
    6.2 路域重点点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策略
        6.2.1 水库区影响及保护
        6.2.2 桥隧构筑物影响及保护
        6.2.3 服务管理区影响及保护
        6.2.4 生态湿地、自然保护区影响及保护
        6.2.5 天然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资源影响及保护
    6.3 路域敏感区景观规划设计提升策略
        6.3.1 路域景观规划
        6.3.2 路域景观绿化设计提升
        6.3.3 路域景观旅游规划提升
    6.4 路域景观生态管理措施与建议
        6.4.1 公路生态环境管理措施
        6.4.2 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1.2 国家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1.1.3 城市发展需要:响应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升首都功能
        1.1.4 学科融合必然:交叉融合的多学科为城市环境问题供出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
        1.2.2 探索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1.2.3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引导策略
        1.2.4 推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工作的开展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绿色空间的综合研究
        1.3.2 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4.1 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1.4.2 空间尺度—分片区分圈层
        1.4.3 用地类型—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绿地和非建设用地内绿色空间
        1.4.4 功能价值—生态打底综合发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城市绿色空间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
        2.1.1 构成要素
        2.1.2 结构布局
        2.1.3 功能价值
        2.1.4 城市绿色空间的特性
    2.2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2.2.1 概念内涵
        2.2.2 服务特点
    2.3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分析框架
        2.3.1 理论依据
        2.3.2 优化思路
    2.4 小结
3 北京市概况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3.1 北京城市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
        3.2.1 绿色空间基底
        3.2.2 自然山水结构
        3.2.3 小结
    3.3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
        3.3.1 建国前绿色空间的发展
        3.3.2 建国后绿色空间的发展
        3.3.3 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
    3.4 小结
4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4.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景观格局指数
        4.1.3 移动窗口法
    4.2 各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4.2.1 全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2.2 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分析
        4.2.3 各行政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4.3 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
        4.3.1 斑块密度(PD)
        4.3.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3 边缘密度(ED)
        4.3.4 景观分离度(DIVISION)
    4.4 小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和问题总结
        4.4.1 景观格局特征
        4.4.2 现状问题总结
5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现状评价
        5.1.1 评价方法
        5.1.2 评价结果
        5.1.3 要素配置的问题总结
    5.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5.2.1 优化方法
        5.2.2 优化结果
        5.2.3 优化建议
    5.3 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研究方法
        6.1.1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网络构建方法
        6.1.2 网络评价方法
    6.2 全区范围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2.1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模拟构建
        6.2.2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现状分析
        6.2.3 网络结构的问题总结
        6.2.4 网络结构的优化途径
    6.3 各圈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3.1 中心地区-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2 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3.3 各圈层之间的比较研究
    6.4 各行政区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6.4.1 东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2 西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3 海淀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4 朝阳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5 丰台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6 石景山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6.4.7 各行政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6.5 小结
        6.5.1 现状特征
        6.5.2 优化途径
        6.5.3 优化建议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功能引导策略研究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
        7.1.1 调节服务分布特征
        7.1.2 支持服务分布特征
        7.1.3 社会与文化服务分布特征
        7.1.4 各功能区的主导服务类型
    7.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功能引导策略
        7.2.1 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保护控制为主的区域
        7.2.2 以综合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
        7.2.3 以调节和支持服务保障升为主的区域
    7.3 小结
8 结论和余论
    8.1 结论
        8.1.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
        8.1.2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具有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点
        8.1.3 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8.1.4 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
        8.1.5 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效发挥的重要方式
    8.2 创新点
    8.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层面
        1.2.2 实践层面
    1.3 国内外历史城镇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1.3.1 国外历史城镇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1.3.2 国内历史城镇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限定
        1.4.1 空间限定
        1.4.2 时间限定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文脉空间单元价值维度初构
    2.1 理论借鉴
        2.1.1 文脉与文脉空间
        2.1.2 文脉相关理论
        2.1.3 小结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文脉空间
        2.2.2 文脉空间要素
        2.2.3 文脉空间单元
        2.2.4 价值评价
    2.3 文脉空间单元的价值特征
        2.3.1 时空信息关联
        2.3.2 全态信息覆盖
    2.4 文脉空间单元的价值类型
        2.4.1 连续性——关联价值
        2.4.2 层积性——印记价值
        2.4.3 活态性——转译价值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明城区文脉时空特征分析
    3.1 西安明城区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态演化总体分析
        3.1.1 古代西安明城区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态分析
        3.1.2 近代西安明城区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态分析
        3.1.3 当代西安明城区社会结构与空间形态分析
    3.2 西安明城区结构形态演化时-空阶段划分
        3.2.1 西安明城区时间发展阶段划分
        3.2.2 西安明城区空间发展阶段划分
        3.2.3 综合划分结果
    3.3 西安明城区空间文脉关联分析
        3.3.1 军事防御空间关联
        3.3.2 城市管理空间关联
        3.3.3 城市文化空间关联
        3.3.4 城市聚居空间关联
        3.3.5 城市商业空间关联
    3.4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价值研判
        3.4.1 秩序性
        3.4.2 融合度
        3.4.3 延续性
    3.5 小结
4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识别
    4.1 文脉空间单元基因图谱研究
        4.1.1 文脉基因及文脉基因图谱概念
        4.1.2 基因识别体系的建构
        4.1.3 单元图谱方法的形成
    4.2 文脉空间单元平面格局的划分
        4.2.1 城市边界
        4.2.2 土地利用格局
        4.2.3 文脉关联聚集区
    4.3 总体层面文脉空间单元及图谱
        4.3.1 单元基本类型
        4.3.2 单元基因及类型演变
        4.3.3 单元图谱的绘制
    4.4 专项层面文脉空间单元及图谱
        4.4.1 城市管理空间单元
        4.4.2 城市文化空间单元
        4.4.3 城市居住空间单元
        4.4.4 城市商业空间单元
        4.4.5 纪念景观空间单元
    4.5 西安明城区文脉基因要素统计分析
        4.5.1 总量情况
        4.5.2 分类情况
        4.5.3 小结
    4.6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整体特征
        4.6.1 单元分布
        4.6.2 文脉空间单元演变模式
    4.7 本章小节
5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价值研究
    5.1 西安明城区空间文脉价值评价方法的确定
        5.1.1 现有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5.1.2 文脉空间价值评价方法
        5.1.3 小结
    5.2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价值评价的思路
        5.2.1 文脉空间单元评价的意义
        5.2.2 评价工作的过程框架与逻辑
        5.2.3 评价对象的界定
    5.3 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价值评价体系
        5.3.1 文脉空间单元评价逻辑框架
        5.3.2 文脉空间单元评价指标体系
        5.3.3 文脉空间单元因子权值确定
    5.4 基于文脉信息数据库的价值量化分析
        5.4.1 GIS评价功能、作用及其针对性优势
        5.4.2 空间文脉信息要素GIS评价逻辑框架
        5.4.3 空间文脉信息要素数据调查工作方法
        5.4.4 数据来源与体系
        5.4.5 数据处理与建库
    5.5 西安明城区专项层面文脉空间单元价值量化
        5.5.1 文脉空间单元价值量化标准
        5.5.2 西安明城区价值量化与分析
    5.6 本章小节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1.1 挖掘出文脉要素空间秩序约束下明城区文脉发展传承特质
        6.1.2 探索出基于功能与空间关联性的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类型
        6.1.3 构建出基于文脉传承完整性的文脉空间单元价值评价体系
    6.2 论文创新点
        6.2.1 多学科借鉴的方法建构过程
        6.2.2 研究方法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一)本人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二)作者读研期间参与项目及实践
图录
表录
致谢

(9)基于满意度分析的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层次分析法
        1.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1.4.5 SPSS统计分析方法
        1.4.6 IPA分析方法
        1.4.7 其他调查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绿道概述
        2.1.1 绿道定义
        2.1.2 绿道分类
        2.1.3 绿道功能
        2.1.4 绿道发展阶段
        2.1.5 国内外绿道研究进展
    2.2 满意度研究进展
        2.2.1 满意度概述
        2.2.2 满意度相关理论研究
        2.2.3 绿道满意度相关研究
    2.3 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相关理论
        2.3.1 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定义
        2.3.2 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功能
第3章 城市绿道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满意度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
        3.1.2 评价体系指标选取原则
        3.1.3 评价体系指标的确定
    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
        3.2.1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值计算
        3.2.2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3.3 求取制约层和指标层权重集
        3.3.1 制约层权重集
        3.3.2 准则层权重集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定绿道级别
        3.4.1 建立评价集
        3.4.3 综合评价
        3.4.4 评价定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海市闵行1号绿道满意度调查研究
    4.1 研究对象简介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研究场地确定
    4.2 问卷设计与发放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发放
    4.3 数据检验
        4.3.1 数据信度检验
        4.3.2 数据效度检验
    4.4 描述统计性分析
        4.4.1 使用者人口统计学特征
        4.4.2 使用者行为特征
        4.4.3 使用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与行为特征的差异
    4.5 绿道使用者满意度综合评价分析
        4.5.1 可进入性(交通状况)满意度评价分析
        4.5.2 生态人文景观满意度评价分析
        4.5.3 基础设施满意度评价分析
        4.5.4 服务设施满意度评价分析
        4.5.5 综合印象满意度评价分析
        4.5.6 整体满意度评价分析
        4.5.7 使用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满意度评价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4.6 满意度评价IPA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与应用
    5.1 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设计策略
        5.1.1 绿道选址便捷
        5.1.2 绿道串联成环
        5.1.3 绿道文化凸显
        5.1.4 绿道配套完善
    5.2 策略总结
    5.3 案例-浦江环社区绿道规划设计
        5.3.1 环社区绿道概念
        5.3.2 浦江环社区绿道现状
        5.3.3 浦江环社区绿道设计理念
        5.3.4 浦江环社区绿道整体设计
        5.3.5 浦江镇环社区绿道设计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全球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2 世界自然遗产地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3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世界自然遗产地全球尺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1 全球尺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概述
    2.2 研究区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2.4 评价方法与指标量化
        2.4.1 火山灾害危险性评价
        2.4.2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2.4.3 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价
        2.4.4 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5 评价结果与分析
        2.5.1 火山灾害危险性评价
        2.5.2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2.5.3 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价
        2.5.4 三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对比分析
        2.5.5 综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2.6 小结
第三章 世界自然遗产地全球尺度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3.1 世界自然遗产地全球尺度生态易损性评价
        3.1.1 生态易损性评价概述
        3.1.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量化
        3.1.3 生态易损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3.2 世界自然遗产地全球尺度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3.2.1 评价方法与指标量化
        3.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概况
    4.1 研究区地理环境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气候条件
        4.1.3 水文特征
        4.1.4 地形地貌
        4.1.5 人类工程活动
    4.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4.2.1 区域地质背景
        4.2.2 区域地层
        4.2.3 区域岩浆活动
        4.2.4 区域地质构造
        4.2.5 区域地震活动
    4.3 地质灾害概况
        4.3.1 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4.3.2 地质灾害损失情况
        4.3.3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发育机制
第五章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概述
    5.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5.3 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
    5.4 危险性评价指标的分级量化
        5.4.1 坡度
        5.4.2 地形起伏度
        5.4.3 水系
        5.4.4 岩土体类型
        5.4.5 断裂构造
        5.4.6 降雨
        5.4.7 地震
        5.4.8 人类工程活动
    5.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5.5.1 评价指标叠加计算
        5.5.2 危险性等级划分与区划
第六章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6.1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生态易损性评价
        6.1.1 生态易损性评价概述
        6.1.2 生态易损性评价指标选取与量化
        6.1.3 生态易损性等级划分与区划
    6.2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6.2.1 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与分区
        6.2.2 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工程与环境相结合,定量化筛选评价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 ——以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为例[D]. 杨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公共艺术接受机制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 杨琬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神农架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脆弱性研究[D]. 曹嘉铄.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综合评价视角下城市山体公园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以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涵. 山东农业大学, 2021(12)
  • [5]河北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的绩效评价研究[D]. 安达.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6]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D]. 冯慧. 西北大学, 2020
  • [7]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D].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8]西安明城区文脉空间单元评价方法研究[D]. 马玉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满意度分析的城市生态游憩型绿道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D]. 童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10]全球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D]. 陈亚亚. 长安大学, 2020

标签:;  ;  ;  ;  ;  

工程与环境相结合,量化筛选评价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