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枯否细胞肉瘤一例报告

肝枯否细胞肉瘤一例报告

一、肝脏Kupffer细胞肉瘤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磊,赵义军,耿小平[1](2019)在《肝血管肉瘤的诊治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肝血管肉瘤(Primary Hepatic Angiosarcoma,PH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间质细胞来源的肝脏恶性肿瘤,其发生率约为肝脏原发恶性肿瘤1.5%~2%[1]。PHA又称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等,其发生率在肝脏肉瘤中最常见的,约占36%。肝血管肉瘤病程发展较快,预后较差,与肝脏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价值,本文结合文献,就PHA临床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使患者从中获益。1

冷怀明[2](2002)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文中提出

陈哲,潘阿善,王旭荣,邱乾德[3](2021)在《原发性肝脏纤维肉瘤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纤维肉瘤(PHF)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内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例(乐清市人民医院3例和温州市人民医院5例)PHF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例, 女3例;年龄为50岁(39~60岁)。病人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 根据病人意愿和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术后将肿瘤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观察指标:(1)CT检查影像学特征。(2)治疗及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住院方式进行随访, 了解病人生存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2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 (1)CT检查影像学特征:8例病人术前均行CT检查, 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 肝内占位性病变3例, 肝内胆管细胞癌2例。①肿瘤部位和大体观:8例病人肿瘤均为单发, 肿瘤位于肝右叶6例, 肝左叶2例;肿瘤呈椭圆形5例, 圆形3例;肿瘤长径为9.3 cm(4.0~15.0 cm), 其中长径≤5.0 cm 1例, 5.1~10. 0 cm 4例, >10.0 cm 3例。②CT平扫检查结果显示:8例病人肿瘤均呈低密度, CT值为40 HU(29~43 HU), 其中密度不均匀6例, 密度均匀2例;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界限清晰6例, 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界限不清晰2例;瘤内坏死、囊变5例, 瘤内条片状出血灶2例, 瘤内小片状钙化1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1例。③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显示:8例病人CT增强扫描检查动脉期示肿瘤呈不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示肿瘤密度不均匀, 延迟期示肿瘤强化均缓慢退出, 密度低于肝实质。(2)治疗及病理学检查情况:①治疗情况包括8例病人均行手术切除治疗, 肝内和肝门区未见转移。②肿瘤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8例病人中, 2例肿瘤分化为Ⅰ级(低度恶性), 5例肿瘤分化为Ⅱ级和Ⅲ级(中度恶性), 1例肿瘤分化为Ⅳ级(高度恶性)。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8例病人波形蛋白、内皮细胞10、p53均为阳性, 平滑肌肌动蛋白、角蛋白19、上皮膜抗原、内皮细胞34均为阴性;8例均确诊为PHF。(3)随访情况:8例病人术后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7~128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53个月。8例病人总生存时间为15~122个月, 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5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17个月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 7例生存时间>28个月。结论 PHF CT平扫检查示不均匀低密度肿块, 增强扫描检查动脉期示肿瘤环形或周边结节状不均匀强化, 瘤内条状强化血管, 门静脉期示瘤内小片状或网格样持续强化, 延迟期示瘤内强化缓慢退出。

滕陈迪,胡明哲,叶琼,翁晓海,许崇永[4](2021)在《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PHLMS)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4家医学中心[温州市中心医院(3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3例)、温州市人民医院(2例)、乐清市人民医院(2例)]收治的10例PHLMS病人的临床影像资料;男5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55岁,年龄范围为41~83岁。病人均行腹部CT检查。观察指标:(1)CT检查情况。(2)治疗和病理学检查结果。(3)随访和生存情况。术后采用门诊、住院及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肿瘤复发及病情稳定情况等,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2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量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 (1)CT检查情况:10例病人均为单发肿瘤,其中肿瘤位于肝左叶3例,肝右叶7例。10例病人肿瘤长径为8.0 cm(4.5~13.5 cm)。10例病人CT检查平扫结果示7例肿瘤膨胀性生长,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肿瘤实质部分呈不均匀低密度,中央见斑片状更低密度区;3例肿瘤浸润性生长,呈斑片状,界限不清楚,肿瘤实质均匀等密度。10例病人CT值为40 HU(23~47 HU)。10例病人中,7例肿瘤膨胀性生长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动脉期结果示肿瘤实质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3例,不均匀中度强化3例,不均匀显着强化1例;7例病人CT值为68 HU(62~88 HU)。3例肿瘤浸润性生长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动脉期结果示周边强化明显强于中央区,3例病人CT值为73 HU(67~90 HU)。10例病人中,7例肿瘤膨胀性生长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门静脉期结果示肿瘤实质部分呈持续渐进性轻、中度强化,密度不均匀,CT值为63 HU(55~78 HU),其中3例肿瘤强化范围扩大,呈融合充填趋势;4例肿瘤中心及周边小片状或结节状强化和网格样强化。3例肿瘤浸润性生长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门静脉期结果示强化退出,密度不均匀,中位CT值为58 HU(50~62 HU)。10例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延迟期结果示肿瘤内强化缓慢退出,中位CT值为53 HU(50~60 HU)。10例病人中,4例肿瘤周边强化结节密度降低;6例肿瘤强化部分融合并向中心充填,坏死部分无强化。(2)治疗和病理学检查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肝内和肝门区未见转移。10例病人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大体观均为单发肿瘤,肿瘤长径为8.0 cm(4.5~13.5 cm);其中7例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假包膜,界限清楚;3例无假包膜,界限不清楚。10例病人肿瘤质地坚硬,切面多呈灰白,鱼肉状,7例肿瘤内见斑片状或点状坏死,3例肿瘤内见小片状或点状出血,其中2例肿瘤内见小斑点状钙化。10例病人镜下见肿瘤组织纵横交错排列,瘤细胞呈梭形,核呈圆形、卵圆形、两端圆钝或细杆样,异型明显,核大深染,可见核分裂。10例病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示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波形蛋白均呈阳性。(3)随访情况:10例病人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10例病人生存时间为10~12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0个月和11个月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8例病人生存时间>12个月。结论 PHLMS CT检查平扫结果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密度不均,CT检查增强扫描结果示肿瘤实质部分和周边持续性不均匀强化。

刘思雨,张明[5](2021)在《2-丁氧基乙醇毒性及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2-丁氧基乙醇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美国毒物和疾病登记署(ATSDR)将2-丁氧基乙醇列为可疑人类致癌物,我们就近年来二氯甲烷的体内代谢和吸收、毒性及生物监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陆力坚,黄璐[6](2020)在《肝脏原发性癌肉瘤的CT征象》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肉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肝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8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脏原发性癌内瘤患者7例,其中6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42~64岁。患者均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就诊。3例有肝硬化病史,4例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例患者CA199、AFP阳性,1例患者CA125阳性。肿瘤的最大直径为7.0~27.0 cm,4例肿瘤周边有纤维组织假包膜形成。7例肿瘤组织均由癌性成分与肉瘤成分混杂排列而成,癌性成分包括: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2例;肉瘤成分包括:纤维肉瘤4例,血管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对比增强扫描。7例肿瘤均为体积巨大的单发病灶,3例为外生型,4例局限于肝轮廓内,3例类圆形,4例不规则形。CT平扫,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影,内见大片状坏死囊变或厚壁分隔多房囊变区。三期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表现为边缘向中心逐渐填充强化,动脉期肿瘤实质表现为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肿瘤实质较周围肝实质表现为稍低密度(4例)或出现等密度区(3例)。结论原发性肝癌肉瘤是临床上罕见的恶性肿瘤,CT检查显示肝脏来源的巨大肿块、肿瘤中心大片状或不规则厚壁多房囊变、三期增强扫描表现为边缘向中心逐渐填充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肿瘤实质呈稍低密度或出现等密度区等CT征象,有助于肝癌肉瘤的诊断。

王珊珊,王化庸,路生鑫,程建鑫,姚晨昊,周正彦,李丕鹏,陆宇燕[7](2019)在《乌苏里蝮多器官罹患软骨肉瘤的形态观察》文中指出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iensis)是中国东北地区常见的毒蛇,由于其蛇毒有效成分的医疗价值,我国南北方蛇类养殖场均有不同大小的养殖种群。但人工养殖条件下,乌苏里蝮的成活率并不理想。为了探究患病的原因,研究室与沈阳一养殖场合作,对生理状态不佳的部分乌苏里蝮进行了剖检观察。2017年1月份,编号为F20170101的成年雄蛇,被检查出多发性肿瘤,在食道、心脏、肝脏和肾脏均有不同大小的肿块。组织切片观察显示,肿瘤均由软骨组织构成,其间有不规则的钙化,个别有"癌穴"的出现。肿块被鉴定为骨外软骨肉瘤,但未确定原发部位。此属于乌苏里蝮患有肿瘤的国内首例报道,且为多器官并发。

黄榆秀[8](2019)在《头面部血管肉瘤7例报告和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血管肉瘤(angiosarcoma,AS)又名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类起源于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约占软组织来源肿瘤的1%,目前治疗方式无统一指南可参考。通过报告7例头面部血管肉瘤,并回顾分析1997年5月至2019年3月头面部血管肉瘤的相关文献,为头面部血管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详细报道并分析7例罕见的头面部血管肉瘤,结合知网及及其他数据库相关文献收录的68例,分析总结75例头面部血管肉瘤的一般统计学资料、病因诱因、临床表现、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探讨血管肉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一步积累血管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7例头面部AS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1。平均发病年龄为68.6岁,较国内其他文献报道的低。农民、从事有毒物质化验工作者、长期接触射线的工作者易患本病。我区统计的患者发病诱因多为长期日晒,而国内文献认为该病与外伤、染发、接触射线、有毒化学物质接触、日晒等有关。患者均因头面部结节及肿物而就诊,早期的临床表现为头面部紫红色、暗红色瘀斑、浸润性斑块,随后出现暗红色、紫黑色结节,伴溃疡、出血。由于AS发病率低,发病初期皮损无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病混淆,导致确诊时间较长(平均7.3个月)。多数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病,依次为皮炎、血管瘤、丹毒、带状疱疹、头皮血肿、毛囊炎、真菌感染、鳞状细胞癌等疾病,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其中2例患者确诊时已发生了淋巴结、腮腺、胰腺、肝等部位转移及骨转移。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无特异性,但通过CT、PET/CT、MRI,可了解肿瘤有无全身脏器的转移及肿瘤的范围。当头面部血管肉瘤患者伴血小板进行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提示预后较差。诊断头面部AS主要依靠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目前AS常使用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有CD31、CD34、ERG、Ki-67、波性纤维蛋白(Vimentin)、Ⅷ因子。100%患者的血管内标记物CD31均阳性,6例CD34阳性(85.7%)。因此,在确诊本病时,CD31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国内头面部AS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手术联合放化疗,早期手术广泛切除皮损及其周围组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国内外对比:国外患者确诊时年龄较高,但中国患者确诊时肿瘤面积较大,且溃疡发生率高于国外,诊断时间晚,此时转移风险高,肿瘤恶性程度高。因此在治疗方面,国外选择早期手术及术后放疗的比例高于中国。结论:在紫外线较强的地区,中老年男性患者头面部皮肤出现迅速增多的瘀斑样皮损及蓝紫色斑块、结节,使用常规疗法不易愈合时,应考虑血管肉瘤的可能,应立即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谷保红[9](2019)在《细胞焦亡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并检测细胞焦亡和炎症相关指标的表达情况,探索细胞焦亡是否参与了小鼠HIRI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1)建立70%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PF级C57BL/6雄性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1822 g,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6)、再灌注6 h组(HIR 6 h组,n=6)、再灌注12h组(HIR 12 h组,n=6)、再灌注24 h组(HIR 24 h组,n=6)。使用“结扎法”结扎肝中叶和肝左叶的共干(显微手术器械和8-0丝线结扎肝中叶和肝左叶的共干),阻断两肝叶血流90 min后再开放,分别于上述各时间点处死小鼠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标本;(2)血液标本提取血清后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选择肝功能损伤最严重的一组实验小鼠继续进行后续研究;(3)HE染色观察假手术对照组和所选实验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4)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两组肝组织中细胞焦亡和炎症相关mRNA表达情况;(5)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肝组织中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6)免疫组化检测细胞焦亡关键蛋白Gasdermin D(GSDMD)在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1)模型建立情况:使用“结扎法”成功建立了70%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肝功能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小鼠ALT、AST以及LDH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在HIR 12 h时达到高峰。各实验组于Sham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选择HIR 12 h组作为后续研究的对象;(3)HE染色结果:Sham组镜下见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形态正常。HIR 12 h组镜下见大片坏死区域,肝窦淤血、扩张明显,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4)细胞焦亡和炎症相关mRNA表达情况:HIR 12 h组中与细胞焦亡相关的NLRP3、ASC、caspase-11、IL-1βmRNA和与炎症相关的TNF-α、MCP-1以及CXCL-1/2/10mRNA的表达水平相较于Sham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和Sham组相比,HIR 12 h组中参与经典细胞焦亡途径的相关蛋白NLRP3、AIM2、ASC、caspase-1和参与非经典焦亡途径的caspase-11以及细胞焦亡共同蛋白GSDMD、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GSDMD免疫组化结果:HIR 12 h组中可见到大量核染色的Kupffer细胞。结论:(1)采用“结扎法”建立小鼠HIRI模型是可行的;(2)细胞焦亡参与了小鼠HIRI的发生发展;(3)部分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了小鼠HIRI的炎症反应过程。

陆力坚,黄璐[10](2019)在《肝脏原发性癌肉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原发性肝癌肉瘤(primary liver carcinosarcoma,PLCS)是一种极罕见的复合性肝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前诊断困难。本研究探讨其CT表现特点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收集2011-01-01-2018-02-28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PLC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63岁。患者均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就诊。1例有肝硬化病史,2例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例患者CA199阳性,1例患者AFP阳性。肿瘤内径为8.6~27.0cm,2例肿瘤周边有纤维组织假包膜形成。3例肿瘤组织均由癌性成分与肉瘤成分混杂排列而成。癌性成分包括:肝细胞癌1例,胆管细胞癌2例。肉瘤成分包括:血管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对比增强扫描。3例肿瘤均为体积巨大的单发病灶,1例为外生型,2例局限于肝轮廓内,2例类圆形,1例不规则形。CT平扫,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内见大片状坏死囊变或厚壁分隔多房囊变区。三期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表现为边缘向中心逐渐填充强化,动脉期肿瘤实质表现为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肿瘤实质较周围肝实质表现为等密度。结论 CT检查显示肝脏来源的巨大肿块、肿瘤内见不规则厚壁多房囊变,三期增强扫描表现为边缘向中心逐渐填充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肿瘤实质呈等密度区等,有助于肝癌肉瘤诊断。

二、肝脏Kupffer细胞肉瘤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脏Kupffer细胞肉瘤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肝血管肉瘤的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
2 临床诊断
    2.1 症状诊断
    2.2 影像学诊断
    2.3 病理诊断
3 治疗
4 预后

(6)肝脏原发性癌肉瘤的CT征象(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CT扫描方法
2 结 果
    2.1 病理结果
    2.2 CT图像分析结果
3 讨 论
    3.1 肝癌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3.2 肝癌肉瘤的CT表现
    3.3 肝癌肉瘤的鉴别诊断

(7)乌苏里蝮多器官罹患软骨肉瘤的形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剖检观察
        2.1.1 心脏肿瘤
        2.1.2 肝脏肿瘤
        2.1.3 肾脏肿瘤
    2.2 相关测量
    2.3 病理组织学
        2.3.1 心脏肿瘤
        2.3.2 肝脏肿瘤
        2.3.3 肾脏肿瘤
3 讨论

(8)头面部血管肉瘤7例报告和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资料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病例7
    结果
头面部血管肉瘤文献复习及讨论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
致谢

(9)细胞焦亡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1.2 主要仪器和器械
        2.1.3 常用试剂
        2.1.4 常用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用“结扎法”建立小鼠HIRI模型
        2.2.2 标本收集
        2.2.3 肝脏功能酶学检测
        2.2.4 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学变化
        2.2.5 免疫组化检测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焦亡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2.2.7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焦亡和炎症相关蛋白表达
        2.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小鼠HIRI模型建立情况
    3.2 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ALT、AST以及LDH水平变化
    3.3 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
    3.4 细胞焦亡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3.4.1 小鼠HIRI后肝脏NLRP3基因的表达
        3.4.2 小鼠HIRI后肝脏ASC基因的表达
        3.4.3 小鼠HIRI后肝脏caspase-11基因的表达
        3.4.4 小鼠HIRI后肝脏IL-1β基因的表达
        3.4.5 小鼠HIRI后肝脏TNF-α基因的表达
        3.4.6 小鼠HIRI后肝脏MCP-1基因的表达
        3.4.7 小鼠HIRI后肝脏CXCL-1/2/10基因的表达
    3.5 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3.5.1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NLRP3蛋白的表达变化水平
        3.5.2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AIM2蛋白的表达变化水平
        3.5.3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caspase-1蛋白的表达变化水平
        3.5.4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caspase-11蛋白的表达变化水平
        3.5.5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ASC蛋白的表达变化水平
        3.5.6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IL-1β蛋白的表达变化水平
        3.5.7 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GSDMD蛋白的表达变化水平
    3.6 免疫组化检测肝脏中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10)肝脏原发性癌肉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CT检查
2 结果
    2.1 原发性肝癌肉瘤临床病理特点
    2.2 原发性肝癌肉瘤CT图像分析结果
3 讨论

四、肝脏Kupffer细胞肉瘤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肝血管肉瘤的诊治进展[J]. 刘磊,赵义军,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9(05)
  •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J]. 冷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3]原发性肝脏纤维肉瘤CT检查影像学特征[J]. 陈哲,潘阿善,王旭荣,邱乾德.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12)
  • [4]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J]. 滕陈迪,胡明哲,叶琼,翁晓海,许崇永.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08)
  • [5]2-丁氧基乙醇毒性及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J]. 刘思雨,张明.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1(03)
  • [6]肝脏原发性癌肉瘤的CT征象[J]. 陆力坚,黄璐. 中华全科医学, 2020(02)
  • [7]乌苏里蝮多器官罹患软骨肉瘤的形态观察[J]. 王珊珊,王化庸,路生鑫,程建鑫,姚晨昊,周正彦,李丕鹏,陆宇燕. 动物医学进展, 2019(05)
  • [8]头面部血管肉瘤7例报告和文献研究[D]. 黄榆秀.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9]细胞焦亡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 谷保红. 兰州大学, 2019(09)
  • [10]肝脏原发性癌肉瘤CT表现及病理基础[J]. 陆力坚,黄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04)

标签:;  ;  ;  ;  ;  

肝枯否细胞肉瘤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