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4期(共73-76期)总目录

2002年1-4期(共73-76期)总目录

一、2002年1~4期(总73~76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邓经儒[2](2021)在《“妥协”的美育 ——以陈师曾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活动为例》文中提出在“美育”的历史线索的审视下,本身怀着极大差异的画学理念的蔡元培和陈师曾,为了促成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下略称:画法研究会)的合作,两者分别在会中的教学实践上修正自身本来的理念,成为一种共融的合作模式。此被笔者称之为“妥协”的教学行径。文中尝试提出的“美育”概念是蔡元培与陈师曾得以在画法研究会共同合作的重要因素,这因素在过往的美术史研究中隐而不显,受到忽视。陈师曾离任该研究会的“专门导师”正是因为陈氏与蔡氏之间对于民国的图画教育发展意见的分歧,其中包括了“中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讨论。在他们的合作过程中,他们在图画和艺术教育的见解与实践,展现他们在响应“美育”认知概念下所进行的思考和行动。简言之,蔡元培的绘画教育的理念是基于结合欧洲启蒙时期的美学思想与富国强兵的“实利主义”的美育思想;陈师曾的绘画教育及艺术实践则是一种坚持“传统”和同时建构“传统”的“传统主义者”。为此,本文尝试从陈师曾“文人情结”、其对于“艺术”的理解及其对于中国绘画历史见解的三个角度认识陈氏何以建构“传统”,以更进一步地认识陈氏与蔡氏在画法研究会时他们的画学思想之间的张力。因此,本文希望以跨国族(transnationalism)与跨文化的角度,尝试提出两个要点:一,陈氏的“文人画”理论的诞生不但跟画法研究会有关,也与“东洋”(日本)关系密切;二,指出陈氏推崇文人画是一种跨国族的文化实践,以展现在陈师曾与蔡元培在绘画教学上之争是非常复杂的全球化网络下的历史事件,而非单纯的“传统-现代”与“东方-西方”的二元逻辑之争。

谭潇潇[3](2020)在《1912-1937年中国油画中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文中认为从文化史和艺术史的两种叙事来看,1912至1937年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基于晚清民初妇女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中国洋画运动”的历史背景,催生了“中国油画”的新兴面貌。在东西文明的互撞与互鉴中,既引发了西方现代思想与中国传统观念的冲突,也促成了西方油画体系与中国油画形态的调和。中国油画家群体作为中国油画的创作主体,也同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致力于在东西文化中寻找国家命运的前路与民族艺术的前途。他们从“西学东渐”与“西画东渐”的双重路径,为实现“中国艺术复兴”展开了积极而有效地探索。面对中国现代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国油画家以女性肖像为题材的艺术实践,则提供了一种可视的观念图像。女性肖像所蕴藏的思想内涵、美学价值以及社会意义,也集中体现在油画语言的风格演变之中。本文所提出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须要确认的是作为一个整体范围的类型研究,而不限于“女性肖像画”这个相对狭义的画科概念。具体而言,通过对“女性肖像”内容愈加精细的分类,梳理特定时期内油画题材与画种发展的独特形质。首先,在研究立意上,主要围绕两个中心展开讨论。一是关于中国油画本体的语言研究;二是关于整体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其次,在研究内容上,主要结构设置为四章。分别为: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时代情境、语言形态、艺术实践、观念建构。这四个部分的内在线索是将历史、图像、话语与包含性别意识的“人”的主体认知相结合。在图像分析与阐释中,主要论及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蔡威廉、潘玉良、陈抱一、汪亚尘、李毅士、吴法鼎、秦宣夫、常书鸿、常玉、王悦之等代表画家的油画女性肖像案例。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反观女性肖像题材的油画实践,受制于创作手法、观看方式、思想观念等多重影响,产生了“写实”与“表现”两种主要风格倾向。可以说,这两种风格的演变是从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开始,再以中国油画家理解的“印象主义”的色彩和“自然主义”的形式为中间桥梁,最终出于各自不同的艺术主张而走向了风格的分野。基于此,本文试从中西油画的历史来源与文化观念的讨论中,多角度还原1912至1937年中国油画中女性肖像题材的发展情状。一方面,从时代情境聚焦艺术实践,以中国油画之义理解女性肖像之义;另一方面,从语言形态拓展观念建构,以女性肖像之义理解中国油画之义。通过从风格到观念的研究路径,展开整体性的考察,以明确中国油画的技术与艺术定位,进一步完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的体例。同时,旁及中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提出全球语境下反思中国油画自身独特的“现代性”问题。

袁耀辉[4](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王根明[5](2019)在《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静斋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界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宗教史、中国民族史以及中华民国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一生译着颇丰,着作等身,首次翻译《古兰经》和《伟嘎业》为中文,还翻译波斯文学名着《真境花园》,编译《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等,他还主编《伊光月报》,历时19年发行129期。“九一八”事变之后,王静斋以笔为旗,奔走呼号,为动员回民大众积极参加抗战做出了极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王静斋全身心地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发起成立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抗日爱国报刊,以伊斯兰教教胞喜闻乐见的方式,译释经典,阐明教义,宣讲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爱国教长”之一。王静斋在民国十年(1921年)首次提出了爱国爱教的主张,这个主张很快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共识,也迅速成为中国宗教界的共识,影响深远。王静斋是中国伊斯兰教着名的教长、翻译家、报人、社会活动家。本论文研究了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缘由和意义,以及学界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2章简述了王静斋的生平与学术活动;第3章为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论述了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宗教解读以及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用珍稀史料解析了王静斋对20世纪初叶中国国弱民贫的思考和对国家强盛的渴望,以历史事实证明王静斋深明大义,爱国爱教,守正不阿。第4章和第3章一脉相承,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人的认识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实践活动,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形成自然也是如此。第4章侧重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章的主旨是一以贯之——阐述了王静斋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会刊(《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伊光月报》)及其历史贡献。第5章以民国史料为依据阐述了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伊斯兰教教义宣传爱国——首次为中国伊斯兰教同胞确立“爱国属于信仰”为教义;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楷模,鼓舞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奋勇抗战;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阐释为依据,积极号召全体伊斯兰教教胞积极抗战。王静斋在抗战时期以身作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最后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第6章是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主要论述了王静斋对中国宗教界的影响、人格魅力以及王静斋着述的学术贡献;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对当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启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启示和对构建爱国思想理论的启示。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发轫于国难当头,为抗日救国而唤醒民众;其实质是以教义号召教胞热爱祖国。近百年来对回族人民和伊斯兰教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大家园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民族和各宗教的永恒主题,引导民族宗教界人士热爱和报效祖国,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王静斋的爱国思想与实践堪称是时代的丰碑。

张光润[6](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俞灵灵[7](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认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梁茂华[8](2014)在《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文中提出越南文字发展史是越南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古至今,越南曾经出现过三种文字:汉字、字喃和国语字。此外,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越南在某些领域还短暂使用过法文。前人在研究越南文字问题时,多单独关注字喃或国语字,鲜有学者从整体上对越南文字发展的轨迹做总体性的研究分析。这就造成了学界对越南文字发展历程的诸多重要问题,不能得出一个总体的认识。事实上,汉字、字喃和国语字是越南文字发展史中的三个阶段。它们的发展演变不仅有各自显着的特点,而且也体现了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及其发展的内部规律。将民族思想文化、民族意识、民族认同、跨民族文化交流等因素引入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结合,将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和认识越南文字发展史。传疑时代,越南没有自己的文字。红河三角洲是古代越南文化的摇篮。从越南公布的考古材料来看,红河三角洲出现过较为丰富的刻画文,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若干状况。但它们不具备文字的性质和特性。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和使用长达两千余年,深刻地影响了越南的本土文化。秦朝,汉字开始传入越南,成为越南民族历史上的第一种正式文字。秦至唐末是越南历史上的“郡县时代”。在这千余年中,汉字和中华文化在越南传播和使用与内地诸州郡县基本相同。历代从中原到越南的封建官吏、避难名士、僧侣、移民、戍卫将士等人员,为汉字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十世纪中期至十九世纪中后期,是越南的自主封建时期。在这期间,越南历代封建王朝继续推崇汉字,积极推行文教事业。儒学和科举在越南的盛行,进一步扩大了汉字在越南传播和使用的范围。十九世纪中后期,越南逐步变成法国的殖民地。为了强化殖民统治,同化越南人,法国殖民者通过殖民政策逐步限制和废除汉字和科举制度。在此背景下,汉字在越南逐步走向衰落。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获得民族独立后,规定国语字成为国家的正式通用文字。至此,汉字在越南两千余年的通用文字地位被终结。字喃是历史上中越民族语言文化交流的产物。它脱胎于汉字,根据汉字六书中的假借、会意和形声法则,以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构字部件进行造字。字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越关系史密切相关。千年郡县时代,是字喃萌芽的阶段;十世纪中后期,越南脱离中国建立自主封建国家。国家的独立在客观上需要建立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字喃得到迅速发展,并于十三世纪走向成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汉字和字喃同时存在,各司其职。汉字是越南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文字,被尊为“圣贤之字”和“儒字”;字喃是越南的传统民族文字,被视为“不正之父”。字喃不仅在越南民族诗文创作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而且还是越南乡约、宗教和辞书的重要载体。字喃是越南民族文化试图挣脱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一种尝试,但由于主客观诸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获得成功。国语字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以拉丁字母记录越南语言的拼音文字,主要用于传播西方宗教。国语字的创制始于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1651年,法国传教士罗德编撰的《越-葡-拉字典》问世,标志着国语字进入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新阶段。此后两个多世纪,国语字不断发展和完善。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法国逐渐在越南确立了殖民统治地位。为了达到长期占领越南、同化越南土着的终极目的,法国殖民者废除汉字、推行国语字。越南民族志士和共产党人充分利用国语字易学易懂的优点,倡导、推广和普及国语字,宣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独立、抗法救国的革命思想。国语字成为越南战胜法国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利器。国语字取代汉字成为越南的官方通用文字,是越南民族的自主选择,是越南文字发展规律的体现,与越南民族思想文化总体特征相符。

祝力新[9](2012)在《《满洲评论》及其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洲评论》是在伪满洲国活跃的日本文人们所创办的时事评论周刊。1931年8月15日于大连创刊,正值九一八事变勃发前夕;于1945年7月7日正式停刊,翌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时期上而言,几乎横亘伪满洲国的成立至灭亡的14年历史。《满洲评论》共刊行29卷总676期,每半年刊行合集为1卷。1979年至1981年间,前28卷经东京龙溪书舍整理翻印出版,作为珍贵文献在日本伪满学术界受到重视。《满洲评论》长期以来受到中日两国学界的关注,且不仅局限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领域,由于其史料价值意义重大,近年来更是逐渐受到来自东亚近代史、殖民地文学、移民问题及思想史研究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关注。但对《满洲评论》本身进行深度挖掘与系统研究的工作,尚不够完善。时至今日,伴随着中日两国伪满洲国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研究资料日益充实,学术研究氛围逐步自由开放,对《满洲评论》做出全面研究的外在环境以及内部理由已经形成。《满洲评论》14年的整理与分析工作变得十分必要。论文首先着眼《满洲评论》创刊经历,论述了刊物两大灵魂人物橘朴与小山贞知的生平和刊物之间的密切关联,从殖民文化移植的角度,求证了刊物诞生初期的思想源泉。其次,以《满洲评论》的自身构成为核心,通过对时事评论栏目的分期研究,考证了刊物编撰人员的变迁历程,梳理了杂志在各时期的关注重点与主张。同时对刊物特辑进行了总体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并附有《满洲评论》大事纪年及与之关联的伪满大事纪,以用作全篇论文的比照。除了作为刊物主体部分的时事评论之外,构成《满洲评论》的多元化要素同样极其重要。如佐藤大四郎主导的中国东北农村问题研究、山口慎一负责的文学专栏以及小山贞知一手操纵下的相关满洲青年联盟与协和会的报道等,均是刊物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最后一章,是将视线从《满洲评论》这一主体延伸开来,从周边研究来侧面评定该刊的价值与意义。首先是将中日两国学者的既有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其中的不确切和不翔实的地方进行了考察与深入研究。其次谈到的是,围绕《满洲评论》翻印而引发的、在日本学术界知名的“龙溪书舍事件”,该刊的翻印经过跌宕起伏,绝不逊色于其创刊历程,同样使人饶有兴味。满洲评论社将刊物上登载过的重要文章进行整理出版,形成了《满洲评论丛书》,对这些出版物的发掘与研究,是考察《满洲评论》思想史的重要方面。本论文中对《满洲评论》本身及其周边所作出的研究,仅是挖掘了该刊及其时代中社会生活的一角,尚不敢妄称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对《满洲评论》的拆解与归类整理方式,较之传统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同时关注刊物中殖民与军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倾向两种力量的抗衡,并科学合理地将其进行区分对待;对满洲青年联盟和协和会与刊物之间的关联、刊物中的文学要素和移民问题报道等方面的整理与研究,为国内相关领域提供了补充;特别是对《满洲评论》特辑与单行本的挖掘、佐藤大四郎与中国东北农村运动的考察以及“龙溪书舍事件”的叙述,都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尚未完整开掘的部分。从充实伪满文献资源、丰富伪满报刊研究等意义上,希望能够贡献一份力量。《满洲评论》的相关研究,仅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中日两国学界对《满洲评论》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兴盛。

曲玉梁[10](2011)在《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大理院的最初设立是由于清末“仿行宪政”、修律变法,它作为近代法制意涵下最高审判机关,享有“统一解释法令权”和“最高审判权”,独立于其他机关之外。这既决定了民初大理院与清末修律之间割舍不断的关系,也表明了对民初大理院总体认识的起点。为此,本文从清末修律对民初大理院的影响开始展开,通过对民初大理院的设立、职权享有、独立审判,尤其是关于判例的运用展开论述,分析了民初大理院民事判解制度的特点、性质,并将民初大理院的民事判解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判例制度、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进行比较,概括了其对民国民法制定和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法制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对我国大陆地区当前民事法律制度发展完善的启示。从逻辑结构来看,本文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即: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清末修律活动对民初大理院及其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催生了中国近代法制意涵下最高审判机关——大理院、近代司法独立观念与制度对民初大理院裁判活动的影响、《大清民律草案》对民初大理院民事裁判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民初大理院的设立、内部组织、职权享有和法官独立,进而展开对民初大理院运用判例,对制定法、习惯法和法理等民法渊源适用情形的分析以及对判例运用在法学方法方面意义的阐释,较深入地了解其民事判解制度。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民初大理院的民事判解制度的特点、性质,并将该制度与中国传统的判例制度、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这一制度的特殊性。同时还考察了该制度对“民国民法”的制定和对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法制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基于前述对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的考察、分析、研究,总结出对我国大陆地区民事法律制度建设的启示,包括对改进审判独立、统一解释法律和促进民法典制定方面的借鉴作用。

二、2002年1~4期(总73~76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1~4期(总73~76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一、侵占与宣抚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三、治安与财政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一、校舍紧张
        二、经费不足
        三、生源紧张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二、教员的培训
        三、教员的培养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五、信任危机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一、课程、教学督导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一、人口激增
        二、职业构成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四、日常生活
        五、学校的设立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来源
        二、学生构成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一、课程设置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妥协”的美育 ——以陈师曾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诸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提出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不在场”的“妥协”:一次尝试共融的教学合作
    第一节 “妥协”的图画教学
    第二节 陈师曾的“不在场”:被“淡化”的导师角色
    第三节 蔡元培的“不在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蔡元培
第三章 塑造与建构:美育观念与图画教学的关系
    第一节 美育观念下蔡元培的图画教学的实用主义线索
    第二节 蔡元培绘画教育的抱负
    第三节 陈师曾画学的美育观念
    第四节 “文人情结”:文人画的“美育化”
    第五节 何谓“艺术”:精神的价值
    第六节 “艺能进步,比前不同”:以变化为进步的“中国画”
第四章 跨国族的想象:陈师曾的“东方”
    第一节 《文人画之价值》的导火线:芬诺洛沙与渡辺晨亩
    第二节 “同种同文”的焦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1912-1937年中国油画中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立意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关键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二、涉及研究方法的理论及阐释
        三、选题研究的创新点及价值
第一章 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时代情境
    第一节 历史来源:“西画东渐”中的女性肖像
        一、中国油画历史分期中女性肖像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油画历史转型中女性肖像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 思想启蒙:“西学东渐”中的文化语境
        一、从“西学”到“女学”——女性意识觉醒
        二、从“先觉”到“自觉”——自我人格独立
    第三节 创作主体:中国油画家的角色建构
        一、负笈西行的留学生群体
        二、本土美术教育中的油画家群体
第二章 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语言形态
    第一节 油画语言的风格形成
        一、“第一次全国美展”西画中女性肖像风格的特征
        二、“二徐之争”对中国油画中女性肖像风格的影响
    第二节 油画语言的再现功能
        一、轮廓线:结构的确立
        二、色块:意象的唤起
        三、笔触:质感的塑造
    第三节 油画语言的中国意味
        一、形式语言的“至善”与“尽美”
        二、色彩语言的“纯化”与“调和”
第三章 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艺术实践
    第一节 男画家的选择与立场
        一、“美色妙像”:徐悲鸿写女子之美
        二、“艺术叛徒”:刘海粟绘人性之真
    第二节 女画家的觉醒与坚守
        一、“无我之境”:潘玉良的《假面具》独白
        二、“人类之爱”:蔡威廉的《自画像》宣言
    第三节 作为“中国艺术复兴”理想图像的女性肖像
        一、“中国艺术复兴”的精神理想
        二、《关紫兰像》及其象征意义
第四章 女性肖像题材与中国油画的观念建构
    第一节 民族特质:油画观念的多元化倾向
        一、中国油画的“调和观”
        二、中国油画的“自然观”
    第二节 观看方式:油画观念的差异化合作
        一、两种女性肖像类型的观看方式
        二、中国油画家的观看方式
    第三节 “整体观”的建构及其重要性
        一、创作视域的整体观
        二、研究视域的整体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2 王静斋生平与学术述略
    2.1 生平事略
    2.2 学术述略
    2.3 小结
3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
    3.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萌芽
    3.2 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阐释
    3.3 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
    3.4 小结
4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实践活动——创办爱国组织与报刊
    4.1 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
    4.2 创办爱国会刊
    4.3 《伊光月报》的爱国报道
    4.4 小结
5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5.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
    5.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
6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6.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
    6.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6)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缘起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2.1.1 不再囿于时空
        2.1.2 集个性化数据
        2.1.3 具有聚合效应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2.2.1 表现形式迥异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3.1.2 以案由为参数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4.2.1 是否为前提
        4.2.2 标准之厘定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5.1.1 填补一般条款
        5.1.2 明晰认定标准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5.2.1 严格适用程序
        5.2.2 加强说理论证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5.3.1 提升审判级别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5.3.3 建立案例族谱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目次
作者简介

(8)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综述
    一 关于越南文字起源的研究
    二 关于汉字传入越南的研究
    三 关于字喃的研究
    四 关于越南国语字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关于越南语言文字的概念
    二 越南历史称谓的变化 第一章 汉字传入前越南的民族、语言及原始文字
第一节 越南自然地理
第二节 越南民族的起源及其形成
    一 越南学界对其民族起源的研究
    二 中国学界对越南民族渊源的研究
    三 西方学界对越南民族起源的研究
第三节 越南语的系属问题
    一 西方学界关于越南语系属的研究
    二 越南学界关于越南语系属的研究
    三 中国学界关于越南语系属问题的研究
第四节 越南越族的原始文字
    一 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思维的关系
    二 越南“南国古字”
    三 越南上古文字假说
小结 第二章 汉字在越南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汉字传入越南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第二节 汉字在越南传播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 秦汉至三国时期:汉字在越南初步传播阶段
    二 隋唐时期:汉字大规模传入越南阶段
    三 自主封建时期至法属前夕:汉字在越南的巩固和发展阶段
    四 法国入侵越南至“八月革命”:汉字在越南的衰落
小结 第三章 汉字在越南的使用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汉字与越南官修史书及诗文
    一 汉字与越南官修史书
    二 越南古代汉字诗文
第二节 越南的汉字地名
    一 越南郡县时期的汉字地名
    二 越南“南进”掠地后的汉字命名
第三节 越南的汉字人名、王族避讳及俗字
    一 越南的汉字人名
    二 越南的王族避讳及其用字特点
    三 越南汉字文献中的俗字
    四 越南的汉字谶语
第四节 以汉字为媒介的中越笔谈交流
    一 中越人士笔谈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 越南人士参与笔谈交流的主要群体
    三 中越人士笔谈的若干例证
小结 第四章 字喃的起源、结构及其性质
第一节 字喃起源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字喃的起源
第三节 字喃的性质
第四节 字喃的结构
    一 会意字
    二 假借字
    三 形声字
    四 体现复辅音的字喃
第五节 字喃的发展与演变
    一 十三世纪之前:萌芽阶段
    二 十三至十四世纪:成熟阶段
    三 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上半叶:巩固发展阶段
    四 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上半叶:繁盛阶段
    五 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衰亡阶段
第六节 字喃衰亡的原因
第七节 字喃对古壮字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字喃在越南历史上的使用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字喃与越南宗教
    一 字喃与越南佛教及民间宗教信仰
    二 早期字喃与佛教
    三 字喃与越南佛教典籍
    四 字喃与民间宗教信仰
第二节 字喃与越南文学
    一 越南早期的字喃诗赋
    二 十五至十七世纪的字喃作品
    三 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字喃作品
第三节 字喃与越南乡约
第四节 字喃与早期字喃字典
    一 《指南玉音解义》
    二 《三千字解音》
    三 《圣制字学解义歌》
    四 《大南国语》
小结 第六章 越南国语字的创制与推行
第一节 越南国语字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越南国语字的创制
    一 越南国语字的诞生
    二 罗德及其两部越南国语字着作
    三 越南国语字书写方式的统一
第三节 越南国语字的推广与普及
    一 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对越南国语字的传播
    二 法国殖民当局强制推行国语字的主要途径
第四节 国语字国家通用文字地位的确立
    一 越南民族志士的倡导
    二 “国语传播会”的推广与普及
    三 越南民族独立后对国语字的选择
第五节 国语字成为越南通用文字的原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满洲评论》及其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序章
    一、 《满洲评论》的认知价值
    二、 先行研究概述
    三、 关于伪满期刊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
    第一节 《满洲评论》的创刊
        一、 办刊方针与文化倾向
        二、 初期面貌与主编橘朴
        三、 小山贞知其人
        四、 与史实相关的其他介质
    第二节 日本文化人的“满洲”模式
        一、 橘朴在华的主要文化活动
        二、 橘朴早期的“中国研究”实绩
        三、 主编《满洲评论》与“方向转换”
        四、 晚年的橘朴与《满洲评论》
    第三节 “公使”的殖民文化践行
        一、 小山贞知的生平与时代因素
        二、 小山贞知的刊物话语权
        三、 小山贞知的政治主张与历史作用
第二章 《满洲评论》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伪满期刊谱系中的《满洲评论》
        一、 同时期的日文报刊鸟瞰
        二、 文化投入的方式与效果
        三、 《满洲评论》的个性与品位
    第二节 《满洲评论》的相关语境
        一、 《满洲评论》的撰稿群体
        二、 《满洲评论》与鲁迅
        三、 《满洲评论》的马克思主义倾向
        四、 《满洲评论》的国家意识形态
    第三节 《满洲评论》的历史分期
        一、 中日两国伪满历史分期异同
        二、 山本秀夫的期刊分期法
        三、 笔者的一得之见
        四、 历史分期法与《满洲评论》
第三章 《满洲评论》的主要内容解读
    第一节 时评栏目的构成要素
        一、 内容的分类整理
        二、 不同时期的关注焦点
        三、 伪满洲国的社会百科
    第二节 时评栏的分期研究
        一、 初期的探索性努力
        二、 中期的规模与发展态势
        三、 “重建运动”时期的建树
        四、 后期的衰落与变数
    第三节 《特辑》的声响与色彩
        一、 杂志史定位
        二、 思想史意义
        三、 内容与形式
第四章 《满洲评论》的多元因素
    第一节 山口慎一与文艺专栏
        一、 文艺栏目面面观
        二、 山口慎一的左翼色彩
        三、 文艺栏目与左翼文化势力
        四、 《满洲评论》与“满洲文坛”
    第二节 佐藤大四郎的《满洲评论》生涯
        一、 “新重农主义”的吹鼓手
        二、 合作社运动的倡导者
        三、 一个左翼文化人的归宿
    第三节 《满洲评论》与“协和会”
        一、 从“满青联”到“协和会”的四次改组
        二、 “满青联”时期的文字遗存
        三、 改组过程中的互动态势
        四、 殖民教化功能的个案
    第四节 《满洲评论》的国际视野
        一、 殖民实践的原生态记载
        二、 殖民主义的世界性目光
        三、 两种关注与一个落脚点
第五章 《满洲评论》的历史价值与影响力
    第一节 中日两国学界的大抵认定框架
        一、 《满洲评论》的中国认定
        二、 《满洲评论》的日本认定
        三、 相关语境中的《满洲评论》
    第二节 龙溪书舍事件始末
        一、 战后日本出版界的一个异常
        二、 杂志翻印的隐性价值
        三、 事件始末及历史内涵
        四、 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的关联
    第三节 《满洲评论》单行本研究
        一、 单行本的问世
        二、 关于《满评宣传册》
        三、 关于《满评丛书》
        四、 其他独立刊行本
        五、 单行本的分类考察
终章
    一、 属于时代的杂志性格
    二、 历史梳理的艰辛与可能
    三、 《满洲评论》研究的未来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满洲评论》暨伪满洲国大事纪年、战后《满洲评论》的善后处理
    附录(二) 橘朴生平及主要着作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奖励情况

(10)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目前的研究成果
三、关于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大理院在清末的设立
一、清末修律活动
    (一) 修律的背景
    (二) 修律的宗旨和内容
    (三) 修律对民初大理院的影响
二、司法独立背景下的大理院
    (一) 清末的司法独立观念
    (二) 大理院的设立与职权
    (三) 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
    (四) 司法独立在民国时期的演变 第二章 民初大理院与《大清民律草案》
一、近代民法学与《大清民律草案》
    (一) 近代法学知识与法学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二) 近代民法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三) 法学名词传入中国的方式
    (四) 中国近代民法学的诞生与成果
二、传统法律文化与《大清民律草案》
    (一) 传统社会中,法律制度的非中心地位
    (二) 宗族伦理与近代个人自由、人人平等原则的冲突
三、《大清民律草案》的编订及对民初大理院的影响
    (一) 修订民律问题的提出
    (二) 《大清民律草案》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三) 民律草案对民初大理院的影响 第三章 民初大理院的机构与法官
一、民初大理院的设置与地位
    (一) 民初大理院设置的法律依据
    (二) 民初大理院的法律地位
二、民初大理院的组织与职权
    (一) 大理院的内部组织
    (二) 大理院的职权
三、民初大理院的法官独立
    (一) 法官选任
    (二) 法官的精神独立
    (三) 法官独立审判个案
    (四) 法官职禄保障 第四章 民初大理院民事判例适用的法律渊源(上)
一、民事法律渊源及援引次序
    (一) 以判例确认民事法律渊源
    (二) 以判例确认民事法律渊源的援引次序
二、大理院对制定法的适用:以对前清现行律的适用和改造为视角
    (一) 对民国政府民事法令的遵行
    (二) 对前清律令中民事规范的沿用
三、对传统民事习惯的适用:以习惯法适用规则的设立及其适用为视角
    (一) 习惯与习惯法
    (二) 习惯法构成要件分析
    (三) 民初大理院确立习惯采用的标准
    (四) 民初大理院基于公共秩序利益对习惯的适用 第五章 民初大理院民事判例适用的法律渊源(下)
一、对民法条理的适用:以"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为视角
    (一) 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
    (二) 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运用
二、民事判例在法学方法上的运用
    (一) 以"例"破"律"
    (二) 类型化法学思维的运用
    (三) 赋予传统概念以近代民法含义
    (四) 解释、类比的运用
    (五) 导入近代民法权利类型
    (六) "类推"方法的运用
    (七) 调整律文的适用范围 第六章 民初大理院的民事判解制度
一、大理院的民事判解制度
    (一) 判解的内容
    (二) 民事判解制度的内容
    (三) 民事判解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四) 民事判解制度的性质
二、民初大理院判例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一) 来自传统文化的因子:与中国传统判例制度比较
    (二) "判例"名称的暗合:与英美判例法的比较
    (三) 根植于大陆法系法律传统:与大陆法系判例制度比较 第七章 民初大理院民事判解制度的影响
一、民事判解制度对民法制定的影响
    (一) 对民国《民律草案》的影响
    (二) 对制定"民国民法"的影响
二、民事判解制度对台湾地区法制的影响
    (一) 台湾地区现行判例制度的由来与发展变化
    (二) 台湾地区现行判例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三) 民事判解制度流变于台湾地区的启示 第八章 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的启示
一、对我国大陆地区审判独立的启示
    (一) 民初大理院对审判独立的坚持与追求
    (二) 大陆地区审判独立的评判及改进
二、对我国大陆地区法律解释与法制统一的借鉴
    (一) 民初大理院统一解释法令制度的历史作用
    (二) 我国大陆地区法律解释的现状与问题
三、对我国民法典制定的启示
    (一) 积极稳妥地推进民法典的制定
    (二) 民主科学地制定民法典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2002年1~4期(总73~76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妥协”的美育 ——以陈师曾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活动为例[D]. 邓经儒.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1)
  • [3]1912-1937年中国油画中的女性肖像题材研究[D]. 谭潇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5]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D]. 王根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6]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7]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8]越南文字发展史研究[D]. 梁茂华. 郑州大学, 2014(12)
  • [9]《满洲评论》及其时代[D]. 祝力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D]. 曲玉梁. 华东政法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2002年1-4期(共73-76期)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