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土地产权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外国土地产权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国外土地产权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付延妮[1](2020)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日渐暴露的缺陷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能够优化配置各项生产要素,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中央顶层设计的基本共识。自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现适度规模的概念,党中央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重视程度逐年增高,在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许多重要文件中,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然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现实中的发展还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农地流转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从全局考虑影响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因素,比较借鉴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状和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上进行政策改进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在分析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做研究述评,然后界定了相关基本概念,介绍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研究思路、内容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并说明文章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分析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指出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体系及其问题。第三部分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农村样本数据,结果表明户主及其家庭经济特征、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金融支持、制度环境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具有较大差异。第四部分阐述了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主要经验,得出了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启示。第五部分在阐述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基本原则后,提出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改进建议:从农地流转和户籍制度、劳动力转移政策方面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在财政金融保险、征地、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方面精准规划,强化政策支撑;从社会保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监管政策方面进行完善,巩固政策效果;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因地制宜落实政策,增强政策效力。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刘莉丹[2](2020)在《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下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正处于农地产权制度深化改革时期,为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国家提出了农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而行,放活土地经营权。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全国农地“三权分置”实践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上初步实现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农民权益受侵犯、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农户与新经营主体利益冲突等问题,影响了农地“三权分置”实践的进一步推进。因此,深入研究农地“三权分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通过梳理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践发展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成因,试图找出可行的解决对策,为推动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践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农地“三权分置”的相关内容,阐述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是梳理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践发展的现状。通过总结农地“三权分置”实践的基本情况和典型模式,肯定其取得的成效,并着重提出实践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农民权益受侵犯、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农户与新经营主体存在利益冲突。第三部分是探究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地产权权利主体模糊、农地流转交易市场不够成熟以及农地“三权”权利主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合理。第四部分是以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提出解决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践中问题的对策建议:依据土地产权权能及其统一与分离理论明晰农地产权、根据土地产权商品化及配置市场化完善农地交易市场体系以及按照土地地租理论建立合理的农地利益分配机制。

刘文泽,王凯汐,郭若男,向小倩[3](2018)在《国外农地流转对中国农地经营权合理流转的启示——来自日本、越南、俄罗斯的经验》文中提出农地经营权流转是中国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借鉴国外先进做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法,研究了日本、越南、俄罗斯3国的农地流转问题,结合中国农地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认为日本、越南、俄罗斯3国在明晰土地产权权益、加强流转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形成利益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可以给中国农地经营权流转提供借鉴。

李鹏程[4](2018)在《“重庆地票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集大城市大农村为一体的重庆市在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每年获得的用地指标只能满足城市发展所需面积的1/3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对重庆市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而与此同时随着诸多农民常年外出务工,大量农村建设用地出现闲置,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并且随着农民的代价变化,新生农民具有较强的离开农村的意愿,所以这种建设用地闲置现象可能会越发严重。为此,作为“城乡统筹”先行试点的重庆市凭借其独有的政策优势,依照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出台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推出了一个类似却独具特色的地方土地制度——“重庆地票制度”。可以说“重庆地票制度”的开展是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办法”先行的有益尝试,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分析“重庆地票制度”的性质、意义、不同乡镇实际执行中达到的政策效果及溢出影响,为之后此类制度的制定、执行及调整提供参考。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土地产权相关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发展权理论及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学习、运用,掌握了“重庆地票制度”的基本理论逻辑,并借助相关文献了解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地票制度本身进行分析,说明制度的内容、开展流程、开展过程中的激励和约束,以及“地票”的价值来源,重点阐述了制度的本质属性及意义。在实证方面,选取重庆市秀山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分析地票制度在不同乡镇实际开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产生的政策目的之外的其它影响。最后对相关理论及地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形成结论。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区县政府的积极开展意愿对“重庆地票制度”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城镇化的推进速度与中央对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是对“重庆地票制度”开展的主要约束。(2)“地票”价值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土地区位及性质的改变,二是城镇化及二三产业的发展,三是现有土地出让方式产生的溢价。(3)“重庆地票制度”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一种拓展形式;是西方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变形与运用;是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等建设用地的“市场渠道”;是政府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盘活建设用地存量的有成本的政策工具;是金融工具、理念在“增减挂钩”开展过程中的尝试。(4)“重庆地票制度”在保护耕地数量、促进建设用地高效利用、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的集中居住、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及解决农村融资难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从“重庆地票制度”在秀山县各地开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对当地生态扶贫搬迁、农民新村建设等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普遍提升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但在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农民长期增收的影响上却有显着的地区差异,具体而言,这与各地区实现非农就业的比例、当地规模种植开展情况成正相关。

覃荣坚[5](2018)在《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资源性资产流失现象及其治理 ——以广西港城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治理模式有了卓着的改进,如政府职能转变、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城乡治理走向法治化等。但从土地管理视角来看,仍存在了许多问题:农村土地产权性质不清、土地流转不规范、大量农村资源性资产流失,城镇化中农村资源性资产产权也遭遇进一步破坏。农村资源性资产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物质基础,源性资产的流失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农村资源性资产的流失现象进行关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对我国城乡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农村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提出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为了提高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治理能力,首先应该对这一特殊区域有全面的了解,发现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本文的问题意识是:在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资源性资产管理面临哪些困境,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有哪些具体表现,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造成什么影响,以及城乡政府部门如何对症下药解决资源性资产管理,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等研究等方法,分析城镇化中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现状,从中探寻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土地治理和解决资源性资产流失难题的可行之道。

付钰[6](2018)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形成机理及其对策研究 ——以定远县桑涧镇为例》文中指出首先,在研究国内外土地利用动态、土地流转与“三权”分置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等基础上,分析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历史演变以及土地流转与“三权”分置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三权”分置根植于土地承包及其关系长久不变,孕育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流转,顺应土地流转实践而被定格为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创新,为实践中更好地协调各权利主体关系,促进土地流转进一步朝着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奠定基础。其次,通过规范分析,在分析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形成机理的过程中,选择形成过程机理和形成动力机理两个方面,一方面,分析目标理论、公平与效率以及权能分置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研究分置形成的过程机理;另一方面,从宏观、微观、内因、外因的角度综合分析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形成机理,研究制定的内在规律。第三,通过实证分析,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建立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模型,运用模型结合问卷搜集到的资料,对“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安徽省定远县桑涧镇的土地流转绩效情况进行评价,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土地流转效益,进而分析各权利主体权能结构及其实现形式,以及目前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落实“三权”分置提供参考。最后,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集体、农民、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权能关系,提出了基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实践的思考,从始终坚持集体所有权、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充分发挥土地经营权功能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为生产经营现代化进程提供建议。

李明权[7](2015)在《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地征收是现阶段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扩大城市化规模的必经途径。农地征收过程涉及国家、集体、用地单位及被征地农民等多个权利主体的利益,当农地的权益在这些主体之间发生转移、交换的时候,农地的各项权益开始显现出来,不再隐含或模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有大量农地被征收,被征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增加。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从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开始,直至现在,大规模征收农地的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不充分。今后的农地征收过程中,如何实现农地权益的合理的充分的保护,则是急需研究探索的课题。本研究在考察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历史变迁的基础上,运用产权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以及公共利益理论,采用湖南省的数据,通过效益转换模型,利用就业、保险等政策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了农地征收的价值补偿空间及权益弥补范围,得出农地征收补偿项目类别可以拓展到生态、就业、养老等领域,农地用途转换升值空间巨大,农民可以参与开发收益分配等结论。通过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以及农地权益受损的不良影响研究,借鉴国外经验对比,得出需要继续提高征地补偿水平的结论。最后,探讨了农地权益保护从征收环节拓展到农民市民化环节的必要性,研究了“以权益补偿权益”的路径,从而构建了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新体系。本文由八章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及其目的、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简要的述评;同时,提出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介绍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介绍与农地征收及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产权、土地产权、土地产权制度、制度变迁、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公共利益理论以及财产征收等基本理论。第三章,考察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起步探索到形成与深化,厘清历史,分析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同时,分析现行农地征收及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特点、难点及形成原因。第四章,利用湖南省的数据,通过数据及模型分析,测算出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所涉及的土地规模、失地农民规模,并测算出农地生态价值、就业保障价值及养老保障价值,论证农民土地权益价值保护的数量空间及政策空间。第五章,论述了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与政府的补偿博弈及农民土地权益受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第六章,主要介绍国外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模式及其借鉴意义。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在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并在国外经验上提出对我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启示。第七章,着眼于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体系构建、拓展与实施路径,研究分析现有保护途径,包括法律途径、补偿安置途径、救助途径等完善路径及方法,并预计其可能的结果。同时,探讨将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从征收环节拓展到农民融入城市的市民化环节,研究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消失与其市民权益获得之间的替代方法与路径,从而拓展和构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新体系。第八章是结论和展望。

李春香[8](2015)在《基于农村人口退出视角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人口退出农村融入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也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农村人口从农村的彻底退出关系到农村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以及农村发展必须以农业人口的减少为前提,大量存在的农业人口是不可能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农村人口的退出也关系到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镇大量流动人口不能转化为永久性居民并实现真正融合,表面看来是与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相关,其实是与“给农民以土地,给市民以保障”的旧有思路与土地制度基础一脉相承。由于农村退出人口一头连接城市和工业,一头连接农村和农业,其能否有效退出也关系到我国“三化”协调发展。从上述意义上讲,本文研究所指的农村人口退出,是指农村人口的“完全退出”,即是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和身份的成员,自愿将其凭借其身份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以退还、转让等其他形式让渡给所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个人,从法律和经济联系上与原来所在农村社区脱离关系的行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其目标是多元化的,如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粮食生产量的最大化以保证食品的供给、提高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等等。但其根本性的缺陷表现在至今未建立起土地改革-农村人口退出-城镇融合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农民正在分化,农村土地的功能也在变化,适应这种变化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因此,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完善土地制度改革,同时实现农村人口的有效退出。论文着力探讨了农村土地功能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促进农村人口的退出,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构建基于农村人口退出视角的人口流动模型,分析土地制度对农村人口退出的影响及农村土地功能的变化。第二部分析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村人口的退出状况以及农村人口退出对土地制度改革的需求。第三部分提出促进农村人口退出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在比较中国主要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特征和人口退出效果,对湖北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农村人口退出的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原则、方向、政策建议、模式选择等。全文共6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对论文研究概况及相关研究基础进行简要介绍。具体包括选题理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论文创新之处。在对国外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市场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农村人口退出、农地制度改革、农村人口退出与农地制度改革结合相关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述评。第二章为农村人口退出与农地制度的关系。首先分析了农村人口退出的内涵和必要性,接着分析农地制度以及农村人口退出与农地制度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传统人口流动理论对中国农村人口退出缺乏解释力,本文从农村人口退出视角对托达罗模型再修正,得出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人口退出的主要制约因素。这种制约是随着农村土地对农村人口的功能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农村土地对农村人口来说不再是简单具有生产和保障功能,还具有财产功能,在高收入阶段,财产性功能需求快速增长并成为主要的新增需求。由于土地退出、交易环节制度缺失,影响了农村土地财产功能的实现,影响到农村人口的迁移决策,也使传统的人口流动理论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缺乏一定的解释力。第三章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村人口的退出状况。在总结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包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口退出现状及问题。估算结果显示1991-2012年农村人口年均退出850万左右,退出过程中存在农村半退出人口数量多,全退出人口数量较少,退出时财产不能有效变现,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被动型退出占有一定比例等问题。最后分析了现行农村所有权制度、农村土地使用与流转制度、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对农村人口退出的适应性。第四章分析农村人口退出对农地制度改革的制度需求。以在湖北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首先分析了农民工及家庭退出意愿,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工退出的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农民工退出相关土地政策需要。研究结果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农民工及家庭具有退出意愿,对农民工转户意愿产生最大影响的因素是是否在意退出补偿政策(即是否有退出补偿政策),其次是人均承包地面积,第三是承包地利用形式,第四是家乡是否有承包地荒废状况,第五是老家地理环境,第六是务工时间,第七是家庭现居住地。农民工所处的外部条件因素包括政策因素、承包地因素、家庭区位因素对其退出意愿产生显着的影响,而个人条件因素对其退出意愿产生的影响较弱。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农民工具有较强的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意愿,在意土地流转收益与补偿,对土地流转“财产收益权”的实现需求强烈,部分农民工具有土地退出意愿与需求,对土地自由退出权的诉求较高。第五章为农地制度创新和农村人口退出的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的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规模经营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相对清晰的界定了收益权,农民获得了部分增值收益,从发展趋势看,主要创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趋同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成都模式、重庆模式、浙江模式综合绩效最好,排在前三位,其人口退出效果也较好。但各种主要土地制度创新人口退出效果存在差异,“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土地银行”、“土地市场”等模式人口退出效果很好,“土地承包长久不变”、“两田制”、“宅基地流转”模式有利于农村人口退出,“土地股份合作”、“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模式人口退出效果一般,长期来看人口退出效果较好。最后,在对31个省市区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类地区适用的农村人口退出的土地创新模式进行分析。第六章,提出促进农村人口退出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以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推动农村人口退出为主要方向。通过完善土地相关立法、建立土地退出权、推进土地全面确权、引导和规范集体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引导各种人口退出的土地改革模式合理发展推进农村人口的顺利退出。最后提出保障农村人口退出后相关权益的保障措施。

王希岩[9](2015)在《基于地方公共财政视角的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与机制设计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土地制度与不动产税制度进行优化设计,借鉴了土地制度与不动产税制度的国际经验,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与不动产税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现状,从地方公共财政的角度提出我国土地物权制度及房地产税制度的优化方案。为便于房地产税的顺利实施,还给出了设定与房地产税开征激励相容的引导机制的方案建议。历史的纵向分析表明,中国具有对房产和地产分别课税的传统。国别的横向比较表明,房地产税可分为对房产和地产分别课税或对房屋和土地分别课税的个别财产税以及对房屋和土地合并课税的一般财产税两类三种模式。结合历史的纵向分析与国别的横向比较,本文认为我国房地产税应采取对房产和地产分别课税的个别财产税模式,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本文设计出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闲置土地税在内的我国房地产税优化方案。作为对房地产税的补充,本文同时探讨了我国资源税的优化。由于不动产税与不动产物权密切相关,在探讨不动产税的同时,本文也对我国不动产物权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国际不动产物权制度的借鉴进行了研究。为配合房地产税顺利开征,在明清永佃权、清租界永租权、建国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借鉴波兰和前苏联曾实施过的永久土地使用权,本文提出我国应采取“免费续期,定期登记”的长期土地使用权制度,赋予土地使用者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通过对人口、疆域、经济总量这三项指标的综合排名,本文界定出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印尼这八个“大国”,分析其“大国”财政的特点。就财政体制而言,这几个“大国”的共同特征是均实行财政联邦制,通过征收不动产税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筹集资金。我国唐朝中叶一度出现地方财政现象,但没有形成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反而因藩镇割据导致王朝覆灭。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本文提出以公共财政约束地方政府,通过开征房地产税引入地方政府与辖区纳税人利益相容的激励机制,让地方纳税人通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加强对于地方政府的监督,让广大人民群众来分解中央政府与日俱增的政治压力。利用双重差分法(DID),本文对沪渝房产税试点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房产税开征对两地房价的影响方向截然相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区分了房地产税的消费税成分与资本所得税成分,探讨了房地产税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以及房地产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开征房地产税的功能定位。世界各国开征不动产税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以及促进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我国开征房地产税,除了这两项基本功能之外,其实际功能还在于规范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国家治理机制以及消除房地产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内生增长。就路径实现而言,本文设计了与房地产税开征激励相容的引导机制,包括结构性减税、对房地产税纳税人开放户籍、小产权房有条件合法化、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及社会信用体系、推行预算民主等。由于土地批租时间早、产业升级效果佳、外来人口及小产权房占比较高,深圳适宜列为推行房地产税试点的第一批城市。当前我国应从大战略的视角出发,以房地产税改革为突破口,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在地方政府层面大力推行地方公共财政建设,创造制度红利,凝聚社会共识,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并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包括房地产税和资源税在内的不动产税制。

张旭念[10](2014)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提出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在农村经济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基础地位,在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以来,学术界以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及其创新模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推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内容在新形势下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等。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再次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安徽作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在十八大后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对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展开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以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为研究对象,在引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查阅法等方法对建国以来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过程进行梳理;同时选取安徽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村从业人员数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因素为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展开对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绩效评价分析。分析表明,现行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主要存在土地权属模糊、经营主体缺乏保护机制、宅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农业经营规模化发展受阻、多因素制约土地流转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提出以建设安徽美好乡村为总体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开展针对安徽实情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创新。以循序渐进、农民主体、统筹城乡、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出发,采取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农业使用权证券化、统筹城乡土地市场等具体措施保障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创新稳步推进,为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改革研究纵深推进、加快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程、大力建设安徽美好乡村贡献力量。

二、国外土地产权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土地产权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历史演化与现状
    第一节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回顾
    第二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第三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现状
        一、农地流转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区域差异明显
        三、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
        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非粮化现象凸显且区域差异较大
    第四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体系
        一、农地流转政策
        二、户籍及劳动力转移政策
        三、财政金融保险等支持政策
        四、征地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五、配套支持政策
    第五节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农地流转政策体系不健全
        二、户籍制度制约及劳动力转移政策不完善
        三、财政金融保险政策支农效果有限
        四、征地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未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形成合力
        五、配套支持政策不完善
第三章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分析
    第一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择
        二、模型选择与构建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模型回归分析
        一、模型回归结果
        二、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三、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比较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一、完善的法律规范
        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教育、科研与机械推广体系
        三、支持和培育新职业农民
    第二节 法国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一、调整农地结构
        二、鼓励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地集中化发展
        三、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
    第三节 日本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一、持续完善农地制度
        二、系统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三、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农村人才
        四、出台财政金融政策助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农业中小型机械化水平
    第四节 国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第五章 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路径探析
    第一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原则
        二、适应性原则
        三、人民性原则
    第二节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改进的具体建议
        一、改革创新,加大政策支持
        二、精准规划,强化政策支撑
        三、配套保障,巩固政策效果
        四、因地制宜,增强政策效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下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与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相关概述
    (一)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1.土地产权权能及其统一与分离理论
        2.土地产权商品化及配置市场化理论
        3.土地地租理论
    (二)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的内涵及特征
        1.农地“三权分置”的内涵
        2.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的特征
    (三)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对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的指导意义
        1.土地产权权能分离是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新思路
        2.土地产权商品化及配置市场化为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市场化导向
        3.土地地租理论为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提供指导
二、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施的现状
    (一)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践的基本情况及典型模式
        1.农地“三权分置”实践的基本情况
        2.农地“三权分置”实践的典型模式
    (二)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施中取得的成效
        1.农地确权基本完成
        2.农地规模化经营迅速发展
        3.农地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三)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权益受侵犯
        2.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
        3.农户与新经营主体存在利益冲突
三、中国农地“三权分置”实施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农地产权权利主体模糊
        1.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
        2.农地经营权确权工作有待完善
    (二)农地流转交易市场不够成熟
        1.农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完善
        2.农地流转交易市场管理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三)农地“三权”权利主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合理
        1.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及期限长短影响利益分配
        2.农业补贴及土地征用补偿分配不合理
四、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下解决中国农地“三权分置”问题的对策
    (一)依据土地产权权能及其统一与分离理论明晰农地产权
        1.完善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律法规体系
        2.进一步完善农地确权工作办法
    (二)根据土地产权商品化及配置市场化完善农地交易市场体系
        1.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机制
        2.健全农地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
    (三)按照土地地租理论建立合理的农地利益分配机制
        1.合理控制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价格和期限
        2.健全农业补贴和土地征用补偿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国外农地流转对中国农地经营权合理流转的启示——来自日本、越南、俄罗斯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日本、越南、俄罗斯农地流转概况
    2.1 日本农地流转概况
    2.2 越南农地流转概况
    2.3 俄罗斯农地流转概况
3 日本、越南、俄罗斯及中国农地流转比较
    3.1 在法律制度方面
    3.2 在市场体制方面
    3.3 在利益保障机制方面
4 现阶段中国农地经营权流转的问题
    4.1 土地产权不明晰
    4.2 流转市场不健全, 缺乏市场化中介组织
    4.3 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
5 对中国的启示
    5.1 完善相关法律, 明晰土地产权
    5.2 加强流转机制建设, 培育市场化中介组织
    5.3 完善利益保障机制

(4)“重庆地票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土地产权相关理论
        2.1.2 地租、地价理论
        2.1.3 土地发展权相关理论
        2.1.4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 文献综述
    2.3 小结
3 “重庆地票制度”相关概念及现状
    3.1 “重庆地票制度”出台背景
    3.2 “重庆地票制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3 “重庆地票制度”实施程序及开展过程中的激励与约束
    3.4 “地票”的价值来源
    3.5 “重庆地票制度”开展情况
4 “重庆地票制度”的本质属性及意义
    4.1 “重庆地票制度”的本质属性
        4.1.1 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一种拓展
        4.1.2 是西方土地发展权转让制度的优化与运用
        4.1.3 是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等建设用地的“市场渠道”
        4.1.4 是政府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盘活建设用地存量的有成本的政策工具
        4.1.5 是金融工具、理念在“增减挂钩”开展过程中的尝试
    4.2 “重庆地票制度”的意义
        4.2.1 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耕地进行切实保护
        4.2.2 有利于促进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
        4.2.3 有利于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4.2.4 有利于实现农村集中居住
        4.2.5 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4.2.6 有利于解决农村融资难题
5 对“重庆地票制度”的案例分析——以秀山县为例
    5.1 秀山县基本情况介绍
    5.2 秀山县“重庆地票制度”开展情况及影响
        5.2.1 秀山县“重庆地票制度”整体开展情况及影响
        5.2.2 不同乡镇“重庆地票制度”开展情况及影响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资源性资产流失现象及其治理 ——以广西港城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政策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研究综述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地访谈法
        三、历史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资源性资产
        二、资源性资产流失
        三、农村土地确权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二、地租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四、公共资源管理理论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港城镇农村资源性资产制度历史沿革
    第一节 港城镇历史发展概况
        一、港城镇基本情况
        二、资源性资产相关政策历史发展概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港城镇农村资源性资产的历史沿革
        一、1949-1952年:土地改革后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二、1953-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集体土地所有制”开启
        三、1957-1978年:“人民公社”阶段对土地产权重新分配
        四、1978年至今:农村资源性资产管理走向现代化
    第三节 农村资源性资产产权演进方向:确权到户与清产核资
第四章 港城镇农村资源性资产流失现状、影响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港城镇农村资源性资产管理现状
        一、农村土地确权
        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
    第二节 港城镇农村资源性资产流失现状
        一、农村集体私自买卖资源性资产
        二、农村资源性资产被占用
        三、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土地撂荒
        四、城镇化浪潮中“圈地”开发之风盛行
    第三节 港城镇农村资源性资产流失的影响分析
        一、制约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降低农民土地收益的稳定性
        三、阻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四、冲击农村社会稳定
        五、削弱农民的资源性资产权益
    第四节 港城镇农村资源性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基于“经济人”假设:资源性资产流转中村干部的双重角色
        二、地方责任主体管理缺位
        三、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乏力
        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权能不明晰
第五章 完善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资源性资产治理具体思路
    第一节 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资源性资产治理的特殊性
        一、资源性资产丰富,管理混乱无序
        二、资源性资产违法现象丛生,城镇化发展滞后
    第二节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加强产权管理
        一、加速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保护土地产权稳定性
        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加强产权管理
    第三节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权力外部监督
        一、正视政府“元治理”角色和管理主体地位
        二、建立监督体系,将权利“关进笼子里”
    第四节 提高农民产权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一、加大资源性资产产权政策宣传,提高农民产权意识
        二、构建多中心社会治理网络,扩大村民参与渠道
    第五节 农村资源性资产治理走向“半正式行政”
        一、“半正式行政”在资源性资产治理中的呈现
        二、突出基层民主的价值内核
    第六节 注入整体性治理理念,打造合作共治平台
        一、协调地方政府部门权责
        二、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治理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形成机理及其对策研究 ——以定远县桑涧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启示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土地经济学理论
    2.2 土地产权理论
    2.3 制度变迁理论
    2.4 土地规模经营理论
    2.5 人地关系理论
第三章 农村承包地流转与“三权”分置形成
    3.1 农村承包地使用制度回眸
    3.2 土地流转与“三权”分置互动关系
        3.2.1 “三权”分置植根于农村土地承包及其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3.2.2 “三权”分置孕育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承包地流转
        3.2.3 “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
    3.3 “三权”分置的权能结构
        3.3.1 集体土地所有权
        3.3.2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承包权
        3.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经营权
第四章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形成机理分析
    4.1 影响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形成机理的因素选择
    4.2 形成过程机理分析
        4.2.1 目标与效率分析
        4.2.2 目标、需求与“三权”分置的形成
    4.3 动力机理分析
        4.3.1 宏观动力
        4.3.2 微观动力
        4.3.3 内因动力
        4.3.4 外因动力
第五章 桑涧镇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实证研究
    5.1 桑涧镇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5.1.1 桑涧镇概况
        5.1.2 农村承包地流转情况
        5.1.3 农村承包地流转方式、去向及用途
    5.2 桑涧镇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问卷调查
        5.2.1 问卷设计
        5.2.2 调查方式
        5.2.3 数据获取
        5.2.4 调查样本描述性统计
    5.3 桑涧镇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绩效评价
        5.3.1 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5.3.2 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权重选取与计算
        5.3.3 绩效评价
        5.3.4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基于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实证研究的对策建议
    6.1 以确权为核心,合理界定分置各方权、责、利
        6.1.1 以确权为核心,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6.1.2 完善立法及配套政策,合理界定三方权、责、利
        6.1.3 加强法律教育,提升农民相关法律意识
    6.2 实行金股制,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6.2.1 兼顾公平与效率,实现集体土地决策权能
        6.2.2 推行金股制,行使集体土地监督权能
    6.3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
        6.3.1 建立“保底收益+股金分红”模式,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6.3.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
        6.3.3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创新承包权实现形式
        6.3.4 构建承包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6.4 完善经营配套政策措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4.1 赋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保障的经营权
        6.4.2 实施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保障土地供给
        6.4.3 建立大宗作物生产保护制度
        6.4.4 完善农村金融和保险服务
        6.4.5 构建农业政策体系,培育职业农民
    6.5 搭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平台,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6.5.1 完善土地流转服务经营体系
        6.5.2 建立健全经营权流转市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三权”分置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必然途径
        7.1.2 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落实“三权”分置的首要前提
        7.1.3 “三权”分置的核心是解决各权能的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
        7.1.4 “三权”分置与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之间是螺旋上升的闭环
    7.2 讨论
        7.2.1 修订现行法律,使“三权”分置合法化
        7.2.2 “三权”最终回归“两权”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不足和局限性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产权、土地产权、土地产权制度
    2.1.1 产权理论
    2.1.2 土地产权与产权制度
    2.1.3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2.1.4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2.2.2 制度变迁的动因
    2.2.3 制度变迁的主体
    2.2.4 制度变迁的方式
    2.2.5 产权与制度变迁
2.3 资源配置理论
2.4 公平与效率理论
    2.4.1 马克思主义公平与效率观
    2.4.2 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平与效率观
    2.4.3 改革开放后,我国关于公平与效率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2.5 公共利益理论
2.6 财产征收理论 第3章 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的历史变迁
3.1 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3.1.1 农地征收制度的历史变迁
    3.1.2 农民土地权益的变迁过程
3.2 农地征收制度的特点及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影响
    3.2.1 现行农地征收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2.2 现行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及政治意义
3.3 现行农地征收制度缺失及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难点
    3.3.1 农地征收制度的主要缺陷
    3.3.2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难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损失程度的测度与分析
4.1 湖南省农民土地征收数量及失地农民数量
    4.1.1 湖南省农地征收年际变化
    4.1.2 湖南省农地征收区域变化
    4.1.3 湖南省失地农民数量估算
4.2 基于效益转换法的湖南省被征收农地生态价值货币化测算
    4.2.1 湖南省被征收农地价值参照体系的建立
    4.2.2 被征收农地货币化价值估算模型及因子修正分析
    4.2.3 计算结果
    4.2.4 被征收农地生态价值测算结论
4.3 湖南省失地农民土地社会保障价值评估
    4.3.1 指标选取与估算方法
    4.3.2 损失估算
4.4 农地增值情况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损失评估
    4.4.1 总体测算思路
    4.4.2 数据计算
4.5 小结 第5章 农民与政府的征地补偿博弈及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不良影响.
5.1 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土地权益博弈
    5.1.1 非价值补偿型的征地利益平衡
    5.1.2 价值补偿型的征地利益平衡
5.2 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不良影响
    5.2.1 农地征收将农民陷于相对贫困的局面
    5.2.2 农地征收中农户抗击行为激烈
    5.2.3 农地征收对城镇化的影响
    5.2.4 农地征收产生的间接和深远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国外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经验借鉴
6.1 农地征收补偿计价范围的国际比较及其经验借鉴
    6.1.1 农地征收补偿的计价原则
    6.1.2 农地征收补偿的计价范围
6.2 世界各国(地区)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1 美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2 英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3 日本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4 法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5 德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6 匈牙利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2.7 俄罗斯农地征收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措施
6.3 对完善我国农地征收补偿标准提高农地权益保护水平的启示
    6.3.1 以公平补偿原则替代不完全补偿原则
    6.3.2 适当拓宽补偿客体范围
    6.3.3 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7.1 构建被征收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体系的思路
7.2 从完善法律的视角提升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水平
    7.2.1 明确和规范对“公共利益”边界的认定
    7.2.2 提供获取非公共利益用地的法定路径和程序
    7.2.3 公共利益用地的征收法律仍需完善
7.3 征收补偿范围、标准的重新核定
    7.3.1 农地征收补偿范围的扩展
    7.3.2 征地补偿标准的调整
    7.3.3 探索农民参与土地开发收益分配的新机制
7.4 农地征收过程中农地权益保护体系的拓展与实施路径
    7.4.1 农地社保体系的解体与城市社保体系的建立
    7.4.2 依赖农地就业体系的终结与失地农民城市就业体系的建设
    7.4.3 被征地农民农村社会资本的退化与农民城市社会资本的重构
    7.4.4 农民土地权益的完全退出与被征地农民市民权益的获取和保护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农村人口退出视角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理由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2 农村人口退出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关系
    2.1 农村人口退出
        2.1.1 农村人口退出的内涵
        2.1.2 农村人口退出的必要性
    2.2 农村土地制度
    2.3 农地制度与农村人口退出的关系
        2.3.1 农村人口退出迁移决策模型
        2.3.2 农地制度对农村人口退出的制约
3 现行农地制度下中国农村人口的退出
    3.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特征
        3.1.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共性特征
        3.1.2 农用地制度特征
        3.1.3 建设用地制度特征
    3.2 农村人口退出的现状与问题
        3.2.1 农村人口半退出现状
        3.2.2 农村人口全退出现状
        3.2.3 退出存在的问题
    3.3 现行农地制度对农村人口退出的适应性分析
        3.3.1 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
        3.3.2 农村土地使用流转制度
        3.3.3 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3.3.4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3.3.5 结论
4 农村人口退出对农地制度改革的制度需求分析
    4.1 制度需求
    4.2 农村人口退出意愿
        4.2.1 调查方法和样本
        4.2.2 问卷调查的设计及主要内容
        4.2.3 退出意愿
    4.3 农村人口退出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3.1 样本的基本特征
        4.3.2 模型、变量
        4.3.3 结果分析
        4.3.4 二分类Logistic模型进一步分析
    4.4 农村人口退出过程中相关土地制度需求
        4.4.1 土地市场化流转的需求
        4.4.2 农村土地“财产收益权”的需求
        4.4.3 土地自由退出权的需求
    4.5 小结
5 农地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退出的实证分析
    5.1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绩效
        5.1.1 主要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比较
        5.1.2 主要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绩效分析
    5.2 湖北案例
        5.2.1 孝南区“360+X”
        5.2.2 鄂州:新社区建设与农村产权改革
    5.3 人口退出效果评价
        5.3.1 建设用地
        5.3.2 承包地
    5.4 各地适用的农村人口退出的土地改革模式分析
        5.4.1 定义问题、选择分类变量与数据预处理
        5.4.2 聚类分析
        5.4.3 结果描述、解释
        5.4.4 适用模式
6 农村人口退出的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6.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原则与方向
        6.1.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原则
        6.1.2 农村土地私有化不可行性
        6.1.3 农村土地国有化不现实性
        6.1.4 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6.1.5 推动农村人口退出
    6.2 推进退出相关改革政策建议
        6.2.1 完善相关立法
        6.2.2 建立土地退出权
        6.2.3 推进土地全面确权
        6.2.4 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6.2.5 建立健全农村保障制度
    6.3 农村人口退出的改革模式选择
        6.3.1 大力推进“双置换”和“土地整理”
        6.3.2 积极发展“土地市场”和“土地银行”
        6.3.3 鼓励发展“集体土地入股”
        6.3.4 探索推进“承包权长久不变”和“宅基地流转”
        6.3.5 自由发展“两田制”
        6.3.6 稳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6.4 农村人口退出后配套保障措施完善
        6.4.1 推进同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6.4.2 建立退出利益保障机制
        6.4.3 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基于地方公共财政视角的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第四节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综述
    第二节 财政联邦主义与地方公共财政
    第三节 产权理论与代理理论
    第四节 制度变迁与机制设计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不动产物权兴废与税制沿革
    第一节 中国古代田制与赋役制度
    第二节 近代中国租界的永租制与房地产税制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土地私有制与房地产税制
    第四节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制度与房地产税制
    第五节 评述与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第一节 中国大陆不动产物权现状
    第二节 中国大陆不动产税制现状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港澳台地区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第一节 中国香港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第二节 中国台湾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第三节 中国澳门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第四节 评述与小结
第六章 国际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第一节 土地私有为主的国家不动产物权现状
    第二节 土地公有为主的国家不动产物权现状
    第三节 不对保有土地单独课税的国家不动产税制现状
    第四节 对保有土地单独课税的国家不动产税制现状
    第五节 评述与小结
第七章 不动产税与地方公共财政
    第一节 制度均衡大国的地方财政特征
    第二节 中国地方财政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
    第四节 我国不动产市场中的央地博弈与地方机会主义
    第五节 以公共财政约束地方政府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设计
    第一节 从开征物业税转向开征房地产税
    第二节 路径依赖下我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的路线选择
    第三节 我国土地物权制度与批租制度改革
    第四节 我国房地产税及资源税税制优化设计
    第五节 沪渝房产税试点的经济效应
    第六节 小结
第九章 中国不动产税功能定位及引导机制设计
    第一节 房地产税与房地产市场
    第二节 房地产税的税负归宿
    第三节 房地产税与经济内生增长
    第四节 我国不动产税的功能定位
    第五节 房地产税开征引导机制设计及政策建议
    第六节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图:1953年北京市房地产税收款书
参考文献
后记
科研成果

(10)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2.2 研究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1.2.3 研究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是保障农民利益、变革农村生产方式的必然要求
        1.2.4 研究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落实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
        1.3.1 国外研究成果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
        1.5.2 比较分析方法
        1.5.3 系统分析方法
        1.5.4 文献资料查阅法
2 基础概念与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制度
        2.1.2 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
        2.1.3 土地制度
        2.1.4 土地使用制度
    2.2 基础理论
        2.2.1 马克思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
        2.2.2 产权、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2.2.3 公平与效率理论
        2.2.4 地租理论
        2.2.5 土地供给与需求理论
3 国内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的经验借鉴
    3.1 国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践
        3.1.1 美国
        3.1.2 英国
        3.1.3 德国
        3.1.4 日本
    3.2 国内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践
        3.2.1 广东佛山模式
        3.2.2 成都市“还权赋能”产权创新模式
        3.2.3 武汉市“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模式
        3.2.4 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所”创新模式
        3.2.5 嘉兴市“两分两换”创新模式
    3.3 国内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
        3.3.1 必须与生产力水平保持一致
        3.3.2 途径的多样化
        3.3.3 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
        3.3.4 以明确土地使用者的自主经营权为前提
        3.3.5 加强对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4 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轨迹
    4.1 改革开放前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轨迹
        4.1.1 土地改革时期(1949年-1952年)
        4.1.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1953年-1956年)
        4.1.3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1957年-1978年)
    4.2 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轨迹
        4.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和推广阶段(1979年-1983年)
        4.2.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改革阶段(1984年-1993年)
        4.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改革阶段(1993年-至今)
5 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与改革绩效分析
    5.1 绩效评价相关方法
        5.1.1 目标考核法
        5.1.2 行为观察考核法
    5.2 绩效分析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2 分析结果
6 现阶段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6.1 土地权属模糊,经营主体缺乏保护机制
    6.2 宅基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6.3 农业经营规模化发展受阻
    6.4 多因素制约土地流转
7 安徽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7.1 总体目标
    7.2 基本原则
        7.2.1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7.2.2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
        7.2.3 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7.2.4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7.3 基本思路
        7.3.1 宏观层次
        7.3.2 中观层次
        7.3.3 微观层次
    7.4 具体措施
        7.4.1 贯彻权地分离政策,探索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7.4.2 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7.4.3 实现农业使用权证券化,拓展土地融资渠道
        7.4.4 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
        7.4.5 强化农地使用制度的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国外土地产权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影响因素及其政策改进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D]. 付延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下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研究[D]. 刘莉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国外农地流转对中国农地经营权合理流转的启示——来自日本、越南、俄罗斯的经验[J]. 刘文泽,王凯汐,郭若男,向小倩. 世界农业, 2018(11)
  • [4]“重庆地票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鹏程.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资源性资产流失现象及其治理 ——以广西港城镇为例[D]. 覃荣坚.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6]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形成机理及其对策研究 ——以定远县桑涧镇为例[D]. 付钰.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2)
  • [7]农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D]. 李明权.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9)
  • [8]基于农村人口退出视角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 李春香. 武汉大学, 2015(06)
  • [9]基于地方公共财政视角的中国不动产税制优化研究[D]. 王希岩.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6)
  • [10]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张旭念. 安徽农业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外国土地产权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