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学论坛”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南方文学论坛”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一、《南方文坛》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肖一凡[1](2021)在《当代青年作家培养机制的变化 ——以《文艺报》(2012-2020)为考察中心》文中指出

高祎博[2](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赵新静[3](2021)在《在“太和”理想与现实“应物”之间 ——《应物兄》的知识分子叙事》文中认为《应物兄》是李洱用时十三年左右完成的最新长篇力作,这部作品围绕济州大学建立儒学研究院展开,牵涉出政、商、学三界形形色色的人物,讲述了在各路人马精心筹备下儒学研究院最终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的故事。本篇论文以《应物兄》中“太和”和“应物”两个核心词汇为切入点,探求作品里所展现的“太和”的深刻内涵,并且从多个角度探寻“太和”理想难以实现的原因,试图理解当下知识分子精神坚守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性。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探寻作品中“太和”二字的内涵及其构成的理想。首先,笔者从太和研究院与“太和”的关系探究“太和”的第一层意蕴,即建立儒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其次从应物兄的角度探究“太和”的第二层意蕴,即应物兄致力于儒学研究和儒学建设学科化、体系化的学术理想。最后从程济世的角度探究“太和”的第三层意蕴,即儒学复兴理想和程济世借“太和”重寻家园与儒学文化记忆。总体而言,“太和”寄寓了知识分子想要在当下时代实现儒学复兴的理想。第二章从客观的外在因素分析“太和”理想失败的原因,主要从权力和资本的角度探究“太和”理想的陨落。“太和”研究院建立过程中,政治权力和商业资本对文化建设造成挤压与渗透。在政府权威和商业资本的侵扰中建立“太和”研究院慢慢演变成了建名人故居和城市改造工程,这与知识分子学术理想和儒学复兴理想渐行渐远。第三章从知识分子自身挖掘“太和”理想难以实现的原因,首先从“应物”二字入手,理解其内涵。其次从知识分子“言”之“应物”的角度分析沉默寡言者以及市场经济下言说的功利性,知识的言说也背离“太和”理想。沉默不语或出于私心的为名为利言说使得“太和”理想被淹没。最后分析知识分子的“行”之“应物”,知识分子在道德操行方面的堕落以及追求理想的行动力不足也使得理想难以实现。第四章主要分析当下知识分子“执道应物”与坚持精神操守面临的困境及可能性。成长经历不同的三代知识分子在新世纪里展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首先从老一代知识分子中找寻坚守者,不管是像何为、张子房这类人文知识分子还是像双林院士这类科学知识分子,他们对于新时代下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宽松的文化政策倍加珍惜,他们不为名利所累潜心钻研学术,着书立说,享受学术世界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尽管老知识分子正渐渐“退场”,但他们从始至终尽力坚守信念与操守。其次,中生代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时代面对来自“权”和“资本”的干扰,也可看到文德能、芸娘、应物兄等坚持精神操守或寻求突围之路的学者。最后,晚生代知识分子虽有更多的年轻学者面对诱惑沉沦放纵,但亦有文德斯这种坚守者,知识分子“执道应物”和实现理想之路虽然艰难但也有希望之光。

孙婧[4](2021)在《论葛亮作品中的南京书写》文中指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来是文人墨客汇集的地方。近现代以来,有许多作家以这座城市的丰盛与斑驳为描写对象,创作出了优秀的文学作品。葛亮作为“70”后香港作家中的领军人物,以自己在多元文化滋养下所孕育的广阔视野、在深厚家学驱动下所建立的脉脉情怀以及在学院立场影响下所确立的鲜明写作风格为南京城市书写留下了独特旖旎的风景。葛亮的作品均是以城市为背景,通过刻画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来展示他们的精神困境,同时也注重描摹城市的风物和历史,通过挖掘城市精神的“常”与“变”来阐明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永恒性的东西。可以说,葛亮的南京书写既是多城经验的投射,也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他为许多年轻作家想象城市提供了一个范本,也为他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关照历史的角度。因此,本文将从创作来源、叙事策略和城市历史感的呈现三个方面入手,聚焦葛亮心中的精神原乡——“南京”,思考他是如何在古典与现代两个维度下建构起城市的,并探讨他的南京书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着眼于葛亮南京书写的创作来源。从记忆的驱动、“他城”与“家城”的观照和文化传承三方面来阐述葛亮南京书写的创作灵感。第二章从现代小说的叙事策略出发,分析葛亮是如何在文本中建构起南京气韵和南京经验的。本文认为其叙事策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多元化的叙事视角,二是古典又现代的叙事风格,三是雅俗共赏的叙事语言。其中,前两者是骨架,后者则是血肉。第三章对葛亮南京书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全面估衡,通过梳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南京书写探讨葛亮南京书写的价值和存在的不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一重新建构文学中的南京,丰富南京书写,二实现了历史事实与想象的和谐。其不足表现在一将文学的城市志成为近现代政治事件史的简单复写,二对人物性格的单一化呈现,三对宿命的过度渲染。

董馨月[5](2021)在《“80后”作家转型的读者接受研究》文中指出

杨毅,鲍姝伶[6](2020)在《毕飞宇创作年表》文中研究指明1964年1月,毕飞宇生于江苏兴化,父母当时均在杨家庄小学任教。出生后不久,父母便把他托付给了王有珠大叔的母亲,由她带大。父亲毕明,1949年9月参军,先后在石家庄空军机场和沈阳服兵役,1951年因"家庭和社会关系复杂"离开部队,成为兴化县文教科的工作人员。1958年下乡,先务农,再做教师,靠阅读鲁迅、自学物理和数学度过那段时光。自1979年起从事新闻工作至离休。父亲教过毕飞宇语文、物理,给了毕飞宇三样东西:身体、性格、失眠症。母亲天性乐观,能歌善舞,跟随父亲做了差不多一辈子乡村小学教师,也是毕飞宇的启蒙老师。

张盟[7](2020)在《论方舟的诗》文中提出方舟(1966——),本名周柏,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南下”的诗人之一,也是南方“打工诗歌”的代表作家。他在诗歌创作初期受“朦胧诗”影响较大,后期逐渐趋向写实并创作了大量的打工纪实诗。方舟的诗立足生活现实但又不乏抒情与想象,他的诗得到同时代诗人杨克、郑小琼、叶延滨等人的认可,当代诗歌评论家们对其诗歌创作亦作过不少的研究与评述。作为一位寓居在南方都市东莞从事底层写作的诗人,方舟其人其诗显然很难跨越“精英史观”进入主流文学史的研究视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方舟诗歌缺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试图在详细整理方舟诗歌作品的基础上,采用访谈互动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方舟的诗歌创作经历、诗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学史意义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促进学界对方舟诗歌创作的全面了解。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绪论、结语和四个主要章节。《绪论》部分通过对方舟诗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指出方舟其人其诗被忽视和低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证方舟诗歌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南下者”的诗歌缘:方舟的生平与诗歌创作之路》主要谈方舟的生平与诗歌创作经历。通过对方舟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梳理,将其诗歌创作分为四个典型的阶段。即“大学时期”(1983-1987)、“南昌时期”(1987--1990)、“南下初期”(1990--1994)以及“南下后期”(90年代后期至今),并结合具体的史实与文本分析其人生行旅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多面”的社会纪实:方舟诗歌的主题内容》主要论述方舟诗歌的主题分类。首先按照文本内容将方舟的诗歌分为“自然灾害纪实诗”、“底层生活纪实诗”、“城市变迁纪实诗”三种主要类型;其次对每一种类型的诗歌给出划分的依据并详析其风格特征;最后综合方舟诗歌类型及风格特征来探究方舟诗歌所蕴含的“底层同情”意识与“现实主义”精神。第三章《反“意象化”的叙事: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论述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具体从“语言特色”、“创作手法”和“诗歌理念”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方舟诗歌词汇和语法使用来探析方舟诗歌的语言特征;其次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式两个角度来总结探究方舟诗歌的创作手法;最后从方舟自述的诗歌观点以及和诗歌内在呈现两个方面来探究方舟“反意象化”创作的诗歌理念。第四章《“地方”与“底层”:方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主要从“地方写作”和“底层写作”两个层面来分析方舟诗歌创作具有的文学史意义。拥有“东莞诗人”和“打工诗人”双重文学身份的方舟,其文学创作和其所在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现实密切关联。方舟的诗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南方都市东莞的变迁历史,也映照了东莞打工人群的生存现实与精神面貌。方舟的诗歌在“地方文化”和“底层精神”两个层面与主流文学史书写存在对话的可能。改革开放后出现南下打工潮的大历史与打工诗人通过各种途径建构自主话语的努力,共同促进了“打工诗歌”的最终凸显。《结语》部分以方舟的诗歌创作为个案论述“打工诗歌”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互动关系,总结其诗歌创作的文学审美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吴靖[8](2020)在《弋舟小说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弋舟的小说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受到批评界的关注。这一方面是他荣获的2018年鲁迅文学短篇小说奖,将其推上了更为光鲜而华丽的舞台;而另一方面则是他愈发成熟的小说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创作特色和不俗的创作实力,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他小说创作的文学价值。弋舟以其轻盈而灵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他对时代、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自身灵魂的叩问,传达出强烈的时代使命感。本论文的主体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小说题材、人物形象、叙事形态以及结语。绪论部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弋舟的个人生平以及其当前的创作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然后对其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体总结,并阐述了弋舟小说的研究价值。第一章重点分析弋舟小说的题材,笔者在对弋舟小说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分别对其小说中的城市日常生活书写、时代病症以及成长题材展开论述。第二章研究的对象为弋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弋舟个人丰富的生命体验,梳理了他笔下常见的三类人物:异乡人、知识分子、空巢老人,对他们进行分类研究。第三章则对弋舟小说的叙事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先锋式的叙事结构、灵活的叙事视角以及诗意化的叙事语言帮助弋舟的小说获得如飞鸟般轻盈的质感,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在最后的结语部分,从总体上概述了弋舟小说的意义及局限性,并对其未来的创作给予了无限的期待。

程孝阳[9](2020)在《刘慈欣科幻小说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独树一帜,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往往带给读者极致的阅读体验。本文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文学意识生成、主题思想、艺术形象、叙事策略等方面入手,力图全面地把握刘慈欣的创作魅力。绪论第一部分在梳理国内外科幻小说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科幻小说这一概念进行辨析,指出这一文学类型在创作技巧上的独特之处。第二部分简要介绍刘慈欣的创作情况,并重点梳理对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研究状况,指出研究界对刘慈欣的总体性把握不足和唯刘慈欣论等问题。第一章探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意识是如何生成的。第一节分析童年经验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童年时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想象、对科学技术的迷恋以及科幻小说的文学启蒙,构成了刘慈欣从事科幻小说创作的起点。第二节分析“文革”记忆对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的影响,指出“文革”这一时代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渗透进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之中。第三节以刘慈欣所言的主流文学为参照,分析刘慈欣的科幻文学观,并指出他为了争得科幻文学的合法性,是如何建构了一个“主流文学”的。第二章主要从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出发,分析刘慈欣科幻小说中所蕴涵的科技启蒙主义。第一节论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对科学的重视等方面,与五四启蒙文学形成了一种呼应。第二节指出刘慈欣所提倡的科学与五四语境下的科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小说的价值取向是利用科学飞向宇宙深处。第三节重点论述刘慈欣科幻小说所表现出的反人类中心主义,并指出这种反人类中心主义是建立在科学至上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使得其有别于后现代主义。第三章总结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三种艺术形象。第一节分析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科学形象,这些深具科学技术内核的形象超越了想象力的极限,体现出神奇而富有诗意的美感。第二节指出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外星人都具有拟人化的特点,他们同时还扮演了启蒙人类的角色。第三节对传统的人类形象进行分析,指出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人类形象过于扁平,符号化的倾向过于明显,不过仍然塑造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英雄群像。第四章探讨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叙事策略。第一节从科幻小说独有的“概念的陌生化”入手,指出刘慈欣将其与语言的通俗化结合,在保证读者陌生化阅读体验的同时,又没有增加阅读难度。第二节分析刘慈欣科幻小说中存在的两种叙事模式,即观念先行与逻辑推理的叙事模式。第三节重点放在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历史叙事方面,刘慈欣继承了传统史书的实录笔法,同时小说中涵盖了丰富的各类知识,又使得小说具有一种大历史叙事的倾向。结语指出刘慈欣“走红”的客观原因,指出其小说不仅仅是迎合了时代的需求,更像是被时代主动选中。同时,刘慈欣在不断被神化的过程中,其小说的局限性也被遮盖了,如何突破创作瓶颈是刘慈欣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陈亚奇[10](2019)在《诗歌选本与诗坛生态研究 ——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文中指出诗歌选本是诗歌传播和承传的重要环节,也是其经典化的重要途径,在诗歌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本好的诗歌选本蕴含着对某种诗歌现象、诗歌创作的总结与反思,对一种诗潮流的彰显以及对诗坛生态的观照。《中国新诗年鉴》(后简称《年鉴》自1998年发刊以来,将近20年锲而不舍的坚守在诗歌第一现场,记录推动诗坛的发展和演化,成为诗坛演化的催化剂,为我们研究当下诗坛生态提供了一份鲜活的诗歌史资料,因此以《年鉴》研究来考察当代诗坛生态演变是切实可行的视角。笔者拟从一下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中国新诗年鉴》(后简称《年鉴》)系列选本对于诗坛生态的影响:第一部分:梳理《年鉴》出版前后的诗坛格局,从“年鉴”系列选本的诗歌立场出发,分析“年鉴”系列选刊的发展态势,寻找在该选本影响之下中国诗坛的格局,探析该选本和诗坛生态的相互作用,探究其对当下诗坛生态健康发展作用与启示。第二部分:论述《中国新诗年鉴》对于诗人的影响。根据《年鉴》系列选本的诗选活动,绘制表格,进一步的分析该刊物对新生代诗人的推介和对被遮蔽诗人的挖掘、对“民间”诗学观念及其他诗歌理论的推动等,展开论述《年鉴》系列选本通过对诗人的影响而对诗坛的激活。第三部分:阐释《年鉴》系列选本对于诗坛活动的参与与诗坛竞争的激化。《年鉴》发刊以来通过自身对于诗人群体的形成、诗歌热点问题的参与来不断的参与诗坛演变,论述《年鉴》系列选本与诗坛生态发展演变的互文性作用,将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展开选本对于诗坛生态的演变所起的推动作用,力求以点观面的,对当下的诗坛生态的演变带来一些借鉴和帮助,以更好的促进当代新诗的良好发展。

二、《南方文坛》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方文坛》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一、落寞的英雄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一、越界的母女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在“太和”理想与现实“应物”之间 ——《应物兄》的知识分子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价值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太和”理想
    第一节 太和研究院与“太和”意蕴
    第二节 应物兄与“太和”
    第三节 程济世与“太和”
        一、儒学复兴的期待
        二、借“太和”重寻家园与文化记忆
第二章 政治与资本对文化的挤压渗透
    第一节 政治权力对“太和”院的干预
        一、政府“官”权干扰
        二、校长“权”威压制
    第二节 从“太和”院到经济链
        一、“太和”集团与城市利益之网
        二、国外资本开拓市场的企图
第三章 “应物”对理想的消解
    第一节 “应物”的含义
    第二节 “言”之“应物”
        一、应物兄的擅于应物与无奈
        二、市场经济下的功利性言说
    第三节 “行”之“应物”
        一、道德的失守
        二、行动力的欠缺
第四章 执道应物与精神坚守的困境及可能
    第一节 坚守信念的老辈知识分子
        一、入世者的坚守
        二、隐退者的坚守
    第二节 艰难突围的中生代坚守者
        一、物欲观念的冲击
        二、传承独立精神
    第三节 勇拒“诱惑”的晚生代坚守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论葛亮作品中的南京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葛亮创作概述
    第二节葛亮小说研究现状
第一章 葛亮南京书写的创作来源
    第一节 记忆的驱动
    第二节 “他城”与“家城”的观照
    第三节 南京和传统文化的滋养
第二章 葛亮南京书写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第二节 古典又现代的叙事风格
    第三节 雅俗共赏的叙事语言
第三章 葛亮南京书写的价值考衡
    第一节 重新建构文学史上的南京
    第二节 平衡历史事实与想象
    第三节 葛亮小说的缺陷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论方舟的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方舟诗歌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2.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1章 “南下者”的诗歌缘:方舟简介与诗歌创作之路
    1.1 方舟生平与家世
    1.2 方舟创作之路
    1.3 方舟早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第2章 “多面”的社会纪实:方舟诗歌的主题与思想特色
    2.1 方舟诗歌主题
        2.1.1 自然灾害纪实诗
        2.1.2 底层生活纪实诗
        2.1.3 城市变迁纪实诗
    2.2 方舟诗歌的思想特色
        2.2.1 人文关怀:“底层同情”意识
        2.2.2 审美内涵:“现实主义”精神
第3章 “反意象化”的叙事:方舟诗歌的艺术特色
    3.1 方舟诗歌的语言特色
    3.2 方舟诗歌的艺术手法
        3.2.1 修辞手法
        3.2.2 表现手法
    3.3 方舟诗歌的艺术理念
第4章 “地方”与“底层”:方舟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4.1 地方写作:“东莞诗人”
    4.2 底层写作:“打工诗人”
    4.3 对话主流文学:建构自主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弋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生平及创作概况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捕捉意味
    (一)城市日常书写
        1.日常生活诗学重构
        2.城市生存图景揭露
        3.孤独情绪的观照
    (二)呈现时代病症
        1.畸形的两性关系
        2.难言的隐性疾病
    (三)记录成长阵痛
        1.孱弱的主体性
        2.受挫与逃离
第二章 众生世相的描绘
    (一)异乡人
        1.异乡体验的触发
        2.普世况味的表达
    (二)知识分子
        1.错失“文学的好时代”
        2.洞察时代的真相
    (三)空巢老人
        1.从非虚构开始
        2.关怀当下和回望历史
第三章 沉重而轻盈的舞蹈
    (一)先锋叙事的赓续
        1.时空交错的意识流变
        2.琐屑破碎的询唤结构
    (二)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
        1.固定式内视角
        2.多重式内视角
        3.全知式零视角
    (三)叙事语言诗化
        1.诗歌与小说的交汇
        2.大量的象征隐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刘慈欣科幻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幻小说的概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意识的生成
    第一节 童年经验与科幻文学意识的生成
    第二节 “文革”记忆与科幻小说创作
    第三节 与“主流文学”相对的科幻文学观
第二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科技启蒙主义
    第一节 启蒙的回归与科学至上主义
    第二节 以生存为最高目的的危机意识
    第三节 唯科学下的反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艺术形象
    第一节 超越想象极限的科学形象
    第二节 拟人化的外星启蒙者
    第三节 “非道德”的人类英雄
第四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概念的陌生化”与语言的透明化相结合
    第二节 观念先行与逻辑推理的叙事模式
    第三节 面向未来的历史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刘慈欣小说出版年表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诗歌选本与诗坛生态研究 ——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个案分析法
        (三)归纳总结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新诗年鉴》诞生时的诗坛生态及其编辑方针
    第一节 《中国新诗年鉴》发刊时的诗坛格局
    第二节 《中国新诗年鉴》的编辑方针
        一、《年鉴》的民间内涵初探
        二、《年鉴》民间立场的呈现
    第三节 《年鉴》的发行方式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新诗年鉴》对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对诗坛新生力量的推介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诗人的推介
    第三节 对隐匿诗人的挖掘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新诗年鉴》与新世纪诗坛生态
    第一节 《年鉴》与新世纪诗人群体
    第二节 《年鉴》与新世纪诗歌现象
        一、诗歌年选现象
        二、诗歌奖现象
        三、诗歌热点话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报纸类
    三、学术论文类
致谢

四、《南方文坛》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青年作家培养机制的变化 ——以《文艺报》(2012-2020)为考察中心[D]. 肖一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
  • [2]“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3]在“太和”理想与现实“应物”之间 ——《应物兄》的知识分子叙事[D]. 赵新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4]论葛亮作品中的南京书写[D]. 孙婧. 扬州大学, 2021(01)
  • [5]“80后”作家转型的读者接受研究[D]. 董馨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毕飞宇创作年表[J]. 杨毅,鲍姝伶. 当代作家评论, 2020(06)
  • [7]论方舟的诗[D]. 张盟.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8]弋舟小说论[D]. 吴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刘慈欣科幻小说论[D]. 程孝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诗歌选本与诗坛生态研究 ——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D]. 陈亚奇.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南方文学论坛”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