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重在创新——对科技兴农工作的几点思考

科技兴农重在创新——对科技兴农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科技兴农 重在创新——对科技兴农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潘长彬[1](2020)在《贵定云雾贡茶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供需研究》文中提出

张丹青[2](2019)在《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历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海南省公民科学素质比例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位列全国倒数,农民科学素质比例更是严重落后,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距甚远。不仅制约了海南省农村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农民的提升,而且制约了海南省经济、社会、文化的快步向前。因此,专门针对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分析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现状;探究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从农民自身、政府、社会、科协等四个层面挖掘制约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原因;最后,结合海南省地域特色和农民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研究探索提升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的有效对策:增强农民科学意识、切实加强政府主导、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科协优势。

张晨[3](2017)在《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发生机制和演进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是一个拥有约25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然而,上海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2亩,人均水资源量仅为89立方米,农业劳动力仅占劳动力总数的3.3%。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环境资源的刚性约束不断凸显,农业的产业空间受到挤压。因此,上海农业若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确保鲜活农产品稳定且安全供应,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不难发现,近四十年来中国农业存在“旧农业”停滞和“新农业”发展并存的二元结构,其表现为以种植业为代表的“狭义农业”产值指数增长缓慢,和以农林牧渔为整体的“广义农业”产值指数增长显着,并且在“狭义农业”中粮食作物产值比重逐渐减少而蔬菜水果的产值比重不断提高。这种结构调整源于消费需求转化所导致的农业结构转化以及其所附带的产值变化,它与一般意义上发达国家的农业革命有明显的不同。同样,近年来,上海农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产值指数反映了牧业和渔业强劲的增长力和对“广义农业”的带动,而居民对蔬菜和水果的稳定消费弥补了传统种植业中粮食的增长乏力;在“菜-果”种植和“畜-禽-鱼”养殖较快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在产业经营体系、生产模式、发展理念等方面得到全面改变和创新,它也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劳动、技术、资本并重的新业态形式;而且公司+农户、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等经营业态的相继出现,也为农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各种可能和发挥的空间。本文研究的选题,聚焦于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发生机制和演进路径,旨在通过对农业发展脉络的梳理,准确描绘出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路线轨迹;同时,结合上海多年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以及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实践背景,剖析制度变迁、科技活动、资本导入、政策扶持等因素如何对农业技术进步产生作用、发挥影响,进而将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演进路径和发生机制耦合成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因此,本文的研究,系统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演进路径及其发生机制,既能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实质做出理论上的深刻解读,也能为当前上海提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提供政策咨询,使农业成为上海建成“全球卓越城市”的有效助力,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二,一是“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演进路径是怎样的”,二是“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发生机制是什么”。对此将着重就四个方面进行分解:第一,对上海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行梳理,初步提出农业技术进步因循的路径方向,点出能够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因素。第二,通过技术进步诱致理论,分析不同类型农业技术在上海的运用情况,进而根据农业增长的视角,具体描绘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加以验证。第三,讨论制度变迁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在上海农业增长中的内在关系,阐述制度之于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第四,论述资本引进、人力开发、科技投入、政策扶持等“投资”行为对上海农业发展及其技术进步的作用影响,并将它们与制度的作用机制相结合,构建出上海农业技术进步完整的发生机制。通过演绎、比较、归纳、统计、数理、计量等研究分析手段,就农业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农业增长视角下技术进步的趋势与选择、技术和制度因素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农业科技活动、政策对农业技术运用的影响等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本文的论证逻辑体系是:以相关经济学理论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以上海农业发展的脉络作为分析的事实起点,解析不同类型农业技术的运用情况,刻画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趋势并加以实证;进而从前述分析所得到的阶段性结论再出发,在宏观上聚焦农业发展过程中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在微观上聚焦农业科技活动在农业技术进步中扮演的角色,勾勒农业技术进步在这两方面分别指向的发生机制;结合对上海纲领性农业政策的解读,融合各章节得出的结论,构建上海农业技术进步完整的发生机制和演进路径,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通过论证,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约四十年的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上海农业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种植业由粗放式的粮油作物生产为主,转变为粮经(蔬果)并重的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格局;畜牧业和渔业在经历产业壮大后进入了稳定、调整、压缩的发展新阶段,集约化成为两者的主要生产形式。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上海农业形成了以土地节约集约为主的发展趋势,在复种指数由降转升的背景下,以良种、良法为代表的农业生物化学技术提高了农作物和养殖业的单产水平;同时,为应对农业劳动力的持续减少,机械技术尤其是大型农业机械不断得到应用推广,使上海呈现出类似欧洲国家那样同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增长路径,这与全国的一般情况有所不同。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论断,并清晰地展示出,上海对农业技术的选择,生物化学技术优先于机械技术。第二,本文以通过对史实和事实的描述,展示了制度变迁对农业发展所具有的意义。通过对相关经济学理论和现实情况的把握,将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证明了农业经济增长率是制度变迁率、技术进步率和农业人口增长率之和,且制度因素、技术因素和劳动力因素能够独立发挥作用。进而,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思路,以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作为观察制度变迁的指标,将技术和制度因素对上海农业发展贡献程度作了测算,发现技术进步的作用强于制度变迁的作用,并认识到只有技术和制度因素的匹配度达到均衡状态才能激发农业的内在活力,提出制度机制是上海农业技术进步发生的核心机制。第三,“投资”行为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发生机制有密切关联。本文使用了广义的投资概念,将其化入到科研活动、涉农政策和经营体制等事物中予以阐述。本文研究发现,科技活动作为一种作用于生产力前端的投资行为,较好地保障了上海农业的产能,以新品种、新工艺的研发和转化推广实现“以质换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此,科技活动是上海农业技术进步发生的强化机制。涉农政策作为行政引导式的投资行为,可以在宏观和微观两种途径影响上海农业的产业结构及其对应的技术运用;而且,在长期被固化的政策可以上升到制度的高度,进而影响农业发展。因此,涉农政策是上海农业技术进步发生的引导机制。经营体制的嬗变则会引发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动力,本文对上海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营”阶段的刻画,显示出新型经营主体对传统农户生产的逐步取代,使各类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变得顺畅,并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机械技术的进步。此外,由于“投资”行为既包括对物的投资,也包括对人的投资,使上海农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了资本偏向和技能偏向的特征。基于以上三项结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发生机制和演进路径作出整体性描绘:在农业技术进步的演进路径上,上海先后经历了早期全面推广机械技术,和近期以发展生物化学技术为主、机械技术为辅的路径,并且能够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出现生物化学技术与机械技术并重的格局;对于该演进路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解放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藩篱,在激活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带动了机械技术在农业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普及,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要求推进土地流转和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亦将成为新的制度安排再次激发对机械技术的需求,在未来形成新的技术格局;政府部门的政策投入、科技投入,以及各类经营主体的自主投入,对各种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运用都具有引导作用和强化作用,同时,这些“投资”行为使农业技术进步出现资本偏向和技能偏向;此外,政策的制度化,以及制度对经营主体的引导,有效地将制度机制和“投资”行为对农业技术进步所引发的强化机制和引导机制联结起来,形成回路。

钱志刚[4](2015)在《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的核心主体,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然而,经过近二、三十年外延式快速扩张后,地方大学普遍陷入多重发展困境之中,转型发展诉求非常强烈。由于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转型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实现路径的多样性,使得该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复杂性和现实挑战性。本研究主要选择从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维度来分析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路径和支持体系等。本研究实际上是围绕二个中心环节、四个核心问题来展开的。二个中心环节就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四个核心问题,一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诉求是什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在关联是什么;二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为什么要转型发展,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为什么要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依托;三是“转什么”的问题,即地方大学要往哪个方向转,其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什么;四是“怎么转”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其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支持体系是什么。试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研究,旨在为我国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厘清思路、拓宽视野;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提供理论参考、理论支撑。本文通过文献法、案例法、比较法等方法的运用与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是对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组织结构、制度文化、运行模式等核心要素的根本性转变的抽象概括,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改革工程。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既体现了地方大学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又是一种基于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客观选择。否则,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就会很难实现,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地方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与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十分吻合的,服务型大学应是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理想类型和目标定位所在。第二,地方大学要实现向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大小高低就成了衡量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及其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以及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因而,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成了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吉首大学、宁波大学等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实践表明,地方大学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服务促转型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可循,如,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等等。第四,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路径,如,通过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以平等、对话、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通过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使地方大学与地方产业成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耦合体以及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以及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升,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搭建专业就业职业对接平台、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发展等等。第五,地方大学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有完备的支持体系作保障,如,地方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明确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提供制度环境和制度支持。地方大学组织自身必须要构建一种服务型教育体系,它既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通过区域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的构建和运转,促进服务文化的产生、复合组织的出现、合作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环境的优化等,进而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等等。

刘赟[5](2013)在《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科技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科技兴农战略的人才支撑,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离不开人才的作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调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对邵阳农业科技人才和培养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农业科技人才的具体范畴,分析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机制,肯定了农业科技人才和培养工作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尤其是通过对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与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或是人才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阐述了我国在人多地少国情的基础上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内涵和机制以及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比较全国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与资源特色,结合邵阳地区的现有资源,提出适应邵阳地区的人才培养的对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的现状存在几大重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地域失衡、年龄老化、行业分布不均等。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解剖,本文总结出了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所存在的几个问题:培养观念陈旧,培养结构不尽合理,培养制度僵化。在归纳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机制因素分析了制约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较低、重视度不够、教育缺位等;内部机制因素主要是:激励制度不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以政府、高校、人才三个主体为视角提出了三大对策: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调整人才结构,完善管理体制等;二是高校完善课程设置,推动校企联动,对口农村职业教育等;三是人才自身转变观念,积极创新,加强专业实践等。

李忠朝,李芳[6](2012)在《对都匀市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对都匀市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探讨了目前都匀市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徐群[7](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指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曾朝辉[8](2011)在《农业高校科技兴农运行机制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文中提出科技兴农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更直接更有效的对策来加以推进,“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我国的农业高校经过国家多年的投资和建设,其基础设施完善、研究手段先进,科教力量雄厚、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高校是高等农业教育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的根本保证;农业高校是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重要阵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分析湖南省现代科技兴农服务模式的现状及特点出发,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运行机制,即“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的运行现状,提出制约我国高校科技兴农机制运行的主要障碍包括:农业技术风险因素,农业体制与制度因素,农村人力资本因素,农业高校科技兴农作用弱化因素等。针对这些制约性因素,提出建设与完善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机制的基础措施包括: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的专业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信息优势;具体措施包括科学构建科技兴农的管理体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政府政策调整力度,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创造健康发展的法制空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农业科技教育联盟,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深入进行体制创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改革,健全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再教育。

韩常灿[9](2009)在《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源头创新的主体,又是多元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农业科研院所从事科技推广具有科技、信息、人才、实践等多方面的优势,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的特点。有利于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强化现有农技推广体系整体功能,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和自身地位。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11个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实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制约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四大因素:①农业科研院所定位不清晰,缺乏公共财政的稳定支持;②推广的动力不足;③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④缺乏强有力的推广服务体系。及今后的六项主要任务:①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②加强院地合作,加速成果转化;③创新科技推广模式,提高服务效果: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⑤推进科技人员基层创业行动;⑥开展科技培训服务,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思路与模式进行总结创新。提出要突破传统思想认识误区,增强科技推广的责任意识,树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观,实现推广服务理念、对象、内容、方式方法“四个转变”;突出以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中心,以实施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团队服务为支撑,以培训现代新型农民为手段,以点带面,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提高农民吸纳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基地示范型推广、实施项目型推广、院地合作型推广、科技特派员推广、技术培训型推广、产业带动型推广等六种的优先推广模式。对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工作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①确立社会公益性定位,争取政府财政稳定支持:②建立科技推广组织体系与工作网络;③加大源头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优化学科建设,创新农业科研思维,建立科技成果供给的有效机制;④完善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激励机制;⑤建立培训与准入制度,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素质。

陈佳,杨程[10](2008)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业发展中的人才战略思考——以咸宁市咸安区为研究个案》文中研究说明"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3%,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要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突破。本文通过对咸宁市咸安区的调研,结合专家学者的建议,从人才战略的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二、科技兴农 重在创新——对科技兴农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兴农 重在创新——对科技兴农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科学素质
        2.1.1 国外定义
        2.1.2 国内定义
    2.2 农民科学素质
    2.3 其他相关概念
3 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现状
        3.1.1 基于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的分析
        3.1.2 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的分析
    3.2 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
        3.2.1 农民自身科学意识淡薄
        3.2.2 政府部门推动不力
        3.2.3 社会力量鲜少参与
        3.2.4 科协工作不够到位
4 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农民自身方面
        4.1.1 受教育程度低
        4.1.2 经济发展缓慢
        4.1.3 信息相对滞后
    4.2 政府部门方面
        4.2.1 领导不够重视
        4.2.2 经费保障不足
        4.2.3 缺少长效机制
    4.3 社会力量方面
        4.3.1 保障措施不完备
        4.3.2 对接平台未建立
        4.3.3 科普公益事业发展缓慢
    4.4 科协方面
        4.4.1 科普组织薄弱
        4.4.2 科普人才缺失
        4.4.3 科普设施落后
        4.4.4 科普手段陈旧
5 提升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的对策研究
    5.1 增强农民科学意识
        5.1.1 推进教育公平
        5.1.2 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
    5.2 切实加强政府主导
        5.2.1 纳入绩效考核
        5.2.2 加大农村科普经费投入
        5.2.3 建立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5.3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
        5.3.1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5.3.2 逐步搭建科普信息平台
        5.3.3 推动发展农村科普产业
    5.4 充分发挥科协优势
        5.4.1 健全有力的科普组织
        5.4.2 组建优秀的科普队伍
        5.4.3 建设先进的科普设施
        5.4.4 创新丰富的科普活动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调查问卷
附录2
致谢

(3)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发生机制和演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学理背景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2.1 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及内涵
        1.2.2 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影响
        1.2.3 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因素
        1.2.4 农业技术进步的诱致论
        1.2.5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实现路径
        1.2.6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指标的测算
        1.2.7 几点思考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技术进步的理论分析
    2.1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观
        2.1.1 古典增长理论
        2.1.2 新古典增长理论
        2.1.3 内生增长理论
    2.2 技术进步的经济学表达
        2.2.1 一般表达
        2.2.2 经济增长框架下的表达
    2.3 农业技术进步及其经济学解释
        2.3.1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2.3.2 农业技术进步的价值
        2.3.3 农业技术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农业的发展情况
    3.1 产业结构的演化
        3.1.1 产值结构的观察
        3.1.2 产品结构的观察
    3.2 经营体制的演化
        3.2.1 前现代化的规模经营
        3.2.2 现代化的规模经营
    3.3 生产成本的变动
        3.3.1 种植业的成本变动情况
        3.3.2 畜牧业和渔业的成本变动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演进路径
    4.1 农业技术的运用情况
        4.1.1 土地节约与农业生物化学技术
        4.1.2 劳动节约与农业机械技术
    4.2 农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性现象
        4.2.1 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概念
        4.2.2 上海农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情况
    4.3 增长视角下的技术进步路径
        4.3.1 理论框架
        4.3.2 现实情况分析
    4.4 技术进步路径的实证分析
        4.4.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4.4.2 实证结果
    4.5 关于渔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实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农业技术进步发生的制度机制
    5.1 制度变迁与农业发展
        5.1.1 世界的视角
        5.1.2 中国的视角
        5.1.3 制度效果的趋同性
    5.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
        5.2.1 基本假设
        5.2.2 算式推导
    5.3 制度与技术的偏离-份额分析
        5.3.1 偏离-份额分析的形式
        5.3.2 农业的计算结果
        5.3.3 渔业的计算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政策与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关系
    6.1 农业科技活动的基本情况
        6.1.1 资金投入
        6.1.2 制度建设
        6.1.3 体系建设
        6.1.4 市场建设
    6.2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6.2.1 科研投入及其效益
        6.2.2 科研项目立项与技术需求
        6.2.3 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需求
    6.3 政策引导的作用分析
        6.3.1 对五年规划政策的解读
        6.3.2 政策作用的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体结论与全路径描绘
    7.2 展望和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目的
    二、概念界定
        (一) 地方大学
        (二) 社会服务
        (三) 社会服务能力
        (四) 转型发展
    三、研究现状
        (一) 关于地方大学的研究
        (二) 关于大学转型发展的研究
        (三) 关于大学社会服务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假设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一、社会服务本质内涵
        二、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三、社会服务与社会服务能力
    第二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现状
        一、社会服务参与能力不足
        二、社会服务投入能力不足
        三、社会服务结构能力不足
        四、社会服务规制能力不足
        五、社会服务信息能力不足
        六、社会服务评价能力不足
    第三节 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
        一、价值困境的制约
        二、技术困境的制约
        三、组织困境的制约
        四、制度困境的制约
第二章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第一节 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取向
        二、地方大学发展价值取向的变迁
        三、社会服务: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服务型大学: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二、欧美国家同类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三、服务型大学的概念和实践
        四、服务型大学:我国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第三节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规定性和制约性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二者具有相互关联性和一致性
第三章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案例及经验
    第一节 吉首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历时视界:吉首大学的现状和前身
        二、转型发展:吉首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三、结论析出:吉首大学转型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宁波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第一印象:初识宁波大学
        二、深度接触:宁波大学转型发展之路
        三、回顾总结:宁波大学转型发展的经验
    第三节 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经验
        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服务发展理念作先导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优势学科专业作支撑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广泛参与的高水平科研服务团队作载体
        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紧密顺畅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依托
        五、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实践取向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作保障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有健全完备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作动力
第四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路径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地方大学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
        一、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基础
        (一) 自身利益诉求的需要
        (二) 双方共同目标的需要
        (三) 组织转型发展的需要
        二、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的障碍
        (一) 主体地位的不平等性
        (二) 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三) 地方大学组织的依附性
        三、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的途径
        (一) 落实地方大学法人化制度,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法律根基
        (二) 改革公共权力运行方式,重构合作伙伴关系的权力配置
        (三) 推进利益主体多中心治理,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模式
        (四) 畅通对话协商和利益分配渠道,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信任机制
    第二节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耦合
        一、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地方产业结构的演变促进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 地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可行性
        二、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与机制
        (一)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基础
        (二)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内容
        (三) 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耦合的机制
        三、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影响
        (一) 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
        (二)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 学科-专业-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地方大学的转型发展
    第三节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一、从就业能力到可雇佣性能力:毕业生就业评价的转变
        (一) 毕业生能力缺失及其原因
        (二) 就业能力与可雇佣性
        (三) 可雇佣性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二、从学术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地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三、建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一) 以可雇佣性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 以可雇佣性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三) 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对接为路径,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章 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支持体系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地方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
        (一)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职能的缺失与错位
        (二) 从“全能”到“有限”: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三) 从“管制”到“服务”: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构建
        (一)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二)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三) 服务型政府的建构
        三、服务型政府对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制度支持
        (一) 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二)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三) 服务型政府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第二节 服务型教育体系: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系统支撑
        一、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服务能力与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自身组织系统转型的目标所在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以他方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创新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社会对地方大学发展模式的现实呼唤
        (一)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成功耦合的基础
        (二)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赢的依托
        (三) 服务型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载体
        三、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与实现路径
        (一)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要素
        (二)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三) 地方大学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三重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互动关系新模式
        (一) 三重螺旋产生的背景
        (二) 三重螺旋的核心目标
        (三) 三重螺旋的动力机制
        二、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定位与转型诉求
        (一) 地方大学在三重螺旋中的角色与作用
        (二) 区域三重螺旋中参与主体的互动与自反
        (三) 三重螺旋视角下的地方大学转型诉求
        三、三重螺旋对提升地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
        (一) 服务文化的产生
        (二) 复合组织的出现
        (三) 合作机制的形成
        (四) 社会环境的优化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简况
致谢

(5)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1.6 小结
第二章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2.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关概念
        2.1.1 人才的概念
        2.1.2 农业人才的概念
        2.1.3 农业科技人才的概念
    2.2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关内涵
        2.2.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2.2.2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
        2.2.3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2.4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则
    2.3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建设
        2.3.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建设
        2.3.2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建设
        2.3.3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建设
    2.4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作用
        2.4.1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2.4.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2.4.3 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传承作用
    2.5 小结
第三章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人才基本状况概述
        3.1.1 国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概括
        3.1.2 国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概括
    3.2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3.2.1 邵阳地区基本情况概览
        3.2.2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第四章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4.1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
        4.1.1 培养观念传统陈旧
        4.1.2 培养方式单一僵硬
        4.1.3 培养结构不尽合理
        4.1.4 培养制度片面形式
    4.2 制约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因素
        4.2.1 外部环境因素
        4.2.2 内部机制因素
第五章 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5.1 政府加强引导
        5.1.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财政支持
        5.1.2 完善科学管理体制,发挥激励作用
        5.1.3 调整科技人才结构,优化人才布局
    5.2 依托高校培养
        5.2.1 改变课程设置,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5.2.2 对口农村职业教育,扩充教学途径
        5.2.3 校企联动,推动产学研教学发展
    5.3 农业科技类学生提高专业素养
        5.3.1 转变观念
        5.3.2 积极创新
        5.3.3 积极开展专业实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对都匀市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都匀市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初具规模
    2.1 政府重视, 狠抓科技工作的建设
    2.2 科技兴农强市在经济转化建设中的作用
    2.3 农业产业结构转化成效显着, 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3 都匀市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上有差距, 发展意识不强
    3.2 效益偏低
    3.3 人才基础不牢
    3.4 政策机制不够完善
    3.5 经费短缺, 严重制约着成果转化建设
4 保证科技成果转化顺利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4.1 提高认识, 加大投入, 长远规划
    4.2 加快成果转化网络化建设, 实现资源化共享
    4.3 规范管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管理人才
    4.4 完善政策机制, 确保成果转化正常运转
    4.5 增强服务意识, 在服务中求发展

(7)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农业高校科技兴农运行机制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农业科技推广
        2.2 农村科技服务
        2.3 科技兴农
        2.4 运行机制
    3 研究综述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3.3 评述
    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方法
    5 研究的内容
    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湖南省科技兴农基本情况概述
    1 湖南省科技兴农服务模式的实践
        1.1 农村科技合作社
        1.2 科技信息"户"联网
        1.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
        1.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
        1.5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
    2 湖南省现行科技兴农推广体系的特点
        2.1 在运行方式上,政府是农村科技推广的直接领导者
        2.2 在组织结构上,以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各部门协作
        2.3 在服务内容上,注重农业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
        2.4 在组织管理上,采取的是双重领导模式
    3 湖南省高校科技兴农机制的主要模式
第三章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机制的运行现状——"双百"科技富民工程
    1 湖南农业大学实施"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的探索和实践
        1.1 "双百"科技富民工程
        1.2 实施"双百"科技富民工程服务机制的主要模式
        1.3 "双百"科技富农工程的载体
        1.3.1 科技创新平台
        1.3.2 成果转化平台
        1.3.3 教育培训平台
        1.3.4 信息服务平台
    2 实施"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的成效
        2.1 加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
        2.2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
        2.3 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2.4 促进了农产品的产业化与市场化
        2.5 加强了农业高校与地方农技推广部门的合作
    3 "双百"科技富农工程的创新之处
第四章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1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运行机制面临的挑战
        1.1 对管理体制的挑战
        1.2 对运行机制的挑战
        1.3 对保障机制的挑战
        1.4 对农技推广队伍的挑战
    2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运行机制面临的影响因素
        2.1 农业技术风险因素
        2.2 体制和制度因素
        2.3 农村人力资本因素
        2.4 农业高校科技兴农作用弱化因素
        2.4.1 国家财政对农业高校的资助比重低
        2.4.2 农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农业科技推广
        2.4.3 农业高校与地方的关系不顺
        2.4.4 农业高校缺乏专职推广队伍
        2.4.5 农业高校实施科技兴农的制度不完善
第五章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运行机制建设与完善
    1 美国科技兴农机制运行模式的借鉴
        1.1 美国科技兴农的组织机构设置介绍
        1.2 美国实施科技兴农的主要经费来源
        1.3 美国实施科技兴农的人员组成
    2 美国农业高校实施科技兴农的具体做法
        2.1 农业高校为科技兴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2.2 农业科技的应用研究、成果开发和利用是科技兴农的坚实基础
        2.3 采用灵活多样的科技服务方式
    3 国内农业高校实施科技兴农运行机制的借鉴
        3.1 我国农业高校科技兴农的主要模式
    4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4.1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机制的基础性建设
        4.1.1 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专业人才优势
        4.1.2 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学科优势
        4.1.3 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的技术优势
        4.1.4 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的信息优势
    5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兴农运行机制完善的具体措施
        5.1 科学构建科技兴农的管理体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5.2 加大政府政策调整力度,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5.3 创造健康发展的法制空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5.4 构建农业科技教育联盟,充分发挥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5.5 深入进行体制创新,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改革
        5.6 健全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再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动态
    1.5 可能的观点创新
2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2.1 农业科技推广的理论基础
        2.1.1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
        2.1.2 教育理论
        2.1.3 需要理论
    2.2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2.2.1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内涵
        2.2.2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特征
        2.2.3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重要意义
3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主要任务
    3.1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实践与现状
        3.1.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推广的实践
        3.1.2 地(市)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做法
    3.2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3.2.1 农业科研院所定位不清晰,缺乏公共财政的稳定支持
        3.2.2 农业科技推广的动力不足
        3.2.3 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3.2.4 缺乏强有力的推广服务体系
    3.3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主要任务
        3.3.1 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提出新要求
        3.3.2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主要任务
4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思路与模式选择
    4.1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思路创新
        4.1.1 突破传统思想认识误区,增强科技推广的责任意识
        4.1.2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基本思路
    4.2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模式选择
        4.2.1 基地示范型推广
        4.2.2 实施项目型推广
        4.2.3 院地合作型推广
        4.2.4 科技特派员推广
        4.2.5 技术培训型推广
        4.2.6 产业带动型推广
5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对策建议
    5.1 确立社会公益性质定位,强化公共财政支持
        5.1.1 确立农业科研院所社会公益性质定位
        5.1.2 争取公共财政对农业科研院所的稳定支持
    5.2 健全科技推广的组织体系与工作网络
        5.2.1 建立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组织体系
        5.2.2 构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工作网络
    5.3 加大源头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的有效供给
        5.3.1 优化学科建设,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5.3.2 创新农业科研思维,增强科技创新的针对性、有效性
        5.3.3 建立科技成果供给的有效机制
    5.4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激励机制
        5.4.1 将科技推广纳入农业科研院所考核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5.4.2 完善科技推广业绩评价和科技人员职称晋升体系
        5.4.3 给专职从事科技推广服务的人员提供适宜的条件保障
        5.4.4 对科技推广业绩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
    5.5 建立培训与准入制度,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素质
        5.5.1 加大对现有推广人员的培训
        5.5.2 优化科技推广人员结构
        5.5.3 建立科技推广人员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关于社会主义新农业发展中的人才战略思考——以咸宁市咸安区为研究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咸宁市咸安区农业建设与科技人才现况
    (一) 咸宁市咸安区的相关情况
        1. 农业情况。
        2. 农业科技情况。
        3、狠抓项目实施与管理, 科技兴农卓有成效。
    (二) 咸宁市咸安区科技农业人才的情况
        1. 咸宁市咸安区农业科技人才现状。
        2. 咸宁市咸安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二、咸安区农业实施人才战略的经验
    (一) 创新科技推广机制
    (二) 实施科技经济一体化
    (三) 实行人才引导战略
    (四) 构建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三、实施科技人才战略, 推进新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 努力提高人才自身水平、有效调整人才体系结构
    (二) 加速培养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 切实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三)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 强化各自责任意识, 树立“人尽其才”的人才培养观和人才认知观
    (四) 整合各种资源, 在充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 构建“各尽其能”的人才服务观

四、科技兴农 重在创新——对科技兴农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定云雾贡茶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供需研究[D]. 潘长彬.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海南省农民科学素质研究[D]. 张丹青. 海南大学, 2019(05)
  • [3]上海农业技术进步的发生机制和演进路径研究[D]. 张晨.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1)
  • [4]基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研究[D]. 钱志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5]邵阳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 刘赟.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6]对都匀市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李忠朝,李芳. 绿色科技, 2012(09)
  • [7]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8]农业高校科技兴农运行机制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D]. 曾朝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4)
  • [9]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策略研究[D]. 韩常灿. 浙江大学, 2009(07)
  • [10]关于社会主义新农业发展中的人才战略思考——以咸宁市咸安区为研究个案[J]. 陈佳,杨程. 法制与社会, 2008(19)

标签:;  ;  ;  ;  ;  

科技兴农重在创新——对科技兴农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