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互动双语教学研究

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互动双语教学研究

一、高师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互动式双语教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丽,于永丽,杨婷,赵爽,杨春光,白俊杰,王建华[1](2021)在《分析化学课程群建设探索》文中提出分析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双语的教学模式,并将该学科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互渗透;依托MOOC和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开展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训练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厚植爱国情怀,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张鹏,谢蕾,林嘉怡,张际标,温燕梅[2](2021)在《涉海高校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通过对教学对象需求分析、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教学模块构建和教学效果量化评价等,探索了涉海高校实验班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问题,总结了双语教学在实践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涉海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应体现海洋与学科专业特色,并对未来推广涉海特色的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原婷,唐意红,张素霞,赵韵,黄燕山,蔺华林[4](2020)在《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在高校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学化工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初步探讨了双语环境下分析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适宜选择、课程内容的多元化设计、线上平台优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手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社会使命感,达到掌握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熟练英语运用能力以及提升学习能力的多重目标。

李铁绳[5](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梁春华[6](2015)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文中提出从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关系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出发,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探索的过程中,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英文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启示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黄晖,张启卫[7](2013)在《化工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阐述了双语教学的内涵,结合化工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经过四轮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英语水平大大提高。化工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为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魏云霞,马明广[8](2012)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实行双语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分析化学双语教学进行了理性分析,基于这些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找出了目前实施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穆祥媛[9](2010)在《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双语师资培养的质的研究 ——基于被培养者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在借鉴国外双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发达省市的部分中学率先实行了双语教育。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双语教育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怎样实施双语教育却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合格的教师队伍储备人才是双语教育能否实施,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国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国情,提出了多种培养双语教师的模式。本研究立足于长春师范学院的“2+2”双语师资培养模式中的双语微格培训阶段,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从被培养者的角度去反观整个“2+2”双语师资培养模式中的双语微格培训阶段,从中概括出此培养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包括值得借鉴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对完善我国有关双语师资培养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帮助并同时为其他高师院校进行双语师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参考。在此化学双语微格培训中,培训教师适当的激励作用以及汇课这种过程性评价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这是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我们又看到了不足之处,在微格培训评价中,对双语专业学生的教材重难点把握的评价关注较少。另外,培养体制中注入有双语教学经验的培训教师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韩文华,冯唐锴,胡永鑫[10](2008)在《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和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针对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的教材的选用、师资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关键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探讨。

二、高师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互动式双语教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师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互动式双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分析化学课程群建设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2 理论联系实践,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建设
3 化学安全教育,虚拟仿真项目的建设与实践
4 立德树人,分析化学课程学风和思政建设
    4.1 坚持诚信教育,树立良好学风
    4.2 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实践
5 科研反哺教学,全方位培养创新型人才
6 结语

(2)涉海高校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对象需求分析
二、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三、教学模块构建
四、教学效果量化评价
五、教学改进建议
    (一)对对师生的建议
    (二)对对教学内容的建议
    (三)对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1. 采取循序渐进法。
        2.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
六、结语

(4)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分析化学双语课程的现状
    1.1 课程性质及双语教学要求
    1.2 传统教学模式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3 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3.1 选取适宜的教材与教学方法
    3.2 课程内容的多元化设计
    3.3 小组讨论助力课后复习
    3.4 线上优质资源延伸课后学习
    3.5 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4 结语

(5)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双语教学的定义与意义
2 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2.1 选择一本好的英文教材
    2.2 汉语与英语有机整合, 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互为主体
    2.3 学生学习为主体
3 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启示
    3.1 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双语教学
    3.2 撰写课外小论文
    3.3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4 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 教学资源的获得
    4.2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4.3 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

(7)化工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 双语教学
2 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
    2.1 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2.2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3 多媒体辅助教学
    2.4 作业和考试
3 双语教学在教与学双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改进建议

(8)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
    1. 教学目标与教学难度
    2. 教学语言
    3. 教材选择
    4. 教学方法
    5. 课程评价
二、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三、分析化学双语教学面对的问题
    1. 教师的英语能力
    2. 学生的接受水平
    3. 教材的采用
四、采取的措施
    1. 教学方法的改变
    2. 师资队伍的建设

(9)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双语师资培养的质的研究 ——基于被培养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介绍
    一、相关概念的介绍
        (一) 双语教育
        (二) 双语教师
        (三) 微格教学
    二、研究对象——长春师范学院双语师资培养体制的介绍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 研究方法
        (二) 关于抽样
        (三) 关于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
        (四) 进入现场的方式
        (五) 如何确定有意义的问题
        (六) 收集资料
        (七) 研究设想
        (八) 成文形式
第三部分:倾听我们的声音——研究内容的分析
    一、有关选择双语教学学习动机的分析
        (一) 我们为什么选择双语专业
        (二) 启示
    二、有关对培训教师评价的分析
        (一) 感受一——我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二) 感受二——更期待有双语教学经验的老师
        (三) 启示
    三、有关“汇课”评价形式的感想
        (二) 汇课的作用
        (三) 启示
第四部分:研究者的反思
    一、有关研究结果的检验
        (一) 效度问题
        (二)推论问题
        (三)信度的问题
    二、研究者的反思
        (一) 质的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二) 与量的研究方法的结合
        (三) 我对质的研究的体会
第五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双语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 仪器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
3 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
    3.1 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教材
    3.2 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3.3 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对象
    3.4 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形式及注意事项
        3.4.1 教材与教学语言的搭配
        3.4.2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3.4.3 互动式教学模式
        3.4.4 预习、训练和考查
        3.4.5 教师的课前准备
        3.4.6 双语实验教学
        3.4.7 双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4 结语和展望

四、高师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互动式双语教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析化学课程群建设探索[J]. 陈明丽,于永丽,杨婷,赵爽,杨春光,白俊杰,王建华. 大学化学, 2021(09)
  • [2]涉海高校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究[J]. 张鹏,谢蕾,林嘉怡,张际标,温燕梅. 大学教育, 2021(04)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 李原婷,唐意红,张素霞,赵韵,黄燕山,蔺华林. 广东化工, 2020(05)
  • [5]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 梁春华. 山东化工, 2015(10)
  • [7]化工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J]. 黄晖,张启卫. 广州化工, 2013(12)
  • [8]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研究[J]. 魏云霞,马明广. 新课程(中旬), 2012(10)
  • [9]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双语师资培养的质的研究 ——基于被培养者的研究[D]. 穆祥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10]仪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和探讨[J]. 韩文华,冯唐锴,胡永鑫.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04)

标签:;  ;  ;  ;  ;  

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互动双语教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